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苔丝的悲剧

苔丝的悲剧

时间:2023-05-29 17:51: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苔丝的悲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 悲剧命运 因素

悲剧的审美特征在哈代的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集中。正如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从苔丝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纯洁可爱的女孩怀着美丽善良的愿望进行着完全正当的追求,可是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磨难和挫折,她最终失败了,被彻底地毁灭了。我们为她的遭遇不胜悲悯,又从她的不懈的追求中倍受感动与鼓舞。在潸然泪下之时,我们看到的是真与善的闪光,领略到的是一种庄严悲怆的美。

一、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外部因素

1.社会因素

作者哈代生活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即维多利亚后期,正是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的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苦难,曾经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逐步走向衰败,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也在动摇,随之出现了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工业入侵偏远落后的农业地区,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因受地主的无情剥削而面临生存危机。哈代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致使农民破产的情况,他在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给农村带来的灾难,并且对农民的悲惨境遇寄予同情。哈代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局限,尽管他想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苔丝以其美丽、灵巧、勤劳纯朴、善良刚毅,如果生活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过上普通百姓的日子是不难的,然而经济的贫困、生活的艰辛把她一步步推向深渊,最终成了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

2.家庭因素。

家庭的破败贫穷是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一开始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如果不是家庭贫困,苔丝就不必连夜去赶集;如果不是家庭贫困,父母也就不会逼迫她去认亲;如果不是家庭贫困,在克莱尔没回来的期间她也就不会受到那么多屈辱,更不会下嫁给亚历克。由此可见,贫穷确实是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尽管苔丝家处于绝望的困境,但她为了不接受亚历克的控制而挣扎着,而如果苔丝答应去爱他,亚历克是有能力去减轻她家的困难的。可是苔丝内心发生着的冲突,是她的道德感和对家庭的忠诚造成的。她的道德感要求她远离亚历克,可她对家庭的职责又驱使她为了帮助母亲和弟妹而和亚历克在一起。我们能体会到苔丝的辛酸与无奈,这是推动苔丝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3.道德因素

苔丝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世袭道德观念发生冲突、社会物质供求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急剧深化的年代,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面纱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道德的伪善面具不撕自破。男人主宰着社会,妇女社会地位地下。清教思想统治着人们的灵魂,禁欲思想盛行。所以,苔丝心目中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而是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克莱尔。她因失身而自卑,即便后来被丈夫抛弃,她还认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默默忍受。在她的心灵深处,还残留着许多封建道德和封建观念,至死都没能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她的不幸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而且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她虽然是为了全家人毁了自己的一生,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

二、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内部因素

苔丝是哈代作品中最具悲观色彩的女主角,作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既可爱又可悲的角色。苔丝是一个单纯的乡村姑娘,对周围这个世界了解太少,对爱情还没来得及有清醒的认识就因轻信而受骗,铸成了爱情悲剧的第一步。后来在流离失所的为难时刻,她又违心地跟了亚历克。当然家庭所迫是主要原因,但她还是轻信了亚历克的谎言,以为丈夫永远也回不来了,对爱情绝望使她走向亚历克,继而迈出了悲剧的最后一步。苔丝的善良天性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却铸成了她的悲剧。下面从苔丝几个典型的性格特征来分析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1.孝顺、有责任心。

在哈代心中,苔丝拥有一个劳动者应有的各种优秀品质,更优异于那些所谓的贵族与资产阶级。苔丝是一个孝顺的女孩,她对父母的命令言听计从。在家里极其困窘的时候,她总是挺身而出,先是去认亲,后来是答应下嫁亚历克。这些都体现了苔丝极大的责任心,但同时也铸成了她悲剧的人生。

2.坚毅、反叛。

苔丝的性格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坚毅和反叛。在被亚历克以后,她决定不嫁给亚历克。如果当初被亚历克玷污后,无可奈何地嫁给了亚历克,那么苔丝的这一生可能就不是这样的了,但是苔丝没有这样做。她要找自己真正爱的人,她不愿被世俗的观念所驱使,她要走自己的路。苔丝的观念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的,她的坚毅和反叛也注定了不被社会所容,必将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3.真诚、勇敢。

因为真诚,在新婚夜苔丝向自己的丈夫吐露了自己悲惨的过去,但是克莱尔并没有接受她的坦白,而是舍她而去,这是苔丝人生最大痛苦的开端。因为勇敢,她敢于在那个时代当起未婚妈妈,勇于去做时代的叛逆者。也正是由于勇敢,她杀死了亚历克,追求自己真正的爱。但这勇敢的代价是被社会所唾弃,是无法逃离所谓的“法律的制裁”,而献出了自己年轻且宝贵的生命。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苔丝本人也是社会、道德、宗教的受害者,苔丝的悲剧就是当时社会道德宗教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而苔丝自身的性格特征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尽管在苔丝身上意欲与命运之间的背离是那样残酷,但是,她是这样一个充满质感的人物,她从哈代的威塞克斯乡土小说中走出来,拥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雷芳.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苔丝.[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3.

第2篇

关键词:哈代;宿命论;苔丝;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82-02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小说家、诗人。他的小说可分为三类:“性格与环境小说”、“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这些小说都是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背景,所以又叫“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作品倾注了对宗教、伦理、爱情、婚姻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作者擅长以独特的男性话语,以悲剧性的感悟方式向维多利亚时代旧有的习俗观念和制度提出挑战,表现了时代的先进思想。1891年出版的《德伯家的苔丝》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力作。作者以强劲有力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被、抛弃,最后因为谋杀罪而被绞死的凄惨故事。本文试图通过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来探讨哈代的悲剧意识以及宿命论思想。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变革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19世纪后半期,英国维多利亚统治由盛转衰,多样化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面临着瓦解和崩溃,给广大的农民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农民阶级的分崩离析,随之消亡的还有他们引以为傲的独立自主、诚实朴素的传统文化。广大农民为了生存纷纷涌向城市,劳动力价值大幅度贬值,贫农的处境岌岌可危。苔丝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破产的小农家庭中。她的父亲是一个懒散无能、嗜酒如命、愚昧虚荣的小商贩,母亲是肤浅庸俗的农村妇女。苔丝姐弟共七个,沉重的家庭负担一开始就给她的悲剧命运笼罩了一层阴影。老马“王子”被撞死后,苔丝一家失去了“最后一根稻草”,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苔丝只能变成一个依靠出卖劳动力来赚取微薄工资的农业工人。苔丝被迫抛下自尊去认“本家”,到养鸡场做工,后被资产阶级恶少亚雷。失身后,苔丝离开了亚雷,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塔布篱奶牛场做了一名挤奶女工。在那里她认识了克莱,并与之相恋。后来婚姻不幸,苔丝又不得不前往棱窟槐农场打工。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经济拮据的农业工人,苔丝受到的压迫和欺凌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有肉体的、精神的,更有宗教的、道德的、传统观念的。为了摆脱家庭的困境,苔丝不得不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工作,不得不与机器竞赛。小农经济的土崩瓦解,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生产资料被剥夺,贫穷的农业工人苔丝的悲剧命运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中展开的。

(二)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造成了苔丝的悲剧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书名之后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无疑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苔丝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是美的象征、爱的化身。她勤劳美丽,淳朴善良,坚强忍耐,为了家庭可以摆脱困境,勇于自我牺牲。苔丝的灵魂是高尚的,道德观念是纯洁的。然而在虚伪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面前,她被看做是伤风败俗的典型,不忠不节、堕落罪恶的化身。在传统的男权主义社会,如果一个女人失贞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堕落、不洁的女人,就会遭到世人的冷眼和唾弃。亚雷是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恶势力的象征,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猎艳高手。苔丝在被他之后,村民们开始对苔丝冷眼相看,苔丝那趋炎附势、庸俗肤浅的父母也曾一度幻想亚雷会来娶自己的女儿。然而任何人都不会关心整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只是一味地对苔丝进行伤害。如果说亚雷・德伯是人类生理欲望的象征的话,安琪・克莱就是人类心理欲望的象征。如果说亚雷对苔丝的伤害是身体上的,那么克莱则在精神上给苔丝以致命的一击。作者哈代对克莱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出于对资产阶级虚伪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痛恨,深刻批判了克莱;另一方面,出于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同情,接受、美化了克莱。克莱看起来思想开明,蔑视传统,但实则是一个道貌岸然、虚伪自私的伪君子。当苔丝在婚前把自己那段不幸的经历讲给克莱时,克莱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他不止一次地对苔丝说:“你以前是一个人,现在又是一个人了。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是另一个模样儿跟你一样的女人。”最终克莱抛弃了苔丝,远走巴西,尽管他也曾和一个不曾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过。

二、性格因素

叔本华认为,个性在我们的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工作,它使我们在面对生命中不同的抉择或问题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苔丝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和她的双重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她淳朴善良,坚强忍耐,勇于自我牺牲,为了家庭,远走他乡,踏上了“认亲”的不归路,惨遭亚雷的蹂躏。同样为了家庭,在山穷水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她又回到了亚雷的身边,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得家人的温饱。她具有反抗精神,在她的孩子死后,为了使孩子的灵魂得以安宁,她冲破了传统封建宗教教规的枷锁,自己动手为孩子洗礼。然而,她的这种反抗是不彻底的。残留在她骨子里的宿命论观念和旧道德思想,使她的性格又有一些软弱的成分。她对安琪・克莱的爱已经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甚至在安琪抛弃她之后,她仍然愿意去做安琪的奴隶,只要安琪愿意和她在一起。她很渴望爱情,但之前面对安琪的求婚,却一再自我谴责,觉得自己是“罪恶”的化身,强大的愧疚感、犯罪感使她迟迟不肯接受这份爱情。最后安琪抛弃了她,她也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过错,默默承受命运对她的不公。在山穷水尽,家人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虽然她也怀着希望期待安琪的回归和原谅,但最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善良的本性促使她回到了亚雷身边。一方面体现了她的单纯无知,情感的脆弱;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并未彻底摆脱传统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的枷锁。这也正是她性格双重性的写照。

