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周汝昌百家讲坛

周汝昌百家讲坛

时间:2023-05-29 17:5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周汝昌百家讲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其中解读名著占了相当的分量。《史记》、《论语》、《庄子》、《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通过大师们对语言障碍的清除,对精微之处的剔挖,为我们展示了全新的面目,洞开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正因为此,《百家讲坛》成了当今影响最大的电视节目之一。

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中学生了。中学生渴求知识的天性和理解能力的受限,使他们自觉地亲近了《百家讲坛》。午休时间,子夜时分,他们都醉心于电视面前,沉迷于经典之中。这样一来,就给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机遇。它本身就富含多种营养,若能利用好这个节目,正确引导,合理扬弃,认真消化吸收,我们的三尺讲台必将有新的活力,我们的学生必将受到更为深刻的影响。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呢?

首先,引导学生将讲坛知识与日常所学相结合,对课本进行重新解读。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同学们除对字句的理解外,还可以感受到陶潜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淡泊名利的高洁志趣,甚至会发现这种“乐天知命”思想的消极一面。而于丹的《〈论语〉心得》却指出:“陶渊明的意义,不在于在诗中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于丹接着指出:“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这样来理解课文,显然就深了一层。又如,“以德报怨”这一成语同学们耳熟能详,它讲的是宽恕、包容。但《〈论语〉心得》却说: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何报德呢?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这样理解,就更全面了。

其次,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思维习惯,提高其认识水平。中学生心目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奸雄,令人唾弃;但易中天先生经过分析却认为,曹操本来是想做英雄的,可惜那样的社会条件却不容许他去做英雄,另外他的奸雄也有可爱的一面。易中天读出了史书背后的东西,其思维的大胆、论证的精密对我们深有启发。都觉得《庄子》深不可测,但于丹讲评时将经典回归现实的思路,会让学生对名著产生一种亲和感,让学生思考问题时会有一种“事不同而理同”的顿悟。《红楼梦》“正因写史,转成新鲜”的创作特点,会让同学们误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刘心武先生严肃指出这种想法的错误,但又指出其合理性,它可以让我们借助贾宝玉的故事来探索曹雪芹的经历。这样的见识显然就高了一筹,它显然可以指导我们将此道理运用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上。

第三,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百家讲坛》众流派给我们提供了各式语言范例:易中天的亦庄亦谐,刘心武的亲切朴实,于丹的新鲜明净,马瑞芳的亲和严谨,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诠释着语言的魅力。请看学生作文:“大千世界,如此华丽。生命的多彩,正在于对心灵的乐土的追寻,‘舟摇摇以轻飏’,智者善于把自己心灵的小船摆渡到了生命的彼岸,找到了那片乐土。而生活中却有太多的人迷失在这一岸,永远失去了对岸的精彩。”点播到位,使得这段文字的语言运用简直可以和于丹乱真。

第四,在古诗词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我们古代所创作的那么多的诗,我们怎么样来鉴赏呢。这个鉴赏,是实事求是的,是谨慎谦虚的“鉴”,而不是狂妄的,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不要死在他句下,要活,要体会他所说的是什么,归结一句话,形式上写的像诗的,不一定是诗,会写诗的人不一定是真诗人。 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多愁善感”,多愁者多情,这是讲诗人的感受能力,感觉敏锐。如果不多情善感,他也做不了圣贤。举一个例子,孔子《论语》里两句最简单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看到水的流动想到了时间的消失,这是诗人的感受。还有一个例子,杜甫有一句话,他说“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诗人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如果诗人不敏感,他能够从一片落花来落笔吗。周汝昌鉴赏唐宋诗词给我们的启发是:现在我们鉴赏古人的诗词,我们一定要活,一定要用脑去感悟。

第五,学生们最大的感受可能还在于主讲人本身。主讲人渊博的知识,喷涌的才华,个性的谈吐,独特的人格,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此出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主讲人的求学经历,比如:易中天坐拥书城二十年才有了今日的学术辉煌,王力群潜心钻研四十载才赢得了今日的厚积薄发。名人的成功绝非偶然,他们一样要付出时间,经得住寂寞,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求学态度的再教育。还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刘心武虽没进入名牌大学,没能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但能够自强不息,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的经历,实际上启发我们,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和能力。这样的事实才最有说服力。

此外,《百家讲坛》对同学们的影响还可以有更多方面。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心灵的陶冶,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感悟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只要引导得法,《百家讲坛》完全可以借助名著的桥梁走进三尺讲台。

