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的故事

时间:2023-05-29 17:5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和氏璧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和氏璧的故事

第1篇

今天,我们学会了《蔺相如》一文,这个故事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让人读得回味无穷,让人读完以后还想再读一遍。因为这个故事写得生动优美,如同穿过雾霭的美妙音乐,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流畅,如同哗哗留着的小溪。这篇课文分了三个故事,分别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我最喜欢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那我就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吧!

有一个凶神恶煞、言而无信的昏君 ——秦王,他得知赵王有一个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要,于是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知道后,心惊胆战——如果不吧和氏璧给赵王,秦王就会派兵杀来,到时赵国就不保,如果拿和氏璧给秦王,又怕秦王不守信用,不吧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当赵王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一个名叫蔺相如的平民来求见,他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意思,他回到住宿时,叫手下人换装,抄小路把壁送回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我读完这篇课文后,不得不对蔺相如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因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聪明、智勇双全的大英雄啊! 当我依依不舍地盖上书时,我想:假如我也有蔺相如那么聪明、那么勇敢,那该多好啊!

第2篇

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战国时候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秦国想要,然后赵国为不让秦王得逞,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他胆大心细,智斗秦王,最后把和氏璧完好无损的返还给赵国。

现完璧归赵发展成为成语,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方法之一:预习导入法

【片段一】《生命桥》教学片段

师: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看看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两个生字词了解多少。(出示:山涧、目瞪口呆)你觉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山涧”的“涧”不能读成第一声。

生:“目瞪口呆”的“瞪”不能读成第一声。

师:(出示插图)两山之间最底下,图上没有画出来,猜一猜,下面有什么?

生:应该有水。

师:为什么?

生:我想“山涧”的“涧”的左边是三点水,应该与水有关。

师:有道理。那“目瞪口呆”是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惊讶而发呆。

生:因为吃惊而愣住了。

师:(指名几个同学起立)老师喊“预备齐”,你们就一齐“目瞪口呆”。(生一齐做目瞪口呆状)

师:(指起立的同学)这时的他们就叫――

生:(齐答)目瞪口呆。

师:对老师的要求和做法大家没有意见?

生:没有。

师:其实,刚才这几位同学并不是真的目瞪口呆,因为并没有什么事情使他们感到吃惊,他们的目瞪口呆只是表面现象。

课文生字不多,学生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解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可让学生自己弄清读音,并且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大致弄清字词的意思。利用教学“目瞪口呆”的机会,初步弄清“目瞪口呆”的意思,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之二:资料导入法

【片段二】《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将相和》。大家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有突出的表现。先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交流一下。

生:我从《历史简明》上查到了关于蔺相如的资料。(介绍资料略)

师:你的这段材料选自《历史简明》,含有文言文的内容,我们把课文学完以后,你再来把这段材料介绍给大家,会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这么长的课文,用你这几句话就概括了。

生: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收集到关于和氏璧的来历。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采到的,所以被人们称为“和氏璧”。此璧几经坎坷才被发现,是一块世上无双的无价之宝。玉璧到了惠文王手里更是被万分珍爱。

师:你读了课文,想了解和氏璧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生:我从《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查到和氏璧纯洁无瑕,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炉;夏季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

师:哎呦,很长时间以来,我只知道和氏璧是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还不知道这块璧有这么奇妙的特点!你今天找到新材料了。正因为刚才三位同学说的,和氏璧这么好,还含着这样一个故事,所以文中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它,那个词是――

生:无价之宝。

师:还可以用书上没有的哪一个成语来形容?

生:价值连城。

师:从课文中什么内容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秦王写信给赵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看出来的。

在入选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事件是在某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背景,在学习课文时就有一种“望文生义”的感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师宜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片段中,学生搜集了时代背景、文章出处、和氏璧如何到赵王手里等资料,可见课前学生检索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环节的设置符合新“课标”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拓宽语文学习资源,为理解文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进一步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

方法之三:综合导入法

【片段三】《东方之珠》教学片段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我知道大家已经收集了好多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请大家自由介绍一下。

生:我知道香港有许多名胜,有万佛寺、太平山顶、香港会展中心、浅水湾、海洋公园、香港公园等。

师:哎呀!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的名胜,告诉大家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一本介绍香港的书上查到的。

生:我知道,香港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师:哦!香港原来只是一个贫穷的小渔村。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社会书上得知的。

生: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区徽是紫荆花,现任最高行政长官叫曾荫权。

生:香港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四个部分组成。时期清朝战败,被迫割让给英国,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师:你们知道的有关香港的历史知识还真不少!要记住历史!

生:香港现在是亚洲最大的旅游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被人们誉为“东方之珠”。

生:我知道有一首歌叫《东方之珠》。

师:那你唱一段吧。

生:(唱)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师:(深情描述)那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东方之珠”,好吗?

