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29 17:5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第1篇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那时间应该是香飘四溢的时节,却没有多少娇艳的花儿可看。因为在印象里,儿时没有什么花可供回忆,可每每回想起来,却又抑制不住,撩拨记忆之弦的正是那朵似开未开的青春之花。

小时候因为父母没工夫管我,在外婆家里住过几阵子,对于花的印象,只记住外婆家里的杏花,隔壁驼背二舅家里的几十朵桃花,还有村子最后面老刘家的枣花。除了花的数量少之外,比较重要的是因为那些果树开花挂果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便连做梦也会惦记着它们,一者可以解解馋,二则更能增加少年的欢趣。这偷梨摘枣的事算是我们最大的娱乐活动了,时至今天,网罗过去的岁月堆砌一点文字时,那些恶作剧都是欢笑于笔下的记忆。

童年没有顽皮的影子实在是索然无味,所以经常对朋友说,孩子爱玩什么就让他们去吧,束缚了他们的自由,老来会受责备的。人在什么位置,就会说什么话,那时候的乡村,即便是春风催花的季节,我们也看不到太多的花,小小的村子里,能开花的不过几十棵树,经常因为偷偷地折了几枝石榴花,被小脚的外婆拿着扫把追着满院子里跑。谁家里要是能有个月季花,什么的,简直就比公鸡产奶还稀罕。

尽管如此,花儿还是可以发现的,春天里的沟堰上开满了黄的、白的苦菜花,盛夏的菜园里扯满了牵牛花,还有秋天里的野也是千般的妩媚……除此以外,还有淡黄色的花生花,白色的豌豆花,淡雅的小麦花,正是这些比不上花卉大全的花,灿烂了我天真的童年。

夏天里,村西的槐树沟,挂满了香气袭人的槐花,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肺,初夏的晚风,和着槐树下婆娑的月光,还有那沙沙作响的杨树林,敞开心扉,尽情畅谈,似乎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激动在心间的是所有的钟情和情感的萌动。

青春的过往肯定是有回忆价值的,无所谓热闹非凡还是索然无味,也没什么成功还是失败,那些都是一段流金的岁月。歌德也说过,“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美好”。我那些已过而立之年的小伙伴们,大多已娶妻生子,也有锒铛入狱的,也有远走他乡的,曾经的小姑娘也是一个个的都嫁人了,各谋生路。

城里的花盛开于春夏秋冬,有牡丹节,也有展,如今的鲜花已经成为同饮食、健康一样重要的生活内容,这些却难激起我赏悦的兴致,挥之不去的,还是那些纯朴的桃花,杏花,梨花,还有那些朴实的庄稼花。

(周俊根选自2006年10月22日《扬子晚报》)

第2篇

1. 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学生活动的图片,教师配乐简要说明每张图片的内容。

2. 光阴似箭,转眼间,丰富多彩的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也即将毕业。齐读课题。即将毕业之际,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听着教师动情的话语,回忆着美好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心中已经荡起了感情的涟漪,这时让他们适时袒露心声,更容易激起全班学生的感情波澜,为课文的学习定好感情基调。

二、 初读感知

1. 下面,我们去看看这篇课文的作者都说了些什么?看看课文的哪些内容能引起你的感情共鸣。

2.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在文章中主要回忆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样的句子就是这部分内容的中心句。除了回忆六年的学习生活,作者还回忆了什么?(老师为学生的成长孜孜不倦地工作,奉献了青春和热情。

3. 现在,你知道怎样给文章分段了吗?抓住文章叙述的几个主要内容来分段,是理清文章层次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初读感知――读书反馈――把握内容――理清层次”这几个环节后,已经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了认识。

三、 精读品味

1.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你能发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始至终流露的情感吗?(板书:眷恋)理解“眷恋”。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眷恋之情,边读文章,边回忆我们的学习生活,寻找到我们和作者情感的共鸣点。

2.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着这些文字,你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着重抓住第二句话还原最初走进校园的情景。现在回想起那样的情景,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3. 六年的学习生活在作者看来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知道“画卷”吗?这里为什么不说是一幅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5自然段,认真欣赏这幅画卷,回忆自己这六年来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哪些叙述给你印象深刻?

