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时间:2023-05-29 17:5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作文

第1篇

阅读与世界

(1)把音符咬疼了 高咏志

(5)班长有啥了不起 徐玲

(13)故事情节出形象 刘殿学

(15)鼹鼠的朋友 胡凡良

(17)新年礼物 任小霞

(19)我知道冬天为什么冷了 金珊珊

(20)鸡蛋树 梅子青

(21)吹牛皮 丁丁

(23)“自以为是”和“勇于改过” 王宝琪

(25)句号先生来帮助 鲁冰

作文万花筒

(28)谁不说俺家乡美 江一帆

(31)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傅桔红

(35)以小见大 引人关注 鲁江

(38)xx,我想对你说 傅桔红

(42)为文章注入时尚因子 石冯娟

(45)有条有理表达“情” 张家明

(47)写好心理活动 陈志勇

(4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梁俊浩

(50)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苏晓洋

(52)泰迪 童年

(53)我家的新成员 张俊杰

(55)粽香 年味 周加茹

(56)午睡恶作剧 刘家奇

(58)惊心动魄的5d电影 施昊天

(59)“小馋猫”弟弟 王昊

(61)我的名字多多 宋雨晴

(62)我的野蛮妈妈 郭金东

(64)神奇的大白兔奶糖 赵姝婷

(65)郁孤台 凌于婷

(67)胆大的我 朱忠亮

(68)我找到了幸福 孟彦名

(70)蒲公英 陈雨婷

(70)亲亲小雨点儿 王梅力

(71)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邱慧茹

(72)爷爷的菜园 陈敏

(72)电脑迷老爸 蔡睿阳

(73)美丽的草地 罗峰

(74)小白兔 潘思冉

(74)洗“脚” 储永岫

(75)假如我是一棵树 李乾艺

(76)我想有这样的朋友 郭洲彤

数学金钥匙

(77)最佳调配方案 唐慧彬

(79)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顾东春

(80)今日“智多星” 杨洋

(82)巧找“重叠后的图案” 丁学明

(84)合理安排座位 沈亚

(86)森林王国游历记 丁学明

(88)迷途知返 林丰

(89)挑战自我 吴长顺

(90)智力游戏 许志龄

(91)我们被谁耍了 张秋蕙

(92)期期有奖 无

(93)智慧葫芦 无

(f0002)两头受气 无

(i0001)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自测题 无

(f0004)浪花朵朵 无

(i001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单元自测题 无

第2篇

四(2)班  刘银昌

 

新的学期开始,教学上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学期是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强化教学,为高年级阶段打好基础,现针对本班情况,作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在上学期期末的教学质量检测中,班级成绩一般,平均分68.86分,良好率15.52%。及格率75.86%。差生虽然不多,但优秀者也较缺乏。大部分学生基础一般,学习较吃力,兴趣不足,难以取得优秀成绩。

本学期把阅读和写作作为重点,要求学生们多读书、多看书、多下笔,努力培养语感,积累素材,以训练促思维,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其他科任老师协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简析

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8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要求认识188个字,会写172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其主要特点有: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筒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围绕目标设计训练过程,逐步提高要求。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有质量的提问,加强训练,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指导,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作文训练,尽心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优生、后进生提出符合他们学情的要求。

五、教学进度表

1至2周: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古诗词三首

3至4周:万年牢;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5至6周: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夜莺的歌声

7至8周: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周:复习、期中考试

10至11周: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2至13周: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语文园地六

14至15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16至17周: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

18至20周:期末复习;考试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XX人,男女生各XX人。这班学生有一半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有少数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需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XX、XXX、XXX、XXX等几个同学智力和基础都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争取在现有基础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8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末尾,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18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掌握本册生字200个,会写相关的词语。继续练习对对子。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

2.写好自读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8.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

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30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25篇(段)。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继续学习写评语。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7.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汉字活动。

2.阅读文中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发展及其影响。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月10日—2月14日

6

开学第一课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10号开学

2

2月17日—2月21日

6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3

2月24日—2月28日

6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草船借箭

4

3月2日—3月6日

6

6、井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

5

3月9日—3月13日

6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国庆放假7天

6

3月16日—3月20日

6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汉字

7

3月23日—3月27日

6

9、古诗三首

10、军神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8

3月30日—4月3日

6

12*清贫

习作:他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检测

9

4月7日—4月10日(4月6日放清明节)

5

13、人物描写一组

14、刷子李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清明节放假一天

10

4月13日—4月17日

6

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五单元检测

15、自相矛盾

11

4月20日—4月24日

6

16、田忌赛马

17、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12

4月27日—4月30日(星期五放劳动节)

5

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检测

18、威尼斯的小艇

劳动节放假一天

13

5月4日—5月8日

6

19、牧场之国

20*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14

5月11日—5月15日

6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检测

15

5月18日—5月22日

6

21、杨氏之子

22、手指

23*童年的发现

16

5月25日—5月29日

6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

17

6月1日—6月5日

6

第八单元检测

综合复习

18

6月8日—6月12日

6

综合复习

19

6月15日—6月19日

6

综合复习

20

6月22日—6月24日(端午节调休)

3

综合复习

端午节放假一天

6月28日—6月30日(端午节调班)

第4篇

关键词:习作教学 积淀 活动 体验

人教版新课标中对习作教学安排在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后,所以很多教师常常是在单元即将结束时才开始关注习作,然后草草布置,再匆匆指导,结果往往达不到很好的习作效果,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也无明显的帮助。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应该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全盘考虑习作教学。

