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诗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鸟 乐 翻译策略
Abstract: Different birds fly all over the world while the common birds are the same. The birds of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world carry different cultural meanings while people have the same views, that is, the birds’ affec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mankind. The bird is one par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t has integrated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which becomes more harmonious and perfect. This paper is to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strategies of the ancient poems which connote the bird culture.
Key words: the bird, joy, translating strategies.
一、引言
古诗词曲不可无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得好:“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而鸟为景中之景。在人们心中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意义。那些用鸟儿花草表示乐的人是十分热爱自然的人,十分热爱生活的人,这些人大多对仕途生活有超然的想法,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以鸟儿写乐的古诗词曲中,大多数是描绘隐者的优逸。下面是对这类诗歌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二、译出鸟栖息处所
栖息野外的鸟大都住在树林里,但有二种不同的情况,一种住在巢里,另一种睡在露天。我们在翻译隐居周围的环境时,为了突出隐士的生活情趣及与自然的相洽,可将鸟“宿”或“睡”在何处译为宿或睡在何处的鸟巢里。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探讨其艺术效果。从视角的层面,在月明风清之夜,鸟巢可清晰地看到,游客(读者)会引起一连串的联想;从象征的层面,巢即家也,鸟巢由树枝草泥筑成,隐士的房子也由树枝茅草构成,说明房子十分简陋,聊以遮风挡雨也。从人与鸟的关系层面,说明人鸟和谐相处,他完全融合于大自然中。请看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与陶潜相比,该隐士更少杂念,心更“远”。他那儿僻远,无邻居,少行人――只有极少数的有归隐之念,或出家之人偶尔行走在野草覆盖的小路上。晚上,月光皎洁,一片寂静,偶然水中传来一二声叮咚。溪边树上挂着一个鸟巢,是乌鸦耶?是喜鹊耶?反正是鸦雀无声,这对鸟儿在寂静中进入梦乡。突然传来几声敲门声,那是寺里僧人来访。木桥的那侧是无边无际的宁静的原野,而近处山丘上雾气缭绕,似与远处的浮云相接,成了云脚。云儿漂浮,仿佛就是山石移动。当然,诗人一会儿就醒悟过来,知道这是一种错觉。这种醒悟和错觉让诗人有一种似真似幻、似醒似梦的感觉――他已融入了大自然,他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他的归宿。翻译“鸟宿池边树”中的“鸟宿”时,为了突出隐士以禽鸟为邻,以山川相伴,应将其译为鸟宿窝中而不是临时睡在树上。前四句的译文如下:
Few neighbours can be seen around the recluse’s hut,
A grass-covered path leads to the garden untended.
Birds fall asleep in nest in the tree by the creek.
A monk knocks at the door in the moon.
译者将“鸟宿池边树”译为Birds fall asleep in nest in the tree by the creek.鸟睡在窝里,读者会意识到他们不是迁移中的游民,而是有家室人,他们安居在此,高枕无忧。读者产生一系列联想――面前闪现出一幅一幅图画,得到一连串一长段的愉快的审美享受。读者体会到隐士已与周围环境,已与大自然融合一体。
三、现象导向本质倾向
所谓“现象导向本质倾向”是指将鸟儿的活动现象有意识地导向其本身的本质倾向,也就是将鸟儿眼前短暂的情爱活动导向其单配性倾向,即:人类所崇尚的“理想化”境界:终生不渝的爱情。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此民间戏剧也;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诗歌也,以上皆中华的鸟文化,西方人民未必知晓。当鸟儿活动在诗中起到局部象征作用,而又表示夫亲妇爱,白头偕老,则应将鸟儿间短暂相亲相爱活动引导到终身不想分离的人类爱情。我们要做的是,在东西方鸟文化的差距间指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path)而不是笔直宽阔的大道(road),让译语读者走上似乎漫长、却洋溢鲜花芬芳和泥土清香的探幽之道。请看杜甫的《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诗人历经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来到脱离战乱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重获家室儿女天伦之乐。浣花溪弯弯曲曲,绕过村庄,缓缓向远方流去。时值盛夏,白昼最长,村子里处处清闲幽静。梁上燕子,飞来飞去,自得其乐,浣花溪中,诸色鸥鸟,成双成对,自在快乐,它们或扑扑追逐,或呷呷聊天,或悠悠漂浮……诗人妻子,正全神贯注地画线制栖居,小儿正一本正经地做鱼钩。此时此刻,他不再奢求什么。诗人表达了他自得其乐,知足而乐的心情。“相亲相近水中鸥”,既是伴衬,又是象征――象征天伦之乐与夫妻相亲相近也。如照直译出,译语读者的目光只是停留在鸥鸟身上,而不能将目光拉向诗人夫妇,故应作引导。译文如下:
Clear waters wind
Around our village,
With long summer days
Full of loveliness;
Fluttering in and out
From the house beams
The swallows play;
Waterfowl disport together
As everlasting lovers.
译者将“胡亲相近水中鸥”译为Waterfowl disport together as everlasting lovers,译文把水鸟相亲相爱的小景导向夫妻相敬相爱的大景。这小景包括译文字面的景与译语读者由此产生的联想,就像通向主景的小路,那很美。如将这幅小景直译,译语读者会认为这些水鸟的情爱活动是时节的逢场作戏。如果小景不用比喻词as,而直接将其译为everlasting lovers,那么小景与大景就完全一样,小景就成了大景的缩小版,译语读者就会产生审美厌烦感。这种象征客体到象征主体的引导―这条小道究竟应多长,路上应有什么景致,这有一个动态的标准,那就是游客(这儿当然是译语读者)慢慢走过曲折,找到胜景。察看一会,然后又怀着同样浓厚的兴趣缓缓走过曲折,回到小景,接着再过去,再回来,徘徊徜徉。
四、结语
都穆《南濠诗话》说得好:“作诗必情与景会,景与情合,始可与言诗矣。”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有了它,大自然才和谐,才完美。世界各地诗人的想法有一点也是相同,那就是借助鸟儿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它成为古诗中重要的一部分,古诗有了它,才更和谐,才更完美。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译语读者体味到与我们相同的味、韵――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让我们与译语读者一起在这桃红、柳绿、莺啭的早晨酣睡不醒吧!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 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翁显良著,《古诗英译》,北京出版社,1985.
