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时间:2022-08-08 22:16: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系统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第1篇

开发和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代替人工、信息共享、学科化服务、数据分析的快捷、准确、高效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其工作流程是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对科研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信息的审计和更高层次的利用。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远程性、规范性、动态性、集约性等特点,能很好地收集、整合与传递科研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科研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好地解决传统科研管理带来的程序繁琐且重复的弊端。系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和参与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日常科研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2系统设计

2.1基本原则与目标

研究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科研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在系统整体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规范性、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方法。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覆盖研究所主要科研业务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为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化人工管理流程,通过信息的一次录入,实现信息多方共享、综合分析加工和信息的批量导出导入,满足不同管理层次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2.2功能设计

系统除了能够实现数据录入、权限浏览、报表打印、留言板等功能外,还需要实现节点推送功能、关联查询功能、统计/汇总功能和批量导入导出功能。节点推送功能:系统将业务流程串接起来,将节点任务推送给相关人员,并及时反馈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关联查询功能:系统支持全信息的查询和关联功能,当用户需要了解一个项目时,系统能把项目相关信息一并展现给用户。统计/汇总功能:系统通过数据库层汇总分析原始数据,自动形成报表和数据,无需人工参与加工。批量导入导出功能:系统能够实现标准格式文件的批量导入,如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等,也可根据需求将数据批量导出。

2.3结构设计

根据科研管理的业务范围和管理要素,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信息模块:该模块由科技处基于门户网信息动态、最新通知和学术活动公告。项目管理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课题立项、开题、结题和成果申报管理。由用户通过权限账号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研究过程性文件和成果,科技处通过管理员权限进行浏览审核并反馈。成果管理模块:用户登录后,通过该模块对个人成果进行填报和管理,包括论文、著作、获奖等方面的信息。研究生管理模块:该模块属于用户信息管理和课题管理一体化的部分,主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选课明细和课题管理相关内容。研究生通过登录该模块,填报入学基本信息,选课明细,提交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文件。科研条件管理模块:该模块对研究所科技资产进行统计管理。用户管理模块:该系统设置3种用户类型,分别为科技处系统管理员、各科室领导管理员、科研人员,并根据用户角色和单位不同分配不同的权限。另外,系统还通过网站提供日常所需的科研相关文件下载功能。

3系统技术实现

系统采用基于J2EE技术框架的B/S构架,以Eclipse+JBossTools为开发平台,以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数据库平台,应用Tomcat6.0轻量级服务器,采用JSF、JavaBean、JPA等多种开发技术,在WindowsServer2003或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环境运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和完善时需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一是系统的安全性。为确保研究所科研信息的安全,系统通过权限管理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使用户使用的系统功能和查看信息的范围得到控制。除系统管理员外,所有用户只可修改自己所添加的数据。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操作日志记录功能,用户在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有所可查,进而保证了用户的操作都是可审计、可追溯的。二是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功能模块的编程、调试独立进行。三是与现有系统的集成。结合研究所科研人员内部局域网账号,系统开发局域网内部系统的统一认证功能,方便用户注册。

4结语

第2篇

数据存储:负责存储社交媒体数据以及应急信息实时分类模型。采用MongoDB存储微博数据。MongoDB是基于文档存储的数据库,适合用于组织、管理微博数据。另外,微博数据具有位置信息,MongoDB支持空间索引,有利于进行后续的空间查询。数据挖掘:是系统的核心模块。结合GIS原理,运用“图片+描述”形式再现突发事件的发生情景;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话题模型、监督分类方法从实时的短文本提取和分类应急信息,标注在地图上;从社交媒体数据量和空间属性出发,统计、分析、探寻突发事件趋势,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结果可视化:是系统的特色单元。该模块将数据挖掘产生的图片集、信息分类表、趋势线以图、表的形式,同时结合了WebGIS的相关方法,输出到Web浏览器端。

2关键技术

本文研究了基于社交媒体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多个关键技术:情景再现、应急信息提取、趋势分析等。情景再现:可整合社交媒体数据的直接信息,结合时间、空间对突发事件的图片文字等信息进行查询,展示事件发生情景;应急信息提取:利用实时应急信息分类方法,提取、分类出突发事件的状况、救援等应急信息,标注在地图上;趋势分析:通过分析微博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揭示突发事件趋势和公众关注点。

2.1情景再现

在突发事件中,目击者的照片(尤其是手机拍摄的照片)使得公众报道在灾害应对中越发重要[5]。因为图片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图片能够描述灾害的发生情景,客观反映灾害造成的破坏场面,为应急决策提供直接的证据。情景再现,是采用“图片+描述”方式,通过图片、文字描述突发事件在空间上的最新发展状况。社交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加上人们对突发事件的最新动态较为敏感。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的图片适合表现突发事件的发展状况。另外,突发事件可以抽象为地理空间上的地理现象,社交媒体数据具有位置信息,可利用地图的可见范围来约束突发事件情景的范围。由此可见,情景再现实质上是多维信息查询,包括时间、空间、图片信息三个维度。多维度查询也很好地缓解了在浏览器端绘制时的效率问题和压力问题,特别是空间的限制,大大地提升地图交互能力。系统采用AJAX技术实现按需加载图片,加快浏览器的响应速度。

2.2应急信息提取与定位

微博的大部分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从文本自身特点来看,文本短小且信息杂乱,包括事件状况、求援、救援、评论、商家广告等多种多样信息。从信息流来看,微博文本是实时获取的,具有实时变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海量、实时的社交媒体数据中提取应急信息的方法,学习过程:系统初始化时,当文本积累一定量后,训练初步模型。取出数据库的所有文本,把每条微博文本看成一个文档,即得到文档集。文本预处理包括去掉重复微博,采用中文分词器Ansj分词、去掉停用词,获得分词后的文档集,作为话题模型LatentDirichletAllocation(LDA)的一个输入。设定好主题个数后,采用随机模拟的GibbsSampling算法,得到各个文档的主题和各个主题的单词分布(即词库)。如此,文档集的大部分文档被标记了。将单词为特征、主题为类别的文档集输入到监督算法SupportVectorMachine(SVM)做训练,调优并得到初步应急信息分类模型。预测过程:模型训练好后,新的微博文本经上文相同的文本预处理,得文本的所有特征(单词),输入到训练好的应急信息分类模型,输出所属主题;同时结合LDA生成的主题词库,判断文本的主题类型,并标注在地图上。更新过程:主要针对模型和主题词库的更新。考虑到信息采集速率,与上个模型相隔2个小时后,取出所有文本,重复学习过程重新得到模型和词库,以适应微博话题随时间的变化,提取新的应急信息。

