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淀实验

海淀实验

时间:2023-05-29 17:51:05

海淀实验

第1篇

北京的冬天,寒气逼人,凛冽的北风摇撼着整个城市。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在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的大门口,崭新的教学楼、可交互的信息发布屏幕,会让你感觉这是一所新建校,但当你真正了解了这所学校之后,你就会意识到,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年轻”学校。

说它历史悠久,是因为实验二小建校于1946年,原名为清河制呢场子弟小学,后更名为清河第二小学、再与清宁路小学合并,正式命名为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如今的实验二小,形成了一校四址的格局,占地4万平方米,拥有88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200余位教职员工,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素质教育优质校。说它年轻,是因为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浪潮中,实验二小刚刚走过了三个年头。从2011年开始,秉承“育人为本”的宗旨,海淀实验二小一直走在信息化建设的路上。

加大资金投入,打造数字化校园

2011年,同样是以北京市“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为契机,学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整体升级。几年来,实验二小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首先对校园网络实施升级,四个校区之间进行了16芯光纤专线互联,并在校园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核心机房由原来的仅20平方米扩建至80余平方米,安装机柜60余个,服务器30余台,支持校园各项信息化应用20余项。各分校本着同城教育的观念,建设各校区的网络核心机房,共同支持各校区信息化应用的有效运行。

走在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圆形建筑,外观给人一种专业剧院的感觉。这就是学校的实验剧场,它是集舞台、授课、会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剧场内可同时容纳499人,一流的设备,超清的录制环境,专业的音响效果,40寸LEDP3标准屏幕实现无缝拼接……

此外,学校建设了iPad互动教室、电子书包实验教室、机器人教室、天文教室3D演播室和70余间录播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内通系统、师生及家长评价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多种基于学校需求而开发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应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办公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学校的远程视频会议室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将各个校区紧密地链接在一起,各校区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该系统完成各种教研或会议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教师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正在建设的校园信息发布系统,将实现四校区信息无延时的发布,使各校区随时了解学校的新闻动态。

实验二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注重开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中SNS个人空间、小乐校园、四叶草等应用广泛且较具特色。

1. SNS个人空间

SNS个人空间是家长、学生、学校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平台,包括通知、私信、相册、作品、荣誉、群组、日志等多个模块,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关怀、引导,搭建了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有效沟通的桥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开创了教育领域的新篇章,协同教育社区通过良好的技术平台打破了家庭和学校的界限,深化了教育的层次,家长、学生、学校相互配合,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小乐校园

小乐校园是数字校园平台的延伸应用。可以使教职工使用其手机安全地访问数字校园的相关应用,如通知发布、即时通讯、日程安排、个人网盘等。在移动的环境下进行日常业务的处理及沟通交流,方便快捷、提高效率。系统支持Android、IOS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客户端安装。实现随时随地办公、业务及时办理、信息高效交互、数据快速推送等功能,为教职工提供贴身、便捷、快速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3. 四叶草

四叶草是区别于人人网、微博等社区的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软件,四叶草更倾向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共同学习环境的搭建。社交的过程均以教育为核心,师生依照教育内容展开社交和沟通。四叶草的核心内容围绕教育教学展开,在智育方面提供“课程”和“书包”功能,在德育方面提供“班级”、“随笔”等功能。四叶草在支持学生个人成长方面,使得个人成长过程更加具象化,同时能够形成记录,使得学生自身也具有成就感。同时,四叶草十分重视隐私及可见性问题,可以通过个人设置修改个人页面的权限。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无论怎样先进,如果没有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的人去使用,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要真正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首当其冲。在这方面,实验二小校长十分重视,他经常说:“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摆在了面前,关键就在于怎样应用。作为领导,要带头积极应用,这样教师才会积极应用,只有教师应用才能真正地发挥信息化的效能。”为切实提高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实验二小将教师培训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培训的统一规划。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师特点,开展了包括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特殊人才培训以及课题组教师培训四个体系在内的教师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和时效性,让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有效推动力。

注重课题引领,促进教学改革

为了有效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验二小重点开展了电子书包项目研究,并参与了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开展不同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1. 电子书包项目

目前,学校的电子书包项目在四个校区普遍推广,共有5间电子书包实验教室和11位参与项目的教师。经过实验班级的应用,电子书包解决方案贯穿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全环节,重点关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互动,为基础教育课堂构建智能、高效、开放、易用的教与学的互动平台。针对教师的教学,构建轻松的数字化备课方式,教师通过配套的教学资源方便快捷地使用资源,通过快捷的资源整合方式盘活资源;通过快捷的资源获取工具获取资源。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构建高效的数字化授课模式,易用的授课工具展示课程内容,实现嵌入式资源的生动呈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使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当前,项目正在进行校内公开课的交流活动,以后将积极组织学校之间的公开课交流研讨,使电子书包的应用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

2.iPad互动课堂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弄潮儿”——iPad教学,正逐步迈进实验二小的课堂。2012年9月,学校参与了《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的课题研究,同年12月,学校开始筹建iPad互动教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了iPad。课题研究首先从科任教师开始,在校内开展课题活动,通过沙龙的形式,就iPad教学对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iPad能否在教学中应用下去、互动技术在什么时候用更为恰当、多媒体互动教学资源如何制作等问题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们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胆实验,在不断的创新中更新着教学理念,改变着教学模式。接下来,学校将在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进行iPad教学实验研究。

教师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感受

可以说,实验二小通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给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感受最深的除了学生,就是学校的教师了。以下是几位教师在亲身经历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之后,写下的真心感受。

朱琳:对于英语教学,应该力求“低耗、高效”的课堂。传统的英语课,大多数都是集体活动,集体听,集体输入,集体核对答案,做不到全面的个别辅导。这导致英语课堂对于程度好的孩子来说课堂上学不到太多知识,而对于程度不好的孩子来说课堂成了一个充满困难的地方。但是,基于iPad、电子书包的课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平衡学生间的差异。只针对“听”的活动,我就觉得,借助iPad的学生端,能力好的孩子听一遍,就可以完成听力任务,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借助软件,多听几次,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在iPad的辅助下有所提高和进步。

张岩:无论是iPad,还是电子书包的使用,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上,平板电脑可以进行随堂测验,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判卷,还可以同时快速整理和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里还有一个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优势——教师将马上看到某个知识点有多少人没有掌握,或者说某位同学对哪些问题还比较困惑,在系统给出成绩的同时,教师可以以此为根据,现场再次进行巩固。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记忆还是新鲜的,对比出错的原因,他会将这个知识点记得更加牢固。

夏雪:这两天参与了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在听课之前,我始终有一个困惑:学生这么小,是否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顺利操作下来呢?于是,在课堂上我着重观察了每个孩子的操作,以及教师提出的操作要求。“请关闭文件一,打开图画软件,记录你的过程。”随着教师清楚而简练的话语,孩子开始将“平均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在这过程中,教师始终盯住大屏幕上显示的每位同学的电脑桌面,发现6号和7号学生的界面不正确时,又及时问道:“6号,7号是否需要帮助?”要知道,传统课堂上,教师怎么可能这么快发现学生的问题呢?其实,只要有学生熟练地操作,以及教师充分地准备和清晰地描述,二年级的孩子也能游刃有余地使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一节课下来,我感受到了学生百分之百的参与,他们的兴趣在操作电脑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孩子们的想法在同一画面中百花齐放,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在期待着教师能够点击自己的答案分享给大家。我想:未来的数学课一定是数字化的课堂。

第2篇

1.1实验饲料以大豆粕、次粉、米糠等配制全植物性基础饲料(阴性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磷酸氢钙(dibasiccalciumphosphate,DCP)作为阳性对照组。饲料原料购自上海农好饲料有限公司,植酸酶活力为5000U/g(Danisco公司,所用植酸酶适宜pH。

1.2实验用鱼实验用草鱼幼鱼为规格相近的当年同批鱼种,取自上海海洋大学南汇滨海养殖基地,新吉富罗非鱼购自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两种鱼在上海海洋大学滨海养殖基地暂养1周后开始正式实验。

