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宿新市徐公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宿新市徐公店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二天,我找到了这个旅游团,并报了名。随着旅游团驱车一个多小时,我终于来到了这个世外桃源!远远望去,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尽收眼底,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闪光的的金子。可能是由于下过雨的原因吧,大地湿漉漉的,踩上去特舒服!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远方,路的尽头依稀的看到几栋豪华的别墅,现在,改革开放的风气早已吹的了农民的心坎里,农民也过上好日子啦!沿着小路信步向前走去,几棵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挺立在路的两旁,枝头的花已经落了,叶子没有长密,不能成荫。阳光照在树枝上,在地上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小圆点。
“快捉住它,别让它跑了!”循声望去,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从远处奔跑过来,悄悄地靠近正停在油菜花上的黄色蝴蝶。前面的小男孩一不小心惊动了它,蝴蝶飞入菜花之中,哪能找到呢?“哎~”几个孩子扫兴而归。
看着此情此景,我不由的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竟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好诗!好诗!”导游大声赞叹我俩不约而同的仰头长笑:“哈哈哈哈哈哈……”
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思是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诗歌描写的是暮春农村的景色,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见到的田园风光。一道稀疏的篱笆,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树上的花纷纷凋落,新叶刚刚冒芽,还没形成树荫。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再也找不见它们了。诗歌将农村的生活和景致描绘得惟妙惟肖,真实感人。
(来源:文章屋网 )
有一年春天,我回家乡,但是路途太遥远,天色已晚,我便住在一家客栈。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的起来了,发现空气非常清晰,门外有一片篱笆,但是很稀疏,动物都能穿过去,真不知道是来防什么的。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一眼望不到头。树上的花几乎全都凋落了,而叶子没有长得很茂密。有一大片油菜花开了,开得很茂盛,花儿金黄金黄的,就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又像是给大地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奶油。突然,一个小孩从我的面前闪过,把我吓了一大跳,我仔细一看,她在追一条黄色的东西,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在追一个黄色的蝴蝶。小孩的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她追的那只蝴蝶跟油菜花的颜色一模一样,小孩子扑上去,蝴蝶一闪,小孩什么也没抓到。蝴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好像在跟小孩玩耍似的。蝴蝶到了小孩子的面前,小孩子伸手去抓它,它又一闪,闪到了油菜花从中,小孩子找也找不到,最后终于那只蝴蝶,他终于捉到了那只蝴蝶。
看到这儿,我急忙回到客栈,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年级:赵晨
万物复苏的春天,宋朝大诗人杨万里来到农村,住宿在新市徐公店。那里春色满园、到处是田园风光。
杨万里走出客店,远远望去疏疏的篱笆边一条细长小路通向远方。小路两旁树上的花儿时开时落,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芽。他来到田边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追一只漂亮又美丽的黄蝴蝶,黄蝴蝶飞到哪他就追到哪,不一会儿黄蝴蝶飞进了油菜花丛里,落在了油菜花朵上,小男孩分不清哪是油菜花哪是黄蝴蝶了。
杨万里看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就在徐公店写诗一首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篱落疏疏一径深翻译: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2、出自中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3、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来源:文章屋网 )
“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意思: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篱落疏疏一径深"出自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原文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
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息息相关,教师要想很好地设置教学情境,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整体把握,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针对具体问题,打破原有教材的编排顺序,精心设计,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言外之意,要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调整教材的格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每个学期的开始,教师都应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做初想。当今的课程内容和结构特别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加强课程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目标也从过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转移到重视学生的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来。在教材编写时,专家组也正是牢牢地把握这些方面。例如: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从新生入学着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的变化编写课程,目的是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自然做到角色转换。只要教师留心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是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寻找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由于受时空所限,就必须对其做较大的处理。比如一年级下册语文,我初读发现,刚开学就按教程编排,对于南方的同学来说,正适合当时的气候特征,正是“柳绿花红、草长莺飞、纸鸢满天”的季节,毋庸置疑,学生能观察、感受、体验、理解,尤其有教师的精心指导。而对于北方地区就大不一样了,这时还是水瘦山寒、沙尘肆虐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半点春的足迹。我们的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上,或让学生努力想象、回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1.曲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2.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教学很难设置;3.即便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其效果也只停留在顺口溜上,根本不会产生真情实感,更谈不上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等的培养。这样就只能事倍功半。
