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

时间:2023-05-29 17:5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教学

第1篇

当前,随着新课改实施的深入,诗歌教学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感受。

一、诗歌教学中感悟意象——景物描写和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景物描写。因此,捕捉意象和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中“吴钩”“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图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五句话中,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副不同的画面,这些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感受到其恬淡、悠闲的画面。

二、诗歌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意象理解其思想感情和志向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

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图作如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悠闲,飞鸟图——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有了以上的基础,学生理解现代诗歌就更容易了。学生不难根据《有的人》中的意象,对意象意义作如下推测:骑——压迫、剥削,“啊,我多伟大”——狂妄自大,俯——忠诚老实,做牛马——勤恳、无私、任劳任怨。对比突出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学生就能自己推测出来了。

三、诗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转贴于

总之,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效果。

第2篇

一、创设情境,激感

诗必因情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在诗人被现实生活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时写就的。因此,诗词教学首先要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也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引入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再现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促成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例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借鉴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讲解这一课时,教师应先极力渲染图中美景,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示图片:月夜下的江水、花朵的海洋、游子、残月、海雾、江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引导学生进入一种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境界。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景美、情美、理美,自然就容易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尤为重要,它支配着学生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诗歌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教师的课堂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另外,教师对自身的语言表达应有高要求,讲究语言描述的艺术性,即描述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丰富性,以此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

二、反复吟诵,滋养诗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词的重要性。诵读古诗词,对于学生深刻理解作品,进入古诗词所表现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登高》时,教师播放音乐《二泉映月》,并在音乐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声韵美。之后,学生反复吟诵诗歌,联系诗人当时卧病夔州,吐蕃不断入侵,政局动荡不安的境况进行联想,那么诗人抱病独登高台、为世事多难和自身艰难而悲哀的情感学生自是容易体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歌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收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通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激发想象,品味意境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阅读诗歌,捕捉意境,则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无法实现。

例如教《春江花月夜》时,可让学生置身诗境,在脑海中作画体会诗歌优美、静谧、朦胧的意境: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升起、芳草萋萋、繁花满树,露珠晶莹可爱、月色溶溶、月光如霜、银色沙滩和皎洁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让学生在诵读、想象中追踪诗人的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要想点燃学生的想象,还要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启发想象,不可忽视诵读的作用。通过诵读往往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许多只可意会的东西,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境,在诗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改进评价,强调感悟

合适的评价方式既能改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

目前高考考试命题的趋势是让学生多角度答题,例如2014年辽宁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的第二题便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如果我们把诗词鉴赏真正作为学生的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学生对诗歌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学得积极,学得有效,才会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促进自我理解,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3篇

一、融情诵读,吟咏诗韵美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耳”,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足见“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的“读”法就是反复朗读、读读背背。这方法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读”往往是次数上的反复叠加,形式上的花样变化,没有紧扣诗歌内在的特点,忽略了“读”时情感特质的把握,未对“读”进行精雕细琢。因此,要使诗歌“原汁原味”,更需“融情诵读”的方法。“融情诵读”是教师在把握诗歌整体和局部的感情基础上,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既要注意学生读诗时音准、节奏、语气、语速和流畅程度等指标的落实,又要关注学生诵读时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观察学生对作品内蕴的个性感受,进而培育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性情,铸造人格。这种“读”强调读者与作品的面对面直击、情感的交汇,朗读时字里行间中注重学生自我情感的倾注;注意听读、范读、齐读、领读、配乐读等不同诵读方式的选用与优化;突出学生自我情感与生活体验的激发,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倾心读出诗中真情,涵泳出诗之韵味。如读《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融入豪放之情读出诗仙之飘逸;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注入乐观之意悟出东坡之豁达胸襟;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情话语里,体会一代女词宗的凄凉之境。在“融情于读,寓情于诵”里,教师倾情,学生动情;在琅琅书声中,师生共同吟咏诗韵,携手迈进新课程中提出的“加强诗文诵读,在朗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目标。