(1) 引导学生从上学、上操、上课、写字、课外活动(抓住省略号)几个方面回忆小学的生活。交流后齐读。

(2) 正因为六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指名读,齐读。(板书:感谢母校)

(3) 六年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写了早操、上午上课、中午练字和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呢?当叙述的内容比较多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有重点地叙述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一反映小学阶段生活的中心句,根据学生的交流、体验,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运用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母校、对同学的眷恋之情,进而领悟表达方法。

4.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作者为什么要把老师比作“天使”?又为什么把老师比作“大树”和“海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回报老师呢?出示:“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同学们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潮起伏。你准备送给老师一支什么样的歌?你又会把什么样的诗句塞在老师的枕下呢?请写下来。

6. 同学们对老师、对母校最好的回报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作者与同学们的约定是什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第3篇

编者按: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占分值高,篇幅大,而且答题的主观性强。许多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或者是一味地依赖“临场发挥”,没有形成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其实,只要我们扎实掌握了一定的解答思路、步骤和技巧,熟悉了各种文体阅读的解题方法,现代文阅读这只“拦路虎”也是可以轻松拿下的。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许多考生丢分最多的一道题。丢分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对此题产生畏难情绪,信心不足,应试时紧张焦虑,不知从何下手;二是解题方法不当,隔靴搔痒,答不到点子上,从而失分。其实现代文阅读并不可怕,它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技巧可用的。具体说来,有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解题。

一、平心静气来阅读

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很多考生一见到材料陌生,立马就心里发慌,被题目吓倒,从而稀里糊涂乱答一气。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想,正因为材料陌生,才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获取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这其实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再者,不管材料如何新颖,如何陌生,它都只不过是被用来作为一个载体而已,考查的还是语文知识。因此只要我们心态平和,带着欣赏的眼光,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理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在这种心态下,现代文阅读题或许不会显得那么可怕。

二、明确文体抓特征

阅读时,先要明确选文的文体,不同文体有不同特征,因而阅读理解时也就有所侧重。散文离不开情,试题往往围绕“情”做文章,因此阅读时就应注意围绕“情”来展开思考: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情”的。阅读议论文,就要把握住文章的论点,看它运用了哪些论据,是用什么方法论证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结构。自然科学类,其内容往往是新的科学发现、研究成果,一般涉及:发现、发明的内涵,依据,特点,研究过程,评价,意义及运用。如2002年的“沙尘暴”和2003年的“全球变暖”,材料就涉及概念的内涵、原因及解决办法。而社会科学类,则是要告诉人们某种思想、理论观点。如2001年“铜奔马正名”就涉及了观点和论据。小说则主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

三、立足整体扣主旨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也强调整体把握。因此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局部服从整体,整体弄清了,局部也就明白了。思路理清了,才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例 2000年高考卷第23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第②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回答这一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主旨,不通过整体阅读,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文章以长城为象征,从深秋说起,引入对历史的回答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揭示主旨。其主旨是: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联系主旨,答案就明确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四、把握内容看标志

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除了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外,还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来理解。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关注标题

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都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如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明确文章的表现对象,并且多方设问:本文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对象的?表现了对象的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一对象?如能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章大意。

2. 关注注释

文章中的注释有多种作用,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明人物关系,或指明出处、注音释义,作用不一而足。而且它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也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1991年高考第34题的标准答案为“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细心的同学就是在文章下面的注释中发现这一信息的。

3. 关注指代语

文章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高考中也常有对“此”“这”“它”“这样”等指代内容的考查。这些指代的内容多数应从这个指示代词所在的上文寻找答案,比如1997年高考第26题“文中的‘两重桎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就要通过对“两重桎梏”所在的第5段及上一段的分析来解决。当然,也有要从下文寻找答案的,这时指示代词后面往往有冒号,如“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这样”指代的内容就必须在下文中寻找。

4. 关注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包括关联词语、表程度和范围的副词、例举性的词语、解说性的词语及概括性的词语等。这些词语对我们快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有极大的帮助。

5. 关注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文中的主旨句、总结句、过渡句,甚至抒情议论性的句子等。它们对理解文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要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不难把握文章内容。

6. 关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对我们快速把握文章内容也有帮助,如:分号往往表示前后是并列关系(意思相对或相反);冒号则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而破折号则带有解释的作用等。

五、审清题目巧回答

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题干要求。高考试题的题干往往给考生提示了诸如答题角度、答题范围、命题意图等隐含信息,读懂了题意,答题时就能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二是分析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点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点来表述,这样就可以做到答题充分、到位。

具体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抄录

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有一道题目是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现代文阅读题的第一题。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可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如2000年高考卷第21题要求回答“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现实的”。这一题有点难度,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是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会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关键句。其中关键词是“开放”“自信”,把它组合为“开放自信”就回答了题干设置的问题。

