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持续经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下推会计公允价值持续经营
“下推会计”随着企业并购而生。从性质上分,企业并购有购买性质和股权联合性质两类。在用购买法处理的合并业务中,母公司的投资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形成了合并价差。由于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需要提供其个别的会计报表。这样子公司在陈报资产和负债、核算成本和利润的计价基础上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母公司在收购时要对所收购的公司的可辨认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确认并购商誉,子公司还应当按照合并前的账面价值报告资产负债、核算成本利润。母公司在以后的合并报表中,要按照收购日确认的商誉和子公司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差,按一定的方法转销。另一种观点便提出下推会计的解决方法,即在合并会计报表分摊到被并购子公司净资产的价值,应当下推到子公司所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因为企业合并足以说明子公司在编制其报表时应采用公允价值来反映其净资产。
用购买法处理企业控股合并业务,被并企业的会计基础是否要改变的问题在国际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不改变子公司的会计基础,但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即提出所谓的下推会计。鉴于国内外对下推会计的争论,本文就下推会计是否具有可行性及我国相关情况谈一些看法。
1下推会计(push-downaccounting或pushing-down)
下推会计源于美国,产生于注册公司的会计实务。197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当一个公司的所有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采用下推会计。这里的“重大变化”是指其90%或更多的股份被母公司所控制。此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从1983年起也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某些情况下采用下推会计。SEC提出当一个公司几乎全部被另一公司拥有时,其资产和负债的新会计基础就产生了。但是,若此公司存在重要的债券、优先股或少数股权时,SEC并不要求其必须采用下推会计。1987年,SEC又在第73号业务公告中要求:母公司因收购子公司而产生的负债或必须赎回的优先股,要下推到子公司的财务报告中。197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下推会计定义为:“一个会计主体在其单独的财务报表中,根据购买该主体有投票表决权股份的交易,重新确立会计和报告的基础。这一交易导致该主体发行在外有投票表决权股份的所有权发生重大变更。”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下推会计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控股合并而成母子关系并且采用购买法处理合并业务时,将母公司的购买成本分配到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上,并确定子公司的固有商誉,即将母公司的购买成本下推到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上。
2下推会计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目前,下推会计在国际上是很少使用的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中与企业合并有关的有两个:第22号《企业合并会计》、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而在这两个文件中均未允许被并子公司使用下推会计。综观IASC的其他准则,也没有这样的规定。
在美国,无论是APB还是FASB都未对下推会计给出明确的要求。公认的会计原则认为,被并子公司是作为一单独的企业继续存在的,对继续经营的会计主体不能认可其资产的账面价值提高,因此,在合并日,被并子公司不作任何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而保持原有的会计记录。例外的是,在有些情况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被并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其个别报表中按公允价值反映。新的控股股东所花的代价与所取得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应确认为商誉。具体的情形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当一家公司的股权几乎全部为另一公司所拥有(通常97%或以上),且没有大量发行在外的债券或优先股时,该子公司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所报送的财务报表应采用下推会计,即必须按被控股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此后编制单独财务报表的依据。
我国对于下推会计的规定,在1997年8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提到,凡是被兼并企业(包括所有的控股合并,而不论股权比例的高低)都要进行资产重估,然后按照评估价调帐,即采用下推会计的办法。但财政部财会字1998年16号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问题解答》却规定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股权时,被购买企业保留法人资格的,被购买企业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账,即要求采用下推会计。公司购买其他企业的部分股权时,被购买企业的账面价值应当保持不变—即不允许采用下推会计。两个规定有明显的矛盾。在2006年3月财政部公布的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企业合并’和‘合并会计报表’中,对于下推会计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3对下推会计的理性思考
下推会计使得合并程序得到简化,并且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观,更客观的反映了子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顺应了会计计量的发展潮流。同时,这种母子公司计量的一致性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这诸多的优越性也使得国内对下推会计的呼声很高。然而,笔者认为,下推会计的推行还值得进一步商榷,下推会计本身的局限和不足应该对其有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此方法的适用性分析要比方法本身的优劣判断要更有现实意义。
3.1下推会计与会计假设之间的矛盾
由于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存在,下推会计变更了企业合并前后的会计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改变位公允价值),这显然否认了持续经营假设,同时也动摇了会计主体假设。
3.1.1下推会计与会计主体
从会计主体假设看,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对象,不能与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业务相混淆。企业经营者是受企业所有者(企业主或股票持有者)的委托而向其承担受托责任的。按照这个假设,我们可以推论子公司所有权的变动,并不包含在子公司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范围内,当然也就更没有理由因所有权的变动而改变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并且在下推会计下,公允价值的分配是以母公司的特定观点、按母公司认为的价值进行计算的,这与子公司会计报表的的其他使用者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且,企业间的收购作为一项交易应是股东之间的交易,而不是主体之间的交易,因此,按传统的会计模式,应在收购方作会计处理,而不应影响被收购方的会计记录。此外,子公司会因资产增值和商誉存在而产生较高的销售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等,使得净收益下降,这对少数股东收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1.2下推会计与持续经营
应否采用下推会计,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歧在于被并子公司是否处于继续经营状态。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持续经营”的表述是:“财务报表的编制,通常是根据企业是一个经营中的实体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的假设,即假设企业既不打算也没有必要实行清算或大大裁减经营规模。如果有这种打算或必要,会计报表就可能必须按照不同的基础编制,然而要是那样做,就应当说明所采用的基础。”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到:企业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就要坚持“持续经营”假设;若处于非常经营状态,则会计报表须改变计价基础,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历史成本进行反映。经营假设下,承担的债务,会计个体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在持续而其所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原则就得以建立在所谓的非清算基础之上,资产、负债的计算基本上按照历史成本,对其账面价值的调整是严格控制的。
反对采用下推会计的观点是控股股权转让后,被并子公司的法人地位未变,仍在继续经营中,应保持持续经营假设。支持下推会计的观点是,控股股权转让后,被并子公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包括主营业务会发生根本变化:资产结构会采取大幅度调整:管理层人事会进行全面变更。因此,尽管法律上的法人地位仍在继续,但实质上老企业已经终结,合并日后运行的是一家全新的企业。此时,这家企业当然不再适用持续经营假设。
本文的观点,因为是控股股权发生变化,就否定企业持续经营状态,这与这种交易的经济实质并不相符。如上所述控股股东改变,使被并子公司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持续经营中的其他企业也会发生。比如,因外部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或改变主营业务方向:或大幅度调整资产结构:或变更管理层人事安排。虽然总的讲,被并子公司的变化会强烈,甚至有时会是全方位的。但具体每次控股合并情况各异,有的仅某一方面变化,也有的变化程度不大。而且有一点是必然的,就是比起清算后新建的企业,公司的经营不会间断.公司的变化也会是渐进的,是比较平缓的。因此,被并子公司不仅在法律形式上,而且在经济实质上,都仍处于持续经营中。例如我国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的深圳宝安集团收购上海延中公司事件,股价从收购初的10元左右上升到20多元,以后又跌至10余元,很典型的说明了股价的让渡价与公司的净资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子公司股权交易完成以后,母公司以其买价(交易价格)记录长期投资,这是恰当的,遵循的历史成本原则;同样子公司也不股权的交易价格改变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为该交易并未影响到子公司的资产,并未给企业带来任何现金流入,也未使企业发生任何的现金流出,因此,子公司不作任何调整资产价值的会计处理也是恰当的。
3.2下推会计与信息质量间的悖论
呼吁下推会计的学者都认为,因为下推会计使用了公允价值而使得新的计量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并且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认为这是下推会计实行的最大的优点。
但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取得在现实中难以达到真正所谓的‘公允’,且在操作层次上更是个难以实现的。其实在整个会计计量界上,历史成本也难以如实的反映过去,但目前而言却并不能找到能代替它的方法。而对于会计‘求真’与‘求用’上,笔者认为,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应是以求用为主要原则。所以对于下推会计的相关性上应从财务报表的目标及质量特征看。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在于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而企业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及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能否符合决策的需要,则是财务报表所提供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从这个角度去看下推会计,就会发现按下推会计处理的子公司财务报表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无法完成其提供有用财务信息的基本目标。
首先,除现有的最大投资者母公司以外,使用子公司财务报表的还有政府机构、企业职工、债权人、少数股权股东和优先股股东等,这些重要的信息需求者不会接受一个经营中的企业仅仅因所有者的更换而违背历史成本原则,提供难以理解的会计报表,甚至可能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母公司所需要的子公司公允价值信息,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完全可以得到,根本没有必要将其下推到子公司单独的会计报表。其次,计量基础的改变不仅使子公司前后期的会计报表失去可比性,降低信息的可靠性,而且与母公司仍按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不一致。
最后,下推会计对自创商誉登记入账,也一反只确认外购商誉的传统惯例,不仅加大了子公司所提供信息的不可靠性和不可比性,而且为原本已困难重重的商誉理论又增加了难题。子公司因为资产的增值和商誉存在,产生较高的成本费用,对少数股东收益有不利影响。新晨
3.3下推会计与我国经济环境的矛盾
下推会计能够实行的基本条件是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一般的方法,通常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但在我国现阶段,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讲,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尚在培育中,金融市场中的利率不能反映资金的市场价格,从而影响资产现值的计量。资本市场对猖纵利润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资本的市场价格又有多少的真实性?而对于产品市场的价格,一方面我国地域间价格本身存在一定差别,难以又统一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合并过程中的监督我国并没有严格有效的体制,所以存在较大的机会主义风险(合并方与被合并方,或者合并方与评估单位等)。而对于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更使得合并过程中人为操纵的风险加大。
环顾现实情况,我国尚不具备计量公允价值的基本条件,所以,下推会计所依托的基础也尚未牢靠。很可能出现利用内部人控制,寻租等行为来损害小股东的利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下推会计控股比例的适用范围限定在97%以上,这看起来似乎简单,且不说这种几乎完全拥有的比例在我国目前的企业并购中难以达到,即便如此,由于我国目前会计理论尚待完善,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倘若参与并购的企业间相互持有普通股时,如何确认从参与并购的企业收到普通股的相当数量;如果子公司有发行在外的债券或优先股时,或者存在重要的少数股权时,下推会计又怎样运用等等。这些都限制了目前下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关键词:持续经营;知识结构;审计判断绩效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0-0117-04
一、引言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因此,企业的持续经营问题,已经成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由于持续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它已成为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除了明确要求“对持续经营假设适当性的考虑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之外,还要求“考虑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换言之,无论是考虑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还是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的评估,这些审计程序是否能够完成以及完成质量的高低都有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然而,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从本质上讲属于重大不确定性事项,需要综合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才能做出判断,判断的难度大,属于复杂判断任务。对于这种判断任务,更多需要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在我们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主要是以财务会计知识为主要知识结构的注册会计师,他们能够作出恰当的持续经营判断吗?在判断者的知识结构中,以管理知识为主的人与以财务会计知识为主的人在持续经营判断中会存在明显差异吗?两者相比,谁的判断更客观、质量更高?研究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持续经营判断本身的特征,提高持续经营判断质量;同时还可能为事务所提供人员招聘和培训方面的指导,节省事务所的人力资源成本。
