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体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广播特写广播新闻感染力
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它以文艺手法播写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再现场景和气氛。广播特写则是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以类似影视特写镜头的方式,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的专稿形式。其主要着眼于再现人物或事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而不是全貌或全过程,所以更加重视捕捉典型情节和细节,侧重于对典型局部的横剖面作较为细腻的描述。
笔者认为,广播特写有以下特点:选材的吸引力、角度的独到、音响的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活。
下面以广播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和《我们都是一家人》、《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为例对这些特点进行阐述。
一、选材的吸引力
《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运用广播特写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鲍永新、于艳文新婚后离开家,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植树种草、奋斗15年,把沙漠变成绿洲的感人故事。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丰富的现场音响加上记者亲切自然的讲述,把听众带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中,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和《我们都是一家人》则分别以总书记、总理到青海玉树灾区看望儿童和群众为选材,事件的特殊性和人物的显著性,使这两篇特写非常引人关注,也更具吸引力。
二、角度的独到
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的开头是:流水淙淙,鸭儿在林间嬉戏;鸟儿啾啾,洁白的羊群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这是沙漠里的一个景象。一对年轻人用15年的青春岁月把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绿洲。
文章的开头以散文式笔触,描写了记者见到的美丽的沙漠草原景象。接下来,记者以对鲍永新、于艳文的采访实录,加上记者亲切自然的讲述,把听众带回15年前,新婚夫妇俩从承包之初的满地荒漠到现在满眼绿色在沙漠里创造奇迹的艰辛历程。
《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的开头是:心手相连,玉树不怕。总书记来到玉树州孤儿学校看望那儿的孩子们,13岁的藏族男孩嘎松金巴就站在胡爷爷的身边,他说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可看到胡爷爷那么慈祥就一点都不怕了。
以此为开头,接下来记者通过与孤儿学生嘎松金巴的对话,知道他经历了前几天的地震,当时被吓哭、后来由于老师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不再害怕的背景。可是当爷爷来学校,老师让他站在胡爷爷身边时,这个男孩还是有些紧张:“刚开始有些紧张,就觉得那么伟大的一个人站在身边就有点紧张,后来不紧张了,他很温柔吧。慢慢的就不怕了。”最后当勉励这些孤儿学生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并在黑板上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时,记者再问嘎松金巴怕不怕,他坚定地回答:不怕!
这篇特写,主要描写了孤儿学生嘎松金巴地震后怕、不怕两种对立情境的转换,通过这个着力点,再现了总书记情系灾区儿童的亲民之风。
三、音响的生动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靠听众的耳朵获取信息,感受事物的。它既然是给人听的艺术,就应当充分表现和发挥声音的魅力及作用。而对广播特写而言,音响就像串起全文的一颗颗珍珠,是那样的光彩夺目。
《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多处采用是记者采访鲍永新、于艳文夫妇的音响。比如15年前鲍永新、于艳文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初来沙漠之时,妻子于艳文对沙漠的介绍:(音响)一棵树也没有,想找树荫凉都找不着,想检点柴火都没有。就那么个窝棚,那一敞门,就“呼”一下,那风,吃的饭里都是沙子,喝水也没有水,挖那么个小水坑,就在那里面取水,三天两头那水就绿就臭,都有虫子,大脑袋虫,然后就挑回来,用那个箩,过滤了以后吃。
鲍永新:(音响)到晚上了,点煤油灯,有的时候连煤油灯都点不着,只能是早点收工,早点做饭,天黑了就睡觉了,睡觉有的时候捂着被子还上面风刮,刮大沙子,顺着窟窿往里刮沙子,就呜呜响。那干活天天都刮沙子,没有一天不刮沙子的,一刮风睁不开眼珠子,就拿衣服包着脑瓜子,露个小眼睛,能看见东西就往前走。这一天出去基本上都是顶着沙子,顶着风。
通过主人公朴实语言的叙述,生动再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再看特写《我们都是一家人》中总理与灾民的一段对话:
温:“我来看望你们了,你们吃苦了。我来看望大家,这里受灾了,中央很关心,我们一定把大家生活安排好。家里人都安全吗?”
答:“死了三个。”
温:“那很不幸啊,我们向死去的人哀悼。大家放心,一定把大家生活安排好,把一切能够救出来的人都救出来。”
温:“别难过,我知道,别难过。这是一场灾难。”
答:“但是我们出来了,接着把能救的尽量救。我的腿是因为救小孩们被砸了。”
温:“他家里人都遇难了?”