2.3趋势分析

人们除了关注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应急信息,还想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系统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来表现突发事件的趋势。研究表明[6]:社交媒体数据可以被用来甄别事件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甚至做出预测。为揭示突发事件时间发展趋势,我们统计每小时的微博总数、用户参与数、转发数,通过观察趋势线的最高点和拐点来发现趋势。另外,词云图利用中文分词技术处理一定时间内的微博内容并统计高频词汇,找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微博数据携带位置信息,反映了突发事件的空间分布。系统使用了聚类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来发现事件空间分布规律。聚类分析通过对微博点在空间距离上做聚类,以便寻找事件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分配应急资源;核密度估计很好地反映了事件在空间上的热点区域,有利于发现问题区域所在。

3系统的主要功能

3.1查看、浏览图片功能

1)采用“图片+描述”形式,通过缩略图、大图与地图联动来展示突发事件的情景。当点击图片时,地图中心会移动到图片对应的坐标点,并弹出信息框,包括者、微博内容、时间和经纬度等;当点击地图上的点时,该点对应的图片出现在图片框中央。2)添加按时间、热度排序的功能,便于查看最新、最热的图片。图3展示了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中某条微博的图片、文字、地点等情景。

3.2定位应急信息功能

1)利用实时应急信息分类方法,提取并分类好微博文本的应急信息。采用表格形式展现应急信息,每个表格与一个主题关联,主题以标签的形式表现在网页中。当点击相应标签,表格内容随之发生改变。2)每条文本与地图联动。当点击表格中文本时,地图中心会移动到文本对应的坐标点,方便定位应急信息,展开救援。图4展示的是“7.21北京特大暴雨”微博经过应急信息提取后得到“救援信息、天气预报、损失与影响”等主题,及“救援信息”主题下的救援信息。

3.3时空趋势分析功能

1)利用Echart图表,统计每小时的微博总数、用户参与数、转发数,以及趋势线(微博总数减去转发数),使用放大窗口查看曲线的局部细节,如图5所示。在A点和B点前一个小时,北京市气象台分别了暴雨橙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2)当点击曲线上的拐点时,利用AJAX技术,在地图上动态加载每个小时的点数据。通过切换不同图层(热点图和聚类图),可查看暴雨微博的空间分布情况。图6左上部分为“7.21北京特大暴雨”微博的热点图,暴雨微博在地铁1号线和首都机场附近出现聚集现象,反映了暴雨事件空间热点分布。

3.4发现热点话题功能

另外,系统采用词云图和柱状图来展现最新微博的高频词汇,反映最近时间内突发事件的话题变化。图6右、下部分展示了截至7月22日10时“7.21北京特大暴雨”的词云图和高频词汇柱状图,直观地展现人们的讨论热点话题,如“大暴雨、回家、平安、积水”等。除了多种的表现形式,数据可视化还要考虑多图层绘制效率问题、大数据量的渲染压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图层控制、矢量绘制点、使用JSON包装处理结果等方法。

4结束语

第3篇

辽宁省水利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巡查管理、隐患自查自报、安全事故管理、水利安全月报系统、统计管理等功能模块。

1.1数据采集

安全信息涵盖了水利工程的基本信息、危险特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危险设备、许可证照、安全风险较大作业、职业病危害情况、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获奖情况、行政处罚情况、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信息等。在采集手段上可采用2种手段:

1)基于互联网的网页填报;

2)基于移动3G信号的移动终端采集系统。

1.2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贯穿工程开工到验收的全过程,主要分为工程概况、参建单位、建设程序、工程进度、工程重量、施工安全、工程验收、质量安全监督、公众留言等9个环节。

1.3巡查管理

通过安全巡查管理平台,推送基层巡查员巡查任务;基层巡查员通过手持GPRS指纹巡查终端,接收巡查信息。巡查终端将通过指纹识别身份信息和巡查轨迹上传到巡查管理平台,管理者可根据基层巡查员的任务轨迹,保质保量地开展水利安全监督工作。同时借助巡查终端,可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和实时照片上传到管理平台,辅助管理者远程指挥和科学决策。

1.4安全事故管理

将水利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流程化、常态化和科学化,通过数据伤亡人数和影响程度,自动判断事故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数据处理方案,并按照预定流程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同时对整个数据处理进行登记备案,确保数据处理及时、合理、规范。3数据库设计水利安全监督管理系统数据库由属性、空间和多媒体等数据库组成。其中在存储设计上实现属性、空间和影音图等信息的分开独立存储和管理,以松耦合的方式关联,最大化方便属性、多媒体数据的扩展及与空间库关系的维护。数据库内容上充分利用辽宁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包括属性和空间数据,并以各类工程管理单位的注册机构码为唯一识别标识码。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补充获取在建或已建工程的安全生产信息及相关音像文件。

2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2.1网络安全

依托辽宁省防汛骨干网和防火墙技术,将系统的所有服务器都布设在水利厅信息中心机房,并用防火墙隔离。只允许安全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等)通过,其他如FTP,Telnet协议限制执行。同时用ISAPI将对系统具有访问选线的用户的IP地址限制在某一范围内。

2.2Web服务器安全

采用Web服务器IISS10,对允许访问的用户、组、IP地址或域主机名进行授权,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同时与WindowsServer结合,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2.3数据库安全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强大安全功能,如数据库账号、数据库视图、账号操作权限等对访问机型控制。具体如下:1)使用身份认证,使SQLServer的登录安全与操作系统安全性高度集成,保证系统用户的登录安全;2)创建预定义的数据视图,使用户只能访问需要观察的视图;3)利用存储过程。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存储过程只存取安全表的实体,用户程序访问的只是存储过程,而不是数据表,从而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

2.4通信安全

系统用2种不同的加密手段实现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性的设计:

1)采用安全协议加密客户端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信息;

2)通过专门的加密算法实现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重要数据的加密传输。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毕业生;论文选题;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45-01

毕业论文选题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论文选题的管理,模式多种多样,效率低、容易出错,实时性和互动性不强等,在发挥学生特长、更有效地通过毕业设计强化学生知识体系的目标不吻合,也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应用现代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已非常普及,本课题是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毕业设计选题环节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一、J2EE技术

J2EE是一种利用Java 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J2EE是sun公司开发的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通的标准及规格,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解决过去企业后端使用的信息产品彼此之间无法兼容,,企业内部或外部难以互通的窘境。J2EE开发框架主要有Hibernate,Spring,Struts2,EXTJS,Json。

二、毕业设计选题系统设计与实现

三、结束语

SSH框架是J2EE技术中用的比较广泛且非常成熟的框架,用该框架开发系统也非常稳定。采用成熟的框架开发系统,一能快速的开发,再者在质量上有保障。但也要注意性能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3-17.

