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

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

时间:2023-05-29 17: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1]。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容易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因此不仅要重视对患者的治疗,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的临床价值,我院对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60~82岁,平均为(68.6±7.3)岁;病程2~15年,平均(8.2±1.6)年。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61~84岁,平均为(69.3±7.2)岁;病程1~16年,平均(8.3±1.8)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健康宣教 因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容易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因此,需要定期展开高血压知识讲座,并在护理工作中详细告知患者关于高血压的病因、危害性、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治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自我测量血压等知识,以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

1.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对于抑郁、焦虑患者,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多陪护和鼓励患者,以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有利于消除各种负面情绪;如对于绝望的患者,除了强化健康教育外,还需多向患者列举部分成功治疗的患者,以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1.2.3建立健康档案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好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个人资料、用药情况、高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等,以便于患者病情的随访跟踪治疗。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必须定期进行血压的测量与登记。另外,健康档案还必须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及其他病史等,以便指导患者的临床用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采用CQOLI-74评分表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标准差表示,以P

2结果

2.1血压水平变化 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2.2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的躯体能力、心理功能、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引发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对患者血压的控制除了重视治疗策略外,还应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更好降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护理干预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在护理诊断指导下,根据事先预订的方案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加以指导。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50±6.83)mmHg、(83.25±4.10)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30±7.53)mmHg、(92.38±5.68)mmHg,表明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研究组的躯体能力、心理功能、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等多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由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有效增加患者对高血压及治疗知识的了解;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而建立健康档案,有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用药,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更好的降低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建秀,陈水琼,叶翠华,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27(9):119-120.

[2]姚翠华.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0(27):153-154.

第2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急性牙髓炎; 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069-02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o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Gulinuer Heat Shaq,ZHANG L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4):69-7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Method: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3,162 cases of acute pulpitis in elderly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81) and the control group(n=81).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implemented perioperative routine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compar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masticatory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cute pulpitis; Masticatory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Urumqi Stomatology Hospital,Urumqi 83000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4.034

急性牙髓炎可引起剧烈疼痛,在牙髓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在夜间疼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1]。若遇到冷、热刺激,疼痛感会让人难以承受。服用止痛药仅能维持一段时间,患者来笔者所在医院求诊过程中基本主诉为疼痛难忍,且伴有高度紧张情绪,尤其是老年患者[2-3]。为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笔者所在医院不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选择162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2例急性牙髓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98例,女64例,年龄61~87岁,平均(69.3±4.9)岁。治疗前,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病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常规体检,将口腔恶性肿瘤者和其他全身性恶性疾病患者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男42例,女39例,年龄62~87岁。对照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61~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执行开髓手术进行治疗,并在围术期开展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急性牙髓炎治疗的方法和步骤,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并做好精神安慰。阐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目前先进治疗手段。(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用亲切轻松的语气同患者交流,在执行相关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减少疼痛感。(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向患者传达有利消息,及时复诊,按时完成治疗,并掌握治疗后牙齿保健常识,提升预后效果[4-5]。

1.3 满意程度判定标准

对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将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实施生活质量评估工作,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咀嚼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每项计分为1~5分,得分越高,证明其生活质量越高,心理状态则使用焦虑量表实施评估。牙部疼痛、牙部疲劳两项指标得分越低,证明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咀嚼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

2.2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6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n=81) 31(38.3) 26(32.1) 18(22.2) 6(7.4) 75(92.6)

对照组(n=81) 18(22.2) 10(12.3) 28(34.6) 25(30.9) 56(69.1)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产生的剧烈疼痛给老年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6-7]。心理护理干预是指根据老年患者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确定护理目标和模式。我院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年龄偏大,疼痛难忍,护理人员应根据服务对象特征和需求,结合临床实际,逐渐规范心理护理服务方法[8-10]。根据多年护理经验,心理护理干预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牙髓炎健康教育。在开展治疗前,护理人员要针对急性牙髓炎临床特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将疾病病因、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并尊重患者和家属心理诉求[11-12]。(2)心理辅导。老年患者情绪易出现波动、心理压力较大,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乐观面对疾病,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并表示同情和理解。相关资料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牙齿疼痛感知,并主动配合医师治疗[13-14]。(3)良好护患交流。在与患者交流谈心时,可相应列举治疗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减少恐惧心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护理心理学作为理论支持,可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实现护理目标[15]。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排除患者潜在不良心理,为手术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而减少手术风险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可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铱民,陈吉华.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6-298.

