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

时间:2023-05-29 17:5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

第1篇

历来,高考的作文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广受关注,今年,上海高考的命题作文《他们》更是受到了一致好评。本文拟从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两方面,来探究作文教学的价值导向,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中,命题作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们指责命题作文的不够开放性,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训练的普遍而重要的方式。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高考作文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应该掌握的作文能力标准。考察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目《他们》,可以总结出这次命题作文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面向未来。以前,我们的作文题目过于提倡创造性、多样性的开放命题,一些题目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比如以诗句为题目,导致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甚至无法读懂题目的意思。以前,我们的写作教学重心往往是放在审题这一步上,认为审题的正确性与否决定了作文的得分,一些偏离了题目的学生即使平时写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取得好成绩。由此可见,命题作文的题目的深浅不一,也成为了限制学生思维的枷锁,学生只能围绕命题亦步亦趋,唯恐走偏,在限制与创造的两极间无所适从。

这次的作文题目《他们》则简单易懂,从“他们”一词的内涵上来看,命题主要贴近现实,题材的要求也趋于社会化,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他人,以摆除自我中心、漠视社会现实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今年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经开始推行功能性教学,即主张教育要重在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以顺应社会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公民参与社会。

引导学生认识到并且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种命题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毋庸讳言,从学生智力结构和文化素质来看,要评价一些社会问题,并且达到一定的深度可以说很难,“他们”这一题目可以写大写小,可以比较客观,也可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都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有关。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考察,还同时带来了另一效应,在舆论上,造成作文立意的正确导向,作文应该关注现实,应该关注身边的人物、事件,而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单纯地将作文的写作步骤和写作“技术”的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主导。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要想在命题作文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对作文的命题就要求要恰到好处。所谓的创造性写作,既不是把一些空洞的内容加上优美华丽的词藻,也不是哗众取宠地一味求得标新立异。从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描写农民工一文中,我们发现,作文的亮点,在于真诚、有情感和富有创造性。威廉・W・韦斯特认为创造性写作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真诚即要求内容真实,不说假话;有感情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内容确是触及心灵的东西;独创性是指自己在处理材料时,要选用生动、形象、能吸引人的形式来表达。

《他们》这一命题,以“他们”这一类人为观察对象,有助于学生定向地选择触及自己的真实生活,这类重叙述类的命题,一般侧重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独特的经历,从而把学生内心的情感诉诸文字。因此这一命题也具有不唯一性,可以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写出不同的情感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可以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思考,激活思维,从而毫无约束地、客观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人格。美国写作学家认为,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以激发学生调动其写作的各种智力和能力,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因此,作文命题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可行性的途径。时值汶川地震发生不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写“他们”,也有学生以身边的人为对象,由此可见,学生的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发了,他们可以主动积极、自觉地表达自我,这一命题也为学生的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途径,说明写作不应只是对写作能力的机械的考察,也是出于培养和健全自我人格的需要,以“他们”来命题,就是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学会平等、关爱,要懂得学习他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评价他人等等。

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那么,从2008年上海的高考作文来看,应该能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启发和影响。

第2篇

一、设置情境、构建画面

这是今年优秀作文中最火爆的开头方式。方法是通过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创设出一种情境美。运用感性的文字,围绕主题展开一段画面描写。在意境的构建中渐渐推出主题。如:1、浩浩的江水载着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浙江考生《脉脉乡情》)

2、村外有一条河,河滩上有一溜空地,凹凹凸凸漫布着一些坟头。我的祖先便长眠在那里,这些坟堆被风雨所蚀。,显得枯黄萧索。虽然坟墓里的形体早已腐烂成泥,但生死离别时那无可奈何的失落总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北京考生《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3、故事乃晨钟暮鼓,在我耳边娓娓道来,如依稀晨光,穿破迷茫的烟雾;如骑士胯下的骏马,冲破黑暗的阻隔,于是我看见生命的光辉。(重庆考生《我与故事》)

这三个开头,都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比如第一个,题目谈乡情,所以作者运用了“江水、远征的船儿、灯塔、港湾、鸽子”等意象,这与诗歌的写法相同,以意象的动荡漂泊象征作者心情的无依无靠。第二个是作者写自己对土地的人生感悟,话题比较厚重深刻,所以选择的意象也带有这样的特点。“河流、空地、坟头、祖先、生死离别”,枯黄萧索的意境正是引发下面重重思考的好土壤。第三个手法与前两个不同。作者对故事打了一连串的比喻,喻体分别为“晨钟暮鼓、依稀晨光、骏马”。喻体后面紧接上相应的联想,如钟鼓是娓娓道来,晨光穿破烟雾,骏马冲破黑暗的阻隔。这样也构建了三个动感的画面,使故事在情景中显得很有张力。

二、运用排比,开张有力。

运用排比开头,历届学生乐此不疲,今年也不例外。各省市的优秀作文都有学生深谙此道。比如1、“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白扰。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四川考生《熟悉》)

2、“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清光亮;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福建考生《这也是一种力量》)

