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融资

时间:2023-05-29 17:5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应链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供应链融资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

近两年来,我国各家金融机构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特点,充分挖掘企业之间的产业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关系,满足供应链上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金融需求推出了多种供应链融资产品。

一、商业银行推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国内外环境

1、外部环境:2006、2007年,世界经济持续保持4%的增长幅度。中国经济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

2、国内环境:2006-2008年间,中国国内商贸经济加速成长,内外贸易额大幅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直处于高位,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旺盛。

二、供应链融资相比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四大优势

主要表现在:(1)改变了供应链中的弱者—处于向下游的中小型企业以往因自身规模小、授信评级低而产生的融资难问题;(2)上下游企业有效的融资安排降低了整个供应链融资成本,进而降低了核心企业产品成本,并促进其销售;(3)供应链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物流与现金流管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可促成供应链发展的良性循环;(4)银行可以通过对供应链条上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掌控,解决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业务风险;同时有利于拓展新的市场和客户,实现中小企业业务规模化发展。

三、商业银行推出供应链融资的类型

类型一:保兑仓融资服务方案。金融机构与经销商、仓储商、供货商四方通过合作协议,以银行信用为载体,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工具,以贸易中的物权担保、抵押监管为保证而开展的特定金融服务。

类型二:监管融资服务方案。金融机构委托大型生产或销售企业,利用外包担保方式,对其配套的物流企业进行金融监管,再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结算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我国金融融资体系基本采用抵押融资模式,但是,这些供应链服务企业由于缺乏长期固定资产而造成抵押物不足,以致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支持,仅靠自有资金维持,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速度。监管融资正是针对我国服务类中小物流企业现状而设计的,当他们处在正常贸易流转状态而且符合供应链管理要求时,金融机构对缺少抵押物的下游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解决物流服务类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类型三:保理融资服务方案。又称“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即:卖方(供货商)将应收账款卖给金融机构。保理融资与其他融资最大的不同是金融机构采用无追索权的买断行为,只要承购了应收账款,在信用限额内,金融机构必须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损失。

四、国内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的现状

近两年来,各家银行在之前初涉探索阶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纷纷打出了具有各自特点的供应链融资好牌。华夏银行近期新推出“N+1+N”模式,就不同于普通的“1+N”仅仅针对核心企业的上游或者下游的模式,而是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贯通起来,围绕核心企业设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该行还首次将国内与国际供应链业务进行整合,将供应链金融服务延伸至海外。光大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正式形成了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阳光商品融资、汽车全程通、工程机械按揭、银关系列等金融产品以及针对钢铁、电信、汽车等行也提出行业整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等品种丰富的供应链产品。

第2篇

关键词:钢铁贸易 供应链融资 模式

一、钢贸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钢贸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关联企业的资金拆借、民间借贷及银行资金。由于钢材贸易的利润很薄,通常只有3%的毛利率,资金的累积相当慢,因此采取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的贸易商通常发展较慢;关联企业的资金拆借是当资金不足时便依靠家族及关联企业的资金解决;民间借贷方式下的风险与资金成本相当高;由于钢材贸易企业本身的规模小,资产不足,财务欠规范等因素,传统模式下的银行评价系统很难对其有大的资金支持。钢贸企业,特别是一批中小型的钢材贸易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严重困扰贸易商的经营。

二、钢贸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的对策

供应链金融体系该是一个由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商业银行及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这四个核心部门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运作方式就是在整个产业链的关联方中找出一个占主体地位的主导企业,通过它来为整个产业链提供融资服务。钢贸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设计的对策主要包括:

1、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资金流问题。在制定财务决策时,要在设计供应链之初就统筹兼顾到供应链内的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流动率的方式,这样才能严格的控制资金成本,最终将各种金融工具,杠杆保证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制定供应链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假设可以预测今后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实际上,市场上的价格和需求是随时都在波动的,供应链决策并不一定能预测到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和汇率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制定供应链决策要考虑的因素。

2、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物流问题。物流活动是供应链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虽然每一个领域的物流活动都包含相同的基本要素,但是由于这些领域的物流目的、对象、范畴、范围各有差异,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流类型。目前,业界还尚未明确物流的分类标准,常见的物流分类方式有: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区域物流与国际物流。

3、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信息流问题。作为驱动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信息流是以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这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神经,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流与供应链的任意阶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协调作用下,供应链能不断扩大其利润空间;第二,对于供应链的日常运作而言,信息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基于需求信息,企业才能制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安排好生产事宜,这样才能高效率的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只有基于仓储管理信息才能了解出库存量的大小,从而才能做出是否要加仓的决定。

4、解决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问题。钢铁贸易供应链融资风险是企业在应用供应链融资服务后,由钢厂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选择、信息传递等一系列活动造成的企业经营前景和盈利能力等的一种客观不确定性,导致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这种不确定性可以根据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通过定量方法进行一定精确范围内的衡量。

参考文献:

[1]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3):33-35

[2]罗齐,朱道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46-48

[3]邱巍,梁超杰.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的六大要素[J].社会观察.2009(1):21-22

第3篇

通过浙农金惠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其上下游企业有更好的了解,以及浙农金惠公司的信誉保证,使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参与该农业供应链的融资。供应链本质上是一条信誉链,是上下游企业间的信誉连接体系,其核心是供应链上企业信誉的共建和共享。目前,该条供应链的农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模式有:订单融通、应收账款融通、预付账款买方融通、存货静态质押融资。其中,订单融通、融通仓以及应收账款融通主要是针对上游企业资金缺乏问题。浙农金惠公司向农产品收购企业够买农产品。

然而,由于该公司具有交易的主动权,所以多数时候都是采取先取货后付款的方式,使得农产品收购企业拖欠农户的钱,以致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再进行农产品的种植,这样就破坏了供应链的良性循环。现通过订单融通和应收账款融通可以很好的解决上游农业企业即农产品收购企业的资金问题,使得上游能够正常运转。另外通过预付账款买方融通和存货静态质押融通很好的解决了农产品经销商的资金问题。通过供应链融资使得该条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了资金流的畅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苍南县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违约问题。有些年份农产品大量增产时,核心企业不愿意接受过多的农产品,农产品收购企业就面临农产品保存等问题,这样使得这些企业就出现违约的可能。另外,农产品经销商也可能因为产品的滞销放弃剩余产品的提货权利,使得供应链融资无法循环进行。所以,当供应链中的企业出现违约时,就会使得整条供应链中断或崩溃。

(2)法律监管问题。目前,该供应链中偶有发生物权的归属纠纷,然而这也暴露了目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物权法,明确物权归属。

2对策建议

(1)银行应加强审查、审批和资金监控体系。对那些违约高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准入措施,同时对其他企业也应规范审查流程,通过专业化操作和标准化作业避免操作风险。

