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元旦图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
欢乐的时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也许,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闻风而动,
带来一场绵绵细雨迎接新年,
也许,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动,
下一场银白色的大雪,
为新年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新的一年有许多新的希望,
高年级学生正在为考民办中学做充分的准备,
决定期末考试一鸣惊人。
XX即将过去,
老师、同学们:
还有4天,日历就进入崭新的2011年了,同学们又长进一岁了。今天我们来谈谈“元旦”的话题。
“元旦”,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 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为了表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憧憬。各地人们都会举行不同的庆祝活动。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元旦的习俗。
阿根廷有些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地到江河洗“新年浴”,并以鲜花揉搓全身,以示洗去污秽和霉气,换来吉祥和幸福。
一些德国人元旦有个习惯——爬高,选又直又高的树,小伙子顺着树干比赛爬高,以示步步高升。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人们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不堪的瓶、罐、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巴西农村有一独特的风俗,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
在瑞士,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1 2同学们,你们又准备怎样来庆祝呢?有的同学说,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来迎接新年,有的同学还准备把教室布置的漂亮点,更多的同学还准备排练节目表演给老师、同学看呢!还有那就是同学们要走出校门为人们送上一张自己亲手做的贺卡!总之同学们,你们可以动起脑筋来,想一想做一做,让我们一起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新年。同时我也提前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成绩进步,身体健康!
1 2
泰国
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四月十三日到十六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掺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在新年第一天,泰国人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日本
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一月三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十二月三十一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年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一百零八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日本人称元旦为“正日”。一至三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埃及
是文明古国,公元前四十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时,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是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里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度
在元旦那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感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印度人在过年的前五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的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朝鲜
新年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受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我想去长满椰树的海南岛。那里可以游泳,可以玩沙,还可以坐在沙滩上一边喝椰子汁一边晒太阳,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我想去风景最美的地方-桂林。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漓江,有形态不一的青山,青山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还有的像月芽……江水与青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想去鲜花盛开的昆明。那里有红色的月季,紫色的勿忘我,白色的百合花,金黄的郁金香……听婆婆说,昆明就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来到昆明,就像被鲜花“包围”了。
我想去繁华的武汉。虽说我去过,但那是在夏天,听奶奶说,冬天的武汉可漂亮了,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披上了一件银装,地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可以打雪仗,堆雪人还可以滚雪球。我还听说每到元旦,武汉就会举行马拉雪撬的表演……
好玩的地方实在多。风景美的地方也很多,我想去的地方更多。我喜欢旅游,等以后我长大了,有了工作,就再也不用上网看图片,我一定要游完我想去的地方。
去年冬天丈夫接到美国UB(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入学通知书,我决定带儿子一起陪读,元旦前我们来到了美国布里奇波特。初来乍到,四岁的儿子乔恩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公共图书馆。
布里奇波特图书馆,离家很近,步行只需15分钟。这个建于1925年的图书馆只有三层楼,典型的美国红砖建筑,墙砌得很平整,历经近百年仍然很坚固。在这里办借书证的手续十分简单,只需提供有两封家庭住址的信件,如银行账单、电费单等就可以了。凭借书证,一次可以借阅多达75件的图书或音像制品。丈夫和儿子一人办了一张。
乔恩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的儿童书库。儿童书库设在二楼,里面有大量的儿童绘本、图书、音像、玩具、小电影放映设备(投影仪)。因为乔恩喜欢的小电影是在11点开始放映,所以每次我们都先到儿童书库看会儿书。这里的设计很人性化,书架不高,孩子们可以不费力地拿到自己喜欢的图书。桌子凳子也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孩子们在这里很安全。我住的那段时间里,每个周六,我都会陪乔恩在这里读书。在儿童书库,有的孩子自己看书,有的是父母陪着一起读。图书馆非常支持居民的读书活动,还经常举办一些科普知识讲座,如本地鸟类介绍、如何在汽水瓶里种花、非洲鼓舞等等,很受孩子们欢迎。
儿童书库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A4纸打印的黑白线条画,有彩笔可供孩子涂色用,并且不限制数量,但孩子们都很节约。每次乔恩总会看一会儿绘本就到一边去涂色,兴致非常高。有时候他还会一边涂一边用不多的英语和小伙伴交流。
11点,乔恩和很多孩子一起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隔壁的儿童放映厅去看小电影。小电影一般是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看电影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免费得到一份图书馆提供的美味爆米花。我只在第一次陪他进去过,以后都是他独立去看的。每次看完电影出来,小家伙都特别高兴。我不知道乔恩能听懂多少,但至少他是快乐的,还有我相信小电影会对他的英语水平有所帮助。
看完电影,我们才开始借书还书。这边的图画书市场比国内开发早,很多都是许多年前出版的(国内是最近几年才成规模)。乔恩找到了一本自己喜欢的图画书,高兴地去找工作人员办理手续。在国内,这些事情让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我很庆幸孩子在这里学会了独立。乔恩还顺便从工作人员那里要了一份图书馆的活动计划表。每个月,图书馆会把本月的活动安排打印出来,小家伙很关心下周的小电影以及那些有趣的讲座。
其实,不光乔恩喜欢到图书馆,我也喜欢,在这样一个环境幽雅、服务热情、藏书丰富的温馨舒适的地方,读书看报真的是一种享受。
最新迎新年活动总结600字左右
12月31日,我园大班段、中班段、小班段、开展了迎新年,畅想中国梦主题活动,孩子们畅想中国梦,画出我的梦,传递我的梦,积极畅想大胆创作!
