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级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热爱分享和动手,敢于将自己独到的想法在现实中实现的人。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超过1400个创客空间,英特尔、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创始人物,都曾是典型的创客,创造出了众多改变世界的产品和发明。
2009年9月,常州市虹景小学开办“STEAM”课程,与孩子们一起进入“创客”时代。学校里,建设了可以满足整班学生的互动媒体学习、俱乐部科创活动及供全体学生科普教育活动的“STEAM”教室。同时,学校以“Scratch”编程内容为基点,逐步架构并开发具有学段特点的“STEAM”课程。
在“STEAM”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中做,做中创”的教育模式在学校生根、萌芽。孩子们像“创客”一样投入到创造之中,由“思”到“创”,在“做”中“学”,创造自己的作品,同时也享受着创造作品的学习过程。目前,我们主要着眼于几方面来推进创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创客教育与课程的结合
学校的课程《花文化的研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在我们的Scratch课堂中,有学生提出,如果可以让花儿开口说话,站在花木面前,花木能开口介绍自己的名称、习性,那该是多有趣的事情!
学习了《恐龙》,学生们畅想3D打印出恐龙的神勇;《海底两万里》,驾上“我的鹦鹉螺号”环游海底; 科学课上的《心跳与呼吸》,让学生们想用酷乐宅设计“手腕自动诊测仪”,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秘密;美术课上的《奇妙的海底世界》,孩子们想和自己绘制的海底生物一起愉快玩耍。
本学期在我校举办的“常州市智慧课堂”第三期活动中,我校便以创客教育为主题呈现了两个教学现场。
《多功能尺》的教学中,俞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畅谈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小组设计多功能尺子,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通过作品点评,引导学生聚焦尺子独特的功能,学生们运用数学元素,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尺子特有的数学价值以及它的实用性功能。
如果说《多功能尺》属于创想阶段,那么另一个案例《你的想法实现了吗?》直击“创”的终极目标——实现创想。课堂中回顾了前期学生以兴趣为起点的探索与学习过程,在各项目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围绕产品的安全、实用及功能拓展进行了创造——在细节设计方面的优化与提升。
创客教育的课堂都传递着这样一种理念:给予学生一种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打开思维的通道;给予学生适合的时机用来交流和思维碰撞,让他们在交流中得到启发,从而不断调整和修改自己的设计;给予学生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知识的结构与原理,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从生活中萌发的创想意识
生活给予孩子诸多的创想。
每日刷牙漱口时水温在35摄氏度最佳,怎么调节水温?四年级的女生偷偷告诉我,设计一个能够调节水温的漱口杯,就OK啦。
家中的花没人照料真可怜,六(3)班的张博很想尝试运用接触传感器、Arduino和Scratch2.0的编程,制作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变化而自动浇水的设备。
除了学生,老师们也在这种氛围中对创意和生活有了更多的灵感。利用Arduino主控连接继电器,并通过编程完成鱼缸中水的浊度的侦测,从而完成自动换水的功能。由生活中的灵感和想象激发的制造意识,让学生和老师有了更多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能,让学习更有乐趣,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创客教室是创想产品的孵化器
为了使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能变成现实,鼓励孩子们在创造的路途中想创、敢创、能创,我校的STEAM教室诞生了。它被孩子们称为“创想空间站”“梦想实现的地方”。在STEAM教室中,运用酷乐宅、Scratch传感板、kinect、Arduino等设备,孩子们结合Scratch编程,在充满各种板材、彩笔、锉刀、电线、电路板、芯片、3D打印机的教室里设计一些好玩有趣的项目。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技术的支持下成为现实。在看似稚嫩的创造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创客精神和创造意识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萌芽了。
STEAM教室对孩子们充满了吸引力, “会说话的花”“会唱歌的花”“会报警的花”等创意,就是几个孩子在STEAM教室里花了半天时间讨论琢磨,连接酷乐宅进行程序设计,轻轻松松完成的一个让人惊讶的小创造。在一些学生的创意影响下,其他小伙伴也一起行动起来。张博在完成了他的“浇花神器”后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来STEAM教室完成浇花神器2代、浇花神器3代。同时,自动浇花装置的设计又激发了许多同学利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形状与容积知识,进行多功能花盆的设计。
