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

时间:2023-05-29 17:5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主义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主义本质

第1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独特的基本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拜物教;启示

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普遍存在。异化是指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马克思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现象,并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著作里做了逐步深入的阐述,形成了著名的异化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和晚期的拜物教思想。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一)早期思想――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异化和劳动结合起来,从人类活动的主导方式――物质生产来说明异化,从而阐述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指出异化是指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他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揭示了异化的规定性:一是劳动产品的异化。这是异化最直接的表现。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样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而属于不劳动的资本家。因此,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即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和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这一异化状态下,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那么他自身异化的程度就越深。二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这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指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在劳动中得以肯定自己的本质,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这样劳动理应是自愿的行为。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因此,为了生存,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正如马克思所说“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正是工人的自我异化过程,也就是在这一劳动过程中,工人与自己的生产行为的关系形成了异化。三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劳动蜕变成外在的、强制性的、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的谋生活动,于是造成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人类本质的人。由于这种情况,使得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自然、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精神活动和人的本质都同人相异化。四是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必然同他人相对立,因此,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冷漠。在这里生活对于工人来说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已经被完全异化,他在审视与其他人的关系时,是从自己作为工人的角度出发的。

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异化的4种规定时,又做了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劳动产品的异化属于“物的异化”,他只是异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则属于人的“自我异化”,他是异化的深层规定性和实质。人与人相异化是异化的核心内容。这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人的片面性发展,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完全作为附属物存在。他们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这是资本主义罪恶统治的表现。马克思带着对异化的追问,在后来的著作里对异化又加以分析。这就形成了关于各种拜物教的理论。

(二)晚期思想――揭示拜物教的本质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进行深刻分析,提出了拜物教思想。他在巨著《资本论》中系统的论述了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所谓“拜物教”其本来含义是把自然界中的某一物当作神灵来崇拜的原始宗教或迷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把商品、货币、资本等看成仿佛具有自己生命并支配人的神秘物,并且加以顶礼膜拜。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社会的物。”即商品拜物教是劳动异化这一事实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应,也是异化的表现――资本客观表现为独立的物的力量。商品拜物教的本质是,其把人们自身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物的性质,把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处于他们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在意识中的物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样被颠倒地反映出来的现象不仅表现为商品拜物教,而且更表现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揭示的各种各样的拜物教思想的本质,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无情剥削和压榨。这反映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统治和压迫人而使人失去自由的工具。据此,马克思通过拜物教揭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关注点、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的哲学。从隐性的层面上看,他蕴涵着一种文化哲学立场。而在外显的层面上,马克思主要是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述异化劳动,他关注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批判。当然这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具体来说,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冲突,因此,在现实的层面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成为主要任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这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有启发性。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意识形态作为非常敏感的话题。有人通过对异化理论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源于人而反作用于人的统治力量,提出意识形态也有异化的一面。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实践的产物和导向,本质上体现着阶级社会中人自身的生存状态。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给予切实得人文关怀,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自身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异己力量。那么面对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思潮,我们所该做的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社会思潮和引领人民群众。

这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变革和创新,思维不能僵化,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各种矛盾,最终达成新认识,不断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增添活力。

中国当今逐步形成了以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代表着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代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比拟的生命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始终坚持指导地位,用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这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做好宣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各种思潮对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腐蚀,坚定信念,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相互竞争,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转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现代信用体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2008年第1期

第4篇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须坚持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第5篇

关键词:普世价值;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近来,普世价值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什么是普世价值,其本质是什么。当然,普世价值对高校师生思想也产生了影响,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个新情况,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

一、普世价值的内涵

要研究普世价值,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普世价值的概念。如果弄不清楚概念,难免会在研究中出现歧义。

1、普世价值的含义

所谓“普”就是普通、普便;所谓“世”就是世界、世人。因此“普世”就是普通的世人、普便的世人。所谓“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意义。所以,价值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客体本身及其所具有的特定属性,而在于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与诉求。谈价值绝对不能离开主体,否则,便没有价值。