[2]王石,杨英娜.精通PHP+MySQL应用开发[M].人民邮电出版,2006:329-330.

[3]杨学瑜,王志军,刘同利.JSP入门与提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82-186.

[作者简介]

张建(1980-),男,江苏泗洪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J2EE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立项课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编号:YQ1116)主持人:张建;

第5篇

关键词:机房管理 自动计费 管理信息系统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开放式机房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当今社会己经进入信息时代,操作计算机作为一项基本技能,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不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2.人工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机房管理的需要

学校机房中通常是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学生凭机票上机,机票的最小单位是小时或学时,学生只能整点下机,否则无法计算费用,这对学生上机不够灵活和方便。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本论文研究开发的是机房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学校计算机机房人工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机房管理的要求而提出的应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为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等。

三、机房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1.学校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需求,许多学校计算机机房都纷纷对外开放,实行计时收费。而目前大部分单位或采用购买上机票,或人工登记上机的方法来进行上机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机房的管理,随之而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和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许多学校机房管理在以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管理工作量大。在整个上机过程中,管理人员需随时进行上下机查卡登记、人数核查、超时检查等工作,特别是在上下机高峰或机房较大、微机台数较多的情况下,更是忙作一团,往往要安排多人值班才行,造成管理混乱和费用增大的问题。

(2)不方便学生上机和收费管理。由于记时和费用换算问题,购机票和人工登记划卡不适用于随上随下和根据不同时间、机型等条件实行不同收费标准的管理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对机房管理产生不满的情绪,比如不到整时按整时计算,从而影响学生到学校机房上机的积极性。

2.学校机房管理的要求

(1)机房能全天开放。机房的全部计算机在运行时间方式上能全天候的开放,即从早到晚随时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的安排,自主决定上机时间,充分满足学生自由上机的需要。

(2)开放机房的同时能兼顾教学计划上机。在完全开放、完全自由上机的同时,也要兼顾封闭式计划上机的需要,以便同时安排好计划式上机的教学工作,以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

(3)管理模式灵活。在机房管理模式上,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应能彻底解放专人职守的工作方式,对于用户而言,做到无人职守和有人时一样方便灵活。

3.目前机房解决方案的比较分析

(1)纯硬件控制方式。主要基于学校单机控制的需要而开发,属于早期的硬件单片机控制模式,由于功能简单,数据采集不便,对机器仅起到控制作用,无法完成管理功能,且每台电脑均要安装内置读写器,难扩充,资金投入大,现己逐渐淡化出市场。

(2)软、硬结合控制方式。后台管理机安装软件,机房每台单机安装控制卡以及卡片读写器,学生插卡开机上机,实现机房管理和控制;成本较高,难于扩充,出问题难于维护。

(3)门禁方式。采用门禁式进出机房,在入口处刷卡,上机输入学号、密码登陆,实现管理和控制的统一及分离(刷卡管理,登陆密码监控,双层认证),成本低、易拓展、易管理,但对机房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

四、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

1.系统设计目标

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从用户的需求角度考虑,提出系统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完整的系统及配套模块。

(2)系统能覆盖不同上机类型。

(3)灵活的查询机制。

2.系统设计原则

在总结研究工作,充分分析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设计、开发系统时,必须要遵守如下设计原则:

(1)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本系统涉及到收费管理的问题,所以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在系统设计方面应优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可扩充性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能根据应用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更改,系统只要进行少量的修改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展。

(3)合理性原则。系统在收费方面的设计要合理,尽量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和思维习惯。

(4)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原则。应用系统的操作要尽可能地简单并有适当的提示,同时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五、机房管理系统的实现

1.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当前,作为信息自动识别、输入的介质主要有IC卡、磁卡和条形码等。条形玛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好、制作方便,因而发展十分迅速。在图书馆系统、商场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存储过程的应用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的T-SQL语句集合,经编译后存储在SQL Server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的方法来调用存储过程,完成特定的操作,在SQL Server的系列版本中存储过程分为两类:系统提供的存储过程和用户自定义的存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艳.机房自动计费与管理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高宝华,钱焕延.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从封闭到开放势在必行[A].高等院校信息化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

[3]京辉热点工作室.Visual Basic6.0编著中文版编程指南[M].人民出版社.

[4][美]Steve Brown.Visual Basic开发指南一Win32 API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李迎春,朱诗兵.Visual Basic6.0网络编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

[6]瞿军,周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培训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志杰.基于IC卡的机房管理与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6篇

【 关键词 】 服务器;虚拟化;校园网;数据中心

【 Abstract 】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uman resources, also has a prominent appl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unctional desig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ere studied, using SSH (Struts, Spring, Hibernate) architecture to construct a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J2EE technology. Through this stud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aily personnel management,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guidance.

