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科大学二本

文科大学二本

时间:2023-05-29 18:0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科大学二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科大学二本

第1篇

【关键词】文化负累;创业;蜗居

“负累”即包袱。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往往对人的自我价值和权利持否定态度,进而否定人的自由,扼制人的主动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极强的自尊而缺乏独立自由的人格。”这种文化传统也影响着当代文科大学生的创业。

一、文化负累下的文科大学生创业“蜗居”表象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就业观的不对称发展

这种发展,折射除了高校、家庭及文科大学生个体在求职过程中的浮躁心态和短期心理效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资源自然合理配置的过程,然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对接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共进性”,再加上精英教育时代就业观念的影响,往往会使文科大学生“有业不就”。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观念,限制了文科大学生就业观的定位。“社会上长期受计划分配体制的影响,人们短期内还无法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就业、职业终身制的观念和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从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等观念,还沉迷在“天之娇子”幻界中,因此,许多人依然将大学生定位为特殊人群,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吃皇粮”、有好工作。”这就使他们选择工作总会发生与专业不对口、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等问题。

(二)呼唤理想的平等社会理念与现实就业歧视的隐性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受宠,而民主观念始终被拒斥在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民主的观念价值始终远离主流文化。在呼唤公平、平等的社会主流理想下,大学生尤其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仍然受这种影响,存在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如企业用人过于理想化,超出了我国目前一些大学的培养水平。“不仅要求知识面宽广、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学历层次高,还对长相、心理、家庭等方面提出苛刻要求,这使许多文科大学生望而却步。”一些企业认为文科大学生缺乏技能,可替代性强,这使文科大学生感到工作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容易被社会忽略。例如,招文科大学生非名牌大学的不要、非男生不要、非有经验的不要。加之,部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身有缺陷,或只看眼前,缺什么人找什么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或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设定凭经验、靠感觉,没有合理规划。

(三)文科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制衡

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今的文科大学生缺乏自我创新意识。经济全球化化浪潮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往往需要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社会环境正处于比较复杂的交替时期,使得社会组织呈现出典型的急于求成特点,片面追求生存效益、过于关注暂时利益,不重视文化建设和核心竞争力、软实力这类长远目标的构建。”因此,一方面,文科大学生有被“定位”的潜忧;另一方面,文科大学生对自身素质要求不明确、不现实,或者自认为文科大学生的作用可以被替代,或者高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也加重了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压力。

二、文化负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蜗居”征候出现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模式变更的冲击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强劲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传统上采取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历程。同时也造成了过度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忽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大学生就业难,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文科大学生的“管理、创新”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文科大学的作用没有再更大范围内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

传统文化重经典,轻理性;重承传,轻创新。成为了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又一思想阻碍。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学生普遍对薪资期望过高,不愿“屈就”,从而抑制了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造成了地区和行业之间人才配置的不合理,去“北上广”很受文科大学生的推崇;三是还存在行业歧视,一些文科大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型的工作。调查显示,“一个月薪为2500元的蓝领工作远不及一个月薪1800元的白领工作吸引力大。”

(三)高校的文科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错位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凸显了高校文科专业结构设置、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一些高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扩招教育成本相对低的文科,造成同类型毕业生增多、水平下降、与社会需求脱节,给就业带来明显压力。“部分高校专业设置名称投考生及家长所喜好,追求专业名称时尚,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专业名称相差甚远,专业特点不鲜明。总之,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同时,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不理想,如教学内容老化、与时代相脱节;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就业没有直接联系;只关注书本理论的传授而缺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课程指导和实践运用。

第2篇

当今时代,任何重大工程、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协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文科建设成为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政府做出了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教育战略决策,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理工科大学要抓住历史机遇,向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就必须根除传统理工教育模式的弊端,调整和完善学科结构,规划学校总体学科建设。这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文科的建设,采取新的发展战略、措施,加快其发展,把文科的教学、学术研究的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因此,研究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原因、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学者们将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意义归纳为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有学者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论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理、工、文相结合,高等教育的结构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要求实现理工文相结合。

文科发展历史悠久,学科体系成熟,在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下,文理工日益交叉渗透,文科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人们一般把文科划为文史哲等基础性的传统文科,以及应用型、交叉型的新文科;也有的从工科所需的文科教育将文科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培养对职业岗位有用的知识才能,例如,学习语文,熟练掌握阅读、写作、说话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以求工作上、生活上借助法律的保护;学习财政经营之学,以求在处理生产和销售问题的过程中不致违背经济规律。这些是工科学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文科知识,谓之“安身立命”的文科。第二层是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修养所需要的,如美术、音乐、文学、道德行为的教育,谓之“怡养性情”的文科。第三层是培养人参与社会、认识社会、贡献社会,并对事物能有战略发展的分析能力所需要的文科,这就是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教育,谓之“济世达人”的文科。总之,文科内涵丰富,性质有别。因此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的第二步是定位与取向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行之道是背靠理工科,充分利用理工条件办好应用文科专业,培养应用文科人才,出应用文科的研究成果,提高理工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于一些实用价值不高、发展潜力较小的文科专业,则可以进行调整,以使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与发展能充分形成与体现理工科大学特色。总之,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倾向于应用、交叉、渗透型的新文科的定位。

文科发展的思路和策略问题是怎么办文科的问题。部分研究人员和教学科研部门的领导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认为应当从实现文理工管相结合的目标出发规划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应用为主,以交叉见长,建设和发展新型文科;统筹规划,重点扶植,逐步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群。提出了“小规模、多学科、分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认为应当使文科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以文理交叉的方式,使文科的发展与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战略相联系;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纽带,使文科的发展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从转变思维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文科发展思路。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理工科大学教育首先要培养的不是“技术专家”,而是“合格的公民”,通过科学世界观与高尚人生观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地观察世界、对待人生,摆正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向学生进行必要的美学、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鉴别真伪、区分美丑、健全身心、陶冶个性,而这些将形成学生从事任何职业的重要基础――为人的基础。在《人文、工程和教育》一文中讲道:“人文学课程对工科学生的基本价值是,它们教给一种方法去探索与工程诸学科不同的疑问、看法、问题。这些课程促使学生思考,由此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如科技史、逻辑史、辩证法、文学、美学等,有助于他们构建广博的背景知识,活化他们的认知心理定势,扩展其过分局限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他们不拘一格地想象与联想,点燃学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

