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教育交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台湾地区;中小学;教育国际化;策略
教育国际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以解决教育领域共存问题的一种发展趋势[1]。教育国际化需要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用全球的视野来处理和思考教育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使基础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2011年,台湾地区《国际教育白皮书》,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素养、全球竞合力、全球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基于两岸相近的历史及文化渊源,探讨我国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有利于推动我国大陆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校园国际化,促进教育的文化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
一、核心理念
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动策略主要以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现况为依托,在3个核心理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以学校本位为基础,提供教学资源与行政支持。考虑到基础教育国际化学校的实施环境现况和资源需求,台湾地区从教育国际化所涉及的课程建设、国际交流、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国际化4个方面给予学校教学资源与行政支持。二是以课程建设为主轴,加强纵向连贯与跨学科整合。台湾地区中小学为了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整合,将国际议题融入各科教学之中,并依据中小学不同教育阶段的情境与需求,研发教材与设计教学活动。三是以支持基层为重点,落实双向推动机制。推动教育国际化回归学校平常的课程及教学,并与学校建设紧密结合。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整合资源,统筹办理各县市教育行政机关与各校事项,以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各县市教育行政机关负责依据地区资源及自身需求,规划并协助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推动工作;且两方面力量并行不悖,建立双向推动机制。[2]
二、主要策略
(一)四轨并进,上下结合
1.课程建设
台湾地区于2000年开始先后实施的《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与《综合高中课程纲要》中,将“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列为十大基本能力指标之一。台湾地区现行中小学课程的部分领域能力指标或科目教材大纲,都或多或少地纳入一些国际或世界的相关概念与主题,分散在教科书中[3]。总的说来,台湾地区依据中小学的课程需求,逐步研发相关课程、教材及教学模式,鼓励学校教师将国际议题、外语学习等纳入课程建设。国际教育课程与教材的研发不只牵涉人力、专业,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经费,因此台湾地区仿效先进国家,结合政府与民间力量协力推动: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国际教育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与推广;另一方面由下而上,以经费补助方式鼓励各校进行相关课程及教学活动,确保教育国际化目标的达成。[4]
2.国际交流
台湾地区中小学国际交流的形式,大致可归纳为:出国表演、参加国际比赛、访问或交流等,短期游学或交换学生,接待来访学生或安置交换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与资源进行教室连结与互动学习等。由于现阶段国际交流的方式已经多元化,台湾地区便将未来发展的重点放在提升交流的质量上,通过交流活动的设计来引导学生接受国际理解教育,最终目标仍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全面的国际化人才。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主管部门开发有效的国际交流模式并加以倡导及推广;另一方面由下而上,将教育国际化面向的学习融入交流活动中,以经费补助方式引导学校扩大交流区域。[5]
3.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国际化需要中小学的行政人员具备处理国际事务的概念与能力,需要教师拥有开发国际教育课程及教材的能力。为有效促进教育国际化,台湾地区一方面由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办理研习活动,支持所有学校建设教育国际化所需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鼓励中小学联合社区附近的其他学校,共同邀请国际教育专家讲学,以满足若干学校积极培养人才的需求[6]。其策略主要包括:办理教师在职进修;鼓励教师从事国际教育课程与教学行动研究;鼓励师范学校开设国际教育相关课程;鼓励校长与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并协助中小学与国外学校进行教师交换;招聘具有国际经验的大学生加以培训,担任外语教师或国际教育助理;建立国际教育人力资源资料库等。据2011年的相关统计,台湾地区国际教育专业教师总计4405人,其中高中教师占 33.7%、初中教师占 20.3%、小学教师占46.0%。[7]
4.学校国际化
学校国际化指学校配合教育国际化的方向及重点,营造有利于推动教育国际化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校园国际化、人力国际化、学习国际化、行政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建立国际伙伴关系6个方面。对此,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学校国际化的各项指标,进行倡导及推广;教育主管部门还以经费补助的方式,鼓励各校以学校教育国际化实际状况为起点,配合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及教师专业成长等,逐年落实这6方面工作[8]。台湾地区学校国际化的主要实践方式有:规划具有国际视野的校园学习环境;发展校际联盟或与大学合作,开展教育国际化教学活动;建立国际教育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站与交流平台,提供师生国际课程学习资源。
(二)行政支持,推动运行
为了提升推动工作的成效,台湾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推动机制。首先,台湾地区成立了“中小学国际教育指导会”,负责中小学国际教育各项工作的推动,成员包括教育部门各单位代表、学者专家代表、中小学校长及教师代表、民间团体代表等。其次,台湾地区成立了相关工作协调小组,规划、协调并执行基础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推动与监管,整合推动教育国际化的经费与人力资源;设置了中小学国际教育中心,负责协助教育国际化的整体规划、工作推动及绩效评估,发展倡导及推广机制,建立基础教育国际化推动工作的运作网络。再次,协调各县市教育行政机关设置专责单位及人员,负责研拟中小学年度推动工作计划,督导及考核基础教育国际化活动计划等。最后,台湾地区鼓励中小学成立国际教育推动组织,由中小学指定教师兼办本项工作,负责学校国际教育实施计划的研拟、执行、检查与改进,以促进基础教育国际化。
(三)整合资源,关怀弱势
在经费资源整合方面,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拨出经费,并协调直辖市及县市政府投入相应配合款项,协力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奖励措施,鼓励民间组织及私营企业捐助[9]。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参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个体,除应具备国际素养、熟悉国际议题、拥有外语沟通能力外,还要有开发教材、课程建设的能力。对于社区资源整合,台湾地区利用国际组织、在台外国学生、外籍人士等资源,协调大专校院、民间团体与私营企业等,邀请其共同参与相关推动工作。如:提供经费捐助,协助开设相关国际教育课程,帮助中小学扩展海外伙伴关系等。此外,由于贫困地区学校及弱势群体学生与国外活动的接触较少,且因资源相对不足,无法参与相关活动,对此台湾地区实施了“弱势关怀”政策。针对那些位处偏远或文化弱势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以项目辅导及经费补助方式(约占教育经费的1/10),保障该地区中小学生参与国际教育的机会。[10]
(四)全面监管,确保质量
为了确保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台湾地区确立了系统的管理监督体系。一是建立中小学国际教育数据库,就中小学办理课程建设、国际交流、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国际化4个方面的成效指标完成状况进行普查,作为推动工作的起始点。二是建立成效指标,成效指标是各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努力的依据[11]。三是建立咨询及考查机制,各项行动计划通过咨询与考查机制来提升质量,为各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提供各种必要的咨询与协助,对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与计划的成效进行定期考查。
三、启示
(一)研究与计划要从实际出发
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还是相关教育国际化政策与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从地区具体情况出发。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自身特殊历史背景、多元文化特质、地区安全及经贸发展等现实状况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国大陆基础教育国际化也要以自身条件为依托,规划具备全球视野的教学及课程,鼓励国内学校发展国际伙伴关系,扩大教师及学生国际交换,鼓励其他国家学生来国内交流,促进中小学学生赴国外学习,加强外语教学,建立跨国网络学习资源,不断增进跨文化、跨民族的深度认识,以此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全面发展,进而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厚实稳固的基础。
(二)将国际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有必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成为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课程、教学与师资作为中小学国际教育的关键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国际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范畴需要有:在正式课程中融入国际或全球意识与概念,开设融入国际教育概念的相关科目或双语课程等;在非正式课程、课外或社团活动中,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服务;在正式或非正式课程上,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跨国课堂;在校园与教室里,营造国际教育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师资是实施国际教育的主要力量,除了有赖于中小学通过教师在职教育提升国际素养与促进国际教育专业成长外,师资培养机构也应将国际教育列为培养课程内容,以提供未来师资进行国际教育教学的能量。
(三)集中整合与协调多方力量
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与状况表明,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发展需要不同力量的相互整合,以及个人、学校和政府的相互协调。因此,我国大陆的基础教育国际化需要政府、学者、专家、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团体、家长团体、民间团体及企业单位等多种力量的努力与配合。尤其是高等院校,要积极协助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动,包括开设相关课程或活动,提供中小学教师相关教育的进修或研习机会;通过高等院校促进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资源,协助中小学与海外学校建立伙伴关系等。此外,各高等院校也可推荐其附属中小学的学生参与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活动。
(四)以网络为基础开展国际交流
