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管理方法

区域管理方法

时间:2023-05-29 17:5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管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管理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管理产业升级

一、综述

项目管理作为一次性创造活动的管理模式,已成为适应新经济时代最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执行总裁Virgil Carter先生指出,到2010年项目管理将成为最通用的政府及企业管理模式。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和一般的政府日常工作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目标明确,必须遵循一定的执行顺序,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时间有限,开创性和一次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有效的推动这项工作。

2005年北京市大兴区根据北京城市规划修编对区域发展的新定位,结合我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形式,选择筹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从农业,制造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由于筹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是一项政府从来没有干过的创造性的活动,与政府的日常工作相比,具有开创性和一次性,不确定性,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同时时间有限等特点,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了项目管理的方法,有效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在2005年底完成了该项工作,为大兴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筹建项目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探讨一种利用项目管理方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工作模式。

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的项目管理过程分析

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的筹划、报批、立项、建设等一系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在基地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了项目管理理论和思想,在明确项目目标的基础上,从项目管理的职能角度,进行范围、时间、招商、成本、风险、组织等六个方面进行展开叙述,为区域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区建设中做出有益的管理模式尝试和创新。

1.明确项目建设目标

明确项目的目标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起点。建设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是为了在大兴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根据这一要求,确定了项目目标。该目标为以现有媒体产业为基础,聚合资源,以影视制作及动漫原创为重点,力争引进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3~5家,成为中国新媒体产业主要聚集区。

为了便于考核项目实施的质量,该目标还制定了具体的指标。这些指标是2006年1月31日以前完成基地的筹建工作,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部的授牌。

到2010年,引进3~5家世界知名旗舰级企业,国内外中小型新媒体企业150~200家,创造10000~20000就业岗位,实现产值60~80亿元,占大兴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基地建成后的5年~10年内将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魏善庄地区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新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大大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2.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保证项目完成并仅仅完成全部要求的工作,以便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作流程。在新媒体基地项目中,其范围是拟定概念性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与北京市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报请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设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和开发经营总公司,完成基地的土地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同时进行基地发展的招商工作,最终保证基地发展目标的实现。

3.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是指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所必要的过程。具体包括工作内容的定义、工作内容的排序,工期估计,制定进度计划和进度控制等环节。

本项目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北京市发改委和科委的汇报、火炬中心的汇报、基地授牌、设计基地的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企业入区所急需的相关产业发展平台、实施基地基础设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等内容,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对上述工作内容进行时间估计,进而在对工作进度排序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实施进度控制。

4.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如何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需要付诸的努力。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对资源利用的规划、费用的估算、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四个方面。在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中,结合现有政府的费用管理机制和筹备基地的重要性对项目成本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从资源利用规划、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三个角度进行管理,在项目开支方面采用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法则进行控制,以期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项目运行结果。

本项目在资源利用角度,是集合了大兴区的全区之力,务必将基地申请设立到大兴区为最终目的,因此,形成了以大兴区发改委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的相关专家与学者,同时积极争取北京市层面的相关资源的进入。

费用估算与费用预算方面,严格实行审批制度。结果表明主要预算指标都在预定范围之内。

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的预算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实行群体决策审批制度,控制成本开支,最终实现到基地申请通过后,预算开支仅为50万元的良好管理效果,比预计的预算费用节约了15%。

5.项目招商管理

在一般意义项目中,表现为项目的采购管理,而在基地筹备和建设过程中,表现为园区土地开发的招商工作管理。为了实现大兴区依托基地发展而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招商工作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从设计环节、培训环节、制作环节和销售环节进行定向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而对选定的企业进行攻关和洽谈。依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初期产业链招商对象并进行定向招商工作的开展,并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招商计划路线图和初选了部分定向招商企业。

6.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是指为有效地利用涉及项目的各方人员所付诸的组织努力。本项目是通过设立初期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方式,进行基地的申请和获批,进而依照国家开发区的管理要求再次设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投资公司的组织和人员安排。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管理模式,将是以区政府的领导下,由管委会全面负责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工作,牵头在完善物业管理、土地规划、城管、地税、国税和派出所的基础上,由产业基地投资公司负责招商、投资、土地出让及市场宣传等具体实施工作。

7.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所需付诸的努力。它关心如何将事件正面效果最大化,以及将负面效果最小化。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对风险的应对通常采用规避、减缓和接受三种方式。对于本项目而言,经过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有如下三个,即可行性研究不能满足北京市和科技部的要求、其他区县申请相关基地的竞争风险和招商风险。为了更好地完成本项目,经过项目组研究,制定了如下风险应对措施。

(1)聘请知名专家为顾问,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技术、经济、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多次论证,规避可行性研究风险。

(2)实施差异化方式,以新媒体领域为主要切入点,充分结合大兴区当地的星光集团、大森林影视园、北普陀影视基地、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印刷学院等基础,申请成立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从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前景、配套产业等方面综合考虑,规避竞争风险。

(3)对于招商风险而言,在基地中打造创业中心、培训中心和制造中心等三个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建设协同设计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为入区企业服务,同时聘请海外专家为基地海外招商开拓渠道,并由区委领导带队赴海外考察招商,协助基地完成招商工作,规避招商风险。

三、结论与展望

第2篇

[关键词] 手术器械;专科;灭菌;耗损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144-02

该院是一所大型专科医院,手术室承担着八个外科病室的手术任务。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外科专业组不断细化,现在每月手术量达已达800台左右。灭菌效果肯定、数量充足、性能优良、零部件完整的手术手术器械能准确、及时供应到位是保证手术进行的必要条件[1],落伍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手术量的需要,为保证各项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该院自2011年1月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旧手术器械管理方法中的人员配置、手术器械包装及灭菌后存放方式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科共有手术间7间,在职护理人员21人,其中男5名,女16人,平均年龄28.8岁,本科11人,大专10人,另有进修护士2名,实习同学6名,共28人。2010年9―2011年8月手术约4000台,日手术量约30台,2011年9月―2012年8月手术约5000台,日手术量约40台。

1.2 管理方法

1.2.1 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法 无菌间采用层架式布置,常规手术器械及辅助敷料经棉布包装灭菌后,按灭菌日期先后摆放在层架上,有效期7 d,逾期未用的灭菌包经拆开、上油、包装后重新灭菌。特殊手术器械摆放在清洁的玻璃柜内,有需要时由手术器械班护士打包灭菌,手术结束后退回,清点检查后逐一放人原柜。