1、夜宿山寺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原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出处:唐代·李白《夜宿山寺》
4、《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5、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来源:文章屋网 )
1、意思是: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原诗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关联理论 古诗意境 翻译
一、引言
意境是诗歌表现的核心范畴,乃诗之本体,诗之灵魂。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意境”一词的提出,见于唐代王昌龄撰《诗格》一书:“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由“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升华过程,即由“实”到“虚”,故而,“意境”比“物境”、“情境”更为虚化。“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古诗意境翻译实为难中之难。本文旨在以关联翻译观为理论依据,讨论古诗意境翻译的最佳关联程度。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Gutt认为,译文应该是一个目标语语言文本,这个文本与原文本解释性地相似,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性的接收语语段,并且唯一能够区别译文和其他形式的解释性应用文本的标准是原文和译文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关联原则从需要传达的信息及其表达的方式两方面极大地限制了译文:译文应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便能使读者在不用付出额外努力的条件下获取原文想要传达的信息。在关联理论视域中,翻译研究的对象是译者的大脑信息处理机制的运作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寻求关联链和最佳关联的认知过程。Gutt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本身都具有最佳关联性,即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处理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越强,则读者在阅读中无须付出太多推理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语境含义或假设);反之,若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很弱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须付出较多推理努力才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因此,语义表述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充当对交际者意图假设的“来源”,换言之,它们能提供交际线索。意境深远,内在关联性较为含蓄,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推理空间。
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追求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阅读期盼相吻合。因此在古诗意境翻译中,译者应在原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原文话语之间寻找最佳关联,取得最大语境效果,即领会原文作者的全部意义和意图尽一切努力寻找最佳关联,力求在语义、语法、语音等多层面转换上与原语保持高度关联,传达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找出意境的最佳关联程度,促成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间接“互明”,即使译语获得与原语高度一致的审美等效。
三、古诗意境英译中“意”和“境”的再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诗歌的意境美是客观现实美图(象)在诗人主观精神美感(意)中的相触相融,并通过独创的艺术构思,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段,形成理想的艺术境界。文化意象所衍生的文化意境或者情感意境则远远穿越了具体的“意”和“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意境所指的“意”已经非所指意义,而是诗人情感意义,具有独特的韵味,谓之诗境,乃诗之灵魂。人们常说,“读诗难,写诗难,译诗更难”,道理就在此。
来看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许渊冲译: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Yellow CraneTowers.
For Yangzhou in spring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许渊冲先生提出:“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他认为“意美”一般包含四个内容:一是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境;二是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三是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四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在此译文中许渊冲总体构思上采用译意不译字的译作手法,灵活增减词语,变换句式,使得译作意境鲜明,画意深厚。译文创造性地运用对称整齐的句式,“烟花”-“green with willows” 和“ red with flowers”译出了满目的春色。英美读者获得了古诗意境美的再现。
另外,诗歌的特殊形式决定了它在词法、句法方面不同于其它文学形式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特殊的诗歌语言表现技巧,构成了诗歌的意境美,使诗歌具有了含蓄美。古诗的结构要求尤其严,而这些结构是英语诗歌中所缺乏的,古诗特殊的结构通常在翻译中无法再现。然而,译者找出原诗中这些特殊结构所具有的交际线索,转换意境的美感。来看李清照《声声慢》的前两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叠词造就了一种悲伤的凄美,用词凝练,语言节奏短促,是意美,音美和形美三者的结合,实乃千古名句。许渊冲翻译如下: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硬搬汉语的叠词修辞手段,其结果将不成行文,因此无论读者付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得到任何的语境效果。译者必须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找出最佳关联,表达出诗词的意境美。译文把“寻寻觅觅”译为“I look for what I miss”,把“冷冷清清”“I know not what it is”,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诗的句子结构美感。运用主语的重复,so的重复,和音韵的重复,把这些诗句紧凑成节,富有音韵感,意境之美自在其中。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 框架关系 古诗词翻译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如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李宏、王寅,2005)、认知体验的等值翻译研究(宋德生,2005)、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力(萧立明,2005)。这些研究从宏观角度诠释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亦开始用框架语义学等具体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如俞荷晶(2008)从框架语义学角度论证了翻译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刘国辉(2010)阐释了翻译“三步曲”中框架语义认知的重要性,轩志峰(2011)则论证了框架语义学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中的功能,讨论了翻译中语义框架重现、再塑等问题。尽管如此,运用框架语义学理论探究英译的具体运作机制的文献并不多见,对古诗词的英译实证对比研究则更少。本文以古诗词《石灰吟》的英译实践本为例,着重探讨框架语义学在古诗词英译中的运作机制。
