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语名句

论语名句

时间:2023-05-29 17:50:51

论语名句

第1篇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第2篇

[关键词]论语 名句 品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13

虽然高考涉及《论语》名句默写,但是由于它没有作为教材统一使用,内容又比较多,想让学生比较全面了解《论语》是困难的事情。加之学生课业繁忙,升学压力大,尤其是一些理科班的班主任非常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抽出时间让学生品读《论语》便是奢想。为此可以制定一个长远规划。

一、设定目标

根据高考要求并结合今天喧嚣浮躁的社会现实,设定两个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背诵《论语》中重要句子,并能正确默写;能够正确理解《论语》中重要句子的内涵,学习用儒家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堂导入

用几张幻灯片:华美的席梦思床垫里面填充着黑心棉;无良开发商用瘦身钢筋,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然后总结道:“农民说,我种的菜你们去吃吧,我不吃。工人说,我生产的产品你们去用吧,我不用。建筑商说,我建的楼你们去住吧,我不住。作家说,我写的书你们去看吧,千万不要让我的孩子看到……也许你会说,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怎么了?其实我们只是陷入了一场精神危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将儒道佛三种文化比作三家店铺。佛学像百货店,偶尔去逛逛。道家则像药店,只有生病了才去。儒家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今天我们要去儒家那里找寻精神的食粮。”

三、讨论交流

选取学生最能理解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六组句子,先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然后讨论《论语》中告诉我们的为人之道。这六组的内容分别是夫子之道、求学之道、君子之道、孝悌之道、为政之道、仁者之道。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笔者将自己总结理解的意思展示给学生。

夫子之道:通过夫子之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又可爱的儒者形象,他孜孜不倦,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他能够安贫乐道,但是不排斥富贵,“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他也乐意去做,但是“不义而富且贵”,对他就像浮云;他志向很简单,“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是又充满了仁者之爱。

求学之道:孔夫子自己敏而好学,特别赞赏勤奋好学的学生,像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关于学习,孔夫子也有许多好的建议,比如学习要善于温习;应注重思考;学习态度端正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时要不畏艰难,更应持之以恒,不可功亏一篑。

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论语》中一百多次提到君子,特别是君子与小人的鲜明对照,更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君子为人坦荡,不慕名利,做事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可以托付给他六尺之孤,可以承担百里之命,面临大节而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君子不忧不惧不惑;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孝悌之道:对儒家来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所谓孝,就是善事父母;所谓悌,就是善事兄长。弟子应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真正的孝应该是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真正的悌应该是孔怀(孔,很,非常)兄弟,因为同气连枝。

为政之道:在儒家看来,为政者是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德服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老百姓才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能够自我约束。即使百姓有错,那也是自身有错在先,“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们看到,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但是今天,作为一个法治国家,除了为政者的高尚人格,更需要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仁者之道: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的境界是很高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样高远的境界,是不是就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了呢?其实,孔子也强调,“我欲仁,斯仁至矣”,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做,而且能够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四、热点评论

选择有违孝道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这则现象是:《今日说法》报道,北京市通州区张辛庄村,80多岁的老人柴玉吉,一生含辛茹苦养育了5个儿子。老人的最后结局是被活活饿死。根据法医结论,柴玉吉老人在被发现死亡的前半个月,就已经饿死了。法医对记者说:“老人营养不良是长期吃不饱,饥饿导致的。老人的口唇已经风干,指端、足都已风干。”

第3篇

【关键词】《论语》;使动句;使字句

一、引言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而使字句在古籍著作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现结合孔子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关语法现象的比较分析,对古代汉语中使动句与使字句的比较谈一点我的粗浅的认识。

二、使动句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

 “使动”又叫“致动”,“使动”(和意动)的名称是1922年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来的。这个名称很快就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

使动就是“使宾语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主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某种性状,成为某种事物,从语义特征上看,动词具有“是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是和一般动宾结构中动词支配宾语的情况是不同的。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使动用法又分为: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1)则德修文,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使……来)

(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劳:使……劳)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做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由此可知,使动用法是含有“致使”意义的用法。

三、使字句是兼语式的一种

在古代汉语里,使字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它与现代汉语里的使字句一样,是作为兼语式的一种而存在的。

兼语式最早是由王力先生提出来的,王力先生叫他做“递系结构”。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凡句子包含着两次联系,其初系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即为次系主语者,我们把他叫做递系式,取‘递相联系’之意。”

最先使用“兼语式”名称的是丁树声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提出来的。

“使”在句中是“致使、让”之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使字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构成使字句,即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可以直接带动词性宾语,即构成兼语式。可以说,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在先秦著作中最为常见,而且兼语式是由“使令”类发展到其他方面的。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2)周人以栗,曰使民以栗。《论语·学而》

四、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关于使动句能否转化为使字句的问题,我参考了几本古汉语语法书,笔者认为,使动句可以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否可以转化为使字句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2)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

以上的例子使动用法都能转化为兼语式,即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变成“使宾语动”的格式(动:动词)。我们将其转化的对应关系描写出来:

(1):齐之使之齐

(2):劳之使之劳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论语·子路》

(2)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即都能转化为“使宾语形”(形:形容词),其转化的格式是:由动宾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1)富之使之富

(2)利其器使其器利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能否转化为使字句

(1)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以上的例子中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其转化的格式:

 名词活用为动词动宾 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1)饭疏食 使吃疏食

(2)后其食使其食后

综合使动用法的三类都可以转化为使字句,而且使动用法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须翻译成使字句。总结其转化规则是: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宾 使宾语动(动: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宾 使宾语形(形: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宾 使宾语成为名(名:名词)

五、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

关于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句的问题,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即当“使”在使字句中有“致使、令”的含义时,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我们分析一下使字句能否转化为使动用法:

看下面的例子:

(1)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论语·学而》

(2)比及三年,可使民足。《论语·先进》

综合上面的例子,“使”后都带有宾语,是兼语式的典型句式。表达的意义和使动用法一致,即“使宾语怎么样”,但是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示了兼语式的内容,而在这种使字句中,“使”是介词,是由动词“使”做“派遣”之意讲时虚化而来的,二者的词性不同;而且这类使字句本身就是使动用法翻译过来的格式,所以这类使字句也是不能转化为使动用法的。也有使字后面省略宾语的情况,宾语能补充出来,也是不能转化的。

综上所述,使字句是不能转化为使动句的。虽然在使字句中“使”表示“致使、让”的含义,在语法意义上与使动用法具有相通性,但是使字句是“使”后面必需有动词或形容词,而使动用则是用动词加宾语的形式表达使字句的内容,即表达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后便是使字句的格式。

使动用法和使字句的结构对应关系即: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形容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体词        使字句:使+体词+成为名词

六、综述

综上所述,使动句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表达了使字句的内容。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使字句表示由主语所代表的施事一方指派命令或致使受事者发出或具有某种动作。使动句和使字句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在句法结构上都是动宾结构,使字句是使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格式,使动句可以转化为使字句,但是使字句无法转化为使动句。

【注释】

①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51页。

② 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5页。

③引自李林著《古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8页。

【 孔子.论语[M].书海出版社,程昌明译注.1998.

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书局,1999.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87.

马汉麟.古代汉语语法提要.增订版[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1986.

第4篇

摘要:简明短语结构下线性化的要求取消了名词短语结构中的中间投射,并加入了轻名词n这一功能语类。通过对英语动名词与名词短语在句子中的分布可以看出,线性化理论驱使了动名词中简单名词至动词之前的移位以及做主宾语的名词短语至限定词短语的进一步投射。这样限定词短语假设得到修正,是否产生限定词短语投射这一操作不是必须的,它取决于名词短语在句中是否为承担题元角色的论元。

管辖与约束理论对普遍语法的研究采取了模块式的处理,X-界标理论[12]作为管约论的一个重要模块,对短语结构的表征起到重要作用。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短语成分XP应存在三层不同的投射:最小投射(X)、中间投射(X'''')以及最大投射(XP)。Chomsky(1995)[3]提出,在句法推导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必须来自词库,而不能加入由外界强制界定的新信息。这样X-界标这一表征理论与包含条件产生冲突,而这一冲突直接导致了简明短语结构的诞生。本文运用简明短语结构的理论对名词短语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也讨论了英语动名词结构以及主宾语位置上的名词短语结构等问题。

1简明短语结构理论

简明短语结构认为句子推导不会承载任何冗余信息,合理的句法操作手段只有两个:外部合并与内部合并(Chomsky,2007)[4],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并与移位。Nunes(2004)[5]对移位加以解构,认为移位的内容就是复制+合并+删除,因而语法操作的原始手段只剩下合并。合并将两个且只有两个成分α与β从算式库中提出,合并成新的成分γ。γ的内容与产生投射的那个成分的内容相同,也就是说如果α发生了投射,那么γ就是α投射的标签,β亦然。

按照这样的理论,任何句子的推导都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中间投射做为X-界标理论所额外附加的信息在推导过程中不再发生作用。先前的中间投射不复存在,而转变成为最小投射或者最大投射。

同时为了限制滥用合并的可能,可以进行合并的内容限定在了推导过程中最高位置的成分,发生在已推导的短语内部的操作是被禁止的,这也就是所说的合并的循环性(戴曼纯,2007)[6]。根据这一原则,合并两个短语标记K和L只会存在如下一种可能性:

(1)a.K={a,{a,b}};b.L={c,{c,d}}

c.合并(K,L)={a,{{a,{a,b}},{c,{c,d}}}}(如果K/a发生投射)

这样合并的能力受到限制,只能在它所允准的范围内以自下而上循环式的方式进行,有效地避免了合并的过度生成,使得句法操作更加经济和严格。

2名词短语的内部结构

认为名词短语中包含修饰性限定词的说法由来已久。Chomsky(1965)[7]指出抽象名词都是由一个隐含的限定词修饰,Abney(1987)[8]指出所有的名词短语都是由一个限定词产生投射的限定词短语。也就是说抽象名词sincerity存在如下的结构(表示隐现成分):

(2)[DP[D][Nsincerity]]

FreidinandVergnaud(2001)[9]提出一个普通的代词,如they等,都是由限定词短语与一个隐含的补足语构成。代词中的补足语成分不出现是因为在音系式中它接受零拼读(nullSpellout)。如句子Linguiststhinktheyareundervalued中从句主语they为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根据他们的理论,此代词应有如下的结构:

(3)[DP[Dthey][Nlinguists]]

此限定词短语的补足语成分接受零拼读是因为避免与主句中主语产生重复。按照这两个理论,所有的名词短语皆为限定词短语,且短语中的限定词成分与补足语成分都可以隐现,但不可同时隐现。

Adger(2003)[10]指出:限定词有两大类型,一类为显性成分,一类为隐性成分。显性的限定词包括冠词类短语、指示语短语和量化词短语;隐性成分的限定词短语有四类:复数名词、带有属格表领属成分的短语、物质名词与专有名词。

名词短语中应有n成分。仿照Larson(1988[11];1990[12])提出的动词短语嵌套理论,他提出名词短语中也存在轻名词n。在动词短语中,轻动词的作用是选择动词短语VP。同理,轻名词的作用则是选择一个名词短语并引入施事(Agent)这一题元角色。一个完整的限定词短语应该有如下的结构:

(4)[DP[SPEC][D’[D][nP[SPECAgent][n’[n][NP[SPECTheme][N’Goal]]]]]]

按照这个模式,Richard’sgiftofthecaketothechildren应有如下结构:

(5)[DP[SPECRichard’s][D’[D][nP[SPECRichards][n’[ngift+n][NP[SPECofthecake][N’[Ngift][PPtothechildren]]]]]]]

轻名词n的提出将不同结构中的题元角色安置在相同的位置加以处理,从而满足了Baker(1988)[13]提出的题元授予一致性假设。将具有相同角色的论元放置于语言结构中相同位置的做法减轻了句法操作的负担,符合经济性原则的要求。但是Adger提出的限定词短语仍然存在中间投射,这就意味着包含条件遭到违反,从而不适应简明短语结构理论的要求。

简明结构短语认为句法操作中的信息来源于词库,在推导过程中不允许加入新信息。这样中间投射的概念就被取消,只能存在最大投射或者最小投射的可能。按照这一理论,名词短语John’sgiftofthedresstothegirl的结构应为:

(6)[DP[SPECJohn’s][DP[D][nP[SPECJohn][nP[ngift+n][NP[SPECofthedress][NP[Ngift][PPtothegirl]]]]]]]

当名词gift与介词短语tothegirl合并时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短语,同时此名词短语可以再次与其它成分合并形成新的名词短语,且它的标识不变。这种不改变标识的合并操作有两种,一种是与新成分的合并,如上例中ofthedress与名词短语gift的合并而产生新的名词短语giftofthedress;另一种是将合并的成分与从先前推导过程中移位的某个成分再次合并,如与DP结构产生再次合并的John’s成分就是从先前已推导的结构中移位而来的。

Chomsky(2001)[14]指出任何句法操作都需要一个激发机制,同时位置较高的中心语做为探源(Probe)必须寻找与已有操作形成的目标以形成核查关系,而驱动这种核查关系的就是探源的不可诠释性特征。由此论述可以得出在限定词短语中,中心语限定词做为探源需要一个驱动机制,否则特征核查就无法进行。

Adger(2003)[10]认为限定词选择nP是因为限定词具有[gen*]的强特征,从而驱使nP中承担施事题元角色的成分移位至SPEC-DP的位置,并完成对此特征的核查。至于一个句子中的名词短语为什么是限定词短语,他认为是因为句子中的动词具有[uDP]这个不可诠释性特征,从而形成句子动词短语中的名词结构必须为限定词短语,而不能是普通名词短语。

这一说法与特征核查的要求是相符的。但是限定词具有的[gen*]的强特征与句子中动词的[uDP]特征都是规定性的,缺乏理据性支撑。同时认为动词存在[uDP]特征的说法使得在名词短语推导时就要照顾到下一步的过程,这种前瞻性特征[15]也是不合理的。因此,这种做法很难对限定词短语的内部结构做出合理解释。

3名词短语的线性化

语法中的计算系统负责句法的操作,而将推导出的成分转换为可发音的成分则是在音系式(PF)中进行。Kayne(1994)[16]的线性化理论关注的就是将多维的句法结构转化为一维的线性结构这一音系处理问题。他认为线性结构的确立是基于不对称成分统领基础上的,这也就是线性对应准则:如果一个词汇项α非对称地成分统领β,那么α的线性位置先于β。

同时Kayne对成分统领的概念加以严格的限定:X成分统领Y,只有在:X与Y同为语类;X与Y互不包含;以及每个统制X的语类也统制Y的条件下才可成立。这样的定义使得中间投射不能参与到成分统领关系,也就不会出现中心语成分统领其指定语的线性排列[17]。如在下述结构中:

(7)

成分m与K互为成分统领关系。但是m成分统领n,且n不成分统领m。也就是说此时m非对称性成分统领n。依据线性对应准则,m的线性位置在n之前。同时假如K为中间投射且n为中心语成分,由于K不为语类,此时K就不能成分统领其指定语成分,从而就不会出现中心语先于指定语的情况。

Hornstein,Nunes&Grohmann(2005)[18]对线性对应理论做出修正。他们针对的是如下的句子:

(8)[TP[DPthemanfromToledo][T''''will[VP[V''''visitMary]]]]

在此句中,will非对称性成分统领Toledo,这样的话,will应先于Toledo,这与现实的句子显然不符。为了照顾到这些句子的线性化,他们将线性对应准则修改如下:当α非对称性成分统领β;或者任何统制α的XP成分也非对称性成分统制β,α的线性位置先于β。

按照这条规则,由于统制Toledo的限定词短语themanfromToledo非对称性成分统领will,因而Toledo的线性位置就在will之前,这样就解决了复杂主语与谓语的线性化问题,扩大了此理论的解释范围。

以上的线性化理论都是在X-界标的理论框架下提出的,Kayne提出此理论的目标之一就是从反对称现象中推导出X-界标理论,从而不再将X-界标理论做为普遍语法中的原始操作。在这样的框架下不可能出现如下的结构:

(9)[XP[X][Y]](X与Y同为中心语成分)

按照X-界标的理论,任何一个最大投射都会存在一个中间投射,从而两个中心语无法互相成分统领。但是在简明短语结构的理论下,中间投射的概念不复存在,上述结构完全可能产生。但是根据线性对应理论,此时X与Y互相成分统领,线性化无法进行。

为了形成线性关系,X与Y之间的并列的关系必须加以消除。一种可能性句法操作是移位,将其中的一个中心语移位到另一个中心语的指定语成分:

(10)[XPY[XP[X][Y]]]

此时每个统制Y的语类也统制X,不存在一个能统制Y但不统制X的语类,因而Y成分统领X。同时由于Y做为一个字段而非语类不由XP统制,因而X不会成分统领Y。这样就满足了Y与X之间的非对称性成分统领关系,从而实现Y先于X的线性关系。

能够线性化的一个前提是由于Y发生移位,与X平行的Y不存在音系表征,不会参与线性化的过程。

如果在X与Y之间插入一个没有语音表征的成分,线性化也能进行。

(11)[XP[X][XP[][Y]]]

此时虽然与Y互为成分统领,但是由于没有语音表征,因而不会参与句子的线性化,与Y之间不会出现线性排列的问题。同时零语音成分的存在使得X非对称性成分统领Y,从而线性化得以进行。

英语中的动名词结构可以为第一类的移位现象做出佐证。语料如下:

(12)a.*Johnreallyenjoysdecoratingteacup.

b.Johnreallyenjoysteacup-decorating.

c.Johnreallyenjoysdecoratingteacups.

d.*Johnreallyenjoysteacups-decorating.

当动词短语中的名词是一个无复数的简单名词时,出现V-ing+N的结构是不合语法的,此时必须出现简单名词的移位,以形成N+V-ing结构。同时如果动词短语中的名词已有复数,此时再出现名词的前置移位就不能接受。传统语法只是指定了这些规则,而无法做出理据性的解释。本文的论述则可以对此加以解释。

Ghomeshi(2003)[19]指出名词短语中数的概念由功能语类短语NumP表达。Num承载的数包括复数特征[Plural]和物质名词[Mass]特征。因此decoratingteacup的结构如下:

(13)[VP[Vdecorating][Nteacup]]

由于名词teacup没有复数概念,因而不会出现NumP投射。这样decorating与teacup之间相互成分统领,线性化无法进行,因而句子不合语法。此时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名词teacup发生前置移位,形成如下结构:

(14)[VP[Nteacup][VP[Vdecorating][Nteacup]]]

此时teacup成分统领decorating,但decorating非成分统领teacup,根据线性化的理论,teacup应先于decorating,从而出现teacup-decorating的正确结构。如果此时名词中包含了复数概念,那么此时的结构应为:

(15)[VP[Vdecorating][DP[D][NumP[NumPlural][Nteacup]]]]

带有复数的teacup此时存在NumP投射,也就存在DP结构(拼读时Plural这一特征转变为teacup的复数后缀)。做为动词的decorating此时非对称性成分统领teacups,因而出现decoratingteacups的结构。由于动词短语内部的动词与名词成分已经线性化,再出现名词移位就不存在激发机制,因而前置名词的动名词结构不合语法。需要指出的是此结构中虽然Num与teacup成互相对称性成分统领关系,但是Num只是[Plural]特征而非词汇项,因而不参与线性化,也就不存在线性表征的要求。

插入零语音表征成分方法在英语中也有所表达,如:

(16)a.*Iwriteletter./b.Iwriteletters./c.Iwritetheletter.

句a不合语法的一个原因为动词与名词之间的相互成分统领关系:

(17)[VP[Vwrite][Nletter]]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创造动词与名词之间的非对称性关系。句b采用的是插入无语音表征成分的方法:

(18)[VP[Vwrite][DP[D][NumP[NumPlural][Nletter]]]]

Num的存在消除了动词write与名词letter之间的相互成分统领关系,使得线性化得以进行。句c采用的是则是插入n的方法:

(19)[VP[Vwrite][DP[Dthe][nP[n][Nletter]]]]

完整的DP结构应该包括轻名词短语nP。将普通名词letter转化为限定词短语时,n的存在同样取消了限定词与名词之间的对称性关系,使得线性化得以进行。同时由于n没有发音要求,无需线性化,因此它与名词letter之间的相互成分统领关系不会对线性化产生影响。同样在英语中做主语的名词也不能是一个简单名词,采用的方法与做宾语的名词短语一样,可以加复数,也可以将之转换为限定词短语:

(20)*Bookismyfriend./Booksaremyfriends./Thebookismyfriend.

由此可见一个名词短语如果在句子中承担论元功能时,它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短语,而必须转化为限定词短语,否则生成的句子就无法线性化,从而造成推导失败。Longobardi(1994)[20]做出了类似的申明,与之不同的是本文采用的句法音系接口的研究方式,通过线性化的理论对主宾语位置上名词短语的限定做出的研究,这就为Longobardi的结论提供了佐证。

当物质名词与专有名词为论元时,无需额外操作也合语法:

(21)a.Johnismyfriend./MyfriendisJohn.

b.Ihatebeer./Beerismyfavoritebeverage.

这说明了物质名词与专有名词中虽然不出现显性限定词成分,但是它们同样属于限定词短语,这就为将这两类名词归类为隐性限定词短语提供了证据。

在简明短语理论的框架下,线性化理论的要求可以对名词短语在句子中的分布提出具体要求。如果名词短语占据的是论元位置,那么它必须为限定词短语,但是这不排除在不违反线性化理论的前提下,句子中的名词短语成分不为限定词短语的现象。事实上,英语中就存在不为限定词短语的名词短语入句的现象(Radford,2009)[21]132,如:

(22)a.Doallsyntacticianssufferfromasteriskitis,doctor?

b.Poorfool!Hethoughthe’dpassedthesyntaxexam.

第5篇

[关键词]单句 关联词语 连接成分 辨误

连词与具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和相关短语统称为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判断复句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复句。因为关联词语除了可以连接分句之外,还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特别是其中有些关联词语,如“无论……都……”、 “只有……才……”、“就是……也……”等,既可以用在复句的分句里面,也可以用在单句的句子成分之中。因此,含有关联词语的单句容易同含有关联词语的复句相混淆,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乃至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分析讲解这类句子时颇感困惑。

一、关联词语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

关联词语通常可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的单句,连词引进的主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个名词(代词 )或偏正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二是并列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此时句中的连词主要是对主语起强调作用。

1.连词引进由单个名词(代词)或偏正式名词短语来充当主语的单句。例如:

(1)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2)除非他,才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例(1)的“只有”放在主语前,强调了主语的唯一性,并同谓语中的“才”相呼应,从而凸显了主语的重要性;例(2)将“除非”置于主语前,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句中的主语这唯一的被陈述对象。以上例句都是由关联词语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但在某些语法论著中却把类似的句子当作复句来处理了。如:

(3)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条件关系的复句)(彭先初《现代汉语语法浅讲》141页)。

(4)虽说有经验的人,这时也不免有些紧张。(转折关系复句)(李翼群《现代汉语语法资料选萃》47页)。

例(3)中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在此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分句的;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两者通过“是”这个判断动词连接而成,全句只是一个主谓式的单句,把它作为条件关系的复句显然是错误的;例(3)中 “有经验的人”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不能自成分句,况且它仅有一套主谓结构,所以这句也不应该是复句。上述几个句子都是由连词和副词连接主谓两部分的单句,连词所引进的主语都是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它们对全句的主语主要起强调作用。

2.连词引进并列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的单句。例如:

(1)因此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欢乐。

(2)不但全体职工,而且大部分家属,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

例(1)中的“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是一个有两个层次的并列结构所组成的“的”字短语,它与“大家”一起组成复指短语来充当全句的主语,“感到胜利的快乐”是句子的谓语部分,而“竞赛结束的时候”只是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整个句子是由复指短语来充当主语的单句,全句以关联词语“无论……都……”来连接主谓两部分;例(2)中的“不但……而且……”连接了“全体职工”和“大部分家属”两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它们组成一个较长的并列关系名词短语来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全句仅有一套主谓结构,因此,虽有关联词语但仍然仅仅是一个单句。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单句在某些著述中也常常会被误做复句来处理。如:

转贴于

(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更精神。(无条件条件关系复句)(《小学语文知识手册》123页)。