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的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但近3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重点理工大学不仅能办文科,而且能办好文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办好文科,不能停留在原来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必须明确方向,选择一流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既是重点理工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人类文化知识的丰富与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也是文科上台阶、上水平,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定位于一流的学科发展目标,重点理工大学应选择以下发展思路与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并开始实施“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因此,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要从根本上转变理工科院校文科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大学文科教育在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正确认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按照教育规律办好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教育。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主旨在于求善、求是。因此,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两者同时发展才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重点理工大学办文科不是权宜之计,不是跟风追潮,文科也不是应景式的花瓶摆设。文科既服务于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又有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与作用方式,它与理、工三足鼎立,必须独立自主地自由发展。同时,高水平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磨砺、实力累积与文化积淀,才能稳健地发展,最终走向一流。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实力,单从一个历史时间点切入,希冀一时的强投入与高速度追赶就能够实现目标的达成,这只能是奏效于一时的教育短期行为。因此,必须把文科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之中,从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投入等方面制定中长期工作规划,拟定目标、任务、措施与步骤,使文科在重点理工大学得以稳步发展,逐步进入一流学科水平的行列。

文科要上档次、上水平、力争一流,必须依托现有学科力量,加快现有学科的发展,使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有文科应明确责任与目标,“立足于发展,立足于自己”,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基础和条件的学科应积极申报博士点,增设硕士点,在相关领域中形成特色与优势,进入国际、国内学术研究的前沿。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基础上,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和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重视解决“重大课题少,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少,部分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的主要问题,从各门学科实际出发,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使现有重点学科步入全国一流行列,成为推动整个文科发展的先导。

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普遍薄弱或缺失已成为制约整个文科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全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桎梏。重点理工大学应从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文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文学科的特殊教育价值和基础地位,采取超常规措施来扶持和加强人文基础学科的建设。

文科发展的失衡源于以“应用为主”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如前所述,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一些重点理工大学都确立了各自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大都是基于“就文科论文科”或“就工科论文科”的“小文科”思维模式提出来的,它们的缺陷是,重视发展应用文科而轻视基础人文学科的建设,甚至以应用文科的发展来牺牲和取代人文学科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文学科基本建设的滞后,师资水平、课程质量都难以提高,限制了人文学科在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氛围营造中应起的作用。综合上述研究,21世纪新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应当是,以促进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文学科的发展为基础,谋求人文学科与应用文科的协调发展,并通过文科内部及文、理、工之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创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一流文科。

人文学科的“精神性”、“教化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应用文科、工科那样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创造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扶植政策,对其图书设备购置、师资的引进和培训、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资助等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把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教育、科研活动项目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同时,根据人文学科的特点,营造适于人文学科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人文学科的发展有别于其它应用文科。人文学科发展的滞后,意味着学校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的缺失或低下,意味着学校科学发展后劲和潜力的贫乏。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人文学科,努力使人文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群。

任何一场思想深刻的教育改革,只有全面进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最终成功。而人才培养计划要发挥出预期的功效又首先取决于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否则的话,教育改革往往是“新瓶装旧酒”,形式转变了而实质内容难以改变。前一阶段许多理工科大学在所开展的人文社科教育的试点与探索中,虽然都配置了文科,学科形式较为完备,文科教育也进入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规定了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但教学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作用有限。究其根本原因,仍是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阻碍。因此,定位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建设,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让文科教育真正进入学校每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计划。

原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曾指出:“要切实解决认识问题,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和‘五个高度重视’的要求,在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科研条件、科研队伍等各方面切实保证文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要充分认识理工科院校及文科院校发展文科,特别是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在发展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前途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发展点,努力推进高校实现学科创新。在发展传统优势基础上创造新优势。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和建设问题,努力探索大学文科建设和文科管理的规律。对文科科研业绩的评价,对文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对文科学者的评价以及对大学文科的评价,都值得认真探讨。在探索出成果,出人才以及出管理经验的同时,努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充满活力的文科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一系列制度以保障文科的发展,这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理工科大学主管领导、学术委员会大多由理工科类专家担任,必须在理工科大学增补一定数量的文科学方面的专家进入学校领导和学术委员的行列。很多理工科大学大多采取以前办理工科大学时候办文科的制度和思路,这显然不合适。要发展文科这种灵活多样的软科学,就要建立一种具有弹性的制度和评价体系,而不能采用生硬的定量评价体系。以文科科研评价体系而言,有的文科科研成果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如果以效益来评价社会科学的科研成果的话,就会导致教师短视,急功近利,从而忽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限制文科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本校文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科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关的文科研究学术规划和学术评价标准。在研究过程、科研成果、基金资助额度等很多方面,文科同理工科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用不同的考核办法。理工科大学“以理工为主”的战略,决定了学校集中大部分的资源发展理工科,对文科的发展投入不足,如有的理工科大学图书馆文科书籍文献和必要的数据库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科研究。由于经费投入不够,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科普遍存在师资引进困难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适当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必不可少。所以从制度上保障文科的发展应该是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当务之急。制度的好坏决定了文科的发展方向,建立一系列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类学科不同的评价体系和发展体系,是理工科文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任何发展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发展思路上,理工科大学应当遵循强化基础、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原则。文史哲等学科是一切文科的基础,也是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必须积极加以强化。其主要措施是扶持、培养、引进一批素质较高的基础文科教师队伍,但不必办有关的专业。应用文科应当是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重点,因为应用文科比较容易实现与理工科的对接和渗透,社会对应用文科也有比较广泛的需求,应当积极加以发展。一些文理交叉性质的学科更应成为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重点。

从总体上说,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应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以“两课”建设为核心,强化基础性文科建设;文学艺术学科要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以工商管理和经济、法律为核心的应用文科;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哲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文科的发展。

文科发展是一个时代气息较为浓厚的学科,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体现出其特有的特点。因为文科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科之间交叉综合趋势的大发展,再加上文科内部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办文科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而我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底蕴大多不是很深厚,其发展文科的思路明显存在机械化的痕迹,这就需要理工科大学要有改革的精神和勇气。不仅要发展社会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要下大力气支持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如哲学、历史学等。这些学科的发展不只为文科的发展铺垫了人文底蕴,而且为整个学校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尤为重要。而且对于学生在文科选课方面要放松,在保障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文科类学科。