二、框架语义学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为人们理解和描述词项(lexical item)意义及语法构式(grammatical construction)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强调,对词义的描述,首先依赖于概念构建,因此,概念构建为词在语言和言语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了背景及动因(Johnson et al,2001)。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通过框架来展现经验主义语义学的研究成果。框架可以是任何一个概念体系,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要理解该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换言之,该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其他概念。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一个经验范畴,而该范畴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语境是由该词的某个典型用法的多个方面决定的。用框架语义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和分析还涉及到原型(prototype)和视角(perspective)等重要概念(Fillmore,1982)。Fillmore(1977)把定义和意义理解所依靠的框架称为“原型”,而范畴、背景、语境等概念皆通过原型来理解。语言意义因框架而来,框架本身亦由语言唤起,语言形式相当于观察整体画面的一个“视角”。
总之,框架语义学从认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等因素,为意义的形成提供全面、整体的解释,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人工智能、词典编纂、话语分析、语言习得等领域。(邓静,2010)
三、框架语义学在翻译中的运作机制
作为人类思想交流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翻译能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通过重新表达原文思想进行交流,也就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大致相同的感受(毛发生,2005)。翻译也是译者解读源语、构建译语文本的过程,在解读源语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源语文本的每个词语放在特定的语义框架中去理解。译者只有对源语文本的语义框架有正确理解,才能将所译文本放在译语的语义框架系统中去定位,确定其含义、搭配方式及语体风格等框架因素,译文才能符合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传神”等翻译标准。框架语义学对理解源语文本、重构译语文本以及评价译文质量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由于源语和译语的语义框架系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在构建译语文本时,译者需要根据源语文本中各个词语提供的语义框架,重现或重构译语中的语义框架(轩志峰,2011)。换言之,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将形成四种运作模式,即框架重合、框架包容、框架相交、框架独立。
框架重合(如图1)指译语框架(A)与源语框架(B)所揭示的语义框架与框架因素一致。无论是源语框架还是译语框架,通常是多个子框架共同作用的产物,如社会框架、文化框架、情感框架等。而子框架又是由其内部多个框架因素合成的。这些因素相互匹配、映射、组合,最终输出译语框架或源语框架。若译语的框架因素与源语的框架因素完全连通,则两者的子框架完全重合,那么可视为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重合。
框架包容(如图2)指源语框架的语义框架和框架因素超越了其在译语框架中的范畴,反之亦然。若源语框架(B)包容译语框架(A),此时译者是基于源语框架所凸显的所有子框架,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筛选,将量化后的子框架进行合并、精制、完善,整合出新框架,即译语框架。那么译语子框架数必然少于源语子框架数,形成原语框架投射于译语框架的情况,即源语框架大于译语框架。若译语框架(B)包容源语框架(A),译者则是先对源语进行主体解读,在大脑中凸显其自身的子框架,而这部分子框架既包含源语子框架,又存在着超越源语子框架范畴的多余子框架,译者将源语子框架与大脑中凸显的子框架全部整合,使得译语框架大于源语框架。
框架相交(如图3)指源语框架(A)与译语框架(B)的语义与子框架部分一致。在文化、语用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下,译文有时难以避免偏差。译语框架分解后,形成多个子框架。如上所述,子框架内部必然存在多个框架因素。将源语框架的框架因素与译语框架的框架因素相互映射,部分因素可以相互连通,而部分则独立。独立部分为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偏差部分。译语框架的子框架与源语框架的子框架部分连通,部分独立的现象就称为框架相交。
框架独立(如图4)指源语框架(A)与译语框架(B)的语义与子框架互不连通。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有些意象的表达已约定俗成。为了让受众能体会到源语读者的感受,译者通常要站在读者视角,进行二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译者从读者视角考虑到的子框架与源语凸显的子框架完全不同,那么前者在将子框架进行合并、精制、完善后,生成新框架,即译语框架。而合成后的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的子框架及框架因素各不连通,当译语框架的框架因素向源语框架的框架因素进行映射时,两组框架因素之间互不连通,此时可视为两个框架各自独立。
图1:框架重合机理示意图 图2:框架包容机理示意图
图3:框架相交机理示意图 图4:框架独立机理示意图
四、《石灰吟》英译的框架运作机制分析
古诗词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有别于小说、散文、戏剧、寓言等文体。古诗词言简意丰,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性强,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于谦的《石灰吟》讲述了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上,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表面看来,这首七绝是咏物之作,即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突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也要把白色粉末奉献给人们的气节。深层解读后,该诗文却是诗人别具匠心之作,即咏物言志,表达诗人将自己愿为国效忠的情怀与高洁无畏的精神寄托在石灰之中。《石灰吟》原文如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笔者于2015年4月选取了所在院校12级英语3班四位同学对《石灰吟》进行英译实践的译文,其译本在下文分别注为1、2、3、4。为便于比较,笔者还选择了许渊冲(2013)、王知还(1995)、卓振英和刘筱华(2010)的三个译文,下文分别注为5、6、7。七组译文均见附录1。
(一)框架重合
如前所述,框架重合表明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所凸显的语义和子框架一致。如在标题“石灰”的翻译中,译本7为“limestone”。牛津英汉高阶词典(第7版)(下文简称为OALE)将其释义为“a type of white stone that contains calcium,used in building and in making cement”。由此可知,“limestone”的外在特性为“white stone”“contains calcium”;其用途为“building”“making cement”;其语义为“含有钙元素,用于建筑和制造水泥的一种白色石头”。结合源语的情景框架“深山”“锤”“凿”“焚烧”等,说明原文的“石灰”指处于原始状态开采出来的石灰石,其外在特性、用途及语义与译文相同,即源语的框架因素与译语的框架因素完全连通,这也表明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完全重合。