三、宿命论思想奠定了悲剧基调

在《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中,哈代运用了大量的巧合和暗示、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来说明苔丝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两处最具有代表性,一是苔丝的父亲在得知自己是英国最古老最富有的贵族德伯维尔家族之后,头脑简单并有封建思想的母亲期望女儿可以去攀这门亲;作为家中长女的苔丝,面对家庭的困境,不得不做出牺牲,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这是苔丝悲剧的根源。之后老马被撞死,被恶少亚雷,生下私生子……一切都源于苔丝的这个无法逃避的决定。二是苔丝结婚的前夜,出于善良纯洁的本性,苔丝不想欺骗克莱,想把自己曾被的不幸经历告诉克莱,期望得到克莱的原谅。但不曾想信却被放在了克莱房间地毯的下面,使克莱没有在婚前知晓这些事实。最后导致新婚之夜,苔丝被抛弃,克莱远走巴西。此外,哈代在小说中充分运用各种红色的象征,来表明他的宿命论倾向。红色在西方代表的是犯罪、暴力、危险和鲜血。苔丝到德伯维尔家认亲那天,头上戴着一个比平日里宽很多的红色发带;由红砖砌成的德伯维尔家的墙;苔丝最后杀死亚雷之后,仆人发现天花板上多了一个像是红色斑点的东西等等,这些意象表明,苔丝的命运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不管苔丝如何抗争,如何努力,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魔掌。

其实,哈代的宿命论倾向的形成是受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影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哈代亲眼见证了资本主义入侵落后农村地区的整个过程,农民纷纷破产,涌入城市。哈代很同情广大农民的遭遇,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无力改变这一现状。所以把一切都归因于命运。另外,哈代在外出求学期间,阅读了很多莎士比亚的悲剧、古希腊的悲剧,深受叔本华“唯意志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这一切都为他的悲剧主义基调、宿命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虽然苔丝每次都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布,一次次地选择与命运做抗争,但每当苔丝离幸福只差那么一点点时,就会突遭不幸。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一步步将她推入绝望的境地。哈代悲观的宿命论基调深深地贯穿在哈代的小说中。当我们以时展的眼光审视哈代的作品时,他的这种试图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是一种自我的积极逃避。

――――――――――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波特.R.英顿.《德伯家的苔丝》:新达尔文主义解读[J].南方评论,1974(Ⅶ).

第3篇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移情 心理距离 悲剧审美 读者

一个贫民家的女儿因为一场认亲而失了贞洁,身世飘零,抱恨千古。这样的题材故事看似老套,但在哈下,《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却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的经典,因其强烈的悲剧震撼力受到广泛欢迎。对于《苔丝》这一悲剧性主题,中外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研究:一是从社会、性格以及命运悲剧方面探讨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二是将《苔丝》的悲剧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将苔丝的个人命运悲剧看作乡村文明对抗不可逆转的现代文明的悲剧,三是从弗莱的“原型说”探究苔丝作为“羔羊”和“殉道者”形象在《苔丝》这部小说中的原型再现,四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男权压迫造成的女性悲剧及进而探讨女性自主解放之路,五是从古希腊悲剧、圣经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哈代悲剧小说的形式来源。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苔丝》悲剧性主题的探讨大部分限于悲剧产生的文学外部因素,而鲜有从审美角度探究《苔丝》中的悲剧效果。

何为悲剧审美?在悲剧审美过程中,作者、文本和读者又有着哪些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如何在悲剧中体会美感?读者审美的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呢?哈代又是怎样在《苔丝》这部小说中用自己的创作让读者完成悲剧审美的呢?这些都是本文中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移情:自失于对象之中

自古希腊开始,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即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一种严肃的艺术,悲剧比其他戏剧形式更能唤起人的感情,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的唤起人的怜悯和恐惧[1]。亚的话为探究《苔丝》中的悲剧审美提供了一个思路:悲剧情节必然通过人的审美心理产生悲剧效果。随后黑格尔提出了伦理的相互冲突与和解理论,表示真正的悲剧产生于“永恒正义的权力的合理性,我们在看到有关人物的毁灭时仍然感到安慰(庆祝永恒正义的胜利)。”[2]然而他这种“胜利的庆祝”过分注重客体内容,却忽视了主体的参与这一产生悲剧审美的积极审美力量。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即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予是不可想象的。”[3]正是读者这一能动因素的参与赋予了作品以生命。

首先,阅读《苔丝》不带有任何实用的或科学的目的,这仅仅是人们的一项审美活动,正如欣赏一朵花、一幅画。在阅读中,读者把自己全神贯注的凝聚在这本书里,仿佛这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这时,读者与苔丝的界限就从意识中消失,读者会因为苔丝境遇的悲惨而伤心或因苔丝和克莱的爱情而欢喜。这种主体与客体界限的消失在叔本华的书中有很好的描述:“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是对象的存在而没有知觉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既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4]。在主体和客体同一的过程中,就会自然的把主观情感投射到客体中,站在客体的位置上,即读者在阅读《苔丝》的过程中产生代入感,会因为苔丝的命运而产生情感的波动。这也正是美学家立普斯提出的“移情作用”[5]。

然而,“移情作用”的产生不仅仅源于客体本身所具有的“美”,还在于客体与读者的智力特点和个人经验存在一致性。这样的悲剧故事能够激发读者内心的同情心,产生代入感。苔丝的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悲剧震撼力,源于形象取材于生活。哈代在回忆自己创作时曾提到,他故事中叙述的鲜明的妇女形象都是以他的故乡,一个英国西南部的小镇中与他朝夕相处的妇女为蓝本,进行的凝练和再创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身处英国边远小镇的妇女的生活以及思想状态。同时,苔丝的故事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审美性还在于,它描绘了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的状况:贫困但善良的姑娘对待生活的真诚,面对爱情的渴望以及身份家庭的悬殊带给两个人爱情的问题,拥有强烈自尊心但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妇女去与社会身份地位高的亲戚相认时遭到的冷遇和不幸。这些使得处于相同的情境,拥有相似的性格的年轻姑娘更能理解这种精神和行动上的痛苦,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想到的不是苔丝的悲惨遭遇而是自身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移情作用的产生必然需要读者的参与,对于悲剧价值的最终实现审美主体起着重要作用。

二、距离化:回归自我

然而,“移情作用”带来的是读者与悲剧主人公的融为一体,这种心理上的重合带给读者的仅仅是悲伤不能自已,却无法达到悲剧中的和审美效果。在巴赫金看来,移情不是审美活动的目的,“真正的审美活动还没有开始呢”。在审美活动中,“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在移情之后都必须回归到自我,回到自己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上。只有从这一位置出发,移情的材料方能从伦理上、认识上或审美上加以把握”[6]。这里,巴赫金提出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也正是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5],即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在我们设身处地体验到苔丝的痛苦之后,回归到自我,与苔丝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便能组织移情中产生的材料,完成审美活动,体验到故事中的悲剧美。朱光潜对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极为推崇,并将它应用于悲剧心理的研究,提出悲剧使生活“距离化”的几种方法[7]。这些距离化的手法使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看似是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实则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预测,以期使读者产生外位于苔丝的地位,进而使《苔丝》这部悲剧作品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一)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

这里首要谈及的手法是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即产生距离感是“让戏剧情节发生的时间是在往古的历史时期,地点是在遥远的国度”[5]。这种手法会因距离感使悲剧人物产生崇高感,也因其距离使悲剧降低恐怖性,增加审美效果。整个故事发生在保留着古风古貌的英国西南部小镇“维赛司”,这个在哈下虚构出来的小镇沿用自古维赛司王国,这里的景致保留着未受维多利亚时期工业文明影响的相对闭塞古朴的特色,“是一处群山环抱、幽深僻静的地方,虽然离伦敦不过四个钟头的路程,但是它的大部分,却还不曾有过游历家和风景画家的足迹”[8]。这样的背景设置无疑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加深了距离感。

(二)人物和情节的特殊性质

传统的悲剧中,悲剧英雄往往具有超越一般人之上的品质或意志。面对一些非常状况,情节往往安排悲剧主人公做出异于现实生活的选择。即通过人物和情节的非常性质的安排增加了“距离”。在苔丝身上被作者安排上某些不寻常的品质,特别是苔丝的反叛精神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年轻姑娘身上是不可想象的。生活在世俗道德、宗教礼法观念浓重的维多利亚时期,一个失去了贞洁的女子只能选择与那个男子结合。而苔丝却不愿为恶魔和无爱的婚姻束缚,勇敢的生下孩子想以一己之力抚养。在牧师拒绝为孩子洗礼后,她自己为孩子行洗礼,她那时是“心平气静”,因为如果上帝不承认,“那这种天堂,无论为自己,无论为小孩,就都不稀罕了”[8]。试想对于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成长在如此闭塞的地区的年轻姑娘,这是多么的“离经叛道”。她自主意识强烈,质疑传统的贞洁观,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有回复本原的能力”[8]。这种性格的刻画使苔丝这一形象与现实中的普通人产生距离,从而增加了悲剧的崇高感。

情节安排的“距离”体现在有些悲剧成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避免。故事中的主人公苔丝面对现实中很少有人会遭遇到的因为爱情会触碰法律的选择。现实中,即便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也会选择符合道德和法律的看似明智的选择。苔丝最后死亡的悲剧结局的间接成因是亚雷,直接成因是法律的制裁。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工具,但也可能因其冰冷刻板成为不幸的制造者。而在现实中任何反叛的少女很少起到杀人的念头,试想苔丝和克莱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如果苔丝在克莱回来找她时选择远走高飞而非杀掉亚雷,只要有家人的谅解她仍然有机会过上世俗的幸福生活。在此可以看出普通人在现实中会尽量采取不行动,就可以避免悲剧结局。所以情节安排的非常性质使它脱离生活,而高于一般生活。

