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妇科病理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已婚妇女 妇科病普查 古里镇淼泉社区
在基层医院保健中,做好妇科普查工作,是开展乡镇妇女保健与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了解乡镇妇女的患病情况,提高乡镇妇女健康水平十分重要,也是预防妇科病的重要措施[1]。同时知道,乡镇妇女一般文化程度较低,基本缺乏相关生殖健康知识和妇科健康常识,为此进行妇科病普查,普及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2]。2010年对常熟市古里镇淼泉社区158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健康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对158名已婚妇女定期进行妇科普查,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6.5岁。入选标准:年龄>20岁,已婚,户口在本镇的常住人口。初婚平均年龄24.8岁,98.5%有过妊娠,97.5%有过分娩。
普查方法:由淼泉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内容,对158名妇女逐个询问,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刮片、内外生殖器常规检查、盆腔B超检查和组织病理学。
诊断标准:各妇科病诊断依据乐杰主编的2005年版《妇产科学》的相关内容为诊断标准[3]。
结 果
患病率:158名妇女中,患病36例,患病率22.8%;比2009年的36.2%的患病率明显下降。
妇科疾病组成:在36例患者中,阴道炎12例,宫颈糜烂8例,宫颈肥大6例,子宫肌瘤10例。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受检人数逐年增加。定期开展妇科普查是搞好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普查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本文结果显示,158名妇女中,患病36例,患病率22.8%;比2009年的36.2%的患病率明显下降。
在36例患者中,阴道炎12例,宫颈糜烂8例,宫颈肥大6例,子宫肌瘤10例。阴道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机体免疫功能缺失、物理、化学因素刺激都可导致阴道炎[5]。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发病与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人瘤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宫颈糜烂在多个地区妇女病普查中居首位,不过近几年患病率有下降趋势[6]。子宫肌瘤与宫颈肥大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研究提示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肌瘤发病及生长中起了重要作用[7]。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乡镇妇女的压力不断增大,经产妇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导致各种不良疾病[8]。
在妇科疾病的防治中,已婚女性需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降低手术创伤的发生率,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及时治疗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炎症。同时当前在普查确诊的宫颈癌病例中,将阴道镜窥视的无创操作及多点活检的有创操作有效地结合运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普查中也应保证检查质量,组织好普查后的防治和随访工作,由专人负责,建立健全随访登记;加强监测管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可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并广泛开展妇科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乡镇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要针对现状寻找病因,加大生殖健康及妇科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妇科疾病防治工作,从而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
总之,对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利于及时发现妇女常见病,可及时进行防治,同时古里镇应进一步加强妇女病普查防治工作,保障已婚妇女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红.上海高桥镇2004年~2008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16(7):55-56.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5.
3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2.
4 辛颖.327例女职工子宫肌瘤流行病学因素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10,16(2):170.
5 臧桂彦.13191例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1,2(3):70.
6 张婷,张立,许飞,等.1895例妇女各类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病因构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695.
关键词: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早期诊断和控制是目前防治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主要手段[1]。醋酸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VIA)法可以检查出核蛋白增加状态的组织,从而筛查出高级别的CIN以及早期宫颈癌和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醋酸肉眼观察在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可行性,为欠发达地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7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036例妇科病患者行VIA检测。其中年龄28~65岁,平均(33.5±5.3)岁,平均孕次(2.3±0.5)次,产次为(1.5±0.3)次。所有筛查对象均有性生活史,排除全身其他严重疾病和已确诊为宫颈癌患者。
1.2 筛查方法:用5%冰醋酸棉球充分涂抹子宫颈表面,1 min后在普通光源照明下,肉眼直接观察子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阴性为正常宫颈,阳性提示宫颈异常,并根据白色病变的边界、轮廓、厚薄,以及是否有镶嵌、消失的快慢做出初步诊断。所有筛查者(无论醋酸染色结果是阳性或者阴性者)均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对阴道镜下检查可疑病变者进行多处病变组织的活检,病理结果以病变级别最高者为准。所有活检组织标本均经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由多个病理医师共同阅片、讨论并作出诊断。
1.3 诊断标准: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病理学诊断根据细胞异型性的程度和范围依次分为良性细胞改变(BCC)、CIN Ⅰ、CIN Ⅱ、CIN Ⅲ级和鳞状细胞癌(SCC),病理组织学结果≥CIN Ⅱ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算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确诊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约登指数。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慢性宫颈炎562例,占54.2%;鳞状上皮化生206例,占19.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共268例(19例已绝经),占25.9%;其中CIN Ⅰ型198例,占73.8%;CIN Ⅱ型38例,占14.2%;CIN Ⅲ型29例,占10.8%;宫颈浸润癌3例,占1.2%。
2.2 醋酸染色筛查效果评价: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确诊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86.9%、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96.3%,约登指数为0.772。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地理位置会有不同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内也有不同的地区分布[2]。目前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经济条件差、卫生资源有限的地区却难以实现。因此,建立适合于基层地区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筛查方案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大限度防治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最佳途径。
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筛查方法的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可获得即时结果,效价比高等优势能被大多数妇女所接受,对子宫颈癌筛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本研究显示醋酸染色肉眼观察法确诊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6.9%、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96.3%,约登指数为0.772。结果符合目前低成本、广覆盖的宫颈癌筛查策略的要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VIA容易漏诊宫颈癌的微小病变,对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综上所述,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对宫颈癌的筛查是一种比较适合于在经济条件不发达地区推广应用的方法,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加强妇女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以真正达到防治宫颈癌的目标。
4 参考文献
[1] 章文华,李淑敏.子宫颈癌筛查中肉眼观察法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2):158.