一、提前热身,做好积淀

当前的习作教学在习作前一天布置或从审题那一刻开始,显然有悖于学生习作规律。习作是生活的一种折光,对于一些体验,有的学生可能早已完成,只是潜伏在大脑深处需要设法唤醒;而更多的经历却可能是学生陌生的,需要在习作前经历一段时间的热身、接触、熟悉、甚至亲历,学生才可能有初步的积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一项任务驱动,使不甚清晰的印象清晰起来,使不甚熟悉的领域有所涉猎,这时学生才可能有话可讲,有想法与人交流。所以,学生的习作应提前开始!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甚至在开学初就予以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向生活开放,向书本开放,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学习课文的积累和感受。比如指导编写童话时,引导孩子提前进入童话世界,布置孩子们充分阅读童话故事,进一步感受童话的情节、语言等特点。指导写小伙伴的作文,可提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同学或小伙伴,注意他们的言行细节,同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写人的文章和书籍,学写小动物的作文时可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与小动物亲密相处,建立友情,甚至可以买来小动物亲自喂养,进行观察,积累鲜明的表象……正是有了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语言积累,孩子们的习作才会精彩纷呈,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才会如此神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观察日记×则》为例,在进入本单元学习时,教师就应该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亲历观察过程。如建议学生培植蒜苗、种植大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也可以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随时做好观察记录:还可以在教室内种植一种植物,集体亲历观察。但此时学生的观察可能还很粗浅、缺少方法,针对学生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及时提示学生从本单元阅读篇目中汲取科学的观察方法,如作者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抓住一点或几点连续观察、边观察边思考的?观察时怎样和想象结合?观察结果还要随时记录,等等,这就是从读学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在实践中运用,这一过程学生在真正亲历,本次观察日记才可能在学生原有的习作基础之上有所提升。

二、全面规划,丰富活动

既然一进入单元学习,习作活动已经开始,那就不能功利地把习作布置成一项任务到季节再“收割”,我们应做好全面规划,把单元习作策划成一次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它成为本单元学习的丰富元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习作为例,本单元讲的都是科学家、艺术家或普通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敬佩的人”在四年级学生头脑中可能有模糊的概念,但“为什么敬佩”“还有哪些人也值得敬佩”学生却并不见得非常明晰。怎样帮助学生再次叩响自己“敬佩的人”的门栓,或者再去探访一些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去对方家中小坐,从而架构并丰满自己的敬佩偶像呢?教师有必要和学生共同亲历一次丰富的语文活动。我们可以策划这样一组语文实践活动:

1.采访。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敬佩他们?把“敬佩的人”具化,与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同时弱化学生习作的恐惧心理。身边的亲人都有“敬佩的人”,敬佩的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普通人,仔细观察、耐心寻访,伸手可及。

2.阅读。阅读单元篇目和同步阅读教材及精选的名人传记故事五则,把学生的视野拓宽,认识更多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人。在与更多心怀高远目标并不懈追求的人物对话时,学生内心会有所触动,相信本次主题阅读,对学生既是一次名人探访之旅,可能还会是一次有意义的人文洗礼和有力的价值观撼动。

3.探访。经历前期的活动之后,反观自我,我“敬佩的人”是谁,他有何值得我敬佩之处?目标锁定!若是目标就在身边可作进一步探访、观察,甚或采访了解他(她)的人,从而获得更多的讯息;若是在阅读中相识,那可继续阅读追踪,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他(她)的可敬之处。如此实践,“我敬佩的人”会站立在学生面前,丰满鲜活、生动可感。

4.分享。系列活动之后,学生心中“我敬佩的人”呼之欲出。及时安排交流分享,既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展示前期活动实践的收获,满足活动体验的愉悦;又了解伙伴“敬佩的人”,分享成果,拓宽视野;还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做好相应指导。

如此体验,学生经历的是听、说、读、写的全过程,到这里,习作前期的准备才算真正告一段落,接着要完成的才是习作的点拨、动笔、修改、讲评一系列活动。

三、利用资源,多种体验

如果把单元习作策划成一次丰富的语文活动,那么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可利用的资源就太丰富了,单从练笔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就可能有多种形式的体验。还以“敬佩的人”为例,可作如下尝试:

1.调查报告。前期的“采访”是一次主题口语交际活动,有了充分的言语实践,学生从不同对象处获得了零散的讯息,但稍作整合就是一份内容充实的调查报告。如果此时鼓励学生动笔记录下来,既有材料、又有感受,学生并不觉得困难,会欣然动笔。

2.读后感。大量的阅读之后,许多可敬之人、可敬之事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选择其一记录下其人其事,如果能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练习机会。

3.素材筛选。目标锁定之后进行的是定向探访,此时关于敬佩的某一人,定会有大量的讯息进入学生视野,学生要做的是梳理事件,选取典型。这个筛选工作教师要从旁指导,我们可以以一名学生选取的众多事件为例,一一列出集体合作筛选,帮助学生明晰哪些是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这是习作选材的有效训练,可有针对性的安排。

第5篇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男生12人,女生9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三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本学期教学的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三、本学期的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

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2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7、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

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各临写和,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三)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以”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

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四)习作练习

第6篇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对观察任务充满激情。

一、学观察,广进“材”源

优选作文材料的前提是占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习作“言之无物”的问题。吴立岗教授认为,“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中年级最佳的习作形式是观察作文。只有学好观察的方法,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体验,才能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文。