总的来说,发展文科需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改革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教育。2、课程内容应当避免过细的专业分化,而且要求文理科相互融通,不断开拓跨专业学科,使课程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3、扩大选修课程的范围。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采取缩减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范围。4、各系(学部)灵活安排课程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各学部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率安排上在规定学分、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的制度和形式等方面不拘一格,力求多样化。

文科在促进理工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拥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基本目标的理工科大学教育必须全面革除传统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结构上的弊端,发挥文科教育在理工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重点理工大学创办文科的根本动因之一,同时也是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建设,推动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又面临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任,如果把市场的功利价值作为办学的唯一标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分割与占有中,“势单力薄”的文科(包括应用文科)是无法与实用的理工科相竞争的,也难以与基础雄厚的综合大学的文科相匹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必须定位于加强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更好地促进理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来积累文科专业教育的实力,使其稳步发展。

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它以体验性、教化性、评价性与其它客观性、实用性的应用文科相区别。人文学科的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主要是受到高层次教育的人所必备的一种教养、素质的养成教育。同自然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相比,它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更能洞察和发展人存在的意义。

人文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奠定了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教育地位,这种基础教育地位是其它文科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纵观整个教育史,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一脉相承,联系紧密。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依托,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传承发展的重要桥梁。在古代人文教育时代,中国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等人文学科被视为“显学”,处于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上的独尊地位。在经历了单一的人文教育阶段、科学教育阶段之后,历史正沿着螺旋式发展轨道步入现代人文科学教育时代,即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两种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阶段。重点理工大学加强文科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而不能囿于片面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忽视、排斥人文学科的教育,或通过发展其它应用型文科,把这些文科教育等同于全部文科教育,来绕过人文学科的发展,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偏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文科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推动文理工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是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动力、特色之所在。但客观地评估文、理、工学科融合,其现状是融合得不多、不全、也不深,文理工学科之间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共存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深度融合,基本上仍停留在“理工+人文”并存的层面上。应通过其他途径切实促进和深化文理工之间的学科融合。

交叉应用型文科是高等文科教育发展的新兴方向。其特点有二:第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科”,而是既充分吸取和应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又能将自己的成果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因此它突破了传统文科中各门学科的界限,能填补传统文科的空白。第二,它在进行学科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应用研究,强调解决社会发展中提出的现实问题,因此常被视为“应用文科”,处于传统学科分界线上,呈现出“亦理亦文、非理非文”的特色,是文理工三大学科大跨度交叉融合的直接结果,如管理学、传播学、行政学、行为科学、技术经济学、工艺技术学等。重点理工大学可以依托其强大的理工背景,发展这类新兴文科,既能丰富学科体系,推动知识繁衍生长,为学校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办学效益的最优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又能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培养既掌握科学技术又通晓经济、政治、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第3篇

(一)促进文科大学生的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知识,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合格人才的过程。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因此能否在大学期间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对青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很好完成社会化的大学毕业生是很难胜任各种工作的,甚至都不会自己找工作。从大学毕业生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实践和经历有助于文科大学生丰富自身阅历,培养处世能力和应变能力。文科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上的各类志愿服务,在社会中学习与培养政治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既了解社会中形形的人物、思想观念的存在,又不断强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可,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掌握为人处世的常识,从而可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接受锻炼和洗礼,逐渐成长,不断成熟,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已经成长为自立自强、敢于担当的社会人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会受到众多招聘单位的青睐。

(二)转变文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选择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怀着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成为企业管理干部等高级白领的职业梦想,同时因为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磨炼或实际工作的考验,部分文科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估计过高。因此,文科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不少文科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只关注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而忽视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兴趣,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愿意深入到艰苦的生产一线。志愿服务经历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主动选择留在西部、留在基层工作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团中央的一项调查中,有45.4%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改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参加志愿服务能让大学生感受到被社会需要,被他人接纳和认可,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准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在就业时能更加理性。通过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到贫困地区支教帮扶,不少文科大学生不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毕业时的就业心态也就比较平和,选择也会比较务实。

(三)完善文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社会调查所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不少大学生到了毕业前期依然对前途一片茫然,对自己的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对各种职业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心中无数,更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对于就业面广、职业发展不确定性强的文科专业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就业针对性,提高就业成功率。大学生通过参加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势和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扮演诸如教师、记者、社工、导游、翻译、导演、司仪、警察、律师、心理咨询师、活动策划师等等角色,获得不同的职业体验,了解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信息,从而帮助自身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比如不少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通过支教活动树立了成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接受专业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最终实现职业理想。

(四)提升文科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学校接受大量理论知识教育但缺乏一技之长的文科专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这个一技之长也就是职业技能,也就是所从事的职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如外语口语、演讲口才、时间管理、公文写作、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宣传报道等技术和能力就是文科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基本技能。当前,众多大学生面临并且迫切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为我所用,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时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多样化,这为完善文科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职业技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宣传、动员、组织、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将是对文科大学生各项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还能提高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方也会提供专业化、系统性的培训。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重大赛事、展览、会展等活动组织方一般会进行通用知识、通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涉及外语口语、礼仪知识、急救技能、团队合作、应急处置以及活动背景知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等众多内容,这样的培训能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师范生支教、社工专业学生扶老助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义务导游、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新闻专业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艺术类专业学生义务演出、历史学专业学生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义务讲解等等,更是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能锻炼的好机会,同时还能了解和掌握有关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并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此外,在志愿者的选拔以及岗位竞聘中,文科大学生也能积累竞聘、面试等经验,为毕业就职打好基础。如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青奥会志愿者”选拔的面试既有一分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又有自由问答,面试考题灵活生动,既体现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素养,又有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案例分析,较好地考查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服务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五)增加文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等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拓宽了文科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每年都会定向招聘服务期满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许多企事业单位还专门从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中招聘员工,更多的用人单位会优先录用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毕业生,这就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志愿服务经历也为文科大学生进入公益基金会、公益服务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工作创造了机会。此外,志愿服务还可以扩大文科大学生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扩展其社会资本,增加其就业信息,为其更好地就业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文科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或特长,并利用志愿服务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锻炼的工作技能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创业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就业途径。文科大学生的创业可以是创办社会服务组织,提供诸如养老、家政、广告、心理援助、公益慈善、文艺演出、营销策划、礼仪司仪、旅游开发、管理咨询、婴幼儿早教、教育或艺术培训、弱势群体帮扶等方面的服务;还可以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成为农业经纪人,组织农村旅游开发、手工业协作、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等,或提供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的营销以及企业与农户的中介服务。综上所述,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文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奉献社会、融入社会,而且可以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作者:庄晓华章洁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第4篇

