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住家保姆照顾老人

住家保姆照顾老人

时间:2023-05-29 18:0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住家保姆照顾老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住家保姆照顾老人

第1篇

最近有好几位住家保姆完成了与她们的雇主所签署的两年工作合同而申请了永久居民身份。我对她们在加拿大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高兴。她们是诚实负责的人们,而且很好地履行了她们的合同,所以她是所有的中国住家保姆的好榜样。在这里和你分享几个关于她们的真实故事。我真诚地希望她们在加拿大的未来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北京的A女士在八月末刚刚完成与她的雇主签署的两年工作合同。她的这位雇主是位加拿大白人老年女士。A女士为了尽快完成她两年的工作合同,在完成了第一年的工作合同之后她并没有利用两周的假期回中国看望她丈夫。她的雇主对她的服务感到十分高兴满意,于是又继续雇用她在家里做住家保姆一年。

这位老年女士独自住在位于多伦多市中赠的一所漂亮的大房子里,陪伴她的还有一条可爱的小狗,这条狗至少有十岁了。她现在74岁,既健康又富有。A女士的工作职责非常轻松,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每天清洁房子的一层以及遛狗。她从周一至周五工作。她的每月毛工资是1300加元,比她所知道的几个其他保姆的工资低。据我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保姆在发现她们的薪水比别人低这件事情之后不久,没有过多地思考就选择去更换雇主为获得更高的报酬。当她们最后意识到要找到一位完美的、不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工作的雇主实在是太难的时候,尤其对在加拿大没有良好的工作记录的人来讲,这使她们深感懊悔。同时,她们也失去了几个月的工作和交税记录。

A女士是位聪明负责的人。她意识到那些事情远比钱重要的多。首先,她的雇主喜欢中国和中国人,因为她是在中国出生的,那时是在清朝,她父母在中国经商。她甚至能讲几句中国话。她喜欢中国菜,例如:饺子、茶、面条等等。他们彼此能够容易地沟通交流。其次,A女士每天有许多空闲时间和私人空间去做她想要做的任何事情,因为这位保姆的职责主要是简单的料理家务和陪伴老人。第三,很难说给她较高报酬的那个家庭能让她像现在一样舒服。最后,她意识到在加拿大始终为同一位雇主做住家保姆的工作记录在申请移民时是最有利的证据。所以,她决定和这位女士一直等待到现在。她现在已经递交了她的永久居民身份申请。

我听说她探家之后从中国返回加拿大,在今年年末可能会继续找更好的工作。虽然这位老年女士为她的离去感受到惋惜,但是她还是愿她幸运。

年轻、单身的B女士在两年前从上海来到这里。她将在2003年9月末完成她的两年工作合同。两周一前,她打电话问我关于在加拿大境内作为住家保姆申请移民的文件准备事宜。总的来说,她很快乐地在加拿大的一个台湾人的家庭做了两年住家保姆。当初她是被雇来照顾两个小孩的。然而,他们雇用她不久之后,这两个孩子上了幼儿园。所以,他们只是要求她在上学之前和放学之后照顾孩子。孩子的祖父母也为她提供一些帮助。

这个家庭喜欢各种风格的菜,如:加拿大的、法国的、韩国的、印度的、广东的、上海的和中国北方风味的等。在B女士刚来的时候,他们教她怎样做饭,B女士学得很积极。半年之后,能够独立地每天为雇主的正餐做种美味的菜肴。在人们下班和放学之后,正餐对于这个家庭非常重要。这个家庭对她的服务感到很满意,而且有时候邀请朋友们和亲戚到家里聚会来享受她高超的厨艺。

B女士做住家保姆的两年经历是舒服和愉快的,虽然有时候感到劳累和厌烦。然而,她告诉我她仍然想要放弃这种工作,在移民申请递交后去寻求其他的机会,因为她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她自己的家。她的雇主高兴地同意也理解她的离去,并且她们将会为她未来的工作出具一封很好的推荐信。她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去租一所公寓,这样她才能够每天在自己家里完全放松。

她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最通情达理的住家保姆之一。我真诚地祝她未来走运。

供稿人:HELEN JORDAN, 加拿大泰克加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

1209 Queen Street East, Suite 6, Toronto, Ontario, M4M 3H4 Canada

第2篇

对于退休族来说,不仅需要提早做好预估预算工作,还要想办法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平。

饮食、护理费用不可小觑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饮食花销自然必不可少,其经济成本比较容易预估,只要以月为单位将现在的饮食成本适当记录一下,再根据距离退休的年数、消费品上涨指数计算一下就可以了。比如一个人离退休还有10年时间,现在每月用于饮食的花销在1500元左右(包括家中自制、外出就餐),那么10年后,假设年均CPI水平4%。每月的饮食花销就要上涨至2000多元。而如果是距离退休还有20年时间的人,就要计算20年退休之后,每个月在吃饭上要花费多少。

再来看看居家养老者的护理费用。通常,我们都觉得不需要被送入养老院或老年医疗机构护理的老人,大部分身体状况还可以。但如果说你觉得年老时未必需要保姆照顾,那么现实数据可能会给你不小的打击。

从一项统计数据来看,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60岁以上)占全体老人的15.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45%。

在所有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中,得到子女照顾的有51%,依靠配偶照顾的占26.5%,而雇佣保姆照料的有7.3%。不过需要注意到是,这份200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所调查的老年人大多育有不止一名子女,因此有一半以上可以得到小辈照顾。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独生子女的父母一旦步入老年人行列,他们可能就没现在的老年人那么幸运了。一来独生子女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时期,很难抽身照料;二来一个独生子女所肩负的是两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老年人,很可能面临“周转难”的问题。因此,雇佣保姆照料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家庭的该项支出也就势在必行了。

我们同样可以预估一下10年后这笔花费的高低。以现在每月全日制保姆费2000元为基础,假设4%的年均涨幅,10年后请一个全日制保姆需要每月约2500元,20年后则要每月4000多元。

可见,退休以后的饮食和护理费用可能会不跌反涨,考虑到退休后的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缩水,有什么方式可以调和这一收入、支出之间的矛盾呢?

“老年食堂”实惠方便看得见

其实在饮食方面,老年人还会遇到另一个问题,特别对于独居老人来说,独自买菜做饭并不容易,一些身体较差的老人很难亲历亲为。子女不在身边又没有雇佣保姆,他们该怎么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呢?

“老年食堂”的面市解决了这一烦恼,全国不少地区都相继推出了这种“无利食堂”。还有一些社区和附近的饭店协商,由饭店每天中午向社区内的“白天留守”老人提供比市场价格低一些的中饭。

以上海静安区为例,由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居全市首位,老年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4.1%,生活在纯老家庭的有12000多人。现在,街道建起的老年食堂每天为老人们提供午饭、晚饭,前来就餐的老人有200多人,其中独居老人占绝大多数。刘老伯就几乎天天来此,因为老伴的视力不好,下厨常常出错,而他又不会做饭,于是两人成了老年食堂的忠实食客。“一块红烧肉、一只豆腐皮包肉、一份小青菜、一份米饭、一碗汤,这顿晚饭的价格是4元。”这样的荤素搭配和食物量令两位老人都很满意。两人的退休工资都在1500元左右。每天两顿饭共8元,一个月下来也就240元,花了不到退休工资的20%,真可谓物美价廉。

此外,这样的老年食堂可以保证老年人每天吃到新鲜的饭菜,而如果在家自己烧菜做饭,很可能要吃“隔夜食”,并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可以说,老年食堂既解决了老年人买菜做饭难的问题。又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饮食成本,为老年人生活带来福音。

长期护理险分担护理费

老年开支的另一大部分――护理费其实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转嫁成本。

从造成老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来看,大多是由于老年人发病率高引起的。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抑郁症和精神病,这些老年人常见的病痛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想要减免因此产生的护理费用,不妨考虑护理保险。

在我国刚刚起步的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人们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无法很好地进行自我照顾而需要他人为其日常生活活动提供帮助时,为那些因此而增加的额外费用提供经济保障的产品。从已经面市的产品来看,保险责任一般要求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或年老而带来身体机能的衰退,并导致慢性病症而需要接受长期护理。保险公司为其发生护理的费用提供保障,通常延续终身(部分条款对于在家看护的被保险人也提供现金给付)。

不过,长期护理险的保费并不便宜。30岁男性投保10万元保额,60岁开始每年按保额的12%领取护理金,直到100岁。这样一份保险如果分5年缴费,每年的保费支出需要5万多元,如果投保年龄更大,保费自然更高。当然,投保人也可以选择10年、20年的缴费期。