[2]姚树桥,孙学礼.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54.

[3]段桂林.不同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控制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4):34.

[4]张璐璐.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09-4110.

[5]佟小辉,季丽彬.老年人磨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01-102.

[6]蓝伟红,肖悦.成人牙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2,10 (12):140-141.

[7]刘敏.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科老年洁牙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2(6):125.

[8]钱靓,季彤,柳正明,等.伴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阿替卡因麻醉拔牙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4,34(2):118-120.

[9]孙俊毅,苟建重,宋健玲,等.老年牙周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策[J].中国伦理医学,2012,6(1):118-119.

[10]赵海燕.心理疏导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4):470.

[11]谢桂英.局麻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牙髓炎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1.

[12]邹群.口腔局麻药的临床应用现状[J].天津药学,2008,20(1):50-52.

[13]任延平,黄若文,高路,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10-2312.

[14]龙世明,毛峻武.根管超声预备和手动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的临床对比[J].医药前沿,2012,10(2):114-115.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5-0019(2018)04--01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对疾病控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价值。相较于一般性护理,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1],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且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3,最低年龄为62岁,最高年龄为81岁,年龄均值为(71.23±3.21)岁,病程时间在6年~15年之间,均值为(8.54±2.17)年;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2,最低年龄为61岁,最高年龄为83岁,年龄均值为(71.45±3.19)岁,病程时间在6年~16年之间,均值为(8.57±2.14)年。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对比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即提供一般的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本组患者则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建档、评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相关情况,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健康宣教。通过向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资料、定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一对一针对性知识宣教等方式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宣教内容包括该疾病的病因、疾病症状、危害、治疗方式、控制管理等。定期进行家庭随访,并于随访时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3)心理疏导。部分老年患者易由于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且长期治疗亦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此,为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导致出现血压升高情况,需定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疏导患者的心情,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以平和心态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4)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应低盐、低胆固醇、低脂、高钙、高纤维素饮食,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若出现不适情况,需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

1.3 评价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内容有躯体功能、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物质生活状态,各指标总分为100分,患者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同时,记录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并采取问卷形式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为百分制,评分高则满意度高。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数据结果,血压值、评分值均为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可知,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血压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满意度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显著更低,且护理满意度分值显著更高,P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变化,临床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有作息不合理、饮食不规律等,因此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需注重对患者的护理,从而保证疾病有效控制[3]。

与一般护理相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为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4]。社区护理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为高血压患者建档,定期记录患者的疾病变化,同时通过积极采取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措施,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第4篇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探究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180

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的不同护理计划, 强调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1]。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旨在为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和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各50例。干预组中男28例, 女22例;最小年龄61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6.3±5.3)岁。对照组中男29例, 女21例;最小年龄62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66.1±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一般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①个性化基础护理:结合患者及其家属认知程度, 向其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大多数老年患者易引发烦躁以及不安等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心理实时转变规律进行个性分析, 与老年患者进行疏导沟通, 消散患者负面情绪。②个性化环境护理:根据老年患者个性化需求, 对病房展开全面清洁, 确保室内通风良好、稳定适宜,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③个性化饮食以及运动护理:鉴于老年患者机体脏器功能逐渐衰退,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 确保钾钙微量元素的摄入。同时, 要指导患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运动, 比如散步、打太极等。

1. 3 观察指标[2]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 经回顾性分析处理, 按照医院老年患者高血压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将一系列所获取的临床指标明确收入调查表内, 结合电子计算机开展统计学处理工作。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测量表(SF-36)进行评价, 分别包括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护理满意度通过医院制定的问卷[3]测验方式收集, 测验内容分别有医护人员服务水平、医护人员态度等评分。总评分为100分, 结合评分由高至低划分成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1±6.5)分, 护理干预后为(69.1±6.1)分;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3±6.4)分, 护理干预后为(82.3±5.3)分。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8.0%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伴随着护理模式的发展, 个性化护理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结果认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经结合患者及其家属认知程度, 为深入开展个性化护理奠定基础;通过个性化基础护理, 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通过个性化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通过个性化饮食、运动护理, 改善患者饮食习惯, 促进患者生活规律合理化, 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4]。

总之, 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升生活质量, 具备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建秀, 陈水琼, 叶翠华, 等.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 2013, 19(9):119-120.