2. 提取整合

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从文章中找到中心句或关键句以后有时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或语句中含有不合题目要求的其它信息,这时我们可以从句中提取关键词语,根据题意对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优化重组来答题。

例2003年全国卷第19题:“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从文中看”就要求对文章的思路结构作必要的整合,该题答案在文中的相关信息,很显然就是“童年的烙印”这个词语所在的第2自然段: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这一段共七句话,是总分总的结构。题目出在第⑦句,第⑦句是③④⑤⑥句的总结句。那么题目所问的“哪些”,当然涵盖在③④⑤⑥句中。由四句话概括出四个要点,并且要不超过28个字。这里既需要概括文意的能力,又需要能对文字进行整合的能力。

3. 理解表述

高考中还有一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答题,而且有字数的限制,这类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这类题就要学会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例2002年高考卷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第4篇

摘要:讲读课文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要内容。在大多数教学安排上,这两块内容是分开进行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认为这两部分是没什么联系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写作部分的要求可以看出,写作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将阅读赏析与写作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阅读赏析;写作指导;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05-02

讲读课文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要内容。在大多数教学安排上,这两块内容是分开进行的,比如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中,“语文课”和“作文课”是两门课,虽然是同一个教师教授,但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认为这两部分是没什么联系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写作部分有如下要求:“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讲读课文和作文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对此,我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首先,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会观察生活。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是因为感觉无话可说,其实他们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不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作为素材写进作文里。我们的大都课文内容在这方面可以给他们很多的指导。以我们学校现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为例,里面选取的文章大多是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精品。比如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作者通过一件童年历险的小事谈对人生的感悟;散文《春》和《济南的冬天》写到了我们身边的美景;《散步》将寻常人家的小事写得格外温馨感人;文言文《童趣》把属于孩子的那份独有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讲解这些课文我就可以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用心去品味感悟自己的生活,生活当中每一件能够触动内心的小事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不仅如此,我讲解完古诗词后,学生们就会将这些诗句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比如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山水的诗句,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远大理想抱负的诗句……学生们把这些诗句用在相应的文题中,也为文章添色不少。而《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邓稼先》和《音乐巨人贝多芬》也为学生写议论文提供了很好的事实论据。

其次,在赏析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并应用在写作中。在阅读赏析课内文章时,老师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写作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表达手法。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把这些手法当成做阅读理解时的答题指导,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些技巧用在自己的作文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将阅读鉴赏和写作训练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讲香港女作家小思的《蝉》时,我将授课重点放在了“欲扬先抑”这种表现手法上,让学生了解这种手法的使用技巧――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随后联系了像《第一次真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几篇同样用到欲扬先抑手法的课文,再结合2010年河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最美的善举》的相关习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示例和练习熟练掌握了这种手法。最后再让学生用这种手法写一个作文小片段,学生们写起来得心应手,再也看不到对作文的畏惧之情。

再次,利用课文,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既枯燥又效率低下。所以我将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分成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一,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学习并积累相关的手法技巧;第二阶段――初二,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运用所学手法学会自助鉴赏文章;第三阶段――初三,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技巧鉴赏文章和进行写作。以环境描写为例,初一通过讲《紫藤萝瀑布》告诉学生什么是环境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在讲《最后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让学生复习加深印象。到了初二讲《芦花荡》、《蜡烛》、《再塑生命》等课时,通过检查导学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手法初探”这部分能够准确地指出文章使用了环境描写,这时我就要求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用加入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到了初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一手法了。

最后,将每一节语文课当作作文点评课来上。能用来写作文的时间本来就不多,能用来讲评作文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可是不讲评作文,学生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于是我就将作文讲评课放在了每一节语文课中。采取的形式是将课文和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阅读,比如课文《羚羊木雕》一文既有对童年纯真深挚友谊的赞美,也有对成人粗暴简单教育方式的批评。而我们班邢子恒同学的《陪伴》写的也是同一个主题。于是我就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对比阅读,找到两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学生们看到我把学生的文章和课文放在一起讲授很兴奋,积极性很强,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了展现矛盾的方法,利用环境烘托心情的方法等等,我因势利导,提醒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可以用到这些手法。下课时不少学生表示这节课上得很“过瘾”,知识学得特别扎实。除此之外,我还开展过借景抒情文章的比较,人物描写文章的比较和细节描写文章的比较等等一系列阅读写作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好课文的同时,还必须能写一手文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会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当写一些随笔、杂感,也可以写点诗歌、小说或文学评论等,尤其是要经常地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也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如果教师自己不写作,不体会作品的技巧,不体会写作的甘苦,不仅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是空洞的,甚至连指导学生写作也可能是空洞的说教.

