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

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

时间:2023-05-29 18:0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

第1篇

张爱玲的小说,部部都可以堪称是爱情绝学。其中《红玫瑰与白玫瑰》,几乎是人人称道的经典中的经典,尤其那句比喻,无疑成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对爱情和婚姻最入木三分的表述。那么当经典遇到时尚,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也因为这句话,数十年来,关于男女关系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尽管在大多数人心中经典是不容随意更改的,更毋庸提到“颠覆”二字,但那些热衷于创新和创造的人,却从未曾停下用自己的方式解构经典的脚步。在编剧罗大军和导演田沁鑫的合力下,脱胎于张爱玲的经典小说的舞台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不再是发生在老上海的爱情故事,而是成了当代社会残酷职场中的白领“对决”。佟振宝变成了80后职场女性,“红玫瑰”和“白玫瑰”的选择也不再是男人的特权。这一次,剧情乾坤挪移到了当代社会,人物性别也完全转换。犀利俏皮的观点与对白,丰富多元的表演形式,现代感十足的舞台和服装设计,都让这部冠上了“时尚版”名头的舞台剧,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新鲜感。

放弃被动接受选择,更加主动选择男性。同样是演绎那段经典,“时尚版”站的却是女性立场,讨论在女人眼中,哪个男人是女人墙上那抹蚊子血,哪个又是女人身上的饭黏子。作为导演田沁鑫二度与张爱玲隔时空对话的作品,“时尚版”延续了“明星版”中“二人共饰一角”的形式,通过一种接近于夸张的手法,使原著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两个振保四朵玫瑰”的大胆设定,不仅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关系与人物心理,更将张爱玲式的“残酷”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在“男人越来越女人,女人越来越强悍”的今天,在金融危机、房价飙高、小三四伏等现代人无解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今天,如果“祖师奶奶”张爱玲穿越时光“亲临当下,她又会用什么样的犀利“秒杀”众生?假设都是假设,在时光机器没有出现之前,不妨先看看所谓的“玫瑰时尚版”究竟怎么说。

第2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 片名 翻译

电影是一门艺术,不同于其它体裁作品,它通过多种信息传播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进而产生某种效果,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不同于其它体裁的翻译,但它也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从体裁类型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属于翻译学专项研究一类(金隄,1998:12)。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国内学者涉及不多,但已渐渐引起重视。何跃敏(1997:41-43)指出西片译名中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贺莺(2001:56-60)则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结合中英电影片名的特点,提出了指导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大价值标准,概括了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肖陆锦(2001)对片名的汉译技法作了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近一个世纪的英文原版的电影片名译名,并加以分析、归类,就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方法、标准等作了进一步探讨。

一、 电影片名分类

片名的确定、选择并非无目的、无原则,它是片商和观众之间相互沟通的第一个直接的窗口。瘪脚的译名通常是见词猜义或死译硬译的结果,常与影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如:the Duke、While You Are Sleeping曾分别被译为“公爵”和“当你入眠时”,与影片内容相差千万里,令人费解。

译好片名的第一步,应全面了解片名的来源及其命名特点,这是优秀译名的必经之路。片名大多以剧情、背景、主题、主人公线索为来源(贺莺:2001:56)。以此为标准,笔者以为电影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

动作片:常通过画面的快速变换及打斗场面来吸引观众,如:Golden Eyes (黄金眼);S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单);Speed(生死时速)等。

爱情片:Ghost(人鬼情未了);American Beauty(美国丽人)。

恐怖片: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Hackers(黑客)。

灾难片: Titanic(泰坦尼克);Pearl Harbor(珍珠港)。

科幻片: 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Star Wars (星球大战)。

间谍片: 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机)。

悲喜剧片: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Friends(六人行)

以上只为方便讨论片名翻译才加以划分。因为很难将哪一部影片归为哪一类。事实上,绝大部分都属于综合类,如属爱情片,也属喜剧片的,同时也可能是动作片。如Windspeaks (风语者), Men In Black II(黑衣人)属于科幻喜剧片。

二、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

虽然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殊性,但与其它体裁的翻译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共同点。就其翻译过程、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它应该体现为以下四个原则:

1. 经济效益原则

就片商制片的目的看,他们不仅是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促进人际间的交流,还要赚取利润,也就是它必须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换言之,它必须具有商业价值。刘宓庆(1999:49)指出,“既然原语所含的内容值得翻译(即有社会效益),那么就应以社会能接受的目的语来实现转换,而不应拘泥于原语的可读性程度”。又说,“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1999:48)。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在此前提下,他提出了三个原则。其中,目的语的可读性原则对片名翻译有指导作用。众所周知,观众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对片名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译名的可读性是基本要求,“原语的可读性甚佳时,能将原语的全部形式意义和风格意义对应地转换成目的语…”(1999:49)。如Sound of Music 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后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已被广泛接受。一些奥斯卡经典影片如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也已成为经典之作。

2. 译名应具有信息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由以上的分类可看出,片名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作为片名,虽然客观上要求简练、整洁,但一个字、一个词都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使人一看便可猜出它属于哪类电影。如Pulp Fiction(黑色追缉令);Meet the Parents(拜见岳父大人);A Rather English Marriage(鳏夫二重奏) 。再如,the Third Man 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旋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原译名与实际内容相差极大。

3. 体现文化特色的原则。

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内容之一。关于“具有特定文化内涵(culture-specific)”,翻译理论家Baker(2000:21)说,“译出语词汇可能表达一个完全不为译入语文化所知的概念,该概念或抽象或具体,可能与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甚至某种事物有关”。由此可见文化翻译之难。影片是生活中或实或虚的反映,体现电影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给翻译造成困难。体现文化内涵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文化词、习语等。如First Blood,是个习语,意为“首战告捷”,但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2001:A Space Odyssay中,Odyssay含有文化背景,意为一段艰险的历程,若直接音译为“奥德赛”,必令非英语学习者困惑。All About Eve中Eve为神话故事中的夏娃,同样,若直译为夏娃,也令人费解。

4. 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它包含两方面意思,即翻译本身的艺术性和译名的艺术性。斯坦纳(cf.金隄,1998:4)认为,翻译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如此,因为它是译者以被译电影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另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引起共鸣。好的译名传递着“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Gone With the Wind,It Happened One Night,the Secret Agent分别被译为“乱世佳人”、“一夜风流”和“间谍末日”,可谓其中的代表。从译文可看出,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且具有音韵之美,这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点。要达到以上标准,译者须有很高的汉语文字造诣。

笔者以为,以上四种原则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是说,翻译每部电影的片名时,都得将它们一一对号入座。事实上,这几乎不可能。

转贴于 三、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标准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至今仍引起人们极大争论的莫过于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信”是对原文而言,要求译者正确理解原文,忠实表达原文思想、风格、内容。“达”是对译文而言,要求用通顺易懂的言语表达,而关于“雅”,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奈达提出对等概念后,金隄从三个方面对该概念进一步阐释: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对等概念。关于效果概念,他指出,在明确了效果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后,需要强调它应该包括信息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三大要素(1998:18)。笔者以为,这进一步明确了严复“信、达、雅”标准的内容。效果概念是否全面掌握,实质就是翻译过程中是否真正以等效为目标。

我们知道,一切语言现象中形式和内容是一致的。译出语和译入语属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各自的读者对本族语有自己的感受。在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践中,应在“信、达”的基础上,以以上三要素(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为具体内容,全面实现“效果”的对等。金隄说,正因为不同语言的各种变化都必然引起语言效果上的变动,所以只有从译文效果着眼,才能判定译文语言是否恰当(1998:43)。以此为标准,译名在音、形、义等方面尽量达到精神、事实、意境的对等,即最终使“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上基本相同”(奈达,cf. 金隄:1998)。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分别译为“廊桥遗梦”和“浮生若梦”,深刻体现了汉语文化独有的意境,堪称上乘之作。

四、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片名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它们多以名词、短语、简单句出现,其中以短语居多。这就要求有很高的汉译技巧,因为它们的上下文体现于影片情节中。常见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有: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译法。在不违背电影情节、内容及不致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以生动、形象的译入语再现片名。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All Quiet On the Westernfront(西线无战事);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但这种形式与内容都可直接对应的作品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都达到对等,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如Ghost(人鬼情未了);讲述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及微软电脑公司创立者事迹的Pirates Of Sillicon Valley译为“硅谷传奇”。 再如,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机);

2. 意译法

如上文所述,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Cuckoo’s Nest与杜鹃窝无关,它是个习语,为“疯人院”之意,因此,该名后被纠正为“飞越疯人院”。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本意为“牛仔”,是美国特有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牛郎”并无关系,但作为折衷,“午夜牛郎”似可接受。再如,Butch Cassidy and the Sandance Kid译为“神与智多星”,生动了体现了该片内容、情节,优于最早的“虎豹小霸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片名本身虽然表示人名或地名,但却是有意虚构出来的,且与电影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此时,若能音译的同时,又能体现片名的内涵,当然再好不过。否则,以意译为佳。如Cash Mccall(商海情深);Shane(原野奇侠)。

优秀的意译片名有很多,下面再举几例,以供欣赏: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黄金时代;Singing In the Rain:万花嬉春,雨中曲;Rebel Without a Cause:善子不孝誰之过,阿飞正传;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It’s a Wonderful Life:风云人物;It’s Not Me, It’s Him:冒名顶替;Big Bully:冤家路窄,等。

3. 音译法

很多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如: Rocky:(洛基);Casablaca(卡萨布兰卡)。但众多例子表明,纯音译的例子很少,因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为国内观众所不知。由此应考虑音译加意译这一方案,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Patton:巴顿将军;Forrest Gump:阿甘正传;King Kong:大金刚等等。

4. 另译

以上译法都难以实现对等时,或译名是死译、乱译的结果,导致译名晦涩难懂,可采用另译。如:Earthquake最初译为“地震”,给人一种科教片的感觉,与原片内容相距极远。后译为“惊魂夺命”较好地实现了对等。再如,Gia。Gia是名模Gia Carangi的缩略,若音译,毫无意义,现根据故事内容,译为“霓裳情挑”;Speed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列高速奔驰的列车上排除一颗定时炸弹的故事。故事情节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与“死”全系于列车之“时速”,译名“生死时速”可谓经典之作。上乘之作还比如:Entrapment(将计就计);Playing By Heart(随心所欲);Matrix(黑客帝国);The Duke(亿万富犬);While You Were Sleeping(二见钟情);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George Wallace(风云传奇)等。

四字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以上译例可看出,四字词作为译名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立刻引起观众认同感。因此,四字词的译名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被译者广泛使用。

五、 结语

翻译是从一种符号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再创造活动。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不可否认,当前片名在这意义转换的过程中,存在良莠不分的现象,但因各个译者自身水平、经验、审美观点不同,译名质量自有高低之分。但笔者认为,为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可允许多种译名同时存在。第一、就翻译的共时角度而言,这种解读同样作品由不同理解产生的诠释或许都有其全理性,都有积极的一面,符合水平不同读者的需要。第二、随着历史的发展,过去和现在人们解读同一部电影时的审美标准也了生了变化。若非某片名已被广泛接受,将一些片名再译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也是可接受的。当然经典的译名已深入人心,若非确定有把握,改译、另译似已无必要。但译名多了,为避免造成混乱,应在括号内加以注明。Gone With the Wind先被译为“乱世佳人”,而后为“飘”,就是最好的例子。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3.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 外语教学,2001.1