[2] 唐翠英, 何方玲, 廖春梅, 等.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吉林医学, 2013, 20(34):4179-4180.

[3] 陈小娟, 李惠华, 李思静.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8(32):1756-1757.

第5篇

关键词:社区;康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慢阻肺又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且久治不愈[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皆较高,近些年来,该病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55岁以上年龄群体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8%~12%[2-3]。本文旨在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辖区社区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辖区社区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2.62±5.67)岁。其中,2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诊治标准,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患者,已经剔除沟通交流障碍者。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区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②观察组提供常规康复护理服务,同时进行康复教育指导。主要内容包含:①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引发因素,普及疾病的治疗知识,建立互信关系;②劝诫患者戒烟,防止病情恶化;③嘱咐患者多进食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食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食用,多补充蛋白质和糖类,日常多食水果;④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操练习,2次/d;⑤合理用药指导,每日进行长达8h的家庭氧疗。

1.3疗效判定 ①心理状况: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②生活能力:0级为无气短临床症状,身体机能正常。1级指患者劳动易出现气短症状;2级指患者在运动量稍大易出现气短。3级为日常散步便有气短;4级为日常穿衣、讲话等都会出现气短,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5级为患者稳坐不动时也会出现气短,已经难以平卧休眠。以0-1级为治疗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

3 讨论

社区康复护理是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迁移不愈,易复发的慢性疾病,临床诊疗中,发现患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患者病情一般难以根治,治疗也较为困难[4]。现阶段,医学界还没有发现一种可以有效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且改变其病情发展趋势的药物[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第6位,而于10年之后,其致死率可能会跃至第3位[6]。随着当前我国该类病症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老龄人群体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堪忧。

本次研究过程中,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康复教育指导办法,对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以修正,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辅助用药,以此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病情继续发展。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不一,对比差异,P

综上所述,常规康复护理加康复教育指导方式有助于延缓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复发时间,减轻老年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生活能力,保障其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病情控制方式,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启芬.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85.

[2]赵凤玲.老年慢阻肺患者社区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44-245.

[3]刘畅君,盛芳,刘漫时,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2):115-116.

[4]王艳.慢阻肺的护理新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11):54-55.

第6篇

【关键词】肺心病;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8-02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发生继发性肥大而导致心力衰竭及相关症状的心脏疾病。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群,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及并发症多等,容易导致患者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1]。此外,由于肺心病常存在心悸、胸闷、咳嗽以及气急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我院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以及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肺心病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60-74岁,平均为(66.2±4.1)岁。均符合肺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具有睡眠障碍,除外运动障碍、精神障碍、存在脑血管意外、合并原发性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年龄及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肺心病常规治疗方案,包括解痉、止咳、抗炎及平喘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相关规章制度、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等。维持病房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以及紧张感。(2)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并耐心倾听其主诉,观察其神情、语言动作以及精神状态等行为反应,充分评估其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及心理状态等,在家属配合下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3)病情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确保治疗期间患者的循环功能稳定、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者端坐位,后背以及双臂部位予以放松垫软枕,以减轻由于不适所致疲劳感。加强口腔护理,适当增加饮水量,予以雾化吸入,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以及拍背等促进排痰。鼓励患者戒烟酒,以利于病情康复。(4)睡眠护理:嘱患者睡前勿饱餐、喝咖啡及饮浓茶等,可喝一杯牛奶并以温水泡脚等,有利于睡眠。采用音乐疗法以及松弛疗法等,可降低大脑警醒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从事影响睡眠的行为,使患者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对于严重失眠者,可酌情应用催眠药物以协助其入睡,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诊疗措施,以免干扰患者的睡眠。(5)饮食干预:予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食新鲜蔬果,维持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对于心力衰竭者,忌食高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食物,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而加重疾病危险性。(6)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体力锻炼及肺康复呼吸训练计划,指导其正确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以及咳嗽等,促进肺功能储备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应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障碍7项,每项3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能力13题、抑郁因子8题、社会活动因子7题和焦虑因子7题,每题得分1-4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肺心病是一种由肺动脉血管、肺组织或者胸廓慢性病变所致肺组织结构功能异常,引起肺循环阻力升高而引起的继发性心脏疾病,原发病多见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心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老年肺心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疾病等,病程长、病情反复,长期住院、治疗容易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加之疾病困扰等,严重影响其睡眠以及生活质量[2]。故对于老年肺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除各项诊疗措施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紧密关系,睡眠不足将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影响病情康复[3]。老年患者由于睡眠周期较短、睡眠较浅,容易惊醒,受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此外,由于本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甚至是悲观绝望等情绪,影响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4]。因此,从疾病、生理、心理、环境及患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非常必要。通过强化基础护理、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睡眠环境;强化病情监护以及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全面监控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改善病理生理不适症状;强化睡眠以及饮食行为干预,能够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以及生活行为习惯,有利于病情康复、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改善临床预后以及生活质量[3,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上述系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此外,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生活质量因子评分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认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以及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安国花,刘长福.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19):21-22.