(2)对供应链中优质的企业进行扶植,使这些企业能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可以降低供应链的违约风险等问题。

(3)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签订总协议,建立定期监管报告机制,定期对现场进行核实,避免因监管不利而造成的风险。综上所述,要实现农业供应链融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增强农业企业的信用意识和对交易融资的认可。同时,银行也应提高对农业企业的重视,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系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共赢和利润最大化。

作者:胡婉仪 李剑锋 雷茹茹 马健飞 苏绣秀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现代科技学 中国计量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4篇

供应链金融被誉为是继P2P网络借贷之后,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块大蛋糕。据前瞻网数据,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达近20万亿元。当下,银行、P2P和电商等越来越多地关注并涉足这一领域,并且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放款方式以及大数据资源等优势快速的抢滩这一市场。

然而,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分享与合作,这样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理公司、担保公司、征信机构等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共同为产业链融资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

作为全国首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群星金融以“让更多小微企业享有公平的融资机会”为理念,打造以“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致力于为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依托强大的数据风控能力、营销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多样的资金来源,降低小微企业在传统融资过程中的高昂成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融资难,正规渠道无法融到资金;融资贵,其他渠道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慢,流程冗繁,融到已太迟。目前,中国有5500多万家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有20万亿元的应收账款资产,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银行显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如果有百分之一的企业到我们群星金融网注册,那就是55万家,其资本空间不言而喻。只要通过技术改进并不断优化企业的融资体验,自然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任何行业,每个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都会有许多与其有多年贸易合作的上下游企业,

其上下游企业会与核心企业形成大量的应收、应付账款,这一类资产就是天然的优质资产。但是由于其中绝大部分应收账款存在账期短、单笔交易金额小、分布极度分散的特点,所以这些优质的资产以往是没有被利用的。

理清了核心企业、供应商、银行的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供应链金融。但是,要想做好这块市场,在众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中脱颖而出,同样需要创新的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方法是通过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联结在核心企业周围的一家家企业,就像我们使用微信,微信群和朋友圈的个体变成一家家供应链上的企业,把供应链的社交关系搬到网上,利用这种关系做互联网营销。并将核心企业、银行、征信机构、保理机构、增信机构捆绑在一起,搭建供应链融资的生态。

现在,我们不仅提供信息分类,包括融资审核、融资签约等整个融资过程都在群星金融网上完成,已然超越了单纯平台的信息分类作用。融资审核、融资签约等流程也都交给平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更多地是充当融资服务平台性角色。截至目前,已签约联想、海尔等几十家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服务小微企业超过26000 家,累计提供授信125亿元,累计融资35亿元。

作者系鼎程(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EO

第5篇

一、供应链融资运行模式

供应链将特定的产品生产工序分解到由一个核心企业和若干个节点企业来分工合作完成的程度,作为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核心企业需要联盟中运行状况相对良好的节点企业提供相对高质量、及时的原材料或者零件用以配合它作为核心的产品生产系统。出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不仅关注其自身的财务经济状况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周期状况,会更多地关注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流动资金和财务的状况,因为其合作伙伴的资金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其作为核心企业的成功与否,也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供应链中各企业能否在这种供应链中从竞争走向竞合,并达到共赢的目的。

二、供应链融资效益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无论是银行还是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是以自身的盈利为其经济行为的根本出发点的。所以只有当三者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都可以获得效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这三者产生向心力去维持供应链融资的进行。所以我们要对这三者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效益进行分析,考虑其中的可行性。

1)银行效益分析(1)供应链融资缓解了银行经营的困境。从整个国内的大环境来说,首先,改革开放使很多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以寻找商机,他们相较于国内金融业而言具有服务好,实力强,资金雄厚,业务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而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以信贷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其次,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客户等为主要目前主要面向目标,这也造成了贷款投放的项目对象重叠、两极化严重等问题,再加其中部分大型企业的非理性投资、不合理扩张因素,使得正在逐步下降的收益率雪上加霜,造成不良贷款占比增加,信贷资金结构不协调程度扩大、信贷风险也正因此高度集聚,而且潜在不良贷款数额也在直线上升。(2)供应链融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益。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联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依靠核心企业的信誉和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在长期交易总掌握的信息。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获得核心企业认可就是凭借企业之间交易形成的信任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使核心企业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帮助。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银行只需通过核心企业就将贷款提供给其他有融资需求的众多节点企业,同之前单一的企业类型的商业贷款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具有贷款规模效应。

2)核心企业效益分析(1)核心企业获得了一个竞争力更强的供应链条。市场经济环境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应经开始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传统的“产—供—销”模式的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竞争将会从简单走向复杂多变的“网络”竞合的过程中,在供应链网络下游中小企业的购销行为中融入银行信用,会增强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而促进联盟中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供应链联盟的市场竞争能力。(2)供应链融资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融资全程参与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循环,并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供应链联盟中核心企业的生产营售等等,通过对供应链的了解,对供应链联盟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安排提供融资额度;作为核心企业通过压缩自身获得的银行融资增加供应链其他企业可获得的融资额度,从而通过供应链整体增值的部分获得直接收益,以期达到其“低信贷成本融资”甚至“无信贷成本融资”的目标。供应链上的“融资”行为为供应链联盟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带来了资金的驱动能量,推动了供应链结构中的上下游产品的效益提升可能,提高了核心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供应链联盟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直接或者间接地为核心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亦有效防止了资金出现沉淀和停滞。

3)中小企业效益分析(1)供应链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银行贷款,但是担保不足的障碍造成其信贷受限。而供应链融资改变了以往信贷需要不动产作抵押或者求助于其他担保的状况,只需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供应链的整体信誉水平就可以获得商业银行融资,所以融资的成本只包含正常应该支付的银行费用,不再有其他成本发生,并且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联盟中核心企业在金融信贷体系中所享受的评级优惠,极大程度节点企业节约了融资所需支付的其他成本。(2)供应链融资有利于提高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核心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以享受较低的银行借款利率,如果他们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同样以低利率获取商业银行的融资贷款,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中小企业为融资付出的成本。同时,他们借用在联盟中核心企业本就享有的高额授信度,使节点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相对简单,进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资本融资量。因而对联盟中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融资就很有效地解决了融资难问题,对改善供应链联盟中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都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三、供应链的保障机制:供应链的稳定

供应链融资借助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来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以及贷款成本。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供应链自身稳定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供应链的稳定,就没有供应链融资。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条件下,所有的企业都会追求最优化效用,在分配机制相对公平合理的情况下受到激励,最大化发挥他们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其得以不断提高效用和信用。同时,成员企业需要很高的成本退出原来所处的供应链时,可以通过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威胁策略来实现供应链效应的相对稳定。综合以上两点,供应链是可以长期且高效运行的,这样可以保证供应链融资成功的实施。由于融资的顺畅可以有效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促进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进一步稳固供应链。