当然,物皆有法、有度。虽然北大的孔庆东教授说:“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但像有的同学受其影响,放弃课本去专攻古典的做法就应该予以严厉制止,他们注目于一点却忽视了基础课程的作用。还有女同学发出嫁人必嫁某一位主讲人的誓言,这更是崇拜到了另一极端,这尤其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第2篇

在史学社会化过程中,过于强调史学的致用价值会不会妨碍求真,甚至以“用”害“真”

史学的致用价值实质上就是史学的社会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史学和史家都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化。中国古代史学被称为“鉴戒史学”,素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求真与致用本来就是统一的。孔子修《春秋》,固然强调“信则传信,疑则传疑”、“书法不隐”的求真原则,但其主要目的却在于通过呈现和评价历史,为现实社会树立秩序与规范的参照,“使乱臣贼子惧”。对孔子来说,求真是基础,致用是目的,真与用是统一的。司马迁作《史记》,被称为“实录”,同时,司马迁宣称。他的“实录”主要是为了“述往事,思来者”,使后人通过认识历史而认识现实、规划未来。这实际上是对孔子《春秋》之旨的继承与升华。而班固的史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皇朝意识和正统意识,他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司马迁多有批评,其“以史立法”的意图显而易见。孔子、司马迁和班固对后世史家的垂范作用非常大,后世史家常以经世致用为自己的史学追求,如杜佑纂《通典》以“施有政”,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以求“资治”,皆为此类。不过,此时史学社会化的对象与范围,大多不出于贵族阶层和知识阶层,还表现出比较大的局限性。唐宋以后,教育的发展,俗文学的活跃,尤其是印刷术的改进,使文化的普及与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与需求,史学社会化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终于迎未了大发展的时期。延及明清,史学走向社会深层的趋势已很清楚,史学社会化的对象与范围较之以前大大扩展了。

有些史家担心过于强调史学的致用可能会妨碍求真,甚至以用害真。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就是一个以用害真的典型。但是,致用并不必然会带来曲笔,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就此否定史学社会化的意义。事实上,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史学的社会化。历史是史学的根基,史学的发展得益于史家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而史家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与发掘根源于现实社会的刺激。只有真正将史学与社会结合起来,史学才会有生命力。

近代以降,古代史学受到严厉批判,其价值取向也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史学的兴起,科学化成为史学新的价值取向。于是,史学越来越走向学院化和职业化,史学的专业性品格被强化,而其大众性品格则被忽视了。历史学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职业和爱好,历史知识在很小的社会范围内传播,一般公众与历史学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以至于当他们需要了解历史时,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这是历史学家的失职,也是历史学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视史学社会化这个严肃的学术命题。

史学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娱乐化吗

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也道出了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确实,近年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造就了易中天、阎崇年、于丹、纪连海等一批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与启蒙发挥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术的神圣与尊严。

其实,走学术娱乐化道路的绝非央视一家,也绝非传媒一个领域,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04年,一书在中国出版,被认为是分析“娱乐化”问题的经典论著。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

对于这种新的文化现象,中国学界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大多数讨论者对学术娱乐化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甚至有人将其视为“文化病毒”,将学术娱乐化的制造者与消费者视为具有共生关系的“垃圾制造者和垃圾消费者”,认为是他们共同制造了文化生态圈的劣质化和粗陋化现状。而一般民众长期处于垃圾文化的浸润中,也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精神依赖,进而精神空洞化。但是,也有人对这种批评所持的政治或道德立场表示不满,认为研究视角的单一化影响了对“泛娱乐化”问题的深入认识,而且不自觉地流露出精英主义的倾向。从而“容易使批判性的理性分析滑向道德性的优劣判断”。这些讨论为我们思考史学娱乐化现象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史学娱乐化,不但不会损害史学的品格与尊严,反而会为史学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就一般民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接受史学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虽然这种接受也有学习知识的功能。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这就需要主体改变社会化策略,使用娱乐化手段传播科学的历史观念,让大众在娱乐的心态中理解和接受这些观念。这种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史学娱乐化,不但不会损害史学的品格与尊严,反而会为史学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与平衡。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学术界和观众对于《百家讲坛》的评价往往趋于相反的两极。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杨振宁讲物理学、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这个案例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娱乐化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万卫在谈到《百家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特点的话题。有些话题是不能讲的,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的话题和人物。还有不好讲的题目,比如《易经》曾讨论过很多次,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把握。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非要走向大众化。也就是说,精英史学与大众史学可以同时并存,大可不必借口打破精英史学的知识垄断而将二者对立起来。

