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亲情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充满装饰的诗歌,它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让你目瞪口呆,通过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余秀华的伯乐沈睿,用最真挚的话语述说着余秀华和她的诗歌。
写诗时我才是完整的
2015年年初,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病毒般蔓延”,余秀华被许多人熟知。这让她既兴奋又惊讶,没想到自己能被那么多人喜欢。紧接着,《摇摇晃晃的人间》和《月光落在左手上》两本诗集又相继出版,余秀华感叹说:“没想到梦想能够成真。”
出版作品是余秀华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写诗的余秀华内心是孤独的,没有想要被人发现,没有想要被人熟知。孤独的创作,孤独的生活。而对于孤独,余秀华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只是写我自己的诗歌,不孤独是写不出来诗的,它是我心理的一个常态。”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区石牌镇横店村,她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先天性脑瘫,这让她走路不稳、手发抖、说话口吃,给学习、工作、婚姻都带来了影响。余秀华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没有向命运屈服,并一直不断地挑战自己。
余秀华说:“对我而言,只有在写诗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然而余秀华的创作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还在上学的时候,她就喜欢文学,各种世界名著被余秀华翻看过了很多遍,《悲惨世界》《呼啸山庄》《堂吉诃德》等都是余秀华所钟爱的文学作品。
2003年,余秀华收起游戏的态度,开始认真写诗。2005年,余秀华第一次将自己的诗用信封装起来,邮寄给《钟祥日报》,没过多久,诗歌就发表了。但她从不会把稿子给别人看,她说:“那里懂诗歌的人太少,而且我觉得诗歌是诗人化的东西,本来就不是给别人看的。”“那里”指的是她的家乡,湖北省钟祥市横店村,余秀华很少跟邻居、家人们谈诗歌,“人家都不懂诗歌,你和别人谈这个,别人也会当个玩笑一样”。
余秀华诗歌的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此时,学会上网的余秀华也开始接触更丰富的网络世界,在其中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学习知识,当然,更偏爱的还是诗歌。余秀华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大量粉丝,成名后,粉丝一夜之间从200余人上升到2000人左右。这时,她知道自己会被更多人所熟知,然而真正理解她诗歌的人却并不一定很多。她说:“懂我诗的人,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两个,写诗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
破茧成蝶
成名之后,余秀华本身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关于余秀华的诗,网络上有很多评论,她的作品行文质朴、感情浓烈,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迅速被人熟知与谈论。过人的文字天赋加上身体残疾,更使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成了热门话题。然而成为焦点的余秀华同时也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余秀华说:“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这样会把诗歌给推到后面,把身体(残疾)推到前台,把苦难放在诗歌前面是不对的,本末倒置了。我不喜欢别人给我贴标签,‘脑瘫诗人’‘农民诗人’等,任何标签都有局限性,而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写的诗也是不一样的。我不回避‘脑瘫’的事实,但希望人们更多去关注我的诗。”
2015年1月28日,有消息称“草根诗人”余秀华被选为钟祥市作协副主席。但在余秀华眼中,市作协副主席只是个虚职,而是否会利用自己这个身份为诗歌发展助力,她更是想都没想过。“我的生活仍然平淡。”余秀华说道,“我只希望我的诗歌能够越写越好,其他的我不很在意。”
【摘要】郭沫若和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两位出类拔萃的诗人。浪漫是他们的个性,然而浪漫在他们的笔下,得到的却是不同的诠释。两位诗人把自己对浪漫的独特体会通过优美的诗歌表达出来。郭沫若的浪漫是一种狂飙式的革命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崇高美,大胆运用想象和象征来抒发内心火热的激情。而徐志摩的浪漫主义温柔而优雅,带着淡淡的忧伤。他的诗歌创作中的音乐美和灵性美为诗人的浪漫作出了最好的阐述。
【关键词】郭沫若;徐志摩;浪漫;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7-02
郭沫若是中国文坛上的彗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是绚烂卓著的。他开拓了诗歌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下新诗史中辉煌的一页。在郭沫若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创造社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人特质。他的诗歌主观色彩浓烈,喜欢用神话题材,大胆地运用想象与夸张,风格豪放不羁,酣畅地表达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志摩是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是一个带着一身浪漫情趣的诗人,在寻求单纯的自然美中体现了诗人洁美的灵性。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他的诗歌轻灵飘逸,同时注意对诗歌意象的经营与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韵律之美。郭沫若与徐志摩,同为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朱自清先生就曾经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们的诗歌一样是对美的追求,一样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浪漫情怀,然而这种关于浪漫的诠释,这种诗歌美的形式,却又是这样地截然不同。本文将结合他们的思想与诗人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色来作一粗浅的探讨。
1 思想上不同的来源
郭沫若早年曾留学日本,1918年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学医,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受布鲁诺,斯宾诺莎泛神论思想影响。泛神论认为:“本体即自然,神即自然”,神是非人格的本源,但这个本源不在自然界以外,而是和自然界等同。“泛神论”是一种哲学学说,它在斯宾诺莎那里,实质上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封建和宗教的斗争中,泛神论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1]由于民主思想和进步文学的鼓舞和影响,郭沫若深深领悟到:在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在进行改革社会的斗争中,文学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巨大力量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一九一九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些伟大的革命运动,都进一步地激励了郭沫若的革命炽情。郭沫若是和我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一登上文坛,就显示了诗人和战士的勇猛姿态。1921年8月问世的《女神》中凝铸着的作者诅咒黑暗社会、反对传统制度的思想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地;而对新社会的憧憬,对黎明的渴望和战斗的炽情,也达到了沸燃点。因此,郭沫若是带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倾向踏上文学道路的,他的《女神》是引发黎明的火炬,是呼唤暴风雨的海燕。《女神》充满着渴望光明、自由、民主的激情。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来源,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徐志摩的思想之“杂”,几乎近于杂乱无章的地步。徐志摩自己对此也直言不讳,声称他的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如果从现象着眼,我们发现他的世界观确实很难纳入某个确切的思想体系,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罗素的基尔特主义、萧伯纳的费边主义、尼采的超人主义哲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观和“衣裳哲学”、泰戈尔的人道爱、哈代的悲观主义等等都在徐志摩那里占有各自的位置,他的世界观就想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杂烩。[2]然而我们发现,执着地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是徐志摩思想的核心。因而他的艺术追求是充满博爱性灵的艺术,充满具有人的灵性的艺术。在徐志摩的思想体系中,“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结构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志摩一样赋予“爱”以万能的力量,对“爱”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虽然在徐志摩的笔端,“爱”常常表现为男女间的“恋爱”和“亲情”,但实际上,他的“爱心”有着相当宽泛的内容,这就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徐志摩就是这样,企图用“爱”来扫荡侵占人们心灵的一切卑琐和庸俗,他以“爱”为基石,开始一砖一瓦地营造他的理想世界。正是因为郭徐两人在思想上的不同,才决定了他们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虽然同样是对美和自由的讴歌和赞颂,同样是对于浪漫和理想的追求,但两位诗人却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郭沫若情感的释放是那样的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他的浪漫,是一种狂飙式的革命主义精神。徐志摩的诗歌是精巧的,带着诗人优雅的气质。他的浪漫是温柔的,缓慢的,像是宁静的湖面,漂浮着淡淡的哀愁。
2 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