作者:秦宏岩单位: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厂

第6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核心企业;运作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7-0041-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7.09

商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愿意为一些营业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这些企业为了解决融资问题只能转向准入标准较低而成本相对较高的民间借贷,而银行就失去了这部分信贷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如何在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同时揽收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成为银行能否扩大其信贷产品市场规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为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而供应链融资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一种途径[1]。

一、供应链融资概述

(一)供应链融资的内涵

供应链融资是指商业银行为某产业的供应链条中的一个或多个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将某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在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中选择资质良好的企业,通过做货物或债券质押,为其提供授信额度,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的融资成本,提高银行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解决一些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从而实现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2]。

(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特点

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同于传统的贸易融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供应链融资需要有一个大型优质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过程能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第二,供应链融资的对象并非单一企业,而是整个商品供应链条上的资质良好、符合银行融资要求的相关企业。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分销商之间形成统一的融资渠道,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

第三,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多为中小企业,通过借助核心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强大的履约能力,可以增大银行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意愿。

第四,商业银行在供应链融资的运作上实行“一次申请、一次审批”,降低了融资的评级、授信、担保等信贷门槛,可简化操作流程,衔接企业的采购、库存和销售环节的资金需求。

第五,供应链融资多使用融资产品组合,形成多样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如订单融资和国内保理相结合、预付款融资和商品融资相结合等,从而为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灵活的结算手段[3]。

(三)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模式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金融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多家商业银行都相继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深圳发展银行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建设银行的“物流金融”、工商银行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等服务类型。现阶段我国的供应链融资主要有三种模式[4]。

1.适用于采购环节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向核心企业提供原材料时,形成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供应商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商业银行申办融资业务,具体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是指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单据出质给商业银行从而获得贷款,获得核心企业支付的采购货款后再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供应商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地出售给银行,从而获得货款融资。

2.适用于销售环节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处于供应链下游的经销商从核心企业进货销售时,须向核心企业预先支付货款,供应商以仓单所代表的提货权向银行出质,由银行向核心企业支付需预付的款项,形成预付账款融资,经销商以销售货物的收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3.适用于经营环节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资金短缺的企业将其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交由第三方物流保管,商业银行与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共同签订融资协议,由银行为该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短期贷款[5]。

二、轮胎产业供应链融资案例分析

(一)轮胎产业供应链基本情况

山东省J轮胎公司于2000年12月成立, 地处全国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专业轮胎生产基地,目前注册资本为21789万元。该公司是当地政府的重点扶植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2012年在全球轮胎企业排名中名列第35位。

核心企业J轮胎公司与其下游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模式流程如下:

1.J轮胎公司与经销商签署年度经销协议;

2.经销商订货时,需先将款项预付至J公司销售部门开立的核算帐户中或直接支付银行承兑汇票,J公司销售部门开出预付款收据,形成销售订单。

3.J轮胎公司生产部门根据经销商的订单安排生产,生产周期为1-3个月;

4.货物生产完毕后,经销商将提货单交至J公司指定的运输公司,货物运输到经销商指定地点,完成提货。

在轮胎产业销售供应链中,J轮胎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不允许其下游经销商有赊欠行为,经销商只有先支付全部货款,才能够提到货。下游经销商若想扩大销售规模,就需要增加进货量,支付更多的预付资金,而这些经销商大多为中小企业,资金流紧张时就迫切需要向银行融资。在这种传统的轮胎销售模式中,银行只起到为核心企业开立结算账户的作用,商业银行考虑到这些经销商通常没有有效的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作担保,信贷风险较高,往往不愿向其提供信贷融资。

(二)供应链融资运作方案

为了解决下游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满足核心企业壮大其经销商队伍、提升市场占比的需求,G银行拟采用“预付款融资+保证金+核心企业山东省J轮胎公司提供担保及回购承诺”的方式为J轮胎公司指定的下游经销商办理小企业信贷业务,达到拓宽担保渠道、扩大客户规模、提升核心客户市场占有率、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G银行与J轮胎公司协商沟通后,根据历年交易量和回款情况,选择其中16家优质的下游经销商推荐给G银行,作为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目标客户,并由J公司向G银行建议授信额度。

设计供应链融资方案时的要素主要包括:

1.采用“预付款融资+保证金+核心企业山东省J轮胎公司提供担保及回购承诺”的方式办理业务。

2.核心客户J轮胎公司向G银行推荐经销商名单并提供年度融资计划后与经销商、G银行签订《供货商、经销商与银行合作协议书》,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该协议约定,若经销商未能按时归还融资,核心客户承诺对轮胎进行回购或调剂销售,核心企业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3.经销商需在G银行的核心客户所在地支行开立或指定专用账户,该账户作为向核心客户支付货款、归集销货款的唯一专用账户,并接受G银行监督管理。

4.融资金额根据经销商年度经销协议及经销商申请金额确定,不高于预计进货总金额的70%。

5.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可至6个月。

据此,设计出该供应链上的预付账款融资的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九个步骤:

1.核心企业J轮胎公司与下游经销商(借款人)签订购销合同。

2.经销商向在G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中存入合同总量金额30%的保证金。

3.G银行根据融资品种与经销商签订《预付款融资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4.G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担保合同和商品回购承诺。

5.G银行将贷款以受托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给核心企业,作为经销商从核心企业进货的预付款。

6.经销商提货前向其在G银行开立的保证金账户中存入不少于本次提货总金额的保证金,并递交“提货申请书”,列明企业提货的相关条款。

7.G银行核实经销商存入的保证金足额到位,根据“提货申请书”向核心企业签发“提货通知书”,三方合作协议中约定“提货通知书”为核心企业发货的唯一凭证,不得挂失、不得补办、不得随意涂改。

8.核心企业在接到提货通知书并确认无误后,将回执递交G银行。

9.核心企业收到提货通知书后向经销商发货。

三、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下游经销商准入标准

G银行在从下游轮胎销售企业中选择融资客户时,需要综合评价这些企业的资质,从中选择资质良好的销售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的目标对象。资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1.在G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2.直接从核心轮胎生产企业进货,与核心企业有两年以上合作经验,履约记录良好,无拖欠货款及其他不良记录,未发生重大贸易纠纷,无不良信用记录;

3.以轮胎为主要经营产品,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4.在核心企业提供的经审核并加盖公章确认的经销商客户名单中;

5.可与核心企业签订《供货商、经销商与银行合作协议书》,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

(二)向借款人提供的授信额度

银行依据核心企业提供的经销商年度融资计划、经销商与核心客户签署的年度购销合同和经销商的信用评级,按照银行债项授信相关管理办法,为经销商核定循环方式授信额度(授信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内授信限额可循环使用)。对已有授信不能满足经销商临时性融资需求时,可占用核心客户非专项授信[6]。