【 Keywords 】 server; virtualization; campus network; data center

1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步入成熟。信息化技术的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信息管理方法革新正在日益的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快速的增长,需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的信息化管理。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搭建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利用J2EE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业务的研究,设计了系统功能的总体功能框图,并就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设计。同时,在人力资源数据的批量导入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能够促使大批量数据的导入提高效率,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时、准确、快速地信息化操作,提供了一个完善便捷的环境平台。

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关技术

2.1 J2EE技术

J2EE技术是Java2平台中,用来简化解决方案的手段,具有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征,能够方便地进行对数据库JDBC API等技术进行支持,还能够对Java Servlets API、JSP(Java ServerPages)以及XML 技术的全面支持。

2.2 SSH架构

SSH架构由Struts、Spring、Hibernate构成。Struts 框架具备了组件模块化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重用性,由模型、视图以及控制器实现,有效的简化了MVC的开发。Spring是一个将系统开发过程简化的开放源代码框架,利用Spring能够利用JavaBeans实现EJB中才能够实现的功能,执行过程为首先对Spring配置文件进行分析和住区,利用Java反射机制进行配置文件的集成与创建,最后将建立好的对象传回开发者的应用代码。Hibernate是一个高性能的开放源代码的持久化框架,是基于对象和关系的映射的有效解决方案。Hibernate是将Java中的对象与数据库表之间建立映射,为对象实现底层持久化操作,并且能够进行分布式功能操作。

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3.1 对Spring数据库文件的配置

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底层数据库,Spring提供了持久化的DataSource注入功能,数据源的更换只需在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进行修改即可,从而避免了大量代码的修改。利用Spring进行数据的链接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testDataSource(){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dataSource.getConnection();

If(Connection!=null)

System.our.println(“测试成功!”);

}catch(Exception e){

e.prinStack Trace();

}}

上述代码中,执行TestDataSource类,假如得到test ok的结果,则数据源链接正常,假如进行数据源的更换操作,则在dataSource中重新配置即可。

3.2 批量导入功能设计

本文对人力资源难管理信息系统的职工基本信息,职工信息更新,合同信息导入,以及批量入职、离职处理等。批量导入的关键代码如下所示。

Stmt.executeBatch();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职工信息信息数据批量导入成功”, “系统提示”,JoptionPane.INFORMATION_MESSAGE);

return true;

}Catch(java.sql.SQLException.sqlerror){//捕获异常

new apphum.view.JF_view_error(“错误信息为:”

+sqlerror.getMessage());

return false;}

3.3 利用Hibernate持久化功能控制实体对象

本文在Hibernate持久化功能中,定义了一个对象类变量,该变量可以存储职工的基本信息,关键语句如下代码所示。

table=”tb_sell_detaile”

schema=”dbo” catalog=”DB_zgdm”>

……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针对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给出了Spring配置数据库文件、批量职工数据导入以及Hibernate持久化功能对对象的控制三种功能设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了关键的功能代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鑫,冯仲科,姚杰,刘鹏,张茜.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21-23.

[2] 康英,薛惠锋,张文宇,姚畅燕.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09):99-101.

[3] 何丹,何虎训,吕鹏.PPT批量导入图片并用VBA实现批量修改图片大小和位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6):88-89.

作者简介:

第7篇

1建立系统设计前期研发机制

以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咨询项目研究为依托,建立系统设计前期研发机制。通过将ERP业务审计研究、智能分析审计体系研究、公司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特性及其审计研究等项目列入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咨询项目计划,联合国际知名的审计软件开发商、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单位,深入研究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各方面问题,根据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最新发展,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领先实践,研究提出了ERP业务审计系统、智能连续审计系统(审计监控预警系统)开发建设的技术路线、系统架构与功能,为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2建立系统建设过程管控机制

得到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取多部门业务数据,是推进审计系统建设的管理难点。为此,审计部门紧抓机遇,以公司开展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专项治理活动为契机,将审计系统建设所需数据集成需求,纳入公司重点工作平台,大力推进与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获得各部门的充分理解和对数据提供的大力支持。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周、月例会机制,及时研究讨论系统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系统建设过程管控,提高系统建设质量;根据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开展技术攻关,持续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提高系统易用性水平,为建成好用、实用、高效的审计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

3建立系统应用情况考核机制

通过制度指导、强化考核、典型示范、知识普及,推动各单位积极应用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方式。一是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单位做好系统应用工作、健全系统运维体系、加强应用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制定系统应用定期考核、量化评分机制,发文通报考核情况,不断缩短考核周期,持续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将信息化纳入审计工作管理对标的四项重点之一,引导所属各单位着力推进审计信息化,深入思考,及时提炼工作经验,通过典型经验的机制,共享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培训的常态机制,培训工作纳入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公司总部、分部、省公司(直属单位)各司其职,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加强系统应用知识、管理制度的推广、宣贯力度。

4建立审计信息化理论研讨机制

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总结、提炼审计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理论研讨,撰写工作论文;抽调部分单位的审计信息化骨干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各单位提交的论文进行评选,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遴选优秀论文报送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参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并在审计门户系统开辟专栏共享研究成果,在公司系统培育学、用信息系统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效果

1构建了体系完整的审计信息化体系

审计门户系统、审计综合管理系统、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的相继建设应用,初步搭建起审计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的信息化。审计门户已成为审计人员应用系统,以及公司各单位交流审计工作信息、共享审计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实现了审计项目从计划到项目终结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促进了审计管理的信息化;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实现了审计业务对财务、工程、物资、设备、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电网企业主要业务的全面覆盖,彻底改变了传统计算机辅助审计仅限于财务领域的状况,标志着审计信息系统与各主要业务应用系统的紧密融合,通过信息共享和互联,改变“信息孤岛”状况,初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全程控制,在线监督,辅助分析”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目标。

2促进了审计部门履职能力的提高

审计系统功能设计体现的是经过凝练的专家经验,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高效率的辅助分析工具。通过对最直接、最有效、最核心的审计专家经验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所建立的一系列审计分析模型,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标准化、高效率的审计方法和工具,全面提升了内部审计在提供专业咨询、鉴证意见和增值服务方面的职能。审计人员应用系统探索开展非现场审计,在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应有效能的同时,利用审计监督视野广的优势,通过对跨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时为公司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高效提升了审计工作价值。

3保障了依法治企工作水平的提升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SharePoint;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9-4611-03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ion The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QM

YANG Tao, XU Dong-min, WANG Yi-wu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the design process of graduation thesis. the use of TQM thinking and the method of PDCA process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sis workflow. And build the thesi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is quality system on the Microsoft SharePoint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graduation thesis; SharePoint; workflow

高校毕业论文已成为全面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和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独立科研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成为高等院校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使毕业设计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增强毕业设计的透明性和可控性。

1 影响当前论文质量的因素

1.1 单机手工管理方式

目前高校论文管理大多是基于单机的办公软件结合纸质文件的管理方式,从论文的整个管理范围来看,是一个个离散孤立的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和调度,同时由于办公软件之间存在版本差异,造成产生的数据常常以不同的格式和介质存储,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统一的归档以及查询,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1.2 论文干系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高校的论文设计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毕业阶段,很多学生在外地进行实习或者忙于找工作,而导师也往往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论文设计,管理人员则面临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协调难,沟通难的困境。

