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

时间:2023-05-29 17:5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学散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学散步

第1篇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宗白华一生著述不多,虽与朱光潜先生是同时代的人,年纪相仿,但是他却不像朱光潜一样著述甚多,宗先生极少写作,《美学散步》是先生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这部著作教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理解欣赏美及怎样建立审美态度。“美学散步”顾名思义,我们应当怀着一种轻松愉悦像散步一样徜徉肆恣,有感即发。我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享受宗先生在这部书里给我们搭建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1 用美产生的影响来表现美本身

  宗先生翻译莱辛的《拉奥孔》里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凡是荷马不能按照着各部分来描绘的,他让我们在它的影响里来认识。诗人呀,画出那“美”所激起的满意、倾倒、爱、喜悦,你就把美自身画出来了。”举个例子,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为起因,当海伦到特洛伊人民的长老集会面前,那些尊贵的长老们瞥见她时,一个对一个耳边说:“怪不得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永驻的女神。”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个比这个更生动的美的概念,当这些冷静的长老们也承认她的美是值得这一场流了许多血,洒了那么多泪的战争呢?所以,有时候通过“美”周围的人事物衬托出来的美以及“美”自身给周围人事物产生的影响比直接描述‘美’更有渲染力和表现力。

  2 诗和画的辩证关系

  书中在《诗和画的分界》一章中提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诗写的好自然而然就在我们心里描绘出一幅画,而一副好的画也是充满了诗意。

  2。1 诗中有画的艺术意境

  在我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世界,不写出主题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如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啊,在一个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抚摸一下榻上的乐器,枕上的如云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昵的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这首诗虽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摸,和物的对话,表现出对物的热爱,像这首诗里,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2。2 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

  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有这样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乳白的光辉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在屋角的床上坐着。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画里本可以有诗。但若把画里的每个部分都饱吸进浓情蜜意那就成了画家的抒情作品。

  虽说诗画相通相容但有相互独立,但个人总觉得诗比画更有意境,虽然诗歌不如油画那样光彩夺目,直射眼帘,但诗歌的这种看不见的意境更能丰富和加深情绪的感受。

  3 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美从何处寻?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将你自己的心具体的表现在形象里,那是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自己的心灵美。同样,你也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书中写到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这就是美的客观性,我们认识到美的客观性了,就不要试图去改变她,徒劳无功,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我们生活的境界和情趣。宗先生在书中说只有你把美表现出来别人才会发现你的美,无论是样貌还是心灵都需要表现出来才可以。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更好的把她表现出来。

  书中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里提到一个女子郭六芳为自己家乡长沙作诗的事,她没有发现整天生活的地方有多么美,而当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后,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由此可见,有时候,发现美需要我们置身其外,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发现美表现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一种审美意识。

  4 精神的淡泊对写作的重要性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宗先生谈到,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触发了我多愁善感的神经线。现在的许多作家文艺工作者都过于功利化,置身语世俗之中无法自拔,再也不能像东晋陶渊明那样淡泊,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波纹怎么动,思想就怎么流,独到见解越来越少,使得当今文艺作品的价值倒是淡化了不少。

  陶渊明的作品我们都爱读都爱看,那是因为他的作品纯粹,他个人精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艺术上的空灵化,因此才挥洒出那么多佳作,流传至今并广为传颂。如果一个人不受现实的束缚,怀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搞创作那才能扣动我们读者的心弦。产生历久弥新的感受。而不是给我们过眼云烟的感觉,连一点感受都产生不了。

  5 芙蓉出水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由此可见,对于错彩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倾向于后者。

  对于这两种美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后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且天然。举个最通俗的例子,若是眼前有两个美女,一个是天生丽质,一个用脂粉堆砌,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更欣赏第一个没吧,因为她更真实更可爱。同样,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对比,我也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因为它淡雅简单,给人的美感更自然流畅,不着雕饰。

  同样,在艺术中,我们更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在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太多的浮夸雕饰美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的疲乏,而每当我们心烦意乱或生活压力大时还是会选择亲近自然来放松心情。观赏名山大川等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缓解情绪上的压抑。可见,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相较于错彩镂金的后天之美更能赢得我们心灵的青睐。

  6 整体感受

  在读这本书时,给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宗白华先生渊博的美学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最关键的还是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精神不只是适用于艺术审美领域,而是适用于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需要这种态度。白宗华先生把中国美学推向了极至,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的天地间不断求索,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实现了。就像编者说的那样,愿每一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第2篇

2022关于优秀《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艺术作品的美决定于它所被灌注的生命力是否流畅,和生命力是否被观赏者所感受到而产生共鸣。维纳斯雕像之所以会被人们认为是美丽的,是因为它身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是顺滑流畅,没有一丝的滞涩,给人的是一种自然的共鸣。也就是维纳斯雕像的创作者所赋予维纳斯雕像的是一股流畅的生命力,并且使这股生命力深深地蕴藏在维纳斯雕像这一件作品当中,并且让观赏的人也感受到这股力量与情感的流动。一段音乐之所以动听,也是因为创作者的灵感行云流水,以体会一种生命力的流畅感为动力,并没有加以任何的修饰,所寻求的是生命的协调。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2022关于优秀《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宗白华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美学的先驱。他所创造出的新的建筑美学理论,不仅借鉴了西方的建筑美学思想,还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国传统优秀的建筑美学特色。本文将从建筑的生命本质、建筑的自然意境、建筑的空间之美,三个方面对宗白华先生的建筑美学观念进行阐释。

  一、建筑的生命本质。

  建筑的生命本质特征主要是从宗白华先生持生命本体论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表现。” 这一观点恰恰充分体现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本体论贯穿始终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先生建筑美学的生命本质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来赋予建筑物一生命气韵的空间。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创作时,表达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建筑来彰显自己设计的生命力,展现自己设计的风采。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自己生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设计者共鸣的过程。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是人向大自然索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是有生命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拥有着设计师和欣赏者赋予的特殊的思维。第二、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这种结构形式它不只是实现了人们眼前表面的“美”的价值,而且充分地表现了生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给世人一种美的体验。第三、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并非模仿什么。表现一种设计师的理想、表现一种独特的思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质。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都具有“形”、“ 景”、“情”这三种艺术表现结构。

  二、建筑的自然意境。

  翻开中国艺术之篇,你会发现中国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道:根据《诗经》记载,周璇王先生的建筑艺术构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野鸡。这样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建筑设计师对自然世界的喜爱或崇拜之情。“游、望、赏、居”是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在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之中,“居”作为最基础的建筑功能,而“游、望、赏、”这三种功能的寓意为:人生在世,赏游于大自然之中,自然闲适。把它们作为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把世人在大自然之中游历的闲适之情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建筑也有心灵的“窗”,建筑中窗的设计,乃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媒介,人身于建筑之中透过窗赏析大自然,与大自然相沟通,这一设计恰好体现出了建筑设计者想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体现出它最基础的功能———居,还要使其融于自然。

  三、建筑的空间之美。

  建筑本是空间的一种艺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先生就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建筑艺术首要特质乃是空间,并且为建筑下定义为:“建筑是在自然空间中人为创造出来的若干个小空间,而这些小空间又组合成为一大空间的艺术”。我们可以在追溯建筑史到建筑空间论的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到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的空间之美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