[2] 刘艳丽.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 (1):157-158.

第7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随着年龄升高,身体机能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从而易发心血管患病、老年痴呆等常见疾病,高血压便是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和由其引发的并发症极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1]。老年高血压临床是指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不同时间连续3次检测出高血压症状,一般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环境和遗传等相关。本文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60岁以上,经不同时间检测,连续3次中有2次检测结果收缩压大于16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已经排除假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8±7.6)岁;高血压病程3-22年,平均病程(10.8±4.6)年;其中合并冠心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糖尿病7例,脑梗死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3±8.1)岁;高血压病程2-24年,平均病程(11.4±5.2)年;其中合并冠心病16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糖尿病6例,脑梗死7例。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比及合并疾病等方面综合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并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控制血压,并对身体其他并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工作,包括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戒烟酒和咖啡等有刺激功能的饮料,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并检测血压,适当运动并保持良好心态等。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健康教育、加强饮食指导、做好心理支持和出院指导。

1.3疗效观察护理治疗6个月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并采取WHO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2],统计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率。护理效果:患者能够合理饮食,坚持合理锻炼,并遵从医嘱进行用药和检测,生活乐观积极,血压得到控制,评定为显效;患者部分做到上述行为,血压检测明显好转,评定为有效;患者不能遵循上述行为,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统计,见表1。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达85.3%,生活质量良好率为64.7%,明显优于对照组61.8%和41.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本文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比常规护理治疗得到显著提高。具体护理方法包括:①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病因、危害和治疗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以及日常行为系统指导、用药指导和合理运动指导。②加强饮食指导。为患者普及饮食对于血压调节的重要性,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控制方案和目标。③做好心理支持。高血压是一个长期治疗的疾病,并且常伴随合并症的发生,患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有利于血压控制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④做好出院指导。让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检测血压,并坚持控制饮食和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做好电话随访和指导。

本文研究证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治疗遵从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余杭区余杭镇社区110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护理指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病程均>1年)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60岁,最大79岁;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3岁;空腹血糖(9.38±3.56)mmol/L,餐后2h血糖(13.48±5.67)mmol/L;被研究对象的职业:干部33例,职工10例,农民7例,其他1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4例,高中、中专19例,初中、技校7例,小学7例,文盲3例。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形式:(1)社区健康宣教、挂图糖尿病知识讲座;(2)门诊咨询,发放健康手册;(3)上门进行个体针对性疾病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防治、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每个患者每月访视1次,重点病人每周访视1次;(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半年1次。

1.2.2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1.2.2.1评价时间:对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2009年3月)、干预后(2010年6月)以相同知识问卷测试、评分,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

1.2.2.2评价内容及方法:(1)糖尿病知识水平测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健康问卷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危害、检查治疗、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知识共12题,评分为3级:回答正确l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12分。(2)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观察记录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足部检查护理情况。(3)记录血糖。记录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体质量变化。(4)调查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变化。生活满意度主要指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4个级别,将满意与较满意视为对生活满意。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6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评分、血糖、体质量见表1

从表1可见:6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护理干预后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血糖、体质量比护理干预前下降。