再如,尾联“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5为“You’ll purify the world by washing it e’er white”。OALE 将“purify”释义为“to make sth. pure by moving substances that are dirty,harmful or not wanted”。OALE将“washing”释义为“to make sb. or sth. clean”。原文中的“清白”既可以做动词,也可做名词。源语的社会框架与文化框架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某种期许,即诗人希望能以自身的清白带动当时社会的清白,也是历朝有良知的官员和文人对社会文化所抱有的理想。对比“purify”与“white”,前者表示使某物变纯,强调动作;后者表示使某物具有某种外在特性,着重于状态。“purify the world”与“wash it white”所凸显的语义框架为“清白人间”和“人间清白”。这就使得译文框架既含有源语框架的动词因素,又拥有源语框架的名词因素。因此,将译语的这两个因素整合后,输出的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必然完全重合。
(二)框架包容
框架包容说明源语的语义框架和框架因素超越了其在译语中的范畴,源语框架投射于译语框架,反之亦然。首先,在首联“深山”的翻译中,译文1和4译为“remote mountain”。OALE把“remote”释义为“far away from places where other people live”。其语义框架因素分别为“far from place”与“other people live”,即远离他人生活的地方。结合社会框架后,“深山”这个常用意象,往往与文人骚客因厌世或避世所隐居之处相联系。从社会文化视角看,译者大脑中的社会框架与文化框架拓宽了译者语义框架的选择范围,使译文的框架内涵得到延伸。译文的语义框架既有偏远山区之意,又吸收了该诗所体现的社会框架与文化框架。因此,译文所包含的语义框架及框架因素超越了其在源语中的范畴,即译语框架包容原语框架。
另外,尾联“要留清白在人间”表明诗人对自身的期许,即希望自己为国效忠、高洁无畏的精神可以长存。尾联中的关键词“清白”,为双关语(pun),既指石灰本身颜色,也指诗人高洁品质。译文3、4、5、6、7均以“white”为词根。OALE把“white”释义为“having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and of milk”。从其语义看,乳白色或雪白色与石灰本身颜色相符,上述译者仅表达了“清白”这个双关语中的表层含义,而诗人的情感框架等内层结构未能展现。因此,源语的语义框架便包容了译语的语义框架。译文2的“virtue”为一个比较宽泛的用词,通常指道德、美德,虽有“清白”的表层语义,但译文2对“清白”在古今异义把握不够,使其语义框架因素所属范围大于源语语义框架因素,造成译语的语义框架包容源语的语义框架。
(三)框架相交
框架相交指源语与译语的语义框架与框架因素部分一致。观察标题“石灰”的译文,除译文7外,其余均译为“lime”。OALE 把“lime”释义为“a white substance obtained by heating limestone,using i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o help plants grow”。“lime”的语义框架受其外在特征因素“white substance”“obtained by heating limestone”及用途属性因素“using in building materials”与“to help plants grow”所限。“lime”指成品石灰。结合原文凸显的情景框架“锤”“凿”“深山”,说明此处的“石灰”指未开采的石灰石,而非成品石灰。将上述框架整合后,输出的译文(lime)与石灰石的元素组成特性相同,但外观属性不同,因此,“石灰”译文“lime”的语义框架与源语的语义框架相交。
再对比“粉身碎骨”的译文,译文1、2、4、5、6将“粉碎”分别译成“being smashed into piece”“become into piece”“crushed and smashed into piece”“broken into piece”“crushed”。从语义视角看,五组译文的语义框架皆为“成为碎片”。OALE把“break”“smash”“become”“crush”分别释义为“to be damaged and separated into two or more parts,as a result of force”“to break sth.,or to be broken,violently and noisily into many pieces”“to start to be sth.”“to break sth. into pieces or into a powder by pressing hard”。由于“being”与“become”为系动词,表示某种状态,而本节以对比实义动词为主,因此这两个词项不作分析。smash和crush都有break的含义,但break侧重外力的粉碎,smash侧重粉碎时伴有暴力和噪音,crush侧重粉碎时通过压力。比较三组英文释义后发现,“smash”与“crush”基础含义都聚焦于“break”,但由于三组动词有各自偏向性,即译文在已凸显的框架因素上与源语的部分框架因素相同,而各自侧重点所偏向的框架因素有所不同,使得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构成部分相交的关系。
“千锤万凿”的译文也有其各自的特点。译文5在译者大脑中所激发的语义框架是“hammer blows”。OALE 将“blow”释义为“when the wind or a current of air blows,it is moving”。译者将“hammer”(榔头)的重力敲击与虚无缥缈的风“blow”(吹)结合,此时将“石灰石”与“诗人”“榔头”与“折磨”这两组词项进行映射,石灰石被榔头敲击就好比诗人在当时社会所受到现实折磨一样。用“blow”体现出诗人在面对危险与黑暗现实时,更多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坦然与安定,仿佛诗人自身的高尚品质丝毫不受外物影响,这也与当时文人骚客间所盛行的社会文化风气一致。译文5以原文语义框架为基础,将源语语义框架、社会文化框架、情感框架相整合,使译文更加丰满,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而原文与译文除基本的语义框架一致外,在社会框架与文化框架层面,两者都有些许出入,这就促成了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的部分相交。
(四)框架独立
框架独立揭示了源语与译语的语义框架与框架因素互不连通的现象。对比“深山”的译文,不难发现,除译文1与4外,其余译文皆译为“deep mountain”。OALE把“deep”释义为“it extends a long way down from the ground or from the top surface of something”。其框架因素为“a long way”“down from”“ground”“surface of something”,即一个纵向的深度概念。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框架,“深山”突显的语义框架因素为“文人墨客”“避世”“隐居之地”,并非指物体或地面纵向深度。这说明译文突显的框架因素与原文的框架因素完全不对等,即译文1、4的语义框架与源语语义框架相互独立,互不相关。
对“若等闲”译文的处理亦是如此。译文5译成“you’re not in woes”。OALE 把“woe”释义为“great unhappiness”。从语义视角看,“woe”侧重于情感上的巨大不悦。且看“若等闲”中文释义为“好像平常事一样”,在语义上侧重于个人处事态度的平和。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时,其大脑将源语隐性的情感框架显性化,并将这个单独的子框架输出为译语框架,从而使读者直观体会到源语作者所感受的痛苦。而源语框架则是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情感因素表现诗人内心之痛,尽管最后所表达的内容一致,但译语框架俨然脱离源语框架而自成一体。若将译语情感框架内的因素主动向源语框架内的因素进行映射,两者展现的语义框架和情感框架各不相同,无法连通,从而使译语框架独立于源语框架。
五、结语
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以古诗词《石灰吟》的英译为例进行探究,对比了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对应机制。研究发现:1.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重合不是两者语义框架的单向重合,其中因考虑到情感框架、社会框架、文化框架等多项重合,从而使译语框架与原语框架达到最大契合度;2.翻译时,译者难免受心智活动的影响,从而根据源语已凸显的语义框架进行二度创作,或类推其他隐性框架,产生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包容的情况;或缩小已有的显性框架数量,使译语框架与源语框架相交。但无论框架数量增加或减少,译者都应考虑译语读者大脑中可能存在的固有框架,即译文的接受度,增减所需框架,最终呈现贴切的译文;3.源语框架与译语框架的独立说明在翻译时,译者不应局限于源语框架,应在全面了解源语与译语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后,从译语读者的语用习惯、文化背景出发,将源语框架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新框架凸显出来。
附录1
1.Song of the Lime
Hammered and chiseled thousands of times from remote mountains,
The lime makes light of the burning of raging fire.