1.3 缺乏统计数据支撑无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改进

由于缺乏一致的管理平台对论文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人员往往无法对论文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结果进行追溯,也就无法对论文过程的问题进行改进。

2 建立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2.1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的理念最早由美国通用公司的A.V.Feigenbaum博士提出。ISO9000对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的核心理念是: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全员参与,全程监控,质量持续改善[1]。TQM通过PDCA循环作为其质量控制手段,PDCA循环是指质量提高过程的四个阶段,即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处理阶段(Action),构成的一个环状的模型,通过循环反复地执行PDCA来持续改进质量。这个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W.E.Deming提出的。

2.2 建立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法,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运用PDCA环把论文管理工作衔接起来,构成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

2.2.1 基于PDCA循环的论文管理过程阶段工作内容

计划阶段:计划阶段制定全局性的论文管理和论文实施工作方案,包括设置论文进度表、里程碑、关键时间检查点等。指导性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针,保障实施的规章制度。

执行阶段:按照工作方针和具体工作方案开展论文工作,完成任务布置,选题,开题,中期报告,结题等一系列工作。

检查阶段:根据工作方案安排,在每个检查点根据里程碑标识递交的文档、进度表对论文过程进行检查,对进度延后、文档不齐的论文要进行追溯,查找原因,形成检查表。

处理阶段:根据检查表列出的问题,根据工作方案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成功处理的问题,应当使处理过程标准化、文档化。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当提交到下一个循环的计划阶段,采取予以解决。

按照PDCA方法进行论文质量管理,使各个论文干系人在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都有一个PDCA循环,上一层的循环的输出又作为下一层循环的输入,使整个论文质量体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

3 基于论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论文管理信息系统

在完成论文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后,需要基于该体系构建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更严谨的控制,同时也实现论文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根据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提供基于质量体系的过程控制,根据PDCA方法,抽象各个环节的数据关系,将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作为下一个环节的数据基础。

3.1 论文过程框架

为了通过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精确控制整个管理过程,在系统设计时需要对论文流程进行梳理和规范,找出关键过程域,设置里程碑以及过程输出文档,得到论文关键过程框架表(表1)。[2]

论文过程框架由一系列的论文活动构成,在每个活动中由处于不同角色的论文干系人按照规定通过完成特定任务,生成特定文档来驱动论文进程,整个论文过程框架行成一条任务驱动的工作流系统。

3.2 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选择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工具基于微软企业级门户服务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来进行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选择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系统部署于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之上。图1展示了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图1 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3.3 主要模块功能解析

3.3.1 论文过程管理模块

基于论文过程框架,通过SharePoint工作流引擎来实现论文过程管理模块,SharePoint工作流引擎构建于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WF)之上,它是一种Microsoft Windows平台组件,为开发和执行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程序提供编程基础结构和工具[3]。

论文过程管理模块通过工作流审批机制来控制流程的运转,例如在开题阶段,导师对学生递交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可以看做一个工作流的审批行为,对于通过审批的论文,导师填写并递交《论文开题评阅表》,从而推动工作流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对于未通过审批的论文,导师执行退回操作,工作流重新回到开题报告撰写阶段。这样既实现了对论文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又能将控制粒度精确每个活动。

3.3.2 论文内容管理模块

论文内容管理模块主要是对论文电子文档的信息化管理, SharePoint平台通过文档库方式来进行并增强了传统的电子文档管理,基于SharePoint文档库,论文内容管理模块可以通过文档模板功能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并控制文档格式的规范化,通过文档签入签出功能以及内建Microsoft Office支持实现文档的完全在线编辑,通过版本控制功能实现对文档修改过程交互和沟通的记录管理。从而实现整个论文文档管理规范化,网络化,可交互、可记录。

3.3.3 论文数据统计模块

论文信息统计模块对论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进行汇总,数据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全局性数据,例如年度论文数量、论文平均完成时间、论文平均得分等,一个是过程性数据,例如论文修改次数、学生导师交互次数、平均修改间隔时间等。这些源数据汇聚到SharePoint报表中心,最后报表中心将这些数据以报表、列表以及关键性能指标的方式进行,SharePoint报表中心是一个为存储报表而提供中心位置的网站,能够通过设定权限来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可以设定统计数据只能由特定的管理决策部门进行访问,从而实现关键数据保密性,以及对决策的支持。

4 结束语

在论文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通过PDCA循环,将经验性工作方法转变成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具体工作的活力[4],带来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还要认识到,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照搬书本上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要根据论文管理业务流程的特点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变更,使过程更加易于操作,从而保障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葵阳.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

[2] 董玮.加强过程控制,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121-122.

[3] 冀勇.基于Windows SharePoint Server工作流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第9篇

关键词:B/S架构,MIS,Struts2+Hibernate

 

随着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建设了校园网和管理信息系统,,使得高校的办公、教学与管理工作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建成的高校信息系统中,由于受当时计算机技术限制,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某财经学院正在使用的学分制高校MIS,是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主要功能都集中在C/S部分,B/S部分只应用到教师录入成绩和学生查阅成绩和选课,有如下显著的缺点:(1)每台客户机都要安装C/S客户端程序,这给系统维护带来了极大困难和困扰,每次升级程序简直就是场灾难,因为客户机众多,布及全校和各函授点,要给他们都升级客户端程序,工作量非常大。(2)这财经学院的函授点布及全省各市直至县,分布极广,点极多,客户机的工作环境有极大差异。而C/S客户端就是个可执行文件,为病毒最容易感染的文件。实际中,就出现过很多次因客户端程序被感染病毒而无法使用系统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某财经学院的教学管理要求,开发一套基于B/S架构的学分制高教MIS系统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B/S结构的开发技术

1、B/S的体系结构

B/S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结构,客户端只需要装有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即可,不需要任何专用的软件,这有效地简化了客户端。主要的数据计算、应用程序及数据服务器安装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操作可通过通用的浏览器来完成。这种体系结构充分利用了服务资源.实现了开发环境与应用环境的分离,便于异地操作,实现了客户端的零维护,降低了维护和和升级,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论文大全。

