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语文

人教版语文

时间:2023-05-29 17:5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语文

第1篇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① 危言sǒng______听 ② 眼花liáo_____乱

③ 根深dì______固 ④ 阴谋guǐ_____计

2.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3.古诗词默写(6分)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集中写出李白送孟浩然时留恋、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 》。

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2分)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名著中的人物名称补全下句。(2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____________三调芭蕉扇。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____大闹五台山。

二、阅读与分析(30分)

母 鸡

①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他三分。

⑦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变化的语句。(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中的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你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母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苹果皮

①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

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答道:“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时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拿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 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 “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在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 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两个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简要说说“美好的心灵”的含义。(3分)

第2篇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 )人心脾 面面相觑( ) 化险为yí( ) 千jūn( )一发 倾诉( ) 张冠李dài( ) xuàn( )丽多姿 zhuó( )尔不群 盘根错jié( ) 奔腾喧xiāo( )

2、默写。

①不积硅步,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_____________,万里人未还。

⑤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弓。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

3、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在各城市中展开,如果让你从田亮、张艺谋两人中推荐一们作西安站的火炬手,你会推荐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练习。

上帝咬过的苹果

上中学那会儿,班里有个同学叫苑小贵,手脚都不大好使,走路往一边顺,说话也像是嘴里含了块糖,呜噜呜噜的。据说小时候得过什么病。排座位时,年轻的赵老师指了指我的座位,让他坐我身边。我皱着眉头往一边让了让,他鸭子摆一样晃到我身边,坐下,嘴里还呜噜着问我第一节是什么课。我没回答他。我没回答也,从彩笔盒拿出了一支黑笔,在桌子中间画了一道“三八线”线,苑小贵瞅了我一眼,再不吭声了。

开始有淘气的男生还喜欢逗苑小贵说话,学他走路。三五次后,苑小贵便不再回答大家的问话,对学他的男生也不再理睬,他变得很沉默。我们能听到他说话,只是在赵老师的数学课上。赵老师似乎很喜欢苑小贵,有证明题,总是先提问他。苑小贵答得很慢,有时老师没听清,还要再仔细地追问一遍,我听得直皱眉。一天下课,我终于忍不住说:全班不只你会回答问题,你就是再显摆这题你做得漂亮又怎么样呢?旁边有同学附和着,苑小贵的脸恨不得藏到桌子下。我很得意,觉得自己很有勇气,说出了大家都没敢说的话。

一转身,我看到赵老师愤怒的眼睛,她拿了讲台上落下的教案,说:林裳,你跟我来。站在赵老师的办公桌前,赵老师的脸变得很平静了。她没提刚才教室里发生的事,而是说:周一的班会课你来主持吧。主题我给你提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我和同学们经过认真策划,在班会课上,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和困惑,学习那么好的梁群原来常常会失眠,害怕考试考砸了。体育委员最怕的东西居然是毛毛虫。还有我,总是说话特别刻薄,得罪人无数……

赵老师说:你人认真听过苑小贵同学的解题思路没有,大多数时候,他的思路是跟大家不一样的。尝试着去接受别人身上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你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也会被别人接受……

我看看低着头的苑小贵,

4.请用简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策划班会课?由此可以看出赵都是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本文,请写出一句有关友谊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说口香糖

① 口香糖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出一些新功效。比如“药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出来。此外,口香糖对人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香糖有三个原因: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其二,解除紧张感;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②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交织的,因为它已成为一个环境问题。城市中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③ 口香糖的黏性是源自成分中的胶基物质,它大约占1/4,也是咀嚼后剩下的部分。这个基质成分对口香糖的弹性、可塑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早的胶质取自于植物中的树胶,现在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酸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黏合性,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拿它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为什么地上的口香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

8、文第①段介绍了口香糖具有的清洁牙齿,_________,强健脸部肌肉,_________四种作用。

9、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本文,你会对那些随地乱吐口香糖的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2、解释加点字。

①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___。

②贫者自南海还自:_________。

13、翻译句子。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第3篇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教学 改进对策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达到46%以上,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但是,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从内容上来说,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描写思想爱国之情,描绘美丽风景,寄托人生哲理等,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甚至反复默写,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毕竟,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增加生活化的选篇。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仅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诗歌,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科学整合选编诗歌。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增加辅知识提示。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笔者以为,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内外兼修,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学习方式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实践活动的指导。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学习中,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多样评价。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虽然反对考试,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掌声、眼神、手势等)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然后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多元评价。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过程评价。在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期中、期末各占25%,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这些评价,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多方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7.