1.3饲养管理挑选健壮、规格整齐、平均体质量为(12.59±0.09)g的草鱼和平均体质量为(9.59±0.12)g的新吉富罗非鱼随机分入200L的塑料圆桶中,每种鱼分6个组,每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用上述对照饲料和实验饲料饱食投喂草鱼和罗非鱼,每天投喂2次(07:30时、17:30时),投喂量为体重的3%~5%,随鱼体重量、天气及摄食情况加以调整。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期间,水温25~30℃,NH+4-N<0.4mg/L,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5mg/L。

1.4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养殖实验结束前饥饿1d后取样,每个重复随机取3尾鱼,每3尾鱼合并成一个样本,取肝胰脏、肠(去除内容物)、胃(罗非鱼,去除内容物)分别装入1.5ml离心管中,置于-20℃保存。酶活测定时,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与所取内脏样品以9∶1[体积(ml)∶重量(g)]移入匀浆管,按2000r/min的速度在匀浆机上匀浆,4000r/min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4℃保存备测,24h内测完。

1.5消化酶比活力的测定蛋白酶活力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蛋白试剂盒(双缩脲法)购自迈瑞公司。蛋白酶比活力定义:在pH=7.2(胃蛋白酶为pH=2.5)40℃条件下,组织中每克蛋白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定为一个蛋白酶比活力单位(U/gprot)。淀粉酶比活力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淀粉酶比活力定义:组织中每克蛋白在pH=7.2温度37℃条件下与底物作用30min,水解10mg淀粉定义为一个淀粉酶比活力单位(U/gprot)。

1.6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先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ANOVA),影响显著者再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植酸酶对草鱼和罗非鱼淀粉酶比活力的影响表3显示,草鱼肠淀粉酶比活力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草鱼阳性对照组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与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1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250U/kg和500U/kg植酸酶实验组分别提高57.85%、37.28%和50.22%(P<0.05);2000U/kg与1000U/kg植酸酶实验组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50U/kg和500U/kg植酸酶实验组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比阴性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罗非鱼肠淀粉酶比活力阴性对照组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250U/kg和5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淀粉酶比活力比阴性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3.37%和51.17%(P<0.05)。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淀粉酶比活力,植酸酶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250U/kg、500U/kg、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分别升高27.15%、37.22%、39.48%和26.54%(P<0.05)。

2.2植酸酶对草鱼和罗非鱼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草鱼肠蛋白酶比活力250U/kg和500U/kg植酸酶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33%和16.69%(P<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25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提高7.91%(P>0.05);500U/kg、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分别提1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阳性对照组提高60.64%(P<0.05)。罗非鱼肠蛋白酶比活力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非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各植酸酶添加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可以达到阳性对照组水平(P>0.05)。罗非鱼胃蛋白酶比活力250U/kg、500U/kg植酸酶实验组略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38.21%和41.12%(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4个植酸酶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植酸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植酸酶的添加能破解细胞壁,水解植酸,消除其对消化酶的抑制作用,促进消化酶和底物的作用(祁艳霞等2004);植酸酶作为外源酶,适量添加能够促进内源酶的分泌(黎军胜等2005);同时植酸酶添加前后磷的吸收量变化也会因鱼体内的能量代谢影响鱼类消化酶的代谢过程。酸、碱、重金属等是蛋白质立体结构的破坏体,二价金属离子如Ca2+、Mg2+、Fe2+等对消化酶具有抑制作用(吴尚忠1983)。但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肝胰脏淀粉对不同部位消化酶的影响也不同(黎军胜2004)。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原被螯合的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被释放,且浓度越来越高,成为抑制剂或激活剂(辛碧芬等2009)。本研究发现,植酸酶对草鱼和罗非鱼的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随着酶量和消化系统部位的变化而变化,如淀粉酶比活力在草鱼肝胰脏中和罗非鱼肠中变化显著;而蛋白酶比活力除在罗非鱼肠中变化不显著外,在罗非鱼的肝胰脏、胃以及草鱼的肠、肝胰脏变化显著,可能是植酸酶释放了被植酸络合的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对草鱼和罗非鱼各部位消化酶的影响不同所致。当植酸酶超过一定量后,消化酶比活力并不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而继续升高,这可能是消化酶在金属离子作为抑制剂和激活剂双重作用下表现出不同活性的结果。

3.1植酸酶对草鱼和罗非鱼淀粉酶比活力的影响本实验中,草鱼肠淀粉酶比活力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马恒甲等(2011)认为当植酸酶添加量达到1000U/kg时,肠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这种差异可能是两者植酸酶品种或草鱼规格不同所致。本实验中,草鱼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1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最高,与阳性对照组的效果相近,说明植酸酶在草鱼中可部分替代磷酸氢钙,用于生产饲料中不会影响淀粉酶比活力。植酸酶添加量到达2000U/kg时,草鱼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比活力与1000U/kg植酸酶实验组比无显著变化,说明草鱼的淀粉酶比活力对高水平植酸酶有一定的适应性。真骨鱼类胃中发现有微弱淀粉酶活性,很可能是因为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中,刚摄入食物时,胃内容物的pH接近中性,随着唾液淀粉酶继续发挥作用,一直到胃内容物的pH变为4.5,唾液淀粉酶失活(孟庆闻等1987)。胃内低pH环境不利于淀粉酶起作用,因此,自然条件下罗非鱼等有胃鱼主要依靠肝胰腺和肠的淀粉酶对糖类起消化作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250U/kg植酸酶,肠淀粉酶比活力显著提高,添加量达到1000U/kg时,肠淀粉酶比活力已经略超过阳性对照组,比直接添加无机磷源的效果更好,说明就淀粉酶比活力而言,在罗非鱼饲料中用植酸酶全部替代磷酸氢钙是可行的。研究认为植酸酶添加量在1000U/kg时,奥尼罗非鱼前肠淀粉酶活性最高(姚瑞清等2008),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但15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剂量组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下降,这与本实验肠淀粉酶活力在2000U/kg时维持稳定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消化酶在全肠中呈不均匀分布,前肠的消化酶活力并不能代表全肠(朱爱意等2010)。

3.2植酸酶对草鱼和罗非鱼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本实验中,草鱼蛋白酶比活力肠>肝胰脏。1000U/kg组为最佳添加组,其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比直接添加无机磷源的效果更好,此结果和马恒甲等(2011)在草鱼中的研究结果一致。罗非鱼蛋白酶比活力肝胰脏>胃>肠,肠蛋白酶和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在各植酸酶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植酸酶对罗非鱼的肠蛋白酶和肝胰脏蛋白酶很敏感,并可能已作为底物被这两种蛋白酶部分分解而造成植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削弱(付石军等2005),抑或植酸酶经过胃时,在胃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作为底物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胃是进行消化作用的重要场所,胃内壁具有胃腺,主要功能是分泌胃蛋白酶。本实验中罗非鱼胃蛋白酶比活力在1000U/kg和2000U/kg植酸酶实验组中得到显著提高,说明植酸酶对罗非鱼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胃且对胃蛋白酶有很强的抵抗力,没有或者很少被胃蛋白酶分解,此结果和前肠蛋白酶比活力在植酸酶1000U/kg时达到最大(姚瑞清等2008)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对淀粉酶的影响相似,即前肠的消化酶活力并不代表全肠。

第3篇

500多万元的投入,衍生了近1亿元的投资需求,海淀区政府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项目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

在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决策支持与服务系统项目于近日成功上线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围绕海淀区经济工作热点问题,对全区总体经济运行状况和财政收入状况进行统一监控和分析,在税源治理、政府投资、行业布局、绩效监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和管理创新。其建成的数据中心,在投入500多万元以后,衍生了近1亿元的投资需求,“花小钱、办大事”成了这个项目的代名词。

海淀区政府决策支持与服务项目是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工作,它把海淀区11年来信息化发展对经济、政府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以一个集大成的形式真实地展现了出来。该项目在建设期间,得到了包括海淀区发展改革委、统计局、财政局等20多个综合经济部门和海淀区内各个街道、镇、社区的多个基层部门的大力参与和悉心指导。

自2010年2月开发至今,该项目完成了主题的建设,包括:总体经济运行主题、财政状况主题、税源治理主题、行业布局主题、政府投资主题、技术创新主题、绩效监察主题、城市建设与管理主题。加速了海淀区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型,并为智慧海淀的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与技术保障,使建设具有海淀特色的区域城市经济体征、城市运行体征与政府绩效体征的工作更加扎实有力!

