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牛奶蛋白过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来自食物中含有的致敏蛋白质,食物加工储存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含有过敏原的转基因食品。0-6月龄婴儿的食物过敏患病率最高,这一时期最常见的是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1]。CMPA的产生是因为机体对一种或多种牛奶蛋白产生的不良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学机制区别了CMPA和牛奶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
1CMPA的临床表现
CMPA在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主要有肠绞痛、呕吐、腹泻和便血,严重者出现肠道蛋白丢失。这些症状可突然发生,可能很轻微也可能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婴儿湿疹(eczema)是CMPA的常见皮肤病之一,湿疹初起时,其皮疹多呈对称性、弥漫性和多行性,表现为面部皮肤的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等,其边界不清,症状反应明显。可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可波及手、足和胸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瘙痒感。因而患者往往显得烦躁不安、头颈在衣领处摩擦或是用手搔抓,有的则由此而引起细菌的继发感染。有的患儿因皮疹的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病程迁延,其皮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的侵润、增厚而致皮纹粗糙,但周围边界清楚。
2CMPA的饮食指导
引起婴儿过敏的食物为生长发育所必需,如果不能准确的诊断CMPA,为患儿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替代食品并提供营养指导,可引起继发性营养不良,使婴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降低食物过敏患病率及其对健康危害的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给予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婴儿和配方奶粉喂养婴儿诊疗规范均以全面的病史(包括过敏的家族史)及仔细的体检为基础。如果父母一方或某个兄弟姐妹有过敏性疾病,则患儿发生过敏的风险升高,分别为20%―40%和25%―35%,如果父母双方都过敏,则风险进一步升高至40%―60%。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相比,生后最初4―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婴儿在婴儿早期发生CMPA及发生严重过敏表现的风险很低。这种母乳喂养儿和配方奶粉喂养儿的差别反映了确保母乳喂养维持足够长时间的重要性。两种婴儿的CMPA处理原则也不同。
2.1母乳喂养儿的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是婴儿营养中乳类喂养的金标准,婴儿出生后至少4个月内采用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婴儿及母亲本身都有诸多益处。因此,临床医生建议母亲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自己的饮食中应避免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发生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婴儿对牛奶过敏的风险高4倍,对鸡蛋过敏的风险高8倍。专家建议疑似CMPA婴儿的母亲,避免含CMP和鸡蛋的食物。对于严重湿疹及过敏性皮炎患儿的母亲,饮食中还应回避花生,因为过敏性皮炎患儿花生过敏的可能性较大。应注意的是,实施广泛的饮食建议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检验实施此类计划的可能性,以放大规模实施是否有效。而且,如果饮食中还需排除鱼类、小麦和其他含麸质的谷物制品对于母亲来说非常苛刻,因此,额外排除小麦和鱼类需获得经验丰富的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母亲能够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量。如果母亲被怀疑是另一种食物引起了孩子的症状,应相应调整回避饮食。
2.2配方奶粉喂养儿的饮食指导对于轻―中度CMPA的疑似病例,一开始就以CMPA的治疗性配方奶粉进行CMP回避。对治疗性配方奶粉的定义是至少90%(95%可信度)CMPA婴儿能够耐受的配方奶粉。一些以乳清蛋白、酪蛋白或其他蛋白为主的eHFs及氨基酸配方奶粉(Amino AcidFormula, AAF)满足这些标准。诊断性回避饮食期间最好停用所有辅食。如果6个月以上的婴儿无法做到这一点,应在饮食咨询后只允许食用少数几种辅食,但不能含CMP、鸡蛋、大豆蛋白或花生。如果症状未能改善,则可能需要转诊到儿科专科医生处并进行营养咨询,这种病例尚需要进一步排除其他蛋白过敏原,如鱼和小麦。治疗性饮食大多应至少持续2周,对有胃肠道表现和过敏性皮炎的病例,则需要延长到4周,才能确定干预是否失败。
3婴儿湿疹的护理
3.1细心护理皮肤[2]a.每日用清水或中性浴液洗澡2次以上,水温适宜,一般在38℃―40℃,不使用肥皂或碱性浴液。b.应将患儿双手稍加固定,并经常帮助患儿修剪指甲,睡觉时可以带上连指手套。c.所有内衣、裤子及床上用品等均应选用纯棉制品,因为纤织品可刺激患儿皮肤过敏及引起荨麻疹。d.及时给患儿洗手、洗脸、更衣、更鞋、更袜等。
3.2满足感情需要多与患儿交流,多带患儿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做一些患儿感兴趣的事,分散注意力,满足其感情需要。
4谨慎用药
皮炎平积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对湿疹的红肿、渗出、糜烂、皮肤粗糙等症状有明显的抗感染、抗渗出的作用,但患儿不宜大量使用,使用时可用少量的霜剂厚薄均匀涂于皮肤,并反复揉搓,使之充分吸收,疗效较好。
5讨论
婴儿CMPA常被作为人体整个过敏进程的起始阶段,预防和治疗婴儿CMPA不仅对婴儿生长发育,同时对人体长期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只证实了母乳喂养、eHFs、AAF有确切的预防婴儿期的湿疹和皮肤过敏作用;但这些措施是否有长期的预防过敏作用尚不确定。eHFs虽可作为过敏高风险婴儿的预防性措施,但更适用于婴儿CMPA的治疗。
参考文献
这些症状是食物过敏的表现——虽然母乳是母亲为婴儿“定制”的食品,但是它也可能带来过敏。有一项小规模的实验,15个严重colic的婴儿,通过改喂水解蛋白奶粉来避免过敏原之后,白天啼哭时间减少了60%-70%。这个实验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不过也可以说明,很多婴儿的“不乖”症状,可能是食物过敏所致。
对妈妈们来说,母乳过敏是沉重的心理负担。母乳过敏的宝宝,真就不能吃母乳了么?按照美国儿童医院中的翘楚费城儿童医院的建议: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母乳,但需要母亲调整饮食。