二、文献回顾
知识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Libby,1995)。知识结构是记忆中知识的组织(Smith and Kida,1991),或者说,是个体知识的构成状况,表现为各种门类、各种层次知识的比例及相互关系。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判断绩效的关键因素(Bedard和Chi,1993),问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同,其作出判断的绩效也会存在差异。Libby(1995)指出,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就是知识的内容,是审计判断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由此,知识结构对于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得到了审计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从总体上看,此类研究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探索知识结构与判断绩效的关系。部分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经验对知识结构的影响,Chi和Rees(1983)研究发现,当个体从领域相关的任务中获取经验后,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中就会添加新的事实知识,同时增加或改变知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改变知识要素的分类方式。Frederick(1994)通过卡片分类以及使用同表象相关处理回忆任务发现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与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相比,具有更广泛的交易循环和控制目标知识结构。另一些研究探索了知识结构与判断绩效的关系,Pratt(1982)在其研究中使用复杂年度报告作为实验任务,研究知识结构的广度与盈利预测准确性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知识结构的广度与盈利预测准确性正相关。Choo和Trotman(1991)以图示为基本框架,通过让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回忆典型和非典型信息并对公司的持续经营情况作出预测性判断,研究了两类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审计判断方面的差异以及知识结构与判断的关系。研究发现,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的回忆与持续经营判断结果显著相关,而对于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却并非如此。
此外,也有少量的文献从教育背景的角度探索知识结构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Curtis和Viator(2000)评价了电算化审计人员的内部控制知识的构成方式及其知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电算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他们的高等教育背景和早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经历有关,并以交易循环作为内部控制知识的主要组织形式,遗憾的是,并未发现知识结构与内部控制评价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钱玲(2004)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为实验任务,检验了教育经历、知识、能力对电算化审计判断业绩的影响,发现计算机教育经历、相关知识都对电算化审计判断业绩具有显著影响。
以上两类研究中,基于经验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的影响,被许多研究者使用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审计任务进行了验证;而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仅在相对较简单的内部控制评价任务中得到研究,选用被试的教育背景也仅限于电算化审计,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并且未必适合于复杂的审计任务。
三、研究假设
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关键因素,同样它也是影响持续经营判断的关键因素。持续经营判断是一个复杂问题,除了经验而外,就作出判断需要的知识来看,主要需要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两方面的知识。而两方面的知识比例的差异很可能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持续经营判断中,基于教育背景形成的知识结构,对判断绩效有显著影响。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方式日趋复杂,持续经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涉及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和战略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是一个企业管理问题。尽管对持续经营判断需要财务知识,但主要的应该是企业管理知识。因此,以企业管理知识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个体可能更容易作出恰当的持续经营判断。据此提出以下两个假:
假设2:与具有较多财务知识的个体相比,具有更多企业管理知识的个体作出的持续经营判断绩效更好。
假设3:在判断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更多的与管理相关的信息被使用。
四、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2×1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的自变量包括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基于教育背景形成的知识结构,有两个水平:一个是以企业管理知识为主形成的知识结构;另一个是以会计、财务知识为主形成的知识结构;第二个因素是持续经营状况,在实验中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要求参加试验的被试对某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作出判断,也
就是因变量即判断绩效。判断结果由被试在11点量表上进行选择,“0”表示公司没有持续经营能力,“100%”表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很强。
(二)被试
知识属于内隐的心理范畴,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因此,需要找出能够观察的替代变量对其进行表征。我们选择某大学商学院二年级的MBA和MPAcc学生作为本实验的被试,共89人,扣除无效被试5人,有效被试为84人,其中MBA学生41人,MPAcc学生43人,其中主要基于如下考虑:第一,MBA和MPAcc二年级学生基本上已经学完了专业课程,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企业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的知识;其次,从课程设置来看,MBA的课程结构主要是企业管理知识,而MPAcc课程结构则是以财务、会计知识为主。因此,能够反映基于两种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差异。两类人员工作时间均比较短,持续经营判断经验的积累需要比较长时间,可以消除经验的影响。此外,在两类被试中我们全部选择了没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实验任务及实验过程
本文所使用的实验任务以Choo和Trotman(1991)、Kida(1984)的研究中使用的持续经营案例为基础,结合中国的情况改编而成,使用18条信息描述一个假定的公司。有12条信息与持续经营问题相关,其中6条预示公司可能无法持续经营(消极信息),另外6条预示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积极信息),但仅凭某一条信息无法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做出判断。根据Kida(1984)对实验材料形成过程的描述,这些积极和消极信息的证据力能够正负相抵,故设定案例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为50%。此外,使用6条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无关(中性信息)的信息确保上述12条信息的均衡分布和实验材料的连贯性,实验材料的首尾均使用中性信息以消除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呈现的信息与被试的专业知识相关时,他们的表现总体来说会更好。因此,为了避免因实验材料本身更多地含有某一类专业知识,而导致某一知识结构的被试判断质量偏高,我们又在积极和消极信息中设置了财务和管理信息各3条。
实验分别在MBA和MPAcc课堂上进行,课程结束后,把实验资料发给被试,待其在课堂上完成后把实验资料收回。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二是判断线索的选择。
(一)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
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表1)显示,两组被试的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结果的最小值均为30%。最大值均为80%。MBA组的持续经营能力判断均值为53.78%,标准差为17.46。MPAcc组的持续经营能力判断均值为64.88,标准差为12.93%;为了检验假设1,我们对两组判断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MBA组和MPAcc组的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结果组间方差显著(p=0.001),这说明,具有较多管理知识的MBA和具有较多财务知识的MPAcc所做的持续经营判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不仅基于经验得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绩效有影响,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判断绩效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1得到支持。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学的有关结论。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采用了判别分析法。前已述及,本文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中案例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为50%,因此我们以它作为评价判断绩效高低的标准,认为判断结果更接近50%的那组被试判断绩效更高。对此,我们采用判别分析法中的距离判别计算MPAcc和MBA的判断结果与50%之间的距离,结果显示,MBA组的判断结果与50%的Mahalanobis距离为0.05,MPAcc组的判断结果与500/0的Mahalanobis距离为1.32。具有更多管理知识的MBA的判断结果更接近50%,其判断绩效要高于MPAcc组,假设2得到支持。
(二)稳健性检验
由于被试均为在职研究生,之前有财务或企业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他们有可能在工作中积累了少部分持续经营判断经验。为了验证上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在控制被试的这一部分持续经营判断经验后,通过协方差分析进一步检验了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见表3),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仍然显著,经验的影响不显著。我们用t检验,分别检验了MBA和MPAcc被试内部有持续经营判断经验和无持续经营判断经验的被试审计判断的差异。结果表明,有经验的MBA和无经验的MBA之间的持续经营判断无显著差异(t=-0.123,p=0.903);有经验的MPAcc和没经验的MPAcc之间的持续经营判断也没有明显差异(t=1.461,p=0.152)。之所以经验没有对持续经营判断产生影响,可能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被试工作时间比较短,而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判断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了上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三)信息选择
为了进一步了解作为被试的MBA和MPAcc是如何利用给出的信息进行判断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请被试在完成判断后,写出其作出判断所依赖的最主要的五条信息。以此为基础,我们对被试所选择信息中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数量进行了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MPAcc还是MBA都较多地选择了管理信息,MPAcc选择的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比例均值分别为0.44和0.48;MBA选择的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比例均值分别为0.39和0.50,两组的管理信息比例均值都高于财务信息比例均值。进一步t检验的结果表明(表5),MPAcc的两类信息的比例均值无显著差异,MBA及被试总体两类信息的比例均值差异显著(p=0.043,p=0.035)。这说明,就MBA及被试总体来看,在判断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方面的信息明显多于财务方面的信息,支持了假设3。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持续经营判断过程中,较多的考虑管理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判断质量的提高。
就被试使用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的比例来看,无论是MPAcc、MBA还是被试总体,都没有显著的差异。表明被试对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没有明显的偏好。
六、结论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因此,企业的持续经营问题成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MBA和MPAcc学员为被试,检验了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差异对持续经营判断绩效的影响,以及被试在判断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结构中以管理知识为主的人员与以财务知识为主的人员在持续经营判断中存在明显差异,且前者的判断绩效好于后者。这一结果进一步检验和拓展了相关研究在简单判断任务下的结论,证实了在复杂任务中,基于教育背景的知识结构同样对判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还表明,以管理知识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人员具有更好的持续经营判断绩效。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被试在判断时更多地使用了管理信息。
摘 要:把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和林业发展的目标,大大推进了林业科学的飞跃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对森林的利用由单纯地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由单目标利用向多目标利用、由专项经营向系统经营、由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转变。本文就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浅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森林 可持续经营 发展
新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让我们重新认识森林。“欧洲森林保护部长会议”提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对森林和有林地具有某种集约特点的这样一种方式的经营和利用。它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生产率,更新能力和生命力,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它都具有能够满足地方的,国家的和全球水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能力,同时又不危害其他生态系统”。很明显,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引发出的是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内涵的多功能经营。我们必须尊重森林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森林的特殊作用。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深刻地改变了森林的传统经营目标和模式。那种流行百年的单纯围绕着计算木材可收获量的经营方案已经走向终结。根据森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及多功能特点,从现在起我们必须针对每一需求——木材生产需求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设计多目标经营模式。实施现代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是我们森林经营工作的重大改革。
