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年的我

少年的我

时间:2023-05-29 18:0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少年的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少年的我

第1篇

记得在一个天高气爽,硕果枝头的秋天,我们相聚在了一起。那个秋天好美丽……转眼又一年,还是一个秋,却多了那没几分凄凉……

当我们兴高采烈的走进那个新的环境时,看见了一张又一张欢笑的脸。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谁,但乐于交友的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从此我们成了一个集体——09-1,那是我们心想——永不分离。

每当有什麽集体活动时,我们总是踊跃参加。每个人都想着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都想为这个班集体增光添彩。并且我们做到了,而且真的很出色。望着班里那一张张光彩照人的奖状和那一面面来之不易的流动红旗,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我们迎着朝阳、披星戴月努力学习,每个人都有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儿,都有着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在阳光下,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欢笑嬉戏,仿佛觉得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在为我们高兴……

然而,有一天我们开始懒惰了。或许我们有些疲倦、或许我们有些放松、或许我们有些骄傲总而言之我们下降了。看着我们直线下降的成绩,老师无奈的叹息……而此时我们却是一副无所谓的心态。我们不再那摩努力的学习,只顾着玩耍取乐。上课时,下课时只顾着嬉戏……就这样那一张张光彩照人的奖状没有了,那一面面流动红旗不再光顾我们班了,老师的脸上不再有过笑脸了……老师教导我们,劝诫我们,然而这些都挽回不了同学们的心,大家依旧玩耍嬉戏。虽然我们的成绩一落千丈,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却日益加深……可是我们殊不知危机正一步一步向我们靠近,终于它到来了……

那一天阳光很灿烂,可谁会想到暴风雨将要来临……那一天那一份那一秒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还深深地记着,上课铃响了,老师却迟迟不来教室,大家都有着不好的预感……果然过了好长时间校长来到了我们教室,好委婉的语气还带着一丝请求一字一顿那摩清晰宣布着分班的消息。那一刻,天好像都塌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失落的背影,我们泪水一滴、一滴、一滴的往下掉。。那不是我们的眼在流泪而是我们的心在滴血啊!望着老师无奈的表情和红红的眼圈我们心更痛了……

还是新的环境,但此时我们的心情却悲痛欲绝……如今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们是多模想念昔日的同学和老师啊!可如今后悔又有什莫用呢?只怪当初我们不珍惜,不听话才导致最后这个分离的局面。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分离后才知道后悔,花样少年的我们不懂得珍惜……

劝诫同我们一样的花样少年珍惜现在,把握青春不要知道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第2篇

摘 要 儿童青少年体育作为社会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其在各大体育期刊中研究文章所占的比重,侧面反映了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主体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四大体育期刊中儿童青少年研究所占比重的分析,探寻反映当今我国儿童青少年研究的侧重点以及研究中的缺失,同时也可由此观测出当今我国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的研究趋势。

因此,本文通过对四大体育期刊2013年-2015年中对于儿童青少年研究文章占年总发行文章的比例,以及儿童青少年研究中的心理研究,生理研究、运动训练研究占儿童青少年研究总数的比例进行逐年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当代我国体育对儿童青少年研究的侧重及缺失,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心理 生理 运动训练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心理、生理、社会特征变化大、不成熟。体育运动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心理素质,加速社会化过程由重要作用。因此,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类目,其一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其二是儿童青少年的生理,最后是儿童青少年的运动训练。本篇文章也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中这三个问题分别进行分类分析,从而找出当前研究儿童青少年的侧重点以及对儿童青少年研究某方面的缺失是本片文章的重点。

一、研究对象

2013-2015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2015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015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二、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青少年研究年发行总数占年总发行量的比重分析

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研究年发行总数占年总发行量的比重这一项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每年有关于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占所有文章总数的5.4%左右,这个数字相较于总数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然而,通过对这四大期刊进行逐年的对比之后我们发现,除了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以外,其余三大期刊有关于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数量都在逐年攀升,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有较为明显的攀升。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有关于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在经历过2014年的低谷后,在2015年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攀升。

(二)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的统计这一项的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中对心理的研究总体起伏不大,在2014年相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后,在2015年保持了同等的发行数量,对生理的研究有增长趋势,而且这种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14年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两篇,2015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4篇,有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对运动训练研究就与之相反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情况,并且减幅也较大。

(三)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总数的平均值分析

通过对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总数的平均值这一项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的三年四大期刊的平均发表数量来说,数量从多到少,排名依次为生理、运动训练、生理。其中运动训练与生理较为接近,而将心理与运动训练和将心理与生理对比,其中的数差较为明显。

三、结论

通过整篇文章对儿童青少年研究年发行总数占年总发行量的比重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的统计结果以及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总数的平均值这三项研究调查后,我们发现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研究年发行总数占年总发行量的比重这一研究后,我们发现相较于其余的体育研究项目,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缺失,也侧面反映出当今体育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缺失。

其原因可能为,我国将体育按传统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类:全民体育、金牌体育。而儿童青少年在学校中或学校外所参与的体育活动按分类方式被归类为全民体育中。全民体育是以自愿参与为主,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的体育形态,因此,在儿童青少年普遍所处的学校中因对体育在学校所有课程中处于不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常因繁重的课业而被学校及家长掩盖,甚至忽略。这种观念深刻影响着体育学者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研究的重要性的判断,因此,这是影响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研究成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近两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的普遍下降,引起了多方的重视,这也可能是近两年对其研究逐渐增多的原因。