(三)超自然力量

悲剧中的超自然力量是悲剧得以展开的中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当主人公被某些超自然力量所裹挟,悲剧也往往从此时展开。这种发源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观昭示着主体所蒙受的苦难常常带有偶然性,而企图超越命运的限制必然会带来灾祸。张谷若在译本序言中提到:“哈代基于他那悲观主义思想,在他自己解释他那些悲剧人物时,常常归咎于‘命运的捉弄’;他在具体安排细节时,也常常运用偶合和预兆。通常说,必然正是无数偶然的总和;预兆往往是事发前必然出现的迹象”[8]。父亲那匹可怜的老马的死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开始,“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才真的算是倾家荡产”[8],而苔丝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她想撑起这样的责任。这种神秘的巧合使她被迫去亚雷家认亲,也由此走向恶魔的怀抱。苔丝答应安玑的求婚是因为她以为安玑看到她那封陈述自己过去的信而选择包容原谅了她。新婚之夜,当苔丝“供述”自己的罪恶时,安玑“心里还是照旧像瘫痪了的一般”[8],因无法接受苔丝曾经的经历而选择出走,使苔丝本燃起希望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这封本该被安玑看到的信也成为偶然因素造成进一步推动苔丝的不幸。这些偶然因素共同构成必然,成为影响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在这部小说中,这些超自然力量或是悲剧的预兆或是推动悲剧情节发展的因素,既有古希腊的宿命论观点,又因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化而增强悲剧的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距离化的手法,《苔丝》作为一部悲剧主题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世界与读者生活的世界不同,产生外位于作品的地位。因此在阅读中,读者不仅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读者的阐释中小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小说中哈代欲表达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悲剧,而经读者的再解读丰富了悲剧的内涵。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曾谈到:“意义不确定性与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如下可能: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歧异百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3]因此读者的参与创作更加丰富了悲剧的审美效果。

三、心理距离:悲剧审美

朱光潜指出:“写实主义与悲剧精神是不相容的”[7]。现实生活中的苦痛与灾难,因为没有理想化的“距离化”而不能成为悲剧。然而回归到布洛的观点,以上所论及的距离化方法是“距离这一概念的一些特殊形式。无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质,那也都只能是从距离的总的内涵之中推衍出来的。这种总的内涵就叫做‘心理距离’”[5]。因此,以上的三种“距离化”方法是“心理距离”的特殊形式,它们在审美活动中最终要内化为“心理距离”而起作用。这种“心理距离”即审美对象与读者的实际利害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读者的实际利益不受影响,读者便会集中精力于审美现象本身而欣赏那种赏心悦目的美。苔丝的故事带有悲剧性,假如读者身处其中,必然会悲痛万分。但作为一名读者,与故事本身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个故事便会激起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从而欣赏到故事的悲剧美,这也正是心理距离所产生的悲剧审美效果。不同于黑格尔的来自于“永恒正义的胜利”,我们看到了读者在悲剧审美中发挥的作用,读者通过认同感的移情和与悲剧主角的心理距离产生痛感并从痛感中升腾提高出既包含消极性又体现积极性的复合审美感受。

那么,移情作用作为审美活动的第一步,然后通过“心理距离”使读者获得外位于苔丝的地位,是否可以认为“心理距离”说仅强调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呢?对于此,布洛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5]。这也便是本文探讨过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强烈的吸引我们是因为与我们的智力特点和个人经验存在一致性。既然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才能欣赏到悲剧的审美效果,同时自我与对象之间又要存在联系,那么怎样控制这个距离的大小?我们看到,一方面,苔丝的故事与读者存在一致性使读者乐于欣赏并产生移情,但另一方面,读者又会因为情形接近而沉湎于自己的痛苦而无法自拔。这便是布洛提到的“距离的自我矛盾”[5]。朱光潜也指出,“对事物去一定距离的观点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极为重要,……在艺术中和生活中,中庸是一种理想”[7]。

四、结语

总结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悲剧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产生强烈的悲剧震撼力。在《苔丝》这部作品中,通过心理距离的特殊形式――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人物和情节的特殊性质以及超自然力量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最终内化为“心理距离”,产生悲剧效果。

“美学蕴涵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检验。其中明显的历史蕴涵是: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证实。”[9]自从《苔丝》这部小说面世开始,由当时的社会文化等共时性因素就决定在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既影响着以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又与后代读者的体验构成了《苔丝》悲剧美学欣赏的丰富内涵。因此这种共时性与历时叉点上的读者,即审美主体是小说史和悲剧审美过程中积极的能动力量。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2]黑格尔:《美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7页。

[3]莱纳・瓦尔宁编:《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年版,第127-246页。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248-249页。

[5]朱立元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375页。

[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理论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40页。

[8]张谷若译,哈代著:《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66页。

第4篇

【关键词】苔丝命运感悲剧气氛

哈代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继承者,又是现代文学的先驱。世上绝没有完全的积极和绝对的消极,只是人们不愿正视罢了。社会的道德准则禁锢人的精神,而哈代便是第一个手持利剑的勇士,他要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释放给每一个人。哈代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还有8部诗集和史诗剧《列王》,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幻想”“爱情阴谋故事”“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尤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代表。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小说的女主人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然而,苔丝毕竟生活在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的时期,她的身上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印记。哈代提示了这一形象及其悲剧原因的全部复杂性。

在哈代看来,她的悲剧首先是时代造成的。工业革命造成社会经济的旧秩序解体和旧传统文化消失,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这种好面子、爱钱财的价值观为纯洁的爱情设置了重重障碍,社会差别成为新时代价值的牺牲品。而苔丝作为贫苦农民的女儿,无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雇佣劳动者,这为她的悲剧产生奠定了浓重的时代基础。

这只是一个前提,更重要的是亚雷和安矶所代表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势力,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的形成。亚雷在小说里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造成苔丝悲剧的元凶。这位纨绔子弟凭借着家庭的金钱、权势,从小就任性放荡,不学无术,刚成年就爱拈花惹草。他第一次见到苔丝时,为苔丝的美貌所迷,好色的嘴脸暴露无遗。当他的阴谋得逞之后,面对伤心之极的苔丝,他一点也不觉得愧疚,对于他给苔丝种下的祸根及至日后酿成了苔丝终身的悲剧,他想都没想过。亚雷和苔丝第二次在农场相遇时,他已改头换面,成为一个讲道的传教士。但面对苔丝他仍难以克制自己,原形毕露,不断地纠缠、哄骗、威吓苔丝,动尽了一切脑筋就是要把她弄到手。当然,他对苔丝的追求不能说没有几分真诚的爱,他接触的女性不少,玩过之后他都不屑一顾,唯独死死盯着苔丝不放就证明了这点。亚雷第二次到农场时,苔丝责备他扰乱了她的生活,亚雷表白说:“你的影子总在我心里闪动,就是你刚才那么狠狠地盯着我的那双眼睛无论白天黑夜地也都在我面前闪动。”(P291)但他的爱属单方面的,苔丝就当面指责说:“我一点也不喜欢你!我讨厌你,我恨你!”(P46)而他在得不到对方答应甚至厌恶的情况下,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爱,与其说这爱是不道德的,还不如说是残忍的。正是这种残忍的爱使苔丝一生都是亚雷所代表的强权与暴力的受害者。

与此同时,安矶身上残存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却是一种无形、更可怕的精神伤害,这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安矶克莱作为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他虽然出身牧师家庭,但他不愿意“为上帝服务”,他果断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要“为人的荣誉和光辉服务”。(P103)然而,克莱对旧道德、旧传统、旧生活、旧秩序的反抗是极有限极不彻底的。他表面上脱离了资本阶级,当上了农民,但在思想上与资本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到农民中去学习,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当个大农场主,“到美国或澳大利亚去成为亚伯拉罕,像帝王一样统率着他的羊群牛群,……号令着他的个人奴婢。”(P111)但他对苔丝的爱远不及苔丝对他的爱那么的真诚、炽烈、无私。在他的眼里,苔丝是大自然的女儿,纯洁的象征,完美无瑕的杰作。然而,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他坦白往事时,他立刻感到自己受到非常残酷的愚弄。他不止一次冷酷地对苔丝说“你过去是一个人,现在却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爱的那个女人不是你,是具有你的形象的另一个女人。”(P204)克莱这种不切实际的空灵的爱,既扼杀了他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也断送了苔丝一生的幸福。这是克莱和苔丝爱情悲剧的一方面因素。而另一方面就是克莱心底深层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作祟的结果。当苔丝不加任何考虑就原谅了他过去放荡行为的同时,他不肯宽恕原本无辜的苔丝,并暴露出资本阶级的丑恶嘴脸,冷酷无情地说:“不,不要辩解了。不同的社会是有不同的规矩的。你几乎要逼的我说你是个不懂事的农村妇女。”(P207)“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你的家事,给我瞧不起你的话柄!”(P208)他的这些话表明,虽然他反抗过传统观念、阶级偏见,但是却不彻底,灵魂深处仍深深地烙着资本阶级的印记。如果说亚雷使苔丝十分痛苦,但还未能消灭她求生的欲望;而克莱的遗弃,却使她痛不欲生,万念俱灰。可见,亚雷和克莱都是苔丝悲剧的制造者,是他们俩把她推上断头台的。

同时,苔丝的性格弱点与她的悲剧也是分不开的。小说中,苔丝敢于大胆反抗社会的不公正,但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苔丝明白自己是社会暴力和伦理道德的受害者,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的时候,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她按七零八碎的传统习俗虚构了一个世界,用它裹紧自己,那里充满了憎恶她的幻影和声音。”“她把自己看作是擅自侵入‘清白’的世界的‘罪恶’的形象。”(P74)当她按照传统的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时,她比别人似乎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和安矶的相爱使她感到幸福,可同时更多的是内心痛苦的折磨,无法卸掉背在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精神上要忘记,理智上她却难免想起来,两种心理在她身上并存。她在光明中行走,却也知道总有种种阴影在她背后展开。”(P173)作者正是在此写出了苔丝性格的矛盾性和悲剧性,从而在更深层次表现了传统道德观念对苔丝精神的毒害。唯其如此,作品的批判力量才更强烈,苔丝的悲剧才更加震撼人心。

因此在哈代看来,他认为“最好的悲剧,简而言之最高的悲剧,是应该由必然性所决定的悲剧。不道德和无价值的悲剧不是最好的悲剧。”苔丝的悲剧也具有神秘莫测的命运作祟的因素。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可以复制出生动的现实图画。但作为思想家,哈代又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渺小的。人在同环境冲突中软弱无力,受命运的支配。在哈代的笔下,苔丝的一生都充满着偶然性和命定的色彩,制造了小说悲剧氛围,奠定了作品的悲剧基调。苔丝的父亲在路上遇到了上了年纪、骑着灰马的牧师称他为“约翰爵士”,并偶然得知自己的祖先是贵族德伯维尔。他得意忘形,贪杯大醉,因此误了家中的赶集。苔丝和年幼的弟弟不得已替父深夜驾车去赶集。弟弟满怀希望对她说:“我们的阔亲戚会给你找一个上等人作丈夫。”(P24)这话并没有使苔丝高兴,却让她感到很不耐烦,甚至“看到那个先生在向她怪笑,在嘲笑她的贫穷”。(P75)途中,家中唯一可以帮助劳作的老马“王子”被飞驰而来的邮车撞死,这便为苔丝的不幸命运拉开了序幕,以死亡的阴影预示了悲剧的产生。

