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管理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不具备债券发行资格和条件的公司是( )
A、股份有限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
C、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D、国有企业与外商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累积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 )
A、60% B、40% C、50% D30%
3、在几种筹资形式中,兼具筹资速度快、筹资费用和资本成本低、对企业有较大灵活性的筹资形式( )
A、发行股票B、融资租赁C、发行债券D、长期借款
4、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
A、40% B、70% C、50% D、60%
5、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尺度的成本是( )
A、个别资本成本B、边际资本成本C、综合资本成本D、资本总成本
6、可以作为资本结构决策基本依据的成本是( )
A、个别资本成本B、边际资本成本C、综合资本成本D、资本总成本
7、可以作为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重要依据的成本是( )
A、个别资本成本B、边际资本成本C、综合资本成本D、资本总成本
8、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低的是( )
A、发行股票B、发行债券C、长期借款D、留用利润
9、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的是( )
A、发行普通股B、发行债券C、发行优先股D、长期借款
10、普通股价格10.5元,筹资费用每股0.5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元,股利增长率%。则该普通股的成本最接近于( )
A、10.5% B、15% C、19% D、20%
1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表示的是( )
A、边际资本成本 B、财务杠杆系数C、营业杠杆系数D、联合杠杆系数
12、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表示的是( )
A、边际资本成本 B、财务杠杆系数C、营业杠杆系数D、联合杠杆系数
13、要使资本结构达到,要使( )达到最低
A、综合资本成本率 B、边际资本成本率C、债务资本成本率 D、自有资本成本率
14、根据财务管理理论,按照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可将筹资分为( )
A、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B、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C、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D、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
15、企业在选择筹资渠道时,下列各项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 )
A、资金成本 B、企业类型C、融资期限 D、偿还方式
16、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企业自有资金增加的筹资方式是( )
A、吸收直接投资B、发行公司债券C、利用商业信用D、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17、下列属于权益资金的筹资方式是( )
A、利用商业信用 B、发行公司债券C、融资租赁D、发行股票
18、筹资按照资金的取得方式不同,可分为( )
A、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 B、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C、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D、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
19、企业利用留存收益方式筹集到的资金是( )
A、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B、国家财政资金C、其他企业资金D、企业自留资金
20、希望公司需借入500万元资金,银行要求将贷款数额的20%作为补偿性余额,则该公司应向银行申请( )万元的贷款
A、600 B、700 C、625 D、555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B
一、考试特点和命题规律
(一)考试特点一是考试方式有闭卷和开卷两种。考虑到考生年龄较大,实务经验比较丰富等特点,采用开卷考试,考试时考生可以查阅《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等考试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须死记硬背,但如果对考试知识点不熟悉,临时翻书可能是越翻越乱。因此,为了能稳妥应试,力争一次成功,需要将考试大纲先全面阅读一遍,再按照重点精读2遍。有了3遍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根据试题的要求准确找出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二是考试题型只有一种,即案例分析题。高级会计实务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是最好的选择。三是题量。高级会计实务总分100分,60分及格。试卷卷面总分为120分,共9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有二道案例题考试内容分别是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题2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做其中的一道题。四是考试时间。高级会计实务的考试时间长度为3个半小时,在2008年9月7日上午进行。
(二)命题规律一是考试涉及面广。在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四个内容中,每个内容都有案例分析题。现将近三年考试中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税法规的分值分布归纳如下:会计部分在考试中占50%(共4题),财务管理占25%(共2题),内部控制约占13%(1题),财税法规约占12%(1题)。在2007年会计试题中,企业会计卷面有三道案例题,其中有二道10分的题是所有的考生必做的,20分的案例题可以选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卷面有二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有一道10分题是所有考生都要做的,20分的案例分析题可以选做。由此可知,会计试题中,企业会计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多一道10分题,然而每年的财税法规案例分析题,以行政事业单位为背景,以求“平衡”。二是考试题量较大。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卷面总共9道案例分析题,实际要求做8道案例分析题。由于案例分析题不同于单选、多选等客观题,每题案例分析题所给的背景资料较多,要求考生理清思路,然后按照要求答题。三是试题难度适中。在会计领域的相关考试中,高级会计实务的试题难度适中。高级会计实务重在考核综合分析能力,知识面要求宽泛,但专业技能不是要求很深。四是答题要求灵活。高级会计实务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考核考生的分析能力,答案可有多种写法,因此,答题比较灵活。当然,答题应围绕考试的主题展开,通过考生的答案,可以准确判断考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备考注意事项
第一,保持良好心态。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许多考生已经多年没有参加考试了,而且在工作中作为负责人,经常“考”别人。现在猛然参加考试,难免有紧张焦虑情绪。要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乐观心态,把考试当作一个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积极参加辅导。参加辅导可以掌握了重点、理解了难点、熟悉了答题技巧,随老师一起学习效率比自己看书高得多。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是各个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平时工作量大,应酬多。现在报名考试了,一方面不能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考试,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考试也是一个“工作”,从7月初开始,每天复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一边随老师讲课进度听各章的重点,一边详读考试大纲和做习题;在复习完各章后,研究以前年度试题和做一些模拟试题。在考试之前一周,再做一些冲刺题。
第四,合理选取教材。最重要的教材就是《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中国会计学会主编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用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题,是比较好的参考用书。总的说来,参考书不宜太多,太多了看不过来。
第五,分析历年试题。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可以熟悉出题规律,理清出题思路,对考试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弹性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KGHAD-026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功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首当其冲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服务于地方,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助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转变观念,服务地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甚至在许多大学的宣传里,认为一般好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专门培养白领高级管理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属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蓝领,如果把学校定性为应用型大学,则会有降低学校规格的嫌疑。但根据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临转型,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我国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应用本科,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其实并不矛盾。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本地的最高学府,应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基地与培训基地,提高地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进行转型发展的首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科学构建应用技术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保障。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遵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共同限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从第五学期开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细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考虑部分考研学生和立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应用技能课程模块则依据学生专业方向(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下又分为投资理财方向和税务筹划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法律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限选课是所有专业都应选修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图1)
(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税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将这些基础知识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灵活应用,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另外,建议在财务管理原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增设中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原理之后,达到灵活应用,有助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从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等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娴熟连贯起来,并从微观层面可以更熟练地操控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规划,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建议在基础课程阶段采用注会教材,注会教材难度大、内容深、起点高,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选用教材,如财务管理原理,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选择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应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自编教材,成功学院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教材,理论清晰,突出实践与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实际。
(二)选修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涵盖范围比较广,既兼顾继续深造学生和就业学生的需求,还有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养成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要,重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就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比如,沙盘模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实验等课程,进行顶岗实习,岗位模拟训练,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在寒、暑假由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社会实习一般是在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联系实习单位,在财务类岗位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并在实习结束后给出评分,而往往校内实习教师又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所以又可以针对学生论文选题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把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用于论文写作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规范性研究所带来的抄袭,降低重合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提高其实习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搜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趣学,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筹资管理时,可以结合当前热议――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资金达到250亿美元,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发行股票方式IPO筹集资金,公司价值评估等知识。课堂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转变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房贷政策,提出个人住房贷款哪种形式更划算,一把付还是首付加贷款,还款方式是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还是双周供,根据手中现有资金及未来预期资金,选择多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等等,做出最优购房决策。
考核形式由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岗位角色模拟实验、分组辩论、课堂报告、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等几部分组成。随堂测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验,能够紧抓学生的心,督促其对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到课率,对授课老师也能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岗位角色模拟实验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学生分组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组运营企业,以资金盈余和获得情况来评判企业运营状况,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岗位角色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报告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资料,加工整理数据,制作PPT,进行案例讲解和答辩,并提交分析报告,教师根据答辩情况和分析报告给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面试做铺垫。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是由教师提前出12套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随机抽取套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水平。多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并举,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进步与提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应遵循校内培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去企业实地调研或跟踪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财务经理、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来培训或做讲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在政策奖励方面适当向积极创新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实践,提升专业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顺利进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娇娆,黄基廷,闫萌萌,王华.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样态及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7.