(一)抓特点的观察

以写作为目的的观察,最大的任务是“调动五官去感受生活和事物的特征”,然而,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特点”。一名学生写道:“我的小金鱼真可爱。圆圆的眼睛,长长的尾巴,嘴巴一张一张的,还有两个小小的鼻子,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呢!”通过这段描写不难看出,学生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还发现了不容易发现的小鼻子,但她并没有抓住金鱼最大的特点,如鱼鳞、会游泳,所以读起来根本就不像一条鱼。

“抓特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特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写我自己”。为了帮助学生找特点,我们准备了观察表(见表一),要求学生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外貌,记录下自己最满意或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的性格与爱好等做自我观察,并采访家长、同学等,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更全面的确定。在表格中用概括性的词语或者短句进行记录,使学生采集的第一手素材尽量接近真实的自己,在作前指导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筛选”。

课堂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逐条汇报自己的作文观察表吧。

蒋曜阳:我外貌最大的特点是塌鼻梁。奶奶说一家三塌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是祖传的,是他的一个记号。怎么说才能更有趣呢?

生:这是防伪标记。

师:你有防伪标记吗?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的,如疤痕等,一个疤痕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呢。

(生整理修改观察表,寻找自己外貌上的最大特点。)

课堂教学片断二:

师:谁来说说你的性格特点。

张思弈:(实物投影展示观察表)我有时温柔、内向,有时脾气暴躁。

师:同学们,你们对张思弈的印象如何?

(大多数学生倾向温柔内向型。)

师:同学多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选择什么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呢?

张思弈(想了想):其实,管理班级的时候,我很自信。

师:那么你能否将处事果断、自信的班长形象,作为典型材料呢?这样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呢!

(生修改观察表,寻找性格中最精彩的一面。)

“特点”就是最与众不同的“点”。在整堂课中,教师紧紧围绕观察表指导学生提炼、修正自己的特点,并找到能体现特点的典型事例。经过这样细致的观察指导,学生准备的材料个性鲜明,消除了千人一面的弊端。对学生而言,“抓特点”并不简单。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探讨观察对象的最大特点,并围绕这个特点作重点观察,如早春校园景物观察中就可以通过一组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玉兰花苞毛茸茸的,形如毛笔,花瓣洁白硕大;白梅花苞圆圆的,小小的,极像小青豆,花开洁白细密等。“抓特点”要抓到实处。

(二)连续的观察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对观察周围事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连续观察。连续观察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对某种事物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准确了解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变化。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本册我们安排了三次连续观察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第一单元的校园紫薇花开花过程观察记录;第二单元的吊兰小植株在水培状态下,气根生长变化观察记录;第五单元的饲养小动物观察活动。

以第一单元紫薇花观察活动为例,先下发观察表。(如表二)

紫薇花观察表

记录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连续观察”的要点是发现事物的变化。紫薇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花,花期较长,花朵次第开放,往往在一个枝条上就能观察到包括花苞、盛开、凋谢、结果各个阶段的形态,非常适合做连续性观察。在观察表的引领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紫薇花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为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在“连续观察”起步阶段,教师的观察导向必须明确,并及时反馈,不能放任自流。如紫薇花的观察表不能一发了之,重点部分必须分步分时渐次完成:今天观察紫薇的花苞,记录后交流反馈;明天观察紫薇盛开的花朵,包括花瓣、花蕊等;记录后交流反馈。连续观察要边观察边发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自由的观察

“光吃细粮,营养不良”。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下观察,储备必要的观察知识和观察技能;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地、有意识地寻找有价值的观察对象,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记录生活,是形成观察能力的有力保障。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有了“记事本”,或长或短地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观察。班级创办了《作文周报》,专门刊登学生的生活小记录。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用心记录,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人写下了5本小日记,近万字的“记事本”精彩纷呈:

忽然,狂风怒吼着、咆哮着袭过来!大树弯着身子,枝条疯狂地摇摆,绿叶儿在风中挣扎,哗哗作响。狂风呜呼呜呼地刮着,如鬼哭狼嚎一般。咆哮声不绝于耳,大地瞬间变得尘土风扬。(夏恒露)

夜空中,点点繁星正漫步着,踩出银色的光芒,闪闪烁烁。这些可爱、机灵的星星眨巴着,好像无数小眼睛,明亮晶莹,在天空中忽隐忽现,不断跳跃着…… (孙麒皓)

放入水中后,高锰酸钾立刻就沉入水底。它们后面留下一道道足迹,像蜗牛走过的地方,又像是下了一场紫色的雨。搅拌后,高锰酸钾慢慢散开,像雾气般,继续搅拌,它又像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在杯子中掀起了一圈紫色的 “尘土”。(盛钰凯)

“自由观察”重在“练眼”,能将生活中的小事、小景,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一刻记录下来。“记事本”中这些美妙的文字都是学生用心观察、思考的结晶,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学生的原味童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自由观察”不等于“自流观察”。实践证明,学生的日常记录也是需要教师引导与鼓励的。如班级创办周报,一周进行一次集中的优秀日记讲评展示,不定时地对优秀日记进行宣读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效果最佳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有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及时了解科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放学前对学生的日记选材进行简单有效的交流指导,拓宽自由观察的空间。

二、学构思,广开“材”路

“构思”是提炼主题,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写好习作的奠基石。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构思就是材料的提取与加工的过程,解决的是写作中“言之有序”的问题。在作文前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怎样优选材料,有序表达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一)优选指向中心的材料

