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我意识的价值

自我意识的价值

时间:2023-05-29 17:5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我意识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我意识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58-04

乔斯坦·贾德在1991年出版的哲学启蒙读物《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名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自我意识。当下,“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构成部分,“90后”群体和“90后”现象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重点。“90后”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公民。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一般处于是人的自我意识出现分化、调节、统一的重要时期。跟苏菲一样,他(她)也在探索着“自我”。但是。与苏菲这个初识自我意识的小女孩不同的是,他(她)正面临着矛盾而焦虑的“自我”。

一、“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心理的表现特点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会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这是由人在青年时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而“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共性的基础上还打上了时代独特的烙印。

1.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在青年期的叛逆思想表现为十分渴望独立,竭力摆脱家长的羁绊。同时他们自尊心强,往往会自以为是。但“90后”的“心理断乳”并不彻底。在要求独立的同时,也依赖家长的帮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遇到各种生活、学习困难时感到无力,总是希望家长出面解决,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的经历让他们习惯于依赖家长的帮助;另一方面,经济上靠家庭供给,尽管渴望独立,实际上又不怎么能完全独立,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对于子女的“顺势”之爱也加重了青年对于父母的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部分“90后”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在这样的生长环境里,有一小部分人比前几代人来说,更显得孤僻。“90后”成长的伙伴更多的是玩具,成长的空间相对封闭,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外还需要接受大量的特长教育。共同造成“90后”心理上的闭锁性。闭锁性让他们关闭自己的心灵之门,与父母、教师、朋友之间都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与此同时,“90后”大学生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展示自己的特长以获得他人的欣赏。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90后”心理特点的开放性还常以网络为载体,通过QQ、微博、博客、人人网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

3.强烈的求知欲与感性的判断力并存

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但青年毕竟缺乏识别力,凡是他们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迎合自己喜好的就拼命吸取。在“90后”大学生身上有着同样的矛盾。而“90后”大学生更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90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但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常常会刺痛“90后”大学生。而大学生和儿童不同,儿童对不理解的就问,处于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则不然,往往会按照自己想法看法进行解释,因此对于一些具有消极因素的信息如果不能自已加以识别就可能会深受其害。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统一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所意识到的自己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结果、特点和内容,所以具有其个人所特有而不同于其他个体的地方。”自我意识发展到青年中期,也就是大学阶段,是重要的分化、统一、再分化、再统一阶段,并经过反复的循环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个体特色的自我意识。

1.“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个体会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逐渐转向对自我的认识,经常反思自己,考察自己的能力,检查自己各方面的个性特征。从青年期开始就体验到、感受到、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及生理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处于观察者的自我和处于被观察者的自我,即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成为自我意识分化后的两个方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在每一代青年身上都会出现,青年是富有理想的,这理想包括对外部世界设想和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而现实的自我是指实际具有的能力、气质,以及现实外部世界的状况。

“90后”大学生之理想自我中个体意识加强,理想中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较多,而理想自我塑造受家长影响严重,理想自我本身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当“90后”大学生以观察者的身份审视现实自我时,会遇到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现实自我在学习方面未能达到理想自我要求的水平,生活上未能达到理想自我设定的状态;第二,现实自我与其他个体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使理想自我产生挫败感;第三,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不符合理想自我的期待,现实自我在新的环境中难以适应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对他们产生的震动很大,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2.“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矛盾是十分痛苦的,“90后”大学生要摆脱这种痛苦与不安,就要使自我意识能再度统一起来。自我意识的统一存在几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产生不同的效果。

首先,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的统一,也就是符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并追求个体价值实现的理想自我和不断完善、追求进步的现实自我的统一。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且个体的情感、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会引导个体解决自我意识的矛盾,即使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现实自我也会自觉主动地改变不足之处,使现实自我逐步完善,与正确的理想自我渐趋接近向一致的方向发展。

其次,消极的自我意识统一,即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充分发展自我意识,理想自我只是外界赋予的一个空中楼阁,缺乏自己的对自我意识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他的理想自我就是消极地去适应外界要求。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出现矛盾时。常常认为理想自我本就不是自己的选择,达不到要求也理所应当,自我意识统一总是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这种情况在“90后”大学生中时有发生,一部分“90后”大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呵护,人生的道路是由家长规划和设计,很少有自己主动、积极的追求。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矛盾时甚至消极逃避,现实自我不仅不向理想自我靠近,反而降低现实自我的要求,与理想自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三、“90后”大学生调节自我意识矛盾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展开行之有效的工作。

1.帮助“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90后”大学生整体来看有着独特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些心理弱点,但同样具备着独特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些心理优势。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分析自我意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自我意识矛盾统一的途径。大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次次自我意识矛盾的分化和统一就是“90后”大学生思想启蒙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帮助“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让他们完成精神状态、思维方法的转变,完成思想的启蒙。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面对“90后”大学生,辅导员应当从网上网下时刻洞察他们自我意识的矛盾,热情关怀和正面引导。既尊重他们自己解决矛盾的努力,又大力从旁加以疏导帮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沟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90后”一代成长于网络迅猛发展的时期,掌握网络的最新功能和应用平台。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网络是辅导员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90后”大学生热衷于使用一些新的网络应用平台,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等,这些新的网络应用平台都具备展示自己、关注他人和交流功能。辅导员应当了解、熟悉和应用这些新的网络应用平台,以便从这些应用平台掌握学生的动向,关心学生在这些平台暴露出的各种问题。

在新的网络平台之外,辅导员更应从日常生活中关心、了解“90后”大学生,对出现“态度消极”、“破格行为”的一些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针对“90后”大学生出现的自我意识矛盾问题,辅导员工作方法的艺术是不能在公开的场合以批评的方式直接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应当从他们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交谈,从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中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完成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消除过于自大和过于自卑的极端心理情感体验。

2.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中的永恒话题,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的矛盾,建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标准并自觉地改善现实自我的问题逐渐向理想自我靠拢。

首先,通过专题讲座强化价值观教育。专题讲座要令人信服地回答和解决“90后”大学生思考未澄清,提出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弄清道理,又感到温暖。专题讲座主要解决理论的问题,针对“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特点进行指导,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90后”大学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矛盾调节。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对于“9()后”大学生学业、生活、就业、人际关系等各类问题的专题指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剖开“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的方方面面。

第2篇

[关键词]知 情 意 个体 家庭 学校 社会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说过:“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于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对于其本身整体个人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上解析,意识是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而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自我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身高、体重、体态等的生理状况。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青少年的知、情、意三方面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原因。

一、知。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青少年需通过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某种判断。学生的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二、情。自我体验是青少年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青少年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青少年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青少年自我监控的发展。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青少年会随着年龄增长让自己懂得做坏事措施感到羞耻和内疚。

三、意。自我调节是青少年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青少年在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青少年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比如只有教师要求做完作业后检查,学生才会进行检查。青少年需提高我们自我监控能力,促使一个转变上,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自我调节是年少年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其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能动性质的表现。