提到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女神》总是不会被忽略。《女神》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新诗发展史上一个新的丰碑。“五四”的时代精神和诗人的革命理想,赋予《女神》的浪漫主义以雄健的风貌和丰实的基础,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又有效地佐助了《女神》革命内容的成功展现。郭沫若曾经说过:“海涅的诗丽而不雄。惠特曼的诗雄而不丽。两者我都喜欢。两者还不足令我满足。”[3]而他的《女神》,则是汲取了当时中外进步诗歌的精粹,创造了应时而需的雄丽诗风。
郭诗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人将浪漫主义的想象和象征主义的笔墨融为一体,使他的诗在动人心弦的音律中来诉说诗的美学情愫。在郭诗中到处可听到诗人浪漫想象中闪烁着奇异美的火花。如《凤凰涅整》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情怀,通过象征的笔墨寄寓了诗人的理想。而《女神》中的想象力,更是雄伟而壮阔的——宛如生成鹏鸟的羽翼,展翅万里,遨游太空,环顾宇宙,吞掉一切;也似雷电般驰骋闪耀,九天般变幻多端。诗人借助这种大胆的丰采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在黑暗的旧世界预见光明、美好的新世界,在艰苦的搏斗中窥测到胜利的未来。“要如火山一样的爆发”,“要如暴风一样的召唤”,要“把一切的腐败的存在扫荡尽,烧葬尽”。诗中这种神气绝妙的想象,生动地具现了《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在《女神》中,诗人将主观抒情的浪漫主义激情,熔铸于奇特象征主义的笔墨中,从而给广大读者送来色彩斑斓的鲜花。从此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走进了诗坛,给中国新诗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56.2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23-01
中国一直都被称为“诗的王国”,韵律优美,铿锵有力的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国最值得骄傲的文化瑰宝。因此,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特别是那些经典的诗词背后还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是要做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于诗词的感受力和热爱,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特点有效果的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背诵古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于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有自己的如下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利用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
通常在学生早读的前几分钟,我会安排学生背诵一首诗词,首先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环节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其次,早上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好,好没有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记忆的效果比较明显。
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段,利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一首新的古诗,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又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确实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
而且对于诗词的选择也要尽量的选择一些有经典性的篇目,通常我会选择唐诗宋词三百首中的篇目和一些主要诗人的重要作品,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等等的诗词,还有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而且在最初的阶段,对于诗词的选择往往是比较容易理解而语言韵律也相对比较优美的诗词,用来提升学生对于诗词朗读和背诵的兴趣。
比如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我让学生诵读的是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对于学生来说这首诗没有多少的生字,容易识记,而且通过字面的意思也能比较透彻的了解诗歌的主要大意就是男女之间的思慕之情,容易理解。而且读起来韵律和谐,也有一种美的感受。
二、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具体说来,这个目标性就是指为学生规定古诗背诵的任务,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的任务,但是缺少监督性,背过的篇目不检查,也不复查,因此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的诗词,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高,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主要问题。
比如,上面说的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一个评估。这个评估即使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加强重复记忆,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的测试,不仅要涉及到默写,还要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深化复习的内容,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就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诗词进行一个总结和不停复习,最终将诗歌记牢。
而且这种背诵的任务还要落实在笔头上,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加的明显。而且将诗词写下来也是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老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也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作用。
三、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
老调长谈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这句话应用在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正确,如果老师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加顺利的完成,课堂的氛围也会非常的积极和活跃。如果老师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学生的听课效果不佳,教师的教课过程也会痛苦万分。因此,精心的设置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对于古诗的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诗词的写作往往都有一个“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这个写作背景讲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知识积累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静夜思》的过程中,我就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作者的相关写作背景,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再者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四、保持课堂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课堂学习不是几分钟而是四十分钟,怎样在这四十分钟内保持住学生的兴趣,才是对于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为了坚持不断的的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利用诗歌的内容或者诗歌营造的情境来做文章。
比如在学习孟郊的《慈母吟》时,我首先让学生集体将诗歌朗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诗歌的大意,当然这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题目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就是对于母亲慈爱的一种歌颂。然后根据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诗歌内涵,我提问学生在自己的诗歌积累中还有没有类似歌颂亲情的作品。学生会想起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歌。
城上斜阳画角②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③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④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⑤。
此身行作稽山⑥土,犹吊遗踪一泫⑦然。
【注释】
①沈园:故址在今浙州绍兴,今已修复。 ②画角:绘有花纹的角。角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管乐。 ③惊鸿:惊飞的鸿(一种水鸟)。鸿飞动时,姿态优美,古人以之比美女。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这里作者用以比喻其所怀念的亡妻唐氏。 ④梦断香销:比喻自己过去生活的消逝和唐氏的死亡。 ⑤绵:这里指柳絮。 ⑥稽山:会稽山,在绍兴。 ⑦泫然:流泪貌。