一、理工类院校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必要性

高教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我国理工类院校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必要性主要体现: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诱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学者一致认为人文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需要。美国大学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形成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这特别集中地体现在哈佛大学在科南特校长领导下于1945年发表的著名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红皮书”),这个报告是在二战最激烈的战争年代(1943年1月到1945年6月历时两年半),科南特召集一批一流学者完成的,被公认对二战以后的美国大学具有广泛的影响。该报告认为通识教育比原子弹更重要,关系到美国的根本和未来。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控制的,而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则是由教育目的和方向来决定;人是否能成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也不是专业化的博士生教育所决定,而是由基本的人文历史教育所塑造。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功利,对人文社科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中国的大学二十世纪开始就切断了自己的文明传统,成为没有文化之根的大学。今后二三十年,或许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中国的大学应作为伟大中国文明的担纲者,惟其如此才会成为伟大的大学。「‘’顺应世界高教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逐渐结束分野抗争的局面,转趋融合统一、协调并进。许多专家提出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把加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之一,把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维系自己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理工类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懂科学技术,而且能够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效应,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是一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类大学发展繁荣人文社会学科,有利于扩展理工科大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塑造人文精神。「6〕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需要纵观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学科设置都无一例外地具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齐全的显著特点。学科门类齐全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新学科的产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通才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创建并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并进。「8〕处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关系的理性选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在的相通性,决定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具有实现整合的内在机制。科学与人文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它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相互促进、推动,才能求得各自的新拓展。历史上两大科学体系曾长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转趋融合统一、协调并进。这一历史轨迹,一方面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印证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们在历经了历史性的反思之后,已经理性地意识到了只有坚持二者并重,高等教育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正确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二、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

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程”规划的一部分,遍布全国的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促进高校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发了高等教育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很大提高,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氛围逐渐浓厚。部分理工类高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综合实力快速提高以清华大学、华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方交大为代表,成效尤为显著。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为华中工学院,八十年代初,在朱九思院长领导下率先建构了一批理科和文科院系,走上了综合化的发展道路,1988年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90年代中期,在杨叔子院士的领导下又以倡导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提升了文科的地位与作用;20(X)年华中理工大学与其他院校合并重组,建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时任周济校长提出了大力发展文科的战略构想,学校党委在后来提出的“国际化、研究型和综合性”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明确了文科发展的基本目标—“高水平的特色文科”,提出了“人主流、倡交叉、创特色”的发展道路,并制定了加强文科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科学术队伍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川经过短短二十多年,在朱九思、杨叔子、周济三任校领导的带领下,华中科大迅速成长为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是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最大收益者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完善了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更为深刻;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国情、民情,增强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使命感。

三、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成就是可喜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少院校认识不足、贯彻不力,长期忽视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思想轻视现代中国教育尤其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对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这和中国现代化主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有关,本质上是功利思想在作祟,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主要以GDP为依据,哲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严重忽视,被看作是“无用”科学,学科建设明显滞后于时代要求,对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天然联系认识不足。理工类大学更是长期忽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在强大的理工科优势面前,文科的地位总在有意无意中显得低人一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文科的发展总是很难成为重点,不能以高标准来要求,在压倒性的理工科价值氛围中,文科的特殊性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投入不足由于主客观原因,多数理工科院校领导把精力放在学校重点学科上,忽视对人文学科的管理和投入,人文学科经费匾乏;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整体水平不高,名师很少,大师更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学上消极应付,仅为完成工作量,忽视质量的提高;图书资料方面,文科图书资料匾乏,甚至连不少学科的基本图书收藏很少;人文学科学生更是深感处在边缘学科,学习积极性偏低。理工科学生即使有爱好人文学科的,在整体理工科的氛围中兴趣也逐渐被扼杀。学科设置不合理虽有不少理工科院校开设了人文学科,但大多开设课程有限,有些院校单纯追求综合化、大而全,忽视学科间的整合与交融。学科创建的着眼点主要不是促进学科交融,而是为了通过添置新学科,使自己不至于在大学排行榜上失分。

四、理工类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思路

转变思想,树立学科和谐发展观念实践表明,搞好理工科大学文科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党委、校长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理念上明确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人文教育作为大学的基础任务,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装饰或点缀,附庸于所谓的专业教育上。〔要在内部和外部树立学科平衡的观念,在实力较强的理工科与实力弱小的文科之间,努力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虽不能说是经费方面的绝对平均(由于学科特殊性,这方面也许永远都不可能),但给予文科更多的重视则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正如克拉克•克尔说,“每一个学科得到的资助应当与该学科当前所具有的潜力,以及这些潜力的变化相一致,没有永恒的重点”。〔大学的重点不能总是“锦上添花”,按现有学科优势大小来分配资源或是“直线外推”,发展有潜力、有需要的学科。

第5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金钱观 现状 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76-01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的性格比较开放,相比之下对待社会事务更加缺乏防备心理,女大学生不喜欢委曲求全、喜欢自我塑造,让社会上的人充分的认识自己。这样的心理势必会导致女大学生心理膨胀比较频繁,而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一旦人的心理开始膨胀,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利用这种需求实现自己的虚荣心,最终在观念上彻底社会化,因此,研究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金钱观可以分为金钱本质观、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三部分,金钱本质观主要是存在的目的和手段工具,就是人要生存,就必须金钱满足物质需要,而金钱价值观包括生存性价值、关系性价值以及发展性价值,在本质观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观需求;而金钱行为观则是一种获取的手段和支配方式,实现了价值观,形成了本质观,最终目的是要对一定的行为需要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质观、价值观、行为观三种是递进关系,逐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分析女大学生省的金钱观特点的问题上同样需要对这几种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对当代女大学生金钱观的基本理论和构建模式的分析,可以说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具有较大的动性,因此,对于女大学生金钱观的特点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变动性。对此问题,笔者层做过一定的访谈和问卷分析,虽然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特点。