1.2.2 精细化管理模式手术器械管理方法 无菌间采用屉柜式与超市货架式相结合的布置形式:①购置不同规格的货架与屉柜;②订制器械盒;③统一制作标签,除常用基本包及辅助敷料包外,增备了专科手术器械包,整套的专科手术器械用框盒装好,大盒用外包布打包,小盒采用纸塑包装,使用频率高的如剪刀,镊子,持针器,刀柄,拉钩,刮匙,剥离子等手术器械采用多量单件纸塑包装,包装时锐端套上胶管保护,送供应室高压灭菌,不能高压的如腔镜类就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灭菌后大件包装摆层架,小件或单件包装放屉柜。

2 结果

3 讨论

手术量的增加,新手术的开展,使普通手术器械以及专科精细器械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手术器械准备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该院将它们分类打包。分科备用,即避免了散放时随意拿取引起的丢失现象,又减少了急症大手术时因短缺专科手术器械延误手术时间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以及投诉现象。传统方法把精细锐利器械用纱布包裹后与基础器械一起打包,为的是避免摩擦碰撞,减轻手术器械损耗,现在针对成套精细手术器械(如气管异物包,膀胱镜包)我们定制了多种规格的不锈钢框盒适用于不同数量的手术器械放置,盒内垫有耐高温高压的防滑固定胶垫,即可放下较多数量手术器械又可避免手术器械相互碰撞磨损,盒内还配有标牌注明手术器械名称数量方便核对。

手术台上经常会因为污染或术式的改变等各种原因临时需要增加或更换手术器械,以前我们是用快速高压炉紧急灭菌或直接另外拆包的方式解决,前者需要10~15 min的等待时间,即耽误手术进程也影响外科医生情绪,后者虽然供应及时但易造成资源浪费,现在我们采用的小件纸塑手术器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品种多,数量大,灭菌效果可靠,需要时随用随拆,即方便了护士的工作也减少了医护矛盾,而且纸塑包装灭菌有效期长达半年,有效避免过期物品因反复高温高压而造成的手术器械损耗。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手术器械的耗损量明显减少。

各类无菌物品应按手术专科摆放,布类包装、纸塑包装、一次性物品应分别放在相应的区域[3]。该院把无菌间划分为通用区域与专科区域,每个区域都采用屉柜与超市层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不锈钢货架分3层,主要摆放敷料包,中大型器械包,屉柜为5层抽屉结构,宽度有30~60 cm宽2种,可多个连叠联排,按各科小件器械多少来组合分配,小件手术器械体积小,品种多,一个抽屉能放置多包小件。为方便查找,不但在每个区域顶端悬挂各专科标识(如:脑科、泌尿外科)或通用标示,还在每层层架和每个抽屉外粘贴醒目标示,标明此处所放器械包的名称数量(如:腹腔拉钩5个,持针器10个)。标识统一为白硬底黑体字,过塑定型后可粘帖,上端打孔后可悬挂。改革前因区域划分不明显,缺乏指引标识[4],护士术前准备物品经常有遗漏的现象,现在通过这种递进的指引标识,护士进入无菌间很快就能锁定目标区域,查找快速,备物齐全,减少了巡回护士因物品准备不齐在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的次数,而且,存放各科小件器械的屉柜底部都带锁控轮,遇到危重病人或复杂手术时,可以直接把该科整组屉柜推入手术间,避免来回奔波延误抢救或术程。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通过以上措施,对比改革前后:器械损耗大幅降低,护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生满意度显著提升,综合效果满意。

手术手术器械是手术室的基本财产,其数目齐全、功能完好、供应及时是保证各项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5],通过多项改进措施:专科手术器械由清洁保存变为灭菌备用;无菌间物品分科分类放置;购置新型器盒保护精细手术器械;增加备用灭菌手术器械数量。不仅改善了医护关系,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更减低了手术器械的丢失率与耗损率。

[参考文献]

[1] 周丽芳,彭罗芳.手术室手术器械后勤组的组织管理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6,21(6):45-46.

[2] 刘美花.手术手术器械准备的几点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16):186-189.

[3]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2-85.

[4] 马秀苗,许晨耘,柯雅娟,等. 颜色标识牌在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 23(27):1002-1004.

第3篇

关键词:施工测量,工程定位,工程定型,施工现场管理

 

1前言

目前,采用先进的网络图管理方法,已在施工中得到运用;它体现的是某一工程项目中各施工阶段及其主要作业环节的衔接以及关键线路上的各施工程序的联系。它从总体上来反映和把握施工进度,明确某一时期内应施工并按期完成的内容。但是,对某一项具体的施工内容应采取何种施工方式以及场内各工种的协调配合等具体的管理方法是无法体现的,而这些恰恰是决定该项施工能否按计划适时开工并如期完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在这一体系中,主要做好两大方面的管理工作。

2施工测量

根据工程的性质、建设规模、工程类型,施工的环境及人员素质等不同条件,其管理方法及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把施工测量管理纳入到施工的现场管理范围之内,挖掘施工测量所潜藏的其他功能,充分发挥其对施工现场管理所具有的分割、规划、指导、协调的作用,使之成为施工现场管理的龙头。

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参考,工程定位。论文参考,工程定位。在这一体制当中,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施工测量方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定位:根据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等环境条件,在建筑地点进行建筑物所在的施工场地划分成有机联系的整个区域。(2)定型:施工测量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此列,它存在于各施工工序及各环节当中,在关键轴线控制之下,对建筑物中某一系统或某一构件进行详细地测设即细部放样。随施测的对象及程度不同,其精度要求也不一样。

2.1定位

根据施工图纸等有关技术资料,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等环境条件,在建筑地点进行建筑物的整体定位测设,这样,主轴线及其相关轴线不但确定了建筑物的位置,而且将建筑物所在的施工场地划分成有机联系的数个区域。

2.2定型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一次就将场地中所有建筑物的轮廓线和细部都测设出来,而是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根据施工的进度,都需要依次把它们放出来。因此施工测量与施工的现场管理是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同时,在定型定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主控桩、引测桩的设置。主测桩、引测桩随施工阶段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差别,但能起的作用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的设置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主,兼顾到现场管理上的需要,合理设置。(2)桩位管理。永久性的桩位都要求一一落实到平面控制图上,标明位置及相互之间的距离,角度等数据,以便在现场中查对。