过敏是由特定的过敏原所引起。如果母亲的饮食中含有过敏原,那么就可能进入母乳中。而如果正好婴儿对这种过敏原敏感,就可能产生过敏。只要母亲避免了含有该过敏饮食,母乳中的过敏原也会逐渐消失,婴儿就不会过敏了。
牛奶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食物,其过敏原是当中的一些蛋白,尤其是乳清蛋白中的 -乳球蛋白,是引发牛奶过敏的中坚力量。
这种蛋白很顽强,对蛋白酶的攻击具有相当的抵抗力,所以经过消化之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保留着过敏能力。199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有8位志愿者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的量喝下全脂牛奶,检测喝之前和喝之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 -乳球蛋白抗原含量,结果多数志愿者血液中检测到了它的存在,其中一位志愿者血浆中的 -乳球蛋白含量达到了正常含量的8倍多。
199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直接检测了喝牛奶后母乳中的 -乳球蛋白含量变化。研究者在医院招募了50多位孩子有牛奶过敏症状的母亲。这些母亲在24小时“无奶制品饮食”之后,喝下400毫升脱脂牛奶,然后对她们喝牛奶前后的一小时和两小时的母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一半志愿者母乳中的 -乳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但也有一部分母亲,其喝奶之前和之后的母乳中,均未检测到 -乳球蛋白的存在。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喝牛奶之后,牛奶蛋白有可能进入母乳中,从而引发婴儿过敏。但是不同的人代谢情况相差巨大,有的人可以把过敏原完全消化掉,有的人却会留下许多。实验中还有一部分人在“无奶制品饮食”24小时之后,母乳中的 -乳球蛋白仍很高,而喝奶之后的母乳中,其含量进一步降低。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人处理 -乳球蛋白的速度很慢,喝奶之后的两个小时内,新摄入的 -乳球蛋还没来得及进入母乳,而之前存在的则在不断降低。
这可解释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会出现牛奶过敏。
不过,母亲饮食中的牛奶不是唯一原因,因为那些母乳中检测不到 -乳球蛋白抗原的孩子,有的也出现过敏症状。
过敏是个很复杂的现象,很多人可能有各种过敏原。除了牛奶,鸡蛋和坚果是另外两类常见的过敏原。如果母亲吃了这些蛋白,过敏原也有可能进入母乳,从而引发婴儿的过敏。
2001年发表过一项研究,23位健康哺乳母亲吃下50克花生之后,有8位在一小时之后的母乳中检测到了花生蛋白过敏原的存在,还有2位和1位分别在2小时和6小时之后也检测到了。这跟牛奶蛋白和鸡蛋蛋白的情况类似:有大约一半的母亲在吃下蛋白之后,有过敏原会进入到母乳中。
确认了过敏原,那么母亲不吃含有该过敏原的食物之后,大约一到两周,母乳中的过敏原就会消失,婴儿的过敏状况应该会好转,但完全消失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费城儿童医院并不推荐通过“忌口”来避免母乳过敏,只是建议当过敏症状出现时,通过“限制饮食”来尝试解决问题。
但如果宝宝持续出现过敏症状,不妨去医院做一些过敏测试。
牛奶被称为营养佳品,它包含有几十种成分。牛奶经不同加工程序,制成不同奶制品。人们应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奶制品。
全脂鲜奶约含3%的动物脂肪,低脂牛奶也有1~2%的动物脂肪。只要不是一天喝上很多杯,摄入的动物脂肪量不会相差很大。但每天喝5杯以上牛奶时,就应计算其动物脂肪的含量了。每杯牛奶约有250毫升,约等于250克,1%的动物脂肪含量即是2.5克,每天5杯牛奶的动物脂肪含量约有13克。按此计算,每天喝低脂牛奶要比喝全脂牛奶少吃13~26克动物脂肪。
牛奶的动物脂肪含五成饱和脂肪酸。中老年人较多摄入这类脂肪酸,易引起动脉硬化,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使血液容易凝结成血栓,引起中风。动物脂肪又会增加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喝多了全脂牛奶,势必大量增加胆酸的分泌,增加了患肠癌的危险。
学者认为,小孩发育需要脂肪酸和胆固醇,孩子的代谢率快,细胞活力大,修补受损细胞的能力强,喝全脂牛奶利大于弊。中老年人代谢率转缓,细胞活力减弱,喝全脂牛奶弊大于利,故以喝低脂牛奶为宜。
奶粉和牛奶有很大的差异。用奶粉代替牛奶喝的人应特别留意。奶粉是干货,全脂即溶奶粉的脂肪含量特别高,有28%是动物脂肪,数量相当惊人;低脂即溶奶粉的脂肪含量也高达11%,脱脂奶粉的脂肪含量还不到1%,是目前乳制品中脂肪含量最低的。可见,脱脂奶粉是中老年人的较佳选择。
牛奶和奶粉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有些人喝奶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牛奶和奶粉里的糖分称为乳糖。乳糖不耐症就是小肠黏膜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酶来分解乳糖,结果大量乳糖把肠壁血管里的水分吸到肠道里,同时乳糖又促使肠道蠕动加快,结果水样的肠道内容物直奔,出现腹泻症状;肠道蠕动得厉害时,还可出现腹痛症状。脱脂奶粉的动物脂肪大部分已被除去,乳糖含量相对增加,若把脱脂牛奶冲得浓些,喝后腹泻的机会更大。喝牛奶最重要的目的是摄取钙、蛋白质和水分,脱脂牛奶早晚各一杯足矣。若一天喝二杯会引起腹泻,可改成每天喝一杯,过些日子再加量,就不会腹泻了。
有些人喝牛奶过敏,也有腹泻和腹痛症状,不属于乳糖不耐症。这样的人不能喝牛奶。对牛奶过敏的人以婴儿为多,有些幼童也对牛奶过敏。
通常过敏反应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成年人对牛奶过敏的不多。会不会对牛奶过敏?喝了才知道。牛奶和乳制品里的蛋白质是过敏原,可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通常蛋白质会被胃肠里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但仍有一些蛋白质未经分解即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过敏原。乳制品的过敏反应还可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的复发。显然,这样的病人应忌食乳制品。
乳酪是牛奶发酸后集结在一起的蛋白质。在其制作过程中,乳糖已自动分离,故不会引起腹泻。用全脂牛奶制成的乳酪是全脂乳酪;用低脂牛奶制成的乳酪是低脂乳酪,小孩可吃全脂乳酪,成人宜吃低脂乳酪。
各种乳制品虽然都是用奶制成,但不同种类的制品又各有特点。消费者了解了它们,便能根据需要科学选购了。
问题1:为何宝宝1岁以后才能喝牛奶
答: 专家之所以建议父母在宝宝满1岁以后,再给其喝牛奶,原因主要在于牛奶会阻碍宝宝对铁的吸收。而且,相比母乳和配方奶,宝宝消化牛奶要困难得多。牛奶中的营养也不如母乳和配方奶丰富,因此,在宝宝1岁以前绝对不可以用牛奶取代母乳或配方奶。
问题2:何时可以让宝宝喝酸奶
答:宝宝在6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喝酸奶了。当然,宝宝间有个体差异,具体的时间可以咨询医生,并且还要考虑宝宝是否属于容易出现食物过敏的体质。