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动策略显示,网络对教育国际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大陆的中小学教育必须树立国际交流形式多元化的主导思想,整合现有国际交流方案及网络平台,如台湾地区国际教育资源网学会()、日本教学交流学会(AJET)、国际教育资源网(iEARN)、教师国际专业成长(TIPD)、欧洲学校社区()、全球奖学金计划(Global Fellowship)、国际教育网()等。另外,基础教育国际化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真正地推动我国大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陆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浦东双语教师能力建设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2(7):46-49.
[2][4][5][6][8]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台湾中小学国际教育白皮书:扎根培养21世纪国际化人才[EB/OL].http://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100.04基础教育国际化白皮书.pdf,2011-04-20/2012-08-22.
[3][9]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两岸与国际教育:中小学国际教育之课程发展与师资培养[EB/OL].http://edu.tw/people_ join.aspx?people_join_sn=48&pages=1,2010-08-28/2012-08-22.
关键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湖南省;教育服务贸易逆差
一、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教育服务承诺的加强,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湖南各个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招生措施促使来湘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我省内的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可供留学生选择的国家也越来越多。
(一)湖南省各学校发展国际教育服务的情况。湖南省各高校一直非常注重推进外国留学生教育,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都成立了国际交流合作处,并且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开办了国际教育学院,孔子学院等。湖南师范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推广的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国内考点;长沙理工大学发挥其工科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留学生招生与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成建制培养本科学历留学生;南华大学的医学研究也吸引了许多海外留学生。
(二)留学选择的国家越来越多,但仍以欧美国家为主。随着全球化环境下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各国都开始注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开放基础性的教育资源,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引进留学生,我省学生的留学去向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欧美国家教育种类繁多,学位门类齐全,院校类别众多,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教育质量最高的地区,吸引着大多数学子的目光。
(三)留学人数越来越多,且自费生增长明显。根据学生国际流动的项目经费来源,我国留学可以分为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单位公派留学项目和自费留学项目。我省十分重视公派出国,每年都会通过推荐或考试选派我省的优秀储备人才去其他国家学习前沿知识。但是公派出国的名额有限,自费留学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随着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国际教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发展迅速,我省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公派留学的人数。
二、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结构不均衡,学历生比重偏小。就接受留学生数量前几位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情况看,大多数留学生所学专业为中医医学和汉语这两大类,虽然这些学科体系对于促进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湖南省的学校目前还缺乏具有世界水平的教学学科。在教学方面存在着“大一统”现象,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学校没有能够对于优势学科进行创新,创办更有特色的专业来吸引留学生来湘学习。这些不足使我省留学生培养层次偏低,各学校主要接收语言生、进修生,留学生中长期进修学习的人数较少,攻读高层次学位的留学生人数较少。
(二)教育服务贸易存在逆差。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是指某国消费他国以金额表示的教育服务量大于他国消费本国的教育服务量的差额。一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多于其他国家学生来我国留学的人数。这是因为我省教育服务的培养层次较低,来华留学生中长期进修学习的人数较少,以接收语言生、进修生为主,所以攻读学位的高层次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三)教育服务的开放意识不够,意识淡薄。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新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但也会对一个国家的和当地的传统文化造成侵蚀,给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带来问题。所以在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还不太可能涉及到公共初等和中等教育,并且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培训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开放程度也不够。
(四)教育服务相关立法不够完善。我省国际教育服务在依法办学上存在立法滞后和执法落后这两个方面问题。由于立法滞后,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所以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我国顺应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甚至很多地方存在法律空白。此外,目前还存在着执法落后的现象,相关的政策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缺乏有利于发展国际教育服务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五)缺乏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的国际体系。现阶段,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各国留学生对他们所受高等教育的质量没有信心,也不能确定他们获得的学历资格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价值,存在学历学位互认度低的问题。湖南省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度较低是制约相互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一大因素。
三、有利于湖南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从学校方面提出建议
1、加大宣传,扩大招生规模。我省的学校应该更加开放地走出去,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在国际市场上加强各学校的招生宣传力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我省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相关专业的比较优势,比如我省的农业和文化产业就有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优势。另一方面,我省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境外优秀教育资源,用高质量的教学水准获得更多的留学生源。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服务培养质量。教育服务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外国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达到促进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目的。我省开放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就必然要参与教育国际化竞争,并争取获得国际认可。通过与其他国家各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融合各自的教育观念,通过科研导师和留学生交流来提出有利于留学生培养的相关课程。
3、培育特色,形成湖南省教育服务品牌。面对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的挑战,学校应该充分尊重个体个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首位。要大力提倡和推动我省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就应该结合我省学校所在地域和自身特色,注重教育服务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建立起有本地特色的与本地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服务体系,并按照各校的办学优势来制定教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规划,明确教育服务的规模、层次和发展思路,形成具有湖南特色和湖南品牌的教育服务。
(二)从政府方面提出建议
1、科学转变政府身份和职能。我省政府应该认识到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性,认真发展好我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政府作为社会公益的人,应该在我省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实施过程中扮演好服务者、保障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强化政府的宏观服务、协调职能,制定政策鼓励我省教育机构努力开拓国外教育市场,并对我省学校实施一定程度的财政资助、做好各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和监督工作,使我省各学校间形成有效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制。
【关键词】离合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29-01
对于离合词的研究,事实上起步相对较早。《中高级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等级大纲》(1955版)曾将其进行单列,因为学者们觉得离合词难于归入汉语现有的任何一类词性之中。但汉语中又不能没有离合词,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这还是一个教学重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中文信息处理需求等都让离合词更受关注。虽然对于其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不过一致的意见一直没有形成,这就导致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汉语语法体系教学时,教学标准不一。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初级阶段教学时,可以从离合词本身特征展开相应的处理,比如,将其当成某个语法点进行讲授,运用句型练习让学生理解、把握。不过一旦进入中、高级汉语教学阶段,其弊端就会很明显,让学生不知所措,教师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来加以阐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的偏误类型