就这样的保费要求来看。一般工薪阶层恐怕难以承受,而一般经济条件很好,且子女能够从旁照顾的也未必需要。不过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单身族、丁克家庭,或是子女远离身边无法照顾的人们来说,却是值得考虑到险种,毕竟靠个人支付长期护理费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雇佣保姆不忘先保险

除了以上两项既定花销需要精打细算筹划一番外,我们还要尽量规避一些隐性开支,比如孩子经常为在家养老的父母请个保姆帮忙,或是全天的住家阿姨,或是请个钟点工协助老人。如果在雇佣保姆时就投保家政保险,就能有效地转移雇主赔偿责任。

比如,在上海,家政服务综合保险(俗称“保姆险”)已经问世好几年,可以承担家政人员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赔偿、人身死亡赔偿等。一旦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家政服务人员在雇用期间,在从事被保险人的家政服务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事故,保险公司会按照保险合同规定在保险单约定的赔偿限额内直接负责赔偿。此外,发生保险事故后,被保险人所支付的事先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有关仲裁或诉讼费用,保险公司在合同约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

一份保姆险,10万元保额,每年保险费只要30元(其余由政府贴补),对雇主来说相当廉价,也很实用。如果再保险期间内雇主中途更换不同的保姆,那么也只要拨打劳动保障咨询部门服务热线就可以重新登记了,一年保险期限中并无更换次数的限制,也不会另行收费。

第3篇

女儿三岁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这四年来我们家一共换了6个保姆,有的只干了十几天就走了。现在又要给孩子找保姆了,我很是头疼,不知是我对保姆的期望值过高,还是我请的保姆不合适,总之都不太满意。我想请问大家请保姆的费用大致是多少,每天保姆的工作有哪些,大家又是如何与保姆相处的。

武汉妈妈:我的孩子一共请过6个保姆,孩子很小的时候,通过中介请的育儿嫂每月最少400元,干得好一些要600元。后来孩子大一点了,保姆住在家里费用就便宜一些,350-600元之间。其间我还请过做半天工的保姆,每月260元。现在我请的是钟点工,每小时5元,在家里她主要是做年饭和清洁。

如果要讲我的经验,那就是不要把保姆单独放在家里,这样我心里会非常不安心,与其如此不如早作打算,双方也能减少误会,相处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以前我请过的一个保姆走了后,对别人说在我家吃不上早饭,当时我就气晕了,因为我们每天很早就上班走了,从来都不在家吃早饭的,但并没有不让她吃呀!从那以后,只要是新来的保姆我就会和她提前讲清楚,很多事情也都是讲在当面,但有时还是会发生一些误会,索性我就请钟点工了,当着大家的面事情会比较好解决一些。

北京妈妈:在北京请保姆,每月的费用大致在400-800元之间,当然这不是全日制的,而是像上班一样,晚上不住家,周末双休,每天工作也就是6个小时,主要是买菜、做饭、清洁,有时陪着我带孩子出去玩。如果遇到过年过节,我还会额外送一些红包,即使是平时也会送一些家里不用、她能用得上的东西,这样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不过我的保姆还是不错的,虽然她没有什么证书,但做事麻利,对孩子比较有耐心,也讲卫生,只是有点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让人觉得烦。

宜昌妈妈:我们这里的保姆一般根据小区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家的保姆因为是亲戚,我们包吃包住,日常洗涤卫生用品和一些小东西也由我们出,有时再送一些衣服和鞋子,当然也给她家里一些农村买不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保姆做了11个月了,一开始也是相互磨合,生活习惯啊、饮食方面啊,不过后来我慢慢发现保姆人品不错,人前人后一个样,不会给我们擦眼药水,也不贪小便宜,就是太要强、太自尊,有时做错了事情还要我们主动给她台阶下。

孩子现在慢慢大了,保姆做的家务比以前少了,我们也想恢复三人世界,毕竟家里有外人还是不太舒服,辞退她时双方都还有点舍不得。我讲给同事听,他们都说遇到这样的保姆不容易,遇到我这样的好雇主也不容易啊,哈哈!

深圳妈妈:我们家曾经请过一个很好的保姆,当我们想继续用她时,她找到一份更高工资的工作就走了,后来因为我妈妈来照顾孩子,就再也没有找保姆了,我请保姆的经验很少,但也愿拿出来提供给其他妈妈作参考。当时我家的保姆全年算下来平摊到每个月要超过1000元,这还是保姆住在家里,同时晚上不带孩子睡觉的价格。具体有如下几项开支:如果是自己请保姆每月500元,通过家政公司要600-700元,额外再给家政公司300元介绍费,另加每月50月的管理费。保姆每年都要交保险,这个也由业主承担,大概有50元。除此之外,保姆的伙食费、过节红包、车费和体检费也不少。所以,如果一个保姆能用较长时间,交这些费用还是划算的,若是经常换人,很多钱就打水漂了。我请的这个保姆还可以,有时我生病了她也能很精心的照顾我,家中不忙时我也给她在外面找一些零活,大家相处得挺不错,可惜她是北方人,饮食上差异比较大。

沈阳妈妈:我与爱人因为是两地,刚刚有了孩子后就请了保姆,是一个年轻的农村女孩。当初觉得她太年轻,没有结婚带孩子没有经验,可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只能将就了。没想到,就是这个年轻的女孩一来我家就是3年,孩子3个月前,她主要是做家务,后来我的工作越来越忙,她就开始帮我带孩子。渐渐我发现,父母和公婆带孩子比较容易娇惯,而且有些育儿方法比较老套,和我的想法又是差异很大,为了孩子我和老人还闹过矛盾。而这个女孩比较能接受我的观念,家里有许多育儿的书籍她也经常翻看,能给孩子讲故事、玩智力游戏,算是一个有心人。现在,我常常出差,家里就留下她和女儿作伴,我们的感情有点像姐妹。当然我也常常跟她说,有时间了自己多学点东西,以后我帮她找个工作、留在城里之类的话,这也让她更安心地对待孩子!

我们这边的保姆费用不算贵,每月450元,算算还是比较划算的!

第4篇

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家庭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仍然会请保姆。

3岁以上的孩子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自我意识,都已经大大增强,3~7岁更是他们形成基本行为方式的重要时期,此时,孩子最容易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

因此,保姆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与保姆的相处更需要智慧。

一般说来,孩子3岁以后,家里继续请保姆的主要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父母双方工作繁忙,老人也不在身边,需要保姆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需要留心的问题:

保姆是否能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

爸爸妈妈这么做:

给保姆列张必做事务的清单

把孩子的主要生活规程详细地告诉保姆后,最好把每天必做的条目列个清单给保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列,将时间、事项、负责人、注意点等都具体详细地写下来,制成表格,贴在家里的醒目位置。这样保姆一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容易发生疏漏。

请保姆记录每天的工作

要求保姆对照你列的表格,做好每天的日程记录,这样你就能掌握孩子日常生活的大致情况。从经验来看,有这样的表格和记录,还可以提升保姆对工作的责任心和自主意识。

培养自由发言的家庭氛围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但家长能和保姆、孩子同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主要的信息来源还是保姆和孩子单方面说的话,因此培养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发言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家长要注意,在保姆(或孩子)讲述时,自己即便有强烈的反对意见,都不要发脾气,也不要急着反驳,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再心平气和地交流。

每个人的话都可能带着自己的立场,不一定完全准确。比如,保姆说孩子不肯好好洗脸,总是用两根手指头沾点水一抹就算完了。家长别先急着责问孩子,可以先问问保姆:“给孩子的洗脸水会不会太烫?”保姆有时会忽略细节,她认为刚好的水温,对孩子来说可能稍高了点。全面了解情况,才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

TIPS:

沟通的目的不是批评,不是评判是非对错,而是让生活能更好、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需要留心的问题:

在行为举止等方面,保姆是否能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至少不要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

爸爸妈妈这么做:

观察保姆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保姆对孩子是一味溺爱,还是漠不关心?是晓之以情理,还是简单粗暴?最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一种是过于严厉,比如有的保姆怕孩子把身体、衣服或家里弄脏后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就“教育”孩子:不可以玩泥巴、沙子,不可以玩水,不可以……这就局限了孩子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天性。另一种是过于溺爱,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全都给孩子打理得好好的,这也会阻碍孩子通过尝试进行学习,剥夺了孩子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