【关键词】学习方法; 重点内容; 难点释疑; 注意事项
2009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将于5月16日举行。不少考生感到《财务管理》比较难。事实上,只要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注意应试技巧,成功应考就不难。笔者依据2009年职称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指定教材的内容,结合近10年职称考试辅导经历,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面研读教材辅以适量练习
《财务管理》课程考试的题型、题量与分值,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总题量为51题,其中客观题为55分(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主观题为45分(计算分析题4题、合计20分,综合题2题、合计25分)。
从历年情况看,出题皆以教学大纲为准,试题全部在指定教材内容之内。其中55分的客观题多数直接取自教材,有不少是教材原话。因此,考生一定要熟读教材,把握教材所阐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
详细阅读教材。教材至少要阅读3遍,忌“扫描”。第1遍力求读懂;第2遍则边看边记(忆),每读完一章,回想其主要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相关公式的整理;第3遍应在回忆已掌握的要点与公式的基础上,对尚不熟悉的内容补缺。与以往相比,这两年主观题更趋综合,计算题也会涉及多个章节。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应重视章节之间的联系,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上整体把握各考点。
全面学习教材。考试的题量达51题之多,指定教材共计12章45节。因此,试题的覆盖面很广,指定教材的每一章都会有试题,节的覆盖率也在70%左右。因此,考生一定要全面复习准备,忌盲目猜题或押题。
适度习题练习。《财务管理》试题的计算量较大,除45分的主观题外,客观题中也有不少是与计算有关的。如果考生只看书不练习或练习少,就会导致运用公式不熟练或计算能力差,更何妨做习题是掌握和理解公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要认真解读历年试题,尤其是2007年和2008年的试题,并选择一本(不宜过多,一本就够)专业培训机构推出的辅导材料(如北大东奥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等)进行习题的练习。虽说学好《财务管理》一定要做题,但也千万不能陷于“题海”,阅读教材才是学好这门课的根本。
二、理解与掌握重点内容
《财务管理》试题虽然覆盖面广,但重点比较突出,特别是主观题的考点比较突出。复习备考时,应对这些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一般来说,考试的重点主要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新增或新修订的内容。当然,对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也应予以一定的关注。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教材,在2007年进行重大修改以后,这两年基本没有变化,只有一些微调及错误的修正。笔者认为:2009年考试的重点会落在本学科的核心内容、2009年进行过实质性修订的内容、2007年新增但前二年没有考过的以及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
关注重点章节。从章节内容看,以第4章项目投资最为重要,每年的分值都很高;第2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第3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第8章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第11章财务控制和第12章财务分析也是比较重要的章节。建议考生对风险的衡量与收益率计算(包括采用历史数据计算标准差等相关指标)、股票与债券估值和收益率计算、项目投资现金流量测算、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运用、衍生金融资产投资例题、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与保险储备、资金成本和杠杆系数的计算与运用、现金预算的编制、成本差异分析、因素分析法和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等内容予以适当关注。第3章第1节资金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除了会出客观题外,一些主观题,如股票和债券估值与收益率、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和融资租赁租金等的计算与解答也要用到。因此,对这一节内容考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掌握重要考点。45分的主观题通常是落在教材的一些重要考点上。《财务管理》的主要考点有单项资产和投资组合风险衡量与收益率(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票和债券估值和收益率、基金单位净值与收益率、认股权证理论价值和投资收益(率)、项目投资现金流量测算、更新改造差量现金流量的测算、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计算与运用、现金持有量确定、信用政策决策、经济进货批量与保险储备、资金需要量预测、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资本成本和杠杆系数计算、变动成本与息税前利润计算、资金结构决策方法和计算、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编制方法、投资中心评价指标、成本差异分析、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对这些考点,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需要在读懂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注意以往考题的解析,并辅以适当的习题练习。
公式的记忆与掌握。《财务管理》考试有大量的公式需要记忆与理解。建议考生用小纸片将相关章节主要公式记录下来,粘贴在指定教材每章起始或结束处,以便记忆。记忆公式要注意技巧,不能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例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知道了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计算公式,即付年金终值、即付年金现值、偿债基金系数和投资回收系数就明白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公式理解了,项目投资中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股票和债券的估值与收益率的计算、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等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三、几个难点的释疑
(一)收益与风险分析
⒈单项资产收益与风险
预期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预期收益率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一是已知概率,以概率为权数计算未来各种情况下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二是根据历史资料,预期收益率是所有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风险衡量指标。标准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是:
标准差与方差、标准离差率的关系。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用于计量全部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单个项目而言,标准离差越大,风险就越大;如用于不同项目风险程度比较,标准差前提条件是期望值相同,而标准离差率则不受期望值是否相同的影响。
必要报酬率。必要报酬率是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其确定公式之一是:
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
无风险收益率由资金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贴两部分组成,通常用短期国库券利率近似地代替;风险价值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回避,风险价值系数就越大。
⒉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组成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投资组合的风险低于这些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其中两项资产组合的风险为:
上述公式可运用(a+b)2=a2+b2+2ab和(a-b)2=a2+b2-2ab原理进行理解记忆。当两项资产呈完全正相关,投资组合风险为单项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值,组合不能降低风险;当两项资产呈完全负相关,风险能充分地抵销,甚至完全消除;当两项资产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时,投资组合的风险低于单项资产风险的加权平均值。随着资产组合中资产数量的增加,资产风险逐渐减小;当资产组合中资产数量足够多时,投资组合将只剩下系统性风险。
⒊系统风险的衡量――β系数
β系数是反映单项资产或资产组合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变动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投资组合内所有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
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假设市场是均衡的。在均衡状态下,每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等于其必要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平均风险溢酬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市场风险溢酬即市场平均风险收益率,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而要求的额外收益,即风险价格。风险溢酬越大,证券市场线的斜率越陡;风险溢酬的大小取决于整个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如果投资者偏好风险,风险报酬率就越低,证券市场线的斜率就越小。
(二)证券估价与证券投资收益率
⒈证券估价
在财务管理中,资产的内在价值为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普通股的内在价值,是由普通股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股票给持有者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包括股利收入和出售时的收入。如果企业长期持有股票,且各年股利按固定比例增长,则股票估价计算公式为:
非固定成长股票的价值为预测期各年股利现值之和加后续期价值。后续期价值按股利固定或股利固定成长模型测算后折现到零时点(即估值时点),其计算公式为:
债券的价值,是本金和每期利息以市场利率(债券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折现后的现值之和。从债券估值公式可知,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包括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期限和付息方式等。分期付息债券,当市场利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债券按面值发行;当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折价发行;当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溢价发行。这一规则不适用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零票面利率债券。需要注意的是:流通债券的价值,其折现期数为剩余到期时间。剩余到期时间可运用画时间轴方式确定,轴下写上0、1、2、……n,上面标注债券发行日起的时间点,再在轴上点出估值时点。
⒉证券投资收益率
如果持有时间较短(不超过1年),证券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一般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其公式为:
如果持有期间较长(超过1年),应按每年复利一次计算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即计算债券或股票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等于买入价时的折现率。