(一)该“合”而误用为“离”。一般来讲,离合词可以“离”也可以“合”,不应该离的时候离了,这是留学生常犯的错误。例如:现在的小孩子特别爱玩电脑,如果他们痴了迷,就会影响学习。这个例句就出现了动词“痴迷”,这个句子的错误就是,痴迷不应该分开,应改为:现在的小孩子特别爱玩电脑,如果他们痴迷了,就会影响学习。再如:我回家没好好写作业,得了妈妈的罪。这句话应该是“得罪了妈妈”,“得罪”是离合词,但扩展形式有限。
(二)该“离”而误用为“合”。这个现象最常见的是对离合词的使用情况不清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帮忙”这个词:中国老师热情地帮忙我,后来我的留学生活好多了。在这个句子中,“帮忙”是一个不及物的动宾型离合词,后面不可以直接接宾语,如果“帮忙”这个词有宾语或补语时,要把宾语或补语插入到两个语素中间,这是留学生没有掌握好汉语的语法规则出现的偏误。
(三)其他原因。1.误用离合词重叠。与一般动词的区别是,重叠离合词必须在进行动词语素重叠之际,辅以名词语素,而非简单地词语重复。比如“领导要和职工保持交流,多谈谈心”,而不是“领导要和职工保持交流,多谈心谈心”。这样的表述语序不对,不符合正常的汉语交流习惯。2.程度、数量补语与离合词配合使用时,成分缺失。比如,正确说法是“他说汉语说得很好”,而“他汉语很好”就存在意思缺失。这种离合词运用偏误发生的根源在于,程度、数量补语与离合词配合使用时必须对动词的语素进行重复这个基本原则没有全面把握,由此引发了意思表达上的不确定、不到位。3.故意规避现象。部分国外留学生如果碰到在离合词内插入成分现象时,往往借助于助能愿动词进行意思表达,以此规避离合词中的“离”因素,以于减少运用偏误。此种做法尽管语法正确,但语意表达并不确切。
二、降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偏误的方法
(一)归纳经验。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自身的研究也是其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其教学经验、方法的探索、研究、归纳与总结,也利于教师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比如,对留学生进行离合词的涵义、功能及运用的讲解,要避免泛泛而谈,通过想象、试验、讨论,尽快把离合词的特征等上升至相应的理论层面。通过由简到繁的全面阐述,化抽象为具体,让留学生更方便地理解、把握离合词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他成份插入离合词的使用,要多举例、练习,让他们不断巩固、提升离合词的学习、运用水平。把留学生对离合词运用时发生的偏误进行总结、分类,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离合词的教学偏误避免将大有裨益。
(二)去除母语干扰。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其母语都不一样,对于汉语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如果教师能细心观察、发现他们学习使用离合词时受到的母语影响所在,鼓励学生主动总结、说出自己学习离合词的因惑,这样更有利于分析其出错部位,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如此便可以引导学生规避由此产生的影响,让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三)加强交流。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使用、交流,因此,要鼓励留学生加强与以汉语为母语人群的交流。只有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得更多,才能更有效、及时地纠正,汉语水平才能提升更快。
参考文献:
[1]刘芳宜.面向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离合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家瑞.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偏误现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3]卢涛.汉语偏误分析的理论意义[A].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大学日语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3)[C].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汉语国际推广;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7-0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提升文化软实力,培养国际化专门人才的战略需求,就要进行综合改革。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目标
1.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综合教育优势。(1)围绕汉语国际教育,构建较为完整的主干学科群。形成由汉语言文学、文化学、外国语言文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与互补,强化汉语国际教育主体。(2)形成统一的行业领域,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借助汉语言文学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在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下,确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使教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统一。(3)按照不同培养方向的特点,开展专业综合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突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强化教学实践;涉外管理方向突出管理学教学,强化管理实践;涉外文秘突出秘书学教学,强化秘书实务实践。同时,三个方向都实施双语教学,注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施“三位一体”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实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理论教育、技能教育、岗位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教育。专业理论教育要以“语言学”、“文化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技能教育要按照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形成由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构成的技能教学体系。岗位教育要根据相关行业的用人要求,形成由职业素养、岗位技能、行业技术资格认证为内容的教育体系。
3.完善“三位一体,双向互动”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三位一体”是指依托留学生教育,建立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国际学校、有留学生的高校、地方外事机构、涉外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与国外高校的联系,着力建设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双向互动”就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介入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实现双向互动。
4.打造“三位一体”师资队伍,保证人才教育质量。借助社会力量,整合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由本校专任教师、外校兼职教师、相关行业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实践为基、专业为主、能力为本”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力争在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30,博士研究生比例达50,涉外企事业单位、外事部门兼职教师比例达30%,有国外国际汉语教学经历教师比例达30%,建设一支高水平、强能力、高职称,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教学团队。
5.建立“三位一体”科研训练体系,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学年论文―学术论坛―毕业论文”为框架的科研训练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6.建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人文教育”、“海外交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双语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放共享的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展示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多形式交流的网络平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实施“2+2”、“1+2+1”等中美双学位联合培养,积极组织学生赴海外学习,开阔学生视野。
7.疏通“三位一体”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就业。抓好考研动员、考研辅导、考研报考调剂指导,鼓励学生考取研究生;通过参加国家汉办赴国外汉语教学志愿者选拔、互惠生项目等多种途径,组织学生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使学生在国内相关行业就业。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措施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实力。建设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校级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建设省级教学团队,使之成为高水平、强能力、高职称,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教学团队。每年拟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外事部门、涉外企业等聘请5~8名具有教授职称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任教或讲学;每年拟派遣1~2名优秀教师到国外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为专业教学积累经验;每年拟聘请1~3名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承担实践模块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赛教活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
2.实施专业目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学术型人才。据此,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材编写、学科作业等教学环节中体现这一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遴选和编写一套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教材。完善平时校内实习的各项环节,为学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与留学生教育机构、外事管理部门、国外友好学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把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实践训练之中。
3.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论,了解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组织学生撰写学年论文,举办学术论坛,创办学生学术刊物,提高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力求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被动地听课,而是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次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好关于授课内容的阅读材料,学生课下完成阅读任务,并就阅读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
