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和管理研究

经济和管理研究

时间:2023-05-29 17:5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和管理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和管理研究

第1篇

1 财务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经济管理不同于普通的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比如一部分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补助,一部分来自于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经营所获得的收入,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下属单位上缴的收入等。面对着众多的收入来源,若不加强财务经济管理,在资金使用时很有可能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而一旦资金应用混乱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来说十分重要。

第二,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公益性很强,而从事公益事业时,势必会应用到财务资金,若财务资金管理不当,社会服务水平必然会是受到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说,做好财务经济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第三,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内容很多,核心内容无疑是财务经济管理,因此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就是财务经济管理。财务经济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管理过程,包含着财务预测、分析、控制、监督等工作内容,上述这些工作内容直接与事业单位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做好财务经济管理的工作,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 财务经济管理核心分析

财务经济管理核心实际上就是资金管理,而资金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又可以具体划分为资金预测、分析、决策、控制、监督等各个环节。

第一,资金预测是事业单位对自己从事的公益活动以及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一种预测,由于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扩展业务并不多,但是也需要在资金预测时预留出一部分资金用来扩展业务。第二,资金分析,主要是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分析后都会将其分析结果转化为文字资料,以供财务经济管理人员查阅,为下次资金预测提供参考。事业单位所进行的资金分析,基本上都是流动资金分析,固定资金与专用基金分析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资金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三,资金决策,即依据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最终决定将资金用在哪方面,资金预测与分析实际上都是为资金决策做准备;第四,资金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经济管理人员通过对资金运动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来实现内部管理控制,资金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资金流失,影响现金流动的平衡性;第五,资金监督,就是对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具体情况进行监管,若发现有违反规则的地方要立即进行审查,监管,保证资金都得到恰当好处的运用。

3 财务经济管理的重要举措

3.1 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财务经济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资金来源比较多,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否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误差。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应该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资金预算、资金分析、资金监督等每一项内容都要遵循科学化、精细化的原则,这样整体的财务经济管理才能够达到科学化、精细化的水平。

3.2 着重预算管理、注重资金管理控制

重视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水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应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只重预算执行,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法、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将全部收支编人预算。在预算编制上,要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科学合理的编制部门预算;各项开支必须要以预算为依据,严格控制开支,倡导节约,拒绝浪费和挪用现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加大对预算的监督、考评和决算验收工作,加强对预算结余资金的管理;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使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能够有迹可循,以此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广泛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预算管理上,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于经费使用合理、有效的单位,予以按比例适当提高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以鼓励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合理运用预算资金,并将预算进行合理控制。

3.3 培养优秀的人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既是思想方法问题,又是实践活动,既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财务管理,又要在实践中尊重财务人员的劳动,全力支持财务人员从事管理活动。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是核心的新观念,使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单位职工,尤其单位领导都要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就财务人员而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不是以财务人员为核心,财务人员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任务。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要熟悉金融保险、证券、预测、决策等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并且要有较强的分析、研究、综合决策能力。

3.4 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应用相关的成本核算工具,以做好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工作。在实际中,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需要注重以下两点:首先,要控制好事业单位的各项成本支出,然后进行归集。这其中包含了水电费、材料费、通讯费以及办公费等等方面。其次,需要进行详细、系统的成本核算工作,在这之后,还需要全面地分析各类成本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总结。对于近期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重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做好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

第2篇

1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医院企业管理系统

在新形势下,战略联盟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新形势,在当今网络和知识的经济下,企业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等已经成为经济体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任何企业都不能面面俱到,医院也是如此。那么企业合作会产生合作剩余,加上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网络社会,使得知识获取相对容易和便捷,所谓的战略联盟,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相同的行业或者不同的行业因为特定的需要采取的任何股权和非股权的方式来共同享有权利或共同承担风险的联盟形式。他重新定位了企业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更加关注顾客资源,注重客户关系管理,这对于医院的现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在我国大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将加强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可以增强医院企业的经营实力,包括人力、技术、资源、设备甚至核心知识,同时能够降低或者分散风险,能够应对经济风暴或者金融风波产生的危险。当然,前提是需要具备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来支撑,当前形势下,经济模式已经转向为数字信息化、开放网络化,需要医院等企业维护,构建完善管理体系,立于不败之地。医院在企业管理中要善于改革创新,注重科学体系的构建,管理创新,强化企业管理维护。

2新形势下医院的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一体化为医院企业提供了诸多机会,同时也面临了更加复杂和困难的挑战。医院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必须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中外的医疗技术,改变现在的管理体制,提高竞争意识,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与世界的医疗竞争中取得成功。