其三个方面集中表现在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的等四方面,能分析出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因素。

个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和身体特征。首先心理上的变化,对于进入青少年期的学生,个体情绪体验丰富而敏感,一些小事常常引起强烈的情感。同时个体也出现了许多儿童期很少有的自我体验,如自爱、自卑、自大等。其中青少年初期成人感的产生尤其具有典型性。所谓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其次是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程度之间的矛盾。从生理上看,第二性征的出现,伴随着性成熟的影响,男女孩子已经成熟了,青少年个体的性要求和社会要求的矛盾,他们有了恋爱的要求和性的要求,但是外部环境却要求他们努力学习,不要早恋,更不能与异性随便发生性关系。但是在心理上还是稚气犹存,自控能力不强,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经不起外界的诱惑,不听任何人的劝告,学生发生早恋。但往往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导致性的冲动产生,部分青少年为了获取性冲动的满足而采用不合理行为,他们形成不良习惯,造成青少年心理的自我挫伤,感到惶恐、懊悔、羞耻和罪恶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自信心是在家庭中萌芽和发展的,因此,子女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向子女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在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里,学生在每个年龄层不同时期与父母的相互作用。一些不同的教养方式,父母有选择的把社会价值观念。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的良好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社会化的目标传递给青少年,这种影响的作用是长期的,成为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制约并体现在个体心理、行为当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父母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养方式,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必要前提。

学校。学校环境的影响和同班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学校里,学校的教育环境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整个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集体中度过,这种基本同伴关系的形成本身就是认识“人”与“我”的结果,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由个体的同伴认同度、运动能力、创造力等,年少年可以根据他们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获得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同伴同学互相越来越强。在求学阶段,教师的作用占主导地位,青少年会从老师和的言谈举止、态度和评价中认识、理解自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科学、恰当影响着他们的自我意识,过高,容易使其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过低,又会使其失去信心和上进心,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甚至逆反的心理,另外他们会从信任教师的评价逐步过度到独立的评价,从而影响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

社会。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化的时候,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面对其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青少年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从四个维度的影响不难看到,个体、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影响的重要因素。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依赖于良好的个人调整、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社会化接受。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首先需要尊重青少年的责任主体地位,发挥这一主体在自我意识形成中的主体作用。其次,需要回归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在生活中让他们自我纠正不良意识的产生。真正的良好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在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丽萍《自信心及培养》.新华出版社.2004

[2] 李生《任何培养学生自信心》.中国教育论丛.2006

第3篇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应对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54-02

一、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带来了扭曲大学生价值观的可能性

当前使用微信的用户越来越多,微信俨然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之一。微信用户的使用人群复杂,素质、价值观念各异,这些在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于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看法甚至有相反看法的可能性。由于微信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便捷性,很多包裹着不同价值观念的微信信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人们产生影响。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独特的看法,同时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思想单纯,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没有那么深刻。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微信信息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学生视野。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微信信息并不具有可学习性,部分微信信息实质上是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传播的。特别是这类信息传播到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往往会对大学生所一直信赖和秉持的价值观造成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

(二)加大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诱惑的可能性

前已述及,微信用户人员复杂,很多微信用户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总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微信渠道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不良现象通过微信复杂的传播渠道, 往往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必要指出,在这里的社会不良现象指的是能够对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造成不利影响的社会现象,对于这类社会现象有必要明确其性质,避免其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多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并不成熟,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使得大学生不能真正辨别良莠。一些不良现象通过微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使大学生不能真正把控自我。

(三)不利于大W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所谓的自我意识指的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能否依据自我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知识积累、自己的逻辑判断来对某一事件进行自我判断的一种社会意识。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也是自我意识逐渐培育与养成的阶段。只有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意识,才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微信对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显然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首先,微信属于聊天娱乐型的社交软件,对于这类社交软件,必须有一定的识别意识。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一方面很多大学生迷恋上了微信便利的聊天途径,乐此不疲,浪费了学习机会,也丧失了学习专业课的热情,自我意识的培养显然受制于微信的使用。其次,微信所传播信息的广泛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对于社会事务的正确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诸多社会人士通过微信就同一事件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实际上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大学生对某一事件的性质、价值态度。这种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成长,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二、应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策略

(一)积极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是由一系列的问题组成的。在微信的影响之下,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做到:其一,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力度。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多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既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容易树立错误的人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于微信信息的识别力度,就是要求大学生能够真正对微信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要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哪些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大学生必须真正深入考虑的,尤其是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其二,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高校加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应对信息泛滥导致的价值观危机。其三,高校要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应用。特别是在教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剂的情况之下,高校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的总结尤其重要,只有大学生能够处于正确的教育教学规律之下,其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才会水到渠成。

(二)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拒绝社会不良现象

大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应对微信带来的挑战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只有大学生真正树立起自控意识,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现象,并明确其危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并教导学生真正提高自控能力,能够决定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不去做什么事情对于大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要求大学生能够对身边的不良现象进行彻底分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只有大学生在不良社会现象面前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才会真正显著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在不良的社会现象面前的自控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在内心深处拒绝不良社会现象,本身就是大学生自控能力得到提高的表现。最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与生活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变化,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方向,特别是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到重要位置,时刻教导学生不要轻信微信流言,提高辨认能力及自控能力。

(三)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努力的方向,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当前微信信息泛滥的背景下,应当真正把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上来。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需要大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大学生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已经学习了较多的关于道德方面的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任务,只有大学生能够真正把平时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能真正地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那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步提高,真正做到自我意识的成熟。其次,大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判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判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应当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大学生真正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社会事件的发生机理。这些都是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拒绝微信诱惑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发展乃至成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才会渐趋提升。

参考文献:

[1]车车.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1).

[2]郑琳川.社交网络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9).

[3]董茗尧.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2016(35):52.

第4篇

[关键词]主体意识;异化;可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2000105

0引言

15世纪初,人本主义在西方兴起,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我国教育界复归,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被唤醒。经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主体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高。从诸多的研究成果来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育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关键作用。反之,学生主体意识的异化,不仅会使学生的主体发展受到损害,更会阻碍教育的进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忧患。近年来,关于学生的负面新闻报道见诸报端,校园欺凌、师生冲突、打架斗殴、虚荣攀比,不负责任等现象屡屡发生,不禁让人陷入思考,学生到底怎么了?因此,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探讨,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必要。

1主体意识相关概念界定

人的主体意识由人的主体性衍生而来,人的能动实践活动使人成为主体,并具有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显现为主体能够充分认识自我、认识外界、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能主动参与现实生活,有不断改造世界与自我教育的意志、力量和能力。它既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认知,又表现为主体在实践对象化活动和对象化认知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客体的意识结构及行为操作结构。主体意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作为个体,其主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自为意识与实践意识[1]。