4. 何跃敏.当前本片译名中的问题对策[J]. 中国翻译,1997.4

第3篇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写过一部大名鼎鼎的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爱情悲剧描述了一对两情相悦的男女,却分属意大利两个世仇家族,两人相爱却不能结合,最后殉情的故事。而在古巴,阿瓦雷兹(Inocencio Alvarez)与贾西亚(Mannin Garcia)两人,则借用了这部著名的文学著作,于1850年前后成立“罗密欧与朱丽叶”品牌。这品牌在1873年正式注册后极受瞩目,并在许多国际展览会上得到金奖。但是品牌最重要的发展是在1903年,人称「Don Pepin的传奇人物荷西・罗德里格斯・费南德兹(Jose Rodriguez Fernandez)买下这个品牌后,才有了飞跃式的成长。

费南德兹之前是卡班纳Cabañas烟厂的厂长,他与几个朋友一起在1903年成立了Rodríguez, Argüelles y Cia公司,随即就买下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品牌。费南德兹是一个头脑极佳的生意人,在买下品牌后,他不断地在欧洲与美洲两地推销这的品牌,并且尽可能地包揽下所有有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事物,甚至他自己的赛马也名叫朱丽叶。他也想要买下传说中有罗密欧秘会朱丽叶那个窗台的豪宅,但是被拒,然而当地的剧院只要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可以免费抽到他所提供的一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品牌雪茄。在他的积极营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了广大的雪茄爱好者支持,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是他的支持者之一。品牌的型号众多,最高峰时达一千种,并且以两头尖锥形(Figurado)雪茄著称,此外还应顾客要求制作个人化的雪茄环,品牌曾有高达两千种以上的个人特制雪茄环。在1954年费南德兹逝世时(享年88岁),它已是古巴最知名的雪茄品牌之一了。

今天我们能见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品牌雪茄有两种,由于古巴革命后工厂收归国有,费南德兹后人将品牌转至多米尼加生产,而后由于美国对古巴禁运,因此多米尼加所生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品牌雪茄取得了美国广大的市场。而古巴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持续生产销售,虽然美国见不到古巴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在世界其他地区却非常畅销。即使在70年代尖锥形雪茄逐渐消逝的情形下,“罗密欧与朱丽叶”雪茄依然是古巴最畅销的雪茄之一。至今“罗密欧与朱丽叶”依然稳坐古巴的第二大雪茄销量品牌,仅次于蒙提克里斯多。

然而“罗密欧与朱丽叶”雪茄名气虽然大,但是照我的观察他并不如蒙提克里斯多那般出色而稳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烟味浓重,带有木头与香料草味,年轻时烟味比较呆板而纷杂,得陈年后让茄芯配方融合后才会好抽。而且不同型号雪茄味道变化范围很大,很难归纳出所谓品牌特色。不过他的金标丘吉尔确实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这款号称是英国名相丘吉尔最爱的型号,不论浓淡或是平衡性都非常杰出,听说当年丘吉尔一天可以抽五到八支此款雪茄。这个尺寸“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出过有克里蒙梭Clenmenceaus、韦尔斯王子Prince of Wales两种型号,不过口味还是不及金标丘吉尔那样精致平衡;其他的著名雪茄如Belicosos与展览会四号Exhibicion No.4都是知名的经典型号;木片包裹的Cedors de luxe系列味道比较清淡,有些花香与淡淡的巧克力味道。另一款型号卡萨多雷Cazadores意思是狩猎,这款雪茄用气密铝箔包装,口味非常浓重,需要陈年十年后味道才开始成熟展开,是喜欢重口味饕客的最爱;以铝管包装的罗密欧一号、二号与三号雪茄,可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入门雪茄,许多想要尝试古巴雪茄的人几乎都是由这三款雪茄入手。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出过许许多多限量版与纪念版,但是经常在年轻时味道并不出色,需要长时间的陈年。然而在2003年出的限量版展览会一号Exhibicion No.1与2006年出的短丘吉尔Short Churchill则是非常出色的精品,一试即令人印象深刻。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让人又爱又恨的品牌,想大量的买进,又怕年轻时不好抽或是陈年后不如预期,可是等到够陈年,味道令人拍案叫绝时经常又怕缺货买不到。如何衡量?还真应了莎翁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第4篇

人的精神在读书和品味中发光,把自己置身书的国度,让精神暖暖地发出灿烂的光芒。下面是小编整合的《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共同阅读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1花了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2近段时间一直在拧一些乱乱的文字,看得乱流突袭,开始发觉在生活中讲话都失去语感。于是产生了懒惰情绪,不愿意再在艰涩晦深的问题中继续停留,转而回身读一些小时候所看的东西。第一本看的,便是《简爱》。

《简爱》是这么一本东西。我的英文水平,是可以读原文的,但是看着那令人目眩的动辄三四行的长句,往往就望而却步。手头一个版本是黄源深翻译的。感觉还不错。随看随翻。在午后阳光和一杯乌龙茶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做到了神游物外,逃避现实,重新回到初一时第一次读这本书的记忆中。

我在读初一前,看的大多是古书,或者白话文。所以我现在能用现代语写作和勾引MM,启蒙者是我初一暑假读的那一堆西方文学着作。这一点,我认同王小波的话:真正的现代汉语,是一群伟大的翻译家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是我语言的老师。

对于《简爱》,早先我是完全被它的语言所打倒。如痴如醉,魂牵梦萦,有段时间张口闭口都在学那种英国式优雅的口吻。小时候图个好玩,没对情节具体参悟,在心目中这就是一部完美华丽的诗歌。是记忆花园中最后的秘藏。但是重新读过一遍之后,语言的流丽依旧,却在情节与构思中发现了一些别的。

听过一个说法,就是《简爱》发表之初,有人认为它和《呼啸山庄》出自同一人手笔。如果现在来看,我得承认的是,《呼啸》的水平,怕是在《简爱》之上多矣。语言方面我没资格去斤斤计较——英文还没到如此水平——仅仅论及结构和流势,如此而已。

我在重读《简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令我不安的东西。那些东西附身于小说的夹缝之中。我之不安是在于:我已对其产生隐约的不满,而我又不想去忤逆我曾经至爱的经典。无论如何,我在行文之中,发现了一些不令我愉快的东西。

《简爱》被万众所热爱的,大约是其作者的自尊与平凡——或者说,是夏洛特的自尊与平凡。那是一个灵魂炽热而外表简单的女子。这一形象无疑是不朽的经典。可是与其夫罗切斯特一样,这个形象始终在用一种类似于自傲的口吻言论——他们对于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经使我快慰,现在却令我不安。夏洛特托身于简爱,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觉到的是:她对于高层贵族的鄙薄与一种近乎敌视的态度,有些刻意了。反过来说,我从中读到了自卑的情绪。

简爱是个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女子。开头用了太长的篇幅来叙述她幼时的情景。但是我感觉到的是,在叙述简爱这个人物时,夏洛特不曾将自己离开这个躯壳,所以她也没有用全知角度叙述。如此一来,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认定是她的意见。那么,我在简爱中,看到的是某种情绪化的自卑,而后是近乎于传奇的爱情——惟其传奇性,昭示了某种不真实与幻想性——和最后一个几乎有点硬凑的结尾。她遇到了JOHNRIVERS。虽然前头有笔,但还不是那么自然。夏洛特对于简爱的处理,开头非常真实,中间段非常精彩,但是隐伏着不安,到了结尾,则几乎归于俗套——一个我料到的俗套。最后无疑是皆大欢喜,带一点感伤。她的铺垫和衔接很完美,几感觉不到瑕疵。但是我隐约间感到的是,这是一个人间女子编造的故事。它已经缺少了令我战栗的小说结构——更多的时候,我读到了简爱离开山庄,就没再读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许我就会在那里结束。因为之后的一切,在我看来,比之于前,是很拙劣的。

比较于《呼啸》的急风暴雨,《简爱》的安静,其实倒象是装出来的。夏洛特和爱米利一样,其实是内心很TOUGH的人。她们的心必须在疾风中飞扬,因为过于容易受伤。爱米利一飞冲天,写下了真正浩荡的文字。而《简爱》,则在某种内在情绪的矛盾下,写出了一个自己在不断斗争的故事。这一方面,有些象雨果同样自我斗争的《九三年》。

《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3在文学,有许多的经典名着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4在我生日的那一天,我收到了阿姨送给我的特别礼物:一本书。书名叫做《简·爱》。这是一本让人看了感受颇深的书,才读了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坚强不屈、自强自立的人。简·爱从小就生活在舅妈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可她没有绝望。最终因为不服管教,而被送进了一家“慈善学校”,在那里虽然也受到了同样的迫害,但却得到了良师益友的真诚帮助和教益,逐步成长为一位很有爱心,具有丰富学识的女性,她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时,经历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并与庄园主人罗切斯坠爱河,最后,他们俩幸福地在一起了。

我很喜欢《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书中写到的一句名言:“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事实上的确如此:每个人的心灵一样丰富,每个人的心胸一样充实。虽然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但每个人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每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所以,我们不能埋怨上帝对我们不公平,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我也非常喜欢简·爱这个人物。虽然她受尽了别人的冷眼,歧视,迫害。但她坚强不屈,从不叫苦,不叫痛,也没有恨别人,并且也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遇到困难不退缩,乐观开朗地去面对它。她也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人,她喜欢的罗切斯特为了救自己的妻子而失去了一只眼睛和胳膊,另外一只眼睛也不好了,并且妻子也没有了。而简·爱并没有嫌弃他,厌恶他,和他幸福地度过了每一天,与此同时,罗切斯特的眼睛也在慢慢恢复。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像简·爱那样的人,一个遇到困难不退缩、乐观开朗、坚强不屈的人。

《简·爱》是一本女孩子必读的书、这本书宣扬的是一种坚强不屈,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这种精神人人都需要,它会让看过这本书的人变得勇敢,坚强,学会去战胜困难!