二、多媒体渲染,置身诗境美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黑格尔《美学》)。古典诗歌文字简约、意境深远,只因距今年代久远,不少诗篇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趣,非借助外物无以体悟其诗意。而教师在短时间内单靠讲解、分析甚至类举也无法使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然而,多媒体却能有效渲染教学氛围,有力发展学生的“感受·鉴赏”能力。一直以来,多媒体凭借图像美观、声乐撩人、动画鲜活等教学优势牢牢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催生学生的情感,渲染出乐学氛围,帮助学生尽快体会诗中之意,领悟其美。比如多媒体音乐的运用,它“无影无踪,无解无存,无体积无定形,却又能入耳牵心,移神动性,说不言之言,达意外之意,无为而无不有”(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如用乐曲《虞美人》走进《虞美人》,以歌曲《声声慢》导入《声声慢》,用同名古筝协奏曲学习《孔雀东南飞》等。在疏通这些诗词文句的基础上,根据乐曲富有节奏感、起伏性的特点,学生一边听曲,一边遐思,“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在时而低沉或激昂、时而舒缓或急促的旋律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另外,图片、配乐朗诵、影视片段等多种手段的“加盟”,把诗歌无声的视觉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欣赏,把无形的听觉感受想象成有形的意境,促使学生置身诗境领略其美。当然,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三、活动探究,体悟诗意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针对诗歌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性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敢于摈弃那种只是为了应试而肢解诗歌的教法,大胆采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探究”教法。这种教法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使学生自觉地成为诗歌阅读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更好地体悟出诗意之美。根据诗歌特点和教学的不同重点,可以运用绘画、讲故事、竞赛等活动形式。当诗中有美景可绘、妙图可画之时,就可采用绘画活动法来美化语文课堂。例如《苏幕遮》一文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对文本自主进行个性化解读之后,由各学习小组长群策群力绘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荷塘美景。在绘画中,学生理解作品,挖掘意蕴;在交流探讨中,辩异求同,融会贯通。最后通过对各组绘图中对“水面”“荷叶”“雨滴”“荷茎”等位置、景物特点的揣摩、比对,发现图画中的优缺点,探索词句里精妙处,使学生对作品勾勒的物象更具有空间想象力,并达到审美能力的再创造。另外,在诗歌教学中由学生搜集作者的故事、相关的典故和创作趣闻等,这无疑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有助于走进文本,“知人论世”,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调整学习心态,消除审美疲劳。

以上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推动学生在准备中加紧预习,在活动时紧张参与,在评比中明晰优劣,在总结后巩固提高。此教法大胆地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表现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精神面貌。但这种活动方法容易出现课堂表象上的热热闹闹,教学实质的空空荡荡。因此要“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并在运用时不断优化组合,有效提高诗歌教学质量。

四、情境再现,品味诗情美

在我国的诗歌史上,诗歌拥有民族艺术特征的“情境诗歌”特质,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它更呼唤生命态、生成性和创生性。关于诗歌教学,新课标“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对于一些情节生动、细节典型、形象丰富的诗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诗词、揣摩语句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把诗作进行情景复原、情境再现,不断创生出既源于诗又异于诗且高于诗的迷人“情境”。

第4篇

文学是语言艺术,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媒介。”它具有“形象性、精炼性、情感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因而,鲁迅说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学至文章》中说,文章的语言文字用得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感受,可以达到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下面从形式美的角度谈谈对这“三美”的认识。

1、音美以感耳

语言的音美就是音乐美,而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押韵等方面。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古代近体诗中的格律诗等。节奏是诗歌的一个主要的特点,也是诗歌音乐美的体现。由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等音乐因素,使得诗歌可以吟诵、可以歌唱,体现出自身的语音特点。如叶嘉莹先生说过:“吟诵重视的是声调跟韵律,而讲解所要注意的只是文法跟意义。”平仄的交替出现,使诗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押韵它本身也是节奏化的因素之一,反复出现,把不同的诗行粘成整体,加强诗歌整体节奏感。除此之外,诸如长短句的适当配合,也能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在整体上形成感人的音乐效果。所以,马雅可夫斯基说的:“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所在。”然而,在诗歌中,节奏蕴含着人的情感的发展变化,这样诗的音乐美也就得以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美,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全诗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句式长短错落,抑扬顿挫,那沉郁高亢的韵律美更有效地表达出蜀道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诗歌的气势雄壮,而且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对友人入蜀的关切以及自己对唐王朝政治前途的忧患。

2、形美以感目

汉语文字源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图画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后来有些符号化,成为视觉符号,但表意性还是汉语文字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指出:“从内部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理据,就是汉字构成的道理、依据。我们都知道,在汉语的文字中,除了形象文字外,就是占大多数的会意、形声字,其字形的表意性也是明显的。因此,在语言上借助汉字形式和表意的特点,构成了语言的形式美。从古到今,文人都十分注重语言的运用方式,并形成美的形式。比如,叠词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在此,我认为,鲁迅的“形美以感目”就是不但在词语(字)的选用上给人以形象感,而且在句子的运用上也给人以形象感。在文学作品中,句子要形成形象感就在符合形式美法则或规律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以及词语的反常规的排列形式(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所产生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大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羞涩”)修辞手法给予星星以动态感,而且富于情韵,产生形象美。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者通过对偶手法,形成对称美,产生一种均衡的视觉美感,而且提高了诗歌的意境美。这样不但使读者感悟出木兰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了无数次作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凯旋,而且感受到这样的语言形式匀称、简洁,内容丰富,音韵和谐。