公式中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可运用内插法求解得出。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可运用上述公式求解,只是式中的持有年限由剩余到期年限替代,出售价由到期值替代即可。股票无到期收益率,只有预期收益率。如果资本市场有效,固定成长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可用下列公式求解:
(三)项目投资
⒈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
原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长期资产投资以及流动资金投资等。前三项按题目给出数据估算,某年流动资金投资额等于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减去上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某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为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与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之差。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式中的经营成本(付现成本)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需要付现的部分;经营成本加上非付现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及其他长期资产摊销等)即为总成本费用;营业收入扣减总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即为息税前利润。经营成本是项目投资在运营期都要发生的主要现金流出量,与融资方案无关,即利息属于无关现金流量。不过,估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固定资产原值要考虑资本化利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项目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增量现金流量,即接受或拒绝投资方案时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指更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差量现金流量,即上述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中所有项目均为差量。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作为更新改造投资额的减项。在项目计算期的第1年,还有一项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账面价值与变现收入的差额)而抵减的所得税。
⒉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四个主要指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两个次要或辅导指标。指标的计算中,净现值是关键。净现值是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如果说净现值是A-B,那么获利指数是A/B,获利指数加1就是净现值率。
对独立投资项目,依据主要指标判断是否可行,依据次要或辅助指标判定是基本还是完全;对互斥项目决策,计算期和投资额均相同可用净现值法,计算期相同而投资额不同可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额和计算期均不同可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或计算期统一法。多个投资项目的组合排队按净现值率或获利指数大小排序后进行组合选择。
(四)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的差异。
⒈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计算用量差异时,用标准数;计算价格差异时,用实际数。材料价格差异中的实际用量是领用量还是采购量,材料用量差异中的实际用量是领用量还是耗用量,要依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灵活把握。同时,要注意:工资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价差,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量差。
⒉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两差异法是将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三差异法是进一步将能量差异拆分为能力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能力差异是指实际工时未达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
(五)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⒈财务指标的计算
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类。考生要把握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这一章的指标很多,可以借助一些常用的规则记忆:(1)什么什么率,在前的放分母,在后的放分子,如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2)什么什么比或比率,在后的放分母,在前的放分子,如现金流动负债比率;(3)什么周转率,就用相应的周转额除以什么资产的平均余额,除存货周转率用营业成本外,其他均用营业收入;(4)各项资产的周转期均为计算期天数除以周转率等等。
⒉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之分。
连环替代时要注意比较值和基准值的正确选用,其要点是:正在替代的因素用比较值替代基准值,已经替代过的因素用比较值,尚未替代的因素用基准值。差额分析法的要点是:正在分析的因素用比较值去减基准值,已经分析过的因素用比较值,尚未分析的因素用基准值。考生应能运用这一方法对一些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周转率或周转期等进行因素分析。在答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或因素出现的前后程序进行解答,不可随意颠倒。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因素关系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平均每股净资产
解题时是用连环替代还是用差额分析,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题目没有说明的,如因素分解式中只有乘号,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如因素分解式中有除号或加减号,要选择连环替代法解题。
四、应考注意事项
(一)合理安排时间
考试的总题量为51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这就要求考生分清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好答题速度。一般来说,2题综合题要花40分钟左右,4题计算题也要花40分钟左右,剩下的70分钟里,至多只有60分钟时间能拿来做客观题,因为要留下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查。故而,单选题每题宜控制在1分钟左右,多选题和判断题每题解答的时间不要超过2分种。做不出的题目不妨先跳过,待做完全部会做的题目后有剩余的时间再解答。
(二)客观题的应对
选择题要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答案。一定要注意是选择“最符合题意”和“符合题意”的答案。对自己很熟悉的知识点,可直接选择;对把握不定的,应考虑先将备选答案中不正确或不符题意的选项删除,从剩余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对于确实不会的题目,可进行猜测,不要空白,因为选择题是不倒扣的。
判断题实行倒扣分制度,在答题时要谨慎。目前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试评分方法是:答正确的得1分,答错误的扣0.5分。建议考生:对于把握不大但有感觉的题目,不妨做一做;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则千万不要猜测。
(三)主观题的解答
首先,需要仔细研读题目的要求,然后带着要求有针对性地看题目所给资料;其次,要确定题目问题所涉及到的章节,回忆相关公式,判定已知什么,求解什么,以提高题目的解出率及正确率。评分时,主观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计算过程一定要列示,也不要忘记标注单位。至于公式,要写上的是代入相关参数的公式,原始公式可写可不写。
综合题通常是把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考。所以,要以开阔的思路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归纳和分析,并注意答题的系统性。不过,职称考试的综合题脉络非常清晰,题目中会有多个具体的要求,通常不需要在做题之前进行步骤与思路的分析,可按所问问题的顺序解答。
【主要参考文献】
一、联考综合能力
1、总体情况
联考综合能力内容包括逻辑、数学、写作三部分。
数学主要是初等数学,难度比高考数学低一些,主要是参考美国的GMAT考试,所以题目难度不大,如果基础较好复习一遍而后做适量模拟题即可。
逻辑部分题目30道,须在54分钟左右做完,对解题速度要求较高,逻辑试题分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方法性很强,而非形式逻辑则较难并且不易把握,09年试题对非形式逻辑考察较多,10年则对形式逻辑考察较多。
作文部分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分析所给文章的逻辑错误,指出其论据推不出结论即可;论说文则相对较为宽泛,和一般作文差别不大,可以利用管理学知识进行解答,言之成理即可。
2、复习要点
复习期间可以先复习基础知识,数学做一两本讲解较好的辅导书,逻辑可参考考试辅导教材在理解逻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作文可以在参考范文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后期重点是模拟练习和作文写作,建议考生最好能找到几名一起复习的同学互相讨论和批改。在考试中的一个很大感受是考试时间非常紧,尽管今年题目总体难度不大,但是真正按时做完的同学并不多,我在前半部分花的时间过多,在论说文写作的时候所剩时间很少,后面文章的构思很乱字迹也较差,对分数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3、复习资料的选择
MPACC联考综合能力辅导教材 推荐度:
该书虽然是最具权威的教材,但是不管是逻辑、数学还是写作都讲得太粗,光是复习这本书的话很难拿到高分,而且本书定价60元也实在太高。本书比较适合第一轮复习做指导丛书来看,但是后面复习则需要借助其他资料。
逻辑方面
MPACC:逻辑精点 推荐度:
该书讲解较为细致,练习区分度较好,前部分为基础,后部分为提高,比较适合理解,结构层次感较好。相对比较推荐这本。
数学方面
MPACC: 推荐度:
该书讲解较为细致,难度比真题要大,基本上可以满足复习使用的要求,该书中的知识点基本涵盖了全部的考试内容。而且本书十分重视解题方法,应该算是一本比较好的辅导教材,比较推荐。
写作方面
MPACC:复习指导系列:写作分册 推荐度:
该书方法较为清晰,论证有效性部分分析的比较好,论说文部分也不差。是比较推荐的一本辅导教材。
二、会计学
1、总体情况
会计学这门考试是会计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出大纲,各个学校按照大纲要求来命题,不过每个学校命题的重点都不同,由于是学校自主命题,所以出的题目五花八门。一般来说财经类院校出题难度较大,如上海财经、东北财经等会涉及到比较多的中级财务会计或者CPA难度的内容,而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则较为规矩,出题相对按照教指委要求。
2、复习要点
从复习的角度来看,可以先将基础会计部分认真复习,尤其是做分录的部分,而后重点复习财务管理和本量利分析部分,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须在掌握基础的程度上进行综合理解,而项目投资无疑是复习的重点。财务管理部分难度比注册会计师难度略低,大概是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难度,可以结合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复习。
3、复习资料的选择
会计学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 推荐度: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abstract: the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teaching process final link, establishes the scienc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aise is the financial control specialized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the research the important question.