《简爱》读后感心得优秀范文5写完作业后,再看一会儿书放松一下,是最惬意的。上次妈妈买给我的一本书还放在书柜上,书名是《简·爱》,书的封面是崭新的。

这是一本脍炙人口的名著,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热爱生活,以德报怨的人。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家里,后来,她被送进慈善学校,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她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仍旧坚持学习。

毕业后,她又回到舅母家,对舅母仍是毕恭毕敬,接着,她去到菲桑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负责教育罗切斯特先生的女儿,与罗切斯特先生擦出了爱的火花,但在他们结婚当天,简·爱意外发现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并且被关在庄园里。简·爱为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名生离开了庄园。

之后,罗切斯特的疯妻纵火,让庄园毁于一旦,罗切斯特先生也因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回到庄园,与罗切斯特先生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我很喜欢《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书中的一句名言:“你能够真心忏悔,这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人只要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知道悔改,就是好的。所以,当我们做错事时,只知一味的后悔,过分的去苛责自己是没有用的,只有认真悔改,努力去想办法弥补,才是最清晰明智的举动。

我也非常喜欢简·爱这个人物,她寄人篱下的痛苦激发了我对自己幸福生活的珍惜;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舅母让我明白要以德报怨;当她知道罗切斯特的妻子没死而选择离开时,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光考虑自己而忽略别人……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文学类;公选课;大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78-03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当前整个社会处于观念变革、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当口,功利化的倾向日趋明显。受此大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教育在趋于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以迅速谋求一份职业为己任的全部出发点之下,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也就被逐渐淡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滑坡,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文、史、哲、艺知识浅薄,语言文字功底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有偏差、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等。这一现状向我们教书育人者提出了挑战,即不仅要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更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塑造完美人格。一个具备人文精神的学生,在个体层面上能珍视生命、热爱生活,能做到自爱、自立、自强;在与他人相处的层面上,能做到与人友善相处、关爱他人,知情达理、人际和谐;在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层面上,能做到有奉献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学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即为人文教育,担负着传递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文学类的公选课在让学生体悟人生、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找寻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高职院进行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1.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的学生作为未来接班人中的一份子,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职院人文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做人的方向性”问题,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人生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真善美有正确的理解,对世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而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三观”教育既是高远的,又是具体的、形象的、生活化的,诸如幸福观、金钱观、劳动观、爱情观等都是其具体内容。文学类的公选课可以使学生在古今中外的浩瀚的经典文本中,形象地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大目标确立,小目标明确,培育学生成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和他人的心智健全、受欢迎的“社会人”。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而责任无限。”[1] 中国历史历来强调“德”之重要:“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 [2] 这些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思考。从对用人单位调查显示,单位对进入的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高职毕业生大都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其责任感往往关乎企业的安全。在高职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知识和开拓精神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3.提高整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成为保持独立精神境界、充溢幸福感的人。当前社会,物欲横流,缺失信仰,内心迷惘、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在高职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豁达的气质,能消解和平衡在今后生活中由于物质问题而带来人的发展的缺憾和遗失,增强其幸福感,让他们懂得人生最终的目标是“诗意地栖居”。古今中外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对人类生活和生存意义的深刻体验和思考,蕴含着崇高的审美理想,或深邃的历史意蕴,表达了对人的价值、人的灵魂归宿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的追问。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层意蕴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人类总体历史进程融合无间,以至于最终达到对人生和历史诗性智慧的把握” [3]。

二、高职院文学类公选课人文素材解析

目前,许多高职院都开设了文学类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我院近年来开设的文学类公选课程有《经典爱情作品精讲》、《大学语文》、《港台作家作品赏析》、《中国文学精粹》、《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古代小说艺术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西方文学名作鉴赏》等,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领域。学生徜徉在文学的百花园,不仅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美文,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品味他们对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和体验,还可以受其中闪光的人文理念的影响,潜移默化引导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个人自身方面的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冲突。

1.热爱国家、关注社会。从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开始,文学就以其“载道”之功能关注现实和社会,被称之为“风雅”精神;汉乐府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更是贴近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唐代“诗圣”杜甫更是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关注国事、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凝聚了多少对时事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散发出久远深长的人道主义芳香,让后人咀嚼至今;一心渴盼恢复中原的陆游,临死之前仍在书写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名句,其拳拳之心、爱国之情催人泪下、促人奋进;即使是“玉堂金马(指代为官)生无分(缘分)”的弱女子,也在用自己的手中笔挥洒着属于巾帼的高亢爱国之心,“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表现了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成了不同凡响,高视诗坛的千古绝唱;“鉴湖女侠”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可谓气势磅礴格调轩昂!这些人物爱国爱民、忧时济世,具有高尚的人格,不趋炎附势,傲岸不屈,甚至可以为了理想而献出宝贵的生命。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和事例来让学生了解他们不凡的经历,领略其报国无门的痛苦,从而唤起对国家的忠诚、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感。

2.关爱生命、体悟生活意义,增强自身幸福感。生活虽然五光十色,斑斓多姿,但有时是痛苦不堪的,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生活的意义,就会有生活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体会生命意义的过程,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不断揭示自身生命意义。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反映对生命的感悟的作品,叫我们如何去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感恩生活。蒲松龄《王六郎》的启示:生命是宝贵的,人死了还想重新做人;用一次投胎做人的机会换取母子二人的生命,王六郎对待他人的生命不自私;屠格涅夫的《麻雀》、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告诉我们: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北宋大儒程颢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分明又在告知我们:人生天地间若有爱满天下的情怀,把宇宙当做亲爱的朋友,才能体会世间万物皆有情的超然境界,才能超越对物的科学、商业态度进入审美境界,体会苏轼所言“虚将幕席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容之境,化烦恼于无形;体会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得之境,忘自我于明月之中;享受辛弃疾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在之境,拒俗世尘垢于青山之外……只有超然物外,享受诗意,才能远离人世的纠葛与金钱的奴役,排解种种因利益关系而带来的烦恼,真正获得心灵的平静,以道家精神做儒家事业,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

3.感受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获取生活源动力。我曾让学生写过题为《生命中什么最重要》的作文,50%以上的学生认为亲情最为重要。由此可见,亲情是人生活的源动力,是人生的慰藉。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大师都满含深情地书写过亲情的伟大和无私。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深沉博大的母爱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儿女们在人生奋斗的路上斩除荆棘,奋勇向前;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父亲》、老舍的《我的母亲》又令多少学子无声动容,将感恩之情化为前行的动力。三毛的《不死鸟》中“人因爱而生,为爱不死”,在经历了痛失丈夫如折羽翼的痛苦后,又坚定不死之心的缘由就是对父母对自己博大深沉的爱。人只有感受亲情的温暖,心才会有所依托,前行自然会豁朗。

对于大学生爱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将是一生受益无穷的好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通过爱情的描写揭示出社会与人性的本质,期间熔铸了大量对于人生、人性的思考:《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卫风·木瓜》、《出其东门》等,给我们展示爱情的本质是两情相悦,而非外貌、金钱和权利;舒婷《致橡树》则昭示:爱情的精髓是独立平等,而非攀援依附、借枝炫耀;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奥多耶夫斯基的《遥远的路》、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告诉我们:爱情的真谛是心甘情愿付出;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爱情的美好……应该说,大学生的恋爱经历对今后的人生的影响巨大,如何正确引导让其一生受益,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育者和实践者面前铺展了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坦途。高职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感受爱情带给自身的欢愉,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

三、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

1.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适合高职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人文知识。由于选修课受课时限制,授课者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素材,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传授他们易于接受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我在讲授李白的诗歌创作这个单元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将语文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以其生平线索为纵线,截取三个不同阶段的三首作品作为重点,结合分析、朗读、视频、赏析(自己写的文章)等教学手段,使之建立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条主线:

《渡荆门送别》(豪迈、向往之情)——(25岁青年)

《行路难》 (悲壮、不屈之情)——(44岁壮年)

《独坐敬亭山》(孤独、落寞之情)——(54岁暮年)

(结论)

从中看出李白一生对理想的永不停息的追求,对保持独立人格和个体尊严的不屈的抗争,这是李白的魅力所在。

可以看出我在安排内容时,淡化了理论探究、学理辨析,强化了具体诗歌形象,围绕李白人格魅力之一 ——对理想的永不停息的追求以及对保持独立人格和个体尊严的不屈的抗争(这是高职学生能接受且愿意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来进行精心构思和艺术化的设计,加上活泼多样的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达成。

2.借助阅读,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据统计,现在各高校包括一些重点的本科院校,图书的借阅率平均每年下降3万~4万册。就我院而言2012年借阅率同比下降20.6%,我院骨干示范高职院的评估要求学生每年每人借阅图书20册,而目前最多的是7.08册,最少的只有4.91册;进馆次数最多的系部平均29.67次,最少的只有15.76次,这和学院2012年评出2011级优秀读者中进馆次数最多的946次和进阅览室次数最多的415次比较起来,差距显而易见。这些数据说明,高职院甚至整体大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在下降,这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的警惕。西方许多国家把阅读书籍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人均看书21本,日本17本,而我们中国只有区区5本,而这5本书里又大多是些垃圾书,与经典关系不大,若长此以往,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岂不是一句空话?同志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了人文精神,不打自垮。”[4]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经典阅读是丰富心灵的最好选择。就文学经典而言,“其间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得失荣辱、贫贱富贵、安危穷达、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能很好地抚慰和赞助人类单薄的生命。”[5] 在《巴黎圣母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丑;读了《西游记》,我们懂得了历经磨难方成正果的道理;在《安徒生童话》中,我们读到了同情和爱心;在《红楼梦》中,我们体会到了得失荣辱、贫贱富贵的辩证关系;在《老人与海》中,我们认识了坚强与坚韧,在《三国演义》中,我们体味智慧和机智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艺术珍品,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品中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丰富心灵、激荡灵魂、激励人生。

3.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学院可以邀请各方人士前来做人文讲座,从外力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修炼;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在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师生双方的人文素养得到修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创办论坛,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争论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我院曾经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和诗词朗诵”),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条幅文化,用自己学生写的对联、警句装点学院的角角落落;还可以借助技能大赛开展文学活动,比如《唐宋诗词知识》、《文学知识》竞赛、朗诵竞赛等,这既是对人文素质渗透的一种检验,又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们提升和修炼人文素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力争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用积极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浸染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们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总之,高职院在目前开设文学类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弥补课程设置因强调技术教育而带来的人文课程被冷落,导致整体人文素养下降的缺憾,更能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公选课程的主力军,在与学生未来岗位能力的对接上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对高职学生当下急需关注的建立正确的金钱观、爱情观、幸福观等人生观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62.

[2]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896.

[3]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2.

第6篇

[关键词]叙事手法 主题意象 人物心理 女性意识 女性批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音乐可以净化人类非理性的激情。”也许,西方二十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问世的两部涉及古典钢琴乐的女性主义电影――《钢琴课》和《钢琴教师》一可以作为这一句广为流传的西方箴言最贴切的注脚。因为,这两部以女性为题材的经典电影,都试图借助古典钢琴来平息和抚慰人类心灵所蕴藏的激情,即,那些狂野、深邃、不愿受羁绊的欲望,令人不安地蛰伏在人类潜意识的原始森林里。而一个人的心灵,则像孤独的猎人,在这片黑暗的丛林里逡巡,追逐着自己的目标,却也随时可能沦为别人的猎物。这是一个浪漫而残忍的比喻,应了《钢琴教师》原著作者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说过的那句话:性就是暴力。

与骚动不安的性本能相比,具有古典风格的钢琴乐可谓是秩序井然,宛如牧歌。所以,当影片中内心早已是乌云压城的女主人公依然用她们优雅修长的双手,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一丝不苟地演绎古典乐的时候,冲动和理性之间的张力几乎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承受的临界点。而片中的钢琴曲,形式严谨而刻板,犹如维多利亚时代雕花铁栅栏上攀缘的常春藤。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巴洛克风格的古典乐犹如那些散发着冷冷的金属味的藤蔓,更含蓄地倾诉了那些欲言又止的冲动。在风轻云淡的外表下,心灵可能正酝酿着一场暴雨。最后,激情竟冲垮理性的堤岸,把人推向死亡的边缘,似乎意味着“女性觉醒”的过程不无悲剧性。也许,正如在新西兰激流岛自杀的诗人顾城所言,只有无数次地穿越死亡,才能得到生命。而经历死亡的考验,也许是女性意识觉醒与再生的痛苦代价《钢琴课》和《钢琴教师》的两个女主人公,虽然隔着一个世纪,生存环境大相径庭,但其心灵和命运的轨迹,仍有不少暗合之处:其一,她们都有“失语状态”,一个是器官性的,另一个是心理性的,艾莉卡的对白很少淇二,她们都有“失衡状态”,都曾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勇气自虐或自杀,企图用死亡来丈量出生命或爱情的深度:其三,她们都有“禁欲状态”,安静地直视这个世界,目光纯粹而犀利,不染纤尘,仿佛可以把镜头击碎,洞穿所有被人类道德所囚禁的秘密的激情和耻辱。