3、意美以感心

在文学中,相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形式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思想情感。美的语言形式就有美的意义。这如古人所说:“言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与泣共。”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情感性,富有意蕴美。“意美以感心”,在这里,意美是指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而表现出美的意义。在文学中,意义主要有情感义、道德义、政治义、社会义、历史义、人生义、人性义、哲理义、审美义等,它们广泛表现出人类的思想情感。而审美意义是一种最高的意义,各种意义包含在审美意义之中,通过审美意义来体现。而这些意义总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中,审美意象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描述。当读者在感知语言文字时,头脑中形成一个个文学意象。在这些意象中,感悟出意象所蕴含的审美意蕴,从而情感受到激发和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就助于想象,虚写了与亲人团聚时的美好情境。诗人用“却”字引进“话”题:“话”的是“巴山夜雨”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话”的是寂寞、悲凉处境,“话”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以美显悲”,更易于激发读者的情感,读者被作者的情感打动,无不感受到这种“团聚”中所蕴含的喜中含悲的凄楚与无奈。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在语言运用上,名词中心语加上冷涩的修饰语形成了凄冷的意象。密集的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后再与“断肠人”组合,营造出凄美的意境。在这凄冷的意境中透露出游子漂泊天涯内心凄楚之情:或仕途坎坷、人生寂寞、思念亲人等。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诗人对世情险恶的愤怒,感受到诗人那种与其这样漂泊不如归隐的思想等等,情感受到感染,认识得以提高。

第5篇

诗是思维的艺术,因此对诗的“再造式”阅读与感悟是诗境的必要手段,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等多种思维方式,激发“移情”的思维心理,达到对诗的深层解读,并形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诗歌是最精辟、最纯粹、最优美的文体,需要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的诗歌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要适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应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有效设置教学情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在哪种情况下写出诗歌,这对学生较好理解诗歌的意境起着促进作用。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诗歌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再现当年率部队抗日胜利后到达陕北,在一场大雪过后,攀上海拔较高的山上查看地形,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诗歌,学生能够置身于当时的情景,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理解出诗歌的上阕主要实写北方的雪景,以展示出祖国大好河山如此壮丽,就联想到有无数的英雄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对古代历史人物的评价,指出只有无产阶级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图画来领会诗歌的大意

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本中的画面来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景物与人物,让学生浮想联翩,充分领会作者在诗歌中的构思之奇特,所展现出的意义是深远的。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诗歌的语言,感知诗歌的魅力所在。诗歌的句子中最关键的字、词,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因此,学生把握诗歌的语言,有效品味诗歌较强的表现力。比如《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字,较好地突出了站在高处远眺祖国的大好河山生机勃勃,预示着的开拓创新,富有进取精神;“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字,写出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之速,寒威之烈;“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中的“惜”字,一方面对历史人物的贡献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历史人物在思想与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体现出对自己所领导的无产阶级的信心,树立起必将超越历史人物的信心。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句子的关键性字词,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总之,诗歌教学需要教师从艺术的角度将学生引进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意识到诗歌的意境美,充分体会诗歌的言语美,从而较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6篇

一、克服语言困难,弄懂每字每句的含义

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即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诗歌教学尤其要遵循这一规律。因为,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其语言极为凝练、言简意丰,加之距离中学生时代久远,所以,阅读古诗常常会先遇到语言障碍。如果不清除这些拦路虎,很难再深入学习下去。因而,学习诗歌第一步是疏通文字。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学生可以自读,教师也可串讲。不仅要弄懂每一字每一句的确切含义,还要弄懂一些疑难字的读音。这样,文字障碍清除了,学生就会大致感知到诗歌的内容,难度也就有所降低。

现代诗歌的学习也是一样。虽然作者所处时代与学生相距不远,甚至与学生是同时代的人,语言习惯较为接近,但文字障碍依旧存在,疏通文字仍然不可忽略。另外,词义、词的感彩在诗歌中也常常发生变化,因此,熟读诗歌,不论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教师必须注重文字的疏通,这是学习诗歌极为关键的一步,千万不可省略。

二、 把握诗歌意象,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

诗歌是通过描摹意象来创造意境、进而抒发感情、表达主旨的。所以,诗的字、句表面含义弄懂之后,就需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了。