②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第4篇

这篇关于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检测,是

电视 看报 拔河 操场 夏天 江南 漂亮 三、 读拼音,写词语。20分 mù hé dà tiān zi 树( ) ( )苗 ( )雨 ( )空 房( ) Yuè rén rén sì bā huŏ ( )亮 ( )来( )往 ( )面( )方 ( )光 四、 变一变,加一笔变成新字。5分 木—(禾) 人—(个) 大—( ) 了—( ) 十—( ) 日—( ) 二—( ) 五、照样子写词语。5分 粗——(细) 大——( ) 远——( ) 上——( ) 入——( ) 早——( ) 六、照样子填空。8分 1、(谷穗)弯弯 ( )弯弯 (荷叶)圆圆 ( )圆圆 2、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圆圆的 长长的 七、给生字找朋友,连线。10分 夏 漂 一 门 说 房 唱 下 绿 人

亮 口 座 色 屋 歌 雪 话 们 天 八、补充句子(把句子写完整)。9分 1、我要 2、小华在 3、 在天空飞翔。

第5篇

jīn sè bō lànɡ měi lì chūn huá qiū shí

yǐ jīnɡ mín zú gào sù zǐ xì yōng bào

二、查字典填空。(10分)

1、“粱”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时,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组成词语( )。

2、“陆”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时,应查( )部,再查( )画;“我”的部首是( )部,共有( )画,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 );“比”的笔顺是:( );“巨”和“层”都是( )结构的字。

三、比一比,再认真组词。(10分)

睛( ) 扬( ) 处( ) 已( ) 娃( )

晴( ) 场( ) 外( ) 己( ) 洼( )

四、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4个。(8分)

纟___ ___ ___ 讠___ ___ ___

宀___ ___ ___

五、照样子写一写。(8分)

例:许多( 许许多多)(4分)

高兴( ) 快乐( )

例: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1、小红是我的好朋友。(2分)

( )是( )。

2、北京真美啊!(2分)

( )真( )!

六、我会填空。(9分)

慈祥的( ) 绿色的( ) 难忘的( )

仔细地( ) 高兴地( ) 紧紧地( )

练 ( ) 养( ) 喂( )

七、填空组成新词。(9分)

一( )( )经 ( )( )不说 ( )心( )意

( )颜( )色 ( )( )云淡 ( )( )飘香

( )( )补短 揠苗( )( ) 名胜( )(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的图画,梨树挂起( )的灯笼,( )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 )的( ),高粱举起燃烧的( )

2、荷( )( )( )擎( )盖,菊残犹( )傲霜( )。

( )( )( )景君须( ),( )( )橙( )橘( )( )

3、夜深了,星星( )得眨眼,老师,( )吧,让( )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 )。

3、三横( ) 草头( ) 古月( ) 言午( )

双人( )。

九、我会阅读(7分)

热闹了一天的校园,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了。湿淋淋的操场,像闪闪发光的小河。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在河面上的点点花瓣。教师办公楼的灯光还亮着,从窗口看去,老师们还在忙着批改、备课。

(1)找出短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 )(1分)

(2)短文一共有 句话,写校园的第是 句,写孩子们的是第 句,写老师的是第 。(4分)

(3)写一句话送给老师 。(2分)

十、“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爱劳动,关心集体’”看了这句话你会为王宁鼓掌吗?假如你是王宁的同学,你会怎么说?写下来吧。(4分)

我会说:

第6篇

一、选修课教材的定位比较模糊

选修教材的使用是学生或者教师自由选择的,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却并非如此,现在基本上都是学校强行规定教授那些课程,甚至干脆全省统一选择教学的内容,比如说《湖南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用)》规定,湖南省的选修课共有五个系列,36课时,明确规定《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小说欣赏》为必须模块。这一规定,实际上将选修课变成了必修课,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当然,不同的省份对此的规定有不同的差异,但是基本上都在五六个模块左右,而且这些教学模块的教学工作必须在1.25个学年中完成。这就意味着必修教材的教学必须在1.75个学年完成。实际上,能够真正利用在选修课的时间非常少,高中一般为2.5个学年安排教学,现在的必修教材内容有很多,完成这些教学2个学年都比较紧张,在完成五六个模块的选修教材实际上不太现实。但是现在高考当中选修教材的内容却占了很大一部分,事实上将选修升到了必修的高度,导致教学时间矛盾比较明显。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废除关于选修教材内容教学的规定,让教师、学生能够真正根据教学及学习的需要选择选修的内容,这才符合选修教材的本质要求。同时,要适当的压缩选修教学的时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教学的联系性将选修的内容与必修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教学。