明确问题,对症下药

在明确了保姆的主要问题后,可以针对性地与她沟通,把自己的要求(要具体)及这样要求的原因,用保姆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向她说明清楚。

比如,孩子玩耍时,尽量让他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玩,他能自己发明新的游戏方式,那是他有创造力,衣服、身体弄脏一点也没关系,不要给他太多限制,保姆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确保孩子的安全;二,在孩子提出请求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协助。

TIPS:

鼓励保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不仅能激励她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她了解、接受家长的教育理念。

第二种情况:保姆主要负责打理家务,家人能够更专心地照顾孩子。

需要留心的问题:

家务事由保姆负责打理,如何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爸爸妈妈这么做:

和保姆、孩子共同约定各自的职责范围

哪些事情是必须孩子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保姆的职责范围,事先和保姆、孩子共同约定好,如3岁的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4岁的孩子要自己收拾第二天带去幼儿园的东西;5岁的孩子要自己收拾房间……然后要求保姆严格遵守,遇到问题让孩子直接找家长。当然,家长自己不能破例,不然对孩子来说,约定就会失去效力。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和保姆、孩子共同回顾一番,哪些做得好,哪些有待改进,哪些已无需提醒,哪些要补充进去。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事事交给保姆,尤其是那些随手就能做的小事。双休日,有空自己做饭的时候,不妨自己动手,再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当孩子看到你兴致勃勃地做这些事,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苦差时,他会懂得,生活小事中也蕴含着很多意义与乐趣。

TIPS:

刚开始,孩子可能常常不记得收拾屋子,那不是孩子的品质有问题,也不是他故意不收、不肯去收,而是他根本没这个意识。别一味责怪孩子,适当提醒即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给予及时鼓励!

需要留心的问题:

家长与保姆的相处方式会影响孩子待人处事的模式。如果家长对保姆不够尊重,孩子会有样学样;如果家长对保姆多有挑剔,孩子可能变得不够宽容。

爸爸妈妈这么做:

对待保姆的态度、方式要尽量保持一致

有的家长对待保姆的方式如同一般单位对待职员,有尊重,有要求,同时保持距离,简单清晰;有的家长则喜欢更富人情味的氛围,尤其是对待住家保姆,他们会把她当成“半个家里人”。这两种相处方式都可行,只要保持态度、方式的一致性即可,否则不利于保持稳定的家庭氛围。

尊重保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保姆”能自食其力,就值得尊重,这点要让孩子明白。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挑剔保姆

保姆干活有时不够细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挑剔保姆,可以单独向保姆指出。

第5篇

>> 言行兑换承诺,超越血缘的至爱亲情 超越血缘的姐妹亲情 组织承诺对员工谏言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超越血缘的父爱 超越血缘的真爱 超越血缘的至孝 超越血缘的爱 两学子感恩“义父”,爱与责任延续了超越血缘的亲情 430岁的血缘亲情 超越血缘的挚爱真情 至爱亲情 冰哥哥雪妹妹,生命守望超越血缘亲情 电影《蝴蝶》中的至爱亲情 超越爱情和血缘的真情 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 不能兑换的大奖 组织承诺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研究 爱,超越血缘 《吉祥三宝》成名背后的至爱亲情 一只小麻雀的至爱亲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言行兑换承诺,超越血缘的至爱亲情 言行兑换承诺,超越血缘的至爱亲情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陈")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卢伟栋和妻子闲来会翻看家里的老照片

每周五的下午,卢伟栋就会坐镇上海南码头街道的“卢伟栋”谈心室,为前来倾诉家庭琐事的居民调解、舒缓心情。听着各家的烦恼,过去的一幕幕时常会在卢伟栋的眼前浮现。20多年以前,岳父吞吞吐吐跟他说,让他帮忙照顾自己的姐姐时,卢伟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实在不忍心拒绝一个老人的请求,即使这个老人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

30年前,丈母娘的临终托付

1982年,卢伟栋和妻子王晓梅结婚。婚后,夫妻两人一直跟卢伟栋的父母一起居住。直到1987年,卢伟栋的丈母娘患上肺癌。于是,卢伟栋夫妇商量后决定搬去跟丈母娘同住,这样可以方便照顾她老人家。

这其实是万不得已之下的选择。王晓梅家的情况比较特殊,王晓梅的母亲再婚嫁给了继父周国昌。王晓梅有一个比她小13岁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继父脾气非常暴躁,性子急,经常发脾气。所以王晓梅跟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几乎不讲话。为了母亲,王晓梅不得不搬回去,每天面对她并不想面对的继父。

卢伟栋是个脾气很好的老实人,他夹在妻子和岳父之间,难免尴尬。他总是劝妻子:“老人年纪大了就跟孩子一样,他就是脾气不好,可是人不坏……”久而久之,卢伟栋就成了家里的和事佬。

不幸的是,王晓梅的母亲还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临终前,老人把女婿卢伟栋叫到床前:“伟栋,我们家老头子脾气你是知道的,但是他刀子嘴豆腐心。他嫡亲外甥、侄子都跟他合不拢,我们家就你脾气最好,还能跟他说上两句话。他老了,一个人也可怜的,你答应我,以后好好照顾他,可以吗?”这是丈母娘的临终嘱托,而且丈母娘唯独选了他,卢伟栋如何不答应?他答应丈母娘会好好照顾岳父。为了这句承诺,他坚持了26年,义无反顾地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陪他看病配药,忙前忙后。这是多少个日与夜,包含了多少汗水和委屈,所有的一切都掩埋在卢伟栋淡然一笑的背后,其中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周国昌起先并不领情。岳母葬礼完毕,卢伟栋将办事的账簿整理好交给岳父,周国昌一算,少了几角钱,晚上就在家里对卢伟栋不客气起来。卢伟栋并不生气,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释着。第二天,周国昌发现是自己算错了,他想到自己之前的态度,主动道歉:“伟栋,过意不去。”卢伟栋笑笑:“您刀子嘴豆腐心,我不会计较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周国昌的脾气再坏,他发再大的火,碰到只会对他笑的卢伟栋,他也渐渐熄了火。尤其是周国昌的亲生女儿远嫁日本后,周国昌更加只能依赖卢伟栋夫妇生活了。他跟卢伟栋虽然毫无血缘关系,但是在他眼里,卢伟栋是他最亲近的人,因为卢伟栋对他总是有求必应。

卢伟栋夫妇跟岳父一起合住的老房子并不宽敞。2006年底,王晓梅和妹妹在浦东买下了楼上楼下两套房子,为的是更好地照顾周国昌,让老人能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一人独居两房一厅,周国昌居然感到害怕,这么多年来,他习惯了家里有卢伟栋的陪伴。卢伟栋把他照顾得太好了,所以他事事依赖卢伟栋。即使,卢伟栋住在楼下,他还是觉得不习惯。看着岳父可怜兮兮的模样,卢伟栋无奈只好和妻子商量,每天晚上上楼陪老人睡觉。这一陪,就是六七年,卢伟栋与妻子过上了“分居”的生活。

其实,自从照顾周国昌的生活起居开始,卢伟栋就很少能睡上一夜整觉。周国昌有高血压,身体不好,而且半夜容易惊醒,他一有动静,卢伟栋就会起来看个究竟,这才放心。

一天清晨5点多,周国昌突然在卫生间里吵闹,原来大便出不来。卢伟栋一边耐心劝导,一边急急忙忙披上外套,骑上自行车,赶往附近的药房,买来了开塞露。不一会儿,周国昌便“通畅”了,弄得老人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卢伟栋笑笑:“爸,我是您的小辈,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还有一次,周国昌腰扭伤了,卢伟栋去医院配药。这贴药很麻烦,每天煎药送汤之外,还要把药渣炒好包好,给老人敷在腰上。卢伟栋耐心细致,整整服侍了一个多月,半句抱怨也没有。周国昌一遍又一遍地感慨:“伟栋啊,你这个人真是好!”

