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

时间:2023-05-29 17:5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前白蛋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前白蛋白

第1篇

关键词:小儿肺炎;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prealbum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Methods Serum prealbum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of 88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healthy children. Results Serum prealbum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P

Key words:Children with pneumonia; Prealbumin; C-reactive protein

小儿肺炎是春、秋季节常见的一种小儿呼吸道疾病,导致小儿肺炎的原因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小儿肺炎尤其在春夏交替的季节,由于空气湿度大,病原菌传播较为容易,小儿肺炎发病率较高[1]。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做了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儿50 例,女性患儿38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4.6±1.3)岁;所有患儿经X线证实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中肺炎的诊断标准。88例小儿肺炎中细菌感染者有41例,病毒感染有47例。对照组选取我院体检的64例1~7岁的健康儿童,平均年龄(5.8±2.1)岁,其中男性34 例,女性30例,所有对照组儿童各个方面检查结果均正常。

1.2检测方法 清晨采集空腹患者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PA、CRP,仪器使用东芝1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PA检测试剂盒来自宁波美康公司提供,CRP检测试剂盒来自杭州健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在室温下2h 内检测完毕[2,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检测指标用(x±s)表示,组间差异使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小儿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PA、CRP(表1)。小儿肺炎组患者血清PA(195.24±15.38)mg/L,健康组血清PA为(280.57±81.24)mg/L,与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P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感染组的血清、CRP检测结果,见表2。

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炎中,血清PA在细菌感染组中下降明显为(195.24±15.38)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常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肺炎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小儿肺炎症状初期如感冒有咳嗽、发热等,重症的肺炎可能造成呼吸困难而缺氧,患儿会出现高热、呕吐褐色物,这些是非常严重可导致死亡的症状。尤其是新生儿,机体各个功能发育尚不完全,肺炎的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往往容易忽视,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新生儿如发现面色发灰、烦躁不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症状要特别的注意[4]。本文选取了PA、SRP两个指标对小儿肺炎进行了分析,以便对早期的诊断做初步的评估。

血清PA是由肝脏合成的富含色氨酸(Trp)的血清蛋白,有四个相同的亚基组成,分子量55*103。血清PA能够显示肝功能及蛋白质营养,可运输甲状腺素与维生素,可促进淋巴细胞的成熟而增强机体抵抗力。PA在血清含量较低,半衰期1.9d,可作为肝脏合成和分解代谢发生变化的指标,机体出现急性感染时候血清PA浓度会快速降低,可以作为检测的敏感指标[5,6],本文中的结果也显示血清PA在小儿肺炎中下降的非常快,尤其是在细胞感染导致的肺炎患者中。

血清CRP是一种肝脏合成的蛋白质,血清中CRP浓度是稳定的,平均值大约为3.5mg/L,含量极为微小,但在组织损伤或者急性炎症时候,血清CRP的含量会突然升高。血清CRP促进免疫系统的补体作用,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能力,从而发挥免疫保护作用。血清CRP收到外界条件影响较小,比较稳定,可以作为衡量疾病急性期的一个指标。本文结果也显示在小儿肺炎患者CRP含量急剧升高,相对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炎,细胞导致肺炎组的血清CRP升高较多[7,8],而病毒导致的肺炎血清CRP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血清PA、CRP水平可以辅助小儿肺炎的诊断,并且血清PA、CRP检验方便、快捷,多数医院都可以开展,可作为诊断早期小儿肺炎较为理想、可靠、灵敏的指标。

参考文献:

[1]黎清交,曾素萍,等.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运用[J].山东医药,2010,50(9):65-66.

[2]李小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的变化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194-195.

[3]冯淑梅.糖尿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04.

[4]刘静.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71-72.

[5]王能河,柯于强.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9(2):163-164.

[6]童桂兰,杨沛华.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16(5):154-155.

第2篇

【关键词】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

作者单位:717100 陕西省延长县医院检验科 小儿呼吸道感染为儿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细菌或病毒。如何准确、快速地鉴别两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1]。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为常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临床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2]。本研究对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在儿童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42±25)岁,发病时间:2~5 d,经实验室检测:白细胞(WBC)计数为(123~254)×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739~228)×10 9/L,有60例,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为细菌感染组。白细胞数量在120×10 9 /L以下,中性细胞为70×10 9/L以下的,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有60例,为病毒感染组。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儿童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5±22)岁,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无感染症状。

12 标本采集方法 所以患儿入院后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前白蛋白(PA)。

13 检测方法 血常规使用SYSMEX XS800I五分类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试剂购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正常范围为(4~10)×109/L。CRP与PA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采用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试剂购自科华公司,CRP正常范围为0~8 mg/L,PA正常范围为30~800 mg/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CRP、PA比较 细菌组60例,CRP(7312±1786)mg/L,PA(11052±4059)mg/L。对照组CRP(581±132)mg/L,PA(2529±6973)mg/L。病毒感染组60例,CRP(576±124)mg/L,PA(2465±702)mg/L。细菌感染组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PA比较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CRP、PA分别为(7312±1786)mg/L,(11052±4059)mg/L。治疗后分别为(592±131)mg/L,(2508±704)mg/L。治疗后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3 讨论