(4)不管是山樱也好,吉野樱也好,八重樱也好……向它旁边的日本三岛上的人民,报告了春天的振奋蓬勃的消息。(无条件条件关系复句)(《中师语文基础知识》138页)。

把例(3)当作无条件的条件关系复句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综观全句,它仅有一套主谓结构,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花朵和叶子”是全句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而“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更精神”是陈述主语怎么样的,是句子的谓语部分,因而这句话应该是单句。在这里,连词“无论”引进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充当主语,并对其有所强调。例(4)中,若把“是……也好”抽取出来,全句表达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使用了以后只是起到了增强语气的作用。该句看似繁复,其实只要运用紧缩法提取了其主干以后就成了:“山樱,吉野樱,八重樱,……报告……消息。”通过这样的分析,不难发现全句只有一个主谓句法结构,因此也应把它看作单句而不是复句。

二、含关联词语的复句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含关联词语的复句形式来充当句子成分,特别是充当句子中的宾语,这在复杂单句中是比较常见的,能带这类复句形式宾语的谓语一般是判断动词或者是表示感知以及心理活动等方式的动词。例如:

(1)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2)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例(1)中“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表示的是递进关系,而在这个句子中,它却是以复句的形式充当心理感知动词“相信”的宾语;例(2)的主语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谓语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认为”,宾语从“人类”直至句末,它是由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形式来充当的。这些句子看似复杂,但其内部只有一套主谓句法结构,其中的复句形式不论复杂与否都仅仅是充当了某些句子成分,因而都是单句。然而在某些著述中,这类单句也常被误做复句举例。例如: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递进关系复句)(《中师语文基础知识》273页)。

(2)我认为不消除这种野蛮和不文明的现象,我认为不消除这种对待科学和有文化的野蛮态度,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135页)。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相互结合陈述的是句子的语用充实命题,至于其他的命题,只有当它们和语用充实命题相关并且是语用充实命题的必然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们进行了陈述。

根据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语义学研究句子所陈述的命题通常具有真值并且表达的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当说话人说出句子s时,他通常陈述的只是该句子的语义内容命题。在说话人所陈述的句子s的语义内容命题被确定之后,听话人再根据会话准则和其它语用原则获得该句子的会话含义和前提,从而获得该句子的意义。显然,这种分工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提出的语用充实理论(pragmatic enrichment)(bluntner;1998)为研究这一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此,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一、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两原则

1.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传统原则

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但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出现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因此,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由话语语境和句子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所构成的函数。根据上述看法,在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句子的说话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如下原则中(scott soames;2005:2):“一位坦诚的、具有完全表达能力的说话人以肯定自信的语气在语境c中说出句子s时(该句子不是反话或隐喻,也不具有取消句子正常会话之力的会话含义),他只陈述了该句子在语境c中的语义内容命题。”

2.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

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话语理解等信息处理既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编码或解码过程,也不是一个寻找原型意义或原型特征的过程。作为交际主体的听话人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对目标话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语用加工。因此,上文提出的原则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实际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应该松散和间接得多。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把句子的语义内容看作为数学领域的“最小公分母”(least common denominator),把讨论范围局限于那些语义内容不随语境变化的“不受指示影响句”(indexical-free sentences)。因为“不受指示影响句”的意义是该句子在所有正常语境中做字面理解时的共同语义内容,不受会话含义的影响,而且这类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命题,因此,能很好地说明意义和陈述的紧密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如果m是不受指示影响句”s的语义内容,那么,说话人通过句子s的正常的、字面的用法就能陈述m的恰当语用充实命题。如果m是一个完整的命题,那么,只有当它结合会话的共享前提,并且是句子s所陈述的语用充实命题的明显的、相关的、必然的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进行了陈述。”

二、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实例分析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的话语并不常常陈述所说句子的语义内容。即使该句子的语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并且说话人表达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本文将根据这一原则,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来阐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1.专有名词

先谈不完全描述性专有名词,如“huanghe river”(黄河)。要正确地使用这个专有名词,说话人不但必须知道它的所指对象(referent)是一条河流,而且也必须知道当他说出句子“huanghe river is f”时,他描述的所指对象是一条具有f特征的河流。根据语义内容的“最小公分母”构想,我们可以把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语义内容描述成表达式“the x: x is a river & x=y”,变量y代表的是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概念意义,它不具有任何语境意义。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具体语境对它进行语用信息加工,从而获得不同的语境意义。

再看看结构简单的专有名词“曹操”,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时,它的语义内容通常会得到语用充实。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对话:

(1)a:你们刘经理这个人怎么样?b:他呀,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在上述对话中,a对b的话语中“曹操”这一专有名词不能做原型意义的解读,需要对它进行类别延伸,根据具体语境条件进行语用充实。听话人a可以从一系列语用充实项目中进行关联语用选择,确定最佳关联。这些语用充实项目包括“善于纳贤、胸怀大志的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的曹操”、“欺上瞒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等。如果听话人a根据具体语境确定b的话语陈述的是语用充实命题“刘经理是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那么,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b在陈述这一语用充实命题时并没有陈述他所说话语的语义内容命题“刘经理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2.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

我们现在用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来分析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referential use)。我们来看看donnellan(1966)的那个著名例子。在该例中,句子(2)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可以描写成命题(s2)。

(2)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 is a famous philosopher.s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is drinking champagne]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当句子(2)中的确定性描述语“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用于指称时,说话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人m身上,他意欲表明的是m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因此,我们根据语境因素对话语(2)进行语用充实就可以获得说话人所陈述的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

pe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x is drinking champagne & x=m]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m”的内容是m所指明的那个人)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在陈述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时也必然陈述了语用充实命题(pe2a)和(pe2b)。

pe2a. m is a famous philosopher.(“m”同上)

pe2b. m is a man & m is in the corner & m is drinking champagne(“m”同上)

我们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语用充实理论能成功地解释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确定说话人的所说或者所述。

三、结束语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语义规则限制了话语在正常语境中所做的陈述。但是,人们根据语义规则所确定的只是能促进言语交际的话语“最小公分母”(语义内容),因此,会话参与人有必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特征对话语所表达和陈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语用充实,从而确定话语的语境意义。因此,希望本文根据语用充实理论在“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等领域对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的阐释能为这些理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语用因素相互结合陈述的是句子的语用充实命题,至于其他的命题,只有当它们和语用充实命题相关并且是语用充实命题的必然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们进行了陈述。

根据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语义学研究句子所陈述的命题通常具有真值并且表达的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因此,当说话人说出句子s时,他通常陈述的只是该句子的语义内容命题。在说话人所陈述的句子s的语义内容命题被确定之后,听话人再根据会话准则和其它语用原则获得该句子的会话含义和前提,从而获得该句子的意义。显然,这种分工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提出的语用充实理论(pragmatic enrichment)(bluntner;1998)为研究这一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分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此,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一、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两原则

1.意义和陈述关系的传统原则

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但是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出现在不同的话语语境中,因此,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由话语语境和句子在该语境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所构成的函数。根据上述看法,在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句子的说话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如下原则中(scott soames;2005:2):“一位坦诚的、具有完全表达能力的说话人以肯定自信的语气在语境c中说出句子s时(该句子不是反话或隐喻,也不具有取消句子正常会话之力的会话含义),他只陈述了该句子在语境c中的语义内容命题。”

2.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

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话语理解等信息处理既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编码或解码过程,也不是一个寻找原型意义或原型特征的过程。作为交际主体的听话人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对目标话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语用加工。因此,上文提出的原则过于强调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称述之间的紧密联系,实际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应该松散和间接得多。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把句子的语义内容看作为数学领域的“最小公分母”(least common denominator),把讨论范围局限于那些语义内容不随语境变化的“不受指示影响句”(indexical-free sentences)。因为“不受指示影响句”的意义是该句子在所有正常语境中做字面理解时的共同语义内容,不受会话含义的影响,而且这类句子的语义内容常常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命题,因此,能很好地说明意义和陈述的紧密联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如果m是不受指示影响句”s的语义内容,那么,说话人通过句子s的正常的、字面的用法就能陈述m的恰当语用充实命题。如果m是一个完整的命题,那么,只有当它结合会话的共享前提,并且是句子s所陈述的语用充实命题的明显的、相关的、必然的结果时,说话人才对它进行了陈述。”

二、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实例分析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的话语并不常常陈述所说句子的语义内容。即使该句子的语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并且说话人表达的是句子的字面意思。本文将根据这一原则,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来阐释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

1.专有名词

先谈不完全描述性专有名词,如“huanghe river”(黄河)。要正确地使用这个专有名词,说话人不但必须知道它的所指对象(referent)是一条河流,而且也必须知道当他说出句子“huanghe river is f”时,他描述的所指对象是一条具有f特征的河流。根据语义内容的“最小公分母”构想,我们可以把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语义内容描述成表达式“the x: x is a river & x=y”,变量y代表的是专有名词“huanghe river”的概念意义,它不具有任何语境意义。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的时候常常会根据具体语境对它进行语用信息加工,从而获得不同的语境意义。

再看看结构简单的专有名词“曹操”,大家都知道它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在使用这个专有名词时,它的语义内容通常会得到语用充实。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对话:

(1)a:你们刘经理这个人怎么样?b:他呀,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在上述对话中,a对b的话语中“曹操”这一专有名词不能做原型意义的解读,需要对它进行类别延伸,根据具体语境条件进行语用充实。听话人a可以从一系列语用充实项目中进行关联语用选择,确定最佳关联。这些语用充实项目包括“善于纳贤、胸怀大志的曹操”、“善于玩弄权术的曹操”、“欺上瞒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等。如果听话人a根据具体语境确定b的话语陈述的是语用充实命题“刘经理是善于纳贤、胸怀大志且具有文学才华的曹操”,那么,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b在陈述这一语用充实命题时并没有陈述他所说话语的语义内容命题“刘经理是我们公司的曹操”。

2.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

我们现在用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来分析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referential use)。我们来看看donnellan(1966)的那个著名例子。在该例中,句子(2)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可以描写成命题(s2)。

(2)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 is a famous philosopher.s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is drinking champagne]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当句子(2)中的确定性描述语“the man in the corner drinking champagne”用于指称时,说话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人m身上,他意欲表明的是m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因此,我们根据语境因素对话语(2)进行语用充实就可以获得说话人所陈述的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

pe2. [the x: x is a man & x is in the corner & x is drinking champagne & x=m] x is a famous philosopher (“m”的内容是m所指明的那个人)

根据意义和陈述关系的新原则,说话人在陈述主要语用充实命题(pe2)时也必然陈述了语用充实命题(pe2a)和(pe2b)。

pe2a. m is a famous philosopher.(“m”同上)

pe2b. m is a man & m is in the corner & m is drinking champagne(“m”同上)

我们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语用充实理论能成功地解释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确定说话人的所说或者所述。

三、结束语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语义规则限制了话语在正常语境中所做的陈述。但是,人们根据语义规则所确定的只是能促进言语交际的话语“最小公分母”(语义内容),因此,会话参与人有必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特征对话语所表达和陈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语用充实,从而确定话语的语境意义。因此,希望本文根据语用充实理论在“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等领域对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的阐释能为这些理论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语言 主语 语法 优选论

引言

分析汉语言句法时,我们看到最多的词就是“主语”,因为在我国传统的汉语语法分析过程中,“主语”这一词并没有形成符合汉语言特点的特定概念。实际上,在西方的语法体系中最先形成的“主语”这个概念,我国语言学家在进行语法分析时将其借鉴了过来,所以,并不符合汉语言的语言特色。在优选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汉语言中主语的语言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明确从语法角度,主语在汉语言中所发挥的作用。优选论是语法分析中的普遍理论,它能够很好地将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表示出来,凭借这一优势,优选论被广泛地运用到语言研究方面。通过优选论对汉语句法进行分析,能够将最适合语法规则的优选项进行过滤和筛选,而且还可以对非优选项进行语法偏离度排列,这是优选论最为明显的优势。而优选论不仅能够囊括语义、语法以及语言整体这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能够将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好地反映出来。本文简单介绍了优选论以及传统汉语主语分析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基于优选论的前提,对汉语主语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优选论概念