按照以上对于“普世”和“价值”的解释,所谓普世价值,是指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们所共识的,超越民族、肤色、意识形态的价值。按此种解释,似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们在文化上可以,有很多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其实是不分姓社还是姓资的、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的。

2、普世价值的本质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政治层面上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与阶级性,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重视。

有些学者认为,一些人热衷于传播“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轨道。这些人通过“普世价值”干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本质上是当代西方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还有些学者认为,鼓吹普世价值并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具有着鲜明政治目的的。鼓吹普世价值的人们,把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定义为“普世价值”,然后以此标准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责各个方面的欠缺,然后要求中国按照资本主义标准进行改造,企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1]。另有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与文化交互中出现的普遍形式的“价值共识”,但是,我们拒绝西方中心论的普世价值观,尤其要揭穿它的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坚持核心价值――应该是我们对待普世价值问题争论的基本原则[2]。对于在政治上企图用普世价值来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否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3]。

二、普世价值对高校师生思想影响的现状

普世价值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不占主导,但我们也应该重视起来。

1、普世价值已经在高校师生一定范围内传播,但是,绝大部分师生对普世价值了解不深。

作为近些年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人们对普世价值的了解还比较有限,但是这部分比较了解它的人可能成为进一步传播它的种子,因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普世价值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不大,只有少数人受到较大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普世价值对高校师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已经有一成多的师生受到了普世价值的影响,这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些核心价值为内容的普世价值已经对我国高校师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普世价值的一些具体观点得到部分高校师生较高程度的认可,引起了他们思想上的混乱。

相当多的师生特别是大学生赞同或比较赞同“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就是人类的普世价值”;绝大多数高校师生不赞同或不太赞同“中国改革就是向西方价值观念靠拢”;多数高校师生赞同或比较赞同“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得好,姓‘资’姓‘社’的问题不重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将来都差不多”持赞同与否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比较接近。

4、高校师生虽然受到普世价值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普世价值对主体的其他价值选择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比如,非常认可普世价值的调查对象中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的比率高于不赞同的;而比较认可普世价值的对象中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的比率接近于不认可普世价值而赞同“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的。

三、相关对策

面对普世价值给高校师生思想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弱其影响,让高校师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观念。

1、加强对普世价值的学术研究。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强势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利用这种强大的宣传机器向我们兜售他们的价值观,而在话语上处于弱势的我们对普世价值的批判往往会陷入他们的思维和语境,导致批判的无力与苍白。所以,应当从“普世价值”概念本身入手加强其学术研究,使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结合,相互协调,以理服人。

2、以理论培养高校师生的辨证思维与方法,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普世价值的本质。当前,在我们周围流行的普世价值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适用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存在全社会都应普遍遵循的一些价值准则。我们应该对高校师生加强唯物史观教育,使他们掌握的辨证思维,用辩证的方法剖析各种社会现象,从而认清普世价值的本质。

3、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此引领普世价值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精神层面上支撑着我国社会主义系统的正常运转与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与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之间是一种主导与被主导、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然会引领普世价值这样一种思潮。我们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让它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主导校园文化,使其内化为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周新城.关于“普世价值”的随想[J].研究,2008(9).

第6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定位是原则与灵魂,而不是具体内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四个方面的内容很系统、很全面、很丰富,但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其实,我们要认识到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这四方面内容并不直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符合这四条要求。这四方面内容的阐述让我们明确了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1、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表达出社会主义的精髓。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形态,必然要有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不同的内容。比如说,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体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出发点是孤立的个人,个体性特征的价值观贯穿始终;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的基础上,更多地把个体作为一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在这样的价值思维下实现个体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集体主义趋向。这些不同中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可以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它提升为价值层面的内容,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2、着眼于中国发展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当然要有中国特色,有中国意识,要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要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3、反映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发展是不能割断,也割不断的。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然要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中汲取精华。

