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偶诗句

对偶诗句

时间:2023-05-29 17:5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偶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偶诗句

第1篇

 

修辞格,也称辞格、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从网上搜索到重庆40个区县城市宣传语共40则,发现城市宣传语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格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双关、引用等。现从修辞格的角度对部分城市宣传语作分析:

 

一、对偶

 

对偶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传诵。如:

 

1.两江新秀,都市花园(北碚区)

 

2.版画结交天下,齿轮转动世界(綦江县)

 

3.钟灵绿岛,毓秀璧山(璧山县)

 

4.览人间奇景,品脐橙诗韵(奉节县)

 

5.神秘边城,魅力秀山(秀山县)

 

第2句中,“版画”对“齿轮”,“结交”对“转动”,“天下”对“世界”,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很好地突出了綦江县版画的民间艺术和以齿轮为核心的现代机械工业。

 

其他几则宣传语对仗工整,节奏感强,语言简洁有力,或是描述了城市独特的环境特色,或是突出了城市丰富的物产。城市宣传语顶多不超过二十个字,句子短小却又承载重要的信息和宣传目的,对偶修辞格刚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二、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如:

 

1.高峡明珠,平湖万州(万州区)

 

2.心灵家园,峡谷之城,清凉之都,美丽黔江(黔江区)

 

3.渝西明珠,美丽龙乡,宜居城市(铜梁县)

 

4.区域经济中心,重庆卫星城,特色旅游区,都市后花园(南川区)

 

5.天上街市,魅力渝中(渝中区)

 

第1句和第3句都把城市比作“明珠”,读者读到这两句宣传语时便会唤起情感世界对美好珍贵事物的向往,美妙并且值得追寻。

 

第4句把南川区比作“都市后花园”,进而突出了南川的自然山水特色和地理位置(南川有著名的金佛山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第5句将渝中区比作“天上街市”,让人自然地联想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诗句。凸显了渝中区山城夜景的灯火璀璨,都市的繁华。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把城市比喻成什么,设计者选择的喻体都应是结合城市的特色而来的,否则就是名不副实,有吹嘘之嫌。

 

三、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事物的形象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引起读者的联想。

 

1.榨菜飘香万里,白鹤绕梁千年(涪陵区)

 

2.感受地球心跳,体验地心之旅(武隆县)

 

3.版画结交天下,齿轮转动世界(綦江县)

 

第1句用夸张的手法很好地彰显了涪陵榨菜的优异品质和盛销各地的状况,也说明了白鹤梁作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的巨大价值。

 

第2句宣传语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武隆县气势磅礴,瑰丽壮观的天然的石桥和天坑群带给游览者的主观感受,让人读了宣传语之后有一种一定要一探究竟的冲动。

 

四、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营造幽默含蓄的趣味。

 

1.想长寿,到长寿,常到长寿,健康长寿(长寿区)

 

2.天下大足,福满人间(大足县)

 

3.一城海棠,四季荣昌(荣昌县)

 

以上三句都巧妙地将各自的地名“长寿”、“大足”、“荣昌”融入到城市宣传语中,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它们的另外一层含义:“健康长寿”、“丰饶富足”、“繁荣昌盛”,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富足与繁荣昌盛生活的追求,言在此而意在彼。

 

五、引用

 

引用是指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

 

1.半城山水满城橘(忠县)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县)

 

3.高峡明珠,平湖万州(万州区)

 

第1句宣传语引用了香山居士的诗句:“半城山水满城橘”,突出了忠县江水绕城而过,漫山遍野柑橘飘香的特点。

 

第2句巫山县宣传语直接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里包含了巫山女神的传说,意蕴丰富。

 

第3句宣传语则化用了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这正好点明了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把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

 

六、其他

 

其他还有比拟、顶针、排比、反复等在城市宣传语中也有一定的使用。在搜集到的40则重庆城市宣传语中,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格的有26则,占65%。

 

在设计城市宣传语时,首先应分析城市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特色,对城市形象进行准确定位,然后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修辞格,达到语言凝练,朗朗上口,生动幽默,意蕴丰富,显现城市魅力等作用。

第2篇

对偶,又叫对仗,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讲究平仄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有两个分类标准:从形式上分,可分为工对与宽对;从内容上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与串对。对偶的作用有两点:一、从形式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二、从内容看,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课文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再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偶句,从音节上来看,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从内容上看,以景衬情,把离开家乡的悲哀和死里逃生而得以归来的欣喜都写到了极致,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天津卷,2008年辽宁卷、浙江卷、四川卷,2005年全国三卷、湖北卷均涉及对偶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哪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本诗哪一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答题步骤:

先答出具体的修辞手法——对偶,然后指出运用了对偶的具体部分,最后指出用了对偶手法以后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 )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中( )和( )相对,运用对仗更好地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有着( )的作用。

现场练习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6分)

(2008年辽宁卷)

答案解析:

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在此重点说说对偶(比喻和比拟上文已讲)。对偶是作诗的基础,也是诗词的重要特点。它巧妙地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所以历来倍受推崇。其实对偶不只是形式上的工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具有其他修辞无可取代的表达效果。形式上它兼有语言的工整与音律的和谐,便于诵读记忆;内容上它兼有语义的条理层次与凝练集中,便于表达的相对与全面;情感上兼有反复强调和差异对比,便于情感的鲜明与深化。分析“对偶”这样的题目,关键是分析出在对偶的形式下,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就本题而言,找到对偶不难,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的语句即可,本散曲中一、二两句,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侧重写江、山的雄伟,写的是大处、远景、静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着重写帆的迅疾、泉的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动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这样就写出了景色的层次性、丰富性,给人以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的感受。

由此,答案确定为:本散曲运用对偶,如一、二两句,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均对偶(1分),写出了景色的层次性、丰富性,给人以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的感受(1分)。

(另外两种修辞: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4分)

强化训练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 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zAn):赶快。 ③苫:用草覆盖。

第3篇

中考作文的开头,应以“咫尺见精彩,片言定高分。”为追求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可遵循以下写作原则。

一、切题原则。中考作文的开头应尽快入题,不宜兜圈子讲题外话。这一步做好了,能有“切题”之誉;做不好,则有“离题”之嫌。请看中考满分作文《我有一双闲不住的手》的开头:“说起我这双手,要是用‘闲不住’来形容,那真是既形象又准确。它总是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没有闲的时候。”这个开头,只有两句话,但每句都扣住题目中的“闲不住的手”来写,不蔓不枝。切题原则除指扣住题目来写外,还指扣住文章的主题来写,即开头点题。例如《爱心》的开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几天前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个开头既扣住了题目“爱心”两个字来写,又点明了本文的主题“爱心使人间变得美好。”可谓一箭双雕。

二、简洁原则。中考作文,篇幅和字数都有限(600字左右),如果开头一些议论抒情性的话过多,势必影响中间内容部分的充实,内容就显得单薄,不够具体。反之,开头简洁了,就能给中间部分腾出更多的篇幅,文章就能显得丰满而具体。所以,中考作文的开头应“惜墨如金”。例如《心愿》的开头“当一名老师,这个心愿在我的心里已经埋藏了很久。”这个开头,只一句话,既扣住了题目,又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还点明了中心。这样简洁的开头难能可贵。

三、文采原则。中考作文开头的语言应刻意追求有文采,这就像人要特别注意化装自己的脸面一样,因为这个位置人们特别注意。要使开头语言有文采,就要用诗化的语言去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富于激情的语言去写。具体方法有下面几种。1.用排比句。如《美,在我们中间》的开头:“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花,美的景,美的服饰,美的心灵……美,在我们中间。”这个开头用了排比句,且各分句的语言也很对称,既有节奏感,又有美感,很好地突出了“美无处不在”的主题,可谓是语言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又如《诚信——世间最美的》的开头“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亮的。漫漫人生,我采撷世间最美的——那弥足珍贵的——诚信。”如诗般的排比句,给人以高雅之感。2.用对偶句。如“在前进的道路上,我经受过失败,也获得过成功。失败使我警醒,成功使我欢乐。”(《记我的一次成功》)这个开头两句话用了两组对偶句,对比鲜明,言辞斐然。3.引用诗句歌词。著名的古今中外的美好的诗词歌句,其语言富于文采,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就能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如《陶醉》的开头“‘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吟咏这诗句,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便真正展现出一幅画来:”诗句内容与文章的内容融为一体,诗句的语言也为文章的语言添光争采。4.用比喻句。因为比喻句形象生动。如《守住一颗平静的心》的开头“人生如广阔的大海,人便是大海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有欢乐与忧愁。当心急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守住一颗平静的心。”把人生比喻成大海,人比喻成小舟,语言形象生动。5.用描写句。如“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那天,阳关好暖》)“一缕”“金黄色”“斜射”“好暖”这些词都很有文采。

四、悬念原则。中考作文开头如能制造悬念,引人读文,也能显得精彩动人。如《失恋》的开头“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惊讶,小小年纪就干起了这事,这还了得,别顾着生气,听我慢慢道来。”引人入胜。下文接着写了“我”与“借口”“失恋”的经过。

第4篇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分析手法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设题方式: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山东卷)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005年全国Ⅰ卷)

3.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06年天津卷)

以“”为界,三道题的题干都由限定分析范围的语言(简称“范围语”)和限定分析角度的语言(简称“角度语”)两部分信息构成。按分析范围大小划分此类试题有分析局部试题和分析全诗试题两种。第1、2题是要求分析诗中某句(联)或词的上(下)片的表现手法,第3题要求分析“这首诗”。 按分析角度划分,此类试题有三种:第一种不提出具体手法类型,如第1题;第二种明确提出手法类型,如第2题要求分析“修辞方法”;第三种给出全诗所运用的手法,如第3题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二、命题预测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在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很高。2004―2008年平均每年出9道题,在分析情感、分析意境、品析炼字和分析手法四种高考古诗鉴赏主打题型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分析情感试题。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比喻、拟人和对偶六种。借景抒情手法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对比和衬托;再次是考纲中规定的比喻、拟人和对偶三种修辞。

