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

时间:2023-05-29 17:5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游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游戏

第1篇

一、游戏类型:心理游戏、策略游戏

二、参加人数及警匪配置:

参加人数限定在11~16人范围内。

其中玩家数在11~14人为3警3匪配置,15~16人为4警4匪配置。

三、游戏人员:

1)警察:找出杀手并带领平民公决出杀手。

2)杀手:找出警察并在天黑时杀掉。

3)平民:帮助警察公决出杀手。任何时候平民都不得故意帮助杀手。

四、游戏规则:(以12人游戏为例)

1)裁判将洗好的12张牌(其中有各3个警察牌和杀手牌及6个平民牌)交大家抽取。自己看自己的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么牌。

2)裁判开始主持游戏,众人要听从裁判的口令。

3)裁判说:天黑了,请大家闭眼。

4)等大家都戴好面具后,裁判说:杀手请睁眼。

5)抽到杀手牌的3个杀手轻轻将面具摘下,辨认自己的同伴。

6)确认完同伴后由任意一位杀手或众杀手统一意见后示意裁判杀掉某人,如果意见无法完全统一,则由裁判取其中多数人的意见(不给任何意见者被裁判判视为同意其他人的意见)。注意不要发出声音让别人察觉。

7)裁判在示意确定死亡的人是谁了之后说:杀手请闭眼。

8)(稍后)裁判说:警察请睁眼。

9)抽到警察牌的3个警察以相同的方式睁开眼睛,相互确认自己的同伴。

10)确认完同伴后由某一个警察或警察们统一意见后指出一个其认为是杀手的人,并由裁判给出相应的手势来告知警察被指认人的准确身份。

11)(指认完成后)裁判说:警察请闭眼。

12)(稍后)裁判说:天亮了,请大家睁眼。

13)待大家都睁眼后,裁判宣布这一轮谁被杀,同时,裁判指示被杀者留遗言。

14)被杀者可以指认自己认为是杀手的人,并陈述理由。遗言毕,被杀者退出本局游戏,不得继续参与游戏进程。但如果其仍留在包房内,则在其他活人闭眼时亦必须闭眼,以防止影响活人正常继续游戏。

15)裁判主持由被杀者右手边第一人开始逐一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必须说“过”以表示发言结束。每个人每轮只有一次发言机会,且除自己发言时间以外不得发表任何意见。

16)发言完毕,由裁判主持投票。从本轮被杀者右手边第一个人开始进行投票,裁判叫到谁,想投票给他的人可以投票。每个人只有一次投票机会,也可弃权不投。

17)投票完毕后,得票最多者视为被公决出局,可留遗言,然后退出本局游戏,此时,本局游戏第一轮结束。

18)按照上述顺序进入本局第二轮游戏,同样由裁判宣布天黑闭眼,然后重复以上过程。

19)留遗言人数与警匪人数相同。即如果是3警3匪配置,则前面3个死人(包括被杀者和被公决者)可留遗言。其后死的人没有遗言。

20)直到某一种身份者全部出局,本局游戏结束。此时依照游戏胜负判定方法由裁判判定本局结果。

五、游戏胜负判定方法

1)杀手一方全部死去,则警察一方获胜。

2)警察一方全部死去,则杀手一方获胜。

3)平民全部死去为平局。

第2篇

心理游戏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青春阳光的孩子们永远是校园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只是不得不面对学业、升学的压力,让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日渐单调。下面就推荐两个适合初中学生做的心理游戏。

一、“瞎子”背“瘸子”

游戏目的:沟通配合能力,活跃气氛。

游戏方法:选6名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当“瞎子”,用纱巾蒙住眼睛;一人扮“瘸子”。“瞎子”背着“瘸子”,通过“瘸子”在背上的口头指导,绕过路障(其中路障设置可摆放椅子,须绕行;气球,须踩破;鲜花,须拾起,递给“瘸子”),到达终点最早到达者为赢者。结束之后,随机请一组人谈谈感受(几轮之后,失败者与获胜者应该都有发言机会)。

这个游戏还可以继续拓展,比如不让“瘸子”说话,或者故意说错一两次等等。

游戏点评:在这个游戏中,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帮助了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帮助了自己。其次让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同伴的配合、相互信任与鼓励、从容而镇定的沟通都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因素。通过拓展,学生还可以明白:真诚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前提,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力保障。

二、学动物叫

游戏目的:激发幽默乐观的情绪。

第3篇

就在不久前,在银行业危机和数字化商品交易的大背景下,“随你付(Pay As You Want)”被当成是招揽顾客获取盈利的新妙招。

伴随着“随你付”的顶峰时期的到来,音乐家阿曼达.帕尔默在今年的TED年会上进行了一次演讲。帕尔默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筹得一百多万美元后一举成名,她的TED演讲暗示着她的成功之道。从某种方式来说,这很简单:就是直截了当地跟人家要钱。换言之,也很难:帕尔默与其疯狂又忠实的粉丝们所建立的关系有时变成了单纯的表演艺术。

我们现在应如何看待“随你付”呢?从理论上看,经济行为主体会选择白吃白喝不付钱,而“随你付”是在无视这一经济学设想。

帕内拉连锁面包坊3月份就在其所有的咖啡厅里引入了“随你付”的支付方式,不过才实施到7月,这个活动就废掉了。还有一些非常高调的“随你付”餐厅在实施一两年后就倒闭关张,或者换回了传统的经营方式。

英国乐队Radiohead的唱片《美丽彩虹下》也曾使用过“随你付”的方式,不过在我记忆中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早已被媒体们所淡忘。由于有些“随你付”的策略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因此这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借助新鲜话题营销。

位于弗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曾在2010年预测,“随你付”的模式几乎无法适用于餐饮行业。这种新事物会逐渐消失,然后消费者们又会再度陷入四处寻觅物美价廉的漩涡里。误差限度是很小的,像Radiohead乐队或者帕尔默这些可以承受得起钻免费空子的人是因为数字音乐的分发成本很低。如果大部分去餐馆用餐的顾客都是白吃白喝不给钱,那餐馆马上就会倒闭。