答:“我家里人都遇难了,只剩我一个人在这里,但是我逃出来以后,我第一个想到……”
温:“他第一个想到救别人的小孩。”
答:“结果一个这么粗的木棍砸下来。”
温:“应该感谢你,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和你一样为你失去的亲人难过,你多保重。大家多保重。(掌声)”
通过总理与一位灾民的朴实录音对话,得知这位灾民在家人遇难后抛下悲伤立即救助群众并受伤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在灾难面前,灾区群众团结一致,积极展开互救和自救的精神风貌。最后温总理的一句“我们是一家人”深化了主题。
四、人物形象的鲜活
鲜活的人物形象,是在特写富有吸引力的选材、独到的角度、生动的音响、优美的描写等因素的基础上不断丰满起来的。看《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其中一段:
自从来到沙漠,鲍永新和于艳文白天想的、夜里梦的就都是治沙,他们不知有多少次在梦里笑醒,他们梦见沙漠长出了青青的小草,一棵一棵、一片一片,漫无边际地向天边延伸,草原上开满了红的、绿的、黄的、紫色的野花,成排的白杨树,风中摇曳的红柳都在向他们招手,还有洁白的羊群、唱歌的鸟儿……
早晨醒来,等待着他们的却是艰苦的劳动。鲍永新:(音响)2000年借了4万多块钱,4万多块钱找了两台车,5万棵杏树苗,1万8千棵杨树苗,当时也没有想到,2000年栽了正赶上大旱,到了6月份怎么看也不发芽,发芽的两颗都干了,树就是一棵都没活,自己满山去转,就是心都死了似的,这老天太不成全人了,上山一看就没有回来的心思。
鲍永新不吃不喝地在床上整整躺了4天,当初,他栽树时一连几夜不睡觉,累得摔倒在石头上,浑身血肉模糊,都没吭一声。这时候却双手抱着头,眼泪默默地往心里流……
于艳文:(音响)后来,永新说,没事儿,从哪跌倒的,我就从哪爬起来,我就不甘心。
这段特写从优美的情境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个性的音响及人物情绪的转换中,把鲍永新、于艳文夫妇在挫折中站立、永不言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立体,活生生就象站在大家眼前一般。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广播特写才更吸引人、更打动人、更富感染力,听众也才更爱听。
[关键词]:电视新闻 标题 技巧
中图分类号:I23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标题是电视新闻写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新闻播出时在屏幕上打出的文字传播信号,用以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对传播信息、沟通观众、引导社会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与报刊新闻标题和网络新闻标题的“导读”作用不同,电视新闻标题不是在新闻前出现,而是在新闻播出开始以后才加上去的,因而没有起到提示后一条新闻开始的作用。换言之,电视新闻标题没有标位作用,其出现的目的主要是对报道内容的概括、提示,以帮助观众加强对新闻的理解,或者评价事实、表明态度、引导舆论。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突出要旨
标题是新闻中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事实浓缩和概括。使观众一眼从标题中看清楚新闻的要旨,对新闻主题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帮助。
评价事实
标题对读者的引导,不仅表现在对新闻核心事实的提示上,还能够对新闻所反映的事实和意义做出恰当的评价,巧妙地揭示其实质,并以此影响舆论。直接触及新闻事实的本质内涵,借以引导舆论。
不同体裁电视新闻的标题写作。俗话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新闻标题之于新闻体裁,也像衣服之于人,应视“体裁”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在这里,我们把电视新闻分为消息类、专题类和评论类三种体裁加以探讨。
消息的标题
消息主要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闻事实。因此电视的消息类新闻标题应该主要在于摆事实,侧重表现事物的动态,回答正在发生什么这样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叙述式标题、概括式标题和提示式标题三种。
叙述式标题。叙述式标题就是用直接叙述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简明扼要的标示出来。这种类型的标题是电视新闻消息中广泛采用的。
概括式标题。概括式标题是对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的概括和凝练,对报道内容和思想的最集中地概括。
提示式标题。提示式标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中应用不多,最近几年才被一些电视媒体采用。这类新闻往往都是一些短消息,特别是在大杂烩式的组合编排中,以时间、地点或者其他标准将各条新闻加以区分,有的也是以新闻的主题词、关键词来标示。这类新闻标题往往是不完整的,它只是提示式的。
专题的标题
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作比较详尽完整的报道。它的标题一般不宜太实、太露、太直,要做的虚一点,含蓄一些。不宜像消息那样把新闻中所言、所明之理,在标题中直截了当、和盘托出。由于专题需要比较详尽地描述新闻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再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主要着眼于发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使之成为窥见人物心灵的“窗口”。
评论的标题
电视新闻评论是虚实结合、叙议结合,因此其标题的特色是据事立论,带有提问题、指方向和表观点的特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经常采用这类标题。
需要说明的是,电视新闻专题和电视新闻评论的标题有时除了主题之外还有副标题如《二百四十七个孩子的爸爸----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事迹》等。
了解不同新闻体裁标题的各自特点,便于掌握标题写作的一般规律,同时注意各自的特殊性并加以区分,避免出现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的现象。当然,在实践中,各种新闻体裁的标题之间存在差异外,往往又是相互渗透的,并非完全不可逾越,关键是要运用得当。
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重点,除了“量体裁衣”之外,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技巧概括起来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准”。标题要概括新闻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精华部分。标题是一则电视新闻报道的提要和点睛之笔。因而标题要紧扣主题,对新闻事实的表述要准确、精当,以概括新闻内容的精髓和实质。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有对题材高度概括和把握的能力,才能做到用词准确适当,分寸得体。
二要“简”。标题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电视新闻标题的遣词造句要平实朴素,明了晓畅,让观众在一瞥之间,不假思索地便能了解它的内涵,切记晦涩、生僻或者华丽辞藻的堆砌。当然通俗化并非简单化、公式化,标题写作切忌相互模仿,重复陈旧,像“……成绩喜人”、“ ……留给我们的思考”这类标题,在今天就很俗套了。另外,电视新闻标题相对要短,避免冗长的复合句、不必要的副标题的出现。
三要“新”。标题要形象生动,力求新颖独到。标题要让人俗中见雅,俗中见奇,俗中见趣,起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表达效果。因此,可巧用修辞手法,譬如用具体、浅显的事物替代抽象、深奥的事物等。
摘要:电视广告文本由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共同构成,其体裁多源于影视和其它社会文化符号。俄语语料分析结果说明,电视广告文本的言语作用很大程度上与“打破受众对体裁的期待”关联,有明确传播目的的广告大多运用非广告体裁。依据情节负载量、表现方式及广告人物的选择等标准可对体裁偏离的程度进行判定。