在复习训练中要重点训练分析手法试题,重点掌握好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比喻、拟人和对偶六种表现手法相关知识。

三、技法点拨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8年高考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解答分析古诗手法试题要采用“指析点”三步答题法。“指”就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古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描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描法主要有对比、衬托、抑扬、白描、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兴、拟人、夸张、对偶、借代、互文、双关等。具体做答时最好使用比较模糊的属概念,比如当不能准确分析是正衬还是反衬时,就答“衬托”。“析”就是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一定要分析到位,比如分析虚实结合手法就要分析出三点:一是虚写之景是什么,二是实写之景是什么,三是虚景与实景间是对比关系还是衬托关系。“点”就是指出手法所传达出的诗人感情,要用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旷达乐观、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盛年难再、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表达思想情感的术语。

按照三步解题法做答,例题答案有两种:①这首诗寓情于景(指,也可答成“景中含情”)。诗人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凸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析)。含蕴表达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中的喜悦悠闲之情(点)。②这首诗寓情于景(指,也可答成“景中含情”)。诗人描写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好像燕子也欺负人(析)。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点)。

总之,在解答分析古诗手法试题时只要按照“指出手法分析运用点出情感”三步答题就能得满分。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请选取这首诗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指,1分),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耐寒、高洁清气满人间(析,2分)来表达自己坚守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点,1分)。② 运用对比(对照)手法(指,1分),诗人将“混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析,2分),从而突出了梅花的坚毅和高洁(点,1分)。③运用映衬(反衬)手法(指,1分),诗人以“混芳尘”的普通桃李反衬“冰雪林中”的白梅(析,2分),从而突出了梅花的坚毅和高洁(点,1分)。

第5篇

好的标题一般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确切,除符合遣词造句的规范外,题目还要切合作文材料,符合文章的内容。二是精练,标题字数适当,不宜偏长。三是有内涵,即题目能引发人的联想、想象、思考和感悟。四是有文采,富有文学韵味,或生动形象,或深刻独特。而巧拟文章标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用修辞法

巧用修辞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吸人眼球。

1.比喻。其作用在于使标题具有诗意美,尤其是针对抽象的材料或话题,用比喻手法拟题能够化虚为实,给人以自然、可触之感。如标题《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就将无形、抽象的智慧,喻为一间寂寞的空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让阅卷老师产生疑问:将“智慧”比作“寂寞空屋”有何意图?作者在后文如何把“智慧”和“寂寞空屋”联系起来?阅读兴趣油然而生。

2.拟人。拟人的最大功效在于生动,使标题有生命和动态美。如标题《无诚信的就诊报告》,就采用了拟人手法,能够顿时激发读者的联想:“无诚信”实化为一个人,去就诊,那么医生针对“无诚信”的病就要开药方!这就有利于生动地揭示无诚信的危害。这与一般的“人要诚信”之类的标题相比,要灵动很多。

3.对偶。对偶能够使得标题工稳,有节奏感。如标题《尽赏自然,尽得清欢》《用眼去看,用心去听》,均用了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使标题看起来整齐醒目,读起来朗朗上口。

4.双关。双关,常见的有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形式。巧妙使用双关法拟题,能让标题内涵更为丰富饱满。如标题《薄暮依旧炒米香》《生命“诚”可贵》,就用了双关,前者是语意双关,“炒米香”不仅实指炒米的香味,也暗指人与人关系和谐温馨;后者是谐音双关,“诚”原意是“的确”,而在此处确是指“诚信”。这两个标题都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当然,适合拟题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比如叠词、借代等,在此不作赘述。

二、引用或化用法

古典诗词佳句、俗语、成语、名言警句、广告词、当今流行歌词等,如果能确切地引用或化用为标题,既浓缩凝练,又新颖独特,可使文章题目富有诗情画意、哲理韵味、幽默趣味。具体做法如下:

1.照搬。就是直接引用。有些名言诗句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恰当照搬,不乏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标题《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科技通信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无暇感受身边景致,无暇享受闲适淡雅情怀的窘迫。

2.仿换。就是间接应用。有时候原句不能与所给材料很好地契合,那么,只要在原句基础上稍作修改,即仿写或变换,可以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如标题《为“诚”消得人憔悴》《天道酬诚信》《腹有“雅量”气自华》,就是仿换“为伊消得人憔悴”“天道酬勤”“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成语而来的。

