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的诗歌

秋天的诗歌

时间:2023-05-29 17:5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天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天的诗歌

第1篇

元代·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2、《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3、《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第2篇

关键词:诵读;新诗;诗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5

一位教师执教何其芳的《秋天》,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读秋、赏秋、品秋、绘秋,重点放在赏秋和品秋两个环节,即诗歌的语言美。最后运用诗人描绘秋天的手法写出学生自己眼中的秋天。整堂课四个环节看似进展顺利,却美中不足。第一个环节梳理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读秋”。不错,“秋”是读完了,从头至尾,学生声音洪亮,读得很准确。可是入耳的“读书声”中无法听到诗歌的“节奏美”,也无法感受到秋的“诗意美”。此“读书声”虽“入耳”,却未“入心、入情”。

刘占泉教授曾说:“诗歌教学目前存在着只讲不读的反常现象,这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极大的祸患。”简单的字词梳理怎能让学生感受秋之“美”呢,既然感受不到,那又如何有兴趣“赏”、“品”秋之美呢?学生只是被教师迫不及待地拉着去“赏秋”罢了。因而,笔者认为执教教师在诗歌教学的首要环节――“读诗”这一环节做得不踏实、不透彻。那么,新诗如何读,才能让学生想读、读准、读懂、读出韵味,进而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呢?

一、把握基调,感受节奏之美――“一读”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性,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郭玲教师指出:“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彩的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方法。”因此,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好轻重快慢,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对节奏韵律的敏感度,进而形成所谓的语感。

教学《秋天》时,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感知整首诗。教师再请一位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再示范朗读、,教师读时须做到语气平和舒缓、节奏缓慢、融入情感,学生听的同时要从字里行间感受诗人对秋天是怎样的情感。这样下来学生便受到“齐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三次“读”的洗礼,对整首诗感情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他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进而就抓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诗歌的灵魂。

教师继而可问:“读这样的诗,语气是激昂一点还是舒缓一点?”很明显,极具诗意的一首小诗要舒缓一点。再问:“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凭借语感领会到要慢一点。教师可再问:“是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读轻一点呢?”通过分析甄别,学生应该能找到“饱食、肥硕”这一类体现秋天丰收喜悦的词语须重读。

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再碰到类似节奏韵律的诗歌语言材料时,便可凭借音乐感产生直觉,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储备,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想象绘画,感受直观意象――“二读”

诗歌中的意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把诗人的情感和深微的情绪串联起来,组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因此诗歌里绝不会没有画面。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即使学生对该诗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对该诗的情感产生感应。特别是那些诗人精心筛选的一些意象,诵读时执教者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极富农家特色的景物,以便建立起学生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个秋天,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笔下“农家丰收喜悦、渔夫惬意归泊”“少女思恋图”的画面。

如诗歌第二小节,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如下意象:冷雾、芦蓬、白霜、小桨、渔网、青鳊鱼等。“象”是直观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而“意”则是含蓄、蕴藉的。“冷雾”“白霜”渲染了冷寂、凄凉、迷蒙的气氛。清晨,渔夫摇着小桨,撒网、收鱼。渔人看见水中鱼影浮动,赶紧收网,一看,空空如也,收起的是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可是渔夫并没有恼怒,恍然大悟,是乌桕叶的影子和渔夫开玩笑,原来秋天在和渔夫做游戏。渔人也并没有因为打不到鱼感到失望,而是轻轻地摇着归泊的小桨,悠闲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秋天是多么宁静、惬意与悠然!

三、心悟口诵,感受诗歌意境――“三读”

心未悟,口怎能诵?王家新教授曾说:“搞好新诗教学的关键是要懂诗、爱诗。”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爱诗、读不懂诗,那又如何与学生分享呢?因而读懂诗才能融入情感,继而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第三小节这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对学生作如下引导:这句话调整一下语序――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梦是虚幻缥缈的,那么牧羊女在秋天这个季节想到什么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呢?学生自然能找到牧羊女想的句子:“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香与热的笛孔”?教师继续引导:“难道牧羊女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学生恍然大悟,还有“吹笛子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这位教师循循善诱、以诗解诗,学生才能真正领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教师再作补充:“诗人何其芳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20岁那年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原来牧女怅然若失、朦胧的情愫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反应,于是一幅“牧女思恋”图深刻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此时学生”心能悟,必然口能诵”。此时,再让学生齐读第三小节,学生必然能读出牧女朦胧怅然的情思,必然能感受到牧女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境。

第3篇

摘 要:海子创作的诗歌,充满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种意识是由于诗人生活的困顿、爱情的失意、精神的失落三者共同造就的。在生活、爱情、精神均遭受打击的情况下,海子的孤独意识不断累积和加剧并最终导致了他走向孤独性的极端——卧轨自杀。

关键词 :困顿 失意 诗歌 孤独性

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颇具才华的诗人,其自在率真的抒情风格使他的作品别具特色。他的诗歌是生命书写的集中体现,“孤独”这一情感特征始终伴随在诗人诗歌创作的不同阶段。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然而他的孤独却并非空穴来风,他的一生都是在贫困和失意中度过的,命运始终在击打着这位天才诗人。长期的生活困顿、破灭的爱情美梦、无尽的精神失落,最终使海子从一个开朗、可爱的孩童变为了一个卧轨自杀者。