从苔丝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哈代悲剧小说中强烈的悲剧精神和命运感。哈代的悲剧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悲剧意识在西方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代的悲剧小说在形式上和内蕴上都不知不觉地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悲剧思想。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小说家,从哈代那里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命运所带来的悲剧气氛并不是哈代独创的,但它使得小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使得哈代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了独特的地位。

参考资料:

决明子《我心中的哈代》

第5篇

2、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3、作为女人,她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脸蛋,和恰到好处的身材。哈代给这个美人加了点色,那就是着重去写了她的唇,她唇上的曲线。说那是任何男人都会为之神魂颠倒。红丽娇艳,如花沾露的唇,本身就是情种,再加之细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线条,在顾盼流转间,不动人也难。

4、苔丝是坚强的,乐观的,她的命运却不可。即使再多给苔丝几次选择,我相信她最终仍然会走老路,除非安玑克莱没有抛弃她远走他乡。关于社会的悲剧,家庭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已有很多定论,令我感到叹息的只有苔丝和克莱的爱情悲剧。两个人吃尽了苦头,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只是物是人非,苔丝选择了死亡来成全他们美好的爱情。终究到底是一场空。对于苔丝来说,她承受的苦难远大于克莱,她内心的彷徨无助克莱永远体会不到,如若不是苔丝的善良痴心,不计一切的去爱克莱,他们早已成为陌路人了。受尽苦难的苔丝实际什么都没有得到,受尽了侮辱,却只想到要成全克莱的高尚纯洁,最后只能把克莱拜托给自己的妹妹。在这场爱情当中,克莱是完全的操控着,最后的大赢家,苔丝是完全的牺牲者,纯粹的奉献自我至死方休。克莱表现出来的虽然看上去是维护心中那份对爱情的信念,实际暴露出来的是那份冷酷与自私!他爱的仅仅是自己虚构的一个形象,并非活生生的苔丝。如果不是在异国他乡遭受病痛的折磨事业的失败我相信他不会还记得有个苔丝在泥沼里苦等着他前去营救。

5、爱情的发生,谁能说清楚孰真孰假?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到位,一点点细小的差错就能导致去安排的否定。即使最终结为伉俪,也无从分辨爱情是否真的发生过。她那么爱安琪儿,不仅是他的容貌,不仅是他的琴声,不仅是他能给她带来的一切,甚至包括失去的,甚至为他所受的痛苦,她都能承受。她记得他说的每一句话,她学唱他喜欢的歌,连他的那些理论,那些她自己还似懂非懂的理论,她都牢记着,奉若神明。

6、他成了她的呼吸,她的生命。当安机问伊兹,那个曾经爱他的姑娘,能否像苔丝那样爱他时,伊兹几乎脱口而出,她不能,因为苔丝的爱是无法比的,她可以为他而死的。在别人眼里,都能看出苔丝,如此厚重的爱。可见这爱的程度了。

7、安机正是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克莱尔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她最终选择了离开。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爱人却狠心的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8、苔丝的爱,不仅表现在欢愉时,全身心的投入。更在于,当她明知道,安琪儿抛弃她,在她痛苦万分,而安琪儿梦游时,抱着她走时,她本可以叫醒他,唤回他的爱心,取得召他回头的可能时,她也在为他醒来着想,怕他醒来懊悔,而放弃。

9、虽然后来克莱尔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狭隘,他的心仿佛看见天上有一颗名叫“苔丝”的星星对他说:“亲爱的,现在你原谅我了么?”

10、很美的感觉。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悲剧,仿佛许多的爱情都是如此。为什么不可以抗拒,抗拒那虚伪的道德!离别......,等待......,彷徨......,后悔...... 虽然苔丝和克莱尔最后度过了五天美好的时光,可是,为爱复仇的苔丝结局依然悲惨。

第6篇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蕴含的乡土意识、悲剧意识和宗教意识来解读哈代的创作理念,以探究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乡土;悲剧;宗教;创作意识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19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过渡到现代主义文学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为世界文学宝库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小说珍品。哈代的小说大都以他的家乡――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为背景,表现19世纪中后期在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侵袭下,英国宗法制乡村的历史遭遇。多塞特古称“威塞克斯”,故哈代将这类小说命名为“威塞克斯小说”(也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包括:《绿荫下》(1872)、《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5),它们代表了哈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众所周知,《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将挖掘该小说所蕴含的乡土意识、悲剧意识和宗教意识,分析这三种创作意识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解读其深层内涵,进而透视哈代极具特色的文学观和创作理念。

一、乡土意识

哈代被人们一致称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文化的最后代言人,主要原因在于他在小说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淳朴的乡土气息,这也是他小说的独特之处。这种乡土气息具体表现在哈代的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三个方面。

(一)自然情结

从《绿荫下》开始,哈代就形成了其“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基本创作模式:首先,他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风光和一群世代生活在此的农民。他们有着纯真质朴的情感、和谐单纯的关系。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生活着。接着,闯入了几个外来入侵者。这些入侵者与当地农民在生活习惯、思想、教育等方面均不相同,因而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爱情纠葛、痛苦乃至悲剧。在创作中,哈代善于用大自然的意象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感,并赋予这些意象以深刻的含义。劳伦斯曾这样评价哈代:“哈代的作品有一股自然的强烈的感情力量。”在哈代的笔下,一叶草、一棵树、一片云、一股风、一池水都是具有灵性的生命实体,它们与人类活动融为一体。

对大自然的描写在深化小说主题、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故事是从苔丝的家乡布蕾谷里的村开始的。在小说开头,哈代用了一整页的篇幅描写布蕾谷的美丽和僻静。这些环境描写从表面上看好像与作品中的人物及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仔细思考之后,读者就不难发现这些自然场景的描写极富寓意。哈代用布蕾谷的美丽来衬托苔丝的美丽;布蕾谷的僻静则暗示苔丝这个“自然女儿”的不谙世事和纯真,她对家乡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人世的险恶和艰辛尚不知晓。

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都是以他的家乡多塞特郡为背景而创作的,那里有绿树成荫的草地、石楠丛生的荒原以及各种小动物。哈代从小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诗意和神秘,由此也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理想:过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这一理想也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小说创作。

(二)宗法情结

哈代的家乡是一个保持着古老的宗法传统的村落,从小他就饱受宗法制乡村文化的熏陶。哈代创作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农村,农村宗法制土崩瓦解,致使农村经济破产,即便是偏远的多塞特郡也不能幸免。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美丽、善良的农村少女苔丝为帮助家人解除困境因而进城向亲戚求助,结果却是不断遭到别人的侮辱和伤害。而为了保护自己,她杀死了多次糟蹋她并毁掉她一生幸福的纨绔子弟亚雷时,社会就以法律的名义判处她绞刑。

从苔丝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威塞克斯农民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如何丧失自己的家园和土地并向无产阶级转变的过程。哈代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摧毁了农村宗法制,促成了新型的社会和人生的种种悲剧。在理性上,他虽然支持先进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和新兴思想,但在情感上,他对其家乡的宗法制田园生活又有着无限的依恋。可是,哈代清楚地知道这种田园生活虽然美好,但终究要成为历史。

(三)民俗情结

与现代派作品相比,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应该是相当传统的。在塑造人物时,他在许多方面效仿传统的民谣和传奇故事。而具有许多现代人特质的苔丝姑娘也是一个民谣式的人物。评论家骚塞灵顿这样说道:“《苔丝》以处女被花哨的年轻绅士这样一个民谣故事作为全书的基础,再加上一层严肃的道德批评。”据笔者研究发现,哈代的这种“民俗情结”源自其童年生活。幼时,哈代的祖母和母亲经常给他讲述民谣和传奇故事。所以,哈代最先接触的是民间文学而不是经典作品。他对民间文学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他常常把听到、读到的各种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记在一本笔记本上,然后再用于其作品中。在经历多年的创作之后,哈代的“民俗情结”最后上升为一种美学思想,他认为,文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来带给人乐趣。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第7篇

【关键词】苔丝 悲剧命运 因素

【Abstract】Thomas Hardy,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in the 19th century, described us a tragic life about Tess, a beautiful and kind girl,in his novel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ess’s tragic life lies in the causes of herself, Angel, Alec, ethics, the religion and so on.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nalysize the social causes of Tess’s tragic life, whichwill help us to know about capitalistic society correctly.

【Key words】Tess tragic destiny causes

ⅠIntroductio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one of Thomas Hardy’s most famous novels, describes us the tragic destiny about Tess, a beautiful and kind girl. The whole story is filled with a feeling of dismal forboding and doom. Fateful circumstances and tragic coincidences abound in the book; However, these do not eclipse the chief message of the truthful portrayal of the tragic lot of a poor country girl ruined by the bourgeois society,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iseries and sufferings of nobody whom Hardy described in his books.

