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时间:2023-05-29 17:5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主题公园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 木雕 主题公园

东阳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投资建设东阳木雕旅游文化区,文化区中包含了木雕主题公园,东阳木雕主题公园的兴建不仅能有效保护东阳木雕特色文化、传承东阳木雕千年的精湛工艺,还能让前来的游客及当地市民参与到精彩的旅游木雕文化体验项目中来,达到提升文化品位的目的。

一、国内外主题公园的经验借鉴

木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国内外专门研究“木雕主题公园”的文献没有,因此借鉴国内外主题公园的先进经验,研究如何设计东阳木雕主题公园,以形成一张具很强经济带动性的“旅游名片”很有必要。

(一)国外主题公园的先进经验

国外的主题公园发展很成熟,东阳木雕主题公园的设计与经营,可借鉴国外发展主题公园的许多先进经验。

第一,强调体验性。没有游客参与的主题公园是无生命的,如日本的主题公园强调家庭集体成员的参与性,设计儿童、成人都能参与的娱乐设施与活动,如海盗船、水滑梯、过山车等,亲子同乐的娱乐设施在日本非常兴盛。

第二,较重视主题公园的地址选取,强调地理位置对经营成败的关键作用。一般认为选址目的地必须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另外还应与人口商业密集区相邻并且附近没有其他大型主题公园。

第三,有特色鲜明的主题。特色鲜明的主题能够给予游客难忘的体验,如1953年,沃尔特·迪斯尼确定了迪斯尼乐园的构想,就是希望人们在这里找到快乐和知识,迪士尼已成为世界主题公园成功的典范,公园以米老鼠、唐老鸭、高飞、阿拉丁等卡通人物作为总主题线索贯穿于主题公园的各个景点,使游客置身于公园之中,时刻都能感受到主题的存在,从而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旅游与知识文化普及结合。在主题公园旅游项目中设计具有科普知识的游乐项目是国外多数公园的做法,主题公园的教育及科普功能的拓展将成为国外未来主题公园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五,经营策略多元化。实施多时段多元化价格策略,门票有打折,有不同人群的各种票价;盈利重点并非只是门票,如迪士尼乐园的盈利重点还有购物、娱乐、餐饮、住宿,通过销售毛绒、皮球等玩具获得收入,通过包装动画驱动主题公园发展。为此我国主题公园也应找到地域优势、特色产品,把购物等作为盈利的新的增长点。

(二)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

中国主题公园从无到有,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刘晓明、石强(2011)在“主题公园赢利模式比较”文中指出,我国主题公园存在同质经营、借建设主题公园炒热地皮、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有数据表明中国主题公园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盈利。文章结论部分还指出主题公园要发展成功,必须打造出一条清晰、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门票收入、旅游地产、餐饮住宿、短期度假及礼品销售五环节的主体链,包括有偿冠名、公园会展、知识产权、企业赞助四环节的发展链,包括影视动漫、虚拟旅游、旅游彩票等其他对外盈利服务的衍生链。

二、东阳木雕主题公园设计方案

在木雕之乡东阳建设木雕主题公园,很有优势,但主题公园特色是吸引人的关键,要建设并经营好木雕主题公园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各种具有本土文化的特色木雕体验旅游项目。

(一)确立主题——木雕

借鉴国外主题公园的先进经验,东阳木雕主题公园设计时也应注重提炼主题、突出特色。

东阳素有“木雕之都、建筑大市、教育之乡、影视旅游名城”之称,东阳木雕主题公园确立主题为木雕,可在公园各景点设立代表东阳特色及文化的大型木雕标志设计,如象征木雕之都的斗拱牛腿、象征建筑大市的建筑工人雕像、象征教育之乡的博士群雕、象征影视旅游名城的城雕等。

(二)木雕制作体验馆设计

没有游客参与的主题公园是无生命的,要延长东阳木雕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必须精心设计一些游客喜欢、爱消费的体验旅游项目,只有这样主题公园才能实行低票价经营(本地游客可采取年票制)而不亏损,从而争取更大的客源市场。

木雕小品制作。体验馆可按照木雕工艺流程进行设计,指导游客了解木头的特性并进行选材、木材的干燥处理、主要刀具及用途、雕刻技法,为游客专门设计“简易木雕制作”的旅游项目,木雕制做工序很多,主题公园的工作人员可以免费教授游客一些雕刻技艺,让游客体验其中画创意稿、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凿活、铲活、上色等制作环节,最后游客可以购原材料的批发价,把自己的雕刻作品带回家。

设置木雕拍卖会。木雕主题公园应定期招开拍卖会以吸引游客和投资者,集商贸旅游、知识增长、艺术鉴赏趣味娱乐于一体,拍卖品价值不一以适合不同的经济收入阶层,最终形成商户、游客、主题公园三者互利互惠的经营局面,逐渐扩大拍卖会的影响力,立足浙江,面向全国。

拍卖品来源方式很多,其一为木雕大师的艺术品,不仅能让游客学会欣赏大师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满足部分游客的炫富、收藏等需求;其二可通过为木雕商城商户提供经营便利条件如广告位,来获得各商户提供的一些免费木雕拍卖品,拍卖品获得较大利润后可反哺商家,以进一步提高商户的参与积极性;其三木雕主题公园可与东阳广厦学院的木雕专业合作,以成为新锐大师的摇篮,展出并拍卖广厦学院学生作品,不仅让很多游客得到实惠,还能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从而能提升主题公园和广厦学院的知名度。

此外还可设置接得绣球得拍品、答辩木雕知识得拍品、猜价格得拍品,加强游客购买欲望,提高活动参与性,既增强娱乐性,又能普及木雕文化与价格知识。

公园可成立策划部,经常策划打折、购物节、特价活动,如设立公益活动点,给献爱心的游客送木雕小件。主题公园以木雕为主,但也要注意内容不能太单一,要多元化经营,如出售竹编、紫砂玉石、陶瓷等传统工艺品,以满足顾客更多的购物需求。

(三)木雕沧桑馆设计

木雕主题公园通过设置沧桑馆可开发其教育功能,宣传并普及木雕知识、发展史,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沧桑馆和其他展馆本身的建筑即作为展出对象,可借用卢宅的建筑风格,展示木质建筑结构和丰富多彩的木雕建筑文化。

沧桑馆内布置可分两部分,纵向展示木雕发展的历史、衍生,展示东阳木雕的历史传承、各历史时期东阳名工巧匠的木雕作品及复制品,可将东阳博物馆现有资源整合过来,游客参观中可听到专业木雕设计师的介绍,或看到相关视频。

横向展出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等国内有名的木雕,专业讲解员或视频介绍各种木雕的特色、用才,介绍并展示各种木雕用材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瘿木等,介绍并展示木雕工具从最早的石头、金属到现在的电脑技术的发展过程。

沧桑馆可定期举行木雕艺术品鉴定讲座,介绍一些木雕著名艺术品的文化内涵、收藏价值,讲座费用可由参展木雕商赞助,展品不定期更新。

(四)木雕趣味文化馆设计

木雕艺术创作取材比较广泛,除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山水人物、鱼虫走兽、宗教佛像外,还采取象征、寓意等手法,以动物、花卉表示人世间的吉祥、幸福、益寿与恩爱,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木雕主题公园还可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旅游项目,游客不仅乐于参与,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木雕趣味文化馆收集并模仿全国各地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代表作品,一件作品一个故事,可以让游客来参与竞猜,猜对内容的可获得小件木雕纪念品。木雕作品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有戏曲人物、古代英雄、小说演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供人们欣赏品味,如“新布袋和尚”;其二有吉祥图案,如“年年有余” “松鹤延年”;其三为直接表现当地人民现实生活的题材,包括耕种、收获、桑蚕、纺线、织布、放牧、狩猎、裁缝、商贾、情爱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白菜”(百财);其四有人们熟悉的飞禽走兽,如鸡、鸭、鹅、兔、猪、牛、马、鹿、蝙蝠、鱼、虾等以及植物花卉、蔬菜瓜果之类,如“金钱猪”,并从中确定镇园之宝。

(五)美食区、购物区、娱乐区的经营项目设计

主题公园要吸引游客滞留,必须注重营造游玩氛围,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和设施。木雕主题公园内可设美食、购物、娱乐一条街,街区建筑注重突出东阳木雕之乡的特色,美食区可设置一间木雕美食坊,以经营东阳小吃为主,外地小吃为辅;购物区除了现有的国际木雕城外,还将设置一些出售精巧、实惠的小型木雕工艺品的店铺,如木雕玩具木制诸葛锁;娱乐区可设置一些东阳木雕手工艺绝活展示、东阳板凳龙文化表演、金华本地戏曲婺剧表演,还可排演一场饱含木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歌舞剧。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主题公园赢利模式比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4).

[2]王健.基于要素分析的主题公园赢利模式设计,2010,(12).