一、生活的困顿造就了海子诗歌的孤独性

海子自幼家境贫困,小时候生活条件极差,吃的最多就是腌萝卜。在北大读书期间的生活费也非常吃紧。据海子的好友西川回忆,上学期间,海子的寝室里看不到电视机收音机。海子更不会跳舞、游泳和骑自行车。在离开北大后,除了两次西藏之行,海子的生活都是在睡觉、读书和写作中度过的。单调的生活习惯和封闭的社交圈使海子产生了孤独感。在海子的诗歌中,可以看到生活艰辛和精神空虚所带给他的困惑。海子在现实中很难融入喧嚣的都市生活,这种孤独感使他的诗歌有一种漂泊不定的特点。在《哑脊背》一诗中,诗人写道:“只有一个穿雨衣的陌生人/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在众人的脊背上/看出了水涨潮,看到了黄河波浪//只有解缆者/又咸又腥。”在此诗中,海子是以陌生人的姿态出现在城市里。这座城干旱已久,而海子却来自于水国,雨中的海子“穿着雨衣”和这里的干旱格格不入。在海子看来,他和这个城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因为“干旱”和“烈日”的世界不属于他,他所感受到的只有流浪生活带来的痛苦和孤独。他十五岁就离开了家乡,以后再也没有和家乡亲密接触过,故乡留给海子的只是遥远的记忆和符号。然而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海子也没能融入到新的城市生活中。城市对他造成的陌生感使得他只能以陌生人的姿态来思考和创作。在北京这个都市里,他遭遇了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冲突,这种冲突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他产生了流浪和忧伤的孤独体验。

二、爱情的失意造铸就了海子诗歌的孤独性

海子除了书写困顿生活的诗歌之外,还创作了丰富的爱情题材的诗歌。在这类诗歌中,海子主要书写自己失恋之后的痛苦与孤独,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孤独体验融入到了爱情诗的创作当中。如在《半截的诗》中,诗人写道:“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允许别人更改一字”。在这首诗中,诗人几乎是以独断和蛮横的方式书写出对倾慕之人爱恨交织的情感。在海子的其它诗歌中,读者同样也能感受到爱情带给他的苦痛与忧伤,如在《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我就是那个情种:诗中吟唱的野花/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在此诗中,他请求青海湖熄灭他的爱情之火,他想借助青海湖的水来浇灭自己本该熄灭却又无法熄灭的爱情之火。在这样矛盾的情感中,海子只能默默地忍受爱情的鞭笞,孤独地唱着悲哀的独角戏。又如在《黎明:一首小诗》中,诗人写道:“我看见自己的面容/火焰 像一片升上天空的大海/像静静的天马/向着河流飞翔。”在这里,痛苦的海子在爱情面前飘浮不定,他仅有对爱情激烈、痛苦抗争之后的悲哀与孤独。又如在《诗人叶赛宁》一诗中,他写道:“暮色苍茫/永不复返的人哪/在孤寂的空无一人的打谷场上/被三位姐妹苦苦留下。”在这里,“三位姐妹”是海子先后爱慕的对象,然而她们又先后离他而去。三次失恋,留给海子的是无尽的悲伤与孤独,孤寂的谷场上,空无一人造成的心灵空荡在海子心中比打谷场还要宽广。在另外一首诗歌《四姐妹》中,海子对爱情的孤独和绝望愈加明显,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天的粮食与灰烬/这是绝望的麦子/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当“四姐妹”都离海子远去的时候,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孤寂。这种孤寂的心情在他的诗歌《失恋之夜》达到了顶峰:“我轻轻走过去关上窗/我的手扶着自己像清风扶着空空的杯子/我摸黑坐下询问自己/杯中幸福的阳光如今何在?”

三、精神的失落构筑了海子诗歌的孤独性

在生活的困顿和爱情失意的双重打击之下,海子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的失落感也在不断加剧,于是他把自己置放于自身构筑的乌托邦式的王国里,但这个王国却是封闭的,是诗人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正如他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所写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而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他却是孤独无助的。这种精神的失落感也体现在他所创作的诗歌中。如在《在昌平的孤独》一诗中,诗人写道:“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在这里,孤独是一只鱼筐,也是泉水中的鹿王,诗人将其放在水中想洗尽它,但它却始终挥之不去,拉上岸时还是象征孤独的“鱼筐”,这个时候,强烈的孤独感已深深植根于诗人身心。此外,诗人精神的失落还体现在他创作的一系列描写秋天的诗歌中。如在《秋天》一诗中,诗人写道:“秋天红色的膝盖/跪在地上/小花死在回家的路上/泪水打湿/鸽子的后脑勺”。在这里,秋天被作者赋予了死亡的气息,同时也是作者精神失落到低谷的生动反映。又如在《秋日黄昏》一诗中,诗人写道:“相反的是/这个黄昏无限痛苦/无限漫长/令人痛不欲生/切开血管/落日殷红”在海子的眼里,黄昏是痛苦的象征,它带给作者的感受是非同一般的痛苦体验。又如在《秋天的祖国》一诗中,诗人写道:“土地表层/那温暖的信风和血滋生的种种欲望/如今全要化为尸首和肥料/金角吹响/如今只有他/宽恕一度喧嚣的众生/把春天和夏天的血痕从嘴唇上抹掉/大地似乎苦难而丰盛”。在这里,滋养万物的土地在海子的眼里却变成了一种苦难,由此可见,诗人精神的失落是非常强烈的。

