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马的古诗

有关马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8:0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马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马的古诗

第1篇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古诗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今天马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孙老师执教的《》,“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八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七律诗”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今天的马老师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孙老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融的艺术境界呢?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马老师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孙老师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第2篇

一、农村小学生古诗诵读积累的现状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书,大多以作文书为主,还有少数的笑话、童话等语言类的故事书。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所谓的课外书就是各类练习册、试卷以及作文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诵读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其次是书源缺乏,大部分学生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长基本上没有藏书,很多学生的零用钱用在了买零食上,而用在买课外书上的很少。另外,学校藏书陈旧以及不向学生开放也是学生无书可看的原因之一,甚至在一些村小连藏书都没有。

要改变农村小学生古诗诵读积累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课内教学指导、课外积累。教学中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古诗让学生阅读。例如教学《春晓》后,可以让学生搜集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来背诵;母亲节来临之时,教孩子学习感恩的古诗《游子吟》等。所学材料宜短不宜长,要循序渐进,从浅显的五绝、七绝到五律、七律、词等,还要文质兼美、风格多样,使孩子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

二、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和氛围

学校诵读积累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诵读积累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实现课外书籍的资源共享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方法适合诗歌的教学特点,学生通过诵读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自由诵读,把握诗的情感,反复琢磨,读出韵味,最后熟读成诵。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7~15岁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记住的东西就像门上刷的油漆一样,永远也不会掉的,而最好的背诵材料就是经典诗词,它短小、押韵、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有的甚至能让人品味一生。小学阶段大量的积累有助于丰富语言,积累情感,培养情商。

三、激发诵读积累的兴趣,加强课内古诗教学指导

从平时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学生阅读课外书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看书后不做笔记,更不会进行整理,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阅读的方法指导不够,家长关注少。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的兴趣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课外阅读积累训练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这样肯定会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语言文字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课内外结合――得法于内,得益于外

从孩子们一入学开始,就要让他们大量地朗读背诵古诗词,如此长大的孩子,语言必定典雅。孩子在校时,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孩子进行背诵。我还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才艺表演,背诵古诗词,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呆在家里,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布置学生背诵古诗,请家长帮忙监督,学生每天背古诗词给家长听,形成习惯。

第3篇

摘 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不可推卸的任务。在语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常重大,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新课程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弘扬和培育精神,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要力求在课堂上弘扬并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弘扬;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74-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四大发明等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留下了许多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精髓犹如一盏明灯,透过历史的烟云,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从课堂出发,注重文化熏陶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而不能单纯地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即“教教材”,并在教学中认真引领,加以取舍,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从教材中挖掘蕴涵在其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拓展、延伸,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它应当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古代的名人、事件、名胜的课文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在学习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一些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和民间故事,课上学生进行交流,激发起他们迫于了解和认识“长城”这一伟大奇迹的欲望,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长城图片,让学生带着欣赏去看图,同时。我引导学生从中认识长城的坚固高大、雄伟壮观,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加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天马》一文中的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读国学经典,承传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语文教育中首先表现为人文素质是的教育,即道德教育。在每周一课的“经典诗文诵读”的教学中,我在“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鼓励学生朗读和背诵一定的经典篇目一圣贤之人教学生行仁义之道。如,以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尊敬师长、互助互爱;在教学《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音调激越高亢,激发爱国激情。体会感情慷慨悲凉,呼唤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另外,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三、从实际出发,弘扬传统美德

从所周知,如今的独生子女多,这些在蜜罐中成长的孩子只知道接受爱,而不懂得去回报父母的爱。就即使孩子有意识的认识到爱,但在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得极为局限。这就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教育的契机,找到学生认识行为的切入点。在一次“感恩”主题班会活动中,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极为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这个星期你为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学生茫然不知,有的羞愧地低下了头。当时,我感到吃惊,但面带微笑,亲切的让他们第二天回答我。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了我的问题,当然,问题的答案不止这些,有的同学从中体会到了原来爸爸妈妈每天做的事太多,总之,从学生的答案中,我感觉到学生是真正的用实际行动去为爸爸妈妈做家务了,去感恩了。我很欣慰,这堂班会课,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懂得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汇报父母的爱。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要把它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这样才能永久地弘扬和传承。