截止2012年5月,通过决策支持平台,海淀区挽救意向迁出企业185家,共享国税企业162,858家、地税企业127,093家、比对出异地纳税企业3,885家(其中街道已认领核实的企业3,811家),实现了海淀区税源建设成员单位间网上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在重大税源管理方面及时提供决策依据。海淀区数据中心的建成,打破了“信息孤岛”现象,初步建成智慧海淀信息资源体系,提升了海淀区经济与社会管理水平及行政管理效率。

该项目得到了信息化专家、北京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多位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评论道:“这个项目,服务对象不仅是领导,还为业务人员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分析依据,它是北京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决策平台!”北京市发改委张秀杰副处长评价:“海淀区的信息化工作很超前,给了我们新的灵感,希望你们能深入进去,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学习和推广。”

第4篇

时光倒退20年,是张秀英第一次接触海淀园的时候。当时中关村还是酝酿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未知因素还在这块被称为“试验区”的地方存在,张秀英参加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北京市首次全员全社会公开竞聘并成功入选,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试验区”的工作人员。当时,很多人是抱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来到这块土地上开始事业征程的,而张秀英不是,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她只是带着淳朴、执着和简单的工作初衷,开始她的“园区”之旅的。

刚进入海淀园管委会的张秀英干的是出纳,凭着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工作需要,她又成了“试验区”史上首选的二位外事工作人员之一,直至后来的外事办公室、国际交流部、国际合作处以及今天的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是她醉心工作的岗位。时至今日,已有20载,她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为园区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外事悄绽放

试验区的国际合作是从为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出国护照的外事工作开始的。当时试验区提出的“请进来、打出去”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树立正确 “试验区与企业间鱼、水关系”的服务理念,成为试验区立足社会的重要标志。这些新的理念都对张秀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将这些服务的理念体现在了她20年的工作之中。试验区一成立,就面临着帮助企业办理出国手续的问题,在当时,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过程是相当复杂冗长的,为了帮助促进企业的发展,外事部门开始为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办理出入境的一系列手续。一个外事部门要与多个审批部门进行审批环节的配合和沟通,这不仅是工作量的提高,也是对外事部门工作能力的一个挑战。但也是在这样的工作能力锻炼下,张秀英的工作经验才会愈加的丰富。而成功的为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出入境的集合则是外事部门成长的一个过程,在服务中关村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是管委会积累提高的构成。

转型再出发

2002年,海淀园管委会有了一次大的变化,在完成并入中关村管委会程序后,海淀园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数字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最重要的是它从一个行政单位变成了事业单位,很多行政职能都没有了。张秀英时任副主任,和当时团队想法一致的是,园区发生了调整但是原有的规章制度不能丢,工作的本质还需要符合国家“试验区”的发展理念。单位性质的转变不能意味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也就是在那时候,她意识到园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应该进入一个新阶段,就是要走出只为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出国手续的单一外事职能,要开始新的试验。在明确了海淀园“要么被高速发展的经济快速融合、要么选择与国际接轨奋斗前行”的判断后,海淀园向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在海淀园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已势在必行”的观点。观点得到了支持自然也为海淀园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特别是这种超前的创新理念,为海淀园乃至中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转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奠定了基础,表现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应具备的责任,而张秀英及其外事工作团队的工作能力在管委会国际合作的舞台上也进一步的得到展示。

国际合作盛放国际

当国际合作开始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张秀英和国际合作处散发着全部的热情开始在中关村大力推动国际化合作的进程,始终将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理念在执行,在坚持。2004年应国家科技部的介绍,海淀园与葡萄牙的咨询公司SPI建立了联系。这家公司对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性合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市场。他们希望同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而中关村的企业正是需要“走出去”发展,双方有着合作的契合点。海淀园正是看中了双方的合作契合点,搭建了双方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关村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积累了经验。基于海淀园对我国本土政策的熟悉,SPI对美国,欧盟政策的熟悉。双方的沟通过程就会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合作处像是架起了SPI和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使他们的合作避免走弯路的最好捷径。在海淀园领导的支持下,国际合作处开始了持续性的接轨过程。组织活动,参加研讨,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让企业双方认识,了解直至认可。2007年,恰逢葡萄牙总理访华,在访华的一系列事项中包括了一项签约仪式。通过双方国家的考察研究,在签约仪式上确定的8个项目中,海淀园与SPI签订的框架性合作协议即被选上。即这个项目成为了海淀园史上第一个在总理、苏格拉底的共同见证下签署的国际性合作项目,这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国内外高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化路线发展的认可和鼓励,给海淀园的国际化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张秀英和国际合作处的工作带来了充足的信心。这次活动使园区管委会学到了SPI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组织经验;使企业以最快的时间了解到了欧盟的科技发展框架计划,掌握了科技部和海淀园给予支持与政策的信息;使外方更加了解到了海淀园及其企业的需求信息。这次成功的合作后专家分析正是由于双方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前瞻性的合作契合点加之双方一致相通的理念才是成功的因素构成。张秀英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诚信、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SPI公司的高度认可,在SPI促使欧盟的中小企业落户中国的活动中,更是聘请张秀英作为项目专家进行项目参与,更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增进了双方信息的沟通,建立了稳固的良好的人脉关系体系。现在SPI已将北京设置的办事处迁址到了海淀区,这不能不说是国际合作处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国际合作

而对因举办奥运会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2008年来说,对于国际合作处和张秀英都是不同以往的一年。这是国际合作处与中关村一起成长的20年。同时对张秀英来说也是她个人在海淀园工作的20年。海淀园的国际合作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就像2008年12月在京举办的海淀园国际化发展报告会上总结的那样,把它称之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发展之道。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道,那是因为它有妙用,它的妙处就在于它是活的,是一种技巧,一种创意,一种能力,是政府、企业、机构、专家共同创作的平台,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元素的组合,它能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他表现为“四个一和一个多”,即:一个平台-- iBridge Web2.0新型网络平台;一个窗口,与凤凰卫视合作创办《直通中国》栏目--用媒体宣传展示的窗口;一个办法,《海淀园中小企业国际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试行管理办法;一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项加快中关村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捷径。一个多,即多项研究成果,----边实践、边研究的中关村式政产学研特色。“四个一、一个多”不仅只对园区所走过来发展轨迹的总结,更在于它对事物的发展、运用以及不断的去创造新成果这一客观规律的把握。

传承火炬精神

第5篇

摘 要:海淀区教委从实际区情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科技推动教育变革”为核心理念,编制并实施了《海淀区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着重从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师资及生源等方面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特别注重应用创新、机制创新及专家支持,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智慧教育,并探索出一条通过全面建设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海淀区;智慧教育;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03-04

北京市海淀区辖区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汇集,中小学校共200余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优势明显,这成为海淀区教育、文化与科技的领先优势。但另一方面,区内人员结构复杂,经济文化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摆在海淀区教育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海淀区教委从实际区情出发,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智慧教育,并探索出一条通过全面建设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基础与统筹规划

海淀区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资源积累,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信息化为海淀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从2013年4月开始,在主管教育的区领导的带领下,海淀区教委对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展开深入调研,具体调研结果如下:一是基础好。师机比达1:2(有效1:1.8),生机比达5:1(有效10:1);二是高标准。率先现宽带网络校校通(90%的学校带宽接入超过10M);三是高水平。全部学校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四是高效率。创新信息化经费管理模式,即实行生均经费+专项经费模式;五是高素养。师生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所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均达到中级以上。按照智慧校园能力成熟度模型,海淀区已经有80%的校园处在由基本级向变革级过渡,即处在由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跃升的阶段。同时,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尚存在独立应用多而统筹规划少,硬件网络多而校园标准少等方面问题。这些情况令海淀区教委深刻认识到,技术推进教育变革的态势已愈加明显,数字教育跃升到智慧教育成为必然趋势,海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势在必行。

