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物理奖

时间:2023-05-29 17:5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诺贝尔物理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诺贝尔物理奖

第1篇

父亲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在我出生前,我父亲对母亲说:“要是个男孩,那他就要成为科学家。”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认识世界和它的奇妙。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章节。有一次读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随后父亲对我说:“呀,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够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想象居然有这么这么大的动物,而且居然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觉得兴奋极了,新奇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父亲使我很早就懂得“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那时我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卡次基山,那是纽约市的人们伏天避暑消夏的去处,在漫步丛林的时候他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纷纷学着做,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了。

周末过去了,父亲们都回城里去做事。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想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

“是的。”我说。

他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呀,”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应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

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得啦,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次,我长大了一点,他摘了一片树叶。我们注意到树叶上有一个C形的坏死的地方,从中线开始,向边缘蔓延。“瞧这枯黄的C形,”他说,“在中线开始比较细,在边缘时比较粗。这是一只蝇,一只黄眼睛、绿翅膀的蝇在这儿下了卵,卵变成了像毛毛虫似的蛆,蛆以吃树叶为生。于是,它每吃一点就在后边留下了坏死的组织。它边吃边长大,吃的也就越多,这条坏死的线也就越宽。直到蛆变成了蛹,又变成了黄眼睛、绿翅膀的蝇,从树叶上飞走了,它又会到另一片树叶上去产卵。”

同上一例一样,我现在知道他说的细节未必对——没准儿那不是蝇而是甲壳虫,但是他指出的那个概念却是生命现象中极有趣的一面。生殖繁衍是最终的目的。不管过程多么复杂,主题却是重复一遍又一遍。

我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的父亲,所以在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父亲有多么了不起。他究竟是怎么学会了科学最根本的法则:对科学的热爱,科学深层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值得去探究。我从未问过他,因为我当时以为所有的父亲都理所应当地知道这些。

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

我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在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我找到父亲,说:“嘿,爸,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运动的物质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你瞧,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我一个名词。

他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没错——车往前拉的时候,球相对于地面确实是向前挪了一点。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盎然的讨论,没有任何压力。他在一生中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第2篇

自1982年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之后,人们对它颇为关注,众多研究机构更是试图借此开辟计算机时代的新纪元。但是,任凭人们千呼万唤、前赴后继,都没能够彻底揭开量子计算机的面纱。那么,量子计算机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遇到了什么障碍?此次诺贝尔奖会对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起到什么推动作用?量子计算机一旦面世,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

量子计算机是大势所趋

所谓量子计算机,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量子携带信息、存储数据,遵循量子算法进行高速的数学和逻辑运算的物理设备。我们熟知的传统计算机的“心脏”依赖的是硅芯片,但是一个芯片的面积总是有限的。

硅晶体管作为在芯片上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微型开关,每年都在缩小,但是,由于硅的特性和物理原理,尺寸缩小(现已达到纳米级)将限制性能的提升。所以,对晶体管进行传统的尺寸的扩展和收缩操作,不能再产生行业已经习惯的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高速度的处理器的效果。虽然英特尔的22纳米处理器已经面世,还计划于2013年推出14纳米处理器,对于10nm、7nm以及5nm的制程研发路线图也已敲定,但是,只要粒子的尺度到了10的负10次方米以下,就会明显出现量子特性,所以大部分物理学家坚持认为,摩尔定律不可能无限维持。

为了突破这道瓶颈,

IBM一直致力于研发碳纳米管芯片,其研究人员在一个硅芯片上放置了1万多个碳纳米晶体管,从而能够获得比硅质器件更快的运行速度。IBM声称这一成果有望让摩尔定律在下一个十年中继续生效。但是,如何获得高纯度的碳、如何实现完美的制造工艺又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为量子计算机是利用量子携带信息的,所以,传统计算机面临的挑战恰恰是量子计算机的优势所在。量子计算机中的每个数据由不同粒子的量子状态决定,根据量子力学原理,粒子的量子状态是不同量子状态的叠加。所以,量子计算机计算时采用的量子比特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呈现出多种状态——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传统计算机在运算中采用的传统比特在特定时间内只能代表一个状态——1或者0。这就是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最大的不同之处。由于量子叠加状态的不确定性,量子计算可以同时进行大量运算,它的潜在应用包括搜索由非结构化信息构成的数据库,进行任务最优化和解决此前无法解答的数学问题。所以,量子计算机是大势所趋。

实现方案众多

量子计算机以其独特的运算逻辑和强大的运算性能吸引了无数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也相继取得了一些成果。量子计算机以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所以研制量子计算机,关键在于成功操控单个量子。相信大家一定对“薛定谔的猫”这一理论并不陌生,关在密闭笼子里的猫,由于量子状态的不确定性,人们永远不知道它是活着还是死亡。所以,处于宏观世界的我们如何才能够有效操控微观世界的粒子,是极大的难题。从理论上讲,量子计算机有几十种体系,从实验上也有十几种实现方法。

阿罗什带领他的团队利用微米量级的高反射光学微腔实现了单个原子辐射光子的操作;瓦恩兰的团队则利用可结合激光冷却技术,在离子阱中实现了单个离子的囚禁;IBM的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庞大的研究团队,依赖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过去几年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进展,意欲基于微电子制造技术实现量子计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副教授杰森·培塔表示,他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科学家利用电子的自旋特性,寻找到了操控电子的方法;利用声波和超导材料,也可以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拓展;总部位于加拿大的D-Wave公司的量子芯片使用了特殊的铌金属(元素符号Nb,一种类似于银,柔软的、可延展的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超导态,其中的电流有顺时针、逆时针以及顺逆同时存在的混合状态,而这正可以用来实现量子计算。