  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独特认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他认为:建筑就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最初建筑的目的仅是为了居住,后来表现为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建筑空间的每一个隔阂设计都充分体现着设计师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乃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表现,是建筑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创造出来的空间。园林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的布置和设计,讲究虚实,强调隔通并济。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为了阐释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一美学理念,利用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的理论,列举出多种园林建筑布置和创造空间的手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的指出,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局空间、组织空间来创造空间,然后拓展空间。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创造空间的意境。

第3篇

关键词:古希腊;中庸;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道德规范,是人类精神觉醒中最早领悟到的哲理之一。中国和古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哲学思想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说中庸思想在古希腊精神中也有十分宽泛的表现,并且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希腊哲学家艺术理论的中庸思想和净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研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庸精神、比较古希腊的中庸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以及将其运用于实践当中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一、“中庸之美”是宇宙和人生的和谐与秩序

古希腊人民非常崇尚“中庸之美”,他们把“中庸”作为神谕篆刻在全希腊人民崇敬仰拜的核心──特尔斐神庙上,以达成自身“止于至善”的道德目标。当时古希腊所处的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亚里士多德在ι缁嶂贫冉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和人生美的基础是“执中”、“中庸”,这是内心对反抗社会阶级压迫呼唤的声音,在那个时期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在中国,也几乎没有人能对奴隶主阶级提出质疑。中庸思想融进了古希腊人民的生活之中,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雕塑、建筑等方面,甚至在政治演说中,都把中庸作为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美德标准。

宗白华先生在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执中”时讲到:“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1]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契合点就是: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宗白华先生在《中庸与净化》一文中提到,“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那么,为什么“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呢?这就要提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正义与社会秩序和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全的德性,它不是未加划分的,而是对待他人的。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主要的。”如果社会充满了正义与公正,那么社会的秩序就将稳定,也必然实现和谐社会。这也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在,大及宇宙,小及国家、社会、人生更是如此。个人人生的和谐与秩序,体现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物制宜,因循宇宙规律。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我秩序达成和谐,那么社会国家的和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种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崇尚的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不谋而合。

二、中庸在古希腊崇尚的人格中的体现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庸是‘善的极峰’。”很多人会有疑问:中庸和极峰相互矛盾。但我的理解中,人类的善是需要登峰造极的,《大学》中开篇便是教导人要止于至善,“至善”也就是“善的极峰”,而中庸即是这“至善”,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美德。具体来说,他认为“德性处理情感和行动,处理得过度是错,处理得不及,要被谴责,惟有适中是对,并被称赞──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一种志在求适中的中道。”[2]“同时,我们必须注意,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性惟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节制、勇敢及其他的道性,也正是这样。”[3]在他看来,“适度则是美德的特征。”[4]

这里可以以亚里士多德提到的勇敢为例。勇敢是美德,也是中庸的表现,是狂暴与怯弱的折中。偏向狂暴则会导致鲁莽和残酷,太过怯弱则会引起退缩和恐惧,所以勇敢是古希腊人非常崇尚的品格。

希腊人崇尚的人格是在最强盛时期中最美的人格。不似人类历史进化和世界文明演进过程中反复地、受阻地、艰难地前行,也不似“戏本中的主角滚在生活的漩涡里”,希腊戏本中的主角是在伟大的时期中,明知一切,不矜不惧,为生与死而奋斗过。这种丰满的人生,不是激进,而是态度安详了然应对,超然生死。宗白华以“刚健清明”形容这种美的人格,他说,“在和谐的秩序里面是极度的紧张,回旋着力量,满而不溢。”[5]对比中国古代魏晋人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宗先生认为,他们的行为体现的是“超然生死祸福之外”的人生态度,也是不滞于物、自由的人格谨慎,还是晋宋时代人们的唯美的人生观。这种洒脱的情怀,不执着也不轻视,正是中庸人格的体现。

伊迪丝・汉密尔顿说过:“希腊所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打上了这种平衡的烙印。”明白地说清楚了希腊人崇尚的中庸之道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种中庸人格的追求在古希腊的诗歌、建筑、雕像、神话中有很多体现。许多学者研究《荷马史诗》发现,正是从荷马社会开始,中庸观念开始出现,房屋的建筑从原来的单一房间向多房间过渡,男人更多的与房子比较明亮、开放的地方联系起来。古希腊人追求平衡,包括人类与大自然的平衡、权利的平衡、人的个性和特长的谐和发展等等;他们追求适度,包括思想自由的适度、有节制的生活、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权利的适度。反过来,他们所信奉的人格中的中庸精神又制约着希腊城邦文明与城邦公民生活,正所谓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宗白华先生对西方美学思想造诣颇深,尤其是对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有着非常深刻独特的见解。他的风格和笔调也蕴藏着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风神萧朗,如果说美是调解矛盾以超入和谐,那么宗白华先生对美学的分析同样也是一门美学,对于人们的情感具有“净化”作用,养成个性的和谐,促成社会的和谐。

注释:

[1]宗白华撰《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9页。

[2]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7页。

[3]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5页。

[4]周辅成撰《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7页。

[5]宗白华撰《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晏绍祥. 荷马社会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史家亮. 论古希腊的中庸精神[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91-94.

[6]林柔香.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庄子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148-149.

第4篇

关键词:节奏;文学;书法与绘画;建筑与雕刻

“什么是美?”“美从何处寻?”这些文艺理论乃至哲学范畴的命题千百年来一直萦绕在中、西方大师的研究视野里。

关于美的定义从来都不缺乏思考。提到中国美学思想,就必须涉及到美学界的“双峰”之一――宗白华先生及他的不朽之作《美学散步》。《美学散步》开篇之“美从何处寻”中,宗先生开门见山界定美是主观心理条件与客观外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进而通过中国古诗的节奏、旋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格式等来阐述“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1]。在与《美学散步》全书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宗先生美学世界里 “心灵节奏的自由表现”[2]。

而在西方美学思想体系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指出:诗(指一切文学作品)的起源仿佛有两个,一是“摹仿的本能”,一是“音调感和节奏感”[3]。20世纪影响巨大的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亦认为,“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4]

无论是宗先生“美是心灵节奏的自由表现”,还是亚里士多德“诗学起源于摹仿的本能与音调感、节奏感”,又或是艾略特“创造一种韵律或节奏的合式”,我们都不难发现――节奏是构成中、西方美学思想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艺术的魅力源于节奏

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称之为“节奏”。在文艺创作中,节奏是指文学语言音节的长短、音调的高低及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停顿,包括作品在结构布置及情节安排上的收纵起伏、开合变化的气势及格局。如中国古代《礼记・乐记》所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寒暑来往,昼夜交替,雌雄匹配,风波起伏,山川交错,数量消长,玄理反正,历史兴亡,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往往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蕴含其中。反观作为生物属性存在的人类自身,我们用一种具有节奏感及韵律美的语言形式知觉外物,同时艺术家运用这种生理需求的节奏感恰如其分地进行着艺术活动的传播,将思想、情趣彰显在自然、生理需求的和谐步调里,以引起心理需求的情感共鸣。

从而,“节奏”赋予了宇宙和生命恒久不息的运行,也使艺术与生活相互依存。节奏的普遍存在和它在艺术创造研究中的基点地位, 为我们对艺术活动的鉴赏、探究、共通提供可能的前提,成为艺术魅力源远流长的活泉。