临床要求准确快速地鉴别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病原体类型,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获得满意预后。目前,临床常用的快速鉴别病原体类型的方法为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法,但临床观察治疗中,有部分细菌感染患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指标变化不明显,无法给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C反应蛋白为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于炎症后6~8 h内,由白细胞吞噬细菌引起白介素释放,导致肝脏不断产生C反应蛋白,从而使血清或血浆中可见显著上升。因此,C反应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之一[3]。C反应蛋白半衰期为4~6 h,治疗有效后,C反应蛋白即恢复正常水平。具有不受红细胞、脂质、血红蛋白。年龄等因素影响,反应灵敏度高,受干扰小等优点。本组研究中,细菌感染组患儿CRP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RP即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CRP对于早期诊断及监测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白蛋白为负急性时相蛋白,为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物质,可清除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自身逐渐消耗,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前白蛋白迅速降低[4]。本组研究中,细菌感染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显著降低,病毒感染未见明显降低。因此,血清前白蛋白可作为负急性时相蛋白鉴别诊断儿童细菌及病毒感染。

综上所述,CRP、PA均可用于鉴别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波,鲍依稀,钟方才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7):668669.

[2] 张迪,刘大问,吴彬彬,等C反应蛋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东南国防医药,2011,13(4):361362.

第3篇

[关键词]血浆前白蛋白;青年型脑梗死;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6(a)-006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gnosis influence of prealbumin level in plasma 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Methods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5,120 young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t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Hui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observation group).The prealbumin level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tested by immunity transmission turbidity.The healthy people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blood indexes in both group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prealbumin level i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 and healthy participants,and between good prognosis and poor prognosi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albumin level in plasma and patient′s prognosis.The prealbumin levels in plasm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albumin level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realbumin level from plasma was (243.5±23.6) mg/L,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value was (281.6±26.3) mg/L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Prealbumin in plasma;Cerebral infarction inyoung adults;Prognosis

青年型脑梗死是指18~48周岁内首发脑梗死,随着青年型脑梗死发病率的不断提升,青年型脑梗死的预后质量影响因素逐渐成为临床研究脑梗死的热点[1]。由于青年型脑梗死发病年龄较低,因而青年型脑梗死与普通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存在较大差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急性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难以解释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病风险。有研究认为[2],营养不良是脑梗死患者预后质量不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前白蛋白作为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指标之一,其对青年型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青年型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CT、MRI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标准。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患者50例。观察组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5~48岁,平均(36.5±3.9)岁;Barthel指数为66.5±15.3。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2~48岁,平均(37.3±4.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青年型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健康患者无既往脑血管病史。

排除标准:青年型脑梗死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静脉窦血栓患者;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肿瘤患者;伴有其他影响血浆前白蛋白水平的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检测抗体、试剂和校准品均为芬兰Orion Diagnostica公司提供。收集两组人员血液样本,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浆,分别装20份,每份1 ml,置于-20℃环境下保存。每天分析一个批次样本,每批次样本分为两个浓度,每个浓度样本重复检测3次,连续测定5 d后计算空腹血浆前白蛋白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为(243.5±23.6)mg/L,对照组为(281.6±26.3)mg/L,两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预后情况患者血浆前白蛋白水平的比较

预后良好103例,预后不良17例,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为(263.9±25.5)mg/L,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为(213.6±15.7)mg/L,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血浆前白蛋白与青年型脑梗死预后评价的分析

血浆前白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52,0.935)],以204.3 mg/L为临界值,血浆前白蛋白的灵敏度为85.83%,特异度为76.00%(表1)。

3讨论

3.1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青年型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

急性脑梗死多发于老年群体,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群体年龄呈下降趋势,青年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显著提高。有研究报道,青年型脑梗死患者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10%[3]。由于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年龄较低,青年型脑梗死危险因素与普通急性脑梗死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老年急性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与青年型脑梗死无明显关系[4]。有研究报道,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5]。孔令恩等[6]对107例急性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研究显示,进展期青年型脑梗死和非进展期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进展期青年型脑梗死患者,提示血清前白蛋白参与青年型急性脑梗的发病过程[7]。目前血清前白蛋白与青年型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不明,部分研究人员推测血清前白蛋白主要通过以下3个作用参与青年型急性脑梗死[8]:①脑梗死加速能量消耗过程,使蛋白质类物质消耗加剧,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②脑梗死提升皮质激素以及各类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表达水平,损害肝细胞,抑制PA mRNA表达水平,血清前白蛋白合成量减少[9];③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属于非特异性防御物质,具有清除体内循环代谢毒性产物的作用,因而血清前白蛋白消耗量增加,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10]。因此,血清前白蛋白升高可能是青年型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第4篇