[3]黄小明.东阳木雕在现代装饰中的运用[J].雕塑,2011,(3).

[4]张窈芳.东阳木雕[J].浙江档案,2011,(8).

[5]赵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设计探析—以河北白沟文化公园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第2篇

孝感,全国唯一因“孝”而得名的地级市。汉代大孝子董永孝行感动七仙女的传说,就发生在这座城市。《二十四孝》的故事中,“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衾”、“孟宗哭竹”三大孝子故事就发生在孝感。孝感被海内外炎黄子孙称道为“孝子之乡”。

文化如水,沁透心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人们就会被这里浓厚的孝文化氛围所吸引。徜徉街头,漫步广场,各种孝文化景观举首可见。孝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广场里,扶老携幼的人们,悠然自得;街道、社区、工厂、商店、产品的商号、名称、商标、图案,不少就是“孝”的典故;从孝感日报的栏目,到孝感电视台的台标,从小学生德育教材、到市花市树,都在昭示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在孝文化的熏陶下,一批道德模范人物脱颖而出:自强不息的湖北职院女大学生谭之平,背起继母求学,热心扶助贫困大学生;淳朴孝女刘青枝,一人养八老,无私奉献;身残志坚田子君,在轮椅上替父母挑起家庭重担;全国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余汉江,出资办起村福利院,悉心照顾近百位孤寡老人;诚实守信销售员张建顺,义还中奖彩票五百万元……孝亲敬老,见贤思齐,在孝感已是蔚然成风。

【素材解读】

1、弘扬孝德。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温衾,或是孟宗哭竹,均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典范。品读这些感天动地的历史典故,内心自然也会生出对孝德的无限敬仰之情。

2、细节生辉。孝顺说起来是件大事,在生活中却表现为点滴的细节。每天给身边的父母一声问候,给远方的亲人一个电话,给陌生老人一次帮助,你就算是孝顺之人了。

【适用方向】

1.美德之光;2.做个孝顺的孩子;3.我也可以做到;4.细节;5.感动。

中央公园照亮纽约138年

在曼哈顿林立的高楼中间,少量的空地及绿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实上这些空间都是交换来的,开发商多拿出公共空间,便可多换一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在纽约这样的公共空间很多,确切的说法称为私人公共空间。中央公园便是一个影响世界的典范。

关于纽约中央公园,在房地产开发界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听的故事。1858年中央公园设计竞赛公开举行,设计方案应征的人很多,奥姆斯特德及沃克斯二人合作的方案在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奥姆斯特德本人也被任命为公园建设的工程负责人。只不过当时的中央公园用地及其周围地区尚远在纽约市的郊外,高低不平的土地,的岩石,散布的低收入者的棚户足,以让任何一个房地产商望而却步。而设计者即预料到,将来一定有一天公园的四周发展起来,这里将是居民唯一可以见到自然风光的地方。奥姆斯特德预料纽约人口将达到200万,而这个公园将成为他们游览的中心。他们说,“公园四周的大楼即使高得比中国的长城高两倍,他的设计也可以保证在园里看不到这些大楼。”他的设计中有山有水,拟布置出一派乡村风光。中央公园历经15年,于1873年正式建成。138年过去了,这个号称纽约“后花园”的公园,如今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地,更成了世界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胜地。

【素材解读】

1、留住绿地。在我们的身边,高楼矗立起来了,绿地却在消失。而在纽约,这个公园却在那里站立了138年。留住山水风采,中央公园自然是典范之作。

2、借鉴他人。城市的发展,需要一种导向。我们只有找准了方向,才能让城市成为我们真正的美丽家园。中央公园,无疑为我们立起了一座城市建设的丰碑。

第3篇

关键词:围填海、规划、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围填海简述

1.围填海基本概念

围海造陆是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围海造陆工程主要是在拟建海域修建围堤、围埝等,并采用吹填淤泥、填筑建筑土石料等手段再经过地基处理形成可用陆地。

2.围填海的必要性

世界主要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猛增,向海洋要土地就成为了沿海地区获取土地来源最为直接的途径。

就围海动机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海洋经济和临海效应在区域经济拉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围填海造地可以建设临海工业区、居住区以及休闲旅游区,实现“临海经济效应”;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土地的紧缩政策,围填海造地可以实现新增土地,从而弥补耕地占用,实现土地的占补平衡;还有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围填海可以增加土地面积,通过土地转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围填海发展概况

1.目前围填海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开始进行着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工程。荷兰是围海造陆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荷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围海造陆的国家,自1200年以来,荷兰人民从大海夺得的土地共6925平方千米,占目前全国土地面积的20.4%,其中13至15世纪,每个世纪围海造陆350-425平方千米。荷兰是闻名世界的风车王国,而荷兰早期的风车主要是用于围海造陆时的抽水功能。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战后新造陆地在16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10个神户市区或20个香港岛。新地主要用于工业、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据史料记载,仅冈山县一地,在16世纪末就将儿岛湾填埋了90%,围垦出了上万公顷的良田。九州的佐贺县,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围垦,增加了约1/3的耕地。濑户内海,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填海造出的土地超过了136平方公里。 

中国香港一百多年来,为了获取更多平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几乎每隔10~20年就要进行围填海。香港陆地面积大约为1100平方,10%来自于围填海。维多利亚港水域是围填海的主要区域,随着香港城市的发展及新机场的使用,更大规模地围填海工程正在规划中。

中国澳门土地面积狭小,以低矮山地为主,因而需要围填海来补充发展商业和住宅用地。现在澳门的范围(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原先都是海中岛屿,后经自然陆连和人工围填海而成。经过了多轮的围填海工程,澳门半岛从原有面积为2.7平方公里达到目前23.8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开始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填海增加的土地面积约有120 万公顷,相当于现有滩涂面积的一半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和土地紧缺的形势下,我国正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目前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着我国最大的围海造陆工程。 

2.未来围填海发展趋势

围填海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时为了生存与发展向海洋拓展空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进入21 世纪以来,围海造陆用地类型逐渐发生转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围海造陆用地开始由农业、工业用地逐渐向更侧重于旅游渡假、生态保护的人工岛屿用地方向发展,马尔代夫的斯拉夫士、南非金伯利市的卡姆菲斯大坝、佩博霍尔姆岛、迪拜的世界岛、东京湾海萤是就是由围填海形成的世界五大著名的人工岛屿。

三.围填海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目前围填海的现实案例,空间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填满型、水道型、不规则半岛型以及群岛型四种类型。

类型一:填满型

这类型是最传统的填海方式,在原有陆地基础上简单拓展,开发强度一般不低于0.95,目前多用于城市拓建及建设农田、机场、滨海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内部水系较少,利于二期开发;填海规划较为简单明确,交通基本为陆上型。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多,亲水景观要素较少。

案例:香港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原称: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位于九龙半岛西九龙填海区的南端,临近尖沙咀,是中央维多利亚港的门廊,位置显著。是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包括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集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群及广场等。

最初设计概念——巨大流水天篷

最初设计选中建筑师诺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的规划方案,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流水般的巨大天篷,与蜿蜒曲折的土地轮廓交相辉映,构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风景;沿海岸线建有连绵不断的长廊,提供众多规模不一的公众空间,可提供多元化用途;设有一座文化中心,集演奏厅、博物馆、展览馆和表演场地等用途于一体,与周围的娱乐业、零售业等有机结合,使各种活动的分布合理而富于想象力,兼顾公众与个人的兴趣;其设计理念便是吸引人们穿过发展区内的商业及娱乐部分走向另一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凸显香港作为亚洲主要文娱艺术中心的地位。

图3-1巨大天篷方案

新发展概念——城市中的公园

2010年西九管理局动用1.5亿元委托三间顾问公司研究的概念设计方案,三家建筑顾问的概念都强调绿化与节能,及自夸设计融入香港本土文化,都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比独立的地标建筑更重要。

“普世主义”的福斯特方案名为 “城市中的公园”,由街区、公园、独立地标型建筑三项中心元素构成,形成由小巷,街道,公共空间,公园,还有平凡的建筑群和好几颗公众的文化宝物所交织而成的理想城市。

图3-2“城市中的公园”方案

“东方主义”的许李严案名为“文化经脉”,通过以商业楼宇为主的城市带、以文化设施为主的文化带、以及滨海绿化带三个空间带,营造一个绿色互动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能量’的文化区。

图3-3“文化经脉”方案

库哈斯的“文化新尺度”案由村落、园林地貌、街道风貌三种元素组成,先是“草木繁茂的公园、辽阔的公共空间”,然后是“三个以‘村’的概念演化而成的社区”,竭力想把高雅与草根文化、全球化与九龙本地社区、都市和乡村等多重矛盾的因素并列或交织起来,但是方案最大的缺陷是三个村落各自的独立性和步行交通所要求的连续性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图3-4“文化新尺度”方案