(三)监督支付融资款项

为确保融资款项的用途真实合规,G银行对经销商账户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经销商必须将保证金资金(融资外的其余预付资金)存入专户,以转账或汇款方式与融资款项一并支付给核心企业。

(四)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1.贷款行、核心企业和经销商签署三方协议,约定若融资到期时经销商无法偿还贷款,由核心企业对轮胎进行回购或调剂销售并且保证调剂销售成功,回购或调剂销售价格由核心企业和经销商双方商定。

2.关注轮胎市场经营状况的变化、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系统性风险。

3.定期分析、评估产业集群的整体风险,采取针对性管理手段,密切关注、跟踪监测集群内企业的经营状况、销售回笼情况,以及保证人保证能力变化等情况[7]。

4.加强贷后管理,要求经销商销售收入的全部或大部分归集到G银行账户,日均存款占比不低于贷款占比。若出现销售收入下滑或销售归行率达不到约定比例,及时采取压缩授信、收回贷款等保障措施。

5.制定违约贷款处置预案,包括扣收保证金、追究保证人责任,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追偿顺序,确保快速实现债权。

资料来源:

[1]祝文峰,韩克勇.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型信贷模式[J].生产力研究,2010(7):225-226.

[2]汤曙光,任建标.银行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贷理论、模式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10.

[3]李奇.我国供应链融资方案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经济,2008(7):1-3.

[4]肖鸿澎.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5]迟璇.H银行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优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第7篇

关键词:供应链 融资 层次分析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金考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抵押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加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是担保,而担保的成本很高,包含银行贷款成本、担保成本及反担保成本,造成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很难获得资金支持。

供应链融资模型构建及发展前景

基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日益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倡各种形式的融资创新,并给予一些奖励措施,激励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当然,作为融资主体的金融机构,需要充分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审慎开发中小企业市场。而供应链融资的低风险和低门槛,逐步成为适应中小企业的有效产品。

(一)供应链融资模型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中,传统的融资模式割裂地看待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企业,分别授信、分别管理。然而上下游企业规模不大,授信难度和风险都很大。而供应链融资是依托核心企业,将供应链上下游看作一个整体,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商业业务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的灵敏性。

模型1:针对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模型,见图1所示。

模型2:针对下游经销商的供应链融资模型,见图2所示。

(二)供应链融资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四个因素决定了供应链融资方案将长期存在。

首先,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系统的不断改革和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国内银行面临日益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和日益同质化的金融产品,维系自己的核心客户和开拓新的客户,都需要银行不断创新,尤其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而过度地开发和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将很难控制风险,因此开发风险较低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的必然选择。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核心企业,来开拓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更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产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市场,将获取大量的中小企业存款、代收代付等多种中间业务。

其次,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现有担保体系不够完善且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渴望金融机构能够开发一种产品,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抵押,融资便捷且成本低,而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的是核心企业稳定的经营能力和良好的信誉,依托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库存质押或应收账款质押,为合作伙伴提供融资,填补了目前金融产品的空白,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的需要。伴随着品牌打造、技术创新、兼并和重组,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企业在世界级供应链的分工中成为核心企业。以他们为核心的供应链的成长是国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而有效的金融支持将促进和加速这些供应链的成长。

最后,国内已经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it领域的联想、华为、中兴、方正、同方、浪潮、爱国者、烽火科技等,他们都是市场化经济中的佼佼者,遵从市场运行规则,重视商务谈判和合作,严格按照商务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执行。对于上游供应商,可以给予基于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产品。

基于以上的判断,供应链金融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供应链融资属于新兴领域,在带给中小企业客户融资便捷的同时,有必要对银行存在哪些风险、哪些可以控制、哪些不能控制进行研究。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供应链融资风险

选择层次分析法,原因在于层次分析法能够将一个复杂系统的所有影响因素建立起彼此相关的层次递阶系统结构,下一层因素受上一层次因素的支配,上一层因素受下一层因素影响,从而将问题剖析清楚。按照层次分析法,将供应链融资风险划分如图3所示。按照风险产生的主体划分,能够非常清晰准确地描述供应链融资的整体风险。

核心企业及合作伙伴的风险都来源于三个方面,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行业风险衡量企业所在行业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对金融机构产生的潜在风险;经营风险衡量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力,体现企业的付款能力;信用风险则衡量企业的付款意愿。合作风险来源于合同本身缺陷带来的合同风险,及双方存在的利益分歧而带来的违约风险。

各个风险指标的评估值,可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测算,如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从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周转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而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利用层次分析建立判断矩阵来获得,当cr<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通过问卷调查,供应链融资风险判断矩阵建立如表1所示。

核心企业风险的判断矩阵构建如表2所示。

合作伙伴风险的判断矩阵同上,而合作风险的判断矩阵构建如下: 

从一致性检验的结果看,上述判断矩阵的构建是有效的。在专家问卷的信息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供应商风险、核心企业风险和合作风险的权重,以及各子指标的权重。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乘以各个指标的风险评估值,最后得出一个整体风险值。根据经验设置一个参考值,在该参考值范围为风险可接受范围。

(二)供应链融资典型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供应链融资的典型案例,以此阐述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案例一:基于应收账款的供应链融资模型。家乐福是全球500强企业,运营稳健,对上游供应商有明确的付款期限且能按照合同执行,在全球有着数以万计的供应商。银行可以将家乐福作为核心企业,为其上游供应商设计供应链融资模型。结合历年的应付款项和合同期限,综合评估后给予供应商一个授信额度,该额度在偿还后可以循环使用。银行需要家乐福将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的款项,支付给银行,由此完成一个封闭的资金链循环。该供应链融资模型能够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同时促进银行获取更多的客户。其模型如图4所示。

在图4中,存在几个风险点:

家乐福的风险:家乐福是否会出现经营、税务、人动等风险,如果出现,是否能够仍然按照合同支付供应商货款。在贸易公司中,违约支付货款的现象非常普遍。此类风险一旦产生,将严重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性。

上游供应商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对家乐福的供货规模是否稳定,产品质量是否稳定,以及经营的规范性能否承受税务、工商、消防、卫生等政府部门的检查风险。由于上游供应商往往规模较小,经营的稳健性和规范性并不能保证,承受政府的风险往往较低。因此根据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交易数据,动态评估上游供应商的风险是必要的。