图1 基于三层结构的B/S模式的体系结构

2、B/S架构常用的软件

客户层(浏览器软件):微软的IE,火狐fireFox,傲游Maxthon等;

Web服务器软件:microsoft IIS,IBM websphere,apache,tomcat,oralce IAS(internetapplication Server),WebLogic等;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oracle,sql server ,sybase,informix, access,Mysql等。

二、基于B/S架构的某财经学院学分制高教MIS系统设计

1、系统结构及功能需求

图2 某财经学院学分制高教MIS系统总菜单

图3 某财经学院学分制高教MIS系统基本信息维护流程图

图4 某财经学院学分制高教MIS系统教务管理菜单

本系统功能包括了整个某财经学院日常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系统的工作流程:把招生考试院的本校招生数据导入到系统中 —> 把学生分布到各个校区(教学点) —> 把各校区(教学点)的学生分班 —> 学生报到注册管理 —> 学生缴费管理(财务管理)—> 教材管理(教材信息维护、订单管理、出入库管理、发放管理等)—> 教务管理(教学计划维护、教室教师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勤管理等)—>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包括老师网上录入、审核、绩点换算、汇总、学生网上查询等)—>毕业管理。

2、关键开发技术

本系统采用Struts2+ Hibernate框架,Tomcat在系统中作为web服务器、MS 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化层、数据层。

图5 程序分层

用户登录时账号和密码采用MD5加密后再在网络上传输,后与服务器数据库保存的MD5码核对,从而提高安全等级。

三、结束语

基于B/S的高教管理信息系统易用,灵活,容易维护和升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论文大全。论文大全。本系统采用Struts2+ Hibernate框架开发,为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分层框架结构,达到了压缩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以及方便维护和升级等。

【参考文献】

[1] 傅文博. 基于B/S架构的高校党建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

[2] 孙欣,朱文球.基于B/S结构的院系级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J].福建电脑,2009,12

[3] 张宁,李笃一.基于J2EE框架的Web程序开发及实现[J].信息技术,2009,10

第10篇

1. 引言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管理主要包括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项目(包括横向项目和纵向项目)、获奖、学术报告、专利和软件著作等方面。每种科研成果依据科研成果的不同级别、个人排名等情况有不同的科研分值。例如学术论文根据发表的期刊分为特种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纵向项目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和校级[1]。目前各大高校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管理及考核统计,还主要使用人工的方式来完成,人工操作就必然有它的局限性,难免会出现纰漏,而且很难做到完全的公开透明,也经常会出现统计错误,统计遗漏的情况。显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而由手工统计转为计算机统计,提高统计的精确性与透明性,使高校教师科研信息管理向着规范化、简单化、有效化的方向发展,正是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所在。

西安石油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每年都会承担国家许多的科研项目,尤其是石油类的项目,因此每年也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对这些项目进行统计所得到的信息在学校科研工作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反映了学校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成就,是对该科研工作情况进行各种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第二,通过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学校对于该领域课题的发展 决策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第三,它是考察教师科研工作成就的主要途径之一;最后,这些信息也是上级主管部门经常要求上报的信息。

因此,本设计根据“西安石油大学教师科技工作业绩与成果量化计算办法”设计并开发了教师科研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教师进行科研成果的查询和统计,以及科研分的自动计算,也方便了管理员对教师进行科研管理。

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以管理问题为主要应用对象,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和关键阶段,,完成这个阶段任务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2]。

教师需求分析。需要完成教师科研论文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论文题目,简介,总人数,属于第几参与人,发表时间,发表刊物名称,刊物等级,经费等,还需要完成论文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需要完成教师科研项目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项目名称,简介,总人数,属于第几参与人,完成时间,项目等级,经费等,还需要完成项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需要完成教师专利与软件著作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专利与软件著作名称,简介,总人数,属于第几参与人,完成时间,等级等,还需要完成专利与软件著作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需要完成教师学术著作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学术著作名称,简介,总人数,属于第几参与人,学术著作出版时间,出版社等级,出版社名称,字数,经费等,还需要完成学术著作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需要完成教师个人获奖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奖励名称,简介,奖励时间,奖励等级等,还需要完成奖励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需要完成教师报告讲座信息相关属性的设计,包括报告讲座名称,简介,报告讲座时间,次数等,还需要完成报告讲座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需要完成教师个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密码修改等功能

2.2 管理员需求分析

需要完成教师科研论文、科研项目、专利和软件著作、学术著作、个人奖励、学术报告、讲座信息的审核,查询,统计等功能;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需要完成教师总信息的按时间段,审核状态得分统计排名的功能; 需要完成普通用户,管理员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需要完成自身信息的录入修改等。

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上实施的方案。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结构以及设计模块的控制流程,其目的是明确软件系统“如何做”。

教师功能设计。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教师部分,这部分包括教师基本资料的填写,登录密码的修改,科研信息资料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等。本系统是教师科研管理系统,因此重点在科研信息这块,其具体功能如下:

教师科研信息填写包括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讲座报告、个人奖励等六大基本信息的填写,每一个基本信息下都有自己独有的属性填写,填写完后提交,进入待审核状态,此时教师用户是可以在相关科研信息浏览页面对待审核的科研信息进行修改的。

教师信息浏览,这部分包括对教师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讲座报告、个人奖励等六大基本科研信息的修改,删除,查询,总分分类计算等功能,查询功能是按时间段进行查询,而后面的得分统计也按照相应的查询条件进行统计。

查看总的统计得分,系统根据教师的科研信息,根据科研分值计算方法自动计算教师的科研得分,按照时间段把得分信息进行统计汇总。

一些辅助的功能,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填写,修改,密码修改等。

管理员功能设计。另外一个是管理员部分,这部分包括对教师提交的科研信息进行分类审核,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查询。具体功能如下

对教师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讲座报告、个人奖励等六大基本信息进行后台的审核判断,分数是通过后台程序直接计算的,管理员需要的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加以核实;对六大基本信息进行时间段,姓名,审核状态的查询; 添加,修改,删除教师账户; 添加,修改,删除管理员,修改自己密码,注销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查询子系统;决策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641-02

Design of the Query Subsystem in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s

ZHANG Yang1, QIAN Shen-yi2, WANG Jie2

(1.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2.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firstly, and then combining practical examples during our development of I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e and data organization of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 According the data requirement of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query subsystem is design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query subsystem; decision-making