市场营销学教授金柱泳(Ju-Young Kim)、马丁.纳特和马丁.斯潘发现,“随你付”计划倾向于缩减盈利,尤其是边际成本非常重要的地方,比如餐饮业。

要想让“随你付”计划持续下去,或许零售商需要更加狡猾一些。阿耶莱特.格尼兹、尤里.格尼兹、利夫.D.纳尔逊和安伯.布朗等一些市场营销学者曾做过一项不同价格计划的实验,邀请一些人买一些自己玩过山车时被拍的照片。

一些人会被告知他们付的一半钱会用于慈善事业,帮助弱病儿童。一些人则是被告知采用“随你付”的方式。但最终是两种情况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奇迹:如果人们随自己意愿支付价格,然后被告知他们支付的一半钱会用于慈善事业,这个时候,收入和利润就会猛增。

不过,这项实验几乎依附于一种认知错觉。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描述它:“我们会夺走你一半的慈善捐款,你捐得越多,我们得到的越多。”这么来看好像就没那么吸引人了。还有个不一样的现象。格尼兹等人发现,随着收入暴增,如果人们被告知他们的钱会用于慈善事业,那么越来越少的人会花钱买这些照片。难道说一旦提及了慈善事业,这些可以付一点点钱也拍了照的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照片太廉价吗?

作为一项经营策略,“随你付”通常意味着没什么油水可捞。作为一项心理学的话题,它却依然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译/徐阿龙 插图/董浩然)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心理游戏;游戏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75-02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教材有机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而心理游戏作为心理健康学习内容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一、巧用认识活动类心理游戏,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特征,而认识活动类心理游戏是指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以及帮助学生合理用脑,专注学习,提高记忆效率,激发思维活力,培养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应对考试等一类与人的自我认识和学习认知过程相关的心理游戏。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日新又新我常新》一课中,就可以巧妙运用心理游戏“背后悄悄话”来让学生了解到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活动设计要求每个学生背后贴上一张16开白纸,白纸正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给每个同学的背上留言,同时也接受他人留言,上课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留言的内容是对对方的评价,被留言者在活动结束之前不能偷看背上的内容。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看自己背上的留言,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心理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增强自信、完善自我,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客观、积极地评价他人。这样的心理游戏既能够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又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参与、积极参与、全面参与。再如“镜子”游戏,要求每个学生选四个同学做自己的镜子,这四个人必须用忠实的行动和言语来反映该同学的言行和性格等,或者来模仿该同学平时的言行,教师此时需注意模仿者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夸大或掩饰,让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认识活动类的心理游戏有很多,教师应善于取舍和选择,舍去那些费时费力的游戏,选择一些能够很好的为教学目标服务,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心理游戏,千万不能选择那些华而不实的游戏,更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只是手段,为了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之一,因此保证心理游戏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善用情绪情感类心理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情绪是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受生理影响,其情绪两极性波动非常明显。因此善用情绪情感类心理游戏,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其课标要求为“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为了更好地完成课标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情绪情感类的心理游戏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游戏“情绪猜猜猜”,请8名同学上台,每位同学现场抽取一个和情绪有关的成语,要求抽取者用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将这个词语表演出来,其他同学通过观察后来猜一猜这个词。这样的情绪表演游戏既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觉察与表达情绪,又能感受到情绪表达带来的愉悦。游戏“互诉面对面”,要求同组两名学生面对面坐在一起,互相向对方诉说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以及这件事带来的情感体验,倾听者只能认真倾听,通过听对方的诉说,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等来用心去感受、理解对方的情绪,最后小组成员来分享活动的收获。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洞察力,也促使学生学会了尊重、关注他人的感受,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应该善于用这些心理游戏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心理游戏“微笑训练”,让学生自备小镜子,面对镜子,放松面部肌肉,想着开心的事,慢慢微笑起来,保持15秒钟,想象这种轻松的感觉遍布全身。也可以配合手的动作,用双手食指同时在嘴角两边画上向上的弧线,重复几次。如果想到不开心的事,就努力改变自己的认知,找到合理的想法并说出来,将不良情绪转化成积极情绪,通过微笑训练表现出来。这样重视身心体验的心理小游戏不但为课堂加入了心理训练的模式,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活用人际交往类心理游戏,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5篇

关键词:幼儿;积极心理;体育游戏

幼儿有特殊心理特征,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思考,针对幼儿心理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引入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注意观照幼儿积极心理启发,发掘幼儿心智潜能,在塑造健康体魄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成长。教师精选体育游戏,提升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热情,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心理。

一、精选游戏,激发幼儿积极心理动能

(一)选择适合体育游戏

幼儿游戏丰富多彩,介入体育性游戏,也是幼儿教学的普遍选择。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体育游戏进行适时筛选,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精心选择,以提升游戏匹配度。幼儿年龄太小,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兴趣取向、运动能力、审美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学情调查,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展开教学设计。小班体育运动水平较低,直观性思维较强,体育游戏运动性不可太高,单独游戏比较适合;中班幼儿兴趣广泛,对互动性游戏比较青睐;大班幼儿运动能力更强一些,喜欢复杂多样,有对抗性的体育游戏。