医院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等方面,而且这些文化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他不是形同虚设,他也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渗透在企业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人身上,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经营过程、运行过程、管理过程中,甚至到经营结果中。医院的文化与企业经营的理念关系密切,医院在经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文化和管理紧密结合这个重点,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做到实处,不是空喊口号、空提概念、满足表面效果,而是真正的扎实的植入企业管理系提中。医院要想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上做成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体系、具备先进的管理和文化理念。因为,管理经营是主体的手段,地位非常重要,要培养先进的管理行为,成就企业文化的导入建设,才能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文化管理甚至比企业管理的建设更努力,企业通过自身的文化来引导员工,感染员工甚至带动客户,获得企业和竞争者、整个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认同。也是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带来的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观念。运行企业管理具有刚性的、显性的特征,它是以一系列的规章守则和制度构建并持续维护改善的,企业文化在医院中运用也是从伦理道德方面的导入,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经营理念,并付诸于实践行动之中。企业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突出经营的价值观体系,要从企业、员工、产品、服务、管理制度等体现出来。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医院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更要大力宣传自身的优势,自身的文化理念,通过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洗礼,成为立足国民甚至国际的根本。

企业文化能够体现出企业管理中的特点和效率,能够决定企业及企业宏微观环境中的一系列行为,如果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自身企业的价值观构建企业文化,员工和客户便会顺从企业的文化转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企业管理蕴含着企业文化,是不能通过先成立管理模式然后搭建企业文化这样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管理者要想构建企业文化要依照价值观、文化倾向为主体,通过配以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行为规范作为支撑,将主体包含其中。正如有些企业家说过,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3结语

有形的管理体制加上无形的文化形成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看来,好比是管理是硬件,文化是软件。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作为之间的联系纽带,才能使制度、文化、体制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企业管理做得好并不是企业制度执行得好,管理是管理人员实施的管理手段,是中级形式;企业文化的运用是管理的高级形式,成为企业的责任者。因此,医院管理靠企业文化支撑和维系,医院要让员工有归属感、成就感、自豪感、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使得员工具备使命感。

作者:徐英单位:唐山工人医院

第3篇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48-02

一、成本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相关介绍

目标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保证实现目标利润而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它为企业内部的各成本管理中心提出明确目标,通过对成本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考核,有利于企业制定战略成本目标,最大化企业的利益。其理念用公式表示就是,目标成本=产品价格―目标利润。胡奕明在《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一文中的统计调查显示,采用目标成本法的样本比例为85.19%。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目前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目标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的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直接追溯、动因追溯和分摊的方法将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将资源分配给作业,再将作业分配给具体的成本对象。根据胡奕明的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我国企业只有3.17%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计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院的徐蕴颉、黄睿、蔡玫和花卉,通过对各个不同行业分发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得出,只有12%的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其中以建筑业、服务业和运输业使用的较多。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关于作业成本法及其管理的理论研究很多,但是我国在实际运用方面还是较少。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包括股东权益成本)后的剩余收益,在数量上等于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减去税后债务和股权的成本。计算方法为,经济利润=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目前,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加值的有效性方面,这类文献很多,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内容有EVA同其它指标对股价变化解释的比较、EVA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EVA的会计调整是否有效等。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基于EVA的奖金制度方面,主要从委托理论和“红利银行”等方面切入。

平衡计分卡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考核,从而保证战略目标完成的绩效管理体系。它是一种绩效管理的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它超越了传统的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使组织的战略成功的转变为行动,从而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通过给各个维度及其相关子维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及长远的增值潜力;也可以根据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赋权,然后纵向分析某个公司不同年度的战略执行情况。徐蕴颉在2011年1月的《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应用现状与建议》一文中调查分析得出,在收回的533份企业样本中,只有21个企业采用平衡计分卡,还有16个企业近5年来放弃使用该方法,并且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是根据经营者和总公司的指示而非出于该公司的需要。

二、相关的互补性分析

(一)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互补性分析

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目标成本的确定要从产品的全面成本考虑,目标成本法下考虑的是产品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即产品从产生到结束时为之付出的成本总和,实行的是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但是其后续的成本核算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目标成本法的估算和分解尚未分解到作业层次,容易将相关成本挤压到错误的成本对象,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并因此决策失误。而作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根据对作业链的分解和对作业中心的划分,制定成本标准,并通过核算实际成本,将其与标准成本相比较,进而确定该采取何种改进措施,优化作业链。由此可知,作业成本管理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涉及成本的事前预测,但其主要还是侧重成本的事中核算和事后评价;而目标成本管理的中期核算方法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和准确性要求。这样,将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相结合,用作业成本管理的事中核算和事后评价反馈环节,代替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应薄弱环节,从而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较完善的衔接与协调,进而更加科学的实现全面管理。在内部的成本控制有效的基础上,可以进而扩展到作业链的上下游,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行动,达到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