第4篇

作者施泽会

母亲给了我一双手

又给了我美好的心灵

还给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我用双手敲击键盘

回想过去的煤油灯

昏黄的煤油灯亮着

母亲披着单衣走来

夜里天气凉了

娃呀你早点睡觉吧

我点点头满口答应

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母亲不知道我在背

老师布置的三句半

明天是国际六一儿童节

我要上台表演呢

我依然在灯光下

默想那个演出的诗稿

蚊子在嗡嗡乱叫

老鼠在房顶跳着舞蹈

黄狗在高声歌唱

是不是小偷来了

我从门缝边望去

山村一片漆黑

门前的竹叶垂下思念

山村的美景呢

是否被黑暗淹没了

很多年过去了

我写了很多诗歌

母亲问我诗歌是什么

我说诗歌是思想

是诗人的灵魂

我捧着一部诗稿

拿给母亲看看

母亲用手抚摸着

仿佛在抚摸儿时的我

母亲的眼睛充满希望

说儿子你的诗歌好呀

如农民种的稻谷

春天播种夏天抽穗杨花

秋天一到就该收割了

你的诗歌就是果实

可是我仿佛忘记

母亲没有上过学

第5篇

“湖波上,荡著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著秋天。”

这首诗短小、精致,像一幅疏淡的水墨画,写出了秋天的情趣。以落叶喻秋天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从曹丕的《北征》“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脉相承。

“湖波上”看似平易,但起笔不凡。不说“湖面”或“湖水”,盖因“湖水”太平淡,“湖面”太平静。“平湖秋月”是辽阔而平静的,是一种静态的美,“湖波”则于不平静中见动态的“美”。

“荡著红叶一片”,以红叶写秋天。“荡著”而不说“漂著”,不说“浮著”,既写湖水波浪翻滚的力度,也见水势跳脱的壮观。秋叶也因此一反飘零、寥落和无奈,凸现出一种生机。秋天本是春色的消逝,预示冬天的来临,这首小诗却写出秋天蓬勃的生机,传递了“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趣味和情致。

“红叶”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意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杜牧的闲情逸致,“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的豪迈气概,至于石评梅的“雁儿啊,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则写少女痴心的等待。

“红叶一片”而不说“一片红叶”,量词后置,突出红叶,颇见艺术匠心。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非“明月中”,倘“明月”只是发光天体而已,“月明”则强调清辉布满,胜似白昼。往日豪华奢侈生活的蒙咙记忆,对比今天这明月如故,山河清晰的楼台旧景,往事哪堪回首,现状是这样残酷而明白地呈现在眼前,绝写李后主心中之凄楚苍凉。

“如一叶扁舟”,以比喻句勾连前后,借红叶喻秋天之题旨,前后呼应。“一叶”修饰“扁舟”,是中国古代诗歌写作的惯例,“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量词的形象化。如鲁迅先生惯以“一匹”写“猫”,极写猫体的苗条清瘦弓起之状。然此处,上句为“红叶一片”的实写,下旬又以“一叶”摹状小舟,比喻之大忌是本体与喻体的同一性,故似为欠妥。

“上面坐著秋天”一句,境界全出。尤以“坐著”,确乎神来之笔,“坐”而非“躺”“立”或“蹲”,由此而见从容不迫。动荡中见稳定,飘忽中见确定,轻飘中见稳重,情景中见诗景,使动静之间、轻重之间、物我之间、情境之间的对比消融,浑然一体。诗人以秋叶写秋景,用拟人手法写出秋天形象,也写出诗人乐观的情怀、淡定的心境。世界难免动荡,生活之路难免不,平,情为景迁,心情难以不受物境的影响,但赋积极心态于自然物,这自然物即著“我”之色彩。“淡泊”“宁静”,本来便是针对这喧嚣的红尘、名利声色的世界而言。诗歌既有形象的饱满,又写正直伟岸、成竹在胸的精神,展示诗人心情轻松的惬意,诗境的淡朗、诗风的清逸跃然纸上。

杜甫的“悲秋”以秋叶写心境,则意境开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尽言树林之多,覆盖面之广,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望无际。“萧萧”而下的是落叶,以摹声叠同写出树叶飘落之状,可见落叶之多,一片连著一片,不停地摇落、飘卷,既照应树林之茂,又写落叶之多。落地无声的树叶居然有萧萧之声,树叶飘落又多又快,足见秋色已深,诗人心情之失落也略见一斑。后面“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何等辽阔、邈远,故以“不尽”修饰,且又是“滚滚”而来,浪涛翻滚奔腾不息,何尝不是诗人的心潮起伏。“万里悲秋常作客”极写诗人感时伤世、去国怀乡、羁旅漂泊之情。萧萧之落叶,滚滚之江水,万里之乡愁,国无宁日之悲哀,怀才不遇之感慨,借“悲秋”一并写出。’于诗歌意境而言,杜甫的无奈与凄凉之情借落叶以生发,诗歌气势恢宏,泼墨淋漓,是典型的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同样写秋叶,宋人朱熹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未可轻,不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则另是一番风味。认为宋人援理人诗味同嚼蜡,鲁迅先生也认为诗歌到了唐朝以后便不作观。朱熹的诗诗味不浓,但说理明晰。由“池塘春草”到“梧叶秋声”,只是转瞬之间,极言时间紧迫,感慨人生如梦,看似是对青少年珍惜时间的劝告,其中包含著岁月蹉跎的感叹和自勉。以梦中的春草写春天,以阶前的梧叶写秋天,虚写与实写紧密相联。春草在梦中,秋叶则有声,是一种警示,是一种告诫,写得有点意趣。诗歌诗味诚然淡了点,有程朱理学说教的特色,但是缺却包含人生的哲理,对青少年不无教益。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高等职业学校教师。