通过实践,我认为讲读课文和写作训练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课本拉近了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语文教师一定要将这些经典作品中的精华融入到学生的写作中去,所以在阅读赏析课上进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5篇

读者可将自己疑惑的梦写信或者发邮件()到编辑部,我们将选择转给心理咨询师解答。注意,梦的描述一定要详细,并有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梦境实录:

讲述人:灵儿

梅子:

你好。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今年28岁,刚刚结婚1年。前段时间,我被选中去新加坡教汉语。就在最近,我常常梦到已经故去的母亲。

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我梦见母亲穿了一件破旧的外套,让我带她去车站给她买车票(我母亲是5年前因病去世的,她生前几乎没有出过门,根本没有坐过火车)。我们到火车站以后,发现买票的人特别多,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到旁边的窗口去买票。奇怪的是,她一下子到了队伍的前面,她前面只有2个人,她后面排着很多人。我问母亲:你怎么到这个窗口的?母亲说:反正很近的,我就买长途汽车就可以了(回答根本就对不上)。我又问:那你怎么不买火车票啊?她说:太贵了,不要紧的,坐一会儿就到。

这时,我突然担心母亲的钱会被人偷掉。我就一直站在她后面,紧贴着她。果然,真的有个小偷过来偷钱,被我一把抓住。我看了看小偷,他恶狠狠地看了我一眼。不想,过了一会儿,他又带了几个人来偷了。我一开始没有注意,等他快要得手的时候,我一把抓住他,说:你要干什么啊?然后一把抓住他的手。他说:你小心点啊,我就大叫救命。这个时候,我拉着母亲逃走了(小偷偷东西的时候我外公正好在买票,但是后来有没有真的买到,也不知道)。

释梦: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自我防卫机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压抑下去,在潜意识的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被压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象征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组成的。前者是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而后者才是梦的真实反映,表现为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一方面可以使睡者的内心渴望得到满足,另一个是睡者的求生机制,借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保护自己。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梦的动机可能追溯到童年的生活经历。有时候,你并不是真的希望亲人去世,只是在发泄你的情绪而已,还有就是与他们关系特别好,内心害怕他们有“不测”。他可能象征你现实中珍视的一些东西,例如回忆、青春、梦想,而这些东西的一部分内容相继在你的岁月长河里抛弃。

灵儿最近有些悲伤和无助的感觉。很快就要离开亲人去国外,包括新婚的丈夫,内心自然有一种缺乏依靠的感觉。这个时候,母亲成了一种象征,在梦里出现,来表现灵儿内心的这种感觉。

我们从灵儿对母亲的描述来看:母亲从未出过远门,衣服破旧,不愿买贵的火车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灵儿的母亲是一位节俭、慈爱、坚强的母亲,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和子女,而母亲的离去,显然也成为灵儿心中的痛,被潜意识所埋藏。灵儿内心一定想过要带母亲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却没有机会实现。

因为出国的悲伤和对母亲的依靠,以及对母亲的愧疚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梦里的情景――带母亲去买车票,后来,遇到小偷。小偷象征着一种困难和阻力,灵儿想极力抗拒,却很难实现,母亲最后还是离去了,缺憾永远无法弥补,但是,未来的困难还是要自己去面对。

第6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预习;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但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的环节,学生宁可花时间复习或多做练习,也不愿进行预习,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预习,也是轻描淡写地“翻书式”行为,预习的被忽略导致学生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而教师尽管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也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教师无法从学生的预习中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特别是对于口头布置的课文阅读预习任务,学生大部分都不能自觉地完成,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预习环节不但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不再认真听讲,最终导致知识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教师和学生都更关注答案,却忽视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答案的累积”并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成答案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才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因此,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使学生解答问题时不再依赖于记忆中的“答案库”,而是靠自己的大脑理性地思考。由此可见,如何让答案的生成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储备知识,而且还可以形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预习学案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课前预习内容,使预习任务“具体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认识,西方哲学也一直关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思维过程必须凭借的物质材料。可见,语言的学习过程与学生思维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的认识过程用图形的方式可视化地表征出来。在语文课文预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各个知识点层面深入挖掘知识,使预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不再停留于以往的“翻书式”预习方式。同时,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从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自身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而且,由于每位学生完成的课前预习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预习思维导图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文预习中的应用活动分析