在日常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全场的中心工作。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为中心带动和统筹其它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理人,按章程办事;二是加强对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的建设,提高护林员的责任性,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三是积极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制定科学的经营方案,积极改造重点生态公益林低质、低价、低效现状,努力培育创建高质、高价、高效的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措施是严格控制抚育间伐量,间伐重点为低增值和贬值资源,保护增值资源,创造合理密度为树木提供科学合理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逐步优化树种结构和林分类型结构,培育高收益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四是努力培育珍贵树种,不断扩大林木生物种群数量,积极培育森林后备资源,增强森林后续发展力量。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对低价林改造增加三大硬阔面积,二是通过林下造林增加红松林面积。把珍贵树种比重由现在的1.6%,通过五年努力增加到5%。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是目标模式,是通过严格保护和科学经营森林资源,达到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持续不断的多种需求的目标。人类对森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历史时期森林经营与发展的思想和模式与人们对森林的需求息息相关,人们对森林的态度也经历了从盲目破坏与浪费逐步转向自觉地保护与扩大森林资源的过程。现在人类已经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在物质、环境、精神和文化上的多层面需求,是人类必须要走的一条发展道路。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正是既考虑人类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又同时考虑在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及社会上符合要求的发展模式。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增加森林产品的供给,提高森林的服务功能。森林资源及其物产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林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林业产品和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一个分布合理、健康的森林生态体系的存在,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像中国这样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全面培育森林资源,作为林业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培育林木资源,而且要培育珍贵、质好、价高的林木资源。以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为基础,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优质林产品和优美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中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多种效益的需求。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本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造成危害。由于林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时间长,住往要延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世代,如何处理好上一世代与下一世代之间的公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基本理念是追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3个重要概念:需求、约束和协调。概括地讲,人的需求是发展变化的、无限的,也是多样化的。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和保护,向人类提供主导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又决定了特定森林生物地理群落提供多种林产品以及环境服务功能的有限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是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新的发展观.并深人到各个领域。把可持续发展的里边运用到林业和森林资源发展中,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护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逐步走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其他具体经营活动不是一个概念,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亦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来理解。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其资产的属性可以有多种,法人所有、自然人所有,公有与私有等等属性都是有可能的。但可持续经营却不会因为森林的资产所有属性而发生变化,即可持续经营的内涵还是不变的。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如果从细微的角度来观察,它可以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经营场所,而所从事的又是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但即使是这样,从这一活动开展的需求和管理以及产出来看,它涉及到了资源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方面、文化管理方面、社会管理方面以及人的生活等方面,而这恰恰是森林功能和价值所决定的,更是对森林经营活动的价值重新认识的体现。
而从宏观角度,自一个很小的区域至一个国家,森林则是一个国家的内容之一。这就要涉及到环境、资源、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但不管怎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尽管有许多种不同内容的定义,也不管各种不同内容的定义又以何种形式出现,其内容也离不开四个方面,即持续收获所需产品的发展原则,发挥整体功能的协调原则,无负面影响的质量原则,有限度利用且代际代内的利益均衡公平的原则。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容
2.1 主导产品 森林经营的首先是给人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产品,这种产品首先表现为木材。木材的可持续经营,便成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首要因素。
2.2 社区需要 在这一点上是要强调森林所在的社区的需要,也就是说社区内的居民对森林本身的需要。
2.3 人类利益 主要是指发挥森林提供给人类的多种用途,并能持续地利用森林所提供多种用途。这些用途包括木材生产的用途、生态建设的用途、生活娱乐的用途、物种基因保护方面的用途、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用途等。
2.4 自我维护 在这方面强调的是对森林要较少地管理较少地干预,对部分林产品允许利用。这方面强调对森林的利用与森林的保护二者并存,既不要因为保护而影响到利用,也不要因为利用就破坏了保护。
2.5 系统类型 所谓系统类型的可持续,是指强调要保持一种基本的生态系统状态,不主张让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
2.6 系统安全 时下国家实施的分类经营便是这种情况,具体说就是把森林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直接为了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生态性质的森林,另一类则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保护性质的森林。为了系统的安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森林划入后者。
2.7 系统序列 亦即让森林按照自己正常的演替序列进行自然演替,不断向着自身的顶极群落发展。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对森林到底应当持续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必须要同时考虑到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政治层面上的问题。
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模式
森林生态的系统管理的理论首先是出自美国,是于1992年才正式采用的一种林业经营的新理论。这种方法的提出,是针对国有林区原始林大面积皆伐而提出来的,旨在长期保持森林健康的生产力。认为在一定的面积的原始林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应该能够满足人们对木材收获的需要。而德国有一种理论被称之为“近自然林业”理论,即所谓的天然化人工林,其精神大概与此接近。
森林生态系统理论刚一提出,就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国对这一理论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尽管它在定义上可能还不够完善,甚至也没有系统性的可操作性的经验,但是作为森林经营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论还是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国所普遍接受。
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的平衡,二是生态过程的稳定性。要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系统的结构得以完善,让系统的功能得以提高。其特点是:管理活动的先决条件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系统的模拟可以使不确定性因素减少,同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其相关性又是其功能之基;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其动态的发展,因此所说的管理并不是让生态系统保持在某一特定的状态下不发生任何变化;已经实现了传统的时空、专业分工方面的超越,因为生态系统过程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不断地进行着,并且任何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其本身又受到周围生态系统不断地影响着,变化着;就人类自身而然,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自身的森林价值观的改变如果应该加以注重,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也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
4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规划
在坚持灵活性,以应付可能影响目标完成的突发事件的前提下,规划应该与事先所选定的目标保持一致。这一规划大到国家小到经营单位,应重点强调规划的需求与极强的可操作性、目标的现实性相结合,这个问题本身是很复杂的,这里边的原因很多,有制定规划能力与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对规划的法律约束力、对规划的重视程度等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清麟,李元红.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也日益遭到破坏。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功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进行了相关介绍。
一、生态公益林建设概述
我国林业按照其目的分为商业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两种。商业经济林其目的是为了创作经济价值,而生态公益林顾名思义则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促进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公益林又可以按照具体功用分为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两种,防护林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等;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科研林、休憩林、业环保林、自然保护林、风景观赏林以及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由于长期以来森林过量采伐,生植被破坏严重,森林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林分质量差。
由于生态公益林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作为主要目的,经济效益较低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那么如何在不损害林农经济利益和种植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获取更多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所耗
人力、物力、财力的直接补偿,推动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是,广东省生态环境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林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广东省在2001年开始省级公益林建设工作,到2004年完成区划界定,后再经过四次扩面,全省现有省级公益林302.4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5.73%。
二、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1.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效益
文章以某市生B公益林为例,通过分析水文气象及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该市的平均降雨量大约为1500~1700mm,依据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法对涵养水源量的价值进行估算,总的涵养水源量达4407.63万m3,总价值36145万元,其中调节水量的价值为26933万元,净化水质的价值为9211万元。其中,不同林型的涵养水源能力如表1所示:
除此之外,在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过程中,为水系及流域下游的水质净化、减灾以及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等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其中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2.生态公益林森林储能效益
在开展生态学功能研究的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能量,在对植物所含能量水平进行度量时,所应用到的度量单位就是植物热值,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可以从热值变化上看出来,同时对森林植物的热值进行测定,得到生态公益林储能总值为60521万元,新增储能的价值为5334万元。
3.生态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
应用工业制氧法及碳税率法,结合野外样地的调查数据对生态公益林的固碳释氧量开展计算,得到生态公益林年净固碳量为130200t,计算得到固碳释氧价值为50408万元,其中释氧的价值占到了34784万元。不同林型的公益林固碳释氧价值如表2所示。
4.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经营者收入的影响