之所以给宝宝添加酸奶的时间可以这么早,原因在于,在把牛奶加工为酸奶的过程中,乳糖已经被分解,酸奶变得容易被宝宝消化和吸收。即使那些对乳糖不耐受的人,也能够毫无问题地消化和吸收酸奶。那些对牛奶蛋白过敏(如对酪蛋白或乳清蛋白过敏)的人往往也能够接受酸奶。酸奶可以让宝宝获得钙,酸奶中的一些菌类对人体消化系统很有益处。酸奶还可以让宝宝获得足够的脂肪,这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是十分必要的。父母给宝宝选择酸奶的时候,注意要选全脂的。
问题3:何时可以让宝宝吃奶酪
答:奶酪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牛奶的凝固和沥干。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奶油,制成鲜奶酪,或者加入其他成分,如糖、水果等。奶酪的制作过程使其成为一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都很集中的食物。因此,奶酪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的含量都比牛奶高。
奶酪对宝宝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如果宝宝没有奶制品过敏史,一般可以在8个月左右大时开始为他添加适合食用的奶酪。
如果宝宝不能很好地用手拿着食物咀嚼,可以将奶酪溶解在蔬菜里,或者添加到菜汤或肉汤里。如果宝宝已经会用手拿食物,并且能较好地咀嚼食物,就可以将奶酪切成细条,然后让宝宝用手拿着吃。
当然,也可以把奶酪按照传统方式,夹在三明治里面或抹在饼干上吃,这要取决于宝宝的咀嚼进食能力了。
问题4: 有奶制品过敏史的宝宝以后还能吃奶制品吗
答:如果家庭成员或宝宝有对牛奶过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历史,最好不要在宝宝1岁以前给他吃奶制品。
绝大多数宝宝随着生理的成熟,过敏反应都会逐渐消退,1岁以后,这类过敏的情况就大大减少。
此外,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对其他食物也可能过敏,比如对大豆制品。因此,家长要多加小心。
问题5: 给宝宝制作辅食时,可以使用少量牛奶吗
答: 一般来说,给宝宝制作蛋糕或烹饪食物时,添加少量的牛奶,对于月龄在8个月以上大、对奶制品没有过敏史的宝宝来说是安全的。
问题6: 为什么宝宝应该吃全脂奶制品
答: 宝宝需要脂肪。母乳和配方奶之所以富有营养就在于高脂肪的成分。脂肪和脂肪酸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十分重要,因此,在宝宝2岁前,都不宜给宝宝吃低脂奶制品,除非是医生特别建议。
妈妈
私房菜
香蕉蛋奶饼
(适合1岁左右的宝宝)
15.吃牛奶会引起过敏吗?
小儿对牛奶过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率约1%。因为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它们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异性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其中有一种叫β-乳球蛋白,会损害小肠黏膜,是主要的过敏原。小婴儿肠道通透性较高,如果对致敏的牛奶蛋白处理和清除功能紊乱,会使小肠黏膜致敏,发生一系列的过敏表现。
牛奶过敏有3种表现:
⑴即刻反应,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在喂牛奶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过敏,表现为荨麻疹、痒疹、面色苍白,重的发生喉及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可在24~48小时内消退。
⑵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较为多见。表现为口唇或口腔黏膜水肿、呕吐、腹泻和腹痛。呕吐可为喷射样,常含有胃内容物,腹泻多为水样,可带有黏液和血丝,严重的还可以发生脱水。若不停用牛奶,可发展成慢性顽固性腹泻。
⑶小儿缺少乳糖酶,不能水解牛奶中的乳糖,使小肠内渗透压增加,产生腹泻、腹痛和腹胀。少数患儿对脂肪吸收不良,还会发生脂肪泻。
小婴儿腹泻伴有过敏表现要引起警惕,最简便的检查方法是:停用牛奶后症状在几天内会明显好转,若再摄入牛奶,在48小时内会出现症状。
16.怎样防治牛奶过敏?
牛奶过敏是可以预防的,小儿出生后奶癣很重,或者在家庭中有其他小儿对牛奶过敏,那么最好是用人奶喂养或用豆奶代替。
如果小儿对牛奶过敏,应该从其食物中去除牛奶。由于羊奶、马奶也有交叉过敏反应,所以不能应用。如无人奶,可用豆汁、肉汤和酪蛋白水解产物代替牛奶。病程长,伴有明显营养不良的小儿,需从静脉内输入营养。小婴儿因食物简单,排除牛奶过敏容易,改用代乳喂养的同时可加辅食品,如蛋黄泥、菜泥、胡萝卜汁等,以后逐渐增加固体食品即可。
牛奶过敏的小儿随着年龄增长,过敏程度会逐渐降低乃至消失,所以在6个月后可给少许牛奶以了解是否过敏,若无症状可逐渐增加牛奶量,一般到了2岁以后牛奶过敏已很少见,仅有个例过敏可延续到5岁。
对于喝牛奶后立即过敏的小儿,需肌肉注射1∶1 000的肾上腺素,并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荨麻疹的小儿可用抗过敏药,腹泻严重者还需补液,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17.菌群失调性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正常的粪便中大约含有107~1012个微生物,90%属于大肠的正常合法“居民”,如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产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生态平衡。若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敏感的细菌就会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引起菌群失调性腹泻。
菌群失调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小儿患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大手术后抵抗力明显低下,若此时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或皮质激素治疗,则使小儿免疫力更加低下,对抗生素敏感的正常菌群会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引起腹泻。
腹泻多呈黄绿色水样便,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中毒症状较重,大便水分多,呈暗绿色,带黏液,并有大片假膜排出。霉菌性肠炎常伴有鹅口疮,大便呈豆腐渣样,带有泡沫。大便每日多在10次左右,腹痛较轻。由于患儿常有营养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腹泻多较顽固。
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治疗首先应立即停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由于患儿营养状况及抵抗力差,需酌情补充丙种球蛋白或免疫调节剂,同时给予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活菌制剂等,以辅助肠道正常“居民”繁殖,使肠道菌种达到平衡。许多中药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可考虑应用。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可以选用万古霉素等,若为霉菌性肠炎可选用抗真菌药。
18.婴幼儿生理性腹泻会影响健康吗?
