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时间:2023-05-29 17:5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今异义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例1 汤

“赴汤蹈火”“扬汤止沸”“固若金汤”中的“汤”,是指烧沸的开水;现代汉语的“汤”,是指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如按今天的常用义,把“金汤”释为“金黄色的汁水”,解释的含义就有误了。

例2 涕

“感激涕零”“破涕为笑”中的“涕”,指眼泪;而现代汉语则指“鼻涕”。

例3 走

“不胫而走”“走马观花”“远走高飞”中的“走”,是“快跑”的意思。与今天的“走路”“行走”的意思有一定的区别。“落荒而走”“走投无路”中的“走”,则是“逃跑”的意思,这与今天的常用义大相径庭。

例4 长

“身无长物”“别无长物”中的“长”,是多余的意思。“长物”即“多余的东西”。现代汉语中此义已经不用。若按今义把“长物”释为“长长的物件”,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另外,同学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已都知道,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居多。所以在解释某些成语时,万不可把两个单音词看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如:

例5 走狗

“飞鹰走狗”中的“走狗”,是“走”与“狗”两个词。意为“驱狗出猎”。现代汉语中“走狗”却是一个词,常用义为“受坏人豢养而供其驱使并作恶的人”。

例6 身体

“身体力行”中的“身体”,在古汉语中是“身”和“体”两个词。“身”是“亲身”,“体”是“体验”,意思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而在现代汉语中却是一个词,指人的躯体。

第2篇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湖南高考试题,结合实例与同学们谈谈突破“采分点”的方法:

一、注意古今异义的翻译落实

古今异义,主要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这些词,或词义扩大、缩小及转移,或感彩发生了变化或名称说法改变。翻译时不能以“今”释“古”。特别是形似今天的双音词,其实是文言文中的两个词,一定在翻译清楚,它也是命题老师考查的一个意图:看同学们能不能真正正确理解这种特殊的文言现象。

突破方法――学会识记和确认古今异义:

1.识记词的古义,确认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词的学习,要下一番记忆的工夫。一是可以自己对教材中文言文讲读篇目中的古今异义进行归纳比较记忆,以加深印象。

2.借助成语中的古义,确认古今异义

成语当中有些词语保留了古代的意义,如“久假不归”中的“假”字就保留了它在文言文中“借”的意义。解题时,利用这类保留了古义的成语,可以推知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一个词的古今异义。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假”就是“借”“借助”的意思。

3.借助语境,确认古今异义

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一个词语,必须将其放在句、段、篇中来考虑,关注要解释的词语与相关词、句、段的关系。

二、注意词类活用翻译的落实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一种很普通的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有活用现象,除了一般的活用,要特别注意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用法。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境中是有其规律性的,根据其句法位置和上下文意,一般不难判定其用法和推断其含义。

突破方法――掌握词类活用的判定方法: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或动宾结构,其中一个名词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出现在动词前,句子已有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近几年湖南高考还没有涉及,更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3.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动词的使动用法。

4.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三、注意特殊句式翻译的落实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中“因乞李氏以归。”一句动词 “乞”前无主语,视为省略句,省略“吾”; “乞”后的“李氏”不能作“乞”的宾语,可以认为省略了介词“于”是状语后置,正确的语序是:“(吾)因(于)李氏乞(之)以归。”这句可译为:(我)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2004年湖南卷“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也是省略主语“苏轼”,也是状语后置,正确的语序是:“(苏轼)于斯亭饮酒而乐之。”这句可译为:(苏轼)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突破方法――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以练促理解法。

1.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

(1)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谓语直接相续,通常以“……者……也”为标志。句式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2)被动句可分为“于”字句式、“为”字句式、“为……所……”句式、“见”字句式等类别。句式实质的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

(3)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时,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之”或“是”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句式实质是谓语和宾语倒置。

(4)成分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的省略。句式实质是句子成分的不全。

2.要以训练更加带动理解

对文言句式规律的掌握不应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上,还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相应的解题技巧,以课内知识分析课外文章,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自觉和灵活运用。

3.精选例题,触类旁通

具体作法是:对每类特殊句式选一个典型、短小、易记的,熟读牢记。以此为例,触类旁通。

例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宾语前置这个特殊句式,在讲清宾语前置的几种常见类型后,只须记住“何罪之有?”“未之有也。”“唯你是问”“尔何知?”这四个句子,就可以触类旁通,去解决相似的情况了。

4.记忆固定结构的翻译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和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我们在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牢牢掌握了这些句式的变化,对快速正确翻译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些固定结构是:

(1)表判断语气:“……所以……”、“……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之谓也……”等。

(2)表委婉语气:“得无……乎”、“无乃……乎”等。

(3)表反问或疑问语气:“不亦……乎?”、“何……为?”“何以……为”、“如何……”、“何如”、“何若”、“岂……哉”、“庸……乎”等。

(4)表比较或选择的固定结构:“……孰与……”、“与其……孰若……”等。

四、重视虚词与特殊修辞的翻译落实

1.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等实际意义的虚词,要准确翻译出它的意义;表示假设、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语法关系的虚词,则要准确译出分句间的语法关系。