关键词:语电视广告;广告体裁;体裁偏离
1电视广告体裁的基本概念“体裁”是构成言语的特殊模块
①其本身也具有言语作用,大众传播领域广义文本的体裁亦然,而具体到广告体裁,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广告论据是否有效。新的体裁大多源于旧有言语单位,②广义广告文本的体裁同样是业已存在的社会文化符号重组的产物。电视广告信息综合听觉语言(对白、独白)、视觉语言(字幕文字)与图像语言(静态、动态)进行表达,全面运用视听音画符号这一事实鲜明体现了电视广告体裁与影视等文化符号的关联和传承。③语料分析结果表明,电视广告表现力和影响力的强弱与“打破受众对体裁的期待”密切关联,换言之,有固定传播渠道和时段、传播目的明确的广告大多运用非广告体裁,通过偏离初始体裁来更有效地完成广告论证。
2电视广告体裁偏离的界定标准部分研究者将电视广告体裁按时长划分
5s广告以简洁语言强调企业形象或品牌个性;10s或15s广告以名人推荐、动画、新闻、悬念、生活场景等方式突出卖点;30s广告多角度展示产品,多采用名人推荐、生活情景、消费者证言、示范比较、歌曲广告等形式;60s广告与30s类似,但内容更为丰富完整。④这些体裁形式在俄语电视广告中同样存在。我们认为,除时长划分外,体裁形式还可通过“是否偏离初始体裁”这一标准来界定。若仅为简短的信息播报,视听音画部分没有全部呈现,而且无广告人物,或简单展现广告主体(生产商、销售商、专家、消费者等),可称其为“体裁零偏离”,最常见的是大众文化产品的自我宣传或者预告,例如::,..-,.(译文:别致的建议——足不出户体验最佳旅行路线!“环球”节目,每周日,俄罗斯频道。)但是,若广告偏离初始体裁,则可能需要借助其它标准判定,如:(1)情节负载量:最小值——提出问题,借助广告产品解决问题,使用前后效果对比;中间值——在一定背景下提出问题,展示借助广告产品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大值——充分描述产品,展现使用过程,甚至刻画人物经历、渲染品牌历史等。(2)情节表现方式:最小值——真实朴素的生活场景还原;中间值——以生活场景为基础的简单演绎;最大值——高于生活的艺术化演绎或唯美展示。(3)广告人物选择:初始层级——广告主体或产品使用者参演;初级偏离——专家或目标受众参演;中级偏离——职业演员、一般受众各占一定比例;高级偏离——完全由职业演员扮演角色。
3电视广告体裁偏离的实例分析“展示”和“证明”是俄语电视广告最常见的两种表现方式
前者被形容为“电视新闻式广告”,通过视听声画全面展示广告对象,情节负载量和表现方式较少超过中间值;后者往往通过戏剧化场景或生活片段展示广告内容,各层级的广告人物均可出现。现对它们分别进行说明:3.1展示型广告情节负载通常为借助广告产品解决问题,或是对比使用前后之不同效果,情节表现和人物选择非常自由。其内容包括:(1)展示产品效果。专业工人展示产品使用过程并说明:Pronto,.(译文:油漆Pronto可靠保护家具不受污物和灰尘伤害,使您的家具保持美观。)(2)展示极端条件下的产品功效。在庄严的交响乐伴奏下,涂有广告胶水的水泥管被起重机扯断,但粘合部分纹丝未变,字幕和画外音辅助强调:Poxipol——.(译文:胶水Poxipol——毋庸置疑的牢固!)(3)展示与其它产品的对比。对比可借助单纯的语言文字,例如,广告词三次将牙刷BraunOral-B与一般牙刷进行对比,说服力愈来愈强:哪种牙刷更好用?(提出问题)BraunOral-B还是一般牙刷?(回答问题)BraunOral-B能......而一般牙刷做不到。(第一次强调)BraunOral-B能......而一般牙刷做不到。(第二次强调)BraunOral-B能......而一般牙刷——总之,你们懂的!(第三次强调)对比也可借助声画内容,为更直观起见,常设计一分为二的对比画面来突显差异。(4)展示与其它产品的竞赛:餐具清洗剂Fairy不仅大量使用一分为二的画面对比产品功效差异,还通过“竞赛”突出广告对象的绝对优势,画外音辅助说明:Fairy,,,2.,2.(译文:Fairy不仅能清洁这些,还有这些!还有更多的餐具!能多达两倍!何止“更好”,是“两倍”更好!)3.2证明型广告证明型广告主要以情节表现和人物选择为支撑,情节表现方式可为任何层级。分为:3.2.1名人证明名人代言品牌,或受邀扮演角色,或原本即是广告产品的消费者。酸奶广告的第一部分,镜头跟随音乐节奏快速切换,展现歌星工作忙碌,因饮食无规律感到不适;第二部分画面转暗,音乐变缓,镜头放慢,神情闲适地讲述广告产品的效果:,..(译文:作用由内而外,立竿见影。现在我非常轻松!)3.2.2专家证明化妆品Maxfactor邀请在片场工作的知名造型师提供专业意见,以增强广告可信度:,.,,.(译文:闪亮唇彩不可思议地持久!您就放心地喝水、进食吧——您的双唇将炫亮整晚!)3.2.3消费者证明消费者与广告产品有关的言行成为了广告论据。依据情节表现和人物选择方式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一定情境预设下,以新闻记录方式展现普通消费者使用产品、就产品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人物表情自然,口语简洁,最能获得受众认同。例如,顾客观看清洁剂有效去污过程的反应是:.!(译文:太干净了!不可思议!),由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译文:这可能只有办得到。)第二,广告仿佛简短新闻采访的延伸体裁,普通消费者受邀参与专门拍摄,虽然表达口语化,动作表情不够专业,但真实感强烈。香皂Dove广告营造舒适的家居氛围,优美钢琴曲的背景音乐下,一位女士仿佛在与朋友闲谈:.....(译文:我不用一般香皂,已经厌倦了,用完后很难受,皮肤很干燥,细小的皱纹一下子特别明显。)接着她强调广告产品成份特殊,有别于一般香皂,所以:,,,,,.(译文:后来我摸了摸自己和女儿的脸颊,感觉它们都差不多呢!)第三,广告人物设定为普通消费者,但由专业演员或影视明星扮演,艺术化演绎故事,尽管真实度受限,但人们往往基于从众心理接受类似广告论据。⑤整体来看,以“展示”和“证明”两种表现方式为基础的广告依据情节容量和播出时长,可分为小型情节广告片、中型广告影片、大型广告节目等,但还不是绝对的体裁偏离,而是从初始体裁到非广告体裁的过渡。最典型的体裁偏离广告是情节完整、艺术效果完美并充分展示广告对象的小型电影。这种情节型广告(俄,英spot)不受时长限制,不论是情节负载量、情节表现方式还是角色选择和表现手法,都大量借用了影视符号元素,借用了文艺片、喜剧片、黑白片、动画片、恐怖片、动作片、歌舞片的表现方法,使受众产生“非广告”的错觉,从而忽略商业广告的实质。
4结论
广义电视广告文本由语言文字、听觉和视觉元素等各种文化符号构成。究其体裁的根本,大多源自影视及其它文化艺术形式,再发展延伸出自有体裁。为顺利而有效地完成广告论证,有明确传播目的的广告大多建构在非广告体裁之下。因此,“体裁偏离”可视为电视广告的重要特征之一,其言语作用与“打破受众对体裁的期待”密切关联。依据情节负载量、情节表现方式及广告人物选择等标准,可以判定体裁偏离的程度及其产生的言语效果。
作者:朱加宁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关键词: 博客; 话语商业化; “公安一博”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082-06
一、 引言
近年来, 博客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度交流沟通的新方式,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方式。由于其便捷性和互动性等方面的特点, 博客已成为社会媒体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原本不属于商品生产、 分配及销售的社会领域开始具备某些市场销售的特征。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 也逐渐开始被广告和宣传话语殖民。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开始经营自己的博客, 尽管它们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目的, 但同时也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推销自己。基于这一现状, 本文试图对博客中的话语商业化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 话语商业化
(一)概念
Fairclough[2]117认为, 商业化、 用户至上主义以及市场化对话语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广告、 销售和管理话语的殖民影响下, 机构话语秩序被广泛重建, 如近年来在教育领域, 公众、 学生等群体常常被称作“消费者”或“顾客”。从话语秩序上来说, 商业化可以被理解为与商品生产有关的话语对机构话语秩序甚至是更广泛的社会话语秩序的殖民。[2]207Fairclough[2]指出了当代公共话语中三种反映社会秩序的变化趋势, 即民主化、 商业化和技术化, 并将这些趋势与更普遍的社会及文化变迁联系起来。其中, 话语商业化指的是不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社会领域和社会机构被以商品生产、 分配和消费的形式来组织和构思的过程。[3]