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合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上游供应商和家乐福的合作是否出现问题。其中,供货规模的波动能够反映很多问题,因此及时了解家乐福和供应商的交易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二:基于库存的供应链融资模型。ups(united parcel service 联合包裹服务公司)是 1907 年成立于美国的一家快递公司, 如今已发展到拥有 360 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ups在2001年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并将其改造为ups金融部门,推出开具信用证、兑付国际票据等国际金融业务。ups可以在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供应商之间斡旋,ups在两周内将货款提前支付给供应商,前提是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及一笔可观的手续费。出口商得到了及时的现金流,ups则和沃尔玛进行一对一的结算。

ups依托的是出口商的货物质押权,依据出口商、ups、沃尔玛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货物质量、价格调整等问题的责任划分和相关规则。将风险分解到合作各方,谁能更有效地承担和消化风险,就应该由其承担该风险。其业务模型见图5。

在图5中,ups连接着沃尔玛和出口商,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

出口商: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造成沃尔玛不能及时支付,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沃尔玛不愿意及时支付。由于ups不能代替沃尔玛履行验货的职能,因此提前支付出口商的款项,必然面临货物验收不通过所带来的风险。尽管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哪些产品出现质量的风险较小,或者简单通过“免检”证明来判断,但依然存在这样的风险。此类风险必须在三方协议中加以明确,并转嫁给出口商。或者约定在沃尔玛验收合格后支付出口商货款,以屏蔽货物质量问题。

沃尔玛的风险类似于上述案例。沃尔玛和出口商的合作风险类似于上述案例。

以上两个案例是两类最为典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案例一依托的是应收账款质押,案例二依托的是库存质押。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核心企业风险、合作伙伴风险以及核心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合作风险。

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策略

从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层次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供应链融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核心企业风险及其合作风险,而核心企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其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合作风险最主要是来自于合同风险。因此,其风险控制策略如下:

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及时调整银行对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信贷。

持续动态评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公司一贯的行为或者资金周转困难及重大项目的产生,当核心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的信贷风险要转嫁到上游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他们是信贷的第一承担人。

上下游合作伙伴和核心企业的合同风险。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主体,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合同往往不够公平,但合同必须不存在争议,尤其在资金结算上。通过核心企业的数据共享,持续监控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销售数据,了解核心上下游合作伙伴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银行的信贷对象和信贷规模。

参考文献:

1.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李齐.供应链融资:中国式新趋势[n].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学报,2008(3)

第8篇

一、制度控制是基础

1.构建全面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基于供应链跨行业、企业群体生态的特点,及其“N+1+N”的业务模式,供应链融资业务是跨部门、跨区域、一带多(客户)的业务形态。商业银行应从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行业分类、产品组合、方案设计、产品管理、绩效考核、贷后管理等业务经营角度,确定总、分、支各层级行和前、中、后各相关部门的营销、管理职责;确定各类风险事项的认定标准、反馈路径;确定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明确供应链融资业务经济资本占用及经济资本回报;以及从业人员道德素质及业务培训等等。

2.供应链的限额管理制度

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由于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捆绑评价和销售,系统风险发生概率增大。由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变化以及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变化调整是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供应链的限额管理是防范核心企业贷款集中度和系统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防范信贷风险向操作风险转化,为贷款客户以及供应链的选择、信贷产品投放等设置业务操作风险的标准或上限。

3.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急制度

供应链融资涉及多环节、多通道业务处理,并与各类系统有对接相连,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针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预警、突发事件控制、分级响应等一系列应急制度,形成联动机制。供应链融资的应急机制可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等更侧重于外部欺诈、系统故障、系统性风险等造成的严重恶劣影响或重大财产损失。

4.内部信息共享制度

由于数据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信息割据”现象的存在不仅是数据矛盾和应用的不共享,更深层原因还在于管理制度上的制约。供应链融资业务对信息了解掌握的需求更加快速、全面,打破割据,建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利用的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更可极大地降低业务操作风险。

二、流程控制是主要方式

1.贷前供应链的整体评价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评价主体不单是拟借款人,而是以供应链所处行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拟借款人、付款人等依次展开为评价主体,对供应链上中下游进行整体评价。基于供应链融资业务贸易自偿性特点,在供应链整体评价的基础上应更侧重于单笔债项的评价。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品融资的结构化特征是为了补偿借款人欠佳的资信水平,单笔债项的评级反映了借款人自我清偿的特征以及贷款人组织这笔交易的能力。单笔债项评价的分析评价应重点围绕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理的资金缺口,合理的融资时间等展开。

2.专门的审批通道

贷款的审批发放阶段,操作风险集中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授信方案设计、审批授权及审批流程是否合理,系统能否有效识别关键风险点,是否存在越权操作等。在单笔业务审批时,在控制核心风险的基础上,要根据申请信息审批贷款金额、期限、资金安排、产品、价格、费用等。专门的审批通道可提高供应链融资业务批量化的审批效率。

3.贷后资金流、物流的全面监控

(1)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

商业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产品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强供应链资金流的跟踪和监控,即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控制能力。资金监管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银行对借款人的信贷资金的监管,另一方面是借款人进行单笔交易的交易资金的监管。除信贷资金监管外,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更侧重交易资金的监控。一方面是监控该笔信贷资金项下的交易资金流动情况,另一方面是监控该供应链上下游交易的资金流动情况。

(2)物流的跟踪和监控

对供应链物流的跟踪和监控一般情况下可外包给第三方,即专业的仓储物流公司。由于市场上物流公司的资质参差不齐,物流信息的掌握程度不一,商业银行要对物流公司的运营制度、资金实力、仓储运输能力及条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评估。选择物流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避免选择与客户有较强关联或客户依赖较大的仓储公司进行监管。

三、系统控制是有效方法

1.专门的业务操作系统

供应链融资业务在操作中需要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全面掌握,要求银行员工需要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同及订单签订、单证传递、货物出库入库、质物确认、资金转账、发票开立、应收账款转让等等各环节的确认,操作流程相对繁琐,操作风险相对集中。建立专门的电子化操作系统,可有效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和操作成本。专门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操作系统还可实现对拟借款人不同交易环节提供的不同产品,并对利率及融资比例进行实时组合调整。实现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产品、定价和融资比例三维灵活组合。

第9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营销策略;融资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8-0066-03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rade financing market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its development has macroscopital and microscopital impetus. By analyzing financing mode and its products,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ing by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Bank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arketing Strategy

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相对于实践,供应链融资营销理论相对落后,它与传统信贷的差异或特点还缺乏科学认识,本文意在对此进行探索。

一、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动力及业务特点

宏观上看,推动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四方面:1.商贸经济加速成长,内外贸易额大幅上升,我国外贸总额2006年排名稳居世界第三;2.供应链竞争成为企业竞争与发展的主要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内容;3.供应链中的弱者――中小企业的融资满足度低下,传统信贷模式难以破解此世界性难题;4.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维系目标企业或发展新客户。

微观上看,企业已经不只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周期,而是更多地关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金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自身的成功与否。