2.26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监测血糖、足部检查、护理情况比较见表2

表26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监测血糖、

从表2可见: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自我监测血糖、足部检查、护理情况优于护理干预前。

2.36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见表3

表36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比较(例、%)

从表3可见:60例糖尿病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坚持治疗。现代糖尿病综合治疗包括: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可见“糖尿病护理指导”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社康中心集“教育、咨询、监测、治疗、个体指导”相结合的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患者学习和掌握了糖尿病知识、认识糖尿病危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代谢控制,培养了患者合理的饮食、运动习惯及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表1显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表2干预前后主动自我监测血糖的人数由5%增加到41.67%,主动进行足部自我检查、自我护理人数由3.33%增加到83.33%,可见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较前明显提高(P

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然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患者各个领域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获取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患者的收入水平、有无并发症和家庭支持系统能否有效参与都将影响患者的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患者,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社区护士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需要社会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系统的医疗服务和家庭支持系统的有效参与,促进患者躯体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惠农区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其中男性为44例,女性为36例;年龄范围为60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67.3±9.4)岁;病程时长为2-17年,平均病程为(11.5±2.8)岁;其中合并有糖尿病者35例,合并有冠心病者为2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和病情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如下:

1.2.1 心理护理

首先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可以认可医护人员的治疗,给予更多的宽慰以及及时的问题解答,护理工作要具有亲和力,让患者能够与护理人员有亲近感,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有效的安抚,树立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的配合度。具体的心理安抚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性格解剖、年龄、性别和家庭情况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性针对性干预,耐心细致的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过程的讲解,让患者对治疗的科学有效性有足够的信心,对其不安的情绪进行有效的安抚。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沟通工作,让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更多的照顾,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给家属带来的心理负担,鼓励家属给患者更多治疗的积极性支持,让家属意识到治疗配合的重要性,让家属与患者有较好的家庭互动[1]。

1.2.2 健康教育

让患者在饮食上做好一定节制控制,对于脂肪和盐分摄入要做控制,控制好体重,避免体重超标,做烟酒的控制,最好戒除。多食用富有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瓜果、鱼类等,同时在运动锻炼上做适当的配合,运动锻炼要以个人身体情况、年龄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设计,最好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锻炼循序渐进,以个人可以承受为标准,不要超负荷运动。避免过度的剧烈运动或者疲累,保持正常规律性、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身体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在用药上要让患者意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让其正确使用药物的剂量、服药时间等,避免患者因为血压稳定性而自行停药,或者随意的增减药物,要让患者每天或者每周做一次血压检测,一般在服药前或者服药后的L3-4h、睡前进行一次血压检测为最佳治疗配合。告知其自行做自动血压仪监测的方式,做好血压情况记录,定期的做复诊,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种类或者剂量的增减,避免自行随意的更换药物。关于患者随访,通过每季度进行一次电话或者家访、门诊随访来进行随访进行。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健康讲座,针对季节性问题或者对患者情况的了解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药物的合理使用、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疾病观察等指导[2-3]。

1.3 评估观察

观察组两组患者护理半年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情况差异,其内容包括生理情况、心理情况、社会功能情况、生活独立性、生活积极性等,每项总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将生活质量相关评估情况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来检验,同时以p

2 结果

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影响评估以及血压护理前后控制情况对比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第10篇

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情况(抑郁自评表、焦虑自评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状态(抑郁自评表、焦虑自评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 老年肺癌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91-03