第4篇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会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老师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融的艺术境界呢?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马老师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孙老师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古诗的学习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古诗文 健全人格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41-02

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呢?下面让我谈谈自己的点滴教学体会:

一、陶冶性情,激发斗志

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因此我在教《〈论语〉十则》时,让学生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它作为鼓励学生求学好问的座右铭;背诵《〈孟子〉二章》时,神情肃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在学生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教《黄生借书说》、《乐羊子妻》、《送东阳马生序》……无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还有在讨论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学了《狼》,让学生明白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教育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坏人、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扁鹊见蔡桓公》告诫学生对待错误要防微杜渐,不可亡羊补牢;《愚公移山》则让学生明白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自然为人类服务;《木兰诗》把家庭责任和国家安危联系在一起;《岳阳楼记》进一步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人翁精神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让学生明白“只有广开言路,纳谏除弊,才能修明政治,强盛国家”的道理;《黔之驴》让学生看到了不学无术者的可悲下场。

二、培养情趣,塑造心灵

学习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让学生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如朗诵《蒹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深深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高洁人格让学生激扬奋发。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春望》会给学生截然不同的感受。读“草色遥看近却无”知初春;读“接天莲叶无穷碧”知盛夏;读“无边草木萧萧下”知秋来;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读《桃花源记》会引起学生无限向往;读《醉翁亭记》会带给学生不尽的留恋。就是“水”,在不同诗人笔下也有不同的气势: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泻千里;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新秀丽;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丽如画;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绮丽可爱……

三、感悟意境,丰富语言

古诗文教学从读入手,披文入情,与诗人同喜同忧。在读中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进而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去,体会诗句所表达的境界。如教《送孟浩然之广陵》,我通过配乐朗读,听课文录音、观看插图等,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而理解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作写法的巧妙。因为古诗通常用夸张、比拟、对比、对仗等表情达意。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推知满园春色;《送孟浩然之广陵》不写依依不舍的话别,而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作结。

四、开展活动,积累素材

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使学生在课内习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外实践,以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积累和表达。

(1)实行“每课一诗”让学生背诵。

(2)定时举行古诗背诵比赛。

(3)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如“风”、“花”、“雪”、“月”、“春”、“秋”、“山”、“水”……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比赛,如区、市组织的古诗文朗诵比赛等,有意识辅导学生,使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大增,记住了大量的名言警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诗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让他们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美的人格修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

1、初中语文古诗句描写爱国的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2、与爱国有关的人物故事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拒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诵读;品味;迁移;创新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标把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充分体现、落实这一目标,阅读新经典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学生在大量背诵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情,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从经典中,“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一学科充满兴趣,才能乐学并好学,所以我在教学首先注重导语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老人坐在屋前晒着暖暖的太阳,孩子们在绿草坪上欢快的追逐……”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有的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们开怀大笑。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以往学生一听要读课文,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古文既有音韵的和谐之美,又充满自然之美、人性的光辉,国家、民族的精神贯穿其中,友情、爱情点缀其间。朱自清先生讲过,经典的训练主要是背诵。背诵是一个重要功夫,同时也需要训练,能力才会有提升。因而初中的古诗文课堂教学重诵读轻讲解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有效的诵读必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丰富学生的间接人生积淀,可谓一举两得。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首先,在教学中,可配乐朗读,读出韵律美;其次,为了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领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和趣味。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从而读出情致、趣味;第三,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文章写法的巧妙,朗读时要读出艺术美。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借鉴。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诗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这些名句或是语言独特别致,或是修辞优美独特,它们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成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三、品味语言,整体感悟,注重迁移。

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评价”中指出:“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文言文阅读教学除了诵读外,还要把握古诗文理解的原则。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了,对词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的理解。理解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可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如学了《桃花源记》,可对作者的《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余作品作些介绍。又如学了《关雎》,可对《诗经》的内容作些介绍。除此以外,还可作些相关迁移。例如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要使学生认识到勤学苦读的道理。老师还可介绍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故事,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对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也得到了有益的拓展。