关键词:胆红素;急性化脓性胆炎;C反应蛋白;出血量;生长抑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起于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炎[1]患者,共计86例。经诊断,86例患者均为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炎患者,其主症为:发病3d内,有较为明显的上腹部疼痛症状;肌紧张;有压痛感;体温>38.5℃。借助随机分表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3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1~79岁,平均(69.93±7.25)岁。剖析患病类型,可知:本组脑梗死患者,共计3例;并发冠心病患者,共计9例;糖尿病患者,共计15例;高血压患者,共计1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81岁,平均(70.02±7.11)岁。针对患病类型,本组脑梗死患者,共计4例;并发冠心病患者,共计8例;糖尿病患者,共计16例;高血压患者,共计15例。两组在性别、临床表现以及入院时间等方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选取胆囊切除术[2],对86例患者实施急诊治疗,即:术前,给予患者相应的对症治疗,具体有:抗感染;禁食;补液;呼吸支持;胃肠减压;循环支持;纠正酸碱平衡。此后,再对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与此同时,研究组辅以生长抑素治疗,具体为:①术前3d,取生长抑素,3mg,对患者行24h的维持治疗。②术后3d,另取同等剂量的生长抑素,对患者实施24h的维持治疗。于住院第1d以及手术结束之后的第5d清晨,对患者实施空腹静脉采血操作,采血量为3ml。取0.2ml枸缘酸钠,将其置入已备好的抗凝管中,然后再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置入该抗凝管中。1h后,以3千转/min的速度,对样本进行离心操作。对血清以及血浆进行规范化的提取,并将其分别置入EP管中。开始实施检测。其中,胆红素以及前白蛋白的检测,我们所选取的仪器型号为:"BC-300"。而C反应蛋白的检测,我们则选取的是免疫速率法,其所使用到的试剂盒由"Orion诊断公司"提供。

1.3临床观测指标 分别于实施治疗的前/后两个阶段,对两组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胆红素的具体变化情况作出全面的观测。统计并记录两组于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结果

2.1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胆红素的变化情况 接受相应的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以及总胆红素这两项指标的水平均有显著降低的趋势,但研究组的降低效果更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针对治疗之后的前白蛋白水平,研究组为(209.92±23.88)mg/L,对照组为(276.33±27.26)mg/L。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术中的出血量为(241.85±30.6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33±36.48)m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为(8.65±1.77)d,对照组为(13.46±2.13)d。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经统计,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计4例,所占百分比为9.3%;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1例,所占百分比为25.58%。相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化脓性胆炎病发危急,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来说,其往往在发病时还伴合有诸如冠心病以及高血压之类的病症,使得患者的病情愈加的严重。故,临床上通常会择手术疗法[3],来对老年患者实施急救。现阶段中,当我们在对老年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之时,通常都会辅以生长抑素疗法。其中,"生长抑素"药物的作用原理为:通过阻滞胆汁、胃肠液亦或者是胰液的分泌,来达到保护患者胃肠粘膜功能的这一目的。此外,该药物也同时具备提高人体胃肠血液循环功能的作用,可加快患者炎症反应消失的速度。

当人体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炎病症之时,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在发病的初期,会表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其次,由于患者胆汁排泄功能的降低,能让一部分胆汁通过反流的方式,直接进入到血液当中。所以,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也会呈现出显著升高的趋势。而前白蛋白,其合成器官为肝脏,半衰期较短(一般为1.9d)。由于人体突发应激反应时,肝脏对前白蛋白的合成会受到阻滞,所以,患者血液中的前白蛋白水平便会大幅度降低。

本次研究,说明:经生长抑素治疗的研究组,其在治疗之后的第5d,不论是C反应蛋白和总胆红素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水平,还是前白蛋白这一指标的变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生长抑素[4]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炎的临床治疗当中,有着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病情恢复以及住院的时间,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胆道功能,使其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都能够快速的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应伟青,卢庆华.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对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和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100-101,103.

[2]岳健伟,王健.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27):169-170.

第5篇

【关键词】 肝病;前白蛋白;白蛋白

人体的肝脏为重要的器官,其是人体蛋白合成处,虽然目前评价肝功能状态的检验指标多以各种酶类的升降代表肝脏的损伤情况,但这些指标会受全身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客观反映肝脏的储备及功能[1]。本文通过动态检测150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同时测定TP、ALB、ALT及GGT指标,并对其进行整理统计,以探讨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肝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治疗150例肝脏疾病患者。64例患者为女性,86例患者为男性,中位年龄为(40±15)岁。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西安全国肝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31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组,38例患者为肝硬化组,36例患者为慢性肝炎组,45例患者为急性肝炎组。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患者。14例患者为女性,16例患者为男性。中位年龄为(38±15)岁。对照组患者都没有肝炎疾病的病史。所有患者都要求检查前空腹8h以上,采取患者静脉血2-3ml,使用离心机对其进行离心,再对其进行检测。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治疗2周、治疗1月各采空腹静脉血一次。使用速率法对GGT、ALT指标进行检测,使用双缩脲法对TP指标进行检测,使用溴甲酚绿比色法对ALB指标进行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PA进行检测。检测试剂为标准配置试剂。以PA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各疾病组血清PA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

3 讨 论

各种肝病均可影响蛋白质合成功能,引起多种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血清PA与ALB均有肝脏合成,代谢途径相似,但ALB的半衰期较长(21天),即使肝脏停止合成,8天后外周血中浓度仅降低约20%,而PA的体内半衰期只有1.9天,在肝内合成降低后,可迅速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并且随病情加重血清PA含量下降越明显[3]。

本组资料表明,肝病时血清PA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降低,肝硬化、肝癌时PA降低最为明显;急性肝炎组79.5%的病例PA值下降,而仅9.7%的病例白蛋白下降,本组资料与文献[4]报道结果相符。血清TP测定也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多种情况都引起TP改变,但由于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TP对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不大,只有当肝脏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或一定病程才会出现变化,本研究显示,仅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TP有明显差异。

总之,检测PA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更能早期敏感而又特异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及肝脏受损的情况,动态观察其血清水平的变化又能了解肝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有助于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张代民,许会彬,张莹,等.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价值[J].江西临床检验杂志,2004,22(3):228.