婴幼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此类婴儿外观虚胖,常有奶癣。医学上称为“渗出性体质”。婴儿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就很多,排出黄绿色的稀便。一般无呕吐,食欲好,体重增加也不受影响。待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所以不需要任何治疗。
婴儿非感染性腹泻还包括吸收不良综合征、喂养不当、天气骤变或滥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的腹泻。
喂养不当是非感染性腹泻的一种常见原因。如喂养时蛋白质少,碳水化合物多,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在肠内发酵引起腹泻。喂养不定时、过多、过少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品种都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致使腹泻。
长期应用抗生素,尤其是抗菌谱很广的药,会使正常肠道菌死亡,而那些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腹泻。抗生素还会刺激肠道引起肠蠕动加快,并使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力减低,产生腹泻。
外界的气候突然改变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天气突然变凉,腹部受冷会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口渴饮水多,使胃液稀释,消化道负担增加,都会诱发腹泻。
患儿肠道缺乏双糖酶、肠道畸形、肠寄生虫、肠道过敏等都是引起非感染性腹泻的原因。
非感染性腹泻除生理性腹泻外,都应到医院仔细检查及时治疗,决不能擅自乱用抗生素,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19.对腹泻小儿如何正确调理及安排饮食?
在婴幼儿时期,由于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胃肠黏膜娇嫩,胃肠壁的肌肉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较少,胃液的酸度弱,而且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量相对较成人大,消化器官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喂养不当,就会引起腹泻。
对腹泻次数较多或有呕吐的小儿需禁食6~8小时,使消化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在禁食期间应少量多次喂糖盐水,每1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葡萄糖20克,小苏打0.3克,喂水量每公斤体重50~60毫升。如呕吐较频繁,可在小儿舌面上滴姜汁,有止吐作用。禁食后最好给予母乳,如果是人工喂养,用牛奶加1倍水及5%的糖。用10%的米汤代替糖水更佳。牛奶每3~4小时喂1次,每公斤体重50~60毫升。以后逐渐增加,每公斤体重120~150毫升后,再逐渐减少牛奶中的水分,到3~4天后,可恢复到全奶。
中药对婴幼儿腹泻的调理有很好的效果,应根据小儿腹泻的类型给予。
⑴积滞型腹泻,多因饮食过量或多食油腻生冷的食物引起,大便酸臭,舌苔厚腻,常有口臭。可用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鸡内金、六曲、陈皮共研细末,放入米汤内调成稀糊状,早晚各1次。
⑵湿热型腹泻,多因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常伴有发热、大便呈腐臭味,舌质红,舌苔黄。可用新鲜葛根切片磨碎沉淀后取粉,用葛粉与糯米共煮稀粥服用。
巴士灭菌牛奶
乳制品有史以来是美国历史上最常见的食物。19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巴士灭菌技术,这主要是因为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会通过人们饮用生奶进行传播。1924年,经过14年的完善,由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案以及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联合出台了一项规定,称为牛奶标准法案。后来它成为A类巴士灭菌牛奶条例,并且近期进行了第25次修订。这项条例是对牛奶生产、运输、杀菌以及食品安全、设备卫生以及标签等的一系列完整的规定。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规定,由牛奶和奶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已经大幅下降。在1938年,因牛奶源所爆发的疾病占食品和水源所爆发疾病的25%,而今天,这项数字已经不到1%。
为什么巴士杀菌如此有效?这是因为生牛乳中包含数量庞大的危险病原体,包括蜡状芽孢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巴士杀菌法结合全面的食品安全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因奶制品而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
尽管事实上,许多国家对生牛乳的出售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出台相应的法律,而且大多数的消费者也在维护其购买和消费的权利。在美国,其中22个州禁止销售生牛乳。然而,生牛乳的支持者找到避开这些禁令方法,那就是通过伪合作避开这些禁令,被称为“奶牛共享”。奶牛共享主要是指一群人共同拥有奶牛牛群,奶牛可以产奶,同时产的生牛乳可以被拥有者消费。通过这样的方式,没有生牛乳被消费,也没有法律被侵犯。许多国家正在制定奶牛共享禁令,但是关于此项目的辩论正在进行。
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报告指出,每年通过饮用生牛乳和部分加热的生牛乳以及生牛乳制品造成200多人生病。尽管如此,支持者仍然认为,巴氏杀菌虽然有消灭疾病的潜力,但同时破坏了牛奶中许多有价值的营养,其中包括被认为是保健品的好细菌。
病原体的控制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757亿升的牛奶被消费。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病原体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巴士杀菌的目的是消灭存在于原料奶中的病原体,但是巴士杀菌后的污染同样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美国,许多落后的奶制品工厂由于结构的缺陷,使其很难保持超干净的生产环境。同时,由于奶制品行业的利润较低,所以对于环境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因此,在建立食品安全计划的同时需要强有力地控制和监督力量共同配合。
在这项计划中主要对优先区的设备进行消毒来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这项计划主要分为4个区域,划分依据是以他们接近暴露食品和与食品接触的表面为基础进行划分,如表1。
工厂可以对病原体进行测试,并根据产品类型以及不同的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病原体的位置和频率取决于优先区域以及随之的结果。例如,一个完整的环境评估结果需要包括原因分析、整改方法以及重新测试结果的证明。如果推测结果出现在A区,那么A区的所有设备以及区域都会被单独消毒。单独消毒会在接下来的5天内一直持续,B到D区则会受到类似的对待,对待不同区域的消毒天数也会不同。
根据对环境、产品和缝隙的病原体分析,需要补充对成品的监视监测方法。而这项检测应该在公司对产品的物理控制检测中实行。
过敏原控制
在奶制品行业,食品安全已经超过了对病原体的控制以及原料奶和巴氏杀菌奶的争议。牛奶过敏是婴幼儿早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同时在发达国家中,牛奶过敏人群中婴儿占2%~3%。
牛奶制品是含有过敏原物质的重要食品,牛奶过敏可能会引起荨麻疹、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蛋白质会被肠道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但仍有一些微量蛋白质不经消化即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这样的蛋白质即被视为人体过敏原。牛奶中含有多种牛奶蛋白,引起过敏的阈值在30mg以下,甚至不足1mg。
过敏原控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以一个典型的冰淇淋店为例,除了奶成分外,其它原料在运输、存储、加工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接触到过敏原材料,比如花生、坚果、大豆、小麦以及鸡蛋等。像冰块以及果汁等食品中虽不含乳制品成分,但仍然可能会在奶制品生产设备中生产。那么,如何在生产的同时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就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风险评估