4、具有广泛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精英价值观,而是大众价值观;不是价值乌托邦,而是生存意义的支撑,是全体人民的价值导引。因而要有广泛的认同性与实践性。不能被社会大众实践的价值观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观即使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中也做不到,勉强而为只会名存实亡。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因为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功能定位不同,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定应该是简单、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语录”,几句话、几个词。“语录”恰是理论生命力最强盛的标志,最有作为的标志,最发挥作用的标志。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有四个价值范畴应该能、也确实能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

和谐,这一范畴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其价值内蕴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谐,“和而不同”,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承认“不同”,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包含了“自由”、“平等”所应有的内容;但这不同又没有导致根本性的冲突与斗争,而是“和谐相处”,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层面上达到一种融洽、协调、有序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讲,“和谐”,是对自由与平等的超越,既包含了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又避免了抽象谈自由与平等而可能导致的社会失序。

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指向。

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石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承认并倡导共同的标准、共同的价值。这一标准是超越所有社会主体自发利益而又普照所有社会主体根本利益的价值评判,这就是公平正义,简称公正。公,一个社会大家庭的理想状态;正,一个社会大家庭的共同信念。而且,公正作为核心价值观,既有厚重的理想导引性,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

仁爱: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诉求。

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情感,也是人类社会最可宝贵的情感。没有爱的社会是不可忍受的,任何社会都应该把爱作为核心的价值观。但是爱不是抽象的情感,爱中凝结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因而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爱的形式与爱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个体主义基石的价值观决定了它的爱是“博爱”,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个体与社会及社会中相关群体的关系,是一种“关系之爱”。爱有差等,向上爱父向下爱子,同样是爱,形式内涵截然不同。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进行创造性转换,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合适的。更何况“仁者爱人”,社会主义的“仁爱”还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爱。

共享: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无论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都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进一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主人对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是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所有制形态上的“公有”体现在分配形态上必然是“共享”。而且,“共享”作为核心价值,在当代中国有着鲜明的针对性,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核心价值观应处于价值的层面,是价值性的不是工具性的,因而,一些反映奋斗目标、发展主题、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等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应该进入价值观层面。比如,“民主、法治、权利”等等内容,固然很重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加强的内容,但它们是价值观的实践展开;是次生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核心价值观中把他们推导出来。把它们列入核心价值观,会发生价值观层次紊乱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们也是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实践层面展开,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

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至少面临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的挑战。

第一,从中国社会内部看,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导致价值观塑造的复杂性。

价值观不是空穴来风,不是纸上谈兵。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形态的深层结构与运行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社会才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我们回顾价值观塑造的历史,就会发现有个规律。

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一般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社会形成前夕,这时由于大家共有一种理想,因而可以提出一种激发、鼓舞、理想色彩比较浓厚的价值观。这一阶段的价值观更多的是一种应然的价值观,应该如何如何。像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就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的。另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社会已经完全成熟定型后,可以提出与这-。定型社会完全吻合的价值观。像中国的忠孝价值观(忠于君主,重视家庭)就是一个成熟的农业封建帝国所需要的价值观,它适应并维护了那个社会。

当代中国从社会发展阶段上来看,恰好不属于这两个时间段。而更像是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我们有很多问题没有阐述清楚,我们的社会状态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像指导的核心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仍然在不断探索中。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了价值观困惑这一现象。

因此,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既不是价值反叛,也不是价值虚无,而是价值迷茫。而这一点更加危险。价值反叛不可怕,只要有明确的反对内容,就肯定会有潜台词的拥护内容,内容就在它的对立面或者至少离之不远;价值虚无也问题不大,不承认一切价值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的选撬而价值迷茫则不然,又希望有明确的价值规范,又不知道价值规范在哪里。纵使头脑中有些价值观的希冀(或者说叫理论上的主流价值观),又因为这些希望的价值观不会真正在实践中行得通而不敢当真。面对在社会实践中大行其道的价值观(庸俗价值观)却又有些不甘心、不接受。

这种困境就表明,我们要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明确内涵及其社会性质明确归属等等这些问题。但这一工作尚任重道远。

第二,从外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简明、清晰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层理念是“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的实践展开是“民主、法治、权利”。至少从形式上就给我们以直接的挑战。不管我们是否公开承认,当我们准备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客观上把我们推向唯一的境地:必须面对资本主义价值观这一对手。

