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5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怀念母亲季羡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读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后,我的内心有了无限的感慨……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季羡林爷爷6岁离开生母,在就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弃养。在这期间季羡林爷爷只回过两次故乡,都是奔丧,只待了几天。因此,季羡林爷爷抱终天之恨,悔恨自己没能尽孝。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即使满嘴都是“孝、孝、孝”字,却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真正做到孝其实并不难,哪怕只是在母亲感冒时为她送上一杯糖浆水,在她下班时为她送上一杯浓浓的热茶,在她忧虑时去安慰安慰她……这些都是孝顺的表现。可是,即使只是这些,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季羡林爷爷还在文章中提到过,他在离开自己的故乡——中国,留学在哥廷根时,想念中国的念头就不断地涌上心头。有时想念中国的念头强烈起来后,留在国外的念头竟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有的人就跟季羡林爷爷恰恰相反:他出国旅游时,在国外吃好喝好,竟把祖国忘得一干二净。当他回国时,还是恋恋不舍;还有甚者(即有条件的人),还在国外定居了!这时,我真想问他们一句话:“你们平时满口的爱国都哪儿去了?”
我想,生活中的“孝”、“爱国”不是只喊口号就能喊出来的,实际行动或许比口号更有意义。
文 章来源 作文库
思潮起伏。
思潮起伏,汉语成语,意思是思想活动极频繁。出处王宗仁《夜明星》:"我睡不着,走出帐篷,站在一个土坡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夜明星,思潮起伏。"六年级上册第6课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中也有此词:"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暑假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独自一人在外的感受…
暑假的一个月我是在姐姐家度过的,想想以前,在别人家里呆一天,我就哭得稀里哗啦,现在能与妈妈分别一个月了,还真感觉自己长大了。
那天,去姐姐家是我一个人去的,我才12岁,就自己一人去远在慈溪的姐姐家,顿时全身一股自豪感。到了车站,我买了票就独自坐上车,到慈溪只要一个小时,但我觉得十分漫长。终于,车到站了。这是天已?。?墒俏一姑坏浇憬慵遥?液芎ε?hellip;
我独自走在马路上,寒风吹过,身上感到一丝寒意,我的眼中早已有了泪珠,我真想大哭一顿,我好想妈妈……
我还在走着后悔的感觉太强烈了!这时,我想到了季羡林,他,对祖国和母亲的怀念,他在欧洲11年了思念祖国和母亲也11年了,而我,才刚刚一人来这,就那么思念母亲和家。思念是个魔鬼,时刻叫我去想他…
我想着想着泪水模糊了视线,这时我抬头一看,姐姐家到了,然而伴随我的人就是那个魔鬼—思念。
六年级:余洋
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阅读主体——学生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势必流于形式、点缀或猎奇。当然阅读客体——文本的品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同类题材处拓展。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后,学生陶醉于桂林山水展现出的美,非常想了解桂林其它景物特点和祖国名山大川的特点,于是明确课后开展“名山大川”为内容的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
在同体裁处拓展。《新型玻璃》等一系列儿童科普文章,都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一系列科普类的文章与此结构以及写作办法都比较相似,组织学生运用阅读科普文章的办法来阅读这些文章,能使学生在运用中切实掌握这种读书的本领,以后就可以更快、更好地阅读类似的文章。
在有关背景处拓展。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的学习,学生对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是较为零碎,很不全面的。为此,教师确定拓展阅读的方向是“伟人”,想了解哪些内容,便是本次阅读的相关主题了。
在文章作者处拓展。对一些名家写的文章可采用此法,如学习了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后,阅读方向便是读一些季羡林先生写的其他文章,如《怀念母亲》《红》等一些写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从而更能了解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授予课外阅读方法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光有兴趣而毫无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书海中“潇洒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常有家长反映:老师,我给孩子买了许多书,而他也都喜欢看,可怎么就没觉得他各方面能力有提高呢?我想问题大多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授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从书中汲取所需的营养。
指导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指导速读。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目前许多学生将读书笔记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我想我们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就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重视课外积累
广读博取,摘录摘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的作用与效果。因此,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的量,因为只有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提高。但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书读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不一定记得住,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养成摘录摘抄的习惯,把好的东西写下来。
常常的是擦肩而过,就像我们时时错过末班车。
――题记
总是在春天的时候悄悄遗憾因躲避冬风的呼啸,而错过了晶莹的雪花;总是在天明的瞬间深深后悔不够坚定的决心,而错过了流星绽放天际的绚烂;总是等到头发发白之际才不住感伤年华的逝去,错过了青春躁动的疯狂。等,成了一种空洞,任谁也填不满的错过……
人生一路,就像在捡贝壳,既然走过,就别错过。
等到了以后,我们也错过。年少的我们,总以长大为借口,殊不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岁月荏苒,母亲的手背不再白嫩,父亲的眼角不再光滑。当生命的花朵开始凋谢,等的人才禁不住流泪,倘若早一点珍惜,又何以时刻鞭打自己的心灵,去告祭那逝去的亲情?季羡林老先生曾追悔自己的过错,带着母亲沉重的灵魂,在故土流下一行清泪。“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杨乞用一生,还给了父母的恩重如山,他勿需忍受内心煎熬的愧疚。还记否,广告中那个5岁的小男孩,端着一盆水,溅了自己一身,却无比真诚的说“妈妈,我也要给你洗脚。”在未完成的这段亲情故事里,一次次的以后,只会忍不住一次次的怀念,竟比失去还难受。于是,等,终究错过。
下着毛毛雨的午后,一个人傻傻地等在车棚,假如你期待过,就别错过雨中那支属于你的伞。
等到了花谢,我们也错过。最是那情字不落心头,亦伤了真真切切付出的那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你可知,他们为了自由,头破血流撞击世俗的围墙;你应知,他们为了相守,宁可翩翩化蝶,终生相伴。只是,芳华落尽,还有谁可细细倾听“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不过是,梨花带雨的人儿守着那份执着,不甘心坦露痴情,等望他的归来,终究是君做了别人的新郎,她却落得焚稿而逝的谢幕。日夜折磨自己,守到了寂寞,哪人能懂宝玉“梦同谁诉离愁恨,千古情人独我知”的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随。刘,焦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声声啼醒了每个路过的有心人。倘若人间无缘执子之手,何不在南山下,双双依偎成那折煞世人的鸳鸯?尽管结局一样凄美,焦仲卿的死相随,终在等过,却无错过,花未谢,心相连。唯美的场景,不全在童话。只不过,有的人没有用心去体会。他日的相知,相许,用一言等字去赌芳龄,太天真。所以,等,已经错过。
时间从指缝间一丝不漏的走掉,滴滴真挚的情意烙在心底,等时间的不回头,才惊觉自己抓住的,如同细沙,摊在手里,远远不够。等到了那一天,早已是物是人非,锈迹斑斑。老屋的钥匙开不了对亲情的眷恋,对友情的不舍,对爱情的期盼。只恨,悔不当初。如此,珍惜吧,去追逐眷恋,去留住不舍,去绑住期盼。哪怕一丝的希望,也别错过。
早点的闹钟拼命狂叫,懒在被窝里等下一分钟。当末班公车“扑扑”尾气走人,似在笑等车人,如此擦肩而过。
等,于是,等到了错过。
(指导教师 黄丽辉)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通俗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文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掌握阅读中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在同类综合比较中,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掌握这一组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构建出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选择同一主题,密切联系群文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同一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理解,促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学生通过这一类群文的阅读就会在比较中形成统一的认识,促进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实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刻理解并举一反三。教师在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文章后,让学生通过概括、分析、归纳、整合形成自己的理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第二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群文阅读。这部分主要包含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几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篇文章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学生会在思考和比较中发现:《詹天佑》是通过这位爱国工程师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怀念母亲》表达了季羡林先生思念母亲和祖国的情感;《彩色的翅膀》通过昆虫和瓜果蔬菜的关系折射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的高尚品格及爱国情感;《中华少年》通过祖国的丰富资源、灿烂文化等方面表达了中华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几篇文章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教材中的文章本身就适合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爱国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归纳和综合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