在全面掌握全区基本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海淀区以“技术推动教育变革”为核心理念,以促进教育公平与海淀优质资源共享为价值追求,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重要着眼点,组织编制并于2014年3月了《海淀区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海政发〔2014〕8号,下文简称《规划》)及《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海行规发〔2014〕6号,下文简称《管理办法》)。依据《规划》及《管理办法》,海淀区组建了区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区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文简称“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海淀区智慧教育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区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下文简称“区智慧办”)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各项工作,统一负责全区智慧教育项目的规划、申报、评审、建设、监督和备案等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及区智慧办的组织协调下,海淀区根据《规划》的指引,紧密依照《管理办法》,积极创建智慧校园,大力发展智慧教育,以促进海淀区优质教育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实现共享,从而推动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建设思路与经验做法

《规划》描绘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的宏伟蓝图,《管理办法》则指明了通过智慧教育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途径。

《规划》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以党和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重要文件为依据,基于海淀区教育信息化现状及现存问题,明确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提出并阐明了海淀区智慧教育“3456”的建设框架与建设内容。

“3456”的建设框架,即建设三类智慧环境、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实施六大板块工程。具体来说,建设三类智慧环境:就是全面建设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智慧云(教研)中心、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以及支持终身教育的智慧型学习社区;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就是全面提升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与管理者四类对象的服务,持续推进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教研和智慧服务等四大应用;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就是全面建立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的理念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标准保障等五大保障,为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保驾护航;实施六大板块工程:就是全面实施包括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智慧型学习城区建设以及智慧教研素质提升、智慧学习应用推进、一体化智能运维等在内的六大板块工程,全面推进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

《管理办法》是为贯彻落实上述规划的理念精神及建设内容所设定的。在该管理办法中,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区智慧办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梳理了海淀区智慧教育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制定了海淀区智慧教育专项经费项目、常规经费及生均经费项目、学校等教育单位新扩建及翻新中所涉及智慧教育项目、智慧教育应用推进研究项目、智慧教育素养提升项目、智慧教育设施运维与信息内容服务项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并明确了智慧教育项目变更办法及流程,还明确了一系列智慧教育建设管理机制。

依照《规划》和《管理办法》,海淀区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科学、高效发展为重要依托和重要动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设:

1.促进办学条件均衡方面

一是推进实施海淀区智慧教育万兆光纤信息高速公路建设。2014年(一期)完成万兆核心环和4个汇聚接入环的铺建工作,实现81所学校先期接入。2015年(二期)将189所学校接入环网,2015年(三期)将41所民办校及他办学校接入环网,工程总计接入311家单位。

二是推进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为响应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工作部署及达标要求,在信息高速公路铺设的基础上,将全面推进全区各中小学校园(单位)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三是着手研制“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及制订“海淀区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以高标准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为主线,构建出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从低到高分别是初始级、基本级、变革级和融合级四个成熟度等级。每个等级又可从基础环境、软件与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教师信息化水平、学生信息化水平等六个维度来定义这一级目标的若干个关键过程域。由此,可形成一个包括四个等级、二十四个关键过程域的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体系。

“海淀区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将结合“智慧校园成熟度模型”,针对海淀区智慧教育发展实际,制订出智慧校园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准体系,以明确、具体、可参照的标准体系为指导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在推动实现全区智慧校园基本达标的同时,促进各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并鼓励各学校在整体标准体系框架内实现各项特色发展。

2.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方面

一是推进实施海淀区智慧教育视讯中心建设。该项建设是区域网络电视、网络电话、视频会议、远程培训和教学观摩等集约整合应用的基础性工程。2014年先期启动全区教育系统视频会议平台的建设工作,试点建设并实现幼儿园组、小学组和中学组共计31个集会点与4个主会场之间点对点会议、组对组会议、划片集中会议、视频电话会议和区域广播等应用。

二是筹划实施区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2014年,开展了区教育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区教育云管理中心硬件集群与虚拟化等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至2016年,预计基本完成软件平台层建设。2014至2020年,持续完成教育内容库建设。智慧教育云中心将成为海淀区优质教育的汇聚中心及创新生发中心。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将从实质层面推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共享问题。

三是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产业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工作。在海淀区第90次政府常务会议上,已明确由区教委负责,会同海淀园管委会(区经信办)等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促进海淀区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的相关办法。目前,区教委已组织初步拟定了《海淀区互联网教育产业促进办法(试行)》提纲,相关调研及研究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相信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完善与兴起必将有力推动海淀区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3.促进师资均衡方面

一是通过名校、优质校向相对薄弱校选派优秀教育管理人员或先进教师,采取对口帮扶、委托管理、合并管理等形式促进师资均衡。

二是通过“一校多址”办学、“名校带动”办学等方式增强优质师资对相对薄弱地区、相对薄弱学校师资的扩充与提升。

三是通过探索推进互联网教育、MOOC教学模式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形式,促使海淀优质名师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海淀区的实践表明,以上三种途径均需要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予以支持,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优质师资资源的均衡与共享。

4.促进生源均衡方面

首先,海淀区紧密围绕北京市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一系列相关政策精神,积极推进生源均衡工作。以2014年为例,海淀区教委依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结合海淀区实际,制定了《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既定目标与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招生工作。

其次,增强学校改扩建力度,增加优质学位。2014年,海淀区改扩建六一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新增2000余个入园学位;中关村三小新校区、五一小学新校区建成启用;新建、改扩建育英中学、六里屯配套小学等6所中小学,新增1万余个入学学位。

再次,加大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九年一贯制入学模式。海淀区在已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的基础上,2014年依托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名校多制办学的模式,新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包括十一学校的一分校,即把万寿路地区原来的群英小学和206中学合并。此外还有二十中永泰庄分校,以及将车道沟小学和理工附中合并兴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一系列举措的顺利实施,都与教育信息化的配套与支持分不开。2014年,海淀区通过电脑派位、对口直升方式,就近入学的学生比例达到83%,比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进入2015年,海淀区以促进教育均衡为导向,展开了力度空前的综合教育改革。从2015年开始,将陆续新建扩建包括101中学温泉校区、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二期、航天城配套学校、首师大附中西北旺校区、育英中学(改建)等在内的8所学校或校区,撤并3所学校的同时承办3所学校,建设5对九年一贯制对口校,并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办学。以上举措为通过发展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均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智慧教育建设也必将在更高层面上支撑和促进海淀区教育均衡及教育整体高水平发展。

三、建设经验与发展特色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既有基础上,特别是《规划》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海淀区智慧教育驶入快车道。结合全区智慧教育建设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

1.特别注重应用创新

根据《规划》与《管理办法》,海淀区已经制定实施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重点(2014-2015年)》(以下简称《工作重点》),按照《工作重点》要求,海淀区正着手开展一系列重点项目。其中,智慧教育万兆光纤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无线网络班班通达标工程属于智慧教育建设的基础工程,以上两大项目的实施将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各项应用高位起步、高水平运行;而智慧教育视讯中心建设、智慧教育云中心建设则直接为智慧教育各项应用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将有利于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与共享。

2.不断加强机制创新

根据海淀区智慧教育工作实际,《管理办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的一系列管理机制:专项经费项目申报评审机制、常规经费及生均经费项目备案机制、企教合作机制、应用推进研究项目支持机制、智慧教育设施运维与信息内容服务统一招标机制、智慧教育素养培训提升机制、智慧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智慧教育建设奖励激励机制等等。

以上机制既是海淀区智慧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有机地构成了一整套管理体系,将全面为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保驾护航。

3.高度重视专家支持

智慧教育是一个崭新的大课题,亟需专家力量和理论支持。为此,海淀区依托《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是筹建成立了智慧教育专家库。专家库由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校(单位)信息化主管、一线教师、会计师(项目管理师)等专家组成,专家队伍将全面支持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

二是经严格的公证程序,成立了“海淀区智慧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并抽选成立了“海淀区2014年度智慧教育专家评审委员会”。区智慧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协同区智慧办负责区智慧教育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区智慧教育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校(单位)信息化主管、一线教师、会计师(项目管理师)按照2:1:1:1的比例构成,从而实现了专业理论、建设实施、应用发展、管理评估等各方面专家智慧的汇聚与发挥。

三是在区智慧办组建成立了技术创新推进会。技术创新推进会由一线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学校(单位)中青年骨干教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学生家长志愿者等专业人士组成。技术创新推进会将在增强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技能方面大显身手。相信专家队伍的聚集与理论研究的深入会大力支持海淀区智慧教育的集约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因此,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一把金钥匙。