key word: financial contro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制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
传统的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有两大弊端: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会临时突击,把该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单纯地去背去记,而很少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差,知识的含金量低,这样,四年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知识量的简单积累过程中,而很难达到质的飞跃。②传统考试会形成由于一次偶然失误而影响整个课程最终成绩的结果,从而也导致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倡导实行动态的、全面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评价制度。考核学生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科研论文写作等。
1.课程参与及评价。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课堂参与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完全靠期末考试来争取好分数是不明智的,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才会有若干次让教师了解他的机会,而期末考试却只有一次机会。其次,选择适当的评价课堂参与质量的时机。笔者认为,课堂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放在每一次课结束后,因为,课堂上的打分,会影响教师听取学生发言的注意力,同时也可能会干扰学生自由发言。比较好的做法是:每节课后,教师回忆每一位学生发言的情景,标出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标出能推动一堂课前进的学生;标出能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贡献大的学生;标出那些被点到名才被动发言的学生;标出那些发言偏离主题的学生;标出那些有独特观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期末考试及评价。对于标准化的考试题,教师应给出每一主要步骤的评分要点,而对实务性的案例分析考试题,笔者认为应采用更粗放的评分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出案例中80%的主要问题,运用了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判断思路、计算结果与正确结论一致,就可以给出较高的分数。
3.书面作业及评价。书面作业既能起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写作卷面会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论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找出规律,加以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差的卷面大部分是鹦鹉学舌,重复题目中的细节,很难切入主题。
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与灵活的评分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态的、多样的、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同学们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等内容的讲座,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这一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超前性、实用性,要求学生增强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能力、财务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点: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教育必须摆到素质教育的首位。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学生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初期,接受正确、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非是取消考试,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考核,建立全面反映学生德智体各种素质的考核体系,改变考试方法、内容,考核重点应放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
3.素质教育主张淡化专业界限,这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益处。我国学校专业设置总数曾经多至2 500个,之后,压缩到500个,目前约有25个左右。这种压缩不是知识面的压缩,而恰恰是知识面的拓宽,把相近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是与世界科技潮流由分化走向综合的大趋势相吻合的。这种拓宽与综合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对培养一流人才极有好处,素质教育不会冲击专业教育。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问题
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根本特点有二:一是首创性,能给予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活动;二是有社会意义,能给社会以有益的成果。心理学专家认为,创造才能是一种广泛的综合才能,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创新思维活动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及记忆力,产生思想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创造力完整、统一、有机的结构。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
1.培养创造力要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先进的教育方法是以一定知识量的积累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过程的关键是把教育的重心从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新才能上来。创造力建筑在想象力上,而想象力又建筑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创造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考试经验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33-02
随着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以及职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中级职称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与巨大的报名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的缺考比例也大得惊人。结合财政部每年公布的实考相关数据及笔者的观察,缺考率在60%左右。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只需要坚定的毅力,更需要掌握一套适合自身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笔者已通过考试,以下是在复习备考方面总结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 定目标、排时间
中级职称考试包括三门课程:《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2010年度各们课程的考试大纲和教材都有比较大的变化。2011年度沿用上年度的考试大纲和教材。新的大纲和教材对很多章节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不论是“质”还是“量”都是一次升级,并且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大有朝CPA考试看齐的趋势。比如《中级会计实务》新增了一章“股份支付”,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等内容。《财务管理》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考试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给老考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新考生面对砖头厚的教材、习题册也不免产生畏难情绪。
中级职称考试要求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三门课程,但“长痛不如短痛”,最好全力以赴,一次全部通过。从报名到考试有七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去掉休息、工作等时间,能真正用来复习备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复习要早做准备,尽量不要等到已经报名了,才开始复习,要早些从心理、时间、考试资讯等方面做准备,协调好工作、家庭与复习备考的关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报名中级职称考试的人大都具备若干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给自己设定必过、一次性过三门等目标。但能做到始终朝着目标努力,不轻易放弃并不容易。复习备考贯穿于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中,专门的复习时间不多,只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压力很大。很多人都是由于考试太难、懒于复习等原因半途而废,甚至缺考。因此,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随便放弃,而是要积极通过网络答疑、向周围人请教等渠道攻克重难点知识。
如何合理安排三门课程复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不熟悉的课程应适当多安排些时间。一般而言,根据难度,安排时间最多的应当是《中级会计实务》,其次是《财务管理》,最少的应当是《经济法》。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随心所欲、顾此失彼:简单的内容愿意学,复杂的内容连碰也不愿碰。中级职称考试是标准化考试,试题对知识点的涵盖非常广泛,越难的内容越容易出大题。
2 析内容、确难点
每年的教材直到1月份左右才出版,此时才着手复习,有些为时过晚。尽管有可能赶上考试大纲做调整,但总体框架变化不大。应尽早下手,分析考试内容,明确重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大多数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会计实践工作,用到的是会计的基础知识,侧重核算,对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等较抽象、较难的内容接触的不多,而且《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容量是最大的。《财务管理》很多观点都是来自欧美会计学者的专著、论文,用到了数列、极限、概率分布等数学方法。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是重难点,也是分数聚集点。对《经济法》的复习是最轻松的,既不需要会计核算,又不需要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大多是需记忆的内容。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内容无论是对考生的实际工作,还是对复习备考,都是重难点。
3 建模式、巧方法
3.1 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努力坚持
受报名条件所限,报考中级职称考试的人大多为在职人员,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复习时间非常宝贵,况且还需面对三门课程。建议可采用“零碎时间+大块时间”的学习模式。由于《经济法》各章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知识点较零碎,所以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理解和记忆。遗忘是正常的,对于数字较多的内容,如公司法律制度中有关股东大会的召开条件等,要多重复背诵,不要混淆。《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适合利用晚上、双休日、小长假等大块时间进行学习。这两门的知识是块状的,并且各章之间的联系较紧密。不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复习,贵在坚持,高得惊人的缺考率即印证了这一点。
3.2 使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切忌搞题海战术。每门课程配备一本教材和一本练习册即可,一般不需额外的资料,也免得给自身增加太大的负担。
按照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大纲编写的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在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同时,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务和成本管理的特点,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全书包括两大板块(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共二十二章。根据《财务成本管理》的篇章结构及其内容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全书的内容大致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导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部分:财务估价(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三部分:长期投资(第八章和第九章);第四部分:长期筹资(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第五部分:营运资本管理(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第六部分:成本会计(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第七部分:管理会计(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各章具体掌握的重难点如下:
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导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重难点: (1)财务管理的内容;(2)财务管理目标的三种模式及其优缺点;(3)财务目标与主要财务关系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方法;(4)财务管理的原则;(5)金融市场;(6)财务分析三种方法(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的含义及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7)基本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影响因素;(8)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和分析;(9)管理用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应用;(10)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11)内含增长率;(12)可持续增长率。
第二部分,财务估价(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重难点:(1)有效年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换算;(2)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3)β系数计算;(4)普通股成本的估计;(5)债务成本的估计;(6)债券价值的估算;(7)股票价值的估算;(8)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数的估计;(9)永续增长模型和两阶段增长模型;(10)相对价值模型。