【关键词】 绒癌;脑转移;肾转移;误诊
绒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脑转移、肾转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易诊断,因而绒癌脑转移在诊断和治疗上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1 病例报告
患者25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周、晕厥5 h、昏迷半小时”,以昏迷原因收入急救中心。患者近2周来感疲乏无力,头昏,稍活动即感心慌,家人发现面色苍白,未于重视,5 h前突然晕厥,平卧后稍好转,呼之能应,半小时前突然昏迷。半年前因脑肿瘤在外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肿瘤性质不清,近半年来一直在家休养。月经史:初潮15岁,自病后月经一直不规则,末次月经不清,22岁结婚,G1P0。入院检查:T 36℃,P 136次/min,Bp 80/40 mm Hg,面色苍白,急性失血貌;妇科检查:阴道宫颈无异常,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软,活动,双附件未及异常,因病人昏迷急行腹穿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4.0×109,N 0.74,L 0.26,Hb 36 g/L。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盆腹腔无游离液体。因患者昏迷病史由家属代述,病史不详细,查胸片未见异常,再行B超查肝、双肾,提示左肾巨大血肿。妇科会诊排除妇科疾病,急诊外科初步诊断:左肾包膜血肿,重度失血性贫血。在积极纠正休克同时在全麻下行左肾血肿清除术,术中见血肿位于腹膜后,血肿下极达髂嵴水平,用手触摸肾包膜时破裂,血块及破碎的肾脏组织涌入腹腔,出血不能控制,左肾组织脆弱,触及即脱落,止血困难,3管加压输血、输液,血压一直不能回升,于术中死亡。术中交代病情危重时家属才说出2年前患葡萄胎在外院行清宫术,术后定期随访半年后月经恢复末再复查,半年前因脑肿瘤在外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肿瘤性质不清,近半年来一直在家休养,偶有阴道流血、量少,此时急查尿HCG阳性。术后病理:大片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出血坏死,未见绒毛结构。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 ①对绒癌缺乏认识:妇科会诊一直局限于子宫附件,末从病史作更深层的考虑和进一步的检查,对病史、症状缺乏仔细询问及深入分析,对2年前的葡萄胎病史,半年前脑肿瘤手术末作相关分析;②对患者的急性失血貌和重度贫血因末发现妇科出血和腹腔内无出血就轻易排除了妇科病变;③B超检查行肝、双肾检查就发现左肾病变,应结合不规则月经史急查HCG,考虑滋养叶细胞疾病,尽早作出诊断。
2.2 经验教训 ① 诊断错误导致治疗错误:病人入院后到手术时间长达6 h,术前多科会诊,内科医师曾考虑糖尿病昏迷。如病史收集详细,诊断明确,不急于手术,在积极输血,纠正一般情况的同时行化疗,预后可能是另一种结局。鉴于绒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通过非外科手段达到止血目地,并为化疗提供更多有利条件,更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康复。绒癌潜伏期长短不一,根据报道最长可达34年,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灵敏的肿瘤标志物,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确定诊断的依据及监测手段、判断复发的精确指标。妇科医师对生育年龄妇女全身任何部位器官出血,必须常规测定HCG,以早期除外绒癌;②医务人员手术中应常规行病理检查和充分的告知义务,该患者开颅术后如明确的告知家属系绒癌脑转移,并给予化疗预后要好得多;③由于滋养细胞生长特点是破坏血管,所以转移灶共同特点是局部出血,更由于癌组织脆弱且无包膜,手术分离时易破损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故应在直视下进行锐性分离,盲目的钝性分离应视为禁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论文关键词】 宫腔镜;B超;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病, 经期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量大、非经期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长期子宫异常出血会造成妇女贫血的发生, 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年龄27~55岁, 平均年龄(37.56±6.43)岁, 其中已婚52例, 未婚23例, 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4~35 d, 平均时间(23.21±4.43)d。上述患者均伴有子宫长期异常出血, 且未采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 排除合并生殖器感染及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患者、子宫恶性肿瘤病变患者。
1. 2 方法
1. 2. 1 B超检查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 经阴检查, 于患者盆腔内行斜切位、横切位、纵切位等多个切位的动态检查, 记录相应检查结果, 后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 2. 2 宫腔镜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前, 叮嘱患者禁食4~6 h, 检查前4 h给予米索前列醇肛塞。排空膀胱后取患者截石位, 经由含碘伏棉签进行宫颈消毒。