第6篇

摘要:本文基于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践,从工程建设指导原则、立项程序和建设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以期为今后城区雨水利用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海淀区 雨水利用 工程立项 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3TU992 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北京市开展雨水利用相关研究示范工作较早[1],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雨水利用综合技术体系,雨水利用模式不断丰富[2],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也在不断完善[3]。一些研究者结合海淀区自身特点对海淀区雨水利用进行了相关研究[4]。2006年至2010年期间,由海淀区政府全额投资1亿余元建设城区雨利用工程97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的丰富了城区雨水利用的实践模式[5]。本文基于海淀区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实践,从工程筹建、立项和建设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2 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立项指导思想

2.1严格按照北京市与海淀区规划实施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的立项严格遵守北京市与海淀区的当前和未来的整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相统一,与城市的其他规划相协调,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相结合,以实现雨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科学合理安排利用,实现海淀城区雨水利用系统的科学构建和雨水利用工程的有序实施,避免盲目性和低效益。

2.2 结合海淀区地势地形特点立项

海淀区内地势自西向东降低,基本可分为西部山区和东部平原区,山区汇水面积大,平原区泄洪需求也大。立项时充分考虑海淀区的地势地形特点,建立不同形式雨水利用工程,采取屋顶雨水收集、道路雨水收集、绿地雨水收集、砂石坑雨水收集和滞洪湖雨水收集等雨水利用措施。通过对西郊砂石坑进行改造,将汛期径流引入砂石坑,较好的解决了香泉环岛积水问题,有利于地下水回渗。结合八家郊野公园整体规划建设,在公园内原有积水洼地建设雨水收集池,形成了公园内第一块水面,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公园内绿地灌溉和杂用水,为实现公园“清水零消耗”奠定了基础。

2.3最大化社会公益性为原则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是海淀区政府结合《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建设的公益项目。在立项之初确立了建设范围为海淀区行政区划内学校、居民小区、广场等公共用地为主要建设地点,结合雨水资源特点确定相应的雨水利用模式,最大程度上解决百姓需求,利用有限政府资金最大化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完成的97项城区雨水利用工程中,在利用集雨樽进行屋顶雨水收集的同时,完成透水路面改造79项,改造面积达到22万余平方米。透水路面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汛期道路积水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2.4自主申报,竞争立项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目前仍处于示范推广阶段,由于政府建设资金有限,本着最大化工程效益的原则,在立项中严格申报程序,充分体现适用原则和自愿原则,坚持竞争立项,根据实际需要和专家建议对项目进行排序,做好项目储备。

3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在建设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根据雨水利用工程自身特点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设管理机制。

3.1引入项目前期立项评审机制

在项目决策之前,引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机制,由评审专家组从技术、材料、资金几大方面进行专业评审,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和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分析评价雨水利用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适用型、经济合理性和建设可能性,从而保障项目的科学合理和经济,为雨水利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实行储备项目加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的形式进行立项,缩减了立项周期。针对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可以由专家依据规划、国土和环保部门意见对项目进行评审,确保项目切实可行。

3.2投资、建设、监管三者相分离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公开招标制和监理制。项目明确政府为建设主体,实行公开招标制,由项目法人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公开招标实现了投资与建设的分离,有利于资金管理和专业建设。监理制实现了建设与监督管理相分离,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专业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雨水利用工程点多面广、形式多样的特点,海淀城区雨水利用工程采用平行承发包模式确立设计、施工与监理,该模式具有合同内容比较单一、合同价值小、风险小的特点。业主可以根据不同建设内容选择专业承建单位,有利于设计与施工的搭接,缩短工期。工程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各专业承建单位,使每一部分能够较好地实现质量要求。

3.3建设与运行管理相分离

城区雨水利用工程主要是对原有路面、坑塘和洼地等进行雨水利用改造,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在立项之初确立了“政府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在项目立项前期由建设单位同使用单位签订《雨水利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书》,明确使用单位具有全过程参与、保障工程顺利建设和承担后期运行管理的责任。

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移交使用单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明确雨水利用工程质量保修责任。保修期终止,使用单位应与承建单位约定新协议,负责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承担相应经费,从而明确了各方责任,实现产权与运行管理权的分离,建立了权责明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

3.4项目后评价与运行监管机制

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移交后,由建设单位定期对运行管理和维护状况进行检查,分析项目运行状况和效益,评价项目决策、管理和实施效果,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建设计划,完善项目建议和方案,为工程的决策服务。

海淀区通过建设城区雨水利用工程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步完善,建立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建立了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体系;建立了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雨水利用工程管理单位运行机制。摒弃了长期以来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弊病,重视积累实践资料,加强调研和统计分析,资料存档,为今后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数据。

4.存在问题与对策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在近年的工程建设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雨水利用技术模式与建设管理经验,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逐渐对雨水利用工程认识起来,信任起来。但在项目实施中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总结如下:

4.1现有雨水利用工程指导思想与现实情况存在矛盾

当前海淀北部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私人承包土地,用于建设都市型农业生态园,这些承包土地多位于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适合建设雨水利用工程。源于受益问题,目前政策不允许在这些地点全额投资建设雨水利用工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雨水利用工程的整体实施。

4.2雨水利用实施标准与城市建设标准存在矛盾

目前雨水利用工程实施仅包括基本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绿化恢复的标准与目前首都生态环境建设标准有一定差距。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在北京周边将要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公园内实施雨水利用工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绿化恢复资金的匹配,以满足北京城市绿化景观要求,得到公园管理方认可。

4.3雨水利用工程规定在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加强在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的雨水利用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当前在海淀区有一些如小产权房的违法建筑,这些违法建筑在建设时没有按照“雨水利用项目三同时”的规定实施,成为了雨水利用工程实施的真空地带。

关于私人承包土地的问题,可以采用政府奖励的形式,对私人建设雨水利用工程进行鼓励,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工程项目验收办法(试行)》,保证雨水利用项目实施效果。同时在雨水利用项目立项时可以兼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标准,在项目前期评审专家小组中可以邀请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对于违法建设实施雨水利用需待政策明确其合法性。

5结论与建议

目前雨水利用建设存在规划滞后,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缺少指导性强的雨水利用专项规划[6]。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实施仍属于示范推广阶段,并未进入规划实施阶段。针对此问题,下一步应结合《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2010至2030年的雨水利用远期规划目标,编制具备实施深度的《海淀区雨水利用专项实施规划》。

坚持对已建老旧小区和建筑进行雨水利用改造,按投资主体分担雨水利用的投资,各级政府财政只负担老旧小区和公共建设部分。建议对无条件开展或不开展雨水利用工程的投资主体,收取排洪增容费,额度应高于其开发面积内建设雨水利用工程费。同时鼓励社会单位自发进行雨水利用建设,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应将建设项目的雨水利用列入规划建设审批、验收程序,建立健全管理流程和技术标准。引入代建制,转变政府职能为服务和监督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城市规划部门、节水部门、水务部门、市政部门等相关单位对雨水利用项目的职责。

海淀区城区雨水利用工程正处在示范和发展阶段,随着相应的标准、规范的逐步健全,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总结和推广,雨水利用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实施规划的出台将加快海淀区雨水利用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跃元,张书函,陈建刚.北京城区雨水利用的回顾与现状[J].信息产业,2005,1:14-19.

[2]翟晓燕,叶琰.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现状与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3):160-163.

[3]李俊奇,邝诺,刘洋,何建平.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剖析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2):75-78.

[4]韩文龙,张志敏.海淀北部地区雨水利用综合技术体系初探[J].北京水利,2002,4:44-45.