第三部分,长期投资(第八章和第九章)的重难点:(1)净现值法;(2)内涵报酬率法;(3)所得税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4)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的计算;(5)项目系统风险的估计方法;(6)项目特有风险的衡量与处置的方法;(7)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的确定;(8)影响期权定价模型的三种基本原理和方法;(9)两期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和多期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10)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参数的估计;(11)扩张期权、时机选择期权和放弃期权等实物期权估价方法。
第四部分,长期筹资(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的重难点:(1)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系数的计算;(2)资本结构决策;(3)股利理论;(4)四种股利政策的内容;(5)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对每股收益、股票价格的影响;(6)普通股发行定价和股权再融资;(7)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结合债券价值计算);(8)融资租赁承租方和出租方分析的基本方法;(9)认股权证筹资成本的计算;(10)可转换债券成本的计算。
第五部分,营运资本管理(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的重难点:(1)现金持有量的随机模型;(2)信用政策(含现金折扣的决策分析);(3)存货陆续供应及使用的应用(如自制或外购的决策);(4)保险储备量决策(如延迟交货);(5)存货储存期控制;(6)营运资本筹资。
第六部分,成本会计(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的重难点:(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约当产量法);(3)逐步结转分步法(结合成本还原);(4)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5)变动成本法的应用;(6)作业成本动因;(7)作业成本法应用;(8)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9)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第七部分,管理会计(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的重难点: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2)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3)各因素敏感系数的计算;(4)预算编制的六种方法,其中的弹性预算尤为重要;(5)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6)业绩的计量;(7)公司内部的业绩评价。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材中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财务管理的部分是最重要的出题内容,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导论则作为掌握部分内容掌握,而第六部分与第七部分成本管理部分应作为考试的次重点内容。
二、2010年考试命题规律分析
近三年考试题型及分数见表1。
近三年的《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总体难度系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应更强调以书为本,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掌握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由于2011年《财务成本管理》教材修订、新增内容占教材总量不是很大,根据以往经验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如22章业绩评价等)都会成为当年命题的重点,当年一般要测试到。总之,考生有效地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借鉴以前年度试题,对于更好地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命题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从事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实务操作能力。因此,考生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指定的辅导教材认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要对注册会计师资格考情和相关要求有所熟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准备,这才是广大考生过关的有力保障。
三、2011年教材新增、修改的内容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举例中的数字做了个别变动
第三章,删除了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股权现金流量和实体现金流量”举例
第四章,由原来第三章和第五章的部分内容进行合并重新组建新章节
第七章,在举例中的个别数据做了修订
第八章,将2010年教材的第八章与第九章进行了合并,形成教材的第八章内容
第十章,资本结构,在2010年教材相关内容基础上删除了MM理论的举例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在2010年教材相关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我国资本市场股利分配的实证分析及股票股利的举例
第十二章,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在2010年教材相关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形式的股权再融资的实证分析;公开增发、非公开增发的举例和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数量与规模
第十三章,其他长期筹资,改动了第一节“租赁”相关内容,并重新举例
第十七章,变动成本计算,单独成第十七章,内容上无变动
第十八章,作业成本计算,删除了2010年“作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第二十二章,业绩评价,与2010年教材相比,不仅在结构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增加了“业绩的非财务计量”、 “调整通货膨胀的业绩计量”和“公司成长阶段与业绩计量”等相关内容。
四、学习方法指导
《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注会课程知识层次更高级、更复杂,学习难度更大一些,因此,考生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个正确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现将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考生们也可以根据课程辅导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1)侧重薄弱章节: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4章、第5章、第8章和第9章等;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1章、第12章、第22章等。(2)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近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当年一般要考到。总之,考生只有按照考试大纲与辅导教材的要求,采取“全面复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熟练掌握”的策略,才能为应试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材至少看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成本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并巩固主要知识点,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可适当阅读相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同时为了提高应试能力,可选取一到两本教材精讲精读或学习指南等考试辅导丛书,通过练习力争实现从“工作经验”到“考试模式”的转变,从“知识点”向”考试分数”的转换。第三遍串读,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突破,只有深刻理解其要点,反复演练习题,弄懂其原理和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才是考生制胜的法宝。
(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并熟悉近三年的考题大家知道,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巩固看书的成果,对于应试做练习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如与新教材内容相同的历年考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如历年考题的计算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在此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训练上,要总结提升,力争按套路快速答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到最佳的答题效果;另外,考前应做六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成本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下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考察要领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查自己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的搞题海战术,只有系统地熟悉全书的内容,弄懂教材基本原理,掌握了主要知识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运算时注意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要领的掌握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注意克服粗心的毛病,一定要提高计算精确度。为达到这个目的,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多动手亲自计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考生们只要用足了工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五、在复习备考中,需要注意的“五不要”
(一)不要过于“发散” 在财管的学习中,不要过度地使用“发散思维”。(1)教材。教材中的很多原理和公式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实务中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教材在表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进行了假设,对某些条件进行了默认,表述的是“大多数”的情况,如教材中求债券的价格,就隐含了“价格等于价值”这一假设;再如近年考题中成本的一道多选题,“操作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失,计入产品成本”,很多同学就考虑“特殊情况”,如炼钢车间炼钢,由于工人的造作不当,造成整炉的钢水报废,如果计入产品成本,那不是当期成品成本畸高吗?这样的问题,考虑得确实没错,但是就考题来说,显然考虑过多,这并不利于解题(成本管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管理人员的工资是约束性成本这一结论,在某些企业并不一定成立)。(2)和别的科目相结合。有的同学同时报考了几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把不同学科的问题进行交叉理解,这样的学习方法非常不好,不仅会给自己造成理解上的迷惑,也不利于掌握相关科目的精髓。如财管中介绍了一个“贴息法”,而在经济法中,规定这种方法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再比如在筹资决策中的租赁决策,很多同学试图通过会计分录来揭示财管决策的实质,实际上这是徒劳的,因为会计分录中并不体现折旧抵税、折现率等重要指标,如果仅仅以会计分录来考虑财管问题,就会“舍本逐末”,因为分录上不反映的东西,恰恰是财务决策中的“重点内容”;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成本管理中利用的科目,很多是新准则没有的;财管教材上的内容有的甚至和会计上的提法相矛盾。所以,学习不同的科目,就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用不同的教材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交叉理解”。(3)和实务结合。很多同学想通过学习以“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好的想法,财管教材上的某些知识点确实也可以达到此目的;但是,教材中仅仅是描述的“一般”情况,而我国企业面对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就教材的内容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都能行得通,况且,教材中有的知识点是引进西方的观点(有的甚至就直接把西方的某些表述翻译过来,完全不结合我国实际),这要和实务结合起来,实在很难。对于这种知识点,只需要记住教材的表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入研究(那是经济学家的任务,可不要抢别人的饭碗哟)。
(二)不要在学习过程中“蜻蜓点水”财管学习解题思路比较单一,往往都是根据教材上的思路原理来,不会结合过多的实务;所以只要掌握了教材,就解题思路来说,已经没有了问题。所以很多同学就比较习惯于“看题”,看书看题看讲义,一切功底都在“看”,这种方法称为“蜻蜓点水”学习法:“速度犹如草上飞,效果好比空楼阁”,远远看去,自我感觉不错,但是到了考试,只能“秤砣落水,铩羽而归”。每一道题,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真正的落下笔,一步一步的计算出来,这样才能找到的知识薄弱点,才能有的放矢,弥补缺点,才能做到知识系统的完整、完备和完善。一定要注意,细节决定成本,财管学习尤其如此(中间的一步错误,直接会导致整道答题的“game over”)。
(三)不要忙于找错误 有的同学把对中注协“强烈的不满”的情绪带到学习中,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找“错误”上,就要看看注协这帮人的笑话。不可否认,教材的编写确实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如今年有些章节,就有一些错误(如47页中倒数15行的“本年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但这并不影响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对于这样的错误,最好一笑而过。有的时候,教材在表述某个例题时,往往在解题过程中给出个别的已知条件,这并不属于错误范畴,只不过这样的编排确实不太合理,在考试中完全不会出现如此情况,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
(四)不要忙于找出“重点”章节,以期有“针对性”的复习 财管教材中,除了第一章不太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外,其它章节,均有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要说“重点”,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因为全书的内容均是考察范围,哪一章出个主观题,就变成了重点章节,所以“章章是重点,节节需把握”,这正是注会考试的特点。
2005年开始,某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就面向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理财班专门开设了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且在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强调适当引入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对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结合几年的教学探索经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通过案例开展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财务管理课的课程特点