更严峻的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理论形态上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世界事实上的主导地位,使得西方价值观有成为普适价值的冲动,西方社会在推波助澜,我们社会也有些同志随波逐流。

其实,对于把西方价值观当作普适价值,我们的态度必须很明确。一方面,中国与西方社会是不同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乃至不同的地位实力,导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深刻的,这是客观的事实,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中国与西方毕竟同处于人类社会,不会没有共同的东西、共同的要求。但中西方社会之间的共同究竟是什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简单地把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的东西当作“普适价值”强加于中国社会,既是一种无知的独断,也是一种狂妄的臆想。

第7篇

关键词:本质内涵;积极功能;重要意义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01—02

《资本论》的问世,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指导。作为中国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资本论》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理论武器。因此,时下讨论《资本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积极的功能和重要的意义。

一、《资本论》的本质内涵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功能

《资本论》自问世以来,给予评价最多的是一部经济学名著,然而经过一段认真研读之后体会到它同时亦是一部哲学名著。我们知道《资本论》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关系、劳动价值、工资、资本运营和剩余价值等等,这些内容的阐述都是基于在哲学理性批判的思维基础上加以进行的。在研读《资本论》之后,给予了我们最深刻的两点启示:1.研究经济学不能仅停留在实证的经济领域,也应适当的对哲学加以关注。因为哲学注入能为人们认识经济与社会问题提供真切的批判力和理解力。2.而在哲学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亦不能完全沉醉于理性的批判,同时也应当对现实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加以关注,并在此过程中批判性地汲取当前社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成果。如果只一味停留在哲学的思维上,就会脱离于现实,只会将《资本论》的本质内涵演化成解决社会一系列问题的僵硬公式。总而言之,研究经济学时应当把哲学的批判理性加以应用;而搞哲学研究的亦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完全沉醉于理想的天国之中。

基于以上两点启示,《资本论》本质内涵就是教会我们用哲学理性批判的思维来分析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仍然需要它的理论发挥积极功能。就当今我国所处的整个国际环境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从马克思的论著来看,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有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存在,然而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因此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且还将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应当意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真正的优势在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很好的说明),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都想孤立、异化我们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时期更要辩证地看待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异化。因此,在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汲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致力于发展经济过程中注入哲学理性批判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资本论》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依然存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适合在不同经济形态下存在。有所不同的表现仅仅在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所反映的商品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同样,所反映商品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关系。因为不管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都要通过商品经济关系来实现。因此,商品经济并不是为特定社会制度而存在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商品作为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不论是在什么样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还是在社会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都不会改变自己作为商品的本性。因此,关于商品生产所揭示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需要深化熟悉和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不管社会生产关系如何先进,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始终是不可跨越的。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下,研读《资本论》内蕴的商品经济规律(以劳动价值论为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劳动价值论作为商品经济规律之一,同时适用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亦是无可置疑的。我们知道《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对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劳动。显然“劳动价值论”是把价值定义为一种人类劳动。当前我国实行分配体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劳动价值论”亦可说明此种分配体制的正当性。例如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商品经济关系时,谈到了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并阐述了影响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高低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劳动因素、资本运营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在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总之,《资本论》里内涵的许多规律理论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结论

本文只是从《资本论》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方面来论述《资本论》对我国现时代的重要作用。就整个《资本论》著作来说,在我国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现和解决许多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资本论》中我们可以得出遇见当今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也能防范一些问题的出现,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ZK(#]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

[2]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洪灏,雷菁.《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7).