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各种致癌因素的增加,如吸烟人数增多、环境污染、电离辐射等,肺癌患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更加明显,我国的肺癌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肺癌患者在我国癌症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有研究指出,十年后我国的肺癌比例将会攀升至世界前列[1-2]。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根治肺癌的方法,主要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临床常用的化疗和放疗对患者有很大的副作用,而医护一体化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鉴于此,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6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35例,年龄64~82岁,平均(67.9±5.4)岁,经诊断,腺癌45例,鳞癌30例,腺鳞癌18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63~83岁,平均(68.2±5.6)岁,经诊断,腺癌47例,鳞癌29例,腺鳞癌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实时监护患者的饮食、活动、休息、病情、疼痛等情况,做好病情知识的讲解和宣教工作,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1.2.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并经常保持通风,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2)健康宣教。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放知识普及手册,播放知识普及视频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医护人员给予耐心地解答。(3)心理护理。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的现象,为有效地避免上述危险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应随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消除不良情绪。必要时医护人员可向患者讲解一些抗癌成功的例子,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面对疾病的自信心[4-5]。(4)增进交流。医护人员应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切身地去感受患者的心理情绪,对其负性情绪及时地进行疏导和启发,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更完全。利用SDS评分评定护理前后患者抑郁心理状态,项目共20个,分为4个等级,总分58分,43分以下表示情绪正常;利用SAS评分评定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总分60分,高于50分则存在焦虑情绪,40~49分表示中度焦虑,30~39分表示轻度焦虑,低于29分表示无焦虑,情绪正常[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有所增加,而治疗组增加的程度比对照组大,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治疗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腺体或黏膜由于致癌因素容易产生病源细胞,病源细胞可进行血行播散或淋巴结转移,从而引起肺癌疾病,其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小细胞肺癌,另一种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上以非小细胞肺癌较为常见[7]。右肺较左肺多见于肺癌的发生部位,其中肺部上叶多于下叶,肺部的主、细支气管均可导致癌变的发生。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晚期肺癌患者出现溃疡、疼痛、出血等严重症状,此外,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临床表现通常有所差异。

近50年来,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之一,其中肺癌发病率跃居男性癌症发病率的首位,同时近年来女性患肺癌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年龄在40岁以上为主要发病人群。引起肺癌的原因医疗界还尚未明确,有大量资料显示,患者长期吸烟与肺发生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资料表明,大量长期吸烟的患者发生肺癌的几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大约为10~20倍,而吸烟史越长的患者,更容易患肺癌[8]。吸烟患者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健康,同样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群,被动吸烟的患者同样会增加发生肺癌的几率。此外,环境污染是引起肺癌的又一因素,如大气污染、雾霾、烟尘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等,但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继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9]。

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一种由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并成立治疗小组的新型护理模式,治疗小组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将护士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护理病情较轻、护理风险较低、护理技术难度较小的患者;二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护理病情较重、护理风险较高、护理技术难度较大的患者。一体化护理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增进交流等方面,既可以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又能增进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病情的康复[10]。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方式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记录、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医护一体化护理后,治疗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永红,张翠敏,朱贵东.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3):253-255.

[2]刘作琴.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209-210.

[3]任春香.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6(5):762.

[4]熊秋颖.QCC护理模式在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12-313.

[5]徐琪,郑茂根,赵艾君,等.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25-3726.

[6]陈小文.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于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3):97-99.

[7]刘丹,白露,赵玉霞,等.247例手术切除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8):62-64.

[8]刘红丽,叶志华,彭玲霞,等.护理干预对肺癌吸烟患者戒烟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507-508.

[9]剧东博.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4(12):153-154.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化护理干预;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08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1],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钟南山等报道我国七省市40岁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为8.2%[2]。COPD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对COPD的管理状况令人堪忧。护理干预目的是帮助COPD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本研究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长达1年的系统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50~78岁,平均(65.72±11.40)岁。COPD的诊断其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治指南标准[3]。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影响运动的骨关节病、肿瘤、结核、学习认知能力障碍、精神疾病等。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研究,且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所有COPD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1年,专职培训护士负责,定期门诊和家庭随访;随访1年,每月1次。系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运动训练及呼吸功能锻炼:选择适度的锻炼方法和强度,循序渐进,逐渐达到要求的次数和时间,运动强度为从“有点累”到“累”负荷之间,运动量以不感到引起呼吸急促、心悸为准。同时训练患者呼吸功能,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膈肌呼吸及呼吸操等。(2)营养指导:改变他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将三大供热营养素比例分配为碳水化合物50%左右,脂肪占30%~35%,蛋白质为15%。同时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饮食习惯,指导饮食搭配,忌生冷、过咸、油腻食物,鼓励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以鱼、蛋和奶类为主。使他们掌握少食多餐、进餐时细嚼慢咽、摄取适中能量的原则,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和过高热卡摄入[4]。(3)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要包括疾病基础知识、正确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有效的排痰方法、避免辛辣及过冷和过热的食物、督促患者戒烟及限酒等[5]。使患者了解COPD的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帮助患者培养起良好的疾病认知,提高患者坚持规范用药与呼吸健康训练的自觉性,掌握一般和某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如家庭氧疗。(4)心理护理:尊重、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让其学会自我调节,合理放松自己,调养心身,疏解压力;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促进信息分享和情感支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促进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组时和干预3个月结束时,分别监测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1)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呼气峰值流速(PEF)。(2)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估,分别测评呼吸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等)、活动受限(爬坡、穿衣、家务等)和疾病影响(焦虑、痛苦、失望等)三部分,计算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方法,经过处理得出最后分值,波动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低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取自然对数转换。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老年COPD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老年COPD患者干预后FEV1、FEV1/FVC、MMEF、PEF均明显增高(P