二、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的状态

西方美学家主张一切的艺术都可以趋向于音乐(即节奏)的状态,中国文艺理论对此不谋而合,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印照出来的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还是美学思想中既作为外在形式彰显,又通过内在旋律传达的节奏,都是自然形式的人化,心灵形式的对象化。

(一)文学“节奏”

1、诗歌

众所周知,在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最早呈现的文学样式均为诗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形式,诗歌就是凭附于一定形式的音乐节奏上,才得以历经口口相传而经久不衰。如我国记录最早的原始诗作《弹歌》用“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字来表现狩猎全过程,节奏紧凑,传意直接,朗朗上口,同时于紧凑中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悟体验。生发于中的中国古诗之音正是在追求这种“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的艺术境界下,与天地合一的哲学意识相融合,形成万物、生命存在的和谐节奏。倘若在浩瀚如烟的中国古诗中寻得一句、一字眼能够用节奏感凸显的乐曲来匹配,从真实的声律和谐里体味渊深精妙的意义,那必然能享受达到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共鸣。

西方艺术起源于一种诗性智慧,同时有着一种数量比例,在一堆杂乱无章的印象中以“形式”结构为基本,寻求毫无造作地直抒胸臆。比如同样表达爱情,中国古诗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节奏舒缓含蓄,西方诗人则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诗歌的意境猛然进入一个充满震荡与回声的音乐世界,从而与柏拉图等美学大师们绝对真、善、美的艺术体验浑然契合。

2.小说

万事万物的运动有其自然节奏,而这种节奏要为人所感、所识则必须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中国小说样式的节奏化就是为满足读者情绪波动、情节跌宕应运而生的。小说中节奏感的存在不仅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在于巧妙地将作者的意图通过例如悬念、冲突等创作手法渲染紧张的气氛,心理情绪的紧张与松弛交替行进,配合着心跳和呼吸一张一弛的生理节奏, 有效地助长着内容的展开。正如老舍所说:“所谓小说中的延宕便是在物质上为逻辑的排列,在精神上是情绪的盘旋回荡。”[5]如《三国演义》中宏大战争场面的极致描写、《水浒传》中聚义厅共谋大业的淋漓表现都让读者的思绪在作家所掌控的节奏下蔓延。

相比之下,西方小说则从心理节奏层面苦下功夫,如司汤达的《红与黑》擅长用整篇章节的心理独白或描写来调整着情节的起转合承,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加以宗教说教和发表对历史的见解,雨果的《悲惨世界》则通过史诗般场面的铺陈紧紧把握宏篇布局,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立足于显露个性鲜明、丰满的人物性格。18世纪唯理主义大师狄德罗就曾针对西方小说节奏化的文艺创作表态:“假使历史事实不够惊奇,诗人应该用异常的情节来把它加强;假使是太过火了,他就应该用普通的情节去冲淡它。”[6]

可见中、西方古典小说的内在节奏各有特色。中国古典小说强调言语对情节推动的节奏,注意在时空中塑造人物,注意在情节的推进中展示人物性格;西方古典小说则注意运用言语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精雕细刻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 书法与绘画“节奏”

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它讲究筋、骨、血、肉,于点、线、笔、画中表达物象。中国书法同音乐、舞蹈一样,也是一种节奏化了的自然表现,书法大家们在笔墨转换间衔接自如,艺术展现随性自然,一气呵成。它的结构时疏时密,点画或重或轻,行笔缓急有序,从高低、强弱的顿挫变化中分辨出乐音来,正是这种代表着韵律构造的特殊性才使其毫不夸张地成为民族特性的艺术门类,在此,“节奏”功不可没。

提及绘画,西方传统绘画着重用几何、三角构成透视框架,如以风景画为主要表征的西方绘画艺术通过静态描摹来观照对象,在追求时空的统一性中达到绘画艺术瞬间的逼真与生动,这种节奏感是审美意义上的静观;中国绘画则是旨在反映华夏民族社会意识与审美情趣的“妙笔丹青”,它与我国政治、哲学、道德、文艺紧密相连,写意山水画中“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感有势、有声、有情,又用“气韵生动”的方法将节奏化、音乐化的万物肆意泼墨于宣纸上,将空间的“宇”和时间的“宙”融合于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时空合一体中。“气韵生动”是我国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与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画家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将宇宙万物的“气”赋予和谐、有节奏的动感,使画家“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7],从而彰显中国绘画生命节奏的精神主题。

(三)建筑与雕刻“节奏”

谈到建筑,我们难免不想到一梁一柱一窗一阁的排列,它们或错落有致,或整齐划一,又或旁逸斜出,但从整体上都给人一种踏实舒畅的稳定感,就宛如强弱变化的五线谱,虽则有跳动的音符,却能谱出一段和谐的华尔兹。在建筑“节奏”这一层面,中、西方有着惊人的相似,如颐和园长廊间距相等,故宫三殿主次有序,庙堂庭院对称分明,楼台亭阁可敛可放;古希腊神殿门廊庄重典雅,古罗马角斗场厚重壮丽,拜占庭圆形穹窿崇高开阔,哥特式建筑光影交错,巴洛克教堂富丽精巧……可以说,建筑是凝动着的音乐,是节奏赋予了它灵动的生命,正是建筑的秩序结构直接地启示了宇宙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古希腊建筑才会被认为是最高型范的和谐形式,中国古典建筑才会闪烁永恒的艺术光芒。

雕刻的节奏其本质是形体或体量的规律性变化,是艺术的自觉变化,它在材质、肌理、形态的融合中造型繁复,姿态夸张,或激昂、或幽深、或飘逸、或庄重的自由变化,给接受者一种视觉冲击的同时引起内心的情感升华。古埃及雕刻正方锥形在审美层面受宗教思想支配,两河流域浮雕装饰蕴含生命张力,古印度雕刻则烙上佛教印记,古希腊雕塑通过神化的诸神完美体态、旺盛生命力的雕刻来追求和谐、理想与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雕刻则开始寻求人物雕像内在动感的表现,每一条曲线无不生意跃动,神致活泼。与西方俯拾即是的人体雕像相比,中国雕刻更倾向于陶俑、器皿、佛像、石窟等艺术形式,不像西方那般热衷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韵律,而是神龙见首不露尾,利用质感与量感于稳定的造型中描绘温柔敦厚的神韵,艺术境界蓄而不发,节奏肃穆典雅,如严阵以待的秦兵马俑与西方一触即发的拉奥群塑形成鲜明的节奏差异。但无论中国或西方,雕刻艺术里的内在节奏却是共通的,共同赋予一种积微成著、瞬息变化的审美体验。

一言以蔽之,就节奏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表现而言,诗歌表达为情感韵律的跌宕回转,中国诗歌寻求心灵共鸣,西方诗歌在于直抒胸臆;小说体现在情节的起伏陡转,中国小说重情节波动,西方小说重心理感知;书法表达为筋骨血肉的顿挫变化;绘画展示成色彩线条的布局,西方绘画透视静观,中国绘画气韵生动;建筑成为凝动着的音乐,雕塑呈现出神意韵动。旋律也好,跌宕也罢,一切艺术都无不趋向于音乐的状态,都无不沉潜于一种共通的内在节奏。

参考文献:

[1]《美学散步》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心灵・节奏―读宗白华》,高锐,《阅读与写作》2004年第10期.