鉴于作业成本管理的适应对象主要是高科技、服务类等间接成本费用较高的行业,所以,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目前适用这种融合方法的,应该主要是某些有一定执行能力的、较大型的、间接成本费用较高的行业。此外,作业成本法要求先明确各个成本点,将耗用的资源归集到已经选出的成本点,然后再将各成本点归集到相关的作业中心,最后根据合适的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具体的成本对象。基于此,我们可以明确相应的组织层级由下往上为:成本小组组长,作业部门经理,产品成本负责人。若采用这种融合方法,财务与生产等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联系,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说将会更加紧密,进而财务负责人的权责也将更大。这就要求对传统的组织结构进行改组,围绕作业中心链进行赋权。而间接成本较大的行业又各有不同,比如高科技行业中的苹果、微软、谷歌等所在的软件服务行业,它的行业特点是根据项目组织项目小组,当项目完成后该小组解散。这种灵活的组织结合方式要求更加灵活的成本核算程序,传统的成本归集方式可能不满足相应要求。而如餐饮业等传统型服务类行业,一般的较为固定的成本核算程序就可以满足相应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日益精细化的客户要求,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融合后的成本核算程序也需更加灵活,满足不同需求。

(二)作业成本法和经济增加值的互补性分析

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目标之一,经济增加值为衡量股东价值的增值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衡量指标。衡量指标的计算是成本核算,而我们往往根据衡量指标的结果进行管理。这样,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成本核算就成为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激励体系的基础。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所有作业进行准确、动态的反映,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效率,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但是,作业成本法以企业内部作业链为主进行成本分析,忽视了与企业外部资本市场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够全面。因此,引进经济增加值思想对作业成本法进行改进,可以将资本成本纳入成本管理过程,有效弥补作业成本法的缺陷。

最早进行作业成本法和经济增加值融合研究的是美国的Hubbell和William(1996),他们提出了作业成本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理论,分析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集成的可能性。目前国内某些学者对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分析,但是相关应用理论和实例案例均较为缺乏。鉴于此,中山大学的刘运国教授结合案例对ABC与EVA的融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ABC与EVA融合的成本核算体系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根据作业对包括资本成本等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进而通过作业再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与传统的作业成本法相比,融合后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差别就是将资本成本也分配到相关的作业。分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作业资本成本相关性(ACD)作为资源动因,将资本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二是根据产品资本相关性(PCD)直接将资本费用追溯到成本对象。然而,在采用第一种成本归集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总资本额要注意用总资产减去不承担利息的流动负债来估算,订货时涉及的应付账款和预提费用可以看作是资金需求的节约,因此订货作业的资本成本很可能是负数。二是将耗用资本归集到相关作业,是借用相关作业耗用资产所占的资本额来界定的,而各作业占各资本项目的比例根据平时的经验估计求得,这样各作业所耗资本成本总额由其所耗各项会计项目的资本成本相加所得。

如下图(资本成本分配表)所示。

由于将资本成本归集到作业中心,进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各个成本对象的价值增值额,从而便于作出更加合理的产品投资决策。此外,在进行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分析时,可以全面分析增值部分与非增值部分是来自经营成本还是资本成本。

(三)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的互补性分析

根据徐蕴颉、黄睿、蔡玫和花卉在《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应用现状与建议》一文中的调查研究得知,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很少,比例不到5%。然而,运用该管理会计方法的企业,大部分都觉得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效果。此外,企业在运用此方法前应该充分了解它的特性,得到公司高管强有力的支持,并需要根据公司的情况对方法进行修正。经济增加值指标由于综合考虑了公司的资本成本后,能够更加合理的反映组织的价值增值额,从而判断企业甚至是某项作业的运营是否盈利,并且可以促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进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结合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的优点,将平衡计分卡财务角度的会计利润指标调整为经济利润指标,从而可以使平衡计分卡更有利于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同时,根据公司的特点和战略要求,将各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并随着评价与激励的效果等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下图为杨利云在《EVA与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廊坊啤酒公司的案例分析》一文中,根据廊坊啤酒公司的特点设计的BSC模型。

三、结论

伴随着组织形式多样化等会计环境的变化,相应的管理会计方法也迫切需要改进。虽然现在有很多的管理会计方法可以供我们选择,但是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并且,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同,实际操作时就要根据相应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上形势促使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方法加以改进,以便和企业的目标及环境更好的契合。本文分析了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并将各个方法的优点加以融合,从而使得事前预测、事中核算和事后评价更加的准确合理,以及激励更有效,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虽然上述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较复杂,但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出现能够帮助省去大量的基础性的成本归集和计算工作,相信只要拥有相应的管理会计思想和眼光,便可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上述的互补性结果。现在的计算机会计软件主要是由总账子系统、销售与收款核算与管理、采购与付款核算与管理、存货核算与管理等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是基于财务会计体系的思想来建立。若在这些一级模块的基础上,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经济增加值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等二级模块,并在这些二级模块基础上建立相对智能的有自行设计功能的融合性三级模块,通过这些二级、三级模块的设立,相信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企业的各种管理需求,进而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目标实现。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凤霞,路娟.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2010(4).

[2]狄为.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对比、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2).

[3]徐蕴颉,黄睿,蔡玫,花卉.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应用现状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4]寇高会.浅议EVA的管理与提高[J].财会研究,2010(13).

[5]谭明慧.EVA、MVA方法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以泸州老窖股份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10(8).

[6]杨利云.EVA与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廊坊啤酒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10(9).