(二)介入多元引导意识

幼儿展开游戏时,教师要跟进引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先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给幼儿讲解清楚游戏操作步骤和方法,布设好游戏场地,并对幼儿身心情况展开深入调研活动,根据幼儿身体、心理状况展开教学引导。教师要做好游戏示范,对游戏过程、游戏运用器材、游戏场地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幼儿明确游戏基本规则,也可以让表现突出的幼儿展开示范性操作,帮助幼儿建立运动信心。幼儿体育游戏引导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游戏形式给出具体的要求和提醒。如,大班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教师给幼儿讲述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让几位小朋友蹲在圈中央作为“荷花”,幼儿边念儿歌边围着“荷花”走动,当念到“六月荷花朵朵开”的时候,圈内作为“荷花”的幼儿向外奔跑,去抓的幼儿,幼儿也要快速散开,不让其抓住,如果在三秒钟之内被抓住,对方就算获胜。为让幼儿有更为直观认识,教师还在游戏前进行现场示范。幼儿介入游戏热情很高,都急不可耐地进入指定位置。游戏开始后,场面非常热烈,幼儿玩得特别开心。教师将游戏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幼儿以示范展示。幼儿对游戏有了清晰了解,并且参与积极性被成功激活。幼儿心理诉求强烈,参与活动的效率大大提升,也为游戏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一)优化游戏情境创设

幼儿大多有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在体育游戏介入时,不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给幼儿带来丰富信息冲击。教师除了亲自展示游戏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游戏动画视频,给幼儿以生动立体性的解读,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增加体育游戏竞赛性,特别是中班、大班幼儿,大都有争胜之心,如果教师能够成功激活幼儿竞争意识,其心理状况自然呈现积极态势,对提升运动锻炼效果有特殊促进作用。

(二)强化幼儿体验感知

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运动性、体验性等特质属性,教师在具体设计引导时,不仅要从激趣角度展开,还要关注幼儿体验性成长。所谓体验性特征,是指幼儿在具体参与运动中获得的亲身感受和认知。体育游戏具有多重锻炼功能,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时,要给幼儿创造适宜运动环境,不仅要确保幼儿人身安全,还要让幼儿有充分的运动感知体验,收获更多的快乐认知。大班体育游戏“玩沙包”,教师先进行游戏讲解:每一个小朋友拿到一个沙包,用脚背托着沙包走,看谁最快、最稳;幼儿用头托住沙包,平稳快捷运输到指定位置;用两只脚的前部夹住沙包,用力起跳,将沙包抛出,看谁将沙包抛得最远。为让幼儿对游戏内容和程序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游戏内容。幼儿观看特别认真,对沙包游戏充满期待。游戏开始后,幼儿根据自己喜欢选择沙包玩法,课堂内场面相当热烈。教师跟进指导幼儿活动,及时解决幼儿游戏遇到的问题。沙包游戏是传统幼儿游戏,过去是“丢沙包”对抗性很强,但危险性也很大,教师对传统游戏进行改进,让幼儿展开多种形式的沙包游戏,幼儿参与热情很高,这说明有些选择是比较正确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游戏过程,给幼儿带来更多直观感知机会,幼儿对此特别欢迎。

三、关注差异,尊重幼儿个性健康成长

(一)发动差异性评价

幼儿群体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幼儿身体素质基础、运动习惯、家庭教育环境、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在体育游戏行动中,不同幼儿有不同运动表现。教师要正视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针对幼儿个性差异展开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性评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多从精神方面给予关注激励,可以促生重要运动兴趣。体育游戏需要一定身体素质条件,如果幼儿难以承受游戏运动量,教师要随时作出调整,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运动设计不合理,幼儿体能出现问题,幼儿积极心理自然难以保持。

(二)关注个性化成长

第6篇

关键词:游戏 幼儿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6

1 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分析

1.1 游戏有助于幼儿消除消极情绪,为成长带来快乐

在评价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过程中,情感健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如果幼儿情感健康,他们就会时刻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愿意与父母以及身边的人接触;相反,如果情感不健康,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幼儿性格孤僻、做事不积极等现象。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适当的游戏也能使幼儿解放天性。在游戏中,幼儿不但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同时孩子很容易放松心情,不再因为一些事情而烦恼。幼儿阶段,孩子没有完整的世界观,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时候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带有角色扮演式的游戏,使孩子可以初步感觉到每个角色的职责,同时不同的角色也能使孩子乐在其中,有助于其情感健康的培养。

1.2 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都知道,令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这样孩子很容易变得内向,甚至偏激。很多游戏是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的,比如孩子小时候经常玩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因此在幼儿园等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增设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这样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帮助,也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同时为了不拖集体的后腿,孩子也会尽全力地去努力。在相互配合中,孩子明白了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如何处理争吵,也能够使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总之,孩子很容易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 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幼儿阶段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对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家长以及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孩子早点认识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游戏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角色分配的游戏中,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别人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对自己形成初步的认识,同时幼儿还可以体会游戏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1.4 游戏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正处在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他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很可能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就认定世界是什么样。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十分重要。在一些传统游戏中,如折纸游戏,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理解世界的美好,以后很有可能会用爱心和理解去看待社会上的事。而通过角色的扮演,孩子可以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养成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游戏就会使孩子养成坚韧、勇敢、责任心强的性格。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处理不同的事情,一些孩子孤僻、胆小等问题通过游戏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环境

2.1.1 尊重孩子的游戏喜好

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天赋,这些天赋能够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或家长在为幼儿选择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幼儿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并且令他们喜欢的游戏。这样,孩子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地释放自己,从而喜欢上游戏,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1.2 要多赞扬幼儿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赞扬往往能让孩子开心很久,并且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十分必要。

2.1.3 教师要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问题,很容易出现生气、自卑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根据孩子最近的表现和心理变化,和其进行及时的沟通。教师作为孩子的游戏指导者,一定要与孩子和谐相处,友善地对待幼儿,不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发火。同时,在希望幼儿做出改变时,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总之,无论是从语言上、神态上还是心理上,幼儿教师都应该做到和蔼可亲,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与幼儿进行沟通,减少他们的心理恐惧,使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在自己的带领下做游戏。

2.1.4 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包括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最重要的协调者。毕竟幼儿年纪较小,他们没有很大的仇恨,因此教师要在发生矛盾之前和发生矛盾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减小幼儿的心理压力为目的,而不是以批评为目的。