I like the lime,will not at all be afraid of being smashed into pieces
For the righteousness still lives on in the world.
(周沈艳 译)
2.Song of the Lime
Come out if deep mountains after thousands of being hammered,
It is usual when suffer raging fire.
There is no fear even if become pieces,
Only leave virtue in the world.
(陆霞 译)
3.Song of the Lime
You have hammered a thousand times,
Then come out from deep mountains.
Though suffering fire and heat,
You take it easy.
Though your destiny is being destroyed,
You show no fear.
You are willing to leave your whiteness in the world.
(陈萍 译)
4.Lime
Hammered thousands of times,
Then it comes from remote mountains.
For all the raging flames and fires it bears,
It stays unruffled and unhurried.
Crushed and smashed into pieces,
It shall never show anything like fear or dread,
But leave whiteness and pureness to this earth.
(毛思棋 译)
5.Song of the Lime
You come out of deep mountains after hammer blows;
Under fire and water tortures you’re not in woes.
Though broken into pieces, you will have no fright;
You’ll purify the world by washing it e’er white.
(许渊冲 译)
6.Lime
Hacked and hammered a thousand times,
From the depth of the mountains it comes.
Through hectic heat and frantic flame,
Unperturbed it stays the same.
Flesh and bone to smithereens crushed,
It still is unafraid,unflushed.
For all it desires from its birth,
Is leaving whiteness to this earth.
(王知还 译)
7.Song of the Limestone
Thou,having suffer’d countless strikes, come’st out from mountain deep;
Undaunted in the face of flames which do around thee leap.
Though destin’d to be pulveriz’d thou show’st no sign of fright,
For‘tis thy wish to leave with th’world a lily white!
(卓振英,刘筱华 译)
(本文为宁波大学2015年SRIP校级重点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Fillmore,C.Topics in Lexical Semantics[A].In
R.Cole(ed.).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C].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7.
[2]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A].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1(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C].Seoul:Hanshin,1982.
[3]Johnson C,Filmore C,Wood E,Ruppenhofer J,Urban M,
Petruck M.Baker C.The FrameNet Project:Tools for Lexical Building[M].Berkeley:Intern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2001.
[4]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1):66-71.
[5]刘国辉.框架语义学对翻译的“三部曲”启示[J].外国语文,
2010,(4):74-79.
[6]李弘,王寅.语义理论与翻译研究――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
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35-39.
[7]毛发生.京剧术语翻译及其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5):24-35.
[8]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J].中国翻译,2005,
(5):21-23.
[9]王知还.古今爱国抒情词诗选(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
翻译出版公司,1995.
[10]萧立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572-575.
[11]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元明清)[M].北京:
海豚出版社,2013.
[12]轩志峰.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2):105-110.
[13]俞荷晶. 框架语义学角度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
2008,(3):54-57.
[14]卓振英,刘筱华.英译中国历代诗词[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原文:《送灵澈上人》
作者:刘长卿 〔唐代〕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2、翻译: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文化意象 差异
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华古诗有着独特的语言特征:它们形式工整、韵律对称、意境深远。翻译活动通过语言和文字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引进异域的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但中西文化在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思维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也有很大不同,而古诗由于其独特的题材比其它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有难度。本文以古诗《无题》的翻译为例,着重探讨中英文化意象方面的差异及对待这种差异采取的翻译技巧。
一、 古诗翻译的标准
翻译最基本的要求是忠实与通顺。但诗歌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文化底蕴等方面都与其它文学形式有较大差异,需格外注重意境和韵味的传达,因此对诗歌翻译有着更高的要求。诗歌译者要具备译者与诗人的双重品质(李连波,2008)。许渊冲提倡诗歌翻译的“音美、形美、意美;江枫力求“形神皆似”,其他翻译家也以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方面为侧重点对诗歌翻译提出了不同标准。其实,古诗英译没有特定的标准,译者需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二、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古诗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符号本身,更侧重传达文化。中英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句式、思维模式、文化意象、地域习俗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中英文化意象方面的差异。
文化交流活动中最棘手的就是深层文化沟通,而诗歌表现的往往就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这些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古诗英译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中西诗人的感性不同,可以引起中国诗人诗兴的食物未必都能触发西方诗人的灵感,西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读惯中国诗的人所不易领悟(吕叔湘,1980)”。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在古诗翻译方面最大的影响就是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们在诗句中的物象联想不一,如古诗中常出现的一个词“西风”,中国人看到这个词会联想到它的寒冷和万物凋零的景象,《西厢记》有诗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杨立刚, 2004)。而西方文化中则没有这样的联想,相反,西方文化中喜欢吟咏西风,歌颂生命,如雪莱的《西风颂》中“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还有“西风啊,是你以车架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黑暗的东床上”等整句都表达了这种意象,下面笔者通过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来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意象差异。
无题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不能挽回,固有首句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下面是这首诗的英文翻译:
No Title
①So hard we finally met, yet separated,
spring did not last, flowers faded,
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
②Silkworms produce silk till they die,
flame twinkles till the candle runs out,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③In mornings into the mirror I am worrying aging,
so lonely I feel at nights when reading,
even the light from the moon is chilling.