生:好!

把有效的课程资源巧妙穿插,把收集来的文字资料、熟悉的音乐以及相关图片等多种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交流资料,学生了解了香港的名胜、香港的过去、香港的现在以及香港为什么被人称为“东方之珠”。接着《东方之珠》这熟悉的音乐走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有效地渲染了课堂气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大体上要符合以下四个要求。

1. 导入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能更加自觉积极投入学习。

2. 导入要有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3. 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学生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很容易,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其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角望”,建立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沐浴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效果也就会越好。

4. 导入时间不宜太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第4篇

“借”的对象十分自由、广泛,除了文学名著和艺术作品外,一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或物均可借用。如,唤醒秦陵兵马俑,让它穿越时间隧道来到现代,看看崭新的世界。“借”的对象可以是任意时间、空间或书本中的人或物,越是意想不到的对象,写出来的文章越是妙趣横生。

“借”的环节,可以是“顺借”也可以是“逆借”。“顺借”是依照原形的性格特征和情节原有的发展逻辑往下写,“逆借”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或“反其义而用之”。

一、借用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历史人物、文艺作品中的人物等所有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人们心中已经建立起丰满的形象,有自身的经历、性格,因而可以成为作文的现成原料。以这些人物为主人公编写新故

事,表达新的主题思想,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设想阿Q生活在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又会演绎出什么滑稽离奇的故事,说不定他会用他的“精神胜利法”开导那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失意的人。由于人物形象为读者所熟知,因此文章中可以省去许多介绍和铺垫,文章会显得简洁生动,也使读者觉得亲切。

如佳作《范进巧遇孔乙己》,就“借”不同作家笔下的两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物形象,写出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用悲剧的结尾,表现出现实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漠。

二、借用各种物象

除人物以外的其他各类形象,同样可以被借用。如小说中的赤兔马、历史上的和氏璧、寓言中的各类动物等,都能为我所用。比如,以“等待”为话题,可以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以树桩的视角来观察农夫的行为,表达“不要消极等待”的主题。这类借用,要求我们“借”的思路要开阔,能针对题目联想到那些为人们所熟悉而又意想不到的艺术形象作为写作对象。

如佳作《丑石》,就巧妙借用和氏璧这一历史上著名的物品,用拟人法写出和氏璧被发现之前的等待过程,说明“只要坚守信念,耐心等待,自己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道理,产生了新奇的效果。

三、借用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也是作文中经常被借用的元素,因为典型环境或是历史上、现实中固有的特定环境,或是作家成功塑造出的特殊环境。典型环境本身已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意义,借用这些现成的环境为故事背景,可以省去许多笔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西游记》中的龙宫、蟠桃园、花果山、雷音寺等,《水浒传》中的聚义厅、景阳冈、狮子楼等,《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潇湘馆等,这些都是为读者熟知、无需再花笔墨去描述的特有环境,以此作为背景生发故事,自然能给人熟悉而新鲜的感觉。

如佳作《穿越交错时空》就借用了刘禹锡在《乌衣巷》中所描述的环境为背景,表现出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物是人非的落寞感,艺术地凸现了主题。

四、借用文学艺术形式

第5篇

一、寻求字词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可避免枯燥乏味

汉民族的先民们,通过对事物的直觉,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用直观的汉字表现出来。同时,汉字在发生发展中又反促其创制使用者认知上的深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古汉字正是汉先民原初生活的载体。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中的“兵”字,从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那么这个双手举着的“斤”在古汉字里又是什么呢?古代的斤本是像锄头一般锋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这种器物的象形。开始,斤和斧头是有区别的,后来二者区别日渐淡薄,乃至成为同义词,斤也被看做斧头了。斤既然可以用来砍木头,当然同样可以拿来锄地砍人头了,古代生产工具和武器本无严格区别。斤用于战争,与戈矛剑戟起着同样的作用。这样,古汉字的“兵”意思就很明白了。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致胜,这就是“兵”,所以,凡是武器都可以叫做“兵”。后来演化为手拿兵器的人“士兵”、士兵的集合体“军队”、军队的功能“战争”等义项。再如《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走”字与“行”字,为什么前面用“走”字后面“从郦山下”又用“行”字呢?此时,若能探寻这两个字的本义,学生印象将会非常深刻。“走”字,在金文中,上边是一个人形,并且此人还甩开了双臂,下边为“止”,很像一只大脚。整个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人正在跑步前行。因此,“走”字的本义为跑,是一个会意字。后来,“走”字引申为奔向、逃跑等义,如“走北”,意思为战败而逃。在古代,侍奉主人的仆人常常要一路小跑,因此仆人被称为“牛马走”。现在,“走”主要指步行。“行”,本义为道路,甲骨文的字形像是一个相互交叉的两条大路。后来,也用于代指军队,如学生初中学过的《史记·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军队的行伍之中,时刻都离不开行进,所以后来人们还将“行”字进行变音(本义读hang,变化后读xing),用于表示前进、行走的意思。经过以上的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刚脱离鸿门宴险境时,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用“走”,而到了相对安全的芷阳时用“行”了。一个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相关联又有趣味,学生可以在对古代先民生活的了解中,有机地掌握词的各项意义,而不用死记硬背。如此追本溯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事半功倍。