虽然财务管理学科在西方19世纪已经初步发展,但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直至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我国各高校才逐步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教学中,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需建立在金融投资学、管理学、会计学与统计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财务管理是研究企业资本运作的学科,主要讨论了企业筹资、投资、运营与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基本环节。而实务中,这些财务活动的展开,离不开现实的外部宏观环境与企业自身微观环境的影响。
(三)注重实践教学
目前,社会对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上。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从我国国情出发,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提倡基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基本操作程序
在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程序一般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当然在具体各环节的操作中,案例教学的开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教师提供案例,并对学生进行案例引导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案例,运用于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真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系统掌握剖析案例时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前分析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其次,要对课堂进行充分设计,包括:案例讨论应达到的效果,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预计可能发生的情况等。需要讨论的案例需要提前发给学生,让其有充分的时间为案例讨论的开展进行课前准备,撰写发言提纲。我们在开展案例教学中,一般提前两周将要讨论的案例发给学生,并对讨论的形式和内容做出布置,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
(二)学生讨论并研究案例
该环节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强调学生的主角地位。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充分的课前设计,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引导、鼓励学生去思考,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学生通过相互辩论,听取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本环节的操作中,教师应课前预计可能发生的情况,防止出现单边互动。
(三)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撰写报告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归纳本案例所运用的知识点、讨论的难点及重点,指出学生讨论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教师做完总结后,应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环节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明确分析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要求学生在报告中应提出并论证本人(或本小组)的观点,并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分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总结案例分析讨论中的得失。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案例的收集、加工与整理是案例教学开展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案例教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环节。关于教学案例的来源,我们主要以“典型性、实用性、针对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整理相关案例。
1.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利用优秀教材、网络资源收集可借鉴的教学案例。一是通过检索关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教研文献。一些文献包含了典型案例分析的目的、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相关文献链接、参考资料、问题设定等,为我们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通过一些案例教材、会计师协会组织及会计考试培训等网站、一些财务类案例大赛的试题上,获得时效性较强的资料。三是通过常见的门户网站,如搜狐财经、和讯网等,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本土化的综合性财务资料,针对性地运用于财务管理课堂各财务活动环节内容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在以后就业岗位上的应用能力。
2.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而形成的鲜活案例也是我们教学案例重要来源。一类是企业为学校提供资料,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如受当地某中小企业委托设计企业财务制度、某大型民营企业的企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都为我们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原汁原味的案例题材,增强了案例的实践性。二是教师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在企业中收集的实际财务资料,通过整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3.此外,我们还采取了学生自行设计案例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按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收集编制案例,不但丰富了案例库,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检索、查找、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仅仅在课堂上推荐一些网站要求学生浏览、学习,往往收效甚微。而我们以练习、测试的形式,要求他们查找相关案例,不仅能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促进了他们在整理案例过程中,自发形成对财务活动的思考。
(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开展的关键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组织者、实施者和控制者,是掌握全局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财务管理和统计方面的实际资料。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际活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以及较强的分析能力。在案例讨论中,有时候会遇到学生提出的棘手问题,可能会阻碍讨论的顺利进行,这也对教师控制全局,善于引导,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提高教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能力可以多种途径相结合。从高校管理层面来看,应针对学校现状,制定鼓励政策。如,提供教学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编写案例。从教师自身来看,可通过参加理论与案例教学培训,参与企业实地调研活动,提高案例教学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三)现代化教学技术是案例教学开展的保障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将财务管理案例中的图像、文字、表格、数据等信息快速的传递,并实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从而使案例教学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如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背景陈述、小组讨论、学生案例设计与PPT制作等环节,均离不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因此,我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研究中,积极筹建或完善仿真型、多功能型、网络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是案例教学开展的物质保障。
(四)恰当的教学规则设计是推进案例讨论教学目标实现的动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 教学
财务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以及收益分配活动,涵盖了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具综合性的活动,同时财务关系又代表了企业财务活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服务于公司或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须立足于整体大局上看问题,也须关注企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来自于生产管理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保证了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教师主要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授课。虽然也举例,但往往是为了说明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观点。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教学特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处理模糊性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方面,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研讨会、课堂讲授等九种管理类学科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案例研究在这些学习方法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居第一位,在知识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方面居第二位,在态度转移和人际关系培养方面居第四位。案例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又可增强学生财务管理的实际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也存在许多限制,当讲授的内容较为抽象,不能明确表达的时候,比如资产定价和风险评估等抽象化的知识,案例教学可能会失效。而且案例教学通常要求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都投入精力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有些学生不习惯主动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此时案例教学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财务管理教学不能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配合。第一,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就是结合企业现场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财务管理中部分内容与现实的工商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如融资方式中的股份融资。学生不了解股份融资实践,很难在案例讨论时发表恰当的意见。如果采用现场教学法来讲授这部分内容,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亲自讲解股份融资的运作过程,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场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现场接受教育,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里先学习、录像,然后根据录下来的现场讲授课程,或者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现场;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辅助模拟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各种管理能力。常见的模拟教学法有计算机模拟法、ERP沙盘模拟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模拟教学需要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环境。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基本条件(如企业现有资金、生产能力、资本结构等内部条件和市场需求、竞争企业状况、经济条件等外部条件),要求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在给定的条件下作出有关决策。
二、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
财务管理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目标更加关注学生能力。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配套改进,须构建以考核能力为导向的考试制度。
1.变常规理论测试为复合测试。
即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综合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的表现。
2.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相结合。
财务管理考核包括考试和论文写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小论文(论述一个题目)、项目论文(包括一个项目的准备、发展、运作、数据收集、分析等)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考试模式可以灵活设置考试题型和结构,通过不同的考试形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
三、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案例,使学生在对案例解决过程中,不偏离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再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并向学生阐明学习的主要任务。
2、实现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否充分的调动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引导,而不能剥夺学生自主解决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
3、组织案例总结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剖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当解决完成一个案例时,就要对该案例的特点,所体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注意让学生重温自己剖析这个案例,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和步骤,并从中获得经验,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四、总结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领悟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英华.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6).
