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景交融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文心雕龙》中的“情”主要指人之“七情”,“景”则可以是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有“情”有“景”的情景交融是为文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情景交融 文心雕龙 神思 意象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不同,我国的传统哲学崇尚“天人合一”,即认为人和自然、宇宙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源初相通的。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哲学思维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文艺美学也在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情景论传统,即认为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内心之情与外界之景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相通性,并以此作为指导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首要标准。
从创作实践上看,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就已经向人们昭示了情景交融的巨大艺术魅力。魏晋时期,玄学勃兴,老庄哲学思想大规模的渗透到当时的诗歌中。《礼记乐记》最早提出了“物感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所说的“乐”,应该是指包括诗、乐、舞三者的综合性艺术。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美学的情景理论己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张少康先生曾评价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的发展史,而且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
一、《文心雕龙》之“情”
刘勰重视“情”,将其作为“文”的本质特征,认为作文表情主要是表达人之“七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这也就是说,人有七情能与物象相互感应,进而达到交融。由此可推出,刘勰言“情”主要是人之“七情”,并开始尝试将“情”与“志”、“理”区别开来。有学者做过相关统计,《文心雕龙》“观其全书,提到‘情’字的有30多篇,共140多句”。归纳起来,刘勰论文之“情”主要有两层要求,即写真和情深不诡。
(一)“为情者要约写真”
情者,有真伪之别,有自然与矫饰之分。在《情采》篇中,刘勰从正反两方面论“情”,有破亦有立。他反对矫情和寡情的文风,强调为文一定要有真感情,故而批评“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正因为某些辞人的心中并无郁积深沉的情感,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作文,所以只能单纯地在辞采上下工夫,做无病之。刘勰深恶此种“为文而造情”的做法,将此类文人和文章斥之为“字必鱼贯”、“而繁句”,责其“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故而力贬“辞人赋颂”,推重“诗人篇什”。在其看来,“‘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若是情郁于胸,不吐不快,文思自然畅通无滞。反之,如若无情可述,文思滞塞,强意为文,那么即便绞尽脑汁也是劳而无功。“情固先辞”,像《风》、《雅》这类能够真实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和志向的文章,呈现出“桃李不言而成蹊”的自然之美,才是刘勰眼中值得称颂的佳作。
(二)“情深而不诡”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提出的这一论断应该是兼赅“真情”与“深情”两方面而言的。换言之,在刘勰看来,作文不仅要发乎真情,还应饱含深情,正所谓质量并举。在《章表》篇中,刘勰指出“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这是说,即使有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如果没有一个量的积累,还是很容易被浮侈华文所掩盖。因此,情非但要真,更要深。只有如此,方能以“情”驾驭文字,而不至于使“情”被文字所驱使。
在《宗经》篇中,刘勰复称“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其以情深不诡作为六义之首,不仅强调了为文之情真和情深的重要性,而且还需不偏不邪,以礼义来规范自己的情感。《养气篇》说‘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志与情是互文而见的;《附会篇》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志与情又是合缀成词的。”可见“情”并不排斥理性的内容。
刘勰之所以将“情”与“理”、“志”并提,应该是受到传统文艺理论,如《毛诗序》中对“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等思想注解的影响,但他同时又敏锐地意识到“情”与“理”、“志”的不同之处。在《体性》篇中,刘勰说:“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在《情采》篇中,亦言:“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绵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这也就是说,“情”发先于“理”见,如同“言”先于“文”一般。
二、《文心雕龙》之“景”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里面就已包含了自然景物与人文现象。纵观《文心雕龙》,我们也可以将其中的“景”大致归为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两类。
(一)自然之景
自古以来,自然景色便是诗人创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在《物色》篇中,刘勰对自然之景有很多描述,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限,矜肃之虑深”。四季的交相更替,昼夜、阴晴雨霁的变换,都会在人的内心引起相应的情感,并随之摇荡。正所谓“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再如“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上至清风、明夜、白日,下至春林、树叶、虫声,无不属于自然之景的范畴。
(二)社会之景
从刘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之景理解为社会时势的兴衰、政治得失、仕途顺逆等人世的图景。在《时序》篇中,刘勰论述道:
“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这里所说的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心灵情感受时势兴衰、政治得失等“景”的感发,而产生了“歌谣文理”。而且,不同的时势引发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再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是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同的世情、时序使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世情风采的文学。如战国时期的世情“纵横诡俗”,所以“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而建安时期的世情“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当时的文人“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三、情景交融,何以可能
范唏文曾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王夫之认为,“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亦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者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由此可见,“情”与“景”具有高度的异质同构性。