2.2 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健康地的成长,这其中也包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幼儿长大后,其知识水平也是评价其自身的标准。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孩子能够得到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就越大。幼儿游戏不仅仅限于幼儿园内,可以带幼儿去参观一些公园的游戏设施,包括马路交警的交通指挥。使儿对游戏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带幼儿进入模拟情景,如利用一些道具和设施,设置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后让幼儿来扮演生活中常见的角色。这样,幼儿就会形成对职业对生活的初步理解。幼儿阶段,感官认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更加的生动真实化,一些必要的图片、视频也可以运用到幼儿的课堂上。总之,教师应善于利用多种游戏使幼儿能够更多地认识这个社会,丰富他们的经验。

3 总结

毫无疑问,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适当的游戏列入现代幼儿园的课程中是对孩子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负责。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能被忽略,他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游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表情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关于游戏的哲学思考机器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第7篇

从电脑游戏的积极意义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压力,获得玩的享受和快乐

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教师往往只要求自己的小孩考第一——数学第一、语文第一、小学第一、中学第一、大学第一,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大,而电脑游戏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获得快乐,这可能就是学生迷恋游戏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因。一台电脑,一张盗版光碟,带来了无比丰富的游戏形式和游戏内容,坐在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统领军队、操纵股市、广交朋友......等变化多端的游戏,满足了学生在紧张学习压迫下的自我成就感、新奇感和紧张剌激的心理需要。

二、电脑游戏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现代社会的文明往往给予儿童的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个人小天地,生活中缺少同龄人中的玩伴,而此时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现在社会上开发的电脑游戏软件不但为其提供了一个、甚至于多个玩伴,而且游戏的内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军事才能方面的(如红色警报),有经济投资方面的(大富翁系列),有侠客型的(如仙剑奇侠传),有足球(FIFA系列)的,有斗智斗勇的(帝国时代),......适当参与可以锻炼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变化,成败得失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犹如亲身体验,为自己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

三、游戏锻炼了学生灵活的应变能力

现在社会上开发的三维动画游戏,设计精巧,人物完善,事态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随机的场景变化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游戏者本身来说要想操纵游戏,就得有清醒的头脑,灵活的键盘操作,及时的判断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所以说游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适当地玩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游戏软件的程序设计逻辑完整,学生可以直接打开游戏程序,参与游戏程序的设计和修改,可以让游戏的发展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实现,体验游戏程序的无比魅力,甚至可以激励学生自己去编程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象我班的张文同学已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游戏,已动手编制一些自己的游戏程序,虽然如他自己所说:游戏内容很弱智,但至少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如教师能加以在编程方面的正确引导,也许将来可以为我国的软件开发事业培养出杰出人才也未必可知。

然而,对于以“学为天职”的学生来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玩游戏上,势必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以至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游戏内容,精彩的游戏画面极大地剌激了学生的感官,很容易让其上瘾。青少年本身心理自制能力较差,玩必丧志,就我班几个常玩游戏的学生来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热情低落,甚至如张**同学,作业的完成以是否给玩游戏作为交换条件,不给玩游戏就不做作业,做多长时间作业要玩多长时间的游戏,结果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像徐**同学,为了达到玩游戏的目的,不遗余力想尽办法来对付家长和教师,为了有足够的时间玩游戏,欺骗家长:学校每天要补课到7:00;因为玩游戏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却欺骗家长作业太多无法完成,给班级和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长期下去,势必会遏制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电脑的屏幕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现代医学研究表现:长时间接触电脑,会引起神经衰弱、视力下降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疾病。经全班同学的调查表明,常玩游戏的学生视力100%偏低于较少玩游戏的同学。上文提到的张文同学,虽才读初一,但视力已达到五百多度。长时间心情紧张的端坐在电脑前,不良的端坐姿势也可能引起脊椎畸形发育,甚至“驼背”。笔者曾做过类似的试验,超过二小时端坐在电脑前,事后发现肩周疼痛,眼睛干涩,身心感到格外疲劳。

三、产生人格的缺陷

由于现在很多游戏本身内容上的不健康,加上青少年缺乏对事物辨别是否的判断能力,很容易由此而引发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我班前些时间出现的“恶性语言”传播事件就是由于少数学生模仿游戏中的人物所致,加上游戏中“英雄、美女”的不良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健康。虽然电脑游戏可以为学生带来玩伴,但毕竟只是人机对话,如长时间得不到纠正,甚至远可能引发儿童孤独症。而且网络游戏的不断完善,可能还会为学生接触黄色污染开辟一条极为方便,而家长难以发现的隐密通道。

鉴于电脑游戏的种种因素,作为家长、教师应注意到:(1)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不会因玩游戏而荒废学业,家长应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引导工作,以降低因电脑游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2)遇到班上大面积谈论游戏的现象,应立刻加以制止,并正确指导学生平时言谈应朝着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方向而努力,培养良好班风;(3)提倡学生应该玩高雅的游戏,玩应立足于有利学生动手,动脑,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的成长。

几点思考:(l)学校教师是否应该引导学生玩游戏。

(2)在教师在本身不熟悉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应如何评价游戏本身的内容是否健康向上。

第8篇

今天,老师让我们玩一个心理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先写出五个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或物。然后一个一个把其中的四个人或物去掉,留下的那个就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我想了想写下了:妈妈,爸爸,姥姥,钢琴,海绵宝宝娃娃。