四、学习写法,进行创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造力,学习也一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对学习过的古诗文进行创新,也就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会背是一个“普遍”层次,而会用会写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古诗文教学中的创新是指将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仿写和改写,就是俗语说的“依葫芦画瓢”。“取其形,仿其意,求其神”,化为己用,然后进行自我认知作用下的再创造。它与编写、扩写有着显著的区别,改写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有的改写则要求形式上的改变,如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诗歌改成散文),改变语言(把古文写成现代文),或改变文章顺序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经常做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如在学习《三峡》、《小石潭记》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充实内容,丰富语言,将之改写成优美的现代文;在学习《陋室铭》等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仿照形式,自选主题,进行仿写。当然,再创造是有前提的,就是学生已从形式到内容层面理解了古诗文,也掌握了需要改写和仿写的古诗文的文本创作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解读她们,传承她们,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第8篇

【摘 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小学语文教材课文设置中也包含着许多优秀的古诗,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为广大同仁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教学

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赏析水平、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古诗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的实现古诗教学目标。

1.由表及里,插上想象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们走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想象力就是发现、发明等等一切与创造活动有关的圆圈,如果没有想象力、创造就会变得太过苍白、要想善于创造就必须要做到善于想象。例如在小学古诗教材《锄禾》中的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如果教师们单纯的从表面意思来翻译的话,学生们很容易就会翻译成:有谁知道盘里的食物,每一粒米都包含这辛苦呢。这时候,教们就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们通过想象力,想象以下农民伯伯们辛勤劳作的场景,然后再进行翻译。这时候就会很容易想到翻译应为“每一粒饭粒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想象把古诗字词之间的空白完整的填补。再比如,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一句中,前半句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想象诗人“寒雨连江”的情景,让学生们体会寒雨凄凄的场面,朋友来送别友人时的凄凉和惆怅。讲解道下半句时,要通过“孤”字产生联想,一座孤山静静的矗立在那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和友人分离之后孤单落寞的情感。学生们通过想象,能够很完整的将在芙蓉楼送别友人的画面重现出来,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诵读,感悟时代穿越

古诗是一门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可以让人们沉浸于此,但必须要以理解诗歌内容为前提。教师们在进行小学古诗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们是否能够对古诗有正确的理解。例如,王昌龄的著名边塞诗《出塞》,诗人表达出希望战争早日平息,烟火早日熄灭,平民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将这个希望寄托在英勇善战的将军身上,只要将军在就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希望。但是作者却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出这些感情,学生们很难直接从字面理解出这些深层含义,因此教师们要帮助学生们准确的理解古诗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壮之感,有助于小学生们在朗读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另外,教师们还要注意让学生们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古诗的艺术美。古诗是由语言组成的,其特点就是简洁准确形象,因此教师们要最大程度的向学生们展现古诗的语言美,让学生们惊叹古诗的美妙之处。

例如,《登黄鹤楼》中“更上一层楼”中的“更”字,就运用的十分巧妙,意义深远,若是用其他的词,如“再、又”等等,就不能表达出作者想要看的更远的愿望,这是古诗语言美的体现。除了语言美,古诗还有意境美,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在脑海中勾勒出古诗诗描绘的画面,在丰富的古诗情境中畅游,更全面的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是要从学生们自己的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情感美。古诗是诗人情感的宣泄,充满了诗人情感的结晶,好的古诗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们进入那个古诗描绘的画面,增添自己的感彩,因此,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反复朗读,更好的领悟古诗情感。