【赏析】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构成了一个诗歌系列。陆游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诗风豪迈,但是在抒写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方面,也极尽儿女之情的缠绵悱恻。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特别是唐婉的早逝,给陆游的一生造成了极大的情感创伤。因而即使是到了晚年,陆游对往事仍然难以释怀,《沈园》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第一首诗,“城上斜阳”,点明了傍晚的时间,惨淡的斜阳映衬着沈园,为我们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以此作为全诗的背景。除了视觉上的斜阳惨淡之外,还配以听觉上的“画角哀”,加深了悲哀之感。在唐婉郁郁而终后,陆游多想再看到她的容颜。但这只能是空想,甚至沈园的景物在时间的流逝中也不复依旧。虽然旧物不再,诗人还是试图找寻以前生活的点滴痕迹,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这样的旧情旧景却只是引起诗人更多的哀叹。当年的唐婉就如“翩若惊鸿”的美丽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两人分开之后,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鸿已一去不复返了。第二首诗是诗人故地重游,唐婉已逝世四十年了。诗人用 “梦断香销”代指唐婉之死。当日沈园的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诗人此时也年逾古稀,正如园中老树,行将就木。因而下句诗人说 “此身行作稽山土”,点明自己终将化作一捧尘土埋葬在会稽山下。此句目的是反衬出尾句“犹吊遗踪一泫然”,诗人对唐氏坚贞不渝之情在这句里跃然纸上。一个“犹”字,使诗意得到升华,尽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对唐婉的眷念之情却不会消逝。 “泫然”二字,饱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其中夹杂着诗人的爱、恨和无尽的悔意。《沈园》二首与陆游慷慨激昂的诗篇风格迥异,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
关键词:华兹华斯 童心 孤独
华兹华斯的童心思想是他自然观诗歌创作的重要桥梁,从他的诗歌《致杜鹃》、《我心跳跃》、《我们七个》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然的看到他那颗单纯跳动的童心,而从《致水仙》、《孤独的收割女》中,他那看似简单的诗行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忧伤又悄悄地跃然纸上,直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个在悠然湖畔,在一望无际的田埂上傲然飘荡的孤独灵魂。创作者灵魂的孤独与卑微有本质的不同,诗人似乎是在这种孤独中寻求着生命的救赎,来赋予他和他所在的世界以更丰富的含义。
自然、梦想、人性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三大主题,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华兹华斯的作品依然不会脱离这些主题,而笔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诗人如何将这些主题反映在了作品当中,通过一段时间的精细研读,笔者发现他的童心与孤独感是诗人创作的动机之一,并激发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华兹华斯作为“湖畔诗人”被世人广为传颂,而使人本人也自称是“自然的崇拜者”,他对湖区的旖旎风光的描写给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容忽视的却是他的童心思想,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华兹华斯一生当中创作了许多关于童年,探索童心世界的诗歌,譬如《致杜鹃》、《我们七个》、《致蝴蝶》。在他描写自然美丽场景的诗歌中,我们也能寻到他重返童年的足迹,诗歌有着强烈的渴望和热情回归童年。我们知道,华兹华斯在西方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他的童心思想同样也受他自身成长经历、、革命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华兹华斯出生在砍伯兰郡的考克茅斯,位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该地区也因星棋罗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川文明,华兹华斯所住的不远处,就是德文河――曾被诗人本人成为“沙流中最美的河流”,而河对面的考克茅斯废墟,就是小华兹华斯最爱的去处,之后华兹华斯就被送往学校直至1787年进入剑桥学习,八年在象牙塔的时光对华兹华斯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长生了很打的影响,最开始,当小华兹华斯还是十岁的时候,他还和同龄的小孩子一样,与同伴们一起结伴嬉戏,一起登山,滑雪,远足,做游戏等等,但是渐渐的他就开始厌倦这些让人刺激的游戏,他学会了独自一人与大自然交流,他喜欢长久的注视平静的湖面和湖面上漂浮着的层层白雾,当他到北部的山区游玩的时候,登上山顶的他第一次看到了峡谷湖区的全景,他暗自庆幸自己住在了这样一个人间仙境,蔚蓝的天空下,在安静的峡谷间的漫步,对华兹华斯来说更是上帝的一种恩赐,“若遇上雨天,他则站在悬崖之下,倾听远古时代鬼魅的言语”华兹华斯童年非常不幸,父母早早的就离开人世,在学校他又不得不与姐妹兄弟分离,因此小小年纪的华兹华斯就经常敏感而孤独,就像亚里士多德曾经说的“天才诗人大都是敏感的”华兹华斯从小就由着与常人不同的感受事物的能力,普通的场景,普通的人物,普通的行为在他眼里也可能闪耀着珍珠一样璀璨的光辉,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他所有关于童年的诗歌都是成年之后再湖区安静的生活中回想起来而进行的创作。孤独和敏感将华兹华斯引向了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他创造伟大诗篇的才能,来抚慰他的孤独和纯真。
在《我们七个》这首中,华兹华斯运用的是通俗易懂,平实的语言,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儿童语言,单词都很常见,并且能够被所有人理解。比如,诗人说“”十二步就到母亲的门口/他们俩靠得更近/我常到那儿去织我的毛袜/给我的手绢缝边/我常到那儿的地上去坐下/唱歌给他们消遣”在这组对话中,小女孩用的都是普通简单的语言,没有像其他诗歌常用的押韵,也没有隐喻,平实的回答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形象,整首诗似乎都在描写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总共68行,小女孩的回答有36行,都是简单的口语。通俗易懂。当诗人问起“有多少个?”“我们是七个” 小女孩依旧慢慢悠悠的回答:“两个老远的跑去了海上/ 两个在康威住的家”诗人不甘心的问“那到底是多少个”小姑娘马上就回答“我们是七个”“里头有两个躺在坟园,在那棵坟树底下”这时候诗人又跟着问“既然有两个进了坟坑,那你们就剩下五个了”小姑娘永远是真诚而倔强的,她不会改变她的答案,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他的兄弟姐妹不管是活着还是没活着的,一直都存在着,一直都是她的兄弟姐妹,死亡更改不了她对亲情和存在的认可,她的世界纯净的不受世俗沾染,所以她坚持说“我们一共是七个”,这似乎激怒了已经成人的诗人,因为在成人的世界,死去的就不存在了,就没有了,就不能算进人数里,而面对大人的无休止的单一问题的重复发问,小女孩似乎并没有太多逻辑思维去形成语言,她只是坚持的,坚定的认为“我们一共七个”,整首诗没有奇怪的单词,每个词都清澈的像玻璃杯里的水,然而当我们读到的时候,看到确实一个小女孩纯真的童心,她的话语就是她情感的自然流露,之于读者更是一泉春水,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我们七个》中的小女孩并不了解生与死的区别,她正处于孩童时最富有想象力的时期,她有着理解观察世界的敏感,这一点正如同诗人本人一样,孩子永远不了解大人世界里复杂的逻辑规则,从小女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最初的纯真美好,与此同时,这首诗歌同样寓意着成人想要重返童年的渴望,当“我”每次听到小女孩回答“我们一共七个”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大人“聪明的”一次又一次“提醒”小女孩她的答案是不对的,然而最终还是“我”失败了,这是“我”作为大人的代表向孩子的妥协,同时露出作者认同童年,想要重返童年的端倪,华兹华斯实际上是站在孩子的行列中的,他不希望被世俗世界的理性毁灭,他希望能从孩子的想象力,纯真善良的本性中找到自我的救赎和宽慰。
读华兹华斯,我们会发现诗人身在无边的孤独中,诗歌中诸如“孤独”之类的词俯拾皆是,澳大利亚诗人玛利亚曾经说过“实际上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不仅仅将灵魂赋予孤独,也给万物赋予灵魂,如果你深思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可能存在的,诗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赋予万物以灵魂,然后是孤独,然后是世界最原始的状态昭然若揭”孤独是华兹华斯诗歌的血肉,只是在诗人笔下,这种美又绽放出了美丽的姿态,这种美又超越了其他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美。如果我们说华兹华斯在《我如行云独自游》当中赋予了自然存的意义,那么在《孤独的收割女》当中,诗人又赋予了在田间劳作的高原女孩以诗情画意。这首诗主要讲述诗人在田间的一次偶遇,据说这是华兹华斯一次最成功的出行经历,整首诗聚焦在高原女孩美妙动听的歌声上。“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一遍割一遍独自唱歌,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已被歌声涨满”前七行都在描写姑娘的歌声,出现频度比较高的词还是“孤独”,譬如“独自”“一个”等“悲凉”是用来形容她的歌声,在麦田这样一个开放四周,一个孤独的收割女,一首悲凉的歌声,自然而然就将悲凉的气氛渲染了出来,而在我们中国丰收的季节,秋季亦是个悲凉的季节,可见这种由孤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情绪不分国界不分时代的,而华兹华斯亦是对这孤独的场景产生了心灵的共鸣,真实的情感才能做出如此被世人广为传颂的诗篇。诗中写道,“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只见她一边唱一边干活,弯腰挥镰,我凝神不动,听她唱歌,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它却仍在我心头萦绕”诗人与收割女进行的是孤独的工作,创造,他们都热爱自然,女孩歌中缅怀的美好的旧日时光与诗人所处时代的冷漠世俗的资本主义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又没有多明显的界限。
华兹华斯的诗歌在他所处的时代同样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他引领人们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通过诗歌创作,他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关注,以寻求生命的意义。孤独和童真几乎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有的精神境界,而华兹华斯则将这种状态在诗歌中表现到了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阿诺德著:《评华兹华斯》,《安诺德文学评论选集》,第144-1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易晓明.论华兹华斯诗歌情感的时间建构[I].外国文学研究,2000,(1).”