自我意识,指的是主体对自身的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认知把握,它是人的主体性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的“为我性”――“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2]。个体主体的自我意识涵盖了所有个人对自身独有特点(生理状况和心理特征等)和性质的追求与把握。主体需要通过对象关系与和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个体主体的自我意识不仅是一种个性化的意识,即个人对自我存在的关注和重视、对个体特点的察觉、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了解,更是通过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中所体现的意识,包括个人所认知以及认同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责任意识等等。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在与外界关系的作用之中,能够进行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自为意识,在哲学的范畴里,自为指的是自由、自觉地掌握了事物的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自为意识指的是个体主体的自主行为、自主认知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体主体对事物看法,对命运抉择的独立思考,通过对自身的肯定,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不随意屈服,动摇自我的心智,能够自觉地对自己选择的前途负责,坚持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强烈的主体自为意识,总是凸显出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永不退缩、顽强伫立的坚强品质,以及越挫越勇、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断实现自我的超凡精神。由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未完成性”,在个体的世界里,总有可塑再造的可能,以及经过成长和发展中持续的自我建构的必然。因此个体主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显现不同的能力与价值,个体主体的自为意识也会随之提高,更增加对改造自我、改造世界的强烈体认。

实践意识,个体的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故而个体的主体实践意识指的是人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个体主体在处于对象性的关系之中,会考虑自身所处的位置,依据自身的发展愿望、特点、目标等等制定规则,调整自身的活动,从而最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这一系列思维、探索、创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实践的重点在于创造,关键在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只有真正做到行动的落实,体现出创造的精神,个体主体才真正得以实现。

学生是特殊的个体主体,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具复杂性与特殊性。学生的主体由于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心理特征表现为懵懂、软弱、叛逆,其成长和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相应的,学生主体意识必然最大化地受到外界环境所影响和干扰而不断做出适应和改变。

只有健全的个体主体意识,才能塑造出完整良好的个体主体。只有培养出良好的个体主体,才能营造先进的社会主体。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亦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相关主体性品质的正确指引,显得十分必要。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主体性品质的提高与进步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学生的主体意识随着后天的培养与习得而不断成长,但是其l展并非是“顺其自然”的,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受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氛围与自我修养的引导和影响以及制约。学生尚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外界的认识与看法尚未成熟,仍然处于朦胧与摸索之中,这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甚至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异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异化不仅会导致学生个体主体发展的受损,使学生主体不能健康成长,还会引发一系列校园冲突、社会矛盾等等,成为社会的忧患。

2学生主体意识异化表征及其隐忧

2.1主体自我意识的膨胀与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打响,此后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应然的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是学生从自身特长、爱好、兴趣等出发,挖掘自己的学习需求,注重自我成长,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增加个人的经验,增强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自主性,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学习知识,增加阅历资本,增强个人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出现异化。在与他人相处时,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和扩张,“自我”变异为“唯我”。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获取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很多学生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权威与真理。在学习上不再需要依靠教师与同学。在与外界的交流中,由于网络“自媒体”交流平台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网络社交,对身边的同学产生了漠视、疏远甚至敌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对老师、家长不尊重,对同学欺凌、打骂,对学习不屑一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化和紧张化。自我意识的异化,使学生对周遭人与事感到漠不关心,只有自我主导,学生的成长失去爱和关怀的滋养。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能否健康的塑造,不仅紧系学生的未来,更对学校教育的成败、社会风气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主体自为意识的缺失与偏激

学生的自为意识理应具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能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与“不坠青云之志”的宏愿。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更具有时代使命感,加强学习,拓宽视野,进行自我教育,具备自我心灵的陶冶的素养,以及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然而现状是:一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畏首畏尾,止步不前,不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一味地逃避,甚至毫不犹豫将之丢弃。在自我价值取向上,学生对于物质、外貌的热枕更胜于对知识的渴望,攀比、虚荣的风气成了校园的常态。“看脸”“颜值决定未来”等影响着当今青少年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更有甚者,认为“读书好还不如挣钱多长得好”。学生的首要责任是好好学习,但是很多学生以“对自己负责”之名反叛学校、对抗教师、违背家庭,忤逆远远超越了自主、自立。今天,学生对物质主义的崇呈现前所未有的狂热,当代社会转型产生的“消费主义”的不良反应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内在自为意识之中,转化在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中,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主体的发展,更是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助长。

2.3主体实践意识的弱化与萎缩

人是实践的主体,无论是改造自我或是改造世界,人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则离不开行动与创造。因而,学生如要拥有强烈的实践意识,就必须具备行动力与创造力。阻碍学生实践意识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的社会里,尽管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学生的课业压力与学习负重仍然没有多大改观,相反,学生承受了更多的学习重任。托管班、培优机构、补习课堂等教育产业的兴旺发展,许多学生连周末和节假日都让给了作业、考试、培优补习班以及特长班。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很难通过走出户外观察社会、发现问题、探索经验。其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必然受到影响;(2)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相关电子产品的普及,导致年轻一代极易沉迷于虚拟社交平台,更加封闭自我,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与外界接触。同时,许多学习软件、知识问答网站的迅速发展,虽然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但是运用网络获取知识而没有经过亲身的实践与体验(例如收集资料、动手实验、验证问题等),学生的感受是不完整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弱化;(3)校园里井然有序的教育管理、教师的强势话语,培养了整齐划一的学生队伍,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思维不敢“与众不同”,致使其创新能力萎缩,进而不利于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使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失去活力。

3学生主体意识异化成因探索

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看似简明,但这种主体意识绝非孤立地单纯依靠内在进行生长,必定是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们所看到的学生主体意识异化的表征,无时不刻不受到时代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若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健康成长,必须要认清和分析当下影响学生主体意识问题的宏观背景与微观因素。

3.1时代背景的转型

第5篇

1.导航作用。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健全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社会交往、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一个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对自我发展有较为明确的规划,能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积极资源,朝着“理想自我”的目标积极行动,不断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和动力。

2.自控作用。在“理想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能够对自我加以有效地管理监督,对自己偏离目标的情感和行动及时加以调控,有效的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往往是由于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自我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调控,才能促使自己的行为与目标愈来愈近,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内省作用。具有健全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在生命成长中不论遭遇何种窘境,他都能及时地加以调控,对自我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理性全面的反思,积极探究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修正和完善自我的不合理思维,重新调整和优化原来的认知,重新勾勒理想自我的蓝图,并积极的行动起来,使现实自我朝向理想自我迈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二、积极心理学在优化大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应用

1.引导大学生正视自己,用积极的思维认知自我。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概括、自我评价等。积极心理学启发我们,只有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分析,用积极的眼光审视自我,对自我做出积极客观的评价,用更加包容、理性和开放的心态对待自我,才能不断激发自我的积极能量,激发出个体更大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引导大学生从积极的视角认知自我,从积极的视角解析人生,对自我作出积极的评价。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容易异化,这个时期,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既充满期待,也体验着成长发展带来的必然焦虑,他们担心自己梦想难以实现。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冲突,有时候让他们无所适从,从而引发他们的内心冲突,使他们体验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如果大学生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思维看待自己,从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总结经验,坦然接受“昨天的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期待“明天的自我”,又能够现实的感知和把握当下,有效管理“今天的自我”,对自我的价值观、愿望、动机、性格、气质及现实自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作出合乎实际的客观评价,就能够发现自我的优势,改正自我的不足,协调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理想自我的实现。