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7号, 注入生理盐水并维持膨宫压力为13~20 kPa, 后采用宫腔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 首先对宫颈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 注意应从宫腔底部开始进行由内至外的检查, 同时确保对宫腔颜色、内膜厚度等的观察, 后进行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形态的观察, 必要情况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后, 退出镜体并查看宫腔及宫颈情况, 避免发生漏诊, 后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 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医学检验论文67%(65/75),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疾病, 临床报道表明[2]该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病理原因复杂等特点, 且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 但有临床研究认为[3], 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感染等是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 如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临床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采用B超、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方法, 其中B超检查是妇科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痛苦小等优点, 可对患者盆腔内包块情况进行检测, 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判定方式。B超检查主要是通过光点大小、亮暗、灰度等方式进行图像特性的显示, 将患者各组织声抗情况作为依据而生成对应的回声及界面, 且经由患者膀胱所构成的透声窗, 可对患者盆腔组织病变情况及子宫轮廓进行详细观察。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并不具备特异性, 较难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4], 且通常情况下妇科疾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 在进行异常子宫检查的过程中, 并不能仅依靠病史、B超检查结果进行确定性诊断。
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及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采用宫腔镜进行妇科检查, 可对患者宫腔内病灶情况进行直观、清晰展示, 同时可有效确定患者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 利于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特异性的提升[5]。且有临床报道表明[6], 宫腔镜在微小子宫内膜息肉及<10 mm黏膜下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优势作用明显, 且经由宫腔镜辅助, 可有效提升病变组织清除率, 临床应用价值高。在本次研究中, 对75例患者均采用B超及宫腔镜检查, 结果表明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可有效提升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利于早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红外线;云南白药;宫颈糜烂;疗效;体会
慢性宫颈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宫颈糜烂是其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临床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但不易治愈,复发率较高。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红外线光疗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我站2010年1月~2013年09月间收治的,经妇科和宫颈涂片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130例。术前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将两组的年龄、体重、病程、宫颈糜烂分级、刮片巴氏染色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妇科检查和宫颈涂片或刮片行组织学检查,排除恶性可能;使用北京波姆红外技术公司生产的BPM-I-IV-S型红外光治疗仪,于月经干净后3~7d进行治疗。①观察组: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窥阴器暴露宫颈;宫颈涂抹5%冰醋酸和卢戈氏液,观察和确定宫颈病变范围,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净宫颈黏液;将照射机头拉近宫颈表面相距0.5cm,按照顺时针方向逐点照射病变部位,直至局部糜烂面变成灰白色为止,术毕将云南白药粉剂喷洒在创面上;口服云南白药胶囊,2粒 tid,连服五天;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生活和盆浴2个月。②对照组:单用红外线光疗,方法同前。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术后1周、2周和第2次月经干净后门诊复诊,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感染率、愈合时间和治愈率等数据指标。②疗效评判:宫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光滑,无自觉症状为治愈;糜烂面积缩小1/3以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糜烂面和自觉症状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处理 文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X2比较,代入SPSS15.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大出血等并发症。将两组的手术和恢复情况相比较,P
表1:两组治疗和恢复等情况的比较(P
3 讨论