落实及进展

2011年3月,管理局最终挑选了福斯特(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园”设计概念作为基础方案,计划于2013年开始建造工程,小型展览馆及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可于2014至2015年完成,稍后落成的包括一个名为“M+”的文化的博物馆、及演艺剧场、中型剧场 I、音乐中心、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以及音乐剧院等。其他创意教育设施及多个为视觉艺术展览馆,亦会相继在此阶段兴建。第二期落成的场地包括大剧院、戏曲中心的小型剧场、中型剧院II及M+第二期。

案例小结

填满型围填海 “陆面宽广、利于开发”的特点给这些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给规划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区,若果一味通过牺牲城市公共空间追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到最后大部分为住宅、商业建筑物,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极大破坏。

通过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来弥补内部水系的不足,配合街区的人性化设计、滨水岸线公共空间的返还,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营造松弛有度、松紧对比的滨江城市形态,或许才是这块围填海土地最好的城市价值。

类型二:水道型

这类型也是传统填海方式,突出特点是内部水系发达、景观资源丰富、陆上交通与水系交通互为结合;开发强度在0.65~0.9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综合性工业新城、港口、新农业基地、主题公园、亲水居所与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水陆交织较为规则,利于二期开发,同时贯通水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自然灾害带来的外部海水压力。

案例:Prins Alexander Polder

Prins Alexander Polder位于鹿特丹东北部的Polderboard Schieland地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人口18000,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之下6米,是荷兰海拔最低的一处填海地。

沿用荷兰传统的块状地块开发模式,本地区以填海时所保留的纵横交织的水道划分为基础,细分为小块土地,以此为基础单位进行开发。自十九世纪末起,经济花卉的种植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当地产业的主体。目前填海地75%以上的面积为种植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建起第一处现代住宅区Het Lage Land,房地房业开发发展。

类型三:不规则半岛型

这类型是比较现代的填海方式,以不规则的半岛形态为特征,海岸线大大延长,凸显现代海洋都市概念,重视水系交通;开发强度在0.10~0.3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高档居所、度假村、主题公园及配套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最为复杂,陆面狭小,须根据二期开发需要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少。

类型四:群岛型

这类型目前少见,由多个人工岛屿组成,亲水景观丰富,以水系交通为主,一般用于建设居所、小新度假村及配套酒店、小型主题公园等,用来配合附近主题区域发展需要。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需考虑二期开发需要,防波堤工程繁复;陆面狭小,容积率最低,开发力度及功能有限。

案例:朱美拉棕榈岛(The Palm Jumeirah)

朱美拉棕榈岛是世界第八奇迹迪拜“棕榈岛”工程的其中一个人工群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它由一个像棕榈树干形状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

人工岛呈棕榈形放射,长约14公里,宽约8.5公里,周围有新月形的环岛,环岛面海一侧为防波堤。其中每一座岛屿群约可供建设1000栋独特设计的临水别苑、4000套高级公寓与5000套滨海居所供出售,此外还可建60座以上的豪华酒店,以及码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疗养院、健身场所、影剧院等配套生活及旅游娱乐设施,保证业主日常生活所需及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图3-7朱美拉棕榈岛

案例小结

群岛型围填海可以创造出很多惊叹的空间形态,是高端旅游度假项目青睐的现代填海方式。这类型的空间形态可以天马行空,有了想象力就有了规划的资本;通过不同形态的人工岛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岸线景观,沿海岸线布置低密度的别墅和高端酒店建筑,结合原有的海洋景观,塑造出时代特色的滨海城市景观。

但是曲折的空间轮廓加大了建设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大量的投资成本,对于旨在谋求开发收益的政府或者开发商而言,并非最好的选择。或许等到一个城市真正需要去创造一个滨海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空间影响力的时候,群岛型围填海也许能为政府提供新的思路。

四.围填海空间规划影响要素解析

围填海空间形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要素,其中填海成本、开发功能、城市格局、城市文化是几个关键的要素。

1.填海成本

围填海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沿岸防护堤和填土量上。填海成本跟水深成正比,水越深,需要建设的防护堤和填土工程量越大;一般情况下围填海区域水深控制在10m以内,局部可有所突破,但是需要考虑其必要性。

围填海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围填海的轮廓形态,普通、规则的外部形态可以节省很多的开发成本,同时获得最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很多的围填海项目更倾向于普通规则的填满式外部形态。

2.开发功能

开发功能是影响围填海轮廓形态的主要要素,也是围填海土地能够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点。围填海相比较于陆地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更高,这也决定了这些土地大部分会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开发,获得更多的收益。虽然具有高的前期开发成本,但是有着更大的开发建设空间,没有拆迁问题、权属争议问题、地质环境问题等开发限制要素,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尽情的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3.城市格局

围填海土地是城市的拓展区,其空间形态的好坏离不开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总体形态,一个好的围填海空间形态必须能够延伸城市的发展脉络。外轮廓形态与城市形态相协调,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内部空间形态要保持城市空间的自身特征,无论是可成为城市地标的商务建筑,还是一般的住宅建设,都需要融入城市天际线,保持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4.城市文化

第4篇

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从8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市也进入了向大规模第二,第三产业转型的阶段,城市中衰退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地区开始了重建与复兴,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升,这一过程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的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破坏了城市及其周边原有的环境结构。

城市环境结构的改变要求出现新的城市景观形式,这种新的景观形式必须能够刺激城市生态环境结构的良性发展。许多景观设计师试图采用西方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以回应这种要求。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指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社会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空契合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及原理经营,管理景观,以达到既要维持景观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又要满足持续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规划途径。这种景观模式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发展无疑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开始兴起景观生态规划的热潮,许多城市绿地被匆忙地改造,以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城市本身的结构,规划目标,建设成本以及这种新型景观形式本身的复杂性与中国城市经济的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景观生态学指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采用景观生态规划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的参与,而中国城市中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也使得这种景观设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需要另辟蹊径,景观设计师开始在公园则溯忡尝试引入示范型生态景观建设的模式。

2.示范型生态景观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体现

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以人为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产生更高层面的追求。传统景观形式所表现的文化意味及其基本的娱乐,休憩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人们希望环境中所出现的景观能够传递具有当代人文气息的城市语境,希望新的景观形式能够关注时代的主题,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体现当代人关注,保护环境的意识。示范型生态景观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教育意义,它利用生态技术手段向人们传达环保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Ⅲ.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内涵

所谓示范型生态景观是指在某一生态技术领域具有典型性代表作用,将艺术手法与生态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景观创作形式。示范型生态景观以其突出的宣传,教育作用,将赋予了生态美学特征的景观作为范例向人们展示生态景观的意义,唤起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它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示范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能够为周围的城市环境带来具有绝对意义的生态效应,而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示范意义,前瞻性地向普通大众传达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信息。这种生态信息的传递是感性的,直观的,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2.代表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所应用的生态技术应该在某一领域与景观的结合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处理方法或处理机制上具备典型特征。如成都府南河畔的活水公园就包含了以生态水处理技术为典型特征的整套示范型景观,通常该类型的生态景观都会配以较为详尽的生态技术原理与作用机制的解说标识系统。

3.时效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所运用的生态技术及其示范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某一时朋内具备示范型的特征随着物质手段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现阶段认为已经是很成熟的生态技术会随着历史的进程,科技的进步退出示范的舞台。

4.人文性

当代的生态型景观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手段的展示,同样是人文性的反映。建造景观自古以来就包含人们对环境与社会的认识,包含人们改良自然环境的需求。当代的生态型景观反映了一批富有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对高速度城市化背景下,对产业转型引起的城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思考。希望找到回应城币环境变化的设计手段,并利用生态原理及生态技术以示范形式做出了改良城市环境的实践性探紊。

5.具备生态美学特征

园林景观艺术形式是园林景观审美情趣的外化。示范型生态景观所折射出的园林美体现了生态美学的观点。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主要开始于1994年,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美学,是生态学在美学领域中的延伸。具体而言,生态美是生态美学提出的核心概念,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美,也包括社会生态美,精神生态美。当前的示范型生态景观建设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的领域。

Ⅳ.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实践及作用

在中国城市公园中,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实践活动在20世纪末期逐步展开。在20世纪90年代深圳特区的“箐箐世界”中出现了以废旧轮胎,回收易拉罐组成的景观形式,是景观设计师实现他们对于示范性生态景观理解的雏形。在当时的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后,国内的其它地区也先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示范型生态景观。

1.成都活水公园

1998年,世界上第一座高扬保护水环境旗帜的主题公园—活水公园在成都建成,标志着示范型生态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日趋成熟。活水公园展示了锦江支流的净化过程,设计师从两个角度展开设计。首先建立了完善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尽管每天只能净200立方米的河水。但是水体净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溪,池塘等都一一展示。污水的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一目了然。其次是在整个系统的旁边安置了不同形式的解说牌,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说明如何通过自然作用净化水的过程。该设计对于吸引游人,尤其是儿童,并对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大有裨益。公园的整体布局呈“鱼形”,由鱼嘴而入,走向鱼尾的整个游览序列充分展示了健康与活力,更显示了其生态美,以“鱼水难分”的成语借喻水是生命之源。作为全世界少数几个在城市中心建造的水源生态处理场所,活水公园是难得的环境教肓范本。它通过每一个设计元素,在带给人们视觉审美效果的同时,激发其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并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示范型景观模式。