活动中,哥哥姐姐带着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快乐地讲述着自己的梦想:我长大了要当医生给病人看病;我要当老师,教小朋友无穷的知识;我要开飞机,飞向翱翔的天空;每个梦都无比可爱。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将这美好的一刻描绘下来,并将美好的梦讲给同伴听、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将自己的梦传递给更多有梦的人。
中国梦是大朋友们的愿景,也是小朋友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颗追逐梦想的心,孩子是所有梦的起点,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绚丽绽放!
xx月3日下午,全校师生期盼的第4届校园才艺大比拼(第2场)如期举行,选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显其能,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舞蹈、独唱、歌伴舞、朗诵、小品、书法、美术等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最值得一提的是直排轮《嗨,我的梦》,武术《西隅雄风》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台下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活动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圆满结束。
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魅力的新年已来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西安小学举行了以迎新年,畅想中国梦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
活动以年段为单位,各年段在班科任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带着对新年的憧憬,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唱响新年之歌(歌谣)、绘画新年之梦(图画、手抄报)、畅想新年梦想(征文)、制作新年贺卡、创写新年寄语、开展乒乓球赛、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在回顾展望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新年的喜悦。
最新迎新年活动总结600字左右
12月29日下午,我们园举行了“庆元旦迎新年”幼儿手工作品展活动,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我们园搞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遵循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尽情表现。本次活动从20xx年12月初开始到月底结束,此次展示活动并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从活动对象方面说,首先凸显了我们大赛的活动宗旨,真正体现了我们幼儿园的环保参与意识及动手能力。其次,也丰富了幼儿园文化气氛,促进了幼儿本身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这一次比赛,我们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了,首先我们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和幼儿走近了,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一时期幼儿的思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式的老师。从幼儿方面来说,他们掌握了一到两种手工制作技能,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习惯也得到了培养。从教学方面来说,我尽我所能,从习惯、技能、方法、兴趣上培养幼儿,从细节入手来严格要求他们;从小事情大道理中来启迪他们做人的道理,从耐心的教育中让他们学会做事。
教师们也利用日常废旧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经过大胆想象,精心指导幼儿创作了一件件富有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迎新年”联欢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手上拿着点心和印有自己与小朋友相片的台历,头上戴着圣诞帽陆续与自己的爸爸妈妈走出教室,远远望去,那晃动的身影分外显眼。
在“迎新年”联欢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当轮到自己上台表演时,孩子们可认真了,站在台上像个小演员,表情可丰富了,尤其是故事表演《乌鸦上当》,魏文
最新迎新年活动总结600字左右
20xx年元旦将至,幼儿园各级部的庆祝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在活动初期,我们苗班的宝宝用自己稚嫩的小手为教室添置节日的氛围。为了我们的宝贝能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爸爸妈妈甚至是奶奶也投身其中。
12月27日,伴随着满天飞雪,小班级部庆元旦,迎新年快乐亲子party拉开序幕。为了减少宝宝与妈妈们的分离焦虑,我们将最后结束的合影活动提到了开头,就这样,我们成功啦!宝宝入园后的第一次元旦活动,在满是笑脸中记录了下来。
别看我们小但是我们的祝福可不少。这群可爱的`宝宝们送去了对爸爸妈妈满满的祝福。“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阳开泰……”节目正式开始啦,这群可爱的宝宝将小动物们模仿得活灵活现,用简单的乐器敲出对新年期待的心情。