反之,如果我们先教学生其它的知识,等到真正春天到来时,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课堂,一边感受“春雨给柳树洗澡”之后“小柳枝软了”,“春雨给柳树梳头”接着“小柳树绿了”,“春燕跟柳树捉迷藏,藏着藏着,小柳絮飞了”,一边让学生各自对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春天用口头表达出来,共同查漏补缺。
三、充分挖掘当地现有资源,运用相关链接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的教材有许多内容与当地的资源有关,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当地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曾经有位教师对《滕王阁序》的讲解,情境教学的设计给我们做了成功的尝试,在这儿做引玉之石,供大家参考。在上课时,教师把学生带到滕王阁上,亲眼目睹“层叶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壮美,以及“落霞与弧鹜齐飞,长天共山水一色”的美景,并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品味其中的一些抒情性的词句……像这样无疑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构建起知识和实际的桥梁,大大提高并实践了知识和能力。固然这种情境教学的设置在某地方面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的优势,尽最大可能贴近学生生活。
四、突破年级教材界限,借助其它学科充实课堂教学
纵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其课文内容与季节联系得都非常紧密,在此基础上穿插与季节相关的一些知识,因此一年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可以借助二三年级的教材。比如:二年级语文下册是从《找春天》《草》《宿新市徐公店》开始的,都是在围绕春天告诉孩子们,或孩子们渴望知道的内容,既然“教材无非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春天、描绘春天是最终目标。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奔向大自然寻找春天的感觉,找春天、画春天、讲春天……当然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
教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师,对于《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村居》这些课文,如果只局限在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未免感觉到单调和乏味。如果把他们和《找春天》《草》《宿新市徐公店》配合使用,既丰富了学生认识春天内涵的趣味性,又开阔了学生认识春天的视野,虽然只是把它们作为欣赏的对象。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同是写春,却各具特色,无形中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学离不开思想品德的培养,要通过各门课程进行渗透。任课教师之间加强联系,大力提倡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其它学科教育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教师之间不耻下问,互通有无,形成教育合力。
五、加强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展示同一个对象不同体载、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加以比较
学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就应该和郦道元的《三峡》、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做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长处,加深理解。打破科目壁垒,消除明显的界限,增加综合课的比重;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备好每一节课,应用多媒体技术,做好课件。
一、从编者视角来解读
很显然,这四首诗分两课,编者是分别以春天和儿童的主题来选择。顺着编者的意图我们可以追问两个问题,以便进一步明晰编者的目的,与编者进行对话。
1.此春为何春?——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
苏教版以春天为主题选择的古诗有三处,分别在二、四、五年级的下册,不同学段目的有所不同。二年级的《春雨》《春晓》,是单纯的春色;五年级的《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春景复杂且有明显的哲理性;那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则兼于中间,写景适中,且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因此,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描绘的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教学以感受春色为重点,体会情感为难点。
2.此儿为何儿?——带有一定共同性的儿童图
这是苏教版唯一一处以儿童为主题选编的古诗。五年级的《所见》《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虽说也写到了儿童,但不是以儿童为主题入编的。古诗描写的乡村儿童都是天真、活泼的,都是描绘以快乐为共性的儿童图。因此,形象感受儿童的行为,深入体会儿童的快乐就是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从诗眼视角来解读
抓诗眼,是古诗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方式。朱自清先生说,必须咬文嚼字的教育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不求甚解的培养。
1.《江南春》的“春”:春,当然指春天、春色、春光。什么地方的春?(江南)江南的哪些独特景物代表了春天?(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迎风酒旗、雨中古寺、亭台楼阁)这江南的春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色彩美、动感美、朦胧美、气势美、富庶美)你能从这美妙春色中选一种或一处景物来描述一下吗?