[7]李国范.国资委EVA视角的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浅探[J].财会研究,2010(18).

[8]刘运国,郑文红.基于ABC与EVA融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3).

[9]许学娜,王之君.基于战略导入的EVA管理决策模式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第4篇

    加强完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经济管理机制是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内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经济管理目标,保证经济管理的顺利实施,全面的掌握经济管理目标的实际动向,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主体间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的体系,科学的、规范的统一部署,加强各项工作间的联系,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研究的水平,保持经济管理的稳步前行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完善的体制约束和规避经济管理中不协调的因素,提高加强经济管理的意识,完善经济管理的机制,以规范的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利国利民的的措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情况日益增多,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中的经验积累,有助于合理的化解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的积累经验也是一种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参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经过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对社会管理中人人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各企业、行业间的责任意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社会经济管理的根本规律,从中找到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的有效思路方法。不断的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是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的有力措施。

    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实效。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质量,在于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在研究中,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进行工作。要坚持全方位研究、深入研究、创新研究,要严把好对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质量关;要讲求实效,。在经济管理研究中,要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提高,而不是一切都从头开始研究。在研究中,要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兼顾,侧重于应用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上。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水平。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有较多的不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

    新阶段的社会经济管理特点必然要遵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加强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来督促社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培养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人才,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提高社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建立与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科技水平。以长远性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的规划,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以科学促发展,以管理带效益,实现有新阶段特点的科学的社会经济管理的的稳步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善社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必须对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社会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和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为党和政府完善社会体制、制定社会政策,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

第5篇

关键词:统计学;经济管理;应用研究;影响分析

统计是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有力工具,无论是进行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还是进行微观的企业经营决策,都需要准确地把握有关经济运行的各类数量信息。根据具体应用领域的不同,先后形成了生物统计学、档案统计学、管理统计学、信息统计学等统计学的不同学科。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经济管理评估、经济管理预测、经济管理分类、经济管理标准制定等领域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均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也对统计调查的方法、统计分析工具甚至统计信息化工具提出了诸多新的需求,推动统计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深入探讨统计学在当代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对于推动统计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价值观

统计理论是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概率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其概念规律性(即统计规律)。它主要研究随机现象中局部(字样)与整体(母体)之间,以及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它主要是利用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率、均方、检验推断、相关回归、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试验、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等有关统计量的计算来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和测量、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关分析研究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统计学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真实可信。统计资料的真实性是保证统计结论可行度的基础,统计资料的真实性不仅包括统计数据本身的真实性,也包括统计过程的真实性,统计工作者只有坚持真实可靠的价值观,才能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科学严谨。就是要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坚持统计调查工作的规范统一,健全完善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统计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推动统计能力、数据质量、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提高,努力争创卓越一流的工作业绩。第三,创新进取。就是在进行统计实践工作和统计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统计工作方法、创新统计技术,促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实践中,统计学在经济管理评估、经济管理预测、经济管理分类、经济管理标准制定以及经济管理科学研究中都存在广阔的应用空间。

1.统计学在经济管理评估中的应用。通过评价工作为评估对象进行排序并进行择优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在评估的过程中通常包括指标权重计算、指标体系优化等工作。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粗糙集方法,它不需征求专家的意见,切断了权重系数主观的来源,使权重系数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可以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计算工作量;在指标体系优化方面,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保留了原始变量绝大多数信息,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从而达到指标优化的目标。

2.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预测中的应用。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例如根据历史销售量预测未来时间点的销售情况,又如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重点研究的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均衡增长的经济学问题需要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即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或劳均产出)和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和检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线性回归以及通过对数化处理的拟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预测问题,又如统计学中开发出的收敛、绝对收敛、条件收敛等方法能够对经济系统的收敛性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

3.统计学在经济管理分类中的应用。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具有一定共性因素的管理对象进行结合,在分类的基础上,以类别为基础提供差异化的管理,例如经济管理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就需要建立在客户分类工作的基础上。聚类分析属于一种没有先验知识的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中进行分类的基础,首先在于建立分类对象的特征指标,然后根据特征指标收集数据,最后通过“距离”测量的方式建立将“距离”最近的对象归为一类。系统聚类是一种重要的聚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将个样本各自看成一类,这是各类之间的距离等于各样品之间的距离,然后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的类,计算新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这样每一缩小一类,直至所有的样品规程一类为止。系统聚类法的聚合过程可以通过聚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图不仅使聚合的过程一目了然,而且便于确定分多少类以及如何分类。

4.统计学在经济管理标准中的应用。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经常遇到标准制定的问题,例如,在工程经济管理领域,在相关元器件出厂检验时就需要对元器件是否合格以及合格的元器件能够应用的具体场合做出判断,这就需要进行标准制定。实践中,统计学中的统计抽样和统计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服务于标准的制定工作,应用统计学的思想,可以在大样本抽样的基础上获得大量不具有相关性的统计数据,进而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元器件寿命的分布函数予以假设和检验,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元器件寿命分布函数,并根据分布函数的特征制定元器件合格与否以及不同应用场合的标准。