3.通过实践,积极鼓励创新

小学生们都乐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师们可以设置一个轻松、开放的教学环境并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表现自己,挥洒自己的热情,通过表演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也是一个学生们将古诗意境重现的好方法。例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一副村童扑蝶的画面,“儿童及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句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也是全诗的主要画面,这一副画并不是静止不懂得,也不是一瞬间的动态画面,而是持续的一项活动,他能够生动的表现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画面,在诗中充满了童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们演出这个画面,让学生们体会其中的乐趣,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手拿扇子或是一本古书假扮诗人诵读古诗,让学生们感受那个画面,从而更加深刻的感受诗人想表达的含义。例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拿着折扇,踱步吟诗,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再配上一些古代韵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彻底的融入古诗的意境中,寓教于乐,在表演中创新,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也可以让学生们动手作画,使得诗歌描绘的画面更加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运用到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在绘画过程中提升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古诗是我国的一份珍宝,小学语文学习的古诗也是这一珍宝中的一粒明珠,只要教师们能够好好利用这一教材、进行设计课堂环节,将课外拓展与教材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就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激情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双重效果,当然,教师们本身也可以享受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一起创造出的乐趣,使整个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完美。

第9篇

[关键词]诗词鉴赏;作者;标题;诗眼;语言;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古诗词鉴赏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地位日渐显著。特别是近年来的中考加强了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逐步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转向以赏析为重点。古诗词赏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掌握并熟知一些古诗文知识对一个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学生受学业考试影响,普遍学业压力较大,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兴趣较低,阅读面较狭窄,未能真正领悟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第二,古诗词并不像现代文那样浅显易懂。古诗词的语言较为含蓄凝练,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等载体来表达。这样就给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第三,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乏鉴赏方法指导,使学生审美趣味逐渐下降,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加上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平的局限,古诗词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针对这种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 看作者,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意思是说我们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够在一个大的语境中,引导学生从浅到深地认识和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以及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的意图。

以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和《武陵春》为例,这两首词同样是写愁之作,但词中所体现的愁情却大不相同。联系作者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早年的李清照过的是美满富裕的家庭生活,她在写《醉花阴》时的愁情更多的是思念丈夫的闺怨;晚年的她遭遇国破、家亡、夫死三重打击,过的是孤苦无依的生活,在写《武陵春》时的愁苦更多的应是家国之恨。因此,了解作家的生活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和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 审标题,读懂大意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是我们理解诗词思想内容的钥匙,透过题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诗词大意,或能感知作者情感,大致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等。

有的标题概括了诗词的主要内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个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从题目我们可以想象出作者游览西湖旖旎春光时的愉悦心情。

有些标题指明了诗的题材,如标题中出现“赠、送、别”这类字眼,表明是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赠汪伦》《渡荆门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抒写离情别绪的送别诗。标题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征战诗,往往是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如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出现“怀古”“咏怀”,表明是怀古诗,这类诗词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苏轼的《赤壁怀古》。

有的标题指明了诗词的体裁,如标题中出现“说”,表明体裁是议论文。“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爱莲说》标题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马说》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审清题目即审清鉴赏提示,有助于学生把握鉴赏方向,把握作品内容。

三、 找诗(词)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词)有诗(词)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词)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鉴赏诗词应引导学生从诗词的语言入手,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词)眼,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词的意蕴,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例如解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只要能抓住词眼“愁”,就不难理解词的感情基调。词中作者用“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将看不见、摸不著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因此在鉴赏诗词语言时,我们要从关键词语入手,抓住诗(词)眼,就可以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四、 品语言,赏析技巧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中的内容、情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语言作具体的、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词,要注意诗词的炼字、炼句及表达技巧。

第一,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例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诗人想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生前死后都赢得一个为国建功的美名。从“可怜白发生”这句诗,我们可以解读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第二,品味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动词,饱含感彩的形容词,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副词,既要理解其字面意义,更要理解其深层意义。如《武陵春》中“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两句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从“倦”字,我们可以看到词人此时的倦不单是对妆容的倦怠,更是身心疲倦的表现。词人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正好写出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情景下内心难以排遣的苦闷。

第三,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含蓄凝练、表达巧妙、文句变形且语义跳跃等特征。通常情况下,作者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事、景或者物,通过谐音、比喻、用典、互文、拟人或者借代等方式来表达。例如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从表达方式来看,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例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主观感情,这种情景交融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再如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句用典。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希望自己像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助圣明之君,做一番大事业,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可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品味语言,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感情。