在配料区,要标示出过敏原辅料的名称、批次、专区存放;其配料用容器和工具要专用,并与非过敏原配料用器具区别开来,可采用不同的颜色;生产中先生产不含过敏原的产品,再生产含过敏原的产品,当出现过敏原产品生产切换时,要认真清洗设备,避免上一次生产过敏原遗留,经检验清洗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所有产品要明确成分和产品配方,对标签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来保证其一致性和持久性。
返工控制
许多食品工厂中,返工工作十分常见,但是这样做需要有严格的程序来防止掺加有害成分。返工清单是过敏原风险评估重要的一部分,返工中需要清楚的显示原料来源和制成的产品,例如,一个简单的白色冰淇淋可能混合含有牛奶、奶油、液态糖以及卡拉胶,这样的成分组合可以被返工成为其它混合形式的产品。
生产调度以及生产线的变化
同返工一样,生产线变化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步骤来适应生产调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步骤来协调生产线。在生产线中不含过敏原的要先生产,过敏原的应该在最后生产。在生产日结束后,或者在过敏原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要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清洗。
食品卫生有效的验证
如果通过采取冲洗或者其它措施被认为可以从生产线中去除过敏蛋白质,那么这项技术的有效性还须获得认证。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按照规定执行正常的卫生步骤,然后就是对清洗水进行取样,并对现存的过敏原实行检测和对存在问题的残留物进行检测,如果对残留物进行检测,卫生检测步骤就需要延长,或者进行重新修改。当一项新产品或过敏原出现时,卫生检测过程也要进行修改,检测也要随时进行。
员工培训
对于在工厂工作并且接触过敏原产品的员工,每年都需要进行培训。这些培训主要是针对过敏原应如何进行处理。它包括对过敏原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配方、不正确的返工、交叉感染、贴错标签的产品、产品卫生控制管理不足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乳糖不耐症
除了过敏原,被称为乳糖的碳水化合物是另外一项备受关注的问题。乳糖不耐症主要是因为个体无法代谢乳糖,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肠道内所需要的乳糖酶不存在或者严重不足。
估算表明,全世界75%的成年人自身乳糖酶活性在成年期会有所下降。其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胀气、腹胀以及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乳糖在结肠处被分解为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会有大量的氢气释放到结肠内,从而引起疼痛和胀气。一些残留的乳糖就会吸收水分渗透到结肠中,造成腹泻。
供应商控制
做好乳制品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首先要在源头把好关。第一,要选择素质能力强的奶农和诚实守信、认真履行合同义务的奶站。第二,根据采购原奶的质量特性、采购数量和质量保证去选择供应商,减少采购风险。第三,供应商应当在经营方向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符合要求,双方在日后的配合中能优势互补。
检验检测是乳制品企业对供应商进行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原料奶进入生产流程前最重要的一道关口。首先,在订立收购合同时,应明确对原料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同时加强对合同、技术、质量协议的履行监控。其次,实施过程监控和检验,加强日常抽检的实施和收购环节的严格把关。在标准要求明确的基础上,依据规范要求进行监督。不仅要做到一次检查,而且还要进行规范意义上的复检。第三,重视先进检测手段和方法的推广应用,加大资源配备,在有明确的相应标准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快速检测数据反映乳品的真实质量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第四,重视检验人员的培养与引进,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使用机制,促进科技人才的优化配置。
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
乳腺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很多人对某些特定的抗生素过敏,因此奶制品中必须保证其不含超标限制的抗生素残留。
当奶牛接受抗生素治疗时,他们所产的奶需要被弃掉直至奶牛被治愈,以保证抗生素已经从它们体内清除。但是有时含有抗生素的奶会被引入市场,许多时候,这样的牛奶会和来自其它农场的牛奶混合,从而导致需要弃掉所有的牛奶。出于这个原因,所有的牛奶在使用前需要对残留的抗生素进行测试。
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三聚氰胺是一种在商业和工业上使用的塑料碳化合物,加入到奶制品中可以增加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有资料显示,三聚氰胺事件造成54000个婴儿患病,其中4例死亡。当时该事件造成全世界对中国的奶制品和乳蛋白实行全面禁止,许多公司也拒绝购买中国的产品。
供应商的审批和监督
奶制品生产商采用和大多数食品公司相同的标准来选择原材料的供应商。有关食品安全保障、生产规范以及HACCP等的审核是必须的。此外,准供应商需要第三方审核机构进行审核并提出整改建议。
奶制品企业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在对所有的供应商进行审计中,怎样才能降低风险呢?一种选择是在风险评定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核实。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供应商的供应原料成分清单以及食品所接触的包装清单。对于每一项产品,都需要确定微生物、化学成分以及物理参数等的风险水平。
对风险因素采用评分制,存在一种风险就会获得一分。使用0~3分的比例标准,“花费风险”是建立在每年或者成本费用数量最多的产品的基础之上。如果产品风险较小就会获得0分,而如果产品风险较大就会得到3分。完成评定后会获得一个风险评定分数。如果分数介于0~2分之间,则不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是3分,就要进行两年一次的实地考察,如果分数是4分或者更高的分数就需要每年都进行实地考察。
举个例子,假如向一个冰淇淋生产商购买果泥,并且需要将它加入到巴士杀菌的产品中。果泥是一种季节性的食品,只有少数可以被用于全年的生产中。这项风险的评估分数会在表2中体现。对于这部分组成要素的最终的风险评分为3,这也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实地考察。
热量:羊奶干物质含量与牛奶基本相近或稍高一些。每千克羊奶的热量比牛奶高210千焦。
脂肪:羊奶脂肪含量为3.6%~4.5%,脂肪球直径2微米左右,牛奶脂肪球直径为3~4微米。羊奶富含短链脂肪酸,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25%左右,而牛奶中则不到10%。羊奶脂肪球直径小,其更容易消化吸收。
蛋白质:羊奶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羊奶、牛奶、人乳三者中的酪蛋白与乳清蛋白之比大致分别为75:25、85:15、60:40。可见羊奶比牛奶酪蛋白含量比例低,乳清蛋白含量比例高,与人奶较接近。酪蛋白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形成较大凝固物,其含量越高蛋白质越不容易消化,所以羊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比牛
奶高。
矿物质:羊奶矿物质含量为0.86%,比牛奶高0.14%。羊奶比牛奶含量高的元素主要是钙、磷、钾、镁、氯和锰等。
维生素:经研究证明,每100克羊奶所含的10种主要的维生素的总量为780微克。羊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和尼克酸的含量均可满足婴儿的需要。
酸度、缓冲性:羊奶的自然酸度低于牛奶的自然酸度,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90.5纳摩/升和239.9纳摩/升(pH6.72和6.62)。羊奶的主要缓冲成分是蛋白质类和磷酸盐类。羊奶的优越缓冲性能使之成为治疗胃溃疡的理想食品。
胆固醇:每100克羊奶胆固醇含量为10~13毫克,每100克人乳中可达20毫克。羊奶低含量胆固醇对降低人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核酸:羊奶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含量比牛奶和人乳中的含量都高。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在羊奶的核苷酸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相当多。核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物质,它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羊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都比牛奶略高;维生素A、B含量也高于牛奶,对保护视力、恢复体能有好处。和牛奶相比,羊奶更容易消化,婴儿对羊奶的消化吸收率可达94%以上。
羊奶和牛奶比较,究竟有何优点,有何缺点?