第6篇

关键词:叶芝 希腊神话 天鹅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97-01

威廉姆・勃特勒・叶芝 (1865-1939),爱尔兰诗人,戏剧家以及散文写作家,是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重要诗人中一员。叶芝,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为以后的诗人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语言以及新的诗歌题材。他的作品在爱尔兰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文化,特别是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叶芝1865年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家的家庭,童年深受爱尔兰民间文学的熏陶,青年时喜欢研究神秘现象。他的象征主义与法国象征主义不同,诗歌中的意象较鲜明活泼而不朦胧,语言较口语化且有几分幽默感,从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智性,而在表现激情是又不失冷静的客观。叶芝可以说是一个致力于神话写作的诗人,他的神话和象征体系可以说是一种从爱尔兰特有的文化传统、精神气氛和他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信仰。叶芝本人曾将他的全部艺术理论归结为“将神话植根于大地”。代表作《丽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基督重临》具有显著的象征意味。

一、叶芝的神话情结

从1865年到1939年,希腊语、拉丁语及与这两种语言相关的课程风靡英国及爱尔兰。叶芝自然也接受了大量的古典课程的教育。为了弥补宗教的缺失,叶芝一直对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感兴趣。叶芝在诗歌中使用大量取自爱尔兰本土神话、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中的意象,并且通过置换变形成为新的象征意象,用来抒发自己入神的想法。

二、天鹅的意象

叶芝有一套自己的纪年系统,他认为历史每一循环是两千年,每一循环都由一位姑娘和一只鸟儿的结合开始:我们公元后的两千年是由玛丽和白鸽(即圣灵怀孕说)引出,而纪元前的那一次循环则是丽达和天鹅产生的,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写了一首叫《丽达和天鹅》的诗。也正是这首诗,打破了天鹅在文学中是纯洁、高贵象征的传统。

这首诗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丽达与天鹅的故事:众神之父宙斯变形为天鹅,使人间女子丽达怀孕产蛋,蛋中抚育出的海伦后来导致了特洛伊战争,而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则在特洛伊战争后谋杀了亲夫希腊统帅阿迦门农。

天鹅,作为自然的鸟类常常被用于象征。它们的翅膀是足够强壮有力,就像神话中描写的,能够伤害人类的身体。化身天鹅的宙斯在希腊神话中是创造力和创造意志的化身,他对丽达的“欺凌”易其所产生的结果――海伦,象征着宇宙把其创造力与意志注入了人类,也意味着一种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他们诞生了人类,并使人类从一开始就带上了难以愈合的双重性:创造与破坏、与愤恨,海伦施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而战争则是破坏与创造、与愤恨的交织混合。

与《丽达与天鹅》相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也使用了天鹅这一意象。但是不同的是,后一诗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作者借天鹅等意象抒发自身对于人生的感慨。

自从我最初为他们计数,

这是个第十九个秋天,

我发现,计数还不曾结束,

猛一下飞上了天边,

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

勾画出大而碎的圆圈。

我见过这群光辉的天鹅,

如今却叫我真痛心,

全变了,自从第一次在池边,

也是个黄昏的时分,

我听见头上翅膀拍打声,

我那时脚步还轻盈。

……….

一直以来,在叶芝身上总有一种深深的缺失感。他认为,人生、时间就是一个监狱。因此,叶芝一直醉心与灵魂的再生、轮回,象神明般的复活。但是对凡俗的人来说,就象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般,人生从开始就是不完美的,即使他们有可能再生。

54岁的叶芝,又一次回到柯尔庄园,看到与19年前相同的景观,怀着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写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叶芝隐隐的担忧,对诗人来说,天鹅的美是永恒的、神秘的,但是现实是如此令诗人失望。

诗中第一节,描写的是自然景色,秋天、大地、湖水、石头。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些许不完美因素。“树林里一片秋天的美景\…………五十九只天鹅浮游”秋天,在万物萧瑟的冬天之前,是一年中最后一个美丽的季节。这里,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秋天,美丽、丰收,但是面临消逝。在第二节中,19,也是个不完美的非整数。诗中天鹅的飞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优雅而美丽的,它们的翅膀也不是洁白而宁静的,而是“猛一下飞上了天边,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打破的湖水的平静。诗中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把自己与天鹅作对比,诗人已不想从前那样年轻、有活力,而天鹅依旧是美丽、富有激情的,似乎时间对它们来说是停止的。诗人感觉到时间、生命、力量正慢慢离他远去。我认为,诗人认为天鹅和生命同样是美丽、神秘和不朽的,但是对诗人来说,虽然他曾努力想掌控时间和生命,但是生命依旧悄悄离他远去。