④Far away from where you live,
I cannot reach you, my dear,
Hence, I send you letters sealed with my kiss.
可以看出,原诗①句中的“东风”在译文中没有体现,西方人对“东风”也不会产生东方人的联想;多出的一句“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在原诗中虽不存在,但是确有此含义,这种翻译是一种意译的做法,值得借鉴。②句中“春蚕”及“蜡炬”的翻译虽然严格按照字面翻译了出来,但是西方人看了却不一定明白,因为他们的文化中对“蚕”和“蜡”并没有东方人的这种联想,于是译者添加了“I will love you forever”,这是译者对诗歌意义解读而做的努力。③句应该说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但意境却大不如原诗。 ④句原诗中涉及两个神话故事,“蓬山”即蓬莱山,海外三神山之一,诗中指对方住处;“青鸟”是神话中的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诗中借指传递消息的人。这些中国人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西方文化并没有这两个概念,因此他们不能产生同样的文化意象,加上思维方式差异,他们在头脑中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因此④的译文也只是译出了其字面含义,让读者能够理解其概念意义,至于文化信息就不能传递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 结语
文章通过对古诗《无题》的差异探讨了中西文化意象差异。其实,中西两种文化在文化习俗、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交方式、、地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对中国古诗的英译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这要求译者不仅精通中英两种语言,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把古诗原文的风貌完整呈现也许是很难的事情,但只要对这些文化因素妥当处理,让译入语国家的人们理解古诗是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高嘉正.吃透原诗―古诗英译的首要之举[J].上海科技翻译, 1999(4).
[2]肖娴.古诗文化内涵翻译的句式差异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
[3]杨立刚.试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4]吕叔湘.中诗英译对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2、译文
长夜漫漫,故人都在哪里,行船在这碧波夜月之中缓缓前行。
天空辽阔悠远,思念故乡的情思越发哀切。
身外的景物没有人的忧愁,清澈的河水也自在流动。
想到回家时林中树叶不知换了多少个春秋了,拥着乡愁坐在寂静的夜里,任凭寒露渐生,打湿了衣袖。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 :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孙大雨,1997)
版本4: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to?hill?”和“from?path?to?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一、 解读课标的学段目标,厘清古诗的教学目的
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随性,是因为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而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与表述。因此,可以回到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厘清古诗教学的目的,明晰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方向。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诗歌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的描述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描述的重点词语是“诵读、想象、获得体验、感受优美”,从描述的顺序来看,“诵读、想象”是具体做法,而“获得体验、感受优美”则是在这样的做法下应获得的结果。第二学段的描述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诗文大意”[1]。关键词是“诵读、诵读过程、体验、想像、领悟”,可见诵读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体验情感、展开想像和领悟大意是诵读要达到的三个目标。第三学段的描述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1]。这个目标的描述较具体,把握诗意、想像诗境、体会情感是阅读诗歌要完成的三个目标和任务。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诗歌教学目标是“诵读、想像”――“诵读想像,领悟诗意”――“阅读并把握诗意,想像意境,体会情感”,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并且每个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即第一学段以诵读和想像为主要目标,第二学段以诵读、想像和理解诗意为主要目标,第三学段则以想像意境、体会诗情为主要目标。这样的层次性、逻辑性以及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说明了诗歌的教学是从带着学生读诗到让学生自己读诗,是一个逐步带领学生学习阅读诗歌、走向诗歌深层阅读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古诗教学是一个古诗学习经验不断累积、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读懂每一首古诗,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累积阅读古诗的经验、发展阅读古诗的能力。
二、 设计能力发展的层级,重构古诗的学段目标
既然教学古诗就是儿童累积经验、发展能力的过程,那么,古诗教学就应当“教”经验、“教”能力。这样的经验和能力是哪些呢?从上述对古诗教学意义的梳理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诵读能力”“翻译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四个方面。而“经验在课程中是生成的”,并“在课程中通过理解不断改组和不断更新的”[2],“每一阶段的课程都是以前一阶段的课程所形成的经验为基础,并且以引导学生经验的发展为目的”。因而,明晰“诵读能力”“翻译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的层级,有助于突出能力训练的重点,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能力和经验的发展。然而,由于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对此缺乏具体的描述,使得一线教师很难把握每个学段能力发展的重点,以致古诗教学常常游离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之外。因此,设计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能突出学段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主体地位,使教学重点突出、课程推进清晰化,利于学生有效地累积经验,形成和发展阅读古诗的能力。
1.设计诵读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诵读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同源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3]当三种艺术分化后,“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后来变成它的传统的固定的形式”[3]。诵读则是感悟古诗节奏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通过诵读感受到了古诗节奏的变化,才能借助想像走进诗境,体会出古诗中流露出的情感,进而获得对古诗深层次的理解。因而,诵读是古诗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童子功。而对于诗歌的诵读而言,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认为诗歌语言的节奏由三种影响合成,分别是发音器官构造的影响、理解的影响和情感的影响。可见,诵读古诗能力的发展应该经过“诵读出语音的节奏――诵读出理解的节奏――诵读出情感的节奏”三个层级。所以,在培养学生古诗诵读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相应地设计为:第一学段能正确诵读古诗,并能诵读出古诗的语音节奏;第二学段能较为熟练地诵读古诗的语音节奏,并能用诵读表达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第三学段能诵读入境并能用诵读表达出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2.设计翻译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翻译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意既包括古诗的字面意思,即所谓的诗歌大意,也包括古诗的内在意蕴。要真正读懂诗意,则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字面意思,翻译出诗歌的大意,更要领悟古诗的内在意蕴。翻译诗歌大意是理解古诗的基础,悟出内在意蕴则是理解古诗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翻译诗歌大意是他们理解古诗的桥梁,翻译能力影响着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而儿童翻译诗歌大意的能力首先是理解字词的能力,其次是将字词意思组合成诗歌大意的整合能力。可见,儿童翻译能力的形成是以理解字词的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整合能力,由不熟练到熟练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培养儿童翻译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图画或故事大体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并能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能借助注释、图画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并能连起来大体说出诗歌大意;第三学段能借助注释较为熟练地说出诗歌大意,基本把握诗歌的内容。