第8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整个社会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前提下,在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彻底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必须着眼于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然要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剥削,消除了阶级对立的社会,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进一步明确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每一个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人,不能再以阶级来定性;群体也不宜再以阶级划分来界定亲疏远近。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要用制度和机制去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用民主法治的方式去解决。把人从阶级的视野中剥离出来,把矛盾从斗争的思维中提升出来,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意义所在。

历史活动首先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个体的联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还有个体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以人为本,体现的是整体、群体和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是把个人权益置于社会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人的价值和权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的社会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基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现实的要求,但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积累过程,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际要求,必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坚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实际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才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意义所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所在。

第9篇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中,它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该词源出于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辈的”、“同伙的”,体现着一种集体主义思想。

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虽然人是以个体存在和发展为价值取向,但个体人必需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需把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就成为集体主义思想的核心。共同存在是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原始社会是一种形式上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资料的短缺,迫使他们要过集体生活,否则就会葬送自己,葬送群体。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思想蒙昧时期,其集体主义思想都是相当浓烈的。

社会属性是人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在人类政治思想中任何人的政治观点或政治主张都不可能回避集体主义的存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生命力强大之所在。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集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可以上述到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的《理想国》,在中国可以上述到《礼记·礼运》。对社会主义思想最明确的描述在中国是《礼记·礼运》,在西方是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的《乌托邦》。不过中国的“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而是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社会构思。我们现在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它从工业革命开始,是西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是从托马斯·莫尔开始,经过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等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我们现在区分的各种社会主义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如果说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礼记·礼运》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社会道德理想,那么,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一个最大特点是它是作为资本主义初期剥削、压迫、贫困、不平等现象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的最高道德构想。

所有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衍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社会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只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浓厚的夺取权力的政治色彩。思想是时代的反映。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批判,它反映实行社会改造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愿望。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家都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它们设想将来民众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方式从资本家手中夺得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法国的梅叶(1664-1729年)、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年)、马布利(1709-1785年)等等与农业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大都希望社会温情脉脉,保持农业社会,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仍然主张社会温情脉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思想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是人类共同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作为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表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马克思讲的人是抽象的人,群体的人,而非具体的个人。马克思是从社会关系来论证人的本质、人性,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的社会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只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流派,我们没有理由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认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属性。与集体主义思想对立的是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思想对立的是集体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主义思想。 转贴于

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但是资本主义思想是近代才产生的一种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是十五、十六世纪西欧社会的产物。十五、十六世纪是西欧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是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是农奴解放、工业中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取代封建行会制度、中央集权制的民族国家逐渐取代中世纪封建割据局面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西欧的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作为思想与中世纪相对立,它要求自由,反对控制,推祟理性,反对盲从。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到人间,从神祗转向人。它使真理不再与权威结缘,而成为个人理性和独立探索的结果。人们用自然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释社会、人类和宗教本身。历史不再是上帝救人的历史,而成为人们自身的历史。人成为一切思考的中心。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制度主张个人主义原则,生产资料私有制,公平竞争。资本主义作为政治制度主张民主制度。近现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与资本主义思想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农业社会瓦解时期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把社会主义思想等同于集体主义思想是不科学的。同样,把资本主义思想等同于个人主义思想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只能说资本主义思想属于个人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属于集体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派生物,必然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一种思想。因此,作为集体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可能消失的,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只能被完善、发展和同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在经济上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政治上是建立民主制度,而不是变革集体主义思想。

第10篇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视域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A1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人学理论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它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把工匠精神放在它的视域下,有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推动“为了人、解放人、实现人”而进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和确证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是一种人对自我本质力量展示、确定的内在要求和需要,也是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寻求超越,把意义赋予对象的精神活动。

首先,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确证。工匠精神是一种人的精神,工匠的活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而不是一种被迫的异化活动。工匠精神不是在异化劳动下的一种活动,这区别于在科学管理与技术控制的现代管理与生产系统。在技术理性主导的生产世界,人变成了被精心人为设计的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被弱化为技术操控系统中被动的生产活动片段。工匠精神体现的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指导下的被动操作活动。

其次,工匠精神是对人和他的世界的一种超越。工匠精神表达是人的个性感性活动的创造性,而不是一种类本质活动,是一种情怀,是对人自身的创造和超越。工匠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确定,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商品交换活动中,不应该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而更应该表现为一种对现存状态的创造和超越,产品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更是一种表达工匠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2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人的自由与解放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在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有了为他人创造和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解放活动,而是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意义上实现自由和解放。