看着丈夫多年来的默默付出,王晓梅很是感动,她作为继女对周国昌几乎不理不睬,卢伟栋却因为她的关系对老人照顾备至。王晓梅心疼丈夫,也渐渐体会到了丈夫的用心,本来关系很僵的父女俩,关系也慢慢好了起来。卢伟栋就是这个家的纽带。

岳父的请求,不忍推

在周国昌的眼里,卢伟栋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在要寻求帮助的时候,他最先想到的,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这个女婿。2007年的夏天,周国昌独居的姐姐在家摔倒了,作为弟弟,周国昌心里担心姐姐往后的生活,所以吞吞吐吐地想跟卢伟栋商量……

卢伟栋知道周国昌姐姐的情况,因为早在十多年前,卢伟栋就开始照顾周老太了。说来,周老太真的很可怜,丈夫早就过世了,儿子患有精神病长期住院。她独自居住。那年,她关节积水,要住院开刀。周国昌不得已求卢伟栋:“帮帮她好吗?”卢伟栋二话不说,把周老太送进医院,每天陪护,让妻子送好吃的给老太补充营养。开刀要家属签字,老太没有亲人,周国昌年纪大了,自己也顾不好自己,这字只能由卢伟栋来签了。医生和护士知道了卢伟栋和周老太的这层关系,都连声称赞:“你这个人不容易,亲生子女再好也不过如此了。”卢伟栋又是笑笑。在他看来,能帮的就该帮人家一把,不然于心不忍。

自从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名字,卢伟栋就把自己当成了周老太的监护人。老太出院了,不肯进养老院,他便帮老太物色了钟点工,为老人料理一日三餐和日常家务,自己也经常抽空去探望。

周老太这么多年来过得还不错,没想到,2007年夏天的一天清晨,卢伟栋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不好啦!老太摔倒啦!”原来是周老太的钟点工阿姨打来了电话,她早上送饭的时候,从窗口发现老人倒在地上,但苦于没有钥匙,只能在门外干着急。

卢伟栋连忙从浦东赶到浦西周老太的家,透过窗看到老人摔倒在地上,猜想已经躺了一夜。可卢伟栋也没有钥匙,情急之下,他连忙找人一起撬开窗,翻窗而入。不幸中的万幸,周老太去医院检查后,并无大碍。

其实不用周国昌开口,卢伟栋也意识到,不能再让老太独居了,万一有个闪失都没人知道。卢伟栋和王晓梅商量,把老太接过来,让她和她弟弟一起住。于是,卢伟栋承担起了同时照顾两位八旬老人生活起居的重担。

家里多一个老人,要多出多少事?只有卢伟栋自己清楚。周老太因为关节有病,不能起床,上个厕所都要卢伟栋抱。老人尿频,一晚上要上好几次厕所,弄得卢伟栋夜夜没法好好睡觉。白天还要上班、回家烧饭,这样过了一个月,卢伟栋明显变得憔悴了。周老太看在眼里,实在过意不去:“伟栋啊,我在这里就像天堂一样,但这样下去实在太对不起你了,你也年纪不小了,把你弄出毛病来可怎么办?还是让我去养老院吧。”

在周老太的坚持下,卢伟栋为周老太找了一家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养老院。但是养老院离卢伟栋家比较远,每次他过去都要换乘几辆公交车。卢伟栋经常去探望周老太,给她带好吃的。养老院里只有简单的看护,老人真的生病了,卢伟栋还是要忙里忙外陪老人去医院。

2008年,50岁的卢伟栋选择了内退,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几个老人了。2011年底,周国昌被诊断出患上胃癌。开刀、化疗,周国昌在几个医院辗转治疗。跑医院成了卢伟栋夫妇的主要日程,两人忙得焦头烂额。陪夜的重担,都落在了卢伟栋身上。岳父毕竟是妻子的继父,不是亲生父亲,起夜、擦身这些事情,让妻子来做有些为难了,卢伟栋自然一力承担。王晓梅负责烧菜、煮汤往医院送。这样的忙乱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013年周国昌过世。过世时,周国昌也已经90岁高龄了。他自己也说,能活那么久,全靠卢伟栋这个好女婿。

在忙着照顾周国昌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卢伟栋也没有弃周老太于不顾,依旧忙里抽空去养老院探望周老太。年事日高的周老太渐渐有些老年痴呆,别的人她会不认识,但她一遇到什么事脱口而出的就是卢伟栋的名字,因为在老人心里,卢伟栋是她最亲、最可依赖的人。2014年11月底,周老太安然地离开了人世。

同事夫妇,情如亲人

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照料老人的辛苦与不易。不是卖力做就可以的,老人也会像孩子一样不讲理、发脾气,要哄好老人,让他们开心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陪伴。

20多年照顾两位高龄老人实属不易。但事实上,卢伟栋夫妻俩还同时照顾着另一对非亲非故的老夫妇――杨医生和徐老师。这对老夫妇跟卢伟栋夫妇又是什么关系呢?

杨医生是王晓梅的同事。1987年,王晓梅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把工作换到了离母亲家不远的上海音乐学院。王晓梅是学医的,在学校医务室工作,跟当时即将退休的杨医生成为了同事。

杨医生的爱人徐老师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知识分子,能讲六国语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受莫须有的事件无辜牵连,回到上海以后,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摆报摊谋生。后来,徐老师成了音乐学院的编外教师,教学生钢琴、指导外语。

王晓梅和杨医生成为了忘年交,两人很谈得来。卢伟栋夫妇俩很同情杨医生夫妇的遭遇。杨医生夫妇俩没有子女,杨医生几次发病住院,都是卢伟栋夫妇俩送她去医院。对于杨医生夫妇来说,卢伟栋夫妇就像他们的子女一样,让他们倍感温暖。有人问起,杨医生就骄傲地回答:“这是我女儿和女婿。”

人与人之间就是有这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杨医生曾提出,认王晓梅做干女儿,可是王晓梅觉得不妥,没有答应。但其实在王晓梅和卢伟栋的心里,已经把这对孤苦的老夫妇当成了自己的父母。

2000年,杨医生乳腺癌复发。王晓梅赶到医院时,看见徐老师一人孤零零地坐在医院的长椅上,顿时觉得老人好可怜。

杨医生临终的时候,虽然没有过多的嘱咐,但是从杨医生看着徐老师的眼神,就知道她有多么不放心。王晓梅清楚,杨医生是不好意思跟她开这个口。但是她在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心,会好好照顾孤苦一人的徐老师。

徐老师没有退休工资,也不会买菜烧饭,他一把年纪了,也不可能要求他重新去学。杨医生去世后,卢伟栋夫妻俩排班轮流,一个人每周一、三、五,另一个人每周二、四、六,去探望徐老师。老人在家闷得久了,很想四处走走。一次徐老师说起小时候在真如吃过一顿羊肉,那味道至今难忘。卢伟栋心领神会,带着徐老师跑了一趟真如。还有一次,老人说,很久没去城隍庙了,于是,很快便有了豫园之行。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卢伟栋夫妻帮徐老师请了住家保姆。可是保姆岁数也大了,一个人料理徐老师洗澡有困难,卢伟栋便成了常年的帮手;保姆过年要回老家,卢伟栋夫妻便轮流全天照顾徐老师、料理家务。2012年12月,徐老师安然离世,享年88岁。

其实,算算时间就可以知道,卢伟栋夫妇俩在照顾杨医生和徐老师夫妇的同时,还担负着照顾周国昌和他姐姐的重任。卢伟栋是如何做到的?他的生活几乎被几个老人排满了,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而且四位老人都是与他无亲无故的,有人说他傻,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做这些得不到好处的事。

但是卢伟栋回想这么多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事都是机缘巧合,他只是不忍心弃这些老人于不顾,换做另一个人或许也会这么做。王晓梅开玩笑地说:“也是正好让我们摊上了。”摊上了,就不忍心不管了。

“既然管了,那么就得负责到底。”卢伟栋说起自己小时候,母亲经常跟他说:“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王晓梅至今还记得,那时候跟婆婆一起住在临街的老房子时,每到夏天,婆婆会在门前放一张方凳,上面摆着几杯凉开水,供过路人免费喝。“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到处买得到水。热得口干舌燥的路人能有一杯水喝,都会很开心。”王晓梅感叹道。

所以说,善心、孝心都是会代代传承的。你在做,你的子女就在看、在学。这么多年,卢伟栋对于自己的母亲照顾得反而不够多。卢伟栋有5个兄弟姐妹,母亲总是让卢伟栋多去照顾那四个没有亲人的老人,她说自己还有其他子女可以照顾她。卢伟栋很自豪有这样一位母亲。是母亲让他学会了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这些事,并不伟大,但让他觉得心安也快乐。

世上的许多事,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送走了几位老人,卢伟栋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重拾自己年轻时的爱好,主动请缨,成为社区学校的书画老师。教小朋友硬笔书法,教老朋友一起学国画。他还是小区居委会委员,邻里有事,总会出手相帮。他与四位老人的相处经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分享。