2.启发大学生转换视角,对遭遇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大学生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有自由来选择自己的思想,可以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取积极的体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积极心理学常常从积极的视角对问题作出新的解释,用积极的方式对问题本身做出理解。事实上,在每个人生命成长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种挫折、困难,甚至是重大的创伤,这些负性事件常常给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人们体验到痛苦、悲伤,但同时却也蕴藏着积极的教育成长契机。大学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其自我意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对现实问题作出非理性的判断,有时甚至认为自己糟糕之极,在面对困难、失败、挫折时一味地抱怨、气馁、消沉,对所遭遇的问题消极回避,把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处,长此以往,这种消极应对必然给其身心发展造成伤害。与此相反,面对问题情境,大学生若能从积极的视角,对所遭遇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的思维与情绪体验。因此,一方面大学生要努力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明晰问题的变化发展,以便寻求应对的策略,同时,要对自己遭遇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从困境中寻求积极的资源,用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获取积极的体验。

3.教育大学生理性审视现实,积极无条件悦纳自我。一是教育学生积极悦纳自我。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人都必然有自己的优势,也必然有自己的不足,大学生要勇于接受自己,学会自我激励,相信并挖掘自身所具有积极品质,激发积极的潜在力量,无条件地接受自我。引导大学生不仅要学会欣赏自我的优点,更要勇于接纳自我的缺点,不能总是看到自己的优势,一味地自我陶醉,也不能总是聚焦自己的不足,自我谴责,自我否定,而要客观地评价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对自己树立信心,最终超越自我。二是帮助学生勇于接纳现实。生命成长的历程并非一条直线,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荆棘满途,生命之美就在于生命运动在曲折中前行。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现实,迎接挑战,在逆境中寻求个人成长的积极契机,把挫折、挑战、不如意等当成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直面人生,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客观审视并理性接受现实,不断挖掘生命存在中的积极品质,激发更大的能量,寻求并构建富有意义的人生。实际上,当大学生对自我能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并以积极的心理来审视这一切的时候,似乎更容易从现实的危机中发现潜在的意义和契机,所有的问题和不幸也必将成为他们生命成长中的一种精神财富。

4.培养大学生乐观的人格特质,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在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伴随人的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情感上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处于情绪发展变化的疾风骤雨时期,他们的自我体验复杂多变,往往易产生较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艾利斯(AlbertEllis)创立的理性情绪法,认为个体的情绪困扰来自于不合理的思考,从而引起自我挫败行为。但个体具有克服这种不良倾向的潜能,可以用理性哲学对抗非理性思考,改变思想就可以改变情绪和思维。大学生拥有何种自我体验,与他对自我和事件等所持的认知及自我的人格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挫折和失败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自身,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因而更容易形成压抑的情绪体验。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乐观地对自己所遭遇的问题作出解释,培养自己“乐观解释风格”的人格特质。

5.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调控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自我调控是人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心理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是进行自觉监督、分析、反省、修正、调节和控制自我的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健全的大学生,不仅能够根据现实自我去设计理想自我,也能够及时反思在实现理想自我中遭遇的问题,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科学合理地进行归因判断,并重新调整和优化原来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的管理者,人的生命系统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每个人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这就启发我们,首先,要充分相信大学生,相信他们能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不要一味地关

注他们的不足,要用肯定和期待的眼光看待他们。二是大学生自己要相信自己可以自我完善,通过努力,可以有效调控自我,达到理想的发展状态,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第6篇

[关键词]思嘉;反抗;自我意识

1936年,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经十年创作的《飘》的问世,掀起了一股妇女解放的轩然大波,小说中女主人公思嘉一生坎坷的经历和她那不屈的坚强意志,一直为女性主义倡导者所称道,在她的身上存在着鲜明的反抗意识,而这种反抗意识是通过人物对自身价值,自我意识的发觉体现出来的,这其间有着一种渐进性的过程。

一、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思嘉在小说中是一个个性鲜明的有特色魅力的人物。她的命运的转折是以南北战争的爆发为契机的.因而,她在战前表现得更为回归本真,更能体现出她自然人格的一方面。她作为拥有着众多黑人奴隶的塔拉农场主的女儿,拥有着财富及地位,生活安逸,思维简单,有着富有魅力的外表,因此,她爱慕虚荣,不擅长缜密的思考问题,不喜欢读书,她对于艾希礼和媚兰所谈及的音乐,诗歌,书本的知识、一概不感兴趣,只是热衷于舞会,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迷恋骑马及穿梭于众多男子之间,成为各种聚会的中心,以为她可以得到她所想得到的一切。此时的她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她对时事不闻不问,当汤家两兄弟谈论起战争时,她就显出”不耐烦的样子”,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她的虚荣心与简单的个性使她相信以她的魅力和手段能够掌握世上的一切,尤其是男人.可实质上,她依然没从玩偶与附属的地位中摆脱出来,没有独立。

但是思嘉身上的自发的叛逆,促成了她对自我意识的朦胧的认识,走向了对命运反抗的第一步,当爱情与婚姻来到时,她表现出了自我意识的勇气,她不肯被动地接受男性的挑选,也不愿意接受父亲为她选择的婚姻,而是主动去追求爱情,甚至大胆地在 “十二橡树村”的宴会上对艾希礼表白,她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社会对妇女的定位,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张扬,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中的人,拥有自己的支配权利。因此,对婚姻和对男性的反抗是思嘉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

二、情感与礼教冲突下的婚恋追求和对男性的反抗

在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工业文明还远未深入到这片土地,这里维持着表面的华丽优雅,却残留着骑士时代的影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妇女,承受着来自男性和女性自身的双重压制.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妇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男性给她们的社会定位,生活在自我贬抑之中.生活在南方的母亲们充当了礼教的执行者,压制着年轻的姑娘们的本性的发展。思嘉从小就被教育做一个听话的淑女,母亲爱伦和嬷嬷尽力把作为淑女所不可少的品质灌输到她身上。“你必须学会温柔一些,亲切一些,文静一些” 爱伦对女儿说, “男人说话时千万别去插嘴,哪怕你真的以为自己比人家知道的多.男人总是不喜欢快嘴快舌的姑娘的”。