通过对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的统计这一项研究后,我们发现,对于儿童青少年生理的研究有着逐年攀升的趋势,对于儿童运动训练有着下降的趋势,而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比较稳定。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近几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正在逐渐下降,研究学者针对于如何提高儿童体质这一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集中,这可能是探索儿童青少年在生理水平及如何提高其生理水平上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原因。

通过对四大期刊三年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生理、运动训练总数的平均值这一项分析,我们发现,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的缺失跟学校体育对体育成绩的关注有所关联,运动训练及运动生理从探寻儿童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的生理因素出发,探寻如何运用合理的运动手段来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这样就造成了对其心理方面研究的缺失。

参考文献:

第3篇

1信息素质概念及构成要素

1.1信息素质概。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考斯基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质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根本上讲,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识如何学习,因为他们知道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去实现和使用信息。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总是能够为任何任务和决策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1.2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信息道德、信息分析、信息评价和利用能力及信息知识水平与信息行为能力。

2大力推进我国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我国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靠教育部门或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需要青少年自身、社会和学校的共同作用。

2.1青少年信息意识的自我培养

青少年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首要的是在信息活动中树立开发和利用信息的观念和自主、自觉的能力。信息意识的自我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对信息能够有特殊、敏锐的捕捉力,能够从大量的、平常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为我所用;第二,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有价值的信息能保持足够的专指度,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一种习惯性倾向。第三,增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比较准确地判定信息的价值,剔除不良信息,远离有害信息。第四,形成对信息的批判能力。在获取、利用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信息内核。

2.2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的主体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的主体。在推进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方式、方法、措施亦不同。

2.2.1中学生、中职生信息素质教育

中学生、中职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主要是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方面。可通过广播、板报、参观图书馆(室)、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宣传、讲解信息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学校要重视图书馆(室)建设,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教会学生查找馆藏文献信息的方法、技能,掌握常用工具书的使用;向学生宣传、介绍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知识;中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课学校要把它落到实处,保证课时和上机操作时间,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因特网知识,利用网络接受健康、向上、有助于学习的知识信息,教育学生把握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电视、广播、报纸是传播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最新信息的媒介,学校要给学生一定时间收看新闻、重大活动的直播和读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2.2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规定和课程计划,参照国外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因此,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多做工作,求得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信息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知识水平与能力,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培养教育。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利用馆藏文献信息、专业人才、技术力量等优势,做好各项工作。图书馆要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和指导,以多媒体、参观图书馆、文献借阅规划、规章制度、电子信息查询方法等,尽快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喜欢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最有效途径,学校要有统一规划,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包括信息基础理论课和信息技术课。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术方法。

信息检索课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是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知识,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课也以手工检索转向以计算机网络检索。图书馆承担着信息检索课的教学任务,馆领导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要不断总结经验,改革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方法、内容、手段。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利用图书馆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检索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知识水平与信息行为能力,信息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人、信息法制意识和信息免疫力。

2.2.3社会青年信息素质教育

第4篇

青少年犯罪突出,有必要采取专门的措施,有效预防制止青少年犯罪。他们可塑性强,通过有效手段可以使他们重新步入生活的正轨。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绝对隔离的矫正措施,灵活性强,适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矫治,我国尚不存在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矫正,国外早有涉及,效果明显,可以借鉴。我们要从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自我原因全方位剖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在此基础上摒弃以往的过时,低效率矫治方式,采取多样化,高效率的措施代替,最终达到对青少年犯罪治本性的目的。

关键词:

青少年社区矫正;多元化;危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18201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强烈要求民主、喜欢探险、追求新鲜刺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当然,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极易受外界的环境的影响,基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矫正,即可取得显著效果,这为青少年的社区矫正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青少年的专门社区矫正体系,我国尚未建立,但在国外,青少年的专门社区矫正体制早有涉及。澳大利亚的青少年司法部与司法委员会并列,辖37个拘留中心、35个社区服务部、2个强化工作部门,280名职员负责18岁以下的约300名在押犯;法国为初犯建立了一个分类中心,建立了青少年犯的“监狱学校”;英国为了青少年专门设置了“监督”矫正刑;德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保护工作,对少年犯采取阶梯式处遇,对定罪量刑的少年犯规定了完善的缓刑制度等。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也有所上升,这说明建立适合我国专门的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可行性和急迫性。

1社区矫正青少年典型心理特征

1.1自我认识失衡

一些青少年极度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是这个社会上最没有用处的人,尤其和他人比较时,更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些青少年对自己又有极高的评价,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成功,会赚大钱。这种极低或极高的不客观的自我认识,普遍存在于被社区矫正的青少年之中,构成了他们自我认识的失衡,又由于他们缺乏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总会陷入不满意―堕落―不满意―堕落―不满意的恶性循环中。

1.2缺乏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

从调查中来看,很多青少年的成长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中,长期缺乏和父母的有效沟通。他们有的自小父母离婚,有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有的虽然家境富裕,但父母忙于赚钱,虽然每月的零花钱用不完,父母却是一年见不到几次;有的天生比较叛逆,完全不顾父母管教;在家庭中得不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其世界观人生观畸形,加之没有人能管教,助长了很多的恶习,他们犯罪和这些因素有很大关系。