五、抓意象,领悟意境

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借助景或物来抒感,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N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在分析诗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含义。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有关,古人有折柳而别的习俗;“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明月”是意象,诗人借明月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诗人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地方。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鸟”是意象,诗人将花和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在赏析诗词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借助诗词中具体的物象,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同时还应将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辨别不同诗词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意象进行辨析,使其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意境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旨。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并给予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第10篇

每天上午,山东省烟台开发区金胜小区都能听到悠扬的萨克斯声,那是商老汉在卖豆腐。商老汉一改卖豆腐敲梆子的规矩,用乐器演奏来吸引顾客,一天卖出的豆腐不下75公斤。

民工扮张飞招揽客人

黑脸虬髯,手持丈八蛇矛,一看便能猜到这是《三国演义》中威风凛凛的张飞。每天,在重庆洪崖洞当店面招牌的民工盛兴孝一穿上“张飞”的行头,就有人亲热地招呼他,小店也跟着热闹起来。

广告招聘“陪酒员”

天津一家公司在马路上张贴广告,公开招聘数名酒量惊人的人员到他们公司从事“专职陪酒”。根据广告,应聘者首先需有无限海量,连饮白酒数瓶,脸不变色;二要能说会侃,尤善编撰“笑段”;三要善于敬酒,拍马不露痕迹;四要能划酒拳……符合条件者即可聘为“专干”,每天代人吃喝,月薪2000元。

圆梦公司助人圆梦

一种仅在影视作品中出现过的“圆梦公司”正在上海悄然流行。据了解,这种“圆梦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受限制――小到“排个队”,大到“当皇帝”,只要是不违法、健康的心愿,都可以帮助顾客实现。据公司员工介绍,公司试营业3个多月来,接到了许多好奇者的电话,最普遍的梦想是“想当百万富翁”。

庄子变身售楼先生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庄子,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变”成了沈阳市铁西新区某楼盘的“售楼先生”。该楼盘的工作人员介绍,“庄子”是一个售楼员的代号,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人们记住他们的楼盘,除了庄子外,刘备、张飞、孔子、武松都成了“售楼员”。

网上“恨墙”脏话满墙

近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恨墙”的网站,点击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小字:“中国网上第一个发泄墙,把你心中的烦恼对这块墙说吧!”这个始建于今年7月的网站,已有七八百张发泄心中怨恨苦闷的小纸条贴在上面,这些纸条过期将被删除,要想永久收藏,每张收费2~10元不等。

职业挨揍人5分钟200元

“本公司诚招10名职业挨揍人,限身材高大的男性,要求具备较强的抗击打能力,薪金待遇每5分钟200元……”近日,昆明市出现高薪招聘“人体沙包”的广告。广告上的联系人李先生称,“人体沙包”准备在各娱乐场所为女性提供发泄服务。公司会为员工投保,在挨揍过程中,对方不得打重要部位,不得借助外物。

巨型婚鞋可躺卧三人

近日在江苏昆山举行的鞋文化节上,展出了一只巨型绣花婚鞋。据主办方介绍,该绣鞋以中国传统婚俗鞋花“龙凤呈祥”为主题,全长2.8米,宽0.87米,高0.71米,重63公斤,鞋内可宽敞地躺卧三个人。

男子发明古诗娱乐牌

长春市退休干部李先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麻将牌,玩这种麻将必须能熟知牌上的古诗。这种古诗娱乐牌采用麻将打法,3张牌组成一首诗,第一张牌标有诗的名字、作者姓名及朝代,第二张和第三张分别标有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先将手中的牌配成完整的古诗即为获胜。

购物先跳贴身舞

2006年11月26日,杭州某商厦搞促销活动,要买打折商品有一个条件,即购买者必须和商厦邀请的专业舞蹈演员跳一段贴身舞,男对女,女对男,一时场上难堪和尴尬的舞姿引起围观者阵阵哄堂大笑。