在南方母亲们的谆谆教导之下和社会的严厉监视之下,南方妇女丧失了基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完全服从于男性的价值取向,在自我牺牲,自我压抑中过着卑下的生活。思嘉是崛起的女性的代表,在她的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女性的信心和期望。思嘉对男性的反抗首先是对她父亲的反抗,正如第一部分中提到,反对父亲所制订下的硬性婚姻是她自我觉醒的先声。她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向艾希礼表白自己的想法,但却遭到懦弱的艾希礼的拒绝,她尝到了痛苦的滋味.对于所爱的人,她有着女性的执着,面对她厌恶的白瑞德,她也同样直白地拒绝了他。接着,在她的第一任丈夫查尔斯死后,迫于礼教的要求,17岁的她穿上了寡妇标志的黑衣,不能放声大笑,不能出席宴会,压抑了活泼的天性,以至于抑郁成病。在战争期间,思嘉进一步摆脱了身上的束缚,她脱下了丧服,重新出现在舞会上,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守寡的本质本身就是男性世界强加给女性的所谓道德准则,思嘉能够大胆地脱去这身束缚,使得她对男性的反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虽然反抗婚姻这种对命运公然的挑战不能改变她们的从属地位,却反映出了女性对于择偶自我权和婚姻自的向往和追求,这显然已经超出了爱情和婚姻本身的意义,延伸为对人权的向往和对女性自的追求。

三、强者女性崛起的自觉彻底反抗意识

美国内战解放了黑人奴隶,在一定程度上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了出来,无数的南方小伙子死在了战场上,失去经济保障的妇女得到了走出家庭寻找工作的机会,女性被压制的才能和智慧终于得到了表现.女主人公思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她对传统思想中 “男人即是万能的” 产生了怀疑,在这样一个男性统治一切的社会里,认为一个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出色地做生意,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这种念头本身就十分惊人,思嘉的女性意识,认识自我的意识已经苏醒,并迅速地占领她的思想领域。她不再接受男尊女卑的陈腐思想,以实际行动向这一观念发起了挑战。

将旧有的陈腐观念抛弃后,她开始主动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她买下了一个锯木厂,拒绝交给丈夫,而是决定自己经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打败了男性竞争者,使事业不断发展起来.她一旦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像个男人似地通过最简捷的途径去追求,而不是以女人所特有的那种躲躲闪闪和迂回的办法。”重返家乡塔拉时,她童年的伙伴亚力克斯注意到: “她现在有一种威严,自信,果敢的神气……她的脸上那种温柔甜蜜美的表情不见了,她仰着头讨好男人的神态,过去他比谁都熟悉,现在也完全消失了”。

此时一位主动追求自己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站在我们的面前。

简言之,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揭示了南方的真切的生活,她赋予了女性中心的地位。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南方种植园中各色人物的命运沉浮,特别是女主人公一生的坎坷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思嘉那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为整部著作增添了光彩,她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女性走向社会为社会所认可,并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肯定。其觉醒的过程代表了广大女性的切身经历,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给人无尽的思索空间。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歇尔.飘[M]. 北京: 人民文

学出版社,1990.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唤醒;超越;自我意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1-0047-04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师成长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现代化始终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不过,既有研究多停留在从类的角度对教师成长所作的笼统规划,局限于从外部支撑方面对教师成长所作的浅表关怀,忽略了教师作为“具体人”的一般发展,割裂了教师生命世界的完整性,欠缺对教师个体生命的人性关怀。其实。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内因才能真正发生效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清晰地自我意识,能否做到自主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故笔者拟从关注职业院校教师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维度。以唤醒教师自我意识为出发点,观照教师成长的个体性与内在性,对教师专业成长所遭遇的瓶颈状态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沉睡的自我意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羁绊

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一般人的自我意识有共同点,但它更强调教师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特点。“它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只有达到了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自我意识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与自我提升,在自我实现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但是。在传统教育教学情景中,职业院校教师却遭遇到来自社会、学校、教育理论研究者等多方面的规制,自我意识处于冬眠状态。于是,缺乏自我意识的教师成长就成了“无我”的成长,它导致了教师生命的工具化、技术化和单调化,“其教育实践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不是跟着感觉走,就是踩着前人的脚印走。”。

(一)生命遮蔽下的“真空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形成了对教师德性的严格要求,如孟子强调“教者必以正”,要求教师“独善其身”;董仲舒提出“善为师者,既其美德,又慎其行”,“其动中伦,其言当务”;韩愈则要求教师“以身立教”,做到“其身亡而其教存”。凡此种种,为我国历代教师规定了伦理道德至上的基本操守,成为社会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被尊崇为教师典范的孔子更是以其完美的道德形象,为我国教师的生存方式奠定了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历代教师遵循的楷模。这种鼓励教师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闪光的字眼遮蔽了教师个体的真实生命感,追求完善德性的期望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遵守的规范,“外在社会规范向个人内心世界的压迫”导致教师的真实自我被虚化、泛化、神化。宛如生活于真空世界与芸芸众生迥然不同的完人、超人、圣人。(孔子不就是被尊奉为“孔圣人”吗?)生命的遮蔽使得教师的存在的意义不过是意味着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无私奉献,教师职业对其本人现实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都被忽略了。“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

(二)制度规约中的“夹心人”

现代社会崇尚效率优先、技术至上。这种企业管理模式正被越来越广泛地移植到学校中来:按照各级行政部门制定的统一规范,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过程、封闭式的管理――备课书写的条目、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板书的排版、教学方式的采用、学生鉴定的评价等均有详细的规定和量化考核标准,甚至教师到校离校时间、课间活动的地点、教学研讨的内容、考试考核的成绩等都做了严格的要求,并将评先评优、职称晋级、奖金发放乃至聘用同量化考核成绩挂钩。教师们置身于严密的制度之网中失去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在这个统一的、科学的管理主义盛行的时代,教师的自我被放逐了。个性被磨灭了,自由的心灵被禁锢了。试问在如此僵化的管制之下,教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何容纳个性鲜明的学生?此外,由于职业院校急需“双师型”教师,却缺乏可操作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仍不够紧密,使得专业课教师没有条件定期参与生产实践和科技项目开发。从事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实训指导的教师无法进行轮换,导致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少,而从事实训指导的教师缺乏教学技能和理论的提升。处于制度规约夹缝中的职业院校教师“已经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力。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改革中的“边缘人”

在我国,历来教育改革都是至上而下推行的,教师只需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专家所提出的一些新的设想与规划去执行即可。“教师教学所用的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权利都控制在学科专家、课程编制者等潜隐规训者手中,教师成为既定程序的机械执行者、忠实地传递‘法定知识’,导致教师的话语权和专业自淹没于专家的知识权威之中。”教师作为教育改革新理念的贯彻者。理应处于教育改革的中心地位,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经常徘徊于教育改革的边缘地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长期对教师地位与作用的轻视,导致众多教育改革专家习惯于用高高在上的、外在于教师的力量来督促、控制教师的行为,以此来推进教育革新。然而这种带有强制性、缺乏教师内在体验与认同的改革,往往造成教师被动应付,敷衍应对。从而让改革成效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客观原因,职业院校教师的地位处于边缘,的边缘,与普通教师相比,我国现有的政策制定、专业规划和培训总是优先普通教师,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的相关内容多是参照执行,却很少考虑不同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独特性。因为师资紧张,许多职业