随着外孙的出生,卢伟栋的生活又忙碌起来。卢伟栋夫妇主动担负起帮女儿带小外孙的责任,两个人忙中有乐。卢伟栋说:“每一个人都会老的,尊老爱幼,孝顺善良,是一个家庭积累的最大财富。”

第6篇

夫妻双双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

1985年,出国热潮刚刚兴起。当时39岁的戚建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被单位公派自费出国。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戚建中是前的大学生,开始的时候他正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学的是医学。期间,他下乡行医,在一线工作的日子让他下定决心有机会要继续深造,帮助更多人。不擅与人打交道的他,更希望从事医学研究的工作。之后,戚建中进入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工作。

戚建中那一代人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他们眼中出国深造不是为了金钱利益,而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数学家陈景润是他们那代人的榜样,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科研成果,他们吃再多苦也不怕。因为,已经荒废了大好青春,所以即使年近40岁,戚建中仍然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美国的学费和生活费对那时的戚建中来说是高不可及的,如果他不是考到了全额奖学金,根本无力支付这些费用。当时,戚建中和赵丽云已经结婚多年,他们的女儿也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

赵丽云和戚建中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两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正是因为两人都爱学习,都有自己的理想。赵丽云比戚建中小一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文系毕业的,比他还高一届。赵丽云小时候吵着跟姐姐一起去上学,所以提早两年进了学校。那个年代,大学生不多见,赵丽云聪明好学,1974年成为了中学老师。

两人婚后一直分居两地。戚建中的工作地点在浙江,赵丽云在上海。戚建中是个工作狂,他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医学研究上,甚至吃饭、走路的时候,他都在想着他的研究课题。走路撞到电线杆,对戚建中来说不是别人口中的笑话,是时常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在戚建中眼里,科研是第一位的,所以即使有机会回上海,他也很少回家陪赵丽云。连赵丽云怀孕住院的时候,他也待在图书馆忘了时间。赵丽云真是哭笑不得,虽有抱怨,却也理解他,他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赵丽云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戚建中就是这么一个在工作中是超人,在生活中是低能的人。

1978年,女儿出生的这年,戚建中成为了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他主修的是医学制药。照顾女儿的重担全都落在了赵丽云身上。带一个小孩有多辛苦,相信带过的人都深有体会。赵丽云成为了戚建中坚实的后盾,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

戚建中能出国了,而且考进的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赵丽云也有了前往陪读的机会。赵丽云起初有些迟疑,因为女儿刚刚上小学,正是很关键的一个阶段,但另一方面,她自己的确也想出国见识一下,也想有进修的机会,为自己,也为女儿的将来铺一条更好的路。还有一个原因,戚建中独自在外,赵丽云担心他只顾学习顾不上自己,她得去照顾他。

“诺贝尔医学奖”的梦想因病破碎

戚建中和赵丽云夫妇先后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不止戚建中怀揣着一个梦想,赵丽云也有自己的梦想。赵丽云刚到美国时,还没有考进大学。她要边学习边工作。虽然戚建中的奖学金够应付他们两人的生活,但赵丽云想多赚些钱给国内的女儿和父母。

刚到美国的赵丽云做过很多工作。起初她在一家制衣厂,从早上6点一直要干到晚上11点,得到的钱却很少。后来她又开始当保姆,遇到挑剔的主人,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每份工作,都让她对美国社会更多了一份了解。1988年,赵丽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系,和丈夫成为了校友。戚建中再次对她竖起大拇指。戚建中清楚,妻子有多辛苦,她除了工作还要负担起家里所有的大小事务。戚建中除了学习就是在实验室,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回家就是吃饭睡觉。

赵丽云是高材生,也是贤妻良母。考进大学后,她又做了一个决定,把10岁的女儿接到美国。她觉得女儿应该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才更有利于女儿的成长。把女儿接来,意味着她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因为戚建中根本无暇也不会帮她分担这些。好在,女儿很乖。女儿刚到美国,语言关还没过,还没有联系到学校,只能先待在家里。赵丽云每天准备一些吃的放在家里,让女儿按时自己吃。赵丽云坚持打工,她尽量选晚上的课,这样就不影响她的工作了。每天早晨4点,赵丽云就起床复习功课了,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赵丽云居然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学业,提前取得了法学的硕士学位。戚建中也取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年,赵丽云已经44岁了,戚建中45岁了,他们人生的又一新篇章这才刚刚开始。夫妻两人可以说是成绩骄人,让人羡慕不已。虽然戚建中对家庭照顾很少,但是赵丽云心里明白,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因为有戚建中这个榜样给了她动力。她一直紧随着丈夫前进的脚步,不希望拉大两人之间的差距。

戚建进入了著名的惠氏药业,开始研究抗癌药物。在这样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里云集了大批的精英,竞争异常激烈,没有成绩就很快会被淘汰。戚建中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能在这么好的工作平台取得一席之地,他格外珍惜,他把他的全部身心都扑在了科学研究上,几乎每天都要晚上10点多才回家,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有一天,他难得可以提早下班,6点多的时候他打电话给赵丽云说他下班了。赵丽云赶紧准备晚饭。可是等到晚上8点,还不见戚建中的影子。从公司到家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走也该走到家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赵丽云坐立不安,担心他开车出意外,只能打电话到附近的警局询问是否有什么交通事故发生。晚上10点,戚建中回家了,一进门,他就兴奋地拉住赵丽云:“我的研究今天有重大突破。”见赵丽云的脸上毫无喜色,他觉得奇怪。赵丽云生气地说:“你忘了你说你下班了吗?几个小时你去哪里了?”戚建中大叫一声哎呀,他完全忘了。他正要离开实验室,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又回了实验室,把赵丽云忘在了一边。“对不起,你知道我一工作就忘了。”戚建中的抱歉赵丽云已经习以为常了。有一次,两人约好时间在超市门口碰头。结果赵丽云一个人在那里等了3个小时,那时没有手机,赵丽云又不敢走开。寒冷的冬天,戚建中赶到时,赵丽云快冻僵了。

赵丽云的付出,戚建中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后,戚建中成为了首席科学家,再往上升一级就是国家科学院院士了。戚建中自信,这一天早晚会到来的。而他最大的梦想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梦想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天方夜谭,但对戚建中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赵丽云仰慕他,他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她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同时戚建中作为丈夫,她对他有很多怨气,有时她甚至想跟他离婚,那样她就少了拖累,她自己的事业和成就可能更高。赵丽云也有自己的理想,她从没有停歇自己前进的脚步。虽然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但她依旧表现出色地成为了州政府的工作人员。她是州政府里唯一的华人。

女儿在他们的影响下,学习成绩也很出色。戚建中成为首席科学家后,他们搬了家,买了新房子。因为按照公司规定,首席科学家的家必须达到一个标准面积。他们的新家到底有多大?近60亩地。这是什么概念?1亩就约等于666平方米。他们的房子有500多平方米,房子背后是一片森林,森林里有松鼠、孔雀……赵丽云知道,这是丈夫的努力换来的荣誉和地位,她依旧选择支持他,生活的一切似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可突然有一天,这一切戛然而止了,戚建中倒下了……

妻子放弃自己的事业照顾瘫痪的丈夫

2002年6月的一个周六,平时周末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的戚建中这天有空在家,就在自家花园里整理苗圃。赵丽云和女儿也在一旁帮忙。这是多么难得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的时间呀。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人生就在这一刻改变了。戚建中突然间不动了,就这么直挺挺地站着。赵丽云发现不对劲,立刻去扶他,他的脚已经动不了了。原来戚建中感到一阵头晕,然后整个人好像僵硬了,他硬撑着没让自己倒下。

戚建中是脑溢血了。医生开刀前,叫家里人都到场。手术后,麻醉师和护士都说像戚建中这样的情况,估计再也醒不过来了。当时的主刀医生是纽约非常知名的大夫,他说戚建中两天后应该会醒,但是手脚都不会动了。一切真如主刀医生所言。这个家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如果戚建中当时倒在实验室里,那么他会得到一笔可观的赔偿,那么他往后的生活也就可以无忧了。偏偏,几乎天天待在实验室的他,这天在家。