桩位的埋设要稳固,不受施工干扰又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标识要清楚、醒目,在各个桩位点的附近与所设桩位标记似是而非的其他任何标记不得留下。对重要桩位要定期检查,设专人看管。在做好后方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施工场的前方管理,主要是解决各工序,各工种之间因在时空中交叉作业带来的相互干扰问题,目的是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测量中所留设的主,副桩位点要合理地把作业现场有机地划分成无数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可能含有多项施工内容,这样就可以对这个区域进一步细化,使区域内的施工内容减少到1—2个。论文参考,工程定位。同时,这些区域又因场内施工的需要而进行不同桩位在新一轮施工阶段下的重新组合,把原来的区域变成另一个含有新的施工内容的区域。这里要抓住以下两方面的管理:(1)管理区域图的建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网络图,确定一定阶段的施工期内,要完成哪些施工任务,编制阶段施工区域分划平面图。据此管理区域图,结合施工测量进行的顺序,按流水作业的方式,安插一些区域内施工作业的先后及内容。(2)各施工区内及区间的管理。对一个被划分出来的小区域来说,根据测量的要求,小区域内堆放的材料,弃工弃渣等要严格控制其堆放范围及高度关于区间的管理,首先可以从工艺流程的布置及工种的安排上综合考虑,其次要考虑因施工的需要,合理确定临时设施搭设的时间、位置。

总之。把施工测量作为施工现场管理的龙头,不但使现场管理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财、物,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浪费,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对内业资料的整理及管理,施工现场内问题的早发现,为实现安全、高效、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管理包括内业资料的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生活区及材料堆放和加工点的管理三个方面。论文参考,工程定位。而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做好后方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施工现场的前方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解决各工序、各工种之间因在时空中进行交叉作业所带来的相互干扰问题,目的是使施工顺利进行。论文参考,工程定位。

在施工测量中我们留设的主、副桩位点就科学而合理地把作业现场有机地划分成无数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可能含有多项施工内容,如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区域进一步细化,使区域的施工内容减少到一至二个。同时,这些区域又因场内施工的需要而进行不同桩位在新一轮施工阶段下的重新组合,把原来的区域变成另一个含有新的施工内容的区域。这些小区域的分划和建立,为场内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方便,使之有章可循,有序可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场内一些工序、工种的相互干扰。同时又为施工测量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要抓住以下两方面的管理:管理区域图的建立。论文参考,工程定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网络图,确定一定阶段的施工期摘要的浪费,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对内业资料的整理及管理,施工现场内问题的早期发现,为实现安全、高效、文明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第4篇

饭店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有:组织图表、工作种类、工作规范、工作时间表等等。

1、组织图表

组织图表表示了岗位和职责的基本分类和关系,是组织形式的机构图,但有某些局限性,如各层次的职权范围和职责,地位相同的两个职员之间的非直线关系或不同部门的职员之间的间接关系皆不明显。由于这个原因,各种工作的描述和组织手册是对组织图标的重要补充说明。

2、工作种类

工作,种类是反映所需技能和职位职责的说明。对员工的定向培训,对完成工作评估,对制定工资等级,对确定职权和职责的范围都有帮助。工作种类说明包括鉴定数据、工作概要、指责和要求。

3、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陈述一项工作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工作责任、工作条件、个人资格等。

4、工作时间表

工作时间表是员工要完成的工作的概念,附有工作过程说明和时间要求,是经理与员工交流的一种方式。有三种基本的工作时间表,即个人时间表、日常时间表和组织时间表。工作时间表的内容包括:

姓名、工作时间、职务、受谁监督、由谁换班、休息日、用餐时间、休息时间、各段时间要做的工作内容等。

现代厨房已不像过去那样只有一个房间。它以拓展为若干个房间(工作区域):制作热菜区、供应区、制作冷菜区、制作面包与糕点区。有利于洗涤各种餐具的洗槽储藏设备和存货的仓库;有办公室、更衣室及刷洗室。

第5篇

一、秦皇岛市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针对当前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秦皇岛市应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1.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1)加强自然灾害防护,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2011年的4·12森林火灾造成较大损失,一个重要原因是抚宁县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空气湿度低,而相关部门却未及时实施人工降雨等预防措施;2012年夏季的洪涝灾害,除自然原因外,也与下游河道阻水严重,水库不能及时泄洪、调控水位有重要的关系。秦皇岛市森林覆盖面广、气候湿润多雨,遭受森林火灾和洪涝灾害几率高、影响大。政府相关部门需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2)完善景区安全标识,增强游客安全意识。秦皇岛市每年都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是景区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景区应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实用并人性化的安全提示标识,并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其次,应加强导游的专业培训,在导游服务中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加强社会治安服务,创造协同治理模式。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2002年厦门市创建了“110”调度指挥大厅,并于2004年实现了“110”“119”“122”三台合一,由“110”对外统一接警,统一处警。该系统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目标。秦皇岛可在借鉴厦门市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秦皇岛市特点,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方法。另外,还可建设和完善社区自治模式。2008年奥运会期间,奥运会志愿者担负起社区治安服务,一些社区成立了治安志愿者巡防协会,社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秦皇岛市可延续这种治理方法,继续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2.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大气污染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首先,应加大资金和技术设备投入,加强本市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力图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大气污染和海洋水污染具有特殊的“连带效应”,即城市周围的大气和海洋水质状况也会对本市大气和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大气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应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3.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分配机制(1)公共服务的供给坚持社会的需求导向。在公共服务领域,传统行政指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忽视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以政府本位代替社会本位、公民本位。在当代,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坚持社会需求导向,鼓励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评价机制。(2)秦皇岛市的优质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戴河区,而另外两个区域山海关区和海港区公共服务供给相对落后,造成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城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易引发市民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应提高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视,力求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区域分配的均衡。

二、加强和创新秦皇岛市社会管理的保障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需要有制度和法律为保障及经济基础为支撑。1.制度保障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需要有制度基础作为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革新。十报告中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也应涵盖各方面的综合指标,为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创造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2.法律支撑我国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现有法律、法规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因此,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形成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环境。秦皇岛市可根据发展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关法规文件,使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等机制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撑。3.经济基础对城市社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创新性的统筹规划,需依靠充足的资金投入来确保有效实施。秦皇岛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政府应增加社会管理创新的财政预算,健全社会管理工作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加强监管,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

作者:盖宏伟魏秋霞单位: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6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法;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72-02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洪流,如科学与技术的综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因此,科学技术必须同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相结合,才能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作用,清楚地了解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据此找出一条适合企业科技创新路子。

一、企业科技创新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意义

现代项目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学科的新领域,是有关现代社会活动中各种项目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方法。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使项目实施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等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促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发展。

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企业科技创新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进行战略运用呢?