2.注意文言文中的繁笔、比喻修辞和互文等的翻译。

突破方法――识记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落实修辞的翻译:

1.掌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会辨析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方法。

第3篇

一、审查句中有无人名、地名

高考考查的一些文言文语句中,经常包含一些人名与地名,这些词语均不用翻译。可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却不注意文章的整体联系,常常抓住这些词语强作解释,结果只能是“赔了时间又失分”。

例1 (2005年辽宁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

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考生只注意到了“崇韬”是人名,却忽略了“道”也是人名,而将之解释为“道理”“方法”等,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我们在做题时,必须仔细审查,先将文中涉及的人名与地名找出来,再对其语句进行翻译,便能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针对性训练]请结合相关试题,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人名:

①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2007年山东卷)

②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2007年江苏卷)

二、审查句中有无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历年来均是文言文翻译考查的重点。2007年的高考试卷中,便有多个省市的试卷涉及到词类活用与古今异义词的考查。所以,平时复习时,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词类活用,尤其是五种最常见的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其次,凡是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今异义词与通假字,我们均应了然于胸。只有这样,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我们才能明辨文言文句中所包含的各种词类活用及通假字、古今字,翻译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2 (2005年湖南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分析 在审查这道题时,便能发现《鸿门宴》中有一句话与其酷似:“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我们明白课文中的“从”是使动用法,便可推知,此处的“从”也应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跟从”。另外,“衣”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五十者可以衣帛也”一句中找到原型,也可推知“衣”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穿衣服”。全句可译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针对性训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词:

③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2007年全国卷Ⅱ)

④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年安徽卷)

三、审查句中有无考纲规定掌握的虚词、实词

文言文的考查中,对虚词与实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考纲共规定了常考实词120个,常考虚词18个。在2007年的18套试卷中,实词的考查卷卷都有,共涉及70个常用实词,涉及文言虚词也有16个之多,评卷时将虚、实词的正确翻译当做重要的采分点。我们做题时,也应树立虚、实词的考查意识,找出句中所包含的全部虚、实词,重点翻译,才能避免在采分点上的无谓失分。

例3 (2007年浙江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分析 该句中,“余”“其”“甚”“以”“闻”为考纲所列必须掌握的词汇,课本中均设置有练习题,如果我们能够记住它们的各个义项,然后根据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具体语境,不难推测出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思。因此该句可翻译为:“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针对性训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虚词和实词,并回忆其各个义项:

⑤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007年上海卷)

⑥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2007年江苏卷)

四、审查句中有无特殊文言文句式

对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是文言文翻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如: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我们翻译时应该将倒装的部分还原。在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各种文言文句式,考试时对语句逐个排查,看句中有无特殊句式,以便翻译时有所体现。

例4 (2007年辽宁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分析 经审查我们发现,句中“不之杀者”与“一旦之用也”均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该将前置的宾语“之”所指代的内容还原。该句可翻译为:“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针对性训练]找出下列语句中的特殊文言文句式:

⑦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2007年湖北卷)

⑧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2007年江西卷)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审题意识,在翻译前对句子所包含的各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症下药,自然文言文翻译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针对性训练参考答案]

①句中的人名有:钟会、戎(王戎)。全句可译为: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

②句中的人名有:晦(谢晦)。全句可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③可译为: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④可译为: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⑤可译为:(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⑥可译为: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第4篇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 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第5篇

一、考情分析

当前,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过于程式化,追求僵硬化的逐字逐句直译,不懂得知识的迁移,不能得高分。就文言文翻译而言,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功效,但也不是无章可循。只要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大量诵读,加强语感培养,做到文言并重,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考点精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既能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文翻译,考生可借鉴以下方法。

1.留: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如:(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官名)

(2)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人名)

(3)“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崤函之固,自若也”。(人名、地名)

2.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如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

例如:(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凑足音节的助词)

(2)夫赵强而燕弱(发语词)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复词)

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例如:(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单换双)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古今异义)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动词为动用法)

4.调:把文言句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例如:(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短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4)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5.补:补出省略内容。比如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例如:(1)沛公谓张良曰:“(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省略主语)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谓语)

(3)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宾语)

(4)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省略介词)

6.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意译的情况:

例如:(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高考链接

《申甫传》(2010年山东卷)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译: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拜见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

译: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讥讽刘公、金公不能了解别人(的优劣)。

从以上例题不难看出:在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时,考生要抓关键词语(多义实词、常见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找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固定句式)。抓住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准确翻译。这样就能提高翻译的准确率。

四、方法归纳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找出关键词。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题卷。

附:文言文翻译技巧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义;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国年官地,保留不译;

单音词语,双音换替;遇到通假,换回本字;

古今异义,仔细辨析;虚词无义,删去不译;

遇有省略,补充整齐;前置后置,调整语序;

被动判断,语气清晰;固定结构,不要乱译;

修辞用典,辅用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

第6篇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其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提供四个选项,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

综观近几年来的文言文实词考查,发现绝大多数文言实词,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反复学习过的,且大多数文言实词,要么属于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要么属于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命题者大多会在这几类文言实词范围内,设计考查题。我们分清了类别,作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进行一番分析、讲解。