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谐音而产生丰富的意味,以至在特殊的场合往往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到《鸿门宴》中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时感到困惑,虽然知道范增这是做暗号,但为什么非要举玉玦呢?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小说中所写的摔杯为号呢?此时教师应当讲明,“玦”与“绝”是谐音,《荀子·大略》有“绝人以玦”的说法。所以范增几次用所佩玉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讲清楚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当然,从古汉字里还可以读到汉先民们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文化内容,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二、巧用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可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所谓音义同源,是指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的语义范畴的时候,新字产生;其音读和字义又常常会宗祖于同一语源,声音相近、意思相关,有一条潜在的线把它们串接起来的语言现象。如《劝学》中“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的“轮”字,意为“车轮”,而其声符“仑”有“条理”之意,故教师讲到该字,可以做适当补充:声符为“仑”的字,大都有“条理”的意思;如有条理的水为“沦”,有条理的人际关系为“伦”,有条理的言谈为“论”,有条理的辐条做成的可以滚动的即为“轮”。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中的“贱”字,其声符为少的意思,故与“贱”字同一声符的字也都有少的意思。如水少叫“浅”,器皿小而浅者叫“盏”,金属小而便宜的叫“钱”,贝少就叫“贱”了,“贱”字也因贝少没钱引申为低贱、卑贱义。廉颇的“颇”字,是头不正的意思,历史上廉颇是否歪头已不可考,但与“颇”字声符一样的字倒有“不平、偏斜”之意,如山野倾斜叫“坡”,脚不能平衡叫“跛”。另外,上文所讲到的玉玦的“玦”字,意为缺了口的玉环,与其声符“夬”一样的字也有缺口的意思,如器皿有了缺口叫“缺”,堤堰有了缺口叫“决”。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如果能注意到字词的音义同源现象,往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字词上收到举一反三之效,而且可以加深对此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也生动有趣。当然,必须给学生讲明,并不是所有声符相同的字都有音义同源的关系,即使在同一声符的字里,也不是所有的字都与声符字的字义相同或相近。

三、介绍字词背后的故事,可让课堂情趣横生

在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产生常常源于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文言字词时,如果涉及到这样的字词,一定要详细介绍该词语的相关故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而且也能让课堂更加有趣。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在讲到完璧归赵时,对“和氏璧”这个词语就应该讲清楚它背后的故事,方能显示“和氏璧”的珍贵。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同。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历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所以命名为和氏璧。正是因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秦王才愿意拿十五座城池跟赵王交换,赵国蔺相如也才愿意舍身保护。学生只有了解了和氏璧的故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意思。

再比如《鸿门宴》中“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张良为什么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呢?原来“足下”一词,源于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相传,晋公子重耳出逃时,曾经多日水米未进,当此危难之时,随从介之推割肉相献,重耳度过了危机。重耳即位后,为报介之推的大恩,想要重赏他,而介之推隐居山林,不肯下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结果,介之推被烧死也未下山,晋文公十分悔恨,用介之推临死前所抱的那棵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对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有敬称之意。讲到这学生就明白张良为什么要称呼项羽和范增为“足下”了。

在文言文中,来源于历史典故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如能予以适当的讲解,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文言字词的学习自然就能情趣横生了。

第6篇

关键词:中国;玉文化;内涵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同时结合相关考古资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距离如今七千多年前),我国智慧的祖先便能够天然玉料进行精细工具及装饰品的制作。纵观历史长河,我国玉文化渊源流长,并且我国是玉文化浓厚的一个国家,玉文化体现在道德、政治、以及审美等多个方面,内涵深刻,影响深远[1]。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玉文化,本课题针对“中国玉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便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玉文化概述