小学生习作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其中写好段落,是打实学生习作基本功的重心所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重点应从片段练习开始,以课文的典型语段为例,踏踏实实地进行优选材料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喜爱的小动物”,课文有《白鹅》、《白公鹅》(略读)、《猫》、《母鸡》(略读)。这四篇课文都用明贬暗褒的手法,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文章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段式,层次清楚,是指导学生“根据中心选材料”的典型范例。

课堂教学片断:

师:(出示《猫》的片断)老舍先生认为猫的性格怎样?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师:你发现吗?老舍先生写猫的性格,选择的材料很有意思。

生:我发现他选的材料都是互相矛盾的。

师:这样矛盾的材料组合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是为了说明猫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不可思议。

师:对,为了表现猫的性格古怪,作者选的材料也很古怪,看似矛盾,实则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你饲养的小动物有怎样的性格呢?先用一个词概括,再从观察材料中选择能体现这个性格的材料,写一个片段。

(练习用总分的方式写一段话,要求用总起句概括小动物的特点,选择的材料能突出这个特点。)

“指向中心”的选材训练一般分为三步:即什么是中心,怎样提炼中心,选择怎样的材料突出中心。作文的许多规则都蕴含在典范的文章中,小学生的选材训练应以教材为例,实实在在地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用“例―规”法总结出作文规则,以此举一反三,进行变式练习。这样指导学生优选观察作文材料,能起到很好的梳理思维的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有序。

(二)优选明显变化的材料

在连续观察中,事物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明显变化,或一些突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如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后,我们针对吊兰的气根生长过程开展连续观察。每组分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培植瓶和两棵已经蔫蔫的吊兰小植株,每天观察记录小植株的变化,重点观察气根的生长状况。在连续观察的十几天里,教师每天及时收齐观察记录本,及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在班里宣读观察特别仔细的记录,为学生准确、形象地记录气根变化打好语言基础。由于资料充分,再加上平时细致的观察记录指导,本次作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整理写作。教师则侧重写后的讲评指导。

讲评课片段实录:

师:对描述对象的观察是否精彩,主要看重点部分的描写是否清楚、吸引人。我们此次习作的重点描写是什么呢?(A.气根;B.气根的变化)

生:我认为是气根的变化。

师:怎样把气根的变化讲清楚呢?请大家仔细看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令我们眼前一亮的变化是哪几次?

(生迅速翻看记录本,议论纷纷)

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原样――抽芽――伸长

细绒毛――绒毛变绿――绒毛变细须

师:让我们再次见证那几次令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瞬间吧。(出示按生长过程精心拍摄的照片,再次印证学生的观察。)

师:让我们看看各个阶段的精彩记录。(出示优秀学生记录片段)

小植株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它大口大口地喝水,叶子也渐渐舒展开了。碧绿的气根上抽出了米粒般大小、雪白的芽儿,可爱极了。(蔡松呈)

第二天,它的气根伸直了,尖端长出了一段雪白的根,就像一只冬眠的小白熊刚从树洞爬出来的样子。(史肖博)

气根展开了,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小绒毛,好像冬天冰柱发出的冷气。(曹锦驰)

雪白的气根尖上长出了一点绿,好像所有的生命力从这一点绿上开始绽放。接着全部的气根都绿了,长出了雪白的根须。那根须跟山药的根须差不多,不过,小吊兰的根须更加雪白纤细。(孙麒皓)

“明显变化”的材料,往往是隐含在学生众多的观察记录里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可是想从中挑选出精彩的部分并有序地写下来,也并不容易。因此,在集体的连续观察中,教师可以全程陪同学生的观察活动,有意识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对象的一些明显变化,或有趣的瞬间,做好作文选材的“前构思”,强化观察表象;在自由进行的连续观察中,教师有时无法亲临学生观察的现场,如在家进行的小动物连续观察中,教师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观察对象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认真关注学生的连续观察记录,小动物出现“明显变化”的那次记录前打钩做记号,如小狗今天受了惊吓,小乌龟开始冬眠,小金鱼抢食打斗等,帮助学生厘清材料,优选材料。

(三)优选先后次序的材料

细致的观察要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而第二学段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并不清楚他所观察的对象的生长规律,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观察校园紫薇花时,拍下一张照片,里面可以看清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各个阶段的所有形态,但由于紫薇的花苞和花谢后的果实非常相像,出示图片的时候,多数学生却并不清楚各种花形之间的联系。本次选材指导的关键就是对照图片,从观察记录里找到相应的文字,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

师:在这张图片里,你能找到紫薇开花过程的各种形态吗?

生:我找到花骨朵。

师:哪个是花骨朵?

生:圆圆的,像颗小豆豆的。

师:可是这里有两种小豆豆,它们是不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经过比较,学生有了惊喜的发现:紫薇的花苞头上有微微的几条裂痕,对照花朵张开后的形状,他们发现,裂痕张开的时候,花瓣和花蕊就是从开口的地方吐出来的;当花谢以后,又结成了一颗小豆豆,但是明显比花苞时大,更重要的是头上的裂痕没有了。)

师:现在你能根据图片,排列出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吗?