宫颈炎症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症,而宫颈糜烂是其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宫颈在分娩、和宫腔操作的损伤下,受细菌、病毒、化学和物理性刺激后,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出现后出血和经期出血,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质脆易出血;是上生殖道感染的一个征象,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物理、药物和手术等相结合治疗方法,但很难治愈,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红外光治疗仪是利用红外可见光辐射散发的光热效应对病变组织穿透能力强,使局部组织蛋白变性凝固、坏死脱落;而正常组织不受损害,很快再生出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修复达到治愈的目的;治疗时患者无痛苦、无异味,治愈后宫颈光滑有弹性【2】。但单纯的红外线治疗后宫颈组织坏死、脱落,重新长出新的肉芽面,痂体脱落时创面长时间出血、阴道水样白带较多,愈合时间常需要数周。云南白药主要成分是三七、白芨、冰片、麝香等药物配伍而成,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有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微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止血愈伤、消炎抑菌和吸附净化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宫颈糜烂面的愈合。本文中观察组在红外线光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在术后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感染率、愈合时间和治愈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体现出较大的优势。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术前应该详细妇科检查,特别是需先行宫颈刮片或活检,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可能。治疗应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术前排空膀胱,先将病变部位明显标出。辐照功率一般调整在12~16W之间,照射角度应垂直,持续时间为5~10s,以糜烂面局组织全部变成灰白色为止,按照顺时针方向逐部照射。遇有宫颈息肉时应先予以摘除,宫颈腺囊肿适当增加照射时间,可自行爆裂。术后禁止和盆浴1~2月,定期复查。
综上所述,红外线光疗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易操作、创伤轻、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价廉物美,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础医疗单位开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737.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118-01
现将我院收治的外阴疣状癌2例报道如下:
1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60岁,因外阴肿物伴有瘙痒、疼痛及血性分泌物入院。查体,于左侧小与阴道口上缘之间见一灰白色菜花状肿物,约花生米大小,表面附有血性分泌物;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临床疑为“尖锐湿疣”行单纯切除后送病理。
例2:患者,女,71岁,因外阴肿物半年伴疼痛、出血1月余入院。查体,于右侧大中部查见一灰白色疣状赘生物,约栗子大,表面细状,质脆易脱落,表面有出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临床以“尖锐湿疣”行单纯切除后送病理。
肉眼检查:例1:外阴梭形皮肤一块,大小8.5 cm×3.8 cm×1.2 cm,阴道口长3.8 cm,于阴道口上缘左侧见一直径1.3 cm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略隆起于皮面,表面有细状突起,质脆易碎伴溃疡形成。例2:大切除标本一块,大小为5.5 cm×3.6 cm×1.3 cm,于大中部见一2 cm×1.7 cm灰白色肿物,肿物表面有细状突起,质脆易碎并有血性分泌物附着。
镜下观察:鳞状上皮呈状生长,表面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纤维血管轴心纤细,上皮分化成熟。瘤细胞有轻度异型,例2瘤细胞有轻度异型,并可见核分裂像,主要位于基底部;上皮脚粗大,呈球状或棍棒状推入间质中。
病理诊断:(外阴)疣状癌。
镜下查见2例标本局部切缘均可见肿瘤。报告后2例患者均行扩大切除,第二次送检标本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组织。
2讨论
外阴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是特殊类型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典型者缓慢生长形成外生性肿块,最终使外阴结构不清。尽管其表现惊人,但是预后极好,因为无局部淋巴结转移[1]。疣状癌这一术语首先用于描述口腔内的病灶,此种癌体积较大、质地较软,呈菜花状或疣状向表面膨胀性生长。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可能与吸烟、HPV感染、龋齿、卫生不良等有关。疣状癌还见于咽部、鼻腔、食管、直肠、外阴、阴道、子宫颈及皮肤(特别是足底部)[2]。外阴疣状癌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在诊断时,几乎所有病人的年龄都大于40岁,本文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0岁和71岁。因该肿瘤常呈疣状或菜花状向表面膨胀性生长,酷似尖锐湿疣,故常易被临床误诊。病人多因外阴瘙痒、疼痛、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就诊[3]。组织学检查疣状癌是一种分化很好的鳞状细胞癌,其特点上皮分化成熟,仅基底部有轻微异型性,肿瘤底部与间质分界清楚,球状增大的上皮脚呈推进性向间质内生长,并可见到深部的角化珠。事实上,疣状癌镜下诊断常常很困难,必须有适当的临床资料。小而浅表的标本不可能进行诊断,需结合临床大体所见。疣状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因此治疗原则为宽面局部彻底切除,仅行局部单纯切除是不够的,本文2例均行二次扩大手术。若肿瘤彻底切除则不易复发。本文例1术后4年随访,未见复发。疣状癌应与尖锐湿疣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进行鉴别。与尖锐湿疣的鉴别是疣状癌的通常较粗大,呈棒样指状突起,浸润界限清楚(“推进式”生长)。与鳞癌的鉴别主要依靠两个标准,即细胞学的非典型性和(或)明显的浸润性生长方式,这两条标准只要满足一条即可排除疣状癌而归入鳞状细胞癌范畴[4]。
[参考文献]
[1]回允中主译.女性生殖道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6-47.
[2]Stephen S Sternberg. Diagnostic Surgical Pathology Volume 1 Third Edition[M].Philadelphia,1999. 824-827.