【分类释义】

一、活用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高中文言课文均有接触,且都进行过分类讲解。如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是指这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都有可能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活用。高考命题者最喜欢命制一些词类活用题来检测我们。如:

例1.(2013年山东卷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秀”。我们先看原句子:“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的意思。“秀”字原本是个形容词,在此句中,它活用了。它不是活用为动词“开花”,而是活用为名词“秀丽”了。我们再根据“竞秀”结构,也可以推出“秀”是名词的结论,因为“竞”是谓语动词,“秀”则是宾语名词。

【课文链接】“秀”字在课文中多次接触过。如:

①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天下奇秀。(沈括《梦溪笔谈》)

⑤秀出半天。(徐霞客《游黄山记》)

⑥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

⑧峭拔秀丽。(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方法指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活用,怎样活用,不能孤立地判断,不能凭空猜测,一定要把这个词代入原文、原句中去,在整体意思上进行判断,这样才有把握,才能判断得准确。

二、多义词

一词多义的现象,不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由于一词多义,这就增加了掌握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比较难把握,灵活多变,所以,多义词也自然就大受命题者青睐,命题者设置多义词的考查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

例2.(2013年全国卷Ⅰ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参考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登”字。我们仍然看原句“登景泰二年进士”。“景泰二年”是年号,不要翻译,可以照抄;“进士”是称谓,也不要翻译,也可以照录。因此,此句只要翻译一个“登”字即可。原句的意思是“景泰二年考中进士”。可见,“登”是“考中”之意。“登”字是个多义词,它有“上(登上)、升(升任、升职)、进献、增加、成熟、丰收、登记、记载、考中、选拔、超过、上路”等等多个义项。到底解释为何种意思,一定要视具体句子而定,不可臆断、猜测。

【课文链接】“登”字在课文中学过不少,如:

①登斯楼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

③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④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红楼梦》)

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⑧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方法指津】一个多义词,首先要知晓它大概有哪些义项,这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夯实基础,积累训练。概知多义词义项后,再根据具体句子,去进行推敲、判断、选择,也可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除,选出那个恰当的义项。如上题中的“登”字,解释为“升职”不通,无“升职进士”一说,只有“考中进士”才通顺。

三、古今异义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这些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四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发生变化。此外,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虽然不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在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我们不能以今义去解古义,一定斟酌再三。如:

例3.(2013年浙江卷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诬”。在现代汉语中,“诬”一般解释为“诬蔑”;而在古代汉语中,“诬”则往往是“欺骗”之意。这是一道典型的以今义解古义的错题,是典型的混淆古今义题。推敲一个词的古义,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就是成语求证法。因为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词。如“惑世诬民”这个成语中的“诬”,就是古义“欺骗”之意。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仍然保留着古义“热水”之意,等等。

【课文链接】“诬”字在课文中虽然不是很多,但仍可了解一二,如:

①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佞誉诬谀。(柳宗元《柳河东集》)

③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④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清・魏源)

……

【方法指津】一个文言实词,凡是按照今义解释的,就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下,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想想。一般情况下,按照今义去解释文言实词,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它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命题者常常以此来迷惑人,我们一定要小心,不中命题者的圈套。而推敲文言实词古义时,又可以采用成语求证法进行。

四、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简单说就是,拿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拿“蚤”来代替“早”,拿“女”来代替“汝”等等。由于通假字,在辨识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我们学习过、积累过不少的通假字,但还是不容易辨识。正因如此,命题者也就常常在此点上命题。如:

例4.(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测试了一个通假字“趣”。“趣”字是中学文言文里重点学习过的一个通假字,如果平时认真学习了,真正掌握了,过关了,那么,再考到它,也就起码不会畏惧了。“趣”字确实比较难判断,因为它有三种通假现象:通“取”、通“促”、通“趋”。到底是通取舍的“取”,通催促的“促”,还是通趋势的“趋”呢?这必须看原句的意思,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看原句“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发现句子中有“驰”、“告”等字样,说明很紧急地公告,因此,当取通“促”,即“催促、督促”之意。

此外,上面所举的例1、例2,即山东卷的C项(被――披)和全国卷Ⅰ中的C项(振――赈),均涉及到了通假字,只是作为正确项出现的,不是直接考查,而是一种间接考查。

【课文链接】“趣”字的倩影亦频频见于课文,如:

①复使一人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④趣赵兵亟入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⑦以博其趣。(柳宗元《柳河东集》)

⑧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曹雪芹《红楼梦》)

……

【方法指津】如何判断出一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呢?靠两方面经验:一是平时大量的积累,平时积累了哪些通假字,通哪个本字,都要心中有数,考时就可以进行推敲、推导;二是翻译全句意思,看看整体上解释通不通,如果不通,就假定其为通假字,再进行一番琢磨。

【模拟演练】

范文正重农抑商

庆历①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②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注释】①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年)。②范文正:范仲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弛:延缓。

B.范文正以为不可 以为:认为。

C.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但:只。

D.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害:损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国用未减 减:减少。