根据回答板书:花苞――裂开――花瓣――花蕊――花谢――结果

师:根据板书,从你的观察记录中找到相应的描写,按照先后次序将这些材料重新排列。

第7篇

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与读写结合相比,小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认真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活动。

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进行小练笔,让小练笔走进课堂。下面就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迁移运用”小练笔

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1.可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如老舍的《猫》一课,语言大师在开头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它的确……;说它……吧,……可是……”,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2.可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写小镇的早晨的二、三、四自然段,它们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先总写小镇的早晨是什么特点的,然后具体描写。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校园的早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3.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①公园里的花真多啊, ;公园里的花真美啊,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 。②天上的云真白啊, ;天上的云真厚啊, ;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啊, 。

二、“精彩语言”小练笔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仿写是模仿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练笔训练。小学生作文正处在扶床学步、呀呀学语阶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如《林海》中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林”描绘得很美。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大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美的意境。画面上美好的景色,唤起了学生的联想。此时,我让学生进行一次练笔:此时此刻,你走近了大兴安岭,面对这样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样的练笔,就能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一次绝妙的想象训练。

三、“文本留白”小练笔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此时,教师可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一位教师在上《可爱的草塘》(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用配乐朗诵把听课的师生带入一碧千里、风光奇特的北大荒,而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听了这段精彩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写下来吗?”有的写道:“我仿佛来到茫茫的草海边,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把我迷住了。一阵风吹来,草浪像一群快乐的孩子在奔跑,在欢笑。”有的写道:“我看到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凌凌的,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天上的飞鸟、岸边的芦苇……”在景色描写的补白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自由翱翔,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小练笔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还要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起到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写话水平的作用。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对待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至于这评价对“我”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看待的,我并没有把原文过早地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充分阅读和激烈辩论中,自己去深入体会,然后我才告知原文。这样让学生自主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再如在教学《检阅》一文时,在学习到博莱克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下转第65页)(上接第21页)时,我随机让学生进行了一番想象。想象拄着拐杖的他是如何进行训练,才有了检阅时的出色表现。并当作一次小练笔写了下来。

总之,课堂小练笔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小练笔”,乃至“生活小练笔”,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第8篇

《童年的回忆》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童年的回忆”既可以看成是命题作文,也可以看作选材范围。要求写的内容比较宽泛,只要是自己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都可以写。习作提示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两段文字,二是一幅插图。第一段文字强调的是习作的范围:“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要求回忆之后,写一件事,重点是有趣的事。 第二段文字是交待本次习作中要把有趣的地方作为重点,写具体。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自己感到有趣在哪里。插图是小同学在钓鱼、画画、捉蝴蝶,目的是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告诉同学都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可以写图上的内容,也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审题方法,明确习作的范围及具体要求。

2.指导学生选材,并能真实、生动、具体地写一件有趣的事情。

3.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和情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审题的方法,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

2.把有趣的地方写生动、写具体。

教学难点:

把有趣的地方写生动、写具体。

设计说明:

本次习作是在我校语文团队 “培养兴趣,真实表达”研修主题下进行的教学活动。确立这个研修主题的背景是因为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不会审题,选材不当的情况,甚至出现说假话、空话、套话、抄袭例文等不良现象。学生们往往是为了习作而习作,对习作兴趣不浓,缺乏自信心,为了解决这些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校语文团队确立以“培养兴趣,真实表达”为主题的教学实践研讨。

习作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仅仅靠教材安排的几次习作课就能实现的,我们团队采取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着手的策略,落实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真实表达的主题研究。

在课外注重积累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课外阅读积累。我们不只局限于课内阅读积累,更注重校内外开展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汲取营养。经常开展生活阅读交流会。课内注重引领方面,以本次习作“童年的回忆”为例,在习作教学时,我们注重从选材、读写结合和评价讲评等几个环节对学生写真事、抒真情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课文中童年的趣事和欢乐让我们至今难忘,那么哪篇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师:作者真有本事,只是记录了自己童年里一件真实的事情,就让大家喜欢上了他美好的童年。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作家,把我们童年里的事情也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童年里的趣味。

二、明确要求,由说到写

(一)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默读。思考习作的具体要求。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这段文字,认真思考这篇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然后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再给它标上序号。

2.指名读习作要求。

3.汇报明确习作要求。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习作的具体要求一共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相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审题的方法:(1)按照文字的顺序依次说;(2)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提取信息,弄清楚哪些话实际是一个要求;(3)把要求尽量归纳,概括地说。

教师相应板书:1.一件最有趣的事

2. 详略得当,写具体

3.写出感受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该从审题入手。从整体上把握习作的具体要求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选择材料,从读到写

1.回忆童年,再现生活。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回忆和整理自己的趣事,现在请简单地和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一下,你选的趣事是什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从你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件是否真实,是否有趣。

学生概括地汇报事件。

全班交流:事件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

2.典型引路,说具体。

(1)交流汇报写具体的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这么简单地说,我们也很难判断出事件是否真实有趣。还需要我们把这件事的经过说清楚才行,所以我们说的时候就得具体说一说。大家认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说具体呢?