一、琴键与金属指套

《钢琴课》(又译作《钢琴别恋》)是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于1993年执导完成的四部经典女性主义电影之一。她最初是希望把电影命名为《理性的沉睡》。也许,让理性沉睡在心底,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故事背景取自十九世纪新西兰殖民地。那里,有深渊一般湛蓝的大海,岸边是连绵数顷深谷莫测的森林。就在这里,影片有效地借助清扬如水的钢琴声,诉说了带着一架昂贵的三角钢琴作陪嫁的女人艾达的“自我”成长与蜕变。而坎皮恩也称,想通过电影创作,开通一条与“自我”沟通的渠道。

影片开始于一段自幼患有“失语症”的艾达的画外音,一段不紧不慢、不忧不惧的内心独自,也结束于同样风格的独白,给人一种光阴倒转和生命轮回之感。而影片的部分,无疑是艾达企图与钢琴同归于尽的瞬间。在海水温柔的包围下,似乎所有的挣扎和痛苦都静止了,艾达依然是那一张从来就波澜不惊的苍白的脸,像梦一样脆弱却纯粹,带着一种决绝的玉石俱焚式的勇气――仿佛死亡是如此甜蜜而安详。或许是出于一种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艾达在自我沉溺中获得了如释重负似的快乐。对于那些喜欢沉溺于“形而上”事物(比如音乐)的人来说,身体之于心灵,乃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所以,任何试图摆脱物质束缚的努力,都会给心灵带来一份如约而至的快乐,就像那支和弦工整而丰富的主题曲“心灵渴望快乐”所描绘的那样,空灵如水,却未尝不夹杂着破碎的“精神自恋”的薄冰。艾达这种令人窒息的近乎自虐的快乐延续着,一直到她像是听到了某个遥远而模糊的呼唤为止,一个深沉的关于死亡的梦突然被唤醒,她开始拼命挣脱缠绕着脚踝的绳索,浮向海面。

对于笃信浪漫爱情的人们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推测是:艾达之所以挣脱绳索浮出海面是因为她在海底听到了情人巴恩斯的呼唤,那是一种情到极深处的“心电感应”。不过,若是细究一下“下里巴人”巴恩斯对艾达具有吸引力的原因,除了“纯精神”的向往之外应当还有本能性的欲望(这可以解释他们何以没有成为像作曲家勃拉姆斯和克拉拉那样的柏拉图式的恋人)。这种被禁止的欲望,像他们身陷其中的原始森林一样,黑暗且不可征服。巴恩斯,作为被道德压制的“本我”或本能的象征,不可否认地与艾达的心灵有相通之处。艾迭也具有野蛮倾向,撕破婚纱的情节即是佐证。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艾达的丈夫斯图亚特,在宗教道德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使下,所谓的高尚精神早已枯萎,竟然把艾迭陪嫁的钢琴以八十英亩土地的价格转手给巴恩斯,此便是他“精神无能”的证据之一。

就叙事技巧而言,“钢琴”作为最重要的主题性意象,和琴声一起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女主人公与钢琴同为异乡客的孤寂。而最具隐喻性的画面莫过于钢琴静静地伫立在雨中海滩上的那幕艾达和她的钢琴一样,仿佛“遗世”而独立。同时,一段海潮般的钢琴曲应景而起,准确地传达出哑然无语的女主人公对钢琴痛彻骨髓的怀念和忧郁。而另外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弹钢琴的手指”,也与不断盘旋的主题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透过艾达蒙住双眼的手指开始叙事的。而故事铺展过程中,多次出现了手指在琴键上不断跳跃的意象。临近尾声时,又一次出现了她的手指只是多了一截金属套。她的神情是一贯的恬淡归隐,退守于内心,整个人笼罩在一种朦胧暗淡的喜悦的光辉里。

除了暗示受压抑的女性应该回归自然和本能之外《钢琴课》的结尾似乎还暗示着另一种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即精神的静谧可能得益于一个人能够妥善地把自我埋藏在一个无人侵扰的秘密地方,譬如像影片中墓地一样安静的海底。所以,当艾达幻想自己无声地绽放在像棺材一样缄默的钢琴上(对死亡的迷恋是典型的具有自虐倾向的哥特式主题),一抹微笑悄然而现,淡若余辉。在《钢琴教师》中,我们还将在艾莉卡脸上重见这种隐秘的微笑。她们用微笑注释了尼采的那句话,“凡是不能摧毁我们的事物,都会使我们更坚强。”在那么淡泊的微笑里,藏匿着多少被辜负了的激情,得不到回应,却又无法止息。就像一个迷失在幽暗森林中的猎人,孤独地追逐着一只可望而不可及的猎物。

二、刀锋与小夜曲

无独有偶,由麦克・汉内克于2001年执导完成的作品《钢琴教师》一一部代表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经典力作――也是以“钢琴”作为媒介,以“女性的性压抑”为主题,从另一个视角讲述又一个关于西方女性的心理封闭与释放的故事。

不同于《钢琴课》企图回归十九世纪的怀旧情结,《钢琴教师》聚焦于二十世纪在维也纳音乐学校执教古典音乐的钢琴教师艾莉卡。影片用近乎左拉式的自然主义手法,细致入微地解剖了一个生活在剃刀边缘的现代女性。如何在畸形的环境中畸形地生存着。艾莉卡外表冷若坚冰,然而内心却柔软而敏感,一如她所喜爱的舒伯特小夜曲一样。她小心地行走在如刀片一样残酷的欲望与像母亲一样专制的理智之间,保持着一种既脆弱又危险的平衡。最终,在一场与爱情的致命碰撞中,艾莉卡彻底“失衡”,蓄谋已久地越过理性的悬崖。正如她和初次相遇的瓦尔特谈论处于朦胧状态的舒曼时曾说的,“舒曼知道自己将丧失理智,非常痛苦,但他抓紧了最后机会,那个尚有自知的一刻,在完全放弃的边缘。”

和《钢琴课》一样,“弹钢琴的手”在《钢琴教师》中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性意象。艾莉卡的双手在琴键上跳跃,或像暴雨前的燕子,急速掠过水面,或像冬日里的鱼,缓缓地游弋于冰封的水底。有一种隐约可见的不安和骚动。当剧情发展到一个矛盾爆发点――当那个不无天分的女学生安娜从大衣口袋里抽出右手时――镜头里出现了一只被故意毁掉了的“会弹钢琴的手”的意象,而这个意象与钢琴课涅艾达的“被砍下了的手指”有着同样震撼的视觉冲击和戏剧效果。然而,不同的是《钢琴教师》里的“受伤的手指”指向的是被压抑得变了形的近乎荒诞的。所以,女主人公最后的“自我戕伐”,可能出于对自己生理本能的“自罪感”,也出于一种赎罪心理:对安娜所受的伤害进行自罚,抑或阻止安娜成为自己人生悲剧的摹本。

也许,疼痛是某些人的生存策略依靠疼痛的不断刺激和提醒,艾莉卡才坚持活下来。正是这双可以完美演绎舒伯特的双手,用刀片割伤隐一巴碎玻璃塞进学生的衣袋,甚至在盥洗室里粗暴地弄疼情人的生殖器。这些看起来像是“S.M”症(“虐待狂”和“受虐狂”)的病理学报告。可悲的是,对于已经习惯于把“偷窥”和“自虐”作为缓解性压抑的艾莉卡来说,正常的爱情――包括――反而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陌生事物。最终,艾莉卡还是用这双手刺伤自己,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维也纳街头。街头平静如初,阳光清冽得刺目,像她惯用的刀片,泛着金属般的锋利光芒,让人感到一种近乎麻木的疼痛在艾莉卡身上弥漫开来,直至淹没整个画面,仿佛在提醒人们一个像小夜曲一样安静的女人,也有疼痛如雷鸣。

三、“曲未终,人已散”

就整体风格而言《钢琴课》的色调虽然暗淡,但是光线细腻温厚。即使在水草摇曳的海底,还是有奇迹般的光从海面上穿透下来。同时,女主人公节奏笃定的独白也从黑暗中传达出对人性所怀抱的温暖的信心。这种黑暗中传来话音的叙事风格,令人怀念起电影《大西洋的男人》在一幅黑色的画面上,只有法国女作家杜拉斯本人的话音充斥着整个声音领域。因为对于“新电影派”而言,话音可以被看作“能指”,一个结构主义的术语,指符号的一部分,具有可以脱离“所指”自由漂浮的独立性。即,声音可以脱离人物而漂浮在画面上。

与《钢琴课》形成反差的是《钢琴教师》总体画面虽然光线清晰,却有一种冰上反光似的刺痛感,仿佛是在嘲讽艾莉卡刚刚丧失的理性光辉,尤其是当她独自走出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时。这种“曲未终,人已散”的凄凉,让我们得以窥见作品受到后现代主义晕染的痕迹,即个体的命运,如同意义漂浮的文字或音符一样,如同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所声称的那样硅定没有所谓的“绝对意义”或归属。同时《钢琴教师》也颠覆了早期女权主义对所谓的“女性压抑”的公式化理解,即,女性的压抑来自于以男权为中心的主流社会。至于女性意识的遭到扭曲和扼杀的原因,也远非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利亚・沃尔夫所理解的那样,与“男权中心”有关。而早期的“女权运动”的余波,可能仍在鼓励某些评论者动辄给女性贴上“男性话语的受害者”的标签。――正是这种“标签化”的理解,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解读这两部“性相近”的女性电影。

事实上《钢琴教师》给我们最重要的提醒是,关于女性压抑的原因,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女性的性压抑可能缘于女性本身,缘于过于封闭的自我和过度纯粹的内心世界――自恋。却又决不自我怜悯。因为,这两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再被理想化,不再像哈下的女人(借用一句英美派女权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名言,即,“女人是被抑制的男性自我的忧郁的投影”)。由于自我囚禁而催化的病态激情,可能会像病毒一样侵害到那些像四月盛开的苹果花一样的单纯的年青人,譬如安娜和瓦尔特。不过,当瓦尔特随人群经过艾莉卡身边,不改行云流水的步伐。依旧桃李笑春风,似乎证明生命本能具有“向光性”,不至于被黑暗轻易摧毁。值得回味的是,瓦尔特最后那个既单纯又诡秘的微笑,令他单纯得令人怀疑。不过,在这场关于心灵暴力与“性权力”的游戏中,谁是最后的受害者,谁是“猎人”,谁是“猎物”,此时已难以分辨。这样的结尾倒是证实了法国解构主义学者福柯的假说,“权力是流动的。”

第7篇

靠自己努力奋斗的说说

1. 很多东西宁缺毋滥,流星的光芒短暂而灼热闪耀。

2.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 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方向。

4. 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消極思考造成消極人生。

5.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6.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辰,我发觉有人却没有脚。

7.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于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8.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9. 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隻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10.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11. 放弃,不是生命的绝对。

12. 人最值得高兴的事:父母健在,知己两三,盗不走的爱人。其他都是假象,别太计较。

13.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14. 无论心情怎样,不要让自己颓废,每天从头到脚都要干净得体,做一个化不化妆都活得精致的女子,要随时带着微笑。

15. 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

16. 如果因为生活中因为失去阳光而毫无生气,那么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彩虹啊!