3、江水因为有了思考,并能在信念中勇往直前,才得以冲破高山的阻挡,开创了九曲回肠的壮美;树种因为有了思考,并在理想中坚持不懈,才得以冲破石头的重压,彰显出生命的坚毅和伟大;人类因为有了思考,并在憧憬中笃志追求,才得以冲破愚昧的桎梏,创造出当今世界的文明。(吉林考生《在思考中成长在执着中成功》)

第一个考生的立意是“成功源于对事物的熟悉”,所以在排比中他运用了三个具体、现实的事例构成排比。李白、朗朗、哥白尼,作者将他们的成就与熟悉这个命题结合起来,言之有理,也能够直接论证文章的总观点,这种开头气势充足,说理有据,是很实用的一种应试技巧。

第二个考生谈微笑,运用了一系列比喻,也构成了排比,比较前一种在语言上更加婉转悠扬。

第三个考生的排比借鉴了诗歌中比兴的技巧,“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先以江水、树种为先导,运用拟人的手法,建构事物与思考、执着的逻辑联系,然后引申到人类,再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是唯美又充满了思辨的开头,操作简单,也是实用的技巧。

三、诗句导入,借力打力。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歌词,这是考生的长项,可以轻松拿来。自如使用。名言佳句考生们也有十二年的积累。这些若能用在开头,会让文章起步就有一种智慧的灵动,读来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如“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一首《千里之外》唱遍大江南北,把周杰伦这个演艺界的大众宠儿又一次推向了时尚的最。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眼前总会闪过一张充满活力的年轻脸庞……(江苏一考生《品味时尚》)用流行歌曲来解释时尚真是准确又轻松,语文学科本来就应该是学来轻松愉快的,如此开头考生写来抓住社会热点,阅卷人读来也容易引起共鸣。

好的名言也因该拿来使用,只要切合题意,一样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如1、古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宋代诗人卢梅坡也有诗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学会扬长避短,善于经营自己长处的人,才能给生命增值。(河南一考生《经营自己的长处》)

2、纪伯伦说,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的确,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哪怕现在眼前一片黑暗,哪怕前路暗淡迷茫,自信这一双隐形的翅膀都会带着我们飞向梦想中的远方。(北京考生《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四、开门见山,短小糟悍

作为一种实用开头方式,开门见山,开篇破题式的开头也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1、“因材施教”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河南考生全国一卷《因材施教,发展自我》)作者抓住因材施教的核心内容扬长避短,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让读者印象深刻。当然这个开头语言比较生硬,下面这个湖南考生用唯美清晰的语言在开头破题,诠释了“踮起脚尖”的积极意义。“生活中时常踮起脚尖,我们会过得犹如高贵典雅的芭蕾舞演员一般唯美。因为,这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更体现了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湖南考生《踮起脚尖》)

五、材料开头,简短引用,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如何在文章中运用。有名师认为:不可不用,不可重用。不用则文章成水中浮萍,没有根基。重用则陷进材料,难舒广袖。那么何时用?何地用?答日:第一时间,黄金地角。如吉林一考生《人生,因思索而精彩》(题目材料见附录)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参加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因思索而精彩。

明明是红色的,自己为什么会看成蓝色?道尔顿思考着,探索着,他研究出关于“色盲症”的理论;爱吃拉面的人多,怎样才能不排队就吃上面条呢?安藤百福思考着,探索着,他研制出方便面;被煤油浸渍的衣服不仅没脏,竟然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乔利思考着,探索着,他发明了干洗剂。生活离不开思考探索,人生因思索而精彩!

这位考生将300多字的材料用事例排比的方式压缩成129字放在演讲稿开头,稍加分析,提出全文论点,这种压缩式引用是考生常用的写作方式,还有一种引用。叫“点录”式引用。如这篇河南考生全国卷作文开头:《我们该怎样成长――答友人》(题目材料见附录)

玲姐:

你好!你上次讲的那个寓言故事真好,我支持你发展自己的特长!

你说你父母非逼着你学舞蹈,可你总也忘不了钟爱的古筝。故事里的小兔子和小松鼠,明明是学不了游泳的,为什么非要逼着它们放弃自己的长处而徒劳无功地弥补缺陷呢?玲姐,你和它们是多么的相似啊。全面发展固然重要,可谁又能面面俱优?

材料是个寓言故事,比较长,作者开篇先很聪明地用“那个”将材料点一下,四两拨千斤,避免了冗长的叙述。第二段将玲姐自己的故事与小兔子小松鼠做了类比。一方面表明玲姐的处境,另一方面抓住材料里的核心字句为自己所用,使观点如长木有根,流水有源,文章因此而扎实。

六、悬念开头,引人关注。

今年满分作文与优秀作文中出了不少记叙文。在开头制造悬念是不少考生屡试不爽的法宝。如湖南考生《踮起脚尖》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怕什么”“为什么生气?”这些都是读者想知道的,放在开头,引人遐想。又如江苏考生的《品昧时尚》“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就像飞鸟划过整个头顶,就像牧童吹着那悠长的笛,就像整个山坡开满了鲜艳的花却又迅速枯萎。我知道忧伤与寂寞又一次占领了我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