众多方法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阿罗什和瓦恩兰的做法。阿罗什构造了一个腔,把单个光子囚禁在光腔里,实现量子的操控,再往腔里放入单个原子,使原子和光子相互作用,通过腔的损耗来调控它们的状态。瓦恩兰捕获离子的方法,是用一系列电极营造出一个电场囚笼,离子如被装进碗里的玻璃球,而后,用激光将离子冷却,最终,最冷的一个离子安静地待在碗底。他们独立发明并优化了测量与操作单个粒子的实验方法,而且单个粒子在实验过程中还能保持量子的物理性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这样评价阿罗什和瓦恩兰的成就:量子计算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的技术已经超过当初的技术,但是起点是他们。我们现在关注的不是单个离子,而是多个离子的纠缠,比如两个腔怎么连在一起,这是将来要做的,此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腔,比如光学腔、物体腔和超导腔等。现在做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做芯片,把很多离子纠缠在一起,分到各个区里面,如果这一步能实现,量子计算机有希望在这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

过程艰难 但前景乐观

自“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提出到现在的30年间,科学家们纷纷涉足,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成就。

近几年来,量子计算机的领域更是全面开花,量子计算机不再是人们“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概念型产品。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以奥布赖恩为领导的研究人员更是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可用于量子计算的硅芯片。奥布赖恩表示,利用这种芯片技术,10年内可能就会研制出超越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

想要研制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需要面临科学技术方面的多重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两大障碍就是:如何让粒子长时间保持量子状态,即保持相干性;如何让尽量多的粒子实现共同计算,即实现量子纠缠。阿罗什和瓦恩兰给出的实验方法均成功地打破了这些障碍,实现了基础性的突破。近几年来,研究人员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取得了快速进展,可谓前景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会将网络安全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给现有的社会和经济体系以及国防带来潜在威胁。目前大部分的网络保密是使用“RSA公开码”的密码技术。想要破译这种密码,就要对大数分解质因子,这是极其困难的。按照现有的理论计算,分解一个400位数的质因子,用目前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也需要用10亿年的时间,而人类的历史才不过几百万年。然而,量子计算机能够借助其强大的运算功能瞬间完成密码破译,这严重动摇了RSA公共码的安全性。

目前,量子计算机给人们的印象不过类似于一个玩具,娱乐价值似乎更高一些,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够引领计算机世界的潮流。

相关链接

量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

198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D. Deutsch进一步阐述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并且证明了量子计算机比经典图灵计算机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专家彼得·秀尔(Peter Shor)证明量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对数运算,而且速度远胜传统计算机。

2005年,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在美国诞生,它基本符合了量子力学的全部本质特性。

2007年2月,加拿大D-Wave系统公司宣布研制成功16位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2009年,世界第一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诞生。

2010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和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利用量子计算机准确算出了氢分子所含的能量。

2010年3月,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发表公报:该中心的超级计算机JUGENE成功模拟了42位的量子计算机。

第3篇

关键词 师徒关系 正式师徒关系 非正式师徒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图分类号:G641. 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总有一位或几位起重要作用的恩师,他们既教书,又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努力教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学习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和独立创新。纵观诺贝尔奖100多年的历史,发现众多获奖者有着师徒关系。名师出高徒,精博的导师将自己的学识、思想传承给自己的学生,引导诺贝尔奖得主踏上成功之路。萨缪尔森获奖时说过一句话:“我可以告诉你们怎么样才能得到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的指点。”那么,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师徒关系呢?本文试图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师徒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师徒关系

师徒关系被定义为一个更年长的、经验更丰富的、知识更渊博的师傅与一个经验欠缺的徒弟之间进行的一种热情的人际交换。师傅会给徒弟提供建议、忠告、反馈以及提供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支持和庇护,包括社会心理支持、职业生涯指导和角色榜样三个维度。学术界对师徒关系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徒弟成果的影响。师徒关系对徒弟的影响包括提升徒弟的职业生涯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强化徒弟留在组织的动机,使徒弟产生更高的进步期待,提升徒弟的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知,同时也能够影响徒弟的薪酬水平和晋升。

Feeney和Bozeman(2008)探讨了师徒关系与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得出师徒关系中存在着社会资本的焦点(网络结点),并且网络结点与徒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进步有关。社会资本是指所拥有的网络中的资源,有时候师傅的网络资源会给徒弟的职业发展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而徒弟的网络资源也能为师傅建立更广阔的支持网络。有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探讨师徒关系,他们将师徒关系作为一种多样化关系现象,是一个发展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仅存在着正式的师徒关系,也存在着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正式师徒关系将提供更多组织内部的网络连带关系,而非正式师徒关系将提供更多组织外部的网络连带关系。

正式师徒关系是由组织计划和实施的,亦即由组织介入进行配对,或是利用随机的方式产生。有些学者认为正式指派的师徒关系,是可用来作为组织中员工社会化、训练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良好工具。因此许多组织认同师徒关系的价值,并试图予以正式化,并纳入资深管理者及专业人员的生涯发展规划的一部分。非正式师徒关系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关系,不需要外部的组织力量介入,关系的开始通常是经由工作或是非工作上的互动所形成,徒弟经由师傅给与的重视而觉得自己更有价值。因此非正式的师徒关系中,不涉及正式的管理架构,不受组织管理的约束,而且师徒之间并无特定的目标、规范和标准。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师徒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师徒关系主要发生在教育领域而不是工作组织中,工作领域中的“师傅”与教育领域的“导师”的概念相类似。导师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及写作论文的专门人员,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德,帮助学生选修科目、课程,指定学生阅读的书目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报告等,并与学生展开定期的讨论与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而且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师”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师徒关系更多的是发生在求学阶段,表现的比较明显的是导师的科研能力学术造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师徒关系也可以分为正式的师徒关系和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正式的师徒关系是由学校促成并认可的导师和学生的直接培养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显性和强制的,导师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义务和责任,学生则有接受导师知识和尊师重教的责任,这一师徒关系主要发生在成长环境的教育背景中;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是由导师和学生各自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是不受制度束缚的隐性关系,双方没有既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双方的意愿自愿形成的关系,包括导师的导师、导师的朋友、导师的学生等所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学生间接形成的指导关系,以及学生自身的社会网络关系形成的指导关系,非正式的师徒关系主要发生在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间的正式师徒关系。