我第一个去掉的是钢琴,因为没有钢琴我还能用别的东西代替。

接着我去掉了海绵宝宝,虽然那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但对比亲人,我还是划掉了。

只剩下姥姥,爸爸和妈妈了。这都是我亲得不能再亲的人,我的笔沉得都快抬不起来了,可我还是划掉了姥姥,我不求姥姥的原谅,因为大家对我的爱是一样的。

这时我发现同学们的脸上泪流满面,老师也看见了说:“把爸爸妈妈都留在身边吧。”大家马上破涕为笑。

通过这个游戏,我要珍惜和爸爸妈妈的时光,听他们的话,做一个让他们骄傲的好女儿。

辽宁辽阳永乐小学三年级:王芊予

第9篇

【关键词】游戏 ; 幼儿 ; 心理健康 ;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79-01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幼儿的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尤为重要。当幼儿离开家庭投入到幼儿园集体生活中,他们在各方面都要学着自理、自我服务,会有许多的不适应。此外,他们还缺乏对是与非的正确的判断能力,这些都制约着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各种道德几乎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这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

规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和行为冲突的社会性标准。对于规则本身的遵守,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实现游戏性体验的前提。在游戏中,强调游戏规则的遵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发展幼儿的道德行为。一方面,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开展游戏,实现幼儿自身在各方面的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在游戏中,沉浸于游戏的情境和游戏的秩序中,才能够对游戏有触及心灵深处的感知、感觉,使幼儿通过游戏形成礼貌、遵纪守法、公平、平等等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行为价值观,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如在玩角色游戏《买东西》时,就需要按照统一的规则来玩,售货员有售货员的行为规范,顾客有顾客的行为准则,不能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否则就玩不好。当幼儿按照规则玩下来时,他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和心理的满足,从而激发起对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情感。

可见,游戏一方面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规则的限制,这就使之与德育心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让幼儿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

在游戏中,幼儿因自身经验的不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对所从事的活动缺乏自信心,表现出消极、被动和胆小。这样,本来能够完成的任务,也会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种胆怯的心理就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而,让幼儿在游戏中克服胆怯心理,勇敢面对任务,通过自身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基础。

首先,在游戏时应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技能,明白游戏的任务,让他们从容地进行游戏其次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动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做插接积木的游戏时,我先和幼儿一起讨论学习镶嵌、接插等基本技能,有了活动的基础,他们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不再畏缩,而是跃跃欲试,想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尽管幼儿插接的物体很稚嫩,有很多缺陷,我总是用亲切的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的成功。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和信任中,看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大胆地进行操作,并有了创新。渐渐地,他们的插接起了变化,有了很多的花样,小小的插件、积木在孩子们手中有了灵气,一会儿扎成了篱笆,一会儿垒成了房屋,一会儿建成了大桥,孩子们获得了成功,对自己的才能有了信心,都渴望在下次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能。

成功是自信的法宝,幼儿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克服了胆怯,积累了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没关系,我们重新再来、不要紧,再试一次、我一定能行,成了幼儿在游戏中用的最多的话语,他们不再害怕失败,而是用足够的信心参与游戏,去证明自己的才干。

三、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与幼儿的心理健康关系重大。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兴趣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游戏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例如在进行我的家、看病、买菜等角色游戏时,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共同商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使他们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幼儿与老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孩子们你来我往,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此外,幼儿通过各种角色的扮演,可体验到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诸如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医生对病人的关心,顾客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尊重。因此,通过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合作、互助、理解、尊重,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第10篇

【关键词】游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汶川地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11-03

尽管学者们对游戏的研究各有侧重,对游戏的价值也有各自的理解,但在游戏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作用上有一点共识,那就是承认游戏的愉悦功能,并且认为这种愉悦功能有利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游戏具有心理保健和康复作用。经常游戏的人能保持身心健康,有充分游戏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对经历过汶川地震的灾区幼儿来说,游戏是安抚他们受伤心灵的一剂良药,具有重要的心理保健作用。

一、地震灾害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毫无疑问,地震对幼儿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它给幼儿造成的心理伤害至少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惊吓”。地震给幼儿带来的巨大刺激不只是房屋的倒塌,不只是余震时的一次次地动山摇,更为严重的是幼儿心灵港湾的垮塌。成人的惊恐万状、不知所措、捶胸顿足、满面愁容着实把幼儿吓坏了,因为成人是幼儿遇到危险时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支持者,但此时此刻却让幼儿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无助感。

二是“陌生焦虑”。幼儿熟悉的一切在地震中顷刻间消失,家没有了或者变样了,幼儿园不在了或者与以前不同了,生活模式的惯常性和连续性突然中断了,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切都变得那么不确定,那么不可预见。

可以想象,惊吓之后紧接着就被陌生的恐惧笼罩,这场毁灭性的地震灾害会给幼儿脆弱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在跟随“流动幼儿园”项目上海工作团队去地震灾区做志愿者之前,我毫不怀疑地认为灾区的幼儿该是一群迫切需要心理救治的孩子。然而,当我亲临其境,看到板房区户外场地上幼儿追逐嬉闹的情景,看到流动幼儿园教师带领幼儿欢快游戏的情景时却不得不感叹,游戏的天性和游戏的机会真的是孩子们的幸运,因为游戏正在悄悄发挥着修复幼儿心理创伤的功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一旦转换成游戏的情景,幼儿便进入了自己熟悉的并且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世界。在自己能够控制的安全世界里,幼儿会不断体验到积极的自我,心理创伤会逐渐平复。

二、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灾区的幼儿经历了人生早期的一次重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灾后学前教育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它关系到灾区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而不是一种医学模式,它应当是健康人格的塑造工程,而不是改造工程,因此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局限于地震后的幼儿已经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治疗措施。也就是说,灾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决不仅仅局限于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也不局限于搞几次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或是在教育中穿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我们认为,灾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应当渗透在全部幼儿园课程之中,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即它首先应当是一种价值理念,标示着教育要塑造幼儿健康人格这一根本宗旨;其次它是一种行动原则,即以此衡量教育者采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再次它还体现为一种情感氛围,以评价教育的心理环境是否安全、自由和宽松。另一方面它应当以游戏为根本途径,发挥游戏的本体功能,让幼儿在运动性游戏中宣泄情绪,在装扮游戏和结构游戏中体验成功感。为了确保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地自我表现与表达,教师必须摆脱游戏为实现某一即时教育目标服务的功利性心态,采取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非指导性干预策略。