(一)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战略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方法。它是以创新为目标,以合作为基本手段,以资源互补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方式。由于企业的创新基础条件和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差,完全依赖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技术档次和效率。而我国的创新资源又分布不均,比较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研究与开发活动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创新的无效投入和无效劳动现象十分明严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却得不到创新的支持,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这种现象。合作创新战略正是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它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它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直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克服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劣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集中各种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档次,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在合作方式上,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和以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方式。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以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方式是由地方政府、企业、大专院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这种技术创新方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二)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项目管理方法。信息战略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对于信息系统和硬件配套不能好高骛远,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建设功能比较完备,操作简单易行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运行,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信息化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优势,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融于社会大环境之中,争取政府和各级的支持。三是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开发人才,培育人才。四是作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政府要将信息化工作作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不仅要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也在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逐步在全市形成政务、科技、金融、商业等不同行业、不同格局的信息网络。同时,要以科技频道为基础,建立科技知识普及平台,搞好科技传播工程,提高全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

(三)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企业在项目管理层面知识积累达一定程度后的突破和爆发,是通过引进外地先进成果、技术后,突破原有技术的更进一步提高;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指标。自主创新需求有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有高素质且具有开拓精神的科技人才,需要有高度风险意识的管理团队的大力支持。我们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要在以下方面上求突破。要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化工、医药、生物等高新技术,注重成型技术的生产转化,引进开发一批基因药物、生物制剂、电子仪器、新材料等高科技成果,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比如车用超级电容器是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公司开发的自主创新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储能环保电源,其特点在于充电速度快(充电10秒~10分钟可达到其额定容量的95%以上)、使用寿命长(深度充放电循环使用次数可达1~50万次)、功率密度高(可达500W/KG~3000W/KG,相当于电池的5~10倍)、工作温度范围宽(-30℃~+50℃)、环保节能(免维护,没有二次污染)等。目前奥威公司已申请超级电容器相关的国家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一半以上,6项已获得授权。车用超级电容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该产品在国内的历史空白。

(四)人才战略

项目管理方法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我们企业要坚持用好优先,培养与引进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环境,全面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造就一批产学研密切合作的优势创新团队。让企业成为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主体。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推进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形式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模式需要迎接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向新的科技创新管理的模式转换,提高企业创新的科学化,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项目管理强调管理是一个过程,把项目的管理内容细化为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沟通等,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实现项目目标,这些方法都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中非常需要引入或强化的内容。相信项目管理方法将对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起到很多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晓莉,王克罩.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6).

[2]吕智群.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之我见[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

[3]潘金刚,杜鹏程.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2006,(1).

[4]吴坤.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06,(3).

第7篇

【关键词】安全 目视化 井下作业现场 应用

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井下作业系统中,目视化管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视化管理直接体现着单位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甚至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危险程度较高的井下作业系统,加强和持续推进安全目视化管理,改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加强人员目视化管理培训教育、营造安全的目视化生产环境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

1 目视化管理的概述1.1 目视化管理的概念

简单地讲,就是利用人的感官视觉,将相关管理的事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颜色、文字、图片、图表、标识、照片、录像带等,从而达到提醒、控制、警示、预防的作用与目的。目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使不管是谁都能很容易就看出正常或是异常的状态,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手段,是看得见的管理,是一目了然的管理,是用眼睛来管理的方法。2 安全目视化管理在井下作业现场的应用

井下作业系统推行安全目视化管理就是利用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尽可能地将管理的要求和意图让员工都看得见,借以推动看得见的管理,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提升现场作业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根据现场情况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现场管理者要专门就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安全目视化管理的水平,发挥目视化管理对安全的促进作用。

2.1 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对象

井下作业现场的安全目视化管理是指通过适宜于现场的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区分人员、明确工器具、工艺设备的使用状态以及井下作业现场的危险状态等的一种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目视化管理的五个方面:

2.1.1人员安全目视化管理

现场作业人员目视化管理,从员工的衣着、佩戴开始,全面实施目视化管理,即员工的安全帽实行统一的色彩分配,员工的工作服实施以符合HSE体系管理的统一荧光带式工作服,员工所佩戴胸卡实施统一的具有员工姓名、工种、血型、安全岗位职责的卡片,让人从着装和胸卡就能一目了然地清楚员工的岗位和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应急措施。具体如下:

(1)人员劳保着装目视化

现场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工作服,外来人员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并与现场员工有所区别。

(2)安全(鞋)帽目视化

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备防砸工鞋,特殊工种增加静电电阻测试、静电释放劳保工鞋、限定工作区域。安全帽配戴应统一规范,白色为管理人员;黄色为-安全监管人员;蓝色为承包商;红色为现场操作人员。

(3)人员证件目视化

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上岗证,进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区域的人员,应佩戴入厂(场)许可证件,

(4)特种作业人员目视化

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佩戴特种作业合格目视标签。

2.1.2工器具的安全目视化管理

作业现场的工用具应用相关的标签标明各种工器具的使用状态,包括是否完好好用、是否超期未检等,利用工器具的定置与定位化管理,使现场员工易于识别工器具状态,避免误操作。具体如下:

(1)井下作业现场主要工器具:梯子、电动工具、发电机、压缩气瓶、电焊机、手动起重工具、检测仪、气动工具等。

(2)用提示检查状态、提示安全风险、用检查表检查,检查合格贴标签;未粘贴标签,表明该工用具检查不合格或未检查;不合格、标签超期及未贴标签的工用具不得使用;所有工用具的使用者必须在使用工用具前再次进行目视检查。