意象即作者塑造的具体形象。诗人在创作时,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以想象为中介融合而成为诗歌形象。诗歌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就是借助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来传达的。诗歌的意象大致分为三类:人、物、景。

一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一个,但更多的诗歌中的意象则是多个,它们可以是一个种类,也可以是多个种类。例如,的《沁园春・长沙》一诗中,就塑造了多种多个意象,有人:“独立”江边的抒情主人公、“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有物:高飞的“鹰”、游动的“鱼”、“竞自由”的“万类”;有景:“山”、“林”、“江”、“舸”。这些不同种类的意象共同构成了全诗的内容。由此可见,明确了一首诗中的意象,也就基本掌握了这一首诗的浅层内容。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所以,学习诗歌的时候,要让学生善于从诗句中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形象摘出来。这是教诗歌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 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象明了之后,并不能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因为,意象只是一个个不带感彩和思想意义的客观事物。只有加入了作者的理解,经过再认识、再创造,才能传达出一个情感和思想。所以,作者笔下的意象究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意象的,为何塑造这一意象?沿着这一思路深入探究下去,就可挖掘到诗歌的深层内涵了。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是由感官传导,在大脑中自行构成想象描摹的情景。与作者创作的先有想法、情感,再托物抒情正好相反。可以说,诗歌中的意象都是饱含了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的典型之物。所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特点、揣摩作者如何刻画一个普通的形象,使之染上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体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的一把钥匙。

四、 品味诗歌的整体意境,领悟作品的主旨

诗歌的意境,不单纯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一个意象所构成的境界,更主要是指全诗所描写的所有意象,它们因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而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立体画面,这是诗歌的整体意境。只有深入品味诗歌的整体意境,才能对全诗所流露出的诗人情怀及主旨准确地把握。从语文教学的各种文体看,诗歌常常爱打破人们对人、事、物的一般认知规律,而显其个性化。所以讲诗词,一定要结合诗词中的整体意境去把握其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诗人创一种风格。故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是把握诗作整体意境特点的一个切入点,大有陶渊明遗风的诗人王维,渴望隐居,喜欢远离尘俗。这样一位淡泊名利的人所描写的山水诗,其意境一定清幽明丽。《山居秋暝》就是一个证明,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所以,抓住诗中所描写意象的华丽特征,细细品味揣摩,作品的主旨、诗人的情怀就会不言而喻了。

五、 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 古诗 诵读 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1、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2、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8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学习兴趣 调控方法

在中国,诗歌教育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体系的继承、传播、普及和发扬光大,更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诗歌是语言的极致,英语诗中有朗朗上口的韵律。有跳跃的词汇,诵读时。抑扬顿挫,似在音韵中舞蹈,妙趣横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渐进地背诵一些原版的英语诗,并注意督促检查。这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语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语言的美感。同样,音乐是心灵之谷流出的泉水,它可抒发感怀,舒缓心情,许多学生都喜欢听英文歌曲。

一、诗歌在教学的作用不可轻视

1.英语诗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调节学习氛围。音乐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学生对英语歌曲有浓厚的兴趣,在听读唱演练英语诗歌过程中心情愉悦,表现活跃,积极性高,体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给沉闷抑郁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业余生活注入些许轻松和欢快,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2.英语诗歌有强烈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使人领略其魅力,享受诗歌美的审美乐趣。英语诗歌也有韵律优美、节奏明快、意境新奇、韵味无穷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享受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英语诗歌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可以砥砺师生意志,陶冶师生情操。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一样,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细致严谨的结构,描境状物,抒情言志,赞美讽喻,达人策己。在或唱或吟中师生们的意志得到磨砺和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4.英语诗歌渗透大量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诗歌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的语言知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通过诗歌教学,有益于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国际视野,有益于提高对中外异同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方面:对中学英语诗歌教学功能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忙于赶进度,在诗歌教学中只着眼于诗歌中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有的甚至读一遍、听一遍或“自己看看”就“over”了。学生方面:感兴趣,但时间有限,短时间学不会,“咱又当不了歌星,反正也不考,会不会无所谓”。教材方面:初始阶段多,但多数标有选学内容符号*号,之后逐渐减少并消失。这也应算是英语教材设计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相脱节的一个表现方面吧。

2.诗歌教学操作有难度,教学资源利用欠充分,成效甚微。许多学校条件有限,英语教师只有一本教科书、一只粉笔、一台录音机,学生也会因三五遍仍听不懂、不会唱、不成颂而难以得到英文诗歌的美的享受。教材中的诗歌分布零散、不成体系也使得英语诗歌教学一曝十寒。

3.教师素养有待提高。英语诗歌翻译、讲解、欣赏、演练对英语教师的英汉双语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要求相当高,恐怕这正是许多英语教师所缺乏的重要一环。许多教师教学到某首诗词或歌曲时,或蜻蜒点水一带而过,或滔滔不绝,任意曲解。本来韵律优美、意境独特的英语诗歌,因了有些老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由的光彩和神韵,那里还有多少美感和享受?