[3]袁耀萼主译.临床妇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72-73.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病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广大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宫颈糜烂拖延不治,导致的后果颇为严重,如:①不孕:阴道分泌物过多,白带黏稠,不利于通过宫颈管,从而导致不孕。②癌变:据资料统计显示,有宫颈糜烂发生宫颈癌者比未患此病者高8~10倍。③流产:由宫颈炎上行性感染,导致宫腔、盆腔炎症,从而导致流产,而且宫颈糜烂使组织弹性下降,使产程不顺利。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是广大妇科医师长期以来关注和探寻的问题。通过采用益宝疗液配伍益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就诊、落实避孕节育手术前检查、妇科病普查中发现有宫颈糜烂患者440例,年龄20~45岁,常规作宫颈刮片,巴氏分级Ⅰ~Ⅱ。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20例,孕妇患者糖尿病及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不列为观察对象。
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①白带增多,为黏稠或脓性,偶带血丝或少量黏液;②外阴不适,阴痒或疼痛;③接触性出血;④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⑤继发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有其中一项或几项皆可。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在炎症初期,糜烂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为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为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为乳突型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①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②中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③重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
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前先彻底清洁宫颈及宫颈管,去除分泌物,再将浸有益宝疗液(浓度36%)的棉签插入宫颈管,转动数次取出,然后将浸有药液的纱布块轻轻敷贴于糜烂面,持续作用1~3分钟,将敷贴取出,再将益宝疗栓1枚(含聚甲酚磺醛90mg)置入阴道,用无菌棉栓堵上,12小时后拉出棉栓,使不洁分泌物得以清除。隔日1次,6枚1个疗程。对照组上药前先清洗外阴,再将消糜栓1枚(每粒重3g)置入阴道深部,隔日1次,7次1个疗程。两组病例3个疗程后复查(经后3天复查)。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痒疼等自觉症状消失,白带正常,宫颈黏膜光滑呈粉红色;②显效:痒疼等自觉症状消失,白带正常,糜烂面深度由孔突型变为颗粒型,颗粒型变为单纯性,且糜烂面由重度变为中度,由中度变为轻度;③有效:痒疼等自觉症状消失,白带正常,糜烂深度及面积无改变;④无效:阴道分泌物多,痒疼等症状继续存在,糜烂深度及面积无改变。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结 果
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讨 论
宫颈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部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临床多见的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由于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并且宫颈管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久而久之导致慢性宫颈炎症。而宫颈糜烂恰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
益宝疗液及益宝疗栓通用名为聚甲酚磺醛液及栓,其主要成份为聚甲酚磺醛,为间甲酚磺酸和甲醛的聚合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强酸和蛋白凝固作用杀灭细菌、真菌和滴虫。选择性地引起坏死或病变组织及柱状上皮蛋白变性。它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包括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某些病毒,其中厌氧菌、滴虫和念珠菌对之尤为敏感,但是阴道乳酸杆菌却基本不受影响。聚甲酚磺醛对坏死或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的凝固作用,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的重新覆盖,健康的鳞状上皮则不受其影响,从根本上消除了引起宫颈炎的因素。消糜栓其化学成份为人参茎叶皂苷、紫草、黄柏、苦参、枯矾、冰片、儿茶等为中药制剂,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腐生肌。经临床对照观察,益宝疗液配伍益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另外应用益宝疗液及栓治疗宫颈糜烂,克服了传统的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红外线及微波等引起的术后出血,宫颈管狭窄、不孕、感染等可能。
综上所述,应用益宝疗液配伍益宝疗栓治疗宫颈糜烂不但使糜烂面脱落、修复,从根本上消除引起糜烂的原因,治标又治本,而且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采用。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23-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bleedin曲是常见的妇科病,简称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任何年龄,常表现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治疗功血通常采用全身支持疗法、诊刮、抗纤溶剂、缩宫素和中草药等综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合理应用性激素,大部分功血都能得到缓解或治愈。现将近几年来应用性激素治疗功血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功血患者236例。年龄12-60岁,未婚46例,未孕34例,有流产史96例,有贫血(Hb在90g以下)者60例。其中青春期功血40例,育龄期功血84例,绝经过渡期功血112例。
1.2 诊断标准有月经紊乱史;排除各种妊娠、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年龄12-18岁,月经来潮不足2年者为青春期功血;年龄超过42岁为绝经过渡期功血;其余为育龄期功血。
1.2.1 诊断刮宫196例探宫,宫腔深度平均为8cm,子宫稍大。青春期无一例诊刮,育龄期功血84例,诊刮17例,绝经过渡期功血112例,全部诊刮,除24例绝经过渡期刮出组织少许而未能作组织学检查外,其余全部送病检。
1.2.2 B超检查236例中有28例发现单侧和(或)双侧卵巢增大或有小囊肿。卵巢增大可能与持续性卵泡或短期衰退黄体有关。
1.3 治疗方法
1.3.1 青春期功血治疗宜用大剂量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而迅速止血。雌激素用量和应用途径可根据出量多少决定,我院门诊主要是用苯甲酸雌二醇6mgl2h肌注,以后每3天减量一次,每次减量1/3,直到维持量改为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mg/d,连用22d停药,应用雌激素的最后一周加用安宫黄体酮8mg,使子宫内膜转化缩短出血时间。共用3个周期后停药观察。