[3]《诗学》第11页注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学散步》第1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老舍论创作》第9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第5篇

人们说,生命离不开绿色。谁看见春满枝头的绿色,不生发出勃勃的生机感?

莫斯科到处充满绿色。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排列整齐、高大,街头公园四处可见绿树浓荫。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几乎所有的新区住宅群都被成片高大的树林所环绕,那一幢一幢楼房之间的位置都相互错开,保持着一定的空间,阳光可以充分洒满楼宇的每间居室,使家家户户都能分享到冬季阳光的温馨。在与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美学家们交谈时,我曾赞颂莫斯科:“楼群与树林相依、相伴、相生,这里蕴含着多少生命的意义、美学的意义!”

我在谢尔巴科夫斯卡雅大街小住后,愈益感受到绿色环境的舒适和惬意。每天傍晚时分,我总要在住处附近的树林间散步。此时,树林里总弥漫着清润的湿气,飘散着树林特有的馨香,身心顿时为之一爽。

在著名的维登汉科技展览中心,大小建筑有七、八十座,全都掩映在繁茂、高大的树林间。在各展览馆之间穿行参观,犹如在很大的森林公园里漫游。这里优美、清静,没有嘈杂的喧嚣。当我们在路边的长条椅上落坐小憩时,一群麻雀飞落到我的面前,自由自在地跳跃着,不时地歪着小脑袋,叽叽喳喳地叫着,凝视着我们,仿佛有什么企盼。我取出一块面包,将掰下的面包屑撒到脚前,十几只麻雀立刻跳过来啄食,没有丝毫害怕。过一会儿,这群麻雀扑楞楞飞到旁边的长条椅前落下。一个俄罗斯小男孩将快要吃完的蛋筒冰淇淋丢到脚边,那十几只麻雀又上前争食。小男孩显出快乐的样子,一点也不去惊动它们,更没有去恐吓、驱赶它们,仿佛他喂食的是一群家养的可爱的小鸟。

在莫斯科的广场上、马路边等公共场所,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鸽子在人们身边落下,悠闲地行走、觅食,好像它们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员。没有人会去伤害它们,它们有绝对的安全感。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态环境!我不禁想起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想起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意义。

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我深深地为它的绿色环境所倾倒。这座建于1949~1953年的综合大学,占地167公顷,主楼有36层,数座裙楼也在9~18层之间。它基本上没有围墙。林立的高楼四周,全都被一片一片高大、茂盛的树林所环绕。特别令我惊异的是,在大学区的北面,有数公顷的森林。我称之为“莫大森林”。这里的树木十分高大、密集,林间落叶、腐叶积成厚厚的一层,阴森森的,显出“原始森林”的野情、野趣和野味。主人介绍说,这片森林早在莫大建校前就有了,是特意保护下来的。在这片林子里,我不时地发现地上奔突而出的野兔以及树上跳跃的卷尾松鼠,据说还有不少其它动物。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莫大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阔的林荫道上,来自俄罗斯各地以及世界各大洲国家的大学生、留学生和进修生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或进行体育锻炼,或捧书早读,或悠闲地散步、交谈,该是多么的心旷神怡!我笑着对莫大的著名教授、美学家雅科夫列夫说:“你们每天吃黄油面包,还可以饱餐绿色,难怪您气色很好,身体健康!”他也不禁笑了,连说“达,达。”(即汉语“是的,是的。”)

第6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建筑风格;美学思想;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40-01

中国的建筑文化与其主体文化是一致的,也是一分为二的。中国的建筑,与其文明一样有悠久和辉煌。中国的建筑文化可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方式,互补雷同,正如不同的文明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一样。人们不仅仅为了自己的生存构建栖身之所,而是按照美的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息息相关。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在传统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并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也不是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的观念,而是持着一种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的美学思想。例如,孕育着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北方著名的古建筑四合院,它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北京的四合院讲究格局,讲究款式,讲究气派,重视传统,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里的“百万家”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讲究,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二门,有游廊,有私塾,有客厅,有照壁,有库房,有厨房,大户人家连园林、车马房一应俱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站在北京四合院中庭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四合院中间舒展,廊槛曲折,有露有藏。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就是将一个的家族的所有成员“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几许”,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这中国式的诗境。

二、“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老子》曾经说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思想给人门带来的意境在我国的古典建筑中深有体现。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殿前那块占地2.5公顷的正方形广场,正对着35米高的金銮宝殿,那里是文武百官朝圣的地方,本来建筑物并不算太高,但是由太和门向前,穿过这片开阔的空地,再升登汉白玉石阶,仰望殿堂,简直就有登天的感觉。“非壮丽无以重威”,当年萧何说的这句话在此得到了绝好的印证。宫殿与空地之间是靠庑廊和宫墙连接的,北京有内外两道城墙环绕,外城为皇城,以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和天安门为城门,内城为紫禁城,以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为城门,一律黄瓦、红墙,与宫殿同类。点与线的结合,实与虚的对衬,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壮观、宏丽之美。从伦理层面上说,这这格局体现了儒家的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封建意识,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

三、“自然观”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说文》云:“观,谛视也。念,常思也。”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先民很早就和自然建立了亲和协调的审美关系,他们善于从有机整体的角度把握自然,并赋予自然审美以丰富的精神内涵。例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扬州有一座个园,占地面积很小,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却造就了四季之景。一进园门,修竹成林,地上铺满石笋,给人春意盎然之感;转过园墙,见到山水一泓,淙淙溅下,秀木繁荫,曲桥掩映,俨然一派夏景;再转一处,山石峥嵘,涧谷狭深,夕辉斜照,满目萧索,似水深秋;最后,高墙掩映,绿意全消,只见白石盖顶铺径,又有冰雪严冬之气氛。古典园林建筑的全部艺术性就体现在这种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上。

不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虚实相生”又或者是“自然观”的传统美学思想,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使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有了独特的建筑思想。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审美判断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传统美学源于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庄子、佛禅等美学思想相融合。中国古建筑的各个门类无不隐约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我国的古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都受到了“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虚实相生”等美学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6第一版.

[2]史鸿文著.中国艺术美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9第一版.

[3]陈望蘅著.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第一版.

第7篇

关键词:空白 绘画 艺术作品

一、 中国绘画中的“空白”说

中国绘画当中的“空白”说,又被称为“留白”说,它是中国画的构图与表现样式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空白”说伴随着绘画历史而发生和发展发展,顾名思义,留白,就是指在绘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为了使整个作品的画面更为和谐,章法更为合理,意蕴更为幽远,而在作品的构图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画筌》评注中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人多不著眼空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空白,在一副绘画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句话说的就是绘画中的留白的妙处。

洁白的瓷盘中盛满鲜红的樱桃,有几粒樱桃散至于盘外。只有景,没有人,可是景中含有情意。观赏者可以联想到主人家在书斋里刚刚接待过来客,或者是他自己尝鲜,否则是谁动了盘中的果实让它散落几颗?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乾陵的武则天无字碑,更是“留白”运用的重要典范。正如刘熙载所云:“无一语及于事实,而言外无穷[1]”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凡经营下笔,比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地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2]”。