诺贝尔奖自首次颁奖以来,已经产生几百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这些获奖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由于获奖者普遍年龄较高,一个获奖者可能有几个获奖导师和获奖学生,他可能是获奖导师的其中一个学生,是获奖学生的其中一个导师,其获奖学生又培养出获奖的学生,他和获奖导师又是获奖学生的共同导师等等很多种情况,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比较复杂,并且出现较长的代际传承现象。为了简单明了的描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师徒关系,本文将获奖者的正式师徒关系分为简单的链条式关系、辐射式关系、聚焦式关系和树形关系。

1、链条式,是一种长链条式的关系,即师徒相承延续四五代。190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培养的学生瓦尔特・能斯脱1920年获奖,获奖后的能斯脱又培养了美国的罗伯特・密立根,于19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的学生卡尔・安德森于193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然后在安德森的指导下,唐纳德・格拉赛于196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诺贝尔奖师徒五代相继的历史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见图1。纯粹单一的链条并不多见,通常是在一个链条中有多个分枝,这种结构的关系还有待继续研究。

2、辐射式,即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导师培养多位学生得主。约瑟夫・汤姆生共培养了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查尔斯・威耳逊(1927年物理奖)、欧内斯特・卢瑟福(1908化学奖)、欧文・理查森(1928年物理奖)、威廉・亨利・布拉格(1915年物理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物理奖)、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1917年物理奖)和马克斯・玻恩(1954物理奖)。恩利克・费米共培养了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他们是欧文・张伯伦(1959物理奖)、李政道(1957年物理奖)、詹姆斯・雷恩沃特(1975年物理奖)、埃米利奥・G・塞格雷(1959年物理奖)、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88年物理奖)和杨振宁(1957年物理奖)。辐射式在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见图2。

图1 链条式关系 图2 辐射式关系

3、聚焦式。一些研究者认为,现代社会环境的复杂和挑战使单一导师模式显得远远不够。人们有必要考虑寻求更多不同领域的多个人帮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而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Baugh & Scandura,1999)。研究者认为,多个导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视野、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同时担当不同的指导角色,包括角色榜样、职业生涯和情感支持。聚焦式主要是指一个获奖者接受过众多获奖者导师指导,如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德默尔特师从四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导师,分别是1932物理奖沃纳・海森堡1914诺物理奖马克斯・冯・劳厄、1989年诺物理奖沃尔夫冈・保罗和1918年诺物理奖马克斯・普朗克。聚焦式结构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师承关系中很常见,如图3所示。

4、树形。树形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形结构节点之间有分支,并具有层次关系非常类似自然界中的树。诺贝尔奖或者中有一个典型的树形结构,由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斯特拉特作为第一个节点,最长持续了五代,形成了一个树状的网络结构。树形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单一的链式、辐射式和聚焦式结构虽常见但通常包含在树形结构中,如图4。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非正式师徒关系。

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是自发形成的,不受制度束缚的隐性关系,双方没有既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双方的意愿自愿形成的关系,非正式的师徒关系主要发生在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本文将非正式的师徒关系分为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同学关系和同事关系。

1、父子关系。家庭是人生开始的最初一堂课,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不可小觑,家长的文化知识素养和价值取向将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父母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突出的专业知识造诣对子女有耳濡目染的影响,诺贝尔奖获奖者中父母和子女均获奖的共有七对:居里夫妇和女儿伊雷娜居里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劳伦斯・布拉格与父亲威廉・布拉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尼・玻尔和奥格・玻尔,分别于1922年和197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曼内格巴恩和儿子凯・西格巴恩,分别于1927和1981年获奖;J・J・汤姆生和儿子佩吉特・汤姆生分别于1906年和1937年获得物理学奖;奥伊勒父子,分获1929年化学奖、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夫妻关系。在诺贝尔获奖者中,夫妻双方均获奖的共有四对。双方因共同的兴趣和志向结合在一起,双方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在工作和研究中相互启发相互协作,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夫妻获奖者包括: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夫妇在1903年因研究自发放射性衰变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的女儿伊雷娜在1935年因为研究人工放射性,与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卡尔・科里和格蒂・科里夫妇均为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纲达・缪达尔和阿尔瓦・缪达尔夫妇,分别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和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

3、同学关系。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少年时已经表现出惊人的天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大多毕业于名校。名校的背景使得那些具有突出表现的人能够聚集在一起学习和研究,良好的同学关系基础使(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29页)他们更能合作无间。正式师徒关系中的辐射式也是同学关系产生的基础,他们更倾向于拜大师为师,接受先进前沿的教育。诺贝尔获奖者中存在很多同学关系,弗里德曼(1976经济学奖)与斯蒂格勒(1982经济学奖)是同学;米勒(1990经济学奖)和索洛(1987经济学奖)也是大学同学。

4、同事关系。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人身上总有一些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一时期在同一个科研机构或同一个实验室工作,后来共同或各自诺贝尔奖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托宾(1981)与西蒙(1978)和克莱因(1980)是同事;斯蒂格勒与阿罗(1972经济学奖)和索洛(1987经济学奖)在同一个研究机构工作。

三、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诺贝尔奖得主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师徒关系,既包括正式的师徒关系,也包括非正式师徒关系。正式的师徒关系可分为简单的链条式关系、辐射式关系、聚焦式关系和树形关系;非正式的师徒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同学关系和同事关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师徒关系探讨,对职业成功有重要的启示。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师徒关系为“名师出高徒”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表明社会关系网络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显著。Suzanne 和 Sherry(2004)提出在学术生涯中发展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在所有的工作领域中其作用都尤为显著。由社会关系形成的网络资源对个体职业发展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个体能够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成员的职位和地位帮助自己进步与晋升,将社会关系网络成员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个人的社会资本,提升个人在社会和组织的职业竞争力和职业满意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正式师徒关系并不仅仅止于上述四种结构,还存在一种更复杂的网状结构。上述四种结构仅仅是网状结构图中的组成部分。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专业的软件将诺贝尔奖获得者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用网络图的形式更为直观的表现出来。

基金项目: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课题:师徒关系分类及其效应机制探究(项目编号:2012S0814)。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Hunt, D. M., & Michael, C. Mentorship: a care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too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3, 8(3): 475 485.