二、构建同一体裁,群文结构相似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给学生选择同一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可以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促进学生了解写作文体。如果是人物介绍就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人物,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不同人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果是说明文就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后掌握了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六年级上第六组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诗《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等等,学生对他们进行了群文阅读后一定会了解诗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对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三、深化问题模式,综合群文内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有效的问题设置会促进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问题会让学生把群文共性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地质疑和解惑。教师有效的问题把群文的共性进行了提炼,促进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本质和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展现了群文阅读的功效。例如在对《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几篇文章分别从什么方面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会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五彩缤纷。问题就像是“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思维的发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渗透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不仅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内容和阅读主题,更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归纳,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新课改也强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采用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和思考自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对群文进行横向的比较和分析,提取信息,整合知识,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群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对多篇文章的综合归纳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谈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2.08
阅读彦林同志的散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为他独特的发现、细致的描写所折服,还为他包含深情、富有深度的议论所感动。我一直认为,彦林同志是一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人作家,他的写作具有文本意义,正如石英先生所说“在当前庞大的散文产出中看到不少的类型化、‘公众模式化’作品比比皆是的势头下,我又实在不能不对有特色、风格显明的可贵表现表示由衷的赞叹。而彦林同志的这些以写乡情生活为主的散文作品是当前应当受到欢呼的突出典型之一。”我始终认为散文界对彦林同志的研究重视不够,这也许与他低调的为人为文风格有关。
彦林同志的散文,以八百里沂蒙为背景,展示了沂蒙山的沧桑、博大、深沉、厚重。他笔下汩汩流出的是山村、小河、老树、乡路、炊烟、庄稼,同时用厚重的笔墨深沉描述了父老乡亲们的勤劳、朴实、善良、憨厚、坚韧,故乡情如山泉喷涌而出,对亲人的爱跃然纸上。彦林同志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情,对于我是那样熟悉,他的那个小山村仿佛就是我的那个小山村,他的父老乡亲仿佛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其实,如群星一样散落在沂蒙山深处的每个村庄都是相似的,他们血脉相连,就像一根长藤上结出的同一墩地瓜。
沂蒙山是彦林同志灵魂的家园,是他精神的根,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绝大多数诗文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发出来的。故乡是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根!小到一草木、一捧土、一片叶、一块石头、一粒虫鸣、一声犬吠……都令作者低吟长叹、魂牵梦绕。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她永远是作者精神的王国,故乡的太阳永远照耀在他的头顶,温暖着他生命历程;故乡的明月永远滋润着他的诗心,让他不断收获着饱满诚实的美文。
彦林同志的散文,没有长篇的议论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更少见动辙上万字的鸿篇巨制,大都精练、隽永,但让人爱不适手,读起来绵远悠长,如饮一壶老酒,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乡情浓郁、感情真挚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莫泊桑说,爱自己的父母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彦林同志的文章中,充满了对父母、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爱得深沉而刻骨铭心,处处体现着对父母养育和教诲的感恩。通过《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凝望娘满头的白发》《煤油灯》《回家过年》《布鞋》等文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母亲:她朴实、勤劳、娴慧、善良,心怀大爱。这就是彦林同志的母亲,她是沂蒙山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文章许多描写母亲的细节,比如煤油灯下母亲的身影、送儿远行母亲脸上的泪痕、做衣做鞋的母亲手指上的血滴等,都深深感染着我们。尤其读到“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多吃几口,恨不得把好吃的东西全都塞进我们肚子里。”(《回家吃顿娘做的饭》)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湿润了,也对季羡林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天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所以,彦林同志才发出这样幸福的感叹:“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写到这里,我向天下的游子们呼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吧!
彦林同志在《父爱》中写道:“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包括平民百姓,歌颂母亲的多,歌颂父亲的少……这不知是观念问题,还是缘于父亲情感厚重、不善言表?”读过许多写父爱的文章,但像彦林同志这样尖锐提出这个问题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觉心里一震。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对子女的爱不会像母爱一样细腻缠绵如水,但藏在威严深处、不善言表的那份爱,一点也不逊于母爱。不信,请读读《家训》《祖孙四代求学梦》《父爱》等文章,无论是父亲坐12马力拖拉机冒严寒去城里给儿子送煎饼、鸡蛋、散发体温的五十元钱,还是悄悄为帮儿子割麦子,哪一个情节不打动儿女的心弦?当年,我在《山东文学》上读到《家训》这篇文章时,心潮起伏,彦林同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为此,我还写了一点感想寄给了《山东文学》。今天再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彦林同志的父亲是位老实巴交、憨厚地道的农民,他说出的话不是大道理但又句句是大道理,“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就是一口气。”这样的话语土坷垃一样土,掉到地上却砸个坑,大实话就是大真理,这不仅是对子女教诲,更是对他们的期盼和深沉的爱。正如彦林同志感悟到的:“真正理解父爱的深沉凝重,需要岁月的凝聚,需要细心的品味和琢磨。”(《父爱》)
观察细腻,语言具有诗意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章不讲究语言的锤练,就显得粗糙而失去感染力。彦林同志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散文中处处散发诗意之美。读他的文章,像畅游在野花盛开的山野,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无法不被他富有感染力、精彩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所感染。他写春雨后的山野,“细腻柔婉的春雨过后,几朵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密密匝匝的花草探出尖尖的脑袋,青春的希望陡然钻破残雪覆盖的土层。”(《聆听春天的脚步》)鲜活、生动、形象。写春雨,“雨滴的声音,若禅音悠长,涤尽风尘,溅起清香。”好一个溅起尘香!春雨是什么味道,也许只有诗人知道。“看雨,会萌生一种冲动;听雨,能回味一种浪漫;品雨,会是一种人生解脱。”作者的灵魂与春雨发生共鸣,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写故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像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又宛若华丽的绿绸缎,月亮在河水中荡漾,在波浪上跳动。”(《故乡那弯弯的小河》)动静结合,美丽如画。再看他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简直就是诗,整篇文章由春景、春雨、春晚等几幅画组成,既写了春天景物的变化,又写了春雨的朦胧,春晚的幽静,读这样的句子“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静的梦乡里去了。”这样的山村夜景多么令人向往。当下一些散文,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意提炼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陈谷子烂芝麻,是素材的无序堆积,读起来索然无味;也有的有筋无血肉,硬梆梆的硌牙。语言的功夫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作家的造诣和层次。彦林同志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三十年不懈锤炼的结果。