中国绘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重笔实墨不易表现的事物,例如河水、雾霭、风吹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明末清初的画家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号山人),他的水墨写意画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画面的留白。朱耷有幅画作是山水花鸟画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整幅看去,其中唯独有一条鱼儿,别无他物。这里纸上的留白之处便皆为水,一条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能体现出朱耷艺术创作时的“惜墨如金”还有一个很直接的例子。他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首先,从“墨点无多”这四个字以及朱耷的许多绘画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绘画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笔墨甚少,有时一副画作的完成不过寥寥数笔,但是,此时留给赏画者的思想空间是无穷大的。其次,“泪点多”,其实观赏者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都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副作品包含着作者创作的情感,观赏者更在审美时赋予了作品自己的理解,此时就是填充空白的时候。当你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这幅画中的各个局部都刻画的细致入微,以至找不到具体的视觉落点,就会令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反之,如果作者在创作时能做出合适的取舍,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反倒是会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生命力。

二、 空白说的理论基础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本源、万物的根本[3]。”“留白”现象延续于今,和中国道家的美学思想“气”归“道”,而“道”为“虚无”是分不开的。如老子的“大象无形”“知其白,守其黑”,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他们都提到了绘画境界里的虚实要素,画笔所没有落及的地方也因其他地方的描绘而有了内容,船只周围的水,飞鸟头顶的天,奔腾万马之后的气势,有了气韵有了意境美。这也就是中国绘画独特的所谓计白当黑、以虚显实、以空当满的表现手法。

绘画中画家表现出来的形象是 “实”,引起观众的想象的就是 “虚”,而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则是虚实的结合。按中国哲学理念来解释中国画中的“白”,“白”就是“无”,也就是“虚”。清代词论家周济有一句对空灵的申述 “空则灵气往来”, 灵气往来则能使物象体现出灵魂,艺术品有了灵魂才能拥有生命,这也可以看出,恰到好处的空可以创造出美。一方面,绘画作品中的实体部分决定了空白的所在,另一方面又留给了观赏者潜在定势下的自主定义权利。

中国绘画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意境,宗白华先生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4]。”他主张意境乃意之境,是心之境。”然而,一幅画中的空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它需要根据作品的情况而决定,是否做到了“虚实相生”是关键。

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有“意境”一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了“境界”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和统一。他对五代北宋的词评价很高,其标准即有境界。“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都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因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就称为有境界,否则就称为无境界[5]。”

三、“空白”说在诸多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以及推进,中国画中的“留白”现象延续到今天,作为一种审美思想已经渗透发展到许多方面,特别是具有创作性质的领域。例如网页编排、家居装潢、平面设计、景观规划等等。但无论是延续传统,还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都离不开进行“留白”创作时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中国绘画中的“留白”现象,文章通过了实例和哲学思想基础对“留白”说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家思想,是“留白”说衍生和发展的根基,“留白”不仅仅运用于绘画作品的创作,更是在书法作品,诗词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发展到现代社会,“留白”说从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过,如今更是运用到广泛的现代设计中成为了遵循的理念之一。回顾历史的同时,我们关注当下,不难发现“空白”说正在被挖掘出更广泛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清诗话续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9页。

[2]宋・郭熙,《林泉高致》,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至第39页。

第8篇

关键词:嵇康;生死观;任自然

生死问题,无论古今中外,一直是人类思考的普遍而又永恒的问题。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生”上,也表现在“死”上。生死相依,人总免不了面对死亡,只是对待死亡的态度各不相同罢了。生于魏晋动乱之际的嵇康,重视生,也不畏惧死,他的生死始终执着于他的理想人格。

嵇康所处时期,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斗争最为惨烈、最为尖锐的时期。为铲除异己,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集团发起“高平陵之变”,杀人数目以万计。曹爽、夏侯玄等人之死,让这种死亡气息更加逼近魏晋名士,致使人人自危,惘然不知所适。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名士,更是为求全身,或归入司马集团,或隐于山林,或佯狂,或纵酒。内在人格的觉醒,让他们对生存对主体的“人”有了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仅表现在自身生命意义的追求,也表现在对传统价值标准的反叛。也正是因为这种自觉意识,加深、加重了他们的无奈与苦闷。他们崇尚自然、孤傲不逊、超凡脱俗、任情任性,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现实人生。

嵇康的一生是矛盾的,也是悲剧的。他一方面注重养生,珍惜生命,服食丹药,隐居山林,弹琴咏诗,逍遥游放,追求自然闲适的理想人生;另一方面却又生性刚直,激昂愤慨,公然表示与司马集团不合作,毫不留情地反对虚假名教,最终把自己推向了死亡。嵇康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虽为魏宗室女婿,但并未介入曹魏与司马氏两派的斗争,而是“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嵇康的一生,亦是音乐人生。他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善弹琴咏诗,且自谓“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嵇康将古琴与其生命意义、人生境界相结合,在《琴赋》中指出“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在纷繁的乱世,嵇康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又不得不承担着时代的悲痛,琴声犹如知音安慰着他那不得志的落寞。直至生命最后时刻,依然“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嵇康认为音乐是一种至真至纯的自然之声,无所谓哀乐,他“把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提到了最高的位置。这样,在美学上,嵇康也就使‘乐’亦即摆脱了对儒家所说的伦理道德的依附性,走入了真正属于审美的领域。”虽然嵇康对于儒家的音乐教化主张不以为然,但他的目的是反对戴着儒家制礼作乐面具的司马氏,真正要否定的是已经变异的禁锢着人们思想的音乐。

临终绝唱《广陵散》为嵇康的一生划上最美的音符。关于嵇康之死,《晋书・嵇康传》记载:“康将刑于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这是一个极其动人的场面,足以证明嵇康的人格魅力。在狱中嵇康曾写出《幽愤诗》,抒发悲愤之情,当时还是心存希望,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时,亦能坦然面对,毫无恐慌。最后的笔墨《家诫》,寄予了对儿子深深的牵挂。这种牵挂,亦是内心深情的自然流露。宗白华指出,“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嵇康正是这样一个深情的风流人物。

嵇康为义而死,却并非“儒家思想的殉道者,实践者,护卫者”。在嵇康看来,情义并不是人们行为的准则,而是人自然所本有。与其说嵇康是“儒家思想的殉道者,实践者,护卫者”,不如说是道家思想的尊崇者。正如牟宗三主张,阮籍有一浪漫之文人生命,复有一古典之礼乐生命。而嵇康则是一道家养生之生命(不纵情于酒色),复有一纯音乐之生命。嵇康不为生死挂怀。生,遵从人的自然性情,反对束缚人性,死亦任从自然本性。珍视生命,却不为全身而屈就人性。嵇康的一生是富于艺术化的一生,生命的最后时刻,不畏惧死亡,却叹息《广陵散》之不传,更为其人生增添艺术美感。

嵇康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似对“名教”深恶痛绝,其实否定的并不是传统儒家的名教,而是被司马氏所利用,已经“异化”的“名教”。鲁迅评论到“魏晋时代,崇礼奉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的,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但是嵇康也并非如鲁迅所说“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嵇康激烈抨击儒家六经伦理纲常,虽然这些激愤反应是处于司马氏虚伪统治下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从他“崇尚自然,好老庄”不难得出,他的思想来源于道家,在他那里名教始终是束缚人性的,应该要超越。但是嵇康提出超越名教,并非废弃道德,他所提倡的始终是顺从人性的“任自然”。在嵇康那里,仁义、孝道应是人性所自然趋向,而不是靠外在的名教来规范。

嵇康受道家更确切地说是庄子的影响,但内心并没有放弃仁义道德,而是求从外在的形式返回内在的道德本性。从嵇康注重养生,企慕神仙,可看出他并不是不以生为乐;他虽然为情义付出了生命,但并不能说他不以死为哀。生的时候,固然重视自然生命,希望可以长生,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而当死亡来临,无法改变时,也能坦然面对,不以生死挂怀。但嵇康并没有如庄子那般超越生死,在庄子那里,死生并无二致,个体生命的终结只是这种生命方式的完成,必有另一种生命方式的开始,个体生命不能与天地万物割裂。而嵇康则是将个体生命融入大自然,将其审美化艺术化,并在现实生活中诗化,追求“生也任自然,死也任自然”。

注释

嵇康.幽愤诗,见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7.以下所引嵇康诗文,均出自该版本,不再做注.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20.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李宝龙.嵇康的生死观[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6期.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8.