B.岁入不可阙 阙:过失。

C.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 商贾:商人。

D.须取之于农 农:农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禁:禁令。

B.茶盐商税之入 入:征收。

C.当先宽赋役 宽:宽广。

D.国用有余 余:盈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若取之于商贾 孰若:不如。

B.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 莫若:不如。

C.弛禁非所当先也 先:首先。

D.其议遂寝 寝:卧室、寝室。

【参考答案】

1.A (弛:解除、免除。此题考查了一个多义词。)

2.B (阙:通“缺”,缺少。此题考查了一个通假字。)

3.C (宽:宽减、放宽。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4.D (寝:停止、平息。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

第7篇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并且从2004年开始,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2002年高考上海卷)

分析 :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2004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例4 大用则王,小用则亡。(2005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全国卷Ⅱ)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关注点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6 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2003年高考安徽春招)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 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例8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9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

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何”回归其位。应译为: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例10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11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取消;已经;过分;语气词等。根据语境,可知“取消”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例12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句中“罢”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罢免;结束,遣散等。根据语境可知“结束,遣散”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例13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省略的成分常常是命题老师注意的地方,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4 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5 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6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关注点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17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8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9 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20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关注点六、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21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22 遂大困,寻死富阳。(2005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关注点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23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4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例25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关注点八、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高考试题中虽然此知识点设题并不多,但今后是否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我们很难知道。因此对这一知识点略做说明以备后患。

例2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1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27 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2002年高考上海卷)

分析:该句中的“猿挂蛇行”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应译为“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如果不了解此修辞就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28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

分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29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第8篇

盘点篇

综观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较之往年,稳中有变,变中呈新,传递出诸多新信息。它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选材更趋广泛

各地高考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含意深刻、文质兼美、典范浅显的文言文依然受到命题者的关注,但纯粹选用正史书籍中的人物传记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一枝独秀”局面已经不再,呈现出选材多元化、体裁多样化的特征。

除两套全国卷继续青睐唐朝以前的史传著作,分别选用《南史・何远传》《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文段作为阅读材料外,天津卷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四川卷选自《后汉书》樊英事迹,重庆卷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福建卷选自《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辽宁卷选自《晋书・孝友传》,山东卷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江苏卷选自《宋史・董槐传》,北京卷则取材于《晏子春秋》,安徽卷选自《齐民要术・序》,江西卷选自《续古文观止・醉书斋记》,湖北卷选自《颜氏家训・涉务》,湖南卷选自《诗文集》,浙江卷选自明代方孝孺的《蚊对》,广东卷选自明代宋濂的《杜环小传》,上海卷所选两段文字中的一段却是讽喻文章。文体涉及传记类、游记类、议论类、赠序类。命题者选材视野的扩大,避免了试题选材的机械化、单一化,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与考查要求拓展阅读题材、提升阅读境界、熏陶阅读素养的精髓,也符合《高考大纲》中各省市独立命题的自主、开放的要求。

二、凸显语文特色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北京卷第11题除大阅读材料外,另外选用了《资治通鉴・周纪五》中的一段文字,以断句形式来考查考生的文言句读与语句理解能力:“(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这段文字虽然比较浅近,但若在考场上不能前后瞻顾,整体梳理,则有可能断错一二处,影响得分。

此题答案为: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在2006年的十几套高考试卷中,还有以直接解释与填空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与对文意揣摩的能力,一举两得。如上海卷第17题,要求“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其中“盈”(装满)“排”(排挤)二词为古代常用词,考生对其意义稍感生疏,但在教材里可以找到相关的义项作为依据;“冠”(居于首位)“跻”(晋升)二词也易于理解。而上海卷第20和21题均为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填空题。

命题者还注重在考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上设置考点,打破了以往只重视考查考生对选文故事原委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这种窠臼,而进入了鉴赏评价的较高层次。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4题B项: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本项考查了选材及结构的特色。C项: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此项考查了作品写作手法上的特色。

可以预测,随着各省逐步施行新“课改”,试题的人文性特色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考查侧重点略有调整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略有微调,出现了以下变化:

1.实词增加容量

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了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亮点之一。如北京卷第6题A项“致能歌者”,考查了“致”的使动用法;浙江卷第11题B项“今人乃自贵其贵”,考查了“贵”的意动用法;福建卷第5题A项“扶而去之”,考查了“去”的使动用法;广东卷第8题D项“奉糜食母,抱衾寝母”,考查了“食”的名词用作动词用法。

对双音节词古今异义的考查在冷寂了一段时间后,近两年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第18题考查了“宾客”“衣冠”“东西”3个古今异义词;江西卷第9题B项考查了“烂漫”1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而2005年高考山东卷则考查了“无聊”“自觉”“生平”“生产”4个古今异义的词语;江西卷考查了“为狱”“请假”2个古今异义的词语。

2.句式直接考查

2005年文言句式成为新增考点之一,但直接考查的并不多,而是经常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出现。在2006年高考试卷中,不少试卷直接设题考查,如北京卷第8题、浙江卷第13题,考查省略句式,要求选括号中补出省略成分后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广东卷第10题要求选出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考查宾语前置的用法。