生动准确的语言,靠凭空的想像是写不出来了,而是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根基和非凡的观察能力。看看彦林同志写炊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如果炊烟的颜色是清淡的白色,那说明灶里的柴是干燥易燃的。假若是浓浓的黑色,那或者是绿草太多了,或者是柴草太潮湿;如果股股浓浓的又黑又白的烟涌出,那肯定是刚起灶,母亲刚把柴火点着;如果烟口出现的是连续不断且透明的烟,肯定是锅里的饭菜正在闷炖的时候;如果炊烟只剩下那么一小丝轻薄的样子,那肯定是饭菜已出锅了。”我看到这段文字后,会心一笑,如果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不会写出这种变化;即使生活在农村,不注意细微观察,也写不出。善于捕捉生活细节部分,是一个作家深厚功力的体现。
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散发人性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三个显著特点。好的作品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的发现、感悟、思考,具有促人思索、教人向善之功效。彦林同志的散文不是板着面空干巴巴说理,而是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把叙事、描写、抒情、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顺畅自然地把“我”摆进文章中,打上“我”的烙印,而别人不可重复,作品就有了特色和独立性,这不是一般的功夫,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风雨荷塘》)人与荷交融了一起,我是荷,荷是我。“只有品味世态炎凉,体验人间风雨雪霜,人生才会趋于完美,也着上成熟的颜色。”(《青石小巷》)这是彦林同志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人的劝戒。“我一直在想像,天烛峰的迎客松是如何历经风雪,扎根发芽,坚守着,抗争着,开拓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一步步长大。”(《我盼拥有一捧土》)这是对顽强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教育人们怎样面对逆境、困难和挫折,所以“经历逆境和挫折,有时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独特的姿势”(《我盼拥有一捧土》)。“那些不起眼的穷乡僻壤,绿荫丛中的乡村小菜园,那里有人们塑造的‘人间天堂’。城市与乡村正各行其道,各显其长,为拓展出不同的思想领地和生存空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留恋。”(《乡下老家的菜园子》)我非常赞同彦林同志的这种包容思想,不像有些文章,要么把乡村说得一钱不值,要么把城市说得一无是处,读了总让人觉得造作,不舒服。彦林同志深怀悲悯和大爱之心。在《“沂蒙特产”》这篇文章中,彦林同志在与一位失学女孩的对话中,了解了小姑娘家庭的不幸,也了解了她的坚强和对上学的渴望,让他心情非常沉重,小女孩透着蒙山骨气、沂水灵气的大眼睛令他难忘,她的微笑与眼泪令他难忘,由此彦林同志想到了沂蒙山“和她一样遭遇的所有孩子。”
彦林同志还写了《沂蒙山小调》《走近孟良崮》《沂蒙红嫂》等一系列文章,来歌颂英雄的沂蒙山,歌颂英雄的沂蒙人民。作为沂蒙之子,彦林同志写这些文章时,心怀敬意,包含深情,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沂蒙红嫂,沂蒙母亲,吮吸过您的乳汁、穿过您做的布鞋、吃过您碾的小米、受过您掩护的将士惦念您、崇拜您,享受着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每一位中国人佩服您、怀念您,那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将永远铭记着您!”(《沂蒙红嫂》)没有千百万个“红嫂”,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何谈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类文章现在却很少看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忘记历史是可怕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33-01
新课标改革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强调获取知识而忽视知识获取过程的局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等目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自主阅读、全面发展”应该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1. 培养阅读能力的正确教学方法
1.1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
务必要搞好课前预习,课堂提问与交流,课后复习等三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起到导向的作用,给予学生一定的预习提示,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从而使预习更有效率。课前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扫除一些阅读障碍,理解文章大意。通过预习,学生肯定会带着一些疑问进入课堂,教师可以从这点切入教学。课堂的相互交流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交流交换各自的看法,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这比只听老师讲解要强得多。通过课后复习,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总结阅读的收获和方法。这样的三步反复阅读模式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
1.2重视课外阅读
仅有课本上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获取更多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既要搞好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宝。
1.3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兴趣。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阅读,获得一种审美体验,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要得到发展,要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把阅读作为感悟人生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例如目标阅读法、快速阅读法、精读法等。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时,学生应先快速朗读,体会季羡林先生的孝子情义和爱国情怀,然后再精读其中几自然段,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此外,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
2. 阅读相关能力的提升办法
2.1提高阅读联想能力
阅读联想能力和教学中的阅读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否则,阅读联想就不具备可操作性。在阅读时,不能一味地照着文章读,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文章,把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加进去,这对学生阅读联想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除了用文字,学生还可以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学生对所读文章的心理意象,这也就提高了阅读联想的质量。例如《林海》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森林的样子,还可以让学生用画来描绘自己看到的森林,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联想能力,也能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
2.2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文字的描述来进行合理的想象,对深入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更是灵感的源泉。例如,课文《草原》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学生的想象,想象出各种情形,学生通过想象更能体会到草原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感知文字描绘的情景,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时进行更多的想象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2.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是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理解阅读材料的一种能力。例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的一句话:“‘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道。”读到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时学生就会思考,带着问题继续阅读,把各种条件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到其本质,从而使其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
3. 总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小学抓起,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梁天良.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2,(1):45-46.
“岁月流逝,往事如烟。只有那些触动了我们心灵之弦的,才会沉淀在内心深处,刻骨铭心,成为难以忘怀的往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叙事散文。(板书:叙事散文)
课前请同学们在书上用点评批注的方式提出自己阅读中的问题,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下面请把书打开,这三篇文章是《北京的春节》《鞋的故事》《怀念红狐》。
二、整体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说一说:这三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三个故事,哪一个触动了你的心灵之弦?(孙子闻,你来说。)
生1:《北京的春节》介绍北京人们过年时的一些事情。《鞋的故事》说的是作者让家里保姆的妹妹帮他做一双鞋的前后经过。《怀念红狐》讲一只红狐将作者家的鸡偷走了,然后他们与红狐之间的一场较量,布满了――(语塞)
师:激烈的斗争。请坐!哦,还有话要说?请说。
生1(继续):最让我感动的是《怀念红狐》。在此之前,我也读过类似题材的文章,觉得母爱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在动物世界也有这种最真挚的感情,所以非常感动。
师:孙子闻同学把这三篇文章的梗概给我们作了介绍,并且还说了自己的喜爱。《北京的春节》写老北京过春节的种种习俗;《怀念红狐》写我的一家与红狐,也就是人与动物之间激烈的交锋;《鞋的故事》,她好像没有说清楚。哪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一下?(板书:春节习俗人与动物)陈恺萍,你来说。
生2:主要讲的是我对家做鞋的情有独钟。
师:哪位再来说说?
生3:是两次。
师:哦!她补充:不是一双鞋,是两双鞋。这两双鞋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呢?
生3:就是保姆家的妹妹……
师:保姆家的妹妹?无名无姓吗?
生3:小书绫。
师:小书绫何许人也?