站在理论的角度开展分析,在将山林规划成生态公益林之后,森林经营者对于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受到了限制,这会导致森林经营者的收入有所降低,为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该理论的正确性,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前某林区农民的收入进行统计,并将其与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后,该林区农民收入进行比较,在收入统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直接询问与森林经营者收入考察2种方式开展,发现在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后,森林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其中林业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能够基本上维持稳定,再加上农民的收入当中对于木质林产品的直接依赖程度本来就比较低。所以说,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于林农的收入影响非常低。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保护、恢复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设生态公益林,能够提高森林释氧能力、固碳能力以及水土保持能力,而且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建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景游憩林;景观;可持续经营;千岛湖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0404
1 引言
森林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最复杂的有机体,是天然氧吧、健康活力的疗养地,也是人类文化及精神文明的根源[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回归森林、走进自然”为主题的森林休闲养生旅游,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作为森林景观的主体――风景游憩林的构建与经营,已经引起了林学、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的高度关注[2]。
2 风景游憩林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风景游憩林可以简单理解为风景林与游憩林的组合。风景林强调美学价值,要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游憩林重在为人们提供一个修身养性的环境,一般是指具有适合开展游憩的自然条件和相应人工设施,以满足人们娱乐、健身、疗养、休息和观赏等各种游憩需求为目标的森林。多数学者认为,将风景林与游憩林综合起来,或者当森林满足审美需求功能和满足综合游憩需求功能两者难以界定时,称其为风景游憩林[3]。
风景游憩林培育必须在遵循森林培育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森林美学、园林美学、游憩心理学甚至研究人类身心健康的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挖掘森林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挥其良好的景观、生态功能,服务于城市、风景区等建设。因而,风景游憩林在各类自然或人工营建的公园、城市森林建设区域、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地段、绿色通道建设地段乃至新造林地段有着广泛应用。
3 风景游憩林经营目标与基本手段
3.1 经营目标
风景游憩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要达到结构优化、健康活力、景观美丽、功能完善、效益全面的要求。
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和树龄结构等,建成树种丰富、林木郁闭、结构多样的复层林、异龄林。
健康活力,是能有效防御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抵御火灾、大气污染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危害。
景观美丽,是建成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富有动态美、韵律美和季节相貌变化,提升审美价值。
功能完善,是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力,拓展碳汇功能。
效益全面,是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森林的综合效益。
3.2 基本手段
3.2.1 构建方法
根据原有林地状况分类如下。
(1)封育管护型。在原有森林植被良好,或具有典型地带性植被意义的天然林林分,或生态条件恶劣的陡坡、山顶等难以人工改造的地段,宜以封山育林为主要手段,严格保护原有林木,并使恢复形成有林分充分体现“美到极至为自然”美学原则。
(2)人工更新型。在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以及其他宜林地,可进行更新造林。人工更新型应强调风景游憩规划设计,从树种选择、合理密度、科学配置、坡向视线设计等角度加以考虑,实现森林最佳的风景和游憩价值。
(3)林分改造型。对于郁闭度较大且生长衰退、景观质量不佳的残次林,可采用疏伐改造的做法。而对于郁闭度较低,生长良好的林分,可选择适宜的树种加以套种改造。
3.2.2 地段选择
风景林侧重于森林美学价值,为了观赏到良好的森林景观,一般要求视点良好,因此,应将风景林建在具有观赏平台对坡视线良好的地段。考虑到光线直接影响观赏效果,对于彩叶树种,或叶片薄、较易透光的树种,应选择逆光坡或侧逆光坡,以利用太阳光照射。充分展示森林的色彩之美和轮廓之美。游憩林侧重于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观赏等活动场所,讲究森林的可进入性,因而,应建在缓坡地带,并同时兼顾游人视线、林内空间开合和合理采光等要求。
3.2.3 树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重视乡土树种培育,营造具有区域地带性植被特征的森林景观。从森林美学角度出发,做到所选树种能形成高大林分,以便突出森林高大、壮观、沉静、朴素的美,树干色彩鲜明、清晰可辨,花叶具有一定季相变化(叶色、花色),以便营建春景、秋景及林内景。从游憩角度出发,要求林木不容易发生病虫害,芳香且能吸毒制氧、抑菌杀菌,不易产生大量花粉、飞毛飞絮等植源性污染,树木枝下高适度,树皮光滑,果实具有一定体量和观赏性或花果奇特,局部地区选择一些落叶树种,确保冬季采花和取暖,并禁止使用漆树等有毒、易过敏的树种。与此同时,树木的珍稀性、文化性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游憩兴趣,增加风景游憩林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使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身心更加健康。
3.2.4 结构构建
由于风景游憩林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情感和价值取向的人,因此,其结构构建在照顾到森林培育的一般要求以外,应以满足人的观赏、游憩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一是合理密度。强调适当密度,考虑园林美学对空间的具体要求,应在游人易到达做到处做到疏密有致、开合有度,并保证一定有通视距离和可进入性。二是树种搭配。对于刚性冠面树种(如柏木),可构建整齐划一、气势恢宏的大面积纯林景观,也可将刚性冠面树种和外观柔美的阔叶树种配植,如杉木与枫香混交,秋季时形成强烈的质地和色彩对比,给人以美感。或采取其他更加灵活,且符合美学和生态规律的搭配方式。垂直结构上宜简单(如乔草型),不宜过于复杂(如通视和进入性皆较差的乔灌草型)。三是边界线与天际线。斑块边界线和天际线也是风景游憩林构建应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曲线形斑块边界线可产生流畅的感觉,而直线则以简约、整齐见长,就防火林带、防护林带、采伐带等带有线形景观特征的作业类型而言,应以曲线为首选。同时,若能考虑采用颜色突出、树体高大或具有鲜明花色的边界线树种,则能形成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边界线林分景观。
3.2.5 抚育管理
风景游憩林的抚育,应在保证林分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提升森林的美学和游憩价值,如通过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和林内透视性,提高森林景观美景度和舒适度。必要时,可采用抚育间伐、修枝、林下套种等措施,提高风景游憩林的综合效益。
4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也可以说是人工建造为主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省会杭州西南方向淳安县境内,车程163 km约2 h行程。千岛湖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而成的一座人工湖,水域面积达到573 km2、平均水深34 m、透明度可达7 m,它是不经任何处理就可以饮用的一级水体。
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生态立县、绿色惠民。深入实施“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从严保护原生态,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全力保护以千岛湖水环境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争当“美丽中国”建设的县域样板。千岛湖的森林生态功能和后发优势日益显现,2015年,千岛湖实现森林旅游收入57.4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千岛湖已经成为风景游憩林可持续经营的典范。
5 千岛湖风景游憩林可持续经营探索
5.1 构建最稳定的“山上、陆地、湖区”立体式综合保护体系
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绿化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划定15.3万hm2山林面积作为千岛湖水源涵养林,全面推进绿化造林、四边绿化等工作。努力提高生态公益林保护强度,积极争取保护资金,提升保护公益林的标准,让森林卫士最大利益化。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采取封、造、管并举,乔、灌、草结合,天然更新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4],增加自然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使更多的地表水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减轻水土流失,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良性循环。
5.2 加强千岛湖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沿湖湿地保护
加强千岛湖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在千岛湖至湖边第一层山脊线建立水环境生态隔离带,维护千岛湖库区及入库溪河湿地自然景观,防止水体沿岸涵养林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实施增殖放流、依法捕捞,统一上下游禁渔期,保护鱼类自然繁衍,严厉打击炸、毒、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库环境的不法行为,改善水域生物群落组成,促进水库水生态平衡。采用植物生态浮床技术、鱼类食物链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水库氮、磷含量,减少藻类生物量,增强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继续实施“保水渔业”,对水库鲢、鳙鱼的放养量、投放比例、管理模式进行评估,从千岛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控制,水质风险管理角度,开展千岛湖渔业结构优化研究和水生态修复试点工作,通过选择性放养或种植水生生物等措施,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促进河湖水质改善。
加强沿湖湿地保护。制定沿湖及河流入湖口湿地保护规划,增加入湖口湿地面积,加强108 m高程以下土地管理,全部退出耕种,恢复自然生态。采取退田还湖、退耕还湿等措施,增强流域湿地调节能力。加强千岛湖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拟设立龙川湾、牧心谷、十八坞、进贤湾等4处县级湿地公园。实施湿地保护和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沿湖缓冲带建设,通过生态沟建设等措施,吸收营养物,构建健康稳定的河湖生态走廊,减少入湖营养盐。加强库湾保护和修复,推进千岛湖消落带、库尾库湾和千岛湖流域河流湿地的植被恢复。严禁库湾填埋,库湾养殖实施到期退出收回机制,制定沿湖内塘养殖整治和水环境治理方案,加强实施库湾水质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有条件地方实施库湾内外打通,提升库湾水质质量。严格控制沿湖地带开发建设,严格控制湖岸线开发。沿湖地带严格控制100 m范围之内不建影响景观、产生污染物的项目。加强沿湖已建项目范围内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在沿湖地带开发建设的项目,实施污染物“零排放”,增加绿化面积,修复生态系统。
5.3 强化森林生态修复与彩化建设
强化森林生态修复。严格保护翠绿森林、幽深港湾、曲折岸线、多姿丘陵,坚持“不填湖、不填港湾滩地、不破坏自然山体”的原则,努力保持自然风貌。加强低产低效林抚育经营和改造修复,对坡度较缓、土壤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发展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以“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为方向加快林相改造,增加景观元素[5]。加大对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减少重大森林病虫害威胁。加大坡耕地退耕还林力度,禁止对25°以上的山体改田造地。对受损的森林实施封山育林、林分改造、补播补植等措施人工改善植被生长环境,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加强对森林火灾及人畜破坏等行为的监管,采用灵活多样的封育方式保障森林生态。针对废弃矿山,因地制宜采用复绿、复垦、开发等方式继续推进生态整治与修复。淘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并从生态保护和资源保障出发,严格采矿企业准入条件。
强化森林彩化建设。立足于千岛湖当前的森林植被现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林、直接补植、间伐补植、间伐抚育和经济林改造5种改造措施,运用造林和造景相结合的理念,促进森林彩色化、阔叶化、珍贵化和景观化[6],努力营造千岛湖森林景观主题,描绘“三带游碧水、多彩绣青山”的千岛湖多彩森林画卷。按彩色森林景观游赏的次第,以进入湖区开始至整个湖区周围,在进入千岛湖的杭千高速沿线建设五彩迎宾森林景观带,在淳杨线沿线建设休闲慢赏森林景观带,在千汾线沿线建设缤纷畅游森林景观带,由3条主题突出、特色明显的彩色森林景观带,串联千岛湖彩色森林的主题和节点景观。结合山、湖、林、田等景观因子,在湖边、公路边、绿道边、驿站边、村庄边和游线边营造主题各异、色彩炫丽、特色明显、四季多变、景色优美的重点彩色森林观赏区域,打造8大森林景观主题和18处森林景观节点,以点状彩化给千岛湖的延绵青山绣出色彩斑斓的多彩衣裳,营造环湖森林多彩景象主题游览空间。
5.4 实施生物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保护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工作,划定千岛湖及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红线,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定期开展区域生态功能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高区域主要生态功能保护水平。结合《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强化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红线区域建设,新建千里岗、千亩田等县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珍稀濒危物种、珍贵树种繁育种植基地,提高区域主要生态功能保护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
5.5 以地域景区化理念建设生态型城乡体系
把生态文明、县域景区化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城镇体系,按照“乡土气息、美丽元素、景观风貌”原则,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和富丽乡村建设工程,推进淳安县景区化和城乡统筹融合互促,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推进县域景区化,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丽智慧人文城乡[7]。
把乡村游作为旅游经济的“新蓝海”,注重特色亮点培育,推进石林等景区提升改造,推动板块式差异化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加强特色乡镇建设,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生态优美的滨湖旅游风情小镇,推进文昌高铁火车站旅游综合体建设。加快构建30 min乡村休闲核心区,打造以骑行绿道为依托的环湖旅游线,建设姜家旅游中心,形成板块集聚、串点成线、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以智慧化、普惠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做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强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特色美食、运动休闲等生活业,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业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延伸,生活业向高品质转变。
6 结语
森林体验、休闲养生业作为现代林业发展新方向,风景游憩林日益受人们所推崇。风景游憩林的可持续经营对于提升森林的综合服务价值,满足社会、生态、文化发展需求意义深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强、影响最大的“巨系统”。风景游憩林的可持续经营起步较晚,缺乏深入系统性研究与足够的现实经验积累,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绍鸿.森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93~396.