[2]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第6篇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Changes of PA&hs-CRP of RA in Active Phas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KONG Mei,XING Chang-yong,WANG Yi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ing changes of RA patients’ PA & hs-CRP,as well a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We examined 40 patients with active RA and 30 patients were in remission of RA patients with PA,hs-CRP,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and detected the target.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RA activity group and the RA in remi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A,ther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RA;PA;hs-CRP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居首位,约侵害世界人口的1%~2%左右[1]。发病高峰在40~50岁,女性多发,男女之比约1:3。以慢性多关节滑膜炎,骨及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病因不详,致病机制不明确。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是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多种基因和蛋白质的复杂疾病[2]。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炎症因子密切相关[3],其中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已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提示体内炎症的发展,今观察4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A、hs-CRP的变化,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活动期RA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诊断标准[4]:①晨僵至少1 h(≥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以上7条中至少符合4条,才能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凡同时符合下列其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活动性RA[5]:①休息时中等程度疼痛;②晨僵≥1 h;③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④关节压痛数≥5个关节;⑤血沉(魏氏法)>28 mm/h。其中女30例,男10例,均为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另设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女25例,男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女22例,女8例(两组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者),两组年龄段均选择在15~60岁之间。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均在日本HITACHI 717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HITACHI公司)上检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透射比浊法检测PA。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活动期RA患者与RA缓解组、正常对照组PA、hs-CRP的比较(见表1)。

表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活动组与RA缓解组PA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时相性蛋白是一组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血清蛋白,白介素-6是促进其合成的主要细胞因子[6]。在急性时相性反应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时相性反应蛋白的合成和分解速度亦不同,有的表现为升高,称正性时相性反应蛋白,如CRP、CER等,有的表现为降低,称负性时相性反应蛋白,如TRF、PA等。各种时相性反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目前还研究得很不清楚,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与机体抗炎作用有关[7,8]。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主要是通过细胞和体液免疫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比如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等。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活动期和缓解期RA患者PA均显著降低,而缓解期RA低于活动期RA。活动期RA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损伤肝细胞,血清PA是反映肝功能和机体营养状态的检测指标之一,也是负急性时相蛋白之一,出现血清PA的下降,而hs-CRP作为全身炎症的标志物,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性的重要指标已不陌生,本研究我们从急性时相蛋白的角度发现,活动期与缓解期RAPA与hs-CRP的变化是一致的,而缓解期RA由于疾病的消耗、营养摄入不足、精神心理因素导致PA的下降,而疾病又处于非疾病活动期,hs-CRP也下降。

综上所述,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对人体损害大,致残率高。而对于RA早期的诊断,目前应用的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很难满足早期或不典型RA的诊断,而PA作为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结合hs-CRP对于RA早期的诊断和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明阳,周厚永,张明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西南军医,2005,7(2):53-56.

[2] 杨波,梁清华.蛋白质组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及临床中的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9):3846-3849.

[3] 王波,邵晴.RF、AKA抗体联检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淮海医药,2009,27(1):36.

[4] Arn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The 1987 revised ARA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RA).Arthritis Rheum,1997,30(17):45.

[5] Mannel DN,Grau GE.Role of platelet adhesion in homeostasis and immunopathology.Mol Pathol,1997,50(4):175-185.

[6] EINRICH P C,CASTELL J V,ANDUS T.Interleukin-6 and the acute phase response.Bioehem J,1990,265:621-636.

第7篇

【关键词】 结肠癌;脂肪乳;白蛋白;围手术期

作者单位:510300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州新海医院普通外科

结肠癌一方面肿瘤生长消耗体内营养,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及术前禁食,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出现高分解代谢,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导致机体组织的大量分解和器官功能的受损[1]。节氮对维持肌肉组织和维护器官功能至关重要。围手术期的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创伤患者蛋白质的丢失,改善临床预后。然而,如何更好地减轻创伤患者的高分解代谢,降低负氮平衡,仍然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 静脉输注脂肪乳或白蛋白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为了比较围手术期使用脂肪乳及白蛋白对结肠癌患者营养的疗效,笔者前瞻性地对此作了研究, 对结肠癌围手术期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进行了应用脂肪乳及白蛋白的随机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胃肠外科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住院的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30~75岁。所有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研究期间无其他干扰本研究的药物治疗。所有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脂肪乳组和白蛋白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输血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7 d至术后第7天禁食,行TPN支持治疗,通过周围或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等氮等热卡。氮(N)为0.15 g/( kg•d) ,总非蛋白质热量(NPC)由葡萄糖提供为84.6 kJ/( kg•d) ,非蛋白质热量与氮比值为134∶1。脂肪乳组术前7 d至术后第7天在供给TPN 的基础上,每日输入中链脂肪乳500 ml(华瑞制药,20%力能250 ml,每日2瓶);白蛋白组在供给TPN 的基础上, 同期每日输注人血白蛋白20 g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20%人血白蛋白50 ml, 每日2瓶) 。