二、选修教材内容与必修教材的联系性欠缺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这一规定实际上就是对选修内容教学的一种基本的要求,但是规定也没有对如何选择选修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比较多,在众多的内容当中如何进行选择,现在的教材编制当中没有做出规定。选修教材应该是必修教材的一种补充、完善和深化,但是所选择的内容应该在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范围内。但是从选在的选修教材内容来看,很多内容超出了学生的学习现状、甚至超出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的范围,内容上片面的追求难度和深度,与必修教材的内容缺乏联系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当中,入选的文章当中有很多生僻字,这些生僻字一般很少人知道其真正的含义。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中,“藜”、“菑”、“啭”都是平常不大多见的生僻词,在该诗当中的意义,又不能单纯的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同时这些词语在古代汉语词典当中也属于比较少见的一部分,其难度比必修课当中的诗歌要难的多。同时,就目前必修课当中王维的诗歌当中选择的是朗朗上口的作品,而这种比较难以理解的与必修的内容实际上联系性并不大。建议在选修教材编制上与必须教材编著保持一直,包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保持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紧密联系,将选修课作为深化学生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要深入考察入选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避免或坚守超出学生理解甚至学习能力范围的内容入选,可以采取层级划分的机制,将教材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建议阅读、深化阅读等等,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具有针对性。

三、以内容的类型分类方式片面的割裂了不同题材的联系性

在改革之前,选秀教材的内容是综合编写的,不同体裁的内容汇集在一本书当中。但是改革以后,现在的选修教材是根据体裁进行分类的,根据体裁的不同将选修课的内容分为十六册,包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影视名作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等。先不说这种分类方式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性,只看这些选修教材内容之间就缺乏联系性,体裁的专门化学生难以从不同体裁的内容当中,寻找到知识的联系点,也不利于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当中进行联想、深化理解。更重要的一点事,这种专门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种体裁的阅读和学习当中时间长了会感到厌倦,这是知识的外在形式如果一样,会带给学生疲倦感,对于学生思维的刺激性会明显的降低,即便是学生比较喜欢这种体裁的文章,也很难长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一些模块的设计本身与整个选修教学联系性就不是很大,这些模块与其说是语文教材,还不如说是一种应用能力培养方式。比如说《演讲与辩论》,这部分内容高考考查的几率并不大,更重要的是与其它选修内容上基本上没有联系,不论是演讲还是辩论,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之上的,而这并不是几节选修课所能解决的,需要学生长期的进行演讲与辩论的练习,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建议在今后的选修教材改革当中,依然采用原来的综合性的编著方式,这样能够利于学生在不同体裁的内容当中进行选择,也保持不同体裁内容上的联系,避免学生出现学习的疲倦感,保持对选修课浓厚的兴趣。总之,现在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需要编纂者的重视,在今后的选修课教材编著当中采取合理的方法修正,或者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编著方式。

作者:万昌凤工作单位: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

第7篇

课间或活动课时和孩子们做一些小游戏,让他们有话可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鼓励学生将书上的或课外学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在写作时运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5人,男生29人,女生16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2)班现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3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0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0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2、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4、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所提出的问题,力求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对此,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或单一的评价尺度,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给予肯定。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5、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七、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学期,我将着力研究二年级学生写作的培养。研究步骤如下:

1、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孩子写话。

2、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孩子读好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3、每单元的写作训练,认真实施、批改。

4、坚持写日记,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3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2)班共有学生35人。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材分析

1.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春天里的发现;

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本册共有32篇课文。

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3.“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4.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

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个字,会写3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4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3个)。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五、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个生字,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4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孩子们聪明、懂事、活泼,我非常喜欢他们。学生们经过快两年的入学学习,他们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学习习惯养成也较好,能够自觉完成作业,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言。但也有个别学生养成习惯不好,本学期继续进行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各展所长,更好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28篇精读课文和4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31myhome.com/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继续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生词。会用标点符号写出通顺的话,培养学生朗读的技巧,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内容安排。