三、结语

叶芝关于天鹅的描写,决不止这两首诗,之所以选择这两首,我认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叶芝两个不同的方面。《丽达与天鹅》是叶芝神秘主义诗歌的最佳代表,也体现了他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则体现了叶芝晚年对时间和生命的惋惜和探索。叶芝,这个致力与神话写作的诗人,用他的诗歌带领我们走进他独特、美丽、神秘的神话世界。

参考文献

[1]C.K Stead,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6

第7篇

一、勤吟诗,诵出童真有诗趣

儿童诗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充满童真,饱含情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阅读,则是儿童诗入诗意丛林的第一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话启发了我:童诗的教学,也应该是从阅读欣赏开始。

1.创设情境,读出童真

中国美术大师朱光潜曾说:“诗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想,有感于心为情趣,诗的境界是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可见诗歌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儿童喜欢儿童诗,首先是因为儿童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学生打开一首儿童诗,会自然而然地被它丰富、律动的音乐性所吸引,便会一句一句地用心读下来,诗歌所描写的情景就会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那份童真便自然而然地在学生脸上绽放,流淌于心了。因此,课堂上,教师是不必急于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而是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当学生读到兴味盎然时,再配合适当的或轻松活泼或优美抒情音乐,入情入境地引读、诵读成堂。营造成诗情氛围,提高读诗的乐趣,将自己的那份童真融于其中,释放出心灵深处诗的潜质。

2.多样诵读,感受诗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是朗朗出声地个人诵读、集体诵读,可以是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诵读……

低年段儿歌不需要老师精讲,只要一次又一次的大声朗读如自由读、分小节读、引读、男女生对读即可,以读代悟,在读中发现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在读中享受诗趣童真。中年段则应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试着读出逻辑停顿、读出感觉。老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学生可能就会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诗的音韵美感。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选读诗文)《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这里面一个个长句,需要加以适当强调和停顿,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老师稍加必要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内在的韵律,读出诗趣。

二、悟诗情,点点韵意入心间

儿童诗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长,它情真、意善、境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体验入情入境,引导儿童用心灵与诗歌对话,达到沉浸流连的诗意境界。

1.想象画面,感受韵意

中低段的不少儿童诗本身就是“画”,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试着品读式地想象和“欣赏”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沉入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与童诗对话,凸现画面,感悟儿童诗的意境,拥抱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感受,领略诗的点点韵意。我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先让学生读读全诗,看看插图,在缓缓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回忆看到老师平时工作的画面,点燃情感的火花,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大胆想象:老师一天的疲惫有什么?老师的挂牵是什么?伸进窗口陪伴老师的不仅仅是绿叶,更像是谁?在想象中,孩子们感受到了,那不仅仅是一株紫丁香,更是老师无私的付出和孩子们真挚的感恩。至此,这一株紫丁香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丰满了,接下来的朗读就充满浓浓的情味儿。

2.联系生活,体验诗情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他们的心与诗的心最近,而“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只要教师在引导和激发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诗歌形象,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架起儿童诗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心灵的对话,情感的共鸣。如,教学儿童诗《平平搭积木》(人教版一年级),在充分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家搭积木的情景,进而走进诗中与“奶奶”对话,设身处地感受“平平”纯真善良的世界,从而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意,再次读起诗歌,点点情丝就会涌入心间,有感而诵。

三、乐作诗,渐入佳境书个性

金波曾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表现的是儿童的生活,抒发的是儿童的情感,书写的是个性飞扬的灵性。如何去打开孩子们的思维闸门 ,抒写属于自己的诗意的文字呢?我尝试如下:

1.模仿改编,浅尝快乐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对于接触儿童诗甚少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模仿”将是“创作”的起点站,它降低了孩子们写诗的坡度,却又是提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人教版一年级)学习了《比尾巴》,我让孩子们想象,在美妙的大自然中,你还认识哪些很有特点的动物的尾巴?也学着说一说。有个孩子看到课文后面练习的插图,受到启发后说:“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力气大?/ 马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牛的尾巴力气大。”中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模仿作诗经验之后,我便让他们学习将一些美文改编成儿童诗,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学习课文《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在熟读感悟的基础上,创编了一首首简洁又梦幻的诗,可谓“秋意浓,诗意浓”。有人写“秋天的雨/有五彩缤纷的颜料/ 黄色是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色是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2.抒怀而作,激发热情

在课堂上,我引领学生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具体的言语实践创造活动中展现自我,享受成功。

第8篇

关键词:不可译性;英汉对译;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55-02 收稿日期:2016-06-16

作者简介:崔 薇(1968―),女,辽宁抚顺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汉对比及翻译。

诗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是伴随着音乐舞蹈产生的,人们常常吟唱诗,所以又称为诗歌。有的诗歌使用的是最普通常见的生活材料,却体现了清澈具体的形象,有的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朦胧隐晦,也给人带来了细腻深刻的心灵感受。诗人所主张的形象的具体性、可感性、生动性,语言的质朴性,词义的清晰感等,都集中而具体地表现在诗歌里。诗歌极具独特的艺术特色,情感细腻,表现力激昂,言简意赅,用词准确,对现实有着敏锐的观察。不论是对自然事物的描绘,还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都带有诗人出其不意的想象力,诗人总能挖掘出平淡事物的诗意,总能用纯真的情感去表达隐藏在凡俗中的诗意。

一、诗歌中的不可译性

诗歌及其创造者在不同社会现实中常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认识诗歌及其创造者在诗歌翻译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无论诗歌还是诗歌翻译都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诗人和诗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往往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正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诗歌译者和诗人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对诗歌翻译也进行过迥异的阐释。

1.音韵上的不同

中国诗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节奏上和谐统一,这样有些诗歌就会用到迭韵,就是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迭韵诗指的是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又叫韵字诗、同韵诗。例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English version:

The slender clouds are shining their elegance,

The flying stars are delivering their complaints,

The Milky Way is vast with its ceaseless streams.