3.重视文意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试大纲》提出的明确要求。往年的高考试卷在此一般会设两道题:一道信息筛选题,一道文意分析概括题。随着考点的增多,部分省市在此仅设一道题,如安徽卷、四川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苏卷。但无论试卷考点怎么增加,几乎所有的试卷都涉及对文意的分析概括,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依然是试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浙江卷还把原来单纯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扩展为对文章技法的鉴赏。

预测篇

通过以上对全国各套高考卷文言文命题思路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由此可以对2007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进行预测,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信息和秘密就隐藏在历年考过的文言文试题中。高考文言文命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完全可以从研究以往高考试题的经验中,获得下一年度命题的可靠信息。

一、文本多元化

200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将会更自由,但仍然遵循浅易文言文的原则,以记叙文尤其是人物传记为主,2007年这个基本原则仍不会改变。相对而言,全国卷仍将主要从史书中找材料,各省市卷则更灵活。除了《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外,以下作品会继续进入命题人员视野:(1)《资治通鉴》中涉及人物事迹或典故的名段;(2)《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中的寓言或哲理故事;(3)唐宋散文家的作品;(4)《世说新语》《容斋随笔》中的笔记文段;(5)《梦溪笔谈》《古文观止》中的文段;等等。选文的文体更加丰富多彩,除史传文学外,其他文体诸如散文、寓言故事、游记、小品、文言小说等进入试题,将成为高考文言文测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文本的内容也将更加类多面广,如传记文中的传主类型,除以往侧重的忠臣、孝子、良吏外,亦可能出现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另外,除正面人物形象外,历史上褒贬不一甚至反面人物也可能入题。

二、设计灵活化

试题设计操作层面将更加机动灵活,在试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题量和分值仍有可能再作一些调整,如进一步减少选择题题量,提高文言文语段翻译的比重和分值等。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将会十分灵活,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安排在第Ⅰ卷中。考查的方式有:(1)判定所选的几个词语的解释哪一个错误或正确;(2)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并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3)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词语的不同意义;(4)题干举例提出某种实词现象(如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等),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这一现象符合的项;(5)与现代汉语比较,找出所选的加点的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6)通过句子翻译或选择正确的句子翻译来考查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等。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仍将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常见的题型有:(1)选择文言虚词填空;(2)选择文言虚词的正确解释;(3)选择与例句中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项;(4)选择对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用法,比较判断异同。其中后两种将会是2007年高考主要采取的类型。

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将特殊句式的考查与把握文意、句意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侧重于考查理解能力;(2)直接考查句式,但这种题实际上也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因为对文意的理解是前提;(3)通过考查对句子翻译正误的判断来考查对句式的理解;(4)要求翻译句子,以此来考查考生对文言句式把握的程度。

第9篇

一、认真解读考试要求

在进行系统的复习之前,先从整体上解读文言文的高考考试要求,根据2012年版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在降低。具体考查对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信息筛选,要点归纳,中心概括,作者观点的概括与评价。

1.理解与筛选信息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120个)在文中的含义与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理解文言文中各类句式的用法(被动句、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等);(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以及做到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归纳、概括,并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2.对选材的把握

对历年高考试题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选取,所选文段均是人物传记,文面较为浅易,个别生僻字句都有注解。选材多为廉吏、义士、忠臣、勇将;材料所涉及的人事或为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或是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等,既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又有现实教育意义。

二、复习备考的策略

1.扣紧课本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名言名句默写,都来自于课内。因此,对文言文的复习就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高考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我们应明确,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2.精当的做题方法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在解题时应注意做题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词类活用现象“壮士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中,“死”不可作“杀死”讲,否则有悖情理;“死”应该是动词,解释为“为……而死”才通。

古今词义虽有较大差异,但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汉语中发展来的,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古代汉语中一个单音节词的几种意义,往往分别包含在由它组成的现代汉语的几个双音节词中。例如“若行事不允,或妄嗔怒”,要解释其中的“允”字,就可以先联想含有“允”的词语:允当、公允、平允……,这些词义都可分别代入,可见,把“允”讲成“公平”是可行的。

3.学会抓关键词

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关键词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或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应文章的深层含义。所以,在阅读中要学会抓关键词,尤其是翻译题。例如“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在这句话中,抓住“病”, 名词,“病肥”,即肥胖病,名词“肥”作“病”的定语,后置;“争”, 读zhènɡ,通“诤”,诤谏,规劝。这样就很容易进行翻译了,即翻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4.学会猜读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词语训释;应用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书籍。在漫长词汇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出古今异义词,给古书的阅读和古文献的考究,带来一定的困扰,因而,研究文言文的古语训释,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词语训释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正确的训释。

一、利用古文献阅读,开展词语训释的教学工作

初中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点就是对于古代词汇的学习。词语训释是文言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做好词语训释教学工作,可以采用阅读古代文献的方式来完成。古代文言文的语言,大部分储存在经典的文献资料中,因而,对于历代经典文献资料进行研读,关注其中的整理、注释内容,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得较为丰富的词汇知识。因而,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经典的文言文资料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较好的完成词语训释的学习。

二、利用教学评价,开展词语训释的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中,应注意重点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或者工具书达到理解文言文大意。