2.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景区景观设计方案

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中,所有的应征方案中都出现了示范型生态景观。

在以展示湿地水循环处理为主题的景观“通向自然的轴线”方案中的,“芦汀花溆”景区内,设计了专门的科普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湿地净化水的过程。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中,同样也出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水。

循环系统。以水渡槽为主体,提升森林公园的湖水,北京园林学会设计联合体的方案则以梯田形式,利用“中水过滤系统”,使水从湿地过滤后,排入到湖区。湖滨的小湿地采用了“湖水自洁循环系统”。此外在方案中还设计了两个太阳能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与生态展示厅相结合,展开生态示范教育。

由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与澳大利亚URS有限公司共同提交的“龙凤呈样”方案中,特别以“环保教育中心”为命题,设计了示范型生态景观。环保教育中心位于湖区,湿地和森林交界处的中心位置上,通过与森林公园各个有关地点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使得游人可以在线(online)观测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环保中心本身则采用能源自给的建筑模式,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和自我循环的污水处理系统,以生态示范的形式展示新型的景观建筑是如何减少对城市自来水供应的依赖。Ⅴ示范型生态景观发展趋势的探究

1.示范景观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倾向

现有的示范型生态景观主要集中在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领域通过模拟自然净化水体的过程形成人工湿地景观或者是直接将工业或生活废物当作材料用于建造景观小品。前者是通过景观艺术手法和生态学原理相结合再现自然界中的景观模型,而后者是对社会文明产物再利用形式的探讨。

可以预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带动示范型生态景观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设计师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运行的生态机制的深入了解,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与探讨,将在景观作品中引入多要素,多元化的生态科学技术,相信以建设2008年绿色奥运会的契机,中国的城市公园绿地中会出现诸如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永久性能源利用相结合的生态景观以相应的景观载体作为示范,显示其应用价值及前景。

2.示范型生态景观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倡导作用

在城市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同时对于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也具备倡导作用。示范型生态景观在愉悦大众的同时,其宣传,教育作用潜移默化的推动人们对于生态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示范型生态景观就像是城市建设一方良药,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更加有效地倡导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使其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复兴中遵循时代主题与发展方向。

3.生态美学的发展将对示范型生态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审美意识的变化与进步,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建设离不开园林景观艺术审美的导向。毕竟园林景观艺术是“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

目前的示范型生态景观中所展现的生态美学艺术是直接的,短暂的,仅表达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然形态美是不够的。景观设计师在未来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在考虑到城市生活的各个美学角度以及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创造示范型生态景观深层次的社会生态美与精神生态美。

Ⅵ.结论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传统人性回归

时代在不断进步,建筑设计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回到人性化的设计道路。人性化设计,主要是指人类追求文化和价值的综合表现,这同样是当前艺术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1]。建筑设计回归传统人性,主要体现在审美人性回归、自然人性回归、道德人性回归。本文则针对这三点对建筑艺术的传统人性回归展开深入的研究。

1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自然人性回归

当前,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程度的进步,人性遭受了理性和科技的冲击,首要表现在人类情感非常重要的自然人性被严重撕裂,所以道家思想和西方的回归自然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南[2]。顺着建筑发展轨迹分析可知,居民和谐为人类对建筑价值和人性的统一化追求。通过对外界的观察以及实践感悟进行的设计,可以达到很很高的艺术水准,同时其设计思想一直秉持“道法自然”的理念。我国很多现代建筑设计者,更多地是通过山水画进行自然人性的感知,由此进行建筑作品的设计。比如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人造山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艺术设计以小见大的意境,在陶瓷、刺绣等工艺品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山水艺术,其中体现着回归自然的思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分为很多流派,其中有一流派为大地设计家,他们认为城市环境艺术作品因为本身具备美化环境的社会功能,不能成为纯粹的艺术,也不能将其作为艺术进行研究,所以他们选择离开城市,深入自然。比如,英格兰的巨石阵、印第安人沙画等,这些都给大地艺术家以很大的启示。这一流派的艺术家对于现代设计理念非常厌烦,所以渴望回归自然,进行新的创作灵感。这些艺术家的行为,从根本上讲就是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回归自然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2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人性回归

人类追求传统人性还涉及对于美的向往,其中席勒将其看作拯救被理性和科技撕裂的人类的妙药,马斯洛更是将其视为人类的顶级需求。足见审美人性的回归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追求,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这是因为艺术设计本质就是美的人性的体现。例如,英国展览馆科普中心建筑——千年宵顶,这一建筑的位置在格林威治半岛,建筑整体呈现出弯庐形状,总体占地面的为300英亩,由12根钢桅杆和宵面钢索网构成,其中钢桅杆高达100m,宵面钢索网的周长长达1000m,直径365m。千年宵顶的屋面非常薄但是却非常坚韧,而且其透光性能良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在设计之初,设计大师们反复进行论证对比,将同一屋顶下汇集多项功能,最终确定了宵顶的设计方案。千年宵顶现在已经是伦敦一个地标性建筑,它仿佛泰晤士旁最为耀眼的明珠,是创新科技和伟大设计完美结合。

3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道德人性回归

在西方世界中,“理性”文明的人类已经变成可以进行计算的流程化的“机械”,灵性已经被撕裂,神性严重扭曲。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下的机械化的宰制理论和追逐利益的思想等,成为科技和理性主导之下启蒙思想的社会顽疾。在这种情况下,向往和追求正义、同情、宽容、仁爱等道德自主性逐渐成为当前西方社会努力探求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西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则必须将道德人性当作话语形式。比如,在慕尼黑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主题为“AIDS”的建筑,这一建筑寓意深刻,表达着人类将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的文明过程中,丢弃伦理道德,最终必将会遭受自然的报复。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秩序规范和伦理准则等方面的遵守。我们祖先在远古石器时代,主要依靠穴居和渔猎为生,对外部事物进行观察,由此对生命和宇宙存在的意义进行思考。直至春秋战国,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个流派对伦理、生命以及世界进行阐述,这些思想历经了上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我国哲学思想重要的基础。其中一项最为典型的是“太极图”,其中阐述的理论以及形成即使到了现在依然常常被现代建筑设计师拿来借鉴,很多建筑设计都是受到这一理念的启发。比如,建立在广东深圳的主题公园,公园标志性建筑“水上乐园”就是设计师基于“太极图”不断地进行思索从而设计创建的。这一主题公园在太极图的总体框架中加入了上下翻卷的水纹造型,由此充分展现了主体公园中水千变万化的形态。这一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和谐和动感的形态美,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宇宙和人性向统一的价值观。

4结束语

综上,建筑主要是以满足人类需求而创造的物质,最开始的建筑只是单纯地为给人类创造更多的私人生活空间,而随时间的一步步推移,建筑的发展历经了很多的改变和变革,由此建筑的属性由实用性能进化到当前的艺术化、人性化,同时现代建筑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视觉原理以及现代科技。现代人类更多的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百态,传统的人性再次得以被唤醒,于是人们更加关注建筑设计,对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现代建筑艺术设计逐渐更加重视或者有意识地回归传统人性。

参考文献:

[1]李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

第6篇

Ⅰ.引言

由当前至本世纪50年代,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朋间将会有许多的城市面临人地关系复杂,环境恶化,绿地景观衰退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工作、居住、生活等方面的环境要求不断提升。

无疑,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无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就当代城市公园绿地而言,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提供视觉审美效果,或者是单纯为城市居民创造休憩娱乐场所,更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造引入自然与新时代人文要素的景观作品,以回应城市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景观设计在走向完善的进程中,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时代赋予了当代景观设计师们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多种角度诠释景观,探寻适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景观表现形式。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出现,反映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对城市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思考,是其在探索过程中,找到的一种应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公园绿地建设模式。

Ⅱ.示范型生态景观产生的背景

1.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导致示范性生态景观的产生

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从8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市也进入了向大规模第二,第三产业转型的阶段,城市中衰退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地区开始了重建与复兴,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升,这一过程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的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破坏了城市及其周边原有的环境结构。

城市环境结构的改变要求出现新的城市景观形式,这种新的景观形式必须能够刺激城市生态环境结构的良性发展。许多景观设计师试图采用西方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以回应这种要求。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指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社会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空契合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知识及原理经营,管理景观,以达到既要维持景观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又要满足持续利用土地的一个重要的生态规划途径。这种景观模式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发展无疑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开始兴起景观生态规划的热潮,许多城市绿地被匆忙地改造,以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城市本身的结构,规划目标,建设成本以及这种新型景观形式本身的复杂性与中国城市经济的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景观生态学指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采用景观生态规划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的参与,而中国城市中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对匮乏,也使得这种景观设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下,中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需要另辟蹊径,景观设计师开始在公园则溯忡尝试引入示范型生态景观建设的模式。