院校聘请了兼职教师授课,然而这些兼职教师大部分没有经过相应的教师专业培训,其自身的教师角色感不够明确,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专业理念,无法真正融入相应的教育活动,始终徘徊在教育的边缘。

(四)教学过程中的“工具人”

现代社会人们视接受教育为未来完满生活的准备过程,关注的是技能技巧的掌握以及种种虚置的宏伟理想目标,对受教育者当下的、自身的生活实践却视而不见。拒之门外。对各种外在的、高远的目标的追求使得教育沦为追求过程的中介、工具,教师亦成为工具性教育的代言人。作为代言人的教师是不需要拥有自我意识的,他(她)需要的是通过照搬、模仿、克隆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工具,扮演的是“搬运工”、“教书匠”,“教学内容是国家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是由教研部门提供的,教研方法是由教研部门介绍的,考试试卷是由教育部门编制的,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被动的旁观者,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成了教研部门提供的模式的盲目模仿者。”作为“工具人”的教师,思维被固定化、模式化为毫无个性特征的群体意识,在教学流水线上从事着千人一面、机械重复的职业生活,自由的、凸显个性的自我意识被放逐了,“个人被融入了功能之中,存在被客观化了。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乏味的甚至是不能忍受的事情,对于个人作为集体之一部分的他,就变得可以忍受了,因为在集体中有一种新的力量刺激着他。他只是作为‘我们’而存在着。”

二、唤醒自我意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处于冬眠状态的教师自我意识需要唤醒,否则,作为“真空人”、“夹心人”、“边缘人”和“工具人”的教师角色会成为教师成长的羁绊,这也正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他们自己看作也被别人看作是变革动力专家。”随着人们对教育弊端的认识逐渐澄清以及对教师成长研究的逐步深入,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教师成为研究者”逐步成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笔者认为,只有当职业院校教师具备了彰显个体生存特性的生命意识,能思索自己存在的独特意义和方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内在心理倾向进行深刻地自我反思,为自己未来专业发展进行自我规划,才能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才会使教师成长拥有不竭的动力。

(一)唤醒自我生命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反复提醒人们:认识你自己!教师要认清自己,首要前提是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活力、能够感知、体验自身所处的实践环境的独特生命体,与他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作为一个独特生命体所独有的生存方式和职业需求。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就是让每位教师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人的生命处在不同环境中的有差别的生长。”“千差万别的个性,决定了每一种个性品质的人都有成为好教师的理由和优势。”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保有自己完整的个性和生命特征,用真实的生命体验来诠释教育实践,使“教师成为教师自己”。

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还意味着使教师认识到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自身生命发展丰富的过程。它不光是教师心血的付出,也是教师精神的收获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因此,当教师认识到教育活动对自身生命成长的价值的时候,他(她)才能不仅仅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多是感受到生命与生命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二)唤醒自我反思意识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远远跨越了经济领域,政治、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浪潮。在这个彰显个性、推崇多元的后现代社会,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书匠”、“技术员”等角色正遭遇到根本性地消解。以往满足于自我经验的积累和他人经验的习得,缺乏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教师,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那些徘徊于教育改革边缘,迷失于教育教学工具的教师们需要唤醒反思意识,走出被动困境,完成从一个“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1989)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种教学反思能够将教师“从不合理的信念和误解中‘解放’出来,而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误解是他们从习惯、传统和意识形态中继承下来的。”相反。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她)永远无法超越经验型教师的层次,其专业成长只能是肤浅的、短暂的、没有后劲的发展。

(三)唤醒自我发展意识

自我发展意识不同于自我反思意识。自我反思是一个人对自己现有状态的认识与批判,但是即便是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他(她)也可能选择保持自我的现状而并不一定要发展自我或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和哪些可资利用的发展资源,并且有发展自我的积极主动性、自我学习的需要时,一个人才会有自我发展意识。它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具有自我成长的成就动机。如果说自我反思意识意味着“我是什么”的话,那自我发展意识则意味着“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拥有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既能将他们过去的发展进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又能增强其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缺乏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步与发展。但这一发展只是在自在和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发展的程度、深度、效度较低,而通过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调控,才能不断开拓和实现自己生命的可能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言:“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它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水平。这是一种影响性质的变化,不纯粹是强弱、大小的变化。”

三、超越自我意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审美境界

“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他总是在超越现存的生活,超越现实的规定性存在着的。”自我超越是人一生永恒的追求,教师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也永远走在自我超越的途中。美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人的这种未完成状态预示着他(她)不满足于自我的现状,永远向未来的各种可能敞开自我,拥有着不断成长与超越自我的可能。质言之,人的自由本质使人永远不满足于当下的实然状态,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应然状态迈进,这就是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的意义就在于人在从现实走向未来理想的道路上,获得生存发展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从而不断地体验到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实现一种

审美境界的成长。

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审美境界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运用胡塞尔现象学中所倡导的“悬置”之法,将自我所熟识的关于教育的传统观念、保守的假设和习惯的操作放入括号中,存而不论。当以往那些固有的教育理念、模式化的操作方法、僵化的意识形态被“悬置”出来之后,教师能够以一种“出场”的姿态来观照自己的教育活动,心灵会得到净化,内心变得敞亮,这种“愉悦和净化的体验是伴随着教师整个职业的。它是对教师自身生命的唤醒,是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推动”,形成一种基于自我的教育智慧和批判能力,通过不断的批判反省自我来摆脱各种外在束缚。走上内在成长之路。

其次,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变熟为生”的思想策略。“变熟为生”是人类学家马尔库塞和费舍提出的理论,其本义旨在呼吁人类以一种敏感、开放、审美的心态去了解他者文化,并借助他者的经验来促进对自身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反思,艺术把事物“变熟为生”可以防止感觉迟钝,哲学把问题“变熟为生”能防止思想麻木。同样地,教师把教学“变熟为生”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敏感,眼睛变得敏锐,思维变得敏捷,从而特别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激动人心的事情,从一成不变的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学生细微的变化。尤其是当教师以“变熟为生”的心态去重新认识学生时,有助于教师从繁重、单调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以学生的经验来作为自己灵感的来源,同时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反思来激发新的灵感。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形成教师成长的循环动力。

第9篇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调试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52-01

在高职生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因自己的容貌不够娇好而郁郁寡欢,她们会因此自惭形秽、寝食不安;我们也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从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学习动力,认为上了高职就是来“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任务放在心上……这些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能使高职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无疑,健康的人格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高职生应了解自身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偏差,掌握调试自我意识的方法,这些对于高职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而认识、体验和愿望则可理解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体弱多病而产生了苦恼的情感,并随之产生了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愿望;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出众的口才,相应地产生了自信的情感,并随之坚定了重点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的愿望;某高职生坚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以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产生了自豪的情感,并随之萌发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愿望……这些都是高职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也是坚定的。”所以,自我意识是高职生一切活动的动力,能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和发挥能动作用。同时,自我意识能令人不断地反思、反省。因此,自我意识具有导航、自控、内省的功能。