5.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采取保持型教学法,实施双语教学。在第一学年,各门课程使用母语教学,同时,加强英语的学习。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在“外国文学”、“国外汉学研究”、“西方美学史”和“西方文化与礼仪”等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第四学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外民俗”、“旅游美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和秘书学”等课程中,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师的授课特点,适当开展双语教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中采用母语教学、双语教学兼用。提高学生英汉双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6.加强国际交流,为专业建设打造平台。加强海外联络,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生拓宽视野创造条件。不断拓展合作区域,拓宽合作途径,拓新合作项目,鼓励学校更多的学生赴海外实习。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访学、留学。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到国外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访学。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公派教师项目等,积极引导教师赴国外做访问学者、教授汉语或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举办出国项目说明会、印发招生简章和网上宣传,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带薪实习项目,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搞好留学生招生宣传,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扩大留学生规模。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打造平台。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尽管早春的北京气温骤降,下起了雨雪,但这丝毫没有降低希望留学的学生以及家长们的热情,开展第一天参展人数就达到了3万多人。
一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她正在准备赴英国留学的各项手续,今天是想和英国参展学校的人员进一步交流。一位在读博士生说,目前她正在考虑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想到教育展上了解一些国外有关院校的最新情况。一些家长也不辞辛苦地陪着孩子一起前来,不少人更是收集了大包小包的资料,准备再好好研究一番。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第四届留学工作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论坛”开幕招待会上说,“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合作交流,巩固和加强各种国际教育合作平台建设。在支持出国留学,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目前,中国已经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教育质量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
留学生的交流,加深了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密切了中华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国际教育巡回展以其特有的形式,为国际间和地区间留学生交流以及学校之间的交流,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众多学校和观众的参与,使得教育展成为国际教育交流的盛会,推动着中国留学市场朝着规范、成熟的方向发展。”
在“第四届留学工作与多元化人才培养论坛”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第一次正式披露.自1978年至2006年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106.7万人,2006年当年出国留学生13.4万,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为12.1万。2006年出国留学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1.5万人,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较2005年增长13.4%,国家公派与单位公派的出国留学人数增长8.8%。曹国兴认为,中国即将掀起第二次留学。此届教育展依然红火的状况无疑为此添加了现实而鲜活的注脚。
本次教育展几大看点
每年的留学教育展都是海外院校、教育机构在中国集中展示自己的一次大好机会,今年的教育展也不例外。参展的国外高校也是各有高招,希望尽最大可能吸引眼球。
美国大学加大吸引中国学生力度
在美国展区,辛辛那提大学、美洲大学等都是第一次在教育展上露面。辛辛那提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事务部的负责人罗安・艾默生(Lou Ann T.Emerson)女士也是第一次来北京,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她说在辛辛那提大学已经有接近500名中国学生,很多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这次来中国参加教育展,希望能招收更多的中国学生,同时他们还将在北京设立一个办事处。
一些美国学校还针对中国学生开设了一些服务项目。对于赴美留学大家都很关注的签证问题,一些参展美国学校表示,他们很希望能招收到优秀的中国学生,并且也会在签证问题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嘉华世达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玉娥说“美国是留学市场最大的热点和卖点。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咨询美国留学的业务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而且这个群体还非常广泛,研究生、博士生很多。”
排名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很多人看来,大学排名是判断学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此次教育展上,记者却多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要过于强调排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谢博德认为,有些排名可能有一些夸张,并且大学也没有就教师的情况进行排名。如果看本科的教学质量,也要看一看老师的情况,老师的质量。澳大利亚许多大学都不是公立大学,有一些学校可能通过出版物来排名。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留学应该做一种理性的选择,留学也是一种投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长远考虑,并且给自己一个较为明确的人生规划定位。
新的热点国家引人关注
近两年来,去一些非英语国家留学也开始逐渐升温,据介绍,韩国是非英语国家最热的留学目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留学在升温,西班牙留学也开始兴起。甚至有一些人想到菲律宾,因为它的学费有的比中国还便宜很多。
在2006年《泰晤士报》对全世界大学的排名中,七所荷兰大学入选了世界百强,在此次教育展上,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携手15所一流院校的代表以及20名归国校友参展。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驻华首席代表马瑞克・拜伦(Marrik Bellen)先生介绍说,荷兰政府非常欢迎优秀的国际学生赴荷兰进行学习与研究。为此,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出台了优惠和保障政策给学生提供方便和支持。与2005年相比,2006年到荷兰留学的中国学生稳中有增,目前在荷兰就读的中国学生已经达到5000人左右。面对中国学生对留学荷兰热情的上升,有业界人士说“小‘荷’才露尖尖角。”
中外嘉宾热议留学话题
什么是留学和跨境教育合作发展的新趋势?留学和跨境教育合作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挑战?该如何处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公益性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出国留学好?怎样选择留学国家?如何看待留学与人生发展?……这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题目成了中外嘉宾热议的话题。
3月2日下午,在第1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即将开展之际,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留学和跨境教育合作发展的新走向研讨会”召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姜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剑桥大学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助理教务长常涛涛(音译.Tao-TaoChang)女士,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谢博德,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韩尚毅等与会,到场嘉宾积极互动,对留学与跨境教育新趋势这一热门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学的国际教育,正经历着里程碑式的大跨越。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如何通过政策指引、行政监督,引领和促进中学国际教育的良性发展?体制、师资和理念,是不可回避的三个着眼点。
一是体制束缚及其突破。以多语种、多教材、小班化为特点的民办外国语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而普通高中的国际化进程,却受制于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将体制创新的着眼点放在体制内部,即以公办体制为主,或引进培训机构,或依托专业机构,或与国外中学合作办学。这些“嵌入式”的做法,能有效促进学校国际教育的发展,但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师资配备甚至是教育对象上往往与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相互独立。
因此,以下两点应该成为中学国际教育新的生存点:一是实现从“嵌入式”向“内生式”的转变,充分吸收、借鉴、学习、消化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进行本土化改造,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化能力;二是鼓励条件成熟的高中积极谋求合作办学并发挥高中对初中的引领作用。可采取在初中开设国际先修课程的方式,让学生从初中开始感受国际教育的魅力。
教育行政部门则应把学校作为进行体制创新、推动国际化进程的主体力量,给予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并把国际维度作为考量一所学校开放度、包容度乃至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是师资困境及其改变。近年来,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校本化的尝试和探索,提供和奖励教师海外进修的各种机会,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国际化能力。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辽宁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辽宁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海外研修计划,辽宁的中小学教师正分期分批地迈出国门,接受国际教育,开阔国际视野。