[2]牛君丽,徐程杨.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评价及营建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8,11(3):34~37.
[3]沈国舫,翟明普.森林培育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393~396.
[4]徐高福.建设千岛湖新型多功能景观游憩林[J].林业调查规划,2000,25(1):54~59.
[5]徐高福.千岛湖森林健康经营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一、持续经营下审计判断综述
17世纪股份公司的创建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了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了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经营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或惯例。所谓持续经营假设,是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自从持续经营假设在1922年由美国会计学家佩顿(Paton)首次提出之后,即在会计理论中得以明确,也被各国的会计准则广泛接受。
2007年1月1日施行的新准则中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考虑贯穿整个审计过程。这是我国审计领域中第一个将属于不确定审计研究范围的持续经营审计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文准则,这也充分揭示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性事项已经开始受到了实务界的重视。因此,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公司存在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却取决于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的主观判断。因此,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表现在管理当局或审计人员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一种“重大怀疑”。如果管理当局或审计人员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怀疑”,则表明公司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否则,则表明公司不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二、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审计意见类型分析
1997-2002年度间,除金帝建设(1998)、ST圣方(2001)因审计范围受限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在其余的58份审计报告中,均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质疑。如ST中辽2002年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连续两年经营亏损,净资产已为负值,同时又存在大额的逾期银行贷款和对外担保,被诉讼案件多起,涉案金额较大,主要资产已抵押或被查封,个别子公司已歇业,未能就其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认为ST郑百文(2000)、ST深中浩(2000)、ST石化(2001)、ST南华(2002)、ST吉纸(2002)等公司的持续经营假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兴业(2002)等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已受到极大影响。(见表1,表2)
我国从1997年第一次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意见审计报告出现以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3份到2004年的68份,直到2008年的86份,占各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由3.19%上升到78.18%。其中有几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出现在1998年、2003年、2007年及2008年。由1997年的3份增加到1998年的20份,明显地折射出1998年《准则》的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审计意见的影响。2003年独立审计准则修订稿颁布实施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审计报告占当年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比重高达50.94%。2007年新《准则》的施行,使得2007年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审计报告较2006年有较大增长。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2008年关于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比重的大幅上涨,跟世界性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类型的进一步分析,有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和思考。
(1)出现了否定意见。重庆会计师事务所对渝钛白1997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成为我国第一份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这份否定意见恰恰是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事项的。随后1998年、1999年、2000年各出现一份。其中代码600833的上市公司商业网点连续两年(1999、2000)被出具了否定意见,且均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事项有关。
通过分析发现,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在1997~2008年的12年间仅仅出具了4份,且均发生在2003年《准则》修订之前。值得思考的是,修订后的准则是否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逃离”了否定意见的条件范围,还是修订后的《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判定审计意见类型的条件,使注册会计师发表该种意见类型的比率大大降低了。但如果确信被审计单位破产清算成为必然,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仍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理论上固然可以对会计报表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但是在审计实务中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实际上等于宣告被审计单位必然破产倒闭。被审计单位万一出现起死回生,或者拖上二年或三年再破产清算,则注册会计师遭受法律诉讼就难于避免。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很少有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不合理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2)无法表示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出现率居高不下。在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与无法表示意见五种审计意见类型中,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占总数最多,其次就是无法表示意见类型。无法表示意见,无疑是承认注册会计师在经过一番劳动后并无收获,这是报告使用者所不愿看到的,但可以把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看成审计委托双方的一种计谋: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规避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对委托人而言,完成了委托、对报告使用者有了交代。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审计中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无法表示意见,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从2003年的24.07%,下降到2008年19.77%,由此也可以推论,《准则》修订关于对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修改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每次在新的准则实施前后期间均对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类型产生一定正比例影响。值得关注的是针对2008年非标审计意见中出现的关于对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问题,许多上市公司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存在极大地不确定,因此2008年的审计报告中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的问题占据了导致CPA出具非标意见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被审计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大,很多不确定性没有历史数据或以往经验可以参考,导致企业、投资者乃至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大幅提高。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要求管理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持续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考虑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乃至保留意见甚至否定意见的审计意见。
三、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差异性对CPA的影响
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关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差异性对CPA的影响可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如果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并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增加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然而为当某一公司破产清算时,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指责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是投资者或债权人因其投资或贷款遭受损失,往往找注册会计师当替罪羊,要求得到赔偿以弥补其损失。审计人员可能遭受的损失包括声誉损失和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其的诉讼损失。
(2)有人认为对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后,审计报告本身而非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可能导致企业真的破产清算,出现“自我实现预测效果”。也就是说,财务或经营陷入困境的公司本来还有希望渡过难关,但因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保留意见,导致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过度反应。如采取收缩信用、不予贷款或改变交易条件等措施,会更加速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从而使企业很快就面临破产清算的境地。因此,注册会计师即使对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在措词上也应十分慎重,只列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疑虑的各种迹象,不应预测这些迹象后面的结果,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诉讼。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与评价,出具合适意见的审计报告非常重要,是保证审计质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四、提高持续经营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
评价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最为明显的指标是所作判断的准确度,但在审计实务中,许多审计判断中并不存在客观的、可计量的外部标准来衡量其结论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审计人员的意见一致性是用于评价某一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质量的最常用的标准。因此坚持意见一致性原则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审计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还关系到报表使用者对审计意见的信心以及审计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持续经营审计质量,拟采取以下措施:
(1)整合专家知识,积极开发和应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专家系统。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许多因素具有难以量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精确描述。对于处理难以用数学模型精确描述的复杂对象,专家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从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RAL)研制成功以来,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利用人工智能以及预先存储的知识库,模拟人类专家的判断和决策,解决了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设计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专家系统是提升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解决准则修订不可克服缺陷问题的迫切要求。
(2)充分运用审计判断辅助工具及或其他技术工具。各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积极使用已有的审计判断辅助工具,或组织有经验的审计专家积极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专家系统应将专家的感性经验和科学算法相结合,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提供实现手段。如果能够使用某些技术工具(如期权定价模型)和公开获得的信息对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将有助于审计人员正确地出具符合客户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减小误判成本,保护财务报告使用者和CPA利益。同时,由于使用的是公开信息,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工具在客观上对CPA与客户的共谋行为形成监督。因此,探讨能为判断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提供参考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利用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事务数据,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求解公司的违约(破产)概率的方法,为CPA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一种参考,但是毕竟这种方法做了大量的假设。
(3)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法律意识。持续经营审计中“量刑不准”的原因之一是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信息或者拒不配合,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较差。只有规范了审计执业环境,减少审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减少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和欺诈行为,加强审计双方的配合,才能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57-1
国有林场是林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是林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随着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国有林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营,保持森林资源的长久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以此来满足社会对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和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 社会目标
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各种和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原料及生产成品,满足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这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社会目标。除此之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还能够为社会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美化环境,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的生活环境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1.2 经济目标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可以带动经济利益的增长。首先,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业产品,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其次,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能够使林场获得持续的经济利益,促进林场改善环境,更新树种,给林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以及长远经营的经济基础;最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能够促进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农业、牧业、渔业等等,形成密切相关的产业链,实现整体经济利益增长的最大化。
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策略
2.1 加强对林场的财产控制
对林场的财产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财务部门要加强管理,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收支标准,并且科学合理地压缩开销和成本,对于各种费用进行严格审批,科学安排好林场的流动资金,对木材销售的款额做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增强林木资产化管理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将商品林的经营管理与资产化管理相结合,以达到对林场财产的有效控制。
2.2 商品林经营的有效办法
首先,应该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与扶持,比如争取国家的森林保险金、森林贷款以及各种对林业建设的补助款项,特别是对商品林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以此为林业经营活动提供经济保障,抵御市场的多变性带来的风险。其次,应该多争取金融机构的融资,在相关制度不断推出和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森林资源的评估、增加森林资源的保险、提高林木资产化的管理水平等等手段进行融资,也可以促进商品林的上市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实现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此提高林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再次,应该对森林资产的流转加强管理,包括注重资产评估,避免一些因为流转产生的纠纷和违法行为的出现,严厉打击黑箱操作、利用职权进行干预等行为,加强对流转资金的管理。最后,建议对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实行弹性的采伐政策,木材的生产量和采伐量都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管理,商品林也可以调整到成熟期后推迟砍伐。同时,国有林场可以通过借鉴历年经验,进行市场调查以及对未来趋势加以预测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当年的林木采伐量,并按照树种和径级予以细分。
2.3 生态林的建设策略
应对未来的发展要求,要逐渐转变林场的经营方式,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使林场的发展更加契合今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2.3.1 重点管理生态林建设 为了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要注重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碳汇林业,抓好生态防护林和生物防火林的建设,做好抚育造林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有效地管理好生态公益林的项目款项,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2.3.2 增加生态公益林的数量 生态公益林能够起到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人们对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仍然不能达到国际标准。因此,生态公益林要制定合理规划,逐渐增加生态公益林的数量,为人们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3.3 生态旅游服务的开展 适当地发展生态旅游,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森林景观。根据景观特点开展森林旅游,建设森林公园,这样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培养青少年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为创建低碳生活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就是在保证资源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的多重利用。因此,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要发展可持续经营,就应该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市场需求实行森林资源的采伐与培育,而林场应该更多地投身于资源的引进和生态建设等领域,这样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岳守河.对东北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问题的探讨[J].农林科技,2007,(03).