[2]Kram, K. E. Improving the mentoring process [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85, 39(4): 40 43.

[3]Scandura T A. Mentoring an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7, 51(1): 5869.

[4]Feeney, M. K., & Bozeman, B. Mentoring and network ties [J]. Human Relations, 2008, 61(12): 1651 1676.

第4篇

人类可能获知“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是活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科学怪才“谢耳朵”用高深玄奥的科学界著名“公案”――“薛定谔的猫”,为邻居美女佩妮解释她和莱纳德的恋爱关系,这让普通人听起来完全不知所云。但如果了解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那个导致世界科学思想革命的“猫论”,人们会发现,“谢耳朵”其实反倒是一个比较擅长将抽象的科学理论生活化的人。

那只被关在黑箱子里的猫,它的生死取决于箱子里一个独立原子的状态:如果原子衰变,会引发箱内毒气泄漏,猫死;反之,猫活。薛定谔称,不论是死猫、活猫,还是同时既死又活的猫,都是我薛定谔的猫!

这个在上世纪构想的思想实验,被后人引为解释量子世界的经典。量子理论认为,单个原子的状态其实并非“非此即彼”,或者说,箱子里的原子既衰变又没有衰变,表现为一种概率;对应到猫,则是“既死又活”。这显然违背了人们从日常世界所知的常识――我们知道,一只猫的死活不依赖于我们人类是否看(测量)了它。薛定谔思想实验的本意是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解释:不确定论与测量导致波函数塌缩(就确定论而言,他站在爱因斯坦一边)。这之中隐含了一个问题,宏观世界中猫的死活是由微观粒子的态转化过来的,那么,从微观世界(量子状态)往宏观世界(经典确定状态)演化的过程,是怎样放大出来的呢?

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因为粒子控制研究而获得201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这一消息时认定,两人“开启量子物理学实验新时代的大门,显示不必损毁量子粒子个体,就可以直接观测它们”。这将能给世界带来超快的量子计算机和超准的光钟(其精度将比现有的铯原子钟高百倍);同时,也许终于可以告诉人们:薛定谔的那只猫究竟是死是活。

“获奖”其实也是一个薛定谔猫态

讲座中,张卫平特别提醒公众注意大半个世纪里西方科学界探寻“薛定谔猫”之旅的不懈努力和对实验材料、方法的执著改进,如超导材料的进展导致了实验中“腔”的镜子的改进。他打比方说,对于一个科学家,“获奖”其实也是一个薛定谔猫态,这受到机遇(领域选择、方向、导师)、环境(社会、单位、团队、合作)和心态(兴趣、坚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许多中国人信奉的“唯物”主义,或许会认为研究濒死经历的史都华・哈默洛夫等著名科学家的工作是为不务正业。他特别赞同白岩松谈诺贝尔奖的话:“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对此,褚君浩院士也表示,科学研究必须如竺可桢所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以义则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答一位贵妇人“这有什么用”时的反问:“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来说明科学研究的超功利性和超越时代的开拓性。同时,他也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局限性。据说,经过后来流行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薛定谔原先作出的具有确定性的波函数方程变成了不确定的,薛定谔对此感到非常失望,甚至说:“如果早知道量子力学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我就不该提出‘薛定谔的猫’。”吴以义教授认为,这种对于科学局限性的痛苦也正是人们持续不断探索的动力之一。张卫平认为,虽然迄今为止,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未发现量子力学是不对的,但在更大的宇宙空间里,量子力学也难保不发生问题。

如此系统地面向社会公众“解密”诺贝尔奖,在上海尚属首次,通过解读和互动活动,让公众清晰获悉2012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并使之从科学的层面向社会扩散,让公众从中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科学前沿知识,而且能领略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勇于探索的敬业精神。

(上海市科协供稿)

了解科学发明 体验科学乐趣――重庆科技馆“走近诺贝尔”主题展受青睐

你只需要按动发报机按钮,熟记密码本内容,就能当一回《风声》里的顾小梦,同时还能实现你的科学家梦想……

这是重庆科技馆“走近诺贝尔”主题展中的一个互动场景,该主题展于2012年12月29日正式开展。开展当日,便迎来上千名观众前来体验。其中“维生素家族”“石墨烯”“核反应堆”等展区深受重庆市民的喜爱,展览持续至今,仍然吸引着重庆市民前来参观的热情。

“走近诺贝尔”主题展览主要展示诺贝尔奖的历史、传承,以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及贡献,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让诺贝尔奖这项看似远离普通人的概念更为人熟知,最重要的是,通过优秀的获奖者的科学思维、方法、贡献,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诉求。

“走近诺贝尔”主题展分为3个部分进行展示。首先是序厅里的“诺贝尔奖历史”,采用场景、模型等展示方式,展示诺贝尔奖的由来及其背景,重现诺贝尔本人一生对科学的追求与对人类的贡献。其次是“诺贝尔奖殿堂”(含物理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3个部分),这一部分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诺贝尔奖历史上物理奖、化学奖和生理或医学奖中具有典型性和开创性的获奖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重点展示,以故事化、情景化和互动化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获奖成就及意义,传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三部分是“我与诺奖”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这部分展示诺贝尔奖中的成就与人类自身的切实关系,体现科技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引发观众追寻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足迹去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5篇

诺贝尔对诺贝尔奖的贡献以及实践,非常伟大。他对奖项提供的资金是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笔遗产。他牺牲了自己的家人对奖项进行贡献。

诺贝尔在遗嘱中,点名奖项的颁发及奖金,将遗嘱描绘的有声有色。

诺贝尔的爸爸是被他的炸药炸伤,弟弟被炸死。但是他还是专心研究,把自己做的贡献刻在后人的脑子里。

他在奖项提名了五个奖:物理奖、化学奖、医学奖、物理奖、文学奖、贡献奖并拿出巨额的资金开发这奖项。

诺贝尔遗嘱中提到评选的标准是不受任何影响的,分别由罗林医学院等五个奖项。

诺贝尔没有将资金留给自己,却把资金毫不保留的贡献出来,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四年级:刘锐琪

第6篇

向那些不同寻常的人们致敬,向想象力致敬,向人类好奇的天性致敬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么这个大千世界上有多少事情,能让我们人类先发笑,再思考?