首先,当代女大学生的金钱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以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生金钱观诸因素、金钱价值观、金钱行为观及总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在总的金钱观上,大三与大二、大一,大四与大二、大一差异显著,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二>大一。在金钱价值观和金钱行为观上年级差异也非常显著。其中在金钱价值观上,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大一;金钱行为观上,表现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一。这说明在所有年级的大学生中,大三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而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行为上功利性最强。另一方面,大四学生对金钱的占有欲望最强烈,大三、大四学生在金钱的获取手段上最倾向于激进冒险,大一学生在金钱的支配方式上最为传统节俭,大三学生支配金钱比大一学生更有利己倾向。

其次,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在不同的专业表现的变量较大。整体上,大学生金钱观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在金钱价值观上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但金钱行为观上专业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看重金钱对于自身各个方面的价值,理科大学生次之,艺术类大学生最不看重金钱对于自身的价值。从诸因素的检验结果来看,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大多数因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显示,这种显著性差异表现在文科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在金钱价值观诸因素上,生存性价值和享乐性价值文理科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文科>理科。说明文科大学生比理科大学生更看重金钱在生存和享乐上的价值。金钱行为观上虽然专业差异不显著,但支配方式因素上文科与理科和艺术大学生差异显著,表现为文科>理科>艺术。这说明文科大学生最注重现代消费。

再次,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对家庭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观念上的差别,家庭经济情况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成为两个讨论的焦点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可以知道,75%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女大学生的金钱观比较高,较为华丽,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的心理优势为其金钱观的成立增加了一定的筹码。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女大学生,金钱观扭曲的较多,这说明,家庭环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同时也是利弊俱在的,要注意积极引导家庭因素所引发的正能量,让家庭成为女大学生树立良好金钱观的保障性因素。

二、促进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正确树立

要实现对女大学生的金钱观的正确树立的引导,必须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实践需要。

首先,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的好与坏,是影响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社会风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女大学生金钱观的有力指引,只有这样才能让女大学生在形成金钱观的理论上有所依靠。

其次,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学校是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性因素,老师也成为学生的终身导师,因此,老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女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并且一直保证这种正确的观念能够发展下去。

最后,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导师,要在女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循序渐进的疏导思想,在金钱观的树立上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绝对加强家庭金钱环境的培养,让女大学生对此环境有一定的适应。

结束语

通过一定的调研数据来分析女大学生的金钱观,对其中的理论构建、基本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进行体系化的分析,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促进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共同致力于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传龄.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2007(5):50,51.

[2]吕延勤,杨培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年.

[3]温波,王建润.论差异性社会的文化矛盾与文化整合[J].江海学刊,2011 年.

第6篇

关键词:工科 大学生 传统文化 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

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R、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认识误区之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专业技术本身无关,不促进科技发展。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有代表性的思想、艺g、文学、历史等形态。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工科大学生的认知中,与自身所学的工科各专业的知识几乎没有关联度,因此易于形成传统文化与自身所学的工科各专业几乎毫无关联度的印象。实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人文领域更具代表性,但在农业、医学乃至工程、建筑等方面均有有别于西方科学体系的独特理论与实践,工科大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到本专业的东方智慧,作为专业知识的补充。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先生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时,其灵感来源于晋代道士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

笔者所供职的江苏科技大学是典型的工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园林与土木建筑工程学、古代舟船文化与船舶海洋工程,蚕桑文化与蚕学等在该校均可以建立对应关系,这些典型的工科专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可以对现行专业教育内容进行有益补充并形成比对与启发。

第7篇

【关键词】工科 大学生 文化素质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一直存在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弊端,导致工科学生文化素质薄弱,使学生难以适应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竞争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重点。

1.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1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通过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发现,工科学生对于政治、历史等知识知之甚少,部分同学甚至对于基本的常识都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人文知识系统的了解。

1.2对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应试教育的想法,加上长期以来,工科院校的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与培养,不少工科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因此,工科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在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时投入的精力不多,大多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1.3工科院校中,专职人文科学教育教师缺乏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中存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建设,淡化人文课程的教育。因此,工科院校在教师的培养方面也存在这些问题。很多社科类教师在工科院校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业务水平也因此得不到提升。部分教师看到自身发展困难,主动离开学校,寻找更好的发展。

2.重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培养,提高人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不重视对人文教师的培养,使得理工科院校人文教师知识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接触最多的是专业课教师,加上大学生都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课教授十分崇拜,所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现有高校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本身也需要补课,补素质教育的课。因此,高校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光要加强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素质,更要全面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2.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良好氛围

造成大学生知识面不宽、文化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重理轻文,不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文化素质的课程不重视的现象。因此,高等学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应重在教育、陶冶和宣传。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辟文化素质教育专栏,把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放到网上供学生浏览,开设“网上调查”、“网上讲座”、“网上沙龙”等。

2.3完善教学体系,注意人文课程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要从课程设置上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即加入古代文化经典的学习力度,让学生从古代文化的精华中感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他们可以和谐地构建起一种更富于人性的生活方式,实现培养“整全性的人”的理想。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教育的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充分利用图书馆,多涉猎人文社科类图书,同时加强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交流,组织一些跨院系的联谊活动,促进文、理、工学科学生的学习、交流和互动。

2.5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是拓展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又有利于学生获取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入社会实践的指导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学习人文知识的习惯,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阎志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素质教育简报,2006.(2):6-7

[2]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1 (1):43-44

[3]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8-9

[4]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 1-2

[5]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第8篇

关键词:珠三角 大学生 择业观

一、项目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二、文科和理科大学生择业观的不同

在进行统计过程中,对所有问卷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300份问卷作为抽样个体,300份样本问卷里分为文理科专业方向,文科专业类有201人,占样本数的67%,理科专业有99人,占样本数的33%。

(一)、文理分科大学生对职业类型的选择

在问卷中设置了填卷人认为更偏向的类型选择分别有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和安全型五种类型。数据表明:60个个体选择技术型(倾向于自身个性与爱好的考虑),占样本的20%,其中理科有32个个体,占比53.33%,文科个体为28,占比46.67%;81个个体选择管理型(倾向于有相当职责的管理岗位),占样本数的27%,理科有28个个体,占比57%,文科有53个体数,占比65.43%;33个个体选择创造型(倾向于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占样本数的11%,有11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33.33%,22个文科个体,占比66.67%;48个个体选择自由安全型(倾向于独立从业或与他人合伙开业),占样本数的16%,12个理科个体,占比25%,36个文科个体,占比75%;78个个体选择安全型(倾向于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占样本数的26%,有16个个体数是理科,占比20.51%,62个文科个体,占比79.49%。