参考文献

[1]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李泽厚.刘纲经.中国美学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

[8]李宝龙.嵇康的生死观[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6期.

第9篇

记忆在不可靠的码头靠岸

一座牢狱在可疑的叙述中打开

青春即刑罚,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

一次次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尚未发育的汉语,像幼小的树苗

被提前用来制作冰冷的枷锁

唯一的钥匙,早就丢了

唯一的邮局,已经废弃不用

那个爬上琴凳的小女生至今尚未完全长成

那些梦呓般的信件,在自私的木箱里

解着一粒粒星星的纽扣

情书就是供词,不打自招

拭去琴盖上厚厚的灰尘

秘密的囚犯,你看到许多年后

那个忧郁的男孩发出的一条短信

“囚禁在自己的身体里的灵魂

像唯一的狱卒,被陈年的佳酿灌醉”

昔日重来,那个炙热的夏天

那一道道救赎的鞭痕重来

生锈的耳朵里,一棵嘹亮的蘑菇

代替你把私有制的梦境擦亮

爱与美的死刑犯,尚未得到赦免

永安山一夜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李白

夜宿高山,孤独像密传的宗教不可言说

甚至像巨大的岩石埋入世界内部

一架又一架飞机越过头顶

乡愁的航线,如此繁忙

夜宿高山,我摸到发光的灵魂

摸到高天上密集的星群

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就座落在

我永远不为人知的伤口上

我们仿佛在天堂的中转站滞留

除了黑暗,并无一盏明灯照亮前程

除了痛苦和爱,并无一件行李

需要我们随身携带

仿佛拯救在望,天堂相去不远

仿佛一夜之间已经窥见了天使的面容

我们高声谈话,似乎已经下定决心

今夜绝不让上帝安然入眠

韵脚

――致若溪

黑夜里的江南园林,一只没有鞋带的鞋子

住满了悲悯的灯火和繁忙的脚趾

另一只,被遗忘在大观园里,像贾宝玉的耳朵

被打制成一把舀满星星的小汤匙

通过你的脚步声,我听见

江南古老的灵魂在返回

我听见水的弹奏,桨橹的颤音

把小小的喜悦裁成一块块宁静的丝绸

鉴湖是你的,咸欢河是你的,八字桥是你的

这些秘而不宣的嫁妆使你一生富有

古越国被废黜的公主,你穿着这黑夜的绣花鞋

替一座座失宠的凉亭和拱桥押上韵脚

通过你的脚步声,我听见月亮在散步

一个倒立的杯子里漏下的时辰

你和云朵一起,爬上石板路做成的梯子

用夜莺的羽毛,在一坛从未打开的花雕上签上芳名

你的邻居是两只鹦鹉

――致马永波

你像一块冰,从哈尔滨车辆厂

被搬运到南京理工大学

你从此无法不被虚幻的南方精神蒸晒

哪里去找一个冷库呢?除了罗汉巷1号小区

除了伟大的阿什贝利和他的蓝色奏鸣曲

你的邻居是两只鹦鹉,在两只笼子里

每天遥遥相望,仿佛为形而上的命题所困扰

每天在曙光中互道“你好”,仿佛两个文学博士

在日常生活的枯燥中承担起“学舌”的名声

你是另一位迟到的博士,你的困境就是我的困境

你的沉静和内敛,构成了对一个时代的拒绝

像一只谦逊的雨燕,在英汉两种语境之间穿行

把一声神秘的问候翻译给我们

教堂的尖顶上,曙光并不悲伤

那个小酒馆里,啤酒的泡沫也不全是快乐

尽管相对于那片水杉林,你1米80的个子

仍然过于绝望,而相对于天堂

每一棵水杉树,是否就是一架生长着的梯子

病中吟

――听回地拉二胡

在我家的客厅里,你坐在那把北欧风格的橡木椅子上

就像坐在无锡郊外阿炳坐过的

那块苦闷的石头上

不朽的光在飞舞的灰尘中到来

琴弓拉动,你内心的那片湖泊蔚蓝

那么多流离失所的泉水代替我脱下帽子

走下陡峭的音阶向你致敬

感谢你,在深渊中赐予我们礼物

黯淡的光线,在你的脸庞上

雕刻出一个失败者的形象

仿佛你甘愿接受那来自命运的惩罚

仿佛你甘愿放弃拯救,甘愿

以十二度的下行滑音,把西西弗斯的巨石

一遍遍推向那不可攀缘的峰顶

窗外的花园里天竺葵正绿

我的膝盖上,米沃什的诗集打开又合上

你瘦弱的身体像一个没有回声的音箱

里面盛满疾病、羞耻和中年的迷惘

琴弓拉动:湖泊深处的水草

捧出一个齐腰深的家乡

感谢你,通过一张蒙难的蛇皮

解救出一队队颤栗的音符

在美学的琴弓折弯的地方

你的挣扎刚刚结束

我的救赎刚刚开始

非美学的腰肢

――再致周天黎

真正困难的是,证明你的信仰。

――塞尚

许多年了,那些西湖边的荷花

只在你的梦里开放,凋谢

像一群失散多年的孤儿

不哭泣,却只是互相拥抱

那一瞬间,那些水墨做成的花朵

似乎突然升起了美好的表情

像漆黑的灯盏,微弱,飘摇

却努力扩大着怜悯和赞美的领域

让软弱的变为刚强,让腐朽的江南

第一次拥有了非美学的腰肢

西湖的水依然宁静,但肯定已有什么改变

像一个神秘的消息,在风里传诵

水珠在荷叶上奔跑,像光的信使

但它仍然比光慢了一步

我愿意成为其中无人认识的那一朵

用滂沱的眼泪举行洗礼

我愿意高举起渺小的痛苦

卑微,却让生命闪射着荣耀

生命不再是告别,而是重逢

琴瑟不再是哀哭,而是医治

为林昭雕像落成而作

时间终于被赦免

凄凉的灵魂,终于被赋予温柔的面容

看在基督的份上,你重新活了过来?