表1 老年COPD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时间 FEV1(L) FEV1/FVC(%) MMEF(L/s) PEF(L/s)

干预前(n=90) 1.12±0.15 42.70±6.43 1.06±0.12 4.09±0.52

干预后(n=90) 1.58±0.27** 69.81±5.20** 1.21±0.20* 4.37±0.41*

*与干预前比较,P

2.2 两组COPD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老年COPD患者干预后SGRQ总分、呼吸症状分数、活动受限分数、疾病影响分数均明显降低(P

表2 老年COPD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第12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患者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老龄人口比例的上升,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医界的重视。我国现有老年人已达一亿多人,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研究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精神护理,是当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课题。心理护理在我国历代医家均有记载:“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灵枢·本脏篇》也有“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古人肯定地阐明了心理情志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了人的心理情志的异常变化会影响内在脏腑的功能变化的道理。为了让老年人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以愉快心态健康的生活,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及精神上的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青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不同。

老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易绝望,他们需要子女的照顾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他们希望早日康复,快快的回到自己的家中,即使是较重的患者也不愿意长期住在医院里。了解了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规律,就可以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有效地消除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尽早获得康复。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特点,在护理工作中应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并重,要特别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做到及时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我们应采取适当的方法。

首先,当老年患者住进医院开始,我们就应该尽快了解病情,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解除老年患者身上的疾苦。针对老年人渴望了解病情的要求,主动向老年患者介绍一些本人病情及治疗措施。一般老年人的听力较差,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所下降,反应也较迟缓,在叙述病情时常赘述唠叨,不能准确的说出主述,这就要护理人员耐心的听其叙述,并给以适当的提问,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护理人员热情礼貌的语言可在老年患者心目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蔼解释性的语言可使老年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疑虑,排除心理障碍,用乐观豁达的愉快心态,对待疾病和各种治疗。

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可以增强老年患者对护士的信心和依赖,以最好心态接受治疗,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达到治疗目的。

其次,老年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控制能力、自理能力均较差,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痛苦,这样往往会导致老年患者失去康复的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努力做好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在生活上给予体贴照顾,主动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必要的卫生知识及护理知识,并帮助他们调整膳食结构,充分的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为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耐心疏导和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再次,老年人考虑问题较多,特别是农村的老年患者医药费需要子女支付,他们怕拖累子女,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在治疗上要尽量节省费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关心照顾好患者,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解除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可使疾病尽快痊愈。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素质,技术操作要精湛熟练,准确无误,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使老年患者从心理上相信我们的能力,感到安全感和踏实感。即使是预后不良和临终的老年患者也要稳定其心理情绪,使他安享生命的最后时刻。超级秘书网

最后,要做好老年患者护理康复指导工作。首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家庭价值,尽可能恢复自护能力和自制能力。要根据老年患者的不同疾病和自身情况给以康复知识的指导,如饮食护理、睡眠时间安排、肢体功能锻炼和适当休息,可用诚挚而富有同情心和具有说服力语言进行疏导、解释、安慰并及时向家属及子女交待住院时期的护理效果和出院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树立起“积极乐观的老人观”,帮助他们尽快的恢复自我保护能力。特别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尤其夜间更要高度重视对长期疾病折磨而出现忧郁、消沉、沮丧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耐心地疏导,防止意外的发生。为了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生活愉快,身心健康,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已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了,我们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熟练准确的技术操作,为老年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张军英.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