2.示范型生态景观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体现

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以人为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产生更高层面的追求。传统景观形式所表现的文化意味及其基本的娱乐,休憩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人们希望环境中所出现的景观能够传递具有当代人文气息的城市语境,希望新的景观形式能够关注时代的主题,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体现当代人关注,保护环境的意识。示范型生态景观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教育意义,它利用生态技术手段向人们传达环保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Ⅲ.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内涵

所谓示范型生态景观是指在某一生态技术领域具有典型性代表作用,将艺术手法与生态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景观创作形式。示范型生态景观以其突出的宣传,教育作用,将赋予了生态美学特征的景观作为范例向人们展示生态景观的意义,唤起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它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示范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它能够为周围的城市环境带来具有绝对意义的生态效应,而在于它具有明确的示范意义,前瞻性地向普通大众传达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信息。这种生态信息的传递是感性的,直观的,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2.代表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所应用的生态技术应该在某一领域与景观的结合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处理方法或处理机制上具备典型特征。如成都府南河畔的活水公园就包含了以生态水处理技术为典型特征的整套示范型景观,通常该类型的生态景观都会配以较为详尽的生态技术原理与作用机制的解说标识系统。

3.时效性

示范型生态景观所运用的生态技术及其示范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某一时朋内具备示范型的特征随着物质手段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现阶段认为已经是很成熟的生态技术会随着历史的进程,科技的进步退出示范的舞台。

4.人文性

当代的生态型景观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手段的展示,同样是人文性的反映。建造景观自古以来就包含人们对环境与社会的认识,包含人们改良自然环境的需求。当代的生态型景观反映了一批富有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师对高速度城市化背景下,对产业转型引起的城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思考。希望找到回应城币环境变化的设计手段,并利用生态原理及生态技术以示范形式做出了改良城市环境的实践性探紊。

5.具备生态美学特征

园林景观艺术形式是园林景观审美情趣的外化。示范型生态景观所折射出的园林美体现了生态美学的观点。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主要开始于1994年,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美学,是生态学在美学领域中的延伸。具体而言,生态美是生态美学提出的核心概念,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它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美,也包括社会生态美,精神生态美。当前的示范型生态景观建设还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的领域。

Ⅳ.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实践及作用

在中国城市公园中,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实践活动在20世纪末期逐步展开。在20世纪90年代深圳特区的“箐箐世界”中出现了以废旧轮胎,回收易拉罐组成的景观形式,是景观设计师实现他们对于示范性生态景观理解的雏形。在当时的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后,国内的其它地区也先后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示范型生态景观。

1.成都活水公园

1998年,世界上第一座高扬保护水环境旗帜的主题公园—活水公园在成都建成,标志着示范型生态景观在城市中的发展日趋成熟。活水公园展示了锦江支流的净化过程,设计师从两个角度展开设计。首先建立了完善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尽管每天只能净200立方米的河水。但是水体净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溪,池塘等都一一展示。污水的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一目了然。其次是在整个系统的旁边安置了不同形式的解说牌,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说明如何通过自然作用净化水的过程。该设计对于吸引游人,尤其是儿童,并对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大有裨益。公园的整体布局呈“鱼形”,由鱼嘴而入,走向鱼尾的整个游览序列充分展示了健康与活力,更显示了其生态美,以“鱼水难分”的成语借喻水是生命之源。作为全世界少数几个在城市中心建造的水源生态处理场所,活水公园是难得的环境教肓范本。它通过每一个设计元素,在带给人们视觉审美效果的同时,激发其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并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示范型景观模式。

2.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景区景观设计方案

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中,所有的应征方案中都出现了示范型生态景观。

在以展示湿地水循环处理为主题的景观“通向自然的轴线”方案中的,“芦汀花溆”景区内,设计了专门的科普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湿地净化水的过程。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中,同样也出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水。

循环系统。以水渡槽为主体,提升森林公园的湖水,北京园林学会设计联合体的方案则以梯田形式,利用“中水过滤系统”,使水从湿地过滤后,排入到湖区。湖滨的小湿地采用了“湖水自洁循环系统”。此外在方案中还设计了两个太阳能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与生态展示厅相结合,展开生态示范教育。

由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与澳大利亚URS有限公司共同提交的“龙凤呈样”方案中,特别以“环保教育中心”为命题,设计了示范型生态景观。环保教育中心位于湖区,湿地和森林交界处的中心位置上,通过与森林公园各个有关地点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使得游人可以在线(on line)观测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环保中心本身则采用能源自给的建筑模式,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和自我循环的污水处理系统,以生态示范的形式展示新型的景观建筑是如何减少对城市自来水供应的依赖。  Ⅴ示范型生态景观发展趋势的探究

1.示范景观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倾向

现有的示范型生态景观主要集中在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领域通过模拟自然净化水体的过程形成人工湿地景观或者是直接将工业或生活废物当作材料用于建造景观小品。前者是通过景观艺术手法和生态学原理相结合再现自然界中的景观模型,而后者是对社会文明产物再利用形式的探讨。

可以预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带动示范型生态景观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设计师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运行的生态机制的深入了解,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与探讨,将在景观作品中引入多要素,多元化的生态科学技术,相信以建设2008年绿色奥运会的契机,中国的城市公园绿地中会出现诸如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永久性能源利用相结合的生态景观以相应的景观载体作为示范,显示其应用价值及前景。

2.示范型生态景观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倡导作用

在城市中,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同时对于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也具备倡导作用。示范型生态景观在愉悦大众的同时,其宣传,教育作用潜移默化的推动人们对于生态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示范型生态景观就像是城市建设一方良药,随着时代的进步,会更加有效地倡导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使其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复兴中遵循时代主题与发展方向。

3.生态美学的发展将对示范型生态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审美意识的变化与进步,示范型生态景观的建设离不开园林景观艺术审美的导向。毕竟园林景观艺术是“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

目前的示范型生态景观中所展现的生态美学艺术是直接的,短暂的,仅表达生态系统自身的自然形态美是不够的。景观设计师在未来将会以更积极的态度,在考虑到城市生活的各个美学角度以及社会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创造示范型生态景观深层次的社会生态美与精神生态美。

第7篇

关键词:节约型 ;园林绿化 ;措施

Abstract: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al societ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kunming botan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explore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 of saving type city gardening.

Keywords: economy; Landscaping; measures

中国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建设所谓的“森林城市”,出现了大量引进外来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铺张浪费的现象,使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遭到了破坏,也偏离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2.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1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2.2基本原则

2.2.1坚持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通过改善植物配置、增加乔木种植量等措施,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2.2.2坚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积极投入、精心管理等措施,降低建设成本和养护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2.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资源协调、理念引导、规划控制、政策保障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在全社会树立节约型、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理念。

2.2.4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协调的原则。以争取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绿地与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的融合,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3.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措施

昆明市的城市绿量在“创园”的推动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至2011年,各项城市绿化指标得到质的飞跃,昆明主城城市绿地率由2005年的28.3%增至40.04%,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0.56%增至43.6%,人均公共绿地由2005年的7.34平方米增至12平方米。

近年来,昆明市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把公园绿地建设作为重点来抓,重点加强城市中心区绿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市区内自然条件,挖掘用地潜力,按照“三高”、“三化”、“三精”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密组织、精细施工,建设完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布局精美、景观效果较好的城市精品公园。

在中心城区建筑密集的区域,按照绿地服务半径500米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拆临拆违等工作,出台有关政策,调动区、办事处、城中村、企业建设城市绿地的积极性,建设了百余块街头绿地、小游园、并按照“55建绿”“百米见绿”的要求,建成了莲花池公园、弥勒寺公园、屸山公园、昆明滇池国际城市湿地、龙江公园、渔浦寒泉、大渔公园、田溪公园等一批投资在3000万以上的城市公园。其中莲花池公园以莲花池独具魅力的文化属性为内涵,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集休闲游赏、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设施为一体的生态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龙江公园以“盘江记忆,品质生活”为主题,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设置了“孙髯翁连环画主题广场”、“滇池故事”、“盘江码头”、“雨水花园”景区及19个各式风情的精品庭院展区。