戚建中瘫痪后,赵丽云请了长假陪他在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戚建中终于能颤颤巍巍站起来扶着走路了。这两年间,赵丽云请一段时间假再工作一段时间,如此反复。赵丽云原本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如果不是戚建中病倒,她在事业上的成绩完全可以是另一番模样。她也有她的事业心,但为了照顾丈夫,她不得不放弃。她心里有委屈也有怨忿,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做不到抛下病重的丈夫于不顾。因为还没有到可以退休的年纪,她不能完全抛下工作,不然失去了退休金,她和丈夫的生活就堪忧了。

戚建中能走动后,赵丽云想把他接回家。可是家里周围出行不便,连买点生活用品都要开车出去。赵丽云几年前经历过一场车祸后,就不敢独自开车了。赵丽云只能安排戚建中住进了疗养院。可是不低的费用,让赵丽云感到了压力。这时,戚建中提出要回上海。叶落归根,戚建中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另一方面,上海的开销要比美国便宜。

起初,赵丽云因为工作关系,没有留在上海陪着戚建中。戚建中住在养老院里,赵丽云为他请了专职护工。可是没过多久,戚建中就打电话给赵丽云,说他待不下去了,护工不把他当人,他受不了。原来戚建中腿脚不方便,洗澡是个大问题。每次都由几个护工一起帮他洗澡换衣服,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任人摆布的木偶,尊严全无。他想到自己在美国的实验室里曾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像是一个人了。他甚至想到了死。赵丽云不得不赶回上海,重新为他安排一切。可是过不了多久,戚建中又开始抱怨了。赵丽云知道,不管哪家养老院和哪个护工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更不可能让戚建中满意。戚建中的心里充满了绝望,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一款抗乳腺癌的药物至今还在美国市场上畅销。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几十年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让他失去了所有的事业。这对一个把事业当作生命的人来说太过残忍了。他动不动就会发脾气。一次,戚建中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腿又动不了了。

赵丽云思前想后,只能忍着不甘与不舍,决定一到可以申请提前退休的年纪就立刻申请,然后在上海买房,由她亲自照顾丈夫。州政府极力挽留她,甚至答应让她可以长期请假。她都谢绝了,因为她知道戚建中的病是不可能再有好转的,照顾他也不是一年或两年的事,所以她只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这是作为妻子的责任。

2007年,赵丽云和戚建中在上海的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女儿在美国有自己的小家庭需要照顾,无法陪伴在他们左右。起初,赵丽云请了住家保姆帮忙照顾丈夫。可是戚建中对保姆总是诸多挑剔,嫌保姆笨手笨脚。赵丽云理解他的心情,只好亲力亲为。结果,家里的住家保姆变成了钟点工,赵丽云成了全职保姆。每天早晨三四点,赵丽云就起床为戚建中做一个多小时的全身按摩,这是美国医生教她的,帮助戚建中活络筋骨。

戚建中在家只能躺着或坐在轮椅上。他想去卫生间了,就叫赵丽云;他要拿什么东西了,也叫赵丽云。戚建中一天要上20多次厕所,几乎一小时一次,连晚上睡觉时也是如此。每次,赵丽云把他推进卫生间,然后抱起身高183厘米的他,把他放到马桶上,等他好了,再把他抱回轮椅上。夏天每天要洗澡,赵丽云也是这么一个人把他抱到浴室里的椅子上坐好,然后帮他洗漱。年轻时,戚建中高大的身材让赵丽云觉得是仪表堂堂,如今他的身高反倒成了负担。这就是人生,赵丽云只有苦笑。

第7篇

关键词:老有所为 城市社区 接触点 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049-03

1 概述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面对这一形势,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步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要解决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落实“老有所为”理念,应该让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贡献。

不同于以往主要运用于企业或品牌产品的经营概念中的接触点概念,此处用接触点概念来探索以老有所为为基础的新的适老服务形式。接触点概念并不是特指“接触”,而是广义上人与整个服务系统的互动。接触点是互动的每一个点,可能是内部与外部的,或可视的或不可视的。接触点在服务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服务流程中各部分的重要节点。从接触点入手对“老有所为”进行设计,无疑是对城市社区适老服务新的探究形式。

2 社区“老有所为”设计机会缺口分析

2.1 社区老年人生活情况分析

UCD (user-centered design)是建构关于生产适合用户需求的,并能对用户有效的和可用的产品系统。运用UCD的思维方式对老年人用户进行研究,以城市社区老年人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展开调研。期间,将会运用群体文化学将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用来观察记录,并分析社会状况。从而寻找设计接触点,再由接触点来找到设计的缺口和机会。

笔者选取了城市社区50位健康老人为调研对象,34位女性,16位男性:其中55-64岁有21位,65-69岁17位,70岁以上12位;41位表示身体健康良好,9位患有常见疾病身体欠佳;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有14位,中学程度有23位,小学毕业的有8位,其他5位没有接受正规教育。

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调查走访这50户社区老人家,得到一定的数据和资料,选择性的列出了5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情况、职业、每天的日常生活情况等内容(见表1)。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社区老人大部分的生活范围较窄,一般都是在社区范围内活动。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生活圈子大,生活内容相对丰富;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生活圈子比较窄,大部分局限在自己的家和社区中,最多也就是在社区周围活动。因此,对于社区老年人来说,社区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场所,也是接触点的主要发现场所,因此社区开展一些针对于他们的服务十分必要。

2.2 探寻“老有所为”接触点和设计机会

对前期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采用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建立老年人用户使用产品的生活场景,由对老年人生活场景的建立,分析了老年人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通过对老年人的生活特点进行归类和划分,分析出了几个主要的接触点,如图1所示。以老年人为圆心,以社区生活为圆周,得到了社会和社区,社区人和社会人士几个主要的接触点。社会人士和社区人又分别分为上班族、儿童、孕妇和其他老年人。对这5个接触点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设计突破口。见表2,列举出了10个老有所为社区服务的设计机会。

2.3 筛选“老有所为”接触点的设计机会

上述得到的一些社区服务设计机会,需要进一步对其从开发的时间和财力、开发的可能性、潜在的需求规模、潜在的创造力和团队成员的潜在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笔者通过构建机会权衡矩阵(见表3),分别由研究小组成员4人进行打分,每一列代表一个接触点设计机会,每一行代表相应的各个接触点设计机会的不同准则。每个机会的衡量准则分为由1(低)到3(高)不同的级别,每个准则的重要度也分为1(低)到3(高)不同的层次。得到的相应的机会值分别与准则的重要度相乘,然后将得到的每个机会的总值进行比较,得分较高的3-4个机会将成为筛选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机会。据此,最终得到了4个最优的设计机会,分别是机会1、机会3、机会4和机会6,以下将由此展开深入分析,对“老有所为”适老服务模式进行多元化探究。

3 “老有所为、老有所慰”的接触点服务模式设计

在老有所为的服务模式设计中,用户体验将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策略开始聚向用户体验,而不再局限于硬件和实体。而其最终的表现形式也不单单只局限于硬件和实体的展示,而是对整个服务流程的设计与阐述。硬件和实体只是整个服务流程的一部分,或一个具体的接触点。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设计流程,更能凸显接触点的潜在价值。

3.1 社区“拼桌行动”服务设计

现今社会,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一个人的饭不好做,也不值得做,这就造成了一些独居老年人平时吃饭凑合的现象,不利于身体健康和营养的摄入,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饮食。由此,凸显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的重要性。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的接触点,最终设计出了“拼桌行动”服务系统。“拼桌行动”就是由社区提供场地,参加这一“行动”的老年人每人在自家做一道菜,聚在一起就能够凑成很丰盛的一桌菜,图2是“拼桌行动”的整个服务流程图。流程图运用研究和设计有效交互的系统化方法-PNC方法来表达和创建,这里,图中的服务提供商是指服务提供者,包括社区和老年人;顾客是指服务的接受者,即社区老年人;独立交互是指社区老年人独自执行的部分,即在自家做一道菜;直接交互指的是老年人之间见面共餐的交互过程;图中的交互则是除非直接交互外,通过其他渠道进行交互的部分,这里是指涉及与线上信息进行交互的步骤,例如在线或电话预定的部分。

在此服务系统中,社区为老人们提供线上服务系统(含网络与终端设备)。参加拼桌的老人可以在线上自己今天要做的菜肴,自己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浏览别人的信息。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选择自己今天将要拼桌的对象,双方在线上确定好拼桌时间。等快要到约定好的时间,各自拿着自己做好的一道菜去社区提供的拼桌地点一起共进午餐;吃完饭之后再各自拿着自己的餐具回家。整个线上服务系统也由社区提供,老年人可先在线上自愿组合,预选自己想要拼桌的对象及要品尝的菜肴。在拼桌现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拼桌对象或变更拼桌对象。