第7篇

关键词:遥感监测,MODIS,淀山湖,叶绿素,蓝藻“水华”

 

0 引言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水体蓝藻“水华”暴发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地获得区域数据,已成为湖泊蓝藻“水华”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1][2][3]。

在现有利用遥感数据对湖泊蓝藻“水华”的监测中,应用较多的有NOAA-AVHRR气象数据、Landsat-TM和SPOT影像数据。与以往常用的几种遥感数据相比较,MODIS数据在湖泊蓝藻“水华”监测应用中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MODIS数据涉及的波段范围广(36个波段,0.4~14um) 、空间分辨率与NOAA-AVHRR相比有较大的优势(250m、500m 和1000m);其二,Terra和Aqua都是太阳同步极轨卫星,可以得到每天最少2次白天和2次黑夜的更新数据,对实时观测蓝藻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三,NASA对MODIS数据实行全球免费接收的政策,对于目前我国蓝藻“水华”监测应用和科学家开展蓝藻“水华”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廉价并且实用的数据资源。以上特点决定了MODIS 在湖泊蓝藻“水华”监测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从而对实时动态监测和应急处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4][5][6]。

1 研究区域淀山湖位于上海市和江苏省的交界处,湖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上海境内为46平方公里,是上海的主要水源保护区,淀山湖水体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上海市民的饮用水质量。近年来,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营养盐浓度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具备了暴发大规模、大面积蓝藻“水华”的水质营养条件,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蓝藻“水华”暴发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更加突出。2007年夏季,淀山湖发生了大规模的蓝藻“水华”,如图1所示。

图1 2007年8月31日太湖流域和淀山湖地区的MODIS影像

2 研究方法对于湖泊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的研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了大量研究,建立了一些基于特定地点和特定传感器的蓝藻遥感监测模型。本文针对淀山湖蓝藻“水华”监测工作,采取直接分析实测叶绿素与淀山湖区域MODIS影像数据反射值之间的回归关系,建立叶绿素反演模型,实现淀山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

2.1水质参数提取与遥感数据获取2007年8月30日,在淀山湖进行了水质参数的采集工作,在淀山湖设立的12个采样点(淀峰、游泳场、西闸、湖心北区、赵田湖中心、千墩港、大朱厍、湖中心、急水港、白石矶、湖心南区、网箱渔场)进行水质采样,并使用GPS确定采样点的地理坐标,采样路线及点位如图2所示,通过实验室分析,使用分光光度法得到叶绿素a浓度。发表论文。

图2 2007年8月30日淀山湖水质采样路线及点位分布

遥感影像是2007年8月30日MODIS-Terra 1B数据产品。当天淀山湖地区天气晴朗,MODIS影像中全湖无云。使用ENVI 4.2软件对MODID影像数据进行几何纠正、辐射定标和水体提取等预处理工作。发表论文。

2.2 模型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叶绿素a含量增加使水体反射光谱发生变化,叶绿素a在蓝波段的440nm以及红波段的678nm附近都有显著的吸收,当藻类密度较高时水体光谱反射曲线在这两个波段附近出现吸收峰值[7]。在充分分析MODIS 影像数据的波段特征基础上[8][9][10],根据相关分析结果,选取250m数据的比值组合R2/R1作为分析因子,构建基于MODIS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

将12个采样点处的水样实验室分析获得的叶绿素浓度和MODIS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Cchl-a = 197.17(R2/R1) – 33.945 (1)

其中Cchl-a为叶绿素a浓度值;R1、R2为MODIS 250m分辨率波段1和波段2的反射率。

图3 实测叶绿素浓度和MODIS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

3 结果将模型(1)应用于2007年8月30日的MODIS卫星影像,计算获得整个淀山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发表论文。参照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TSI) 方法中的标准,将叶绿素浓度大于155μg/l的区域判定为有大面积蓝藻“水华”出现,并完成蓝藻“水华”面积提取。从“水华”面积提取结果看,淀山湖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有大面积蓝藻“水华”暴发,如图4所示,“水华”覆盖面积达到28km2,约占全湖面45%。

图4 2007年8月30日淀山湖“水华”分布图

4 讨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关于湖泊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的研究大量开展起来,建立的蓝藻遥感监测模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三种模型各有优缺点,而随着多时空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陆续发射,为湖泊蓝藻遥感监测的定量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来源。因而,针对特定传感器(如MODIS)开展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湖泊蓝藻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建立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系统,从而实现湖泊蓝藻大面积、快速遥感监测业务系统成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蔡伟, 余俊清, 李红娟.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变化中的应用和展望[J]. 盐湖研究, 2005, 13(4): 15-20.

[2]孟庆伟, 罗鹏, 余佳, 韩建恩等. 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研究中的应用[J].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12(3):287-294.

[3]张博, 张柏, 洪梅, 段洪涛等. 湖泊水质遥感研究进展[J]. 水环境进展, 2007, 18(2):301-310.

[4]杨顶田, 潘德炉. 蓝藻的卫星遥感研究进展[J]. 国土资源遥感, 2006, 70(4): 1-5.

[5]王得玉, 冯学智, 周立国, 郝景燕, 徐晓熊. 太湖蓝藻爆发与水温的关系的MODIS遥感[J]. 湖泊科学,2008, 20(2):173-178.

[6]彭文祥, 王海银, 姜庆五. 基于多时相卫星数据的蓝藻水华播发的动态变化监测[J].复旦学报, 2008,35(1): 63-66.

[7]马荣华, 戴锦芳. 结合Landsat ETM与实测光谱估计太湖叶绿素及悬浮物含量[J]. 湖泊科学,2005,17(2): 97-103.

[8]顾亮,张玉超,钱新,钱亮. 太湖水域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反演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32(6):25-29.

[9]祝令亚,王世新,周艺,阎福礼,杨龙元. 应用MODIS 监测太湖水体叶绿素a 浓度的研究[J]. 遥感信息,2006.2:25-28.

[10] 宋玲玲,仇雁翎,张洪恩,赵建夫. 淀山湖叶绿素a 的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16(1):48-51.

第8篇

1. 下列仪器进行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2.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A. 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 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 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 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3. 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A. 盐酸、硫酸 B. 盐酸、NaOH溶液

C. 氨水、NaOH溶液 D. 氨水、硫酸

4. 某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操 作\&现 象\&结 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SO42-\&B\&加入2滴KSCN溶液,再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不显红色,滴氯水后溶液变红\&有Fe2+\&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无NH4+\&]

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例如苯和水

6. 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实验操作中: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①④ D. ①③⑤

8. 为了得到高级工业用的盐(NaCl),必须将盐卤中的Mg2+Ca2+重金属阳离子SO42-等可溶性杂质进行沉淀分离,现有下列药品可供选用:H2SO4(稀)HClHNO3Na2CO3石灰乳BaCO3BaCl2NH3・H2OK2CO3,分析后回答:

(1)所选用试剂的先后顺序是 。

(2)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问题:

①除去(NH4)2CO3是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微热好?你选择的是 ,其理由是 ,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 ;

②除去SO42-的方法是 ,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 。

9.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海藻][海藻灰][海藻灰

悬浊液][残渣][含I-的

溶液][含碘水

溶液][含碘水

有机溶液][晶态碘][晒干

灼烧][浸泡][②氧化适量Cl2][①][③][后期处理]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水][水]

(3)如右图所示,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指出右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 ;

② ;

③ 。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10.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的溶液是 (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第9篇

“用地集约、产业集群、设施配套、生态良好、城乡一体”,这是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批复的《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中提出的建设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海淀北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地区和生态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新区,即建成生态科技新区。

将这一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在于组织实施。根据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海淀区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新区开发模式。

在借鉴国内外新区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海淀区政府正在按“1+3+4”的模式,推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开发建设。

“1”是指海淀区政府负责生态科技新区开发建设的宏观决策、统筹协调及实施效果反馈,实现生态科技新区开发的整体平衡(整体资金的平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平衡、北部四镇之间建设用地指标的平衡,等等)。在北部委框架内,下设北部地区开发建设指挥平台,代表区政府负责生态科技新区开发建设日常的指挥统筹协调工作。指挥平台下设开发管理组、搬迁腾退组、工程建设组、供地招商组、资金管理组、审计监察组和综合办公室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编制北部规划、整体开发计划、指导村庄腾退、协调推进工程建设、指导招商引资、协调资金筹措与管理、负责审计监察和平台会务、日常保障等各方面工作。

“3”是指三家区属国有公司(实创公司、实创股份公司、威凯公司)作为北部规划布局中三个功能区开发建设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土地一级开发、资金筹措、招商引资、孵化器建设、物业管理维护等工作。