ⅡAnalysis of the Social Causes of Tess’s Tragic life

a. The affection of social revolutions

Tess was born in 1880s when the farmer class had broken up and developed into the final tragic stage. With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tic farming, the old free farmer class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y stage. In the end, those social revolutions brought bankrupt and poverty to farmers. Though Tess was hardworking, clever, kind, and beautiful, she just was a farmer who was in the lowest status in the society. It was natural to encounter all kinds of oppression and torment from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therefore, Tess’s destiny doomed to be tragic.

b. The osmosis of the feudal pedigree views

The osmosis of the feudal pedigree views also caused Tess’s tragedy. Despit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ermeated capitalistic value opinion to all the corners of the society, the old feudal pedigree views still existed. when Tess’s father was told he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family of the d’Urberville who derived their descent from sir Pegan d’Urberville, he was very excited. He drank so much to congratulate for it that he couldn’t drive the carriage normally. Tess had to drive it instead of her father and finally lost their horse which her family mainly depended upon. They became poorer. Her parents told her that they had a rich relation Mrs d’Urberville living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Chase and persuaded her to go there to ask for some help. Finally, Tess had to work in the d’Urbervilles to live and suffered from all kinds of pain there. In the period of conversion of new and old mind, Tess’s destiny doomed to be tragic.

c. The tease of the reserved moral values

Tess was the victim of the reserved moral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reserved moral, once a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was considered to be impure and unloyal, that is to say, if a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had to marry the man. In the English capitalistic society with traditional custom, man could do everything to woman; however, if woman lost her virtue, she would be condem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It was the very traditional custom that made Tess suffer from all the kinds of pain after she was raped by Alec.

d. The persecutions of the capitalistic laws and religion

The persecutions of the capitalistic laws and religion also were very important causes that led to Tess’s tragedy. Laws should have been used to maintain justice, but in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laws often were used to maintain capitalists’ interests, squeeze working people and serve for the rich. Therefore, when Alec hurt Tess, Alec did not get any punishment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capitalistic laws.The hypocritical capitalistic laws forced Tess to go to despair step by step; at last she turned to be victim in capitalistic social altar.

The osmosis of religious mind brought a lot of spiritual pressure to Tess and hadTess trapped in tragedy in spirit step by step. When she saw someone writing quotation of Bible, she often felt fearful and sinful of her impurity. Hypocritical religious mind often made her self-torment and lack self-confidence.

ⅢConclusion

Thomas Hardy left people a lot to think about Tess’s tragedy. The causes that led to Tess’s tragedy were multiple and Tess’s ruin was evitable and unavoidable in the capitalistic society. Tess's tragedy awoke indefinite sympathy of readers. Tess, a pure woman, will live in the people’s heart for ever.

【参考文献】

第8篇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流传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悲剧,其中一个个悲情女神,更是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人手捧书卷而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读悲剧,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与辛酸,更油然而生一种怜悯与思索。无论是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还是哈下的苔丝,抑或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都历经百年依然光彩夺目,她们的美丽、她们的悲惨同时印在历史的书页中,镌刻在人们的心头。

读《茶花女》感受她风尘中的高洁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才发现早已泪痕满面,眼前总是那个挥之不去的影子,是她时而虚假、时而天真、时而无奈、时而悲痛的笑容。小仲马用那饱含辛酸的笔触创造了这个婀娜轻灵的形象。面对钟爱的茶花,她心存一份宁静,将人世之仇化为心灵之痛带向遥远的天国。茶花女,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因为一次失足承载了千古长恨,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为何社会之博大却容不下一个纯真女子?为何一个美丽的生命却如此悄然消逝?这是茶花女留给我们的思索。文明的社会应是惩恶扬善、慈悲为怀的,更是珍视美丽、恪守高洁的,然而道德的论丧与虚伪使社会文明扭曲,茶花女正是那个阴暗社会的祭品。巴黎——集世界之美丽于一身的城市,但是历史不会忘记这片美丽中曾有的残缺记忆,一个高风亮节的女子空对茶花啜泣,留下“落花人独立,微雨雁双飞”的凄冷让世人潸然泪下。

读《苔丝》感叹她少女梦的破灭

同许多少女一样,苔丝对爱情与幸福曾经有着美好的幻想与渴望,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失身后的她已注定被幸福拒之门外,不得不与自己的仇人结为夫妻。最终,她无奈而悲怆地在刑场上结束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置身于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苔丝在电闪雷鸣中的绝世悲怆,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那份煎熬与等待。跳出局外,我们又不禁为之拘一把辛酸之泪。从一个纯情少女到一个死囚犯,苔丝的人生几多坎坷、几多曲折、几多痛苦、几多凄凉。怀着美好的憧憬,她走向社会;怀着无奈的绝望,她走向死亡。是冷面无情的社会扼杀了她如诗的梦想,如花的生命;是世态炎凉与人情刻薄冷却了她如火的激情,如荼的渴望。面对春日中的肃杀,面对阳光下的罪恶,她一个弱女子,除了妥协还能作些什么呢?爱与恨的交加、罪与善的矛盾、美与丑的抉择、心与泪的锤打,苔丝的悲剧就这样被人们铭记。是呀,一个多么温柔美丽善良的女子却在社会的一步步逼迫下,成为了一个双手染满鲜血的罪犯,落差之大令人扼腕叹息。

读《红楼梦》感悟冷月下的花魂

是谁,在春色满园之时悲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谁,在秋雨缠绵之时哀叹“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又是谁,抚今追昔,叹惋“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是她,那个钟天地之灵秀的林黛玉。潇湘馆飘来的丝丝琴声,秋爽斋飞出的串串诗句,无不显示出她超凡的诗情与才华。她无疑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大胆追求爱情,又尖利地批露庸俗与愚昧,她用比刀子还尖刻的语言刺向黑暗的社会,然而在那个时期,她必定为统治阶级所不容,于是满怀悲痛,她孤独地走了,走得坦然,走得凄冷。有人说:“看一个人的死,就可窥见这个人的一生。”我想,如果说林黛玉的一生是一首千古绝唱,那么她的死可以说是这其中最令人动容的一节。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污浊之地怎值得她留恋,阴险之世怎容得她选择,只有死她才能质本洁来还洁去,才能获得宁静,归于永恒。死使她叛逆的个性得以彰显,死是她对社会无情而无奈的控诉。

三个同样灵性的女子,三个同样凄美的故事,留给世人永恒的牵挂,留给时空绵绵长恨。

美与悲的结合往往会迸发出无尽的魔力——貂婵轻舞的团扇,昭君出塞的黄沙,玉环抛上树的白绫,西施泛舟时的涟漪,西子湖畔苏小小的哀怨,雷峰塔下白素贞的……总能给人以心灵的震颤与永恒的惋惜,成为隽永的定格。

再次回首三个悲情女神——茶花女的高洁、苔丝的忠贞、林黛玉的灵动,同为美丽,却同为不幸。她们是社会丑恶风气的受害者,她们是人性道德泯灭的牺牲品。当一个社会中再也找不到良知的影子,再也寻不到道德的踪迹,那就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统治阶级总把自己的社会冠以文明的称号,那么为何一个文明的社会却容不下几个如此美丽而柔弱的女子?是什么蒙蔽了人们的眼睛?是偏见、是愚昧、是虚伪,还是麻木?这将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启迪。想到此,不禁心潮澎湃,心绪难平,潸然而下的泪水如何能表现内心无尽的感慨,廖廖几笔飞扬的文字又怎能传递心灵深处的震颤?悲从中来,仿佛又望见那风烟后的美神,穿越时空,是如此真切而唯美。感动将思绪定格,凄婉将心怀荡涤,三个不同的社会,三个不同的国度,却有三个同样遭遇的女子,给世人留下不尽的哀思与永恒的记忆!

第9篇

【关键字】苔丝;性格分析

引言:《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具有强烈现实讽刺意味的作品,同时它也是英国十九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威伯评价它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纯洁、善良、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少女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展示人们对有价值事物的破坏。”【1】在小说中,苔丝敢于反抗当时社会的不公,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她的不幸遭遇主要是由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矛盾造成的。本文将重点从苔丝的性格入手来分析造成悲剧的根源。

一.小说梗概

《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个善良、坚强的传统女性形象―苔丝,讲述了这样一个农家女子所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她热爱生活,向往忠贞的爱情,勇敢地面对窘境;她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她却在一生中遭遇了接连的打击。去特兰陵一个有钱的德伯维尔老太太那里去认亲,不料,被德伯维尔老太太的儿子亚力克奸污了有了身孕。为此,苔丝受到了村民的嘲讽,不久刚出生的孩子也意外夭折。濒临绝望的苔丝来到了一家奶牛场工作,并邂逅了在这里工作的克莱尔。她们迅速陷入了爱河。在结婚的那天晚上,苔丝讲述了自己的往事,但是丈夫克莱尔却并不理解苔丝的苦衷,丢下了苔丝远走高飞。

后来她的父亲逝世,一家人无依无靠,这时亚历克趁虚而入来纠缠不休,苔丝不得已委身于他。克莱尔突然归来使苔丝受刺激最造成了她杀死亚历克的结局。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种种悲惨遭遇却令人唏嘘不已。“没有一个人不在读了《德伯家的苔丝》之后而不流下同情的眼泪,也没有人读了它以后而不具有宽大的胸怀和慈悲的精神”。【2】因此,这本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

二.苔丝的性格形象分析

哈下塑造的苔丝是一名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英国传统妇女形象。苔丝对爱情专一、忠贞,对家庭能勇于承担责任,然而不公平的社会观念和自身的性格弱点致使苔丝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子,在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只能无奈的屈服,最终走向了灭亡,沦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

2.1 苔丝的人物性格在文章中的体现

2.1.1 热爱生活、勤劳善良、质朴单纯

苔丝虽然出身于封建没落的小贵族世家,但是不愿意去投靠冒牌的本家,但是无奈于父母肤浅的见识:“假使德北家的家主公和家主婆,成心要把这条船往困难、灾祸、冻饿、疾病、耻辱、死亡里面开去.那这半打关在统舱里的小囚犯,也只得跟着他们一同前去”【3】这预示着苔丝的父母的给孩子们带来的将更多的人生痛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她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农民出身的母亲给她的”,所以苔丝保留了一个传统妇女淳朴的性格写真,例如哈代在描写苔丝在劳作时:“她捆麦子的动作,进行得像钟表一样地单调,她从刚捆好的一抱麦子里,抽出一把麦穗儿来,用左手的手掌,把麦穗头儿拍齐了,再弯腰往前,双手把一抱麦子拢到膝盖,把戴着手套的左手插到那一抱麦子底下,和那一抱麦子那一面的右手合拢,像情人一般,把一抱麦子整个抱住,再把绳子的两头拉到一块儿,跪在那把麦子上把它系好”【4】(P144)哈代通过苔丝在农场中的劳作的细腻表现,为我们展示了苔丝质朴、纯真的自然本性和吃苦耐劳,热爱生活,勇于承担家庭的重任。

但是随着生活愈发艰难,她四处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从苔丝的所作所为看出她勤劳善良的品质。而当苔丝失身后遭到村民的讥笑嘲讽时,也能独自承受不幸,带着弟妹们继续生活,哈代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苔丝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2.1.2 对爱情的忠贞无二和坦诚相待