(3)标示现场工器具有效期合格日期、检测合格标示、超量程检测后需重新标定。

(4)对不同的工器具挂不同标签,显示不同的状态,并进行定置管理。

2.1.3工艺安全目视化管理

井下作业施工工艺安全目视是指井下作业的施工按照工艺流程,每个工序符合安全目视化管理的要求,它本身是描述工序重点和作业顺序的简明指示书,也称为施工步骤图,用于指导生产作业。它可以使员工清楚明了地知道施工完成的步骤与进度。

(1)井下作业施工工艺的一般流程:搬迁―安装―通井―洗井―试压―射孔―配液―压裂―排液(抽汲)―测试求产―完井―交井―投产―修井等。

(2)值班房内要有井下作业施工各个工序的工艺流程图。

(3)管线刷安全色或色环同时标明介质名称、工艺流向。

(4)井控装备安全目视化管理符合井控要实施细则要求。

(5)循环系统安全阀必须标明参数避免超负荷运行。

2.1.4井下作业属地安全目视化管理:

井下作业属地目视化即通过对井场区域属地的划分,使用各种安全标识对生产作业现场的各类危险进行标注、划分、隔离,确定属地管理,明确属地责任人,让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安全责任区,从而实现属地安全目视化管理。通过警示、隔离生产作业现场的各类危险,保证员工的安全,这样的可视管理,使安全生产规定易于遵守,简单方便。

(1)井下作业属地区域安全目视化管理划分:生活区、生产区、储罐区、泥浆池、紧急集合点、逃生通道等区域。

(2)标准化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应规范设置,工作或作业场所安全标志设置执行应符保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划分、固定生产区域的不同危险状况,红色指示线:警示有危险,未经许可禁止入内;黄色警示线:提示有危险,进入时注意。

生产作业区域内的消防通道、逃生通道,紧急集合点应有明确的指示标识。

(3)采用专用隔离带对临时性施工、维修区域、临时物品存放区域等进行警告性隔离,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4)采用保护性隔离对易造成人员坠落,有毒有害物质喷溅,路面施工等防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区域。

采用围栏隔离。

(5)对于有危害的区域专门提示。

(6)长期使用的消防器材、逃生和急救设施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做出标识。

3 结论及建议

实践证明,在井下作业现场开展安全目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实现标准化作业,发挥视觉警示作用,提高员工应对、控制、削减风险和隐患的能力。此外,科学、规范的目视化管理还可以直接、有效的提升企业形象建设,有利于促进安全文化的形成;同时更可以在提升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辅助加强制度、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管,帮助、指导员工尽快了解井下作业现场的安全规程,有效识别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系数。在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可以通过安全目视明白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各工用具的完整性状态并且可以自觉远离安全隐患,作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及消除作业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作业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从而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

第8篇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全面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科学指导和支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但由于工程在进行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先进施工技术应用程度不足,施工成本控制难度较大,工程建设部门的各个主体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协调,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很好配合,导致各方面利益不能有效统一。

1.2工程规划不系统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需要根据水源地进行建设,而水源分布往往会涉及到多个行政管理区域,这就出现了地区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行政区域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对工程进行系统规划,解决多个行政区域的用水问题。但实际情况缺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随意性大,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协商不一致,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复,严重浪费资源,再加上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经济和产权纠纷,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1.3管理方法不科学,工程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和难度并不大,但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证此项工程管理方法科学合理之后,才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效、可持续运行,为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管理组织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部门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工程建设和使用方面,轻视工程管理问题,具体体现在管理手段单一,不能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特点和组织管理等实际要求进行区别对待,最终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不高,工程经济效益较差。

2可持续建设管理对策分析

2.1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在进行此项工程建设前要做好全面的调研考察工作,然后做好系统规划建设工作,针对跨区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前要充分考察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水源分布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协商沟通工作,确保各个方面利益均衡,维护好各方的权益和利益,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多方面信息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学规划建设,强化此项工程抗旱防洪能力,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

2.2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要想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就需要全面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好地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具体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打破传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思维束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费方案,对于项目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要借鉴和去学习。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设置日常管理机构对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工程管理体制,地方立法部门应该加大法规建设,落实好各个部门责任和义务,保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从而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吉林省依据中央有关文件,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加强领导、完善规划、落实任务,责任挂钩,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把资金控制、科学管理、质量安全等意识贯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确保建设工程安全高效,质量过关。

2.3建设完善运行管理体制

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需要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管理体制建设。我们要积极改善本工程运行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落实好工程运行维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明确此项工程使用权和所有权,要适当增加一些公益性的维护费用,确保其能够到达社会化运行管理模式。在进行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大水污染的控制,避免对水资源和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更好的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3总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惠及农民和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灌溉的灵活性,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存在多种问题,导致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受到了严重影响,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作者:宋丽君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范家灌区管理所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建设;新要求

一、环渤海区域的动态与发展

(一)环渤海区域的动态

作为我国重要内海,渤海三面环陆,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华北平原所环绕,并夹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面积达77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18公尺,其不仅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也已逐渐成为了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港口。总而言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复合的生态系统赋予了渤海五大资源优势:海盐、渔业、港口、石油和旅游,而这便是环渤海经济区得以建立的资源基础。

“环渤海区域”,或称“环渤海经济圈”,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一直延伸辐射到辽宁、山西、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的区域性经济区。该区域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

(二)环渤海区域的发展

作为我国新兴的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环渤海区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在此建址。经过了十几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环渤海城市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也带来了环渤海区域各大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港口作业的兴起和对外贸易的加大进一步促成了大量的商业机遇。可以说,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地域有界而商无界”的理念。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几年,环渤海经济区以及其周边的产业竞争定会更加激烈。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与内涵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

第一,社会阶层的利益博弈需要社会管理创新。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点便在于阶层的层次性和利益的多元化。当前,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益分配的格局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化,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城市下岗职工、拆迁户等为代表的位于社会底层的特殊困难群体。一方面,在传统社会的环境中,社会竞争程度低、资源分配模式集中、社会意识相对保守决定了社会主体的独立意识薄弱以及利益主张简单。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多元发展,直接导致了现代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和利益博弈。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便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如何能够以更现代的方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便成为了当今社会管理体制的新要求。