在这个服务系统中还会给拼桌的老年人一些时髦的头衔,头衔取决于老年人拼桌的次数。拼桌的次说越多说明那位老年人的人气越高,手艺越好。例如头衔分别可以是美食达人、金厨达人、御厨达人等等。头衔在增加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为选择拼桌对象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参考。每个月评选出来一个最佳拼桌对象,得到此头衔的老年人社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等等。

“拼桌行动”在解决了老年人日常饮食问题的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降低了他们的孤独感。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情感。

3.2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设计

根据之前分析老年人和儿童之间接触点的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家庭,双方都要上班,小孩子的照料存在问题。由于居住空间小,没有力怯把孩子的爷爷奶奶从老家接来照顾小孩,也没有条件聘请住家保姆照料,父母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一些早教机构。但是,一些早教机构可能并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安全问题、教育问题都让父母对一些早教机构产生不信任感。有的家长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自己的父母照看。

社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的建立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社区负责统计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并把他们的信息到社区提供的社区线上服务平台上。需要照看孩子这项服务的父母可以在线上选定自己心仪的照顾对象,并且在线上或线下联系对方,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相互约定好照看周期与时间段。在约定好的时间点,孩子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同社区的老年人家里,由老年人来照顾孩子。当家长下班后,再把孩子从老年人家中接走。照看孩子的劳务费可以定期通过线上支付给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并可以对其服务进行评价。与“拼桌行动”类似,系统也可以评选出育婴达人,并开展育婴经验交流。图3描述了“以老育小”服务系统流程。

在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和我国香港,社区均设有由社会工作者担纲的儿童照顾和活动中心。在当下中国,则迫切需要相关的服务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以老育小”服务系统以社区为平台,在解决年轻父母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健康“空巢老人”的孤单感,身边有孩子陪伴,也会多一些快乐,同时满足了“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两方面的需求。

3.3 社区“帮饭”服务设计

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反映了现在年轻一代真实的生活。在很多大城市中,外来上班的人数占城市中上班族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外来人员平时很少自己做饭,更难吃到可口的家常菜。一是没有时间去外面吃,二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三是外面的饭菜再怎么好吃,都没有在家里的那种温馨感。另―方面,有一些“空巢老人”平时孩子都不在家,吃饭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孤单,空有一手好厨艺无处施展。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寻找设计机会,最终设计出的社区“帮饭”服务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图4,社区收集一些可以提供这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例如擅长的厨艺、菜肴、风味、价格等信息到服务系统线上平台,并附上图片。需要此项服务的年轻人事先通过线上与提供服务的老年人联系,双方达成共识之后,约定好“帮饭”时间。年轻人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到老年人家中就餐。社区为“帮饭”服务系统提供支付终端,年轻人用“帮饭”系统中专门支付卡支付相应的费用,老年人有专门的刷卡机。

社区“帮饭”服务系统的建立,在“老有所为”的同时也方便了年轻人,既解决了年轻人的饮食问题,也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4 社区“宠物托管”服务设计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宠物,有的还不只一只。但当主人出远门的时候,对这些宠物的照看就成为了问题。―般人都是选择寄放在朋友家,来回接送很是麻烦。一些人选择寄养在宠物店,很难保证宠物能得到好的照顾。一些人干脆选择把宠物直接锁在家中,―天两天还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了。

分析老年人和上班族之间接触点,发现了老年人和社区家养宠物之间的设计机会。图5所示流程图提供一种社区“照看宠物”服务的思路。社区把能够提供服务的老年人的资料到社区服务系统上,有宠物的主人需要这一服务时就可在线上查找到可以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双方在社区提供的线上服务系统中达成共识之后,再约定好需要老年人照看的数目、时间段和一些具体的问题。根据自己的要求,双方找得到可以合作的对象。所需要交付的费用也由双方去谈,宠物主人提前线上支付费用。在约定好的时间就可以把自己的宠物送到老年人的家中。服务完成之后,再把自己的宠物接走。

此服务系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有所为”的需求,还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些自己养宠物的老年人来说,也具有―种趣味性。

第8篇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看《赢在中国》节目,评委对参赛选手提出了"当工作和家庭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办?",当场每个人的回答却大相径庭:其中有两人的回答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另一个人的回答却是"要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而定"。闲来细想,我还是赞同后者的观点,尤其是他在答辩时的一句话很值得人深思:"如果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作家来爱,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是啊,对于我们每一个女同志来说,事业和家庭都很重要。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女性的需求除了在工作中实现外,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如结婚、生育、承担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对父母的照顾等。因此,女性的发展更具复杂性、矛盾性。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工作和家庭是一对矛盾体。工作搞好了,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和欢乐,而工作不顺心也会使家庭乌云密布;同时家庭生活的优劣也会反作用于工作,使工作或成或败。要处理好这对矛盾体,客观上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计划,而主观上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积极热情的态度也尤为重要。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给你微笑。

我们都知道工作是幸福家庭的保障,而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工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心灵载体,是我们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后盾。在社会里无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家庭中,我们仍是普通的一员,作为女人,应该也必须有担负起孝敬老人、爱护妻儿、教育好子女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夫妻在情感的表达、情绪的理解和行为感知方面,有着极为不同的方式,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情况,努力去维系一个实实在在的幸福之家。许多人渴望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同时能成为好妻子、好母亲,走"二者兼顾"的道路,成为有孩子和家庭的成功职业女性。这两者就像天平两端的砝码,有一头偏沉,天平就会失衡,工作和家庭都会受到影响。事实上,没有必要把工作与家庭截然分开,相反,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能做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但是,当工作和家庭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去平衡呢?我认为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有一下几点:

(1)系好感情纽带。家庭是事业的巨大支柱,一个女性在事业上奋斗离不开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对此,作为妻子首先应在感情上给予丈夫充分的满足。感情是家庭的纽带,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可置丈夫的感情需求于不顾,当丈夫事务繁忙的时候,病倒在床的时候,事业受挫、苦闷彷徨的时候,或为生活的重负精疲力竭的时候,妻子若能送去温柔亲切的话语、体贴宽慰的或风趣幽默的笑谈,都能给对方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满足。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玫琳凯女士就是一位在平衡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上做得很成功的一位,她处理家庭与事业关系的诀窍就是"换帽子"。玫琳凯说,女人有多重角色,要做女儿,要做母亲,要做妻子,要做管理者,要做领导者,这样多的角色,一定会很累,因为有很多顶"帽子",但是如果你把"帽子"戴好了,不同的时间段戴不同的"帽子",你就会很轻松,就能平衡得很好。她的做法是,早上出门,戴上管理者的"帽子"走进办公室,下班后,先把管理者的"帽子"摘掉,戴上妻子的"帽子",回到家里就全身心的去对先生,陪先生聊天,陪先生看电视;当她跟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又脱下妻子的"帽子",戴上母亲的"帽子",全身心的放在儿子身上面。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不断的"换帽子",从而使"角色冲突"变成"角色平衡",这就是"戴帽子"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向往的一种生活模式,但不是人人都能获得这样的生活模式,就象事业需要学习经营一样,家庭也需要经营学习,成功一定有方法,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也有方法,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心去学习与经营。作为女性必须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只有实现二者的平衡,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卓越,实现家庭的和谐。