1.3 检测指标 ①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抽静脉血5 ml, 检测其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②术后1~7 d 每天收集24 h 尿、粪和引流液。应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 按氮平衡=入氮量-(尿氮量+粪氮量+引流液氮量) 公式进行计算。③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按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以P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 脂肪乳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术前相近, 术后第7天 有所升高,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白蛋白组患者术后第3、 7天血浆白蛋白水平略高于术前。术前、术后第3、第7天, 血浆白蛋白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术前、术后第3、7天, 两组患者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 见表1。

2.2 氮平衡 两组患者术后第5 d 同时恢复正氮平衡, 组间比较每日氮平衡及累积氮平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 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 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 无显著性差异(P>0. 05) ,见表3; 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 脂肪乳组平均13521.34元, 白蛋白组平均19728. 46元。脂肪乳组明显低于白蛋白组(P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g/L,x±s)

检测指标脂肪乳组白蛋白组

手术前术后第3 d 术后第7 d 手术前术后第3 d 术后第7 d

白蛋白40. 38±3.1239. 81±2. 7741. 15±3. 0240. 61±2. 88 40. 97±3. 25 41. 91±3. 07

前白蛋白0.22±0. 04 0. 15±0. 04 0. 19±0. 04 0. 21±0. 06 0. 15±0. 03 0. 20±0. 07

转铁蛋白2. 53±0. 37 1. 81±0. 40 2. 01±0. 362. 51±0. 391. 79±0. 32 2. 08±0. 41

注: 与对照组比较P> 0. 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氮平衡测定结果(g,x±s)

术后天数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

1-7.84±4.19-8.11±3.660.779

2-6.40±3.61-5.66±2.600.343

3-2.17±2.97-3.12±2.600.172

4-0.69±3.12-1.01±1.980.623

50.12±2.630.48±2.010.536

61.86±2.231.26±1.800.231

72.27±1.832.26±1.770.980

累积氮平衡-12.85±9.15-13.90±7.330.608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例,%)

组别例数 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 导管感染腹水 总数(%)

脂肪乳组31 111 2 0 5 (15. 15)

白蛋白组31 12 021 6 (18. 18)

3 讨论

结肠癌手术前后由于暂禁食及术后初期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 合成代谢下降。体内氮平衡由蛋白质的合成率和分解率决定的, 手术创伤越大, 蛋白质合成率低于分解率的情况越严重, 所以负氮平衡越显著[2]。围手术期充分营养支持, 可使机体能尽快恢复到正氮平衡状态。传统观点认为[3]: 在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 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减少术后水肿的发生, 促进伤口愈合;其次白蛋白水解成氨基酸, 为机体所利用, 发挥营养作用。受上述观点影响, 目前临床上术后应用白蛋白制剂相当普遍。但由于白蛋白为生物制品,且价格昂贵。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混合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起到节氮的作用,价格相对白蛋白较为低廉。那么脂肪乳能否起到白蛋白治疗所能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负氮平衡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

目前对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很多, 其主要有血浆蛋白测定, 氮平衡试验等方法, 血浆蛋白最常用的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白蛋白的代谢周期较长, 半衰期约20~ 22 d, 而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半衰期较短, 分别为1.9 d、8.8 d, 所以术后短期内, 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被认为是营养评价的敏感指标[4] , 氮平衡的测定更是衡量一个人体内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是机体是否进入合成代谢阶段的重要标志。如果机体处于正氮平衡的状态, 此时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 那就能获得体质量增加, 伤口愈合。本组试验结果显示:补充脂肪乳或外源性白蛋白均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术前及术后第30天,第7天血浆白蛋白、血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每日氮平衡及累积氮平衡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说明输注脂肪乳能达到与白蛋白相同的营养效果,可纠正负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本组结果还表明, 输注脂肪乳或白蛋白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相关性。此外,从临床统计结果来看,脂肪乳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白蛋白组(P< 0.01)。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所以笔者认为, 在结肠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时, 采取脂肪乳治疗可取到白蛋白治疗所能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负氮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取得节省费用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鲍扬,李国立. 梗阻性结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 13(3) : 145-147.

[2] Brown RO, Bradley JE, Bekemeyer WB,et al. Effect of album in supp lementation dur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hospitalmorbidity. Crit Care Med,1988,16(12)∶1177.