[3]谭立坚.论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三首咏乌诗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
[4]弥尔顿.失乐园[M].朱维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5]杨德豫.华兹华斯诗歌精选[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16]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EMI.冯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
[7]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总公司,1990:130-137.
[8]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EM3.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668.
[9]黄呆火斤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译者前言[A].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0]Ralcigh Waltc Wordsworth[M].Edward ArnoId& Co..1928.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刘洁岷诗歌;“中生代”;技巧内化;诗心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38-05
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的某一阶段会进入瓶颈期,从用词、句式到修辞的使用都会不自主地带引出过去作品中的韵律与节奏,而沦入或多或少自我复制的惯性。从技巧到诗心的实现不仅漫长,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多数曾经优秀过的诗人是近乎不可抵达的目标。
刘洁岷在2010―2011年诗歌创作非常活跃,不包括2011年初收入《象形》诗刊上的一系列诗歌,仅在2011年上半年,刘洁岷创作了近20首诗歌,这对于成熟的诗人已是一个不可小窥的产量,更可喜的是这些新作所透射出的新颖而突出的品质――这既是与当代诗人也是与他自己既往的创作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诗人正处于一个新的创作力旺盛期,而这一阶段的诗歌与之前出版的《刘洁岷诗选》[1]中的诗作已经呈现出显在的但又难以轻易言说的差异;在诗人近来的创作中,诗歌的技巧慢慢内化,不动声色、化若无痕浸润于语言的深处,它们似乎不惮于沉淀为诗歌的背景,同时诗歌的触角则敏锐地直指被漠视忽略或被轻率地不加剪裁处理地捺入诗中的模式化现代场景,形而下的生活成为催生形而上诗歌的“引擎”。
这一期间的作品选材广泛,格局开放,随之而来的是跃然纸上的时代感。 在《别了,北京》这首诗中,刘洁岷以友人小说中的零星片段为引子,将诗歌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一些隐秘的或被忽略的角落,使得这首诗成为对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原生态描绘。从小说里到小说外,从叙述中的“她”到“他们”,最后到“我们”,诗人通过人们熟知的网络语言,勾描出“一个流行把女人称作美女的年代”的浮世绘。“诗词、评论和散文戏剧部分/还有待于其他的作者完成”,这充分体现了与读者互动的这一开放而新颖的创作思维。读者会不由自主地在奇幻的细节描述中找寻自己的影子, “北漂”、“教授”、“工友”、“可可西里”、“新浪读书”、“房地产中介”、“msn”这一系列时代标签也将在阅读中不断被修正。在这一开放而互动的过程中,诗歌完成了自己的时代使命。
一、新句式的实验与古典意象的现代感
在之前的诗歌创作中,刘洁岷较少选用同一句式来引导诗句。事实上,同一句式下引导的诗句一定要有饱满的情感支撑,才能在写作中文气不断,这对于结尾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如何才能让诗歌“软着陆”是件非常考验诗人的事。
《昌耀墓前》和《酩酊之诗》这两首由某种句式引导的诗歌,不但不让人失望,甚至给人以“空前的”惊喜。《昌耀墓前》创作于2011年4月,在这首诗中,平淡的“那些”导出了昌耀不平淡的一生。而这种新结构的实验,也表现出了刘洁岷对于传统诗歌创作的突破。诗人循着一种神圣的预感前进, 他并不清晰结构的深处究竟发生了什么冲突, 他必须承受天才所唤醒的压力, 忘掉诗所言, 专注诗本身。[2] 诗歌中的“那些昌耀啊”,将昌耀复数化、群体化,一方面将诗人倾其一生的经历戏剧化地拼贴为一首斑斓而摇曳多姿的诗歌;另一方面使得整个诗人群体成为诗歌的主角,承受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个普通草民的啼笑皆非、感人肺腑的命运。诗人借此将视线投向了一个具体而广阔的历史时期,对“时世”的讽喻,对于整个诗人群体的辐射与对民众的关怀,在“那些”的轻轻吟咏中显得如此的熨帖人心。在诗歌的结尾,刘洁岷用昌耀的诗句作为昌耀的墓志铭,最后喃喃地落到 “一捧黄逊色于墓边长出的二月兰”。从“ 那些”的平淡,引出了“那些昌耀”的激昂,最后无声地隐匿于墓旁的二月兰。这首诗歌在节奏、韵律,特别是运思上都突破了诗人原来的多种模式,堪称其在“非风格化”写作的道路上呈现一派新风的收获。
《酩酊之诗》则是首炫目多彩、饱满的诗歌。社会场景如同多棱镜折射出的多视角世界在万花筒中旋转。“桃子树林”,“檀香木棺材”,“北京布鞋”,“核辐射”,“翁家小旅馆”,“马戏团哼唱的《秦妇吟》”一系列词语大气而精巧地勾勒出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的横断面,这与“酩酊”相照应,表达出酒后酣畅。同时,诗人将眼光投向“无人拖曳的垃圾板车”,“发廊隔壁的琴行卷闸门”,“性感的苞谷老烧”,“挺括、簇新的车票”。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写道 “请下降到拐弯处没有路牌的群峰之上 请匍匐在那片被转租给了儿子们的星空之下”。 匍匐的姿势使得诗人能更清醒地看到头上的星空。这是多么酣畅淋漓的一首诗歌啊,而引导整首诗的只有“请”与“让”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眼。不需要给诗人的诗句穿上华丽的衣裳,因为它原本就是个美丽的人儿。
《桃花源记》中诗人熟稔的诗歌技巧几乎会让人产生幻境般的错觉:“一棵桃树在时快时慢的镜头上回放它的一生”(刘洁岷语)。譬如第一诗节的最后两行“那些撒入夷望溪的花瓣,就仿佛/空白的没有邮戳的信寄给了没有地址的人”,与庞德的《在地铁站》中的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译)几乎完美契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好的诗歌都是共鸣的。难能可贵的是刘洁岷的这个譬喻不仅在精髓上与庞德共通,更增加了中国诗歌的古典元素,“夷望溪”“花瓣”,让人想起“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以及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古典式的联想与“空白的信封”,“没有地址的人”搭配起来丝毫不显突兀,古意与现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指出的是,刘洁岷所做的并非是“着眼于古典意绪的渲染,古典词语的羼入以及对古典诗句的化用。”[3] 该诗节乃至其他诗节中的诗意中包含着一种既哀婉却又深切的赞叹,与庞德或中国古典的上述诗句显然是判然有别的。在这首诗中现代与古典互相辉映,从两个向度上再现了桃花源的美。