在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课文预习实验中,以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五年级3班的学生为实验班,该实验班从2012年12月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课文预习。从采访该实验班的任课教师得知,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语文课文预习任务通常为阅读课文两遍或者抄写生词,在这种预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学生并不能独立地获取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等比较深层的知识。而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后,学生能够从写作背景、字、词、句、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方面去学习课文,而且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试图解决问题,甚至能从预习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采访可以发现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刚开始使用思维导图时,找不到思维点,不知道该从哪些维度进行课文预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渐渐地形成了课文预习的思维导图模式,到了中后期学生基本熟悉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还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下面结合学生作品分析基于思维导图工具的课文预习学习活动的四个阶段,包括学生如何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预习活动,以及教师在预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2012年12月)

由于在PETA项目开始之前学生并没有使用过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文预习,他们表示不知道该从哪个节点切入,课文预习不完整,思考角度狭隘,无法进行知识扩展与延伸。图1是学生对课文《童年的发现》一文所做的预习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包括词、词语解析、内容和段落三部分内容,其中词和词语解析属于同一个知识节点的内容,知识的完整性、扩展性和层次性都没能体现出来。

第二阶段:熟练阶段(2013年1月~2月)

从第一阶段的作品中,教师发现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效果不显著,于是建议学生从写作背景、字、词、句、各段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七个方面进行预习。基于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式,学生预习有章可循,进而逐渐养成了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的习惯。图2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文预习思维导图模式。

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式对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进行了预习,有的作品中学生就写作背景、字、词、句、各段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七个维度进行思考,字的学习中包括多音字、易写错字和易读错字;词的学习中包括近义词、反义词和好词;句分为好句和重点句。同时,还写出了各段段意,文章来源,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中心句。作品内容完整,知识之间具有层次关系,可拓展性强,而且提供的例子准确典型。

第三阶段:个性化阶段(2013年3月)

从开始实验至2013年3月,学生每学习一门新课都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经过两个多月的预习活动,学生已能熟练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并能开展个性化学习,学生在预习中不再拘泥于教师提供的思维模式,而是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作图。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已掌握的知识点可以不展示在思维导图中,他们能够进行知识拓展,通过查找资料去发现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并将拓展内容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另有些学生在课文预习中产生了疑问,便可绘制出一个基于问题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创新阶段(2013年4月至今)

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预习。部分学生能灵活使用多种思维工具,能在学习中将多种思维工具结合使用,同时,学生对课文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预习中的应用反思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采访得知,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从而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对遗漏点进行知识补充。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全盘灌输、一视同仁的思想,应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差异,进行个别化辅导以及个性化教学。

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思维导图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以记忆为主的认知形式,使用思维导图后,学生的学习以理解为基础,并加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促进知识交流共享

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都会让学生先展览各自的作品,发现他人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时,能够进行查缺补漏。部分学生对作品进行汇报讲解,其他同学可以对其提问,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预习,使预习活动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在动手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预习中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寻求新知,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4.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具体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并用图式去同化和接受新的知识,能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知识点,深化思维,使学生形成对自我思维过程的良好认知结构。

第7篇

所以,应该问一个问题,在我们为孩子灌输那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与知识的同时,能否给予他们一些绵长的东西——那些如阳光、如空气的营养。这些东西将被孩子长久地储存,在黯淡的日子里,在多变如暴风雨的人生中,给他们光,给他们呼吸。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必然为另一个世界的声音所召唤、慰藉,才会不孤独。这个矗立在精神领域的世界,是用情感,用思想或者信仰建造的。

有个故事让人感动。有个孩子,天天扬起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在海边奔跑……他在收集阳光,因为,他的人生中有许多时刻、许多角落阳光照不到。我们看见这个可爱的孩子一直高高地扬起他的玻璃杯,但是,里面空空的……

那个杯子空了太久。我们,欠孩子太多。

我们欠孩子童话。中国的孩子缺少童话,有的更多的是寓言。孩子从小生活在善恶对立的世界,那些成年人的处世法则以寓言的方式教育了孩子,他们过早地成熟了。他们懂得防守,懂得进攻,懂得所谓处世之道。然而,一旦当社会嘲讽了这些东西,他们便会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那些在生活中飞黄腾达的人具备政治家与军事家的韬略,他们站在高处,被成年人所景仰。成年人用眼光、用指头、用语言,用自己的经验教训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孩子记住了,他们像走上战场一样,踏上人生。

过早成熟的一代人,在很小的年龄,对着世界说:“我——不——相——信!”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智慧,这是没有色彩的眼睛。我们教会孩子索取,却没有在他们心灵深处洒下清露,他们的内心那么干燥,那么荒芜,他们不幸福!