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同时,政府还应该指导师范类院校开设国际化课程,为中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运用政策杠杆,解决中学国际化发展所需要的教师编制等问题,并鼓励中学积极吸纳一些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人员来校任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把教师国际视野的拓展,对外交流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教师考核、职务晋升的指标之一。
三是中西文化碰撞及其兼容并包。教育的国际化同时面临着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与。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大师级人物,如、钱钟书、季羡林、钱学森等,无不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既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因此,我们既要把跨文化的全球观念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又要保持中国学校教育的特色。在开设工具性课程、国际交流性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开设地方文化和社会资源类课程,在给学生更多国际化体验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本土情怀。而政府应把国际课程开发和选择的权力作为办学自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给学校,回到监督、引导的职能原点,推动和把握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燕玲/文)
关键词: 国际化 校园文化 外事志愿服务
一、国内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比较
1.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现状。
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引领下,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内容也逐渐丰富,从单一的服务弱势群体逐渐涵盖到改善生态建设[1]。特别是高校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人才培育的效果。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形成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组织领导――志愿者组织――基地建设――志愿者服务的良性循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志愿服务理念的倡导,对大学文化建设和教育进步起到了积极和补充的作用。目前,各高校的志愿者服务已形成了相应的组织架构、运转模式、考核评价等体系,为志愿者工作开展,服务保障,后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2.国内外开展志愿服务的差异。
从中外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来看,西方志愿服务多由宗教团体和民间组织引导开展,活动范围因为较强的民间性而得以扩大;我国则主要依靠青年群体的兴趣和责任感,由共青团引领组织。从参与的比例来看,国外志愿者服务人数平均达到总人口的20%~30%,在美国甚至高达60%,国内相对主要集中在青年。从志愿服务的内容来看,国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较为广泛,包括社会福利活动、社会保障、人文与环境等,国内主要集中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活动范围较小。从志愿服务体系来看,国外有相应的志愿服务法律,经济保障,长期运转,志愿服务时间集中,而国内志愿服务多为分散,体系有待健全。
3.高校志愿服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师生创造的以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群体文化,其核心是提高人文氛围和主体素质。志愿服务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使大学生道德情操得以熏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灵魂的升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志愿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使大学生坚定服务意识,获得人生经验,拓宽文化视野,掌握专业技能,掌握业务能力,培养沟通、交往、处事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志愿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大学生对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参与度,同时志愿精神具有调节和凝聚功能,调适人的心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校园和谐。
二、高校国际化背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高校国际化发展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随着国内高校逐渐与世界高校接轨,以逐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代表力,高学术水平和高人才储备的国际高校为目标的发展宗旨,高校国际化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文化开放,技术引进,高校教育国际化,学术交流,科研氛围的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人才交流与互通,培养更多国际化背景的人才已成为高校国际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熟知国际准则和运行规律,具有很强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在国际竞争中能主动抓住时机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之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成为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担负国家命运的大学便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沃土。
2.高校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高校国际化建设,除了加大中外高校合作与学术交流、引进高水平中外学术带头人,加大国际化教育以外,在校园文化中增加国际化因素,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国际化交流,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成为有效的途径。目前很多高校均通过增加国际交流报告,引进留学生促进国际化培养,开展具有国际特色的国际文化节、国际交流节、中外学生联谊会等学生活动,中外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来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及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依托国际教育环境开展外事志愿服务培育和建设校园文化
1.我校国际教育环境的分析。
国际教育学院融合中外合作办学、在华留学生教育、语言及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有较强的国际化氛围和办学优势,有较多的国际资源,为作为活跃学校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的主力军开展相关工作。由于加大国际教育环境的建设力度,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外事筹备和服务工作,同时开展外事服务有一定的紧迫性。国际教育学院有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国别、不同教育层次的在华留学生,他们的培养和教育除了日常的服务以外,应加大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外事志愿服务也包括对于留学生在华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华留学生表示了相关志愿公益服务的愿望。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来说,参加中美合作办学学习的学生家境较为优越,他们性格多开朗、活跃,喜欢与人交流,眼界开阔,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快速利用多媒体学习与交流,注重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喜欢被孤立。通过志愿精神及志愿服务教育,能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三观。
2.外事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外事志愿服务需求增加。外事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扩大学生与高水平科研人员与组织的交流和学习范围;有利于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提升国际化交流水平。
3.有效开展外事志愿服务,加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建立外事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相应的外事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与在华留学生日常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外事志愿服务中心以国际化特色的志愿活动为平台(包括校内外各种学术互动交流服务,国际型会议、赛事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与在华留学生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宗旨,以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分别从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国际能力、留学生在华服务培育、外教课程小助教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学术交流主要从国内外学术报告、学术访问、科技竞赛等方面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志愿者既可以是中国学生,又可以是留学生,加强学生与高水平人员及组织的交流互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习主动性;文化交流主要为校内外举办的国际文化节及各种赛事提供志愿服务,以中外文化和中外交流为主,增强中外学生沟通互动,加大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国际能力主要以提高中外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包括语言、礼仪、文化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为基础,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为在华留学生服务是以留学生为服务对象,中国学生为志愿者,帮助在华留学生适应环境,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留学生在校归属感,提高留学生在华学习能力。外教课程小助教主要是针对学院外教课程招募志愿者的活动,帮助外教老师完成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同学们与外教老师更好地沟通,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提高同学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外事志愿服务分为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短期项目针对短期的学术交流和访问及外事交流活动为主,面对中国学生和在华留学生招募志愿者;而长期项目包括志愿服务基地、留学生在华志愿服务等,以招募阶段性志愿者为主。