4.存在评价和测试盲区。多年来各省地市中考题、高考题也从未见到过涉及诗歌,除不好设计、考查等原因,不顾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着眼于眼前效益和短期行为的思想态度恐怕占了主导因素。以上种种误区的存在和泛滥,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益的发挥,导致诗歌教学的乏味和低效。

三、诗歌教学的调控方法

1.把握时机,以诗歌激趣。许多学生可能对大量的词汇、繁杂的语法、无尽的习题了无兴趣甚至深恶痛绝,但几乎所有的同学却都对诗歌――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汉语的还是英语的一一情有独钟,乐“歌”不疲。每每学到英语歌曲,听唱多遍,再往下进行时,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握好时机,巧妙利用好、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心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欲望,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明确对诗歌教学的具体要求,整合教材中的诗歌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诗歌教学设计。很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诗歌素养对英语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已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进行诗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对诗歌教学要求的实质;其次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诗歌和音乐素养储备,即加强自身“份外”业务充电;再次教师应灵活整合教材中的诗歌资源,针对教材中诗歌分布零散、难成体系的特点,可化零为整,集中学习、欣赏;也可化零为零,即将没有诗歌的单元或课时穿插上诗歌。

3.提高学生诗歌听、学、读、唱等综合能力。英语诗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可操作性强,在听、学、读、唱等多种活动中,学生既可学到语言知识,又可使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JEFC和新目标英语教师用在诗歌教学方面『合理、有效、实用、操作性强的建议,值得认真执行和借鉴。

第9篇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以人教版为例,仅必修教材的五册课本,上起“”,下至新诗,就选了二十六篇,所占比重之大可见一斑;另外,从高考的分量来看,诗歌鉴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此更不必多说。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才能实现诗歌教学的高效或者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决定诗歌教学成败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在于定好“调”。

一、 教学方向保证“高调”站位

在我们深切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诗歌教学也应该回归到“诗教”这个传统上来,诗歌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诗人,也不完全是为了传授鉴赏诗歌的方法,而是在于怡情,在于审美,在于文化,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某种角度上讲,教学方向决定教学的境界,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诗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中学教材所选的诗歌都是从浩如烟海渺无涯际的中华文学宝库中选出来的极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如果按照当前语文界都比较认同的王荣生先生的看法,将语文阅读文本分为“定篇、用件、样本、例子”四类,那么诗歌应该是属于“定篇”无疑了——可以说,明确这个教学方向将直接关乎教学的成败。

中国人自古重视诗歌的价值,有“诗教”的传统,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一个国家,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是由“诗”决定的,这就昭示了我们诗歌具有“怡情”功能、审美功能、教化功能。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诗意的缺失、散文的盛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处于技术时代的我们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精神世界日益萎缩,遗失了诗歌与诗情。我们的学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他们缺乏温情,丧失美感,情感粗糙,信念缺席,感受力面临沙化,想像力严重流失。

事实上,他们正处于诗的年龄,本应最容易甚至比我们语文教师更容易接近诗歌。因为他们刚刚离开童年不久,大多数都尚且保留一颗未泯的童心,而诗歌恰恰是童心的专利。笔者固执地认为,不仅是为了诗歌,即便是为了健康的人格,拥有一颗童心都将是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藏。一般地讲,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仅愿意接近诗歌甚至还特别愿意创作诗歌,郭沫若说过:“年轻的时候是诗的时代,头脑还没有客观化;而到了三十左右,外来的刺激日多,却逼得逐渐客观化,散文化了。”笔者在初中时就特别爱写现代诗——也许所写的也未必是诗,只能算作散文分行,到了高中又痴迷上了古典诗歌,并且喜欢上了填词,每周一首,整天抱着王力的《诗词格律》不放,写一些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豆腐块”,而如今除了写一些随笔,或写一些下水作文外,竟然一句诗也写不出来了。诗歌是童心的专利,但童心却未必是童年的专利,郑渊洁曾谈过“反季节儿童”的现象,孩子说大人话,大人说孩子话,孩子做大人事,大人做孩子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我们教诗歌也就是要呼唤“诗情”“诗意”与“童心”。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早在二百年前就高唱“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今天,科学化的训练损耗了学生勃勃诗意,功利化的高考让青春在语文课堂上缺席,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更需要呼唤诗歌,呼唤真正的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完全指向鉴赏中“技法”的研究,更要重视诗意人生的培养,从审美的层面走进诗歌,从文化的视野观照诗歌。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有一句名言:“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既然诗歌是形而上的东西,就应该考虑从“务虚”的视角去教学,如果将每一首诗歌都作为例子来研究如何鉴赏,甚至是全部指向解题技巧的研究,无异于明珠弹雀,焚琴煮鹤!更何况真的有那么多技巧可以供我们研究吗?事实是,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其知识的隐性和背景化使得很多“方法”不具有再现性,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出来的那些所谓的解题技巧究竟有多少操作性恐怕只有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知道。更何况当前学生面临的最大尴尬是,他们并不是不懂诗歌中的技巧,也不是不懂解答诗歌题的技巧,而是他们根本没读懂诗。