17.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的快樂乐。

18.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9.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趁年轻努力奋斗的说说

1. 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个残酷的词。

2. 只有轮回继续转,日升月沉草木枯荣。是谁说过: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3.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4.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5.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6. 泪水不代表着谁的失败,微笑不意味着谁的成功。

7.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会看得起你。

8. 人生需要耐心和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在等待中获取所求,在等待中成就,在的等待中喜悦!

9. 人生试题一共有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任一题目上。

10. 人生的无奈不在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恰恰是因为需要作出太多的抉择。

11.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2. 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3.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14. 人生是一次旅程,有上坡也有下坡。我不在乎自己的终点是坡顶还是谷底,只在乎沿路的风景美丽而富有生机!

15. 人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16.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7.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

18.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19. 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份成绩;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20.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21. 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22. 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23. 人们常嘲笑别人,但那样是无知的,在嘲笑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心里看不起你。

24. 你若将过去抱的太紧,怎么能腾出手来拥抱现在?

25. 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26.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寬度、灵魂的深度。

27.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8.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关于女人努力奋斗说说

1.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2.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3. 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

4. 天空的高度是鸟儿飞出来的,水无论有多深是鱼儿游出来的。

5. 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

6. 为什么不把随便你吧换成我很在乎你。

7. 人海中再回首,朋友真诚依旧,生命里重逢,心境平和温柔,往事如风,岁月如歌,漫漫人生路,苍桑几许,幸福几何!

8. 我大好的一个人,凭什么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去当插曲。

9. 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打倒我。

10.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11. 当你快乐的时候,生活是美好的,当有人因你而快乐的时候,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12.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13.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个的青春是自己努力的。

14.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15.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16. 用时间和心看人,而不是用眼睛。

17.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8. 沒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9. 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中寂寞的角落深处,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20. 性格写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生活方式显现在身材;情绪起伏表露于声音;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层次看鞋子;投不投缘,吃一顿饭就能知道。很经典的话,你只要有足够的阅历,其实人是可以貌相的。

21. 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与感恩;无人帮你是命运,学会坦然面对与承担。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本是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任。人生的必修课是接受无常,人生的选修课是放下执著。当生命陷落的时候请记得,你必须跌到你从未经历过的谷底,才能站上你从未到达过的高峰。

22. 那些放低姿态,乞求维持的感情,不是爱情;我们独立、坚韧、向上,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真正的 爱 情 是你好我也好,各方面尽量相当,“我也想谈一场势均力敌的恋爱。”这样就会,互相欣赏,长久牢固,白首不离。

23. 泼在你身上的冷水,你应该烧开了泼回去。但我更愿意去做像石灰一样的人,别人越泼我冷水,我的人生越沸腾!

 

猜你喜欢:

1.靠自己努力奋斗的说说

2.自己很努力的说说大全

3.努力奋斗的说说致自己

4.只有靠自己的经典句子

第8篇

《名人传》为我介绍了3位知名伟人的故事,让我明白:虽然他们以前都是等闲之人,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了3个不同领域的伟人,是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对人类真挚的爱、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决心,如果我们具备这些品德,我们就必须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1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2“自由和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它们是我们整个人生的目标一样”,这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著—名人传》。这本名著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此书由《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组成。

这三篇传记,每篇都让我有所启发。其中,最震撼我的就是《贝多芬传》。贝多芬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音乐上,然而,命运总是在捉弄他。童年的他,体弱多病。到30岁,听力逐渐衰退,作为音乐家,这是致命的打击,性格坚毅的他没有向命运低头,继续在音乐道路上前进着。中年的他,听力已完全衰退,只能用笔来与人交流,但是这并没有使他停下创作的脚步,而是抛开所有的不行,投向大自然的怀抱,继续谱写着不朽的音乐篇章。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我最熟悉也最喜爱的作品。贝多芬眼中的英雄是那么的勇敢、百折不饶、坚强不屈,就像贝多芬本人一样用痛苦谱写与命运抗争的音乐。每当我闭上眼睛,用心倾听这首曲子时,脑海就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位勇敢的骑士,手拿利剑,困难、挫折和痛苦就像敌人,骑士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遇到敌人,骑士没有闪躲,而是一路砍杀,越挫越勇,最后凯旋归来。每当曲终时,我慢慢睁开眼睛,我发现自己渐渐有了勇气,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战胜自己的勇气。从这以后,每当我气馁时,就在心里默默哼唱《命运交响曲》,鼓励自己要像贝多芬那样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沉沦,要做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

“人啊,你应当自强不息!”这是贝多芬告诫人们的一句话。是的,人不能依附于草木,用坚韧果敢的心创造生活,创造艺术!

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3打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4在这个假期里,我看了很多本好书,《名人传》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这本书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美,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经历。

这整本书讲述了三个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在那不平等的社会中如何挣扎与生存。

贝多芬,一个在音乐领域德高望重的人,但也是一个不畏强权的人。

米开朗琪罗,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为自己的作品挥洒了无数不朽的杰作。

托尔斯泰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文字传播爱的种子。

他们三个虽然在不同领域发展,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苦难中坚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这是多么令人敬仰啊!

在这三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众人皆知的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畔的小城---波思。他出生于佛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和一把小提琴关在一起。11岁时,他加入了剧院的乐团。13岁时,他当上了管风琴手。

后来,贝多芬发现自己的耳朵听力越来越弱,直至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依然追逐着他的音乐梦想,创造了属于他的一个无声的音乐世界。在这个音乐世界里,他谱写了许多闻名中外的作品。

贝多芬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法宝。”他还说过:“艺术是高于一切的上帝!”可见贝多芬对艺术发自内心的崇敬。

贝多芬去世了,他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丰富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从这本《名人传》里我受益良多。原来,在这些大人物的风光背后有着许多难以描述的苦难和艰辛。

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把握好现在,把理想化为宏图,把计划付诸行动,荡起理想的双浆,与同学们同舟共济,破浪前行!

高中生名人传的读后感范文5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经典名著——《名人传》。

《名人传》是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手。《名人传》之所以被称为《名人传》,是因为这本书包含了三位名人的故事——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罗曼·罗兰记录了他们的苦难和坎坷,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名人传》一书看似独立成篇、互不相关,其实在时间脉络这一主线之后,这本书里面的三传之间却有着同样的精神品格——热情、坚持、执着。

让我们看看《名人传》中最令我入迷的《贝多芬传》。其主要人物有韦格勒、朱丽埃塔·居奇亚迪以及查理。其中,韦格勒是一名医生,也是贝多芬的挚友。而朱丽埃塔·居奇亚迪则是贝多芬曾爱恋过的人。查理是贝多芬那不求上进、自私的侄子。这些人物对贝多芬的一生影响甚大。贝多芬从小就有了音乐才华,后来离开了故乡到达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不幸的是,他的耳朵却失聪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热爱,创作了许多经典传世的作品。

在我眼中,贝多芬是一个坚强、隐忍的人。他在面对悲惨身世以及身心的诸多不幸时,始终坚信这一切无法征服他自己,发出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

所以,在《贝多芬传》中,我学会了不能盲目的听天由命,我们也可以战胜天命。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逃避,要给自己一个挣扎的机会。并且,我会永远记住贝多芬说过的一句话:“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第9篇

中产男人最奢侈的行为是什么?不是换车,换房子,不是多生个孩子,不是让全家人移民国外,而是离婚!

这是一个离婚率与出轨率同样居高不下的年代。只是,关于离婚这件事,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男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

若是20多岁的轻率男人,OK,开始或者结束婚姻都非常容易,因为一切头脑发热的举动以爱情的名义进行都属正常。此后的人生仍然是刚刚开始,前途大好。

若是大龄单身白领,那么与结婚相比他也许更愿意同居,先尝试一下这种生活方式是否与他的价值观吻合,再决定是否要领一纸婚书。

若他收入优厚品位不凡,高档公寓已经全额买下,夫妻结婚10年相敬如宾,各开一辆车出没于自己所属的小圈子,这些标志已经足以把他划进中产阶级的行列。如无意外,离婚会成为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件事。

离婚中产男人大搜索

《绝望的主妇》这部肥皂剧里面有一句堪称“振聋发聩”的经典台词――“每个男人都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于是女人就都认为自己有机会了?未必。

离婚对于男人,就像偷情之于女人,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毅力和智商。办得聪明的有,好比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离过两次婚,又锲而不舍地结了两次婚,而且婚姻丝毫不能够妨碍他和年轻女孩坐而论道、在京城各大酒局中呼啸来去。不过,两次离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重要的印记,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不论男人女人,不但要混江湖,还要混家庭。当年,他就是因为把江湖看得比家庭重而离婚的――谁听说过楚留香有老婆的呢?

最成功的要数德国总理施罗德,人家已经离婚3回啦,也没见人家嫌麻烦。他说:“婚姻是门艺术,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瞧人家多会说话!因为,把这句话里面的“婚姻”换成“女人”也一样成立,不愧为政治家。

离婚真的像个咒语,把中产阶级男人们圈了起来。越开化民族离婚就越难得多。比如美国,各个州法律规定必须分居满一定时间才可以离婚。这个时间,各州不一。马萨诸塞州是5年,而内华达州是6个星期。所以,最近几年来,内华达州的外省移民数大有上涨之趋势。

为了离婚而移民,大多数男人难以忍受这种麻烦,所以懒得离婚。说一句“咱离吧”很容易,但那不过是万里第一步。真正能够离成婚的男人,必定是:一、不怕麻烦;二、日子过得实在拧巴,把怜香惜玉的心都给过没了;三、他一定是个永远年轻的人,从来不怕自己的过去成为现世生活的幽灵。

离婚的成本

先说一段旧事:好莱坞帅哥汤姆・克鲁斯自与妮可・基德曼离婚起,两人为分配名下1.54亿美元资产一直纠缠不清,1990年12月24日结婚的汤姆・克鲁斯,其婚姻若维持多3天便满10年。根据加州法律,婚姻满10年的夫妇,在离婚后须终身赡养配偶。而据汤的诉状,他们分居之日,正是婚姻达9年11个月之时。很明显,阿汤哥不打算为跟足自己9年的女人养老,或许怕白便宜了她日后嫁的路人甲。

男人对待婚姻的冷静与精明在这里可见一斑。你们曾经相爱过,但这并不代表离婚时他净身出户是天经地义的事。

中产男人白手成家,事业家产全凭自己一手打拼得来,自然会比别人更多珍惜。而且婚姻关系持续数年,早已有很多固定资产成为共有,无法分得一清二楚,此时若谈及离婚,在财产上,无疑是两败俱伤,还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给律师。

情感创伤、划分财产细节、人际关系,这些离婚的隐形成本,是中产男人望而却步的首要原因。再美丽的婚外情,再激情的出轨,都不足以与一次离婚带来的麻烦相比。所以,原则上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秘密而稳定的婚外性关系,一旦危及自己的婚姻则马上叫停。

最怕贴上失败的标签

你认识一位中产男人,已婚,魅力非凡,财貌双全。你认为你们之间从肉体到灵魂的沟通都非常完美和谐,所以你相信他的承诺,选择等待。等什么呢?当然是离婚呀。等他离婚后,你就可以进住他300平方米的复式豪宅成为新的女主人,你很有自信。