2.《春日偶成》的“乐”:谁乐?(程颢)为了什么而乐?(为淡淡的白云而乐,为轻柔的春风而乐,为和煦的阳光而乐,为地红花而乐,为绿柳而乐,为碧水而乐。总之,为这美妙的春色而乐。)从诗人的“乐”中你感受诗人是怎样的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3.《池上》的“偷”:小娃怎样偷的?偷什么的?这里的“偷”是字典里的贬义吗?偷的过程中会做些什么?偷出的究竟是什么?(小娃的好奇与紧张,忐忑与兴奋,天真与活泼。诗人对小娃的喜爱。)
4.《小儿垂钓》的“钓”:谁钓?(小儿)怎样钓的?钓出的什么?(学着钓,不是老手;蓬头、侧坐,钓的是自由自在;不应人、遥招手,钓的味道更为丰富,怕鱼惊、轻声告之、手势交流都是可能的,钓的是天真、专注。)
三、从文化视角来解读
1.儿童文化:从古至今,儿童总是美好的,总是天真活泼的。这两首诗呈现的是儿童偷莲图和儿童垂钓图,古诗中还呈现了儿童捕蝉图、儿童追蝶图、儿童种瓜图、儿童放鸢图,图上的儿童不同、事物不同、行为不同,但表现的特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儿童文化的共性。
2.钓文化:钓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行为,是独特的文人情结。《小儿垂钓》中是小儿之钓,钓的是专注、活泼。而中国历史中一般都是文人隐士在钓,第一高手当算姜子牙,其次当算柳宗元,他们钓的孤独,钓的是“机会”。张志和,是真真洒脱的渔翁,钓的是自由自在。
3.士文化:这里的“士”,首先是指文人士大夫,文人总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杜牧作为晚唐文人,胸怀振兴唐朝盛世之志,从他的《山行》《江南春》中都有体现。程颢的理学,也是为了做人、治国的。其他,如陆游、王安石等文人的这种情结就更明显了。这里的“士”,还指隐士。胡令能、张志和就是隐士,远离尘埃,潇洒自由。
四、从学情视角来教学
1.导入环节。一首古诗二三十个字,课前预习学生一般都会背的,这就是学情,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完全可以从背诵古诗直入,不要去搞什么做作的揭题、激趣。因为,学生都预习过了,知道今天要学什么,还磨磨蹭蹭揭什么题,学习的兴趣也不在乎这些外在形式,最大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古诗内容的兴趣。
2.理解诗义。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也没必要一个一个、一句一句来,学生预习过了,拣重点的、学生不会的,重要的词句意思让学生记在课文中,因为学生会遗忘就得做实,这就是学情。提问的方式要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这样问:学习后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就是会学习的同学。或这首诗预习后还有什么字词、句子不懂?
3.感受诗境。这是教学的核心,有两种方式。一是抓诗眼,如《江南春》《小儿垂钓》可以问: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春、钓)二是入画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四首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动手画一幅画,画上可以画些什么,画在哪里,什么颜色,在画画的过程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如果学生的绘画有困难,那就老师板画完成。
4.体会诗情。所谓品读一首诗,走进一个人。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品读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的诗情比较浅显,在抓诗眼的过程中,或从诗句就可以直接得出。如《小池》,学生能感受到小娃的天真活泼,体会到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有的诗情是多元的,需要就是适当拓展诗人的简介,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田园生活 今天阳光明媚,作者走出了自己的住所。一阵春风吹来,稍来了一丝暖意。作者心情愉快,他看到一棵树不断地往下撒花瓣,一片片花瓣落下来,宛如“天女散花”。路边都围上了篱笆,只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远处。树下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它们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油菜花被春风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只只黄蝴蝶。黄蝴蝶们一会儿在花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和同伴们玩捉迷藏……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时,迎面奔来一群可爱的小孩儿,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笑一个个停在这里开始捉蝴蝶。有的跟着蝴蝶跑,有的趴下藏在油菜花中埋伏了起来……有一个小孩他发现一只蝴蝶正专心致志地在吸花粉,便悄悄靠近它,看准事迹,一扑“啪”那个小孩跌了个“大马趴”,原来蝴蝶一听有动静,便闪开了。那个小孩儿还是不甘心,急忙爬起来拍拍土,跟了上去。其他孩子呢,也在认真的捉黄蝴蝶,终于有一个小女孩捉住了这个“狡猾”的蝴蝶,大家都围了上去,“呀,好美呀……”大家不停赞叹。这时,最后一个小孩跑过来时跌了个跟头,前面的孩子也都一其倒下了,那个手拿蝴蝶的小女孩一看,“咦,蝴蝶呢?”……
作者看了之后笑了,他抹了抹自己的胡子,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指根据古诗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适时、适度、适量地引进相关诗篇,以促进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拓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路,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说拓展阅读是古诗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 ,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 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程 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古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瑰宝。它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启迪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民族智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这句话强调了古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教学,让学生走近古诗,亲近古诗,对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润泽学生的人文涵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古诗教学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教材中古诗数量少,二是古诗中描述的场景离学生比较远。如何解决古诗教学中这两个难题呢?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中要做好“超链接”工作,从而让古诗教学变得丰满起来、立体起来。