很快苔丝喜欢上了克莱尔,痛苦不堪的苔丝回想起过去的往事害怕克莱尔接受不了她的过去,于是克制自己的情感与克莱尔刻意保持距离。为了克莱尔的幸福,甚至还帮他介绍其他女孩子。经过几番纠结之后的苔丝,终于又决定和克莱尔在一起。新婚之夜,两人互相坦白彼此的过去,苔丝不希望自己对爱情有不忠

选择了告诉这一切给丈夫,克莱尔听后一时无法接受,远走巴西。因为家庭发生变故,苔丝不得不再次投向亚历克。后来,克莱尔回国后,苔丝为了能再次和克莱尔在一起,于是决定杀死亚历克。用生命去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爱情。

2.1.3 内心极具有反抗意识

小说中的苔丝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女子形象,单纯善良朴实的品质,对爱情的不懈追求与憧憬,为了自己的爱情拿生命做代价。在苔丝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威赛克斯人的传统美德,更能体会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在生下了孩子以后,由于思想文化的落后,那里的牧师拒绝给孩子洗礼,最后依然决定自己为孩子洗礼。当地人愚昧无知的做法与苔丝的行为构成鲜明的对比。故事的结局苔丝为了重新与克莱尔和好,远离亚历克的摆布,杀死了亚历克,此时苔丝的反抗意识达到了整个小说顶峰。

2.1.4 内心的软弱妥协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苔丝自身的性格弱点也是造成其命运悲剧的一个方面。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爱人时,竟然一味地自我贬低、退让,来乞求克莱尔。“我会像奴隶一样服从你,哪怕你要我躺下去死”【5】(P205)。在爱情面前两人的地位应该是对等的,但是面对克莱尔,苔丝就像莎士比亚描述的“在爱情面前,女人是愚蠢的”的那样,失去了自我,这种爱情观念也为后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虽然苔丝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却深受迂腐的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在克莱尔由于自己失身而惨遭抛弃后,苔丝竟然并不怨恨,而是一味地责备自己。因此在反抗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又处处无意识地维护了它。

2.2 影响苔丝性格的内在因素

2.2.1苔丝的性格特征

苔丝天生善良淳朴,身上散发着劳动人民的优良美德,乐观而勇敢坚强。但性格上的软弱和妥协致使受到落后思想的迫害,被旧思想牢牢地钉在了十字架无法动弹。她的命运被蒙上了一层悲剧的面纱。威塞克人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那种最淳朴的情怀―“对生存的渴求和向往”,而这个也与苔丝的悲惨幸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2.2旧社会的受教育程度

苔丝出身于农民家庭,成长的时代恰处于当时社会动荡时期,新旧观念的融合使她受到封建道德的无情批判。旧时资本主义时期的教育差距是很大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很低,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所以苔丝深受封建思想教育的影响,这种思想也为对苔丝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三.结语

哈代用其精湛熟练的艺术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凄惨命运的农村女子坎坷一生,与命运顽强地作斗争。苔丝婚姻的惨淡令人叹息,看似是一个普通女子的悲哀,实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小说通过对苔丝曲折命运的细写反映当时社会封建腐朽的思想,借苔丝对社会的反抗意识批判了伪善的资产阶级宗教和不公正的法律制度同时来表达自己对封建思想的不满。

哈代塑造了一个善良淳朴,对家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对爱情美好的憧憬的女主人公形象。但最后杀死亚历克把故事推向了,小说中苔丝对封建落后思想,及腐朽的制度的反抗展现得淋漓尽致。哈代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捉弄。【6】 命运作祟再加上罪恶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伪善的人性,一步步地将她推向了覆灭的深渊,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Carl J.Weber,Iqa~ay of Wessex:His Life and LiteraryCare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0.

[3] 哈代.伯家的苔丝.张释若详[M] 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杜.2000

[4]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 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毛桂荣 姜淑萱,译,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60369号

[6] 张良村等.世界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第10篇

关键词:作品,神秘色彩,渲染

 

托玛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作家。在他的一系列以他的家乡道塞郡为背景的小说中,“最终的印象是一个邪恶的命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作用,毁坏他们幸福的各种可能性,并把他们引到悲剧的结局。”(艾弗·埃文斯,1984:293)他既不能认识到社会变化的真正根源,也找不到社会未来的真正道路;他不得不求助于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作品中充满沉重的命运感带来的神秘主义色彩。

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创作于1891年,其副题是“一个纯洁女人的故事”。苔丝是一个贫苦人的女儿,天生丽质,赋性灵敏。这些本质似要给她带来幸福;而她的命运却是这样:她的美丽及追求幸福的愿望招致了她的灭亡。她因家贫到亚雷·德伯家做工,遭到了德伯的,尔后生下一个私生子。由于社会成见的咄咄逼人,苔丝远离家乡,到一家农场作牛奶女工。在那里,她和牧师的儿子克莱相爱。新婚之夜,苔丝将自己的“罪行”向新郎如实说出,而新郎却不能忍受,弃之出走。论文参考网。为贫苦所逼的苔丝,不得不又受德伯的庇护。克莱在国外历经挫折,悔过于过去,又来找苔丝重修旧好,苔丝此时才觉得正是德伯将自己的终身幸福葬送了,一怒之下,杀死了德伯。苔丝和克莱过了短暂的幸福生活后,被判处死刑。“‘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1957:538)这是哈代在小说最后对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哀总结。

《苔丝》的读者以及不少的批评家,都感到一种灰朦朦的色彩在眼前。在这层暗纱之后,有一种神秘的“内在意志”在左右人类命运。笔者认为,作者是运用意象、神话(圣经)故事和荒古实物及环境的描写,来达到给人以神秘色彩的目的的。下面,就以作品中的实例,谈一下这些手法的运用。论文参考网。

(一)意象。所谓意象,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表现人们在理智与情感方面的体会和经验。”(秦秀白,1988:561)例如,在苔丝受辱的那天晚上,是个雾天。作者这样写道:

德伯弯下腰伏下身去,听见了一种匀静细微的呼吸。他跪了下去,把腰弯得更低,她(苔丝)的热气触到他的脸,他的脸一会儿就触到她的脸了。她正睡得很沉,眼毛上的眼泪还没干呢。(第11章)①

读到此,读者已意识到苔丝所要遭受的灾难。而且作者又告诉我们:“她眼毛上的眼泪还没干呢”,这似乎预示着,女主人公以后不知要流多少眼泪。在本章最后,作者阐明了这个意象的内涵:

象这个偏僻的乡村里苔丝自己家里人谈起话来老说的那种听天由命的话:“这是命中注定的”。令人痛心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的女主人公从此以后的身份,和她刚迈出她父母的门到纯瑞脊农场去碰运气那时候的身份,中间有不可测量的鸿沟了。(第11章)

在小说以后的情节中,至少还有三处关于眼泪的描写,这会使读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到苔丝第一次流泪的情景。这种偶然因素一再出现,形成一种必然的东西,象一条无形的细线贯串全书始终,给人一种灾难和不幸的联想。

以后关于眼泪的描写,如在纯瑞脊农场苔丝和克莱相爱时,有一天早晨他们散步时“苔丝的眼毛上都挂满了由雾变成的细小的钻石,头发上也挂满了小珍珠一般的水珠。”(第20章)而在第31章中,当克莱和苔丝互相表露他们的爱慕之情时,周围的自然环境又使我们联想到苔丝第一次流泪的描写:

他们在河边上流连,一直流连到雾气四面扰来,又把他们围了起来――在这个时节里,雾来得早象小小的水晶,粘到她的眼毛上,粘到他的眉毛上和头发上。(第31章)

这一串意象的最后一幕不易察觉,这是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克莱道出自己的“罪过”之后,克莱非常痛苦。下面是克莱表情的描写:

她差不多没看见,有一颗眼泪,慢慢地从他脸上流下来一颗很大的眼泪,把它流过的那块地方的毛孔都放大了,好象那颗眼泪就是显微镜上的物镜一样。(第35章)

“雾”和“眼泪”是以上几处意象的主要画面的线条。这种微妙的手法给人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它的神秘色彩自然也表现出来了。

我们甚至可以把哈代意象的娴熟运用称作“印象主义”象爱尔兰短篇小说家弗兰克。奥康纳指出的那样,“图画般异常敏感的想象。这在哈代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哈代毫无疑问受到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也受到拉裴尔前派道德画的影响。”(1987:449)

(二)神话(圣经故事)。圣经故事对欧美文学的影响之巨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论文参考网。而圣经的神学思想也是贯串始终的:有上古神话的演绎故事,如《创世纪》,也有将神情赋于人身的故事,如关于摩西、基督等先知形象的塑造。而神话本身的神秘性和超人性是最显而易见的。在《苔丝》中,几乎每章节都有对《圣经》的引用。有些是直引,有些是用自己的语言传达,有些则是套用圣经故事。这些都不是在表明,作者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而是在为其艺术效果制造神秘感。

在第10章中,苔丝已“不再是处女”。有一次她想试着唱民歌,“她试了好几个民歌,都不足表达心之所感;后来她想起来,在还没尝知识果之前,在礼拜早晨,她的眼睛常常浏览那卷《圣经》……”这里,“尝知识果”之说,源于《圣经》。《创世纪》第二章说,耶和华上帝在伊甸园,园中有生命树和知识树。……耶和华上帝吩咐亚当,园中有各种果子可以吃,只是知识树中的果子不能吃。耶和华为亚当造了一个女人叫夏娃。当时夫妻二人赤身,并不知羞。第三章说,蛇诱惑夏娃,吃了知识之果,并给丈夫吃。二人眼睛明亮了,知道了羞。上帝知道了,就把二人逐出伊甸园,并让女人受分娩之苦,且受辖于男人;男人也必受劳作之苦。人类的先祖违背上帝的旨意而受到惩罚,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原罪”。哈代在此借用“没尝知识果”的典故,则是指她没失贞之前,也暗示她的失贞,即“尝过知识果”后,是犯下了多么大的“罪”,犹如人类的“原罪”一样,既已做过,便回不到伊甸园——即所谓幸福之乡了。