(一)人“有心之器”
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刘勰认为关键在于 人能参天地之化育,为“性灵所钟”。他说:“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与山林、泉水等无识之物不同,人“有心之器”,因而能够用心去吸收万物之灵性。当万物之灵性备聚于人心时,人心便成其为天地之心。自然万物皆有自己的纹理,人既为“性灵所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便要发而为言,随之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文章。正所谓“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与文欤?”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在《神思》篇中,刘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心有“神思”的功能。他指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人在此,而心在彼,可见“神思”是脱离肉体的超时空的精神活动。正所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由此可见,作家一旦进行“神思”活动,则无远不到,无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无比广阔的范围和幅度。情与景在“神思”中己完全融合。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观则字与笑并,论蹙则声共泣胁”。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特别是作家孕育文情之时,心与物之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相互呼应的特征。因此,“有心之器”可谓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刘勰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内心经过“神思”获得的内容可以通过声音用言语表达出来,而言语也可以付诸文字而得以记录下来。换句话说,“神思”的内容可以通过运用“言”和“字”这两种工具实现由内到外的转换。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所特有的。自然之中,虽“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锃”,但它们的纹理与声响一旦出现便是固定的,不能随机组合变化。而人类则能够利用语言和文字的无穷变化形式,独运匠心,通过有意识的重组来表达变化无穷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此时,情与景便有了统一的可能。
四、情景交融,如何可能
既然理论上的基础和条件都以具备,那么如何在现实的创作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实现情景交融呢?纵观《文心雕龙》全文,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神思”是文学创作中心物感应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作家能够顺利地开展“神思”活动,刘勰提出了“虚静”的方法。如其在《神思》篇中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因为“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坛,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虚静”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艺术想象活动开展的时候,作家能够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不受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便集中精力使艺术构思顺利进行,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刘勰还指出,“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
刘勰的虚静论主要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子日:“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亦云:“唯道集虚。”但与老庄不同的是,刘勰在强调虚静的同时,并不否定知识学问、经验阅历等的重要性,而是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与虚静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称赞扬雄“观书石室,乃成鸿采”,主张“将赡才力,务在博见”,说明不但学不可废,而且应该通过学习与磨炼,把先天的禀赋转化为写作实践中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所谓“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文思敏捷、创作经验丰富的人要比文思迟缓之人更容易进入虚静状态,进而开展神思,完成创作。
(二)“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文学创作的想象活动,是不受时空约束的思维活动。正如刘勰所说的“意翻空而易奇”,思维若能够自由地在宇宙中邀游,便容易奇特起来。然而,语言、文字相对于思维的想象而言又是较为实在的,所谓“言征实而难巧”,要用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描述天马行空的想象过程,并且做得巧妙到位,实属不易。这也是历代文论家们所探讨不休的言如何尽意的问题。
对此,刘勰独标意象,提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的观点。此处的“意”即意象,“思”即神思活动。他认为语言、文字既然无法直接描绘神思活动,就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意象。
例文4 推荐理由:叙说故事,情景交融
班上能人辈出。一位位高手,便是一张张名片。那位“学习名将”,一入考场便威震八方;那位“校园歌手”,一上舞台便星光四射;那位“网络高手”,一进网吧更是如鱼得水。悄悄告诉你,我嘛,其实也有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校园才女”。
那一日,轻风摇曳,春暖花开,窗外的树叶映成了一片绿色的世界。巧的是,老师传授的内容也充满着诗情画意。先是描绘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画面,可讲着讲着,师生一起谈论起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各位高手自然是轮番上场,发表高见,一时间,从“快乐女生”到“非诚勿扰”,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待大家口干舌燥之时,我上场了。我轻轻地将嘴角往上一扬,带着一丝浅浅笑意说,我不太喜欢浮躁的生活,欣赏的是陶渊明那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世界。想一想,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心情会是多么地舒畅。几句诗词出口,教室顿时静了下来。从那一天起,我便获得了一个美称――“校园才女”。
那一日,秋风强劲,寒气逼人,教室里少了几分往日的热闹。想一想,思想品德课要调动大家的情绪,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个性”这个时尚话题,可大家觉得那理论的东西离自己似乎有些遥远。那么冷的天,班上竟然有三五个同学昏昏欲睡。老师一看形势不对,动员大家开起了讨论会。这招非常奏效,各位高手又轮番上台开始演讲了。“网络高手”讲着网络的时代意义,“校园歌手”谈着明星的风采,“学习名将”则强调着方法的重要。老师点将,让我发言。不知为何,我一时想起了诗仙李白。是啊,我欣赏的便是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个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谊。几句诗出口,教室里掌声一片。老师禁不住赞赏说:“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同桌悄悄地伸出了大拇指。
下次见面时,你一定会禁不住与我打个招呼:“才女,你好啊!”