一、链接生活,举象入境赏画面
生活是无言的诗,诗是无形的生活。生活的外延就是古诗教学的外延。我国古代不少诗人创作古诗,古诗内容往往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展现情景、表达感情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语言,链接现实生活情境,将诗歌语言转化成生活画面,从而帮助学生来理解诗歌内容描述的意境。例如,教学古诗《悯农》一课,一位老师先与学生一起吟诵这首诗,然后播放几个生活画面:有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插秧的画面,有大婶顶着炎热给庄稼施肥的画面,有农民在稻田里喷洒农药的画面,有收割机收割水稻的画面,有餐桌上冒着热气的白米饭的画面……。接着,教师让学生选取其中一幅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生活中自己家人或者看到别人辛勤劳动的画面,谈谈自己对每幅生活画面的深刻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画面来理解古诗内容就显得十分容易。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把古诗中描述的内容还原出来,让孩子们能够看得见、看得懂。学生们不但轻松理解了古诗内容的意思,而且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这位教师的设计可谓“一石双鸟”,既促进了古诗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链接写作,绵延文化绽新颜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只有读与写链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古诗文,除了诵读,还要仿写。仿写是一种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深入的赏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仿写古诗文。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仿写,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仿写,这种形式包括诗文的韵律,书写的格式,技法的表达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而不必刻意追求写诗的技巧。例如,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一课后,有一位学生在日记本上仿写了一首小诗《捉迷藏》:“山沟弯弯一径深,漫山遍野花成阴。散学归来捉迷藏,躲进花丛谁能寻。”尽管这首诗看上去还很稚嫩,但能够明显感到孩子的诗情已经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于是,我在课堂上让这位学生朗读这首诗,然后请他谈谈作诗的感受。听完他的发言,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知道,学生们的写诗热情在这一刻得到喷发。为此,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以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为例,仿写一首古诗。第二天,我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学生们纷纷登台诵读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理解了古诗文的结构,而且还激发了创作古诗的欲望。可以说,仿写古诗文犹如一颗美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孕育着一种诗性意识。
三、链接历史,联系背景悟情理
孟子说:“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每一首诗都与作者所处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人生态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谓文如其人。或触景生情,或有感而发,或激情涌动。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从古诗的文字里是很难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诗人,走进文本,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创作背景,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例如,教学古诗《示儿》,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品出诗中的的情理。①说一说:引导学生关注陆游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互相交流查找到的作者资料。②读一读:先出示陆游生平介绍的文字资料,再出示《清明上河图》《金兵入侵图》等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③悟一悟:默读全诗,想想哪些字词最能体现陆游的悲痛之情。④升一升: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入手,走近诗人的内心,产生了与诗人情感的共鸣,从而有助于学生深入领悟这首诗的意思。
四、链接同题,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国古诗浩如烟海,若能以一个元素为核心,就能组建一个个知识板块。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作品集,可以是同一情感的作品集,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作品集,可以是同一写法的作品集。这样,由“薄”(一首古诗)到“厚”(一组古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同一题材不同作品的风格。例如,王之涣的《出塞》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在学完这首诗后,一位教师以边塞诗为主题,补充另外一些诗人的作品,有卢纶的《塞下曲》,王昌龄的《从军行》等等。学生们通过诵读这一组作品,就能深刻感受到边疆地区的生活和自然风光。链接同题作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