从中国本土来看,将玉视为天地精气的“圣物”,这样便让玉具的宗教象征意义显得非常突出。从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皇宫也存在很多玉制品,而皇宫玉制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官阶地位的象征物;从礼制层面来看,玉制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使社会统治秩序得到有效维持。与此同时,从古代丧葬来看,玉器也通常作为陪葬品,这是由玉的器材所决定的,能够长远保存下来,当然这里面也富含着非常深刻的内涵。与此同时,一些玉纯白无暇,被比喻成君子,从道德层面来看,玉也富含道德层面的内涵[2]。从玉的本质层面分析,美石为玉,玉属于石头的精华,从佛学层面而言,将玉称之为大地舍利子,为驱邪避凶的灵石。现如今,玉参与进商业生产当中,为推动我国玉文化也起到了至关作用的重要,现代玉的种类非常之多,包括了:蓝田玉、和田玉、蛇纹石玉、水晶石、鸡血石以及珊瑚玉等等。总体而言,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现代的商业玉石也避免不了玉文化的宣传。换而言之,玉石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健的发展,便需要了解中国的玉文化,将玉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载体,保证在玉石企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上,玉文化也能够得到发展与传承。

二、中国玉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玉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总结起来包括:道德内涵、政治内涵、宗教内涵以及审美内涵。下面便针对这些内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在道德层面的内涵分析

对于中国玉文化的道德内涵,不妨从春秋战国谈起,处于当时的时期,经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人们将玉文化从“神”的层面解放出来,将玉视为道德的有机载体。这一解放,使玉文化渗透了“人性”的内涵[3]。部分玉器洁白无瑕,晶莹剔透,通常为君子的自喻,将玉比喻成君子守信、谦虚、智慧的象征。总而言之,将玉在道德层面的内涵深远,也正因为玉具备道德层面的内涵,也使得玉在历史长河里流传至今,仍被人所追捧。

(二)玉文化在政治用娴哪诤分析

我国古代,玉器的生产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将玉器作为权力以及财富的象征。最为明显的便是古代的达官贵人的公子们腰间会佩戴显眼的玉器。将玉文化延伸到政治层面,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完璧归赵”是有名的和氏璧典故,该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因此,从政治层面来看,玉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实力。此外,古代帝王都会有传国玉玺,玉玺便是将玉作为制作材料,传国玉玺和现在的印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代表着一种证明。

(三)玉文化在宗教层面的内涵分析

早在新石器时期,玉器便在宗教祭祀中发挥了作用,而后发展的越来越明显。从我国西周时期来看,具备了非常完善的玉祭祀礼仪,并且部分有关将玉器作为祭祀的礼仪便历代帝王所沿袭下来。之所以在祭祀礼仪会使用玉器,主要是因为玉可长久保存,相比人的肉体,保存的时间更加久;与此同时,玉器上可以刻上一些图案及文字,这种文化的载体能够寄托古代人的精神与信仰,所以玉器具备神秘、代表某种信仰的功能。

(四)玉文化在审美层面的内涵分析

从古代文学来看,描述玉的名句诸多,例如:《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云“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等[4]。虽然一些古诗词当中应用到玉并不是歌颂玉,而是将玉进行比喻,但从中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玉的审美内涵。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我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并且玉文化的内涵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道德内涵,比如能够比喻成君子;政治内涵,比如传国玉玺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宗教内涵,比如在祭祀礼仪中使用到玉器;审美内涵,比如在古代诗词名篇、著作当中应用到玉等。总而言之,玉文化的内涵深刻,从现代社会生活来看,人们对玉也是非常喜爱,并且作为一种商品,玉在现代的形式各式各样,但是在长远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能忘记玉的内涵本质,需将中国的玉文化传承下去,使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传得到有效保护,从而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林梅.辽代玉器在中国玉文化中的地位[J].沧桑,2013,01:42-44+49.

[2]靳彦乔.浅议中国玉文化及制玉材质[J].收藏家,2011,09:35-40.

第7篇

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他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寻求快乐是学生的天性之一。只有拥有了快乐的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引导,思维才会得到发展,智慧才能得到延伸,才能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内心世界。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文课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载体,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使整节语文课中学生都能拥有这种快乐的心境,并使之得以无限的延长,这样的语文课学习就由枯燥变为有趣,把要我学变为自主的我要学。

以前我一堂课都是按着教材,一字不漏地自我演讲式地教学,课堂气氛异常枯燥无味。学生无精打采地听,不理解的句子就死记硬背,不会写的字就多写多练,十遍不行二十遍,久而久之,学生上课昏昏欲睡,积极性差,回答问题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气氛沉闷,真可谓“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座位上呆若木鸡。”完全找不到学生聪颖伶俐的影子。虽然知识都从我的头脑里搬进了学生的头脑里,但是看到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我在思索问题出在哪里呢?因此我做了以下总结。