【技巧借鉴】考场作文,时间短,要求高,谁的文章能够与众不同、亮点突出,谁的文章就有可能脱颖而出。长沙市的这篇满分作文,虽有大量的诗词装扮,可考生没有满足于引用诗词,而是在此基础上,调动了景物描写的笔墨。语文课上,先用“轻风摇曳,春暖花开”的画面来营造意境,可谓笔墨灵动;思想品德课上,在“秋风强劲,寒气逼人”的描写之下,再添一幅“昏昏欲睡”的场景,生活气息真是扑面而来。尤其是“同桌悄悄地伸出了大拇指”等细节,更将考生的才情展示得入木三分。如果说诗词给语言注入了文采,几处逼真的景物描写,则犹如锦上添花,让文章呈现了情景交融的美感。
【适应考题】本文可以应对“我的一片蓝天”“自信”“美丽”“课堂上的风景”“做最好的自己”“有一种美”等作文题。
一、蓄情当属第一要务
文章要以情感人,这已成定理。但文章情感的源头却在作者自己。试想,一个情感苍白的人面对五彩缤纷的生活时,是否会有心灵的震动(或惊喜或疼痛)进而是否有创作的欲望;退一步想,一个情感苍白匮乏的人表情达意搞创作将会是何种情形,其文章的情感张力又将怎样。结果一定很难想象。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在这里:教师不明白或不重视作文教学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一味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结果作文教学事倍功半,陷入了泥潭而不能自拔;学生没有夯实写作的情感基础,写作时就虚情假意,文思不畅,以技巧为文,结果学生生涯中文章有千篇创意却近乎无,久之,文章写成了八股,写作失去了兴趣,失去了提升的信心。
既然蓄情为第一要务,那么情在哪里?如何蓄情呢?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要幼稚的回答:情在生活里,只要教给学生美好生活的意识——认识它,热爱它,并创造它,也就是用知识的真去导引学生,用德行的善去感化学生,用艺术的美去熏陶学生,这样他们在情感上就能日渐真挚,日渐丰厚;具体而言,有两条途径,一是走向历史,一是走向现实。走向历史,就是用前人的生活意识来弥补来提升我们的生活意识,用前人的情感来熏陶我们的情感。只要我们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品味,这一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理。特别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古诗文尤其要读,因为中国古诗文的精髓之一就是它——意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古人他们面对美常常是情动于衷而能“一切景语皆情语”营造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佳境。故只要教师不间断地导引,时间长了,他们自会具备造文之情。走向现实,因为现实是冶炼情感的熔炉,“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得之历史的情感只有在现实的熔炉里才能内化。又因为艺术是随时代的,只要身体力行,在现实这个宝库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最大限度地补益。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道德沦丧,战火肆虐,疼痛感怎能不被激发?家乡日新月异,社会突飞猛进,良知频频唤醒,喜悦感又怎能不从心底飞出?看重历史、看重现实吧,只有深入生活,你就能赞叹、渴求生活的真善美,鄙弃、批判生活的假恶丑。
二、关注、利用层次性
南朝刘勰曾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其认为的“思理之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联想,想象;是神与物游的境界。王国维将情景的层次分为“无我之境”、“有我之境”。而为了教学和写作的实用,为了顾及学生能更简捷地了解情景结合的规律,提升借景抒情的技能,我将其简化为四个层次:
1.客观地表现,几乎不带感彩 平心而论,文章无感情是不可能的,但相对来说,此层面上的文章感情淡极。它有截然的两种,一是,照相式的实录,没有也无法倾注情感。初学情景类文章的同学大都属此,故对此要及时的点拨引导而提升。一是诗文的作者经历了人生大波折后感情深沉化了,亦或艺术渐入佳境而返朴归真了,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是后话。
2.有情,但很淡,停留在赞美层面 学写情景类文章时间不长的同学由于情感阅历不丰富,体验不深刻时,常写它。我并不是说此类文章不好(佳作也连连),而是说经常写它思维会停滞、情感会浅薄。故走出写作单一化模式,深化情感、拓宽思维,是这一层次的目标。
3.情浓,人情渗入了客体,客体“人化”了 浓浓的情象云象雾迷漫;淡淡的情象雨丝象微风清新;喜如山间清泉欢歌;悲如丛中玉兰泣露。物皆有情,物通人性,物在这里都被拟人化了,让“人化”的物承载并吐露作者的心声,从而实现了喜怒哀乐的迁移,达到情与境浑的佳境。这一层次应是我们竭力追求的,只要在教学写作中同学们有了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只要具备了真善美的心灵,只要营造最佳的写作氛围,长此以往,它完全可以实现。
4.情更浓,非声嘶力竭呼喊、控诉不可 故“物化”之,这样才能达其意,抒其情。这一层次喷涌的是激情,但又不能通畅的抒发,就以物化的形态表现出来了。
三、“为情造文”出佳作
曾说:“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如果为文而文将诗文写成了形式华美的尤物,读时引不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没有如浇心中块垒的,我情愿放弃它。当情感为真善美激发时,就应让其得到真挚地、艺术地抒发,让其感乎人心,而不要让单一、肤浅、纯形式、矫揉造作的写作习惯束缚我们。
写景物的文章是小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常常见到的习作训练内容,特别是从中年级开始,越来越多地会遇到这方面的习作。因为描写景物不只是在写景文章里用得上,写人记事的文章也常常需要。所以描写景物是小学生必须学会的一项作文基本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寻找写好景物的写作策略。本人认为写景文章顺序清楚、特点鲜明、情景交融就是优化写景习作的一种有效策略。
写景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环境的描写。如江河湖海、山林原野、建筑物、名胜古迹、塔寺楼台、机关学校等等。另一类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风、云、雨、雾、雷、雪、霜等等。那么,怎样进行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呢?
一、 用心观察,顺序清楚