第8篇

【关键词】前白蛋白;腹部肿瘤;血清学诊断

血清前清蛋白(PA)由肝细胞合成,因在电泳分离(pH=8.6)中移动速度比清蛋白快而得名。其半寿期很短,仅约12h,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有研究显示,PA的检测对于某些癌症诊断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为探讨PA测定在腹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59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和30例腹部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PA测定,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59例为腹部恶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史、体征、CT、B超、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等综合诊断确诊,其中男31例,年龄41~69岁;女28例,年龄41~69岁;胆囊癌5例、直肠癌5例、结肠癌7例、胃癌21例、胰腺癌11例、肝癌10例。腹部良性肿瘤组(3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59岁,子宫肌瘤14例、结肠腺瘤7例、直肠腺瘤9例。健康对照组(60例)均为本院体检中心提供的健康体检结论正常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38~66岁。三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试剂与方法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置于速凝真空管,3500r/min离心3min,分离血清,并且要确保所采集的标本无脂血和溶血现象。PA测定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试仪器为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德赛公司提供。操作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设定参数,随机与质控血清同批检测,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受试者PA含量比较腹部恶性肿瘤组PA含量[(156.1±44.7)mg/L]与健康对照组[(320.4±52.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良性肿瘤组PA含量[(301.2±50.5)m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腹部恶性肿瘤组不同病种P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腹部恶性肿瘤各组的P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肝癌组PA含量与其他腹部恶性肿瘤各组比较含量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PA是一种富含色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3的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其血清浓度可反映肝脏合成和分解蛋白的功能,其除了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外,还可作为一种运载蛋白,可结合T3和T4,而对T3的亲和力更大[3]。PA与维生素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具有运载维生素A的作用,并具有胸腺激素活性,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的成熟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是非特异宿主防御物质,在恶性疾病和炎症时水平下降[4]。有研究报道,PA可及时清除机体感染过程中释放于血液循环中的有毒代谢产物,同时消耗自身[5],所以当营养严重不足、蛋白质消耗过多和丢失过多时,血清PA水平即迅速下降,而当蛋白质能量摄取增加时,3d可明显回升[6]。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部恶性肿瘤组P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病种P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肝癌患者血清中PA水平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血清PA的测定对腹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由于肝癌患者PA水平下降明显,所以可作为肝癌区别于其他腹部恶性肿瘤的血清学标志物[7-8]。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加之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生活习惯等问题的出现也导致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滋长[9]。这些患者的血清PA水平往往下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由于肿瘤病变引起机体疼痛,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因此,导致合成PA的物质严重匮乏,从而使肝细胞合成PA减少[10];(2)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消耗了机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最终导致PA含量下降;(3)癌症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坏死后,会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从而引起机体代谢发生紊乱,影响血清PA的合成。因此,如果能早期给予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可能会增加PA的合成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11-12],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随着检验科技不断发展与各类大型检验仪器的不断推广,血清PA检测技术已在各级医院检验科普及,并且能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便利、准确、快捷的检验数据。临床医生在腹部肿瘤临床诊断中,可考虑将血清PA测定作为腹部恶性肿瘤的筛选指标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血清PA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更及时、早期地筛查肝癌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康格非,巫向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

[2]张玉,陈娟,钱小伟,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149.

[3]牛俊奇,王玉英,蒋立会,等.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检测中临床意义的再评价[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23(3):274-275.

[4]栾永明.血清降钙素原和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1):63-65.

[5]黄波,鲍依稀,钟方才.血清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7):668.

[6]张敏,薛承岩,刘晓东,等.前白蛋白在急性肝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1995,10(2):85-86.

[7]孔梅,王莺,林宇静,等.PRL-3在癌症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505-1506.

[8]范荣钢,凌林,查明,等.EMMPRIN及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977-979.

[9]田景碧.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655-1656.

[10]李莺,王霞.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敏感性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83-84.

[11]王海英,梁化岐,樊卫红.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480-3481.

第9篇

【关键词】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机械通气;撤机时间;ICU住院天数

危重患者由于创伤或应激等因素使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状态,使机体的营养状态和防御机制遭受损害,并进一步削弱免疫机能,若不及时进行营养治疗,持续的高分解代谢将导致蛋白质的严重丢失和营养不良,最终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临床营养支持就是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方式和途径为患者提供全面、充足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或纠正热量―蛋白质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之目的,同时增强患者对各种应激的耐受力,促进康复。对于不能正常进食或不能足量进食的机械通气患者,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及呼吸功能的改善有不同的结果。例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制剂与传统的标准胃肠外营养(PN)在等热卡、等氮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综合ICU收治的60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30例(研究组)和肠外营养支持组30例(对照组)。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67.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6岁,平均65.5岁。研究组中符合肺心病呼吸衰竭诊断的10例,颅脑外伤18例,脑梗死2例。对照组中,肺心病呼吸衰竭9例,脑卒中5例,颅脑外伤16例。

1.2方法2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液,能量为25 kcal/(kg•d)(±5%范围),氮量为0.15 g/(kg•d)(±5%范围),脂肪与糖的热量比为1∶1.5~1∶1。研究组的营养液选取整蛋白肠内营养混悬液,温度为38℃~40℃,经鼻胃管滴入,每次500 ml,每8 h 1次。对照组的营养液以3升袋配制,其中糖占50%~60%,20% 脂肪乳剂占40%~50%,氮量选择7% 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水电解质按出入平衡供给,同时供给必需微量元素,通过中心静脉输入。

1.3观察指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动脉血气、脱机时间、脱机成功率、ICU住院天数、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 x±s表示,采用prism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及χ2检验,多个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机械通气天数研究组平均机械通气天数(8.9±0.7)d少于对照组的平均机械通气天数(12.8±0.9)d,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

2.2不同营养方法应用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研究组第8天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第8天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第8天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PaO2较治疗前稍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见表2。