三、前后增补法

材料作文一般都有关键词,增补法就是在提炼出的关键词的前面或后面做适当的增补,以此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作文内容由大变小,由虚到实,由抽象到具体,使文章议论深刻独到。如标题《心田半亩种青春》《一事能狂便青春》《青春的那些事》《民族智慧,代代传承》《生活智慧和城市景象》《庄子的智慧》,就是在材料中的关键词“青春”“智慧”前后增补内容,缩小了写作范围,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小切口,深分析”,体现出自己深刻而独到的思考,新颖夺目。

四、凸显中心法

所谓中心,就是文章中心内容。文章中心内容涉及到什么,就以什么为题。

1.如果文章以写人为中心,就直接以人物为题,如标题《我家的老顽童》《荒山种茶人》《老爹》,以人物为题,使重要人物形象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2.以记事为中心,就是直接以事件为题。如标题《捉蜂记》《清明扫墓忆外婆》,这些事件引人入胜,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好奇心。

3.如果强调环境,就直接以环境为题。如标题《王大爷的早餐店》《小巷面条香》,题目中的环境渲染了事件发生的氛围,衬托了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6篇

典 型 例 题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物①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①云物:云雾。

(1) 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

(2) 颔联两句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此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对之作简要分析。

(3)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错 答 列 举

第(1)题:

错答一:云物、曙光、残星、雁、长笛等体现了晚秋凄清、清冷的特点。错答二: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鲈鱼正美。错答三:残星、雁横塞、篱菊静。错答四:云物、雁、篱菊、鲈鱼。错答五:紫艳、、荷花。错答六:凄凉、美景中带着点淡淡的忧伤。错答七:凄凉、孤独、惆怅。

第(2)题:

错答一:几点残星点缀着空中的孤雁,凄冷地飞过边塞,凄婉的一声长笛声表露了奏乐者的清冷、孤独的思绪,一个“倚”字,则更加衬托了孤独在外之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把人物内心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用得极妙。错答二:前半句写出了大雁南飞,几颗残星挂在天空,写出了凄凉的景象,后半句顺势写出作者一个人孤单地吹着长笛,两句相结合,相互映衬。错答三:先通过残星和雁写出晚秋的凄清和寂静,在此基础上突然的一声长笛声使这氛围更加的凄冷而令人更加伤感,这时作者独倚高楼,思绪飞翔,这一情景交融,更加富有感染力。错答四:语句对仗工整,天空几点残星,突出秋的寂凉,大雁飞到南方去,而作者却只能倚在楼的栏杆上吹着长笛,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错答五:运用对偶,用残星和大雁衬托气氛的凄凉。错答六:这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写出了秋的凄凉,用长笛和人倚楼突出美景中的忧伤,同时表现出自己忧伤的情感。错答七:天空中很少的星星及雁字横飞,写了晚秋的孤独、凄凉,诗人由长笛的陪伴,独自一人仰望星空,思念往事。

第(3)题:

错答一: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为事业前程甘愿不回故乡,胸怀大志的高尚节操。错答二:描写,这个时节正是家乡鲈鱼成熟的时候,而作者想着那美味的鲈鱼,偏偏在这异乡,写出了作者的无奈。错答三:借喻,对自己国家的思念。错答四:借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错答五:拟人,抒发了诗人失望的情感。错答六:举例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凋落时忧伤的情感。错答七:打比方,对故人不得归来的思念。

错 因 分 析

由于是对新高三的摸底考试,所以诗歌鉴赏的材料便选取了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里的晚唐诗人赵嘏的《长安晚秋》。命题者本以为,该材料来自教材,同学们比较熟悉,要求也较为简单基础,答题可能会轻松些。哪知道,同学们基础薄弱的“底”一下子便被“摸”了出来。这道题的得分整体不高,说明同学们对教材上学过的诗歌在理解上还不到位,不够透彻。

第(1)题:①审题不清,未能扣住“晚秋”特点,罗列了很多不能体现“晚秋”特点的意象,如云物、残星、长笛、楼、鲈鱼等,核心要点被淹没,答题不精准;②答案不够全面,不少同学忽视“雁”或者“莲”;③答非所问,不少答案专注于对意境和情感的分析。

第(2)题:①只是对诗句进行了简单的翻译,然后分析诗句寄寓的情感,没有对描写特色进行分析;②答案不全面,很少有同学能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两点都提到,并作简要分析的。写到“动静结合”这一点的比较少。也有不少同学只有术语,没有分析;③对描写特色的分析不准确或没有抓住主要特点,出现了如“对偶”“烘托”“情景交融”“由远到近”等术语,甚至出现了“承上启下”;④不少同学受题目的影响,注重分析作者被称为“赵倚楼”的原因。

第(3)题:①对手法的把握不到位,有不少同学答“引用”“借代”“比喻”“拟人”,甚至有同学答“举例子”“打比方”,也有答“借典”的;②对情感的分析不准确,如“爱国”“壮志未酬”“对秋景的喜爱”“报效国家、不愿回家”等;不少同学对情感的分析不到位,只是简单写了“忧愁”“愁苦”“无奈”等。