(二)有关话语商业化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 用话语实践将语言分析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Fairclough[2], [4-6]从语篇、 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公共话语中的商业化趋势, 讨论了商业话语对机构话语秩序的殖民蚕食现象。通过对高校招生简章的分析, 他指出教育领域的话语商业化现象不仅体现在用词上, 还体现在广告体裁对其它体裁的殖民上。[2]210在Fairclough的影响下, Askehave[7], Saichaie[8], Lesley et al. [9]等探讨了市场化对高等教育话语的影响。Askehave[7]认为招生简章模仿了广告的修辞手法, 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商业活动之一。Saichaie[8]研究了高等教育机构官方网站中的语言使用策略, 并指出大学等机构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 以便招揽学生。Lesley et al. [9]认为教育领域的商业化已成为社会特权阶级维护其种族和阶级优越性的一种手段, 导致了负面的社会影响。Erjavec[10]将批判性话语分析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相结合, 揭示了在商业文化的影响下市场经济领域对新闻领域的殖民蚕食, 导致广告商成为新闻业的决定力量。Meriel Bloor和Thomas Bloor[11]认为商业化的全球性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和大众传媒广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另外一些学者则从体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宣传话语对学术、 专业和机构话语的殖民。Swales[12]认为, 作者在撰写科研报告时有另外一个隐含的目的, 即寻找读者群、 间接地宣传该研究。Bhatia[1], [13-14]分析了会议文件、 外交公文及新闻稿件等公共和专业体裁。他[15]221指出体裁间的相互渗透和侵蚀使得它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在众多的体裁中, 广告体裁对其它体裁的殖民影响最为深远, 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混合体裁, 如社论式广告(advertorial)等。Kong[16]研究了83篇地产交易报告, 并指出虽然这种报告也是一种混合体裁, 但它与社论式广告有所不同, 因为它以一种更隐蔽和复杂的方式将房屋中介和新闻记者的声音融合在一起, 是这两个群体相互合作和协调的结果。Osman[17]则通过研究公立大学简介的结构和语篇特征发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该体裁更侧重于宣传而不是提供信息, 这说明了公立大学逐步走向企业化。
不难看出, 前人对话语商业化的研究多在静态、 有限的语境中进行, 关注的焦点多为学术和专业语篇, 较少涉及网络尤其是博客这一类复杂多变的语篇。鉴于博客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话语商业化置于这一全新的媒体语篇中展开研究, 力图更好地解释商业化这一现象。
三、 语料与分析方法
(一)语料
2005年11月, 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在新浪网的博客频道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政府博客“中国第一公安博客”。“公安一博”开博仅14个月时点击总量就突破了1000万, 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访客超千万的政府博客。继“公安一博”之后, 越来越多的公安部门和政府机构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博客, 形成了一定的博客圈和博客社区。本文以“公安一博”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博客为例说明博客中的话语商业化趋势。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融合;《焦点访谈》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91-02
近些年,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已成电视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及探讨的一个热点。但是,热点主要侧重于对栏目体裁的划分,而对两者是否存在融合之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本文试图以《焦点访谈》为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使人们认识两者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一、两者的概念
时下,学界对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概念界定互不相同,业界的探讨也仁者见仁,并总认为深度报道就一定是称为“关注”、“焦点”、“核心报道”等名义的大题材、大通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新闻评论其实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老体裁’,因为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而并非报道体裁。[1]”目前,我国电视界已存在一些栏目是典型的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融合,如《新闻1+1》、《焦点访谈》等。那什么是深度报道?又何谓新闻评论?倘若准确把握了两者的概念,就很容易明白它们是如何进行融合的。《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而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2]。
从概念上可知: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各种方法,从各方面“挖掘新闻本源”的报道形式,而新闻评论是一种通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闻事件和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来“启示新闻事件本源”的体裁。由此可知,两者是通过“挖掘”与“启示”的手段融汇于新闻本源。
二、融合现状——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
(一)栏目定位
《焦点访谈》栏目的最初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语评说”。前三句是告诉观众:《焦点访谈》栏目是深度报道,而最后一句又警示观众:它也是新闻评论。整个定位既含有深度报道的特点又涉及到新闻评论的特点,则再次验证它是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1998年,《焦点访谈》栏目又提出了新的定位:“用事实说话”。较于之前的定位,它更加强调“事实”两字:一是评论者不需要对栏目内容做出主观评价,只需让新闻事实客观地传达给观众记者和评论员想要说的话,这体现出深度报道的优势;二是电视媒介要发挥自身的特性,多用画面语言作论据,在深入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评论,而不能像纸媒那样,仅停留在纯抽象的概念演绎,这采用新闻评论的体裁。如把优势与体裁融合则是:“用事实说话”表明栏目中所有的“访”与“谈”都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的“事实”展开的,且“访”与“谈”又是以深度报道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缘起、发展及归宿的客观叙述。它用事实说话,对事实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最后由主持人对事实作出理性的点评,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如《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栏目中记者的“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以及主持人的“谈”都是围绕“死猪事件”展开的,且栏目对于死猪事件的溯源,更多地是借助摄像机镜头呈现。