除了加大对翠湖、大观、动物园、黑龙潭、金殿、西山等传统园林、名胜区保护和建设管理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增绿、见缝插绿等各项措施,规划绿地,精心建设绿地。截至2011年年底,昆明市建成区有公园、街头绿地、小游园414个,形成了全市绿色景观无所不在的新景象,城市公园绿地总面达到3001.72公顷[1]。目前,昆明绿地以风景林、水域湿地、城市绿地三个层次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优越而又舒适环境,为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昆明市通过对城市主次道路进行绿化建设和改造,清理更换、补植增植,加强小街小巷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同时,通过立体绿化,在绿化隔离带内增种树木,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绿化丰厚度和景观效果。2012年6月开始,昆明市对22条重要城市道路展开了综合整治,经过近3个月的施工,目前龙泉路花木扶疏、色彩缤纷;西昌路焕然一新、道路顺畅;新苑路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环西路花儿摇曳、干净整洁;滇池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综合整治后的道路正显现出“一路一景”的特色,合理设置的连体树池-让树木自由呼吸,绿化带大规模种植了云南乡土树木和观花、观叶植物,并增加时令鲜花种植,以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脉络。22条道路锦上添花,共新增种植乔木3.5万株、灌木地被66万平方米 、栽植时令鲜花7.9万平方米[1]。绿化提质、城市扮靓的预期效果已经显现,城市的品质正在提升。

3.1 严格保护现有绿化成果。保护现有绿地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坚决查处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2012年,《昆明城镇绿化条例》完成修订,并于7月1日起实施。修订案修改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扩大管理范畴,更加体现园林绿化的城乡一体化;还借鉴省外城市先进经验,建立“绿评”制度,对重大建设项目涉及占用绿地、砍伐移栽树木,均要求要组织绿化环境咨询评估等。而且对中心城区的树木砍伐、移栽、修剪的审批权限进行了划定,提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保护原有树木,特别要严格保护大树、古树,在建设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反对造成土地浪费的建设行为等内容。

3.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要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用地,同时按照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园林绿化建设用地。在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的需求;在建设中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减少客土使用,反对盲目改变地形地貌、造成土壤浪费的建设行为;要通过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改良土壤等措施,实现植物正常生长与土壤功效的提高。

3.3 加强科学规划设计。要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增加乔灌木地被种植量,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要适当降低草坪比例,减少雕塑等建筑小品和大型喷泉的使用。对现有草坪面积过大的绿地,合理补植乔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例如近年盘龙江滨河绿地采取更换草坪,补植乔灌木、地被植物,减少浇灌用水,降低管养成本,建成节约型绿地。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道路分车带和行道树的绿化建设,增加隔离带上乔木种植的比重,建设林荫道路。推广立体绿化,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屋顶绿化。

3.4推动科技进步。加大节约型园林绿化各项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针对昆明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突出矛盾和优势,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研究成果,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加大对园林绿化科研工作的投入,落实科研经费,充实科研队伍,增强科研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能力,推动城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

3.5积极提倡应用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气息的自然景观。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化、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倾向。要推进乡土树种和适生地被植物的选优、培育和应用,培养一批耐旱、耐碱、耐阴、耐污染的树种。例如昆明市迎接南博会及亚洲艺术节建成的龙泉路-梅花为主、穿金路-云南樱花为主、园博路-茶花为主等种植乡土树种的景观大道。

3.6大力推广节水型绿化技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推广节水型绿化技术是必然选择。加快研究和推广使用节水耐旱的植物;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方式;积极推广使用中水;注重雨水收集利用,探索建立集雨型绿地。例如盘龙区盘江西岸绿化带建设暨龙江西路征地拆迁绿化工程设计建成了盘龙江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其中渗透管全长2700米,管径DN=300厘米,材质为聚乙烯塑料穿孔渗透管,坡度设置为0.1%—0.3%。集水检查井为聚乙烯塑料成品每40米设置1 个,共68个,外径为875厘米。蓄水池8座,每座长21.3米,宽4.3米,深2.0米,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顶板采用预制板。

3.7 实施自然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建设生态化广场和停车场,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植树造荫。铺装地面尽量采用透气透水的环保型材料,提高环境效益。鼓励利用城市湿地进行污水净化。通过堆肥、发展生物质燃料、有机营养基质和深加工等方式处理修剪的树枝,减少占用垃圾填埋库容,实现循环利用。近年来盘龙江、金汁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绩。

4.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组织领导有力

4.1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昆明市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牢固树立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意识,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明确分工、目标和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4.2 加强法规配套建设。昆明市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线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保护建设成果。结合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梳理现有法规规章,完善园林绿化相关法规和标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技术标准和规范,使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4.3 严格审核规划设计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按照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要求,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杜绝高价设计、高价建绿的问题。昆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加强对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大力推广节约型管理模式,走节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绿化道路。

4.4依法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有效推进。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的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因势利导,结合昆明市城市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带气候特征,科学地制定实施方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第8篇

关键词:动漫;交互式媒体;应用

动画产业是指以计算机数码技术为支撑,涵盖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网络游戏、卡通漫画出版、电影特效、主题公园及相关衍生产品的产业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画产业成为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产业,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领军产业之一,被称为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但是,近年来的动画市场欠缺规范化与规模化,单一的动画制作难以迅速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动画市场。动画与交互式媒体相结合,扬长避短,相映生辉,形成一股新的力量。动画与前沿科技相结合,正是动画在应用领域提升到新高度的一个契机,也是未来项目发展的战略与计划。

企业与媒体展示企业明显弊端――运营成本高,原创产品少,大多以动漫相关的加工业务为主。在技术与企业管理上陷入困境,容易产生紊乱的管理次序,产品没有原创性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只是依靠海外低廉的外包加工来维持。员工素质培训与技术培训始终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更为致命的是,没有较强的原创研究团队。团队以美术学院作为强大的后盾,有着浑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一流的原创团队,完善的人才培养梯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讲师到教授,各层次的专家形成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研发与创作团队。并且,在硬件支持上有着强有力的保证,着力研究高新动画技术与交互式媒体技术,结合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造型底蕴,有机地把高新技术一动漫艺术推到新的高度。在动漫与高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上开辟新的天地,高新的交互式媒体与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团队的目标是成为交互式媒体和动漫结合应用的引领者与研发的先驱力量。

工作室研发团队就针对动漫产业与交互式媒体企业进行大量的考察,决定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执行我们的创新研发理念。第一,“我们的产品不是做加工,而是做思想”。我们将把动漫的创意融入交互式媒体里,让购买者除了买产品,还有产品的文化,以及产品的前沿科技和创新理念,而且有更多的收获。第二,“我们的制作不是做方案,而是做成品”。我们从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到后期的输出与安装进行全流程的跟踪,不是简单呈现客户的口头或书面要求,而是引领市场与客户,以最前沿、最完善的产品回报社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接触,目前已有多家工程企业与生产企业取得合作意向。未来几年的目标是,为规划设计方案、装饰企业、生产企业提供创新的交互式媒体的研发与制作,将创新理念推广开来,从而提升整个动漫与数字媒体的展示形象。然后,进一步开展地方旅游业、公共场所,以及公益性的交互式媒体设计等分步骤的展开工作。

未来3年,计划开发动画与交互式媒体的创新技法,融合民族元素,结合前沿动画技术。研究设计中心工作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打造民族品牌、旅游文化、文化名人、风土人情、地理习俗、历史典籍、民间传说等元素都可以与动漫相结合。通过动漫作为媒体,对于宣传当地地域文化,旅游有巨大的推动力,且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科技文化价值。第二,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动漫产品,研究影像媒体的创新技术,形成独特的表现风格,塑造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开发旅游动漫衍生产品,创建有民族特色与前沿技术的动漫创作平台。第三,动漫产品与交互式媒体相结合,采用动画与虚拟数码技术结合的表现手法,根据旅游景点、博物馆、房地产的建筑、园林、室内等规划设计图纸,将楼盘外观、室内结构等未来建成的场景进行提前演绎展示,让人们轻松而清晰地了解未来家园的品质生活、博物的虚拟浏览等。

我们的工作模式是,首先,自主创意设计出多个系列主题的动漫形象,通过每个系列设计制作成打样片。然后,我们直接找相关产业领导,给他们做汇报,通过设计方案PPT演示和打样实物的展示并介绍每款动漫的价格,由他们挑选。从我们前期的工作效果来看,几乎每家企业都对我们的思路和样片感兴趣,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计划模式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笔者对我们正确的思路和优秀的设计能力充满信心。

交互式3动漫是目前景点场景复原、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陈列馆等展馆广泛运用的重要展陈手段。它是实物沙盘模型结合声光电系统、多媒体系统、电脑智能触摸控制系统、多媒体演示软件、大屏幕投影演示等立体化动态高科技沙盘系统。展示方式不仅活泼、生动、形象、直观,还能让参与者参与互动,提高参观者的兴趣,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年以后,我们开始开发杭州旅游动画、衍生产品、公益设施的互动式媒体,将提出与众不同的全新设计概念去演绎杭州旅游文化。届时,再做新的创意计划,同样也会引领旅游和文化的动漫、交互式表现的新方向。集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使信息传播更为轻松与互动。