1.3不能有效控制和不良人员的交往

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不良人员的交往,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加犯罪的驱动力。这些人可能是邻居、同学,有的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哥们义气,使他们越走越近,平时关系密切,大多数没有稳定工作、逃学,经常一起出入网吧、卡拉ok等娱乐性场所,青少年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感,需要在群体中获得赞许、互帮互助,长期与不良人员的交往限制了他们和较优秀的人的交往,大大缩小了他们的交际圈,这样更加使得他们和不良人员越走越近,长期不良习气的氛围致使他们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解决方式的探索

我们建议建立青少年司法局,以社区矫正为中心兼顾其他辅助手段,完全致力于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和对青少年违法的管制措施来看,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下面说明几点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现象。

2.1建立“无污染”环境

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未全面完成,不能被投监狱后使其完全脱离社会,需要使其继续完成社会化,社区矫正最大优势恰恰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会化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但是,矫正是相对的,只对青少年进行校正而忽视了对社区“污染”的“矫正”,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为了不影响矫正中青少年的社会化速度,使其真正受到教育和改造,回归自由世界,真正的重返社会,我们不仅要考虑青少年的病因,更要充分认识其犯罪的社会原因。从根本上矫正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2.2避免监禁刑适用

在诉讼过程中最好审前就避免对青少年的人身拘禁,这个烙印可能伴随其一生。随着刑罚个别化的深入,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效率最高的矫正措施,如澳大

利亚的社区矫正繁多,大约有15种。从发达国家对青

少年的社区矫正实践来看,首先要进行危险性评估,根据不同人的综合情况,如犯罪性质、个人特点、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等,进而有对其心理、生理、教育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然而在我国,对社区矫正并没有以上评估和针对性矫治,而是“一视同仁”,社区矫正工作者对被管教者情况不明,实施缺乏计划,势必造成管理的无效率,甚至管理的失控。

2.3积极改善落后矫正方式

据了解,矫正工作者大多是中年人,他们生活背景、思想观念和青少年间存在较大差异。社区矫正中很多矫正方式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的,矫正工作者与青少年间的代沟,加之能力因素、没有相关心理知识储备,青少年情况又比较复杂,致使谈话有效性较差。不得不承认社会在变化,我们的工作也要改进,不能即使没有效果也一成不变,从目前反应的情况来看:和青少年的谈话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要采取更有意义、更灵活、更加关注对个案的矫治。这要求我们了解青少年的特点,采取他们更愿参与的方式、更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矫治工作,开展综合治理,达到治本性。

3结语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形势依旧严峻,专门的青少年社区矫正措施实施极具有现实意义。西方国家的社区矫正已有百余年,发展较为成熟,对青少年的社区矫正经验丰富,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我国的社区矫正方法。通过专业化、人性化、高效率的服务,为青少年早日回归社会和社会和谐稳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恩慈.青少年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J].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研究,2004,(4):15.

[2]康树华.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3):8389.

[3]郭翔.中国大陆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3):1521.

[4]张凌颖.探索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罚的构思与实践[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4):8589,48.

[5]李庆.未成年人犯罪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和方法[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04).

第5篇

关键词:甘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生态价值观

一、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生活中

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提升青少年的实践生活能力,要想把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到实践锻炼中,就需要结合当地青少年的实际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素养。实际上,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科学分析并运用每一项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实践本身的意义,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的了解并不能只停留在记忆中,还要积极落实到实践生活中。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本地区的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从而推动本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假如我们对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只停留在记忆方面,就会导致本地的青少年缺乏真正的生态价值观,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也无法把生态价值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模式主要适用于生态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普通的教育模式传授给青少年基本的生态价值观知识,还要通过相应环境的影响,让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本地区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效果。尽管德育教育可以划分到理智课程中,但是我们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课堂上,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隐形材料中的相关知识完成德育教育的最终任务,因为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规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

三、在核心思想的指引下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在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核心思想,即可持续发展观,并在此核心思想的指引下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比如加强与思想政治课的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效率,让甘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念。具体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把生态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生B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要想认真落实这一观念,我们就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不同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完善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

其次,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因为不同学科对于人类的分析角度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人类行为的研究工作。上文中提到要把生态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同时还要结合其他学科的不同特征,把生态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我们不能把生态价值观教育硬性融入到其他课程中,通过寻找生态价值观教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有效提升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效率。

四、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力度

生态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让人与自然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具体如下:

首先,真正落实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主要方式,它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还关系到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当地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方案,通过长时间坚持教育,让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人价值观念,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升青少年的自身道德水平,从而为本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贡献,还能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德育教育,提升青少年的自身道德水平。学校的教育方案关系到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水平,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的教育重心。在以往的生态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过于重视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水平,忽略了青少年生态道德以及求善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我们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重视青少年的自身价值培养,还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念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正确的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念,从而有效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