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实效性。

2、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的六认真工作。

3、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变让学生接受学习、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敬业精神,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课前精心准备课件,吃透教材,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及时反馈。

5、做好学生的课外辅导和补缺补差工作。

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加强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平等的鼓励和帮助。

6、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组织好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7、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8、根据当前教改形势,结合班级实际,努力进行课堂教学的推陈出新,屏弃以往不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做法,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带入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

9、注重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坐,写姿势,并且培养学生能专注做事的好习惯,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10、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互帮互助教育模式,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11、认真做好单元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祢补。

堵绝学生吃夹生饭的现象,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1--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4课时

第五单元12--14课时

第六单元11--13课时

第七单元12--14课时

第八单元12--14课时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5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全册课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册认识的字45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2.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3.复习、巩固识字要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进行。

如;做组词、组字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4.在识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一些。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2.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3.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

1.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

2.学生交际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的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3.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学生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家长为职工的很少,多数经商,物质生活一般,少数家庭特别的富裕。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习惯和意识单凭校园的要求收效甚微,需要去的家长的支持、协作。

本学期要加强家访,加强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管理,加强家长和班级的联系,加强对学生即时成长研究。

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及记字的能力,初步懂得和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办法,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经过一年级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互助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在学习时能够互通有无,掌握起知识来较为容易,多数同学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及进行运用。但是在学习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不足,如形近字易混,个别易出错的生字,虽然教师在课上进行了强调,但是作业中仍然有出错的现象,说明学生不够认真,另外在写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标点符号,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而写话时,如何将语言化为文字,也需要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识字1、课文1—3课

13

课文20—21课、语文园地五

2

课文4、语文园地一

14

识字6、课文22—23课

3

识字2、课文5—6课

15

课文24—25课、语文园地六

4

课文7—8课、语文园地二

16

识字7、课文26—27课

5

国庆节放假

17

课文28—29课、语文园地七

6

识字3、课文9—10课

18

识字8、课文30—31课

7

课文11—12课

20

课文32—34课

8

语文园地三、识字4

21

语文园地八、自读课文

9

课文13—15课

22

期末复习

10

课文16—17、语文园地四

23

期末复习

11

期中复习、期中测试

24

期末检测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教版;传统文化;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0901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是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M而和谐、茁壮发展的需要。人教版教材作为目前流行范围较为广泛的教材版本,其影响不容小觑。因此,通过分析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优势,可以为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科学、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一、传统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

纵观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于积极纳入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小学一年级上册选取了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静夜思》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该诗运用清新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其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自此成了中华民族抒发思乡情感的经典佳作。再如,四年级下册选入了《文成公主进藏》一文,主要介绍了唐朝文成公主历经千难万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意志抵达,最终与松赞干布完婚的故事,特别强调了文成公主进藏给带来了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对这一传统历史文化故事的阅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视野,丰富历史学识。又如,五年级上册收录了陈慧瑛的代表作《梅花魂》,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魂”指的则是梅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通过对该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这一意象,这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意象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可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营养。

二、传统文化内容符合时代特征

只有符合时代的才是先进的。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背景不符的封建糟粕。这就要求教材编订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性的扬弃,合理继承、发展其中符合时代的先进文化,如此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之道。而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建构传统文化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以《三字经》为例,其中既有引导人认真学习、奋发向上的内容,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有提倡孝顺父母、谦和礼让的内容,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但也不乏一些消极的糟粕文化,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就过于强调“三纲”,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一消极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统治者加注在被统治者身上的沉重伦理道德要求。很显然,此思想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时代背景。鉴于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舍弃,仅仅选取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运用更多积极、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内容有着多样的呈现载体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收纳了众多丰富的传统文化,更借助众多新鲜有趣、趣味生动的载体加以呈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特定的传统文化。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端正的环保价值观念。在单元结束后的扩展性活动中,更是以故事的形式对“竭泽而渔”这一成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既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竭泽而渔”的内涵,更使学生由此及彼地认识到,人类若是不顾及长远利益,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注定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再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匆匆》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教材便以阅读链接的形式向学生补充了《明日歌》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该诗简单直白,意蕴却极为丰富,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体会到古人价值观念的同时,牢牢树立起“今日事,今日毕”的时间观念……