童话是宝石,它使我们的童年熠熠生辉。童话是精灵,它将美丽汇进灵魂的深处。孩子用稚嫩的言语,将他们理解的童话故事《匹诺曹》进行演绎。
拜年帖的由来
贺年卡,又名“拜年帖”,如今已成为元旦或春节时,人们送给挚友亲朋的一种纪念品,以达到沟通感情、传递祝福的寓意。
中国人使用贺年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那时,人们在新年探访或登门造访之时,都会递上一张名片。名片,又名“名谒”,是贺年卡最初的雏形。不过在汉代,名谒还主要是官员和士大夫之间应酬交际的物品。名片上记录有姓名、籍贯、身份、官职等信息,以示通报晓谕之用,其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名片。迥异之处在于,古代的名片多半在达官显贵或文人雅士间流行,且由家丁或仆人递送,以示身份的尊贵。从材质上看,当时的名片多以竹木削成,故而又称为“名刺”或“通刺”。据清代学者赵翼在《陔除丛考》中记载,“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沿用‘刺’”;宋代学者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也称,“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自东汉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快速发展,纸张替代竹片成为贺年卡最常用的材质。为了凸显别致和雅趣,文人开始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镌刻自己的姓名送给亲友,以此贺岁。一张贺年卡,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
迨至唐宋,贺年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改变,被称为“门状”或“飞帖”。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在新年宴饮群臣之际,用烫金法制作贺年卡,上镌御书“普天同庆”作为赐赏,恭贺佳节。宋代时,互赠贺年卡已在民间风靡一时,并演变出合页、连页等新款式样。宋代文人交友甚广,且喜远游,倘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时又耗力,对于远方故旧,如无法亲赴前往,便委派一名仆人,手执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贺年卡片代为庆贺,称之为“片子”。所谓“片子”,就是用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卡片状,卡片约两寸宽、三寸长,上面镌刻有受贺者姓名、身份、住址,以及恭贺祝福之辞。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在一首《贺年》中写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可见,贺年卡在明代已被人们所广泛使用。
入清后,人们习惯用红色纸板制作贺年卡,寓意喜庆吉祥,故称之为“红单”或“拜年帖”。清代学者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是专为年节而用红纸所制,以表达吉庆意味,平日里是不能随意使用的。可以说,红单是颇具现代意义的贺年卡。除了色彩之外,贺年卡的样式也日益繁多,有单片、合页、连页、对开、衮叠等不同款式。
贺年卡正面上端镌刻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等信息,中间书以“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祝词落款,背面绘有山水花鸟、名胜古迹等精美图案。有些阔绰的人家,还将拜年帖放进小木匣中,称之为“拜匣”,以示隆重。
圣诞卡的传说
西方也很早就使用贺年卡了。据说,古埃及人在互赠新年礼物时,有吟诵贺词表达美好祝愿的习俗。他们将贺词誊在木板上,作为礼物赠送亲朋。中世纪时,欧洲不少国家已出现许多形形的贺卡,名为问候卡,尤以东欧地区的木刻贺卡最为著名。所谓“木刻贺卡”,就是将贺词镌刻在光亮圆润的木头上,或将它涂成五颜六色。
事实上,西方的贺年卡最初是以圣诞卡的形式出现,只在基督徒中流传,主要是为了庆祝耶稣降生,颇具宗教寓意。西方最早的圣诞卡应追溯至15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机械印刷机,是西方公认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德国人利用活字印刷术制作祝福卡片。但现代意义的圣诞卡,应源自于19世纪的英国。
有关英国圣诞卡的起源,流传着三种说法:
一是说在1843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和太子在伦敦的温莎堡里庆祝圣诞节,当时社会上层名流的子女纷纷受邀参加宴会。为了增添节日气氛,维多利亚女皇委托英国著名艺术家约翰・考尔科尔・霍斯利设计一种专门给孩子们的圣诞卡片,以此作为礼物馈赠大家。卡片上画着一家人新年大团圆的情景,下方还印着“祝您新年快乐”的字样,这款贺卡共印刷了1000份。很快,由女皇赠送的圣诞卡风靡英国,成为各国追捧之物,人们纷纷用写上祝贺词的卡片来互贺新年。
二是说在1843年,还是英国艺术家约翰・考尔科尔・霍斯利,他制作了一张三幅图组合的印墨线填色贺年卡,还印有“祝你健康、节日愉快、新年快乐”的贺词,赠送给他的老师卡马・霍尔。后来,这位画家所设计的圣诞卡风靡英伦三岛。
三是说在1842年的圣诞节,英国传教士蒲力治用一张卡片绘了一幅耶稣诞生的图画,并且写上“祝您圣诞快乐、新年平安”的字样,然后把这张卡片寄到远在非洲传教的好友。亨利考尔爵士看到以后,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就请画家毛厄里设计制作了一张卡片,赠给一位亲近的友人。1864年,英国的阿尔巴特亲王特别推崇这件事,许多印有圣诞图画的圣诞卡开始在伦敦发售。1865年,为了保证图画的精美,英国经销商委托德国绘画彩色的石版工厂印制圣诞卡,然后在英国及其领地发售,随后传至全世界。
随着国门洞开,中国的基督徒也开始流行互赠圣诞卡。民国以前,中国人使用的是农历纪年,所以古人赠送贺卡多在春节期间。1912年以后,中国人开始使用公历纪年,并在元旦期间寄赠贺年卡。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在圣诞节也流行寄赠贺卡,而且花色、品种逐渐增多。