席勒说:“更深的意义不在生活所教的真实,而在我童年所听的童话。”那些在路上采集的鲜花在路上枯萎了,它们遭遇了风雨与时间。但是,那些在童年时期,牢牢种在我们心中的鲜花永不凋谢,它们是彩色的太阳,照亮漫长的、单一的现实世界。

美的教育是童话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中缺少童话,但美的教育并没有缺席。在中国古代,通向仕途经济的是八股文教育,而诗词歌赋在文人墨客的吟唱中得到绵延。历史证明,前者打造的应试者成为腐儒,前者完善的考试制度被历史淘汰;而后者,在中国人心智完善的教育中,影响深远。那些狭隘的功利的教育被趋时善变的社会所抛弃,那些美的、精神领域的韵律悠长而动人。

社会是设置考试的,孩子是用来考试的,老师是培训考试的,家长是帮助考试的。这种教育理念有两个核心:一为法,二为善。法是应付考试的市侩式的教条法则,善是契合意识形态的思想说教。

首先,对于孩子来说,美学比法则更容易接受。我们告诉孩子说,“独钓寒江雪”,正常语序是“寒江雪独钓”,“一个诗人在寒冷下雪的冬天,临江垂钓”。但是,却忘了让他们去想像:大雪纷飞,四下里白茫茫一片,大江结冰了,孤独的诗人打开鱼钩,他看着,一片一片的雪花,像洁白的蝴蝶,落在青色的鱼钩上……孩子必须知道:柳宗元不是一个傻子,只有傻子才会在冬天,寒冷的江面,等待一只永远都不上钩的鱼。他在钓什么?他什么也没有钓,他就是喜欢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在没有一丝喧哗的日子,远离尘嚣,享受孤独。如果非要钓什么的话,恐怕是钓得人生一份“白”吧——那种独善其身、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人生境界,才是诗人独守的东西。这种高远、清雅、纯洁的人生之美,这种面对误解与排斥的淡定和超越,比冰冷的语法更有教育价值。

其次,孩子必须先认可美,才能接受善。你要告诉孩子杜甫是多么的爱国多么的不满现实黑暗,那请你先告诉孩子“感时花溅泪”,你让孩子知道诗人有一颗多么柔软的美丽的心;你要告诉孩子“蚌病成珠”,一切思想的结晶,来源于情感的痛苦,而艺术,让痛苦成为绽放的光。我们把鲁迅看成手执匕首的斗士,却忘了《社戏》中那个美丽的夜晚,《故乡》中那轮金黄的圆月,那颗充满童趣的、漫溢着爱的心,是艺术家思想家鲁迅的精神土壤。千万别告诉孩子,鲁迅的心里是储藏火药的,那是对一个文学家的诬蔑,也是对孩子纯良天性的伤害。20世纪的女作家冰心在9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她梦见红色的车厢里,她的手心里站着一只绿色的小翠鸟。历尽沧桑的老人,还有一颗鲜艳的、飞翔的心,而我们的孩子,他们很疲惫,他们过早地感受到人生的压力,他们用多年的时间奔波在考场的残垣断壁,他们的世界是苍白的。你要问孩子,当你在逆境时,当你失意时,当你遭受欺骗时,你还有一颗柔软的充满美丽诉求的心吗?他们无动于衷,他们变得冷漠,他们已经不相信生活是为了美丽。请问,是谁让这些稚嫩的心,变成石头?但是,我知道他们不是石头,当他们看到顾城“纯银的钥匙”时,当他们想起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那么明亮,幸福的闪电告诉他们的,他们告诉了我。

第8篇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作业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性作业:

1.学习了《颐和园》你能按游览的顺序画出路线图吗?请试着做一做。

2.当一回导游,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3.小组合作出一期以“颐和园”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这些自主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完成,他们非常乐意,学习兴趣浓厚。

二、储备性作业

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收集学习内容的相关资料,可通过查阅图书、网络下载等途径进行搜集,借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学习《跨越千年的美丽》一文时,课前有的学生翻阅了《居里夫人传》,有的在网上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交流展示了文本中没有的知识:“在镭提炼成功以后,居里夫妇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等。显然,有了这些内容铺垫和润色,使这篇科普性文章不再显得那么枯燥了,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也提高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趣性作业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生活的语文作业。学习课文时,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在课堂上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各异的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把学生引向一个有趣的文本世界,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启发其思考,激发其想象。情趣性作业可以设计成表演式的,比如把课文《晏子使楚》《将相和》改编成课本剧。在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在学习《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时,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分角色进行创新表演。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用心体味,不仅揣摩出了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还在角色表演中加入了动作,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体验。在课文快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性作业:嘎子第二次比赛,他会赢吗?学生略作思考之后,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接着,我又大屏幕出示原著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比对,当学生发现文章的结局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时,课堂马上变得热闹起来——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大讨论,让课堂再次掀起新。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实践中获真知,这是我们设计作业的目的。这一小小的片段,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思想品质的认识,也真正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作业