不难看出,以多样的载体加以呈现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突出特色。

第9篇

关键词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知识结构 改进方向

一、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含义

“教材知识结构”在教材研究领域尚未有一个清晰定位的概念,从现有文献研究来看,关于教材只是结构的定义,主要有:教材知识结构是指“在学科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任务或课程目标选择符合需要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并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多个小系统组合而成,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而言,主要是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小系统组合而成的。因此,考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知识结构,需要对以上四个部分分别进行考察:

1.“阅读鉴赏”版块的知识结构

“阅读鉴赏”版块,是将相同文体的文章归在同一个学习单元之中。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文体的系统学习。高中语文教材各册主要文体分布如下:

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体分布我们可以看到,该教材主要涉及“文学性问题”和“实用性问题”两大类问题,前者占比百分之八十,后者占比百分之二十,显而易见,实用性文体所占比重远远低于文学性文体所占比重,高中语文教学的倾向性就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对实用性文体重视不足。但是,新课标明确规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体,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粘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这一版块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数量居多,陈述性知识贫乏;

(2)陈述性知识过少,导致程序性知识贫乏;

(3)“阅读鉴赏”版块中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知识要素选择

2.“表达交流”版块的知识结构

“表达与交流”板块分为“写作”和“口语交际”两大部分,我们需要对它们的知识结构分别进行考察。

(1)“写作”版块的知识结构。写作作为一种言语实践活动,其最重要的知识应该是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展开写作的一系列步骤、方法、序列等,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对象,要求具有不同的写作知识。这一板块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陈述性知识明确,但含量相对较低;第二,程序性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够完善。

(2)“口语交际”版块的知识结构。“表达与交流”板块中的“口语交际”部分,主要涉及到“朗读”,、“演讲”、“讨论”、“辩论”、“访谈”五种口语交际专题。这一板块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一,陈述性知识明确、清晰;第二,程序性知识指导性较强。

3.“梳理探究”版块的知识结构

采用“集中编写”方式处理语文知识的“梳理探究”板块,类似于以往教材所采用的“附录”,但是又不尽相同。以往的“附录”只是将相关的知识进行静态的描述,和盘托出。而“梳理探究”,总是在静态陈述性知识介绍之后,设置相应的“梳理应用”,使得静态知识能够被应用起来,以达到知识的活化。

4.“名著导读”版块的知识结构

“名著导读”板块的知识,无法具化为知识点,每一个名著导读,均是一个知识块,属于文化、文学知识的范围。对其的知识结构考察,无法深入每一个名著导读专题内部。我们只能从大的方向上对其进行把握。从涉及到的文体来看,小说较多,而缺少诗歌散文方面的导读设置,从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个角度来说,“名著导读”的设置稍有欠缺。但是总体而言,名著导读的设置,起到了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课外名著的选读起到了一定的方向性指引。此外,从模块内部来看,每一个模块均有两部名著导读:一部中国的,一部外国的,它们均是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一中一外,从搭配上来说,比较合理。由上分析可知,作为辅板块的名著导读,其设置是有效的。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结构的完善方向

1.“阅读鉴赏”版块知识结构改善方向

从上文对“阅读鉴赏”板块知识结构的分析中,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改进:①课程内容的开发。即课程目标内容化,提供比较切实的课程与教学内容。②教材呈现方式的变革。即课程内容教材化,使语文课程内容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和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得以具体的显现。

2.“表达交流”版块知识结构改善方向

“表达交流”分为“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写作板块的知识结构要谋求改善,需要加强“写作中”和“写作后”两个环节的程序性知识的建设。在此,再借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中的写作设计来说明。此教材提出“在知识正确、适用的前提下,写作单元的教材编写,主要考虑所提供情景对教学的有效触动,知识的过程化体验,教学展开的线路及活动设计在课堂中的可操作性。”在写作设计中,教材凸显了以过程为导向的写作指导。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2]刘森.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第10篇

一、人教版古诗词选文的优点

(一)选文方面的优点

题材、范围、体裁的广泛。其中选编设计了多种题材。写景、乡愁、人生哲理、咏物、爱国诗歌、时令节气、情感等多方面。比如《静夜思》代表乡愁,《题西林壁》揭示人生哲理,《赠汪伦》歌颂友情,等等,不甚枚举。这些古诗的选取,有的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志趣;有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开启他们的思考;有的培养学生对珍贵的情感的重视,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心智进行了很好的教育,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泛。人教版选择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古诗词。除了两汉时期没有,其他时期都有内容。在以唐宋两代为主的基础上,还兼顾到其他时期的古诗的选编。比如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先秦诗歌《采薇》、清代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给学生展现不同时代的诗词,增加学生的视野,提升学习的兴趣。