相关链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12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和持久,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情景、游戏、歌曲多样形式为一体的英语新教材,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把这种兴趣引导并运用于课堂实践中,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主攻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英Z组织教学,开辟英语语言环境,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英语起伏的语调优雅而流畅,富有韵律。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教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教师先拿出一支钢笔,用英语说a pen,然后拿出两支钢笔说two pens,反复说几遍,让学生也拿着钢笔跟老师说,很容易就把钢笔这一单词记住了。又如,在书包里装了铅笔盒,各种颜色的铅笔,各种书本,小刀等等。然后再进行下列各种句型训练:1.What is in the bag?2.There is/are……in it。3.Is there a pencil――box in the bag?4.Are there any pencils in the box?What colour are they?这些实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消除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餐馆就餐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水、香蕉、面包等,上课时把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餐馆的柜台。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milk,water)?”营业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hree”?营业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表演完一遍以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吃的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台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新旧联系,启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机械地让他们读背抄写,很容易使他们厌倦。因此我在教生词时,经常采用启发诱导,新旧联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学过的词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比较。他们纷纷找出拼写相近的词,有的加头,有的换尾,有的长词把它们按音节分开记忆。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生词,然后再让他们找出所学词的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同音异义词等相关词。这样做不但化难为易地掌握了新词,也轻松,也复习巩固了已学过的词。
四、利用图画,诱导兴趣
如遇到教学不易带进课堂的物体,可采用图画进行教学,如plane,train,car,bike,boat等。图画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照片、贺卡及其他教学图片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或图片,有时请学生、其他老师帮助绘制一些图画。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就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练,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易学易画,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省料,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运用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上我们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书法比赛等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即兴发言,或讲小故事,或朗读一段课文,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了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Would you like……等句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年画是渗透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夸张的民间艺术。这种夸张艺术的内容主题始终如一,它记录了农耕中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理想以及精神追求—祈福禳灾直至岁熟年丰。
众所周知,木版年画发端于北宋首都汴京。但是,这一艺术形式的酝酿以及思想主题的起源却可以上溯到更为遥远的西周时期,或者更早。
年是岁名。《尔雅》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也就是说五谷皆熟为一年,是一岁,可以大祀。《礼记·王制》说:“大夫五祀。”汉人郑玄注解 “五祀”说,其中有祀门、祀户。郑玄在解释《礼记·丧服大记》中还说“君释菜于门内”的意思是“礼门神”。由此可见,在周代就已有祭祀门神的习俗了。