(二)、文理分科对于是否跨专业就业的想法

对于问卷中的跨专业就业的选择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有”、“没有”以及“不确定”,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有跨专业想法的有119个,99个的理科个体对此有47个,合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166;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对自己没有跨专业想法的有48个,99个的理科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跨专业就业的有27,合计没有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75;在201个文科个体数中不确定自己有无跨专业想法的有34个,此选择的理科个体有25个,合计不确定有无跨专业就业想法的个体有59。

三、性别对择业观的影响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1、女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和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

2、男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和工资福利待遇方面。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1、是否对未来择业有一定的规划。

从我们收集整理得到的数据中显示,43.3%的男生对未来择业已经有一定的规划,而女生所占比例稍低于男生,占39.4%,差距甚微;但是男生对未来择业没有规划这一选项中,同样占据比女生更大的比例,男生24.7%,女生18.2%。从总体上来看,到了大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心智或者行为上都更加趋向成熟,更懂得为日后走进社会做好准备。

2、理想的工作地域

毕业以后到哪个地区工作也是在未来的择业规划中的一部分,两性对于工作地域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男性与生俱来的冒险、探寻新事物的精神,使得男性在家乡以外的地域工作所占据的比例更大,偏向于选择到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工作,占51.6%。而对于女性来说,更偏向于回到家乡工作,寻找稳定的环境和状态,

3、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

数据表明,在这部分中不管男女,都对未来就业方向以及工作的选择感到一片茫然,不确定自己日后能否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其中男性占55.7%,女性占65%。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因素,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自身能力以及个人就业观、心理素质等等。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毕业去向通常有三个方向,就业、考研、出国留学。在做出选择前,两性间要考虑的因素和着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调查主要研究的是考研继续深造方面的两性选择差异,数据显示,女性跟男性相比,在选择是否继续深造上,女性相对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顾虑状态。之所以女性没有很好地把握目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女性在做出继续深造决定前,她们不仅跟男性一样需要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继续深造就意味着结婚年龄往后推移,同时还要担忧 “不敢娶女硕士、女博士”等附带衍生的问题。

四、结论

(一)、性别对择业类型及因素选择的影响

女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方面;男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社会地位方面;但男女都希望找到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

(二)、性别对未来择业的规划及想法的影响

男生对未来择业比女生更有一定的规划;女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地域是稳定的、甚至是家乡本地,而男生则偏重到外地闯。女生还会因为家庭因素对创业较为保守,男生对于创业相对保持一致态度,比女生相对有更大的信心。

(三)、性别对是否深造的影响

考虑金钱、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以及家庭支持等因素,女性更多了一层需要考虑的年龄因素,男生更多选择通过考研来深造,而女生则对于深造的态度会保守和不确定性。

从本次的择业观问卷调查的90后这个社会群体中反映:在做与就业或者择业相关决定时,男女生的差异较为明显,显著的因素是男女性在先天因素的差异,男生主观上会更大胆冒险,受影响因素相对较单一;女生则会受到更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自身择业能力的自我评定方面男女都对于自己以后的择业能力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有些茫然的心理,这也是90后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一个特征,因此无论男女生都需要培养自身心里方面的适应能力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文科物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综合素质

我校近来开设了“文科物理”这门公选课。面向的学生是人文专业的本专科学生,这门课受到了广大文科学生的欢迎。但是怎么去教、教什么,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总的来说,文科物理不是为了后续的课程提供知识的准备,而是提供一种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它不是理工科物理课的浓缩或是稀释,而是一门传播科学文化、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它也不是一般科普性地传授有关物理方面的知识,而是要从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中汲取对所选专业有用的丰富的养分。这是我们通过研究后对这门课的定位,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而这些也已渗透到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当中了,同时,还可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史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当中所包涵的哲学含义等,另一方面,学生们还可以了解最前沿的一些高科技物理技术以及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理学。

一、开设文科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普遍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但物理学不是一门具体的技术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跨越是任何一门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广义地讲,它涵盖了所有自然学科。所以说物理学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和复杂事件都显示出对文、理结合人才的迫切的需求。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曾指出:为了避免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对文科学生开设大学物理课也正是消除两种文化隔阂的有效举措之一。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其中高科技的竞争日益激烈,伴随着人才市场的开放,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到越来越大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明显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和知识的竞争。目前的形势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课程结构要趋向综合化: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国际竞争环境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为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人才,在文科专业教学中加开理科课程,已经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中展开了大规模的试验探索。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也开设了供文科学生选修的文科物理课程。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教学环节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演示实验、视频放映、讨论等教学方式。期末采用小论文或开卷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由于文科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及在内容的处理上有别于理工科大学物理,因此在文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尤其注重采用直观性教学手段,使电子教案、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优势,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观点的阐述,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设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文科物理的网络学习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教学内容得到信息共享、网上交流,学生还可以及时反馈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自己的见解等。

通过文科物理的课程教学,还注意到引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带学生到演示实验室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现代传媒的教学手段

在对文科学生讲授大学物理的过程中,不能总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一定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较高的起点上,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视频资料,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学过程形象化,教学内容更丰富,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彩色图片、实物照片及flas演示,这样更形象、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奇妙的物理世界,既丰富了教学,也使许多抽象难懂的物理理论变得简单、易懂,很好地激发了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文科物理是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今天的物理学不仅在实用技术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延伸,而且在人文精神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淀。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它、理解它,而且也可以感受它、欣赏它,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素质教育课。

历代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他们不仅因为对科学的重大贡献而永载史册,同时,他们身上闪耀的超凡的人格魅力光芒同样照耀着世世代代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应当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美统一的人,要做到这一点,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要统一,培养文科生的科学精神对他们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文科物理课程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讨摸索阶段,我们会借鉴国内其他院校的成功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科学文化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宗汉.文科物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何燕,林榕,张礼庆.文科物理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讨.科技信息,2008,24.

[3]李永辉.文科大学物理选修课教学初探.宜春学院学报,2007,29(6).