说着说着,“第24届搞笑诺贝尔奖”新闻就来了。单纯看获奖名单,的确很搞笑。比如,医学奖:用腌猪肉治疗流鼻血;物理学奖:当人踩到地上的香蕉皮的时候,鞋底和香蕉皮之间的摩擦力;生物学奖:狗在排便时使自己与地球的磁场相近;北极科学奖:驯鹿对人类以及由人类假扮的北极熊的不同反应;心理学奖:晚睡的人更自恋;艺术奖:当人们观看拙劣的画作时,用激光照射他们的手部测试人们所感受到痛感程度。这些奖项看似搞笑,但仔细研究便可以发现,这些研究都来源于生活,鼓励的是研究者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因为这两点是创新发明的“基因”和“药引子”,许多发明就是在这些看起来搞笑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

继2010年广东昆虫研究所张礼标获得搞笑生物学奖后,北京交通大学刘建刚等华人学者此次获得神经学奖。他们的研究是“当人们在烤面包里看到耶稣基督的脸的时候,大脑内会有何种反应”。

“搞笑诺贝尔奖”始于1991年,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设立主旨是告诉大家,科学是严肃的,但是欣赏科学的方式却不一定严肃,在于鼓励人类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科学方法进行“乍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而且,其评委中有很多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并且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既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科学家。“搞笑诺贝尔奖”只是看似不靠谱,实际上既富含科学家们的汗水,又富有他们的智慧。如法新社报道,“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均为严肃的科学家,不过,人们通常认为他们的研究很搞笑。

媒体评点:“搞笑诺贝尔奖”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它首先肯定了研究无疆界,也不应被现实的功利主义所左右,而是应根植于人类对新知的渴望。对于出于求知目的,怀有科学态度的研究或发明,无论多么不体面,多么琐碎,都应予鼓励;颁给搞笑诺贝尔奖有助于公众认识它们的价值,反抗功利主义对真正科学精神的侵蚀。它提醒我们的是:不仅要知道笑,更要深入思考为什么笑。它也在告诉我们:做科学的态度要认真,但心情可以很快乐。(邱方哲《新京报》)

话题拓展:科学精神;向想象力致敬;学术研究不能媚众;大道与小径;研究无;有用与无用;不要忽视孩子好奇的天性;反抗功利主义……

(资料来源:中国网、新浪科技、《新北报》等)

第7篇

提倡非暴力民主的昂山素季在1990年赢得缅甸的选举,但在选举票数统计出来之前,她就被军政当权者软禁起来,直到2012年被获准出境。在软禁期间,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不懈的努力为缅甸以及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个榜样。

9. 赫尔曼·约瑟夫·穆勒(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穆勒通过果蝇实验推断出辐射能够造成人体的基因变异。他的发现以及日本广岛发现的辐射造成人体变异的实例让人们了解到应当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核能。

8. 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了脱氧核糖苷酸的分子结构,并且确认了它们在传递生命信息方面的作用。这样的发现让遗传学上升到分子层级,改变了今后遗传学的发展方向。

7. 马丁·路德·金(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

马丁·路德·金不仅提倡人人平等,同样也反对暴力,坚持以集会、演说等方式来为黑人和其他种族争取权益。在1968年被刺杀前,他行程600多万英里,发表过2500多次有关种族平等的演说。他的举动使其成为最年轻的诺奖获奖者。

6. 伊万·巴甫洛夫(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通过狗和铃铛的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为心理学和行为学打开了新的一扇门,改变了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认知。现在,“条件反射”已经成为现代认知学的一个基本符号。

5. 特蕾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在去世之前,特蕾莎修女为慈善事业工作了40年,被称为慈善的代名词。她于1950年创立的“仁爱修女传教会”现在已经在13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部,有数千名修女致力于帮助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饱受战争、饥饿及其他灾难折磨的难民。

4. 弗莱明、柴恩和弗洛里(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人无意中发现了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让抗生素正式进入人类的生活,让人们能够战胜肺结核、坏疽等病菌。另外,二战期间,青霉素拯救了数万伤者的性命。

3. 国际红十字会(1917、1944和1963年诺贝尔和平奖)

红十字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致力于让参战国遵循《日内瓦公约》。志愿者定期检查战俘营的条件,努力让战俘与家人取得联系,让人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而现在,任何在人为或自然灾害中受难的人都能通过红十字会得到其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2. 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而是整个宇宙。他证明了光是由粒子组成的,为光电管的诞生铺好了道路。而他有关E=mc2以及相对论的研究拓宽了人们的思路,使人们勇于尝试以前不敢尝试的东西。核能、黑洞、时光隧道等激励着人们向更高层次的科学境界前进。

第8篇

说说诺贝尔奖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这是谁说的话呢,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莫言。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距今已近111年了,它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基金放于低风险的投资,以其每年的利润和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项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组织。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今天,111年后的今天,站在领奖台上,夺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史无前例的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获得这么大的荣耀,莫言并没有骄傲自满,他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个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没有意思了。”

通过莫言的事,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努力,用心,便可以创造奇迹,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争光,为家人争光,为祖国争光,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初二:何萱轩

第9篇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高锟(美籍华人)、美国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获奖原因是,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博伊尔和史密斯的贡献在于发明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把人类带到了全民数码影像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用影像记录每一瞬间。

三位物理奖获得者都是因为技术应用而获奖的,他们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更好更丰富多彩。但这一奖项也让人吃惊,正如高锟所言,“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诺贝尔奖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

高锟先生所说的应用科学成就就是技术。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年来,诺贝尔奖大部分是奖励科学研究的项目,而颁发给技术研究的远远少于科学项目。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科学是认识自然和事物,包括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技术则是利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类越来越舒适和高水平的生活。