3讨论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这是实现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总目标[1]。自机械通气应用于临床后,如何早日脱机及提高脱机的成功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脱机的成功率固然与控制原发病和脱机策略有关,有研究表明一般机械通气患者l周内脱机失败,多为原发病恶化,而超过l周脱机失败者,多为生理学指标的异常[2],其中,全身营养状态在脱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应激反应剧烈,易出现负氮平衡,总体蛋白合成速度下降,呼吸肌因营养不良和失用性肌萎缩,导致其张力、收缩力和耐受力大幅度下降,进而发生呼吸肌疲劳。因此,营养对肌肉生理、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都有直接影响,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氮平衡是监测机体营养状况和机体代谢状况的常用指标,动脉血气的改变及肺内分流的情况可反映呼吸功能的改善程度,同时营养方式与脱机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EN组患者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增加程度较PN组明显,EN组患者呈持续的正氮平衡,而PN组患者则为负氮平衡,与有关文献报道相近[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PN相比,EN具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具有符合生理状态、维护胃肠道功能、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及胃肠黏膜的完整等优点,能减轻机体的分解代谢,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肺的修复过程,改善呼吸功能,有利于实现早脱机和顺利脱机。同时EN还具有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利于防止肠道菌群易位,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EN的费用约是PN的1/2~1/3[4]。

本研究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较肠外营养有更好的营养效果,能显著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住院费用。另外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时,应注意注入营养液的速度宜慢,温度以38℃~40℃为宜,以避免产生腹胀、腹泻等症状。

第10篇

【关键词】CKD-3;糖尿病肾病;营养不良;护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66-01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也快速上升,据报道,1型和2型DM病人DN发病率分别为33%-40%和20%[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营养不良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2]。因此对比糖肾与非糖肾患者营养指标的异同点对于改善慢性肾脏病DN患者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此方面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濮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eGFR30-60ml/min)共63人,其中糖尿病肾病组31人,年龄27~82岁,非糖肾组32例,年龄30~86岁。纳入标准:CKD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中的定义。DN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

1.2观察指标

1.2.1血液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生化指标于本院检验科完成,采用德国Colab试剂盒,使用Bayer ADVIA1650自动生化仪检测。eGFR采用MDRD公式计算:eGFR[ml.min-1.(1.73m2)-1]=186x(Scr/88.4)-1.154x(年龄)-0.203x(0.742女性)。

1.2.2人体学指标 采用身高测量仪测量身高,空腹大小便后着单衣裤测量体重,计算出患者的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5,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身高(m)2[4]。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各连续性数据表达为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均数P

2 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由于DN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容易导致抵抗力降低、感染率增加,是糖肾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它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CKD-3期,DN与非DN患者相比,二者BMI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中我们发现DN患者较之非DN患者,其水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非DN患者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实际体重指数。

血浆蛋白是反映内脏蛋白状况的指标,多在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其浓度与内脏蛋白缺乏,生化合成减低等因素有关,前白蛋白半衰期仅2天,二者是反映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在年龄、性别、eGFR、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两者前白蛋白无差异,而白蛋白差异明显,这与国内研究观点相一致。有研究指出,DN肾衰竭患者多表现以低蛋白血症、肌肉萎缩和负氮平衡为主要特征的蛋白质性营养不良[5]。笔者认为DN与非DN患者食物摄入营养基本相当,肝脏合成蛋白能力相同故二者前白蛋白水平无差异。DN患者白蛋白的显著降低主要与:1.长期大量蛋白尿引起血浆白蛋白丢失2. DN患者存在胰岛素缺乏或抵抗,可导致肌肉蛋白合成障碍,加重营养不良有关。

针对DN患者营养不良主要为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的特点,笔者认为从护理角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施护:1.加强宣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为终生性的,其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配合。将科学的糖尿病知识、慢性肾脏病知识及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深入浅出的教会病人,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性以达到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目的。2.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及独特的疾病特点与全身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密不可分,糖尿病患者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胰高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作用,对蛋白质代谢紊乱起促进作用,因此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应常规监测患者餐前及餐后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预防低血糖发生。3.制定食谱: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DKD-5期蛋白摄入量应0.8g/Kg,以动物蛋白为主。限制食物中脂肪量,少食动物脂肪,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300umol/L时应慎用。5.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蛋白血症,可配合中药口服,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黄芪当归汤(黄芪35g、当归20g)加减可有效纠正低蛋白血症,黄芪当归汤出自李东垣方剂当归补血汤加减而来,其中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黄芪具有促进蛋白合成,纠正低蛋白血症之功效。当归味甘而重,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为血中之要药,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当归黄芪合用可起益气活血,利水消肿功效,对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具有良好效果。6.临床护理过程中可推荐患者使用现代中成药制剂如黄芪注射液予以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各2ml,1次/日,2周为1疗程)x2疗程,对于低蛋白血症也可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

总之,CKD-3期DN患者营养不良呈低蛋白血症性为特点的蛋白质性营养不良。其发生与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紊乱密不可分,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针对此特点采取综合措施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路霞,王梅,王海燕.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7):425-427.

[2] 贾凤玉,袁伟杰,钱家麒[1].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治疗中的地位[J].上海医学,2005,25(11):722-725.

[3] 顾勇.糖尿病肾病[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95-2200.