(二)栏目要素
任何事物都有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派生体裁,其要素是论点、论据与论证。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其特点主要有:思维的立体性、背景的广阔性、论理的思辨性及开掘的纵深性[3]。《焦点访谈》作为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既有新闻评论的要素,又有深度报道的特点。以《问诊“带病”电梯》为例,栏目的中心论点出现在中间:说到底,一个字——钱,都是“省钱”惹的祸。继而运用一些事实性论据如“深圳市罗湖区长虹大厦内,一名实习女护士在乘坐电梯时头部被夹,导致动脉破裂当场身亡;湖北宜昌,正在运行的超市手扶梯断裂,一名老人坠亡。”和相关理论性论据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可以从住房大修基金也就是业主在购房时所缴纳的公共维修基金中提取”去论证“为何是省钱惹的祸”。在思维的立体性上,编导通过对电梯受害者、伟达电梯公司负责人和其他方的考证来证明论点,且对论点做出了批评性的判断和对电梯该如何确保安全给出了具有主观思维的对策。在背景的广阔性上,栏目并非就事论事、低酌浅唱,而是取材空间广阔,以论题(事故频繁发生)为主线,用翔实、生动、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省钱’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在论理的思辨性上,栏目从事故频繁发生着手,得出“省钱”惹的祸,进而提出两个疑问:有没有办法降低这种风险?比如缩短电梯使用年限,让它在可能出事前及早退役?疑问的提出和后面的论证对观众有很大的启发。在开掘的纵深性上,栏目侧重于回答“Why”,分析了电梯的直属利益群体(物业公司、维修公司、生产厂家及监督部门)的表层,又深层次地挖掘其背后的利益分配。
(三)栏目语言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编码方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深度报道属于一种详访型报道,对语言有着生动和准确的要求。新闻评论属于理论范畴,表达的又是观点性意见,为了能让观众认为栏目好看,其语言应是“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爱憎分明、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朴素精炼、要言不烦”[4]。以《村医,你过得还好吗?》为例,它所涉及的时间(年份、月份等)、地点(各村卫生室、卫生局等)、人(村医、患者等)、事(生存状况)、过程(政府补助下发等)、关系(医患关系、村医与上级领导等)等都是可以找到确切的汉语言符号;此外,栏目运用电视语言(画面和声音)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及场景进行展现,生动形象地记录人物言行举止。在对事件的评论上,主持人也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观众,巧用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讲述的实在、通俗。
三、对两者融合的建议
《焦点访谈》栏目开创至今已十年,其收获的不光是赞誉,还有对某些缺点和问题的批评。如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说情面前败下阵,评论变成桑拿按摩”[5]等,都让普通群众和上层领导不满。
(一)拓展报道深度、加大评论力度
与普通的资讯类栏目相比,《焦点访谈》栏目的“深”理应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挖掘。但是,它并非每一期都是既探讨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对其意义及影响进行揭示,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如《被吞噬的花季》,虽然有繁杂的材料,且在对材料的抉择中具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思想性,但是却未能将典型的新闻素材锤炼成主题深刻的报道,更没有挖掘出新闻事件的真实本质。《焦点访谈》栏目特色源于批评。但近年来,栏目批评力度严重不足,应景选题逐年增加,选题缺乏针对性。就2013年5月63期的选题看,批评性的尤其是贬斥性批评的选题仍显不足。如在这63期播出的节目中,就有很多节目雷同,内容空泛。无论从栏目定位还是从报道的深度广度上考虑,都应改变此窘局,把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选题拿上来,不要再作“应景文章”。比如对《有你才幸福》这部央视电视剧分析就是应景和宣传的文章。另外,《焦点访谈》栏目作为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拓展及延伸,在取材上要偏重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深层次剖析,以便观众对其有更深的理解;要通过对某些个案的翔实披露,以便对其它违法乱纪现象起到震慑,进而唤起人们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要进一步开展“走转改”的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主持人、记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主持人转向全能型。与其他类型的电视栏目不同,《焦点访谈》栏目中的主持人时刻都在介入栏目现场,他们的专业素养对栏目中观点传达及表述所带来的影响已渗透到栏目的话语表达中。目前,它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缺乏全能型主持人。栏目中的主持人还停留在点题、串词,然后总结栏目观点的阶段。其实,除此作用外,主持人更应与栏目中其他角色进行潜意识的交流,在栏目中既要引导话语的拓展及延伸又要对其出现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综合及提炼。因此,如要突破这一瓶颈,主持人应做出角色转变:从传统的单一的主持人角色逐渐向观察员、评论员等全能型角色的方向发展。
第二,记者转向评论记者。《焦点访谈》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有着较高要求。这意味着栏目记者必须具备现场评论的专业素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者,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着更为详实的把握。所以他们更有发现问题,找到评论最佳点的优势。可是《焦点访谈》栏目部分记者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此优势,而是把自己局限于报道者的角色。
(三)联合多种媒介手段
目前,《焦点访谈》仍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例如,网络上虽存有及时更新的栏目视频及主要内容的文字,但这些在网络对新闻事件的相关搜索上并不占优势,这也使得栏目的时效性及品牌影响力受到制约。因此,《焦点访谈》应加强栏目内容与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渠道的链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品牌影响力。此外,在互动上,它也很少根据议题的需要,利用视频连线、音频连线等方式对网友的评论及网上跟帖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及提炼。为了拓宽报道的深度及强化评论的力度,它也应吸纳来自不同媒介的意见表达群体,从传统式的“意见引导”走向新型式的“意见整合”。
参考文献:
[1] 龚立堂.新闻评论就是深度报道[J].新闻战线,2009(10).
[2]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解维权.深度报道的特点和思路[J].新闻知识,1996(11).