5.统计学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问题是经济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在经济管理领域中,实证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论,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为了解决这类对象问题的研究方法论问题,统计学的中结构方程模型因为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统计误差、能够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以及能够有效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等优势,成为经济管理实证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统计学与当代经济管理的交互影响分析

统计学与当代经济管理的交互影响可以从统计学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和经济管理工作对统计学的推动作用两个层面理解:

1.统计学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统计学方法推动经济管理科学化。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中,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致力于“时间动作研究”,探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佳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其中孕育着通过定量化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思想,统计学方法本身作为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重要工具,有助于推动经济管理科学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近年来,各种统计分析软件高速发展,StatisticsProcedureforSo-cialScience(SPSS)、SAS等统计学软件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也极大地规范了经济管理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操作者而言,只要能够在科学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正确掌握上述软件的操作步骤,甚至无须精通各种统计模型冗余的推导过程都可以得出研究结论。

2.经济管理工作对统计学的推动作用。经济管理的过程本身也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例如,经济管理中经常面临样本数量不足的统计推断问题,如在样本数量低于30个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统计推断形成关于样本整体特征的描述,这就推动了统计学中小样本参数估计、小样本假设检验等相关统计学技术的发展;又如,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快速增大,数据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数据的多样性,即数据的来源、种类不断增加。在大数据时代,许多传统统计方法应用到大数据上,巨大计算量和存储量往往使其难以承受;对结构复杂、来源多样的数据,如何建立有效的统计学模型也需要新的探索和尝试。因此,经济管理对象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也推动了统计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综上可见,统计学方法与经济管理之间相互联系,统计学方法为经济管理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方法论指导,经济管理研究和实践工作为统计学的提供实践土壤,而且随着经济管理对象复杂性的提高,不断为统计技术的发展提出诸多新的需求。因此,统计学方法与经济管理之间并非相互割裂关系,而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协同发展。

四、结语

统计学在经济管理评估、经济管理预测、经济管理分类、经济管理标准制定以及经济管理科学研究中都存在广阔的应用空间。统计学与当代经济管理交互影响、相互推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推动经济管理科学化目标的实现,统计软件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管理的便利性;经济管理中小样本以及大数据等问题的出现对统计学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需求导向;工商管理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学模式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4]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163.

第7篇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困境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经济学两个学科重组,并将其从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分离出来,划属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调整合并为一个新的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其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呈现明显扩张态势,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处于初创阶段。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面临着学术难、就业难等问题。

1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走向及其硕士研究生培养初衷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原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学科不断涌现的“浪潮”和不同学科间的合并、重组“风波”的影响下,1997年组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它的产生,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1]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1999年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般性描述可以理解为: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把握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2]

2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与困境

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表现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施行分类培养的模式,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占主导,甚至完全取代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根源所在。

2.1人才培养目标的泛化导致与其相配套的培养方案存在落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的初衷与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错位。从理论上说,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理论性人才的,相对应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授予应用性人才的。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注重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或者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生搬硬套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上,这种培养目标的混乱,必然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配套方案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专业性人才培养导师的界定模糊与实习基地的极度匮乏。

2.2招生入学模式的单一导致与其相协调的生源质量较低

招生入学模式与生源质量是一对互为影响的因子,优质生源的增多会优化招生入学模式,高标准的招生入学模式又能保证生源质量良好,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两对关系也遵循上述规律,招生人学模式“单一”与生源质量不佳辩证地表现在入学要求的非专业限定和招生入学统一考试两个方面。

2.3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导致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流向的逆反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前景,从根本上都取决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而且,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本身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还有待于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得到检验、充实和发展。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性,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学术延伸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与出路

针对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层次上移的客观要求,必须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进行修正和调整,准确界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归属问题,合理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口径,注重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以实现从教学科研型取向向学术延伸型取向转变和从单一的院校行政管理型取向向复合型教育事业应用型转变的目标。

3.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作为管理学门类下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必须坚持学术延伸型和复合应用型硕士的双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延伸型人才为辅”的分流教育培养机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延伸型硕士生的培养是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优秀生源,补充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队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型硕士生主要是面向实际、面向教育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突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及协调决策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线的管理人才,加强教育事业专业化管理队伍的建设。从目前社会需求和我国现有经济实力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当适度发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从硕士生中选拔博士研究生),大力发展应用型硕士研究生。[3]

3.2促进招生入学模式多元化,提高生源质量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自我改造,首当其冲的是严格控制生源的数量与质量。近几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应限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还很不成熟,加之学科归属界定模糊,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考虑,其招生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不宜过多。

3.3多渠道挖掘就业之路,转变人才培养流向

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是制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甚至可以说是一切困境产生的根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难固然有忽视学科自身发展、建设规律而通过行政途径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人为地拼合组装在一起的原因,但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的非个性化也是导致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 卜树春.从就业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2008(12).