(指名回答。)

师:在这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认为《捅了马蜂窝》最有趣,请大家再翻看《捅了马蜂窝》这篇课文,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的描写,把我们这些读者都深深吸引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师:看来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习作的方法。同学们,在我们叙述事情的时候,一般会把重点的部分详细地说,其他部分简要说,这就叫详略得当。

(2)指名把有趣的地方说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师:现在请同学在小组里把这件趣事的重点部分具体地说说,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一步判断这件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事件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是很困难的事情,他们不但需要方法的指导,更需要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支撑,唯有说清楚才能写得出来。)

3.感情自然流露写感受。

师:还有一个习作要求,就是要写出感受。感受就是你在写文章时真情实感的流露。可以随时地写出感受,也可以在结尾处写。

三、下笔行文,教师巡视

师:下面就是我们当小作家的时间了。同学们,打开你的本子,把你最真实有趣的事情用手中神奇的笔记录下来吧。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交流,教师总结

1.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评价。

师生从事件真实性、趣味性和写具体这几方面重点评价。

3. 总结评价。

师:课堂上时间紧,没有完成的习作大家可以课后完成,下次语文课我们要举行“作品会”,继续评析和修改大家的习作。

同学们,课堂上你们都愿意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跟大家交流,愿意在观察中积累生活,体验生活,其实这就是写作最好的方法,把生活里的事情真实地记录在本子上,就是作文。只要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多多积累真实的经历,大量阅读有益的书籍,你们一定会成为写作高手。

板书设计

童年的回忆

要求:

1.一件最有趣的事(真实)

2. 详略得当 写具体(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第9篇

【P键词】习作素材 积累 观察 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50-02

写作能力是语言素质的综合表现。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进行的是“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任务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学生习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感受单调,题材雷同;内容贫乏、空洞,毫无特点,缺乏创新;照搬照抄,缺乏真情实感;作文结构混乱等,而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限,见识面狭窄,是习作素材匮乏的主要原因。再者,教师重写法的指导,而忽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这也是导致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成因。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成了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善于观察是学生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对于积累写作素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抓住特点,按顺序观察

罗素说:“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处小景,一件小事,只要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就是好的习作素材。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有着各自的特征,学生在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如观察人物从外表特征、表情变化,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四季,从季节变化感受景物的特征。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有的学生喜欢观察某种小动物,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它整体的模样、大小,给人的印象,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其外型特征,比如样貌、身体毛色、尾巴等有什么特点,最后是它的生活习性等。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学生观察有顺序,思维才有条理,文章的语言表达才会层次分明。

(二)精于思考,用心体验

学生观察事物,不仅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用脑去想,注意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边思考边观察,这样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新鲜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在进行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爬山虎有更加真实的感知,笔者准备了植物爬上虎,首先让学生观察爬山虎长什么样。学生大都能抓住爬山虎的颜色、形状进行描述:“爬山虎的叶子绿绿的”“爬山虎的脚弯弯的。”笔者让学生用手去感觉,他们对爬山虎又有了新的认识:“爬山虎的叶子向上那一面滑滑的,向下那面却不滑”“爬山虎的脚软软的。”笔者抓住时机,总结出观察的方法:要想对事物有更具体的了解,除了用眼睛去看,还可以用手去触摸,有时还可以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最后还要用心想一想,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爬上虎的特点,并记住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在迁移写作时能学以致用。

二、挖掘教材资源,积累语言文字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为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提供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现实资源,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通过“读中悟情,以写促读”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活用习作素材,积累语言文字。如扩写文本的空白处,针对课文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内容展开来写。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第七自然段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租界里看到的这揪心的一幕,让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课文在写这令人揪心的一幕时,省略了许多语言描写,如果让我们帮作者填句子,添加哪些词句更能表达人物的心情呢?如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 ”;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对她训斥道:“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洋人的嚣张、妇人的悲愤、巡警的可恶、围观者的无奈。教材中有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结尾往往耐人寻味。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文本结尾,让故事在学生们笔下延伸。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由于感受到渔夫夫妇的美好品质,大多数学生都给故事续写了美好的结局,有的写勤劳的渔夫有一天捞到一个瓶子,里面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他们一家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写渔夫的孩子长大以后个个又孝顺又有出息,夫妇二人过上幸福的晚年;有的编写虽然不太符合情理,但美好的结局折射出学生美好的心愿,他们希望善有善报,希望善良的渔夫夫妇有美好的生活,等等。可见,学生从理解迁移到自己运用课文句式写作,体现了句式、段落仿写的层次性,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三、广泛阅读,丰富素材积累

仅仅注重知识积累,获得写作素材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开阔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人杜甫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多读、熟读、广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办法,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视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首先,要推荐好的读物,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如给学生推荐相关课本知识的拓展阅读材料。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健康、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化,如结合历史题材课文《将相和》《火烧赤壁》等,阅读有关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类课文,阅读相关科普读物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制定相应的阅读加分制,定期评选“阅读明星”。其次,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人准备一本“采蜜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老师每个月检查一次,期中、期末开展阶段性评比,鼓励学生积极积累。第二种形式是制作“阅读卡”。“阅读卡”主要是记录阅读篇目的主要内容,阅读收获和感受,还有向同学推荐的理由。学生在完成文字的编排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配上精美的插图,并定期进行展示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爱读、多思、勤写。

四、坚持写“漂流日记”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件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作文的形式和技能,忽视素材积累的指导,和学生写作中真情实感表述的指导,学生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对作文产生了惧怕心理。对于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为了使学生对写日记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笔者选择以日记作为记载写作的形式,通过“漂流日记”的方式促进集体写作机制,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本日记,组员轮流写日记,期末进行评比。学生在写日记的同时,可以一览其他组员的日记,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学到了同学作文的表达方法,打开习作思路,增强习作的兴趣。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不仅有东西可写,也有了表达的愿望,不仅提高了习作能力,也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学生“无话可说”的作文现状一定会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第10篇