银行传统的信贷融资取决于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上述原因,这一准则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虽然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很好,且通常是供应链条上强有力的重要一环(又称核心企业),但需要流动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企业自己,而是与其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贸易结算的信用证、承兑汇票等传统的银行担保结算方式呈下降趋势,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赊账贸易,企业间直接融资变得越来越难。第三方融资需求随之产生,商业银行面前展现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然而,渠道商融资比制造商融资要复杂、困难得多。如果作为制造商的核心企业不愿意提供更长的赊销信用账期,银行又谈何愿意承担融资风险呢?可是不给这些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银行可能因放弃关联客户群而失去目标企业。幸运的是,“供应链融资”模式为银行解决了这个难题。

与传统的信贷融资相比,银行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第一,“核心加光环”的信用关系网。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并非只关注贷款企业自身财务状况,而是目标客户――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及其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光环效应①。基于这种光环效应,同时综合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历史、合作关系、地位及重要性等多种因素,银行制订一个全新的信贷审核标准,并凭此标准控制风险,进而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支持。

第二,以真实贸易为融资基础。供应链融资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与每一笔贸易交易紧密相关,每次融资时,上下游企业均需提供发票、合同、提单等文件来确认贸易的真实性及融资的金额与期限。当今国际性大银行的产品系列日益完善,几乎涵盖了所有贸易环节及领域,比如国内/跨国供应链融资、供应商/经销商融资、发货前/发货后融资、银行间双保理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付款信用担保。

第三,通过支持核心客户成为核心银行。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无论企业还是银行都不能再割裂地看待一个目标客户的流动资金需求,要联系整个供应链,才能发现关键点及商机。当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为目标客户主要的上下游合作企业提供服务,就牢牢地掌控了目标客户大部分资金流,成为其核心银行,进而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银行。

二、银行供应链融资模式及主要产品

(一)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从处于供应链某一环节的核心企业角度看,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模式分为两类,即供应商融资和经销商融资。

供应商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通常为实力较强的大公司,拥有众多供应商,是银行的优质客户。核心企业采购量巨大,处于强势地位,往往用赊账贸易取代信用证,并不断拉长付款期限,给供应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为改善供应商关系,帮助它获得流动资金用于生产及销售,核心企业与银行合作,向重要的供应商提供一定时限的发货前或发货后融资解决方案。

经销商融资模式如图2所示。核心企业通常为大公司,众多的经销商是其主要销售渠道。为了提高销售效率,需要帮助这些经销商获得周转资金。

银行根据核心企业的推荐,向其最主要的几家经销商提供一定时限的经销商融资。银行选择的经销商一般与核心企业有多年合作历史,并从无付款拖欠及坏账记录,并且至少50% 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销售核心企业的产品。同时核心企业有意向在经销商出现还款问题时提供支持。

(二)主要融资产品及其特征

对于上述有银行参与的供应链融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融资的可能。本文仅讨论现行主要品种,即:仓单质押、保兑仓、买方信贷、授信贷款、国际/国内保理等。它们的产品特征分述如下。

1.仓单质押融资产品。仓单的直接作用是提取委托寄存物品的证明文件,间接作用则是寄托品的转让及以此担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证书,等同“有价证券”。最简单的仓单质押融资是由借款人、银行和物流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借款人将质物寄存在物流公司的仓库,然后凭物流公司的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银行根据质物的价值等因素向其提供一定比例贷款。物流公司监管货物,担当中间人和担保人角色。

2.保兑仓融资产品。保兑仓是仓单质押的延伸,制造商、经销商、物流公司、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合作协议书,经销商根据与制造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缴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金额不少于经销商计划向制造商在此次提货的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于向制造商支付货款,物流公司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物流公司反担保。物流公司根据掌控货物的销售和库存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并收取监管费用。制造商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向保兑仓交货,转为仓单质押。通过保兑仓,原本1000万元的交易可能500万元就能实现,缓解了交易双方现金压力,加速了资金周转。

3.买方信贷融资产品。对需要采购材料的借款企业,银行先开出承兑汇票。借款企业凭借银行承兑汇票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交物流公司评估入库作为质物。银行在承兑汇票到期时兑现,将款项划入供应商账户。物流公司根据银行要求,在借款企业履行了还款义务以后释放质物。如果借款企业违约,则质物可由供应商或物流公司回购。

4.授信贷款融资产品。物流公司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银行直接授权其贷款额度。物流公司根据借款企业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期间,银行基本上不参与质押贷款的具体运作。物流公司在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还为借款企业的质物提供仓储保管和监控管理服务。

5.保理融资产品。 保理是银行作为保理商为贸易记账赊销或承兑交单提供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它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与传统信用证结算方式相比,对各方当事人有独到优势。对出口/供应商,保理为货款收取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付款条件,有利于拓展市场。对进口/经销商,保理节省了申请开立信用证和支付保证金的手续和费用,提高了效率。对银行,可利用现有客户延伸中间业务,增加收入,吸引优质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因此,这一融资产品近年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有望成为供应链融资的主流产品。

三、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营销特点

特点一:要求专业交叉的复合型营销团队。

就银行而言,最紧缺的是物流专业人才。解决的办法有二:第一聘请物流专家,培训银行营销人员,参与产品设计;第二直接招收物流专业背景的员工,最佳对象是物流公司的业务骨干。通过一段时期知识与经验渗透和人员磨合,可望拥有一支懂金融又懂物流的复合型营销团队。

特点二:强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运行。

供应链中至少有三类重要的流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料流,资金流以物料流和信息流为基础并改善它们的流动效率。银行在融资时应注重三者的协同效应,依托自身发达的网络系统,提供POS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工具,实现结算电子化和网络化,为物流企业减少资金在途,降低成本。同时,改进仓储监管和票据控制环节,进而提高银行融资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特点三:客户满意度具有群体性。

从供应链融资的模型可知,银行是以目标客户为核心,向其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延伸,一笔融资针对的客户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群体,所谓1+N个客户。同时,还要努力维护与物流企业良好的客户关系,建构以零时差为特征的实时资金划拨结算服务体系,帮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控制内部成本。通过相关客户群满意管理来保证资金与供货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有机衔接。

特点四:创新是竞争发展的原动力。

观念与模式创新,即以对卖方融资为主转为以买方融资为主,由单一客户服务转为客户群落服务,由对单个融资对象的信用评估转为对上下游供应链的评估,由静态抵押转为动态质押,由单纯的资金流管理转为资金、信息、物流多因素协调管理。

产品与服务创新,除了单一产品具有与传统信贷产品的差异外,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由若干单一产品组合的服务方案,将更多地出现,并考验银行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推进管理系统对物流业务信息流的实时处理,协调发展物流配送和电子货币结算,建立以零时差为特征的实时资金划拨、结算服务体系,做到及时供给和支持供应链企业所用资金。