例 题 分 析

第(1)问体现“晚秋”特点的景物,只要写出雁、菊、莲即可,其他的不给分。

第(2)问题目要求“结合诗句对之作简要分析”,那么就应该指出诗句特色,并对诗句作简单分析。另外,从写景角度分析的,比如写景角度的高低远近等,不给分。

第(3)问手法要对,情感的定位要准。只写“愁思”“哀愁”“忧愁”等不具体情感的,给一半分;情感理解错误不给分。

正 确 答 案

(1) 归雁、篱菊、渚莲。

(2) 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视听结合):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3) 用典,羁旅愁思(或羁旅思归、思乡归隐)。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 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 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 “雾中看”笔触细腻含蓄,使读者惊叹于诗人忧思之深及观察力的精湛。请分析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①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②,直觅富民侯。

【注】 ①季子:此指作者。②莫射南山虎:莫效南山射虎李广,有功难封。

(1) “汉家组练十万”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上阕前四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词下阕蕴含的情感较为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词上下阕分别刻画了词人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

结果有些人判断得很不正确,他们把好诗当作了坏诗,把坏诗当作了好诗。这种情形,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都是很普遍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读诗或写诗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常遇到。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该认清什么才是一首诗歌的重要特质。比如中国诗歌,我以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特质,就是那种引发感动的力量。

表达感动:诗歌孕育的开始

《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我们首先内心要有一种感动,情动于中,然后再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如果你看到自然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却只是记录风景,没有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你就可能写不出好诗。

可是,内心怎样才能有所感动呢?《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外界能感动人心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大自然,一种是人世间。

大自然给予人的感动,就像杜甫《曲江》中写的那样:“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我们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杜甫有一颗敏感的诗人之心。他对春天是这般欣赏和喜爱,看到一片花飞,就感到春光的完整性被破坏了,所以说“一片花飞减却春”。接着又说“风飘万点正愁人”,等到狂风把繁花全都吹落,这情景当然更使人忧伤。仅仅是花飞花落,就在诗人内心引发这样浓烈的感动。

杜甫的《曲江》中的另一首诗有这样两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观察得仔细、深入,那藏于花丛深处的蝴蝶,他看到了,那蜻蜓点水的姿态,他也看到了。正是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给他的感动,使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好诗与坏诗的不同

大自然的景物是大家所共见的,可你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能写出好诗。你只有同时将心中的感动和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有可能写出好诗。

仇兆鳌在注解杜甫《曲江》二首时,引用了晚唐诗人写的“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我们可以将这两句诗与杜甫的诗句比较一下。

如果按照那位英国学者的测验方法,遮住诗人的名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和一句写动物的诗――“群鸡正乱叫”,你认为它们所属的诗歌,哪首是好诗,哪首是坏诗?

“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写得多么漂亮,而且对偶多么工整。作者写一条鱼跳起来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就如同一根玉尺抛到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黄莺是黄色的,飞来飞去,就如同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

从形象描写及对偶的工整来说,这两句诗好像很好。然而,“群鸡正乱叫”,大家肯定会说不好。

但是,评价诗的好坏,是不以外表是否美丽为标准的。

诗歌所要达到的是一种引发感动的目的。然而,像“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这两句诗,很容易混淆我们的耳目,因为它外表很漂亮,所以使人误认为是好诗。可是,在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不到诗人内心的感动,读过之后,也很难对诗中描绘的景色心动。

只是用眼睛去看,没有用心去感受,作者尽管也学会了描写的技巧,写出了如此漂亮的句子,然而并没有写出好诗,因为诗中只有漂亮的文字和技巧,而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力。

“群鸡正乱叫”是杜甫写的诗句,是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与家人的长期隔绝和分离,回到自己家中后写成的。

你不要以为它不美丽,实际上,这里面有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有一份深厚且热烈的感情。

所以,判断诗歌的好坏,不该只从外表美丽与否和文字技巧好坏与否上判断。

杜甫写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和仇兆鳖用来举例的那两句诗有什么不同呢?杜甫和仇兆鳖,写的都是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的美丽事物,表面上看起来都很美。然而,仇兆鳖用来举例的那两句诗写的只是眼睛所看到的景象,没有内心引发感动的活动,杜甫写的那两句就有。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杜甫那两句是好诗,仇兆鳖用来举例的那两句晚唐诗人的诗就差些。

感动要让别人也感受到

好诗和坏诗的区别,除了诗中有无诗人内心引发感动的活动这一项衡量的标准外,还有另一项,就是你作为作者,有没有把这感动传达出来,使读者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我在教书时,有《诗选及习作》这门课,学生都要练习写诗。我引用《易经・乾封・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说真诚是做诗也是做人最起码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于是,一名学生交来了这样的诗作,他写“红叶枕边香”。我说我不大能接受:“首先,红叶不香;其次,红叶长在外面,在山里,怎么会在枕边呢?”