半年,一年,三年,时光流逝,你们的关系原地踏步,再也不能前进半点――你只是一个人,而你的对手,是一个家庭,从一开始你就注定要失败。

事业与家庭都稳定富足的男人,渴望改变和征服,但是这些变化应该是在他的控制范围内的。如果偏离了他预期的方向,他会有挫败感,而这是他的人生中所不能允许的。

如果他够老实他会告诉你:这份家产是我与她辛苦积累而成,我不可能放弃这些与你再去开创新生活。

理性,谨慎,安稳,适当的奢侈,这是中产男人的生活态度。一位年轻的第三者只能成为“适当的奢侈”,而远不足以让他放弃现有的婚姻。即使他的婚姻已经有一个枯燥乏味的模式,他也不肯轻易放弃。因为离婚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是失败的同义词,这是一个他绝对不愿意接受的词语。

离婚已经不是什么时髦的事,相反,正是老土的表现。中产男人忙着享受现实,陪老婆去欧洲旅行,帮孩子请小提琴名师,情人或者说是女朋友,只是他生活中太小的一部分,跟芥末一样,用来调味用的,别说是主菜,连盘小菜都取代不了。

如果谁真的是泡妞把自己泡成了她的老公,那么他会被自己的朋友圈子看成一个对女人摆不平的人,跟戴着绿帽子一样被人暗地取笑。

对中产男人说:拒绝你是我的荣幸

无疑,对一个单身女子来说,一位中产男士是上佳选择,有品位,耐心,温柔,慷慨,人生经验与性经验都很丰富,谈吐和衣着一样得体,含蓄而高贵。

只是,请不要相信他对你做出结婚的许诺,这太不现实。你并非是美女海伦,可以令1000艘战舰出海,他也并非特洛伊城,心甘情愿为你倾倒直至毁灭。

第10篇

关键词 电影 《梅兰芳》 欣赏 教学设计

陈凯歌在拍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的15年后,再次回归他所熟悉的伶人题材,拍摄了带有传记性质的电影《梅兰芳》。影片通过梅兰芳与十三燕打擂、与孟小冬聚散、拒为日军演出等片断,展示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情感世界。这是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均取得优秀成绩的电影。

伴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影视文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对当前热播热映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大学生掌握解读影视作品的正确方法,理解影视作品的丰富内涵。这也是作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影视欣赏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电影《梅兰芳》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首先通过对影片《梅兰芳》的点评。使学生准确把握影片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传记影片与历史的关系。并通过与同档期的《非诚勿扰》的比较。了解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区别。

二、课前准备与教学方法设计

课前,让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观摩影片,使学生对此片有充分的了解。

课堂教学应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紧扣电影文本,穿插片段播放,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影片主题以及对京剧等的看法。使学生整体把握影片的文化内涵。

三、关于京尉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中国戏剧艺术大师,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梨园世家,他8岁学戏,11岁登台。因其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并开创了“梅派”戏剧表演艺术。

梅兰芳在艺术方面是宗师,在为人方面也堪称楷模。期间。梅兰芳留居香港、上海,在日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他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

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奇双会》《凤还巢》、《宇宙锋》、《生死恨》、《洛神》、《游园惊梦》等。

(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片段)。

四、影片概况

导演:陈凯歌:制片:赵海城:艺术顾问:梅葆玖(梅兰芳幼子):编剧:严歌苓、陈国富、张家鲁:出品:中影集团北影制片厂、中环国际娱乐、英皇电影:公映日期:2008年12月5日。

12月9日的《新闻联播》中,以“多部国产片齐贺岁,《梅兰芳》叫座又叫好”为标题,点名表扬了陈凯歌的这部新作。目前该片票房已过亿元。

五、导演陈凯歌

著名电影导演,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主要作品有《黄土地》、《孩子王》等。1993年他导演的《霸王别姬》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得了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大奖。

(播放《霸王别姬》片尾部分)

六、剧情点评

1、序幕、纸枷锁与影片主题

开场,梅兰芳在读他大伯的信。大伯在信中告诉他,宫里有一种刑罚,就是让犯错的戏子戴上一面纸做的枷锁,双手捧着一碗水,纸枷锁撕破了,受罚者就会被乱棍打死。

(播放“纸枷锁”片段)

纸枷锁和大伯的信,在电影里反复出现,纸枷锁是一个有着象征意味的意象,它象征了梅兰芳是处在社会的、历史的、艺术的和个人情感的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纸枷锁”之中。纸枷锁象征了梅兰芳一生的桎梏、挣扎与无奈,自由与束缚的主题在影片中被层层铺垫渲染‘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关系是写他被规矩束缚,与孟小冬的关系是写他被婚姻束缚,架在脖子上的军刀表现的是日本侵略者的威逼胁迫。梅兰芳尽管一直在追求自由一自由的演出、自由的创作、自由的生活,但终究因世事、人事、梨园事而不能选择,“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纸枷锁”所构成的世界的逃离与抗争,构成了梅兰芳独特的道德人格与情感品质,对梅兰芳形象的分析、解读都离不开“纸枷锁”这一意象。陈凯歌也说过,“细看梅兰芳的一生,就会发现他的一生是被绑架的一生。”

2、开端部、京剧艺术的传播

梅兰芳没有想到他步入人生的第一个竞争对手竟然就是和梅家有三代情谊、名满北京的老艺人十三燕(原型:谭鑫培等)。梅兰芳在打对台中因唱新戏在青年学生的追捧下大获成功。代表老一辈辉煌历史的十三燕败了,他以一曲人去楼空后孤独的绝唱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他败得惨烈、死得悲壮。梅兰芳僧《黛玉葬花》中的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来诠释十三燕的人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成为他所深深热爱的爷爷的挽歌。

(播放打对台第三日的平行蒙太奇片段)

梅兰芳知道,十三燕在擂台上所争的是尊严:做人的尊严、艺术的尊严。正如十三燕所说:“爷一辈子要的就是个脸儿”。在清末的中国,戏子的地位等同于妓。邱家老太太的一句“我们家认识的梅兰芳不是唱戏的那个”、十三燕死前留给梅兰芳的那句话“希望你好好地将伶人的地位提拔一下”都说明了这一点。

十三的片中燕那句名言“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不仅是说给自己的,也是说给梅兰芳的,这句话对梅兰芳的影响很大。对这句话我们同样也可理解为是导演陈凯歌说给自己的励志之言。十年前的《荆轲刺秦王》遭受了市场最为无情的回绝:三年前,迎接《无极》的则是骂声一片。“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有了这句话。我们才看到了《梅兰芳》。

这一部分是本片的精华部分,它一方面将京剧艺术的历史境遇与京剧名伶的人生悲欢相互剪接,在世道变化中展示梅兰芳高洁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扮演青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扮相俊美、亦柔亦刚,把梅兰芳的忧郁气质表现的恰到好处。他在影片中反串苏三、樊梨花、杜丽娘、柳迎春、林黛玉等角色,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梅派形象,更是令观众赞叹不已。片中出现的梅派经典剧目《玉堂春》《樊江关》、《游园惊梦》、《汾河湾》、《穆桂英》、《四郎探母》、《一缕麻》、《卖马》《黛玉葬花》、《定军山》等片段,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精华部分。其中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女起解》、《黛玉葬花》、《游龙戏凤》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 达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影片中王瑕瑜和张克配唱的老生段子,韵味也很醇正。

梅兰芳之所以被广大观众所关注,不只是因为他有一两段浪漫的爱情,也不是因为他在民族大义面前捍卫了尊严,而主要是因为他是京剧大师、一代名旦。观众普遍欣赏斗戏部分,除了人物命运值得关注外,精彩的舞台演出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舞台上这些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梅兰芳作为一个京剧大师的形象就缺少说服力。导演借着这个宝贵的机会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舞台上的一个个角色托起了作为艺术家的梅兰芳的形象。通过电影形式推广传统戏剧艺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戏剧产生兴趣,带动了戏剧乃至传统文化的回归,这就使影片有效的发挥了电影艺术的传播影响力。

如果影片沿着梅派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的思路走下去,那就能写出一个著名京剧流派的辉煌历史,写出一个京剧大师为了攀登艺术高峰而将人生的某些情感深藏心底的痛苦和悲凉。写出一个为艺术、更为人生的悲壮人格。假如影片在发展部浓墨重彩的去表述梅兰芳是为了艺术而离开孟小冬的,那就跟这部分统一为了一个主题。但导演并没有这样做。影片在塑造一代京剧大师形象的同时,在后半部分把梅兰芳对京剧、昆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包括梅兰芳本身的艺术造诣成就等表现甚少,梅兰芳骄傲于世的东西在影片的后半部也没有完全的呈现出来。在影片的后半部。梅兰芳大多是作为一个名人的形象出现的,而作为艺术大师的形象则缺乏表现。导演有意弱化了京剧表演,他更为关注的应该是一个取得如此艺术成就的人的人生心路历程,这和田壮壮拍的《吴清源》有些相似。但是,没有京剧就没有梅兰芳。对梅兰芳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京剧艺术紧密相连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发展部及传记电影与历史真实等

孟梅之恋在片中则被处理为一段惺惺相惜的神交,雨中巧遇,伞中同行,继而合唱《游龙戏凤》,二人互相引为知己,他们的愿望只是一起去看场电影。最终也未能实现。由于福芝芳与邱如白的反对。孟小冬说了一句“孟小冬再也不见梅兰芳”,一走了之。当梅兰芳孤独走在美国街头时候。旁边响起的是孟小冬留给他的一句话:“畹华,别怕!”

(播放孟梅二人表演《游园惊梦》片段)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如梅兰芳坚持艺术革新,国际巡演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等。

但我们应当看到,影片只是带有传记性质的故事片,并不是梅兰芳的编年体“传记”。它只是以亲情、爱情和家国之情三段故事构成全剧的情感内核,用诗体史剧的叙事技巧来呈现梅兰芳人生与人格中所蕴含的普遍价值。

为塑造梅兰芳的艺术形象,影片对史实进行了大胆的虚构,其中很多人物,是糅杂了当年一些真实人物综合而成的。比如十三燕的形象,“十三燕”这个名字,应该是从闻名遐迩的“老十三旦”艺名中化出来的,看影片中的叙述,原型应该是谭鑫培等人。

影片中的很多情节,不论是与十三燕同台斗戏、孟梅之恋、还是日本军官因不愿继续逼迫梅兰芳而饮弹自尽,都是戏剧化的演绎。孟梅之恋,大致情况应当是二人1925年相识。1927年成婚,1933年因福芝芳的反对而分手。再如日本侵略者拘禁并羞辱梅兰芳一段,在历史中,抗战时期的梅兰芳先是从上海去香港避祸,回上海后即蓄须拒演,以卖画维持生计。并未被日本人拘禁。

为了表现梅兰芳戏的受欢迎程度,影片甚至让、、和张季直这些新旧人物同场观戏。陈凯歌对此也并不忌讳,“本片只是对于梅大师的一种戏说和自我解读,和真实梅兰芳尚有区别。”

在观看传记类电影时,很多观众会把历史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当作信史来看。其实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并不以传播历史知识为首要功能。对于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处理上,一般认为艺术作品应当是在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加上合乎情理的虚构,使人物事件发展达到了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即可。艺术家是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受去认识和阐释历史、塑造艺术形象并达到作品的讽喻、教化的社会功能的。郭沫若先生也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实事求是”。史剧创作则可以“失事求似”。