外事志愿服务中心立足于国际教育学院的学院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及留学生资源平台,整合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国际能力、留学生在华服务培育、外教课程助教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在提高我校学生外事志愿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拓宽了我校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我校学生奉献和公益意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打好了基础。外事志愿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平台和沃土,让更多元的文化借助外事志愿服务中心更为规范化和系统化,让中外学生能够借助平台互帮互助。对于在华留学生来说,可以帮助自己适应中国文化及学校的学习环境,利于在华学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扩大国际交往的基础上能够提升自身语言水平和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外事志愿服务中心的建立为大型国际活动,例如国际文化节和国际青年创新论坛等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外事志愿服务中心向外方课程提供教学支持和帮助,保证外方课程适应我校学生的需要,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学术能力。
外事志愿服务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培育和建设起到了丰富和延伸的作用,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资源整合,满足了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提高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国际学校 双语教育
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一、国际学校在中国
一方面,伴随全球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文化、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教育开启了国际化之路。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法律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化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开宗明义:“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本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16章中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具体到教育或学校层面,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教材建设、教学评价、教师流动、学生流动、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领域展开了体现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改革与实验,教育已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国内走向了国际。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兴起了以引进国外课程与教学体系(A-level,IB,AP,IGCSE),使用外籍教师和国外原版教材,采取国外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展国际教育的国际学校、国际班、国际部以及各类国际教育项目。如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国际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北京中加学校、北京新英才学校、北京私立汇佳(IB)学校、深圳中加学校、青岛天山实验学校、烟台耀华国际学校、长春美国国际学校等等,层出不穷,不可胜数。这些国际学校因其引进国际课程和国际高中教育,提供优质国际教育,直通国际大学,而备受国人青睐。
二、双语教育与教育国际化
何谓双语教育?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界定尚是见仁见智,很难达成共识。因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景来理解双语教育,就会有不同的界定。一般而言,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凡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都是双语教育,如汉语和英语、汉语和日语、少数民族语与汉语等。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一门外语所进行的非语言学科内容(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计算机、体育等学科专业)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起媒介作用的“教学语言”,而非单纯的“语言教学”。笔者本文所说的双语教育是指狭义层面的汉英双语教学,即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教授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为了适应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高度重视双语教育,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师资,提高本国国民的英语素质,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本领。同时实践也证明,掌握双语或多种语言的人在外交、外贸、学术交流或其他国际场合能够轻而易举地与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相互交流,在国际交流与贸易中占有优势。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两种层面与形态的双语教育,即基础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实验和高校的双语教学。基础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实验,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上海中学等一批中小学为龙头,开展了针对传统外语教学“高耗低效”“学用脱节”的弊病,以开辟英语教学新途径,变英语“语言教学”为“教学语言”,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英语教学与学习质量和效益为宗旨的双语教学实验。随后,双语教学实验逐步在辽宁、山东、无锡、苏州、浙江、广州、深圳、北京、成都等省市得以开展。且上海市、辽宁省、苏州市、无锡市、成都市等省市正式颁布了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文件,大力支持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科技革命和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挑战以及研讨交流国际上先进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国高校开始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展国际对话,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国际接轨。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打造国际化城市”成为很多城市追求的目标。而国际化的城市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的人才需要国际化的教育,加之,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高校双语教学,以满足上述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的改革便水到渠成。自2001年始,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章程》等文件中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培养既熟谙英语又精通专业、能够在高科技领域直接与国际对话的国际化人才作出了明确规定与要求。
三、国际学校对双语教育的启示
严格来说,国际学校的教学并非我们所谓的双语教学,多数国际学校的教学都是原汁原味的国外教学,即全英教学。但是,随着国际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出于降低成本、师资选聘以及适应中国学生群体等方面的考虑而进行的教育教学调整,使得现行国际学校开始选聘中国双语教师,并且针对中国学生英语基础与水平,实行沉浸式或过渡式双语教学。由此,笔者认为,现行我国教育领域国际学校的教学与双语教学发生了联系,尤其在双语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双语教育模式、双语课程与教材体系以及双语师资建设等方面对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1 在双语教育理念上。双语在教育理念上应秉持多元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坚持语言与文化的一体性、互动性,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融合、理解,注重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在文化沐浴中习得语言。培养学生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养成学生兼容并包、尊重、宽容的心态与品质。同时,在双语教育中坚持文化主体性、自觉性,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倡导多元文化。
2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人才培养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上的反映和体现。双语教育中,一方面,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化发展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双语教育要学习国际学校,培养汉外兼通,中西文化兼容,具有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的既熟谙英语,又精通专业,且能够在高科技领域直接与国际对话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针对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双语师资短缺的困境,双语教育还要肩负起培养能够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能够到中小学和国际学校用英语教授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计算机、体育等学科专业的高质量专业化双语教师的使命。
3 在双语教育模式上。国外双语教育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证明,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的实践效果明显。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圣·兰伯特学区的英裔单语加拿大人意识到,让子女掌握法语是他们未来就业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向教育当局提交了一份法语沉浸式双语教学方案,方案被教育当局接受。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后,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先后被借鉴到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芬兰、日本、瑞士、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当前,考虑到我国英语语言环境与氛围,以及教师、学生英语基础与水平,我国应积极创造浓厚的英语环境与氛围,适时学习借鉴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让学生沉浸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有力提升,全球“汉语热”日益升温。汉语学习者日渐增多,孔子学院已经遍及全球。汉语国际发展迅猛,师资培养已经成为汉语国际事业推广的重要环节。然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师资力量却无法满足海外所需汉语教师的需求。因此,不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就显得极为迫切了。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王丕承撰写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任务培养方式》一书,针对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明确地提出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的汉语课堂教学能力。该书认为,只有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培训的关键,所以要增加被培训者的实践机会。而欲达此目标,即必须提高实践的机会与效率,任务型教学方式是最佳的出路。