关键词:青少年舞蹈;素质教育;作用

舞蹈属于一种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同时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在舞蹈的过程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基本素质,不断提升协调动作的基本技能,深刻感受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情操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行以及舞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舞蹈教育,提升青少年的人体美、心灵美,培养青少年的艺术修养,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席勒表示:“我们要想获得政治上的自由,必须通过美感教育的途径。因为只有通过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这里指出的“美感教育”,主要就是指当前的“美育”。由此可以看出,美育已经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全过程。美育可以帮助青少年逐渐形成基本的素质结构,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开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舞蹈作为一种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艺术修养,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可以将舞蹈艺术看作是一项审美活动。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情操,与德育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因此,通过舞蹈教育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满足新一代人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青少年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青少年舞蹈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道德品质主要就是指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较为稳定持久且具有明显特点的一种行为倾向,这种倾向性通常表现在人的思想行为上。道德品质对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加强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集体荣誉观和人生价值观,从而逐渐形成可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道德品质。相对于那些思想发展不成熟,而且接受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只能通过老师进行照本宣科的形式接受素质教育,但是这种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开发各种新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效弥补传统素质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舞蹈教育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将社会宣扬、传播的道德精神,以舞蹈的形式进行加工,并且较为直观的展示出来,同时通过这种舞蹈教育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对美与丑的深入思考。此外,舞蹈具有生动、活泼、形象等多种特点,可以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充分享受美德的熏陶,增加学习的乐趣,在培养青少年审美需求的同时,有效的熏陶青少年的道德思想。2.有利于发展青少年的智力加强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操,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大脑智力发展。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常常欣赏和接触舞蹈艺术,可以促进人们视觉感知能力的提升,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青少年的大脑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而舞蹈主要是以运动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可以有效满足青少年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舞蹈教育中,青少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通过敏锐的观察不断的去发展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美,并且能够通过思维构思和身体动作有效的展现这种美,从而不断开发青少年的大脑智力。青少年大多都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着好动好学的特点,舞蹈教育充分利用了这种特点,抓住青少年的好奇、求知心理,通过各种音乐节奏、舞蹈动作来提升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和模仿能力,增强青少年对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此外,舞蹈作为一种无声的艺术,表演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心灵感悟将内心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所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舞蹈的特性,不断培养青少年的想象能力,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3.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形体美和优雅气质沃尔特•特里表示:“舞蹈训练能够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他们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提升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锻炼正确的姿态。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舞蹈教育对青少年遵守纪律、接受组织领导、适应集体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青少年的情感表达和言行举止也有着很大的益处。同时,舞蹈训练不仅要情感和身体并用,还要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身体在根据规定动作进行舞动时,舞蹈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敏捷性。”这里主要从情感、身体素质、注意力等方面说明了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舞蹈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在舞蹈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下形成良好的人体美的素质,提升协调动作的能力。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艺术,它主要就是通过各种肢体动作来反应真实情感和现实生活的艺术。青少年大多都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加强他们的舞蹈训练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锻炼青少年的感知能力;同时还可以美化青少年的身形体态,纠正他们含胸、驼背等不良习惯,帮助青少年逐渐养成优美挺拔的体态;此外,在舞蹈形式和音乐旋律的熏陶下,可以协调青少年的运动和动作,展现个人的优雅气质,让他们保持端正的仪态和仪表,实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4.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舞蹈的排练和表演过程中,集体舞占有很大的部分,而且对动作的统一性以及队形的整齐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青少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有效的完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在舞蹈演出和比赛的过程中,青少年形成一个表演集体,他们会逐渐养成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良好习惯,逐渐形成一种集体荣誉感。因此,随着学习迁移的基本规律,舞蹈训练中的集体荣誉感会逐渐迁移到学校集体、民族集体、国家集体的荣誉感。

三、结论

总而言之,舞蹈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青少年的舞蹈训练,逐渐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开发大脑智力,锻炼青少年的形体美和优雅气质,提升青少年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涛.浅谈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必要性[J].青年文学家,2010,(05):115-116.

[2]邱玉音.浅谈青少年舞蹈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05):103.

[3]吕璐.浅谈舞蹈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02):150.

[4]李倩.浅谈舞蹈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14):288.

[5]陈蓓蓓.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6,(02):409.

第7篇

优势视角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今的社会规则和人们的价值观。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愈来愈多的挑战,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偏差行为。比如逃学、沉迷网络、性格冷漠孤僻、打架斗殴等。同时,我们发现青少年因偏差行为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自1997年起,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逐年增加,在全部刑事犯罪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攀升。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身心都在发生着变化,个体的自觉意识在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会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和父母疏于沟通以致冷漠对待亲人,会因为自己的冲动和同学朋友之间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僻冷漠不善交际。此时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习惯是用有色的眼睛看待青少年的这些偏差行为,往他们身上贴上“问题”的标签。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利用优势视角的理论来分析偏差青少年所具备的优势特质,整合与其相关的各种优势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理念与方法,帮助解决青少年行为问题,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界定

偏差行为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定义因文化背景、情境和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在心理学上,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遭受挫折与干扰,内心动机无法实现,从而产生焦虑、紧张或沮丧、失意等情绪状态,有的表现为狂妄自大、暴躁、孤僻、冷淡、自卑、娇气、懒惰等性格缺陷,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青少年偏差行为。在社会学中,偏差行为又称越轨行为、社会越轨,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规范的行为。本研究所探讨的青少年偏差行为指的是一般偏差行为,如在青少年中发生的孤僻自闭、厌学逃学、沉迷网络、盗窃、奇装异服、校园暴力等偏差行为。