优点一:羊奶更易消化吸收。羊奶较牛奶含有更多的α-乳清蛋白,较少的酪蛋白,其蛋白质在胃中形成的凝块细,更易消化吸收。羊奶的脂肪球只有牛奶的1/3,又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为小肠中的乳糜吸收。
优点二:羊奶可解除大部分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如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目前公认的过敏源。
优点三:羊奶可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羊奶中含有和人乳一样的活性因子——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有益上皮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缺点:羊奶中缺乏叶酸,维生素C,含铁质亦低,因此用鲜羊奶比用鲜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营养性
预防皲裂的几点建议:
用温热水浸泡手足,洗后及时擦干。
使用儿童专用香皂、中性皂或洗手液洗手,因为其中含有滋润皮肤的成分。
外涂油脂类护肤品。
外出时注意保暖。
及时将宝宝流出的口水蘸干。
久咳不愈,考虑过敏性咳嗽
当宝宝经过正规治疗仍反复出现咳嗽,迁延不愈时需要考虑有没有过敏性因素存在。尤其是既往有过反复湿疹或曾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的孩子。
在冬春季节较容易发生过敏性咳嗽。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刚出屋时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常易诱发,春季对柳絮、花粉等过敏,以及剧烈运动后都易诱发咳嗽。
过敏性咳嗽应该加用抗过敏药治疗。除非合并炎症,否则用抗生素效果并不好,而止咳药只是对症治疗。
果蔬不宜在水中长时间浸泡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主妇都认为只有长时间的浸泡才可以将农药去除,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农药在喷施过程中,主要是附着在果蔬的表面,所以最适合的清洗方法是使用专用果蔬清洗剂清洗后,用急水快速冲洗干净。
而果蔬被长时间浸泡后,外界大量水分渗入到果蔬之中,造成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损失大量营养。所以,长时间浸泡果蔬以去除残留农药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感冒时一定要加抗生素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为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上感绝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目前治疗上感时抗生素滥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有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可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抗生素并没有抗病毒的作用。滥用抗生素反而会造成一些危害:①使耐药菌株增加产生二重感染,并使今后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更加困难。②将机体内正常菌群杀死造成菌群失调,如肠道内正常菌群被杀死,B族维生素、K族维生素缺乏、导致肠道内微生态紊乱、腹泻。③增加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因此,宝宝感冒时不要轻易就加用抗生素,当有医学指征提示存在细菌感染时再考虑加用抗生素,比如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豆奶可以代替牛奶吗?牛奶和豆浆的营养价值差别究竟在哪里?
孩子对牛奶过敏时,可选一种用人豆蛋白替代牛乳蛋白的抗过敏奶粉,俗称豆奶粉。它和市面上卖的豆奶不同,其营养成分更接近于配方奶。
而豆浆是大豆经浸泡、碾压、研磨形成的汁液兑水后制成的食品。其中虽然含有蛋白质和钙,但其含量远远不如牛奶,豆浆的钙含量甚至不到牛奶的1/10。因此,喂养小婴儿时,不能用豆浆替代牛奶。
选择童鞋5要点
从宝宝会站立并开始学习走路时,妈妈就要注意给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如果鞋子不合适,会影响宝宝足部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站立行走的姿势以及人肢体运动的发育。那么,给宝宝选择鞋子要注意什么呢?