[3] 董克用.关于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4] 黄文伟,周庆。孙丽媛.全日制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

[5] 谢秋葵.关于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未来走向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第9篇

要: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显现。横向比较看,无论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还是国家重点学科或博硕士点数量,都表明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从省内来看,学术队伍、科研发展以及已有学科基础等指标显示,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要从发展思路、学科培育和学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学科;江西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114-04

学科是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两大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深刻反映了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本研究拟以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现状及发展对策,这无论是对江西高校的发展,还是对江西经济与管理英才的培养以及江西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内涵

“最古老的行当,而最时兴的职业”,这是陈岱孙先生对经济与管理工作的定义。正在发生迅速而深刻变化的中国呼唤着众多经济类、管理类英才,而这又取决于高校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而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规模、结构和影响力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等领军人物的数量,是评价学科队伍水平的基础指标。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度、的数量和质量,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等是评价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是最能代表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些也都可以作为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判断标准。

弄清楚学科的划分与界定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学科的门类也不尽相同。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主要有三种:(1)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学科划分,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门类、二级类和相应专业的划分,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关于学科的分类。本文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划分方法。依据该标准,学科门类分为12种,经济学和管理学就是该分类方法下的两个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包括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管理学包括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2009年许多大学按大类招生,即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这有利于学生奠定更坚实的经济学、数学和英语的基础,具备更强的发展潜力。此外,许多高校也都在实行经、管融合式的改革,从部分重点高校学院命名(例如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可略见一斑。凡此种种,都显示出经济学、管理学交互融合的趋势。

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1、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称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95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51项、在国外学术刊物上2413篇,人均在CSSCI期刊上6篇、以基地名义出版的学术专著人均两部。因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名称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见表1),重点研究基地70%以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高校,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具体就管理学而言,东部地区高校占了六个。中部地区仅有一个,西部地区为零。就经济学而言,东部所占比例仍然占绝对优势;中部为四个,其中包括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区有四个。

不难看出,中部地区人文社科总体实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人文社科领域内,中部地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实力相对更弱,基本与西部地区持平,这与中西部地区亟需经济学、管理学人才现状极不相符。

具体就江西而言,在中部八个省份中,共有一个管理学重点基地,四个经济学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各占两个,南昌大学一个,即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江西仅在研究中部经济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2、国家重点学科

由于在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国家重点学科都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高校和地区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一小部分一级学科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此一级学科等同于二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考虑到可比性,也不失参考意义,我们以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为指标度量各省份的学科地位和影响力。

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来看,位于中部地区的高校有六个,分别为:武汉大学(排名第7位,46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8位、4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12位,40个)、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南大学(排名第18位、33个)、吉林大学(排名第19位、32个);位于西部地区的高校有两个,为四川大学(排名第10位,43个)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部八省份除江西、山西、河南没有外、其他各省都有,其中湖北还有两所高校。

具体从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来看(见表2),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理论经济学东部高校有5所,中部仅为武汉大学一所;应用经济学东部高校有4所,中西部均没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东部高校有6所,中部高校有4所,分布在安徽、黑龙江和湖南(2所);工商管理东部高校有4所,中部没有,西部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可见,对中部地区而言,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领域处于绝对劣势,在理论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尚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遗憾的是,目前江西均无缘于上述国家重点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甚至在中西部地区都处于一个急需进步的地位。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见表3),经济学中,东部地区有20个,中部地区有六个,分为为华中科

技大学的西方经济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和金融学,武汉大学的金融学,湖南大学的国际贸易,吉林大学的数量经济学;西部地区有七个。管理学中,东部地区有16个;中部地区有三个,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与管理,武汉大学的社会保障;西部地区有三个。可见,中部地区在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社会保障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湖北、湖南、吉林等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江西省在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上都没有国家重点学科,这更凸显了江西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博、硕士点数量及排名

博士点、硕士点数量是衡量经济与管理学科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里以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大文科为例进行说明(见表4)。江西高校现学位点名次在全国排名第23位,排在其后的8个省份除海南为东部地区外,其他均为西部省份。也就是说,江西在中部地区排在最后。从博士点数量看,江西省远低于其他中部省份;硕士点数量比山西和安徽多,比其他省份都少。

总体来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有限。从重点研究基地看,江西仅有一个,为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且颇具区域特色。然而从国家重点学科看,江西的重点研究基地并没有相应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的支持。大文科的博、硕士数量及学位点排名,江西更是处在中部地区的落后位置。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江西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比较分析

省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不足.而省内之间的比较则有利于摸清家底,有针对性地进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里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所列出的江西15所高校为例进行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以社科活动人员指标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三个学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的44.5%。从发表学术论文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论文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论文总数的50.5%。从研究发展经费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经费总和占江西15所高校经费总额的60.3%。从课题总数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其课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课题总数的58.8%。也就是说,这三所学校人文社科资源及成果占了江西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心。