但是,他说:“这是真实的,老师您不是说做诗和做人要真诚吗?”原来,这红叶是他的好朋友寄给他的,上边有香水的香味也说不定,他将红叶和信放在枕边,所以“红叶枕边香”。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做诗,第一是你要有真诚的感动,第二是你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你才是成功的。

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你内心有了引发感动的活动,这是诗歌生命的孕育、开始。把它写出来,使之成形,能使现在的读者,甚至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这才完成了这种生命力的传递。

不找最美的字,而找合适的字

凡是好的诗歌,都不应该把它任意割裂,使之破碎。一首诗歌,甚至一组诗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需要整体传达。

所以杜甫的“群鸡正乱叫”,只取出这一句来,好像不是好诗。你要读他的《羌村》三首,它们所记叙的是诗人经过战乱,经过与家人长期分别后回家团聚的情况。在三首诗中,“鸡群正乱叫”这一句很好,因为它在整体中是产生了一定作用的。

可见,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要在这完整的生命中起到某一种作用才对。

不是你选择几个漂亮的字就能组成好的诗句,而是要看你选择的字对于传达你的感动是否适当。

杜甫在一些诗中用了“不太美”的字,他写“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又写“亲故伤老丑”。虽然用的字不太美,但是诗是好诗,因为诗人所经历的是那样一种艰苦的生活,只有这些朴拙的字,才能适当地表现那种生活。

所以,诗的好坏,第一要看作者写的诗句中是否有内心引发感动的活动,是否有生命力;第二要看作者能否成功地传达他(她)的情感。“情动于中”,是内心有一种真实的感动,这种内心的感动是人们常会有的,然而,它也有深浅之分。

第8篇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前言】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秋的一首山水诗。此诗再现了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上所见的景物,写得清朗疏淡,景情交融。

【注释】

⑴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

⑵杪(miǎo):树木的末梢。孙觌《西山超然亭》:“孤亭坐林杪,俯见飞鸟背。”引申为年月季节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

⑶幽谷:深谷。《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⑷疏:稀疏。寂历:寂寞,寂静。韩偓《曲江晓思》:“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孔平仲《深夜》:“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⑸微:指泉声细微。

⑹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又《魏书·公孙表传》:“不可启其机心,而导其巧利。”后指深沉权变的心计,柳诗化其意而用之。

⑺麋鹿:稀有珍贵动物,鹿属,形体庞大。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故俗称“四不像”。

【翻译】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我早晨起来走向那幽暗的南谷。枯黄的树叶覆盖着溪上的小桥,荒凉的山村只有参天的老树。寒花开得疏疏落落何等寂寞,深谷的泉水细小而时断时续。机巧之心很早以前就已忘却,何以我还能惊动那机敏的麋鹿。

【鉴赏】

南谷,在永州乡下。此篇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处处紧扣深秋景物所独具的特色。句句有景,景亦有情,交织成为一幅秋晓南谷行吟图。

诗人清早起来,踏着霜露往幽深的南谷走去。第一句点明时令。杪,末也。“杪秋”,即深秋。“霜露重”,固然是深秋景色,同时也说明了是早晨,为“秋晓”二字点题。

中间四句写一路所见。诗人来到小溪,踏上小桥,到处是黄叶满地;荒凉的山村,古树参天。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致落叶能覆盖溪桥;而一个“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不仅如此,南谷中连耐寒的山花,也长得疏疏落落;从深山谷里流出来的泉水,细微而时断时续,像是快枯竭了似的。诗人触目所见,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芜的景象。四句诗,处处围绕着一个“荒”字。

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9篇

关键词:唐诗与音乐 唐诗与吟诵

一、唐诗与音乐

只有“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最高意境。在唐诗中,较于语言的体现,音乐则主要凭借其自身轻重缓急、长短高下等特征,将不同的音节随着时间的运动融为一体,使其节奏流畅,如此一来连续的节奏构成完整的旋律来表情达意。

下面论述关于唐诗中的声律修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抑扬顿挫”是我们朗读文本时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吟诵唐诗时尤为明显,我们可以察觉到诗中喜怒哀乐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这与吟诵和音节组合、平仄等有密切联系;

第二,讲求声韵的固定格律形式在唐诗中形成,这种形式最鲜明地体现在近体诗中;

第三,中国的诗歌,从它的源头寻觅,表现出“唱和”的特性,“唱和”就代表了音乐性,从《诗经》起便可追溯。《诗经》中许多篇章可以披之管弦;《离骚》、《九歌》也可以用来歌唱;汉代的乐府既是官府设立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又是一种文学体裁。而到了唐朝,诗和音乐更是互相促进,共趋繁荣。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沈宋”。沈期、宋之问对唐诗最大的贡献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在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让律诗在其手中定型和成熟。随着佛教梵呗传入东土,中国古代语言受到影响,逐渐出现“ 声母”和“ 韵母”,后来将汉字的声调归纳为“ 平”“ 上”“ 去”“ 入”四种。格律诗,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近体诗的雏形是“永明体”,根据“永明体”结构,我们可以归纳出押韵和固定的声律格式是格律诗主要特点,运用最广泛的要数平声韵,并且要求双数句押韵。如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峰”“松”“钟”“重”均为平声韵,符合双句押韵的规律。