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习评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测评,进而了解词语训释的学习质量。美国著名学者鲁姆提出了学习评价理论,将学习评价理论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三个评价类型。而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可以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考察学生掌握常用词的程度进行对学生客观化和量化评价。我们更应该注意学习文言词语中掌握多少学习方法。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的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等积极的评价。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对于“异”字的意动用法,然后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学生能够很快从所学的知识中找出类似的用法, 我给予那些很快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极大的鼓励和赞扬,结果很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对展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利用训诂学知识,开展词语训释的教学工作

文言文学习之所以难度大,就在于文言文中存在着诸多的古今异义词和难解词。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给学习者以及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文言文如果不经过词语训释,是很难达到通晓其义的目的。

1.将古书用字和以声索义与推求语源相结合

以声索义,就是根据声音,来推断字的意义,而主要的推断对象就是假借字和同源字。之所以对于假借字和同源字采用以声索义的推断方式,是由于这两种字体,都是以声音作为主要的联系纽带,因而,可以利用声音,对于它们的词义做出推断。比如《观潮》中“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中“文”通“纹”,画上纹彩。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出新的字、词;往往新词是在旧词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个旧词的词义不断的发生引申变化,从而分化而形成一个个的新词,这些新词都出于同一个母体,因而,若干的新词之间,具有语音相近或者相同、意义相通、而字形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的新词。同源词是指出于同一个词族的词语,这些同源词之间具有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特点,因而,可以依据这个对于同源词在声音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意义的推定,从而形成对于新词的词义的重新界定。比如在《世说新语》两则: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疑问,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一词,古义:指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而今义:专指子女。《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帖”通“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中“火”通“伙”。基于这种分析,可以使用以声索义,并结合古书用字和推求语源的方式,来达到认识古字的目的。

2.将语境与以形索义相结合

在训诂学中,有“形训”一词,就是通过字形来推断词的意义,也就是以形索义。会意字、指事字、象形字之间,都有着之间的联系。因而,通过字形,能够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素或者是词的意思。初中课本中《童区寄传》里出现了“之”作为实词的用法,“之虚所卖之”,前一个“之”释为“到、往”。对于这类字,形训的作用体现出说明、揭示字的本义。但有时,在文言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所使用的词语,并不是使用其本义,而是采用了该词的引申意义,并且,这种情况大量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采用以形索义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语义,在多种语义并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以形索义与语境共用的方式,来增加语义的准确性。以形索义,所筛选的是词语的本义,对于词的本义的了解,可以更好的掌握词的引申意义,从而为增加词的意义的准确性判断提供保障。

当然,词的本义的探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可以依靠其他的辅的手法,例如对于字形的综合应用,从而在文选中,较好的把握词的本义;也可以根据词在文选中的具体的语言环境,挖掘出词在语句中的意义。

四、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工作中,词语训释是掌握古今异义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于词语训释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掌握古代文言文中的各种异读词语,从而获得较好的古代文言文知识。对于词语训释的教学,可以通过古文献阅读、学习评价、训诂学知识等多种方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孔晓玲.初中文言文文体意义的挖掘及教学应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4):120-123

[2]何书.试论古汉语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5):79-80

第11篇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比较研究 “约束” “約束”

汉字的历史悠久,除我国的学者外,不少外国学者也对汉字的研究情有独钟。日本的汉语教育家藤堂明保(1981)指出:昔,伏羲氏が、易の八卦を画したのが,繩文字の起こりであるし,また蒼頡が天下万象の姿をとらえ画いたのが、漢字の起こりである。[1]很显然,藤堂明保的这种说法是典型的汉字起源之“八卦说”。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均使用汉字。中国的汉字词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而日本独创的汉字词主要是在近代明治维新之后才传到中国的。中日文化交流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随着语言的交流与传播,汉语和日语的词汇中出现了很多同形词。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界定,目前虽尚未取得共识,但一般的观点认为,不考虑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因素,由两个字的汉字所组成,且具有相同字型的汉字词则被称为中日同形词。由于此类词在中日语言中均被使用,因此相互之间存在着借用关系。若按照中日同形词词意是否相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大略分为三类,即: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类义词。

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的汉字词汇中存在着很多同形词汇。而这些同形词汇中各类型词汇所占的比例却完全不同。吴春燕(2009)将《新编日语》(1~4册)中出现的中日同形词词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所统计出的1229个同形词条中,同形异义词仅占7.97%。由此可见,中日同形异义词汇所占比例非常少。由于其数量之少,学习者很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性和难区别性。

汉语的“约束”和日语的“約束”便是一对同形异义词。日语的“約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汉语繁体字的“約束”。但作为现代用语,它们在两种语言中各自所表示的含义却大相径庭。汉语的“约束”有时作为学术专业词被广泛应用在医学、物理学、力学、应用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而作为一般常用词的“约束”在汉语和日语中究竟有怎样的不同呢?