第11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11-02

良好的营养支持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恢复至关重要。对于无肠内营养禁忌的患者,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已得到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认可。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NICU重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8-62岁。GCS评分6~11分,25例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死于原发病。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无营养不良。入院后24-72h放置14-16号硅胶胃管,检测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营养治疗1周后复测上述数据。

1.2 方法

1.2.1 营养制剂:选择营养全面并含有膳食纤维的能全力,以满足患者应急状态下的能量需求。

1.2.2 鼻饲要点:喂养前摇高床头25-30°,确认胃管在胃内并通畅,回吸胃液见胃残余量小于100ml且颜色正常可予肠内营养。开始能全力以50~80 ml/h用输液泵匀速输入。6 h后检查胃内残留量,如正常可每小时增加10-20ml,最大速度为100~125 ml/h。

1.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3.1 脱管及误吸:妥善固定胃管,以防脱管。采用胶布与软绳相结合的固定办法:鼻腔外部鼻饲管1cm处用宽胶布环形粘裹,软绳绑住胶布粘裹处,再用胶布粘牢,软绳两边绕过头顶枕交界部在侧方打结。粘裹的宽胶布可起到防止软绳滑动及标记胃管深度的作用。躁动严重者使用约束带适当保护。经此处理本组患者无脱管发生。床头备负压吸引用具,鼻饲前先吸痰,防止咳嗽引起呕吐诱发误吸。鼻饲前后床头摇高25-30°,鼻饲后30min内不能翻身、拍背及平卧,患者头部尽量侧向一边。本组发生反流3例,予减慢及暂停鼻饲,加用胃肠动力药物后症状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

1.3.2 消化道出血及胃潴留: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激状态严重,胃粘膜低灌注明显,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本组患者均预防使用抑酸药物早期保护胃黏膜,无消化道出血发生。鼻饲前先检查胃残余量,观察胃液的颜色,若有咖啡色胃内容物抽出或排黑便、潜血试验阳性,或胃残余量大于100 ml时暂停肠内营养,予肠外营养。本组发生胃潴留3例,加用胃肠动力药后恢复治疗。

1.3.3 腹泻:肠内营养腹泻原因主要有广谱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1〗;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致渗透性腹泻;营养液温度较低;鼻饲管内细菌滋生等。针对的措施有: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加温营养液至30-40℃;稀释营养液或减慢滴速;鼻饲结束后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发生腹泻后留取便培养+药敏,以明确是否为肠道细菌感染,同时加用肠道益生菌,必要时加用肠道收敛剂。本组发生7例腹泻,经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

1.4 检测指标:检测入院时及肠内营养1周后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SP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肠内营养前后的差异,P

2 结果

发生腹泻7例,反流3例,胃潴留3例,2例因原发病过重死亡。由表1可见,肠内营养1周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较前均有下降,但除血清前白蛋白外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是有效的。血清前蛋白作为营养指标同时又是组织损伤及急性炎症的负反应蛋白,本组患者血清前蛋白的的降低必然与组织损伤及急性炎症有关。

表1 肠内营养前及1周后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均数±标准差)

3 讨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3h即可引起明显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72h达高峰,可持续7d以上〖2〗。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脑损伤后出现高分解代谢,呈负氮平衡。病情的恢复需要强有力的营养支持,本研究显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开始肠内营养可以尽快补充所需能量及蛋白质。有利于机体减轻并扭转负氮平衡,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及促进肠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而细致专业的护理是肠内营养达到治疗目的的必要保证。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未进行全程随访,是为不足之处,应在之后的研究中改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肝损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86-02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主要是在肝脏内合成,它在血液中作为维生素的转运蛋白,能够快速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改变,及时敏锐的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1],并可以作为肝病早期诊断以及后期病程观察等的重要指标,对于不同类型肝损伤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究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血清中RBP的水平及相互关系,以及RBP的测定对肝脏疾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2],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1例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以及75例对照正常体检人群的血清中RBP及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水平进行测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21例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患者,其中男8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2.4±7.4岁。按照2000年西安会议标准进行诊断分型:慢性肝炎27例、急性肝炎35、肝炎后肝硬化23、重型肝炎29、肝癌7例,患者均排除肝肾原发性疾病以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照组:正常体检健康人群75例,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41±8.1岁,均排除各种肝肾疾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空腹静脉血,及时的分离出血清,在Beckman UA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RBP及PA的含量。

1.3 试剂 RBP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及校准品为(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PA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及校准品为(伊利康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用均值χ〖TX-*3〗±s表示,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人群血清中RBP、PA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比,观察组患者中RBP、PA值均有显著下降(P

3 结 论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实验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的状态,但是大多不能快速灵敏、针对性地进行反映,且对于病情预后的指示性指标并不多。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肝损伤患者血清中RBP以及PA的测定,探究RBP与肝损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实验结果表明RBP能够灵敏、针对性的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对于病情早期判断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血清中的RBP和PA是由肝脏分泌合成的低分子量蛋白,PA是相对分子量为61kD的白蛋白,半衰期为1.9d,RBP相对分子量更小仅21kD的球蛋白,半衰期为3-12h[3]。在血液中,RBP和PA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形成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R-RBP-PA),完成机体内维生素A的转运[4]。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肝损伤患者的血清中RBP和PA水平均呈现异常,较正常人群血清中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肝脏病情的严重,肝脏功能受损害程度的加重,RBP和PA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远远低于正常值,表明血清中RBP的水平能够对肝功能的状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且RBP较PA有更短的半衰期,仅仅为3-12h,能够更加快速灵敏的反映患者肝脏功能的变化,可以更早期的发现急性肝损伤的病情,如急性、重性肝炎等,尽早进行积极治疗,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综上所述,血清中RBP和PA的水平能作为一种评价肝脏功能损害程度的标准,对不同类型肝损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兰,卢业成,陈伟辉,等.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22(2):103-104.

[2] 袁育林,农生洲.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62-1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