Annually the separated couple meets in this season of gold-gilded winds and jade-like dews,

With their supreme happiness overwhelming everything else.

The couple is bearing their water-like subtle emotions,

Thinking this yearly date seems only perambulating in dreams,

And dares not to look back the return route along which either trails.

If a couple is deeply committed to each other with all their souls,

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they are physically together all the days and nights.

从这首诗歌的英译文可以看出,译者也用了押韵,每句诗歌的最后一个字用了辅音“s”, 但是,这和原文中的用元音“u”押韵就相差甚远了。

2.象征意义上的不同

即便是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更不用说诗歌了。诗歌中词语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翻译诗歌的时候,译者遭遇到的不可译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English version:

Autumn Thinking

―to the tune of Sky Scours Sand

Sear vines,old trees and crows in twilight.

A small bridge, flowing water and cottages in sight.

An ancient road, a lean horse in the westerly wind.

The westerning sun down wend,

A heart-broken man is at heavens end.

该诗歌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都是有象征意义的,译者能否在英文中找到有着同样象征意义的对等词语呢?回答是否定的。

3.文学样式上的不同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汉语的四声构成了发音的抑扬顿挫,产生了一种音乐的特征。中国诗歌声律除节奏外,还有就是声调的平仄律。所谓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汉字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每首诗歌中音节与音节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是否协调优美,这就产生了“平仄律”。例如: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English version:

To the snow rune of spring beaming in garden

What a scene is in the north found!

A thousand li of the earth is ice-clad aground,

Ten thousand li of the sky is snow-bound,

Behold at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In the Yellow River, up and down,

The surging waves are gone!

Like silver snakes the mountains dance,

Like wax elephants the highlands bounce,

All try to be higher than heaven even once!

……

尽管译文中,译者表达了诗歌的大意,也运用了辅音“d”和“s”押韵,也有节奏感,但是,原诗歌中汉语具有代表性的声调的平仄律,却没能表现出来,不禁让人遗憾。

二、翻译对策

诗歌是一种结合了内涵、外形与声音的完美的艺术整体,而每一首诗的内涵与外部形态都是诗作者不同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尽管诗作者和诗歌的译者成长环境不同,情感经历和文化影响不同,但是,译者一定要意识到翻译诗歌的责任,从形象入手,再到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尽力揣摩诗作者的思想倾向,使读者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品味诗歌。诗歌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在译文中向读者描绘出原诗的意境及韵律之美,将译文完美地呈现给读者。可取的翻译方法有形式翻译和阐释翻译。

1.形式翻译

形式翻译注重的是译诗的学术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译者关注的是对原诗的形式(包括音韵)的绝对忠实,认为译诗应该像一面镜子一样,精确地“还原”原诗,因此,译诗中应努力避免外来成分(包括社会、哲学、历史、文化成分)的介入。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English version 1:

Bird-Chirpping Hollow

The light beams of the moon on the earth softly rain,

The night is quiet, the spring mount empty,

The moon’s up-rise the birds doth frighten To cry now and then in the spring tide hollow.

English version 2:

Bird-Singing Stream

Man at leisure. Cassia flowers fall.

Quiet night. Spring mountain is empty.

Moon rises. Startles―a mountain bird.

It sings at times in the spring stream.

比较这两个版本的译文以English version 2更为贴切,因为该译文用到了形式翻译,特点是用词最少,最简洁,还原性最强。English version 1的译文对“鸟”字的译法为复数。而第二个版本的译文较好地使用了单数形式,译出了原诗歌恬静的诗意。

将秋天比作女神,给秋天赋予女人的面貌、温柔的头发,到处忙碌着。原诗作者用“Thou”直呼秋天女神,译者也忠实于原诗用“你”来赞誉Autumn。

2.阐释翻译

阐释翻译是面对广大读者的文学翻译的方法。跟形式美相比较,这种翻译方法突出的是诗歌的文学价值,要求保留原诗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以我国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English version 1: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 suddenly of home. (Witter Bynner 译)

English version 2: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显良译)

在English version 1中,Bynner 的译文的特点是直译,而且有些词语的翻译是有争议的,例如在唐代“床”指的是座具,睡觉的用具是“榻”而不是“床”。在译文中Bynner 用“bed” 来翻译诗歌中的“床”,显然是不妥的。而在English version 2中,翁显良先生运用阐释翻译方法,把第一句译成“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在表达原诗意境上比前者更胜一筹。

三、结语

诗人是人们内心世界的观察者,现实和梦想的巨大落差不断地成就也不断地毁灭着诗人的内心,使其有所感悟,这些都需要在诗歌的书写中快意地释放出来,以形成具有力量的呐喊。译者不仅要做人们内心世界的观察者,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创造技巧和恰当的描法。毫无疑问,译者自身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促进了译文的形成。从自身内部因素提升到外部环境因素促进,译者应尽全力,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展开想象,体现原诗作者本意。但是,由于各种的局限性,译者在探索、追寻和完成的道路上,会有得有失,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反映了诗歌的不可译性的诗意。

参考文献: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刘明菲.On Functions of Translite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科学中国人,2014,(2).