景物描写一定要有顺序。因此,写前观察时也不能东看一眼,西瞧一下,而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观察。一般常用的观察法有: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先静后动或先动后静;也可以按景物呈现的时间顺序描写。同学们在写作中,经常把景写得很笼统、不具体,这是因为没有仔细观察。有时因为观察没有一定的顺序,所以写出的景物零零乱乱,条理不清。现在我们举两个例子。如《过街桥》中是这样描写景物的:我家门口有一座过街桥。这桥可宽了,能走好多人。桥下走自行车、汽车。站在桥上能看得很远,连胡同口的红绿灯都看得见。警察叔叔站在这里,经常逮住不走天桥横穿马路的人,这些人违反交通规则,就应该罚款。此文小作者观察就没有顺序。他先写桥宽,能走好多人,这是桥上的情况,然后又写桥下走自行车,接着又写桥上往远处看,最后又是桥下的警察叔叔。条理很乱,这是因为写前没有很好地想一想,写桥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要表达我的什么感情?如果写前都能考虑充分,写作中就不会跑题,不会写桥又跑到警察叔叔那里去了。再如《嫩江大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今天爸爸带我去嫩江大桥游玩。远远望去,大桥好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上到大桥,大桥路面很宽阔,能并排行驶四辆汽车。两旁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大桥两边的护栏是银白色的,上边还有一些美丽的图案,样子都很精致。桥下面还有高大的桥墩。它们就像力大无比的壮汉,高高托起一条巨龙。这段描写就很有条理。远看桥像巨龙,把桥的整体写出来了;上到大桥,从中间走汽车再写桥两边的“人行道”“护栏”,如果先写“护栏”后写“人行道”条理就混乱了。写完桥上再写桥下面的“桥墩”。我们可以把作者的观察顺序写成,由整体到部分。先写桥上:汽车道——人行道——护栏;然后再写桥下。作者除了描写有条理,还很具体。如桥宽阔用“并排四辆汽车”来形容,使用数字具体准确;高出路面的人行道,说明作者观察细致;银白色的护栏写出了颜色;用力大无比的壮汉形容桥墩,写出了桥墩的样子、作用,这种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使得“桥”有了生命力。
二、用心发现,特点分明
天下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点;同一地点的景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色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观察中,一定要对观察的景物进行分析、比较,抓住景物的特点,对独有的、突出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描写。例如小胡同、大马路;偏僻的村庄、繁华的城市;春天的桃花、秋天的落叶,这些都是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同学在写景时,总是一个模子,写天就是“万里晴空”“烈日高照”,写路都是“宽阔平坦”,写树就是“绿树成荫”,这些公式般的描绘既不真实也没有写出特点,当然不会感人。我们在游玩中要抓住你最喜欢的景,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有特色的景物重点写、详细地写,对其他没有特色的景干脆不写。不要百景一样,面面俱到。比如桂林的山与新疆的火焰山,虽然都是山,但它们的形、色截然不同。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如《香山公园的红叶》一文中有一段是这样描写香山的红叶的:走进香山公园的大门,首行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像红云似的红叶林。走近一看,这些红叶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长圆如卵,有的扁圆似心,有的状如掌,有的像五角星。微黄的,浅红的,深红的,绿中透红的,五光十色,在金色的阳光映照下,就像千万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再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更加绚丽多姿了。这篇短文作者抓住香山公园的特点——红叶进行重点描写。观察由远及近,对红叶的形状、颜色进行了细致描写。
三、用心感悟,情景交融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没有感悟,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抒情。然而我们去写某一景物时,都会带着自己的感情。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就是一条小河,可是你在小河边的村庄里住了几年,对它有了感情,因为这条小河给你的童年带来了快乐——摸鱼、游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此时,这条小河在你眼里就有了生命,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因此,写景的时候,要注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这一点对三年级要求可能高了一点,同学们掌握比较困难,但在参赛中,要想超过别人,就得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如一位同学在写《我爱秋天的处》一文中,抓住秋天落叶的特征,详写了“落叶”,他这样写道:这里秋意浓浓,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黄叶纷纷飘落下来,犹如下了场树叶雨。看,一片柿树叶在空中飘荡,多么像一条小船呀!而且是一条红色的小船。望着这叶“小舟”在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我想:它会落到哪里呢?我希望它能伴着秋风,飞到祖国的边疆给那里日夜守卫祖国的叔叔带去慰问;我希望小舟伴着秋风飞向台湾,给台湾人民捎去大陆家人的思念。
小作者借描写落叶,抒发了对的爱,抒发了对台湾的思念,希望早日统一。
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借景抒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时,这想象不是无根据的瞎想,而是根据所写之物去想,“想”与“景”一定密切相连。在融进自己的感情时,要注意在字里行间融进,不要整段文章都没有感情,只是在段的最后写上一句空洞的口号。如很多同学在写景时看不到有多美,只是在文章的最后写上一句:“啊!多么美丽的公园啊!”认为写上这么一句就是抒情,这是错误的。
写景作文,贵在顺序清楚,特点鲜明,情景交融,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发现,用真情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就会展现在你的习作中。