近体诗还有固定的格律要求。唐代格律,将“阴平”“阳平”,也就是现在的一二声归为“平声”,将“上”“去”“入”,也就是三四声归入了“仄声”。上文提到的抑扬顿挫就是平仄规律的体现。律诗和绝句按平仄可分为“ 仄起式”和“平起式”,按压韵方式又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这种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都各有四种形式。它们的首句形式分别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是诗歌韵律的本质存在与体现,我们在吟诵时也是遵循着这种看不见的规律展现唐诗的声律之美。

除声律外,唐诗的音乐美中还包涵各种修辞之美,对偶则不得不说。诗句中文字意象的对应、音节组合的协调、节奏的对称、情感的自然发展变幻以及对偶内部包含着的平仄交错,无一不显示出对偶本身结构的对称平衡之美。如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典型的对偶经典之作。诗中每句的意象、形容词都是对偶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充沛。对偶的运用表现回环往复的过程,体现沉郁顿挫的抒情特征,富有音乐美。

在唐代,评价诗歌水准的重要因素也是这种音乐之美。仔细阅读唐诗,我们会发现音乐美的例子数不胜数。如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间中”,人语、清泉、落花、山鸟,人与自然的乐声表现空灵境界,将禅意、诗意、画意完美融合;又如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吟咏了一首动人的悲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声、鸟声绘出清晨浓郁清新的春意。处处体现完美的音乐美。

二、唐诗与吟诵

唐诗中的音乐美想要呈现出来,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吟诵。除了将本文上述的押韵、平仄、对偶等声律修辞之美体现出来之外,吟诵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1.培育“我”的人文素质与中国人的“气质”

这是说,促进诗教传统的恢复与重新兴起,尤其是在大学生之间大力提倡吟诵中华古诗词,比如建立校园或者学院的古诗词吟诵团等等,能充分提高其文化修养。

2.提升“我”的诗词鉴赏能力与汉语写作能力

首先,不论是作曲家还是诗人,都要根据歌曲或诗歌的灵魂――情感,来改变节奏和调式,组织最恰当的字词来形成流畅贴切的语言。

其次,“将脑中瞬间形成的意念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吟诵古诗词便是这种“瞬间”写作能力形成的最佳途径。

3.激活“我”的音乐潜能,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吟诵追求美听,创作美听和欣赏美听的吟诵,对人的乐感是一种自我开发和养成。

另外,直观感觉上,不同意境的唐诗,我们默念和吟诵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如豪迈的诗歌,朗诵出来就顿觉一股英气油然而生,更能使自身融入到诗的情境中去;同样一首诗,自己吟诵和别人吟诵出来的感觉也是大相径庭的,个人对诗歌的境界理解不同,吟诵时所带的感情也有差距,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我们会有更多新的理解和体悟,对我们自身成长和人生也有很大触动和影响。

如果说通过声律修辞等体现出的唐诗的音乐美是唐诗本身特有的魅力,那么吟诵就是将唐诗推向外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唐诗中的听觉世界不仅包括诗人在诗中体现的自身感觉到的关于音乐的意象之美,还包括欣赏唐诗的人通过吟诵这种形式所体悟到的听觉之美、境界之美。可以说,音乐和吟诵二者相辅相成,完成了唐诗的留存、继承和传扬。

《重构美学》中通过对现今“视觉至上”的批判来宣扬一种“听觉至上”的转向,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证明听觉的优势和意义,唐诗就是一个典型、鲜活的例子,它的听觉美的意义并不只停留在古代,对于今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听觉遗产”,能帮助人们重新正视我们多种感官的意义,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平衡,从而达成审美的升级与优化,完善我们的美学内涵。

参考文献:

第10篇

所谓想象,就是“无中生有”,为不存在的事物虚构出它的具体形象。

吴承恩本人并没有去过天竺国,却捏造出了“两界山”“乌鸡国”“狮驼城”“灵山”等地名;他并不曾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却编造出了“南天门”“蟠桃园”“兜率宫”等天宫胜景;他没有见过任何男子怀孕,却能设计出唐僧、猪八戒因喝女儿国的河水而怀胎的离奇情节……

屈原想象自己“驾青虬兮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李白想象自己在梦中“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想象出贾宝玉在“警幻仙境”离奇古怪的游历。

在《梅岭三章》中想象自己“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所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有教师问学生:“山上有什么?”有的学生答“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有的同学答“山上有妖怪”;有的学生答“山上有花神、树精”;有的学生答“山上有仙人,可以与人下棋”;有的学生答“山上有千年灵芝,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有的学生答“山上有宝藏、矿产,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看似幼稚,不切实际,但却是学生独创式的思维成果,不能一概斥之为“乱弹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可以积累,想象力却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就是扼杀学生的灵感、才气,使他们由“异”趋“同”,由“智”趋“愚”,最终令他们的思维变得呆板、凝滞。