接下来的“彗星”与“桃花”的搭配同样彰显了古典与现代的张力。整首诗歌柔软,饱满,就好像诗中的两句“我们的心桃子一样/饱满”。在诗歌的最后,与桃花瓣逆向而驶的驳船,站在船头举杯的诗人形象,与开头的“他们乘高铁专列几十万人去围观樱花”相对照。在斑斓而拥挤的现代社会中,诗人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感:时代感与古典美、汉语之美的恰到好处的结合与出新。
二、多维诗歌创作的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诗歌是精确地表述情感和细微内心活动的工具。刘洁岷的近作可以说是“不失感性”。与诗人以前的创作一致,友情、亲情、人事的变迁一直是诗人创作主线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社会的隐秘角落,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发达的代价,这些因为过于宏大而容易缺席的因素能在诗人细微的感性中得到了具体而深刻的体现。
诗人通过凝视一张照片,在《题一张照片》追忆了在“一次意外比意外还意外”中逝去的朋友,通过“与妻子再没有亲热、吵骂或者离婚纠纷 /女儿渐渐忘了如何喊声爸爸,直到/ 她终于过了比她父亲还大的年龄”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静态的照片与动态的生活相互印证,使得生活流逝得更为迅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关怀,也隐隐地包含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从悼怀个人上升到悼怀时间的高度。
面对照片时的怀念情绪,与对生活继续的假设,又展现了生活的突兀与矛盾。死亡终结了与妻子的“亲热、吵骂或者离婚纠纷”。死亡将一切可能性发散,正因为不可能实现,逝去的朋友的未来成为了生活中永远之不确定。而这不确定的感觉就仿佛一片寂静,参造着、凝视着“我”的生活。
“我在博物馆下车匆匆路过那地方时/感到卖菠萝、西瓜的农妇头顶有一阵/由于你而构成的寂静”,生的热闹与死的寂静在街角对视,时间此时是静的,也是动的。照片中时间瞬间的停止和头顶的一片寂静一样,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坐标。
《晚期》中的主人公“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女人,“她”成为了消失生活的代表,“她”消失了,而“我”则主动地“幽禁于无限漂流的一个小区里/被回忆磨损,孤单与羞惭”。这个“她”的指向是多元化的,既可能是某个友人,也可能是被遗忘,被弄丢了的“年轻的自己”。在《与蒙娜丽莎共进晚餐》中,诗人写道“我们可不可以在饭桌上不要谈/食品的安全问题?还有食品的高热量/因为蒙娜丽莎或杨玉环就坐在这/也别提,致癌而芳香的塑料玩具就含在/我们说汉语的儿童的小嘴里”。“蒙娜丽莎”这一让人浮想联翩的丰满女子,就这样漫不经心、自自然然地成为了“食品安全”和“致癌玩具”的代言人。诗意已不再是囿于技巧的某种意境与情感流露,它同时也是现代的、慵懒的、不经意的嘲讽。
《粘稠》在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母亲从 “瞳仁里闪耀着火焰的小姑娘”到 “一支佝偻的头发黯淡稀疏的蜡烛”的同时,又从母亲的角度追忆大姑婆。
“摸起河蚌”,“‘厮’鳝鱼”, “拿了些黄豆去街上/换回豆腐”,“花鼓戏”,“干净的有补丁的花衣”这些古董般的词语串起关于上世纪中期的种种回忆,它们沉重而粘稠,随着母亲的眼泪淌下。 “‘厮’鳝鱼”是湖北江汉平原上形容捕捉鳝鱼的方言,在这里“‘厮”贴切而富有表现力。正如苏珊?朗格所言“方言是很有价值的文学工具, 它的运用可以是精巧的, 而不一定必得简单搬用它的语汇; 因为, 方言可以变化, 并非一种固定的说话习惯, 它能微妙地转化为口语,以反映妙趣横生的思维。”[4]
“倒下的”不仅是原来漂亮温柔的大姑婆,还有自然而淳朴人文景观和生活方式。“粘稠”这个词语沉滞而缓慢,它必然会烙下沉重的痕迹。这首诗虽然描述的是诗人身边的人迁,但是工整、自制、细微的情感被包裹在巧妙的譬喻中。田园般的生活也正如一滴粘稠的泪水,滞重地从现代人的记忆中滚落。
可以看到,刘洁岷的诗从小处落笔,但均不囿于具体的人事,它们在空间上是发散的,在指向上是多元的,即使是一首诗歌,在结构的层次上也并非是单一的,极大地体现了多维诗歌创作的可能。诗歌的触角细密而柔软,直指人心深处,唤醒人们丢失的记忆以及被忽视或模式化的社会场景。
三、诗心的彰显
如果说《粘稠》展现了工业经济下不可避免的消逝,《东莞行――兼致黄红艳》则紧凑的诗行中,强有力地拷问了工业经济发达圈对如“黄红艳”这一名字般普通的打工女群体的抢夺。曾经的“黄红艳”们是“来自千里之外贫寒乡间的苗条姑娘”,如今是流水线上的编号,像“排列整齐的禾苗”在机位上“按着程序摆动”;是“霓虹闪烁的香艳之地”的站街女,是“数以万计百万计的无产者”中的一名。正是她们构成了马斯洛金字塔的最下端,以黄红艳为代表的女性打工群体,不仅被“没有当地户口的老乡” 抢劫,也被“东莞的流水线珠三角长三角的流水线”所模式化。她们被工业化的流水线亏欠,被一个发达的经济圈亏欠,被一个“没有人烟的国家亏欠”。
美国著名诗人桑德堡的成名作《芝加哥》也是首描述工业经济的诗歌。评论家路易? 恩特梅厄说 “桑德堡一方面是一个肌肉发达、拳头有劲的工人, 另一方面是一个能描出各种明暗度的画家, 一个追逐迷雾的人, 一个喜用暗示和联想的诗人。”[5]在这首诗中,“芝加哥”的形象被塑造得饱满、膨胀、充实,有温度与热情。整首歌气势恢宏,多角度地描述了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下的芝加哥。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关键词:新课标 诗歌教学 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论文 Www.)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 ,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项思萌是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记得自己的第一堂儿童诗课。
“郁老师的开场白很特别。他说,诗歌会让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寻常的光。不等话说完,他突然拉开教室的窗帘,那天的窗外,阳光好像有一层薄雾,有点像戚风蛋糕上铺了一层棉花糖。”
那节课后,项思萌写了一首《贪玩的阳光》。
早上,贪玩的阳光从东方跳出来,
和小鸟一起说话。
说累了,
他又在草坪上睡觉。
一觉醒来,
他又在屋檐上溜冰。
不知不觉,
他从东溜到了西。
突然,
阳光不见了。
他要快快回家,
免得月亮妈妈找来,
打他的屁股。
在北仑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都可以在校本选修课中选校长郁旭峰的“儿童诗”。
郁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是答“记者”问。
“你写过多少首诗?”
“300~400首吧。”
“最喜欢哪首?”
“《雨点儿写字》。你们有没有听过雨滴落在屋檐的声音?在我的笔下,雨点不仅是雨点,还是一个好学却又天资不高的孩子,仿佛有自己的影子。”
“老师,您小时候是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呀?”