优选论的提出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运用领域并非是语言句法分析,而是应用于生成音系学的研究。优选论的出现,直接对传统生成音系学中的某些重要假设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将其应用在语言句法分析中,对于生成语言学里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怀疑和挑战,借鉴到我国汉语语言分析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目前,优选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汉语句法学领域也有了大量的应用。优选论的语法体系是由词库、生成器和评估器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在特定的输入项模式下,生成器能够生成无数的候选项,在生成的众多候选项中,评估器进行评估,输出最优的选项。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生成器生成的候选项数量无限,这样,评估器才能选择其中的“最优”进行输出。优选论的词库当中包括有语素的所有表达式,也就是最基本的输入项,在某一个输入项的模式下,生成器能够产生数量庞大的候选输出项,这些数量无数的候选输出项接受评估器的评估,评估器的构成较为复杂,是由不同的语言制约条件分等级排列并且依据绝对优先原则而构成的。本质上相互冲突的不同限制因素互相作用,使得众多候选项中出现最优选项并进行输出,优选论由于其独有的优势被大量地运用到了汉语言文学的各个方面。

二、优选论概述与句子主语的确认

优选论在判断语言语法合法与否的问题时,并没有单独的只是判断某一个候选项,而是将众多的候选项一起对比分析研究,将其中最能满足制约条件的候选项进行优选出来,通过此过程优选出来的选项不一定要满足所有的制约条件,因为在很多时候,某些语言现象虽然不符合相关的原则,但是却是人们所惯用的语言习惯。优选论的重点其实在于评选模的形成和操作,大多数情况下,传统语言学家容易忽视衍生模内候选项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忽视通过输入所形成的扩展映像,只是单方面地注重评选模对于众多候选项的筛选过程。

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输入部分必须包括谓词、谓词的论元结构以及充当论元的成分和其他次要成分。依据这一理论,衍生模将输入的部分衍生成扩展映像,即语句。在一个完整的汉语语句中,经常出现很多的名词性成分,对其分析的目的就是将主语从这众多的名词性成分中分离开来。很明显,所谓的候选项就是汉语语句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名词性成分。

在对汉语主语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通常考虑句法、语义和语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因素就是句法,而候选项同谓词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制约因素之一,此外,在众多的名词性成分中,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以及非代词性名词等等都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作为主语,这些名词性成分的能力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从词类相互制约中可以清楚地理解。从词语的制约以及语义的制约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谓语类词语其语义特征的不同以及对于论元的数量要求。实际上是谓词次语类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从形式角度出发,要求合句法的句子中必须出现谓词所要求的论元数量;后者从词汇语义角度出发,要求充当论元的成分在词汇语义方面与其所在句法位置的语义要求相匹配。语篇方面我们考虑了两个因素,排比句和话题二排比句用相似的几个句子结构来实现某种修辞效果。相对其他语篇因素来讲,排比句的要求容易形式化。话题则是在汉语语料分析中常常与主语混淆不清的概念,本文对话题作了描述以帮助确认主语。

三、基于优选论的句子主语研究

在现代汉语中,进行句法分析时,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就是主语。一般情况下,我们给主语的定义是“在句子前面的名词性短语,同时后面带有动词性短语且都是句子的直接成分”。只不过这个传统的定义很难让人明白句首的名词性短语后面接的到底是句子还是短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下面的具体例子来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制约因素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和地位。

例1:夏季,亚洲大陆内部气压低,海洋上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此句中加了下划线的都是名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夏季”表明了整个句子发生的时间背景,引出话题,后面的句子中出现了各自唯一的名词性短语,分别是“气压”和“风”,这两个短语同谓语“高”和“吹”相对应,满足了对于谓语论元的数量要求和语义要求,同时我们看出,句子中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制约因素的仅此而已,这就是优选项,没有其他的名词性短语能够超越,所以,第二小句和第三小句的主语分别是“气压”和“风”。在第一小句中的谓词“低”之前出现了三个名词性短语,分别是“亚洲”“大陆内部”和“气压”,那么如何从中选出主语呢,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涉及三个方面。“气压”不存在违反任何制约条件,而“大陆内部”和“亚洲”不同,它们同谓语之间分别都存在着近距离制约因素,很明显,对于近距离制约的违反是不能忽视的错误,再来分析“亚洲”和“大陆内部”,二者相比,前者同谓语之间多了一次近距离制约因素,因此,该句的主语我们认为是 “气压”。

例2:贝类大多数活动能力不强,缺乏进攻的器官。

第一小句谓词“强”要求一个论元,而它前面有三个名词词组:要确认主语,需要考虑语义匹配制约、话题制约和近距离制约。“活动能力”与“贝类”和“大多数”相比,更好地满足谓词“强”的词汇语义要求,因此后两者各违反语义匹配制约一次。由于“贝类”与“大多数”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与“活动、能力”之间有一种广义的领属关系,如果选“活动能力”作主语,“贝类”和“大多数”可分别作话题,即:选“活动能力”作主语可以满足话题制约。反之,如果选“贝类”为谓词“强”的论元作主语,而其他两个名词词组不能充当话题,因此这个选择两次违反了话题制约。同理,选“大多数”作主语违反了话题制约一次由于“活动能力”离谓词最近,“大多数”与“贝类”分别违反了近距离制约一次或两次。因此,“活动能力”作主语是优选。

例3:《红楼梦》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此句中出现了两个谓词论元,其中介词“由”的宾语是“人民文学出版社”,至此形成了一个很明显的介词短语,所以肯定不是句子的主语。在本句中,唯一符合词语类制约因素就是“《红楼梦》一书”,所以,可以确定此为句子的主语。

如何确认句子的主语这一问题涉及了很多复杂的因素,只是片面地考虑某一方面因素显然是行不通的。优选论理论的出现,为汉语语言主语的分析确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本文充分考虑了确认主语问题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相关成分所处的位置、语义特征,也包括话题、排比等语篇因素。因此我们的分析模式不仅可以确认“非标记性”句子中的主语,还解决了一些特殊句型中的主语确认问题。并且把谓词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很多时候主语的多样性是由谓词决定的。不过,优选论应用于语言句法中相当复杂,和音系的层次属性不同,尤其在输入项和候选项方面就比音系的层面要晦涩许多。

综上所述,主语确认问题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单纯考虑位置或语义角色都是不够的。优选论这个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容纳各方面因素的模式。本文充分考虑了确认主语问题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相关成分所处的位置、语义特征,也包括话题、排比等语篇因素。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其认为普遍语法的构成主要是由一系列普遍存在且相互冲突的限制条件,从数量众多的候选项中选择出最为符合的优选项表达出来。不同的限制因素在语句中呈现出不同等级的排列,使得语言显示出了多种多样性。作为操作性极强的理论,优选理论的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语

参考文献

[1]武亚楠.特殊疑问词移位的优选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32-133.

[2]耿延惠.现代汉语中“主语”的语法意义[J].语文建设,2012(22).

[3]桂诗春,王初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解晓楠,柯煜.汉语与波兰语语法结构对比分析研究[J].语文建设,2012(10).

[5]陈平.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J].中国语文,1994(3).

[6]郑远汉.论言语规范及其多体性[J].语文建设,1997(06).

[7]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第9篇

本文将对过去所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therelativeconstruction)之间的关系,并非在句法的特征方面,而是在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方面得到最好的论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就跟句法话题有关的关系化(relativization)来说,现在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不能表现出一致的语法功能。跟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本文从语用角度将句法话题分为三种,即事例话题(instancetopic)、框架话题(frametopic)和范围话题(rangetopic),每一种都由涉及话题结构的特殊主题结构表现出来。我认为,本文提出的语用差异,在论述汉语话题结构是否以及如何转变为关系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三节分别简要讨论汉语话题结构,包括三种有句法依据的句法话题,还将简要讨论汉语的关系结构。第四节将证明,如认为句法话题具有一致的语法功能,那就无法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

系作出令人满意的论述。第五节将讨论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并且表明如何确定对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

释。第六节将根据第五节中列出的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

的论述。第七节是结论。

⒉话题结构和三种句法话题

句法话题是话题结构的结构上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话题用NPS(名词词组+句子)的一般的形

式来定义,例如:

(1)Thisproposal,thereviewcommitteedoesnotlikeatall(这个计划,审查委员会完全不喜欢

(2)JohnIhaven''''tseenhimforalongtime(约翰我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3)香蕉我很爱吃

(4)那件事,你最好把它忘掉话题结构中的最前面的名词词组,如(1)-(4)中的斜体或黑体部分,是句法

话题。Gundel(1985:86)认为,句法话题在形式上定义为:

(5)一个成分C,是某个句子S的句法话题,当且仅当C是由S直接控制的,而且,C邻接于也由S直接控制的

某个句子S的左或右。

在过去的研究中,三种句法话题的区分,取决于跟该句子的其他成分的句法关系。众所周知,首先,(1)

和(2)在英语中属于两种不同的话题结构,(1)是话题化(topicalization)话题结构,(2)是左置话题结构。话

题化话题结构的特征是句子的其他部分中有一个空位(gap),句法话题能够回到句子中去而不影响句子的命题

内容。另一方面,左置话题结构中句子其他部分中没有空位,却有一个代词跟句法话题同指(Chomsky1977,

1981)。由于上述区别,(1)和(2)中的句法话题可分别称为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

这两类话题结构通常都可在汉语中得到证实,(3)是话题化句法话题,(4)是左置话题结构。再举几例:

(6)那几封信他快写完了(8)那个人我以前见过他吗?

(7)这些事我从来没听说过(9)你说的那些人,他们都来了

(6)和(7)中的句法话题属于话题化类,而(8)和(9)中的句法话题属于左置类。

除了以上两类句法话题外,还有第三类句法话题,这种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很常见,例如:

(10)这本书我读得很累

(11)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

(12)象鼻子长

(10)-(12)很明显跟(6)-(9)不同,(10)-(12)既没有句法话题的句法上的空位,在句子的其他部分中也没

有同指的代词。对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的谓语动词来说,句法话题在语义上既可以是一个参与者,如(10)

所示;也可以是一个场景,如(11)所示;也可以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如(12)。(12)是鼻子长,而不是象长

。如果这类句法话题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式的话,那经常是由介词短语充当,这从英语翻译中便可看出。(

10)-(12)被Gundel(1988:224)称为典型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它们在过去研究中也被看作“汉语式”的话题结

构,跟典型的、由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表现出来的“英语式”的话题结构相对立(特别参看Chafe

,1976:50-51;Xu和Langendoen1985),下面就把(10)-(12)中句首的名词词组称作汉语式句法话题。

这样,我们已经确定了话题化句法话题,左置句法话题和汉语式句法话题这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差异

是建立在句法话题和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之上的。

⒊汉语的关系结构

在探讨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前,让我们首先简要讨论一下汉语关系结构的特征。

关系结构,正象Lehmann(1992:333)所定义的那样,是由一个(可能是空的)称为中心词的名词性成分和

称为关系小句、在语义上是修饰这个名词性成分的从句组成,人们分出了两种关系结构:一种带有一个充当

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另一种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在过去的研究中,后者也称作缺少中心词的关

系小句或自由的关系小句(参看Grimshaw1978;Lehmann1986,1992)。在汉语语言学里,它通常指的是名词

化结构(参看Li和Thompson1981)。在下面讨论中,关系化指的是带有一个中心词的关系结构;名词化指的

是不带中心词的关系结构。

汉语中关系化的标记是小词“的”,“的”把一个缩短了的小句与紧接的中心词词组连接起来:

(13a)旅行团提早出发了(13b)[提早出发的]旅行团

(14a)小王请来了客人(14b)[小王请来的]客人

(15a)那些事你们不知道(15b)[你们不知道的]那些事

(16a)这些人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16b)[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这些人

(17a)这棵树叶子大(17b)[叶子大的]这棵树

以上例子明显看出,汉语中的关系结构有的是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如(13)-(14),有的是从话题结

构转变而来的:有的是话题化话题结构,如(15);有的是左置话题结构,如(16);也有的是汉语式的话题结

构,如(17)。

Li和Thompson(1981)详细阐述过汉语名词化,他们认为,把小词“的”放在缩短了的小句之后,这就是

汉语名词化,与关系化不同的是,汉语名词化结构后面并不带中心名词。跟关系化一样,汉语中的名词化结

构既可以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3c)-(14c),也可以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5c)-(17c):

(13c)说到旅行团,[提早出发的]反而最后到

(14c)[小王请来的]后来都走了

(15c)[你们不知道的]还多着了

(16c)[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其实都是些外行

(17c)[叶子大的]好看

根据定义,以上例句中的名词化结构,它的语义中心在词汇上是零形式。它的所指取决于关系小句中没

特别指出的参与者。如果只有一个未出现的参与者,那么,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对象就跟这个未出现的参与者