即使带着宝宝一起去买鞋,也要事先量好宝宝的脚长和脚宽,避免不必要的频繁试鞋。
鞋的大小要合适。宝宝穿上鞋后,鞋内要有一定的空间让宝宝的脚趾自由活动,不能顶脚,脚尖距鞋尖约一指的距离。可以让宝宝穿鞋站好,脚使劲向前顶,看后面的缝隙是否能容下一指。
要选软底鞋,以鞋底可以弯动为宜。
婴幼儿要选择粘襻的鞋或松紧口的鞋,不宜用系带的鞋。
尽量不要穿带响的鞋,这种鞋发出的声音会造成宝宝听觉疲劳,甚至损伤听力。
卫生纸不宜用来抹口鼻
放置在卫生间中的卫生纸不宜用来给宝宝抹嘴或擦鼻涕。虽然正规厂家的卫生纸都经过了微生物的检测,但由于较长时间放置在卫生间中,每次便后的反复取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加之卫生间中潮湿、阴暗的环境也有利于病菌的大量繁殖,因此用卫生纸抹嘴或擦鼻涕有可能会将病菌吸入宝宝口鼻中,造成感染。给宝宝抹嘴或擦鼻涕时,最好选用独立包装的纸巾,或者用手绢,但手绢要及时清洗干净并晾晒。
牛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
有些妈妈认为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质,所以喝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样做是错误的。
刘女士的宝宝出生两周了,由于母乳不足,宝宝还要补充配方奶粉喂养。但是,刘女士发现,宝宝吃了洋奶粉后一直腹泻不止,到医院检查发现,本来出生时就有3千克的宝宝,现在只有2.9千克,医生诊断为“重度营养不良”。经过几天的全面检查,医生发现宝宝是由于长期腹泻导致的营养不良,而引起腹泻的元凶竟然是牛奶――宝宝对牛奶高度过敏。
婴儿食物过敏,牛奶排行第二
其实,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并不少见,有的宝宝表现为长期腹泻,有的宝宝表现为便秘、阵发性哭吵,还有的宝宝会出现湿疹、哮喘。2012年我国进行了一项针对2岁以下婴幼儿食物过敏的调查发现,高达6.2%的婴儿有食物过敏现象,其中最容易过敏的食物是鸡蛋,其次就是牛奶。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有慢性腹泻、便秘、湿疹、喘息等症状,在医院检查排除了感染因素,而过敏原筛查发现体内有针对牛奶的抗体就可以考虑是牛奶过敏了。
牛奶过敏的宝宝怎么吃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不仅不会过敏,还会帮助宝宝降低在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所以宝宝最好坚持纯母乳喂养。如果确诊宝宝对牛奶过敏,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避免给宝宝摄入含牛奶的食品。对于没有母乳或者妈妈乳汁不够的宝宝怎么办呢?家长们也不要过分担心,目前有可以替代普通配方奶的低敏奶粉,它们是深度水解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和纯氨基酸奶。深度水解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都是普通奶粉经过特殊加工后降低了过敏性,相比而言,深度水解配方奶的过敏性更低,而纯氨基酸奶完全是单个氨基酸组成的,不含过敏原,是三种低敏奶中最安全的,但是价格较高。
是不是所有牛奶过敏的宝宝都要换成低敏奶粉呢?这几种低敏奶粉又怎么选择呢?这要看宝宝对牛奶过敏的严重程度。轻中度过敏的宝宝可先试用部分水解配方奶替代,如果仍有过敏症状,可更换为深度水解的配方奶。据统计,90%左右对牛奶过敏的宝宝更换为水解蛋白奶后过敏症状都可以缓解。一般用水解奶替代普通配方奶4周,如果宝宝的过敏症状缓解了还是可以试吃普通配方奶,如果过敏症状又出现了,宝宝就需要持续水解配方奶喂养了,并且要避免含奶制品的食物。像刘女士的宝宝慢性腹泻影响了生长发育的属于重度过敏,只能选择纯氨基酸奶。有的家长会问可不可以用羊奶代替?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羊奶也存在和牛奶相似的导致宝宝过敏的成分。
你会不会觉得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是最健康的生活?因为这样可以补充每天所必需的蛋白质,而且富含钙质的牛奶还会促进骨骼生长,对小孩子尤其有好处。哈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研究发现,喝牛奶已经成为一种坏习惯。它不利于长寿,会造成血管阻塞,会诱发糜烂性溃疡、淋巴肿大、慢性鼻窦炎、慢性中耳炎……并且令人沮丧的是,牛奶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毫无益处。
关于牛奶是怎样走下健康食品的神坛,请看以下几大论断。
论断一:牛奶是牛喝的,而不是人喝的
初看小标题,一定会有人认为笔者是在搞“动物歧视”,牛奶就是牛喝的,那鸡蛋你不是也吃了?其实不然。
首先,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不假,而且,其含量是人奶的3倍。但是其蛋白质是以酪蛋白为主,这是一种极其坚硬、粗糙且颗粒大的蛋白,类似于粘合家具的胶水。它需要特定的酶分解,才能消化,这种酶叫凝乳酶,大量存在于牛的胃里。而且为了消化这种“胶水”和今后吃草的需要,牛需要功能强大的消化器官,这就是为什么牛有四个胃的原因了。其实,人类的胃在脱齿期结束以后,这种本就少得可怜的凝乳酶就会慢慢从胃中消失殆尽,于是人们在3岁以后喝牛奶并不能真正地消化牛奶中的蛋白质,如果勉强消化,则会慢慢破坏消化器官,从而引起不良病变。相比较其他摄取蛋白质的方法,真是得不偿失。
其次,牛奶是牛妈妈专门给小牛食用的奶水,很久以前,自然界生存竞争残酷,小牛为了生存必须在出生以后的1~2个小时内就会奔跑,以逃避凶猛的食肉动物的追捕;尽快长大,以抵御天敌。所以,牛奶中大量含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蛋白质,加剧骨骼快速发育。但遗憾的是,与人奶相比,牛奶中缺乏卵磷脂、牛黄酸以及碘、铁、磷、镁等矿物质,这些是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营养。这就是为什么牛跑得那么快、长得那么壮,却受人驱使的原因。于是,我们也就找到了现在小孩,为什么发育过快、早熟,却在28岁外表下拥有8岁智力的秘密了。
论断二:喝牛奶的后果很严重
牛奶及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种类丰富,如今已成为导致过敏或溃疡反应的“罪魁祸首”,并且也成为糜烂性大肠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中耳炎以及鼻窦炎的重大元凶。
通常的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者若喝牛奶,就会产生一层膜保护胃部,有利于痊愈。其实,由于牛奶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的蛋白质,所以反而会促使胃中分泌更多的胃酸及消化酶来消化,反而刺激患处,不利恢复。
其实,由于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太过巨大,所以人体经常会无法利用,而任由其堵塞“交通”、腐化系统。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比较脆弱的两处免疫系统,便首当其冲,造成过敏、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气管炎以及糜烂性大肠炎等疾病。
另外,目前奶牛缺乏运动,因此牛奶中沉淀大量激素以及毒素;加之牛奶流行的巴斯德消毒法,会大量杀死牛奶中的活性酶,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促使牛奶中其他易消化的蛋白质转化成酪蛋白,就连有益的乳酸菌也会遭到破坏,导致过敏或者消化不良。就连添加维生素D,也因为其并非来自天然,所以并不能达到真正补充维生素的作用,至于有无副作用还未可知。
论断三:喝牛奶有益补钙,谬传千古
持“喝牛奶补钙”论者,盖天下之慈母也。殷殷慈母心,只盼孩子健康成长。每当清晨,都会置牛奶一杯于餐桌之上,或利诱、或威逼并监督孩子将250ml~300ml不等的牛奶一口气灌完,并怀着无限期望看着孩子上学的身影渐渐远去。而世界上许多“牛奶至上主义”者们也把牛奶补钙论演绎得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不幸的是,据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取量越多,就会导致骨骼中钙质流失越多。