“4”是指四个镇属开发公司,受三个园区公司委托(其开发成本分摊到三个功能区建设用地内),代表镇(村)实施村庄腾退、农民安置房建设、集体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

同时,在北部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海淀区政府积极探索采取BT、BOT等模式,让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只承担基础设施的未来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制订等宏观职能。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1+3+4”的开发模式整合了区、镇(村)和园区公司的全部力量,充分调动了区政府各委办局、镇(村)和园区开发公司三级主体的积极性,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园区开发公司利益、农民利益统筹在一起。既有政府的统一领导,对新区开发实施宏观把控,又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镇、村两级的加入,解决了传统开发模式中拆迁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一方面保证了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统筹控制与管理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企业(市场)优势,推进开发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委、办、局和各乡镇政府的积极性,建立关联的利益机制,确保统筹协调有真正的力度和成效。

第10篇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与成绩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虽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任务没有改变,但在海淀区人口计生委的工作方法中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政府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更加注重了人口、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基层的具体工作中也越来越感到,在当前社会全面改革的浪潮中,人口和计生部门必须将自己的社会管理角色由演员变为导演,由被动地接纳上级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转变到更加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特别要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找准本区域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开展工作试点并不断总结推广经验,才能使工作更有针对性,保证改革发展的大局。

从起,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结合区域内街道、乡镇的特点、难点及工作优势,确立了现居住地管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新型封闭式物业小区管理、建立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中管理服务新模式等课题,选定十三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单位。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在现居住地为主管理、居(村)民自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积极推进现居住地管理

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的现居住地为主管理,是当前作好人口计生工作对基层政府的更高要求。随着海淀区的快速发展,人户分离人员大量增加,加之流动人员的大量涌入,如何准确掌握现居住地人员的基本信息成了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面临的最大难点。在全国人口信息还没有形成统一交流平台的情况下,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对区内形成的人户分离人员率先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制定了《海淀区计划生育现居住地为主管理办法》,在全面登记人户分离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清理本区内人户分离人员,通过自主开发的管理与服务软件、联系会、信函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反馈-再交流。在wis系统和国家外来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建成后,又积极运用这两种渠道开展交流。同时,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修订了《海淀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将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率纳入现居住地考核,促进了现居住地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到底,已登记各类人户分离人员共7.8万余人,区内人户分离信息交流率92%,确认率为62%。

的基础。试点成功后,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及时召开了全区综合改革工作会,在全区推开这种管理模式,努力推进在物业中形成一种社区管理、部门配合、物业协助、业主受益的长效工作机制,谋求政府、企业与业主的互利三赢。

(二)大力推进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20世纪90年代初,海淀区开始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通过建立村民自治章程、自治公约等形式,使计划生育逐步融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了聂各庄十星文明户评比等一些典型的村民自治工作经验。初,海淀区在继续总结、推动村民自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管理的新特点和社区居委会的组建工作,研究出台了《海淀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指导意见》,推动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与居民自治整体工作同步启动。

在自治工作启动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居委会还习惯于作为政府的基层组织,对自治工作的概念、目的、形式等认识模糊。为转变这种观念,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加强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宣传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的涵义,要求结合社区群众的特点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宣传和需求调查,通过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的形式拟定有社区特色的居民自治公约和自治章程,依靠协会的资源和优势将居民自治工作的内容以适当的形式落到实处,形成以宣传为先导、以章程为保障、以协会为载体、以需要为核心的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努力,海淀区出现了一批以自治承载的相约健康在社区、生育文化社区活动,诞生了精品社区计生卡通形象,并有了交互式自治这样的创新工作形式。一些社区还引入香港社区服务理念,实施新家庭计划,建立生殖健康服务自助平台,以服务为出发点引导社区居民从关注健康到主动支持、帮助政府做好本社区居民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进了四自理念的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的居委会都已制定了自己的居民自治章程和公约,并根据指导意见全面开展自治工作。

(三)全方位推动计划生育综合优质服务

在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逐渐体会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其提出时还以较为单纯的技术服务为内涵,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知识宣传、技术服务、满足人的尊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这样一个综合优质服务的概念。这一结论的提出,为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全方位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搭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工作框架。

1、在技术服务中,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延伸服务网络推进优质服务,形成以区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地区医疗机构为主体,以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网络。

海淀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了免费为农村及城市无业育龄人群开展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为外地来京无业育龄妇女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接待外地来京人员9万余人,未出现一例并发症和事故差错。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近几年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通过对服务机构外环境的改造装修、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和人性化的服务流程等对服务硬件、软件进行全面升级,为术后人员提供亲情搀扶、送健康礼品、发健康处方等温馨服务,就诊群众满意和比较满意率达98%。

为充分利用地区卫生资源,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开展计生卫生联手,建成由66家医院和69家社区卫生站、有50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主体服务网络,不仅保证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还承担了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发放健康处方等服务,实现了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海淀区启动《海淀区开展育龄夫妇享有生殖保健服务规划》,以政府工程的方式启动对城市无业、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的生殖健康检查,已有8万多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此项服务,并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还有2.8万名已婚育龄男性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

在药具服务工作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以承接国际项目为切入点,在全区安装了500部自动售套机,同时推进免费药具的发放渠道,实现了在全区所有的居(村)委会、外来人口一站式办公地点、人才职介中心、社区卫生站、乡村卫生院(室)、66家医院、部分高科技公司、大型集贸市场电子市场、地下空间外来人口租住地等地设立了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自取架,又增设了26个免费自取发套机,使生活在海淀的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需要的服务。

2、在知识宣传中,通过构建宣传网络,创新宣传方式,拓展服务人群推进优质服务。海淀区人口计生委构建了以空间四条线、地上精品现、沟通面对面的广覆盖宣传网络:一是抓住北京电视台、《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海淀报等主流媒体,通过设专栏、出专版,开展对生殖健康知识、政策法规以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宣传。二是抓住特色活动出精品,组织开展了樱花香,碧水长、婚育新风传四方的昆玉水系大型流动宣传、独生子女艺术节、生殖健康进军营等一系列精品特色活动。三是建成了以生育文化墙、人口文化园为代表的一批精品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四是树起了以人文关怀为基、以计生宣教公益广告组成的城市风景线。五是相继开发了针对大学生、公司员工、外来人口等不同人群知识需求的网络模版和dvd光盘,出版了以《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对您的关爱一如既往》为主旨的一系列科普图书及电子图书。六是建成了三个计生宣传网站和一个网上人口学校,推进政务公开、宣传人口国情、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并及时开通了网上行政审批。

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尝试通过在互联网开设网上直播的方式组织了关注新《条例》,专家与您零距离《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网上宣传咨询活动和中关村白领,大方谈性男性健康日专题活动,两次活动共得到近70万网民的关注。

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服务,使海淀区人口计生宣传的受众面不断扩大。但海淀区人口计生委的目标还有更远。在圆满承接联合国人口基金在海淀区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项目后,海淀区人口计生委根据需求调查,将青春健康知识传播的时间从育龄人群拓展到中学生,在全区中学生中启动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按照项目动作的方式总结经验,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了北京首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教材,目前全区已有70%的中学将此教育内容纳入了教学计划,直接受益学生已达9万多人次,家长受教育为3万多人,亲青服务咨询人数约1.5万人次。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拟将此项工程继续向小学高年级拓展。

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仍是海淀区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人口流动状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人口的流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城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调整城乡劳动力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动,也给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与服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海淀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封闭物业小区增长量大,人户分离人员持续增加,外地来京流动人口不断增长,加之国家和北京市为流动人口多项便民措施的出台,加大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与服务难度。

一是对目标人群管理脱节,服务对象不明晰。当前,我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管理机关的公安部门,在现存管理体制、方式下对其管理对象底数不清、分布不明,特别在人性化管理推行的进程中,公安机关原有的强制手段取消,综合的社会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进一步加剧了对流动人口管理措施的弱化,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对象更难以做到明晰。

当前,在一些外来人口大规模聚集的地方,基层政府为解决当前一些矛盾,还常常通过设置一些临时机构、临时人员去实施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使公共政策实施不仅面临管理主体本身的合法性问题,而且一些管理人员本身的行为失范可能又会酿成新的冲突甚至局部管理危机。况且这种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可能还会使城市进一步扩大人口吸引的态势,在交通、住房、能源、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对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使得地方行政领导对类似的财政的投入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地方财政在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方面不够积极。