“诗言志,歌咏言。”用优美的诗歌表情达意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也是古人乃至今人喜闻乐见的雅事。我们拥有大量优秀的诗词歌赋,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将滋润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可是,我们在教学中,却过于注重诗歌鉴赏的考点,却往往忽视了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使这样一个能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资料,长期沉睡在课堂中,被白白浪费,甚是可惜。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诗歌中具备的情感特质和写作手法等善加利用,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好的诗歌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是滋润我们民族成长的精神食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的是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的是不屈于权贵,坚持独立的人格气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道出的是悲天悯人济世安民的人道情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英雄落寞的悲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胸怀天下,不计得失的豁达坦然。——正是这些名言警句,滋润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为我们这个时代挺起民族的脊梁,指引我们民族积极健康地向上发展。所以,只要教师注意引导,让学生记住这些名句,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思想的厚度,在反复浸润中培植起学生美好的品德。厚德载物,厚德载文,胸中有兰竹,自是口中吐馥郁,笔下生彩虹。
其次,好的诗歌都兼有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的特点,提供了我们散文写作必备的参照——境意双美。长期以来,我们古代的文人墨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意境优美,景意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画,并且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意象情怀。松柏傲岸,梅兰德馨,鸣蝉清高,鸳鸯专情,长亭更短亭,微风扶弱柳,杜鹃声里凄凉客,雨打芭蕉寂寞愁。如果我们将这些意境让学生品味到,参悟透,并让他们学会应景生情,因情设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到那时,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文学追求,自然不难出现在学生的作品中。明月清泉,梅竹茗茶的优美环境不再离学生遥远,吟诗联句,琴棋书画的优雅生活自然会成为每一个学生心灵的追求,作文也自然会美丽起来。
第三,好的诗歌,在写法上都有它的独特性,都展示出诗人的匠心独运,妙笔生花的创作手法,如果教师真能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吸收学习,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大有裨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虚实相映,动静结合,幽美的环境透出诗人热爱山水田园的隐逸情趣;“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运用比喻,兼以对比,自比沙鸥,寄生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自身的渺小寂寞,流露出作者力不从心的无奈和悲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连用与离愁相关的景物,运用烘托渲染,将自己难以割舍的离愁描写得淋漓尽致。“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诗人抓住微妙的心理活动,运用白描手法,将人物寂寞孤独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所有这些,只要我们有眼光,有意识,就一定能教会学生拿来并使用。
第四,好的诗歌,都是炼字炼意的典范。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作家成熟的标志。好的诗歌,不仅有好的意境,更有优美的语言,所以,教学中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细加品味,就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遣词造句,让文章语言美起来。例如古诗《迢迢牵牛星》运用叠字叠词传情达意,音韵和谐,情意缠绵;《蜀道难》大量运用虚词,一唱三叹,情感浓烈,表意酣畅;《归园田居》语言平实晓畅,清新自然,作者率真的性格跃然纸上;《锦瑟》语言秾丽,诗人感情深沉,表意朦胧,表现出另一种风格。教材所选诗歌,或豪放,或婉约,或平实,或华丽,或委婉曲折,或坦然直露,都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果学生在品读中悟出语言的情味,学会炼字炼意。将扫清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障碍,迎来学生写作的春天。
当然,好的大菜端上来,还不能说就功成了,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吸收。教师只有指导将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自成体系,知识才能最终内化为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否则,一切皆是枉然。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认为,最常用的就是教给方法,有效吸收,诵读品味,改写扩写。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和提高。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诵读,“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热情,夯实学生语言功底,会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品味诗歌语言中,学会炼字炼意、选材取景方法,培养语感节奏、音韵感受能力,掌握传情达意、运用修辞技巧,将对学生写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写作能力的提高,重点依赖于实践。没有学生亲历躬行的练习实践,一切都是枉然。诗歌教学之余,让学生选取意境优美的诗歌经行改写,再现诗歌中描写的场景,或者扩写,丰富诗歌的内容,就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让作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陈耀德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737200)
关键词:经典;写景;乐情;正衬;反衬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1-0173-02
“读经典学作文”是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面,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习惯于应付客观题型的广大师生,特别是不少复习备考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往往存在着惶恐心理,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去提高自己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从古代诗歌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可能考查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这两大方面着眼,而具体的突破口,可先选择诗中的景物描写。