给孩子一个创想的空间,就会让有想象、爱创造的孩子沉下心,实现更多自己想实现的创意。
智造新型校园生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我们积极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校园生活。今年的科技节,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四年级的孩子体验泡泡的魅力,感受吹泡泡的乐趣,孩子们不仅自己制作了各种吹泡泡工具,更进一步探究不同溶液的配比和泡泡大小、持久性的关系。在他们手中,泡泡不仅可以吹,还能垫,还能拉伸……创造源自于生活,五年级的孩子曾在作文中这样生动地描绘自己梦想中的家园:“我梦想中的家不需要太大,但一定是最温暖的;我的家不必太豪华,但一定是最科学环保的……”“创想家园”的科技主题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将梦想变成现实的舞台。孩子们学习建筑结构的知识,收集身边的废旧材料,开动智慧的大脑。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家园建筑,在巧手与创意中纷纷诞生。最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竟然想到运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电路知识,运用纸电路让屋内、花园中亮起灯来。
六年级“虫虫世界萌萌哒”“瓶子里的异想世界”“智能机器人”“浇花神器”,充满了时代感、创造感。学生们在“创智超市”中各自组队、各选所爱,用探索、创造、合作开始了一场与科技的亲密接触。整个活动中,或剪裁、拼接、连接电源和开关,打造属于自己的“萌虫”;或者根据图样,制作具有实用价值的“机器”,或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生态园的艺术创作……一件件各具特色、充满智慧的作品,就在这手与脑的协作中应运而生。
颜焘同学,出名的调皮鬼,在这次科技节中却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小组制作的是利用液压原理工作的“自卸车”。但在制作完“自卸车”底座之后,他们发现,材料中缺少一根木棍,底座上方的翻斗无法完成。当全组同学陷入僵局时,颜焘仔细观察底座结构,从中找出了一根作用不大的木棍,拆下并安装在了翻斗上。可别小看这一小小的举动,它是建立在孩子仔细观察机器结构,分析每一根木棍作用基础上的。经过这个小插曲,他们小组的“自卸车”顺利完成,颜焘也自然成了他们组的英雄。
动手、动脑,不断创新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实践、探究,追求更美,正逐步成为虹景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
说起施建平老师,我自然地就会想起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我的容颜可以苍老,心却永远活泼如清泉。”因为属于儿童,因为永驻的童心,尽管年岁不高的他已经早生华发,但在我们的眼里、心里,施老师是永远年轻的!
不熟悉施老师的人怎么也无法将他的两种近乎于对立的形象叠印、融合在一起:平日的他总是那样的少言寡语,眉头紧蹙,不苟言笑,而一踏上讲台,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却神采飞扬,妙语连珠,喜笑颜开,活泼得和顽童一样;平日的他无论在敲击键盘还是手不释卷时,总是呈现出一种治学严谨的“沉思者”的状态,让你不敢去“惊动”他,而在和我们一起研课、策划野外教育活动方案、讨论情境作文课程开发的书稿撰写体例时,他明眸闪光,话匣子骤然间打开,语词铿锵,滔滔不绝,抛出了一个接一个让你拍案叫绝的独特见解,奇快的反应足见他的睿智,爽朗的笑声传递出他的纯真。人,真的不可貌相,否则,你的眼睛一定会欺骗了你。尤其是看施建平老师!因为和施老师共事已久,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常常得益于他,我平时总是尊敬的称呼他“施先生”;又因为他是我的师兄,我们自诩都是李吉林老师的嫡传弟子,其间似乎又有了一份亲情,维系着他与我以及更多的青年教师们,所以,与施老师的交流绝对不会有任何困难与拘束,甚至常有心有灵犀的感觉。而这一点,套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就是“主要看境界”。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施老师的境界有着一种感染你的力量。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又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好导师,有多少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路途中没有得到他的关爱与指点呢?只要你有问题去请教他,他总是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微笑着,用近似于口头禅的习惯性语言――“你说!”唱响了与你“切磋琢磨”的序曲,我们常常不忍心占用施老师更多的时间,我们起身告辞,他却追问:“还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会没有问题呢?要请教于他的问题太多了。于是,我们又很不“知趣”地提出想法,一坐,又是将近一个小时。是施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吸引了我们,和他的学生一样,我们都喜欢围在他的身边……施老师,您的为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上善若水!