通俗地说,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说明世界和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做什么和怎么做,并且是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根据科学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二是根据人类的需求,当然还有其他生物的需求,如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

虽然有区别,但科学与技术也是相互关联的。科学是本元,技术是二元:科学是第一推动力,技术是亚推动力;科学是隐性的,而技术是显性的。正因为这种关系,诺贝尔奖把奖项更多地授予科学。因为,没有科学之母。就不会有后来的技术应用。

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也并非只是本元和衍生的关系,还有技术促进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例如,没有X射线衍射技术,我们就不可能认识到DNA是双螺旋结构;如果没有加速器技术,就不能发现包括重子、介子、轻子和各种共振态粒子在内的几百种粒子。高锟先生的感言其实道出了诺贝尔奖颁奖内容的一种表面失衡,但实质上是平衡的状况。只有科学和基础的研究成果增多。才有后来的技术应用的成果。

今天,高锟等人的技术应用成果获奖表明,尽管诺贝尔奖主要是把奖项授予科学,但对于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巨大贡献也是不会忽略的。而且,诺贝尔奖还会继续在科学与技术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文章代码:2101)

第10篇

10月6日凌晨3时,睡梦中的黄美芸被一阵铃声惊醒。对方希望直接和高锟通话,但因高锟患有老年痴呆症,高太说丈夫睡熟了不能接电话,并问对方“你是谁”。经双方确认身份后,对方才告知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致电通知高锟,他获得了今年诺贝尔奖。

“啊?”黄美芸回忆说:“我惊呆了。我彻底无语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问我(丈夫获奖)感受如何,我也只会说我说不出话。”放下电话,黄美芸连忙把高锟从睡梦中摇醒。“我问他:‘诺贝尔奖你知道吧?’他说:‘嗯。那是世界性的大奖。得诺贝尔奖是件大事,很高的荣誉。’”

“给你的。”高太说。

“我?”这回轮到高锟惊讶了。

在稍后的文字回应中,高锟说:“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诺贝尔奖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过去40年,光纤大大促进了资讯世界的发展及进步;亦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于瞬间传到千里。”

犹如车轮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交通运输,光纤虽细如发丝,却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无论何时,这份荣誉高锟教授实至名归。

现年76岁的高锟(Charles Kuen Kao)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之后第七位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也是首位以应用物理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双重国籍

1933年,高锟出生于上海一户典型的高知家庭。父亲高君湘是留美返沪的大律师,祖父高吹万是清末民初时期南社著名文人,堂叔父高君平为知名天文学家。

高锟入学前,父亲聘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读四书五经。10岁,高锟就读世界学校(今日的国际学校),需要读中文之外,也要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

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尝试自制炸弹。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途人。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高家举家迁往香港,这是高锟人生首个转折点。使高锟得以心无旁骛地继续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为他今后的非凡成就奠定了基础。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帝国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1957年,高锟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师。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正是在这段时期,高锟教授成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

伟大的发现

从一九六三年开始,高锟就著手对玻璃纤维进行理论和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设想利用一种玻璃纤维传送激光脉冲以代替用金属电缆输出电脉冲的通讯方法。1966年7月,33岁的高锟登上了人生的第一座高峰,其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发表于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学报,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光纤通讯诞生日。

在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无杂质的玻璃,而行为及思想常常出人意料的高锟却坚信自己的理论,他像传道一样到处推销他的信念,他远赴日本、德国,甚至美国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对于自己相信的东西,他很固执。在他的努力推动下,1971年,世界上第一条1公里长的光纤问世,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也在1981年启用。短短几十年间,光纤网络已遍布全球,并以每小时增加数千公里的速度扩展,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纤网络使数据传输可在弹指间完成。如今的手机通讯、国际电话、有线电视以及互联网传输运作,都拜光纤之赐。

由于他取得的成果,有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宽带互联网,为全球各地的办事处和家居提供数据。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得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

10月6日,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时,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如此形容高锟在光学通讯上取得的开创性成就:“令文字、音乐、影像和影片在一瞬间传到世界各地”。

得知高锟获诺贝尔奖后,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激动地说:“作为香港之子,也是举世知名的‘光纤之父’,高锟教授是真正的科学巨人。他的伟大发明,标志着通讯革命的晨曦。光纤,改变了全球通讯的面貌。”

给太太的金婚礼物

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高锟献给太太的“金婚”礼物――世上,没有几个人能拿出这样的礼物。

2008年高锟身患阿兹海默症后,黄美芸承担了他所有的起居生活,并成为他事业上最为重要的伙伴之一。只要一有机会,高锟就对太太赞不绝口。“你看我每次讲座的电脑程序及幻灯片都是我太太帮我准备和设计好的;对我的演讲很有帮助。记得我在一九六六年宣读论文时的电脑幻灯片也是太太帮我做的。”

高锟大学毕业进入标准电话电报公司后,就与黄美芸相识。在几乎清一色的白人同事中发现一副东方脸孔,让高锟觉得很亲切,他很想上前和黄打招呼,又一直犹豫不决。几天后,才鼓足勇气上去自我介绍。

“冰山破开,我们相遇了。”高锟在其自传第一章《邂逅》中写道。两人的友情发展很快。当有一次高锟强烈反对她搭同事的摩托车时,他明白自己已坠入爱河。

“我说:‘你没有戴头盔,坐在摩托车后座,太危险了。’我相信我是看不过她搂着那小伙子,好像很亲热的样子。”高锟写道。

结婚前,黄美芸提出要做一个试验:大家分开半年,不见面,看彼此是否还互相挂念。高锟强烈反对:“实验室应该做实验,婚姻的实验不能做,我不需要做。”

之后,两人的结合又遭到黄母的反对。按中国习俗,兄长须先成家妹妹才能出嫁,但那时,黄美芸哥哥仍独身,甚至连女朋友的影儿也没有。最后,高锟与黄美芸选择私奔――秘密结婚。