[2] 高敬斌,邢宇鹃.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目标及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2,(06).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发展战略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分类经营中按森林多功能利用原则划分的一个大类,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以及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是由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组成,具有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实施的强制性、再生产的低效性及资源的稀缺性等特殊性。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满足自然生态需求和社会生态需求为主体的功能,在林分特征、经营目标、效益与功能等方面都与商品林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生态公益林是人类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等生态屏障的提供者,它的建设应客观地反映地带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培育近自然的、健康稳定、能持续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森林,这是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是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遵循自然规律,用科学原理指导生态公益林建设,用科学的方法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一.森林遭破坏,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我国的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省,原有天然林资源十分丰富,但后来林业生产违背自然规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30年代的30%以上,到60年代末已降至10%左右,出现大面积荒山,加之长期陡坡垦殖,造成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全流域每年流失泥沙量24亿t,其中71%来自上游。由于表土流失与土壤肥力下降,仅四川省的坡耕地因水土流失每年减产粮食49亿kg。见表1。
表1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森林覆盖率
30%
10%
荒山范围
极少
大面积
水土流失情况
很少
严重
森林植被的不和理采伐,降低了林地蓄水功能与对河川削洪增枯的作用。比如年平均径流量由50年代初的148亿立方米,下降到1996年的91.7亿立方米,下降了38%。见表2。
表2
50年代初
1996年
年平均径流量
148亿立方米
91.7亿立方米
森林被破坏,还使滑坡、泥石流加重。四川省在30年代仅14个县发生泥石流,五、六十年代时扩大到76个县,70年代扩大到109个县,1981年有135个县发生泥石流,使40万人受灾,379人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见表3。
表3
30年代
五、六十年代
70年代
1981年
发生泥石流的县
14个
76个
109个
135个
二.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途径
(一)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
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是合理保护生态公益林资源、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能够正确处理生态公益林经营中的社会价值、公众参与、部门协作、决策冲突等之间的关系,改进社会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方式,协调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通过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经营,实现生态公益林在保护下经过人力作用促进其向顶极群落过渡,向近自然森林发展。为此,要通过革新传统的森林经营理论、方法、技术与内容,制定包括生态系统管理计划、政策设计以及组织和制度安排等在内的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管理战略,实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系统经营。
(二)生态公益林分类经营
1.林种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包括自然保护林、国防林、试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林、革命纪念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路林、护岸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等多种类型。公益林分类经营是在对公益林多功能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公益林的主导功能进行分类。实施公益林分类经营,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宗旨。通过科学的分类,确定公益林资源的主导培育目标和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促使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
2.区位分类经营。由于某些森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其现有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而使其成为生态公益林。各辖区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来确定重点生态区位。因此,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要结合林种分类经营,实施区位分类经营。禁止一切性质的采伐;除禁伐区以外的公益林,在确保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行更新性质的限制性采伐,允许林下套种灌木或非木质伴生树种,提高林地利用率。
三.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一)建立稳定持续高效的生态公益林资源体系
一是大力营造混交林。二是增加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提高区域景观的异质性,促进公益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是恢复林草植被。二是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另一方面应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各种资金投资生态公益林经营,形成全社会办生态公益林的局面。三是建立多种管护模式。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应承担管护责任,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应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管护的难易程度、社会经济水平选择行之有效的管护形式:如林权单位或经营者自行管护;林权单位或经营者指派、选聘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统一管护;在明确责权利的前提下,按照管护要求公开招标,承包、合作等形式进行管护。
(三)严管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生态功能等级
一是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采取全封、轮封等形式,采用混交、抚育间伐、人工促进更新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在江河流域源头、两岸山地以现有植被为依托,重点选择耐瘠薄树种、深根性树种,进行合理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效益。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逆转。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地开垦、采石、筑坟、挖沙和取土等活动。三是加大管护力度,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护林防火,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是加强森林生态 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是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是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注重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目前,生态公益林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秋根,杜天真,郭晓敏.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林业资源管理,2007.
[2]杜娟,郭蕾,许博光.试论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防护林科技,2007.
关键词 西南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轮伐方式;经营措施;云南保山
中图分类号 S792.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71-02
可持续经营既能满足当展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本质是解决森林产品和服务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林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森林的生态保障功能、林产品生产及森林文化的发展都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保山市西南桦培育现状
保山市天然分布的西南桦已在多年的不规范经营中逐渐消耗殆尽。为加快和挽救西南桦树种的发展,打造优质用材林产业基地,保山市林业部门高度重视西南桦栽培技术创新和基地建设工作。先后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林木良种基础工作;提升和改进西南桦采种育苗造林技术,使西南桦基地建设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探索林农、林牧、林药等多种间作经营技术,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复合经营发展模式,提高林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经过努力,营造西南桦人工林1 900 hm2,其面积约占全市人工混交林总面积的7%,在生态、经济、社会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 西南桦可持续经营材种划分与轮伐方式
2.1 西南桦材种划分
根据市场需求,保山市西南桦培育材种可分特大径材(直径>40 cm)、大径材(直径26~40 cm)、中径材(直径16~25 cm)、小径材(直径8~15 cm)4种。
西南桦培育途径主要是人工植苗集约化造林培育。小径材主要是满足短周期工业用材和建筑行业对西南桦木材的需求;中径材培育在小径材培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抚育间伐,主要满足家具材和装饰材市场需求;大径材培育是在中径材培育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择伐,按照150株/hm2的密度继续进行培育,大径材主要是满足特殊家具、装饰、工业加工等的需求[1-2]。
2.2 西南桦轮伐方式
经调查,保山市现有西南桦人工林,最大林龄为19年,为1997年育苗定植。样地调查表明,平均林龄14年,平均蓄积量为173.32 m3/hm2,蓄积量年均生长量为16.68 m3/hm2,年均生长量最大的林分达35.56 m3/hm2,说明西南桦人工林可以列入最速生人工林行列。
经过分析和推算,以培育中、大径材为目标,工艺成熟以林分平均胸径为标准,达到标准的平均林龄为20年。以20年为1个轮伐期,为了进行永续均衡的木材生产,达此年龄时,每年采伐总面积的1/20,二十年生西南桦蓄积量预测值为534 m3/hm2。采后需及时更新,以达到永续均衡利用[3]。
3 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3.1 进行树种改良,选育良种
西南桦木材分化较大,林分间生长量差异很大,仅所调查的样地中,蓄积量年生长量的差异达4.3倍之多,而西南桦分布面积广阔,可供选择的优良种质资源丰富。若能从差异中优中选优,良种后代将会产生巨大的遗传增益。因此,做好优良种源、优良林分、优良单株的选择十分必要。通过调查,按照平均值+标准差为选择方法已选出一批优良林分和优树,并在野外做了标记,每年采集种子进行利用。此外,还应建立优树汇集区,进行子代测定,并多世代地将优树选择进行下去[4-5]。
目前,西南桦扦插与组织培养技术已研究成功。下一步可以利用选择出的优树进行优良无性系培育,解决西南桦人工林分化大、不稳定的问题,提高西南桦人工林的生产力。
3.2 营造混交林,提高综合效益
保山市西南桦人工林的适生海拔为800~1 600 m,在此海拔范围内生长有合果木(黑心木莲)、千果榄仁、红椎、红木荷、高阿丁枫、楠木、香樟、秃杉等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利用这些珍贵用材树种与西南桦进行混交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营林措施。混交可因树种而异采用地形混交、块状混交、带状混交、小比例混交、等比混交等多种方式。混交林的营造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林地产出,有效防止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3.3 发展混农林业,提高复合效益
在邻近城镇、村庄的地段,发展西南桦林下种植、养殖,可以生产多种有机的畜禽产品、蔬菜、药材、花卉等。林下种植、养殖活动同时也提高了西南桦人工林的经营强度。混农林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用材林与l展农业生产的林地矛盾,提高林农发展的积极性,短期内可有效解决发展用材林的副作用。发展混农林业还可以解决长周期产业的短期产出,丰富农业产品的产出渠道,促进粮食生产。同时,发展混农林业,在生产粮食的同时,也达到了抚育的效果,促进了林木生产,强化了幼林管护[6]。
3.4 恢复和提升林地肥力
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生物量来培肥地力是天然林形成肥沃土壤的途径,也是人工林培育追求的目标。西南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西南桦是乡土树种,能与当地40余种乡土树种和谐生长,林分内有40余种动物和鸟类生活。丰富的多样性和繁茂的复层多种森林结构能够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生产,也能促进多种物质、多种元素在生物小循环中的运转,从而改善森林土壤肥力。西南桦乡土树种的特性,以及西南桦林分所具有的接近于天然常绿阔叶林的特性,对于林地长期生产力的保持表现出特殊的优越性。因此,为了林地长期生产力的保持,要将注意力放到森林多个轮伐期后的变化。
3.4.1 及时更新,适度施肥。西南桦的大树伐后不能萌芽更新,需进行人工植苗更新。如要继续连栽西南桦,或增加其他树种,应及早做好育苗计划,保证当年旱季(10月至次年春季)采伐,次年6―8月更新定植。采伐大量木材,需要考虑在幼林期适当施肥,以补充土壤养分。
3.4.2 轮作。为避免纯林单一树种连栽的缺点,应考虑在西南桦林分主伐后进行一段时期的轮作,改种其他作物或树种,有条件的可以种植玉米、药材及固氮树种。固氮树种可以考虑速生类的豆科固氮树种马尖相思和非豆科固氮树种旱冬瓜等。
3.4.3 轮歇。轮歇即不造林更新,也不栽种农作物,让其实行封山育林式的自然恢复。这一方法看似消极,实际上是利用近自然林业的理论让林地向自然状态恢复的一种积极的措施。恢复到一定阶段以后,可以保留一些目的树种,伐除非目的树种,再种植西南桦,培育比较接近天然林的西南桦多种树种混交林[7]。
3.4.4 复合经营。首先,应加大西南桦混交林营造,采取西南桦与木荷、旱冬瓜等一些乡土用材树种混交,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树种多样性;其次,积极发展林内种植、养殖业,改变和促进林地物理性状,增加天热肥源生产。通过复合经营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发展,促进土壤理化性质朝着有利于林木生长的方向发展,促使林木生长环境更加接近自然林业环境。
3.5 控制有害生物
在西南桦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幼林期,造林定植当年及第2年会有一些林地物种对西南桦造成危害,需要人工加以铲除,如白茅、飞机草、紫茎泽兰、薇甘菊。此外,一些速生的非目的树种如毛榕、木姜子、中平树、粗穗野桐等也能形成过量遮荫从而压抑西南桦幼树,这些均需要人为加强抚育管理。
对待有害生物危害,应由消灭转为控制,即将其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保持在不产生重大危害和林木的最小经济损失之内。西南桦人工林有害生物控制可提前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慎重选地。在造林地或苗圃地选择上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尽可能避开病虫害严重地段,充分了解前茬作物及病害情况,对于白蚁、金龟子特别多的地段不宜用作造林地。二是提前整地。有白蚁、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的地段,如选作造林地,应提前2~4个月整地,种植穴不小于40 cm×40 cm×40 cm,充分曝晒造林地,尽量减少病虫害。三是重视病虫害的调查和预测预报,及早发现病原木和虫源地,将其铲除在发生初期[8]。
3.6 森林防火
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茁壮,郁闭度高。郁闭后的西南桦林下环境一般均较阴湿,但在西南桦短暂的落叶季节,又正逢季风气候的秋冬旱时段,种植在阳坡的西南桦人工林会有较高的火险等级,其灌草繁茂,可燃物丰富,西南桦树皮又很薄,一经火烧就会死亡。因此,在西南桦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山林火灾仍然是重要的不安全因素。
4 结语