生3:是一个农村姑娘。
师:写的是作者和一个农村姑娘之间两双鞋的故事。(板书:农村姑娘)
三、问题探究
师:孙子闻的发言很能代表大家,从收上来的点评看,有80%以上的同学被红狐的故事深深感染,一位男同学写道:“是不是我太多愁善感了,不然我为什么老揉眼睛?”这位同学笑了,不好意思。是陈方正吧!(全班笑)大家不要笑他,英雄也柔情。我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心里是砰然一动,陈方正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顿时高大了三分。很多同学在读《怀念红狐》时被强烈的情感冲击了,震撼了。
我记得陈方正还在自己的书旁写道:《北京的春节》这样的文章还能叫文章,说的好听点,叫“朴实”,不好听就叫“流水账”。至于问题,这样类似说明文的文章还能有什么问题。
(旁边一学生举手要发言)
生4:我不太同意我旁边这位长得很高大的同学的意见。《北京的春节》不应该当作说明文来看,它更不是流水帐。三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描写了春节的种种习俗,写的是那个时代的一些故事,那个时代的生活、观点会带给今天的我们某些启示。至于《怀念红狐》写得也挺不错的,它突出的就是母性的伟大,但是,我觉得……
师:除此之外也就没别的了,除受到母性力量的伟大感动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生4:其实还是有些别的什么的,我就不多讲了。(全班笑) 师:大家给柴溢一点掌声,他是今天第一个主动要求发言的。我们谈了读《怀念红狐》受到的震撼,也说了读《北京的春节》的感受。有人受到《鞋的故事》感染吗?(停顿)好像很少。我在同学的点评中也没有看到,倒是见到很多很多的问号。哪位同学起来说说?(再停顿)好像还是没有,暂时搁一下,没有总有没有的原因。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同学在读三篇文章时提出了哪些集中的问题。(PP出示学生问题):
作者笔下的过年,令人向往;为何结
尾似乎又否定这种迷信色彩的传统习俗?
(范睿)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王睛宇)
“鞋”不再是一双简单的鞋,它还被赋
予了什么,但是被赋予了什么呢?(杨媛)
结尾说:“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
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一种
东西”是什么?(马强)
(学生热烈讨论)
师:第一个问题有同学问得更直白:作者是喜欢过去的春节,还是现在的春节?还问结尾一段是不是可以删去。怎样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应从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下面几个片段是同学批注比较集中之处,请大家好好品一品其语言。(PP出示四个片段)(四个学生分别朗读)
1.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
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为祭祖祭神
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
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
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
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
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
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
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
枣、榛子、粟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
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
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
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
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
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
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和年画儿。
3.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
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
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
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
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
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4.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
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
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
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
梦》或《水浒传》故事。
师:从这四个片段,你看作者笔端带有什么样的情感?朱婧,你来说说。
生5:很明显的就是喜欢,很怀念的感情。
师:可是很迷信,如送灶。
‘
生5:那个年代人都带有这种迷信色彩,一个人对一个东西的情感是可以在字里行间里让人感受到,我们读这篇的时候也是带着一种喜悦的心情,所以作者肯定是喜欢的。
师:赞同她的观点吗?
生:赞同。
师:我在一位同学的批注中读到这么一句有趣的话:(PP出示)“吃喝玩乐,四美具。(张莉薇)”这是她当时很真实的感受。仅仅是“吃喝玩乐”吗?孙子闻,你好像别有一番感悟的,来说说。
生6:我觉得还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师:我在你书旁批注中还摘录了这样的话:“我读出了从前人们对于过年的欣喜与期盼,更读出了那一份热闹的气氛。那些‘迷信’似乎都被赋予了新的诠释――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的向往。”(PP出示)张立诗,你有更深的解读吗?
生7:作者要通过写春节的习俗来引起人们对中华文化内涵的思考。
师:一位同学说好玩,一个同学说迷信却是质朴人性的流露,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张立诗还悟出:“年味不是小问题,而是一种文化,更加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舍虽也肯定现在的新生活,但对过去老北京的年俗充满眷念,因为那有浓浓的味,什么味?浓浓的年味,更有浓浓的人情味。
师:下面来看《鞋的故事》。(PP出示)
前后两双鞋的不同,对比之中究竟要
说明什么?
小书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
一个正面人物?抑或是一个缩影?农村的
缩影?
前后两双鞋的不同对比,说明什么?崔韵程,你来说。
生8:人与人之间淳朴的感情。
师:两双鞋的对比怎么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
生8:这篇文章我读不懂。
师:很实事求是。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9:作者想说小书绫对他很有感情。(全班笑)
师:哦!我突然想到马强也问,,j、书绫对作者是什么感情?给作者做一双鞋,是男女之情吗?(全班大笑)
生9:我不是这个意思。是对作者给自己资助的感激之情。
师:我问这两双鞋有什么不同?
生9:第一双比第二双小。(全班大笑)
师:还有?
生9:第一双是感激他。
师:用课文中的话说。
生9:第一双小,是感激之情;第二双大,是情面之情。
师:第一双小,作者穿了没有?
生9:没有。
师:穿了没有?
生(全体):穿了。
师:把脚趾头挤破了都穿了,穿什么鞋?
生(全体):穿小鞋。
师:第二双大,穿着很舒适,后来穿了吗?
生9:没有,把它默默地收起来。
师:第一双小,作者宁可穿小鞋;第二双大,很舒适,却默默地把它收起来,为什么?(停顿)张睿思,你好像有言要发。
生10:做第一双鞋的时候小书绫还没有孩子,比较空闲,体现的是对作者经济上资助自己的感激;第二双鞋是在带着年幼孩子时抽空做的,做工虽然比较粗糙,寄托的不仅是感激,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情。
师:梁韵,你好像不同意他的观点。
生11:不是不赞同。只是觉得作者把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形作了一个对比,第一双是感激之情,第二双是情面之情。实际两次鞋小书绫都很认真,只是周围的环境不同,两双鞋做出来的质量不同,但是她的心都是很认真的。
师:那作者写两双鞋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11:体现农村姑娘的质朴,她的心一直都没有改变。
师:作者写此是为了赞美农村姑娘的淳朴和美丽。那小书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章敏,你来说说。
生12:是一个在当时农村的典型的姑娘形象。
师:哦!典型的农村的姑娘形象,是一个村姑?(全班笑)
生12:当时的农村姑娘,特别勤劳质朴,第一次见到她时还没有出嫁,就已经有一些皱纹,可见劳作在她身上的痕迹,后来做鞋仍然是一边劳作一边做。
师:还是赞美农村姑娘的淳朴。
生12:我觉得应该是现在社会发展了,追求经,济,但并未淡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师:这让我想起一个同学的点评,截然相反,说:“两双鞋,世态炎凉尽现于此:作者说自己对农村姑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然绝非马强理解的那种男女之情。原因是自己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母亲、叔母、爱人都是农村女性,有一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特殊的感情就源于此。这篇文章仅是赞美农村姑娘的淳朴吗?那么结尾的这几句话又怎么理解呢?(PP出示)
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
存在了。
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
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
隐约听到有同学说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一种……一种什么呢?
生13: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情感的珍惜与怀念。
师:人什么时候会怀念呢?一般是在现实生活中消逝或暗淡了,怀念过去说明现在?