二、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工介入理念

优势视角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运用优势视角的抗逆力和赋权这两大核心理念来分析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探寻偏差青少年自身的优势特质,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改变自己,解决问题。

(一)赋权——实现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偏差青少年发掘潜在的优势,找到他们所具有的优势特质和抗逆力,从而形成案主积极的自我认同,使他们通过发挥潜能改变现状,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优势视角下帮助偏差青少年,首先,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偏差青少年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与他们一起探寻潜在的优势资源,如兴趣爱好、才能特长、理想抱负及周围的社会资源等。其次,激发偏差青少年的愿望,经常询问他们的梦想,燃起他们的希望,激发出他们为此改变的动力。最后,鼓励青少年利用自身的力量和周围的环境资源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愿望,从而实现偏差青少年的自身价值,增加其自信心。

(二)抗逆力——逆境中潜藏机遇

抗逆力是一种反弹的力量,是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而反抗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战胜困难。抗逆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抗逆力从一个特定层面对优势视角进行了阐述,说明当人们遇到困难、灾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和挑战。

偏差青少年在主流社会中的印象被冠以“成绩差”、“自卑孤僻”、“暴力倾向”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同学和老师也以问题青年的观点对待他们。这种消极的标签多次重复之后,偏差青少年得不到积极的自我认同,便使他们产生了排斥或逃避现实的悲观态度。青少年的这些叛逆、不良行为便是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的表现,他们选择一种抵抗主流思想、坚持自我的生活方式。这正是抗逆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时案主的资源和优势所在。

三、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工介入服务策略

(一)帮助偏差青少年提高自信

首先,引导偏差青少年真正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社区居民面对偏差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诸些不良行为,对其必然会有相应的排斥行为或歧视行为,而这些行为也必然对青少年造成痛苦的不愿面对的经历。但是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引导偏差青少年敞开心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其实这些青少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很清楚,只是家长们一直认为他们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们心里有的想法和困惑也苦于找不到倾诉的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运用同理心取得青少年的信任,用真诚和理解与他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让偏差青少年放松、自由地讲诉自己以前的经历,通过体验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

其次,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估偏差青少年所具有的优势。在优势视角中,几乎所有人的境遇和个人特征都有优势存在。虽然在困境中挣扎,但可以从别人及周围环境中获取资源使自己生存下来。尽管偏差青少年在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但我们发现他们都具有内在的自我改变、自我调整和学习的能力,精神中包含着抗争困难的抗逆力。人们不仅在成功里获得经验,在挫折和失败中也会得到教训和动力。社会工作者多维度地评估偏差青少年的优势,一方面关注青少年自身性格品质的优势,如诚实、善良、独立、创造力、反应敏捷等。这些很有可能会成为社工服务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挖掘偏差青少年身上的特长,如绘画、书法、打球等;最后,社工人员还要关注偏差青少年周围的环境设施和优势资源,这些资源来自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公众等,这些外在资源可为偏差青少年提供机会,社会工作者就是发掘周围这些潜能并整合利用资源。

第三,拓展偏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社会工作者应该通过兴趣爱好,可以让偏差青少年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并扩大自身优势。偏差青少年在爱好方面的自信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偏差青少年的自信心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社工人员应多关注偏差青少年的进步,哪怕进步的幅度很小,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偏差青少年在自己擅长的爱好方面取得了成绩,激发他们提升自我的信心,也会自信勇敢地去尝试其他不擅长的领域。社会工作者对偏差青少年的探索精神要支持鼓励,多从案主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发挥青少年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发挥偏差青少年的优势

社工人员帮助偏差青少年发现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且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接下来就应该引导青少年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自身的问题,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优势视角的理念要求社会工作者相信偏差青少年具有自我改变和学习的能力,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制定服务策略,为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

一方面,在心理上,社工要经常的给予青少年信任与鼓励,使他们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行为上,社工正确地引导青少年让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出来,促进其行为的实施。只有当偏差青少年看到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的积极效应,他们才确信自己拥有能力而非原来的一无是处。

另一方面,为偏差青少年寻求发挥优势的机会。机会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次改变的希望、一次实施行为的切入点。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所或机会提供给青少年,那么青少年的能力和目标都是空谈。社工人员应根据青少年的需求,运用专业的知识为偏差青少年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发挥优势力量和自身潜能去改变自己,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构建偏差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小组工作是偏差青少年结识新的朋辈群体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者将特征相近的偏差青少年组织起来形成小组,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彼此分享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人员将偏差青少年置于舒适的环境中,运用专业的方法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帮助偏差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积极的参与问题的解决,与他人共事相互支持,在分享共同经历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己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同时,偏差青少年在小组活动中,会探索与人交往的方式,使他们在心理和社交方面得到提升,结交到新朋友,为他们发挥自我潜能建立了社会支持网络。

其次,整合对偏差青少年有利的资源,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充满着各种优势资源,包括愿意提供资助、支持和帮助的个人、家庭和团体,他们中会有别人急需要的东西如才能、创造力、知识和空间等。社会工作人员应该从发掘、开发和利用偏差青少年的优势资源出发,通过调动这些社会支持资源,以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支持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可以帮助偏差青少年改善生活环境,又使得这些青少年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互动中转变他人印象中的负面形象,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把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中,相信青少年有能力改变,并发现、利用青少年周围的优势资源。从优势视角解读偏差青少年,不同于传统的问题视角,立足于寻求、发现并利用青少年的优势潜能,研究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找出有利于服务偏差青少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郑杭生.社会学概念新修[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1.