把握契机,即兴作文

安排即兴的片段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因为,这些安排是教师的有意安排,对学生来说就会有一种新奇感,觉得很有趣,从心理上消除了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情结。而这种小片段式作文训练,又因其篇幅小、不限字数,可以当堂完成、当堂展示,使学生易收获成功的喜悦,令学生乐此不疲。

如:今年3月20日,延平区境内遭遇突发极端天气,瞬间乌云密布,旋即狂风暴雨。当时,看到天空突然白昼变黑夜的情形,笔者心中也十分恐惧。一道惨白的闪电划过教室门口,我吓得两手捂住耳朵,要尖叫,但冲到喉咙口的声音硬是被咽回肚子里。因为学生们更害怕,更恐慌,笔者必须安抚他们,让上厕所的孩子赶紧回来,站在走廊的孩子快回教室……事后,笔者当然不会错过这样难得的写作机会,将阅读课改成小片段练习。引导学生说说下暴雨时的情景,既可以写听到的雷声、风声、雨声以及校园同学因惊慌发出的各种声音,又可以写看到的天空、窗外、教室的景象和身边同学当时害怕的样子,还可以写自己的切身感受等。对此,学生们表现出浓厚兴趣,虽然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慌之中,但是大部分孩子都兴致勃勃地总结着自己的所见所感。他们说得有声有色,写得得心应手。当然,这样的即兴片段练习,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实告诉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抓住这样的练习机会,或给学生创造机会。

于是,就有同学写下了这样充满灵性的文字:

3月20日早上,天空仿佛被涂抹上颜料,黑漆漆的,很吓人。空气很闷,让人透不过气来。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就哗啦啦砸到地上,毫不客气,好像大地是他的敌人似的。紧接着出场的是雷公,他使劲挥舞着手中的鼓和槌,轰隆隆,那响声犹如山崩地裂,在走廊上的同学有的被吓得惊慌失措,有的一个劲往教室里跑。陈老师让我们不要害怕,她和我们在一起,还让我们轻轻地背古诗,缓解我们恐惧的心理。可偏偏在这时,教室里的灯突然灭了,同学们没有尖叫,黑暗中个个吓得捂住嘴,不敢喘气,连平时爱讲笑话的同学也不出声了。教室顿时变得很安静,静得只听得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

笔者选了一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朗读给同学们听,让他们评论,然后再点拨。听到自己的文章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朗读出来,一个个激情高涨。同时,还鼓励文章未被朗读的同学,并对积极参加发言评论的同学加以赞扬。通过这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借助想象,鲜活地表达了身边的景和物;而且写作自信心也树立了,为作文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借助文本,仿写片段

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含有丰富的联想成分,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优秀范文,不仅展示着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也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教师在细化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学时,深刻挖掘和巧妙利用,会使学生多方受益。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样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三年级学生写动物外形和人物外貌,一般都比较具体,能写出什么部位有什么,但没有明确的选择意识,不能抓住其特点。语言表达也往往千人一面,大多是“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等。要提升学生观察能力、表达的层次,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写作妙招。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这段话是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身上的部位还有头、眼睛和爪子,为什么只写了羽毛、翅膀和尾巴?为什么用“乌黑光亮”“剪刀似的”来形容羽毛和尾巴,而不写成“黑乎乎的羽毛”和“树杈似的尾巴”?为什么用了这样简短,结构相同的句式?当学生学会作者的观察方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白兔、大象等动物与燕子对比,指导学生迁移运用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

师:如果要介绍小白兔,你会选择他哪些部位具体介绍呢?

生:长长的耳朵。

师:好。小白兔长长的耳朵,总是竖着,时刻警惕来自周围的危险。

生:红红的眼睛。

师:小白兔红红的眼睛。像刚刚哭过似的。

生1:尾巴短短的。

生2:还有总是在动的三瓣嘴。

师:如果要介绍大象,你想突出他哪些特点?

生:“大”“重”。

师:得选择什么部位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生:粗大的象鼻,蒲扇似的大耳朵,像堵墙一样的身子,还有粗大如桩的四条……

师:好!接下来,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选择最典型的部位,写出这种动物的外形特点。

生1:一身洁白柔软的绒毛,一个圈儿一个圈儿地卷着,四只轻巧的蹄子,走起路来欢蹦乱跳,加上一个粉扑扑的小鼻子,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山羊。

生2:一对尖尖的小耳朵,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加上一双小绿灯似的绿眼睛。凑成温顺神气的小花猫。

这些生动有趣的文字句子,充分说明学生有写作的潜能。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他们就会热爱写作,就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还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出好句子。所以,要以灵活的教学机智去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赞赏学生可喜进步。当然借助文本,进行片段训练还有许多方式,如课文内容补白、对课文人物评价、续写、改写或扩写等,这些都是常用的训练方法。

创设情境,让作文有趣味

“语文就是居家过日子。”这是魏书生先生在其大半生的语文教育经历中所领悟出来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也应当是“居家过日子”一样的自然质朴。

以手机、网络为契机的短信、微博作文训练 用这种短而精的文体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操作性强。也许,有人把他视为不起眼的东西。但他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而且常常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快乐。抓住学生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笔者将短信写作带进了课堂。学生们个个兴奋异常。首先读了几则短信,让学生明白短信文体的特点,然后给学生确定了短信写作的话题:发给某某的短信。