以下,我从谈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简析高职生如何对自我意识进行调试以促进心理健康。

一、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客观、现实、自觉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不太脱离现实,他们能自觉地按社会要求评价、设计自己。而且,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完整与丰富,使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更为客观,且基本与外界保持一致,遇事也多能“三思而后行”。

如:几年前,高职生对毕业的理想薪酬在近两年已大致与现实接轨。

2.自我体验――强烈、敏感、丰富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会引感。高职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视强烈而敏感,甚至一件小事、一句评价都会使高职生的情感掀起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亦丰富着他们的自我体验,诸如自矜、自怜等自我体验,在高职生面对的各种学习、生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高职生的情绪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冲动性、波动性等特点,所以,高职生的自我体验自然而然会强烈、敏感而丰富。

3.自我调控――积极、主动、持久

这是高职生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职生已能够积极主动地按标准要求长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实现理想自我。他们在要求独立的同时还反对墨守成规,喜欢以新思维去接受新思想,并乐于人际交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他们会考虑自身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也会思索诸如“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社会问题。而对国际、国内、社会、校园的关注也使其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二.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过度的自尊、自信、自卑

过度的自尊就是虚荣,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度的自卑就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

有些高职生因家境贫困而怕被同学嘲笑,他们毫不估计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心理崩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强烈的虚荣心也使那些过度自卑的高职生愈加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怪圈”,导致恶性循环以不能自拔。相反,过度自信的高职生往往目中无人、妄自菲薄、狂妄自大、心理失衡。

“三自”心理影射出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提高的重要性。

2.以自我为中心

高职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切从“我”字出发,只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将社会意义置之度外。自私心理使得这些高职生万事讲条件,而一旦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则会情绪激动、偏激、消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

高职生应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是高职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极化倾向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想还不够完全成熟与稳定,再加之其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爆发性、易于心境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高职生诸如沾沾自喜与心灰意冷等情绪都会随时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化倾向。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这三方面对高职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调试。

三.高职生自我意识的调试

1.自我认识――辩证、客观、多元角度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调试自我意识的前提和依据。

首先,要与自己比较,要看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进步。如:对于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的高职生来说,他能从60分提升到70分,这就是质的飞跃,而完全没有必要强求他在短时间内该科成绩达到90分。其次,要与他人比较。有些高职生对于自己不学习的想法毫不介意。那么,应当与周围同学比较,在爱学习的同学的带动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加强学习。最后,要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时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辩证、客观、多元化地认识自我。

2.自我体验――平和、乐观、自信

高职生应当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环境、人与事,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去扬长避短,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用自己发现的更理智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夯实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挫折本身又是性格特点的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高职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整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自我调控――主动、及时、适时、校正

自我调控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职生应以坚强不屈的良好品格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地树立理想自我,并实事求是地打造现实自我,还应主动、及时地了解国情及社会,思考人生,参与社会实践,确立目标与榜样,在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中适时地校正。

第10篇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作用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智慧、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全部认识和体验自己的统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主要有以下作用:

1.对态度和行为的调控

在体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作用,意识到自己负有某种责任和义务,他就会自觉地调节情绪、态度和行为,尽可能地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

2.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人的自我意识,集中体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己优、缺点所抱的态度上。体育学习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3.对学生人格的完善的促进作用

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是在学习与各种交往活动中培养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等,都是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来促进人格完善的。

二、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 。

(一)通过学习活动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1.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绝对化,要实事求是,既要让学生看到优点,也要让学生看到缺点,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同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他们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以利于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策略

体育学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后进生通常自我评价过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这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适当造成的,致使学生气馁,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造成其他同学对其轻蔑的态度,遏制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为此:

(1)利用学生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其自信心

对体育无特长而又沮丧低沉的学生,首先,应该将他们从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起初,可以利用他们稍感有较大把握的方面,如力量或耐力素质较好等,通过适当的帮助(如组织专门的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以保证其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其次,引导他们在其他方面作些尝试,并取得进步。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让他们体验到成功,获得快乐,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2 )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中倡导“自我挑战”

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在学习中屡遭失败,因而丧失信心,在竞争性的活动中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对这类学生可采用实现“自我挑战”的办法,将这一次与上一次进行比较,或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使其及时发现自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从而培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或采取“成长记录与分析 ”的评价方法,指导他们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最满意的动作、最难忘的讨论,最好的一次合作等,通过记录并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以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鼓励学生与自己能力相同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在教学中采取同质分组的方法,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由于同伴之间差距较小,在心理上希望能够比对方做得更好,所以,他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容易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选择适当的或稍有困难的练习内容进行练习,在遭到失败后也较易进行自我检查,承担较小的责任,不易出现对自我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在这种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比较积极,富有朝气,愿意与人交往,同学关系比较融洽,既能平等竞争,又能相互协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通过交往活动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1.加强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形成与校正的。交往活动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被他人观察和了解,从而产生评价。而学生在交往中获取他人评价的信息,借助于想象、推理等认知过程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恰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是学生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在交往中学生都是对自我、交往对象以及双方的关系有所估计,并产生自我与他人的相应感情,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反应。对自我社会形象估计的模糊和自我评价的不准确,则会给交往带来困难,甚至产生人际冲突。要实现成功的交往,就必须转换社会视角,从“别人怎么看我”的角度,重新估计自我形象。

2.培养学生视角转换技能

视角转换是指在自我认知或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培养学生的视角转换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提高社会交往行为的适应水平。培养学生视角转换技能,可以结合具体事件进行集体讨论,当对对方的视角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让他们提出圆满解决冲突更为恰当的行为反应。

3.加强对学生交往中的个别指导

(1)对自我评价过高的学生的指导

此类学生一般都难以与人交往,他们自认为处处都比别人强,与别人相处总想占上风,因而在团队中不受欢迎。对此类学生,采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不能凑效。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他们担任小组长或班干部等,使其亲自体验,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动情绪,逐步使其变得正常起来。

第11篇

高校贫困生就业是一个多层级、多极化的重大话题。虽然实行就业“双向选择”已有好多年,但在对待贫困生就业这个问题上的观念似乎还徘徊不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适时转换视角,从就业的主体―――大学生这个视角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呢?鉴于此,本文仅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这一维度略作探究。

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它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大部分。[2]从结构上分析,自我意识一般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层含义。

据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我及其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包括大学生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其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从结构上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我认识,其中包括对自己体态与外表容貌、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己对生活中来自“重要他人”的感觉的评价等,亦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二是自我体验: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否满意,能否悦纳,“满意”则是表示自我肯定,反之则是自我否定;三是自我控制:即自制力,“它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其二是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样做’。”[3]高校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是否做出合理规划?进校后,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规划的路径发生偏差或者与现实脱节时,能否及时纠偏?这些都能考验和体现着其自我控制力。