[2] 谭绿.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20).
[3] 王瑞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要为企业发展服务[J].硅谷,2008,(22).
[4] 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胡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 蒋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与实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4).
关键词:高校财务;服务规范;服务方式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04-02
高校财务服务规范,是指高校系统财务工作人员特别是服务窗口部门,在财务管理,处理财务事务,办理财务审批业务,提供财务对外核算等服务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办事规则、服务纪律及言行标准等。
一、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服务规范制度
1.财务服务规范制度合理化
财务部门可以邀请学校其他部门代表共同参与服务流程的设计、论证、审验,制订一系列《职位职责说明》、《部门规范化服务细则》及办事流程和引导图,将关联审批,统一办理,限时办结等新措施纳入服务制度中,切实使服务更加快捷、周到细致,切实使群众办事更加省事方便。
2.财务服务规范制度公开化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制订服务规范公开规定和服务规范公开目录,列出需要公开的事项。财务部门应按制度透明化办事的风格.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的条件、程序、时限等为客户提供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机制。
3.财务服务规范制度公开渠道多样化
建立信息公开服务中心,及时公布与高校人员利益密切相关的服务规定、工作信息和动态,基本形成公众信息网,将高校财务部门的服务内容、前置条件、办事流程、表格样式在网上公布,让服务对象上一个网站就能点击所有事项,解决所有问题,并与口头告知、电子触摸屏等立体化、网络化的公开渠道相结合。
二、加强高校财务人员规范化服务理念的培训
1.组织设立高校财务服务规范培训课程
会计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一项“强制”措施。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都是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与协调,并由其所属的会计教育中心(或会计函授站、会计学会、会计事务所)承担具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与之配合,各高校可以设立财务服务规范培训课程,定期定点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服务规范的培训.。从培训课程的形式上也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可以采取系列课程、专题课程和案例课程等多形式的课程培训;二是注重课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以满足会计人员的事后查阅,这些课程资料应包括法律法规、言行标准等相关信息;三是培训课程课件的设计应尽可能便于学习和保存。
2.注重教材编写工作,提高服务规范培训效果
高校会计人员服务规范的培训,教材资料编写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培训的水平和效果。编写实用、高水平的培训教材是培训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广大会计人员对教材内容要求最多的是高校贯彻执行财务服务规范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及要求,所以,这方面内容应成为培训教材的重点,尽可能编写的全一些、细一些。作为高校财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学习的内容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总之,教材应强化会计人员规范化服务的理念、依法行政的习惯、按规范程序办事的作风。
3.建立财务人员严格的培训考核机制
对于财务人员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其对财务工作中实际服务问题的理解。考核可采取考勤、考试等多种形式。考勤是必需的,但主要还在于书面和平时工作中的考核。书面考试不要拘泥于原理概念的解析,而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要把那些对工作有较大使用价值的知识作为必考的内容,案例考试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考试可以考察财务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对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发表个人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书面的文字。书面考试一定要保证考场纪律的严肃性,以督促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确保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稳定和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财务工作人员对服务规范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严格自律、文明服务、态度端正、举止端庄、文明礼貌、言行检点、待人诚恳热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另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配套的考试题库和考试档案。
三、高校财务服务规范方式的创新
财务管理部门应着力服务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服务的品质。以是否有利于加快财务部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是否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为出发点,以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向规范要质量,向服务要效率,公开政务,优化流程,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规范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部门文化的创新
部门文化是控制部门内部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价值观、制度规范、行为标准及共同愿望的总和。部门文化是实现部门目标的背景条件,是部门整体价值和精神的体现,具有根本性和本原性。部门文化的创新是提高部门管理和部门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部门文化的创新、提炼、倡导,可以形成部门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主要作用包括凝聚部门力量,约束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积极性,协调员工工作.促进部门提高效率和效益,为部门改革提供动力。
2.部门财务管理的创新
部门要确立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确立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管钱管物,而是以人为核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当前,许多高校创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推广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是将校内各二级单位、经济实体等会计的核算工作集中起来,统一办理。这样,相对独立的会计单位被划分出来,归财务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从而财务部门可对其加强监督和管理。会计集中核算更能适应高校的改革要求,使财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在核算方式上,核算中心普遍实行的是见面报账,在创新上可以实行不见面报账及贵宾报账方式,等等。
3.财务人员人人都是创新者
每个员工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新“点子”放进“点子库”,这个“点子库”可以是设在部门内部的小邮箱,也可以是一个开放的内部网络论坛。在这个“点子库”里,员工可以把任何想到的点子放上去,如“能不能在人头传动的核算大厅放一点轻松的音乐,缓解一下大厅的紧张气氛?”“能不能把座位编的更好,让大家更好的沟通?”全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都可以看到这些想法,并通过评价和打分,使这些想法慢慢完善和具体化,最后能够用于实践,让员工亲眼看到自己的创新能给部门带来巨大的价值。
编者按:2010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于2010年5月15日~16日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举行,146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了此次考试。本次考试较往年有一些新的变化与新的趋势,结合考试相关情况。编者对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大纲变化与各考试科目予以汇总分析,以期为考生提供参考及启示。
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科目主体特点表现为:总体难度不大;增增强分析推理能力;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下就各科目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中级会计实务》总体难度不大