4、及结尾部、艺术电影与商业片

由于日本入侵,梅兰芳决定不再登台演出。他蓄须拒演。面对日本人的屠刀,他淡淡的说了句“在台下。我可是个男人!”抗战胜利了,梅兰芳又回到了舞台上。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说是有些勉强。日本侵略者拔刀威逼,梅兰芳不为所动,大义凛然,这样的表现手法反而公式化了。影片以胜利后的万众欢呼做结,也缺乏《霸王别姬》结尾的震撼,倒更像一部商业片的结尾了。

(播放记者招待会片段)

影片下半部对京剧的颂扬,包括梅兰芳在纽约的成功、全数洋人观众起立鼓掌,以及日本侵略者田中隆一对京剧和梅兰芳的迷恋与崇拜,都是把京剧的伟大借助于美日强势文明对京剧的认同来反证其价值,由于缺乏铺垫,影片中的处理并不令人信服,尤其是对于那些80后、对传统戏剧艺术缺乏了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

(播放梅兰芳访美片段)

由于影片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艺术片、商业片和主旋律片三种元素。在主题上兼顾了人性、文化传播与民族大义,在形象塑造上坚守忧郁的气质、高雅的品味、凛然的英雄气概等,其结果是影片各部分自成一体,缺乏连贯,结构的分散又;中淡了“人生无奈”这一主题的表达。影片结尾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不大。这和商业片倒有些相似。

结合同一档期上映的商业大片《非诚勿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文艺片与商业片的不同。

电影分类按其美学流派可分为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电影,按其表达方式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实验电影等。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并非电影分类的一种标准,对此一般是从创作目的来划分的。

商业电影主要以追求最大票房价值为目的,在影片中一般包含有多种商业元素如大场面、大明星、高科技大制作、大规模的宣传等来吸引观众。类型片多属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也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艺术电影以追求电影艺术的创新和表现力为主。制作者主要考虑的是实现自己对电影的思考和探索。它倾向于强调具有个人化视点特征的视觉风格,如法国的左岸派电影等。

因电影具有商业性,艺术电影也有追求其商业价值的目的,所以具体到某一部电影,很难将其完全归入其中的一类,我们只能说某部电影的某种成分大一些而已。

简单讲商业电影是为了赚钱,更重视电影的娱乐性:艺术电影则更重视制作者的个人观点及其表达方式。

例如贺岁片《非诚勿扰》,投资4300万,宣传费1700万,共投入6000万,冯小刚+葛优的贺岁片本身就是一个卖座的招牌,加上舒淇、范伟、方中信、冯远征等明星的号召力,到09 年初就取得了超过3亿元的票房收入。(《梅兰芳》投资估计超过3亿,收回成本较难。)

影片剧情借鉴陈国富的《征婚启事》加上屡试不爽的冯氏喜剧风格――“顽主”式的男主人公,美丽又“实心眼”的女主人公,有爱情。有调侃,笑料丰富,加上大团圆的喜庆结尾。温情而幽默的给处于金融风暴阴影中的观众“打了一针麻药”(冯小刚语)。

艺术片《征婚启事》的创作动机是找一个借口来看“某些人的嘴脸”,并从中折射出台湾中下层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一一悲哀成为影片中的一个象征,影片有着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播放杜家珍与小学国文教师见面的场景)

《非诚勿扰》的初衷则是希望在09年贺岁的时候带给观众一个励志、深情的喜剧故事,冯小刚说:“今年发生了很多的事。雪灾、地震、金融危机。大家觉得08年是有点不太顺利。所以要拍一个喜剧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电影还是为大众服务的。”

(播放影片结尾部分秦奋与风险投资人再见面的场景)

七、课后作业

第11篇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 广告 广告翻译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由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Ch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她看来,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都是在与过去写成的文本、当代正在创作的文本、甚至未来将要写就的文本相互联系着的。也就是说,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秦文华,2006:2)。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Gerald, 1987: 46)因此,“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单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永无止境的。

尽管“互文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思路。本文拟在探讨互文性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重点阐明广告翻译中所涉及的互文现象。

二、广告文本中的互文性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本”是指由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符号所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广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即广告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其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多重性、边缘性,因此更具有互文研究的价值。广告中互文手段的运用可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消费者进行思考,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吸引受众注意,传递广告信息,实施有效传播广告的目的。广告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引用(citations),即直接借用前文本,也就是说将一段已有的文字放入当前的文本中;典故与原型(allusion),即在广告文本中使用出自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和经典作品等等中的原型;戏拟或仿拟(parody),模仿的一种手段,只是在某些部分或结果中对原文进行解构或转换,或以变异的形式反映原文,或者挪用原文,或者用原文但不用原义,甚至扭曲原义(马中红,2006:74)。也就是说有意模仿已有的语言形式以构成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下面笔者将举例分别说明广告中常用的这三种互文关系。

1.引用。有一则广告中一位两鬓苍白的老奶奶拿着一瓶药说:“《渴望》播出这么多年了,观众朋友还惦记着,知道王沪生经常气得我头疼,所以寄来了头疼药。”这则广告明显地指涉20世纪80年代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渴望》。看过该剧的观众马上会心领神会此广告的背景,引发许多温馨的回忆和共鸣。另一则是关于海王金樽酒的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场景、人物等要素,由国内观众喜爱的琼瑶版电视剧《还珠格格》主要人物之一“皇阿玛”的扮演者张铁林作代言。广大观众由此会产生熟悉之感,这样的组合又产生了新的具有趣味的创意,巧妙地传达了广告的诉求点。

2.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星河音响成佳友”。这是关于星河音响的广告语。其中“高山流水”有个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根据《列子》所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人们就把“高山流水”作为“知音”的代名词。这则广告语中“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寻找知音的意思(魏星,1999:111)。知道此典故的消费者不由会想到星河音响就是俞伯牙,正在等待知音的出现,而自己就可能是善解琴音的钟子期。这样的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显现出别有的文化底蕴。

3.仿拟。牛郎织女于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在民间广为流传。绿箭口香糖的电视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的仿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呈现的是七夕之夜明月当空,星河璀璨,喜鹊搭桥,浮云漂动,流彩奕奕。美丽的织女如约而,牛郎欣喜万分,迎上前去欲亲芳泽。但是织女闻到了牛郎的口气,掩嘴离去。正当牛郎不知所措时一只善解人意的喜鹊衔来了绿箭口香糖,从而使牛郎织女共享美好时光,聊慰相思之苦。这则具有动漫色彩的广告增强了民间传说与口香糖之间的互文关系,仿拟修辞的运用在保持原由浪漫的氛围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从上述广告实例中可看出在广告中巧妙地应用互文手法可激发人们记忆储蓄中对已有的文化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使人们购买该商品,同时也使广告的创作更具发展空间。

三、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分析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由于广告侧重的是效果,广告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功能对等基础上的等效原则。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从事二度书写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合适的广告译文。译者的互文性知识储备和互文性调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妨从下面诸例中说明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性。

1.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该广告词的英文译文是“Give me Green World, or give me Yesterday”。这句英文译文很容易使人想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元1775年)著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的演讲名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在此广告翻译者互文运用了此名句。在原语广告词中“今日”与“昨夜”不仅是字面上的差异,也表现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皮肤渐渐老去,不复年轻时的风采。而“风采”与“绿世界”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意思是昨夜用了“绿世界”化妆品后今日就“风采”照人。这会使受众联想到用了该化妆品会青春常驻,容颜不老。译者在翻译该广告时采用了互文套用名句的戏拟手法,独具匠心地将名句中的“liberty”和“death”换成了“Green World”和“yesterday”,象征美好的“自由”与“Green World”相对应,恐怖的“death”与需要抛开的“yesterday”相对应,不禁使人想到:即使青春的流逝像死亡一样灰暗和可怕,“绿世界”化妆品也会让你抛却昨天,还你青春的风采。这样的互文手法将原文的“风采”、“绿世界”和“昨天”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且颇具人生哲理,向英语消费者提供了该产品的信息,使人产生购买的冲动,达到了广告的效果。

2.The 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互文性原理拼贴、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摇着扑扇,手触胡须,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映入广大受众心中,仿佛该汽车生产商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消费者考虑周全了。通过此修辞手段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地完美性,激发受众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3.红玫相机新奉献。这是一则关于红玫牌相机的广告,广告翻译者将其译为“My love is like a Red Rose”。显然译者互文运用了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名诗“A Red, Red Rose”中的第一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诗人用红红的玫瑰比喻自己的爱人,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浓浓爱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或许该产品命名者与彭斯一样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娇艳的红玫花的熏陶,或许命名者受到彭斯诗句的感染,抑或是广告翻译者受彭斯诗句的互文联想与触动,这些便不得而知,更说不清谁互文来自于谁,因为文本之间本是互动的,都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但毋庸质疑的是英文消费者在读到该广告译文时心中便会涌现出美感的感觉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款相机拍摄出生活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定格的冲动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该相机,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和功能。

当然,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联想。这正是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如果翻译不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比如我国生产的“孔雀”牌彩电原译文为“Peacock Color Tv”,因为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鲜艳的色彩。用“孔雀”作电视机的商标自然暗指电视机色彩逼真、质量上乘。可是英语民族通常视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常给人带来厄运,且“孔雀开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的表现,如“as proud as a peacock”(非常骄傲),“play the peacock”(炫耀自己)。因此英语中用“peacock”会引起消费者不好的互文联想,影响该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上面所举的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的例子都是巧妙地借他人之名言佳作、传说典故或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触发自身思想火花与创作灵感的动因,创作或翻译出精妙的文本,最终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效果。广告翻译的构思要注重向译入语国家的消费者传达某种消费咨讯、产品特点以及心理联想、购买需要。广告创作人和广告翻译者为了使自己的广告更具吸引力以及让消费者在耳熟能详的同时又能耳目一新,他们往往煞费苦心地将古典的、时尚的、现代的、流行的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或援引、或改写、或借用、或戏拟;文学形象、历史故事、传说典故、名篇佳句等都可以成为其互文素材,引发受众的联想,最终推销产品,获得效益。互文性理论在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意义世界,是一块值得研究和开拓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Prince, Gerald.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Z].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

[2]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 中国广告,2006, (8)

第12篇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 剧本设置 哲理 人物形象

一、动画概述

动画可以说成是电影艺术的分支,是电影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动画与动画片不同,从运动的角度上看,加拿大动画师诺曼・麦克拉伦认为“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英国人约翰・汉斯指出“运动是动画片的本质”。动画因超越民族语言界限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动画片的题材十分广泛,很多题材取自著名的童话故事,也有许多完全来自编剧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也可以说,动画片是抒发编创人员思想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迪斯尼动画及其特点概述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迪斯尼逐渐建立了自己在动画工业中的名声和地位。三十年代,《汽船威利》这部短片让迪斯尼的米老鼠(Mickey Mouse)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动画角色,也成就了迪斯尼的动画帝国。一直到50年代初期,迪斯尼制作了大量高质量的动画短片和长片,包括第一部美国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在动画制作水准上达到新的高峰,也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以后,世界卡通几乎进入了迪斯尼时代,他们精良的动画作品甚至成为卡通的代名词。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仅是儿童娱乐的调剂品,更是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观众的精神食粮。它可以跨越年龄,跨越国界和种族,成为人类心中某种神圣原则的艺术展示,不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还浸润着思想的光芒。一般来说,夸张和拟人是动画片中最基础的艺术技巧。正是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拟人,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从虚幻的动画世界过渡到人间的世俗生活中来,并因此受到启迪和教育。而迪斯尼的一系列经典动画片正是对人间环境的仿真,动画中的故事也是人生中挫折和失败的放大。更可贵的是,它做到了将人们对于梦想,爱与宽容等抽象的人生理念进行了直接而感性的艺术表达。