一、在备课过程中给学生预设快乐

学生喜欢新鲜的东西,一种事情反复做上多遍,学生就会厌倦,而对那些经过一点加工的东西表现出无比的兴奋、好奇。所以语文课堂要不断地深入挖掘教材中和教材外的一切快乐因素,加工融入文本当中,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巢穴,这就需要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材,挖掘教材,不放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正如:“不要把学习局限在课本的四壁,不要机械地把知识搬运到学生的头脑中,在课本周围应当有一块空地,让学生在其中思考所发生的活动。”如我在讲“祭奠”一词的含义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理解为是为纪念死去的亲人而举行的仪式。我课前翻阅了资料,又在网上查找了汉字的历史,利用多媒体出示甲骨文的字形,学生观察,古代人纪念亲人要有酒有肉,看“祭”字多像一个人恭敬地拿着三块肉正要放在桌子上,“奠”字像酒杯。又接着出示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祭奠”一词的演变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轻松地完成了这个词的含义。又如《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学生通过预习自然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教师在讲授时,自然缺少了神秘感,再照搬文本,学生自然没了兴致。因此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疑点在哪里,学生心里在琢磨为了一块玉太大题小作了吧?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玉?十五座城到底是什么概念?秦王缺心眼只为块玉?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预设了“世界上最牛的神奇宝物”的演讲稿,从战国的和氏发现“和氏璧”,讲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它制成“传国玉玺”,价值9000万亿元,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讲到历朝历代,一个个有关它的传奇故事,最后讲了“十五座城”的大小。从这个预设环节中,学生不但了解到中国的历史,还了解到这块和氏璧的历史价值,从而学习兴趣高涨,情绪激昂,充满了对和氏璧的敬畏感。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学生不由得敬佩蔺相如的胆识谋略,也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不断让学生产生这样的心态:这个问题我没注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我竟然还有这个问题不了解,这样的心态一旦形成,就表明学习活动是他解决某个问题所需要的一种活动,便积极主动地进入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消除这种差距,教师要为学生预设快乐,并设计好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快乐的时机与方式。

二、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快乐

语文学习在本质上应是享受性的,是文化文学的传递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为语文学习一种精神情感、心灵的享受过程。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激励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使之产生师生共鸣,感知同步,激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欲望,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学生最喜欢什么?是别人送她礼物。如何让学生像接受礼物那样快乐地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品味修养,博览群书,汲取更多知识,沉积情感态度,追求语文教学中更高的艺术境界,从而充满愉悦阳光态度,调控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如我在讲《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时,学生心情起伏激动,还回味在丑小鸭虽然丑但是它靠着自己不懈努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说明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对收留它的农民赞不绝口。这些都是学生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表现,也是语文编排的初衷,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我鼓励他们自己编排音乐剧《丑小鸭》,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动人,学生开动脑筋,自制头饰,布置剧场,用报纸、彩笔制作服装,在网上搜集背景音乐,并自己编写组织语言、旁白等。这种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我们以后把适合编排的课文都进行了创作表演。如《农夫与蛇》《画风》《春雨的色彩》《晏子使楚》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总之,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初衷,要构建快乐的课堂,打造快乐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学生若不按我们的教学方法学,我们就按他们的学习方法教,让学生像接受礼物一样,接受知识,让学生每天带着荣耀回家。

第8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0-0056-02

作者简介:郑燕(1979―),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工程系语文备课组组长。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导入就像正餐前的开胃小菜,对于中职学生害怕文言文、学习“胃口差”的症状,这道小菜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这道开胃小菜呢?

中职文言文的类型主要有记叙、抒情、议论三大类,下面便从这三大类文言文入手来讨论中职文言文课堂的导入。

一、衔接导入法

又叫复习导入法。“温故”才能“知新”,学生认识事物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老师努力寻找新篇目与学过文章的联接点,搭桥铺路、巧设契机,通常可用提问、回顾的方式来进行。

如笔者在教授《游褒禅山记》这一课时,照顾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采用了新旧知识衔接的导入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沁园春・长沙》中主席面对滚滚而去的湘江、漫山遍野的枫林、万物霜天竞自由的场面,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吗?(生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面对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康桥,又吟唱出了怎样的缠绵与不舍呢?(生答: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面对朦胧、幽静、飘渺的荷塘月色时,感受到了什么呢?――“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中国文人以特有的敏感捕捉自然界的声响,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那么王安石面对褒禅山的探险之游,会悟出怎样深刻的哲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近王安石,踏着他的脚步也来一次褒禅山之游吧!

这个导入中,《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荷塘月色》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文,而且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学生也非常喜欢这几篇文章,利用这几篇文章的内容来导入,一方面复习了旧知识,另一方面又以中国文人的感悟顺势利导到《游褒禅山记》,因为王安石对褒禅山之游颇有感悟,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及“深思而慎取”的人生哲理至今对我们仍深有启迪。

二、故事导入法

中职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故事导入法即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来引入新课。生动形象的故事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上,而故事在新课的教学中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在故事中很快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急于探求新的知识。

如笔者在《张衡传》中用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导入全文: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勺口对着的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吗?