2010年《中级会计实务》题目难度,无明显变化。单项选择题方面,今年的题目难度一般。根据考查的知识点可以看出,基本上每章都涉及到了。体现出了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分析历年考题,发现“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的知识点连续3年被列入考查之列,且题目基本一致,体现出了“考试突出重点”的特点。其他章节的题目也是如此,如债务重组、无形资产等内容。多项选择题方面,历年来都是考生头疼的题型,稍有不慎,就会多选、漏选。要想在多项选择题上拿到可观的分数,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考生对教材内容要融会贯通,而且知识面一定要广,要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计算分析题方面,今年的题并不难。如第1题,该题虽小,五脏俱全。涉及到或有事项、日后调整事项、所得税等内容,但都是简单的涉及,属于基础性内容。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该事项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不能根据实际损失调减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应该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本题中原来多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故转回多确认的即可。这一点绕了个弯,考生可以比照日后期间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发生销售退回,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这是教材原版的题目,只是换了一下事项。所以,对教材内容的灵活掌握是很重要的。正应了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计算题关键是掌握分析思路。综合题方面,今年综合题考查的角度确实与往年有些不同,一改历年以账务处理占主体内容的风格。变成以文字表述为主的情况。遇到主观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尤其是从未见过的主观题更应如此。今年这类题目应该先从题目要求入手,把握要求,根据题干逐一攻克。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先去看题干。因为一道综合题,少则千字,多则几千字,读完题干,或许半小时就过去了。考试时,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所以,做题关键要从要求人手,根据要求逐一攻克。《中级会计实务》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要想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还应熟悉该课程的命题规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经济法》增强分析推理能力
2010年《经济法》从整体卷面看,虽然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2010年试题的题型和题量均与2009年相同。单项选择题为25道、多项选择题为20道、判断题为10道、简答题为3道、综合题为1道。主客观题的分数比例大约为3:7,从分数比例来看,考生一定要非常重视客观题,客观题的准确率决定了考生是否能够通过考试。单项选择题单选题的整体难度不是很高,大部分的题目都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题目叙述的复杂程度比较高,这需要考生能对法律、法规有准确和完整的理解。从整套试卷单选题的命题思路和趋势来看,准备参加2011年考试的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复习。做到这一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看教材,教材内容是考试的根本和基础。多项选择题方面,其难度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这一章,其他章节的题目与2009年相比难度不大。对于以“下列关于×××内容的说法中。正确(或错误)的有”这种方式来测试的题目一如既往地增多,可以预测到,这类出题形式将继续保持为中级《经济法》考试题的出题风格。遇到这种题目。需要考生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而且能够综合运用。在学习《经济法》时一定要注意,单纯的记重点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在多项选择题的选项中,总会有一个选项并不是大家所复习的“重点”,它如果与重点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考查,将是非常难以选择的。判断题方面,判断题有一些题目直接引用的是教材上的原话,本身不难。但由于采取倒扣分规则,让考生做起来胆颤心惊。另外,判断题还出现了几道考点较“偏”的题目。如果题目中故意将一种情况的特殊情形作为条件阐明的,考生就一定要格外小心,也许陷阱就在于此。对于简答题,大部分考生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没有考过于出格的题目。简答题方面,没有考查具体的所得税计算,而是让考生分析企业缴纳增值税申报时的问题。综合题方面,今年合题的考点为《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证券法》的结合。该题目的出题风格一改往年分步提问的方式,而以“分析指出上述所有事项有哪些违法之处”一问来作为问题,从提问方式上看,增加了回答和阅卷的难度。只要认真静下心来分析过题目的考点并不难,知识点都是学习时经常遇到的。对于《担保法》部分的考查上,有一个地方稍微要留意,就是关于企业设备抵押登记的问题上。本题要求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来解答而不是《物权法》,此处不太清楚出题人的思路,而且问题中所说的根据《合同法》回答问题,但题目也不涉及《合同法》的考点,需要考生颇费周折。综合各个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级《经济法》学习中要求全面研读教材,一定要脚踏实地的把每个知识点掌握好。另外,职称考试越来越注重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题目提示的线索中找到相应的考点。因此,单纯盼记忆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在复习中注意对法理法规的理解,通过做题来增强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通瓶颈,突破自我,顺利通过《经济法》考试。
《财务管理》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2010年《财务管理》从整张试卷上,能看到考试的一些变化。一是案例题测试力度加大。2010年《财务管理》教材变动比较大,对整个知识框架体系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教材新增了税务管理这一章,与实务联系比较多,增加了更多的实务分析题。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以往的试题中,涉及的案例题很少,一般重在理论介绍,只要考生记住公式,会套用公式计算基本就能过关。2010年教材的这一改革,在今年的考试试题中也有所体现:主观题中与实务相关的内容开始增加。主观题大约有一半是需要进行一定分析的。比较典型的是综合题第2题的第3问,原题如下:“分别站在企业和投资者的角度,比较分析甲、乙、丙三位董事提出的股利分配方案的利弊,并指出最佳股利分配方案。”对于这样的分析题,要求考生不仅能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相关公式,而且要学会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将其付诸于案例题的实践中,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二是重点难点比较突出。考核面广通过对所有题目的知识点分析后发现,此次考试对于知识点的覆盖相当广泛。若有的考生一直只关注某些重点章节的话,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财务管理》共8章内容,其中第1章不可能涉及主观题,那么可能涉及主观题的有7章,而考试涉及的主观题有6道,也就是基本上每章都会涉及主观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存在重点章节之说。对于客观题,涉及的知识面同样很分散,基本上各章都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这给广大考生以提醒作用,在进行学习和复习时,不存在重点、非重点,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是比较全面、分散的。新增内容突出从试卷题目看,对于教材新增内容考核的比较多,尤其以第7章税务管理最为突出。第7章的分值分布进行了简单汇总后发现,每种题型都涉及第7章的知识点,总分值达到12分。同时,对于新增内容,如果涉及到了主观题,那么主要是对教材例题进行简单的改编。因此,对于新增内容的主观题,只要考生把教材的相关例题掌握好,应该完全可以应付考试。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无偏题怪题从考卷试题看,大部分题目都是平时强调的重点、难点,很少有偏题、怪题出现,基本上没有超过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客观题主要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同样,主观题的出题点也没有脱离教材重点内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分别是现金预算、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经济订货量、直接投资税收筹划、项目投资、资本成本、股利分配等。这些考点都是老师授课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在辅导书中也有重点体现。综合性有所增强纵观整套试卷,比较有新意的方面体现在主观题上。前文已经提到,案例分析题有所加强,对考生如何运用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考试的综合性也有所提高,很多主观题都涉及两章内容,这对考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对知识点有综合运用的能力。例如计算分析题第1题,就涉及了两章内容,考核的知识点分别是应收账款的收现和应收账款的保理。对于第二个知识点,要理解“应收账款保理”的概念,然后才能继续做题,如果对知识点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很可能题目不能做全。这样的知识点搭配比较新颖,无形之中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从总体来说,考试难度适中,与往年考试难度相差不多。题型也与往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今年考试的主观题中,涉及分析的内容,也就是增加了案例分析这部分,这是今年考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