相同,如(13c)-(17c)所示。如果未出现的参与者不止一个,那么,名词化结构可指几个未出现的参与者中的

一个,如(18c)所示:

(18)他非常喜欢这个国家(18b)[非常喜欢这个国家的]

(18a)[他非常喜欢的](18c)[非常喜欢的]

当话题结构转变为名词化结构时,未出现的总是句法话题,换句话说,从汉语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名词

化结构的所指,跟相对应的话题结构的句法话题相同,如(15)-(17)。

必须注意,在汉语中,凡能名词化的句子,都能关系化,能关系化的句子却不一定能名词化。有许多能

关系化的句子不能名词化,尽管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推导出来,请看(19):

(19a)那次比赛老李得了冠军

(19b)[老李得了冠军的]那次比赛,我没参加。

(19c)说到比赛,*[老李得了冠军的],我没有参加

⒋以前对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关系的论述

⒋⒈句法观点

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这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以前早有研究(参看:Chomsky1977,1981;Jiang19

91;Justus1976;Kitakawa1982;Kuno1973;J.McCawley1976;Schachter1976,等等)。例如,Kuno(1973:2

54)认为,日语中,关系小句是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关系化的成分并非是一个一般的名词词组,而是原结

构中的主题(theme)[句法话题](名词词组-wa),汉语情况也是如此,尽管汉语中没有象日语wa之类形态

上的话题标记。汉语中,如果一个名词词组充当句法话题,那么,这个名词词组便也能关系化(Tsao1990:43

0)。Jiang(1991:140)进一步指出:只有句法话题才能关系化,而非句法话题不能关系化。此类观点已被汉语

语言学界认可,就我所知,至今无人对此提出挑战。

必需指出的是,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角度来描述。虽然

,话题化类型和左置类型的句法话题,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就象上面所述的那样,但是对汉语式的句法话

题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某些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被关系化或名词化,而另一些却不能。请

看下例:

(20a)水果我最爱吃香蕉(21a)物价东京比北京贵

(20b)*[我最爱吃香蕉的]水果(21b)*[东京比北京贵的]物价

(20c)说到水果,*[我最爱吃香蕉的](21c)说到物价,*[东京比北京贵的]

(19)中看出,某些句子能关系化,却不能名词化。

(19a)(20a)(21a)中句首名词词组都归于汉语式句法话题,虽然这三类句子在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方面

,具有不同的表现。要想解释汉语中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会发现:仅仅从句法话

题的句法类型出发,很难说清汉语式句法话题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

必需强调的是,这里所争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已超出了解决下列问题的本身:话题结构和关系

结构的关系,是否只能在句法方面以及只能在句法话题方面得到解决。对此类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还将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中句法话题的地位。

自Li和Thompson(1976)发表了很有影响的那篇论文以来,作为语法概念的话题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兴

趣,特别是引起研究诸如汉语类语言——现在一般看作话题明显(topicprominent)类型的语言——的语言学

家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句法过程的关系化,自60年代以来,得到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因为它被看作

是一种句法机制,便于我们深入了解语法结构。关系化和特定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的关系,建立在K

eenan和Comrie(1977)的“可及性等级”(accessibilityhirerarchy)之上,这个等级说明了特定语法功能在

特定语言中是如何有规律地适合于特定的句法策略的。①人们把Keenan和Comrie的发现看作是理论上的一大

贡献,因为这一发现证明了特定语法功能的存在。虽然,Keenan和Comrie没有提到象汉语这种话题明显语言

中,一个由基础生成的句法话题,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在可及性等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人们都认为,

句法话题应该看作和主语相等,至少就关系化来说是这样(特别参看Chen1986,1994;Jiang1991;Tsao1990

)。

如果就象我上面所证明的:对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无法作

出适当的论述,那么,可以这样断言:至少就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而言,句法话题的定义在汉语中无

法形成一种一致的语法功能。

⒋⒉语用观点

J.McCawley(1976)和N.McCawley(1976)最早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现象。J.McCawley(

1976:305)对日语的这个问题的讨论具有深刻的见解,他指出:能关系化的名词词组的种类除了受句法因素制

约外,日语中(限制性的)关系小句,可以由跟事例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而不能由跟范

围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如(22)和(23):

(22a)Nihonwasyutogasumi-yo-i(事例话题)

日本首都居住-好-现在时

“至于日本,它的首都是个好住处。”

(22b)(syutogasumiyoi)kuni

国家

(23a)NihonwaTookyoogasumi-yo-i(范围话题)

“至于日本,东京是个好住处。”

(23b)*(Tookyoogasumiyoi)kuni

“它的东京是个好住处的国家”

这种区别在其他语言里是否得到了验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验证几乎还没人进行过研究。

⒌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

综上所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无法从三种句法话题——即话题化话题、左置话题

和汉语式话题——的区别来得到解释,因为它们是通过结构的句法特征来确定的。在我证明句法话题的语用

差异能对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的描述之前,让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汉语句法话题的

语用解释,以及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如何独立于话题结构的句

法特征而确定的。

⒌⒈语用话题的定义:关涉(aboutness)

下面我们将看到,句法话题跟语用话题的关系很密切。在过去的研究中,话题通常由语用“关涉”所定

义。Gundel(1985:86)的论述如下:

(24)一个实体E,是一个句子S的语用话题,当且仅当S的用意是提高接收者有关E的知识,索取有关E的信

息,或者使接收者做出涉及E的行为。

同样的观点,参看Dik(1978),Kuno(1972),Reinhart(1981)等人的论著。

过去几十年来,语用话题是如何在句子平面上表现的这一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参看Chafe

1976,1994;Davison1984;Dooley1982;Gundel1977;1985,1988;Halliday1967;Kuno1972;Li&Thompson

1976,1981;Prince1981,1985,1992;Reinhart1981;Tsao1990;vanDijk1977,1981;vanOosten1986等等

)。人们一致公认,诸如(25)这类句子可能由不同的句法成分充当语用话题:

(25)FelixinvitedRosatodancewithhim(Felix邀请Rosa跟他跳舞)

在(26A)和(27A)的语境里,(25)可以是关涉Felix的断言,他邀请了Rosa跟他跳舞;或是关涉Rosa的断言

,Felix邀请她跟他跳舞。

(26)A:HowaboutFelix?(Felix怎么样?)(27)A:HowaboutRosa?(Rosa怎么样?)

这一看法也适用于汉语。(28)用于(29A)和(30A)的语境中都很恰当,只要把不同的句法成分解释为语用

话题:

(28)老赵把客人们都带出去了

(29)A:老赵怎么了?

(30)A:客人们怎么了?

面对这些证据,对判断一个名词词组是否具有语用话题的性质,目前几乎没有几个人坚持句首位置是必

要和充分条件(参看Halliday1967,1985;Huddleston1988)。另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但有时是断言:所

有类型的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总是被看作是语用话题(参看Gundel1988:211)。如(31)和(32)这类话题结

构:

(31)Felix,it''''sbeenagessinceI''''veseenhim(Felix,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32)Yoursecondproposal,theboardfoundunfeasible

(你的第二个计划,委员会认为不适用)

Reinbart(1981:63)发现,在标准的语调模式和重音模式下,只有当位于前面的名词词组看作是语用话题

,也就是说,当这个句子所作的断言是关涉句法话题的所指时,(31)和(32)这类话题结构才能恰当地在某个

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参看Davison1984;Gundel1985:86;1988:211,他们持同样的看法)。

⒌⒉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

句法话题和语用话题这种关系在汉语的话题结构中是否跟英语一样密切,这虽然会有争论,但没有理由

怀疑,其他所有的条件都一样,在汉语的话题结构的所有句子成分中,句法话题是最有可能成为我们上面所

定义的语用话题这一角色的候选者。然而,我们关注的是,对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作出较

细致的区分,因为在讨论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中,这些区分将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还要表明

这些区分是如何跟有关结构式的主题结构的特征相联系的。

一般来讲,(24)中语用话题的定义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话题。因此,假定有下列三种汉语话题结构,我们

把黑体部分的句法话题看作是语用话题:

(33)老李我们已经请出来了

(34)上次郊游孩子们都累极了

(35)物价纽约最贵

根据(24)的定义,可以认为,说(33)-(35)三句的用意是分别想提高我们对“老李”“上次郊游”“物价

”的认识。

尽管(24)的定义大体上适用于(33)-(35),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定义事实上没有指出,在解释句法话题

跟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时,这三个句子之间具有哪些重要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33)和(34)。一般可以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关“老李”和“上次郊游”的,但严格地

说,只有在(33)里,句法话题才是断言所关涉的唯一对象。在(34)里,“累极了”是关于“孩子们”,而不

是关于“上次郊游”的断言。(34)中的句法话题实际上为有关孩子的断言提供了一个框架。

就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来说,(35)是另一个次类。一方面,(35)与(34)相同之处在于句法话题跟话题结

构的剩余部分的谓语动词没有格的联系,只不过提供了对另一个成分作出断言的框架。另一方面,(35)中的

句法话题又跟(34)不同,它表现出话题结构殊的焦点结构的特征,这种焦点结构用来识别一个集合中的

一员,这个集合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所有可能的值。举例来说,(35)说明了:谈到任何地方的物价,纽约是

最贵的。我在下面还要详细谈到这一点。

我们已经确认,虽然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一般来说可解释为语用话题,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可

以作出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我将在下面谈到,正是这些细微的语用差异,在阐述汉语话题结构和关

系结构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看Chafe1976;Dooley1982;J.McCawley1976;N.McCawley1976;J

iang1991等等)。按通行说法,(33)-(35)中所示的这三种语用话题分别称为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

题。下面是对这三种语用话题所作的更确切的定义:

(36)事例话题是对它作出断言并进行评估的一个事例,它通常是语境中全部所指实体的认知总藏中的一

个定指的实体。

(37)框架话题是提供时空和具体框架的话题,在这个框架里,由话题结构其他部分表达的命题(通常是

对句子中另一个成分——一般为主语——作出的断言)为真。

(38)范围话题是划定作为断言对象的一个变项的范围的话题。拿句子(35)来说,句法话题“物价”是范

围话题,用J.McCawley(1976:304)的话来说,它“将变量‘x高’中的x限定在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然后谈

到那个范围内的事情。对纽约的物价水平来说,命题‘x高’是真的。”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清楚地区分了事例话题和框架话题,但没有区分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事实

上,在过去的某些研究中,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混为一谈的,如J.McCawley(1976)和Jiang(1991:12)。如

上所述,这两种语用话题,都具有界定句子其他部分中的断言为真的特性,但整个话题结构的主题结构却不

相同。另一方面,必须指出,具有通常的语调和重音升降曲线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具有新信息

的范围不定的特征,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必须解释为新信息的范围是固定的。事实显示:带有一

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对多种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这些问题要求了解作为新信息的话题结构的不同部分

,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正好相反,并未表现出这种灵活性。对比下列句子:

(39)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40)水果小李买了香蕉

(39)是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1A)-(43A)的语境都很合适:

(41)A:这次考试小李错了多少?

(42)A:这次考试小李怎么了?

(43)A:这次考试怎么了?

相反,(40)是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4A)的回答很合适,用于(45A)-(46A)的回答不合适

(44)A:水果他买了什么?

(45)A:#水果他怎么了?

(46)A:#水果怎么了?