一、景物描写,寻找突破
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理解好这个特征,对阅读和鉴赏古诗的意义非常重大。诗中的景物,都是为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服务的,大致可分为好的和坏的两种。考虑到景物与感情的这种密切关系,我们不妨将感情方面的“哀”与“乐”也用来形容景物。下面,分几种情况简要举例介绍:
1.“乐”景正衬“乐”情。例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抒发对钱塘湖春行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这可由尾联可见。中间两联写春天鸟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机,即是为了抒发后文“最爱”之情所作的铺垫,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是和谐统一的。
2.“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例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全诗集中表达的是对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为此,第二句的“高卧”即是孤独的诗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不得已之举;第四句的“秋声”更是明显地渲染了凄苦的心情。
3.“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是古代诗歌中可追溯到《诗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这时一定要注意,全诗的中心恰恰是这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
4.“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请看李白的这首《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5.“哀”景不“哀”。就是说,景物表面上似乎是破败萧条,好像是借以表达伤感之情。实际上却相反,诗人对此非常欣赏和得意。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诗人特殊的身份和审美取向。像陶渊明、王维等喜欢归隐田园的这类诗人,在他们眼里,质朴、清静的农家田园风光远胜于繁华热闹的都市。
二、重现颜色,感知诗意
细细品读写景的古诗,会发现这些诗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到美,是因为诗中蕴涵了丰富的色彩。我在教学写景古诗时,先让学生感知景物,再回到诗文中,让学生读出诗中所蕴含的颜色,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加深学生对诗中景色的印象。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就可以了。
三、品读字词,读活画面
在我的作文教学之旅中,我一路走,一路学,与孩子们一起步履蹒跚,但幸福满路。
关于作文教学,《新课标》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朗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当作练笔的过程”。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开始了我的作文教学探索之路。
1.把作文当作练笔,让学生敢写、多写、好好写。
学生准备统一的日记本,利用晚自习后半部分的时间写日记,教师坚持每天全部批阅。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又艰难的过程。
①从“无话可写”到“写三、五行”直到“一张纸”,学生们越写越多。教师只有一个要求:写心里话,老师期待与你们心灵交流。
②从“病句、错字一片”到 “病句、错字老师标了也不改”直到“病句、错字越来越少”,学生们越写越规范。教师只做到了一点:把正确的帮你写到一边;没改,我明天继续写。
③从“流水账”到“无文采”直到“句句优美”,学生们越写越出色。教师的要求是这样的:情景交融、详略得当。
最后,“瓢虫就像一个锅盖子,放倒了,还滚来滚去.”这样精美的句子越来越多;“老师,怎么办?一听考试铃,我的手就哆嗦。”这样的交流越来越多;“我怎么才三个加,她竟然七个,我看看好在哪?”这样的竞争越来越多。
2.充分利用作文课,做到读写结合、说写结合。
①交代作文任务之后的准备工作。我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我的写作素材、我要表达的主题、我的作文亮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组内展示,其他同学进行适时补充或修正。最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以及全班同学帮其分析。通过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及说写能力的培养。
②作文写作完成,并且自批、互批后。我增添了一个读亮点环节。学生们把自己作文最精彩的句子整理出来写到反面,然后读给全班听。
一、首尾呼应法
首尾呼应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首尾呼应式的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却又不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应起到再次点题、强化主旨的作用。这种结尾方法具有结构上的美感,能给读者留下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印象。 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佳作 《带着感动出发》 ,开篇设问: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黑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
结尾写道: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是晴天,永远充满光明。
既总结了上文,照应了开头,又升华了主题。
二、卒章显志法
卒章显志法又称“画龙点睛”法,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明写作意旨,概括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或者事件加以评论。这种结尾方法能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佳作 《愿景》 的结尾:
在飘向远方的那一刻,我似乎感知到人们听见了我心中的呐喊。我用我的心告诉他们,再用他们的心告诉世界:我们不要战争!