作者单位:

第10篇

一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才能告别愚昧,才能挺起胸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分文理科,文科学生除数学学科外,几乎不再接受其他自然科学教育,从而导致进入高校之后,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领军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那么在高等院校文史、管理、财会、语言、艺体等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课程,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2011年8月,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刘延东强调,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等院校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在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高度融合,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为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作为文科大学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科学素养。1.必备的科学知识在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却被看作没有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宽广和深刻。现代高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和应用领域,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很多都囊括在基础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中。因此,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知识,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别是对引领21世纪发展的高新科技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2.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同感,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向导师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导师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等,这种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如模型方法、类比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理想实验、科学假说、数学建模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努力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正确分析、理性判断和初步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3.执着的科学精神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包含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闪耀着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古今中外的著名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因此,在文科物理教育中,应注重树立学生现代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品质。4.较强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长成才的经历,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持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理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向旧观念挑战,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文科物理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家逐渐认识到: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不应是理工科物理课程的浓缩或稀释;也不应是一般科普性地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文科物理课程应更多地注重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重在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物理学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时,文科物理课时有限,很多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仅有32学时左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和取舍。为达到培养、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尝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1)物理学基本概念,并结合物理学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初步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2)与物理学知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臭氧枯竭、环境污染、全球变暖、PM2.5、光伏发电、核泄漏、核动力、信息战争等,培养文科生在这方面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物理学是鲜活的,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3)结合现代物理学,关注日常生活与生产技术中高科技所蕴含的物理学知识,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环保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科技前沿应用的物理知识为一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学无处不在,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作用于指导科学探究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即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在文科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要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同时,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充满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紧密地结合起来。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在这里所指的“和谐的人”,其实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3.强化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而言之,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总结、演绎、类比、建模、假说、数学统计、实验检验等,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的研究,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问题探究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果能做好这个环节,学生们也就具备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4.展现物理实验的魅力根据物理学根植于实验事实这一特点,结合文科物理课程性质,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环节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文科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内容丰富、现象直观、趣味性强的特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其次,应充分利用高校物理实验室,在现有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打破常规,适当增加投入,积极组建集实物展示、仪器演示、动手制作、仿真操作以及影像展播于一体的文科物理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行准备实验器材,自行拟定实验步骤等,并允许失败和重做,鼓励探索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展现物理实验的无穷魅力,可以大大激发文科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在高校开展文科物理教育是一项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的教学活动,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认识与开拓。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善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善于用教师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一定能够发挥出文科物理在开启心智、陶冶性情、引导创新、提高素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作者:李铁胡南工作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 文科学生 培养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信息素养是衡量人们获取、利用并开发信息等各方面能力与修养的一项指标,它并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培养起来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养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人才评价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一词是从图书检索实践中演变发展而来的,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随后许多机构及专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将信息素养的含义扩展到“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资源,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对于高校文科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院校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个体对信息活动如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的态度和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内容。其中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能动反映,包括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等等;信息知识是指个体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与作用,具备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信息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信息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搜集获取能力、分析鉴别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二、高校文科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技能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而对于文科大学生而言,由于文科专业学生与理科专业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以及文科和理科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大多数文科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数理知识较少,使得文科专业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比较吃力。长期以来,文科专业学生普遍出现动手能力相对较低,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难学,对于理工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因此,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高校学生,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为了解高校文科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特向作者所在学校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本次问卷涵盖了全校的文科类及艺术类学生,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文科类学生的信息意识不够敏锐,信息技能不够全面,信息道德有待提高,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可见就提高文科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迫在眉睫。另外,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也存在弊端,由于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很多学生平时一般不会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去上网查询资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想法和意识。其次是获取信息能力薄弱,许多学生不懂得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不会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这种渠道来获取信息资源,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不能够获取到充足的信息,不能独立使用计算机网络查询完成自主学习创作。最后是信息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它是整个信息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在许多高校中很多学生擅自窜改计算机管理配置,删除软件,改设密码,盗取同学及他人信息,影响了课堂正常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三、如何培养高校文科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根据文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个人能力倾向,对文科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要求纳入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的各环节中。针对以上遇到的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才能逐步提高高校文科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加大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建设力度

要从实践等方面加强信息技能培养,不断提高文科学生的动手能力。许多文科院系片面强调学科建设,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大,教学资源库建设进展缓慢,这说明院系尚未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推动学科建设的动力点去考虑。同时,我们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利用信息资源完成毕业创作,甚至最基本的求职简历、图片编辑都不会用计算机设计,因此文科类学生的计算机实验基础课内容必须调整,课程内容要重视对软件的操作应用。其实,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信息技术的课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连续学习过程,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能独立完成每个阶段实验课程的所有环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的实验任务,使学生真正学到信息技能。

(二)开展图书馆资源利用教育,积极探索创建可以促进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平台

高校的信息资料室、图书馆、教学资源数据库、多媒体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化教育,培养信息素养的环境场所。现代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社会信息荟萃的中心,也是信息教育的中心,学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来加强大学生信息资源检索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全面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此外,还须加快全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改变师生的传统教育观念,为校园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素养氛围。

(三)加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加快课程整合步伐

21 世纪,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滋养着整个教育领域,而许多教师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文科教师养成了传统教学习惯,没有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主要手段去应用,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能力是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保障,并且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应成为教师工作中一项长期而必需的任务。

整合学生课程实质上是结合学科的特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整合到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信息素养素质的提升,需要不断转变观念,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教学方法,尤其要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从而在教学方法设计、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产生对应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整个教育的目标,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而作为培养文科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文科专业教育来说,既是辅助也是促进,两者的结合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专业学习效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大学生应努力提高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竞争力,努力成为新世纪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柴巧霞.安徽省高校文科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J].调查研究,2008.