事实上,“取法乎上者”不等于“不取乎中”,而是“得乎中”,学生不能鉴赏诗歌的症结在于诗歌感悟能力的缺钙与贫血,在于教学定位的失衡。从诗教的传统去学习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去学习诗歌,而语文学习的核心恰恰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 教学内容保持“低调”姿态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 诗歌 教学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着几千年优良的诗歌传统。诗歌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文化和语言。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教,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①按照中学语文课标的要求,传承和发扬我国诗歌、诗教的优良传统,其途径之一就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一、利用“比较法”进行诗歌教学

钱钟书在给郑朝宗的信中说,他的研究方法是求“打通”,把文学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的上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惟其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所以能“钻出新意”。②可见,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

其一是意象对比。意象是解读一首新诗最好的切入点,正如陈良运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达诗人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达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③教师在新诗教学时,就要善于把握意象,抓住意象,并能将之与其相关的意象进行对比。例如,教师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的意象时,可以将之跟金克木的《雨雪》中,同样写雨中油纸下的明丽清新、欢快活泼、稚气可掬、心无纤尘、玲珑剔透的姑娘进行对比;可以将之与五代十国时期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愁肠百结,固不可解的丁香进行进行对比;还可以将之和南唐时期李商隐的《代赠》中美丽、高洁、愁怨的丁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课文中的丁香的意象,以此把握好对全篇的掌握,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把握文中的意象,更好地鉴赏诗歌。

其二是朗读对比。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人朱自清说:“只有朗读才能玩味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的节奏。”④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在学习新诗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看作家王宏印对古、新诗朗读的差异性的比较分析:“读古诗的习惯:大声朗读,轻声诵读,虽有不同,但大体不差(因为古典诗歌音韵和谐,意味贴切,容易认同);阅读的过程,伴随着对诗歌的理解和原诗意义的索取或挖掘,毕竟假定有一个正确的意义范本,作为理解的根据或尺度,于是诗就可以讲解,可以传授,因而可以不朽;阅读的时候,当然也伴随着读者个体经验的介入,和心境的影响,而允许诗歌意义的流动,所谓“诗无达诂”,即有揣度,有臆说,有猜测,有穿凿。⑤现代诗的阅读建议:慢慢地阅读,不出声,只体味,不要求记住什么是名句;摆脱头脑中机械划一的诗歌排列和韵律形式,只专注于品味和欣赏诗的境界,同时感受诗人的情怀,但也要思考他所提出的问题;你可以不同意诗人的观点,可以和他进行争辩,但你知道有一种另一样的生活和生活态度值得你去关注和理解;没有一个诗人要求你完全喜欢他和他的诗,也就是说,作为读者完全有你自己的阅读选择和审美评价;读完了,只留下一个模糊和清晰的印象,词语可以忘掉,于是,你晓得,读诗是一种体验,如看一幅画或一幅风景,或者听完一场音乐会。⑥可见在正确的“读”的过程中,有利于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和体会。为此,我们在新诗教学中务必掌握正确的“读”法,在“读”中分清古诗和新诗在读法上的差异性,在“读”中去体味诗歌的意蕴,正确地鉴赏和分析诗歌。

二、运用“透析法”进行诗歌教学

一切典范之作都有一定难度,有多重含义,有多种解释。⑦ 因此,我们教师给学生讲解、分析诗歌作品时,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挖掘、透析作品多重、更深层的含义。例如,在卞之琳的《断章》就有这几层含义——其一:通过“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被别人观赏;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而这一切有可能成为他人梦境的装饰”,两组相关联的意象,表达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其二:由从相对平衡的观念可以推理出世界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哲学思考。其三:可以从诗歌从的“装饰”二字上着眼,推理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即说明人生的无可奈何。