1.3.2 育龄期功血治疗以补充孕激素为主。我院妇科门诊用炔诺酮5mg,q12h,血止后改为维持量5mg,1次/d,维持共22d。对个别出现突破性出血者,加少量已烯雌酚0.5mg,1次/d,有助于止血,共用3个周期。对有生育要求者在卵泡早期倜期第5d口服克罗米酚50mg/d,连用5d,促排卵恢复月经周期,于排卵后口服安宫黄体酮8mg,1次/d,连用10d,以补充黄体分泌孕酮的不足。
1.3.3 绝经过渡期功血多为无排卵型,因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此期治疗目的是防止出血过频、过多,使之逐渐过渡到绝经期。对出血量不多,为转变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我院门诊用孕激素治疗,安宫黄体酮8mg,1次/d,连用5d,为减少撤退性出血和抑制卵巢功能,常用丙酸酮5mg肌注,1次/d,连用3d。对出血量多或出血时间长,先刮宫止血,用炔诺酮5mg,q12h口服,血止后减量到5mg,1次/d,连用22d,共用3个月。
2 结果
2.1 对105例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育龄期功血:增生型10例,占41.67%;增生过长4例,占16.64%;分泌型4例,占16.67%;混合型6例,占25%。绝经过渡期功血:增生型28例,占34.57%;增生过长18例,占22.22%;腺瘤型增生过长6例,占74.07%;分泌型12例,占14.81%;混合型17例,占20.99%。
2.2 性激素对不同类型功血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1)好转:治疗时周期规律而停药无效者;(2)治愈:治疗停药后恢复自然周期者。总有效率为95.21%。
3 讨论
妇女的一生,自出生至发育成熟而后衰退老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期又无截然的界限,临床采用有排卵和无排卵来指导应用性激素,此法简单,但不够理想。故认为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学改变,结合不同年龄及对生育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激素组来治疗,从而在临床上取得稳定的治疗效果。为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常用治疗周期不少于3个周期。治疗原则,一般对年轻患者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周期。
3.1 青春期功血治疗宜用大剂量雌性激素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迅速止血。
3.2 育龄期功血治疗以补充孕激素为主。对于绝经过渡期患者则在于快速彻底止血,预防复发,使患者顺利度过出血期而进入绝经期。对出血不多,为转变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用孕激素治疗,为减少撤退性出血和抑制卵巢功能,可加用丙酸酮。对出血时间长或出血量多,先刮宫止血,再结合孕激素治疗。
3.3 绝经过渡期功血治疗与青春期不同,既不需要考虑恢复排卵,也不需要考虑保留生育,治疗目的在于彻底止血,预防复发和癌瘤发生。故诊断陛刮宫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绝经过渡期妇女,经激素治疗无效者多以刮宫治疗和不能完全除外器质性病变者,宜采用子宫切除术。
4 小结
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学改变及生育不同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性激素治疗,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阴道镜;联合;宫颈病变;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因发病呈逐年年轻化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宫颈癌的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几年对宫颈病变一般采取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从而筛查出可疑病例,在阴道镜下准确定位取活体组织做病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理组织学检查,以作出诊断和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使宫颈癌的诊断提前到临床前癌,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进行诊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5.2(23~62)岁;孕次3.15(0~8)次;产次2.06(0~6)次。宫颈糜烂轻度43例(20.83%),中度114例(53.77%),重度30例(14.15%),宫颈光滑25例(11.79%)。
1.2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妇科病例 800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5.2岁。
1.3 研究方法。
1.3.1 宫颈细胞学检查 用特制的宫颈刷收集宫颈外口及颈管的脱落细胞,并将收集的细胞立即洗入盛有保存液的小瓶中,经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黏液、炎症细胞与上皮细胞分离,经高精密度器过滤,制成薄层细胞涂片,95%乙醇固定后,HE染色。
1.3.2 阴道镜检查 主要观察病灶的边界形态、颜色、血管和碘反应是否异常。先用阴道棉签拭净宫颈分泌物作初步观察,然后采用3%冰醋酸做醋酸试验,以清楚观察病变。血管形态,碘溶液涂宫颈检查宫颈是否着色,于碘不着色区取组织活检。若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则常规在移行带3、6、9、12点作活检,分瓶,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做病理学检查。
1.3.3 诊断标准 细胞学诊断采用TBS系统,为统一细胞学和组织学的诊断术语。根据TBS系统LSIL即CINI;HSIL包括CINII和CINIII,细胞学阳性诊断包括ASCUS以上病变。阴道镜诊断采用RCI评分,RCI<2分 正常,3~4分为CIN1级;3~5分为CINII级;6~8分为CINIII级。
1.3.4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细胞学阳性者和(或)阴道镜RCI评分>2分者,于阴道镜下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液基细胞学检出情况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 正常范围及良性反应性细胞改变31例,有4例ASCUS以上阳性细胞学诊断,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79%(28/39)。
2.2 阴道镜检出情况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 RCI评分诊断CIN共32例,其中CINI级15例(7.08%),CINII级9例(4.25%),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6.9%(15/32)。
2.3 两组结果比较 研究组组织学诊断阳性28例,诊断符合率71.79%(28/39);对照组组织学诊断阳性15例,诊断符合率46.9%(15/32);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6.4,P<0.01)。
3讨论
关键词 青少年;肠道;脉管瘤
病历资料
患者,女,19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年”于2016年1月20日入我院妇科治疗。患者2年前行无痛人流术,术后复查时我院B超检查提示:盆腔(双侧卵巢之间)一个范围约98 mm×97 mm×55 mm的不纯性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内见多条粗分隔光带,分隔成多房囊样暗区、暗区内见少许光点漂浮,其中较大一个暗区大小约77 mm×52 mm×40 mm,边界尚清。B超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包裹性积液?假性囊肿?)。建议手术治疗,门诊拟以“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收入妇科住院。患者平素无发热、咳嗽,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便血等症状。既往有甲亢病史。