[2] 张楠.信息素养教育的结构组成――以英语专业本科教育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

第12篇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10月对云南省五所独立院校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每所院校取样160人(文理科分别取80人),共计800人(获得有效问卷776份)。调查过程中应适当顾及性别比例以及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的不同水平。

(二)工具

(1)英语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一

问卷根据文秋芳(1995)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调查表制作,涉及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共20个问题,采用利克特量表五级记分制(1~5 Likert Scale),被调查对象在每个题项后的五个分级中任选一个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程度选项,如1=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2=通常不适合,3=有时适合,4=通常适合,5=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在问卷的三个维度上,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α分布为0.61~0.72,问卷总体信度系数α=0.82。

(2)英语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二

在问卷一基础上,问卷从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更深入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项目1~3为计划策略,项目4~5为监控策略,项目6~7为评价策略。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二、结果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的总体状况

总体上,独立学院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属中等水平(2.98±0.52分),在各分量表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价策略上得分也大致相当,分别为2.98±0.60分、3.00±0.65分、2.97±0.63分。

从大学生的具体选项来看,在计划策略方面,虽然大学生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能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3.21±1.08分),但虽然有自己的计划,却不能按时执行(2.67±1.05分);在监控策略方面,常因懒惰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3.45±1.17分),而且自觉预习、复习方面得分较低(2.79±1.10分);在评价策略方面,大学生虽然知道在用英语时自己在什么地方还未弄懂(3.14±1.09分),但在“经常评估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我常思考英语学习成败的原因,并且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方面做得较差(得分均为2.82±1.00分)。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使用深度调查

在计划策略方面,在回答“你是如何制定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只有约三成的大学生回答做到了解总目标、课程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并决定自学内容,而且有17.5%的大学生什么都不做;课前预习方面,大学生较多采用查生词(57.0%)、读课文(41.8%),较少记录问题(18.7%),甚至有的什么都不做(19.2%);在选择英语自学材料方面,有37.1%的大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自学材料,有34.7%的大学生随便找些材料自学,有15.5%的大学生没有自学材料。

在监控策略方面,学习过程中,31.7%的大学生不太在意自己的学习,41.8%的大学生会偶尔想一下自己的学习,有少部分同学毫不了解自己的学习(4.3%),没考虑过自己的学习(5.8%);在对自己英语弱项了解方面,44.0%的大学生大概了解自己的弱项,有34.1%的大学生对弱项了解很具体,也有18.3%的大学生对弱项了解模糊,更有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的弱项(6.3%)。

在评价策略方面,只有5.2%的大学生经常和老师讨论自己的学习,有近一半的同学偶尔和老师讨论自己的学习,有约四成大学生从不和老师讨论自己的学习;在回答对自己学习进步了解如何时,只有11.4%大学生很了解自己的进步,有约四成的大学生了解一点自己的进步,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进步(16.9%),甚至从没考虑过是否有进步(13.3%)。

(三)独立学院文科与理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运用的差异

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P

(四)独立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

在元认知策略使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P

三、讨论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情况更是如此。元认知策略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学习者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均对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还有研究发现,成功的二语阅读者能够很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对于不同的篇章和阅读目的调整策略,从整体上对其阅读理解监控、整合、评价、归纳、自省,注意篇章结构和语境,使用文章中的线索预测信息,阅读中援用其背景知识、个人经历体验和联想。不成功的阅读者在阅读理解中较少运用整合、监控和自省等,只注重单个词语,单个句法以及不重要的文章细节,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不同阅读目的不能够调整阅读策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及其三种具体策略的使用呈现出中等水平。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学习不成功者元认知策略使用仅仅处于中等水平或低等水平。独立学院大学生总体上并不擅长使用较为高级的监测与控制的自我学习方式,这种较低的元认知策略使用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学习环境、学生的来源、英语教学方式、英语对学生的重要性、学习动机、个性等有关。从生源来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仍保持中学时的状况,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不扎实、自学能力差、学习兴趣低落、厌学情绪浓厚等种种不良后果,甚至更糟,这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不想学,老师对英语教学感到棘手的现状。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随堂上课,课后并不积极安排自学计划,对自己的学习监控更显得不足。对于“如何制定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有近18%的大学生什么都不做,制定学习计划的占37%,经过对这些制定学习计划的大学生进行访谈,这些大学生只是有一个总体目标,学习计划也十分简单,部分学生竟是简单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元认知策略使用较低水平的同学通常在班里没有被同学和老师关注,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学习建议,学习较为被动,没有养成策略使用习惯。

从性别方面来看,独立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总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达到显著差异。在具体维度上,独立学院男女大学生在计划策略及监控策略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女生在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方面比男生运用得更频繁;在评价策略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这说明女生比男生可能更擅长计划、调节和管理学习行为,能够全面监督自己的学习。影响男女外语技能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学者认为,在中高级阶段,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可能是中国的特殊现象。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女生记忆能力强,具有语言学习天赋。这种思想可能使女生对外语学习充满信心,学习积极性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应增多。相反,男生擅长逻辑思维,不善于记忆。这种社会刻板印象为男生不刻苦学习找到了借口。除此之外,女生在计划及监控两个策略的运用方面比男生运用得更频繁,表明独立学院男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擅长于学习计划的制定,英语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相对差,而绝大部男生比女生爱好网络游戏,自然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其次,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女生比较“听话”可能也是导致男女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教育活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学生和全社会的重视。然而,多年来,外语教师普遍感到,女生的成绩优于男生,因此,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学习者的性别差异。

独立学院文科与理科大学生在总体元认知策略方面达到显著差异,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多地使用计划策略及评价策略。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文科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要高于男生,而性别结果分析表明,女生要比男生更懂得计划自己的学习,学习动机也较高,英语学习过程中比较“听话”,因此英语学习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然,占有女生多数的文科生在计划方面使用得更多,成绩也更好。至于评价策略方面,文科生更多地使用此策略,这可能跟文理学科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文科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要比男生强,而男生更多的是擅长于直观的、理性的思维。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文科学生更擅长于分析、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也更好地评价总结自己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及不足之处,这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当然,也可能是导致文科学生四级成绩比理科学生四级成绩好的另一原因。

因此,综合来看,独立学院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不甚理想,有必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增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Peter Skeha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3]Block,E.The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Readers[J]. TESOL Quarterly,1986,(20).

[4]Carrell,P,L.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Reading[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

[5]Li,S.&Munby.H.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ademic Reading: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6,(15).

[6]Hosenfeld,C.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of Successful and Non-successful Second Learners[J]. System,1977,(5).

[7]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

[8]Chamot,A.U.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M].Englewood Clifs,N.J.:Prentice Hall,1987.

[9]Green,J.M.&R.L. Oxford. A Closer Look at Learning Strategies,L2 Proficiency,and Gender [J]. TESOL Quarterly,1995,(2).

[10]Oxford,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90.

[11]Wenden,A. An Introduction to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Beliefs in Language Learning:Beyond the Basics[J].System,1999,(27).

[12]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2002,(1).

[13]刘彗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

[14]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1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