进一步从职称结构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江西15所高校中,江西财经大学无疑是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大本营。从经济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正高、副高和讲师分别占江西15所高校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5.2%、44.7%和19.9%;从管理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所占上述比例依次为36.2%、33.0%和36.9%。这意味着,在现有江西15所高校中,经济学和管理学各层次学术队伍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江西财经大学。

从江西省重点学科来看,江西高校“十五”重点学科共72个(给经费的46个和自筹经费建设学科26个),共安排经费750万元。其中,经济与管理学科有14个,经费共100万。14个省级重点学科中,江西财经大学9个。“十一五”江西省重点学科经济与管理类中,江西财经大学又新增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共11个,在江西高校中名列第一,产业经济学且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总之,无论从现有学术队伍、科研发展,还是已有重点学科基础来看,江西省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而从省际之间的比较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与江西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不相符合。为了更好培育经济与管理英才,服务江西经济发展,江西有必要建设和发展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江西财经大学的相关优势学科.努力建设成江西首个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

四、促进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1、发展思路上,对于现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要进行改造、调整和拓展,形成经济与管理交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的发展要“有扬有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依托现有基础,保持特色和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找准突破口,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和空间,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面向科学问题凝炼优势学科方向。

2、学科培育上,在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判断学科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和前景的基础上,明确学科发展重点领域。以发展重点为核心,引导学科建设资源的配置。可考虑把产业经济学发展培育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样既能与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遥相呼应,更能满足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之客观需求。

3、学术队伍上,凝聚现有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在大批引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以拓展出国进修、优化在职培训、强化科研激励等多种形式进行存量师资的国际化转型,造就一支在中部领先、在全国有影响的经管研究团队,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朝栋.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2.(5)

[2]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U].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吴航。梁星,刘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及经济学学科建设[J];经济纵横,2009,(1)

[4]焦新.制度设计激发活力基地建设成绩斐然[N1.中国教育报.2007-01-19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使得经济管理现代化需求逐步增大。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改革趋势。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的重要工具,经济管理现代化内涵及意义十分丰富,通过研究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将有利于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

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及形式

1.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

经济管理学科的出现,有力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通常需要通过经济管理来实现。因此,经济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可以说,经济管理的缺失,将会阻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顾名思义,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即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所需要进行相关核心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主要涉及到模式、思维和方法[1]。经济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和参考依据。

1.2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

(1)管理的艺术性。从某种层面来讲,经济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而是更多的表现其艺术性特征。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为思考和谋划,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管理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均能够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经济管理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等活动中,同样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特征,旨在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3)管理的专业性和民主化。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民主化管理意识。唯有此,方可体现出客观、公平和民主性,进而实现管理成效最佳的目的。(4)管理的科学化和经济性。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经验、新技术,并汲取新成果,从而达到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目的。同时,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切实提高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率化[2]。

2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笔者通过对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认为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

2.1经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人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主体,随着经济管理需求的日渐多元化和多样性,需要管理人员发挥积极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经济管理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工作潜力,让其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进而实现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2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对于经济管理过程来讲,需要实现绝对的民主化,民主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决策效率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管理中要突出民主化,尊重所有人员的意见,采纳建设性建议,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精神,凝聚集体智慧,从而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

2.3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为金字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阶层,阶级性的管理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基层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广大基层人员积极主动性的提升[3]。基于此背景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该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集体智慧的凝聚,对于经济管理而言,其成效更为显著。

2.4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客户为导向

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和系统模式下,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人才、技术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转型为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理念,要求企业以市场客户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供应。如此一来,客户成为企业需求来源主体,企业也只能以客户需求为生产依据,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组织理念。

2.5经济管理沟通模式的网络化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均离不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企业不仅要做好与市场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流、沟通工作,而且需要强化内部交流、沟通。唯有此,方可及时发现并准确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网络化的沟通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4]。

2.6经济管理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能力及水平的发挥离不开团队。因此,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组建团队,并突出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旨在增强人才创造、创新积极主动性,并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另外,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凝聚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工作不容忽视,是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现代化。同时,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将是一个长久、持续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及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86-188.

[2]吕茜文,李永戈,周润青.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101.

[3]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41.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问题;措施

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我国林业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进步的方案策略。为了更好的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利用率的提高。所以,在加大建设林业管理学科,进行创新理论实践指导,加大培养在林业方面的高素质实业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不但关系到能否为社会经济的而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同时也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决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的实现带来影响。

1.1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缺乏人才

在市场经济基础下,林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森林防火取得重要成绩,进一步开创了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在学科领域中,林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转变。但是现在因为一些传统原因和遗留问题,以至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他们的林业实践能力也很差。在林业领域中,缺乏大量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没有很大创新,培养模式不够先进,人们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能力,以至于新时期我国的林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缺陷性

一个学科的出现,需要研究人员的灵感和创造。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离不开雄厚的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而言,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其发展和建设就成了无根之水。然而,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发展起点也比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使得学科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从整体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比较零碎,形不成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体系。而且,由于不同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研究出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地被整合起来,自然也就形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很多研究者在开展学科研究工作时,基本上是处于缺乏理论的状态下进行的,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理论研究系统性缺乏造成研究视角狭窄,成果难以实际应用,很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重复,使得理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