用富有韵律的语言,写出了心中的呐喊,表明了作者热切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三、融情于景法
融情于景法是用景物描写收束全文,并将作者的情感融于其中,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用景物来表现情感,形象而富有意蕴。 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佳作 《他们》 的结尾: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用“升起的太阳照亮城市的尽头”来表现自己对“农民工子女的境遇必将改善”的信心,情景交融,震撼读者的心灵。
四、欲言又止法
欲言又止法即在文章结尾“留白”,收束全文时,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加富有意蕴、耐人寻味。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佳作 《怀想天空》的结尾:
法国建有先贤祠,让人们铭记大师的精神;英国保留着每位名人,甚至只是一些孜孜不倦的奋斗者的遗踪。我们那一片晴空到哪里去找?
关键词:学生;作文;感情;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91-01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感情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文以情动人”,“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等等。文章的思想是灵魂,感情可谓之为“灵气”。没有感情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好文章。因而培养学生感情,激发学生感情,并使之反映在作文中,是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感情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语文的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培养。如: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尊师重教、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等,是必不可少的,是需要不断培养的。当然也包括那些复杂的、微妙的感情,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
多情,才善于感受,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这种概括愈广泛就愈有典型意义,就愈能引起共鸣。“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艺术性较强的作品,离不开情感。生活经验唤起情感,再由情感激发写作欲望,学生自己愿意写,比老师要求写,甚至逼着写,要更加有益。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感情。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无不具有真挚的感情,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之作。而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作文,并不象作家、诗人那样心理上已产生了表达的需要。对于限制性的作文,学生一时难以调动思想感情。作文教学应特别注意这一点。训练时老师做到及时点拨,适时激发。
如:让学生想一想,谈一谈;回忆回忆,讨论讨论;对比对比,想象一下等。教师还可以设计与文章有关的情景(例如:角色的扮演、环境的设置、气氛的渲染),以诱发学生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再去写,效果一定好。
二、让学生的个性特点渗透在作文中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目标
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形成的心理特征系统。它作为一种心理特征系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风”。作为中学生的文章风格是不明显的。不是学生形成不了,而是缺乏不要的引导。
如何让学生的个性体现在文章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分析某些文章所体现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
例如:教读鲁迅的文章,教师就应当抓住鲁迅先生犀利泼辣的语言特色,让学生深入体会他的“横眉冷对”而又“甘为孺子”的性格特点。教读杨朔的散文,教师就应当抓住其卒章显志的表现手法,深入体会文章所显示的风格。教读李白的诗就让学生注意从诗歌的意境中体会李白潇洒自如、放荡不羁的性格。
一、激发兴趣,催生情感,努力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
1.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文化底蕴、行为举止等影响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催生学生的语文情感。我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时,主动扮演土地爷爷,让3位学生分别扮演小猪、小牛和小猴,根据课文情节进行表演,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看法,使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和交流,为学生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将爱洒给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学习。
3.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内心激起对语文学习强烈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我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功、表现出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成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整合资源,优化教法,协力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多维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的个性发展、主体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在互动交流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生成情感体验,不断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并进行感悟和思考,从而使思想得到启迪,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自我价值取向也得以完善。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存在理解差异的情况,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或进行评判,而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克隆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但也有学生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克隆技术打破了生物发展的规律。针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没有简单地予以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持正面观点的学生列举了克隆技术在生物研究、医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持反方观点的学生以违背伦理道德等方面予以反驳,尤其是克隆技术运用于人类细胞研究的敏感话题,双方唇枪舌剑,气氛热烈。最终在我的点拨下,学生明白了: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合理地控制与引导。要限制不利的方面,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只要坚持了这一原则,克隆技术就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有力工具。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成效。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要倡导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将班级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选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在小组成员和数量上坚持均衡原则,每个组都有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全班范围内营造竞争的氛围。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引导和点拨作用,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了学生自主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培养能力,放大效用,全力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语文学习的课堂融进生活,把生活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从课堂小社会走向社会大课堂,激励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从而使语文与生活真正联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