最早的门神,传说是神荼、郁垒。这一传说至迟到汉代已经十分流行。东汉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引《山海经》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东汉蔡邕在《独断》一书中说:“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除之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蔡邕的话让我们相信,东汉春节期间的大门上就已经绘有神荼、郁垒二门神了。
在东汉新年的大门上我们还可以欣赏到绘画的虎。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在门上画虎,我们还可在东晋时新年的门上欣赏到。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说:“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眼,以祛不祥。”
东晋新年的门上人们还可以观赏到鸡的绘画。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说:“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鸡于牖上。”直到南朝梁代,“正旦画鸡于门”的习俗依然风行。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时“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唐代的新年,自唐玄宗起,钟馗画像崭露头角。唐玄宗的宰相张说撰有《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唐德宗时刘禹锡上给皇帝两谢表:《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其中一文写道:“赐臣钟馗一,新历日一轴。星纪方回,虽逢岁尽;恩辉忽降,已觉春来。伏以图写神威,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以上文章说明唐代的皇帝常于春节前赐大臣钟馗像以驱邪魅,“兼静妖氛”。不过钟馗画像是否挂贴于门户外,已不可知。然而,无论钟馗像是否贴于唐代的门上,此后以捉鬼食鬼著名的钟馗在木版年画中的主角地位却是越来越稳固了。
从祭祀门神到在门上画神像以及虎、鸡,由此可见以定居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文明中门的重要。门是家的象征,门是安全的屏障,因此以武力守卫门户则是人们肉体与精神双重安全的实际需要。《周礼·春官》中就有“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的记载。春秋时期曾侯乙墓内棺左右侧板户牖边绘有两武士守门。汉代诸侯王宫殿门上有绘武士像的文献记载。而汉墓墓门上石刻线画守门武士则多有发现,直到唐代,门上画武士还依然流行于墓葬。在唐代,甚至佛寺的山门上还绘有或贴有天龙八部之一的药叉(又称夜叉)画像。可见,除了儒家祀门,佛教也找到了自己守卫门户的神。对于守卫门户,道家也不甘落后。庄子曾说过:“插桃枝于户,童子不畏而鬼畏之。”道教兴起后,道士又借助桃枝、桃人、桃符以辟邪驱鬼。但道教对门神最大的贡献是唐代画家、对道教兴趣深厚的吴道子给玄宗所画的钟馗捉鬼图。从此,钟馗像一并成为守卫门户的新年礼物。由上可见,儒、释、道三家共同守卫了中国先人的新年门户,他们的思想以及想象共同成为后世年画的艺术源泉。
早期年画的载体主要是门,是千家万户的门,是千差万别的门。在纸没有发明以前门画是直接画于门上的,纸发明后出现了先画于纸再贴于门,而雕版印刷发明后又出现了雕版印刷再贴于门或者悬挂于户室,可见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年画的普及。到了北宋以后,千家万户终于都可以在门神的护佑下欢天喜地过新年了。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各方面能力都相应提高,尤其是语言方面,无论在倾听、理解还是表达、交流方面都比在家更加积极投入,更愿意表达个人主见。下面我就谈谈进行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兴趣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丰富的文学活动,是幼儿关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点
平时,我们除了进行语言教学计划中的一些文学活动之外,我园还安排专门的视听时间,每天午睡前倾听20分钟,每周下午有一次30分钟的视听文学欣赏活动,幼儿每周会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图书和动画片,与自己的伙伴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下午的欣赏活动,我们会根据诗歌、散文的氛围配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实物背景图,使幼儿在美声美色中理解文学作品,并自发地朗诵,甚至仿编、创编。比如,在一次诗歌《春天》的欣赏会中,孩子们伴着悠扬的钢琴曲,自然而然地做起各种动作,并产生丰富的想象,最后大家一起酝酿出了新的诗歌“春天是一本温柔的书,白云悠悠飘,阳光柔柔照,春风轻轻吹,春雨悄悄落。”孩子们边自豪地念着自己编的美句,边享受着这小小的成就感,不亦悦乎。
“童星剧场”每次总让小朋友们着实过一把“瘾”,这个活动的目的旨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激发其主动寻求、接近童话读物,并渐渐热爱上它。在“演童话庆元旦”活动的那段日子,各个剧组都积极筹备,演员们忙得不亦乐乎,表演时虽欠精致但足够精彩。其中,一个二人组表演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虽然演员最少,但台词温馨、动人,表演稚趣,深深吸引了大家。后来,我常常听到班上的孩子们模仿故事里的对话:“ 明明,你这几天没来,知道我有多想你吗?”另一个很配合地说:“是吗?这我可猜不着呀!” “嗯――从你家到幼儿园,再回来――这么想!”