1 引言

目前,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型信息系统中都有辅助决策的功能需求,该项功能需求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面向决策的查询子系统来实现,查询子系统主要用于获得系统的各种业务数据信息,描述和表达决策问题,形成决策方案,建立各种查询统计汇总表和数据报表,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便于系统的查询和统计[1]。大型信息系统中通常包含一个查询系统服务器、在其上配置的各种数据表和一个查询系统的维护客户端。

2 大型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2.1 总体结构

大型信息系统为了满足信息的高速增长和业务需求的灵活变化的需求,一般采用基于构件化的思想进行总体结构设计,我们设计的构件化的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大型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了中央服务器、各种绑定服务器构件和客户端构件的三层架构。

图1 NSHIS服务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2.2 功能说明

2.2.1 中央服务器的功能说明

(1)提供整个系统中的各种原始业务数据、作业日志、系统日志的存储功能;

(2)提供了客户机到绑定服务器之间以及绑定服务器到中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上报和数据收集功能;

(3)在中央服务器上的维护客户端上提供了系统维护功能;

(4)提供中央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之间的备份与恢复功能等方面的功能;

(5)系统的生产(系统物理构架的设置(系统物理构架库)、系统构件集、产品生产线)、安装(安装程序、安装包)和(构件安装包到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而言,按照配置好的系统构架库,将选定的服务器构件或是客户端构件到对应的硬件设备上,完成相关的构件的建立。

2.2.2 绑定服务器的功能说明

(1)提供了本绑定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体系、文件体系和程序体系的构建功能;

(2)根据相关配置信息完成本绑定服务器上的各个业务功能的安装和配置工作;

(3)完成收集上报的原始业务数据,并将其通过消息机制上报到中央服务器。

2.2.3 客户端的功能说明

客户端的功能主要是和对应的绑定服务器一起完成相关的业务功能。

3 大型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和查询需求

3.1 数据组织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在IS中,作为决策支持的信息基础――数据的组织管理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认真对待。IS中的数据从组织层次上可分为现场数据、原始业务数据、业务汇总数据、系统分析数据和决策支持数据五个层次[2]。其中,后四类数据作为结果将只能被引用而不再被修改,均可以被看作历史数据。

(1)现场数据:保存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上,主要包括各个业务服务器上的现场业务数据和各种单据处理队列的数据;

(2)原始业务数据:是中央服务器对各个业务服务器经过数据汇集后获得的各种业务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明细表中;

(3)业务汇总数据:是查询子系统对中央服务器发送来的数据针对各种统计指标,按照不同的统计条件汇总后的信息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汇总表和查询统计结果表中;

(4)系统分析数据:是针对IS的特定分析主题,经过对业务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得来,保存在系统分析数据表中;

(5)决策支持数据:是对IS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进行决支持的数据。

3.2 查询需求

查询子系统是实现在线网络信息化处理、数据动态分析与决策分析的数据基础,是构造信息库,建立信息系统的关键系统。目前,由于各种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不同,信息量的增长有所不同。但是,作为长期发展计划,对于现场和历史数据的查询问题终究会摆到议事日程上。文中提出的查询子系统设计方案,对于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查询数据的来源,可以把IS中的查询需求分为现场查询和历史查询:现场查询是针对现场数据的查询,历史查询是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历史查询又分为业务数据明细查询、统计报表查询、数据分析、业务踪迹查询、操作记录查询和特殊查询(非定制查询)等。

4 查询子系统的设计

图2 查询子系统的设计图

4.1 现场查询

现场数据主要分布在各个业务服务器中,需要通过查询现场数据说明信息表来获得相关数据以及其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信息进行查询。现场数据说明信息表记录各种现场数据的编码、现场数据的说明、所在服务器名称、所在服务器的网站编号、所在服务器序号、所在服务器的网站IPA(IP Address,IP地址)等。

进行现场数据查询时,查询客户端首先确定查询需求,系统根据客户端选定的现场数据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表中确定现场数据所在的位置、所在服务器的编码和IPA,向对应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消息(以现场数据编码为参数,消息中包含了本次查询的条件信息), 所在服务器接收到消息之后,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消息解包,在查询处理机制的作用下,确定所要查询的数据信息内容、条件、格式等信息,在现场数据对应表集合中获得查询结果,将查询结果打包通过消息返回给查询客户端,查询客户端也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查询结果显示给查询用户。

4.2 业务数据明细查询

业务数据明细查询是指对各种业务的具体明细信息查询,主要是从信息系统中的各种业务数据明细表中获得信息。

进行业务数据明细查询时,查询客户端首先确定查询需求,系统根据客户端选定的查询数据在查询数据说明信息表中确定所要查询数据的编码,向查询子系统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查询子系统服务器接收到消息之后,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消息解包,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查询处理机制,确定此次查询为业务数据明细查询,再根据确定的查询数据的内容、策略、条件等信息,到业务数据明细表集合中获得要查询的数据信息,将查询结果打包通过消息返回给查询客户端,查询客户端也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查询结果显示给查询用户。

4.3 统计报表查询

统计报表查询是指对各种已设定的统计报表的查询,系统根据查询编码和参数,从各种查询统计结果表、业务数据汇总表中获得信息。

进行统计报表查询时,查询客户端首先确定查询需求,系统根据客户端选定的查询数据在查询数据说明信息表中确定待查询数据的编码,向查询子系统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消息,查询子系统服务器接收到消息之后,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消息解包,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查询处理机制,确定此次查询为相关业务数据汇总查询,再根据确定的查询数据的内容、策略、条件等信息,到查询统计结果表和业务数据汇总表集合中获得要查询的数据信息,将查询结果打包通过消息返回给查询客户端,查询客户端也通过消息解析机制将查询结果显示给查询用户。

4.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按照系统预定的分析主题和分析方法,针对业务数据明细和汇总进行的分析,分析的结果用来上报和辅助决策。数据分析所用的数据保存在系统分析数据表中,该数据是针对系统的特定分析主题(效率、质量等分析指标),经过对业务原始数据或业务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得来。

进行数据分析时,系统有查询客户端提出分析需求,同样在查询数据说明信息表中查出对应编码,通过消息发送到查询子系统服务器,由消息解析机制收到了分析需求,通过已设定的分析算法针对系统分析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果并将其打包发回查询客户端。