在第27章,作者又提到圣经这个故事。苔丝和克莱正在热恋,“起初她不肯向他直视,但是待了一会儿,她就抬起头来,一直瞅着克莱,瞅的样子,大概就是夏娃第二次醒来瞅亚当的时候所应有的。”所谓“第二次醒来”,也就是夏娃吃了知识之果之后,眼睛明亮了;再看亚当,知了羞。这一方面描绘苔丝的爱情的甜美,同时又拿圣经故事喻此爱情之不幸:苔丝象夏娃一样,要受“上帝”的某种“惩罚”。

N·弗莱曾说,圣经故事的内容,“不是因为历史真实性而被写进圣经书上的,而是由于其它原因。这些原因大抵因宗教精神的奥秘有关。”(1986:299)可以这么说,哈代引用圣经故事不是为加强小说的真实性,而是给作品加上了宗教精神的奥秘,从而表现了他创作的一种倾向。

(三)荒古实物及环境描写。苔丝工作的农场棱窟槐的环境之恶劣,设置之简陋,工人之粗野,有一种大荒原凄凉、冷漠、阴沉的色彩,使读者感到它或是个有生性的怪物。请看下一段描写:

那些草场伸到灰色的远处,一直到爱敦荒原上苍郁峻峭的山坡上才算尽头,山顶上就是一丛一丛和一片一片的杉树,它们尖尖的树梢并排耸起,老远看来,仿佛是城垛上的箭楼,横压在魔堡上面。(第30章)

苔丝和克莱的新婚之夜,作者安排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哥特式的插曲。克莱由于内心极度痛苦,夜游症复发,抱着苔丝在一个“寺院早已残破消灭了”的古刹游荡——

……他们现在到了寺院的旧址上,进入一片人造林里面了。克莱把苔丝换了一种抱法,往前走了儿步,走到寺院教堂圣坛所在的废址那儿。靠着北墙,放着一个石头棺材,原先是个方丈的,现在却空了;到这儿旅行的人,凡是喜欢在凄惨滋味里寻开心的,都要在棺材里躺一躺。克莱小心谨慎地把苔丝放在这个石头棺材里,在她的嘴唇上,又吻了一下,跟着喘了一口粗气,仿佛完成了重大心愿似的。(第37章)

这段描写,大大渲染了神秘可怖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克莱在极度痛苦下所做的令人理解的事情。小说最后,克莱和苔丝的妹妹携手走过苔丝被绞死的地方,这时作者有一段使人感到喘不过气的压抑的描写:

……在城里别的阁楼面前,背着这一大片绵延辽远的景物,立着一所红砖盖的大楼,有灰色的平房顶和一溜一溜带栅栏的小窗户,表示那是囚禁的地方。它那规矩拘板的样式,跟那些参差、错落的哥特式楼阁恰恰相反。打路上从它前面经过,水松和长青橡多少把它遮住了些,但是现在在这个山坡上看着,它却够清楚的。……楼的正中间有个丑恶难看的八角高阁,背着东方的天边耸起,从山上看来,正背着光亮,只能看到它的阴面,所以它就好象全城里的美景里唯一的污点。(第59章)

这是苔丝被绞死的地方,“全城唯一的污点”,“丑恶难看的八角高阁,背着东方的天边耸起”,无疑,它遮住了太阳,给大地留下黑暗的阴影。多么匠心独到的描写!

以上的景物描写,无需多加分析,它给读者的感染力是强烈的。它把读者一步一步地带到19世纪的英国荒原;再越过19世纪,走向更远,使我们感到一个渺茫、黑暗的怪物体隐约闪现。这也是作者渲染“内在意志”的灵性的一种奇特的手法

必须指出,所谓“内在意志”对这个世界的主宰,是作者不能或不完全能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作以科学的分析,而正像前文指出的那样,是由于作者的家族史及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而使他堕入了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深渊。照哈代所说,人类悲剧的基础是和相对的、不正当的生活环境的冲突。大自然在哈代的笔下是无情的,社会也是如此。“内在意志”主宰社会和人类命运,神秘而不可知。80年代至90年代,哈代曾对自己的这种思想产生困惑。但最终,他也没有摆脱“全人类必遭灭亡”的宿命观的束缚。哈代自己作总结说,“由必然性所决定的应有悲剧,……简单说,是最高的悲剧。”即使如此,我们仍要肯定哈代。因为,他的感性、他的直觉、他对人类的理解是很伟大、很深刻的,也许比英国任何一位小说家都深刻。

参考文献:

①本文未加注释的引文均引自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一书。

[1]艾弗埃文斯者,英国文学简史,蔡仪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秦秀白,英语通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英国古典小说五十讲[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49页。

[5]弗莱,神话一原型批评[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婚恋观,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意识形态

 

1.引言

哈代小说中爱情和婚姻构成小说主题。《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5)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小说,但在维多利亚时代却受到严厉的批评。《苔丝》写一位受辱的农村姑娘的悲惨遭遇,作者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女人的真实写照”遭到评论界的指责。《裘德》出版后受到舆论界的更为猛烈的谴责,非婚同居,离婚等内容受到激烈的抨击,被斥为“粗俗下流、伤风败俗”。这是因为哈代在小说中表达了超越时代爱情婚姻等道德观违背和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主导意识形态,在当时看来是“背经离道”的,是不符合上帝的旨意的。

2.维多利亚时代的婚恋观

新历史主义学者格林布拉特认为,任何理解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回到历史语境就是回到了“权力话语”结构之中,这样,格林布拉特就使新历史主义成为了一种具有政治批评倾向和话语权力解构功能的“文化诗学”或“文化政治学”。 因此,只有回到历史语境中去才能更好了解维多利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婚恋观念。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受宗教观念、父权思想和社会习俗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男尊女卑”思想和宗教婚姻制度并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任何改变。当时的婚恋观的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是:上帝婚姻、从属婚姻和金钱婚姻。

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婚姻被看成上帝对有德行的人的一种恩赐,是通过法律而签订的神圣契约,男女双方不管有无感情,一旦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就应该终身结合在一起,正是“天主所合,人不分离”。离婚、婚外恋、婚外同居都是违背上帝的神圣安排,是大逆不道的。认为两性之爱是一种意志不坚的表现,更有甚至,认为是一种下地狱的罪过。

此外,父权思想控制着整过社会,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处于依附地位,男女地位不平等。孔德在《实证主义总论》中强调女性的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沉默文静的性格等,并指出“女性的服务是个人(男性)服务于社会的基础”,理想女性是“家庭的天使”和“家的守护者”。结婚后,女人便是男人的私有财产,依当时的法律,她们完全听命于丈夫。婚姻视为一种交易,婚姻的基础是金钱和地位,而非爱情,婚姻对很多人来说是获取财富的手段和途径。有评论家描述“在19世纪,一对新婚夫妻进去教堂是那么冷淡”颠覆,就想做买卖似的。他们似乎为购买一头驴或一辆漂亮的手推车已付了押金,而现在他们同见证人去教堂举行婚礼仪式,就是去完成那桩买卖。为金钱和利益而结婚构成19世纪中期英国小说的主题之一。维多利亚时代的婚恋观的保守性也可从号称“妇女运动的先锋”的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中看出来,尽管她本人敢于向当时的社会道德传统挑战,她自己的婚姻就受到众多的非议,然而,在《米契尔马赫》中可以看出她所推崇的婚恋观:金钱地位是爱情不可少的因素,女人不应好高骛远,要甘于平淡,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3.哈代对维多利亚社会意识形态中婚恋观的颠覆

格林布拉特认为,在作家的人格力量与意识形态权力之间存在着非一致性倾向,有时甚至会在统治权力话语规范与人们行为模式的缝隙中存在彻底的反叛和挑战。在哈代小说中,他对当时权力话语进行挑战,反对“上帝婚姻、从属婚姻和金钱婚姻”。格林布拉特将这种反叛和挑战称之为“颠覆”,即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这种颠覆不仅是对思想的颠覆或对权力的颠覆,也是对权力的原则和意识形态的颠覆。

把哈代小说的婚恋观与维多利亚时代和当时作品中的婚恋观相比较,就会发现哈代在小说中诸多方面质疑和挑战了传统的婚恋观。这些“质疑和挑战”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力,它们主要通过“上帝契约婚姻”、“不平等的贞洁观”和“金钱、门第的功利婚姻”三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哈代小说中排斥宗教对婚恋影响的,颠覆了无爱的契约婚姻制度。维多利亚时代教会认为:婚姻赋有神权的意义,即上帝指定一男一女结合,离婚是有违神意的,是不允许的。有爱情但无婚姻之名的两性结合的自然婚姻为社会不能容忍的,但哈代小说明显违背这些宗旨。在哈代小说《林地居民》中,主人公格雷斯婚后发现丈夫菲茨皮尔斯不忠,她想起牧师代表上帝在教堂为他们举行婚礼仪式的场景,痛苦地问:难道上帝真为天下结为夫妻的男女的幸福负责么?这种对上帝的质疑是违背传统价值观念的,不仅如此,哈代最终让笔下的格雷斯得出的结论是:婚姻就是“把一个女人的爱拱手交给大主教授权的法官”, 大主教依上帝名义授权的婚姻不能得到上帝的保护。哈代挑战意识形态中宗教信仰和社会统治秩序,在从根本上排斥和颠覆上帝婚姻的存在。

哈代对社会契约的婚姻极为反感,认为“上帝婚姻”毫无神圣可言,它不仅不是爱情的保障,反而是束缚人性的枷锁。裘德与淑相爱,有牢固的爱情基础,但是淑与费劳孙有婚约,因此,淑与裘德无约的自然婚姻为当时的法律和习俗所不纳,遭到众人的排斥和指责。淑深爱裘德,却害怕结婚,因为担心婚约像铁一样的“终身契约”把真诚的感情给毁灭掉。全家四处漂泊,贫困交加,后来孩子夭折,最后淑被迫回到费劳孙身边,把渴望真爱的裘德推向死亡免费论文下载。哈代借《裘德》抨击宗教制度下契约婚姻,遣责当时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哈代对当时婚姻制度的嘲讽也可从裘德与淑的自然婚姻看出来,淑与费劳孙无爱,但有婚姻,作为费劳孙的妻子,她与裘德的关系依据当时的法律是“背夫通奸”,而与裘德的有爱情的关系却是不合法的无效婚姻。淑说与费劳孙有“出卖肉体”之感,但“却是合法的”。淑的尴尬处境讽刺长久以来的社会传统观念。