3.设计想像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想像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是想像的表现。写诗是诗人运用想像将形象与情感融合而创造诗境的过程;读诗则是读者利用想像将文字还原成形象,再造出诗境,感受诗歌情感的过程。因此,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想像意境是一种有意想像,是阅读古诗的一项重要能力。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认知水平和言语水平的不高,不经过训练的小学生还不能自主地从古诗精炼的语言中想像出古诗的意境。可见,学生意境想像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想像的方法,让他们由能从诗句想像出画面,到由诗句想像出情境,最后再到由诗句想像出诗歌的意境,不断地累积经验,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在想像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故事、图画等媒介想像古诗描写的情境;第二学段能借助古诗的语言想像诗歌的画面并能简要描述;第三学段能扣住关键的诗句和诗歌意象想像古诗的意境并能具体描绘。
4.设计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情感体验能力的学段目标
古诗是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而“思想、情感和语言是一个完整连贯的心理反应中的三方面”[3]。所以,古诗的语言就是诗人的情感。但儿童因为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等不足,会将古诗的语言与情感割裂开来。所以,对于儿童来说,体验古诗情感的能力就是从诗歌语言主动感悟出情感并展开体验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能感受到诗中的情感”――“能感悟出诗中的情感”――“能体验诗中具体的情感”三个阶段。因此,在培养儿童情感体验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故事、图画等媒介大体感受到古诗中的情感;第二学段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第三学段能借助意境和资料,扣住关键的词句体验诗情,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厘清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能让我们明白古诗教学的意义所在,而从古诗教学的意义出发重构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则能清晰地呈现出学生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使每个学段教学目标的指向更加凸显。有了这样清晰的目标指向,教师教学古诗的学段意识就会得到增强,从而使古诗教学呈现出学段性,以求最大成效地促进学生古诗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古诗;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2-02
一、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格律、意象丰富,并以其简约的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卓然屹立于世界诗坛。唐诗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而唐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韵味丰富的特点也让很多译者望而生畏。
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异化之说。实际上,归化异化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韦努蒂曾说归化策略就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Lawrence Venuti,1995:20)即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而异化策略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Lawrence Venuti,1995:20),即让读者向作者靠拢。由此可知,直译和意译侧重语言层面,而归化和异化偏向文化层面。
二、归化与异化在古诗翻译中的运用
古诗,一个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瑰宝,翻译时不仅要注意英汉语言的差异和转换,更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之间的差异。以下我们选取了许渊冲和弗莱彻的《长恨歌》英译本,以此来深入分析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指导下古诗英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归化策略的应用。汉语古诗的一个特色就是主语的省略。通常,中国读者能猜出诗歌的主语,而对于国外读者来说就比较困难了。“汉语语法重意合而轻形合,最典型的就是主语的省略。在汉诗英译时,绝大部分译者都采用补出主语这一技巧,即增益法,属结构增益。”(李正栓 贾晓英,2011:52)在古诗英译中,大部分译者都会选择归化的方法即补出主语来达到英语语法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例如,对“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翻译,许渊冲的译文是“Turning her head, she smiled so sweet and full of grace.”(S渊冲,2003:329)弗莱彻的译文是“If she but turned her smiling,a hundred loved were born.”(许渊冲,2003:318)。在这一句诗里,诗人只是说“回眸一笑”,并没有说是谁,但在汉语中,正是因为主语的省略使这句诗具有别样的魅力,且成为千古名句。翻译为英语时,两位译者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增益的方法填补了主语。中国古典诗歌内涵丰富,用词凝练,对具有丰富文化气息的古诗翻译而言,使用归化的方法主动增补能让译语读者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弥补历史文化背景的缺陷,从而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播。
“简化是让译文更简洁更易懂的过程”(李正栓 贾晓英,2011:53)在归化的翻译策略中也有简化翻译技巧的运用。诗的后文“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许渊冲译为“Actors although still young,began to have hair gray;Eunuchs and waiting maids looked old in palace deep.”(许渊冲,2003:331),弗莱彻的版本则是“Tresses of her comrades. Were newly streaked with grey. The eunuchs of her palace. And women pined away.”(许渊冲,2003:325)。许渊冲把“梨园弟子”直接译为“actor”,因为对译语读者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梨园”在中国是戏院的意思,“梨园弟子”就是戏曲演员。在不影响诗歌原意的前提下,简化翻译为“actor”对他们来说更容易理解且不会造成阅读受阻。而弗莱彻则译为“comrades”,虽然也运用了简化的方法,但原意的传达并不充分。
2.异化策略的应用。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芙蓉”、“荷花”和“莲花”通常指代一种花,它们寓意着高贵、典雅和富贵。在《长恨歌》中有一句“芙蓉帐暖度春宵”,比较一下许渊冲和弗莱彻的译文:
“How warm in her pure curtains to pass a night of spring!”(弗莱彻)(许渊冲,2003:319)
“In lotus-flower curtain she spent the night blessed.”(许渊冲)(许渊冲,2003:330)
首先来看“芙蓉帐”的翻译。弗莱彻把它译为“pure curtain”,而许渊冲则直译为“lotus-flower”。实际上,在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芙蓉”或许并没有“典雅、富贵”之说,按许译,则会让译语读者了解到杨玉环生活的富足以及“芙蓉”在中国的寓意,这里的异化策略就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文化。而在“春宵”的翻译中,弗莱彻直译的“night of spring”与许渊冲的“night blessed”相比更容易使译语读者产生共鸣。“spring”比“blessed”更能让译语读者在直观上体会到汉语特有的“春宵”的含义。此时弗莱彻的异化策略就更胜一筹。
在《长恨歌》中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出名的典故“金屋藏娇”出现在诗句“金屋妆成娇侍夜”中。“金屋藏娇”的典故起源于汉武帝。汉武帝年幼时,他的姑姑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许配给他,童稚的皇帝当场回答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金屋”即被后世指称为华丽的房屋。许渊冲把此句译为“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 when dressed in Golden Bower.”(许渊冲,2003:330),弗莱彻则译为“When dressed,in secret chamber,her beauty served the night.”(许渊冲,2003:320)。在这里,弗莱彻间接地采用了异化的策略,因为人们有时也会使用“金屋藏娇”来形容男子的家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但此处的异化译法可能会使译语读者感到困惑,为什么会把一位美丽的女子藏起来。许渊冲则直接采用了异化策略中经常使用的“直译”的技巧,仅用一个“Golden”就完美地向译语读者阐释了“华丽”的意思。
三、结语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选取了《长恨歌》部分诗句的译文进行研究,综观这些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每种译文都是归化和异化策略使用的结合,译者只选取一种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译文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现实的。
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翻译目的,若想要再现原文的风格,传播浓厚的异国情调就可以采用异化策略;若想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减少文化摩擦,可以采用归化策略。但通过对不同版本的《长恨歌》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交流的需要以及缓解文化冲突,古诗英译的译者也经常会使用归化策略,从而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在古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达到翻译目的,以期更忠实地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don:Routledge Press,1995.