生13:说明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牵绊不是轻易有的。
师:请坐。前面有几个男同学一直想发言,陈方正,你来说。
生14:作者提到城市姑娘虽然漂亮,但对她们格格不入,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淳朴感情慢慢地淡了,作者很怀念这种人与人间的感情。
师:作者对小书绫身上的这种淳朴美丽是赞赏的,而且非常眷恋;同时,作者对小书绫的做法也是理解的,对她的命运更是关注;但是,我总感觉作者默默地放第二双鞋的时候无声中有一个词,内心发出一声感叹……
师生共同:唉――
师:感叹什么呢?感叹在文明的进程中有一些东西……?马强,你来说。
生15:有一些东西可能在消失。
师:这是作者在对小书绫美好祝愿同时的一丝忧虑,也是一种伤感。因此,除赞美农村姑娘的淳朴美丽外,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是随着旧的生活方式的消逝,人与人间的一些美好情感也就消失了呢?
师:《怀念红狐》,同学们受到很大的情感触动。陈方正就说自己读时不停地揉眼睛。你受到怎样的触动呢?杨媛,你来说说。
生16:我和大家的想法有点出入,很喜欢这篇文章,之前也读过此类文章。这又是一个动物间母爱的故事,一个令人落泪的画面,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论是麻雀、羚羊,还是红狐,它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更是一个家族、一个动物世界、一个不断传承的生物圈。在人类面前,它们是渺小的、卑微的,它们之间最单纯、最直接的母爱,可能远胜于人类现今的亲情。但人类又是在摧残它们时发现的,写它们充满温情、可怜巴巴的乞求眼神的时候,站在对面的就是敌人、猎枪或是筹谋已久的经济效益。人类一定要在后悔中吗?是的,人类也有温存,也是伟大的,但在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动物面前,是人类自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显得冷血、卑微。
师:这是今天听到的最长的发言。(学生鼓掌)我想,她是情动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从中我听到两点:一是被这个故事感动,因为超越人类的母爱力量。刘殉也写道:“一份原始的生命、母爱,那只红狐用超越生死的母爱赢得了新生的孩子,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意。这世间总有什么能叩开我们柔软的心扉,让它在一瞬间被震撼、被感动,过后我们会更懂得爱、珍惜和给予。”(PP出示)杨媛的另一层意思和一位同学不谋而合,可惜这位同学未具名。他说:“这种故事,近些年来写得比较多:藏羚羊、鹿……到这里的红狐,似乎人们都又有了那么点人性,会看在动物可怜时放它们一马。却忘了‘可怜’是谁造成的?这就是为何是‘伤怀’,而非‘感动:”(PP出示)
四、总结归纳
师:清楚了三篇文章的内容及抒发的情怀,回思一下:专题名叫“难以忘怀的故事”,这三个故事以什么触动作者的心灵之弦呢?在选材、表达的情感、风格上有哪些共同之处?这类叙事散文该怎样去读?刘鑫,你来发个言。
生17:这三篇文章是各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故事,都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最温暖、最湿润的那个地方,是他们生活中难以忘记的令他们感动的。
师:故事虽有不同,但都难以忘怀,共同之点是触动了温暖、湿润的那个地方,都是作者个人生活中的点滴。散文是一种最为性灵的文学样式,取材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小事,(板书:小)正是这些小事,使我们的心砰然一动。这就是散文中“小中见大”,(板书:大)这个“大”就是文章的主旨,(板书:主旨)散文也是一种因实出虚的艺术。(板书:实、虚)记叙的故事并不是表达的重点,它只是一个壳,阅读的关键是披壳入核,因事出的一定是情理趣。不仅要知道所叙之事,更要知晓故事背后的情怀。有的文章含蓄,甚至读不懂,这样的散文怎样去把握其主旨呢?像《鞋的故事》。叙事散文虽以叙事为主,但事的主体是人,人事紧密相关,只有去揣摩人物形象,(板书:形象)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细节分析。如很多同学注意到小书绫看人斜视的细节,斜视本是对人的不尊重,作者为什么说给人很深情的感觉?许贝贝,你说呢?
生18:这个问题就是我提的,我不理解。
师:朱婧,你说说。
生19:就是体现出中国传统女性的含蓄,不会正眼直视你,而是默默地、用旁边看你来显示自己的害羞和不好意思。
师:表现农村姑娘的一种羞涩美。我突然想到以前一个泼辣大胆的女孩,同学告诉我,她就是站在操场上,盯着一个男生的眼睛大声说:“我爱你!”(全班笑。)这当然是一个城市姑娘,盯着、正面是大方活泼,也给人一种咄咄逼人之感。传统女性往往像一首歌唱得那样“偷偷偷偷望一眼,假装假装欣赏一幅画”(学生笑。)形象须结合细节的揣摩,写人细节最传神。文学就是人学,文章最终打动我们的一定是情。一位同学写自己看《2012》的感受,说自己在影院哭了四次,因何而哭?被其中巨大的灾难场面震慑P-57
生20:不是。
师:那是什么?请你揣摩一下那位同学为什么哭?
生20:人与人之间面对危难时为了某种感情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
师:一言以蔽之,还是人情。文学即人学,写人就要写人的感情,所谓“人情”就是这个意思。文学也是语言的艺术,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归结一下,三篇文章具有这样的特点:(PP出示)
1.半瓣花上说人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
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
……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
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
化他们的灵魂。
――季羡林《世界散文精华-序》
2.情到极处文自淡
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
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
――朱光潜
最是寻常也最动人,写的是琐事,表达的是平常人的情感,最原始的恰恰是最本质的。我突然有一个有点牵强的联想,说修道有这么三个阶段:一开始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然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最高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想这“还是”“还是”的境界和第一次绝非相同。 老舍的散文貌似针头线脑,零七碎八,实则化技巧于无形,因有了生活的深厚积累,世态人情的独到体察,情感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大雅若俗。
好文章好在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他的文章写得很节制,文辞朴素简约,感情隐含于中而不形诸于外,是平淡中进发的人生激情。《鞋的故事》是“臻于化境”的“无心之作”。
西部的生存是艰难的,人是物更是。如此细节,作家都极其用心地写,赋予其深意,表达出其对本质的、原始形态生命意义的珍爱,展示出旷远持久的魅力。 我们今天读的这些文章,语淡而情深,是真正的动人之作。
阅读这类叙事散文,首先要知晓它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努力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悟其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孙子闻同学就联想外婆帮自己做鞋的经历,体悟出一针一线背后的深情。最后还要品其味。(板书:晓其事悟其情 品其味)
当各类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白岩松说”已经成为当下最被关注、依赖、认可的声音之一。有人认为白岩松是“正确先生”,并以此为他冠名,白岩松却认为,他恰恰是很多时候不太正确的一个;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尖锐、犀利,他却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他一直选择站在中间。
你认识的白岩松,永远穿着笔挺西服,永远面部表情严肃,永远在说话,说着说着,眉头上就有了隐隐的“川”字纹路。
所以当摄影师建议他做出一副平易近人的表情时,他故意叹了口气,“平易近人就不是我了”,他还引用朋友的评价,“我只有说话的时候才像‘我’。”
这是白岩松的A面,被大众传媒放大到家喻户晓。当然他还有B面,自得其乐,他热爱音乐,正打算来一次系统聆听,贝多芬51张唱片他听到了第41张;他喜欢足球,长期保持广电部门最佳射手的美誉,也有球友抱怨他见到球就开始“霸权主义”。但这些,对于这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成长于80年代、成名于90年代、在今天达到职业巅峰的新闻人、评论员而言,都是碎片。
人们对他真正的质地,有诸多猜度,譬如“正确先生”,然而白岩松开宗明义,“我跟这个词完全是反的,很多时候我是不太正确的”,他觉得虚假是简单的,因为你容易指出它假在哪儿,“比虚假更可怕的是塑造”。他表情严肃,语句铿锵,作为一个有痛感的知识分子,他决定站在繁花似锦和烈火烹油的中间。
我迷恋的不仅仅是发声
“你能在周边找到任何一个用中文来关注新闻的平台能跟中央电视台比较的电视传媒机构吗?没有。对一个做新闻的人来说,这个平台还是最好的地方。”
F:你现在的表达及方式是你觉得必须要做的事情吗?