以上关于灾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两方面内容,前者讲的是教育过程中宽松的心理氛围,后者讲的是游戏过程中的自由意志,而实际上在教育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也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一种游戏般的心理体验。可见,这两个方面也构筑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基础。

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在灾后幼儿园课程重建中的实践取向

处于学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灾后幼儿园课程重建必须考虑地区适宜性和特殊时期的适宜性,即一方面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一方面是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针对前者,教育者需要考虑什么样的课程有助于改变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的未来处境。就后者而言,教育者需要考虑如何满足灾后幼儿在面对新环境时的特殊心理需要。在这一特定地区和特殊时期,许多城市幼儿不学自会的知识技能此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教幼儿,“教学”显得极其重要;而遭受过灾难打击的幼儿在面对新环境和新课程时会有许多不适,这时“游戏”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教学”与“游戏”关系的处理很可能会成为灾后幼儿园课程重建中的核心问题。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在课程中可以有两种体现:一是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两者融合,互为生成;二是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前者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最高境界。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将教育意图内隐在游戏中的能力,将课程内容物化在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活动材料的投放之中,使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悄然获得教师想让幼儿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具有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价幼儿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能够看懂幼儿游戏行为中蕴涵的发展水平,并且能够预测当前活动中幼儿可能获得的发展,即善于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正在进行的无意性学习,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促使幼儿在游戏与教学的统一中获得自主发展。

后者是以教学之外自发游戏时间的保证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既然游戏与教学相对独立,并列呈现,那么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必须保证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远远大于教学的时间和机会。在这里游戏不仅能起到心理调适的作用,而且客观上也能使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这种纯自发的幼儿游戏虽然与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它能够巩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且促使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只是幼儿获得何种新经验是教师无法完全预料的。因此,这种并列于幼儿园课程之中的幼儿纯自发的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教学在幼儿的整体发展上仍然能够相得益彰。

鉴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特定情况和灾后这样一种特殊背景,在幼儿园课程重建中,一方面必须强调教学与游戏同等重要,另一方面受师资和师生比等条件的限制,我认为采取后一种做法更为明智。因为游戏与教学的真正融合需要教师拥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否则教师将会以教学活动的功利性来异化游戏,以假象的游戏来代替幼儿真正的游戏,而灾后的幼儿恰恰非常需要游戏这一心理调适的良药。另外,对教师来说,强调游戏和教学并列,能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钻研教法,在游戏中研究幼儿,这也是提高灾区和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Play: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Earth-Stricken Children

Hua Aihua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第11篇

[关键词]地震;幼儿;成长环境;游戏治疗;心理重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48-04

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心理重建是震后重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接受心理干预的对象来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幼儿自然是重中之重。“5.12”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震区幼儿的心理重建工作中。例如,媒体以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震后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众多志愿者赶赴震区,通过各种方式对震区幼儿实施心理干预。其间,笔者也作为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前往四川都江堰市开展幼儿心理重建工作。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震区的短短两周时间里笔者对震区幼儿心理重建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志愿者短期的心理援助工作虽然可以为当地幼儿带去一时的欢乐,也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但是否真能有效地发挥心理治疗作用?目前震区幼儿主要的心理创伤表现有哪些?导致心理创伤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针对震区现状开展有效的心理重建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在震区的实际经历,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震后幼儿心理重建的必要性

(一)震后幼儿的心理创伤反应

个体遭遇灾害或创伤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作出不同的反应。多数情况下,个体创伤后的心理压力会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轻,但若压力超出个体的承受能力而使个体无法自我调节至心理平衡,个体就会长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因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的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衡状态。灾难过后,幼儿是发生PTSD的高危人群。美国PTSD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一旦经历地震,成人发生PTSD的概率为32%~80%,儿童发生PTSD的概率为26%~95%。尤其是地震中的孤儿,他们失去至亲,往往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发生PTSD的概率会更高。张本等人调查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孤儿PTSD的发生情况,57名被调查者中有27例(47%)达到了急性应激反应(ASR)诊断标准,13例(23%)达到了PTSD诊断标准。日本的儿童精神医疗队在阪神大地震后,立即全面、系统地投入到儿童的精神医疗照护工作中。然而五年之后,他们发现仍存在着范围极广且极严重的创伤后心理疾患现象。过去世界各地所有流行病学报告都指出,儿童的灾后心理创伤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笔者根据自己在志愿者服务期间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总结出震后幼儿心理创伤反应的主要表现。

1.心理应激过度

心理应激是由于紧张的刺激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紧张状态,伴有躯体机能及心理活动的某些改变。适度的应激是有益的,可以引起警觉,促使人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迅速作出决策,以适应周围环境。地震后余震不断,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个体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但当这一状态过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即应激过度)时,个体可能会出现机体某些器官或功能的紊乱,从而产生疾病。

震后较长时间里,一些幼儿一直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如对已发生的灾难产生错觉,想象灾难一直在发生,即使灾难发生在很远的地方,他们也会认为灾难就在附近,担心地震会再次发生。他们的心理会长期处于警觉状态,一些并非灾难性的事件,他们都可能会将其看成是灾难的前兆。此外,他们由于警觉性过高,常常难以入睡,或睡眠浅、多梦、易惊醒。

2.负向情绪增加

与震前相比,震后幼儿的负向情绪有所增加:(1)常常发怒、暴躁、大叫,常常迁怒于家长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成人。(2)害怕。灾后幼儿变得害怕独处,不敢一个人去厕所或独自睡觉,也害怕与家长分开,以前并不能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事情,诸如下雨、救护车的声音、叫喊声和家长的某些表情,现在却让他们害怕。(3)自闭。经历创伤后,有的幼儿完全封闭自己,如不言不语、不笑、无表情、不愿和外界交流等。