3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与民族振兴

(1)为谁培养人与工匠精神。我们要区分作为手工作坊中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的区别,也要把西方现代管理和技术科学背景下的工匠精神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分开。工匠精神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视角下去看待和发扬,这样工匠精神就有了“为谁培养人”的意义和内涵,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也就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工匠精神在视域下就成立为人民、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服务的精神。

(2)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工匠精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竞争市场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在看待工匠精神的时候,要把工匠精神放到全球化的现实中去。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需要用艺术家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去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精尖人才。从马克思人学视域来看,现代工匠精神即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要求我们放眼世界,立足全球竞争去培养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

(3)怎样培养人与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去培养人,培养具有全球事业和竞争能力的新型红专人才,要让人明白马克思人学视域下工匠精神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精致利己主义,它有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和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崇高目标。其次,要有进益求精的精神去培养人,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强调价值培育,也要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放眼全球,立足现实,着力打造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总之,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和价值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人学的视域去解读工匠精神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也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张力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于人的实践,为了人、发展人、解放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可以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江苏教育,2016.(5):28 29 .

[2] 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11)06-10

第11篇

关键词 萨特 马克思 存在先于本质 人和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e Relevance Study between Sartre's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and "People and their Liberation Problems" in Marxism

ZHAO Yiti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Honghe University, Honghe, Yunnan 661400)

Abstract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is one of three top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Sartre's existentialism, mainly speaking people must first exis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ir appearances and played, self precedes essence. And "People and their liberation problems" is a central issue of Marxism, which includes the political liberation,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and the liberation of all mankind. They are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materialist point of view, the relevance of research will help understand human nature.

Key words Sartre; Marx;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people and their liberation

1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

1.1 思想渊源

“存在主义”强调独立自主和人的主观经验,分为无神论存在主义和基督教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奠定基督教存在主义基础,既承认存在上帝,又主张存在的实在性,因此在人是否与上帝同在的命题上陷入矛盾。尼采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先驱性人物,提出所有心理动机的基础是生命。但是他陷入的一个矛盾是因为他认为强力本身也是一种动力,那么他所面对的困境是人存在的最高价值即为失去价值。于是,在尼采看来,强力是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正式的概念化。他承认人死的可能性,并且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的存在中充满着无数的非存在。而海德格尔是萨特的老师,他的思想自然也影响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思想。可以说他的“存在主义”既继承了海德格尔“生命有限”的理论,又抛弃了克尔凯郭尔对宗教神秘主义的论断,还延续了胡塞尔对于非理性主义的研究。集众家所长而言之,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

1.2 主要内容

萨特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落脚点是“存在先于本质”,即要想解决哲学的问题,存在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在萨特的理论里,存在分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所谓自在存在即意识以外的其他超现象,它的存在是永远和绝对的,但是并非必然,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我们永远都无法认知的,为人所厌恶。而自为存在是指与客观相对应的人的主观意识,它既是真实存在的,又由于其的不确定性,具有虚无飘渺性,它既不是东西,却又要成为东西,这种对于现在的矛盾使它虚无。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为存在给自在存在提供了存在根基,自在存在若不存在,自为存在就将抽象化,自为存在是离不开自在存在而存在的;另一方面,自在存在的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本身不具有区分于其他的自觉性,它的存在意义是由自为存在来赋予的。

在“存在先于本质”中,萨特认为人的基本存在是自为存在,以完全的主观性来推导出其他的哲学论断,由此推导出客观世界的存在性。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纯粹主观性的,它并非生来就有。首先是人的客观存在了,然后才有人身上的各种特质,所有后天的主观存在都是首先由人的客观存在来造就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始是没有任何本质的,人的存在,都需要通过本质来改造和区分。人后天的所有习性和特征等都是由自身行动的改变,是对首先存在的人的加工和制造。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们选择了改变自己,对自己进行加工再制造,然后形成本质,由此来将人和物区分开来。“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了人的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改变,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地位和尊严。事实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是一种行动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包括三个重要原则,首先是“存在先于本质”,其次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最后“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表明“存在”在前,“本质”在后,也进一步的说明了上文提到的本质的塑造是建立在人首先存在的基础上的。而“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即人的自我存在决定了人的本质。而同时他又认为人并非绝对的自由,人无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所以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在自由观的影响下形成的,由此来突出人和物的不同。