流程和手段创新,通过业务运作中心化,业务流程集成化,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客户服务专业化、个性化的流程改造实现创新。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物流金融体系。

特点五:对特定风险的认识与防范。

质押风险,表现为质物市场价值下降、仓储监管处置不当、变现受阻等。因此,银行应要求出质人办理或者自行办理质押物保险将银行列为第一受益人,一旦发生前述风险时,银行可以有效地行使索赔权和受益权从而确保其优先受偿权的实现,最大限度地保障贷款的安全回收。

合同风险,即由于法律规制还不健全,合同不规范或有遗漏,影响各方权利义务的配置,引发法律纠纷,进而阻碍债权实现。为此,银行应尽可能制订详尽和完善的合同,统一质押物的规格、质量、尺寸等,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操作风险,由于参与的主体多,相互之间因协调沟通不足,或流程设计本身存在问题导致本息回收困难。要建立事前审查、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的流程监管制度,实施远程监控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混合监管方式,尤其要强调现场监管的作用,并形成规范化的动态监管跟踪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部编.中国动产担保物权与信贷市场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第10篇

V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V集团总部位于法国,现已成为全球最成功、最具创新能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并于2013年庆祝了90周年庆典。2013年集团的销售达121亿欧元,其主机厂配套市场销售的10%用于研发。集团在全球29个国家拥有124家工厂,16个研究中心,35个开发中心,及12个分销平台,拥有74800名员工。1994年,V集团首次进入中国,在温岭和沙市分别建立了两家合资企业。此后,V公司开启了在中国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序幕。目前,在中国拥有26家生产基地、10个开发中心和3个研究中心,在职员工达13000人。公司由四大事业部(动力总成系统、热系统、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和视觉系统)及售后市场业务部组成。自从进入中国后,公司利用中国逐渐开放的政策迅速扩张。营运资金的管理需要不断满足公司扩张发展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公司实行紧缩的营运资金投资政策。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低,企业将更多资金投资到获利水平较高的长期资产上,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公司推行适中的营运资金筹资政策,是指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占总资产比例相当,既节约了筹资成本,也保证了一定的流动性。使公司在保证政策经营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盈利能力。

二、V公司营运资金分析

基于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公司希望使经营性营运资金保持在适中偏紧的水平。作为汽车零部件公司,下游整车制造厂商相对集中并且强势,上游供应商相对分散,要想通过营运资金管理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就需要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增加应付账款周转期。

三、V公司供应链融资介绍

供应链融资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在供应链中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配套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融入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一)供应链融资可能带来的好处

1.从V公司的角度来看,供应链融资是重新确认供应商应付账期的机会。公司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参与到供应链融资,可以获得更长的应付账期。同时优化了公司内部的应付账款流程。应付账款完成发票等付款条件审核后便可以通过系统对接将发票信息发送给银行。大大减少了处理应付账款的人力和时间。而且供应链融资对比开据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准备合同的环节,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票据传递的风险。

2.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供应链融资为供应商提供了灵活的短期融资额度。供应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提款期。鉴于核心公司的信用,供应商可以获得更合理的融资条件。对于中小型供应商不仅盘活了应收账款而且保证了供应商的收款期。

3.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利用信用良好的公司的担保,开拓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获得贴现收益的同时风险可控。供应链融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结算等其他银行业务。

(二)供应链融资的要求

1.从V公司角度来看,公司的采购部门需要分析目前的采购条款,选择合适供应商进行谈判,增加应付账期同时吸引供应商进入供应链融资的项目。供应链融资将原本和供应商之间的应付账款转移给银行,发票到期后公司必须按时支付给银行,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

2.从供应商角度来看,供应商提前得到应收账款需要支付相应的贴现成本。因为供应商的应收账期延长,相应的贴现成本会增加。供应商需要提升自身的应收账款流程,才能保证按时获得账款,例如需要及时准确开具发票给V公司,才能保证发票信息尽快通过审核发送给银行。

3.从银行角度来看,需要提供给V公司及其供应商稳定安全的信息平台,从发票的上传到放款再到发票到期日收款整个过程都在电子信息平台上完成,既要保证及时性也要保证安全性。银行提供的服务是否完善关系到是否有更多的供应商愿意加入到供应链融资的项目中。

四、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 风险 防范对策

一、引言

供应链融资是在整个产业供应链的范围内进行综合授信的一种交易方式,是贸易融资同供应链整合相结合的一种融资方式创新。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实现了整个供应链条的不断增值。对于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供应链融资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已成为当前业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供应链融资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二、供应链融资概念

供应链融资指的是金融机构通过对整条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以及主要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严格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要企业以及链条上多个参与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多种金融产品的一种融资方式。供应链融资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参与企业的融资困难,使整条供应链摆脱融资困境,降低参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主要企业以及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融资的服务对象往往是那些在资金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中小企业,它通常都是围绕一家“核心企业”来开展的,是通过现货质押以及未来货权质押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的,使由物资采购、产品生产到市场营销、产品购买的整个链条作为一个整体,为这一链条上的所有参与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供应链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风险

供应链融资对于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企业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贷款的金融机构来说,供应链融资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需要引起金融机构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具体来说,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易合同真实性风险

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管理过程中,作为放贷者,对于整个供应链交易以及参与企业的信用状况应当进行科学的评估。所以,交易合同是否真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交易合同的真实性是保证整个供应链条交易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金融机构放贷给供应链企业是在交易合同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开展的,如果合同的真实性难以保证,那么金融机构就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二)信用风险

供应链融资得以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就在于整个供应链条中参与企业之间的稳定的、密切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维系因素就在于该链条参与企业的信用水平,特别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倘若参与企业的信用水平不可靠的话,那么供应链融资的成功实现也是缺乏有效支撑的。

(三)法律风险

供应链融资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涉及到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等整个供应链条的参与者,而且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是灵活多样的并且随着业务的发展还将不断推陈出新,同其他传统金融产品相比较而言具有较低的规范化约束水平。在供应链融资过程的多个环节都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新型的、没有出现过的法律问题,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却很难及时跟上融资形式的变化,也就难以覆盖所有的供应链融资法律问题,由此所带来的供应链融资法律风险也就难以避免。

(四)业务操作风险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个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综合体系,从资格审查到程序审批,再到贷后资金管理等都同传统信贷业务具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管理对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整个融资供应链的业务有整体性把握,而且还应当熟知其中的业态特点、风险控制点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但是,我国目前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的管理往往还是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上,因此,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操作风险无疑就会增加。

四、供应链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应当意识到,加强对供应链融资风险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严格选择交易对象

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中,不同行业间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具有较强垄断性的行业,供应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通常都是依靠市场情况来进行采购以及销售等决策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交易对象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整个供应链条中的企业构成具有较弱的稳定性,对于这种供应链体系通常不适合采取供应链融资的模式来应对资金问题。所以说,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首先应当设置科学的资格审查标准,对整个链条中的企业都应当设置严格的准入机制,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交易应当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有助于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信用管理。