3.行为上的消极变化

幼儿心理受到伤害时常常出现行为上的变化:(1)打入或其他攻击。打入是表达愤怒情绪的手段之一。幼儿缺乏安全感时,常常会产生攻击他人的行为。(2)不言不语。由于受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担心和焦虑。(3)行为动作变得幼稚。灾难后幼儿可能出现行为退化,例如,像更小的孩子那样咬手指、尿床、说儿语、缠着父母不放、要求父母喂饭和穿衣。(4)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震后一些幼儿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离开父母、家庭、朋友,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可能会以异常的方式回应别人的举动。

4.生理不适反应

震后,幼儿还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反应,如吃不下饭或吃得太多;出现睡眠问题,尤其是低龄幼儿,可能害怕晚上一个人睡觉,常常从噩梦中惊醒,醒来后仍感到恐惧;出现肠胃不适、腹泻、头痛、疲乏、易受惊吓、呼吸困难或窒息等躯体症状。

震后幼儿可能会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矫治,持续时间过长,轻则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使个体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重则导致精神疾病。

(二)成长环境失衡:导致震后幼儿心理创伤的主要因素

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在其生态系统理论中对于多层环境如何影响儿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环境是一组嵌套结构,这些结构依次是微系统(Microsystems)、中间系统(Mesosystems)、外层系统(Exosystems)和宏系统(Macrosystems),㈨上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一组俄罗斯套娃玩具一样。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如家庭)到间接环境(如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心或嵌套于其中。每一个系统都与其他系统以及个体交互作用,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与环境进行双向的互动,从而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幼儿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各种生态系统因素的影响。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对来自环

境的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是很有限的,当外来压力大于幼儿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幼儿就可能因为缺乏自我调控能力而呈现混乱和无序状态。震后许多幼儿的创伤性心理反应就是成长环境的失衡导致的。震后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改变是幼儿成长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微系统的改变。微系统主要是指个体亲身接触和参与其中,与之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的环境。幼儿成长的微系统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而地震使很多幼儿的家庭发生了变化。有的幼儿成了孤儿或只剩单亲,有的幼儿家里的房子由原来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变成了阴暗潮湿的帐篷或狭小的板房。最重要的是,在遭受巨大灾难后,家长的心理状况也发生了变化,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养行为是影响幼儿最为直接的生态因子。地震也使当地的幼儿教育遭受重创,很多幼儿园在震后不复存在或出于安全考虑暂不开课,许多幼儿处于散居、无人照管的状态,与震前有规律的生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次是中间系统。中间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家园之间、邻里之间的相互联系。震后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脱节,邻里关系也因为震后安置的需要而重新建立,邻里之间并不熟悉,这些幼儿成长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再次是外层系统。外层系统是指个体成长的生态环境中一些并不直接接触或参与,但可以对个体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如幼儿父母的工作单位、幼儿园领导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显然,这些生态因子对幼儿的有益影响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打乱,乃至减弱和消失。

二、将游戏治疗运用于震后幼儿心理重建的实践构想

游戏治疗是指通过游戏为幼儿创设一种温和、受信任及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察觉自身存在的问题,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产生内心世界变化的心理治疗方法。成长环境的失衡是导致震后幼儿心理创伤反应的主要原因。游戏治疗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游戏协调幼儿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生活环境,帮助幼儿释放消极情绪,唤醒其心理的自我生长潜能,使其重获内外生长环境的动态平衡。游戏治疗室和家庭、幼儿园共同构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通过不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协同努力,帮助幼儿修复震后失衡的生态系统。

(一)游戏治疗室可为幼儿提供轻松自由的自我调节空间

游戏治疗室是进行游戏治疗的专门场所。与外面的环境相比,游戏治疗室有它的独特之处。一个大小适度的空间、每次40~50分钟的游戏治疗、充足的游戏材料、治疗师无条件关注和接纳的态度,都可为幼儿创设一种有秩序感的物质环境和支持性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提供一种可以建立安全感的场所。震后有的幼儿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过度担忧、焦虑,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因此,游戏治疗室是幼儿重建对周围环境信任的襁褓。幼儿在游戏治疗室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和游戏,在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中体验自主性、胜任感和成就感,缓解在地震中形成的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力感。治疗师为幼儿提供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使得幼儿在游戏治疗室中不会害怕因失败或违反规则而遭到指责。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幼儿能重新认识真实的自我,把震后累积的挫折感、紧张感、不安全感、困惑、恐惧、攻击的欲望等统统在游戏中释放出来,由此使幼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并重新认识自己的力量。游戏治疗室也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塑造自我的空间,幼儿可以在里面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协调内外成长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掌控感,满怀信心地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游戏治疗室的建立对于游戏治疗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震区建立一定数量的游戏治疗室并配备合格的游戏治疗师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当地现实条件不允许,营造自由、无条件关注和支持的氛围,提供一定数量的玩具等仍对我们因陋就简开展游戏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游戏治疗不应仅限于在游戏治疗室内进行,将心理治疗的希望仅仅寄托在游戏治疗室中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在游戏治疗室中释放了消极情绪后,仍要回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在治疗室内取得的效果不足以在更为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发挥作用,幼儿就会产生新的不适应。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整体的成长环境,顺应现有的生态系统,实现成长环境的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创幼儿成长环境的平衡

能够对幼儿进行游戏治疗的不仅是专业的游戏治疗师,家长、教师是幼儿更为信赖、与幼儿之间关系更为密切的人,因此,我们可以对教师和家长进行有关游戏治疗的指导,通过师幼互动游戏和亲子游戏更好地发挥游戏治疗的作用。

现代家庭研究者强调父母与孩子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因此,要使幼儿的成长环境得以恢复,仅仅对幼儿进行游戏治疗是不够的。此次地震灾难重大,损失惨重,许多成人的心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创伤,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教养行为的转变。因此,通过家长对幼儿进行游戏治疗,指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也可以感染成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人的心理压力。