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特点是焦点范围狭小,这个特点,明显反映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是”(或者是

疑问式“是不是”)所处的位置。作为汉语焦点标记(参看Li和Thomoson1981;Teng1979),“是”用于句

子成分前,以标示该成分是新信息的焦点。请看下列例子:

(47)他租了两套公寓(47a)他租的是两套公寓

(47b)他是租了两套公寓(47c)是他租了两套公寓

在Li和Thompson(1981)和Teng(1979)研究的句法制约因素里,“是”在框架话题结构里出现相当自由,

如(48a-d)所示。然而在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里,“是”局限于提供变量的值的名词词组之前这个位

置。如(49a-d):

(48)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水果他买了香蕉

(48a)这次考试小李错的是三道题(49a)水果他买的是香蕉

(48b)这次考试小李是错了三道题(49b)???水果他是买的香蕉

(48c)这次考试是小李错了三道题(49c)#水果是他买了香蕉

(48d)是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d)#是水果他买了香蕉

人们一旦认识到,象(49)这类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其他部分内指明一个

所指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范围内的最高成员,那么,由(49a-b)所描述的固定的焦点结构也就正在意料之中了

(参看N.McCawley1976:953)。另一方面,由于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不受这种特殊功能的限制,因此它不受

焦点信息的位置这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将在第6节中讨论到,这里划分的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异,在论述汉语

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时,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⒌⒊句法话题种类和三种语用语题之间的联系

汉语话题结构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之间的区别,跟在这种结构的句法特征的基础上区分出来的三

种句法话题,既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话题化话题结构和左置话题结构通常有一个解释为事例话题的句法话

题,而汉语式句法话题可能是三种语用话题中任何一种,请看例句:

(50)这本书他写得太匆忙了(53)他身体很好

(51)这些事情你们不必放在心上(54)身体老赵最好

(52)上星期三,老钱去了日本(55)海鲜,我最爱吃龙虾

(50)和(51)都是事例话题,因为在句子的其他部分既没有空位,也没有和句法话题同指的代词,根据定

义,它们是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尽管事实是,在话题结构所表达的情况中,句法话题扮演了参

与者的角色,而不是环境的角色。当句法话题在此类格框架方面跟谓语动词相联系时,这个句法话题通常看

作事例话题。当句法话题扮演了某个情况中环境的角色,如(52),或当句法话题不直接跟谓语发生联系时,

如(53)-(55),句法话题可看作框架话题或范围话题。

以上论述显示,就以上区别的语用解释来说,归在汉语式句法话题名目下的句法话题,内部是不一致的

。正象我们上面指出的,这对认识这种语言的语法组织中的句法话题的地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⒍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前面列出的各个例子进行仔细的研究显示:要简洁论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变为关系结构和名词

化结构,关键取决于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别。

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题结构,不管三种句法话题之间的句法区别如何,都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13)-

(16)都具有句法话题是事例话题的特征,它们都属于这一类。

另一方面,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这一类既不能被关系化也不能名词化,如(20)和(21)所示。

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这么严整。这些话题结构都能关系化,但

只有一部分能名词化,条件是已删除的中心名词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找回,如(17)。而另一些却不管语境如

何,也不能名词化,如(19)。什么是构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当句法话题的所指,跟句子其他部分的另一个所指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

关系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才能名词化。比较下列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句法话题:

(56a)这种西瓜,籽大(56b)说到西瓜,我不喜欢[籽大的]

(57a)那位先生,我忘了名字了(57b)[我忘了名字的],当然没法叫了

(58a)那次旅行他带队(58b)说到旅行,*我不喜欢[他带队的]

(56)-(57)中,句法话题“西瓜”和“那位先生”分别跟“籽”和“名字”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关

系,而(58)中句法话题和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这种关系。凡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名词化的

和不能名词化的之间都有同样的区别。

以上讨论的关系可归纳为表1:

关系化名词化

事例话题可以可以

框架话题可以(可以)

范围话题不可以不可以

表1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的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关系

(*在句法话题和句子其他部分中的名词词组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的条件下)

现已证实,从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的角度对句法话题的区分,对合

理论述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⒎结语

本文证实,在汉语中,跟相关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就能区分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每一种都

各自表现出相关话题结构的特定的主题结构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本文证明,汉语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换

为关系结构,带或者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词组,完全取决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

题结构,既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也能转换为名词化结构,而范围话题却做不到这一

点。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但只有当句法话题这个名词词组和话

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另一个名词词组具有拥有-被拥有的关系时,才能名词化。从上述发现中,我们可以得

出这样的逻辑推论:至少就关系化和名词化而言,按现有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没有一致的语法功能。

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如何跟其他语法过程有联系,以及在其他语言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如何证实

这种差异,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Bresnan,JoanandJaneGrimshaw,1978.ThesyntaxoffreerelativesinEnglish.LinguisticInquir

y9:331-391.

Chafe,WallaceL.,1976.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subjects,topics,andpointofv

iew.In:CharlesN.Li,ed.,1976,25-55.

ChafeWallaceL.,1994.Discourse,consciousness,andtime.Chicago,IL:TheUniversityofChicag

oPress.

Chen,Ping,1986.ReferentintroducingandtrackinginChinesenarratives.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

Chen,Ping,1994.ShilunHanyuzhongsanzhongjuzichengfenyuyuyichengfendepeiweiyuanz

e(OnprinciplesofargumentselectioninChinese).ZhongguoYuwen(ChineseLanguageandWriting]3:1

61-168.

Chomsky,Noam,1977.Onwh-movement.In:PeterCulicover,ThomasWasowandAdrianAkmajian,eds.,Fo

rmalsyntax,72-132.NewYork:AcademicPress.

Chomsky,Noam,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Dordrecht:Foris.

Davison,Alice,1984.Syntacticmarkednessandthedefinitionofsentencetopic.Language60:79

7-846.

Dik,Simon,1978.Functionalgrammar.Amsterdam:North-Holland.

Dooley,RobertA.,1982.OptionsinthepragmaticstructuringofGuarinisentences.Language58:

307-331.

Gundel,Jeanette,1977.Theroleoftopicandcommentin

【英文标题】nguistictheoryBloo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LinguisticsClub.

Gundel,Jeanette,1985.''''Sharedknowledge''''andtopicality.JournalofPragmatics9:83-107.

Gundel,Jeanette,1988.Universalsoftopic-commentstructure,In:MichaelHammond.EdithMoravcs

ikandJessicaWirth,eds.,Studiesinsyntactictypology,209-239.Amsterdam:Ben-jamins.

Halliday,MichaelA.K.,1967.NotesontransitivityandthemeinEnglish.PartII.JournalofLin

guistics3:37-81,177-274.

HallidayMichaelA,K.,1985.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mold.

Huddleston,Rodney,1988.Constituency,multi-functionalityandgrammaticalizationinHalliday''''s

FunctionalGrammar.JournalofLinguistics24:137-174.

Jiang,Zixin,1991.SomeaspectsofthesyntaxoftopicandsubjectinChinese.Ph.D.dissertatio

n.TheUniversityofChicago.

Justus,Carol,1976.RelativizationandtopicalizationinHittite.In:CharlesN.Li,ed.,1976,215

—245.

Keenan,EdwardL.andBernardComrie,1977.Nounphraseaccessibilityanduniversalgrammar.Ling

uisticInquiry8:63-99.

Kitakawa,Chisato,1982.TopicconstructionsinJapanese.Lingua57:175-214.

Kuno,Susumu,1972.Functionalsentenceperspective:AcasestudyfromJapaneseandEnglish.Lin

guisticInquiry3:269-230.

Kuno,Susumu,1973.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Cambridge,MA:MITPress.

Lehmann,Christian,1986,Onthetypologyofrelativeclauses.Linguistics24:663-680.

Lehmann,Christian,1992.Relativization.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l

inguistics,Vol.3:333-335.NewYor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

Li,CharlesN.,ed.,1976.Subjectandtopic.NewYork:Academicpress.

Li,CharlesN.andSandraA.Thompson,1976.Subjectandtopic:Anewtypologyoflanguage.In:Char

lesN.Li,ed.,1976,457-489.

Li,CharkesN,andSandraA.Thompson,1981.MandarinChinese:Afunctionalreferencegrammar.Berk

eleyandLosAngeles,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McCawley,James.1976.Relativization.In:MasayoshiShibatanied.,Syntaxandsemantics.Vol.5:Ja

panesegenerativegrammar,209-306.NewYork:AcademicPress.

McCawley,James,1988.ThesyntacticphenomenaofEnglish.Vol.IandVol.2.Chicago,IL:TheUniver

sityofChicagoPress.

McCawley,NorikoA.,1976.Reviewof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bySusumuKuno.Lang

uage52:942-960.

Prince,Ellen,1981.Topicalization,focusmovementandYiddishmovement:Apragmaticdifferentia

tion.Proceedingsof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jy7:249-264.6Prince,Ellen,1985.Fancysyntaxand

‘sharedknowledge’.JournalofPragmatics9:65-81.

Prince,Ellen,1992.Informationalandrhetoricalstructure.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

lencyclopediaoflinguistics,Vol.3:399-401.NewYorkan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Reinhart,Tanya,1981.Pragmaticsandlinguistics:Ananalysisofsentencetopics.Philosophica

27:53-94.

Schachter,Paul,1976.ThesubjectinPhilippinelanguages:Topic,actor,actor-topic,ornoneof

theabove.In:CharlesN.Li,ed.,1976,493-518.

Teng,Shou-Hsin,1979,RemarksoncleftsentencesinChinese.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7:

101-114.

Tsao,Feng-Fu,1990.SentenceandclausestructureinChinese:AfunctionalPerspective.Taipei:S

tudentBookCo.

VanDijk,Teun,1977.Textandcontext:Explorationsin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discours

e.London:Longman.

VanDijk,Teun,1981.Studiesinthepragmaticsofdiscourse.TheHague:Mouton.

VanOosten,Jeanne,1986.Thenatureofsubjects,topicandagents:Acognitiveexplanation.Bloo

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LinguisticsClub.

Xu,LiejiongandD.TerenceLangendoen,1985.TopicstructuresinChinese.Language61:1-27.

注释:

*非常感谢SandraA.Thompson在旅欧期间,百忙中抽空看了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详细的意见。感谢O

ne-SoonHer,李行德,孙朝奋,徐烈炯和徐云扬,他们在我研究汉语话题结构时给予的各种帮助。还要感谢

MalcomSkewis的帮助。本文的撰写也得到昆士兰大学专项研究计划基金的赞助。我本人对本文所有的观点负

责。——作者

原文题目是PragmaticinterpretationsofstructuraltopicsandrelativizationinChinese,刊于

JournalofPragmatics(语用学杂志)1996年第3期。——译者

①句法功能的这个“可及性等级”就是“主语<宾语<旁语”——译注通讯地址:陈平Department

ofAsianLanguagesandStudies

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

Brisbane,QLD4072

第10篇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 深层机构 表层结构 歧义

[中图分类号]H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52-02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 grammar。该理论随着时日的发展而日趋精密,成为目前西方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他将句子分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在句子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生成的过程中施加一系列的操作手段或规则,其中包括七个子系统,又称七种理论,即:x价理论(x bar theory)、题元理论(θ-theory)、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界线理论(bounding theory)以及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它们之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汇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制约着人类的语言。

按原则来说,所有属于深层结构的NP1-Aux-V-NP2均可进行被动化转换,从而得到形式NP2-Aux+be+en-V+by-NP2,该规则包括三点:①改变名词短语的位置;②被动形式中第二个名词短语前加by;③动词的主动形式变成被动形式。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来源于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指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一种语言形式,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深层结构是种抽象结构,强调说话者试图表达的意思。通俗点讲就是深层结构是言语者的心理认知,而表层结构就是言语者表达的具体形式。他们之间可以通过平行、并列、对应等不同形式经过投射衍生等进行转换。句法歧义(syntactic ambiguity)又称语法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或结构歧义(structural ambiguity),是由于句法结构原因而造成的多义现象。当同一表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一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层结构时就会产生歧义。(徐烈炯,2007)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意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某句话里出现两个或多个同音异形、同音同形词或者语法、词汇、句法结构等就会使句子表达意思不明确,让读者模棱两可,影响人们的阅读和交流。英语句法歧义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修饰语界限不清引起歧义

英语中很多歧义句有时候是因为修饰语在句中位置或者修饰的范围不定而产生的,如下面这个句子就有六种不同解释:“The seniors were told to stop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1)高年级的学生在示威,校方在校园要求他们停止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on campus,to desist.

(2)高年级学生在示威,校方要求他们停止在校园中示威但可在其他地方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emonstrate elsewhere).

(3)高年级的学生在校园示威,校方叫他们停止示威。

The seniors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 and were asked to desist.

(4)有人在校园中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on campus,and seniors were asked to stop them.

(5)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在校园中被要求去制止他们。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on campus,to stop them.

(6)有人在示威,高年级生被要求去制止他们在校园中示威(但他们可在别处示威)。

People were demonstrating and seniors were asked,to stop them from doing so on campus (although they could do it elsewhere)

二、从句关联词引发歧义

如果英语句子从句部分由that引导也会产生歧义,因为它可以用做从属连词引导名词从句以及副词从句,也可以用做关系代词引导形容词从句。在引导从句时,关联词“that”还可以被省略。此外,它还可以是指示代词,指示形容词以及副词。譬如例句: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everyone tha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由于对that的不同理解就有如下几种解释:

(1)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everyone about the fact tha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学生向所有人抱怨他们无法理解。

(2)The students complained to those who couldn't understand.