(二)设计合理的信用管理机制

金融机构应当设计合理的信用管理机制,对整个链条中的各项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保证交易产品的总价值高于金融机构授信所要求的最低额。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同其他机构之间的协作来共同防范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例如,可以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如果资金难以及时收回,可以采用风险补偿基金先垫付的方式,再进行其他追偿措施的实施。

(三)加强协调沟通

为了保证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成功,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同供应链参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依照各企业的实际建立信用管理档案。除此之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对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使整个供应链条中的各个企业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条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才能保证供应链融资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加强贷款后资金监管

供应链融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供应链条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流与物流的结合。基于供应链融资的这一特征,我们按照交易的不同环节做好产品流转以及资金流去向的监督工作,对于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证产品流转与资金流转相一致的基础上,加强对现金流转的控制也就控制了还款来源,有效实现了资金的自偿性,从而也就为企业资金流的持续供应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确实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资金方面的极大便利,但是供应链融资存在的各项风险也是我们应当重视并予以积极防范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涉及到不同的参与主体以及不同经济行为,基于这一事实,供应链融资相关机构与部门还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信息服务网,从而早日实现我国供应链融资模型以及发展趋势的科学合理分析,从而有助于早日使广大企业顺利地实现供应链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资金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 2007,(10).

[2]何涛,翟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7,(05).

[3]王灵彬.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

[4]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07).

第1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支点,包括最重要的企业的资金投入、企业的运转效率、以及企业产品的输出和后期的运作,都需要供应链的连接应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提供给中小企业融资一条新的选择路径就要针对中小企业、银行和第三方资金融资供应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收益关系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和市场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出相应的市场经营模式,分析比较第三方融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系统的融资模式的收益结果。

一.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主要意义

1.面对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融资的重要性

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繁荣,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成多种多样的局面,各种私营小企业以盈利为主,往往开始初期以银行贷款为本金,如果后期的经营运转得到如期的收益,那么企业的资金才能得到周转。如果后期的运作不如预期的理想,那为了使企业继续进入正常的生产流程,就要借助企业融资来达到效果。所以中小企业要扩大融资规模,必须要对减小银行信贷风险,增强企业信誉影响,对融资企业提升整体的信用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内外的多赢格局。

供应链的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核心开展的,使企业内外部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展开的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对企业注入有效的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的现实经济发展问题。系统的将企业的资金流入、输出、明确规范,最终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从博弈观点看,在供应链式的金融体制下,企业的决策和运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企业的决策实施时必须考虑对接的融资方的利益,还有长远的考虑企业未来的经济利润,企业的最优化选择,各方融资的关系和发展形势,促使整体的资金供应模式发挥其最大的投资收益,是博弈观点的论据点。

2.资金供应链融资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资金系统中包括: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方以及配套的相关利益信息提供方,融资链的融资模式变得多样,其中最常见融资供应链模式就是应收式、预付式、存货式三类供应模式,利益总是有这三类引导取向,这三类也体现了供应链融资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这种融资方式可以让中小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收益,增强总体的市场竞争力,全面的解决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的资金周转问题。

资金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在争取得到融资方的同时,中小企业可以让自己的信誉和质量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争取为企业争到客户源,拓宽企业生产范围,最终提升供应链的融资经营模式,辐射整个社会中小企业的经济经营形式。

3.促使新的融资模式出现来实现经济多样性

供应链融资资金模式的形成,建构了银行和供应链之间的互利互赢状态,很好的维持和发展了产业形式多样化,形成企业个体融资方之间的合作关系,维系了供应链模式下企业和融资方的信用信赖程度,实现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总体价值观。

供应链式的融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信用评比体系,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重视度,增强了融资第三方的实力,从而构筑了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使社会经济朝着多方面、全方位、高层次的发展方向走,增强了社会总体经济实力,给与我国的经济建设以最大程度的充盈。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的研究意义

1.促使社会生产利益最大化

供应链的融资模式将企业的核心发展意义作为主位,将企业的最大利益作为继续研究发展的基础,从而轻重缓急的分化企业的发展核心制度。供应链金融融资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因自身特点带来的融资限制,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危机,构筑了银行、中小企业、第三融资方共同持续发展得良好局面。

在我国供应链的金融融资是一个新颖的商业活动,但是通过物流信息的发展时态,中小企业之间要进行优势互补、密切的合作,才能增强成本的节约,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以至达到最终的整体收益效果。

2.促使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步伐

因为供应链的资金融资问题正在被更多的实施和借鉴,促使供应链模式发展比较迅速,趁供应链融资模式正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形式,各中小企业要抓住机会,充分发展就要首先确立自己的经营范围,经营目标和成果,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实施明确的规范制度,使企业有充分的融资理由,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因为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开展时间比较短,对所融资企业的信誉影响程度比较高,所以供应链的主要融资特点是:企业的主体评级和债务评价等综合性的供应链供应模式。

3.促使金融服务业的形式多样化

供应链中的金融融资模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因为中小企业为了得到充沛的融资资金,必须首先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而且金融业主要是负有固定储蓄资金的银行在进行融资投入,银行的性质主要是稳定和牢固现有资产,给企业带来可以承受的贷款利息,企业只需要承担相应的定期利息支付,减少了其他方式的融资风险,银行服务业又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资金投资方案的科学实施规划,从而形成多样的金融服务样式,以此反应供应链式的金融融资模式的高效率。

金融服务业主要是产业链的带动,拉动相关的产品需求,带动资金的全面利用。因为供应链式的金融服务,以独特的视角和评价角度,使中小企业被纳入银行的信用评定范围,给与中小企业带动了资金流动,和新的融资发展新渠道,从而带动了整个金融产业链的竞争力,达到多方共赢的实际效果。以致金融业的投资方式不再单一,而是给金融银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

4.促使社会对良好信誉度的重视

以信誉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关键。对于供应链式的金融融资来说,供应链的整体信用要比单一的企业个体信誉要高,通俗的说就是产业链内一荣俱荣,所以融资企业提供的利率和贷款数量是随着生产变动而改变的,并随着信誉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供应链的管理也显得极为重要,供应链融资模式实现了企业生产跨行业的特性,也产生了许多的金融服务方式,形成各企业不断自我更新,注重生产效率和生产收益,以此带动企业的形象信誉。

社会也会因为各企业的信誉度提高,而把信誉良好作为主要的风气来提倡,总体上带动信誉的重要存在价值,形成市场供应链融资的有效参考方式。而且可以促进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协调发展,虽然供应链上有很多的利润收益,但是最大的利益和收入总是给终端融资企业,从而形成中小企业对融资的信赖对信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