【关键词】《成都晚报》 典型报道 官方话语 民间话语
一、研究背景
1963年3月5日,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从1963年到2012年,我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50年间,“学雷锋”报道中雷锋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媒体定位与话语表达的关系如何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创刊于1956年5月1日的《成都晚报》。选择《成都晚报》的原因,一是《成都晚报》创刊时间早,见证了“学雷锋”报道的全过程;二是《成都晚报》的身份经历了党报到都市报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报纸典型报道的侧重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1963-2012年这段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即之前、期间、改革开放初期和新时期。对同一份报纸不同时期的报道差异进行比较。具体而言,以《成都晚报》1963—2012年间的“学雷锋”报道为研究对象(部分年份3月5日没有报道,因而选择3月6日的学雷锋报道),对其报道数量、消息来源、体裁种类、表达主题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内容
1、数量分析——“学雷锋”报道的数量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成都晚报》的“学雷锋”报道的数量呈递减的趋势。在2001年7月1日改版前,《成都晚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对“学雷锋”报道较多,1963年(8篇),1973(4篇),1981(6篇),1997年(4篇)。而在2001年7月1日改版之后,《成都晚报》改为都市报,“学雷锋”报道的数量有所减少,这种减少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成都晚报》的定位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2、来源分析——“学雷锋”报道消息来源为“新华社”所占的百分比
新华社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可以看做是政府用来设置媒介议程的机构。笔者此处用新华社的稿件代表政府的议程设置。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成都晚报》改版之前,报纸较多转载新华社的稿件,其中1970年、1976年、1991年的“学雷锋”的报道全部采用新华社稿件,这一时期《成都晚报》多配合全国对雷锋精神的宣传,执行党报的职能,进行了“以雷锋为榜样 做的好战士”,“发扬‘钉子’精神”,“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发扬雷锋精神,献身四化建设”等议题设置。
3、体裁分析——“学雷锋”报道中各类题材的百分比
从图3可以看出,“学雷锋”报道的体裁种类如图片报道、人物专访、杂文等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图片报道的数量从最初的8%增加到11%,而消息的数量从原来的50%下降到如今的39%,在新时期增加了人物专访这类体裁,并占到了20%。而对“雷锋精神”的多角度报道,表明了对受众需求的重视和反馈。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类从期间的17%,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1%,再到新时期的2%呈递减趋势。笔者认为这一变化与该报由党报向都市报的转变有关。
4、报道主题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其不同时期所弘扬的雷锋精神在内容上有差异,下表总结了不同时期重点宣传的雷锋精神所体现的内涵。
四、研究结论及思考
从《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的量化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报道在数量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即该报改版之后,反映市民生活的报道增多。
1、《成都晚报》改版前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化传播
改版前,《成都晚报》是成都市的市委机关报,即作为“喉舌”的党报形态存在。对照各个研究阶段的历史背景来看,“雷锋”精神与当时政府所要弘扬的主旋律密切相关。作为党报的《成都晚报》报道内容所呈现出的媒介议程受到了政府议程的直接影响。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国之要务,在这一时期,“雷锋精神”的宣传重点为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以及讲文明树新风与甘愿吃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因此,从不同时期报道中雷锋精神的内涵变化可以看出典型报道是承担着宣传任务,无论媒介框架如何转变,都可看成是党报的宣传任务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而发生的转变。
2、《成都晚报》改版后“学雷锋”报道变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两种话语形式,这两种话语彼此博弈,互融互动。所谓官方话语,主要由党和政府传达公共政策权威信息而形成,以政府文件公告、法律法规、新闻会、大众媒介等为传播载体。②而民间话语相对独立,在相对的宽松的个人话语的环境中形成与官方话语有一定交错的民间话语空间。从《成都晚报》对于“学雷锋”的报道的量化分析及变化(2001年改版前后)来看,典型形象报道减少,报纸官方话语形态的弱化而相应的民间话语借助报纸这一平台呈现崛起之势,作为都市报的《成都晚报》在进行典型形象报道时,极少采用新华社稿件,注重对形象塑造的市民化解读,对于这种内在话语方式转向的动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新闻传播观念的转变,新闻业的商业属性。典型报道是我国当代新闻业的一个独特新闻样式,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报道从它产生起就与党和政府的方针相一致,带有为政治服务的强烈色彩。《成都晚报》1963—2012年的“学雷锋”报道体现了我国新闻业的事业属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基本的事业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新闻媒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媒介进入市场,以广告和发行收入维持自身运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闻事业的商业属性凸显出来。就新闻观念而言,由“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承认新闻的商品性和受众的重要地位。《成都晚报》向都市报转型,注重报纸的服务性,体现了其探索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之道的有益尝试。
(2)利益群体多元化及对发声平台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受众观念及受众的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就要改变,特别是面对受众的表达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媒体更应成为他们的发声平台。
通过对《成都晚报》1963—2012年“学雷锋”典型报道的统计和分析,笔者认为《成都晚报》可以看作是我国新闻观念嬗变、新闻改革深化以及报业自身发展的一个缩影。尤其改版后的《成都晚报》以都市报的形态出现,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社会,即使是“学雷锋”报道也多从受众角度进行解读,体现了受众地位的提高和民间话语的逐渐崛起。
参考文献
①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人民日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
-2003)》[J].《国际新闻界》,2008(3)
②何舟,《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J].《新闻大学》,2008年夏季刊
地市报副刊以其较高的文学性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深受读者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办好一张地市报,在新闻版面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同时,办好副刊也非常重要。