以出小作文集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学生在知名文学刊物上发表作文是很难的。但教师可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这种愿望。在班内出小作文集,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写童话时,笔者让学生当堂自由创作,然后评选出优秀的童话故事,编订成以“我的童话集”为名的小册子。像这种与作文有关的小册子,还有很多:有学生平时说话、习作时的“妙语集”;有学生读完一本好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结成册子叫“采蜜集”;还有将单元或平时的小练笔写得优秀的学生,在班上结集的“全班优秀作文选”,内容包括有教师写的序,学生写的作品,教师的简评,同伴点评等。出这些册子,满足了学生的发表作文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第11篇

一、挖掘教材,深化备课,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案例资源库,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物质”基础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就无法落实有效教学。备课是实现教学资源优化与整合的首要环节,它不仅要突出对教学的核心内容与核心问题的研究,还要对相关的内容和派生的内容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研究程序和解决策略,并广泛联系与核心的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资源。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在备课环节构建课堂教学资源的模式(见下图)。

在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构建知识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着眼于对教材的研究,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在突破教材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的同时,整合关联内容(学生“邻近发展区”知识),挖掘派生内容(形成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二是着眼于学生的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三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资源构建:①构建情境素材。创设情境必须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为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具体的素材,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总结经验,达到“触境”“生情”的效果。②构建问题资源。在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备课环节,教师应深入教材,既可以在教学重难点处创设问题,也可以根据学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此外,为了发展学生能力,在探究环节构建问题资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问,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③构建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活动资源。有效的课堂首先是开放的课堂,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课堂。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亲身体验的活动资源,让每个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预设探究与交流的空间与时间,保证学生的思维沿着交流、思考、推敲、总结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情况,对探究性学习活动作出科学具体的部署,如对学习小组的科学分工、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时间设定以及教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引导等。

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有效课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专题的教学,我们都设置有一个大集体备课组,采取“备课反思讨论修改上课实践再反思形成优秀案例”的流程进行备课,对所教学的学科专题进行系统的、具体的研究,总结教学资源构建的基本方法,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流程。比如,初中化学教学形成了“情境引入,激趣导课实验演示,探究验证深入分析,解决问题运用纠错,整理提高”的课堂教学流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形成了“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深入感知合作探究,品读提升拓展延伸,形成能力”的课堂教学流程。最终以学科为单位形成“学科导教导学案例”与学科教案资源库,以方便科任教师资源共享。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实效

前苏联教科院院士马赫穆托夫曾说过: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事实证明,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为了整体优化课堂结构,我们精心设计教案,精心研究课堂教学结构,并反复实践,力图构建出不同学科不同专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各环节条理明晰,结构紧凑,效果显著。如针对小学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我们构建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审题训练,确定方向范文引路,渗透技巧小组合作,打开思路确定题目,拟定提纲”的教学模式。下面以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一位亲人”的作文教学为例,简要谈谈作文教学在构建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面的具体操作。

【教材简析及教学目标】

本次习作是写一位亲人,旨在通过习作激发学生对亲人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和练笔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反映亲人的个性特点和品质的方法,并养成独立构思和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进而达成作文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事例中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写出真情实感,这既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将通过整合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通过典型事例描述亲情,表达情感)与预设的片段范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来降低写作的难度。

【教学资源的建构】

1.预设3-5组有关亲情的视频素材,营造情感氛围,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

2.生成习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构建教学活动资源,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以“介绍你的一位亲人,用一个事例说出他(她)的品质或特点”为话题,开展说话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

3.习作技巧的渗透,解决“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对事件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或特点,让学生习得写人作文的基本技巧。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审题立意,确定方向范文引路,渗透技巧拟定提纲,构思成文”为模式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你与亲人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吗?请你跟老师一起走进这组画面,去寻找那些感人的、温馨的回忆吧!(出示5段视频,配音解说,渲染气氛,勾起回忆,梳理素材,体会亲情)

我们的亲人用行动传达出对我们的爱意,他们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是如此的亲切,请你告诉大家:此时,你想到了谁?

将学生的生活作为习作话题,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诱发学生“触情生思”,打开学生与亲人共处时的记忆闸门,用心捕捉感人的亲情,如同挖了一条习作思维的“沟渠”,引入了生活经历的“活水”,让学生明白写作是表达情感的需要。

(二)审题立意,确定方向

1.审题明旨。习作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做法是:学生读习作要求,教师总结要点。写一位亲人,要求在典型的事例中,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或特点,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2.立意选材。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最敬重的一位亲人隆重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要说清楚你的这位亲人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你为什么敬重或喜欢他(她)?(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全班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立意”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对亲人的回忆中领悟习作目标,自主表达情感,达到新课改理念下“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我笔录我思”的习作要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活动是构建学习活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评讲,并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功能。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自学、小组成员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合作,而小组之间的竞争,又激发了学生习作交流的热情。

(三)范文引路,渗透技艺

教师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后,请学生说说如何把平常的事情写具体,并反映出人物的品质。做法是: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撷取一个片段为范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学生阅读后,同桌间进行讨论,接着全班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从而得出写人习作的技巧——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或品质,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情感。

运用片段范例结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积累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这是最切合儿童心理的言语表达范本,这种“榜样”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拟定提纲,构思成文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可见,列提纲是一种很好的习作方法。习作前请学生运用列提纲的方式,把本次习作构思成文。教师可提供几种常用的列提纲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纲的编写。

列提纲是提高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来就能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中心明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习作的类型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有关环节可作适当的增删或调整,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审题、思考,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写作技巧,在合作探究和体验中完成写作,从而提高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