第9篇

秋天了,风吹叶落,叶落催风——我们最好选一首诗或是诗中的某段来读,但最好是里尔克的诗句:“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在我看来,这是最能接近秋日的叙述,他所呈现的,就像一个躺在祭坛上的圣女,她在静静地入睡,梦里有如星子的微笑,罪恶庄严地为之退隐;醒来后,她将孤独地走向死亡……

这个细节,原本跟里尔克无关;她来自托马斯?哈代的《苔丝》,一个故事最庄严也最具有神性的结尾。但不知为何,我总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像一个合谋的隐喻,纯净而忧伤;他们一直在我的心里,也在秋天的几案上,沉静、深刻并无限执着。

读这首诗,我们最好选在黄昏或者夜晚,还要把所有的窗户紧紧关闭,窗外风声在耳,落叶纷披,万物正向季节和大地深处挺进或消失,一切汹涌的表面之下,都闪烁着孤独的言辞——但这些我们可能都不需要,我们只需要一份想象,哪怕是微弱如豆的一点灯火,或许就能抵达一切?时间与肉体往往只是情感的俘虏,在一首诗歌的深处,我们或许无需任何外界的媒介,就能彻底地洞悉尘世的声息?

在秋天,一首诗歌的位置,它极有可能是一种引领,更是一种进入。

秋天一到,所有的事物都走向了虚拟,包括山峰与河流,与大地,它们都退到了视线之外,它们就像进入梦境的那条黑线,若隐若现之际,其实早已声息失散,杳无踪迹。唯有落叶与风,一次次敲打我们的心灵;几乎所有的窗户之外,都有它们漫天飞舞的影子,像一种劫掠,让一个季节与一颗心,相互彷徨,在时间的两边,惆怅如怯。

每一次,我都渴望打开那扇窗户,看风吹叶落,叶落催风——在步步紧逼的事物里,我还是想近距离看清一个季节的秘密;那些盛极一时的表情,我相信有想象所不能及的东西。但每一次,妻子都把我拦下来,妻说风大,沙尘也多,一个脆弱的房间恐怕经受不住——就这样,一个俗世的理由把我连同我的内心一起关在了窗户之外。

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强迫自己安静地坐下来,像一个被时间挟持的旅人,在一所被遗弃的房子内,想象一个没有房子的诗人,在落叶纷飞的路上写一封长信的孤独;我总有一种预感,这一定是一封没有地址的信,因为我猜想,当风与落叶开始泛滥时,诗人的生活抑或爱情,早已在远方不知所终?就像一个梦,从迈出第一步,就注定了丢失的宿命。

而远方,它始终是神秘莫测的,尤其在秋日——对一个孤独的诗人而言,远方是内心从一而终的魔障,就像被落叶与风遮蔽的距离。

只是我并不知道,我或者我的内心,距离一个诗人究竟有多远。

但我可以独自走出房间;在秋天,我可以避开妻子,从一首诗歌的深处走出来,走到阳台上,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目睹风吹叶落、叶落催风的念头,一个欲望一旦潜伏下来,它始终就等待着露头的那一瞬——我后来还把它理解为一种深度释放,近似于灵魂对肉体的深情抚摸。

我的阳台位于一道山梁之上,一抬头,远山就都匍匐在了我的脚下;这得天独厚的视觉让我占尽了便利——无论春花秋月,斑驳往事,它们在我眼里,往往都是一览无余。这次也不例外,初到阳台的刹那,我就看见了落叶纷飞——在一抹淡淡的夕晖里,一排排的房屋裹着一层稀薄的寒烟;万叶飞动,宛若自天而下的滚滚洪水;阳台下的小山冈上,枯草摇黄,残菊凸出,一只独鸟,在落叶的缝隙里惊惶失措,最后隐没在草丛中;我甚至听到了失散多年的大雁的叫声,凄切胜过旧日,只不见其身影,或许它们的身影,一直就隐没在那长风之外?唯一的一朵玫瑰,在枝头飘零,如没落的最后的女子……一切都以风为道具,风声万里中,一份慌乱,竟平添了几许寒意,看似无事之间,一颗心,忍不住就愁郁起来。

但我再不会为之张皇;其实我早料到,当我从一首诗歌中抬起头来,那一抹由来已久的愁思,早就为我准备好了答案。

就像某句偈语,它其实早已在多年前,在你不经意时,就已住进了你的身体。

我不得不坦白,关于一首孤独的诗歌,早在里尔克之前,早在我还没有想到写一封长信之前,就已跟我相遇了。

那时候,我跟着母亲走过秋天的山野。雾色笼罩在黄昏上空;身边的河水被水草和石头紧紧缠住,平静之下,看得到内心的激烈起伏;大地已归于沉寂,庄稼隐去,只有星散的谷垛,立在被犁翻的黑泥上面目光悠远,心事重重;看不清山峰,只有一些影影绰绰的痕迹,在雾的深处缥缈如梦,仿佛一些迷离的背影;风像散乱的箭簇,四处出击,无遮无拦;落叶纷飞,铺天盖地——是的,多年后我确信,那个黄昏,在母亲身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目睹纷飞的落叶后发生的;及至多年后对一个秋日的所有怀想,所有的缘起,早已在那里川流不息。

事实是,就在我惊诧于那片漫无边际的落叶时,母亲已不知转过了几道山梁。当我低下头,才发觉我把母亲跟丢了。那个时候,万籁俱寂,人声全灭,唯有一只蟋蟀,在湿湿的细雨中一声复一声,声声凄怆悠长——一份彻骨的孤独就在此时蔓延;那一瞬间,我突然涌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母亲会不会有意丢下我不管呢?我甚至想,要是母亲扔下我跑了,跑到一个遥远的我寻不到的地方,我将怎么办呢?