体裁广泛。古诗文的选择上主要是七绝和五绝,这些内容的安排,能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易于记忆和背诵。除此之外,还加入了词和古体诗等体裁,既注重了选文的典范性也注重了体裁的完备性。

(二)选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古诗词文中既有五绝也有七绝,前者学习教容易,后者有一定难度。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重在对其兴趣的激发,才能提升教学成绩。因此,由五绝到七绝的安排体现了由易到难,难度适中的原则。特别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

二、编排方面的优点

1.在古诗词的编排上,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首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五绝,在五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再进行七绝的教学,随着年龄的上升以及经验的积累再学习词和古体诗等,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的发展规律。同时,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配以精美的插画,让小学生能通过画面直观地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斑斓的图画中得到激发,让他们的思维也随着画面放飞。

2.每个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与古诗词的主题相符合,如小学三年级的上册,《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景致,也在思想上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

3.为学生创造了不同的练习模式,注释的详细。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了很多的练习模块。“读读背背”、“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展示台”等,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而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古诗词注释这一块,也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选文方面的建议

1.题材比例方面有待均衡。比如,小学阶段的关于亲情的诗歌仅占古诗词总量的百分之三点二,友情的诗歌只有6篇,爱情诗歌则没有。人教版小学阶段主要是描写景致以及游记的古诗词。如果增加亲情、友情的比例,将对学生的情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选择关于爱情的诗歌,比如《迢迢牵牛星》放在6年级的学习课程中,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心智成熟一些,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的价值观。

2.教材的选文范围适当地扩大。虽然现有的教材范围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还是遗漏了一些精华的古诗词。诗经、楚辞等有其独特的魅力,由于较长,可以采取节选的方式,主要是感受其中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精神。

3.各类题材有待均衡。在人教版中,七绝占总体的比例约百分之五十九,而五绝是百分之十四,这样的安排,明显就提升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应该更加均衡比例。另外,曲和词的选择都较少。这样对学生对词、古体诗和曲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不能形成整体的把握,不能了解其全面的艺术内涵。因此,要加大曲和词以及古体诗的数量,从而使整个的比例均衡。

四、编排方面的建议

1.加强编排形式的多样性。人教版主要是将古诗词作为单篇的课文来进行编排,而引用古诗词的课文就很少。仅仅只有《给诗加腰》、《诗中的秋》两篇。如果能增加古诗词的引用,就会给学生学习古诗词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环境。

此外,在编排上还应该注重古诗词作为单元单独进行编排的方式。可以将古诗《望洞庭》词《清平乐?村居》、曲《天净沙?秋思》、诗经《采薇》等描写风景的古诗词放在同一单元。这样就加强了诗歌的学习。

2.古诗词的练习的设计应该多样化。虽然在古诗词的练习形式上有四种模式,但是相比现代文的阅读,它的练习模式就少了很多,因此对古诗词的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可以再古诗词的课后练习中增加“阅读链接”,来扩充古诗词的学习。“交流平台”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对古诗词学习的心得的交流,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第11篇

摘 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古诗词一直都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针对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总结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重要意义;教学规划;语文成绩随着近几年来古诗词内容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多、题型越来越复杂,单纯的背诵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语文教学了,初中古诗词语文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由于本身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不是很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以至于造成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仅仅依靠单纯的背诵就可以在古诗词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能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内涵,更无从了解古诗词创作形式,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利用自身的能力去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制订由浅入深的教学计划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定的古诗词,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进行由浅入深式的教学。可以适当将语文课堂的教学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之前去自主的查阅作者资料和背景资料,找出曾经学过的该作者的诗词进行分享,并根据诗词内容去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助式学习,教师在一旁予以适当的指导和总结。例如,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王维相关资料的查询,联想起自己曾经学习过的王维创作的其他诗词,同时进行诗词相关背景资料的查阅,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和文中人物的关系,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情景表演,加深学生对古诗和作者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也要强调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传统的背诵和默写,学生在学习、了解古诗词的内涵之后进行背诵和默写,会更进一步加深其对于古诗词的印象。同时,现阶段语文中考试题里也有大量的古诗词默写题目,因此,良好的背诵、默写能力对考试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古诗词教学认知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设计特征及问题:以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