仅以非洲班图妇女与爱斯基摩人为例比照就可以说明。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非洲班图妇女不曾喝过牛奶,蛋白质摄取量仅为每天47mg。其钙质摄取均来自蔬菜,大概每天250~400mg,而且其一生之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并每个都哺乳10个月。这样大量的钙质流失,却很少出现骨质疏松症,而且身体硬朗,热爱劳动。相比较而言,由于身处高纬度寒冷的北极圈,加上蔬菜匮乏,爱斯基摩人的饮食结构大都以鱼类或肉为主,其中蛋白质、钙质含量极高。所以爱斯基摩人每天摄取的蛋白质居世界之最,达到每天250~400mg,而且他们摄取钙质的含量也是别的民族无法企及的,平均每天超过2000mg。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斯基摩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是世界第一,平均20岁左右就弯腰驼背的屡见不鲜。而世界上骨质疏松症的高发地区,包括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等,他们也正是乳制品消费最多的国家,相反,乳制品消费较低的亚非一些国家,却很少见到骨质疏松的患者。
一看到这条消息,我第一反应也是惊讶不已。赶忙从CER Research的网站上找来了报道的全文看了一下,发现这份研究报告涉及的问题还真不少。具体都有哪些问题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报道中提到雅培Similac Advance(香港译名为皇牌心美力,大陆译为喜康宝)一段婴儿奶粉有以下几个问题:①乳清蛋白/酪蛋白比例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60:40。②奶粉经历了高强度的热处理。
酪蛋白比例:
国标有规定,国际无要求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的问题。报告中提到雅培这一款奶粉经过检测,其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只有41:59,“低于国际标准,甚至都不符合中国国标要求”。言外之意,就是中国的国家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低。
实际上,2010年的婴儿配方食品国家标准(GB10765-2010)中明确规定对于以牛奶(或者羊奶等)为基础的婴儿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的比例应该大于等于60%,恰恰相反的是,不管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Codex Stan 72-1981标准还是欧盟的Directive 2006/141/CE标准,都没有对婴儿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进行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国标反而更严格一些。
雅培的这一款奶粉的确不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如果在中国大陆出售的同一款奶粉也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违反了国家规定的。不过报道中提到的这一款奶粉是从香港购买的,而香港采取的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Codex标准,因此该奶粉在香港出售是符合当地规定的。
其实,早在1961年的时候,人们就认识到了牛奶和人奶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差异。在牛奶中,这一比例为20:80,而在人奶中却是60:40。随后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相对于乳清蛋白,酪蛋白在婴儿的消化道内容易形成比较结实的凝乳块,从而使得消化吸收速度变慢。为了更好地模拟母乳,便逐渐有一些婴儿配方奶粉开始通过添加乳清蛋白来调整二者的比例了。但是,截至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配方奶都把乳清蛋白提高到了60%,也有不少奶粉只是把二者的比例调整到了1:1左右。而且,由于酪蛋白消化比较慢,部分针对容易饿的婴儿的特殊配方奶粉还故意保留了较高的酪蛋白比例。对于婴儿配方奶粉,最关键的是调整其中的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使之可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
那么,酪蛋白比例过高是否会导致肠道出血等症状呢?在一定情况下,酪蛋白的确会导致肠道出血。这种情况就是当婴儿因对牛奶中的酪蛋白过敏而引发过敏性结肠炎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任何含有牛奶酪蛋白的配方奶粉都不能给婴儿喝,需要换用深度水解配方的奶粉。
β-乳球蛋白变性:
可判断牛奶热处理,难反映奶粉质量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奶粉经历了高强度热处理的问题。据报告所述,通过检测奶粉中β-乳球蛋白的变性程度来判断奶粉经历的热处理强度,发现雅培该奶粉中93%的β-乳球蛋白都变性了。
β-乳球蛋白由于对热十分敏感,的确可以用来作为判定牛奶热处理强度的指示物。然而配方奶粉和普通牛奶的判断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通常的配方奶粉都是额外添加乳清粉。乳清粉则主要来源于奶酪工业的副产物。在从牛奶到乳清粉的生产过程中,必然经历了多次热处理,该变性也早就都变性了,因而检测婴儿配方奶粉中的β-乳球蛋白的变性程度,对奶粉质量的衡量其实并无意义。
合格的婴儿配方奶粉在最后都会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营养物质进行检测,比如维生素等,从而确保其含量符合标准。另外,母乳中并不存在β-乳球蛋白,这种蛋白本身也是一种过敏原,容易引起婴儿过敏。尽管热变性之后并不能完全去除它的致敏性,但多少会降低一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常见的、多发的、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炎症。湿疹虽然较为常见,但不是说所有的小婴儿都会有湿疹。
湿疹容易反复发作是最让妈妈担忧的,其实反复发作就是这种疾病的特点,随着月龄的增加,只要护理得当,大部分宝宝的湿疹都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只有少数会遗留长期的湿疹。
过敏体质导致湿疹,而不是湿疹导致过敏
湿疹与体质有关,过敏性体质的宝宝,常常多发。湿疹往往还和喂养有关,常见的是,喂牛奶的宝宝湿疹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牛奶相对于人类是一种异体蛋白,而大分子的异体蛋白是导致过敏的主要因素之_。最新观点认为,皮肤屏障障碍是导致湿疹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因素也是湿疹的诱因,比如:化纤的衣物、洗涤剂选择不当、环境因素如湿度、日光等。
有的父母担心湿疹处理不好会造成以后过敏。其实,这是搞错了因果关系,是过敏体质导致湿疹,而不是湿疹导致过敏。
湿疹较重的宝宝,往往意味着过敏体质明显,以后可能容易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皮肤的过敏症状,也可能是食物过敏引发的
除了湿疹,小宝宝也比较容易发生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所产生的症状,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皮肤症状如发疹、红斑、搔痒等;呼吸道症状如气喘、胸痛、鼻炎等。其中皮肤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比较常见,而严重的会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食物过敏的机制非常复杂,与其相关的因素非常多,并不是只有遗传因素与其相关。有的宝宝开始添加某种辅食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有些长到4~5岁才发生食物过敏。食物过敏还与身体的免疫状态、目前的健康状况有关系。
如发现宝宝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荨麻诊、皮肤痒发红,或出现呕吐、腹泻,可能他是对这种食物过敏。如需要确切了解是否有食物过敏,可到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检查。检查一般包括牛肉、鸡肉、鳗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小麦、坚果、大豆、贝类等食物。某项结果如是阳性,会有相关数值显示,即说明宝宝对该种食物过敏,以及对此种食物的过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