像一个意外,也像一个预谋,孤独就这样毫不设防地袭击了一个孩子。

但孤独究竟是什么呢?孤独对秋天而言,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暗语和标志?

很多年,我其实一直不得甚解;只隐隐地觉得,当一个人,在落叶与风中想着一些沉入暗黑的时间时,孤独就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孤独终究只能是一种想象,但它不单能穿越时间,更能击中你的肉体与灵魂。

那么,你是否相信呢——从那时起,或许我就已理解并洞悉了一首诗歌的秘密?即使它那样遥远,并模糊不堪。

我总会在明月高悬的秋夜醒来。

隔着窗户,我就能听到落叶的声音——恍若风吹空谷,沉重如雪,月色为之苍凉,像一首忧伤经年的歌谣,淋湿一地;万物入睡,尘埃远遁,只有我的眼睛醒着;月亮就在那里,盈盈之间,像另一只眼睛,跟我对望——这个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进入了秋天的深处;一轮明月之下,清光万里,身心澄净处,一个季节的深邃,似乎就紧紧抓在手中了。

这样的夜晚,它是安静的,正如我在安静的房间里独自阅读一首古老的诗歌;这样的夜晚,它更是孤独的——在那凉意如霜的光辉里,前尘旧事,过往烟云,甚至生离死别,荣辱悲欢,均会一点点呈现……这样的场景,它还让我在后来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不能自拔;它就像那卷发黄的羊皮书上早已预言好的事物,在大彻大悟的时刻,在眼里逐一呈现,并不断搅起足以让心飞逃的漩涡。

很多次,我都在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风吹寒彻,竹影扫月,大地空洞如一张白纸;月色让一个季节,在孤独的风中变得诡异无比;月色深处,我们所能看清的,最多是一个荒芜的影子。

而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的影子,在秋月之夜,当那一点点的孤独,在落叶与风中如水漫漶,我们是否得到了什么启示?

就像里尔克在诗歌开头说的:“主呵,是时候了……”,就像时间扔给我们的一个临界点,所有的隐喻,全都在那一声祈祷抑或一次虔诚的仰望里。

我确信自己再也不能避开里尔克了,在逐渐加深的秋日里,里尔克就像一个梦魇,在我孤独的梦境里渐次分明。

关于里尔克,我忍不住要简略地说说他的一生——一个终身没有家园的诗人,他在一封长长的信中说到:“您知道吗?倘若我假装已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家园和故乡,那就是不忠诚。我不能有小屋,不能安居,我要做的就是漫游和等待。”我不得不承认,在诗人而言,一间漂泊的房子,其实就是他一生的孤独;只是那孤独,一旦放到秋天的背景下,尤其显得彻底,就像风吹叶落、叶落催风的紧紧相逼,那些心惊肉跳的,才是最疼痛的,也是最美丽的。

这是一种悖论,也是一种极致。

但这些于我有什么意义呢?

第10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秋天》文章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3分钟: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先生那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感受了老舍先生那温晴的冬日,体验了梁衡先生那充满张力的夏季,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悟秋天的气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2、教师范读,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A、字音挑错

B、用“/”画出每句诗的朗读节奏。

C、何其芳的《秋天》给我们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3、导读提示上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你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都描绘了乡村秋天哪些特有的景物吗?

4、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有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品读探究:

A、为什么说只“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B、诗的第二节“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是谁在游戏?为什么说是“游戏”?请你谈谈“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在和人和船在游戏。写出了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

C、“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点出那是夏天特有的景物。而笛声的不知踪影,却暗含着秋天已经来临。)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一句中作者用了“梦寐”一词。作者用它要表达或者预示什么呢?(对美好秋天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的心情)

6、三幅画面能否打乱,为什么?(不能,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丰收时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

7、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用何其芳的《秋天》中所描绘的乡村秋天特有的景物,按自己的喜好,写一写我们理解的秋天。

例如:夕阳落日的余辉洒向大地,也缓缓照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个身体粗壮结实,着上半身的农家汉子,背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走在小道上。夕阳的余辉照在他蜡黄的背上,把他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乡间田野独特的泥土味,农夫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农家小院里,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预习《古代诗歌四首》内容;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注释和加点字的读音等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第11篇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最后,我们还尝试着当了一回小诗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就从我们的笔尖流露出来。我也写了首诗——《四季的树》。

四季的树

春天的树,

秋天的树,

发了绿芽,

金黄一片,

归来的鸟儿

孩子们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来的信。

夏天的树,

冬天的树,

郁郁葱葱,

光秃秃的,

炎热的天气

像年迈的老人

有了一丝的清凉。

第12篇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

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

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

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

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 (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 (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

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 劳伦斯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3] 姚暨荣译. 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4] 灵剑. 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 外国文学评论[J].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