白:对,《新闻1+1》五年前开播,那时很多人都在劝,包括我的老大哥,都说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不要去做,风险系数非常大。做主持人不会得罪很多人,那不是我的责任,但是做了评论就会得罪人,所以那年我在《南方周末》上说“正式进入得罪人的时代”,但是能不做吗?1993年做《东方时空》的时候,孙玉胜在大会上讲话,希望通过好记者培养出好主持人,通过好主持人培养出好评论员,我是按照这条路往前走的。我也一直跟台里的人强调,观点成为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原来评论是新闻的附属,现在有的评论超越新闻,成为比原来新闻还要大的新闻。
F:当下有很多暴戾语言,但你的语言一直是相对准确的,得体的。
白:很多人会把这解读为体制内和体制外我会去掌握某种分寸,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在体制外依然可能是这样说话的,为什么?因为我站在中间,骨子里是建设性的,哪怕话语有时候左了有时候右了有时狠了有时平和一点,中轴线一直约束着你。要恪守的是两点,一是思考必须理性,不能情绪化;二是语言要感性,有很多人说岩松是理性的,我觉得是因为我用感性的方式表达理性的意思,如果我用理性的方式表达理性你早调台了。
F:应该说对于央视来说你是第一个评论员,也是形象最鲜明的一个,或者说,唯一的一个。
白:主持人是栏目的动物,只有新栏目的诞生才会诞生新的主持人,而这几年央视以及整个中国电视的改革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这不是评论员的问题,没有几年主持人的历练,没法成为一个评论员。
F:可能对全世界的电视界来说,评论员都是稀缺的。
白:对,但在国外起码它有一个清晰的路径,年轻人先去跑两个“车”,救火车和救护车,而后成为外派记者,到一个小地方一路往回干,成为不错的记者后再从中选拔成为替补主持人。在美国电视的黄金时代,男主持人不上50岁想成为真正的主角是不可能的,可是在中国我还不到50岁就已经被誉为“老人”了。为什么我们今年很认真地纪念了《东方时空》的20 周年?大家怀念那个时代,说明对现在有不满意的地方,希望迈的步子更大一些。但同时又不必那么悲观,因为互联网的进步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往前走。看看搜狐、腾讯、网易、新浪,哪个不是一开始就是民营的还在美国上市?他们的体量注定要激烈竞争,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一点都不悲观。电视公信力和每天占用受众时间依然排在第一位,只是很多指标糟糕了,还好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如果进行行为干预,我们可以重新变得健康―改革,顺应市场、时代以及新闻的规律。
F:我觉得电视创新最严峻的还是在新闻方面,娱乐方面地方台已经十分活跃了。
白:我恰恰觉得在新闻领域还留有很大一块空地竞争不足。有好多人说,白岩松你为什么一直在中央电视台?从经济的角度你也不值啊,我说没办法,新闻在这儿。你能在周边找到任何一个用中文来关注新闻的平台能跟中央电视台比较的电视传媒机构吗?没有。对一个做新闻的人来说,这个平台还是最好的地方。
F:如果有一个国际化的媒体平台呢?
白:不可能,我是讲中文的,没有任何亲戚在美国移民,也不可能移民,北岛说过一句话是“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而中文是我谋生的手段,我当然还是在讲中文的地方。
F:你对杂志也很关心,是你自己喜欢看,还是对这个产业感兴趣?
白:我对过于主流和过于非主流兴趣都不大,前者过分小众且鱼目混杂,后者我天天接触它,它给我的营养很少,而杂志在传媒中的位置介于小众和大众之间,它给我非常多的营养。
F:如果让你做一本杂志,你会做什么样的?
白:很多年前我想做杂志,也有很好的构想,包括把一个人复原到他真实生活状态里捕捉他的肖像,周围的环境和他有关。我一直想做的就是把音乐、小说、各种各样的东西全部放在生命的状态里。音乐节目为什么做不好?因为音乐节目归根到底是人生节目,最重要的是不同人听相同音乐的不同感受。就说老崔,你讲老崔我讲老崔和汪峰讲老崔都不一样,别分析老崔的音乐如何,得说他跟你什么关系。
F:其实你可以同时做很多事。
白:我会故意摁住自己不去做很多事,我还在做新闻,新闻是最怕形象模糊的,观众不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如果我刚做完娱乐节目一转脸做新闻评论,即使你说一个悲伤的事情他也会笑,因为你的角色是混乱的。
F:现在人愿意揽更多的活,比如说他是演员,除了演戏他还去走秀、做评委
白:新闻不行。新闻频道刚起步时有点乱,也有娱乐节目,是张泉灵和阿丘做的,后来我跟泉灵有一次长谈,我说在我心目中你是中国最好的现场记者之一,你应该回到现场。后来汶川地震她又回到现场,一步步做过来。全世界我也没有听说哪个娱乐主持人来做新闻,孟非可以以前做新闻现在做《非诚勿扰》,但是他回不去了,当然他依然有公信力,但大家看的时候还是会有点怪异。
F:新闻在目前为止还是你最高的职业理想?
白:当然,我是学新闻的。外面风起云涌,我要是做娱乐早走了,因为娱乐最大的平台已经不在央视了,我要去寻求更大的平台,我不排除五到十年之内一个更大的新闻平台不在电视圈,那可能我也会走,非常正常。
F:其实现在很多互联网的平台都非常有规模了。
白:它是传播平台不小,但是采制平台几乎微不足道。我更大的迷恋不仅仅是发声,还有靠近新闻现场的概念,汶川地震我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多天,奥运会是全程,我也知道那时互联网工作人员住在哪儿,他们离那个城市都有好几十公里,作为新闻人能不能靠近现场,在选择的时候是很大的砝码。
AB面共生时,你该怎么做
“AB面的问题不是说当下这个时代是AB面,而是人性就是AB面,但是过去中国要么强调A面要么强调B面,好人全无缺点,坏人全无优点,当我们这一代人慢慢了解人性的复杂,看人看得宽容得多。”
F:我感觉你考虑问题特别清晰,其实现在很多看似成功的人内心还有迷信,像你这么坚定的人并不多。
白:我最近正在想一个事,要大范围传达,就是AB面的问题,怎么样去解读当下的中国?所谓的知识分子怎么去看待当下的中国?我们该如何让这个国度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朝着安全同时又是我们期待的方向去?安全和方向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一股力量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去但是不安全,有可能一下子回到糟糕的境遇,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可是如果安全了却不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也不行。我越来越觉得AB面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撕裂、对峙、站队?不是你非要站队,而是当下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典型的AB面国家,既有我们期待的A面,又有让你厌恶愤怒的B面。我以前不是那么清晰,但是提到这个,我变得清晰了。这个医生一方面恨不得累吐血在手术台上,另一方面拿红包;这个老师连自己孩子都不管,早上六点到学校,晚上八九点下班,另一方面在体罚学生;一方面加塞的人以骑自行车的方式开汽车横穿马路,另一方面你一扭头会发现有人安静的在等红绿灯在AB面共生的时候请问你保有什么样的情绪?你该如何判断?这个时候要有理性的坚持。站在哪一面都是错的,站在A面大家觉得你在弘扬,你是喜鹊;单纯站在B面会非常危险。我觉得这是当下最让你担心焦虑的事情,因为它都在,你怎么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可能要选择站在中间了,不站队,都能理性的去表达,而不是为我所用。现在在微博和媒体上那种只求过瘾的攻击太多了,一点不计其余,不能综合的理性的推动时代的声音到处都是,到最后整个社会充满暴戾之气,非常危险。
F:但是共识也很难达成。
白:没错,AB面是最难达成共识的。
F:你会去探寻AB面的根源吗?