4.5 业务踪迹查询

业务踪迹查询是指针对各种业务单据的处理过程和当前状态的查询,相关信息主要通过各种登记表来获得。该类查询使用频度较低,通常在进行业务审核或是事故处理中进行,实现方法类似于业务数据明细查询(区别是查询的数据表对象是各种登记表)。

4.6 特殊查询

特殊查询是指系统没有定义的各种查询需求,由系统提供查询客户端,在系统数据字典的支持下,给出统一查询接口,在查询客户端将查询要求转换成相应的SQL语句,通过消息机制发送给查询子系统,由查询子系统执行完该SQL语句后将结果发回对应查询客户端,完成本次查询。

5 结束语

本文是从实例中,分析了大型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设计了基于决策的IS中查询子系统。决策者只需把想要解决的问题用查询条件描述出来,系统会自动搜索与之相匹配的信息,从而取得查询结果。文中提出的对历史数据归档查询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对于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杰. 一个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管理平台及其应用[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梁雪. 基于决策的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向民. 高校董事会管理决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Eitan Naveh & Avner Halevy, 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for a quality information system[J], Quality Control and Applied Statistics,2000,11(1):87-111.

[5]万军. 河南省信息产业测度及指标查询系统的建立[D].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第12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层级别 工作流程 校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39-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生涯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历练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最重要课程。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在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4号)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2]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并没有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信息化;而在少数已经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网上实施的院校,基本上没有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全程工作在网络上实施,只是将阶段性工作在网络上进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优势。

随着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实行全校统一管理。[3]本文将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年网上实施与管理经验为基础,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

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任务书的不确定性。由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增、减或改题目和任务书现象严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极差。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复使用,题目、内容缺少创新,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抄袭往届毕业设计(论文)的现象。③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选。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一般都由管理人员任意指定或者指导教师单向选择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以后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同就业的联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本应该是师生共同完成的。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师生交流不方便。由于时间工作限制,传统工作方式中,师生交流远远不够。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透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完善的监控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⑥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保存不方便。传统工作方式采用纸质材料保存,耗费了大量纸张和存放空间,而且极易丢失或损坏。材料的收集和统计也费时费力。

正因为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式存在以上诸多缺点,一些本科院校又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很好的实施方式加强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松懈,直接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又影响了本科毕业生能力的培养。

二、网络化的积极意义和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1.积极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各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办公室、学生机房、实验室等也已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互连互通,这就为教学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4]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梳理清晰,合理设置各个过程阶段,全程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网上实施与管理同样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在网络化管理的选题过程中,所有题目对学生公开展示,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选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确认或拒绝,被拒绝的学生亦能及时进行重新选择其他感兴趣的题目。各项材料的提交和处理具有实时性,信息回复便捷,这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电子资料在网上系统都可随时查询,所以工作中各阶段的进度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监控能力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网络化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平台,学生可以每周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周记,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批阅。这在方便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增进师生交流的同时,又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效率。

2.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行高效地全程化管理,难点在于理顺各职能部门间的权限范围及时间重叠关系,并让各部门群体在互补制约的前提下协同工作,进而探索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5]这里的职能部门涉及广泛,职能关系和工作范围在某一阶段是相互重叠的,关系复杂化、随机化,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级别的验收与评阅签字等。上述内容,怎样合理、互不影响地同时交替进行,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设计的难点。

为有效解决上述难点,在需求分析阶段详细记录好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保证工作流程的准确性,各个工作阶段在网络系统中体现为时间节点,校教务处负责人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控制时间结点的开关,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按序进行,系统设计前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设计中协调好各角色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能权限逻辑关系,达到互不影响。在多次反复论证、修改、测试通过之后,拿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框架。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流程设计

构建网络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将本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详细划分为不同的实施阶段,各个角色在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权限,数据库表中设置相应字段加以区分,并且通过设置时间节点分隔每一阶段流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为例,将论文工作分成5个阶段。

1.立题阶段

各指导教师根据学院要求在网上提交一个或多个立题论证书,由院系各教研室或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教师提交的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题目才可以在选题阶段接受学生选题。

2.选题阶段

审核通过的立题论证书全部对学生开放,院系基层组织负责人将选题时间结点打开,学生申请自己所感兴趣的题目,等待相应的立题教师通过申请,如果教师通过该学生申请,则确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如果教师拒绝该学生选择本题目,该学生可以再次申请选择其他题目。

3.开题阶段

选题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与学生确立了对应指导关系。指导教师提交任务书,任务书经院学术组织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内容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教师对所带学生提交的开题情况及开题报告进行评阅并网上签字确认。

4.中期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选择需要抽查进行中期答辩的学生百分比,借助系统随机抽取接受中期检查的学生,抽到的学生名单如果需要修改可以由学术组织负责人在线修改。通知需要抽查到的学生准备进行中期答辩,院系负责人对进行中期答辩的教师进行分组,并中期答辩信息,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答辩教师和学生名单。

5.答辩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对参加答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分组,并指派答辩组长及秘书,统计学生论文和答辩PPT上传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情况。指导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和评分。答辩组长把本组答辩学生分发给组内教师进行评阅,指定教师对分发到本人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并评分。基层组织负责人网上公布答辩分组情况、答辩时间、地点,组织教师和学生现场答辩。各答辩组长在答辩工作结束后,网上提交答辩委员会评分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完成需要贯穿以上五个工作阶段,各个阶段紧密连接,互不重叠,这就需要若干时间结点加以控制。时间结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对应的功能模块是可用的,反之相应功能不能使用。校级负责人通过时间结点状态的开关可以有效控制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为各学院对本学院工作进度的统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

四、网络化管理成果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自2008年投入使用。2008年首先在计算机学院试点使用,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及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从2009年开始,校教务处开始在全校院系范围内推广和使用,现已承担了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线实施和管理任务。该系统从毕业设计工作的起始阶段开始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简化了学院领导管理任务,数据和材料实时更新,学生和指导教师交流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功能较全,能满足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的要求。为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6]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质内容、改革过程化管理的相应环节或步骤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毕业设计网站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产物,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网站的作用,能极大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与质量。相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程网络化实施与管理不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娟.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0(4):50~52

2 刘荣佩、史庆南、何蔼平、徐瑞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7~61

3 王 强、张治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47~49

4 王建林、汪雪琴、王雅英等.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