施老师的课堂境界更是让我们着迷。为了完成对情境作文的系统建构,他躬身实践,对情境作文的独特优势、基本理念、训练体系以及记实、想象、应用三类情境作文的写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开发出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情境作文课程。如果说课程主要决定“教什么”,那么课堂侧重要研究的就是“怎么教”。施老师是怎么教学的呢?我们陶醉在他的一堂又一堂情境作文的指导与评讲课中,享受着、学习着。印象特别深刻的他的几堂想象性情境作文指导课,竟在以后成了我上课效仿的范例。施老师在执教“动物王国里的为什么”时,沿着“想得广、想得美、想得巧、想得深”的教学思路,步步推进,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执教“我们趟过小溪”一课时,他在带领学生充分活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情景―假想旅行―构思活动―交流分享―提出建议”的清晰流程,层层皴染,聚焦、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奇思妙想,诞生了数不胜数的“金点子”。还有诸如“校园里的童话”“小音符漫游记”等等精彩课例,不仅让我们惊异于儿童曼妙、绮丽、毫无拘束的诗意表达,还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钦佩施老师的源于先进的儿童习作教育理念的精彩创意与他的课堂表情。课后,施老师教诲我们:“想象对于儿童来说太重要了!儿童有着无限的想象的潜能,一旦被充分激发,就会迸射出无穷的创造的火花。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刷新’想象的领域,进入一个个新天地,这样,想象的天空才能越变越宽广……”听君一席言,观君数十课,我们都觉得这样的习作教学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那么地有意义、有意思:情与境,相谐共生;师与生,情意绵绵。施老师,您的课堂让我们领悟了什么是水融。
观课多了,我们就请求施老师继续“授人以渔”,得以施老师面授的机会总是和往常一样不期而至。2007年的阳春三月,南通市小学语文课程培训活动在通师二附举行,学校选派我上一堂作文指导课。我首先就想到了要上情境想象作文的指导课,虽是踌躇满志,可是“上什么、怎么上”一下子就难住了我。我愁眉紧锁,走进了施老师的办公室。施老师告诉我:“习作指导的选题很有考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找到一个‘引爆点’,这样就易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他启发我:“你自己想想,小时候,你最想干什么?”他的循循善诱,使我立刻就变“小”了,我甜蜜地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说:“儿时,我躺在草坪上,望着蓝天上的小鸟,最想的就是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施老师微微一笑,说:“飞翔不仅是人类几百年以来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儿童的梦想,从这个角度切入,你就上‘我想飞起来’吧。”我茅塞顿开,和施老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施老师建议我可以在想办法怎么飞这个环节多多引导学生跳出一般思维的圈子,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想得妙、想得细,然后再拓展开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飞”,想象飞起来以后看到的情景,再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侧重点来习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定能够飞起来。施老师的话犹如清泉流进我的心田,教案一挥而就。课堂上,学生兴致高昂,学生情绪热烈,想象的彩翼完全张开:向阿拉丁借神奇无比的魔毯,让张老师坐在上面飘起来;请张老师趴在一个重3吨的弹力球上,用大力神吊车把球吊起,然后把球重重摔在地上,把老师弹上天;全班同学一齐踩翘翘板,把老师翘上天;给张老师吃50粒失重药;在老师的头顶装上螺旋桨……同学们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让我兴奋不已,噢,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终于明白了施老师说的“引爆点”的意义。情境想象作文,原来是可以这样地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喷涌而发。