这个导入利用了张衡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更感到亲切自然,并以提问的形式开启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原来张衡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了不起啊!”从而更激发了中职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张衡、阅读全文的兴趣。

三、成语导入法

中职学生虽然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但对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成语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很多文言文中就包含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那么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就用文章里面的成语来导入全文,用成语带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这样的导入直接而切中要领。如笔者在导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就从“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刎颈之交”三个成语入手:

同学们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这三个成语一定不陌生吧?“完璧归赵”中的“璧”是什么“璧”?(生答:和氏璧)是谁让和氏璧完璧归赵的?(生答: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是谁?(生答:廉颇)他为什么要负荆请罪呢?廉颇和蔺相如又是如何结为刎颈之交的呢?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就了然于心了。

该导入语用三个成语带出了文章的两个主人公,从三个成语中学生大致了解了三个小故事的简单情节,由此萌生了想进一步阅读全文的主观愿望,由此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四、联系生活引入法

新《课标》扩展了教学资源的范围,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除教科书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资源。那么对学生来说什么资源让他们最感兴趣呢?无疑是生活资源。中职学生因其专业特性,特别渴望老师多讲一点与社会接轨的内容。如教学《游黄山记》以去过黄山的学生写的《游黄山记》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是王亭凯同学去了黄山之后观察到的景色,那么徐宏祖在登黄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景色,有哪些感悟呢?与王亭凯的《游黄山记》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因为该班是动画班,他们体悟美、欣赏美的能力较强,写游记类的文章对动画班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并且是对其所学专业的一种促进。以学生的习作来导入,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就急于知道徐宏祖笔下的黄山与同学眼中的黄山有什么区别,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堂课还可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徐霞客是江阴人,从这个角度去导入课文,找到作者与学生的共同点,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提高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第9篇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部;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

西方的句名言:“这个世界是由自信创造出来的。”没错,力量是成功之根本,自信是力量之源泉。它是人生的一盏明灯,照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古代卞和献玉的故事大家也许很熟悉。卞和为让美玉光耀人间,先失去左脚,又失去右脚,却始终不悔初哀,终于遇到慧眼识宝的人,使和氏璧这一稀世珍宝得以面世。试想,倘若卞和献宝被砍左足后,对宝玉真伪产生怀疑和动摇,将其抛在深山峡谷拉倒,纵然宝玉再好,也只能与乱石为伍。但令人们敬佩的正是卞和的自信,是这份自信造就了他的成功!?

19世纪之前的300年间,数学家们一直为证明一元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而忙碌着,可惜他们不是望而却步,就是半途而废,没有一位能揭开这个结。1818年,挪威一位1岁的阿尔贝,在研究了前人的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量资料后,坚定地对他的老师说:“让我来解答这一历史难题吧,我能证明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他凭着自信,聪明和勤奋,花了六年的时间,给了历史一个圆满的回答:一般高于四次的方程没有代数解。这就是著名的阿尔贝—鲁菲尼定理。?

是啊,一旦有了坚定的自信心,人也许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如果周公瑾没有自信,怎么会有赤壁大捷?如果罗斯福没有自信,怎能连任两届总统?如果保罗?盖茨没有自信,怎能达到事业的顶峰?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说过:“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

当生命地轨迹固执地向前延伸之时,请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挖掘自信,他将成为你无法摧毁地信念,成为你茁壮成长的土壤,成为你生命中一股永恒地活水,不息地寻找前进之路。

第10篇

“有眼不识金镶玉”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人们常用其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物的能力。可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俗语颇令人费解。

“金镶玉”本来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玉石),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如:《金瓶梅》第二十回:“剩下的再替我打一件,照依他大娘正面戴的金镶玉观音满池娇分心。”第七十二回:“林氏又早戴着满头珠翠,身穿大红通袖袍儿,腰系金镶碧玉带,下着玄锦百花裙。”这种“金镶玉”器物原本是极易识别的,人们怎么会“有眼不识”呢?

其实,寻根溯源,“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语乃是由“有眼不识荆山玉”谐音讹传而来。而“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则典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期,楚人卞和看见一只凤凰落在荆山(位于今湖北南漳县境内)的一块青石上。由于当时的人们皆认为凤凰神鸟不落无宝之地。于是,卞和就认定那块青石中必有宝玉,便将它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命玉工辨识,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楚厉王大怒,命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楚武王又命玉工辨识,玉工仍然说那只是一块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而失去了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得泪水流尽、眼中滴血。楚文王听说此事后,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刑被砍掉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如此悲伤?”卞和答:“我悲伤的不是被砍掉了双脚,而是美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当成骗子。”楚文王听后便命玉工剖开璞玉,发现里面果真是一块稀世之宝玉。后来,为了彰显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将此玉命名为“和氏璧”。因和氏璧出自荆山,故后人又称之为“荆山玉”,如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由于卞和献玉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有眼不识荆山玉”也就随故事的流传而成为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

至明代以后,或许是因为人们觉得“荆山玉”之说不够通俗、其所牵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的缘故,这一俗语中的“荆山玉”一词在口语中渐渐地被发音相近的“金镶玉”所代替,“有眼不识金镶玉”一语就这样在民间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

玉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与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玉文化目前的覆盖范围只是局限在国内以及海外华人圈,且停留在浅表性的层次,直到现在还被很多人看作民俗性的东西。本次奥运会正值中国经济振兴,也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世界的时刻。既然奥运会的奖牌已经将全球的目光吸引到了我们的玉文化上面,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让玉文化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呢?