第12篇

论文摘 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助读系统又在教材内容中占重要的比例成分,具体在教材中可以把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提示类、图像类、附录类、练习类这么五大类。然而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其错在的优点,对语文课堂中的双主体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研究更新修改。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助读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材的生命力,其作用不可小觑。那么究竟什么是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哪些体现?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助读系统?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这里就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助读系统概况

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读解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顾黄初先生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中评助读系统的作用:“如果说,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出声的教材’(音象教材除外)那么这位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主要渠道是导学材料。”所以可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分为哪几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具体有哪些体现?

二、助读系统在教材中的分类及具体呈现

在前人的助读系统分类基础之上,又经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研究,我将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分为以下五类:

(一)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等。

(二)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如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用建议性话语提出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三)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如第三册《过秦论》一课中的“秦灭六国示意图”,清晰直观的呈现了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秦灭六国的全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附录类:比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的信息链接。如第一册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附上了一个“贾府人物关系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人物关系相当复杂,如果不是熟读《红楼梦》一般人不会弄请楚其中的人物关系,所以附上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表有助于学生们的阅读。还有第四册第一课《窦娥冤》,它是元曲,同学们可能对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文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术语,所以编者在课后链接了关于元杂剧中折、楔子、本方面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五)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练习题本应属于教材系统中的练习系统,但是各个系统都应是相通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练习这一设计同时就是很好的助读系统,二者有交叉的部分。如第二册第一课《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列出来很多的名家之言,意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助读系统的优点及对课堂双主体的的作用

助读系统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颁布也明确的指出了对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首先完善助读系统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日益加强,课标中也有写到“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这样的课程标准也就要求加强教材的自学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完善助读系统符合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由于语文这一学科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课,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凭借助读系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是宏观的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完善助读系统的必要性,那么究竟助读系统有哪些作用,多我们课堂学习的双主体的有效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一)助读系统对教师主体的意义

1、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明白教学的统一要求,作为教学参考。编辑说明是全书的结构编排与内容整理,单元提示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利于教师对全书的整体把握,使教师的备课与讲授有章可循。

2、减轻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如课文下面的重难点字词的注释、背景及作者简介,还有课后部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转贴于

(二)助读系统对学生学生主体的意义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利于引领学生渐入佳境。(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像助读系统,包括插图、图表、音像、多媒体课件等视听觉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一册第十一课《包身工》一课中的包身工形象再现,更多的体会到包身工生活的无奈与潦倒,让同学们真切的了解包身工这一社会特殊的不被人们重视的群体。(2)提示性文字对所学内容点拨,练习发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趣质疑,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如第三册第三单元提示,“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3)资料附录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再次补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梳理。(4)运用引发式语言,亲切活泼、富有感染力,如每册书开始的编者之言“致同学们”,图画色彩丰富,语言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同学们在积极的状态中了解到了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的内容及进度安排。

2、助读系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些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独立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阅读材料、思考质疑,从而总结得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获良好的自学语文的能力。如第四册第二单元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2)为学生预习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习惯。如第一册第三单元提示“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带着问题阅读。

四、助读系统现存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以上就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的作用与意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研究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提示,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没有了课文提示,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究竟课文提示删去是否是合理之举?(2)插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但是教材中的插图类型过于单一,而且与文本的关联度不高。如第四册的《辛弃疾词两首》这一课的文中插图与这两首诗并不是联系很大,所以完全可以删掉或者换更适合的插图。(3)练习不新颖,目的性不明确,练习的设计缺乏差异性与针对性,如《荷塘月色》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不同单元不同题材,课后习题竟然惊人的相似。(4)注释部分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尽量避免当注未注、无需注却注的情况出现,要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余地,要有保留,不需要注得面面俱到,否则会削弱了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指导作用。(5)附录类,知识短文的链接可以更丰富些,信息更新及时些,由于高中生学习状态非常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品读经典名著,若知识链接部分扩展的内容丰富会对他们的信息量增加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与建议,在这里提出来可以思考一下,当然每套教材的编排都是经过读者精心的安排的,时代在发张着,课改在进行着,我相信我们的教材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致,助读系统的作用会有更大的发挥,同时四大系统的衔接与安排也会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解读(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