2 马克思的“人和人的解放问题”

的中心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人和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它也是现代美学的核心研究主题所在。在现代美学中,审美是人的基本需要,因此“美”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关于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次是“人的本质”不是一种本体论而是方法论,它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中的自在存在一样将人和其他的客观事物彻底的分离开来。世界上的众多事物分分合合,既对立又统一。“人的本质”中第二个层次即意识是社会和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的本质在劳动中创造,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心理结构。马克思认为人都是群居动物,人居住的世界即“人和人的世界”。我们要想找到人存在的本质,既不能从离群索居的孤独患者身上找到,也无法通过单一的某一种人群找到。而需要到社会中去,在这种个人和社会的联系中,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达到一种统一体,这也就是人的本质的第三个层次即个体与整体的统一。综合人的劳动、人和人的世界以及人的社会性之后,得出结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众所周知,的所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现实而具体的人。社会的主体是人,人存在于社会当中,社会也就是人的社会。前面提到,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所谓的“一切社会关系”既包括物质和思想的关系,还包括自然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自然是人创造一切的首要外部环境,是一切劳动创造的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这种“总和”并非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对于不同质的东西综合概括与归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人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是历史的、唯物的,而其对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既然的落脚点在于具体而现实的人,也就意味着人的解放问题是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的解放,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活动,它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历史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必须首先要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关系的公有制。而就政治条件而言,需要建立起无产阶级的人民民主。同时,人的解放问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它既是方法论、认识论,又是建设论和改造论。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和社会。一方面享受着生产力发展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生产发展的不得当也会阻碍人物质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来回答人的解放的问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以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最伟大的制度,工人阶级代表全人类最广泛的根本利益,只有工人阶级获得了解放,人类的解放才得以实现。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简历并不等于说人类解放事业的实现,它只是代表人类的解放事业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起点。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构成了思想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最重要的议题。

3 二者的相关性

毫无疑问的,无论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还是马克思的关于“人和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都是坚持唯物的,中更进一步的阐述了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的观点。都认为人的存在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和起源,只有实实在在的人存在了,一切其他的事物才有可能发展起来。都坚持存在的第一性。不论是自在存在还是自为存在,萨特都觉得存在为一切有可能奠定了基础。在的观点里,也有物质决定意识的论断。他强调先有物质,即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人存在,然后才会在“人”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实践,产生意识,即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等等。物是第一位的,本质是在物存在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不同的是,马克思对于人在存在之后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即“人的解放问题”。在萨特关于“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中,无论是自在存在还是自为存在,都只是强调存在是一切建立起来的基石。那么在人的存在之后,意识逐渐建立起来。通过尊重客观世界,改变主观世界,从而将主观世界更好的运用于客观存在,并且影响客观世界的存在。但是在存在的基础之上,人的本质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本质建立之后如何发展生产,使人的存在更有价值没有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发展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通过发展生产力,适应和改造生产关系而获得最终的解放。用更现代一点的观点来说,最终会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尊重,人的本质也就更好的体现出来了。另外,的“人的解放问题”对于现代社会更有现实的哲学意义。我国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在的影响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我们认清人的本质问题。另外,社会的发展带来各种新思潮的影响,而新思潮的这种行程以及影响也需要我们深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4 结语

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是层出不穷的。一方面,社会在发展,人的本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人对本质的认识可以反作用于哲学的发展。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和马克思“人和人的解放问题”奠定了人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勇.谈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J].沧桑,2011(1).

[2] 黄忠晶.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简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5).

[3] 方丽华.浅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

[4] 冯晓宁.浅谈人的本质自由[J].世纪桥,2010(11).

第12篇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

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又鞭策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经济社版权所有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也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在这方面都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要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部将在今后修订课程标准、审查教材内容时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

二是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版权所有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