[3]宋莹.优势视角理论在寓教于审工作中的应用——以残疾未成年犯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3).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阅读;现状研究;策略探讨

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得分,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拓展与课外阅读延伸,学生阅读量少,阅读水平低,阅读方式存在误区等等都让我们意识到加强青少年阅读的重要性。而如何促进青少年的阅读,提升阅读水平需要明确当前的阅读误区,改正不足才能制定高效合理的阅读促进措施,提升青少年的阅读数量与质量。

一、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

(一)阅读数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对比中,整体阅读量跟不上,而青少年阶段的阅读量更是明显不足。调查显示,2013年13―17周岁的青少年每年的阅读量在9本,而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青少年的阅读量在15本左右,差距十分明显。56%的青少年明确表示对图书阅读兴趣不大,更愿意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或者网络聊天上。单单是阅读数量,我国青少年就与发达国家拉开了距离。

(二)应试教育注重分数,学生阅读时间不足。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难以消除,我国青少年普遍面临作业多、学习压力大的考验,在完成校内基本功课的学习后还要在家长的监督下从事课外辅导,即使是假期与周末也是被各种辅导与培训占据,学生真正阅读的时间并不充足。

(三)功利性的阅读降低了青少年阅读水平。青少年在阅读时往往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更多的是想获取当前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当前的阅读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学生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很难真正去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这种功利性的阅读一定程度上与家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有关,学生更希望借助一次或几次的阅读达到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目的,阅读的本质被忽视。

(四)网络阅读形式对正常的阅读产生干扰。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资源的极大丰富与传播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另一种方式,在节约图书纸张的同时,电子阅读也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带来了干扰。学生在开展网络阅读时往往受不良信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阅读,严重情况下会歪曲学生的价值导向,使学生在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下走上邪路。

二、促进青少年阅读的策略探讨与分析

(一)建立图书馆与图书角,满足青少年阅读需求。我国青少年阅读量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图书资源不够丰富,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长期下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加快图书馆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公益性质的图书馆,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在小范围内可以引导青少年建立图书角,通过图书的传阅式阅读,让青少年分享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图书采编部门在保证图书数量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丰富书籍类型,既有对青少年发展起价值引导作用的名人传记类作品,也有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科幻类、文学类读本,既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读本,也有拓展学生视野的科普类作品。图书馆可以针对青少年的阅读倾向,综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及时补充图书资料,向青少年提供最新的图书文献资料,尽可能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并平衡青少年的阅读水平。只有图书资源丰富才能满足青少年的基本阅读需求,做好对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呵护。

(二)针对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宣传推广活动。除了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还要积极宣传阅读并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青少年阅读宣传活动类型不受限制,只要是促进青少年阅读的活动都可以开展,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建立青少年阅读基地,定期开展阅读研讨活动,评估青少年的阅读效果。可以结合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开展“阅读讲座”,通过邀请青少年喜爱的作家调动青少年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是读后感征文活动,让青少年在阅读的同时勤于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可以是响应时代号召的主题阅读活动,让青少年在参与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增强爱国、责任等品质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丰富的阅读宣传与推广活动让青少年认识到参与阅读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三)建立针对青少年阅读的专项网络平台规范电子阅读。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青少年提供了阅读的新途径――电子阅读,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存在诸多优势,信息资源庞大,选取自由灵活,节约阅读纸张等,这种新颖的阅读形式也很容易被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所接受,所以针对网络阅读应该加以引导与规范,可以建立专门针对青少年的阅读网站,重点选取具有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资料让青少年阅读,此外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拒绝不良电子图书资源,保证自己阅读取向的健康。在电子阅读资源的规范中可以推出“好书排行榜”“青少年最喜爱的电子图书”等电子图书阅读推广活动,让青少年在坚持纸质阅读的同时正确利用网络,做好网络电子图书的阅读。

三、结束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其阅读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大对青少年阅读的推广与引导,建构青少年阅读的自由天空,从青少年做起,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岩. 当代青少年阅读现状研究与思考[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05):44-48.

第9篇

每个人自来到这个世上都带来一双翅膀,那是梦想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我可以翱翔,成就我的梦想!带给你们感动。或许这双翅膀插在脊梁,或许它埋在我的心底。

那是少年的梦。少年的心中有一个梦,那梦是中国梦!

每每听到那激昂的歌声,少年心头便会涌上一股热血。那种亢奋,那些激情,那一阵阵的澎湃,在少年的心中回荡。我亲爱的祖国啊,少年的心里总有这么一句话“我亲爱的祖国,你是我精神的支柱,我依靠您生长,您是我的向前跑的标杆,您是我奋斗的力量,有您在,我会更努力的向前向前!”

少年心中有一个梦,那个梦肩负着民族的兴与衰!少年强者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立于地球,则国雄立于地球!少年从不忘记那个梦!因为少年心中有这个民族,有这个国家,有这个梦!从不忘记。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盘古开天辟地,他们不辞劳苦为众生谋福,遇到挫折从未放弃。并且,他们以一种饱满的情绪去迎接困难,那是热情的态度。热情,已经是少年必不可少的能量,坚持亦是一剂良药!并且,少年心中有着“国”,有着众人,不敢怠慢。

少年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少年的梦!