影楼起名张靓影

长春商业区一间影楼为吸引顾客,模仿“超级女声”张靓颖的名字为影楼取名为“张・张靓影”,而影楼内也挂满了张靓颖和其他“超级女声”的海报。对于这种利用名人名字或谐音做广告的方式,有关管理部门表示,如果当事人持有异议,就可以提讼,向商家索赔。

第11篇

1.在横线上自由选写初中文言诗中的写景美句,每首诗选写一联,共写四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湖北荆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2.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①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湖北黄冈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3.从《论语六则》中选出两句,作为专题板报“学家谈”的征稿主题。

(选自江苏常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4.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请你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古诗词,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他们。

示例: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离情别意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思想抱负

临别赠言: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情别意)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抱负)

选自贵州贵阳市实验区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以上题目,是创新的文言诗文默写题,可以把它们叫做“自由选写式”默写题。

在目前的中考默写题中,文言诗文的默写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直接要求式”默写题,第二类是“提示理解式”默写题,第三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选写式”默写题,第四类更为生动活泼一些,叫做“语境填写式”默写题。

“自由选写式”默写题有如下一些特点:

1.它以调动考生的丰富积累为目的,通过“自由选写”的形式表现考生富有个性的积累,同时在“公平性”上表现出对考生的尊重。

2.它有时候设置一个具体的“话题”,在话题的限制下让考生自由地进行发挥。如上面第1题的话题是“写景美句”,第2题的话题是“登高习俗”。在答题的时候务必注意到话题的限制,所默写的内容一定不要超越到话题之外。否则劳而无功。

3.它有时候假设一个情景,在情景的限制下由考生自由地进行默写。如上面的第3题是假设一个征稿活动,第4题是假设一次毕业赠言活动。答题时要注意扣主题、合情景,有示例时还要好好品味所给例子的表达角度,要在反复的斟酌之中确信自己是在准确地答题。

4.由于是自由选写,所以这样的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答题时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最容易写的内容答题,在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不写错一个字。

【相关链接】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人民辛勤劳作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联。(课内外均可)

2.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

(选自辽宁大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3.请默写出三个出自不同古诗词中的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课内外均可)

(选自山西省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4.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中的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

(选自江西南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中考原题:1.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不限于以上内容。2.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离情别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考生可任意作答,符合要求即可。)

第12篇

1.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感悟哲学

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古诗词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凭借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喧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主要讲唯物论中有关物质、运动、规律的知识。我受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启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幅国画,然后徐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可以形象而直观的看到物(草)、人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春风吹又生”。既讲清了相关的哲学道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的美,以及对生活的顽强追求。

2.利用古诗词突破重难点,如虎添翼

正如“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一样,要上好一堂课,也必须从突破重点、突破难点着手。哲学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些知识性、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观点或原理,如果采用单纯的说理,其效果显然是不会理想的。所以笔者认为,借助古诗词,适度选择,合理解释,精心设计和演示,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说清楚,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记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课时,就可以引用下面的一首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生答: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3.组织讨论,开展师生互动

矛盾,是整个辩证法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矛盾分析法,觉得在哲学中这是最抽象的,不可捉摸。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特有的文学魅力,在课堂热烈而深刻的讨论中,引领学生思路,帮助其理清逻辑,轻松快乐思考,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例如在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首诗,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钟山即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六朝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让大家对其中的“一鸟不鸣山更幽”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进行热烈的讨论,让学生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感悟哪句诗更优美,为什么?最后一致得出结论:王籍的“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比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更好。因为唯其鸟鸣婉转,方知人迹不至,才显山更幽静,以“蝉躁”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问题:躁和静、鸣和幽是什么关系?这种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

4.设置“陷阱”,促进师生共鸣

古诗词往往用朴实的字句揭示出深邃的哲理,使人增长智慧,通晓事理。讲授唯物论中“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时,必须讲清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是一种主动创造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观察同一客观对象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一知识点,在第六课“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中表述得十分清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显然这个“立场”的角度不是唯一的,所以当我运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从观察事物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时,班上立即有同学朗读了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是从不同的阶级立场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师生互动,学生主动钻研的精神,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