三、巧用“趣味法”进行诗歌教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⑧由此,我们在诗歌教学时,有必要先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着手。当下多数学生对影视、歌曲的喜爱,这是不容置否的事实。我们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便可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中。一方面,巧借电视节目。譬如,我们可以将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新年新诗会》介绍给学生,唤起他们对中国百年新诗的庄严记忆,以此激发他们隐藏在诗歌中最普遍、最深刻、最能激动人心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巧借历史剧、偶像剧、日常歌谣。例如,我们可以将《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明代杨慎的《临江仙》)、《书剑情侠柳三变》 中的插曲(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七子之歌·澳门》、《义勇军进行曲》等当中的用诗歌谱成的歌曲来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他们喜爱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诗歌(诗词),让他们对学习诗歌的功用和价值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悟,拉近他们与诗歌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著名学者、教育家朱光潜先生说:“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不从诗入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⑨由此可见,诗歌既是我们文学的根基,也是我们文学的顶峰,更是培养我们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正所谓教无定法,搞好诗歌教学,方法不仅如此,笔者仅在此抛砖引玉。

注释:

[1]郭绍虞等编著:《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2]陆衡:《现代新诗教学刍议》,《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月第16卷第1期。

[3]谭晖:《意象是解读新诗的金钥匙》,《读写天地》2005年第9期。

[4]朱自清:《新诗杂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5]王宏印:《新诗话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6]王宏印:《新诗话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234页。

[7]龙泉明,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读—诗歌教学之魂—龙泉明教授访谈录》2001年第12期。

第11篇

一、当前诗歌教学困境原因探析

(一)文本原因:学生不喜欢诗歌,难以解读诗歌语言,难以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难以体味诗歌情感。时代的隔膜。

2语言的隔膜。“凝练之美”给学生尤其是没有古文积淀的中学生的感觉却就是“艰涩”,古典诗词在表达习惯、字词意义、句法结构等很多方面都与今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3心境的隔膜。“心浮气躁”决定了“难静心”,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能静下心来,沉浸于书中。现代社会,受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们整体上都表现出“心急气躁”的阅读状态,往往不肯静心以读诗。

(二)当前诗歌课堂教学的情境实施状况及原因.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课,先是字词理解上的字斟句酌,然后是文意疏通环节的翻译全诗,将诗歌教学文言化;尔后辅以现代文教学方法总结归纳,结束全文。教师将原本篇幅并不长的诗歌“肢解”,进行支离破碎的“成分解析”后,再动用“手术”缝补整合。一堂课后,因为教师对诗歌理解的强行切入,多数学生能顺当的把诗歌读过去都成为困难,更不用说深刻理解诗歌。此教法已不符合新课改的时代要求,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亟待改进。在目前语文版块式教学结构中,在诗歌分析中加入情境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

二、诗歌课堂情景设置法

一堂好的诗歌情景设置教学,往往在辅以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让学子的琅琅读声和老师的简短而精彩讲解并存;让学生的美丽遐思和老师的循循诱导共有。作为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诗歌,往往能以情感人,而诗歌教学的情景设置,通过有限课堂的师生良好互动,让学生在诗意的寻思中得到启发,在诗情的享受中有所收获。因此,是否抓好诗歌的情景教学,是诗歌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背景音乐创设情景

诗歌本是最为凝练、灵活、宜于抒情而近乎音乐的文学体裁,诗歌的音乐性和音乐本身的抒情性往往能使“诗而为歌”,音乐也往往能成为理解诗歌的桥梁,在理解赏析诗歌时,辅以背景音乐来创设情景,往往成为进入诗歌情景的便捷通道。针对同一首诗歌,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先给出几小段风格迥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讨论基础上进行初步筛选,并说明大概理由,此步骤基本能让学生进入诗歌情景,感知辨析诗歌情感基调;然后选择几小段风格近似但情感节奏稍有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感知讨论选择并说明大概理由,此步骤可让部分学生感知诗歌内部情感节奏变化;如果有诗歌被翻唱成曲的,可在课堂借用,师生对编曲者与歌者对诗歌情感与节奏处理进行赏析,指出他们处理的得与失,并进而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而至于可让学生让学生自己编曲弹奏背景音乐。如此在诗歌课堂中既体现新课改中学生主体地位,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注重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的课堂实施。