第3篇

关键词:比较 阅读 名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85-02

我曾看到过一则材料《世界读书日:各国阅读现状PK)),文章介绍了中国、英国、日本、冰岛等不同国家的阅读现状,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阅读的兴趣越浓。反观我国对近年社会阅读氛围,民众认为“越来越淡”者居多,比例为40%;认为“越来越浓”者为31%,另有18%的认为“没变化”,越富有的人越认为读书无用。看了这则材料,不得不令人深思,读书真的无用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意识到该怎样改变我们国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尤为重要的。我在农村学校从教十几年,对农村孩子的阅读更是担忧,诸多农村家长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会不会读书又无所谓。再加之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之时,更多的孩子选择的是网络,迷恋的是游戏。

自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教材增加了“名著导读”,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两至三本国内外名著,而且在中考中也增加了名著的题目,简单的以选择题形式,如2011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以表格的形式判断作品、人物、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搭配是否正确。难的如2010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其中两段材料分别选自《骆驼祥子》《简・爱》,如果学生没有看过作品,是难以解答的。只有走进名著,学生才能对答如流。然而令教师举足无措的不是学生没有阅读的时间,而是如何让学生对所推荐的名著感兴趣。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内容之多,人物之杂,语言文白相间,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村学生没有阅读的基础,要走进名著天地,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享受阅读的味道,感受名著的魅力。

比较,是唯物辩证法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客观事物相互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角度,甚至是立体交叉的。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他们养成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深度,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一部曲: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比较

我在阅读周汝昌《献芹集》一书中,曾经看到作者在书中介绍《红楼梦》这部电影,他赞美了演员的演技,尤其是电影的两位主人公,他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栩栩如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即使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会为之动容,这就是电影的魅力。的确,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影视作品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它比文学作品更直观,理解起来较文学作品更容易,能够让人更快地感受人物形象,感知故事。但他也指出了电影作品的不足之处,尤其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如书中有个情节是宝钗扑蝶,在影片中却成了宝玉扑蝶,这与人物形象有些不符。

在评论时大家尚且知道利用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我们也何不利用这一巧妙的方法带领学生阅读呢?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电影,电视剧更是人们喜欢的娱乐。对名著的拍摄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就《西游记》都已有三个版本。而且学生的生活与电视、电脑紧密相连,甚至许多电视台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在假期轮番播放《西游记》《水浒》《红楼梦》……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电影、电视中先熟悉作品中的人物,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寻找与影视中不同的细节。

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晚自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推荐的名著《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小说的主旨是学生难以把握的。要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本小说,我就利用张丰毅主演的《骆驼祥子》让学生在晚自习时观看,让他们从影视中感知原著中的人物,了解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然后顺势利导,让学生看原著,在此基础上,选择烈日暴雨下的祥子拉车的内容让学生比较,学生在这时候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是能够认真地分析,通过朗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影视的直观带给学生的是视觉盛宴,而文学作品主要是借助形象的文学语言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影视中可以给人直观的是祥子、虎妞等人物的个性,对环境的展示虽直观但难以给人真实感觉,尤其是烈日这一独特的环境,“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作者抓住街上的柳树、马路、尘土、狗、骡马等景物,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烈日下炎热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是影视作品无法言喻的。

第二部曲:历史作品与小说作品的比较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推荐的名著有16部作品,如诗歌作品《繁星》《春水》;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书信集《傅雷家书》;其中最多的就是小说体裁,有9部,占推荐名著的60%。小说这一体裁又有很多的分类,按题材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当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科幻、神魔、推理、言情等题材,最不受欢迎的是历史小说,如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如何让学生能对这样的作品感兴趣?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历史作品和小说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深入品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简而言之,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体。史学作品虽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对历史事件进行的整理与还原,也含有个人的主观感彩,但与小说相比又相对的客观、公正。而且许多与历史相关的小说都有史学的基础,如《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它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编者在编排时很有特色,第五单元是古典小说,如《杨修之死》,第六单元是史学作品,如《隆中对》。而且编者在编写《隆中对》课后练习时也设了这样一道题: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参照课文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此题意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在教学《陈涉世家》时,也根据这一方法,寻找现代文学家矛盾的短篇小说《大泽乡》。这种比较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不同文体的特点,更拓展了他们语文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第三部曲:名家解读与自我解读的比较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每个人在阅读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与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有关。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不光只用眼睛看,还要学会思考哪些文字语段是我欣赏的,学会摘抄。隔段时间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然而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阅读缺乏基础,阅读量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在谈感受时内容比较单一,如“现在有多少人像杜小康那样,天塌下来也不服输、不畏困难呢?现在我们可以为了那些算错了的分数而流泪;为了别人抢了你的位置而流泪;为了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流泪。还有多少人,在面对不如意的时候,遭遇困难的时候,受到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把泪水默默收下,把悲伤化为坚强的动力,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这段话是我们班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之后的感受,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只停留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