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用意?”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很好地起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使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对知识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验性作业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52名.。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总体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第10篇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学生的阅读是不能被耽搁的,如果过了阅读的最佳年龄,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听故事,体会书之魅力

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书之魅力。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听老师讲故事时,都挺直身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听得如痴如醉。当我讲完故事时,我都不失时机地问学生:“你们还想听更好听的故事吗?”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你们想和老师一样,给大家讲好听的故事吗?”学生一定会响亮地回答:“想!”“谁想当故事大王,讲的故事最多最好听?”学生一定全都举起手:“我!我!”这时,再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效果特别好,学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上台讲故事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在讲故事时采取了一些策略,比如在讲到最精彩、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戛然而止,勾起学生找书读的欲望;有时讲到可能有多种情节或结果的地方时,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接着讲。当曲折、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精彩的语言不断触摸学生的听觉时,在他们心底就会悄然萌发阅读的欲望。

2.充分展示,品尝成功的喜悦

希望获得成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成功能激发人们进一步努力。小学生表现欲强,好胜心强,既渴求知识,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我利用语文课前一分钟演讲、班队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比赛,评选出“我是小小演讲家”、“成语大王”、“故事大王”、“最佳主持人”等,为他们颁发奖状进行鼓励。平时,我让学生准备一本“采蜜集”,在读书时养成摘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的习惯,这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相互传看,说说自己最欣赏的片段,谈谈自己欣赏的理由。这样既展示了学生阅读摘抄的成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和合作交往能力,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拓展阅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随着年级的升高,要为学生扩大阅读容量,不能只限于与课文配套的《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我根据低、中、高年段的特点,推荐最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选择的内容较广泛,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包括小说、童话和寓言等。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我都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学生博览群书,视野开阔。比如,低年级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昆虫记》彩绘本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还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阅读兴趣,看到文学世界的魅力,进而对书籍产生亲切感。

二、鼓励亲子共读,共享阅读乐趣

为了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我利用家长会建议亲子共读。告诉家长亲子共读可以是家长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家长听。除了读的形式外,还可以分角色表演、绘画、手工等,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共同享受这个过程。

亲子阅读的好处是家长能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一生。有些家长以忙为借口,或不给孩子买书,或买了书不陪他们阅读,孩子自己没有兴趣看。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买来作文书,让孩子背作文,孩子不肯背,就让孩子去作文辅导班,可是效果甚微。我劝家长采用亲子共读的方法,对家长而言可以重温儿时读过的经典名篇,回味童年的欢乐时光,而且与孩子时时刻刻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同时,家长也能提升家庭教育艺术的水准,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三、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学会运用

1.培养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我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先扫清阅读障碍,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要圈出来,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弄懂了再阅读。

2.培养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读书要边读边想,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悟出词在文中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弄清关键词语的意思来理解整个句子,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联系全文领会句子的含义;在段落篇章方面,逐步理出文章思路,概括出段落大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我要求学生不懂就问,善于思考,在读中想,在想中读,边读边想,形成习惯。

3.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第11篇

一、紧扣目标,让活动凸显价值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设计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

如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的第二课《集体处处有规则》中,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活动就是带领学生玩他们最喜欢的女生、男生之间的“脑筋急转弯”的智力大比拼。在他们玩得特别尽兴的时候,我作为裁判,故意偏袒女生,引起男生由稍微有些不满到情绪激动大叫“黑哨”,直至最后罢赛。我随即“承认错误”,把“风向一转”,一味维护男生的利益,女生又是一片抗议声。此时,我这个裁判准备“引咎辞职”前,请教游戏者,怎么做受欢迎的裁判?学生纷纷献计:按规则来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了解了规则。之后,我顺势引导:游戏有规则,规则还会在哪里呢?紧接下来的“我们给自己定规则”的课堂教学环节则不断掀起一个又一个的,《班级公约》成文,他们收获的并不仅仅是一份成文的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定规则,不经意地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让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创设合理的情境,让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在其中快乐成长。