该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阐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及其对师资人才要求的特殊性,而传统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方式渐渐地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很多人更喜欢用自己受教育的方式去教别人,过分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导致了在师资培训时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教学能力的掌握。传统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方式暴露的问题及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明了,如果师资情况不佳,那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汉语国际教育是全新的事业,因为在海外开展的汉语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与国内不同。因此,第二章提出了新型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任务不再是掌握教学所需的“万灵药”,以便“包治百病”。其关键则是要培养师资人才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情况等多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国外语言的教学标准、教学观念。对教学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对于教学者来说也应重新适应新的要求。那么,在培训新教师的时候就更需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培养方式。
在这些前提下,任务型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可行、能够解决当前教学问题、使培训对象适应海外教学环境特点的教学方式。该书第三到五章就提出了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培养汉语国H教育师资人才的必要性、优越性及其具体措施。国内外许多中小学早已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所以,采用学习者熟悉的方式,也可以使他们容易和乐于接受,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任务型教学方式是与真实的教学相联系的,面对的并不是茫然不可知的海外汉语国际教育情境,它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具体介绍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的方式、案例教学的方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方式、以项目学习为基础的方式来具体开展任务型教学,来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而通过这样的任务型教学的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的教学实践能力、多方面适应能力、文化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方式所能够呈现的完成任务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接近实际的活动,达到了“拟真”“近真”的程度。
该书的最后一章则简单阐述了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毕竟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对师资培训的创新和变革,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需要培训的师资对象自己去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我们都需要把握一个度。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任务培养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转变中起到的创新作用,不能仅仅是传授一些新观念、新方法,而要与教学实习的实践相结合,让他们不是从概念上而是真正能够落实于行动中去贯彻所掌握的新观念、新方法。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直面新形势下的海外汉语教学现状,结合既有的教学经验与现阶段海外汉语教学实际,以期能日益完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更好地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服务。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涉及到诸多领域,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的前提下,加强海内外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与汉语国际教育相适应的师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提供更多实用的人才,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实施ETHOS项目
实施ETHOS项目,旨在促进学生对技术全球化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当工程技术与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相关联时,他们将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工程技术的涵义,并能更好地进行服务。ETHOS项目的主持人希望通过服务与学习、团队活动、合作研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经验式学习,为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支持,运用实用技术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ETHOS项目能够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处理技术、环境伦理、社会责任和文化敏感等问题。项目的实施,能够在日益增长的全球化时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眼光与国际事务胜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ETHOS项目的实施始于2006年,到2010年,ETHOS项目成员的足迹遍及非洲、亚洲、中美洲、北美以及美国本土的20多个国家。所实施的工程种类繁多,包括非洲农村的供水与水净化系统设计、喀麦隆供水系统的设计、多哥的屋顶结构设计、危地马拉的木质炉灶设计、尼加拉瓜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工程、玻利维亚的工业炉和烘干机设计、秘鲁的计算机系统工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太阳能炉的设计等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在服务与传授实用技术的同时,通过与当地人接触,亲身感受与体验当地的文化,使他们享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快乐。工程结束后,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学生们对工程技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
目前,戴顿大学的国际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他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4%的学生来自中国。随着国际学生的急剧增加,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戴顿大学扩大了位于瑞克中心的国际学习生活区,建立了全球学习生活区。建立全球学习生活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文化敏感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关系的发展。⑦在全球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自由地讨论问题,分享不同国家的文化,浸在一个全球对话的社区之中,共享着他们所热衷的国际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传递到大学的其他社区。在国际学习生活区中,学生上课、进行移民咨询、工作以及进行课外活动、查找他们所需的资料等等,国际学习生活区成了国际学生和对跨文化感兴趣学生的理想家园。该校国际项目部主任艾米•安德森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呈现出美妙的国际性,我们一直在寻求积极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国际化的发展”。
集中开拓中国市场
到目前为止,戴顿大学已经与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他们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在中国的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戴顿大学敏锐地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在制订国际化发展战略时将主要目光投向了中国。从2003年开始,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在,已经与中国10余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新局面。戴顿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非常广泛。在上海师范大学实施了“工程技术3+1项目”、“暑期海外学习计划”、教师(研究人员)互访项目。为了发展普通话教学,戴顿大学语言系从南京大学聘请客座教授,以帮助他们进行教学与课程开发。戴顿大学还与美国的跨国企业合作,从南京大学挑选优秀的学生到戴顿大学学习。如果学生完成了跨国企业美国总部的暑期实习,毕业后愿意到中国分公司工作,美国的跨国公司赞助其在戴顿大学的学习费用。2007年,戴顿大学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实施了教员互访项目,签署了“1+4招生协议”等。同年,戴顿大学视觉艺术系与南京艺术学院实施了“艺术交流项目”,并于次年将交流的成果在对方学校进行展示。2007年11月,戴顿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在医疗与健康护理领域进行合作教学与研究等。2010年,戴顿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签署实施了“政府规划与领导项目”,该项目旨在向中国学生介绍美国的公共管理、领导能力与技巧。戴顿大学不仅与中国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还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寻求机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现在,戴顿大学已经和江苏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在“江苏教育计划”中,已经实施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教育项目”。戴顿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在园区成立了戴顿大学中国研究院(苏州)。依托戴顿大学的优势学科,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需求,与中国高校合作开设纳米技术、电子光学、生物工程、再生能源等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
实施“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