体格检查:经阴道检查盆腔可触及囊性包块,大小约10 cm×10 cm×8 cm,活动度差,无压痛,子宫前位,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4次/min。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检查肿瘤标志物。AFP 1.46 ng/mL,CEA 0.56 ng/mL,CAl25 26.6 U/mL,CAl53 15.1 U/mL,CAl99 53.09 U/mL。人附睾分泌蛋白25.20 pmol/L。IT3 1.16 nmol/L。IT481.62 nmol/L,FT3 3.85 pmol/L,FT4 9.99pmol/L,TSH 10.42 ulU/mL。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肝、胆、胰、脾及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子宫+附件彩超结果: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包裹性积液?假性囊肿?)。
治疗:患者入住妇科病区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6年1月22日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小肠多发占位,术中请普外科会诊,术中发现小肠部分与腹壁粘连,距回肠约150 cm回肠多发大小不等肿物,较大者约4 cm×6 cm,菜花样,质地软,包膜完整,病变肠段长度约40 cm,未见明显侵犯及他处,肝脏、胆囊、胃、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未见明显异常,邻近肠系膜处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肠粘连松解+腹腔引流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病理诊断结果:(回肠)多发性脉管瘤。免疫组化:CD 31(+),CD34(+),CEA(-),CK(-),D2-40(灶状+),Ki-67(+
讨论
脉管瘤为一种少见的良性间叶组织的肿瘤,脉管瘤发病机制有多种,目前多认为是属于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生于腹腔的少于5%,发生于胃肠道,尤其是小肠黏膜的极其罕见,本例发生于小肠回肠段,为肠道多发性占位。本病常发生于儿童,常为先天性,单发或多发,直径长短不等,成人则少见。其临床表现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症状明显者表现为间歇性腹痛、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黑便、便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本文报道的1例小肠多发性脉管瘤患者为青少年,缺乏腹痛、腹胀不适、便血、黑便等症状,入院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肿瘤标志物通常是正常的。因脉管瘤的特征性表现,超声可以作为早期筛查手段。CT、MRI检查不但能从其发生部位鉴别肿瘤的部位,还能了解肿瘤与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病灶大小、内容物的性质等相关信息,为术前判断切除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MRI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可从多角度成像观察,其丰富的诊断信息明显优于CT,对脉管瘤的诊断和临床指导意义优于CT。但是电子胃十二指肠镜、结直肠镜对于诊断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为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方法。Urs等开展一项对青少年患者疑诊小肠疾病所采取诊断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双气囊小c镜对于无线胶囊内镜诊断脉管瘤等小肠疾病有一定意义。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 慢性宫颈炎
中图分类号 R7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153-02
近年来,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人群也呈年轻化趋势[1]。宫颈癌发病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密切,所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出现必须要进行早期的筛查和有效的干预。目前在临床中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是宫颈细胞脱落细胞学检查,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2]。笔者对本市一项目县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人员24 313例采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相关情况作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本市一项目县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人员24 313例,所有人员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5~64岁,平均40.6岁。其中35~39岁9624例,40~49岁12 423例,50岁以上2266例。
1.2 方法
充分暴露被检查人员的宫颈,用棉球将宫颈表面的分泌物擦净,以宫颈外口为中心,采用木质刮板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的交界部位刮取一周,然后将刮取出的物体均匀抹在载玻片的三分之一处,随后将载玻片放到无水乙醇中持续30 min,最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进行阅片[3]。需要注意的是在刮取标本的时候,有宫颈糜烂的患者应该在糜烂边缘和正常组织交接部位刮取标本,有白带增多的人员要首先采用棉球将黏液轻轻擦去,然后刮取标本。在宫颈病例活检中采用的主要是钳取法,在阴道镜的帮助下根据临床的实际需要选择单点钳取或者是多点钳取,将钳取的组织固定在10%的甲醛溶液中,经过石蜡包埋后制片、阅片。
1.3 细胞学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诊断标准按照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会的规定,以巴氏分级法和TBS描述为依据,采用以下五种诊断报告形式。Ⅰ级(诊断未发现核异质细胞):背景干净,存在正常的上皮细胞。Ⅱ级(存在轻度核异质细胞):有炎症表现,且上皮细胞核略微增大,染色质呈现细粒状,可见胞浆内空泡和核周晕以及小核仁。Ⅲ级(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上皮细胞核可观察到增大,染色质表现出增粗、深染。多见修复细胞和生化细胞。Ⅳ级(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核浆比例不平衡、上皮细胞呈现明显异型,核有明显增大症状,核大小不一、深染,染色质有明显增粗现象。Ⅴ级(看见癌细胞):在涂片中能够看见典型的散的或者是成团的癌细胞,细胞恶性调整明显,数量较多。对于在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的患者需要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活检。
2 结果
2.1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经过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24 313例报告中未见核异质细胞7999例(32.90%)。轻度核异质细胞15 974例(65.70%),340例(1.40%)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在340例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中,35~39岁102例(30.0%),40~49岁158例(46.5%),≥50岁80例(23.5%),详见表1。
表1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例
年龄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35~39岁(n=9624) 2203 4184 90 12 0
40~49岁(n=12 423) 4339 9304 110 33 15