真理,终于有了一个卑贱的底座

我凝视着你,仿佛第一次,仿佛

你就是我失散的姊妹,或者远房的姑妈

在我不敢触抚的手指下,你的呼吸依然芬芳

乌黑的发辫从耳际垂挂下来

像一束橄榄枝,采自遥远的客西马尼

在天使秘密散步的提篮桥

国家的敌人,美的死刑犯,你赠予我密集的鞭伤

地狱的火焰里炼制的一枚发夹

在四月绿色的灰烬里,你的告别,等待着死灰复燃

在时间之外,仿佛为了把你从尘土里高举

你从唱诗班的歌队里被拣选

青铜无法隐瞒:你的身上有神的印记

忧郁的额头上,陌生的光线在为狱卒祈祷

在天使秘密散步的提篮桥

你赠予我云彩,这日月和星辰的衣衫

你赠予我小帆船,一把打开刑枷的钥匙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防护绿地;城市公园;生态设计;骨干植物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道路广场不超过%,绿地不小于%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个方面。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

.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

  

最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第11篇

【关键词】中英诗歌 济慈 音美 形美 意美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39-01

济慈是19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创作曾对唯美主义和意象主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从选材上看,他所选的材料是清新的自然事物。从艺术处理看,他期待人们不要驻足于文本本身,希望给人以深刻的反省。从意境看,他的作品的艺术美感不是出自所选材料本身的审美属性,而是源自这些材料所引发的一系列内部触觉意象。

现以《I Had A Dove》为个案,具体分析汉译本中的美学再植:

I Had A Dove John Keats

I had dove and the sweet dove died.

And I have thought it died of grieving.

O, what could you grieve for? It feet were tied.

With a silken thread of my own hand?蒺s weaving.

Sweet red little feet!Why should you die?

Why should you leave me sweet bird!Why?

You liv?蒺d alone in the forest-tree.

Why pretty thing!Would you not live with me?

I kiss’d you oft and gave you white pease.

Why not live sweetly as in the green trees?

汉译版本一:

我有只鸽子

我有只鸽子,这可爱的鸽子死了,

我想它的死是因为太过伤心,

啊,它为什么伤心?

只因它的两只脚被我亲手纺出的银线捆紧。

又红又小的脚,多可爱!你为什么死去!

为什么离开我,可爱的鸽子?什么缘故?

你曾经单独的生活在树林里,

漂亮的小东西!为什么不跟我生活在一起?

我时常喂你,给你洁白的豌豆,

你为什么不愉快的活着,像活在绿色的树林里?

汉译版本二:

我的小鸽子

鸽子,我心爱的小鸽子,已不复存在,

我想它是死于悲伤,

何缘悲伤?哦,只因我亲手搓成的一根丝线,

曾把它那只小脚捆绑

那双红色的小脚,为什么这般陨殁,

为什么弃我而去,心爱的,你究竟为何?

小精灵哟,你曾独栖林中树,

为什么偏偏不肯与我同住?

我常常喂你豆子把你疼爱,

你为什么不想在绿林中那般欢快。

一、意象美的再现

首先,从两首诗歌的题目上看,第一个版本以《我有只鸽子》为题,未免太过平实滞重,只是简单的陈述,从而显得缺少诗歌的意象之美。而版本二《我的小鸽子》首先加入了“小”的概念,使得鸽子的可爱形象立即生动起来,也从侧面显现出诗人对鸽子的疼爱。从而很立体地为我们呈现出我与鸽子之间的情绪,为后续失去鸽子的痛苦做铺垫。

文中第一节后面关于“a silken thread of my own hand?蒺s weaving”,前后两个版本的翻译略有不同,其一为“纺出的银线”。另一个为“搓成的一根丝带”。纺成和搓成对意象的表达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纺线一般是古代的行为,很容易让人的思维形成跳跃,而这种跳跃显然是不必要的。另外,纺线是一种时间持续长的行为,会给人觉得蓄意已久,此外与捆绑鸽子脚的意象也不甚搭。而搓成的显然是一种生活化的词语,很符合主旨的表达。另外“丝线”的选择也是很有道理的。丝线的形象是柔美的、华丽的,一般用于束缚雅致的事物,如青丝等。但这里用于束缚鸽子的自由,便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意象的表达很是独道。

二、形美的再现

从两首译文的形象上看,第一首诗歌的整体排版采用了错落的,短长结合的形式。这在表达诗人内部情绪时,无疑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有一种回环的韵势。但是相较于版本一,版本二的形式更为让人中肯。因为它前一节采用了短长错落的形式,是为了控诉自己,释放自己的内心情绪,有一种自责的愤恨之情。而后一节,主要是叙述小鸽子过去与我生活的画面,情绪的抒发相对较少,像是暴风雨之后的宁静,所以这种采用整体形式一致的排列顺序应该是较为妥当的处理方式。

从两个版本的语言上看,显然第二个版本的语言更为凝练而富有深意。第一个版本的语言,存在着过多冗杂,多余的语言的描述。而该首诗歌的原文,其特色就在于通过简单的事件,串联起读者内心深层次的情绪感应。所以用此方面应该更富有哲理性,使人深思。另外原诗的另一特色就是运用多种回环的质询,来表达诗人内心悲切的哀痛,版本二很好的做到了紧贴原文的情绪的抒发形式,再现了内心的自责情绪。

三、韵律美的再现

版本二的韵律是英式的“abab”韵,符合英式的特点。而且再现了原诗的尾韵模式。如“树、住”“爱、快”。译文二后半节末尾的几句话堪称是该首诗翻译的亮点所在,“你曾独栖林中树,为什么偏偏不肯与我同住?”押韵的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诗人幽怨而又哀痛的内心感触。

四、小结

两个汉译版本都力图最大程度的贴近原作,都做到了在平述中见真实,传达出对小鸽子逝去的伤痛,对自我行为的体察。但从音韵、形式、意境的具体操作上分析,在美学再植上更胜一筹。版本二在语言上也做到了精炼,富于感染性,能够深刻地勾勒诗人内心阐人深思的情绪。最后,期望在平衡多种翻译关照的同时,能出现更多关注美学再植视域的改译佳作。

参考文献:

[1]李云启.英诗赏读与美感再植.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3]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0.

[4]金.等效翻译探索[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12篇

文艺副刊向来以其文艺性著称,区别于新闻版面,副刊往往刊载文学或艺术作品,在形式内容上都更具审美性,甚至休闲性。然而副刊从诞生之时起,也参与甚至推动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成为最体现报纸文化个性、地域文化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特质之所在。大学校报的文艺副刊也常常成为校园文学青年的雅集之地,当然也是大学师生文艺情怀的呈现平台之一,校报副刊的文化水准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的文化氛围与追求。因此,强调副刊的新闻性、时效性,过分突出副刊的文艺性,或者认为副刊是包罗万象的综合版,都是有失偏颇的。而在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方面,只将校报副刊定位为学生心理感情的出口和校园文学等等也是不足的。校报文艺副刊应与大学文化相关,除应有与生俱来的文艺风格之外,更要强调其文化品味,即追求一种有文化的文艺,而非单纯文艺作品的集结。

一、 校报副刊的整体面貌

副刊的历史发展演变几经起伏,走过一条漫长的路,存世的中国报纸副刊累计已超过五千种。晚晴时期,副刊只是新闻报刊的边缘地带,被称为“报尾巴”,不受重视。到了五四时期,副刊变成新文化的宣传阵地,鼎盛时期的四大副刊称为新文化品牌,甚至成就了很多文学家和文化团体,发展了文学流派,同时也针砭时弊,呼唤启蒙,教育和滋养了一代报纸读者,为他们提供了文学、美学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营养。而198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兴与发展,报纸副刊一度堕为娱乐消遣。校报副刊的身份更为特殊,身在大学校园之内,其生存环境毕竟不同于社会媒体,可以称之为一块“飞地”。一方面,它无法再像五四时期的副刊,早已失去了参与社会变革的机遇与引领文化的能力,逐渐边缘化;另一方面,它与社会媒体仍有最本质的区别,无需包装出卖,可以“洁身自好”,进行纯粹的文化建设。