“踏遍天涯觅知音,杳然我独踽踽行,青春结伴好还乡。电影《八十日环游世界》主题曲,正道出了我们婚姻之路的历程。”多年后,高锟在自传中深情总结。

据香港《明报》报道,刚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因患上老人痴呆症,已经忘了自己毕生研究、造福世人的光纤科技,其妻黄美芸也形容患病后的丈夫“不再是以前那个人”。

第11篇

搞笑诺贝尔奖每年抢在诺贝尔奖公布前一周颁奖,鼓励人类在科学、医学及其他领域,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科学研究人性和有趣的一面。

搞笑诺贝尔奖创立于1991年。旨在选出乍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每年有10个领域的研究获奖,包括传统诺贝尔奖的5个领域:物理、化学、医学、文学与和平,再加上公共卫生、数学、生物、经济和其他学科。

搞笑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题目通常五光十色,十分荒诞离奇,乍看之下得奖似乎并不光彩。但《荒诞年鉴》总编辑Marc Abrahams表示,如果得奖人觉得受辱,他们会撤销提名。但事实上多数获奖者都相当兴奋,主办单位还会请来正牌诺贝尔奖得主担任评审委员并且亲自颁奖。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曼就获邀出席。

多数得奖者相当认同搞笑诺贝尔奖,觉得是种另类的荣誉,虽然没有奖金,而且要自付旅费,不过每年大部分得奖人仍会亲自出席,以便从正牌诺贝尔奖得主手中领奖。

搞笑诺贝尔奖已是第,以“风险”为年度主题。得奖名单还很符合时势,可看见金融海啸的影子。例如经济学奖颁给冰岛四间破产银行的主管,得奖理由是他们证实如何让小银行变成大银行,反之亦然,并证实同样的事也可发生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上。

数学奖得主是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Gideon Gono及该银行,因为他们的决定,令津巴布韦钞票面额小至1分,大到100兆都有。

和平奖得主是瑞士伯恩大学的病理学家Stephan BoHiger、Steffen Ross、Lars Oesterhelweg、Michael Thali、BeatKneubuehl,他们证实空啤酒瓶比满啤酒瓶更具杀伤力,威力不下于七种武器之首。Stephan Bolliger表示,获得搞笑诺贝尔奖虽然并不是他学术成就上的巅峰,不过他认为那是专业生涯中最有趣或难忘的时刻之一。他与许多搞笑诺贝尔奖的得主一样,强调他们的研究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因为那样的发现将会有助法庭判断酒瓶可以对头颅造成多严重的伤害。他们进行研究时,并未真的打烂人头,而是用钢球击在装有500毫升的啤酒瓶上。Stephan Boniger指出,相较于满装的啤酒瓶,空酒瓶更坚固。不过,尽管空酒瓶充作攻击武器的效果更好,但无论空的还是满的,啤酒瓶都可能打破头颅。

有鉴于目前全球都受到恐怖袭击的威胁,公共卫生奖特别颁给美国芝加哥的ElenaBodnar、Raphael Lee及Sandra Marijan。他们发明的防毒面具胸罩。可以在危急时拆开当两个防毒面具用,不但可以在毒气中逃过一劫,还可以救回一个亲友。它虽然有点像无聊发明,但它的发明初衷却是来自苏联彻诺比核电厂爆炸的惨剧。旅居芝加哥的乌克兰医生Elena Bodnar指出,1986年许多乌克兰人因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而患上癌症。以研究这场灾难而展开医学生涯的ElenaBodnar想到,要是当时有廉价而又可随身携带的防毒面具,他们的健康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伤害。她强调,这种事一定要随时随地准备好,而基本上每个女性都戴胸罩,女性胸罩无论罩杯大小,大致上都足以覆盖口鼻。这款产品已经申请专利,外观与一般胸罩一样美观。

兽医学奖落在英国纽卡斯特大学的Catherine Douglas和Peter Rowhnson手中。他们发现,被主人命名的乳牛产奶多于无名的乳牛,因为主人的爱心的确可以刺激牛的乳汁分泌。他们在研究中善待一群乳牛,包括轻拍、梳毛与命名,但对另一群乳牛则保持距离。他们发现备受呵护的乳牛在挤奶时较不会踢蹄,产奶量也多了几升。或许一头牛因而增产的奶不多,但若一大群牛每头都生产报恩奶,主人的收入的增加可能会相当可观。他们解释,当人类对动物友善,它们就会给予回报。

文学奖颁给了爱尔兰警察,因为他们开了50多张超速罚单给PrawoJazdy。在波兰文中Prawo Jazdy意为驾照,而爱尔兰警察错把一位违规驾驶重犯的驾照波兰文Prawo Jazdy当成了人名,有50多张罚单全部开给了驾照。

美国加州男子Donald Unger用进行了60多年的亲身实验荣获医学奖,他喜欢扳手指关节,咔咔的声音让他产生莫名。不过在实验中,他也加入了对照组――他只扳左手,不扳右手。扳了60多年手指的他,证明了“经常扳手指关节,容易得关节炎”的说法其实是以讹传讹的。

生物学奖得主中包括两名华人,他们分别是日本北里大学研究生宋国富及张光磊,他们与另一名得主北里大学名誉教授田口文章因证明熊猫粪便中的细菌,有助减少九成的厨余而获奖。熊猫要消化大量的竹子,肠道内有分解竹子的特殊细菌,这些分解能力特强的细菌可成功将九成的厨余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田口文章在颁奖致词时幽了熊猫一默,说熊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但没想到排放出的粪便多得让人难以想象。

第12篇

入选“搞笑”版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与其他学术奖不同,另类诺贝尔奖得主不会拿到任何奖金,得不到各方赞誉,更不可能使科学出现革命性进步,但是所有获奖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过。

按照传统,观众会在颁奖典礼上向讲台抛纸飞机。11年来,典礼结束后现场都由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负责打扫。尽管罗伊・格劳伯2005年获得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他仍然坚守职责。