≥50岁(n=2266) 1457 2486 67 8 5
合计(n=24 313) 7999 15 974 267 53 20
2.2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患者病理活检结果
5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中,进行宫颈活检发现CINⅠ级13例,CINⅡ~Ⅱ级28例,5例原位癌,7例浸润癌。在53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患者中30~40岁患者中检出浸润癌1例,41~50岁患者中检出原位癌1例,浸润癌2例;51~60岁患者中检出原位癌2例,浸润癌2例,在60岁以上患者中检出原位癌2例,浸润癌2例。详见表2。
表2 病理检查结果 例
年龄 CINⅠ级 CINⅡ级 CINⅢ级 原位癌 浸润癌
30~40岁 4 5 3 0 1
41~50岁 4 5 2 1 2
51~60岁 3 3 4 2 2
60岁以上 2 3 3 2 2
3 讨论
从临床实践来看女性宫颈癌是第二大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就我国而言,每年有大概10万女性发病,此类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慢性宫颈炎是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慢性宫颈炎中较为常见的是宫颈糜烂,宫颈癌是一个可防治的疾病,经过早期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妇科普查工作,对癌前病变及时处理,阻断癌症的病变进程,从而避免慢性宫颈炎发展成为宫颈癌[4]。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能有效发现宫颈疾病。此种检查中被检查人员承受的痛苦较小,无损伤,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价格低廉,适于在各个地区开展[5]。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中必要的时候要辅以宫颈活检对可疑病例进行确诊。在本组研究中,24 313例报告中未见核异质细胞7999例(32.90%),轻度核异质细胞15 974例(65.70%),340例(1.40%)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在临床中应用宫颈刮片脱落检查宫颈癌中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检查技术,如宫颈液基超薄制片技术、刮片电脑分析技术等,通过提高制片和阅片的质量,减少漏诊率。要降低宫颈癌对女性健康的威胁,需要每年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建立病例档案,有效保护女性的生命健康。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三阶梯中的第一项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更要规范操作,提高制片和阅片的质量,减少漏诊率,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宫颈刮片12888例脱落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76-77.
[2]吴恩纲.宫颈刮片22566例脱落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32-1133.
[3]贾兴盛.宫颈刮片9852例脱落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结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4):490-491.
[4]康平,王贞,袁瑜.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39-840.
【关键词】妇科;化疗;症状体验;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37-02
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及生命[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化学疗法(化疗)逐渐得到广泛使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而长时间、多周期、反复住院接受化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使患者经历多种与疾病本身及化疗相关痛苦的症状体验[2,3]。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会影响患者对疾病及治疗副作用的认知,健康教育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癌症幸存者的生存质量[4]。国内有关妇科化疗患者健康需求报道较少,若仅凭临床护理人员的经验及直觉来护理患者,无法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解妇科化疗患者症状体验与健康教育需求的状况及关系,本研究对200例妇科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某市妇科病房住院化疗的患者。纳入标准:(1)病理报告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且正在接受化疗者;(2)年龄≥18岁;③愿意配合完成调查问卷者。排除标准:(1)不知晓自己病情者;(2)存在沟通障碍,经解释后对量表填写方法及内容仍无法理解者。
1.2调查问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疾病类型、BMI值、是否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过有关疾病化疗的健康宣教、是否需要健康宣教等。
1.2.2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5]
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制,为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评估患者症状体验的量表,从症状的发生率、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多方面评估患者的症状体验。包括心理症状、生理症状、总困扰指数(GDI)、MSAS总分4个维度共32个条目,其中24个条目的得分为该症状频繁程度、困扰程度、严重程度的平均值,8个条目的得分为该症状困扰程度、严重程度的平均值。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症状体验越严重。
1.2.3健康教育需求量表
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经咨询相关专家并预调查后形成最终问卷。包括对化疗方案及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希望获取健康教育知识方式等。本研究测得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825。
1.3资料收集
经医院科室同意后,遵循患者自愿原则,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经调查者检查、纠正后当场收回,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本研究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有效198份,有效率99.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选取P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年龄(39.78±14.28)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居多(56.68%);肿瘤分期Ⅰ期占46例(23.23%),Ⅱ期52例(26.26%),Ⅲ期100例(50.51%);1~3化疗疗程40例(20.20%),4~6疗程65例(32.83%),7~10疗程48例(24.24%),>10疗程45例(22.73%);BMI
2.2患者症状体验得分状况
本次调查中,患者症状体验各维度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MSAS总分为(1.96±0.74)分。见表1。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