其次, 哈代小说也颠覆了婚姻中的贞洁当作“唯一”的观念。苔丝本可以与克莱缔结美满婚姻,但是世俗的观念扑灭爱情之火,最终酿成悲剧。苔丝没有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美德女性一样“温柔胆小、循规蹈矩、信神敬神,在婚姻上遵循基督教道德原则”,而是大胆反抗旧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维多利亚时代认为一个婚前有性行为,婚后又与亚雷同居、又杀亚雷的人是“堕落女人”,然而,哈代为小说添加“纯洁女人”的副标题,不能不说这是对当时社会和风俗的最大挑战和颠覆。因此,哈代也受到评论界的责难。作者用苔丝的故事挑战了传统的贞洁观,并在书中赞扬苔丝,将苔丝与自然和纯洁联系起来,认为苔丝是“一种空幻玲珑的女性精华——是凝集成一个典型形象的完整女性”

那时,世俗单方面要求女性贞洁,认为妻子的是丈夫的特权。苔丝的悲剧的社会根源是男性为中心社会中男女观念的双重标准。克莱在新婚之夜吐露自己有过放荡的生活,苔丝的受辱却没有得到他的谅解,一位心灵纯洁的女性因此失去自己的爱情婚姻,以致走投无路,为社会不容。通过苔丝,作者对传统观提出了质疑,其实也是对以观为中心的基督教传统婚姻的挑战。

哈代小说一方面歌颂真挚的爱情,另一方面也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以“金钱、门第”为目的的功利婚姻。19世纪英国社会中婚姻的基础是金钱和地位,注重“门当户对”,而非爱情。婚姻是很多人获得财富的手段和途径。即使被称为时代先驱的作家简奥斯丁也受时代限制,认为“金钱和门第是恋爱和婚姻不可缺少的因素”哈代小说表达了厌恶用婚姻作为“商品”去获取金钱财富颠覆,在《苔丝》中,也可见证以金钱为目的婚恋悲剧,苔丝的父亲听说有一门远房亲戚非常富有,母亲希望攀亲与这家少爷结婚而发迹,结果把苔丝送进了火海。这种以财富和门第为标准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的。通过这些悲剧形象真切表达作者对财富婚姻和以财富为目的爱情的憎恨和颠覆。

4.维多利亚时代意识形态对哈代婚恋观的抑制

虽然哈代对维多利亚社会意识形态主导话语进行了“颠覆”,但是这种“颠覆”是有一定限度的,它被“抑制”在社会许可的范围之内。新历史主义学者多利莫尔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秩序从其根本上说都要借助意识形态使自身得到巩固,而既定社会秩序具有一种把来自体内的各种颠覆性因素抑制,并使之得到化解的能力,但二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而是带有某种悖论性质的复杂过程。

哈代小说的“反叛权力、挑战权威和社会秩序”的颠覆行为受到当时时代语境和主导意识形态的“抑制”,他的婚恋观没有脱离他的时代主导的意识形态的观念。哈代个人的“自我”,没有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本质,自我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在《裘德》中,尽管具有“叛逆”思想的淑敢于挑战和打破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但孩子们的惨死使她精神全部崩溃了。她认为和裘德的相爱是“自私自利的,亵渎神圣的”,是“上帝的惩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严重束缚了淑的个性发展,彻底改变了她原先的叛逆性格和敢作敢为的勇气,让她从一个热烈追求个人精神价值的勇敢女性蜕变为庸俗的社会舆论偏见的牺牲品。从淑的身上,清楚地看到:维多利亚社会伦理道德观渗透、浸润到人物的性格内部和思想意识深处,使主人公自觉自省地对自己正当的情感权利进行抑制和扼杀。正是淑是被时代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限制和消解了自我,所以她逃不脱宗教婚姻的牢笼,回到无爱的丈夫身边。在她所生活的社会里,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总是受社会主导权力话语的限制的,个人只能在社会所允许的范围内行动和生活。

裘德与淑婚外同居的自然婚姻与统治地位的话语格格不入,颠覆传统婚姻观念。哈代让裘德最终只有死亡的命运。哈代无意中配合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如福柯所说:尽管一个时代的话语实践规定并产生了某种行为,但是规定性的话语与人们的实际行为不会完全吻合,然而占统治地位的话语能够有效地控制、同化和消解“异己”因素对它的威胁,即当时作家主导意识形态对社会和文学中“异己”因素的同化、化解和利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非知觉性的配合作用。

5.结语

哈代生活在一个多种思想、观点并存的时代。他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哈特曼的悲观主义思想和宿命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影响,在他们影响下,哈代形成与维多利亚主导婚恋观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婚恋观具有颠覆性意义,但是哈代的婚恋观无法完全超脱当时的主导话语,限制在主导权力话语范围内,受到当时时代意识形态的抑制,这也反映出一种对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依赖。新历史主义“颠覆”与“抑制”的解读有利于理解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文化,揭示出其小说的深层文化的意蕴。

参考文献

[1][英]哈代:《哈代文集·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蒋承勇.19世纪英国小说发展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英]哈代:《哈代文集·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高万隆.哈代与劳伦斯小说主题研究[M] 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马建军.乔治·艾略特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第12篇

作者简介:周一涵(1990-),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舒秀花(1989-),女,瑶族,现就读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英语(师范)专业。

石瑶(1992-),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苔丝》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

亲爱的朋友,你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么?你一定会毫不迟疑的说:“会”。那么你愿意包容你所爱的人的过去么?你也许会犹豫,先不要回答,请随我进入《苔丝》。

关键词:勇敢;美丽;爱情;悲剧

正文

如果说卡门的美在于野性叛逆,简爱的美在于倔强顽强,那么苔丝的美一定在于纯净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的纯洁就像蓝天一样,虽然偶而会被乌云遮住,可是当乌云散去,世界上最纯净透明的依然是蓝天。

苔丝的一切都是静静的。五月节的舞会上她静静地看着自己钟情的男子挑选了另外的姑娘,又静静地哀怨。在德伯家的农场她静静承受亚雷的玩弄,又静静地离开。在奶牛厂里她静静地爱着安吉尔,又静静地等待安吉尔回来。就连她的挣扎与反抗,都是那么沉默,悄无声息。

苔丝是美丽的乡村姑娘,虽然有着贵族血统却依然纯朴,美,不是一种外表,而是内心高雅纯洁的表现,宛如秋菊,虽然没有杜鹃,牡丹的美艳,也没有梅花的傲骨芳容,却仍保留自己淡淡的清香。不争,不傲,身在百花之中,心在蓝天之外。

克莱尔正式因为苔丝独具特色的纯净才爱上她并向她求婚。可是当苔丝向她所爱的人坦白她那受伤的过去时,克莱尔犹豫了,对爱人的不理解和对感情的不坚定让她最终选择了离开。苔丝心碎了,当她帮她的伤口小心翼翼的展现在所爱的人的面前时,她希望的是理解,是原谅。可是爱人却狠心的在弱小的苔丝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

可怜的苔丝啊!父母因为生活的重压,可以把自己作为交换物质的筹码;垂涎于自己美貌的亚雷,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伤害苔丝的身体,但苔丝圣母般的灵魂仿佛有着天生的自我净化功能,她没有在这些苦难面前低头。但安吉尔,不是苔丝灵魂的伴侣吗?为什么还难以包容一颗被伤害过摧残过的心灵?在我看来,安吉尔就是苔丝毁灭的最大推手了。

那些所谓的爱,为什么就不能无私和包容呢?

少女不幸遭暴,我想无论在哪个时代,受难的女性都应该是人们同情的对象,而处于其中的男性则是受到人们唾弃。此种行为的发生,无论怎样都是无法容忍的,但是我们的苔丝性格中的坚强意念,在其遭后仍未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仍渴望创造美好的人生。至此,苔丝正准备新生活的时候,是安吉尔•克莱尔对她的嫌弃和抛弃。导致了苔丝最后的绝望,最终以杀死亚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无辜。

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能给人以无限美好,但同时它也能给人以致命的打击。惨遭没有使苔丝走向灭亡,然而克莱尔对她的爱情嫌弃与抛弃,却将她引向了对生活的绝望,并最终走向悲惨的人生尽头。这其中,克莱尔在具有自由思想的背后,却在心灵的深处仍深留着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他以传统的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对于苔丝因遭而失去的事情,无法接受,由此也结束了两人的爱情,这对于深爱着克莱尔的苔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作为爱情的另一方,克莱尔却因为其传统的观而背弃了自己与苔丝之间原本看似真挚的爱情,仅仅这一点,就使苔丝的痛苦、悔恨、绝望达到了顶点,并将其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毫无疑问,安吉尔对苔丝的爱带有一种梦幻般乌托邦的色彩,这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他那可怜的虚荣心,向别人宣示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而当这梦一破灭,他是如此的痛苦,甚至情愿苔丝没有告诉他,然而苔丝是如此的纯朴、善良,她的良心怎么能允许自己向心爱的人隐瞒这一切呢?所以,这其中也有苔丝的个人性格因素,但是难道我们能责怪她的善良与纯洁吗?

安吉尔的爱具有一种虚伪性、浮泛性,所以安吉尔(天使)无疑具有一种反讽色彩。当文森特。凡。高在海牙遇见克莉斯汀娜时,她感到一种从未风过的温暖,他爱上了她,而且是真心爱她。他俩的这种爱是如此的简单、朴素,但却实在、真诚,他从来没有嫌弃过她的身份,相比之下,安琪儿为什么在自己也有瑕点的情况下都不能原谅苔丝呢?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爱情。

苔丝,多么可以的姑娘,我们真忍不住要为她一洒同情之泪,并倾尽全力去帮助她,如果可能的话。但是,我们却只能像那个伟大的莎士比亚一样,动情地说一句:“令人心疼的受了伤害的名字!我的胸脯将变作你的眠床,让你安睡!”

亲爱的朋友,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如果你深爱一个人,请接受她的过去,因为过去也是她的一部分,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接受她的过去,你就永远不能走进她的内心,她那颗深爱你的心。情到深处是理解,爱到深处是包容,为了爱,让我们的心像蓝天大海一样宽广,一样无私。因为爱的温度能溶化一切。因为,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理由。(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