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国际化水平,戴顿大学实施了“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⑨该计划被看做是学校制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要素,它为教职员工的海外学习提供条件,拓展教职员工的国际化视野,激励他们用全球化的眼光进行教学与科研。该计划的实施使许多没有国际经验的教师对国际化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戴顿大学的国际关系网络,还能激发出新的学术项目,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让学生到国外学习很重要,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所改变,将对更多的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历史教授查尔斯•安格纽通过三个月的中国之旅,已经开出了三门新课,并计划开发一门亚洲研究选修课。全球教育习明纳计划始于2010年,第一批人员在2011年5月至6月访问了中国。第二批人员于2012年暑假成行,访问与学习目的地依然是中国。项目完成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拟订一个具体的合作项目建议,修订其所教授课程以提高国际化水平。该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作为一个群体性活动,却又是高度个性化的,能够满足每一位教师的独特兴趣与需求。
成立国际教育委员会
为了保证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评估国际化项目的实际成效,戴顿大学成立了“国际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由招生副校长、学生发展副校长、学术评议会主任、国际项目中心主任、教务处长,以及相关学院的院长等14名成员组成。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以下方面:制定国际化发展策略;审查正在进行的国际化项目;制订或审查大学层面的国际化发展政策;审查所有新的国际化项目,并向校长和教务长提供建议;在尊重财务模式的基础上对国际化项目进行审查;检查与评价国际化成果;收集与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国际教育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会议由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和教务处副处长共同主持。会议审议国际项目中心和大学的其他国际化工作,提出新的国际教育项目建议,讨论国际教育政策等。为了对国际化项目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国际教育委员会每年至少向教务长或教务委员会汇报一次工作。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涵义与作用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涵义
反思性教学方法,是利用实际的研究与探讨,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工具的使用进行实际探索的一种方法。反思性教学法是将教学方式研究及学习方式研究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实现“教”与“学”的融合与联结。反思性教学法涵盖了思想认知及研究探索两大方面,包含了“思维”及“实践”两大体系,通过先进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反哺教学理念,思维与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反思性教学法的应用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探索。教师在应用反思性教学法时,需要将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对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进行不断地追寻与探索。反思性教学法对于教学活动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也并不单纯要求学生提高其学习效果,而是主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思考是否能够通过更加先进、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二)反思性教学法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会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与探索中,摸索出更加高效、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其教学质量与水平,弥补其在过往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疏漏。
反思性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反思,持续地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需要听取学生的反馈,从而判断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有效。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学方法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到同样的层级,是教学平等的体现。教师在运用反思性教学法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反思性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实现教学目的,转变教学理念,并优化教学方法,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现代社会先进教育理念下教师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体现。[1]
二、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1.细心观察,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性教学法要求教师细心观察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积极主动,并对教学内容充分地理解。通过观察,教師能够寻找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这是接下来沟通、反思与调整改善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法需要教师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了解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要有清晰的思路来分析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缺陷,积极构思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方法与策略,全方位、全角度地考量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后有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及不足之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
2.交流沟通,尝试弥补不足
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积极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明确产生这种评价的原因,从而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弥补不足之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是课堂上的提问与观察,也可以是课后的询问与交谈,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利用文字沟通,学生的反馈渠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感受,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节奏,更好地明确教学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教育的平等性。
3.积极探索,改善现有教学方式
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尝试”,教师需要不断升级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从而体现教学方式的先进性。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是否已经改正了原有问题进行反思与判断。若问题已经解决,则教师可以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升级与探索;若尚未解决原有问题,则应该进行不断尝试,对有效的改正措施加以巩固,以防止问题反复出现。
例如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机构中进行汉语教学工作时,就在汉语语法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普遍难以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将汉语语法同英语语法混淆起来,无法理解“了、过、着”这些词语的具体应用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应用反思性教学法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会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与学生沟通,尝试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并积极探索更加适宜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些词语的使用语境,并安排学生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协作与情景演练,在丰富教学模式的同时,将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世界各地都有开设的孔子学院,对于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反响来调整教学活性,灵活转换教学方式,并督促学生养成写汉语日志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通过Facebook等网络信息平台来记录其日常教学活动及教学心得,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与体会,寻找自身教学问题,进而对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进行录影,反复观看教学录像,反思教学中的问题,诸如教学节奏、时间分配、提问环节、学生的口语表达等,以此来作为反思探索的依据。[2]
(三)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后研讨中的应用
如上文所述,在课后,教师会同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与交流,听取学生的感想,进而积极调整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部分国家的孔子学院,其教师及汉语教育的志愿者,会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会议,进行教学方式的交流与探讨。研讨会议也会邀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对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行积极探讨与分析,对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共同商讨出应对措施。对教学过程中的个性问题,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改正,寻找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3]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多采用鼓励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孔子学院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共同主办的“汉语桥”中文大赛,就延选学习水平较高及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参加其各自国家的预赛,并邀请其中的优胜者来华参赛,对于优胜者进行物质奖励。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汉语言学习能力。
三、结语
反思性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自发地、主动地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并在课后与学生积极沟通,调整教学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与责任教育,明确教学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明真.反思性教学法在当代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