2.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激励手段。在教学中营造竞争的浓厚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我在教学中主要开展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结合教学安排,定期组织基础知识竞赛,使学生乐于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作文教学相关的竞赛活动。除了组织命题作文竞赛活动外,还活化形式,开展读后感竞赛、口头作文竞赛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1.时间串联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1)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如写交朋友的话题作文,小标题可用“相识”“相知”“分别”。
(2)将材料分散在四季之中。如描写农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倾听乡村》,小标题拟为:“蛙声”“牛铃”“打谷”“雪地”;回忆往事的《寻找失去的世界》用“沉思之春”“灼热之夏”“苦闷之秋”“忏悔之冬”作小标题,展现主人公逐渐成熟的过程。
(3)将材料分散在人的一生之中,以大的时间段进行间隔剪辑。如以环保为主题的《画家的一生》,其小标题分别为“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以画家一生中的四幅画为素材,巧妙地凸现了环保的主题。
(4)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如《一日三餐交响曲》的小标题:“晨曲”“午唱”“暮歌”,通过一日三餐的喜和忧,表现学生对“吃”的独特感受。
2.空间排列法
按不同的空间、地点安排材料。如《新世纪畅想》的小标题:“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
3.并列组接法
把材料以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环境的呼唤》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为小标题,分别揭示了“还老鸦一片美丽的葱绿”“还小河一片纯净的澄清”“还老马那片乐土”的环保主题。相似的还有“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之类的小标题。
4.音乐串联法
如《新学期的 DO RE MI》小标题“DO――多”,写作业多;“RE――赖”,写课外活动被占用;“MI――迷”,写班上来了竞争对手。这几个小标题,给平淡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动感。
5.颜色串联法
如《寝室三色》从氛围入手,“红色――兴奋不眠夜”“灰色――时时心无奈”“黑色――夜深人静时”,三个小标题给人一种井然有序、情景交融的美感。
6.情感串联法
《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分别以“喜”“怒”“哀”“乐”为小标题组接现代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类似的还有“酸”“甜”“苦”“辣”等。
7.形状串联法
《我与京信同成长》分别以“多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小标题,写“我”从初一至初三由懵懵懂懂的顽童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的过程。
8.层层递进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作文,总感到无话可写。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课外阅读少、缺乏留心观察生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怕麻烦。检查教师的教案,发现作文指导廖廖数语,只是几条筋。有些文题,到底该怎样写,怎样指导,教师都没底,况且学生乎?因此,我认为作文指导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学生才有收益。
一、引导学生观察要“细”
文章来源于生活,平常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积累素材。作文指导不要局限于教室指导,要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可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如写“校园春色”,可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花坛边,学生边观察,教师边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必然作文兴致高,想象力也更丰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先指导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然后让学生细致观察。可先总述“校园春色真美”,然后从不同方位、不同顺序,具体观察花坛里的迎春花、一半红、海棠花、向日葵等多种花的形态和颜色,闻它的气味,摸它的叶和花。把观察到的情况和感受具体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
二、指导学生读书要“精”
清代著名学者袁牧在总结自己年轻时的读书教训时提出:“泛观而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就是说,广泛游览而没有精选,莫过失在于:虽然读书量大,却很少掌握要领。投入多而产出小,这不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吗?读书,精选很重要,读书之根本就是要知其理、明其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精读文章的名词佳句,欣赏其写作手法。如学习《林海》一课,要学生弄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之意;学了《桂林山水》,要精读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句:“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从中学到运用比喻句,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多看有关的课外书,从中吸取营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定会有提高。
三、诱导学生想象要“深”
小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看过、听过的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具体就行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记叙的过程中还可诱导学生加上一些议论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深刻感人。
有个教师布置学生写日记,学生说无什么事可写。他随机伸出一只手说:“就写我的手。”并诱导学生从他的手上展开想象。于是有的写:“老师的手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有的说:“一双枯瘦的手,一双有力的手”等等;“从老师的手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非常勤劳”;“老师非常清贫,非常节约,把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爱护学生”,……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诱导得法,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不再干巴巴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在“导”字上下功夫,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差的现象就可以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