二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应该说起源于对企业竞争优势特别是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分析。哈默与普拉哈拉德1990年于《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个慨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4]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管理学界、社会学界的热议,其核心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移植。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连生存都困难,何谈发展和壮大。那么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贫困生想赢得自身的机会,同样必须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否则,连就业都成问题,更别说就好业,那何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高校毕业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5]

与此同时,学界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系统探究和分析,有学者在2011年做的调查中发现:“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目标的执行能力”、“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目标选取的恰当与适时调整”和“了解自己,扬长避短”等7个因素在整个22个影响因子里排第1~7名。[6]从上述定义和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大学生的内在的“质”的优越,而非外在因素的优势。

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这7个影响因子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状况有着高度的关联性。“了解自己,扬长避短”、“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要求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能进行合理的评价;“目标的执行能力”、“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说明大学生能够悦纳自己,自信心强;“目标选取的恰当与适时调整”则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当就业遭遇挫折时,能够自我设计和指导。为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如果一个高校贫困生有完善的自我意识,那他(她)就具备较强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反之,则无从谈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就业状况关系的理论分析

1自我认识的错估可能导致就不成业

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特征、心理活动状态及社会特征(人缘、地位价值等)的认识与评价。[7]自我认识主要表现为高估自我和低估自我。有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校期间可能取得一点成绩,自我评价较高,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就业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肥拣瘦,而当求职碰壁时,又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更多的贫困生在校期间表现平平,既无成绩,亦无特长,对自己评价较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最终选择逃避。他们的这种低估自我的做法会导致对自己各种能力的怀疑,从而引起严重的情感挫伤和内心冲突,就不了业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2自我体验的偏差可能导致就不了业

自我体验的实质即是对主体我的需要与客体我的表现之间的现实状态的自我感受。其主要表现就是过分的自尊与过度的自卑。过分的自尊会导致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理想与现实完全脱节,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些学生往往都在“等待”下一个更好的用人单位,而机会也就在这种“等待”的过程中逝去,到最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要么随便签一家用人单位,要么待业。而过度的自卑,则会蔑视自己,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和情感。这种自卑心理形成后,往往会从怀疑自己的能力转变为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他们本身就很少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不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人难以知晓,甚至连沟通交流的技巧也会日渐衰退。而到就业面试的关键环节,如不能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敢展示自己的长处,甚至都不能正常交流,那么哪怕你再优秀,结果也同样令人惋惜。

3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就不好业

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既可以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有效的支配,也能够合理表达自身的情感。反之则会出现异常,导致“自我失控”。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校贫困生的“自我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专业学习自觉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尽管已进入大学,但在学习方式上,有不少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欠缺。平时的学习内容仅限于本专业的书本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书本外的知识则很少关注,更别说去学习与本专业“无关”的知识了。缺乏学习的欲望,由此导致他们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视野狭窄;另一方面,假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本应该认真对待,这既是一次难得的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又是毕业后能使自己尽快适应社会的一次预演。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应付差事,实习效果非常差。这种实习充其量也只能是“伪实习”,根本就派不上“用场”。用人单位需要招聘的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然而我们的学生的实际表现却让人不敢恭维,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就业选择上的一厢情愿,缺乏变通。一个大学生身上不仅寄托了整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家人不仅希望他能上一个好大学,更希望他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为家庭增光添彩,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些观念致使部分贫困生在择业过程中急功近利,就业期望值过高,有些脱离实际。他们纷纷向往到省会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企业、机关部门就业,哪怕他们在寻找工作中撞得“头破血流”,也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决定。而对那些求贤若渴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则视而不见,或者说不屑一顾,哪怕那些单位的发展空间再大,机会再多,都无所谓。

总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相关各方都应有自己的担当。近些年来,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接二连三,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日渐“阳光”,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各高校除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外,还应帮助大学生确立一个合理的理想自我,既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状况,又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苛刻。高校贫困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潘友梅,徐贵权.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与透视[J].教育探索,2006(8).

[2]冉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3]桂世权.关于就业压力下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7).

[4]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沈金峰.略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1.

第12篇

【关键词】自我管理 自我意识 自我教育

一、自我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自我管理的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管理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是自我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自我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中所提到的自我管理,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群体层面的自主管理,例如班级管理等等;另一种是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它是指在群体内部,学生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各方面的管理。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即学生自我管理。

(三)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

1. 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形成的一种,是追求自我价值的表现,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它包括了对自我品质、才能、智慧和性格特征等全部思想和情感的认识。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在学生思想意识的各个方面,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通过主体自我感知、控制、塑造客体自我,从而实现心理范畴的自我对象化。

2. 自我体验。所谓自我体验是指人对自身心理内容的一种内省式的把握,是人在将自己作为独立生命个体进行自我审视时所产生的某种深沉情绪或意味。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可能是成功、自信、认可、关怀、赞美甚至是崇拜,但是也有可能是失败、自卑、否定、漠视、批评甚至是挖苦,所以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承认任何可能的失败和打击,同时更要求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审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并及时地给学生以关心和指导。

二、自我管理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在当前的研究中,自我教育是一个经常谈及的话题,它与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都要经过对自我的认识、规划、控制、评价等过程。不过,如同教育和管理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一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自我教育侧重于认识的改变,自我管理则侧重于意志的努力。在这些过程中,都渗透着情感的因素,对于人的取舍、坚持等产生影响。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那么管理就是使这种影响从认识变成现实的过程。自我管理是一个人建构自我、立身于世的必备能力,而自我教育可以看做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对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并不需要做太细致的区分。

苏霍姆林斯基曾专门就自我教育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宣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自我教育中,既包含着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的规划,又包含着“自我纪律”“强制自己”等需要对自己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意志努力,还包含着“在自己良心面前做自我汇报”的自我评价。这些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己教育自己”,更包含着对自己进行管理的成分。

冉乃彦更是直接提出,“自我教育是一个由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结构。一般的人都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地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然后用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形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教育循环上升过程。”这一提法更强化了这一过程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学的色彩,使得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互相渗透的一体。

叶澜在论及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时,也谈到学生“自塑”能力的重要性。她在批判地吸收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论等众多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二层次三因素”论,其中着重强调的观点就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有能力能动地改造、构建外部世界,还有能力能动地改造构建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并控制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她指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对未来的追求中,包括鲜明地对自身发展的追求,并根据自己的追求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才能和价值目标而奋斗。这种自觉的追求与行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重要的和高度的体现,然而以往却未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和认识。教育者具有强烈的塑造受教育者的意识,却不太意识到受教育者到一定年龄后具有自塑的能力。正是这种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的‘自塑’能力,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结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强度,而且使自觉意识到的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的任务,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因为人是可以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现时的发展,更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婧.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