语言学认为,词是由语素组成的。因此,词与语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言之,语素的含义问题解决了,词的含义问题就容易理解了。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查找汉语及日语相关的权威字典,并统计汉语“约”和日语“約”、汉语“束”(以下简称“束1”)与日语“束”(以下简称“束2”)、汉语“约束”与日语“約束”的含义,之后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观察分析两种语言中各语素及词之间所对应与不对应的含义。

一、“约”①与“約”之语素比较

《说文解字》中“约”的语源是形声字,“糸(mì)”表义,“勺”表音。对于“约”,笔者通过比较汉语《辞海》及日语《広辞苑》后,其含义可概括为:①缠束、环束;②绳子;③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守的条约。如要约、契约、盟约;④邀请;⑤阻止;⑥紧缩、节俭;⑦简要;⑧大略。如约计、大约;⑨隐微;⑩屈曲;k备办车驾等。

相反,对于“約”,其含义可概括为:①つづめること。つづめ。省略。(要~、集~);②ひかえめにすること;③とりきめをすること。ちかうこと。ちぎり;④ある数で割ること;⑤約音の略;⑥あらまし。およそ。ほぼ。

“约”的古语用法无需与其他汉字组词,单个字便能表示所有的含义。而“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般需与固定的词组搭配在一起使用才能表示出它的含义。例如“約”常搭配的日语词组有“節約、約束、約分”等等。

此外,“約”除“ある数で割ること”“約音の略”含义之外,其他含义均可在“约”中找到对应项。然而这并不能认为日语“約”有不同于汉语“约”的意思。在《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中,对于“约”有一条释义可以表示为数学上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例:约分、约数)。这与“ある数で割ること”的意义相同。而“約”的“約音の略”这一含义中所指的约音,是指日语中常见的一种音韵变化现象,经常简称为“約”。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释义与“約束”一词的构词无关联,因此就不对其做赘述。

笔者参考了古汉语词典后发现,汉语“约”作为古代汉字,还有“约定、约会,掠、拂过,笼罩”等释义。[2]相反,其他大型日语字典中对于“約”无不同的释义。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古语用法中,还是现代语用法中,汉语“约”均被广泛使用,而日语“約”的含义基本上在汉语中均有对应项。

二、“束1”与“束2”之语素比较

“束,縳也。従口、木。”[3]对于“束1”的释义一般有:①捆、系;②计量成束物的单位;③约制,管束。如束身自爱;④事之结末收梢。如结束、收束;⑤姓(西晋时有束皙)等。而“束2”的训读及音读共有3个读音,即“たば”、“つか”、“そく”。1.当读作“たば”时表示“束ねたものを数える語”。2.读作“つか”时表示:①握った時の四本の指の幅ほどの長さ;②束ねた数の単位;③短い垂直の材;④(製本用語)紙を束ねたものの厚み。3.读作“そく”时,可表示为:①たばねること。まとめること;②つかねたものを数えるのに用いる語;③矢の長さの単位。親指以外の指四本の幅;④蟇目の矢二〇本の称;⑤(江戸時代の隠語)一、十、百などを示すのに用いた。除此之外,在《新明解国語辞典》中,“そく”还有“字音語の造語成分”这一用法。

“束1”和“束2”均可表示“约束、管束”以及“作为计量成束物的单位”这两种含义。同时它们又分别有其他的用法。例如“束1”还可以释义为“捆、系”,并作为动词来使用。“束2”虽也有表示“捆、把”等的用法,但它是作为名词来使用的。两者在词性上是不同的。再有,“束2”可以表示除束物之外其他的计量单位及特殊隐语的同时,也可作为字音语的构词成分来使用,这些用法在“束1”中均无对应的内容。总而言之,“束1”和“束2”有相同含义的同时又分别有各自的其他含义。

三、“约束”与“約束”之词比较

汉语中的“约束”是与“放纵”相对的。概括起来它有这几种释义:①控制、管束;②对物置及其运动条件所加的限制。例如书本受到桌面的约束而不掉到地上。轮子受到轴承的约束而在一定位置上转动。钢体上各质点的运动受到任意两质点距离不变的条件限制等。作为一般常用词,现代汉语中“约束”经常表示为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此外,“约束”在古语用法中有表示“信约、盟约”的意思。

关于“約束”,《広辞苑》中的释义为:①くくりたばねること。②ある物事について将来にわたってとりきめること。契約、約定。③種々のとりきめ。規定。④“約束事”に同じ。此外,《新明解国語辞典》认为“約”和“束2”都表示“ちかう、ちぎる”的含义。“約束”作为动词,既能表示“近い将来、必ずそうするということを相手方に伝え、了解を得る(相互に取り決める)こと。また、その内容。”但这种用法不能用于表达不好的内容。还可表示“関係者の間にあらかじめ了解が成立していたり、不文律があったりして、その事柄が暗黙のうちに認められていること。”“約束”作为名词,表示“その組織 構成の維持や正常な運営の上で必要欠くべからざる内規。”即汉语中所说的某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规定、规则。