新说:放眼新艺玉镶金

玉镶金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各种玉石上镶嵌或黄金、或白金、或银的造型物,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这是在古法金镶玉工艺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此工艺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翡翠玉石的表现手法。如今玉石产品也已是洋洋大观,涵盖了几乎原传统玉石产品所有的领域。

尤其是电视购物这个新兴销售通路的崛起,各色玉镶金玉石产品在各个电视购物频道以及各厂商极力推动下蜂拥而至,迅速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大有天下无人不识君之势。笔者因工作的关系,也是自己特别的喜欢玉,曾经接触到香港金玉堂珠宝实业集团的玉镶金产品,我就在他们公司的产品展厅里见到了一些精美的玉镶金吊坠。该公司现在就在全国十数家省级、近百家地市级电视购物频道大力推广玉镶金产品。无论是镶佛、镶观音、镶貔貅、镶一帆风顺、镶雄鹰展翅还是镶的金鼠,件件雕琢精细,美轮美奂。人说“石之美者,玉也”,真是一点都不假。

我和金玉堂的营销总监张小姐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张小姐告诉我说,他们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在运作电视购物这一块,整个营销策划的动因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而发动的。第一,今年是中国人的奥运年,随着奥运会镶玉奖牌的推出,已经将全球的目光吸引到了我们的玉文化上面,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让玉文化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呢?第二,公司分别在广西梧州、广东惠州拥有两个宝玉石产品生产基地,并且投入资金3000余万的湖南宁乡金玉堂宝玉石工业园也正在迅速崛起;第三,公司的文化理念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色就是极力倡导、推广佛教文化,玉文化,风水文化;第四,遍布全国的800余家金玉堂连锁专卖店,为我们大力推广玉文化提供了最佳平台。

张小姐说起玉来,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笔者想想也是,他们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又恰逢其时的遇上了2008北京奥运年的空前机会,虽然是出于商家创造利润的考虑,但是对于弘扬中国的玉文化,将玉深远的文化内涵推及世界应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玉的境界是温良恭谨,玉的核心理想是包容,是科学处理世界上各种问题的能力,希望2008年“金玉堂”能够为玉文化传播,交出一份高分数的答卷。

公司:香港金玉堂珠宝实业集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东方之珠南栋15-16楼

第11篇

《庄子》里讲到一个故事,说鲁国鲁哀公听说颜阖是个贤士 ,派人持厚礼聘请出山当官。颜阖虽然贫困,但考虑到此事不利于健康,还是拒绝了。庄子听后感慨说:“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隋侯珠和和氏璧并称我国古代至宝,是历代王侯必争之物。庄子认为身体健康和做官相比,就如同用这样的宝物去打一个小鸟,用一个最有价值的东西去换取一个最没价值的东西。庄子的评论是不是有失偏颇?当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人们为了富贵权利而互相厮杀置生命于不顾时,就会感到庄子的感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令人嗅到现代人文精神的气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草菅人命,许多知识分子不能不思索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他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生命的漠视,所以有人提出“重人贵生”的思想。《吕氏春秋》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认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都不如生命重要。

孔子也同意“贵生”的思想,但他的弟子们把“贵生”的思想“发展”了,认为为了“仁”可以杀身取义,不成功便成仁。而庄子的继承者们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干脆走进深山老林,不食人间烟火。这是先哲们没有料到的结果,他们地下有知,定会站出来指斥这些不肖子孙。

让人高兴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的生命得到普遍尊重,这是人类的进步。但是,现代人在“隋侯珠”和“千仞雀”之间依然有个取舍问题。为了名利,不惜牺牲自己身体健康,三十年前拿命换钱,三十年后拿钱治病,还大有人在。遇到名利的事,长时间耿耿于怀的,也不乏其人。这样的人就是把天下的养生方法都用尽,也不管用。如果把“隋侯珠”比作生命,把“千仞雀”比作个人的事业,那么,正确处理“隋侯珠”和“千仞雀”的关系是养生的大前提。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生命;但是,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使用。如果把生命像花草一样养起来,或者像至宝一样藏于深山老林,生命就会枯萎。怎样正确使用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每个人养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12篇