(2)寻求平衡点。作为女人,把会把事业和家庭都打点的几乎没有一点瑕疵,这非常艰难,那么,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平衡。在探寻"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儒家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和老庄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实现女性"平衡"之道的非常实用的一种哲学思想。我们常讲,"清官难断家务事",维持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要素更多靠的是情感而不是道理,所以通常在家里的情况是有理说不清,其实也不需要说清,正应了庄子那句名言,"难得糊涂",在事业的道路上要"明白",而在家庭的关系上要"糊涂",多一点"糊涂",就少一点冲突,就多一分和谐。治理家庭应该是"中庸"式的多元化,而不是一元化,也不是"有为",而是"无为",有了这样的哲学治家理念,家庭的和谐程度将大大提高,家庭和谐了,必将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当女性有足够的能力在事业上打造出自己的一块天空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所必须承担的另一半责任。而这种责任,有时并非能力所不可及,很大程度上是价值天平上发生了倾斜,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女性生存和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基础,女性无论在外面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仍是普通的一员,有责任担负起孝敬老人、关爱丈夫、教育子女的责任。现实生活中,男女两性在情感的表达、情绪的理解和行为感知方面,有着极为不同的方式。这就很容易在共同生活中发生理解和感知的错位。因此,要注重夫妻之间的沟通,了解两性的性别差异,善于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最重要的在于平衡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在平衡家庭与事业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冲突与矛盾,最突出的就是角色的冲突,即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失败的女人往往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在社会上是倍受瞩目,但是到了家庭,还要求她做贤妻良母,这对于她来说,两个角色的变换太快而使她无法摆正。如何正确处理好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化角色冲突为角色平衡,是摆在每一位女性面前而且必须妥善加以解决的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妇女事业的发展,在我们看来,真正成熟、成功的女性,不仅是社会角色的成功扮演者,也是家庭角色的出色扮演者,是多重角色的完美统一。因此,女性应该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女性多重角色和谐统一起来,作到事业上发光发热而不失家庭温暖,真正实现"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无论你在事业上如何功勋卓着,不管你在职场上怎样叱咤风云,回到家中,你便是公婆的儿媳、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一家之主妇。因此,继续板着面孔,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男子汉大丈夫最怕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尤其是对于比自己强的妻子,一句盛气凌人的话、一个不屑一顾眼光,都会深深刺伤他的自尊心。因此,事业型女性不仅要注意回家后及时进入自己的主妇角色态度平和,而且应毫不掩饰地展现自己的娇柔之情,使丈夫感情上得到满足,心理上得到平衡,有了这些还怕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吗?

(3)找好结合点。把生活和工作放在一起去计划,有计划地去完成你的家务事,一次出行办完所有的跑腿任务,尽可能地进行批量采购等等,这是节省时间,获得乐趣的有效方法。同样的,制定出来一个包括所有重要日期的家庭日历,别忘了给孩子老人老公过生日这样的重要日子,就能赢得家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始终认为:记住家人的一些重要日子应该是女人尽到的职责!事业型女性一般都有较明确的追求或身负一定责任,工作繁忙,时间紧张。若要求她们像一般女子那样对丈夫无微不至、事事周全恐不现实,重要的是讲求关心的质量,关键时刻,紧要环节要照顾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什么是丈夫、孩子的特殊爱好和最需要你的时候。如有的丈夫希望周末能有夫人陪伴品茶听戏;有的丈夫喜欢节假日全家郊游;有的丈夫很重视生日、结婚纪念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时间;孩子则要求母亲务必出席家长会等等。这类事情一般都是稍加留意就能注意到的,作为女性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排开日程,尽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4)寻求支持点。第三,要学会与家人的沟通,以得到家人的支持。

一项调查显示,妇女在选择工作场所的条件,有60%的受访者,将"离家近"视为第一要素;58%的人认为"上班时间可弹性调整"是重要因素;30%的人将"工作时间短"列为优先考虑;只有16%的人认为"薪资和能力相当"是重要的。由此可见,职业妇女对于家庭的重视,似乎更在工作之上。这个现象,尤其是在家中有年幼的孩子时,更为明显。将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优先的女性,必须认识到:此时工作和婚姻生活的重要性,势必会相形降低,可能只能拿个六七十分。这时,必须与配偶进行沟通,以取得对方充分的支持。工作上,也必须认清:在这段时间内,升迁和加薪,或许都与自己无缘,坦然处之,爱其所择。有些女性,可能仍会以工作为第一选择。此时便须找到可以托付的保姆,照顾子女,工作之余,更要珍惜每一刻相处的时间,并加强心理建设,减低自责感。总之,已婚职业妇女,要建立一个模范家庭,必须和配偶沟通,取得对方的了解和支持,分担部分家务及子女教养的责任,才能使工作和家庭均衡发展。

尽施母爱。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爱,是不可取代的爱。唯其如此,事业型的女性常常为自己的子女未得到足够的母爱而深深自责。一些成功的事例表明,解决这一矛盾较好的办法,首先是要把施之母爱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既要在宏观上运筹帷幄,又要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居里夫人对两个女儿的母爱主要体现在人格的塑造和才能的培养上。女孩子胆小,她就对她们提出四不怕的要求:不怕天黑、不怕打雷、不怕盗贼、不怕流行病。为此她多次亲自带着她们荡秋千、玩吊环、爬绳子、骑车远游、海中游泳、山中旅行,甚至在战争的炮火中去抢救伤员,经受锻炼。同时对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她也从不放过,不仅对两个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作出妥善安排,而且对小女儿艾芙的过于追求时髦的缺点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指出她的化妆不够端庄,衣着不够得体等。在她的严格教育和培养下,大女儿依丽娜成长为全世界继居里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性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小女儿也成为颇有成就的音乐家。对事业型女性来说,充足的业余时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因此需要利用吃饭和做家务等一切时间,多听子女们诉说自己的想法,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用表扬、鼓励、理解和安慰为主的方法,尽量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其次是要注意在孩子们心中树立父亲的威信,力求把慈母严父的爱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以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无论有多高,在丈夫面前都是妻子,在丈夫面前,不妨表现得弱势一点。不少真正事业有成的优秀女性,反倒会把家庭问题处理得游刃有余,那是因为她们懂得与家人和丈夫相处的艺术,她们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丈夫。在夫妻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女性要多向欧洲女性学习。欧洲女性无论在外面做到什么职位,在家里对丈夫都非常尊重,会为丈夫准备可口的饭菜,也会把丈夫的衣裤熨得笔挺。工作中的问题,一定不能带到夫妻关系中来。

事业成功了,家庭却解体了,遭受这样痛楚的女性不在少数。女性事业成功,是很值得自豪,但不少人为了打拼事业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譬如说没有婚姻,或者没有时间生孩子,也或者让自己承受了太重太多的压力,她们很少会用心来思考什么是幸福。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尽可能多地回归家庭。

女性社会地位高,甚至比丈夫社会地位高的越来越多了。但是女性一定要明白,在外面的职位和风光只是一种社会属性,这是与家庭中完全不同的,要学会展现女性的魅力,学会包容,绝不能因自己的强势而使对方感到压抑,否则,总有一天,他会用种种方式进行反抗,而这种反抗,往往会令你无法忍受,痛苦不堪。另外,要懂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一些东西。譬如说,为了能较多地照顾家庭而放弃获得更高职位的机会,为了能与家人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而放弃一次外面的聚会,为了能陪伴丈夫外出旅游一次而放弃一些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

女性做事情往往很投入,一名成功的女领导,当自己的事业处于上升期时尤其如此。这时候,也最容易忽视家庭和丈夫的感受,丈夫会因此而发出抗议,矛盾也会因此而起。遇到这种情况,女性应该反思-如何让自己更好地安排时间,如何让自己和亲人有更多幸福的感受?做为一名女领导,可以努力栽培下属,提升他们的能力,让自己从某些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可以尽量避免事事亲力亲为,让自己的重心刻意地向家庭偏重些。

最关键的一点是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你发牢骚说:"太糟糕了,我工作得太辛苦。我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我几乎要崩溃了。"要承认是你自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要得到生活的平衡,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自己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感到幸福。这一切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什么排在第一位,什么放在最后,然后按照这个排列去生活。

有意思的是,从我们局外人看来,这些女经理人无论选择哪一个,似乎都是被迫做出决策,都做出了牺牲。其实不然。如果你把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作为自己一生最高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投入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愿不要孩子和家庭用不着有任何内疚感和负罪感。事实上有了孩子而无暇照顾他们,让孩子受到忽视,才是令人内疚的事。

兼顾事业和家庭但不要同时进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毕竟是很有限的。每天只有24小时,在这方面投入得多,在那方面就投入得少。不想花费很大精力去寻求工作与家庭间的平衡,那么就不妨先立业后成家或结婚后再进入职业角色中,二者兼顾,一个一个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划分事务的轻重缓急,只解决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不论是职业上的,身体上的,还是感情和精神上的,如果想同时处理好所有的事情,结果只能是什么都处理不好。不妨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列一张清单,要做的只是处理列在最前边的事情;学会放手,那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不做或交给别人去做。如工作上的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交给下属去完成,生活中的家庭琐事可以交给保姆去做。

善待自己。任何工作不论怎么重要,都不值得为它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往往犯的一个共同错误就是:只有自己或周围的亲人积劳成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健康的意义。合理安排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要从现在做起。只需这一稍微调整,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并没有因此降低,而且你的生活和健康质量都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