近两年中的迪斯尼票房大片们虽然商业化色彩日益严重,但仍可以看出动画的主旨所在以及制作人们的良苦用心《汽车总动员》(Cars)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下面就以这部影片来分析一下迪斯尼动画的特点。

三《汽车总动员》(Cars)

1、影片背景及简介

这是迪斯尼的一部有关一台赛车的感人动画片。在这个纯粹是赛车的世界当中,每一辆汽车都以拟人的形态出现,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名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背景,其中一个年轻、骄傲的赛车在66号公路旁一座破落的小镇上学会“重新做车”,同时这个小镇也因为这辆赛车而“重新亮化”。接下来就从美国汽车文化入手来分析一下影片的背景。

1.1美国汽车文化

迪斯尼为什么选择汽车做人物形象?汽车是美国人的第二生命,离开了汽车,美国人恐怕会寸步难行。在这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度里,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许多人实际上吃住都在车上。在美国还出现了许多汽车银行、汽车餐馆,新人们甚至可以在汽车里举行婚礼……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汽车文化如此深入美国人的心,他们把汽车当作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几乎寸步不离――常常开车不到一公里而只为去买杯咖啡。甚至穷人也开车上路,尽管车型可能都很破旧,但依然在行走。城市也是为汽车而不是为步行者设计的。有很多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但没有人行道。在美国,没有汽车就像没有工作一样,美国人的生活不是自动化而是汽车化。所以有人说,没有汽车的出现,就不会有现代的美国。没有汽车之前,西部牛仔骑着骏马奔驰在中西部草原的英雄气概征服了世界:有了汽车之后,一个人和一辆车,成就了“轮子上的国家”,进而傲视全球。

1.2故事背景

美国人有浓浓的汽车情结,从汽车引出的各种话题也处处体现在他们的电影中。从《疯狂出租车》到《撞车》再到《变形金刚》,甚至是动作大片中最爱的飙车戏,他们的电影离不开汽车这个重要的道具。直到有一天,这个道具顺理成章地轮到了做主角,甚至整部影片中的“人物”都是以他们做原型,连酒吧里的饮料也变成了可口的汽油……《汽车总动员》正是这种美国汽车文化的集大成者,影片中的汽车被赋予了尽可能丰富的人性,充分而完美地表达了美国人对汽车的深厚感情。这或许也正是导演的用意:试图激起人们对美国汽车文化的关注,回顾被人们所遗忘的沧桑的公路文化。

摆脱了早期的童话故事路线,迪斯尼公司在最近几年的作品中,都大打人生哲理牌。《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是,最新的《蜜蜂总动员》也是。继八十年代有一部车子动画片主角“奔奔”之后,迪斯尼06年第一次推出以车子为主角的动画片,第一次用赛车当主角噱头,而温馨感人的故事则一直是迪斯尼的拿手好戏――当然这次不再是二维动画,而且是一个纯粹的车的世界。

1.3影片简介

“闪电”McQueen因出生时就是一部性能优良的高级赛车,当毫无悬念地连续两次在活塞杯大奖赛中胜出、成为最年轻的冠军跑车时,他踌躇满志,勇往直前,生活里只有不停的比赛和竞争,太过一帆风顺的生活却让他产生了无所适从的茫然感。一次偶然的迷路,让McQueen因离开了主赛道,来到一个位于“Route 66”高速公路边上的小镇。作为赛车场上的明日之星,McQueen本来不屑与这些上不了台面的生锈铁皮打交道的,然而在被困在镇上的几日里,他却渐渐被这些反传统的汽车居民们所吸引,通过与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第一次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奖杯、名誉和赞助商更加重要的事情,生活就像旅程一样,应该注重的是其中的过程,而非一个一个目的地。McQueen开始懂得生活不仅是一个比赛的终点,人生中还有比冠军和名利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感情。

2、从Cars看迪斯尼动画

2.1动画人物

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能否有观众缘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可爱的形象和有趣的角色设置。迪斯尼动画人物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迪斯尼电影一直位于波浪之巅的原因之一。迪斯尼坚信卓别林的名言“没有个性就没有喜剧”,从迪斯尼的每一个作品当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他们的动画角色都具有让人难忘的性格。

这部片子描绘了一个完全由汽车组成、没有人类的美国,但从头到尾决不会有地方会让你觉得有丝毫缺乏“人味儿”。牛高马大的运输车,长相像极了开这种车的那些到处文身、说话瓮声瓮气的美国司机:那两辆“除锈灵”赞助商汽车,从语气到神态活脱脱是典型的美国乡镇企业家:古董车是哆嗦得可爱的美国老太太,甚至连苍蝇都是长着翅膀的 小汽车……可以说,Cars在角色造型设置上的成功,也体现了迪斯尼动画制作水平一贯的精良水准。

2.1.1角色分析

主角McQueen就拥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自信又有些自负,不服输,骨子里有着不坏的心眼。他勤奋(肯卖力帮小镇铺路,刻苦练习车技),生性浪漫(初遏莎丽时试图与她调情以及后来二者的“林间漫步”),不忘关怀弱者(最后的决赛帮助遭路霸暗算受重伤的冠军通过终点)。

女配角莎丽是一辆保时捷,她美丽而独立,优雅而多情,又有自己的思想。另外片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莎丽邀请麦昆到她的旅店去住,她本想与麦昆共度良宵,可麦昆并不明白莎丽的苦心,这时的莎丽向前轻挪了一步。就是这轻轻的一步,道出了许多语言不能传达的神韵,也显示制作人们对角色特点考虑之周密。

韩大夫也是影片中一个出色的角色――1951年产“哈德森大黄蜂”(HudsonHornet),整体老派却仍然依旧道劲的车身,加上纽曼完美的配音,让观众很容易被这个严肃而高贵的角色特点所吸引。很多美国电影中都有类似的一个幕后人物,一个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来点拨主角悟透真理,完成使命,迪斯尼的动画片也借鉴了这个经典的角色设置。另外,作为一部卡通片和~部商业电影,也少不了“丑角”的串场:神经质的消防车,“板牙”拖车和客串登场的“呆瓜”拖拉机,美国人的幽默在他们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麦昆身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在戏份不多的配角中,刻画得最有趣的要数“轮胎店二人组”:认真的老板Luiqi和可爱的店小二Guido。作为法拉利的SUPERFANS,他们那一口欧洲舶来音给小镇和影片增添了无数兴致;同时,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超高”造诣,帮了主角人物很大的忙。遗憾的是,其他的配角个性还不够鲜明,很多形象精心设计的角色到最后却没有了踪影。如果其他配角也能像这两位“外国客”一样,在影片中有比较完整而贯穿的交代(而不只是有一两个逗笑的机会机遇而已),他们的形象肯定会丰满不少,影片的趣味性也会增加。

2.1.2人物性格发展

《汽车总动员》是部简单的电影,平淡的剧情和角色的人性化让观众倍感亲切,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人们意想之中,但仍耐人寻味,成为影片的看点。赛车明星麦昆流落到一个乡间小镇,却在这里受到各种各样的感染,不仅学到了如何赢得比赛,更明白了“生命是段旅程,享受这个过程”的道理。一条主线就是赛车麦昆的思想转变,从一个只追求“速度”的赛车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觉悟升华。

麦昆一开始有些太年轻气盛,本来他可以在第一场比赛中轻松胜出,可是他过于轻敌,或者说是求胜心切,而造成自己车胎的爆裂。这种急躁的性格在他初到66号公路时也仍然存在。尽管赛场上的他风光无限,但当经纪人问他赠送的入场券将派给哪些好朋友时,他却发现自己是孤独的一个,他的心中只有比赛。

在小镇的短暂时光,麦昆有幸认识了迷小的萨丽、德高望重的韩大夫,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当他的监禁期满,站在路口面对莎丽和通向比赛的路时的犹豫并最终决定留下,正暗示他性格的转变。与小镇的朋友们朝夕相处数日后,麦昆逐渐意识到生活并不只有为了什么比赛的冠军,还有像亲情和爱情这样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以至于最终连目标都改变了,放弃活塞杯的冠军,帮助国王完成比赛,放弃奖金优待继续和那群让自己成名的破车伙伴们同甘共苦,这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2.1.3美国人性格的渊源

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依据的是典型的美国人性格。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远涉重洋的欧洲人历经千险来到了北美这块荒芜之地,并一心在这界里创建一个不仅在政府体制和社会结构上与欧洲国家不同,而且还要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与欧洲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的新社会,从而导致了这个民族独特思想风格的形成。他们继承了欧洲人的古板、勤奋和浪漫,同时也不乏大胆创新和追求自由的热情。就是这些因素赋予了电影主角们鲜明的个性,也给影片烙上了浓浓的美国风情。

热情好客、真诚待人,这也是Cars中小镇上居民的特点。联系美国人的交友方式来看,在这样一个地域流动(geog raphicalmobility)和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都很频繁的国家里,由于人们时常搬迁,他们在交友时所建立的友谊可能一时密切而牢靠,但一旦彼此迁移他处时,他们的友谊可能不久即告消失。但美国人不会因这种友谊的处理方式而感到“薄情”,“劳燕分飞”的朋友一旦有机会再见面,不管间隔多久也会很快和好如初,重温友情。不管怎样,由于生活过早独立,离开亲情的庇佑的同时美国人也很看重周围的朋友,朝夕相处时他们彼此间的影响也很大。美国人的电影也善于把感情作为主题,看过电影让人感慨生活的意义不只局限在功成名就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在于身边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另外,影片中麦昆因超速而被法官韩大夫监禁,这也反映出美国人是极其崇尚法治的特性。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下功夫研究法律,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律师像美国那样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美国人可以无所顾忌地批评总统和国会,但对最高法院却以敬畏的精神相待。这也许是美国人在随便与约束上保持平衡、弛张相宜的最好例证。

2.2主题

《汽车总动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关于怀旧的故事。在莎丽向麦昆讲述温泉小镇的流年沧桑时,伤感的老歌恰如其分地引入,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忧伤扑面而来,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理解这些,不过他们在影片中得到的快乐已经足够多了。

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好莱坞故事,但它又有些新的立意,避免了主角要拯救世界的老套的“美国英雄”故事情节,宣扬“这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世界”的思想。在现在不少人象征性地高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下,《汽车总动员》以最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速度”并不是通向成功唯一的选择。

机械化的生活使得世间的温情不在,剩下的只有那对未来的追逐;当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正失去一些原来完美的东西。当节奏日益加快的生活使人们忘记了曾经的那份享受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人坚守着这宝贵的曾经,他们在等待我们回忆,等待我们转过头来看一看那些被我们遗忘的。

还有,影片中那曾经的伟大的三连冠得主的遭遇却又是在向我们影射如今社会的现实,众人对金钱和名利的不懈追求使得我们抛弃了一些美好的东西,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使得一切都向钱看齐,一些曾经伟大的英雄也只能默默隐去而渐渐被忘却,我们是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当影片最后韩大夫再次出现在赛场并引起了轰天欢呼时,老赛车也应该欣慰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