白:当然,因为你天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全家都是搞历史的,搞历史的习惯有一个距离感,如果从很远的距离看当下的中国你会知道这是必经之路,但是必经之路之后到哪儿可是不一定的,这是最担心的。
F:它跟之前的时代有对应吗?
白:几乎没有,因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一次改革超过30年,到现在为止这次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是几千年来最长的,而且还在延续,你很难从中国的历史经验去找到它,也难怪说要“翻开历史的迷雾”。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痛苦在于一方面他隐隐约约知道不该这样,可是该怎么做又不是那么清晰,正如在大雾中开车,后面的车永远嫌头车开得慢,有车超越了头车,可能比原来的车开得还慢,之前是照着尾灯走,而头车要面临一片迷雾。
F:是否也可能并没有迷雾存在,道路是很清晰的。
白:还没有,的确雾很大,大方向是清楚的,就像你在雾中开车大方向也是知道的。
F:一个企业家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巨大的声名,另一方面也会迷信,这也是他的AB面?
白:当我们更了解人性,就知道成功并不一定直接给人带来幸福感、安全感和平静,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焦虑。很多企业家外表强悍但内心脆弱,他发家的过程太迅速了,内心撑不住,他需要寻找支撑,这非常正常,他们寻找的冲动是人性的冲动,他肯定也寻找过对的人,只是我们没去关注而已。而且不一定他寻找的错的人没有给他对的道理,比如李一,我通过一个朋友了解他的一句话,《道德经》开始的“道可道非常道”,大家都说“道可道,非常道”,可是原本没有标点,难道“道可,道非,常道”不可以吗?寻找人性支撑的冲动是对的,我现在不轻易的嘲笑、批判或赞同,因为越是简单的东西背后可能越复杂。
F:企业家和名人追求精神支柱,能不能追求些科学民主的东西?
白:我相信他也去追求科学民主的东西,只不过被大家忽略了,我相信他有病需要手术的时候,也去看西医。
F:可能很多人成功之后发现走下去是空的,他要找一个实在的东西。
白:人性就是这样。我非常幸运,一开始做电视遇到的就是人,《东方之子》采访许多老先生,平均八十岁,季羡林,张中行,任继愈,张岱年,胡绳,启功,钟敬文,最年轻的是汤一介。接触了这些人是我最幸运的经历,让我明白人格是最高的学问。我不同意说中国人现在道德滑坡,人性一直没什么变化,关键是环境激活你内在的好还是不好,这个时代把我们人性中糟糕的东西激活出来了,所以呈现现在的局面。20年前两车相撞,司机下来就打,因为打赢决定了责任和赔付,现在车一撞,下来拍拍肩膀递根烟,一会儿保险号一抄就行了。因为强制保险决定了不用通过打架你的利益依然可以得到保障;为什么老人没人扶呢?如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到每一个人,就再也没有老人要讹人了。小月月事件发生后我特别遗憾,中国人全在骂了,骂够了散了,又去骂下一件事,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法律明确规定作为监护人在孩子14岁之前要行使监护人的责任、却发生了两岁的孩子在车水马龙的路上跑、父母却在屋里工作的事情?在美国一个12岁的女孩自己待在家里是要报警的,中国媒体反思这个了吗?AB面的问题不是说当下这个时代是AB面,而是人性就是AB面,但是过去中国要么强调A面要么强调B面,好人全无缺点,坏人全无优点,当我们这一代人慢慢了解人性的复杂,看人看得宽容得多。
用信仰改革心灵
“现在这个时代的问题就是无敬无畏,如果把时代比作一条奔流的大河,敬和畏就是两边的河床,如果敬畏很高,河流随便奔腾都是安全的,但是现在河床没有了,欲望的河流随时淹死人。”
F:刘慈欣写的《三体》这本书中提出了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猜疑链”的概念,你觉得现在中国社会也存在这样一种猜疑链吗?
白:当然,大家的信任全部崩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这几年我一直在说,过去只能小声地、在某个范围内说,现在我在慢慢地加大声音,相对公开、直接一点地说,我希望中国有三个改革并列前行,一个是经济体制改革,一个是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个就是心灵改革,缺一不可。
F:心灵改革具体是什么?
白:40岁的时候我在《南方周末》上写了12个字作为我下半辈子的座右铭,“捍卫常识”,面对个人和我的职业;“建设理性”,为这个时代和社会,最后是“寻找信仰”,也就是心灵革命,可以看看台湾,在李登辉时代开启了心灵革命,包括允许人间宗教进校园,现在台湾的宗教已经去了烟火气,我给证严法师的一本书写了个序,名字叫“远看是佛,近看是爱”,我近距离跟慈济和佛光山打交道,了解他们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在社会中存在的,当社会有需要他们就出现。我非常欣赏他们的一句话,“我们的职责不是反对恶,而是扩大善”,台湾这些年动荡如此之大但还算稳定,跟它的心灵革命带动更多的人有心灵支撑有关系。接下来要思考的是,中国内地毫无疑问要拉开民主的进程,可是在13亿民众只有1亿多人信各种不同的宗教的国度里面,这个进程将如何充满风险?我越来越觉得心灵改革重要,从决策者来说早就意识到了,只不过大家没有去关注,从十七大就开始关注两个词,“精神家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说它是什么?
F:如果宗教不公开去讲的话,就会变成怪力乱神。
白:但是我真的不觉得中国的信仰会以宗教的方式显现,过去千百年就不是,譬如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八个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它还是全民的信仰,就不会像现在那么糟糕,谁说它是宗教?它是中国文化。特别对于执政党来说,要不要接受你执政的国度里最核心的文化?挑战是巨大的。信仰最核心的是敬畏,一个是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想要靠近它;一个是畏,知道什么是最糟糕的,底线不能去突破。如果把时代比作一条奔流的大河,敬和畏就是两边的河床,如果敬畏很高,河流随便奔腾都是安全的,但是现在河床没有了,欲望的河流随时淹死人。我们很少谈论这个问题,但你要在这个时代往前走,尤其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欲望时代,拿什么去关照中国人的心灵?我们可以去挤兑谁谁谁去找这个那个大师,问问你自己,你会不会经常有六神无主的时刻?我们都是在挤兑批评别人的时义正言辞,我们自己呢?