三、建议

(一)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综合改革的规划

海淀区是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局中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改革开放的程度。海淀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东部地区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客观代表了东部地区,因此海淀区市的综合改革工作在东部地区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经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宣布了北京的使命: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当前,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一轮飞速发展之中。经济的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把人口发展纳入到海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要按照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在2010年前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新的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海淀区关于综合改革的规划,率先实现建立新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正交法;马铃薯;液化

1引言

中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约占世界马铃薯总产量的22.32%[1]。马铃薯作为优于其他发酵酒精的淀粉原料而被广泛用于生产乙醇[2]。马铃薯干粉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主要包括预处理、液化、糖化、发酵4个阶段,本文对糖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马铃薯粉碎度、料水比、预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

新鲜马铃薯购自宁夏西吉县农贸市场。高温α淀粉酶:上海盈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2实验仪器

SJ-4鼓风数显恒温干燥箱(吴江施佳电热设备有限公司),BT224S型电子天秤(德国赛多利斯),HH-S恒温水浴锅(常州实验仪器厂),pHS-25型pH计(上海精科),TDL-5-A型离心机(上海安亭仪器厂)。

2.3实验方法

将新鲜的马铃薯切成2mm薄片,晒干、粉碎、过筛,加水搅拌调成一定浓度的淀粉浆,调节pH值为6.4,加入150u/g高温α淀粉酶于油浴锅中加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30min后,升温灭酶,将酶解产物用离心机(4000r/min)分离10min,取上清液用碘量法测DE值[3]。

2.4正交实验的设计

为了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笔者首先进行了对马铃薯淀粉液化试验的单因素试验。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可以得出当马铃薯干粉过40目筛、料水比为1∶25、加热时间为60min、预热温度90℃时液化效果分别最好,由此确定正交实验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表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1因素A:粉碎程度/目1B:料水比/(g/g)1C:预热温度/℃1D:加热时间/min112011∶2.0185150214011∶2.5190160316011∶3.0195170

3结果与讨论

3.1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共做9次实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正交实验结果得出R值最大为9.63,最小为333,4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D>A>B,最佳组合为A3B1C2D1,即当马铃薯干粉过60目筛,料水比为1∶2.0,加热时间为50min,预热温度90℃。

3.2验证实验

按上述优选的最佳条件参数,测定所得马铃薯浆液的DE平均值1063%,并且3次试验误差较小,稳定性较好,说明正交试验优选结果正确可靠。

4结语

本论文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出马铃薯干粉的最佳液化条件为:粉碎度为40目,料水比为1:2.0,加热时间为50min,预热温度90℃,所得液化液DE值为10.63%。对液化影响最大因素是液化温度,其次液化时间,然后是马铃薯粉碎度和液化料水比。通过此次实验发现影响马铃薯干粉液化的因素很多,我们将在后期实验中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徐开生.中国马铃薯加工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7(9):55~57.

第12篇

彭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博士,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总策划之一

沙磊:我们知道在北京已经有许多艺术博览会了,为什么还要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

彭锋: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非常重要,也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北京主要的艺术活动都在东边,海淀区给人的印象是高校和高科技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的核心地区。在一般人眼里,艺术跟科学是对立的,以至于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说海淀有知识没文化。事实上,这种说法的实质是将知识等同于科技,将文化等同于艺术。当然,这种等同是毫无道理的。我接触到一些艺术家,他们就直言自己没文化,在我看来他们当中有些人也的确没有多少文化,因此不能将艺术与文化等同起来。不过,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我想指出的是,即使将文化等同于艺术,也不能说海淀没有文化,因为事实上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来看,海淀都不缺乏艺术。从最近的历史上来看,圆明园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艺术群体。从现状来看,不少艺术院校都座落在海淀区,如清华美术学院、北大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等。海淀区从来就不缺艺术。也许是海淀区的科技太强大了,人们又常常将科技与艺术对立起来,于是就对海淀区的艺术视而不见了。在海淀区办艺术博览会,可以打破人们的误解,告诉大家海淀有艺术,告诉大家艺术与科技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沙磊:你刚才提到一般人将科学与艺术对立起来,而你认为艺术与科学不是不相容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呢?

彭锋:这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我这里看能否试着将它讲清楚。从历史上看,艺术与科学并不矛盾。在18世纪之前,艺术与科学常常携起手来反对神学(当然也曾经携起手来为神学服务)。古希腊的“艺术”概念、中世纪的“自由艺术”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概念,都既包含艺术又包含科学。艺术与科学分离是较晚的事情。分离之后的科学与艺术的确显得有些不同了。比如,科学建立在知识积累和演算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历史,后面的科学一定比前面的科学强;艺术建立在个人趣味和天才的基础上,没有明显的进步的历史,前面的艺术不一定比后面的艺术差。再进一步说,如果借用一对时间概念来讲的话,今天的科学侧重于“未来”,艺术侧重于“过去”。艺术侧重于保持文明的记忆(我们可以称之为“返朴”),展示个体真实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归真”)。这与追求独立于个人信仰和情感的客观知识的科学的确非常不同。我们常说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容忍谎言。其实,科学与艺术都求“真”,只不过科学追求的是超越“现在”“这里”的“永真”,艺术追求的限于“现在”“这里”的“刹那真”。说来也怪,追求“永真”的科学其实容易被“证伪”,科学貌似真实其实易错;囿于“刹那真”的艺术貌似错乱其实真实。我们可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有问题,但一般不太给荷马挑刺。李白的诗写他对月亮的感受,当然今天我面对月亮时的感受与李白可能非常相同,但我不能说李白的感受比我的真实,或者我的感受比李白的真实。我和李白的感受都是真实的但又有不同,我称之为“同样的不一样的”真实。科学追求“同样的”真实,用一般的命题语言说事。个别事实跟一般命题符合不能证明命题对,个别事实跟命题不符就能证明命题错。科学命题的命运就是等待被证明错了。艺术不受这种命运的局限。

沙磊:这么说来,艺术跟科学完全不同了?

彭锋:艺术跟科学的相似不在表面上,只有深入到它们的核心处,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因此越是大科学家越能发现艺术的重要性。刚才讲了,科学既追求一般知识,又追求证伪或者创新。新的知识不能从旧的知识中演绎而来,只能从新的经验中综合而来。当科学家触及到他所工作的领域的边界的时候,或者说攀登上他所工作的领域的顶峰的时候,他就有可能从一般知识的领域进入个别经验的领域,从个别经验领域中提升出新的一般知识。艺术就在个别经验领域工作。在这个领域中,艺术家靠感觉而不是规则行事。科学家多接触艺术,有助于培养他在个别经验领域中的敏感,正是凭借这种敏感的指引,科学家才能发现新的一般知识。这是一个方面。科学与艺术的亲缘关系,还体现在今天的科学越来越像艺术了。按照一些后现代哲学家的想法,我们没有事实,只有解释。艺术是一种解释,科学也是一种解释。就同为解释来说,它们是平等的。科学解释的力量不是源于它是事实或者更接近事实,而是源于我们对科学解释的信仰。

沙磊:你刚才说只有触及到科学的底线的大科学家才能意识到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一般的科学家意识不到这种关系。但是,就我所知,在中关村工作的一些企业家,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算不上顶尖的科学家,但他们都热爱艺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彭锋:是的。我认识几位老总都喜欢艺术。我听说中关村许多著名企业,如联想、方正、紫光、清华科技园等公司的老总都喜欢艺术。也许他们喜欢艺术是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甚至是比较外在的目的,如投资;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事实上他们在骨子里都是或者应该是喜欢艺术的,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或者并不承认这一点。那些触及到科学底线的大科学家热爱艺术是工作需要,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喜欢艺术是生活需要。那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已经没有生活上的压力,他们开始考虑如何生活得有质量。他们以前在科学领域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比较偏爱富有创造性的事物。一旦他们摆脱了生活上的压力,这种偏爱就有可能释放出来。也许,这就是有这些有理工背景的企业家喜欢艺术的内在原因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