一、激发兴趣,培养练笔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第二学期就可以开始培养学生小练笔,在孩子回答问题最精彩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短句还是一句精彩的话,让孩子把它记在书的空白处,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每节课都留给孩子五分钟左右的练笔时间,可以是课中,也可以是课后,一周或一月进行全班性的展评,或让学生交叉阅读,评选出写得最好的孩子的小练笔,进行表扬并发给孩子红花,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每节课上,孩子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与表达之中,因为谁说得好,他的语言就会被大家记录下来,学生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在良性循环中,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盎然,孩子会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向家长提出许多的问题,收集许多词句,并主动进书店阅读,以便收集到更多的词句展示给大家,孩子们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相互阅读同伴的记录本,甚至主动摘抄课外书上的好词好句。有人会问:你是否拔高了要求。回答:否。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在那个地方练笔最合适,既自然又恰当,这无疑要求老师钻研教材时,要把握教材,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抓住最感兴趣的东西,一开始,肯定有难度,老师可以示范,教孩子做,跟孩子一起做,不要求多、繁,力求简单,重在词、句的练习;重在培养习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孩子的后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一年级结束,孩子的积累量增大,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还自觉地养成了阅读习惯,为二年级学生日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凭借教材,多角度训练,提升练笔

1、延伸课本插图的外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有些插图已经作了精彩细致地描述,无须再进行描述,如:《草船借箭》诸葛亮请鲁肃三更天陪他一起去取箭,船上饮酒的插图;《一夜的工作》坐在小转椅上批阅文件的插图,而有些插图却只有一句简单的话语,如:《将相和》蔺相如高高的举起和氏璧准备撞向柱子的插图,文中有一句话,“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诚心,不讲诚信,心里会怎样想?他是真的要撞向柱子吗?等问题,却没有交代,让学生揣摩蔺相如的内心,把他当时的想法写下来,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伏笔,丰富了插图的内涵,延伸了插图的外延

2、抓重点词句,倾诉感情: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体会作者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你有什么看法等要求,学生往往是束手无策,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类问题,恰当地指导学生小练笔,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白杨》一课,“爸爸看到戈壁滩上的那棵大白杨树的旁边有两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一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理解能力强一些的学生会很容易地理解,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学生会无从下笔,老师一定要相机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戈壁滩代表边疆,挺拔的白杨树代表老一辈的边疆建设者,两棵小白杨树又指边疆建设者的后代,泛指建设边疆的所有后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容易联想到:老一辈的边疆建设者那种献了身体献热血,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伟大情怀。时机成熟,马上让学生以《俯瞰戈壁》为题,当年的爸爸已是年岁已高的老爷爷,带着孙儿孙女坐飞机前往上海探亲,俯瞰戈壁,又会如何感想?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孩子们的思绪飞扬,效果极佳。又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课后练习题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其中一学生写到:‘从每天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等词语中体现出了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怕危险,默默无闻地为革命做事的高尚品质。

3、泼洒心中的感动,凸显人物形象: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文章,如:《桥》,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这位农村党支部书记把生的希望留给乡亲们,把死的绝路包揽,自己的儿子本是完全能生还的,可这位父亲硬是让有生还希望的儿子把生路让给了乡亲们,这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不值得我们歌颂?不令我们感动?学生是带着泪水写完自己的感受;又如《一夜的工作》,的生活简朴,工作劳苦。一个堂堂的国家总理,对工作高度负责是可以理解的,但工作的时间之久,工作了一个晚上就只吃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学完课文,学生对总理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这份感动尽情地泼洒出来,那情真意切的话语使课文内容更充实,人物的形象更高大。

4、填补课文空白,使课文内容变得灵动起来:人教版所选编的许多故事性文章,作者有意留了许多空白处,如《穷人》结尾,“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的表情怎样?会怎么做?说些什么?桑娜会干些什么?《凡卡》结尾,凡卡爷爷会收到的信吗?即使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会来接凡卡回乡下吗?孩子们很容易就深入到作者的内心,走进文本,自然地也就会抒发心中的激情。

5、改编古诗,丰富想象:如《望洞庭》《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写景诗,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象画面,展开联想尽情描绘。

6、总结与整理: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让学生把记载在书上的练笔内容整理出来后,收集全班所有的小练笔装订成册,成了老师和学生喜爱的读物。对于那些有创意的、有特色的小练笔,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给小练笔的内容加上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学生在尝试后欣喜地发现,课堂上的练笔摇身一变可以作为说话或作文的开头、过程、结尾,课堂上的小练笔有如此大的作用,作文原来也如此简单,因此,小练笔为单元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学生再也不是无话可说了。

三、走进生活小,丰富素材,获得练笔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