第二,人口流动和区域迁徙需要社会管理创新。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信息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拓宽了人的视野和空间,使得不同国家和区域中的人际交往和人口流动逐渐成为常态。可以说,现代社会中的人口流动和区域迁徙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已经不仅是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多维,一个人足不出户,并不意味着孤立无为。网络社会使得闭门造车成为了可能。虚拟社会的复杂性对现代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源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的迫切需要,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社会失范和无序风险需要社会管理创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实上,“没有规则,不成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发展模式应当将发展与稳定相结合。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好,秩序的维护也罢,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一方面,社会调整系统是由多种社会规则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调整系统应当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规范系统。基于此,面对新兴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以往所惯常使用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应当是管理理念的创新,然后是管理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唯有此,社会失范和无序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规制。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理念创新,也是制度创新,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在于使得社会关系能够得到更好的调整,社会秩序能够得到更好的维护。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就应是一种依法创新的社会管理。否则,这种管理就会走向歧途,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三、社会管理创新对环渤海区域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建立和完善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法律制度

从静态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环渤海区域建立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法律体系。总体上讲,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法律体系至少应当包括法律层级的多样性,规则适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有机的结合性。例如,第一,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法律体系通常应当包括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等层级,确立环渤海区域的法律地位、法律规制和制度保障。第二,制度设计既要强调“中央立法至上”,又要兼顾环渤海当地情况。第三,环渤海区域的法律制度应当将中央立法的权威性与地方立法的针对性相结合。总体而言,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需要建立以《区域开发和发展法》、《地区开发规划法》和《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

(二)加强环渤海各省、市、区之间的立法、执法与司法协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社会管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积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由此可见,环渤海区域的法治建设也应当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模式。正基于此,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环渤海各省、市、区之间的立法、执法与司法协作工作。例如,第一,构建环渤海立法协调机构,以及环渤海立法协作会议、立法信息沟通机制;第二,推行环渤海行政合同或协商机制,执法信息公开和省市通报机制;第三,加强各省、市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协调,构建环渤海区域纠纷解决机制和政策协调机制。

(三)为环渤海区域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

环渤海区域的建设是以环渤海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所以,总体而言,环渤海区域的法治建设需要以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为依托。其具体内涵大致包括:

1.健全环渤海区域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实质意义上讲,环渤海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依赖于区域投资法律机制的构建。事实上,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中引资、融资、投资关系,官方投资和民间投资,传统型投资和创业型投资,这些问题均需要一个安全、公正、便利、诚信的投资环境。对于环渤海区域而言,一方面,在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鼓励和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平等保护。同时,对于区域开发中未利用或是未被充分利用的国土资源实行符合区域特色的财产制度,这需要民商事法律法规作出应时的制度性回应。另一方面,赋予环渤海区域的投资主体广泛的投资自主性,并且加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中,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经济政策支持,以缓解环渤海中小企业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供应上的压力。

2.加强环渤海区域的法律运行机制,保持区域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

环渤海区域的法治建设应当是全面的、动态的。具体而言,在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各省、市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决策和行政管理的协作能力。不仅如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环渤海区域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及时有效地治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力争通过法律和政策将区域建设中的“民族、民生、民权”问题以及“三农、社保、宗教”问题有效地解决。

3.维护环渤海区域的生态环境平衡,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一体化保护,更需要区域化保护。在环渤海区域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坚决防止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破坏生态环境,努力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保护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国家环境资源法制的统一性和执法的地方保护主义之间的矛盾;依法实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并且充分调动各类利益主体的生态意识;针对环渤海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将“预防性”措施和“惩罚性”规制相结合,充分总结和汲取生态保护的经验教训,造福环渤海区域人民。例如,到2012年,天津将初步建立流域污染控制和综合整治系统,实现重要海洋功能区达标率85%,入海水量增加12.2亿立方米;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

第10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

中图分类号:TK21 文献标识码:A

1 状态检修现状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执行的是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检修制度。这种在设备较少,科技水平较低,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不仅缺乏科学性,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已与供电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计划检修日与实际工作量的矛盾突出。由于线路长,分布区域广,任务重,生产领导安排工作顾此失彼,检修人员疲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违章现象不断,安全局面不稳。且计划检修日的执行以致供电可靠率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

该修设备不能及时检修,硬拼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线路一般一年安排一次停电检修,而缺陷或异常运行状态的出现时间,不是人的意识所能左右的。该修设备不能及时检修,从而导致缺陷性质恶化,设备健康水平下降。分析所有的线路故障,除极少数因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外,大多数只要措施到位,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天灾人祸,如果预见能力较强,采取一定的措施后也并非一定会发生。

2 线路运行情况

2.1 故障特点

某局输电部所辖110kV~220kV 线路,自2000年以来,共发生故障跳闸108次。其中雷击68次,外力18次,鸟害引起的短路20次,其他故障2次。由于输电部所辖线路分布在各市、县的广大区域,对各市、县局所维护线路具有可比性。

鸟害引起的短路故障共20次,一般发生在地域开阔的农田区域。

外力引起的故障情况较复杂,分布面广,主要为盗窃、违章施工、台风和火灾等。

农民种植蔬菜用的大棚因大风吹起缠绕在线路上引起的线路相间或对地短路故障,是2002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本应纳入外力破坏内统计,因其特殊性,故单独统计)。发生在每年种植蔬菜季节时,维持时间长,且分布面较广,控制难度较大。

3 输电线路检修模式

状态检修对输电线路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维护检修手段,管理方法要求较高,运行资料的掌握要求很细。早期资金投入较大,且有关规程还要作相应的修订。等等这些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即线路状态检修在我局尚未具备全面开展的条件。虽要积极,也要稳妥,不能以牺牲设备故障率为代价,来赚取经验的积累。初期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选线原则

1)必须是完好设备。三类、四类设备及投运不到一年的新线路不宜选取;2)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便于取得经验后推广的线路。尽可能选交通便利,便于就近监测的线路;3)选择故障跳闸后,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不大的线路;4)选择绝缘爬距满足该区域污秽等级要求,且绝缘子年劣化率

3.2 绝缘子检测

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零值)检测。

检测周期根据绝缘子劣化率确定。连续4年为2‰~3‰的每2年一次,连续4 年在2‰以内的每4年一次,最多不超过5 年。积极探索在线遥测新方法和合成绝缘子的监测方法。

3.3 跨越物监测

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地点、位置、与电力和通讯线的交叉角、距离,测量时温度等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及时补测更正。