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西南桦的可持续经营,需要各级各部门严格的经营政策支持,需要学者专家提出高水平的技术理论支撑,更需要广大林农在国家政策框架下的生产支持,还需要各界按照可持续经营的目标进一步分析总结和提炼出可行的政策办法,才可能适用于林权改革后的经营现实。
5 参考文献
[1] 杨晏平,郭俊杰,黄佳聪,等.滇西地区西南桦种源家系早期选择[J].种子,2012,31(1):67-70.
[2] 周志美.西南桦百日苗培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3):23-24.
[3] 李荣珍,庞正轰,苏付保,等.西南桦人工林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650-9652.
[4] 尹加笔,杨恩菊,高O,等.德宏州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生产效益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3,38(3):34-39.
[5] 苏付保,李荣珍,冯立新,等.西南桦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24-25.
[6] 袁莲珍,史富强,许林红,等.不同种源西南桦人工林生长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121-124.
一是林种结构更加合理。全市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203181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43485公顷。面积的大量增加,主要是大面积消灭荒山、退耕还林、发展非木质资源的成果。其中,商品用材林略有下降,面积从97324公顷减少到66691公顷;天然保护林面积增长较快,从39837公顷上升到86221公顷,主要是临安市政府从1995年开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除每年的800多万元政府投入外,还通过禁止商品性木炭烧制、农村全面普及煤气灶等举措,解决了千家万户的烧柴问题,使每年2000公顷的天然林免遭砍伐;经济林、竹林增长迅速,从66020公顷上升到90573公顷。
二是森林质量逐年提高。全市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4个,共建成以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89年的64.9%提高到现在的76.55%,森林蓄积量从486万立方米增加到1020万立方米,平均单位蓄积量从23.9立方米/每公顷增加到60.15立方米/每公顷,阔叶林比重从19%提高到26%。其中,森林年采伐量从17.3万立方米下降到6万立方米。
三是非木质资源占居主导。全市非木质资源面积达到9万公顷,其中竹林面积从1989年的3.3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5.6万公顷,山核桃面积从1.1万公顷增加到2.8万公顷,板栗、山茱萸、香榧、杨桐等其它非木质资源面积从0.3万公顷发展到0.4万公顷。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整个林业产业的飞跃,林业社会总产值从1989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2亿元,其中非木质林产品的产值从2.5亿元增加到81.98亿元,在林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50%上升到92.3%。竹子、山核桃等非木质林产品的开发,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成为了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2011年,全市竹业总产值29.09亿元,其中竹笋产量24万吨,产值8.13亿元;参与竹子栽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0%,参与竹笋加工和销售的人数有2.6万人。山核桃等干果产业总产值45.04亿元,参与山核桃栽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参与山核桃加工和销售的人数有7000余人。板栗、山茱萸、香榧、杨桐等其它非木质林产品产值2.6亿元,参与生产加工的总人数有1.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53元增加到13926元,其中林业收入所占比重从14%增加到45%以上。如千洪乡的潘家村,总人口616人,有雷竹面积40公顷,2011年全村竹笋产值近380万元,平均每公顷产值9.5万元,人均竹笋收入6169元。其中该村村民丁树民,0.07公顷雷竹,雷笋产量达到8200斤,收入38540元。
四是森林功能更加凸显。森林旅游、物种保护、森林文化等新型业态的发展,使临安在森林功能挖掘利用上的优势显现。全市现有3000余种植物,其中有银杏、天目铁木、南方红豆杉、银缕梅、中华水韭等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2种,有古树名木8684株。全市有野生动物7大类2315种,其中有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省级保护动物47种。森林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到2011年临安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次从171万人次提高到550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从0.2亿元提高到1.2亿元。森林文化得到弘扬,从2002年以来,临安通过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博览会,承办首届中国杭州竹笋节、杭州竹笋产业高端论坛、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等多项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了森林品牌,扩大了林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同时,还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点、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等20多项部级荣誉称号。临安国际示范林建设工作还被评为全省“十五”林业建设十大成就之一。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临安市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决策。临安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森林经营工作,牢固树立森林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牢固树立森林经营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森林经营必须保护与发展协调并重的观念,并真正把森林生态建设和非木质资源开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上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荒山多、农民穷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实施了新老“三线”战略,大力发展竹笋、山核桃、茶叶等非木质资源,农民增加了收入。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营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持续实施了生态公益林、流域治理、植被恢复等生态示范工程,并成为全国惟一加入国际示范林网络组织的县级市,农民更加富裕。进入新世纪,临安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发放林权证7.4万余本,流转山林3.4万公顷,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1亿元,更加坚定了农民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信心。近几年,又加大了对森林经营的资金扶持,每年投入1800余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非木质资源开发和林道建设。同时全面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累计为全市农民减负2000多万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税赋”。
二是科学合理规划。临安的山核桃、竹笋之所以能“全国闻名”,临安的生态旅游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关键是能够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对森林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一方面,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12万公顷,在重点界定区内全面落实了封育管护措施;另一方面,科学编制了全市非木质资源发展规划,确定了东部以竹林为主、西部以山核桃为主、南部以香榧为主、北部以森林旅游为主、中部以花卉苗木为主的多样化发展框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全市已完成或正实施的项目有: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百公里绿色长廊工程项目、林业综合开发龙头工程项目、国际示范林建设项目、林地保护综合利用规划项目、城市森林建设工程项目、毛竹林碳汇研究项目等等。
三是健全推广网络。目前,临安已建立起由官方组织机构和民间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技术推广网络。其中,官方组织机构分市、管理区、乡镇三级,主要提供技术咨询、规划设计、经营方案、项目验收、宣传培训等全过程服务。民间组织机构由市科协、竹产业协会、山核桃协会、花卉协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构成,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培训等活动。通过推广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点47个、科技示范乡镇6个、科技示范企业10家、科技示范户800户,示范点面积达6万余亩;每年举办各类林业技术培训班80期以上,受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解决了林业实用技术如何在山区大规模推广的问题。其中,雷竹覆盖技术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覆盖技术推广后,每公顷竹笋产值由推广前的1.5万元左右增加到15万元,最高的公顷产值达69万元,年推广面积达4000公顷。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也增强了科技兴林的意识。
四是多方参与建设。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无论是规划布局、项目管理,还是技术推广,都十分注重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结合,强调多方参与。注重政府参与,建立了山核桃省级科创中心、竹产业省级科创中心等林业科技平台。每年由市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企业、大户到上海、江苏等地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了临安林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注重国际合作,先后与国内10余所高校和国际竹藤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进行了合作,累计接待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各类团组100多个。特别是在国际竹藤组织和竺肇华先生的帮助下,组织实施了“中国农用林综合研究”、“森林生态旅游”、“退化林地改造”、“国际示范林项目”等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给临安山区综合开发带来了“森林产业发展中的利益共享者或伙伴关系”、“农林复合经营”、“非木质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等一系列新思路。注重企业参与,完善了“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联结模式,企业连接基地面积40万亩,带动农户8万户。注重农民参与,通过森林采伐公示、林地保护奖励、活动平台搭建、林业决策咨询等方式,探索建立起了公众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新机制。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持股;持续经营;大股东控制;国有控股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传宪(1972-),男,四川南江人,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审计;黄雅宁(1992-),女,湖北洪湖人,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
一、引言
伴随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出现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问题,我国沪深交易所累计已有78家公司退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就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结论,同时要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是否存在与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在审计意见中披露了该不确定性的性质和影响,则此类审计意见即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以下简称GCO)。
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独立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比个人投资者具有更强的资金筹集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自2000年“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QFII、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格局,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的扩大,机构投资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更加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得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国有控股”的现象较为严重,大股东控制和国有控股可能会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又有赖于均衡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也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公司特征
我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按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成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保留意见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否定意见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负面的信息含量,胡大力和王新h(2014)[1]在剔除了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后,发现在公布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当天和后一天,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负反应。张晓岚和宋敏(2007)[2]发现市场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非标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并且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负面信息含量显著小于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但是市场未能区分出带强调事项段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这两种类型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于股价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区别。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厉国威等人(2010)[3]以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投资者认为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价值和盈余价值相关性更低。
廖义刚(2015)[4]选取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越具有不确定性,其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由于风险评估机制良好,将会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正相关性,而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周冬华等人(2015)[5]以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有内部人交易的财务困境类公司,会与注册会计师合谋,导致其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并且在有内部人卖出交易的上市公司中,事务所在经济上对该上市公司越依赖,其被事务所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小,而股权制衡、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分析师跟进等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遏制这种合谋行为。张俊瑞和刘彬(2014)[6]发现上市公司担保规模越大,则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就越大,并且相比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为非子公司提供担保后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大。此外,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与持续经营意见之间显著正相关。