幼儿园是对幼儿成长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教师、同伴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震后幼儿的游戏治疗,幼儿园也是重要的合作者。正如前述,在地震中心理严重受创的幼儿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判断和识别,给予更多的关爱,从而使这些幼儿重建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教师也要学习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辅导技巧,与幼儿一起度过心理危机时期。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幼儿创设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以有效地安抚幼儿的情绪。同样,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与幼儿积极的互动可以给予教师巨大的心理支持,让教师也得到安慰和鼓励。

心理危机对于人的心智成长既是一种摧残、考验和挑战,也是一种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将生命教育引入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学会珍惜生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勇敢的态度、坚实的步伐、良好的心态迎接当下和未来的生活。

第12篇

一、从评估与评价的对比说起,谈谈对评估草根式的理解

对儿童发展评估的研究,首先要弄清评估与评价的区别。根据对教育评估的定义,对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区别,理解有三点:

1.评价是在活动中和活动后对评价对象作出的鉴别和诊断,它重视结果,相对量化。评估是在活动前或活动中进行的,评估的目的不在于鉴别,而在于导向、激励、调节,是对评估对象的一种价值期望,或者是一种鼓励、激励、智慧的预期,是对儿童需求的认同,它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2.评价重视结果的量化,标准的划一。评估重视对不同的儿童要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期望,是一种因人而异、因生而定的一种评价方式,相对比较弱化,定性而不是定量。

3.评价是细致的,评估是粗线条的。人们在对事物事件的评估过程中,或多或少或者不自觉地都会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干扰。老师在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亦会不自觉地受一些心理因素干扰,以使对儿童的评估产生偏差,影响正确策略的实施,影响儿童的发展。

二、幼儿色彩游戏中克服儿童发展评估心理因素的干扰

幼儿园色彩游戏是一种渗透整合意识,将色彩融入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社会等领域,以游戏为教育形式的活动。它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中学,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魅力,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幼儿色彩游戏中,哪些心理因素会对我们的儿童发展评估造成干扰?

1.克服心理定势的干扰

心理定势是人们早已养成的某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即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也会干扰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儿童的正确评估,以致采取不当教育策略与行为,最终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在一次色彩游戏“种太阳”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种”出七彩的太阳(红、橙、黄、绿、青、蓝、紫),强调五彩缤纷的太阳很漂亮。可在游戏过程中,思维特别的其其小朋友偏偏“种”了许多黑太阳。老师甲看到了,不由分说地评价:“你怎么‘种’的是黑色的太阳,黑色的太阳多难看,哪有黑色的太阳!你重新‘种’吧,记住要种漂亮的五颜六色的太阳,好吗?”其其按照老师的要求,重新“种”了几个彩色的太阳。事后老师乙问其其,为什么是黑色的太阳?其其说是和妈妈一起看到的。在和其其妈妈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原来其其看到的所谓黑色太阳是难得的天文现象“日全食”时候的太阳。这个事件中,老师甲就受了“心理定势”心理因素对教育评估的干扰。在她的思维定势中,太阳应该是红色的或者是彩色的,其实不然。因此,在遇到特别的孩子或者特别的事情进行评估时,老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幼儿的思维,以避免自身思维定势对儿童评估产生的偏差,也是避免对幼儿造成心理挫伤。

2.克服角色心理的干扰

角色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角色”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内容、区别、判定方法等。角色心理是指把自己进行了角色定位的心理现象。如老师总是把自己定位在各方面都优于学生的、教授的这个层面。实际上,老师、幼儿可以互为学生,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

在色彩游戏“彩色的世界”活动中,幼儿透过五颜六色的玻璃纸看世界,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成人望尘莫及的,也是我们成年人需要突破自我,努力学习的。透过红色的玻璃纸,成人看到的只是眼前一片红色的物体,而幼儿会看到更多我们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如,红色的鸡心、红色的蝴蝶、红色的小矮人……这时就需要老师克服角色心理,“蹲下”自己高大的身躯,感受与体验幼儿的世界。不能仅仅站在成人的位置评估儿童。

3.克服从众心理的干扰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在儿童发展评估过程中,老师亦会在整个评估队伍中受多数人的影响,把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自我观点。这种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老师要努力克服“从众心理”干扰,客观评估儿童的发展。

色彩游戏“放烟火”是一次公开活动,东东被公认为搞不清色彩,大家预估他不会玩这个游戏或者玩不好这个游戏。为了追求所谓的活动效果,大家建议小尤老师不要让东东参加。但小尤老师没有“从”这个“众”,结果这个合乎东东兴趣的游戏,激发了他的能力,玩得特别好,打破了大家对东东的固有看法。因此在儿童发展评估中,要努力克服从众心理的干扰。

4.克服成见心理的干扰

成见即定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而且因为认识僵化所以才导致了成见的形成。平素积累起来的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直接影响往后的评价的心理现象,就叫做“成见效应”。

色彩游戏“颜色变魔术”活动中,老师甲发现小明一组的桌子上水粉颜料弄得一塌糊涂,没有了解情况,就直接训斥小明说:“小明,是不是你搞的,我知道肯定是你弄成这样的,快去用抹布来擦干净。”小明脸上显出无辜的神情,但是没有辩解。小明平时经常惹事,老师甲对其产生了成见。此时,老师乙手拿抹布走来说:“不是小明弄的,是我在指导的时候不小心泼洒的。”老师甲显出了尴尬的神情。老师甲的这一评估行为就是受了成见心理的干扰,用老眼光看小明,用原有的看法去评价事物,这是需要我们努力克服的。 

5.克服晕轮效应心理的干扰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在评估活动中很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现象,将评估对象某一突出方面扩展为对评估对象的整体认识,产生以点带面的情况,即所谓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 某种程度说,它和成见心理如出一辙,不利于对幼儿客观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