学生向所有无法理解的人抱怨。

三、省略引发歧义

在英语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部分重复使句子简洁流畅,句中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常被省略从而产生歧义。如:

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1)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loves him.

凯特比她母亲更爱她父亲。也可以理解为:

(2)Kate loves her father more than her mother.

和母亲相比,凯特更爱她父亲。

四、词类理解偏差引起歧义

词类理解偏差导致句子成分变化引起的歧义,如果一个同形异义词的几种意义在同一句中都能成立,那么不同学习者对该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就会造成歧义。不同的词类在句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即句子成分。如:dress一词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但有时在同一句中既可理解为名词又可理解为动词,这样就会产生歧义。如: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此句就有两种解释:

(1)dress做名词:请赶快缝制好她的套装。

(2)dress做动词:请让她赶快穿衣服。

歧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首先占据主动地位的表达者应该在表达过程中注意歧义的消解,而作为接受方,可以在语言接受过程中,依据语境和交际的目的从歧义里做出正确理解的选择。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按照短语结构规则,一个句子(S)可以转换为名词短语(NP)+动词短语(VP)(规则1);然后,一个名词短语又可转换成冠词(Art)+名词(N)(规则2);一个动词短语可转换成动词(V)+名词短语(NP)(规则3)……按照这些规则,可以将句子“The boy will hit the ball”构成一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例如,歧义句“They are cooking apples”,可以用不同的树形图来表示。在图2-a中,cooking是一个分词,它和系词are联系在一起,因而,整句的意思是“他们正在烹调苹果”。而在图2-b中,cooking是形容词,它修饰后面的名词,因此,整句的意思是“它们是正在烹调中的苹果”。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例如,我们可以把句子“The boy hit the ball”转换成“The ball was hit by the boy”。这种转换关系可用被动的转换规则来描写:NP1+V+NP2NP2+Was+V+by+NP1。通过转换,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了。

当学习者用表层结构或树形图都不能解释某些句子的歧义时,我们只能从语境中推测它应选择几种歧义中的哪一种解释。有时候歧义的产生可能只是由于句子或词组游离于一定的语境而造成的。如果将句子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再借助常识和逻辑来判断,学习者就能准确把握该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下的含义,从而自然而然就消除了句子的歧义。

歧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每一种自然语言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英语歧义句语义含混,模棱两可,妨碍人们准确互通信息,是语言交际的障碍。转换生成语法化简为繁,化繁为简,用一套明朗的规则方法帮助语言学习者正确理解英语语句,探讨怎样消除歧义现象,对语言理解、写作和翻译有着实际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友相.英语句法歧义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7).

[2]范丽群.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认知英语结构歧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3]李湘群.英语句法结构歧义的认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8(6).

[4]吴秀玲.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特点的描写[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4(9).

[5]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

[6]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第11篇

关键词:中介语;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话题;生成机制

1.引言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大量出现存在句式(existential constructions)。英语存在句式的一个主要子集就是there be句型。这一英语句型与汉语中的“有……”句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根据对比分析假设(Lado 1957):母语与目标语的相同点不会对目标语的习得造成阻碍,但两者的不同点将会对目标语的习得产生干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there be句型的习得过程中会出现什么具体情况呢?

黄冰、何安平(2007)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检索及对132名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测试得出结论:英汉存在句的形式和意义匹配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学生there be句型的学习产生了干扰,而英汉存在句的语义和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对there be句型的学习似乎未产生阻碍。不过他们也注意到了“*There are some soldiers walk/are walking on the road.”这种与目标语不符的句子结构。

Schachter 和Rutherford(1979)就注意到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出现了不同于其他一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的句子形式。如:

例1:*There is a tire hanging from the roof served as their playground.

例2:There were many new patriots in my country gathered together and established a new country.

Yip (1995)对Schachter、Rutherford发现的出自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作文的这一特殊there be句型着重进行了研究,把这些句子统一称为存在句假定语从句(existential pseudo-relatives),并给出了更多的例句。如

例3: There are many varieties of cancers exist.

例4: There are episodes in the fiction tell the readers about the discussion.

这些句子都包含一个共同的结构:There be NP VP。存在句假定语从句成为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法中的一个典型句式。看起来这些句子似乎是由于缺少了关系代词而变成了形式错误的定语从句。如例4可以看成“There are episodes in the fiction that tell the readers about the discussion.”一句缺失了关系代词“that”。

那么,存在句假定语从句是不是由于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还处于IP阶段,未习得CP,或者更具体地说还未习得英语定语从句所造成的呢?我们对30位英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的综合英语期末考试试卷的作文进行查阅。发现这30位学生的定语从句使用中,虽有2处主谓不一致的现象,但没有出现缺失关系代词的(关系代词在目标语语法里容许省略的句子不计算在内);然而却有3个假定语从句。这说明存在句假定语从句的产生原因并非直接与英语定语从句的习得相关。

Yip(1995:175)认为中介语there be句式的假定语从句产生根源在于汉语中的轴承结构(the Chinese pivotal constructions)(主要指兼语句)。Chou (2004)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学习者中介语存在句假定语从句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相似的英汉存在句结构形式的相互作用;(2)汉语“话题突出性(topic-prominence)”使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使用there be句型来引出目标语语篇的新话题;(3)汉语话题的限定性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导致学习者使用there be句型假定语从句。Rutherford(1983)认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法中,there be充当会话题(也被称为话题)的引出成分,与汉语由“有”引出话题这一结构相似。于善志(2007:154)也支持从语言类型学视觉来解释there be句型假定语从句。本文旨在从“话题”和“主语”这一角度讨论汉语中的话题突出性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句法中假定语从句。

2.话题与主语

根据Crystal的《现代语言学词典》,句子的话题(topic)是对其作出说明的那个实体(人、物等),而对这个实体的进一步说明则是评述(comment)。主语是句子或小句结构中的一大组构成分,传统上与动作的“实施者”相联系,与谓语一起描写句子语法结构。区分句子话题与评述的好处是能对句子之间的一些关系作出概括的说明,而这些关系被主语、谓语的区分所掩盖。话题、评述与主语、语都是对句子结构二分分析。杨连瑞、于善志(2005)论述说:话题、述题(本文称评述)分析根主语、谓语分析不是一回事。前者的基本概念是权衡句子中各部分的信息地位,后者主要考虑句子所表示的事件的组织信息。话题和主语可能会重合,但是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有:话题不由句子的谓词决定,可以不是句子的论元;而主语跟谓词有句法上的选择关系(李金满,2006:242)。

含有话题结构的句子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如:

例5: Apples(topic), he doesn’t like; bananas, he likes.

例6: 苹果(topic)他不吃。

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含有话题结构的句子在数量上、种类上或者说使用频率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汉语中话题突出成为了一种常规结构(canonical structure)成分;而在英语里话题是一种非常规(uncanonical)成分,英语主语突出的是其主要结构成分。因而从语言类型上来说,英语是典型的主语突出语,而汉语是典型的话题突出语。

话题在汉语中常处于句首,它常常设定一个空间、时间或者个体框架,句子的主要谓项就处在这一框架之内(Chafe,1976:50)。这一特点是话题突出语法化的结果。根据这一特点,话题指定了一个说话人与听话人都知道的域,以此引出新信息,为以后的语篇建立清晰的指称点,进而组建语篇结构。因此话题必须是有限定的(definite)名词短语。所谓限定名词短语指说话人相信为听话人所知的实体(Li & Thompson 1981:130)。非限定名词短语作话题是不被接受的。如:

例7: A dog, I gave some food to it/one yesterday.

例8: 一只猫我昨天喂了。

但是主语突出性成分中的名词短语不适用限定性制约,既可以是限名词短语,也可以是非限定名词短语。如例9:

例9: A child has come.

但若是逐字译成汉语,就出现问题了,如例10:

例10:一个小孩来了。

例10中,话题与主语重合。因为汉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所以“一个小孩”更多的是看成是话题。对汉语中的这一现象,根据Li和Thompson,可以解释为:如果一个主句中没有任何其他成分被话题化(topicalized),主语就被无形地话题化了。 表示为:

被话题化了的主语也要受这一制约因素的限制。但例9的英语句子应区别对待。在主语突出型语言中,被话题化的成分常常会用逗号加以区分,主语一般不视为被话题化。

3.中介语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生成机制

3.1“有”与there be

话题突出型语言在不存在其他被话题化的成分时,主语被默认地话题化;自然,话题为限定性名词短语的这一限制,也就成了主语为限定性名词短语了。汉语是话题突出型语言,主语(与话题重合时)位置往往不容许由“一个”、“一些”及“几个”数量词所修饰的名词短语来填充。那么,汉语句子中,若想要用语义上不限定的名词短语作为话题,该怎么处理呢?

Yip(1995)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用存在动词“有”来引出这一非限定名词短语。如:

例11:有谣言说我们的教授要走了。

例12:有一个人坐在院子里。

根据这一点,例10可以改为“有个小孩来了”。汉语中这种用存在动词“有”来引出一个非限定名词短语作话题的处理原则,使得非限定名词短语在语法功能上不再处于主语的(与话题重合时)位置了,满足了非限定名词短语往往不直接出现在主语位置的这一要求。

英语中主语位置没有要求用限定名词短语这一明显倾向。那么上述制约因素在英语中不适用。我们可以说:A child has come.当然,英语中也常常用填补语there。如:

例13: There is a man in the yard who is asking you.

在英语中,there be句型表示“存在(existence)”或“呈示出新信息(presentation)”。虽然英语中句首可以是非限定名词短语,但从语用、语篇信息组织的角度来看,新信息往往不出现在句首的主语或话题位置。

那么像例1-4这样的句子是怎么生成的呢?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已经习得了母语汉语;也就习得了作为话题突出型语言,主语(与话题重合时)位置应该用限定性名词这一语法制约。母语发生了迁移,英语学习者将这一汉语语法应用在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虽然英语中的主语可以是非限定名词短语,但中国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主语不接受非限定名词短语,因此与“有”对应的英语“have”或“there be”加到了作句子主语的非限定名词的前面。如:

例14 :* Have/Has a child has come.

例15 :* There is a child has come.

例14这样的句子在初学者群体的英语表达中时有出现。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习得了have/has的用法后,这类句子就明显减少。但由于英语中也有存在句there be句型,与汉语“有……”句型很相似,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法中较长时间存在例15这样的假定语从句。句子表达表现为出现冗余there be,这也被称为there be 的滥用(overuse)或过度生成(over-generation)。

中介语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的产生与there be的滥用或过度生成分不开,但是为什么中介语语法不能很快地达到目标语语法,生成像例13这样的真正的定语从句?

3.2“有”引导的兼语句与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

Yip认为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的产生的根源在汉语结构中“有……”句型的句法迁移。

汉语中的“有……”句型带有兼语句结构,如:

例16:(村子里)有很多人上了大学。

例17:(家里)有老人生活在一起。

这些句子结构可以表示为:(NP1) V1 NP2 V2 (NP3) (Yip, 1995: 183)。NP1是地点名词,可省略或者脱落(drop),V1 为存在动词“有”,NP2起到轴承作用,既是V1的宾语,又是V2的主语。这一语法现象不符合论旨理论:句子中一个名词短语只能承担一个论元角色。这一现象在规范英语中不被接受。这正好说明例1-4这样的假定语从句不符合英语语法。

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照这一句子结构来组织英语的句子。以例16为例子,“有”对应“there are”,“许多人”就担任起了“有”的宾语,用英语表达,出现了“There are many people”。“许多人”又是“上了大学”的主语,而且“上了大学”直接跟在后面,丝毫不像汉语中定语的组织结构,放到被修饰的名词前面。这就使例16对应的英语句子成了:*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village) went to college。英语中这一句子是不接受的,准确的表达应用标句词(这里指关系代词)组织成一个定语从句,即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village) who went to college。

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阻碍着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表达英语there be存在句,不出现假定语从句呢?