(二)多元诵读创设情景

夙传苏轼打趣一士子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事虽出于笑林,但其言说却有味外之味。此处的多元诵读不仅指形式上的个体朗读、角色和音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诵读,更指学生对诗歌情感世界的多元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的诵读时的高低起伏的节奏的多元把握和处理。“育读”是品味字句的最佳方法。教师育读,要为诗歌创设情景,准确把握语速快慢,读音高低,感情抑扬顿挫,要让学生从优美的节奏中瞑目感知,进入情景,把歌意象变为学生自己的意象,将诗歌情景画面与自身体验相结合,从变化起伏的音律中进入自己的情景世界,进而走进诗人情感世界,陶醉于诗的情景里。

诗歌课堂育读教师学生共同创设了诗境,在令人痴醉的情景下,不同学生结合自身不同生活体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而站在诗人的角度揣摩诗意,感悟诗情。多元诵读意思还包括个体阅读中的反复朗读诗歌,反复体味,逐渐深入理解。通过育读解决诗歌教学的难题――进入情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在多元诵读教学过程中得以达成,学生的生活情感想象力,情感迁移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提升。

(三)画面想象组接、情景迁移法

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的人生体验熔铸在诗歌的高唱低吟之中,用自己的愉悦、忧郁、愤懑等情感在诗歌的海洋里翻搅出澎湃热浪,是靠他眼中之象、心里之意和笔下的意象物来表露完成。感悟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从诗中意象物切入,将其剪辑加工,组合成一幅或完整或流动的画面,让学生从画面中揣摩作者所见所感,进而体悟诗人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诗歌情景设置中,让学生站在摄影师的角度品读诗歌,或将诗歌情景与现实生活场景互相植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悲凉的环境气氛的着重渲染,既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三个典型意象,就能唤醒学生脑中情景画面和心中情感,学生就能想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苦无奈的离别画面,体会诗人多情而伤离别的惆怅凄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意向的拼接,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老师的点拨引领下,就能体悟出这“商旅早行”之“早”,意象画面组接,体会出诗句简短却比两个散文的单句能传达更为丰富的意蕴,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在意象的组接中见于言外。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歌教学; 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15-001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常常提到“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其实“意境”是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创造的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境界。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上对7-9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中提到:“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追求诗歌的“意境”是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最终目标,也是诗歌教学的最高境界。

诗歌的意境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知诗歌里诗人所创设的特定的“意象”,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即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学生接受诗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到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领悟到诗歌的深蕴,这是诗歌意境教学的关键。诗歌的意境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才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悟性,诗歌教学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进行诗歌的意境教学呢?

一、转化形象、进入画面

从诗歌中诗人创设的形象、画面入手是进行意境教学的窗口。因此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感性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如,在温庭筠的《望江南》里,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一位晨起梳妆的思妇,正在倚楼远眺,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的画面;一幅是落日的余晖笼罩的江面: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为这个倚楼女子,内心深藏着丰富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梳洗罢独倚江楼,眼里、心中,除却陌生的江帆外,再无旁骛,让学生体会其中至深至痴的感情:船尽江空,希望也落空,落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悠悠江水,静静白 洲,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 这样学生既能感知到诗歌描绘生活中一个画面,又能理解诗歌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进入诗歌语言文字后呈现出的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在教诗歌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由形象进入意境,使两个画面合二为一。通过这样的教学,便能轻松悟及到诗中意境的实质了。

二、了解背景,体味感情

“诗以言志,自古而然”,诗中抒发的情感是诗人写诗的源泉,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融在其中,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进行诗歌的意境教学就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背景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春望》一诗,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作者感时伤怀。学习时要要求学生熟知诗人的这些经历,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得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汲取诗歌的精髓。从而达到诗歌的教学目标。

三、找准诗眼,讲究炼字

意境中的画面与形象都是用诗的语言进行描绘的,分析诗歌的意境当然离不开分析诗歌的语言。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要讲清关键词语,也就是要明白诗人如何提炼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抓住这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有助于我们进入诗的意境。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古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这些字使诗歌形象顿生,境界全出。当然也有不是动词与形容词的“眼”,而是一些古诗词中约定俗成的意象,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这些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积累,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这就是所谓的“诗眼”。诗歌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借这客观的“眼”表现了出来。另外要注意诗歌的“眼”一般是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相结合的。学生理解了这些“眼”后,自然而然就能容易理解诗歌中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了。

四、探究风格,积累认知

欣赏古代诗歌的风格是较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我们在平时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积累,还要求我们具备鉴赏诗歌的综合理解分析能力。

作品风格的把握要求我们在平时阅读中积累感性认识,如李白的清新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和柳永的婉约等;同时,诗歌的风格与作者的生平思想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的由盛转衰时期,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生活在南宋,以及苏轼受到儒道佛多方面思想的影响等,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五、融情入诗,以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