第9篇

“中国”、“园林”、“万国”、“四方”是水道,“春风”、“夏日”、“秋雨”、“冬雪”是森林。由汉字构成的“中园”,是史上最强调中国元素的大地艺术。

艺术家借作品变身未来城市学家或建筑美学家,可以为城市说话。

美国大地艺术家让・克劳德和丈夫克里斯托一生都在包裹建筑,被贴上“危险”标签的丹尼斯・舆本海姆则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大型装置《蓝衬衣》、《连理树》。在中国,何多苓和周春芽借贺兰山房拿下“中国建筑艺术奖”,的大型装置凤凰置身台湾广达电脑集团的建筑群中,而艾未未参与的鸟巢项目早已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

去年刚在欧罗巴利亚一中国艺术节高高悬起“天堂红灯―一茶宫”的谷文达,今年又推出了跨界作品“中园”――绿色森林书法与河道书法结合的园林设计方案。2010年5月15日,这个在上海华侨城亮相的谷氏园林,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献给危机重重但又充满生机的城市的生态乌托邦。

继凡尔赛宫和卿明园之后的“中园”

“如果‘中园’项目得以实现,它将是一个至少4平方公里、恢宏的现代城市园林。”早在今年年初,谷文达就在其上海莫干山路的工作室内,指着电脑上的效果图讲解过“中园”计划。

这是谷文达的新尝试。契机源自2007年在上海启动的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前三届,隋建国、汪建伟、林天苗都曾在园区内推出了跟城市建筑有关的公共艺术展。今年第四届,计划锁定的艺术家是谷文达,“这一意向和我一直想尝试的融合东西方元素的概念城市园林设计相吻合”。

在创作过“谷氏简词”的谷文达看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园林修造早已失去艺术独创性,从南到北到处都是复制与雷同。无论是对中式园林的仿造,还是对西式园林的引进,都是空洞的物质堆砌。“中园的设想是将中国书法以独特的造园模式和造景方法加以展现,它以自然界的常青树、河道、池塘和湖泊等为媒材,以汉字的神韵来创造气象万千的当代东方园林格局。”

单靠文字很难说透谷文达的“书法造园”精神,由于是概念设计,完整的“中园”理念需要借助效果图、水墨动画甚至沙盘模型来感受。世博会期间,在上海华侨城中意文化广场OCT展示中心亮相的“中园”,除了户外的三块15米×15米的生态园林设计模型,室内还有一段3分钟左右的录像,动态阐释了整个中园从酝酿到诞生的过程。

“中园”的俯瞰图是“象征长寿的龟背图形和代表富有的古钱图形的复合体”。谷文达说:“按照设计比例是大约4平方公里,我的设想里它应该有圆明园和凡尔赛宫的气场。”

说到“中园”的命名,谷文达表示遗憾,英文名“China Park”不能将其双关意义表达出来。一是指中国,二是指中心,指中国元素变得更具影响力。

大地艺术与谷氏水墨的延续

看似一个和开发商合作的全新跨界之作,但谷文达视“中园”为从水墨山水画到自然景观的文化之旅。从1979至1981年在浙江美院师从陆俨少研习水墨,到’85美术新潮时期创建当代水墨,移居纽约后又陆续创作炎黄基因墨、创制绿茶宣纸等,谷文达认为自己在当代艺术上的一切尝试都脱胎于传统水墨山水画。“2008年至今的‘中园’恰是以绿色森林书法与河道书法为观念意向,它是先经由我早期把自然山水搬到纸面上,如今又将平面山水带回到自然风景中的景观。同时,它又是一次类似大地艺术的全新实践,将中国的山水画、阴阳五行、周易等与当代艺术相结合。”

“中园”中,位居中心的是以篆书“中国”、“园林”、“万国”、“四方”构成的水道,称为“阴园”。“阳园”的绿色森林书法环绕“阴园”,在山坡写下“春风”、“夏日”,“秋雨”、“冬雪”。整个“中园”是外圆内方的城池园林结构。

艺术家为未来城市提供第一种可能

艺术家参与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由来已久。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断言:“如果说现阶段世界各城市之间的竞争,首先是城市功能和经济地位之间的竞争,那么,未来世界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文化之间的竞争。

库哈斯为广州时代玫瑰园建造的“空中美术馆”是建筑群中的点睛之作,斯蒂芬・霍尔设计的北京当代MOMA是对空间布局的综合考量,相比之下,谷文达“中园”计划更有野心。他的目标,直指构建一种可能的未来城市样貌(或局部样貌)。

只是,这种探索将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途径成为可能? “我从艺术家的角度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其提供一个原创框架。‘中园’是一座生态乌托邦,更像一块铺路石,希望展览后可以吸引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城市生态研究专家以及开发商组成一个梯队,慢慢完善这个项目,使其成为可能。”谷文达说,以往都是上述梯队成员先设计方案,再由艺术家来润色,这一次他将顺序倒置。“‘中园’是艺术家创造的未来园林和主题公园,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植根于中国的未来城市生态和一种绿色生活模式。后期的探索和完善要向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借力,还要验证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可度。”

谷文达的成绩单

碑林

从1993年开始创作当代碑林《碑林――唐诗后著》,前后历经十余年,以50块中国传统碑石为媒材,以50首唐诗的谷氏中英对译文本为碑文内容。每块碑重1.3吨。

霓虹书法

作品看上去像闪闪发亮的广告牌,当然也能当作真正的霓虹灯广告来使用。作品中,艺术家首先确定一个欧美的品牌名称或机构名称,然后选择与英语音节发音类似的汉字。

联合国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作,以头发为材料,将其融八砖块、地毯、幕帘、辫束中,最后组成一个个大型装置。约收集过世界各地400万人的头发。

第10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创新;设计;价值;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在闲暇之余,人们都会选择到附近的公园散步,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促进了园林工程的发展。风景园林具有当地的特色,其具有地域特点,而且可以展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可以有效的美化城市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中,要不断的创新方法,扩充内容,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打破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束缚,要结合人们对风景园林优化的建议,改进园林设计方案,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现代化发展。

1.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功能

风景园林是园林工程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比较常见,有着较多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净化周围的空气,还可以体现出当地的人文气息,可以传承当地的文化,有利于提高园林工程的价值。风景园林的功能主要包括社会形象、生态效益以及文化载体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1.1社会形象功能

园林工程具有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一些有些的园林设计作品,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地标,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在风景园林中,也有一些雕塑以及植物景观,其有着较强的观赏性,可以提高园林工程的价值。有的城市的风景园林面积比较大,有的形成了园林广场,在广场中还建有喷泉、草坪以及舞台,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可以加强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些风景园林由于本身具有强烈的特色,所以很多人一提到该所城市,就会想到当地的风景园林,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1.2生态效益功能

风景园林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前社会,工业发展比较快,能源利用以及消耗量也比较大,这造成了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建设风景园林,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其可以调节城市的温度以及湿度,还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树木可以抵挡风沙,增加风景园林的数量,可以减少沙尘暴现象。园林工程还具有降噪的功能,其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3文化载体功能

风景园林可以很好的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其体现了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其不但具有观赏的价值,还发挥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还要渗透出当地的文化,具有特色的风景园林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可以形成当地的文化体系,这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园林工程本身属于市政工程,其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

2.风景园林创新性设计方法

2.1采用科学、合理的创新方式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创新性设计时,要保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要提高设计的效率,还要降低设计的成本,这样才能促进园林事业更加长远的发展。我国很多园林设计作品都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一些地区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的相似度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加入当地的特色。为了实现对风景园林的创新性设计,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特色,还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我国园林的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很多设计人员受西方园林设计观念影响比较大,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完全是在西方园林的影响之下,亦步亦趋、步履艰难地走到今天的。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2.2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2.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是园林工程的重要工作,其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水平,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需要对设计理念以及方法进行创新,要根据城市发展形势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要跟上时展的节奏,还要体现出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设计人员要勇于创新,要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还要提出创新的设计思路,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要加入现代化的精神,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提高风景园林的艺术品位,要体现出地域特色以及当地的风土民情,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曾晓阳.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J].中国园林,2014(4).