“确实,回想自己小时候,真有点不好意思。我做过砸破大缸、跳窗逃学等一大堆调皮的事情。可当我真正喜欢上读书,喜欢上书中的精彩故事时,就开始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了。可见,书里有魔法。”
没写诗之前,郁老师是体育教师。开始上“儿童诗”后,郁老师的课,仍以天空为屋顶。
五年级的王梦童,刚刚上过的一堂课,是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小姑娘很兴奋,“我找到的春天,是刚刚钻出土地的新芽。”
金色的秋天到了,教学到《枫叶》这一课,郁老师就带着孩子们观察枫叶的形状。他指着叶片的脉络,快乐地和孩子们一起念:“枫叶跳出了拉丁舞,拍红了手掌。”暖洋洋的阳光下,教学到《路》一课时,郁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了普通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乡间泥泞机耕路……他让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感想,再创作成诗。孩子们写出了许多关于“路”的优秀诗作。李雪霞写道:“路是大地妈妈织成的网/网住了金灿灿的稻谷/网住了红彤彤的柿子/也网住了人们的欢笑。”王芳写道:“鞋子在路面上走着/‘嚓嚓’地响/这是它和路在交谈/鞋子说:我要把你踏平/路回答/我要把你磨破……”
等学期末,换成郁老师提问,孩子们回答。
“你们是怎么理解儿童诗的?说说看。”
同学们的回答七嘴八舌:“要富有想象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有嫉妒心。”“充满童趣。”“没有呆板。”……
项思萌说:“写诗,教会我用另一种目光看待生活,比如一阵风吹过,有时很轻柔,像是妈妈的吻;有时是咆哮,像怒吼的狮子。”
看看阳光
项思萌是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记得自己的第一堂儿童诗课。
“郁老师的开场白很特别。他说,诗歌会让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寻常的光。不等话说完,他突然拉开教室的窗帘,那天的窗外,阳光好像有一层薄雾,有点像戚风蛋糕上铺了一层棉花糖。”
那节课后,项思萌写了一首《贪玩的阳光》。
早上,贪玩的阳光从东方跳出来,
和小鸟一起说话。
说累了,
他又在草坪上睡觉。
一觉醒来,
他又在屋檐上溜冰。
不知不觉,
他从东溜到了西。
突然,
阳光不见了。
他要快快回家,
免得月亮妈妈找来,
打他的屁股。
在北仑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都可以在校本选修课中选校长郁旭峰的“儿童诗”。
郁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是答“记者”问。
“你写过多少首诗?”
“300~400首吧。”
“最喜欢哪首?”
“《雨点儿写字》。你们有没有听过雨滴落在屋檐的声音?在我的笔下,雨点不仅是雨点,还是一个好学却又天资不高的孩子,仿佛有自己的影子。”
“老师,您小时候是不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呀?”
“确实,回想自己小时候,真有点不好意思。我做过砸破大缸、跳窗逃学等一大堆调皮的事情。可当我真正喜欢上读书,喜欢上书中的精彩故事时,就开始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了。可见,书里有魔法。”
没写诗之前,郁老师是体育教师。开始上“儿童诗”后,郁老师的课,仍以天空为屋顶。
五年级的王梦童,刚上过的一堂课,是以寻找春天为主题的,小姑娘很兴奋,“我找到的春天,是刚刚钻出土地的新芽。”
金色的秋天到了,教学到《枫叶》这一课,郁老师就带着孩子们观察枫叶的形状。他指着叶片的脉络,快乐地和孩子们一起念:“枫叶跳出了拉丁舞,拍红了手掌。”暖洋洋的阳光下,教学到《路》一课时,郁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了普通公路、高速公路、铁路、乡间泥泞机耕路……他让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感想,再创作成诗。孩子们写出了许多关于“路”的优秀诗作。李雪霞写道:“路是大地妈妈织成的网/网住了金灿灿的稻谷/网住了红彤彤的柿子/也网住了人们的欢笑。”王芳写道:“鞋子在路面上走着/‘嚓嚓’地响/这是它和路在交谈/鞋子说:我要把你踏平/路回答/我要把你磨破……”
等学期末,换成郁老师提问,孩子们回答。
“你们是怎么理解儿童诗的?说说看。”
同学们的回答七嘴八舌:“要富有想象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有嫉妒心。”“充满童趣。”“没有呆板。”……
项思萌说:“写诗,教会我用另一种目光看待生活,比如一阵风吹过,有时很轻柔,像是妈妈的吻;有r是咆哮,像怒吼的狮子。”
吟唱、诵读、举办诗词大赛……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珊塘校区是一所只有79名学生的农村小学,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田间地头,从二年级开始,同学们就和家人一起以古诗词为伴。 因为诗词,他们彼此更加亲近;因为亲情,他们更爱诗词。
春姑娘悄悄地回到了大地,郑园洁、江乞儿、谢羽希这几个六年级的小伙伴蹦蹦跳跳地走在从校园回家的小路上。小溪欢快地唱着歌,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和嫩绿的小草一起向孩子们打着招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郑梓琳打了个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一首接一首地吟唱着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稚嫩的声音让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加入了进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转眼就走到了江乞儿的家门口,小姑娘话音刚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正巧走出家门的妈妈立刻把后两句诗接了上来,跟在后面的小妹妹做了个花瓣纷纷扬扬飘落下来的动作。原来,江乞儿这个小古诗词迷,一回到家里就是吟诗诵词,妈妈、还在念一年级的妹妹和上幼儿园的小弟弟都按捺不住,也跟着念起了古诗词。江乞儿和妈妈曾多次登上学校诗词朗诵舞台表演,甚至还在当地府山街道组织的诗词朗诵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奖,是对厉害的“母子档”。“其实我妈妈吟唱古诗也很厉害呢!”谢羽希有点不服气。
每个学期,老师都要给同学们布置“大手拉小手”,和家人一起学古诗词的任务。“这任务根本就不用布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看见我们在学古诗词,早就悄悄学上啦!而且学得比我们还好还快呢!” 六年级男生江俊杰说,“我们这学期学习元曲,妈妈可喜欢了!她在石梁镇东方超市上班,一边整理货物一边就背起了元曲,其他阿姨也跟着背诵,还加上了自编的表演动作。看来我这个小‘老师’不能掉以轻心了。”
“可不就是呗,班里高华雄的外公虽然不会讲普通话,可他却学会用当地方言背诵宋词、元曲。郑园洁的爸爸为了不落在女儿后头,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捧着古诗词读本不放下,就为了多记几首诗词和自己女儿比个高下。大家一起诵诗词、谈诗词、赛诗词,孩子们的家庭增添了多少欢声笑语啊!”一旁的杨慧峰校长笑着补充道。
“古诗词让我爷爷战胜了病魔!”三年级同学江毅晨永远不会忘记,去年爷爷身体不好住院了,本来到爸爸那里背诵宋词的江毅晨特意带上《经典诵读本》到医院背给爷爷听。爷爷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背到一半就说听不懂,懂事的江毅晨就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解释给爷爷听。爷爷听得哈哈大笑,病情也好转得很快。
诵诗待花开
“从工号退到名字/从衰老退到年少……故乡依然很远/是一只走失的草鞋/再从年少继续后退、退,继续退/退,继续退、退到母亲的身体里……”窗外,木兰花正舒展着洁白的花苞,阳光从窗格斜打进书吧,杭州市大关小学申花校区505班同学陈F晟和爸爸,正朗诵着工人诗人唐以洪的作品――《退着回到故乡》。温暖的声音给微寒的初春平添了些许暖意。
2016年岁末,朋友圈里一条观影活动的讯息,让505班班主任沈波老师关注到一部纪录片――《我的诗篇》。这部电影讲述了6名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饱经人间冷暖的打工者故事。沈老师被深深打动了,就在杭州市和家乡浙江平湖市各发起一场众筹观影活动。怀着对那些平凡诗人和动人诗歌的敬意,沈老师让全班同学和家长一起举办了一场以诗歌朗诵为主题的班会。
同学们选诗,选背景音乐;找场地,设计活动方案;邀请嘉宾,制作展板;确定同学中的催场调控、PPT播放、摄影人员。
22位同学轮流上台朗诵了《我的诗篇》中6名诗人的诗歌,4位家长和2位教师也站在了孩子的身边,朗诵着那些虽未广为流传却打动心灵的诗篇。小小的书吧内,童稚、清亮、低沉、沙哑等不同音色交织,感染着现场聆听的每一个人。
“看完《我的诗篇》,妈妈问我是否看得懂。其实,我还有好多不懂,但制衣工诗人邬霞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我一定会昂起我的脑袋,向着阳光生长’,‘生活有多艰难,就有多珍贵’。我想,她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回忆起影片,白一杭觉得,虽然自己是乐天派,可是碰到困难时容易退缩,再看看邬霞和几位诗人的坚强,他觉得惭愧。这次诗会上,白一杭、陈俊朗诵起叉车工诗人乌鸟鸟的《大雪压境狂想曲》:“天上的造雪工厂/机械的流水线天使/昼夜站在噪音和白炽灯光中/麻木地制造着美丽的雪花……天地间,唯民工白茫茫的脑袋/斜露于风雪外。”诗情,似乎就这样随着清亮的嗓音慢慢走进了他们的心中。
徐畅延说:“我们很幸运,沈老师和我们举办了这场诗会,让我们能更加用心地去感受诗歌,感受诗歌主人的情感。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22关于最新《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今日,我从书架上翻出《飞鸟集》,抱着读了起来,《飞鸟集》跟《繁星·春水》很相似,同样都是一首首小诗,给我许多深刻的道理。我一口气读到第五十首诗,许多诗都告诉我很有意义的哲理。