3.4 雷电监测

依据雷电定位系统,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落雷密度、雷电日、雷电小时、雷电流幅值等参数。认真调查分析雷击故障现象,正确判断直击、反击和绕击类型,了解故障点地形、风向等特点。

3.5 导地线和金具监测

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

3.6 杆塔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3.7 各类树种的季节性生长规律分析

通道内未砍伐树木,应有树种、数量、对导线距离记录。分析季节性生长规律,确定砍伐时间。

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将有许多监测工作要做。我们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积极应用高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4 分类方法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的拟订,是以整条线路为单元,按照周期性来考虑的。而状态检修是以输电线路划分的若干状态段为单元。针对不同的状态段,确定不同的维护检修模式和监测方法。

根据要求,结合线路运行情况分析,确定以下原则性分类。实际操作时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予以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4.1 按设备完好情况分类

1)一类设备区段;2)二类设备区段;3)三类设备区段;4)四类设备区段。

4.2 按绝缘配置分类

1)合成绝缘子串;2)防污绝缘子串(全防污);3)防污绝缘子 + 普通绝缘子串(半防污)。

如出现同一安装时间、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绝缘子劣化率偏高时,应临时增加绝缘子劣化区。(所以要求,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绝缘子应尽可能整条线路或整段集中安装)。

4.3 按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分类

1)按地区落雷密度(雷击次数/KM2)、地区雷电日和历史上易遭受雷击区域来划分;2)重污区:指线路附近有化工厂、水泥厂、砖瓦厂、火车站等严重污染源的点区域;根据风向、生产特点等,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3)菜棚区:农民种植蔬菜用的大棚因大风吹起缠绕在线路上引起的故障已出现多次。对菜棚区段,应加强宣传,种植蔬菜期间增加巡视人员和次数;4)树障区:指树、竹生长较快的季节性明显区域;5)防汛区:指杆塔位于河湖、水库、易受冲刷山坡、塌陷区域;6)外力破坏区:指各类外力正在或极有可能发生,并有可能破坏线路本体或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区域。如炸石区、土地开发区、拖拉机耕作农田区、线路器材易被盗和损坏区、导线对地距离不足区、鱼塘区、居民集中区等等。外力破坏区变数较大,应加强监视,及时调整;7)腐蚀区:指导线、杆塔、接地体、拉线、拉棒腐蚀严重的区域;8)鸟害区:大鸟聚集的河湖、水库、农田区域。过去已发生过几起鸟害引起的故障。驱鸟器对于大鸟所起作用有限,应广开思路,借鉴别人经验,采取其它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结论

1)初期输电线路状态检修,要做的工作很多,难度很大,且各单位维护检修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不能搞“一刀切”。有关部门要组织研究,及早拿出各单位的《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办法》。

2)带电作业是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目前除输电部外,各单位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建议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安监、生技配合,分期分批组织带电作业培训,为各单位培养一批带电作业骨干。各单位要做好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准备。

3)将计算机作为实现线路状态检修的重要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l]熊承荣.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及分类方法的探讨[J].湖北电力,2005,(2).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片林工程、模式

Abstract: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Peri-urban woodlots constitute the mai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rchitecture, which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hance the image of the city. Its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eanwhile, the Gulf National Forest Park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Gulf forests) as an enterprise operation case of public projects, practice and research, discusses how efficient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woodlots engineering,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项目概述

1.1、海湾森林工程简介

海湾森林坐落于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农场境内,于1999年由光明食品集团与上海城投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2004年国家林业总局正式命名项目为“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上海第三个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了项目的总体规划,2006年纳入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2010年3月,成为上海世博会第一批60家“世博观光农园”之一。2011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确认为“AAAA级景区”,同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旅游5星公园”。

1.2、工程概况

公园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16200亩),分为生态维护区、旅游度假区、体育健身区三大功能区。同时将1.62万亩片林分别细化定位,分为常年开园区域、季节性开园区域、生态维护区域三块。即:将以百鸟湖为核心的4500亩范围作为公园的开园范围,全年对外开放;将以松竹梅园区为核心的2000多亩范围,作为季节性开园区域,在梅花盛开期间向社会展示万株梅花;将其余的近万亩片林作为生态维护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在规划面积的范围内初步建成了林在水边、水在林中、地势起伏、林相混交的近似自然的人工森林,是目前上海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

1.3、项目投资及工程效益

建设投资方面,片林建设方面:海湾森林固定资产工程投资1.76亿元、造林工程资金1.28亿元;旅游配套方面:开园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资金4.55亿元;项目总投资约7.59亿元。海湾森林形成片林成本约为1.9万元/亩,大大低于本地区片林建设成本,基本达到了投入资金少,工程资金利用率高,迅速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城市森林工程的目标。

2、工程管理在片林工程中的研究意义

2.1、当下研究工程管理在片林工程中应用的紧迫性

海湾森林是在上海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上海提出全市森林布局形成“一环十六廊、三带十九片”的结构,构成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根据《上海市城市森林规划》,在城市周边规划了大型城郊森林,森林与城市绿色廊道连成一片,形成城市的绿色森林带,达到新鲜空气的导入,减少中心城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的目的。

片林工程管理发展较于国内片林建设相对滞后,片林工程建设普遍存在规划不合实际,工程滞后规划,工程管理不规范,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无法保障等问题。当下所面临的紧迫性就是如何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切实解决问题,整合施工资源,提高建设效率,培养有经营经验的建设团队;这是当下上海,乃至全国片林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2、片林工程及工程管理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片林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三大特点:首先,片林建设应当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生态保护是建设城市片林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片林工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其环境的综合效益,任何工程建设都应当本着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长远规划,科学落实,合理维护。其次,保障城市片林工程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维护片林工程顺利进行的根本条件。只有将森林建设中生态维护和经济利益再造相结合,才能达到可循环发展。最后,城市片林建设中社会效益也是片林工程管理的特点之一。社会效益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城市片林在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更是发展社会人文效益的机遇,工程应当本着“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社会人文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

当下城市片林工程管理处于发展阶段,各项管理研究都必须在其他行业工程研究成果之上做创新,在《上海市城市森林规划》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森林工程提上日程,在面临片林工程管理理论存在不足、经验未形成理论模式的情况下,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的经验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3、海湾森林工程管理对片林建设的经验说明