要从思想上重视副刊工作。副刊是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名为副刊而视其为报纸的副产品,认为可有可无。报社领导必须把办好副刊看作增强报纸可读性和提升报纸品位的大事,放到重要的位置,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心支持副刊部的工作。近年来,菏泽日报社始终非常重视副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报社领导帮助副刊的同志想办法、出点子、搞策划、解决实际问题,并亲自动手为副刊撰写了许多好稿件,为办好副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设置版面,制订正确的编辑思想和工作思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其编辑思想和价值取向必须与整个报纸的格调保持一致,时刻高扬主旋律。而作为大众性的文学版面,又必须做到雅俗共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文学品位,能够以清新的文风、多样的文学体裁和表现形式在党报的各个版面中独树一帜,因而其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菏泽是古曹国所在地,《诗经》十五国风中就有“曹风”,所以《菏泽日报》文学副刊就以“曹风”命名,显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久远的文化传统。菏泽为全国著名的牡丹之乡,而牡丹又号称“国色天香”,我们也因此将“曹风”文学副刊上的杂文随笔栏目就定名为《天香楼随笔》。“曹风”的内容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名家专访、书评、随感、言论及书画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多年来得到了读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配备有较高文学素养的编辑队伍,保证副刊版面的文学品位和吸引力。文学副刊在地市报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版面,无论其取材范围、体裁形式、稿件来源还是作者群体,都有别于新闻版面。要真正办好副刊,配备好编辑队伍至关重要。副刊编辑不仅要有期刊编辑的文学功底,还要有新闻记者的政治敏锐性和发现新闻线索、挖掘新闻题材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舍得用精兵拿强将,把真正热爱副刊工作、有深厚文学素养并能广泛联系和团结作者队伍的同志充实到了副刊岗位上,并保持了副刊编辑队伍的相对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同志在办好副刊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注意培养副刊作者队伍,保持与作者群体的密切联系,保证副刊稿件来源。如何保证高质量稿件是办好副刊的关键。为此副刊部的同志要善于发现作者和培养作者,注意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保护他们的创作积极性。要经常给他们回信、通话或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沟通,这样有利于培养和稳定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为办好副刊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真策划副刊活动,吸引区外作者和名家稿件,提升副刊的品位和档次。在办报过程中,作为地市报对于重大新闻题材的宣传报道和新闻版面的策划,已引起了大家的足够重视,而对副刊的策划则相对重视不够。事实上,活动策划对办好副刊同样重要。一个成功的策划活动可以集中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同时吸引一大批区内外作者和名家提供许多高水平的稿件,对提升副刊的品位和吸引力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菏泽日报》立足于吸引高品位稿件,扩大副刊影响,认真策划,先后与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了当代文学50年研讨会;与《小小说选刊》杂志社、《当代小说》杂志联合举办了全国小小说大赛;与中国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举办了第一届牡丹杯全国散文大赛;与《散文选刊》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第二届牡丹杯全国散文大奖赛等一系列活动。林非、袁鹰、周明、石英、王宗仁、王英琦、卞毓方、王剑冰、门瑞瑜等一批大家都先后为我们撰稿,对提高《菏泽日报》副刊的品位和影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广泛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道、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材要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二、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1.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握3000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
3.抓各种体裁的写作。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离开了大量的练习是很难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包括日记)、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如书信、便条、通知)等,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的练习势在必行。
4.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简单句的练习到组织较为复杂的复合句,进而到简短的短文,如片段描写、简单的故事情节叙述等。坚持每天写上一两句、三五句、简单段落一直到短文的写作。这样积少成多,学生就不再会有畏难情绪了。
三、突破短文改错关
短文改错的错误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此有一种畏惧心理。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
判断不准是学生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苦于找不准错误,将不该改的改了而该改的又未改。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缺乏足够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是个重要原因。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就会慢慢了解命题人的思维和“习惯”出现的错误。足够的训练会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减少盲目性,做到看准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正确率,以通读全文,熟悉内容,整体把握。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像;形象性
一、新闻摄影的主题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首先,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其次,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首先,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其次,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作家文学是一种书面文学,出现的时间要比民间文学晚。主要表现个别作家对社会的深刻理解,总以单个作品的别树一帜为特点。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非文学笔译 翻译能力 体裁 二元结构 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44-02
一、非文学文本及非文学笔译特点
在我们弄清非文学笔译的特点之前,我们需要先探讨一下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非文学”是建立在“文学”的基础之上的,两者之间是空集的状态。
李长栓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1]笼统地说,文学作品关乎的是个人情感,通过语言作为载体,以语言形式的不断变换来表达个人情感,其作用主要是服务于个人,而目的是反映社会生活。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提纯、凝练,最后熔铸成艺术形象,而这始终伴随着强烈的艺术感情。其最为典型的文学体裁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西方的《荷马史诗》到中国的《红楼梦》,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创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而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语言形式上也贡献了主要力量。因此,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包括:(1)内容的虚构性;(2)非实用性;(3)审美功能;(4)社会的共识;(5)特有的创作程式和阐释程式。
与文学作品相比,“非文学”几乎囊括了除“文学”之外所有的范畴。非文学根据门类划分,可划分为五大类:法律类、政治外交类、新闻时事类、金融商务类和科学技术类。可以说,无论是人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学习,非文学文本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对比文学作品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非文学文本的特点:(1)内容的真实性;(2)语言的简洁性;(3)明确的功能目的性;(4)创作程式的规范性;(5)读者的确定性;(6)再者,非文学文本不具有审美功能。
结合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和笔译实践,我们总结非文学笔译特点如下:(1)译文语言书写规范、简洁明了、信息明确、行文严谨、信息传递有效;(2)译文要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所反映的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断;(3)有明确的目的和读者;(4)原文信息量大,译文交付时间短,译员多是集体合作,采用翻译工作坊的工作方式,翻译分工明确;(5)非文学翻译要求译员不断与外界沟通,联系实际,利用各种现有资源辅助自己完成翻译工作。