[2]刘彦君.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5).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探讨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future landscape design ideas,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landscaping; desig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园林绿化设计应当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绿地的建设者要根据小区总体规划,制定出一个比较周密完整的设计方案,它不仅应该符合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贯彻“以人为本 ”的基本方针,而且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未来风景园林设计的思路

1.1 虚实理念与技术的创新

“虚拟现实”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提出的。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变革,拟现实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这种技术能将各种形式的园林数据显现于多维的虚拟风景园林环境中。而所谓的“维度”除了有X,Y,Z坐标系之外,还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参数指标,如:光影、色彩、时间、声音等,这些元素能够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觉效果。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使得风景园林的物质功能与信息功能得到了运用,把风景园林的各项设计都进行了全新的定位调整。

根据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看,虚拟现实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体现了十分清晰的发展思路。具体表现在:更快、更高质量的图形;更便宜、设计地更优越的输入、输出设备;更强的处理能力。这些因素能从整体上促进虚实技术水平的发挥,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加优越的风景园林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能促进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由于风景园林师们必须要注重对风景园林艺术作品根本的理解,这就需要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辅助自己的设计工作,实现园林创新艺术的更新调整。在风景园林师们研究虚拟现实的表达潜能时,对于更加复杂的园林景观也会有新的发现,在这种环境下的虚拟现实的工具与技术也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对于整个风景园林设计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1.2 人文理念的创新

我国是几千年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艺术形式。文化必须是能够呈现出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应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条件不仅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效果,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地球上的每一块土地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变革,从各项历史文化中演变出来的,这是园林设计思路创新的基础。根据规划设计地段的条件,在设计时必须要保证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思原则与地方历史一致,这样才能将本土文化特色、人文理念展现出来,创造出园林艺术更强的生命力。历史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社会文明,其塑造出来的人文理念应当受到重视。

1.3 结合农业产业的理念创新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

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策略

2.1风景园林设计创新的引入

2.1.1生态环保的设计手法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环保观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环保知识与方法,解决园林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园林生态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场地生态良性循环的尊重、对环境能源的保护利用、对区域协调相容和景观优化利用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规划设计,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设计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生态环保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以生态平衡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已成为现阶段景观设计师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之一。如上海世博会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理念上提出了视觉园林景观最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创造史无前例的园林景观资源、提供多元视点以及保证正常视点的通透性、保证高效的视觉可达性等手段,满足游客对于水、绿、景观标志物等的观赏需求,增加园区的吸引力。

2.1.2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引入

在现代园林设计时,园林师应将园林中各景观要素加以反复推敲,在满足其视觉、嗅觉、审美等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运用现代技术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更多的艺术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园林的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景观是城市环境的核心,如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内外,布满了绿色植物,充分展示法式庭院园林的设计风格。

2.2 继承传统园林优势

2.2.1视域边界的巧借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摆脱拘泥于庭园范围的模式,逐渐拓宽园林的视觉效果,保证园林景观的协调构建。对于选择的园林景物,应该符合现代人文发展的需要。让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这样才能衬托出更高层次的艺术效果。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常会将视域空间看成设计范围,将地平线当成空间参照,这就继承了传统设计理念的优势。

2.2.2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师们常常会注重于自然景观的捕捉,把各类优美的风景园林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里。利用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将峰峦沟壑表现在庭院中。从二维的园址的基础上显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结合对全园的景区、水面、游览路线等全面规划处理,这些就本质上均属于 “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属于相互对立的状态,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提炼,对于现代园林艺术来说都是一种手法创新。

2.2.3 渐入佳景的空间组织

对空间组织的构建,主要采取的是“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创造方式,这样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起到多个方面的效果,如:“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等,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需要积极贯彻的理念,能够向我们展示出别具风格的园林设计。在设计安排时,我们需要把园林整体的形状、尺度、空间等元素全面调整,以此来创造出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各不相同的艺术效果。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作手法,如: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让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挥更好的效果。

2.2.4 合适的理想环境

现代人文理念的更新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这设计师应从居民角度考虑设计出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满足现代人居物质生活的需要。考虑到国内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将重点放在了小气候园林的改造上,借助于不同的植物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从而创造了与现实生活需要相符合的生活环境。

3 结束语

经过几十年的革新发展,我国的园林设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后面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这是园林设计的一大缺陷。导致这种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设计师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对于国内本土文化特色元素没有给予关注,导致我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因而,为了实现现代风景园林的改革发展,应该对早期传统的园林艺术深入研究,做好多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让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有所提升。随着人们对艺术追求情绪的高涨,很多古典的风景园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这种情况下若依旧采取传统的设计观念,则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追求。因此,对传统园林实施创新改造,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是每个园林师需要积极思考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园林景观工程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学是一个较复杂的学科。对园林建筑而言,施工阶段尤其重要。在复杂的景观构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建筑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建筑问题,从而削弱景观建设的功能。建设精品园林工程,除了要有完善的设计方案外,还要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另外,后期的维护工作也很重要。施工阶段是出现问题最多的阶段。由于人力、物力、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不利于发挥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作用,在精细化管理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对园林景观工程的全面管理与监督,即在发现问题的同时,限制施工进度[1]。在管理层面上,精细化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在细节上考虑,从一些微观层面入手,大大降低了细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实现了景观建筑的整体提升。

2精细化管理应用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具体表现

2.1加强设计管理

对园林建筑而言,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为景观的营造提供良好依据,也是景观营造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因此,管理者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工程,将其作为复杂管理理念的一部分。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应排除各种设计问题,在项目工作期间,设计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实地第一手资料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现场气候和环境因素,了解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尤其是植物种类的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环境。土壤成分在设计前必须确认,若土质太差,可通过换填改善工程设计效果。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科学地、有意义地从形式、面积、地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验证。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减少原有土地形态和树种的变化,使原有土地效益得到充分利用。

2.2植物栽植管理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景观工程质量取决于植物的生长效果。为提高植株成活率,需要对过多的枝叶进行修剪,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帮助其生根和发芽。另外,在播种过程中,还要观察种子的周围情况,及时清除障碍,定期对幼苗进行剪枝,以免损伤装置性能。从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的采伐,要注意树形,突出景观美,帮助景观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3机械设备管理

现在园林绿化技术比较成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机械设备。合理使用这些设备,可有效提高景观技术的施工进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尤其在某些危险的过程中,可替代人工到达危险部位。机械设备的管理已经成为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景观的进度、质量和建设,管理者必须多加关注。管理人员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检查与维修。施工开始前,对各种技术装备进行统一维修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因景观施工现场环境恶劣,设备简单,易产生各种故障,设备维修工尽量做到事先对设备故障进行控制,避免设备因素对当地机械工程的影响。各种设备均有专人使用,尤其是大型设备[2]。一些特殊设备的操作员必须有相应资格证才能保证操作的规范化。

2.4技术管理

园林建筑涉及很多专业技术,要确保技术系统的合理性,唯有如此,园林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园艺学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植物栽培。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技术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建筑材料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管理者应合理选择技术和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经济、社会、质量、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保证技术体系健全和经济有效实施。为保证技术应用效果,严格落实绿色理念,选择绿色工艺材料,加强节能环保建筑技术的引进,减少景观建设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用节水技术,设置场地蓄水装置,收集雨水,利用这些蓄水装置浇洒道路,减少建筑扬尘;在景观技术中设置太阳能路灯,降低用电量,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者技术管理是园林建设的核心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5人员管理

人事部门的管理主要包括人事管理和培训2个方面。就施工而言,由于园林施工需要大量人力,园林施工的质量取决于人的因素,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与每位员工分享,确定工作内容,以利于问责。就人员培训而言,由于景观建设涉及多种技术过程,为有效执行这些技术过程,尤其是在施工前,管理当局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向他们说明技术系统中的各种技术,做好技术交底,充分让员工了解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提高应用效果。

3精细化管理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应用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风景名胜区作为区域生态治理的一个部门性工程,把微调方式纳入到工程中。景观建设尤其是景观建设一期工程在2018年5月初正式开工建设,并顺利完成。4月,以主题公园为建设方向的二期景观建设正式启动,包括景观建设、水管理、电力建设、绿化建设等一期、二期景观工程,涉及专业较多,加强景观建设的科学性,能够提高景观建设的质量,保证景观的美观,并能发挥其建设价值。

3.2精细化管理方案

从园林绿化的具体需求出发,对水景观、建筑小品、景观照明等进行全面界定:加强建筑管理的创新,以保证景观建设质量;加强对装饰人员的管理及景观设计的新颖度;确立预期的管理目标;强化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

3.3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表现

增强对图样设计内容的认识,进行工程现场踏勘,掌握客观形势,准确把握工程设计要点。根据工程规范要求,提高质量控制密度,加强档案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绩效,为工程预算、竣工验收等工作奠定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完成后,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自检,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本部门的技术质量。在技术质量问题出现后,要及时进行复印,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管理。

3.4园林植物的种植工作

园林景观通常为人工搭建,土壤可能不具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在种植物前,施工单位要分析园区的土壤成分,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来改良土壤。在具体的植物种植工作中,会选择一些幼苗进行种植,因此,施工单位要注意幼苗根系生长情况,选择优质幼苗,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值得注意的是,幼苗在种植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为保证幼苗成活率,施工单位应剔除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幼苗。种植植物会涉及间距问题,这就需要种植人员充分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做好高低植物以及不同植物间的配置工作,使喜阳植物充分地得到日光照射,同时做好喜阴植物的遮阳工作,否则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消极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工程管理的特点是工艺标准高,交叉项目多,技术质量要求高。以改善生态环境等景观建设的社会综合责任为目标,随着国内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景观建设多样化的发展,景观建设也逐渐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与各种新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符合人们期望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墨.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砖瓦,2021(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