正如第四十三首诗:“瀑布咏叹道:‘虽然干渴的人只要少许的水便够了,我却快活地给予了我全部的水。”瀑布用它所有的水把干渴的人的肚子填饱了,却献出了自我的美貌,自我的青春,自我的血液甚至自我的生命,它无私地献出了自我的全部积蓄,只为了干渴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奉献?
在生活中,也是需要我们奉献的,因为它不单单为了自我,更是为他人着想的一种表现,是为了身边的人能更幸福。在我们的身边,仔细寻找,终究还是能找到一些奉献的人,例如班长,把自我写作业和复习的时间用在管理班级上,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何尝不是一种奉献?例如教师,把自我的年华用在培养下一代上,传授知识给祖国的花朵们,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
巴金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理解,也不是在于争取。没错,就是付出和给予,又不求回报是奉献的真正意义,生活需要奉献!社会需要奉献!世界更需要奉献!
让大家来一齐奉献吧!
2022关于最新《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让生命如夏日花朵般美丽,死亡如秋叶般平静。”“鸟儿愿为一朵白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是多么优美的句子啊!这些句子让我印象深刻,它们都出自泰戈尔的经典诗集——《飞鸟集》。
《飞鸟集》由105段诗歌组成。每段诗歌都只有简短的两三句话,但是多读几遍《飞鸟集》,再细细品味,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泰戈尔的经典诗集,是爱与美的交织。
刚开始读《飞鸟集》,我就喜欢上它的语言。它的语言非常优美,朗朗上口,有一种甜蜜柔嫩的新鲜气息,如花朵般绽放在每一页诗上。
第二遍读泰戈尔的诗,觉得韵味醇厚,使人深受教育。“树根给予树枝果实,却不求回报。”这句话把父母比作根,把孩子比作果。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每天他们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可以说,父母每天的生活都像打仗一样:早上要先送我到学校,他们才匆匆去上班;下班第一件事是要冲到学校接我,回到家一个煮饭菜,一个辅导我写作业,很累很累。但是父母这么关心疼爱我,从来不求回报,我很感动,总是尽力多帮助父母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2022关于最新《飞鸟集》读后感范文
读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同于读那些阳光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别于读华丽中透着沧桑的古老爱情。泰戈尔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读这些小诗酒香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明亮的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具有鲜艳名款的色彩,清晰逼真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象、动静结合的图像、音像同步的效果。语文教学中,利用它能呈现出富有感染力的内容,营造开展教学活动所学教学氛围,创造一种能激发学生身心活动的教学情境。它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定教学情境中,被这种情景所吸引、感染、影响、激励,从而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如学习《阿炳在1950》时,上课初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播放二胡协奏曲《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曲子刺痛了每一个人,我们好像看到了阿炳在细雨蒙蒙中走在江南的小石街上,拉着那把二胡,他是那般的形单影只,孤苦无依……但是我们也能听到曲子中那不屈的抗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就急于揭晓阿炳这个人的真面目――他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他怎么会创造出这么多动听的举世震惊的曲目?这样学生再去朗读课文,就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又如学习朱自清《春》这篇文章时,伴随着优美的《春之声》圆舞曲的旋律,通过大屏幕展示一些优美的图片:明亮的天空、清澈的小溪、绿绿的草地、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嗡嗡作响的密封……这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繁花嫩叶之间,舒展筋骨,畅想未来。音乐、画面语言诉出无穷魅力,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它能在短时间内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呈现全部的教学内容。同时它还能停顿和反复播放,便于老师操作的使用,老师可以节省时间以便用于讲解、板书、提示与强调重点。也可以避免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它能节省教学时间,并使锯齿知识的讲解更为详尽,课堂内容量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如学习《范进中举》一课时。运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儒林外史》简介、作者吴敬梓简介以及关于科举制度的图文资料,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比较多的关于课文的背景信息,便于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迅速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和领会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再如学习《生命之舟》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这则电视新闻,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把握好小女孩的神情动作,洪水肆虐的情景。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归纳出电视新闻的特点。一是形象性,即运用电视画面把具体的可视典型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观众,获得感性的认识。二是综合性,即综合广播、报纸、摄影等表达方式的有用部分――用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同时传递信息。学生很直观地获取了所需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常规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每一课都有重点、难点部分,常规的教学很难讲懂。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我们化难为易。如在讲《背影》 课时,要想让同学们在朴实的文字和一副看似平淡生活画面中切实感受到作者对亲情刻骨铭心的体会和理解,是很不容易的,许多同学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端茶送伞”的层面,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背影,对于从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后来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此段录像播放了出来,我没有多讲,但我看到了当同学们看到父亲蹒跚爬过铁道时他们眼中噙着泪花。还用再多讲吗?他们的心早已被触动了。
四、 运用多媒体技术,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过程施加影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烘托气氛,创设情境,能起到美化心灵,精华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
如王尔德的《巨人和孩子》,它主要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在学习结束后,播放一组系列画面:有防治艾滋病宣传、有领导给灾区人民送温暖、有助残帮弱等等。学生通过观看画面,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一定的震撼,他们会明白:我们的爱无处不在,地球如果失去了爱将会变成一座坟墓。
再如学习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通过大屏幕播放电影《上甘岭》片段,战火、消炎弥漫的阵地上,我志愿军战士与疯狂的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衣服烧着了,以、一个个战友倒下了……英雄王成面对着蜂拥而至的敌人,手持爆破筒跃身跳出战壕,高呼“向我开炮!”与敌人同归于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画面慢放、定格、放大,志愿军战士的高磊形象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勇于牺牲的壮举,深深地感染、教育了学生,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溢满泪水的眼睛,我知道他们的心受到了震动。