综上所述,“约束”与“約束”分别有各自的用法,且没有相互对应的内容。它们的释义完全不同,不可混淆。现将“约束”与“約束”的释义整理成表,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分析来看,虽然构成“约束”与“約束”的各语素之间有着共通的含义,但由它们所构成的词之间无任何共通之处,即“约束”与“約束”的书写形式虽然相同,但它们的含义却没有什么联系。可见,各语言中词汇的含义是与该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也正因如此,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讲,由于受到汉语母语的干扰,在认知同形异义词时很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从而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例如汉语中的“床”和日语中的“床(日语中一般读为‘ゆか’)”这一同形异义词。现代汉语中的“床”是指供人睡卧的家具;而日语中的“床”则一般指家中的地板。像这种外形相同但含义完全不一样的词,在日常学习和运用中很容易成为错用、误用的对象。

许多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较容易忽视在不同语言体系下的词汇体系是不同的,且不同词汇体系下的词也是各呈异态这一现象。他们总是习惯于在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去学习、思考日语词汇。但中日语言词汇间很少存在有一对一可等值对换使用的情况。中日同形语的滥用在日语学习者中已司空见惯。因误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人深刻反思。我们必须重视区分中日同形词,排除母语的干扰,从其本质意义上学习、掌握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语习得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注释:

①“约”在汉语中是个多音字。笔者只研究其读“yu”时的意义。

引用注释:

[1]藤堂明保.漢字語源辞典·序説.东京:株式会社學燈社,1981:

13.

[2]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徐伟建.上古漢语词典[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藤堂明保.漢字語源辭典[M].東京:株式會社學燈社,1981.

[2]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同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

[4]吴春燕.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5]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6]広辞苑(第六版)[Z].東京:株式会社岩波書店,2008.

[7]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新明解国語辞典(第5版)[Z].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05.

[9]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古汉语常用词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06.

[11]刘富华,孙炜.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文本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言语,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本人之口,如出本人之心。”真到了这种境地,文义将会自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设置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在范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准字音着重是读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如陟(zhì)罚臧否(pǐ)、以遗(wèi)陛下(《出师表》);不亦乐(yuè)乎(《论语》)等。对多音字和通假字字音,关键是要弄清某字在必定语境中的意义,这样才能确定读音。反过来,读准了字音又能协助理解句义。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拍。在这一环节,学生一边随录音范读或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拍,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义,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学生往往把它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句子的意思就错了。原句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懂得这个意思,就明白这句话的节拍划分应当是“其一/犬坐于前”。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义。在这一阶段里,我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诵,也可开展朗诵竞赛,使课堂上书声琅琅不尽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结全篇。最后全体朗读,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力地讲解,可学生并不买账,腻烦情绪很大。结果是教师受累不讨好,收效甚微。细究起来,从字、词的注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无不在教师的“主讲”之列。可以说,保守教学中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教师们奉为圣旨,而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如果我们营造良好氛围,把学生的语言学习放在“语文大天地,生活大语文”的环境中,让学生时刻注意语言学习无处不在,就会收到一定的实效。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对晤一堂”,在一个小天地里创造出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我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竞赛、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查字典竞赛、把文言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好胜求成的动机,激励学生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我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摸索尝试: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预习中处理字词,疏通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堂上,引导他们思考托物言志的写法,让学生谈感受。我还设计了“我来讲一讲”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讲一讲本人的课堂设想和规划,并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最后,为了让学生的活动有一个成果,我又给他们一个总结性的指点,让他们进行了一次紧紧围绕课文的说话练习竞赛:“我喜欢刘禹锡,由于……”“我喜欢《陋室铭》,是因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营造了比较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此外,有目的地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熟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温习提高

温习,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反复咀嚼,使之巩固。文言文学习更应当如此。按照课标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使学生把握浅易文言文的知识系统。由此,初中生要具有归纳与比较的能力,使多而散的文言文知识形成一个规而整的系统。如文言文注释中经常碰到的“古今异义”现象,就需要在学完文章后及时进行温习归纳。《桃花源记》中古今异义词非常多,教师要通过对“妻子、无论、仿佛、交通、鲜美、尽境、如此”等词古今意义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词汇,虽然现在不再注重语法知识,但是对古汉语语法的了解还是有益于对文本的理解的。假如能将文言文中常见的判定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基本句型以及一些固定格式进行拾掇,并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就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文言文的温习,除了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和梳理外,还有其他方式能够巩固文言文知识。以小测验形式检测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起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佳方案。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温习检查。可举行一些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在力争上游的抢答中获得知识。如就“词类活用”现象,设计关于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分哪些情况,如何判别词类活用等这几大问题让学生展开抢答,并且就每一个问题进行举例说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积分的形式决定胜负,负的一组要出一个节目,或讲一个名人故事,或背诵一段古诗词。如教学完《唐雎不辱使命》后,我设置了“实战演练”,由教师(或学生)做命题老师,当堂考任意一个学生。我规定出题范围和内容:1.以本文实词为内容,设计一题词语解释题。2.设计一题句子翻译题。(1)句子成分省略;(2)文言特殊句式;(3)文言实词的直译。3.从理解文义或感悟、评价的角度设计一题简答题。4.根据本文与课外知识的联系,设计一题课外拓展题。这样,学生热情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阅读兴趣的同时,其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兢兢业业,努力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积极总结探索有效的方法,认真改进文言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有待于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切实抓好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点等手段,让学生热爱文言文,快乐地学习文言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一定大大提高。这样,我们就必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最坚实的步伐,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