1.3 学科研究方法不够先进

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研究方法越先进,研究手段越丰富,越可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体系的整体建设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不注重与国外先进研究团体进行经验交流,而专注于闭门造车。这不仅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长期得不到提升,也造成研究成果缺乏时效性,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比较低。总而言之,学科研究方法的落后,直接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多数研究难于与国际接轨,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一些复杂问题研究难以进行。

2 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对策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门学科应该需要一个偏重点。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体系,把重点解决林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学科的主要任务,大力的推动定量分析方法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使用,从而促进新时期下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2.1 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种“硬件”,“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关键。首先,国内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提上到学科建设的战略层次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相关人才;其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革新培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故而,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要积极革新培养理念,将培养的重点由理论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来;最后,学科人才还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研究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强我国学科学术的综合竞争能力。

2.2 加强科学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和拾遗补缺,而是以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3 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方面,应该加强和农业经济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交流,以便能够寻求科研合作的机会。在国际方面,应该和国外同领域的人开展学术研究,以便能够引进先进的林业经济管理知识,从而提高我国林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了让林业学科有更为健全的组织保障,那么就应该构建完善的科研体系,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方法,以便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学科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学术团队,重视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选择、学科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凤革.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现状和实践之中应当整改的问题建设[J].华章,2013(10).

[2]蒋启德,刘诚,赵世华,等.从林业经济学论文看林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187-195.

第12篇

我国经济论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不仅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机构、研究基地,而且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文力量的支撑,而这个人文力量的核心要素就是经济伦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实践证明了经济伦理学的重要性,目前,社会已经认可了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尤其在“以德治国”方略被确定以后,我国的经济伦理学拥有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然而, 许多专家学者们仍在为一些涉及到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争论不休,因此,认真整理和分析一些经济伦理学中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有助于经济伦理学的发展。

 

一、经济伦理学的含义

 

站在不同的学科的立场上,对于经济伦理学的概念自然有不同的认识,然而即便是同一学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

 

从研究对象上看:第一,经济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是一种道德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是基于经济运行存在的,即使道德调节有时能够超越市场或者能够独立与政府而存在,但经济体制、经济规律、产权制度对伦理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张维迎教授说从产权制度上可以找到许多道德问题的答案。

 

第二,管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即管理伦理学认为经济伦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行为规范和经济管理活动。管理学的学者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在工商领域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课程。学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商业行为进行管理。管理学侧重于关注经济伦理学中的企业伦理问题,而且大部分管理学教科书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另辟了专章进行分析。

 

第三,伦理学眼中的经济伦理学。伦理学界对经济伦理学的关注最早、也最多,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有:一、经济伦理学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经济伦理学侧重于研究经济行为、经济决策、经济政策的伦理合理性,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规范。而狭义的经济伦理学指的是企业伦理学,即侧重于研究企业的管理。 二、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伦理学与经济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重叠点和结合点,由此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和原则。这是研究员陆晓禾在分析经济伦理学的特征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论。三、人们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需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经济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协调利益时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的问题。由这点看来,经济伦理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在于使人们明白一些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经济伦理学是一种应用伦理学,主要研究一些运用在经济制度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外学者拉斯科茨的观点。许多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认定了经济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陆小禾研究员也发表观点说明经济伦理学应是一种应用伦理学,它作为一般伦理学而存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是实践伦理学,但是它又不完全属于应用伦理学。夏伟东教授认为伦理学应分为实践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实践伦理学主要是应用伦理学,其本质上研究的是道德特殊,而理论伦理学更倾向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的是道德一般。按照伦理学自身的学科分层,经济伦理学应归属于实践伦理学,它是道德哲学在经济实践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反应的是经济领域中具体的道德问题。然而经济伦理学无疑带有一种经济哲学的色彩,所以把它笼统的归属于实践伦理学范畴这是不贴切的,它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伦理学既具有实践性也具有理论性,因此,它能够将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使人们经济活动的目标和行为达成一致,揭示人类经济活动中伦理情感的基本规律。

 

三、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判断一个学科是否成熟,要看它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我国的经济伦理学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质定位,其研究方法也大有不同。

 

其一,规范为主、理论为辅。陈泽环研究员认为规范性的经济伦理学是经济伦理学的主体,因此在规范的基础上加以理论描述,这是研究经济伦理学常用的传统方法。

 

其二,根据经济活动本身研究经济伦理。这要求我们结合经济方法论再加上西方经济方法论的积极因素。

 

其三,经济学大家通常采用纯理论分析与数字手段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伦理。以数字手段研究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能够使得到的观点更具准确性,更有说服力。 这个方法在韦森先生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中可以见到。

 

结语

 

本文对经济伦理学中一些尚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做了简要分析。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多交叉学科,许多问题的研究并不成熟,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一些重点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经济伦理问题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学者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争议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这是经济伦理学学者们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