3.1、海湾森林公园工程建设中的工程矛盾与矛盾的解决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水力模型,漏损,分区计量,压力管理

利用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漏失检测一直是建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工作者在不断完善检漏方法和检漏仪器设备的同时,也针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目的是实现管网漏损预测,改变供水行业被动的漏损管理模式,对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1],[2]。但目前微观建模在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漏损控制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加快模型的研究,尽早实现现场应用。

2. 微观水力模型在管网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2.1 水力模型在分区计量中的应用

如何降低城市供水系统的产销差率,一直是国内外供水行业十分关注的问题。而随着对产销差率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区计量已逐渐被国内外认可为能有效降低产销差率的措施之一。当一个供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更易管理的分区后,自来水公司能够更好地实施产销差降低策略,独立解决分区水质问题,并更好地管理整个系统的压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

管网分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使流量计数量达到最少,一方面可以使成本降到最低限,另一方面较少的流量计可以减少流量计本身误差对分区计量的影响。这就要求首先尽量利用供水管网区域内的天然屏障或城市建设中后来形成的人为障碍(如河道、铁路等)进行自然分区。另外,可以将两个区域交界处某些流量较小、流速较低、下游波及用户范围较少的管段采取关阀的措施直接将两个区域隔离开,而不需加装流量计。但是,具体哪些管线可以采取关阀的措施并不是仅仅可以凭经验来判断的,这时候要依靠精度较高的微观水力模型进行现状分析与关阀模拟来确定。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利用郑州市区内的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及中州大道等屏障将郑州市供水管网初步划分为4个一级计量分区。在制定分区方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到了郑州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对管网需要加装流量计还是采取关阀措施进行了反复的模拟及对比分析。

图1 分区边界处管线隔离前的流向示意图

图2 管线隔离后流向改变示意图

例如图1、2中所示的位置为黄河路与京广铁路交叉口,为两个分区交界处的管线,此管线为上世纪50年代铺设的DN300铸铁管,分区前管线流速为0.3m/s,流量为26L/s,节点水压约为32米。通过分析水流方向发现此管线基本位于供水管网末梢,下游波及用户范围很小,且周围节点水压较高,原来位于此管线下游的节点可由自东向西的管段供给水量,因此初步判定此管线可以采取关阀措施隔离。实际采用模型模拟时,也发现管线隔离后确实不影响用户用水,节点水压虽然下降了2米左右,但在用户接受的范围内。

此种情况若不事先调查清楚而盲目加装流量计,不但浪费资金,也会给以后的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因为此类管线流速太低,一般都处于盲区流速区,在这个流速范围内流量计精度很低,不能精确计量。

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初步判定至少有4处管线可以采取关阀的措施将管线隔离,可为公司节省近百万元的成本费用。

实施分区计量时,当然不能完全依靠水力模型盲目隔离管线,防止个别管线模拟结果与实际偏差影响用户用水。实际操作时,还应采取测流、测压及通过SCADA系统观测对管网调度的影响等措施,视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关闭阀门。利用郑州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确定的几处可关阀的管段,都已通过现场关阀测压实验验证不影响用户用水,目前阀门已关闭,管网一直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2.2 水力模型在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压力管理方法即在保证DMA(District Meter Area)用户正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加装调压设备,根据用水量调节管网压力,使管网在最优的压力条件下运行。压力管理方法被认为是减少管网真实漏损最为快速、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对降低背景渗漏及暗漏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爆管事故的发生,减少管道设施的维修量、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压力管理方法还有其它几点好处:对不付费用户进行压力管理;确保系统配水尽可能均匀;有效降低瞬时水波的发生,防止管道结构较弱的地方受到破坏;提供给用户均匀稳定的水量和水压,增加用户满意度等等[3]。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选取了郑东新区熊耳河路、心怡路及中兴路所围供水区域作为试验区(DMA),选取德国VAG公司生产的RIKO 活塞阀作为压力控制设备,进行了压力管理试验研究。研究中也建立了试验区域微观水力模型,模型建立的目的有二:首先是通过模型计算,确定整个管网系统的最不利点;另外,充分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设定压力值,模拟实际运行情况,代替盲目的压力设定,用来指导后期实际操作,并根据后期实测数据来校验模型,从而熟练掌握模型构建、校验及应用的全过程。

图3 模型模拟结果—节点自由水压及管线流量分布图

由于该研究是针对DMA做局部水力模型分析,因此从郑州市供水管网GIS系统中截取了该DMA的管网拓扑结构及属性,建立了局部水力模型。简化后的模型为DN100及以上的管线,共有477个节点、484条管线。

模型模拟的时间是2008年11月10日早上9:00(最高时),远程监控此时试验区域进水口的压力水头为0.3000MPa,最不利点压力为0.2955MPa。模型中基本参数输入完毕,输入进水口压力0.3000MPa,计算出来最不利点压力为0.2917MPa。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为1.3%,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图3显示了模型模拟的节点自由水压与管线流量结果。

模型建立的初衷是确定最不利点安装位置,但是在安装工程开始时,由于试验区域高程数据和用水量数据缺失,模型没有建立完整,因此现场安装时人为选定了现有安装位置为最不利点。实际进行压力控制过程中,发现投诉的用户集中在离区域进水口最近的祭城小区,而不是选定的最不利点处。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我们人为选择的点确实不是最不利点,实际的最不利点在祭城小区,当进水口压力输入为0.3000MPa时,实际最不利点压力只有0.2474MPa。可见,模型的建立对于最不利点的选择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另外,模型建好后,压力管理系统设定压力值时不再根据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进行设定,设定值不低于国家标准,也在用户可接收的范围内,无再出现用户投诉现象。

本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观水力模型进行局部管网案例分析还是很凑效的。尤其在小区压力管理中,对于最不利点的选择、AZP(Average Zone Pressure)点的确定以及系统压力值的设定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 结语

在供水管网分区计量中利用水力模型来进行关阀模拟及对比分析,在DMA压力管理中利用水力模型确定管网各关键点进行DMA管网分析,是微观水力模型在管网漏损控制中应用的两个小案例,经实践证明,对实际工作还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参考文献:

[1] 马力辉,崔建国.供水管网检漏技术与漏损控制模型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4):129-130.

[2] 李 稳,崔建国,贾新强.供水管网漏损的预测及检漏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9):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