第10篇

关键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新特点;对策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完善成熟的关键时期,而身心的发展状况对于他们的学业和将来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水平提前成为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大主要特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青少年出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心智发展和人格健全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方式和习惯不良

青少年学习任务中,压力大,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寒暑假和周末疲于奔波于各个培训机构,自由支配时间少,使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技能得不到培养和锻炼;饮食方面,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的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很多青少年长期不吃主食,却青睐各类垃圾食品,对青少年的身w健康带来隐患;还有不少青少年受各类电子网络游戏的诱惑染上网瘾,不能自拔。这些因素给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不少青少年缺乏生活动力

优渥的家庭物质条件使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切身感受到生活的压力,父母的关爱使他们的各种需要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加上一些家长受到文化程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溺爱孩子,认为爱孩子就是就给创造各种条件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却忽视了孩子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积极拼搏的性格品质的培养,造成不少青少年缺乏成长的动力。他们喜欢宅在家里,因为家庭的小天地就足够满足他的需求。他看不到拼搏和奋斗的意义。要么乐不思蜀,满足现状;要么不满足,但是不知该如何改变,对人生没有规划和设计,更没有坚毅的性格品质。情绪感受缺乏,意志薄弱。

(三)重学业进步轻人格成长是普遍的趋势

受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对大部分青少年而言,分数都是学生们的“命根”。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为了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很多青少年都会积极追求学业的进步。沉重的学业负担,强烈的竞争,使不少孩子没有充裕的时间自我关注,家长也鞭长莫及,青少年的心智的成长、情绪的健康、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等等都让位于学业的进步,不少青少年还要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切都围绕着每天日复一日的学习任务。这些必定会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的成长。

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新特点的改善策略

(一)生活习惯的良好养成

青少年要确保身心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条件,基于目前大多数青少年存在的缺乏睡眠、锻炼等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建立规范的生活习惯。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就针对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首先是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身体锻炼是提高青少年体质最好的途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的均衡,比如多吃番茄、猕猴桃、花菜等维生素较高的果蔬,尽量少吃高热量及油炸食物,确保体重在标准范围内;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特别是18岁以前的青少年,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的睡眠;不吸烟、不接触网络暴力、不吸毒;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二)激发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要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首先需要从青少年目前最想要改变的现状着手,比如很多学生不满意当前的学习成绩,则需要以这为基础点引导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提高成绩的愿望,并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同时,为了促进生活动力的提高,除了采取目标引导以外,还可以采用信念教育和理想加强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敏感时期,也是养成习惯和性格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所以,在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效整合人生目标和现实,通过有效的信念引导青少年的乐观心态。

(三)加强青春期性教育

发育提前是当代青少年发展的主要趋势,但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和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很多青少年无法有效获得与性或生理发育有关的知识,能够了解的渠道也相对较少,整体青春期生理发育知识的教育处于滞后状态。比如我国生理卫生方面的课程,其中涉及了很广泛的内容,也包括了青春期发育的有关知识,但基于我国较为保守的传统思想,很多教师没有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仔细讲解,或者采取一笔带过的方式,这种遮蔽式的教育反而会引发学生存在青春期的相关问题,比如对自己的生理发育感到好奇、紧张、不安;对异性的生理产生好奇和关注,但是没有科学有效的引导,使他们不得不从别的渠道获得一些零星的甚至是不健康的关于性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应当提上日程,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其已经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并会因为身体的变化而出现一些生理心理问题,继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可以针对学生当前生理发育的状态,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教育,并有效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教育范例,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个敏感的时期,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自身的生理发育,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家庭氛围的良好营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民主、轻松的家庭环境,教育出来的青少年心理素质更为健康,各方面的适应性也更强。所以,家长需要和平的与青少年相处,及时掌握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青少年解决疑惑与困难,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参加演唱比赛的活动时,因为一时大意没有获得较好的名次,心理感到很委屈。在这种时候,家长需要开导和鼓励他们,告诉他们机会以后还有,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懈努力一定在下次参赛取得好成绩。同时,有效的监督青少年存在的不良习惯,比如懒惰、上网等,因为青少年还缺乏理智和成熟的判断能力,很可能会因为一些负面的环境而受到影响,这需要家长有效起到监护的作用,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说服青少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析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其大多与当代的生活质量、背景、环境等方面因素有关。而要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需要学校、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青少年的发展规划中纳入身心健康的内容,全面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丽军.浅析篮球运动在青少年身心健康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3):43-43,45.

[2]罗登辉.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36):130.

第11篇

上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使我们能博学.

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格拉肖

著名的学者,虽然工作繁忙,但仍坚持每天上网浏览半个小时.有人曾问他:"您每天的工作那么的繁重,为什么还要上网看报呢?你对青少年的上网有什么看法?"他回答,说:"在这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而我们的信息网络正能满足我们这些渴知者的需要.在短时间内能使我们准确,及时了解到各地各方面的最新资讯,增长知识的同时又能节省时间.这么好的工具就在你身边,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况且,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所以,我赞同青少年的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所以说,上网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上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他们说:"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提高自身的技能就等于在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陈宏谋

上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综上所述,上网能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有助于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有助于拓宽思路和视野.