为了与正式的诺贝尔奖“分庭抗礼”,“搞笑”版颁奖常在前者之前一周举行。获奖者自费到场领奖,奖品是由廉价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4个星期内就会“土崩瓦解”,但颁奖者却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奖获奖者。

搞笑诺贝尔奖每年一次;其奖项既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和平、经济、文学等固定奖项,也包括公共卫生、考古、营养学等随机奖项。“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奖者是由《不太可能的研究之实录》的编辑们、科学家们(其中还包括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记者们和来自多个国家的各个领域的精英们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选出的。

【物理学奖】当人踩到香蕉皮时

鞋底与香蕉皮间的摩擦力

一屁股摔倒在地似乎是一种永恒的笑柄,然而日本东京北里大学的Kiyoshi Mabuchi教授与同事们却指出,事实上香蕉皮的摩擦系数迄今仍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他们收集了香蕉皮、皮鞋、油毡布和木地板的样品,并设置一系列传感器来测量在正常步速下的摩擦状况。

将鞋底紧紧压在香蕉皮上会导致香蕉皮内的水分被挤压出来,这会形成一层层,而香蕉皮中的囊泡多糖凝胶(polysaccharide follicular gel)可能是其罪魁祸首,导致你的脚以偏离垂直方向大于3.8度的角度滑动。因为此项研究,该研究组获得了2014年度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发现,如果将香蕉皮换成苹果皮,摩擦系数会上升大约60%。

【神经科学奖】烤面包上的耶稣

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人们在一些平常的物品中看到人脸的形状?这并非发疯,而是有着科学的名称,那就是所谓“人脸空想性错视”(Face pareidolia)。这种现象让人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人的身影,在火星上看到了神秘的人脸,在一片土豆片上看到猫王。但这种现象的原因则仍然未知。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康教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因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赢得了2014年度搞笑诺贝尔神经科学奖。他们向一组志愿者展示一系列完全随机的图像,但告诉他们这其中有一半的图像中隐藏有人脸图形。这样的结果是这些志愿者认为向他们展示的图像中有37%的确含有人脸。随后进行的大脑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FFA)区域出现了活动,这是负责面部识别的大脑区域。研究组随后以《在烤面包中看到耶稣基督:人脸空想性错视的神经与行为学研究》为题发表了研究论文。

【公共卫生奖】养猫是否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威胁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大卫・汉诺威(David Hanauer)教授对电子医疗档案进行检索,搜寻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奇特联系。

他发现,在曾经被猫咬过的750名患者中,有高达41%的人患有抑郁症,并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打算养一只猫。他说:“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我们搜寻任何有趣的线索,而这看起来似乎存在某种奇特的联系。”

在全部130万患者中,抑郁症患者仅占大约9%,而被狗咬过的病患中,这一比例则为29%。是否抑郁症患者会更倾向于养猫,还是养猫会导致抑郁症?汉诺威表示:“相比解答问题,我们的论文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雅罗斯拉夫・弗莱格(Jaroslav Flegr)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捷克军队的新兵中,那些感染了弓形虫的人,他们在智力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方面的表现都会变得更低。弓形虫是猫身上的一种寄生虫。他们同时还提出这种寄生虫的感染可能与人罹患精神分裂症有关。

【生物学奖】狗便便时能感知磁场

获得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的是位于布拉格的捷克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弗拉斯蒂米尔・哈特(Vlastimil Hart)和他的同事们。他们的研究内容是探究狗是否会像牛、鹿、红狐狸那样将自己的身体与磁力线平行。他们解释说,要在狗狗完全放松状态下进行观察,这样获得的大量数据才会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两年时间对37个品种70只狗狗的观察显示,狗狗们的确喜欢将它们的身体调整到与南北磁力线一致的方向。

在实验中还发现,一只雄性波尔瑞(Borzoi,一种俄国狼犬)在被观察到的5 582次排尿中有2 478次调整了自己的身置。我们不知道这是由于该狗的精神健康问题所致,还是的确受到磁场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发表于《动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Zoology)。在文章最后科学家十分担心地写下这句话:“这项研究迫使生物学家不得不重新认真考虑磁暴可能对生物组织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奖】晚睡的人更加自我欣赏

英国人艾米・琼斯(Amy Jones)与他人一同分享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奖,但她并没有出现在颁奖现场,因为去往波士顿的飞机票太贵了。她与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的明娜・里昂(Minna Lyons)合作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更易具有自恋、控制欲和心理变态的倾向。琼斯说:“说实话,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奖项,这太不可思议了,没有人会比我更为吃惊!”

有自恋、控制欲和心理变态特征的人群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非常好,他们拥有理想的工作和更多。琼斯说:“心理病态性格的人往往有两种,其中成功的一种供职于公司高层,掌管整个公司,财富数以百万;而不成功的那些则会最终出现在监狱里。”她的这项研究在去年发表于《个性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

【营养学奖】使用婴儿粪便中的细菌来制作高质量的香肠

营养学奖授予一组西班牙科学家。该研究组致力于寻找某种益生菌,它们应当可以发酵香肠,同时也可以在人体酸性的消化系统环境下幸存――就像人类粪便中的细菌。于是她们将注意力转向用过的尿布:她们采集了6个月以下的健康宝宝尿布上的细菌样品。最后她们利用这些细菌发酵,制作了类似地中海发酵香肠的食物,叫作“fuet”。其中的发酵菌便来自婴儿的粪便。

【北极科学奖】驯鹿对人类以及

由人类假扮的北极熊的不同反应

挪威的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了搞笑北极科学奖。在他们发表于2012年的研究论文中,这些科学家们写道:“由于在斯瓦尔巴群岛野外工作期间观察到斯瓦尔巴驯鹿与北极熊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决定研究驯鹿对于北极熊的反应距离有多远。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测试,其中包括由人假扮的北极熊。”为了弄清楚驯鹿究竟有多么害怕,科学家记录一个披上深色登山服的人靠近驯鹿的反应,然后再假扮成北极熊再次靠近。驯鹿看到由人假扮的北极熊后狂奔的距离是看到人的两倍以上。那么结果呢?研究组写道:“我们发现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者和猎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