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负面的信息含量(Chen等,2013)[7],并且相比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资本市场对于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负向反应更强烈(Menon和Willianms,2010)[8]。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在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前,公司可能没有明显的持续经营问题,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之后会令投资者对公司丧失信心,导致公司出现明显的持续经营问题(Tucker等,2003)[9]。Taffler(2004)[10]也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因为当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后,市场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心里预期,公司申请破产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也较小。
(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使得其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既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参与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相比于个人投资者,Utama等(1997)[11]发现机构投资者更专业,具有更强的解读信息的能力。Allen等(2000)[12]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上市公司的监督,Shleifer和Vishny(1997)[13]发现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和动机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Chung(2002)[14]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其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小。Lily X.(2008)[15]从被收购风险的角度发现了机构投资者有效地监督了上市公司的行为。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了机构投资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公司治理的环节中,并对其作出一定程度的改善。范海峰和胡玉明(2013)[16]发现上市公司会通过减少研发支出来进行盈余管理,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使这种行为得到遏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显著。通过对不同自由现金存量的上市公司的研究,唐松莲等人(2015)[17]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大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会抑制现金富余的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也会缓解现金短缺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钱露(2010)[18]发现证券投资基金能够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的冲突,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起到积极的监管作用,并显著提高公司绩效。李维安和李滨(2008)[19]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使得上市公司的成本降低,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好,市场价值也越大。陆瑶等人(2012)[20]发现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规模越大,其违规的可能性越低,而其违规被查处的概率就越高,这充分反映了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监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国内也有少量文献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审计收费、审计独立性、事务所选择等问题。如张敏等人(2011)[21]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是一种能够替代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治理机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大所”进行审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低。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金友良和徐文婷(2015)[22]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越大,越有动力获取高质量的审计,相应的审计收费也会增加。王晓妍和刘国常(2013)[23]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并且能够监督审计师的行为,使得审计师能够准确传递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从而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王晓妍(2012)[24]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增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
综上所述,机构投资者能够对公司治理起到积极的监管作用,并对其作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得到提升。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的扩大,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的话语权也相应增加,其短视行为的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参与公司治理会使得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大大减少,同时带来更大的长远收益,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越大,越有动力和能力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进行监管,从而改善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使得其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三)大股东控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股权制衡理论表明当公司由几个大股东控制时,这些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使得公司不会被任何一个大股东所掌控,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合作,能够有效抑制内部人掠夺,形成最优的股权结构,从而促进公司价值最大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东起到制衡作用,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但是当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状态时,机构投资者难以约束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其治理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当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状态时,控股股东有强烈的动机通过非效率投资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La Port等,2002)[25];控股大股东获得的控制性资源越多,越有可能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投资行为(Dyck和Zingale,2004)[26]。在所有权集中的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将无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转而以控制权收益最大化为其决策目标(Aggarwal和Samwick,2006)[27]。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国企业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大股东控制已是常态,这种股权结构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能够通过非效率投资获取控制性资源和控制权收益(窦炜等,2011)[28]。为了获取控制权收益,控股大股东在做出决策时不会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刘星等,2011)[29]。当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状态时,机构投资者无法与其抗衡,也无法影响控股股东的行为决策,机构投资者难以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例如孙光国等人(2015)[30]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只在大股东非绝对控制的情况下存在,在大股东绝对控制的情况下则不存在。
综上所述,大股东控制能够抑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使得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治理作用减弱,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当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负相关性将会减弱。
(四)国有控股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的现象较为突出。出于政治或经济的目的,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着监督和控制,并显著地影响这些企业的治理和决策,机构投资者难以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因此,在这些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受到抑制。我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情况,这不利于大股东监管公司的经营活动。目前,较多研究都认为国有控股具有绩效劣势,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相应地也会抑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例如Wei和Varela(2003)[31]基于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无法左右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无法提升其公司业绩。我国学者薄仙慧和吴联生(2009)[32]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降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从而使得公司的治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现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则不存在。李增福等人(2013)[33]也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严重;机构投资者能够使得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并且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11]Utama,S.,Cready,W.M.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Differential Predisclosure Precision and Trading Volume at Announcement Date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24(2):129-150.
[12]Allen,F.,Bernardo, E and Welch,I. A Theory of Dividends Based on Tax Clienteles [J]. Journal of Finance,2000,55(6):2499-2536.
[13]Shleifer, A. and Vishny,R.W. The Limits of Arbitrage[J].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35-55.
[14]Chung R. Institutional Monitoring and Opportunistic Earnings Management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8(1):29-48.
[15]Lily X.,Qiu. Selection or Influence? Institution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Working Paper,2008,Brown University.
[16]范海峰,胡玉明. R&D支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盈余管理[J].科研管理,2013(7):24-30.
[17]唐松莲,林圣越,高亮亮.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景、自由现金与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15(1):24-35.
[18]钱露.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学动态,2010(1):60-63.
[19]李维安,李滨.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CCGINK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4-14.
[20]陆瑶,朱玉杰,胡晓元.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13-23.
[21]张敏,冯虹茜,张雯. 机构持股、审计师选择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1(6):82-88.
[22]金友良,徐文婷. 机构投资者持股、政治联系与审计定价――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2015(4):67-73.
[23]王晓妍,刘国常. 机构投资者、审计意见与违约风险[J].现代管理科学,2013(4):30-45.
[24]王晓妍.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来自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现代管理科学,2012(6):88-94.
[25]La Port R,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Vishny R.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Valuation[J]. Journal of Finance,2002,57(3):1147-1170.
[26]Dyck, A. and Zingales,L.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 Journal of Finance,2002,63(25):537-600.
[27]Aggarwal R. and Samwick A. Empirebuilders and Shirkers:Investment, Firm performance,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2006,12(3):489-515.
[28]窦炜,刘星,安灵. 股权集中、控制权配置与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兼论大股东的监督抑或合谋?[J].管理科学学报,2011(11):81-96.
[29]刘星,冉戎,郝颖. 大股东控制下公司成长期权对投资时机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1(3):306-313.
[30]孙光国,刘爽,赵健宇. 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15(5):75-84.
[31]Weia,Z.,Varela,O. State 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Market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China’s Newly Privatized Firms.Global Finance Journal,2003,14(1):65-82(18).
[32]薄仙慧,吴联生. 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2):81-91.
[33]李增福,林盛天,连玉君.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J].管理工程学报,2013(3):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