3.3“有……”存在句中NP2之后的成分不是限制性定语

以上所讨论的英语的there be存在句中,可以表示为:There be NP Relative Pronoun VP。NP后面的成分作为限制性定语。但是汉语的“有……”存在句中NP2之后的成分不可简单视为一般意义的定语。试将例16、例17分别改为:

例18:村子里有很多上了大学的人。

例19:家里有生活在一起的老人。

比较例16与例18,不难发现,例16中,“有……”存在句中NP2之后的成分“上了大学”是对NP2的进一步描述、补充信息;而例18中,“上了大学”更多的是对“人”进行了限定。

可见例16这样的句子,NP2与之后的成分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主语、谓语关系或话题、评述关系。例18则是明显的定语从句。但英语中对例16与例18两类句子的表达是相同的,都统一表述为定语从句。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母语中是区别对待例16与例18的句意的。这种区别会迁移到英语中,表现为简单地认为只有例18才与there be存在句的定语从句对应。这种意识在中介语阶段会延续较长时间,正面输入不能帮助他们改变这一意思。每次用英语表达或翻译例16这样的存在句时,他们没能瞬即将“有……”存在句中NP2之后的成分语“there be”的定语从句结构对应起来,不过瞬即能对应起来的是“有……” 与“there be”。这样就生成了类似“*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village) went to college”这样的假定语从句。

4.小结

本文讨论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时,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产生类型语言学背景及生成机制。认为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结构来自于汉语的话题突出性,要求话题或话题化的主语的名词为短语限定性这一特征。汉语存在句“有……”后续非限定性名词短语用作话题,被英语学习者应用到了没有限定性要求的英语主语上,出现了冗余“there be”,假定语从句出现。汉语“有”引导的类似于兼语句的结构容许句子结构内同一名词短语既作宾语又作主语,这一特征被迁移到英语学习中,使得假定语从句中介语语法形成。再由于“有……”存在句中NP2之后的成分与NP2的关系更接近于主谓或话题、评述关系,这与英语中there be存在句定语从句之间的对应不明显,于是,学习者常常注意不到there be存在句假定语从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去认识产生这一假定语从句的语言偏离,增强学生的原语言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通过对比学习更好地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Chou, Min-chieh. 2004. Chinese learners’overgeneration of English esistential constructions[J]. Studies

in Linguistics 30(2): 183-214.

[2]Lado,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3]Li,C. & S.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Rutherford, W. 1983. Language Typology and Language Transfer[A]. Gass & Selinker 1983. 358-370.

[5]Scachter, J & W. Rutherford. 1979. Discours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ransfer[A]. Working papers in

Bilinguialism (11): 441-451.

[6]Yip, V. 1995. 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 from Chinese to English[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B. V..

[7]戴维?克里斯特尔编.沈家煊译.2004.现代语言学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8]黄冰、何安平.2007.中国大学生There BE句型习地初探[J]. 现代外语30(1):57-64.

[9]李金满.2006.话题跟主语和题语[J]现代外语29(3):242.

第12篇

关键词:主谓谓语句;汉语教学;语法教学

在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法教学是要点更是难点,如果教师没有语法方面扎实的本体知识,就无法透彻地知道一种语法的来龙去脉,更无法清楚地了解它的运用,最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无法教授清楚,学生也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以下是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教学中的“主谓谓语句”这一特殊句式做出的探究。

卢福波在其《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汉语语法教学中常见的句式教学有7种:连动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能愿动词句、“被”字句和“连”字句。既然主谓谓语句作为汉语语法教学的常见句式,说明它相比于存现句、“比”字句和“把”字句而言,更基础,由此,我们更加有必要对主谓谓语句做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一、主谓谓语句的相关本体知识

主谓谓语句是汉语独具特色的一种句型,具有较强的造句功能。著名语言学家熙先生曾说:“主谓结构可以作谓语是汉语语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主谓谓语句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型,即由主谓短语充当句子谓语的一种结构,如:

1、今天阳光灿烂。

2、他脑子灵活。

3、春节他回家。

其常见格式可表示为:S1+(S2+P),其中,S1是全句主语,叫大主语,如例句中的“今天”、“他”、“春节”;S2是充当全句谓语部分的那个主谓短语中的主语,P则是小谓语,由动词(如例句中的“回家”)或者是形容词(如例句中的“灿烂”、“灵活”)等承担。

主谓谓语句的大小主语在主谓谓语句中有不同的作用。杨伯峻等指出:大主语是主谓谓语评论、叙述、描绘的对象,即大主语就是话题。而小主语则是小谓语描述的对象,它与大主语有领属、施受、复指等多种关系。根据充当大小主语以及谓语的成分的差异,金立在其《汉语句子的逻辑分析》一书中,将主谓谓语句的主要类型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S1的构成成分

1.S1由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谓语句

(1)由名词充当

例如:小马心里很不安。(人物名词)

昨天天气晴朗。(时间名词)

(2)由代词充当

例如:他年纪小,但是心气高。(人称代词)

哪里我都不愿意去。(疑问代词)

(3)由名词性短语充当

例如:你的到来我们很开心。(偏正短语)

上海、杭州、北京,你喜欢哪里?(联合短语)

2.S1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谓语句(作用在于陈述一件事,或说明一个事实,或提出一个问题)

(1)由主谓短语充当大主语

例如:小李工作劲头很足。

校长责怪书记这是不应该的。

这类句子由于S1和S2+P都是主谓短语,因而常常称为双主谓句。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信息丰富,复杂于一般的单句,这是因为主语和谓语都由主谓短语充当;其次,在S1与S2+P之间会有明显的停顿,有时甚至直接用标点表示;再次,由于S1表达的内容丰富,因而常常用“这”“那”等指示代词充当S2,复指S1。

(2)由动宾短语充当大主语

例如:责备别人我认为没有意义。

教育孩子家长都应从小事做起。

这类句子除了具备双主谓句上述的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大主语常常表达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如责备别人)、事实(如教育孩子),因而无须出现明确的施事对象。

(二)S2的构成成分

1.S2由体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谓语句

(1)由名词充当

例如:冬天杭州很冷。(地点名词)

姐姐刚才来过。(时间名词)

(2)由代词充当

例如:说话的能力我很强。(人称代词)

我哪里也不去。(地点疑问代词)

(3)由数量词充当(这类句子常常出现在口语中,是极其简练而丰富的表达)

例如:香蕉十块钱一串。

十个梨五个烂。

2.S2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充当的主谓谓语句

例如:班长做事认真。

你考虑问题太简单。

这是一类特殊的主谓谓语句。这类句子的结构可以表现为:NP――(VP――AP),其中,NP表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大主语S1;VP表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充当小主语S2;AP表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小谓语P。

(三)P的构成成分

1.P是动词性词语

例如:偷懒的毛病大家都有。(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小徐手里拿着烟。(动宾词组)

2.P是形容词性词语

例如:小美脸色苍白。(单个形容词)

小美脸色苍白得很。(后补短语)

根据以上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参照熙《语法讲义》、金立《汉语句子的逻辑分析》以及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主谓谓语句的逻辑关系归纳如下:

(一)大主语S1与小主语S2是领属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例如:小刘脚也没洗。

昆明气候好。

(二)大主语S1与小主语S2是施受关系

构成这种关系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1.大主语S1是小谓语P的受事,小主语S2是小谓语P的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表现为:

受事(S1)施事(S2)―动作(P)

例如:这个人大家都喜欢。

2.大主语S1是施事,小主语S2是受事,但是不仅表达了大主语S1做了S2,还进一步说明S1把S2干得怎么样,谓语P不仅是谓词性成分,而且是动补短语或形补短语。全句的语义关系表现为:

施事(S1)受事(S2)―(动作―补语)(P)

例如:小李歌唱得好。

(三)大主语S1同谓语是复指关系

大主语S1与谓语VP中的某一成分构成复指关系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1.小主语S2与大主语S1构成复指关系

例如:天安门,这是多么宏伟的建筑。

雷锋,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小谓语P的某一成分与大主语S1构成复指关系

例如:美丽的西湖,我很喜欢它。

这孩子,我也疼他。

这类句子的复指词语常是代词,如人称代词“他、他们”和指示代词“这、那”等。

(四)大主语S1是时间、处所词语

这类主谓谓语句的谓词常常是对大主语进行描写或说明。

例如:济南的冬天,风景如画。

下午我们开会。

(五)大主语S1是P的工具、材料、与事等

这类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在语义上常常用来说明谓语动词实施的具体工具,材料以及对象等。

例如:这副眼镜我看书用。

这间屋子我们堆东西。

以上是关于主谓谓语句的本体基础知识的汇总,教师在从事此语法教学之前,首先应该对这些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无论是主谓谓语句的类型还是内部的逻辑关系,我们对其都应该有彻底的了解。

二、汉语教学中的主谓谓语句教学要领

在了解了主谓谓语句的相关本体知识之后,我们来看此句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该如何操作。第三册第七课“我的护照你找到了没有”教材中关于主谓谓语句的相关语法点介绍如下:

主谓谓语句(2):

The sentence with a subject predicate-phrase as its predicate(2)

用一个主谓词组对某一对象(句子的主语)加以说明或描写的句子也是一种主谓谓语句。句子的结构形式是:

When a subject-predicate phrase is used to describe or illustrate something(the subject of the main sentence),it forms a sentence with a S-P predicate。The sentence structure is:

大主语(名词1)+(小主语(名词2)+动词

Subject(Noun1)+predicate(Subject(Noun2)+verb)

句中的名词1常常是动词的宾语。例如:

Noun 1 in this kind of sentence is ofen the object of the verb,e.g.

(1)足球你喜欢吗?

(2)我的护照你找到了没有?从主谓谓语句的句法本体知识来看,这里所涉及的主谓谓语句的相关例句都是比较简单的。以上句子中的S1都是由体词性词语来充当的,比如“足球”“饭”由名词充当,“我的护照”由名词性短语(偏正短语)充当。属于上述主谓谓语句类型的第一类。同时,从逻辑关系上来看,以上句子的大主语S1和小主语S2是施受关系,并且是施受关系的第一种情况:大主语S1是小谓语P的受事,小主语S2是小谓语P的施事

受事(S1)施事(S2)―动作(P)

如果分别将句子还原为一般句式,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这里的主谓谓语句到底是怎么回事:

(1)足球 你 喜欢 吗?(主谓谓语句)

(受事S1) 施事(S2)―动作(P)

你 喜欢 足球吗?(一般句式)

(2)我的护照 你 找到了没有?(主谓谓语句)

(受事S1) 施事(S2)―动作(P)

你 找到了 我的护照没有?(一般句式)

虽然看似简单的转换,我们也还可以通过几组图片涉及到的不同对象,来反复练习以达到学生对这种句式熟悉的效果,但是真正涉及到如何运用,教明白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主谓谓语句,这个问题却是真正体现一个教师能力的地方。

卢福波在其《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中指出:主谓谓语句的形成主要是话题因素决定的,因为主语是话题,所以需要放到话题位置。主谓谓语句的表达功能主要是说明、评价与描写。她强调,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由于主谓谓语句是汉语句型中较为特殊的类型,一些语言中并不存在类似结构,如英语。加之主语的语义类型又多种多样,学习者不太容易把握和自由运用,所以尽量在形成该句型的语境中让学习者体会主语成为话题的必然性。

例如,我们在利用图片使学生熟悉主谓谓语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这样一组图片和提问:

1.问:你喜欢足球吗?(展示第一张足球的图片)

答:我喜欢足球。(肯定回答)

我不喜欢足球。(否定回答)

2.问:篮球你喜欢吗?(改变话题)(展示第二张篮球的图片)

答:篮球我喜欢。(肯定回答)

篮球我不喜欢。(否定回答)

通过这样一组实例的展示,从第一个对象到第二个对象的切换,从问句就可以看出,这里的“话题”发生了变化,由第一个话题施事对象“你”转换成了第二个话题受事对象“篮球”。这里回答的对象也由第一个话题施事对象“我”转换成了受事对象“球”类运动。这都是相当明显的话题转换。我们在实践演练中,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明确主谓谓语句在转换话题上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主谓谓语句教学的关键点。

赵金铭在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提出的现代汉语语法的五个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他认为,汉语的主语与印欧语言的主语不是同一概念,汉语中,各种语义角色,只要能成为被陈述的对象都可以占据主语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语法关系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理解,汉语句子的主语更多地具有主题的色彩。

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来源和依据,我们应该从理论语法中找到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理论依据、方法与途径。对外汉语教师要学习汉语理论语法,补充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解释能力,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教学中去。(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卢福波.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金立.汉语句子的逻辑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 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