这是校报副刊的基本定位与应有的功能所在,即参与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据王世华《中国高校校报及从业人员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关于校报副刊质量的调查,有七成大学生没有给予“好评”,即“一般”或差评。而提及大学生对校报副刊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适当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多元”等。校报副刊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体,正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又占大多数。从学生群体对副刊的期待,大致可以看出:一、大学不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生活其间的大学生对社会媒体娱乐化倾向的影响不能幸免;二、大学生对副刊有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诉求,某种程度上来说,校报副刊在内容和思想双方面都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需求,更不要谈校园文化的引导与引领。

对于大多数大学校报而言,副刊都是必不可少的版面,然而集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等于一体的校报文艺副刊,常常呈现出作品类型多样化面貌的同时,也折射出副刊内容的散漫与随意。“美文拼盘”式的校报副刊更像是真正的“报尾巴”,一直存在于校报编辑的体例之内,又仿佛没有极大的存在价值。

二、 何为校报副刊的文化品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校园新闻网络的开通,作为传统媒体的校报局限性愈发显著。校报出报周期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被网络渠道取代。有人曾提出校报要从“新闻纸”向“文化纸”转型,小小一纸副刊担起文化建设重任,首先应明确何为副刊的文化品位。

冯并在《中国文艺副刊史》中提到:“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也就是说,副刊有自身独特的文体选择、作家群、读者群和相对稳定的编辑特色……”。对大学校报副刊而言,道理亦然。校报副刊的作者群,是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读者群,同样也是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然而部分教师对校报的重视程度较低,在副刊上刊发文章热情也不高,稿件来源便不稳定,更无法要求教师将副刊视为课外课堂。相反学生热情较高,加上奖励机制的鼓励,学生投稿积极,然而稿件水平参差不齐。正因为作者群体对校报副刊的定位不甚明确,投稿内容常常沉溺于言辞华丽、慨叹抒情,局限于青春感怀、风花雪月的小资或小文艺情调。其实无论教师还是大学生,都是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而校报副刊需要面对文化水准相对较高的作者及读者群体,这本身就对副刊的文化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报副刊编者对副刊文化定位的不明确,是造成校报副刊现有整体面貌的重要原因。

当然,因作者与读者特点而将副刊内容趋向知识性、学术性,甚至专业性、理论性,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倾向专业化教育,即专业领域不断深入,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学识视野的广度、宽度次之,然而学科专业之间的“隔行隔山”,如人文社科类学科与自然科学类学科之间的区别,是初级层次的学科分类差异,高层次的研究与文化是融会贯通的。所以,从文化角度,如何让各个学科的老师、学生带着自己专业的观念和学科视野走进副刊,如何在专业化教育背景下,打通学科壁垒,拓宽师生视野,也是副刊应该有所担当的职责和追求。

所以,归根结底,校报副刊所追求的文化品位应该是一种文化趣味。像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绝非单纯娱乐消遣,却也是一种文化的休闲。所谓文化趣味便是“文化”与“趣味”兼而有之,区别于个人化的文艺情调,要有历史、有掌故、有学识、有情怀,同时文辞风格多样,易读,并读起来有趣味。

三、 做有文化的文艺副刊

新媒体日渐兴起的时代,大学校报逐渐显出边缘化的趋势,因而校报副刊如果限于编者与作者群体的自娱自乐,显然其受众面及影响力会更加微弱。大谈“文化趣味”有空中楼阁之嫌,然而,契合大学文化理想也并非不切实际的要求。“文化趣味”的追求不是单纯对副刊文章质量的高标准,甚至反而必要时也要刊发一些“不那么好”的文章,换句话说,并不绝对以“好文章”的标准来作为发表标准。校报副刊应该体现大学风貌,宣扬大学文化精神,这意味着副刊自有职责与担当,同时这就要求副刊编辑变被动编辑为主动编辑。只是判定每篇文章是不是好文章,划定刊发标准,这是被动编辑,编者是被文章牵着走的;而主动编辑则包括:安排文章内容,从稿件中选取每期版面所需,甚至根据副刊的主旨与倡导来策划热点话题、专题。以《浙江师范大学报》副刊为例,从2010年底开始,每一期副刊都以一则“编后记”来表现编者意志,进而统领整个版面的文章选择与文化表达。“有文化的文艺”是副刊编者选择文章的一种尺度,它要求副刊的文章不仅限于文学色彩和文艺情调,更需要文化审美与文化趣味。与此同时,有意识的文章选择标准,假以时日就会成为副刊文章写作与投稿的一种导向。

这种引导作用在副刊栏目设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栏目设置之初是为了给同类文章加以归类,而逐渐投稿者会按图索骥,向栏目投稿,一个栏目就成了一类文章的标准。因此,栏目设置不能局限于一个归类标签,有意识地设计栏目,甚至专栏,是副刊编者意志与文化追求的最好体现。

仍以《浙江师范大学报》副刊为例,诸多栏目设置勾连着文化经典。

“美学散步”专栏,从宗白华先生名著直接搬来,由美学专业教授正正经经说美学。但既是散步,当然不正襟危坐,而是以优美轻松的笔触,带大家在艺术之园走马观花,做文化消闲。

“准草木谈”专栏,源自鲁迅《准风月谈》。一个“准”字,鲁迅先生道出风月无关八卦,而别有所求之意。准草木谈,不仅关乎博物,也力求表现草木背后的一种生命情怀。

“四季随笔”栏目。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和学者吉辛的传世小品集,本名《亨利•赖克罗夫特杂记》,但在中国却以《四季随笔》的译名广为人知。小品主人公赖克罗夫特不仅浸自然,也醉心书籍。栏目收录的文章,正是文化之眼之心,凝眸四季。

“东海西海”栏目取自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中名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中西文化,自有差异。但再有差异的文化,也终是文化。访学、交换,师生常有机会走出校门国门,留意异地异域人情物理,并执笔为文的刊发于本栏。

“书人书话”栏目设置的本意在“书话”。文化人以读书为生活中心,如能以趣味之笔写点读书买书之事,抑或历史中的书人书事,如唐先生《晦庵书话》所说,“有一点掌故,有一点观点,有一点抒情”,就是文化人的最好文体。

“日知录”栏目,顾炎武名著《日知录》,书名取“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名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好学师生,如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日有所知,知而欢欣,欣然命笔,便是本栏最喜爱的文章。

以栏目名勾连文化经典并非装饰门面的伪文化符号,反而是以文化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营养。纵观这些栏目设置,大致可以看出,所有的栏目追求都最终指向一种“文体”,即无论抒情散文、读书札记、旅行见闻、自然体悟、童年记忆……都可称之为文化随笔。“文化随笔”既是每篇文章的最低要求与最高期待,同时也会逐渐成为整个副刊的文化标准与追求,也就是在副刊文艺性之上添加文化内涵,让校报副刊不仅是文艺副刊,更成为文化副刊,成为大学的文化园地。

参考文献:

1.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2001

2. 方汉奇:副刊百年史――《中国文艺副刊史》序,《人民日报》2002年4月13日第8版

3. 罗贤良:《中国副刊史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4. 萧乾:《我这两辈子》,人民日报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