三、纵情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已有的事实、材料联想开去,发散开去,深入挖掘事物的多种内涵和象征意义。

如对“二”的联想,可引导学生做以下联想:“二就是亚军”“二是离顶点还差一点点的人”“二就是平行线,两条直线向双方无限延长,永不相交”“二是重复”“二是相等、相同”“二是反叛、背德、变心”“二是对偶、对称、骈骊”“二是火车道”“二是不团结,不统一”……

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由“火”联想开去,同学们联想到了普罗米修斯所偷的“天火”,《西游记》中红孩儿嘴中吐出的三昧真火,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时的战火,燧人氏钻木获取的“火”,《诗经》中的诗句“七月流火”,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

第11篇

[关键词]修辞品味;劈文析句;咬文嚼字

一、识文断字,从字词处品课文的语言之美

《梅花魂》的语言文字之美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品味:

1.从字词的选用比较中体味作者运用语言的典雅之美。课文中字词的选用典雅独特、恰到好处,体现出作者女性的柔情。例如:“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冷艳”二字,自古以来就在一些咏梅的诗句中散发出典雅之美,清・俞樾内子的《梅花诗》写得好:“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清风自由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幽芳”一词,古人常用它来指香花。如 唐・张九龄 《南还赠京都旧僚》诗:“欲赠幽芳歇,行悲旧赏移。”也用它来比喻高洁的德行。 宋・叶适的《奉议郎郑公墓志铭》中:“惧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遗绪,岂惟不肖又抱不孝之最以殒!”这些字词化用古人诗义,不露丝毫痕迹,却又让人读来犹逢故知,美不胜言。

2.从语句的修辞手法中品味课文语言的纯朴之美。课文的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不是枯燥无味,细读之后,总是给人一种纯真质朴之情。这一点,除了文章本身的思想内容所具有的真情实感之外,更得益于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妙。例如,作者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将古典诗句巧妙地运用在往事的追忆之中:“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引用这些古典诗句,不仅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外祖父真挚的思乡情感,也有意无意地增加了文章的文雅色彩。再如,作者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课文语言的工整与典雅。如上面提到的:“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在这个句子中,“冷艳”“幽芳”相对,“漂泊”“葬身”相承,由梅花而想到外祖父,睹物思人,伤感之情可想而知。“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正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乡、葬身异国”既表现了外祖父的艰辛的身世,也隐喻“我”对外祖父的无限思念。足见作者用词之工整,可谓典雅优美之极。

二、劈文析句,从作者精巧的构思中品出情感之美

课文整体构思精巧,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许多句子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会觉得文章寓意丰富。例如,课文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开头以“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不仅结束全文,更是对课文的主题思想予以更高意义上的升华。

中间有许多句子相互照应,“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会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一句表明外祖父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正是祖国的优秀文化培育了老人的爱国情操。“又能书会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不仅道出了外祖父将祖国文化传播海外并有所作为,而且照应了下文的“墨梅图”。

第12篇

一、看作者朝代

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说法始于唐代。唐初,人们开始对诗的字数、声韵、对仗等有了严格的规定。为了区别过去的诗,人们把唐以后写的要求严格的诗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统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后要求严格的诗称为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这种说法沿用到今天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那么相对而言,唐以前创造的诗只能是“古体诗”了。三国时期的曹操、东晋时期陶渊明写的诗只能是古体诗。后人也多沿用唐人的这种说法。所以,唐以前的诗只能是古体诗。那么是不是说唐以后写的诗都是近体诗呢?当然不是的。唐代以后的人可以写近体诗,当人也可以模仿古代人写古体诗。比如,李白的《行路难》都应该属于古体诗。唐以前和唐以后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古体诗。所以只看朝代判断是不够的。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看上去像绝句。实际上作者吴均是南朝梁人,这首诗也只能是一首古体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这首诗看上去是不是像五言律诗?实际上看作者的朝代汉代,就知道它也只能是古体诗。

二、看句数

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所以只要按这个方法排除,大部分的诗还是可以一下子判断的。而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所以只要不是四句诗或者八句诗,就应该归于古体诗的范畴。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4句、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4句,从句数上就能判断这些属于唐人写的古体诗。

三、以字数分类

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古体诗还有少数三言、六言。李白的《行路难》中的大多数句子都是七言,但是中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就是三言。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3句到7句是七言,但是一二句却有四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特点更明显。唐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两句是5言,后两句是6言。虽然说是唐人写的,又是四句,但句子的字数不一致,显然算是古体诗。

四、从押韵的角度考虑

古体诗用韵不严,押韵较宽,它的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换韵。而且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古体诗对韵的平仄,要求很宽;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要求。

而近体诗格律要求很严。近体诗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律诗中间两联必须是对偶句,而且对仗要工整。

五、古体诗不要求对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