F:孔夫子生病的时候都要祷告上天。
白:季老跟我讲过,总理问他,主义跟宗教哪个会先消亡?季老说,当人没法掌握生死的时候,估计还是主义先消亡,但是季老多聪明,留面子,“估计只早一天”,你看,总理也在问这个问题。
F:其实可以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回到“捍卫常识”,这是心灵革命的第一步。
白:它是最基础的东西。你从精神的层面去信个大师,问题不大;如果你已经到了行动层面,那就违背常识了,画个符治失眠有可能,有的失眠就是内心的焦虑导致的,可能心理暗示有作用,但是治胃病也靠它,不可能,这要回到常识。
F:心灵信仰看起来很深奥,其实也是一个回归常识的问题。
白:回到人性的问题,人一出生就奔死亡而去,天生就畏惧,宗教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畏惧,要给人一个说法,带来心理抚慰。我跟医院讲,中国的医院要承担起抚慰功能,国外的医院看到病人治不了,怎么办?帮他请个牧师,他意识到这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我们这儿没有,医生两句话就把人打发了,经常问“你怎么才来啊”,完了,病人就这么吓死了,而这些医生本人也很焦虑。
F:中国不少知识分子还是挺了不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保有一些理性,今年有很多这样的人,譬如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放弃协和的工作,去做自由医生。各个领域都在出现这样的人,做着做着知道这样下去不行,要真正地改变。
白:所以有人说岩松你似乎还有一些乐观,我是谨慎的乐观,为什么?我不会只从A面或者B面看问题,我站在中间,起急的时候一转身,又看到它抚慰你的那一面。我说过,我发现现在的公共知识分子公共但是一点不知识分子,的确有很多,但是一转眼,你去看(最近我在看《倒转红轮》,前一阵子看了《出梁庄记》,包括陈徒手的书)这些年读到的很多东西让我看到很多知识分子在追求利益和过把瘾的气氛里悄悄地沉下来,安静地做他该做的事情。我常跟广院的学生说,不要光看别人缺点,要看人家的优点,看人大新闻系,我希望广院也能出个张立宪、出个王军。这些人你可以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是没关系,你知道他们在认真而安静地做事,它给你一个支撑,当你被A面闹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看看B面,别担心。
走过焦虑,依旧好奇
“有可能的话,要去影响有影响力和决策力的人,他们会让每个人受益更多。我相信把枪发给那些能击毙敌人的人比把枪发给任何人要好得多。”
F:有人觉得你有精英色彩,你怎么判断精英和非精英在中国社会的位置?
白:我是“68一代”,出生于60年代,受教育于80年代,自然会受到80年代很多东西的影响。从个体生活来看我没有任何资格精英化,我出生在海拉尔,那里离苏联比离北京近,看的报纸是北京三天后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由母亲带大。我曾经跟大学生开玩笑,曾经有一个当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可是另一个层面,时代前行过程中,如何让有决策力有影响力的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发出正确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如果大家会把这个理解成是所谓精英概念,我也只好接受。
我非常讨厌的话是“我要替老百姓怎么怎么”,我就是老百姓一枚,凭什么“替”啊?在这一点上我同意莫言那句话,我不为人民写作,我为自己写作,因为我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同样如此。另一方面的确要去,有可能的话,要去影响有影响力和决策力的人,他们会让每个人受益更多。如果我们的决策者都在大家推动下变得更开明更顺应这个时代,为什么不呢?
F:因为内心的责任感是一种如影随形的东西?
白:把枪发给谁?把枪发给那些能击毙敌人的人比把枪发给任何人要好得多。
F:之前你谈到过焦虑,现在在你身上的焦虑到底是什么样的?
白:我也必然是AB面的,作为这个职业的焦虑在增加,因为这个社会的危险系数在增长。不久前我回老家呼伦贝尔,两三天连喝五六顿大酒,开心死了,另一方面觉得很危险,我有3个同学是公安,他们在地方大半的职责是维稳。从个体角度来说,从三十六七开始到前两年,算一次小型的中年危机吧,青春没了,走过的路比要走的路长了,最焦虑痛苦害怕的就是看着时间飞逝,但这两年这个焦虑在减少,每天喝喝茶、跑跑步、看看书,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会“定”了。
F:很多人焦虑是因为有一个目标没有达成,但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在中国当下堪称牢不可破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是你给自己设定的,为什么你还是会焦虑?
白:从来没有一个外在的东西能使内在的东西化解掉了。默多克会幸福吗?会不焦虑吗?当你是丝的时候,你想有一天我有钱的话该幸福死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你有钱的时候另一种焦虑就出现了,永远此起彼伏。这一点还是我妈教育得好,很多年前她就说,人啊,加减乘除最后得分都一样,别一山望着一山高,这都是人性的东西。你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必将得到某些与此相对应的你不愿意得到的东西,一定的。我作一个选题,地方台的同行会说真羡慕你在中央台,有很多选题可以做,可是中央台一定也有它的焦虑,我曾经一天被毙了六个选题,你试试。
F:你不是每天最终决定选题的人吗?
白:怎么可能,定下来之后还要上报这就是每天的博弈。真放弃了倒安静了,当你一天说,无所谓了,就是个饭碗,那也就安静了,心不烦也不乱了,可是现在不会,你还是期望能够起点作用去推动一些事情,所以永远会有冲突。但是这一点我想得明白,全世界哪儿干新闻的人都没有幸福过。生命焦虑在减弱,起码我不失眠了,但是时代焦虑、职业焦虑不仅没减弱反而在增长,举例来说,现在这个时代危险还是二十年前危险?答案是现在。
F:可以这么说吗?你的焦虑更多是希望你还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能够影响到决策者,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当下问题。
白:对,我相信有平和的方式,否则大家都跑吧。如果这个国家向最糟糕的方向前行,最后倒霉的还是沉默的大多数,虽然你不一定是受害者,但是你要去做。其实焦虑并不是我的关键词,换个词来说我同样很好奇,这是支撑我做好多事最重要的东西。我喜欢看足球,但打完的比赛再精彩我也不看,因为知道结果;我也很好奇,五年后、十年后中国什么样?能过这个坎儿吗?
F:假如到了某个关键时间点,需要你说一句话,以前你掌握一个度,这个是突破的一句话,你会说吗?
白:我不认为我会拥有那么大的决策力,没有一个知识分子的哪句话能够起到推动改革进程的作用。不存在这句话,但是存在你站在哪里,平时我最讨厌站队,我总举一个例子,中国是一列火车,希望各位是站到这个火车后面、推动它向正确方向前行的人,这不容易,因为前面还有人拦着,侧面还有乱推的,最可气是无数人坐在车顶上,不管别人怎么推他都是享受风景,还总批评下面推的人。如果有那样的时刻,我会站在后面去推。当然,别把自己神圣化。其实我挺怕你说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它意味着由渐进式的改革变成革命式的触发点,一旦出现关键点,风险系数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