[2]李正栓,Z晓英.归化也能高效地传递文化――以乐府诗为例[J].中国翻译,2011,(4):51-53.
[3]贾晓英,李正栓.乐府英译文化取向与翻译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10,(4):91-95.
[4]谭载喜.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5]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6]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卓振英.汉诗英译论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记者招待会;中国古诗词;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70-02
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两会记者招待会中所使用的语言比较正式,风格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由于口译的内容往往涉及国家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译文务必要忠实于说话人的意图。
一、释意理论与口译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时,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听众能够听懂的话前,实际上是要经过三个过程的:“理解”、“脱离元语言外壳”、“信息重组”。
在“理解”的过程中,口译员首先必须听清源语,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不仅要理解语言成分,而且要理解暗喻内容,然后分析理解其源语的意义和篇章的语境。“口头表达是转瞬即逝的,讲话使用的有声符号逐渐消失,听者―译员保持着非语言形式的记忆,处于意识状态的思想或提到的事实”[1]。
译员在词语消失时,马上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理解了的思想内容,即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这一过程被称为“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在理解和表达间加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是释意理论对言语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对该科学的贡献,而且这一结构对研究翻译教学法意义重大”[2]。
“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造出新的句子,并且使这些句子符合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二是要易于听懂”[3]。这一过程即为原语信息内容的重组。
二、记者招待会古诗词口译实例分析与策略归纳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及最佳体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中。古诗虽寥寥数字,却内涵精深、外延悠远。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文达意,而且可以实现艺术效果和文化交流。
1.语意解释。语意解释是指在口译时,对由于文化、语言、政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理解困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译员必须抓住原语言的政治内涵及文化内涵,尤其是当发言人引用中国古诗词时,译员应对一些细节进行必要的阐释,以使得听众能更好地理解发言人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语意解释不失为对中国古诗词口译重要而有效的策略之一。
例1:2003年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说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士家人》,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生死以”的意思就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里必须重点指出的是:在汉语中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这里“生死”一词中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的陪衬;而“祸福”的真正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现场译员在翻译时很好地运用了释意理论,给出如下译文: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笔者认为译员在翻译前半句时运用了语意解释策略,对“生死以”进行了恰当地诠释,充分表达了想要表达的为国为民甘愿付出一切的决心,而对于后半句的处理,运用了“fortune”和“misfortune”一对反义词来表达“祸福”,简洁明了。
2.直译法。口译即释意,但是若某些诗词通过直译法既可以表达原文的意思,又可以保持原文的形式,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译文充分体现了释意理论中“忠实”的要求。据统计,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约70%的内容是采用直译法。显而易见,直译法是记者招待会口译中最常用的口译策略。
例2:2008年记者招待会上,时任总理的在谈到人民群众关注“两会”、关心政府工作时说:“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译文:Sometimes when I was surfing the internet,I was also pondering over the following lines:“what peoples' concerned about is what preoccupies my mind,and what preoccupies the minds of the people is what I need to address. "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虽短短十六个字,却包含着总理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良苦用心。要在进行现场口译时做到形意兼顾,并不容易。但译员以直译法准确而明了地传达了总理的意思,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平行并列句的形式以弥补原句形式上的修辞效果。
3.要点整合。要点整合策略是指译员对原语言进行压缩整合,以便使译文能更加流畅,也更易被听话人所理解。一般而言,当有些中国古诗词表达的意思相近时,采取要点整合策略就十分有必要了。
例3:2003年在回答关于政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问题时,总理说:“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意思是“因有忧患而使人生存发展,因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出自《左传》,意思是“处在安逸的状态下也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这样有所准备就可以免除(将会出现的)隐患。”可见这几句话都表明“人要有忧患意识”这一核心意思。因而在口译时,不必将每句话都译出。现场译员考虑到这点,运用要点整合的口译策略,将其译为:One prospers in worries and hardship and perishes in case and comfort.
三、结论
以四字格,五言或七言为主的中国古诗词,以其简洁的形式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虽历经千年,仍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英汉双语在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差异,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有其即席性和时效性的特征,往往会给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本文借鉴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释意理论,以历年来“两会”记者招待会中所引用的古诗词为例,尝试性地分析总结了中国古诗词在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三种口译策略:“语意解释”、“直译”以及“要点整合”。以期为译员在记者招待会上成功翻译中国古诗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玛丽雅娜・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