初次品尝到成功的甜果,在施老师的指导下,我又陆续尝试执教了“和鲁滨逊一起漂流”“猎人与小鸟”“用最复杂的方法取苹果”“神奇的拉链”等想象性作文指导课。2009年10月,我参加南通市不同风格的习作教学展示活动,市里面指定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的“XX的自述”,备课时,施老师给我支出的妙招是:要上出情境作文的特色,完成角色转换是写好此篇习作的首要,要让学生将自己的身份灵活转换到自述主体的位置上。于是,我们通过自述体的谜语导入,让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自述”,什么是“事物的特征”,然后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诱导”担当自己喜欢的事物角色,进入角色来进行“自我展示”“自我表演”“自我表白”。再出示小闹钟的话,范文示例,学习写法,再发散思维,请学生讲述“我的经历”……儿童具有缪斯天性,他们自由放飞的情思转化为语言的自然流淌,童言稚语,物我合一,精彩纷呈。施老师给我评课:这堂课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放开思维、放开感情、放开写法的习作平台,上得既活又实。此课以后,有教师评价我是作文指导的高手,我说,那是因为我的背后站着高人!施老师,您的指导让我们知晓了什么叫源头活水。
在施老师的悉心帮助下,感同身受的我终于明白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内涵,也顿悟:因为永远向上向善的卓越人品,因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与勤勉,施老师才能够如清泉一般永远活泼。随着新课改、情境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施老师将深邃的目光投向了课程建设,着力构建情境作文的体系,我们也在施老师的引领下,卷入了情境作文研究的热潮。我开始潜心于“儿童游戏情境作文”的教学研究,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施老师说:“我们的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不是为做课题而研究,而是一切都要基于儿童,为了儿童,要真做!”教育就是要讲究一个“真”字,遵照施老师的“指示”,我深入儿童、深入课堂,创造性地开发出100多个游戏情境作文的案例,陆续发表在由他主编的《今天写什么》杂志上。虽然课题在两年前已经顺利结题,但这种草根式的实践研究始终都是“现在进行时”。近期,我在撰写“游戏情境作文:我的十年探索与思考”一文时,与施老师一起研究、探讨的一幕幕情景是那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我的心头涌起了汩汩热潮,抑制着自己激动的情绪,在请他审阅的稿纸上俏皮地写下了四个字――“施”恩难忘!这是我由衷的心声啊!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为了在一个区域内深入推广并深化情境作文的研究,去年,我牵头成立了“情境作文研究工作室”,与施老师的接触更为频繁了。2015年4月,工作室要开展面向全区的教学展示活动,我和工作室的三位要开课的老师一起来到了施老师的办公室,请施老师为教案“把脉”。从中午一直到华灯初上,施老师没有休息片刻,看得很细、说得很细,我们几位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几堂课都上得很成功。课后,施老师和他上课一样,眉飞色舞地做了关于情境作文的专题讲座,他用诗意的语言叙述着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在生活的阳光里绽放,将生命的历程叙得芬芬芳芳”“用生命调动文字,让习作散发出孩子生命的原味”“站到文化的平台上看作文,拓展精神的疆域”……聆听着、聆听着,他淡淡的笑容、真情的话语拨动着我们心弦,我们激情满怀,暗下决心:一定要像施老师一样,以奔跑的姿态行进在情境大道上。
宁静以致远,心中沉淀一份梦,它会变成一泓清泉,满载灵动的神韵,流淌出美妙的生命之歌。
(张洪涛,南通市崇川学校,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