五、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民主化,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师传生受的传统方式,学生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如在学习《乡愁诗两篇》时,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询有关乡愁主题的诗歌,并从网上下载余光中和席慕容的有关信息,尤其是弥漫乡愁情绪的诗歌,然后通过大屏幕向同学们展示出来,相互交流,讨论这两位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这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并给这两首诗配上恰当的背景画面,谈谈你更喜欢哪一首。
1、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俄罗斯民族风情的艺术长卷
作为一个艺术整体,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在人间》(1916)、《我的大学》(1923)构成了一部真正的 “俄罗斯人之书”。经由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作品不仅提供了作家本人早年生活的形象化录影,而且绘制出19世纪70-80年代伏尔加河畔及俄罗斯外省生活的广阔画面,描写了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从而成为关于俄罗斯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长卷。作家一方面怀着一种切肤之痛,展开了一幅幅彼此连缀的动态风俗画,凸现了充斥愚昧、污秽和混乱的旧时代俄罗斯生活的特点,严峻地剖析了民族性格中层层叠叠的积垢,表明了重铸民族灵魂的鲜明意向;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出俄罗斯人民心灵中美好的人类感情和健全的理性,表现了人们身上蕴藏的潜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和对文明的向往。作品始终贯穿着民族自我批判意识,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精神复兴的内在心理基础,也表达出作家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深深期待与祝愿。这三部曲,不仅是高尔基个人创作的一个高峰,而且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经典。
2、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消逝的一曲挽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19世纪晚期俄国部分青年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又是流亡国外的布宁在晚年对已逝年华所做的一种诗的回望,是作家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所吟唱的一曲深情的挽歌。爱情经历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体验,构成了他青春时代最难忘的生活篇章。然而布宁并没有把自己的艺术激情全部倾注到对于男女爱情和亲情的卓越表现上,他同时还吟唱出对俄罗斯的爱恋和忧思,表达了和祖国休戚相关的情感。读这部作品,你会感到浓烈的俄罗斯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领略到纯粹俄罗斯的风情。透过俄罗斯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幅,布宁对“谜一般的俄罗斯灵魂”进行了探究,力图发现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作品中纵横俄国城乡的生活画幅、五光十色的民族历史和民情风俗内容以及几乎囊括社会各阶层的鲜明人物形象,使得这部以表现个人思绪和情感历程为主的自传体小说同时具备了一种史诗风范。抒情性与哲理性的统一,个人感受的表达与民族精神岁月勾画的并重,思虑具体问题与探究“永恒主题”的结合,古典艺术与现代表现手法的兼用,以及在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中始终伴有的历史感、命运感和沧桑感,使得《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成为一部在雄浑壮阔的乐声中不乏细腻抒情旋律的大型交响曲。
3、别雷的《彼得堡》――关于一个文化母题的现代主义思索
长篇小说《彼得堡》(1914)是20世纪初年,别雷在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发生猛烈撞击之际,尝试着以现代主义方式对一个困扰着历代无数有思想的俄罗斯人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回答的艺术成果。这就是处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的“归属”、她的独立性和历史命运的问题。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文化母题。自彼得一世创建“彼得之城”以来,西方文明被引入俄国。这一引入既给俄罗斯本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又造成了难以克服的不和谐。历史往往是在二律悖反中前行的。普希金曾在他的长诗《青铜骑士》中对此作过一番艺术的深思。如果说,普希金笔下的彼得大帝纪念碑象征着俄国历史上“彼得堡时代”的开始,那么,别雷的长篇小说则以怪诞的形式描画了作为这一漫长时代终结之象征的彼得堡本身,多方面展露出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矛盾性,并暗示“终结”(其标志是1905年革命)之后俄罗斯的“劫运”将是她对于历史启示录式的飞跃。《彼得堡》以独特的面貌跻入并丰富了文学传统,又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标志着俄罗斯小说艺术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4、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史诗性悲歌
阿赫玛托娃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不是由她那些隽永含蓄、余味无穷的爱情诗确立的;只有当她把全部激情从咏叹个人命运转向深思国家民族的命运,只有当她写出了《安魂曲》(1935-1940)及《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1940-1962)这样的杰作时,她才成为20世纪俄国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安魂曲》的书写与诗人个人的悲剧性遭遇密切相关。在“一切都永远紊乱了”的特殊历史年代,诗人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经历了漫长的精神折磨,但她没有停留于咀嚼个人与家庭不幸,而是经由自身的痛苦看到了、体验到了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并将个人的悲剧性倾诉升华为民族与人民的呐喊:
亿万人民通过我呐喊呼叫,/假若有人堵住我苦难的声音,/但愿在我被埋葬的前夜,/他们仍然会把我怀念。
深切的个人不幸与人民的灾难融合为一体,使《安魂曲》这部长诗获得了惊人的艺术力量。长诗结尾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诗人对生活的依恋、对未来的憧憬和饱含泪水的深情祝福,同样属于整个俄罗斯。毫无疑问,《安魂曲》已成为一个特殊历史时代中俄罗斯命运的一份艺术备忘录,一部具有崇高精神的公民诗作,也是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一曲史诗性的悲歌。
5、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抒情史诗
帕斯捷尔纳克是在感到自己欠了同时代人一大笔债的心境下写作这部小说的。他觉得有责任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作为见证人谈谈自己所生活过的时代以及对时代的看法。作品着重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观念及其人与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之间的悲剧性精神冲突,反映了跨越十月革命的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历史时代的曲折人生道路,他们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这既是一部知识分子命运的艺术编年史,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写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史。
作品的叙述方式变化不一,呈现出多样性的风格。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始终以冷色调为主,恰与主人公超凡而忧悒的精神气质相和谐,又响应了作品大提琴曲一般沉郁的抒情格调。帕斯捷尔纳克为俄罗斯建立了功勋,也为俄罗斯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建立了功勋。
6、布罗茨基的《诗选》――俄语-英语诗歌传统共同孕育的艺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