所以,上网的利大于弊.

第12篇

一、青少年的自主发展

国内外有关青少年自主发展水平的研究中出现了一股新的力量,就是对青少年个人事务行为自主的研究。对青少年个人事务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源于社会领域理论家们对青少年道德和社会常规侵犯的研究。在研究当中,LarryNucci在1981年首先提出了个人事务的概念,他认为有一个领域是在社会规范外的且不属于对或错而是属于个体喜好的一些事情,即个人事务。学者对于青少年自主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青少年自主既包括内部心理维度又包括人际维度,是在三个方面(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独立和更大的自我决定权。因此自主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行为自主、认知自主和情感自主。行为自主是指“个体独立功能的主动、全面的展示,包括对自己行为的管理和做决定”。因此,青少年的个人事务行为自主是指在个人事务领域内青少年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比如说青少年如何使用自己的零用钱、朋友的选择等。

青少年对个人选择、决定和控制领域的需求是人类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的和必不可少的特征。青少年对个人事务的理解与其内在的自我、个性认同有关。他们对个人领域内的行为表达了把自我从他人那区别开来的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而且以往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还是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无论是在家里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还是在学校教室里较高受控的环境下,3~4岁的孩子就已初步形成了关于个人事务的自主观念。他们认为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玩什么等是他们自己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所持有的个人事务自主观念越来越清晰,儿童要求的个人事务自主的权限也不断拓宽,要求由他们自己做决定的事情越来越多。到了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对个人事务自主决定和选择的要求更是空前高涨。可以说,青少年对个人事务自限的呼吁反映了青春期自主性的发展。他们在个人领域的自主要求是不涉及道德的,不涉及社会的,是其个人完全能决定的,比如青少年的日记、自己的零花钱支配、自己听什么样的音乐、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朋友、自己的穿衣打扮等,而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在中国的父母那里却得不到正确的对待。我们时常看到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干涉他们的交友自由、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要求,认为孩子喜欢周杰伦是不可理喻的,孩子的穿着是“奇装异服”……殊不知,青少年获得个人领域的自主能够促进青少年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主要求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各种矛盾之中,而依附关系与自主要求是其中最为强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在青少年阶段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他们的自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愿意再被家长看做是不懂事的孩子。他们要求自己生活、自己管理、自己思考,希望从家长的庇护中解放出来,并为摆脱父母的束缚而斗争。同时,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他们具有否定权威的特性,对父母从情感、观点和行为上都进行反抗,以求脱离他们的指导和庇护。家长应该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正确对待青少年的自主要求,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促进其自主能力的发展。

国内外都对父母教养方式、观念、行为有着广泛的研究,比如Baumrind、Smetana等人的研究证实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主性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自主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青少年各种不同的事务领域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专制型的家庭中,父母强调子女的服从,因而对其的自主发展产生了限制;在放任型的家庭中,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自由;权威型的父母在关于对青少年合理的个人事务的判断方面是介于放任型和专制型父母之间。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情感支持或关爱,他们鼓励青少年的独立和自主,他们对其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应该比其他父母更容易认识到青少年对一些事务有合理的判断。宽容型的父母比其他父母认为这些事务是青少年自己个人的事,而权威型的父母比专制型的父母给青少年更多的个人判断的权利。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合适的教养方式,也最有利于青少年自主的发展。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促进青少年获得自主方面很有效,然而他们难以决断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究竟该给孩子多大程度的自由,过多的自最终将导致青少年转而将同伴、团体作为影响源,因而过多地卷入到不良行为中去。而在权威型的家庭中,父母以一种合理的问题定位的方式来指导子女的行为。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权威型的父母教养对子女成熟的社会认知技能、认知自主、心理社会性发展水平、学校适应等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可见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青少年自主的发展。权威型的父母一方面能够给予青少年温暖、理解,并在合理的个人自主领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另一方面,在涉及青少年安全、社会规范等领域,他们又有明确的限制。因此,父母应该具体区分青少年不同的事务领域,对那些涉及安全的、道德的、社会习俗的父母应该有明确的限定,而在青少年的个人事务领域应该给予青少年充分的自由。

三、正确对待青少年的自主要求

作为父母、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的自主要求。当父母在埋怨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的时候;当长大了又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学习自觉性差,必须看着才能学习的时候;当不少青少年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大学,放弃自己舒适的住房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甚至坐在旁边监督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们是否在反思,自己正是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当然我们不是说家长不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说我们能否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孩子在一定的领域有自己的自。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对青少年过度的心理侵入和对其个人领域的过度控制会导致其内隐问题,并会导致出现一些抑郁、焦虑等问题。

青少年自主的发展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青少年个人事务过多的干预会导致其抑郁、焦虑、行为不端甚至犯罪等问题行为的产生。而我国父母对于青少年的自主要求往往视为“不听话的、学坏了的、叛逆的”等,对青少年一些合理的自主要求横加干涉,粗暴简单地入侵青少年的自主领域。

很多学者现在认为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违法行为两者的关系中,自主性是中介因素。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之所以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关键在于这种教养方式直接导致青少年自主性的缺乏,从而导致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