二、体裁视域下的非文学笔译能力二元结构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体裁”被引进到语言学中来,其目的是“找出话语共同体成员对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是如何分类的,并且怎么样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言语行为中推导出来的用于分析言语事件的元语言”。[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体裁的研究日益丰富,而体裁研究也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来说,语言学界对体裁的研究分为三大学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特殊目的英语)学派、悉尼学派和新修辞学派。本文主要采用的是ESP学派的体裁理论。
因为ESP的特点,该学派学者认为,ESP的语篇,无论是书面语形式还是口语形式,在语言形式和交际目的上都属于某一话语共同体的特殊交际行为,具有独特的交际目的,其语篇形式、语言结构、问题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体现了独特的体裁特点,并且被话语共同体成员所熟知。结合上文所提到的非文学文本特点,我们知道内容真实、语言简洁、读者确定、团队合作是非文学笔译工作者需要兼顾到的要点。同时非文学文本具有较大的专业性,被某一个话语共同体成员所熟知。这些都体现了非文学笔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社会性。
ESP学派的代表人物是Swales和Bhatia。Swales将体裁定义为:“体裁是交际事件的一个分类,话语共同体的成员共同享有一些交际目的。这些目的被源语篇共同体的专家识别出来,进而构成了该体裁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形成体裁的图式结构,并且影响和制约着文本内容和风格的选择。”[3]同时,Bhatia将体裁特点概括如下:(1)体裁是可辨别的交际事件,在专业或学术的话语共同体中出现,可被其成员确认和理解;(2)体裁是高度结构化和约定俗成化,它不仅可以约束成员的表达意图形式,同时也会约束其成员对语法词汇的选择来表达语篇价值;(3)某一特定的专业话语共同体成员与“外行人”相比,更具备体裁的专业知识,对体裁的使用和探索更加充分地理解;(4)尽管体裁是约定俗成的结构,话语共同体成员仍然能够在体裁的框架下实现个人的交际目的;(5)体裁可以反映出学科特点和组织文化,体裁更加注重学科、专业和其他领域实践中的社会活动;(6)所有的学科和专业体裁都具有自身的完整性。[4]
不难看出,体裁不仅体现了非文学文本的语言要求,同时也囊括了从功能角度出发的社会要求。这正与非文学文本的契合,我们选择利用体裁理论构建起非文学笔译能力的二元结构,即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
非文学笔译能力的语言层面涉及到在笔译过程中所包含的元语言能力。如“组织语言知识”,其中涉及到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这两个方面,属于第一性能力。“双语语言知识”是非文学笔译能力的基础,没有双语知识,任何翻译活动都无从谈起。而“体裁分析能力”是在结合体裁理论之后,针对非文学笔译的特点的独到之处,它会指导译者在具体的笔译工作中保持原文的体裁完整性。
非文学笔译能力的社会层面关注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体裁完整性问题。Bhatia认为在语篇的生成阶段,语篇不仅传递了书面的语言形式内涵,同时也传递了体裁意义,包括体裁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在译者进行非文学笔译时,不仅要分析其内在的语篇结构和语步特征,也要明确语篇所涉及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交际目的在体裁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译者是否在译文中保持了原文的交际目的是非文学笔译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也是非文学笔译能力的重要能力之一。非文学文本直接服务于社会,译者要清楚非文学笔译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才能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社会功能。其次,在实际笔译操作时,社会层面还关注了译者与外界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及自身修养和评价问题。
三、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图示及子能力分析
通过非文学翻译能力模式图示所示,各项子能力之间绝对不是相互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子能力分析
1.双语能力。双语能力是非文学笔译能力的基础,是语言交际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潜在语言知识和交际系统。双语能力包含词汇语法能力、语篇生成能力和语篇认知能力。
2.体裁分析能力。体裁分析能力是指具有语步分析能力,能够把握住译文和原文的体裁完整性,并且能够分析每个步骤的语言特征。该能力是体裁理论在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中具体应用的表现,也是对非文学笔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3.使用翻译工具能力。使用翻译工具能力是指能够熟练使用如字典、网络、文献资料、平行文本、语法书、百科全书等翻译工具。
4.翻译专业能力。翻译专业能力是针对作为语言实践活动的“翻译”特别提出的一种能力,用来区别于其他的语言实践活动。该能力分为“翻译技巧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翻译技巧能力是指掌握双语之间的翻译技巧,通过对词汇、语法和语义的分析来完成双语之间的转化,专业知识能力是指译者要掌握翻译行业和职业需要的相关知识。
5.语言外能力。语言外能力是非文学笔译能力中一个比较大的属类,其中包括“专家知识能力”“双语文化能力”和“百科知识能力”。专家知识能力是指掌握译者所从事的某一个或几个非文学笔译的专业领域知识,如法律、商务、新闻和学术等。双语文化能力是指具有双语文化知识,掌握双语国家的地理、风俗、历史、政治和生活习惯等信息。百科知识能力是指译者要掌握更多除了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知识,丰富译者的自身素质,有能力做一个全面的译者。
6.体裁识别能力。结合Bhatia的体裁理论,体裁识别能力是体裁理论在非文学翻译能力中的又一个具体体现。之所以把该能力归入社会层面里,是因为该能力中的“识别交际目的能力”“识别社会功能能力”和“识别读者人群能力”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其中“识别交际目的能力”和“识别社会功能能力”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译文和原文之间的体裁完整性,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体裁意义和交际目的。非文学文本从本质上已经圈定了读者人群,非文学译者更要从读者角度出发去考虑翻译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7.团队合作能力。参照现今翻译行业的情况,团队合作能力是一个特别针对非文学笔译译者的能力要求。该能力要求译者能与翻译团队和专家、委托人合作,具备团队精神。其次,译者还需要具有时效能力,确保翻译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8.扩展能力。扩展能力包括“扩展业务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扩展业务能力是指能够扩展自身的业务,具有独立创业精神。自我学习能力是指掌握学习方法,能够实现自我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
9.自我评估能力。自我评估能力是指在完成一项非文学笔译任务后,能够反思其整个过程中的不足,总结经验,从译文质量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进行自我评价。该能力需要译者具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素质。
除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能力之外,非文学笔译能力还包括“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要素”:
10.策略能力:根据PACTE小组的描述“策略能力是指解决翻译能力、保证翻译过程有效性的过程性知识,是整个翻译能力模式的核心,影响其他所有的能力”。[5]策略能力在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中是独立于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之外的,统筹非文学笔译能力的二元结构,激发和调节其他的子能力。
11.心理生理要素:根据前文所设计出的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心理生理要素是独立于其他所有子能力之外的影响因素,它本身并不是非文学翻译能力,但是却对其他能力起到影响全局的作用。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同样也是一名优秀译者需要具备的自身条件。
四、结语
非文学笔译能力模式构建是一项新的课题,本文所展示的只是笔者的初级研究成果。基于体裁的非文学笔译能力研究还需要和课堂实践以及翻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体裁理论在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相信以此会收获更加丰富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4,第23页.
[2]袁佥伟.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