例如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时,把我们绍兴较有代表性的特产带入课堂,从尝家乡的茴香豆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讲述鲁迅小说笔下的人物——孔乙己与茴香豆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宣传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引出“特产”这一话题。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式了解家乡的特产,并现场让学生当一回小小推介员:你怎样宣传家乡的特产?怎样树立某特产的品牌?透过特产,学生明白了当地老百姓的喜好,明白特产与家乡地理位置、经济效益的作用,从而激起爱家乡的豪情。在这一系列充满情境的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基于生活,让活动唤起真情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课堂中的儿童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我要向你学习》这一课时,我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一些来自学生、家长、老师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并从这些经验着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引发思考:“你觉得你长大了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具体地谈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一起寻找身边小伙伴的长处,并在卡片中写下来。在相互欣赏的同时,适时引导:你想向谁学,向他学什么?并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哪种行为才是取长补短。这样,教学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还高于生活,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一个有效提升。

四、开发资源,让活动富有厚蕴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师首先要树立课程资源观,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融入课程内容中去,根据教学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创设活动。

例如在设计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时,考虑到课本中呈现的有些名人离学生较远,因此可结合本地文化开发教材。我们绍兴县品德组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别出心裁,以绍兴名人鲁迅为范例,以绍兴特色乌篷船为主轴,以故事为主要内容,让孩子们摇着乌篷船跟老师一起走进大师鲁迅的童年。一摇摇到外婆桥,通过听和看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外婆家发生的故事,并联系个人的经验回忆自己在外婆家的快乐时光,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到童年小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调皮爱玩的,找到了相互的共同点,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二摇摇到百草园,通过采访现场老师的形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去发现一个好奇、爱观察的小鲁迅,寻找他身上的优点。三摇摇到三味书屋,通过看视频绍兴社戏《三味早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中感受到鲁迅的勤奋好学。本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鲁迅童年的故事,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在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原来大师也并非生来就是天才,他们和我们一样,但他们从小好奇、好问、好探索。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使原本离学生实际生活较为遥远的伟大大师成为身边触手可及的人,激活了课堂,拉近了生本距离,让活动富有底蕴。

五、拓展空间,让活动更具效益

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因此,品德课的教学不能仅向短短的40分钟课堂要效果,需要不断开发道德教育的资源,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走出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将活动延伸到课外。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效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习应以为能力为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小学时成绩好的学生,到了中学也许就不再出色。小学时期所学习的内容难度不大,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广,用心一点的孩子可以掌握得很好。这也证明小学时期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兴趣还没被破坏的时期,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在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会理解文字、运用文字,体会文字中的博大精深。阅读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够明白题意,才能够明白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深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不断深入。

一、创设阅读情境,营造课堂气氛

创设阅读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将心思放在语文学习上,教师的讲解才能够更加顺利。兴趣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动力,只有学生被课堂所吸引,进入课堂,才会听从教师的安排,开展快速有效的阅读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比较轻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中也更容易引发共情,加强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也会开动脑筋,不断进行想象与联想,不断提升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圆明园的影视资料。毕竟这是离学生比较遥远的历史事件,学生不一定每个人都对其有所了解,所以文字资料、影视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为学生进行科普,另一方面也是对学习气氛的营造。

二、问题引发思考,掌握阅读方法

具备了阅读兴趣,还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使学生阅读课文的效率提高。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教师不能像教授生字生词一般,为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而是通过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阅读方法。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逐渐寻找到阅读的方法。如:课文中做粥都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情?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大段,每个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等。

三、抓住重点难点,领悟文章内涵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变长、变难。于是,这就需要学生培养起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快速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明白文章大概要表达什么意思。抓住了中心思想,才能对课文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而为了锻炼学生的领悟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好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的朗读训练是对学生品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地朗读,加强自身的语感,对于语言文字更加敏感,体会语言文字内在的美、音律的美等等。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课文《童年的发现》时,课文的中心思想便体现在文章的最后:“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个句子,一方面是对历史上某些科学家的真实反映,另一方面是作者对自己自嘲与自我安慰。有了对这层意思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才能够理解,“我”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同时去理解作者背后的深意,去感悟真实反映背后的深意。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能力培养,将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生活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让语文学习不止停留在生字生词的学习上,而是有更多情感与思想上的体悟。适合的学习情境,能够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心思放到课堂学习上来。适当的问题引导,能够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语文思维,逐渐培养出阅读的技巧。重点难点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在文章中抓住关键内容,快速掌握文章内涵。小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启蒙与发展的时期,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利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在阅读中发现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世间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