我们班级还定期开展“故事大王PK赛”,这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活动。从主持人到评委都是由幼儿担当,每次参加角逐的选手都是由各小组事先自选产生。他们能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与知识,说出并坚持自己特有的看法与观点,这样,孩子今后更愿意主动接近文学作品,更乐意参与一些与文学相关的活动。比如,在前不久的一次PK中,有两名选手讲的故事相同,都讲《两只笨狗熊》,而且讲得都不错,但比赛规则是只能有一个冠军,大家都很为难,这时一位评委就站起来建议“干脆,你俩接着往下编,看谁讲得好!”孩子们立刻拍手支持,我也在心里悄悄为这位聪明大胆的小评委叫好。
二、巧妙的环境创设,是幼儿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的添加剂
1.创设阅读区域,提供图画精美有趣的幼儿文学读物
班班有图书角也是我们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但要想让幼儿投入其中,这就与我们提供的读物大有关系。除了常规书外,我们专门挑选了一些比较幽默荒诞的、有创意的图画书,如梅子涵教授推荐的《雅诺什图画书系列》和《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孩子们每每捧起它们读着读着就哈哈大笑起来,正如梅教授说的那样“像这样的哲学和深度,写到给很小的小孩听讲和阅读的故事里,并且让它们开怀大笑爱不释手,是怎样的智慧和艺术!”
2.开辟视听区,让幼儿在自娱自乐中亲近幼儿文学作品
我们提供VCD光碟和录音机、磁带,让幼儿在晨间、放学前活动时自己选择享受。我们一般准备讲述语速较慢的文学作品磁带及画面变换速度稍慢、动画形象体现特征又相对简单、叙述较为平缓的童话故事光碟。
3.墙面布置结合文学作品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萌发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比如让幼儿为一些作品匹配相应的图画、手工作品,把它们布置在主题墙,根据年龄特征配上相应的汉字,并达到图文并茂。幼儿置身情境中,必然驻足流连。比如,在春意盎然之时,唐诗《春晓》、《咏柳》的大字卡便跃然壁上,幼儿编上柳条、绘上花儿、添上鸟儿,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个个都能随口吟上两句。
三、积极的鼓励支持,是幼儿投入欣赏文学作品的兴奋剂
在幼儿园,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对于孩子来说,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班上有几个孩子看似羞于表达、不自信,而在私下交流中,发现他们是含而不露,于是,我让他们从家里选择几本好书带到班级与大家分享,并带领他们组织了一个“童话沙龙”,在宽松的气氛中,鼓励其大方自如地讲述、交流各自的“童话宝典”,这样不仅使其自信心倍增,并且带动了其他幼儿的加入,原本内向的孩子开始逐步变得大方起来。
四、温馨的亲子共读,是幼儿爱上欣赏文学作品的催化剂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已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知道创设环境和营造气氛,也注意言传身教带头阅读。但我们大力倡导的“亲子共读”往往被忽视。“亲子共读”应成为“共享悦读”,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并享受其中的快乐。那么什么样的读物才能达到如此双赢的境界呢,答案就是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因此,作为教师就有义务利用校信通、家长会各种渠道向家长推荐优秀的作品,让书香伴随着孩子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
有一种超乎一切的许诺叫做信念,有一种包纳世界的心境叫做感恩。
感恩,好比一座金字塔,把撒在世界的沙粒聚于心的沙场,折射无限的光亮;感恩,好比一座大山,把遍布在全世界的土壤,填满于心的海洋,直耸入蔚蓝的苍穹;感恩,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电荷,把穿梭在全世界的电流,引向心的电场,迸发出无穷的电量。世界有限,但心无限,一个充满感恩的人更是无畏与神圣。现在,就让我把定格在内心的感恩的点点滴滴展现给大家。
去年元旦回家,我与几个同学在童年经常玩耍的地方,发现一个老人在坑里扫地,我跑上前,说道:"老伯伯,让我扶您吧!"他抬起头,裂开嘴角,我的心一惊,白发,记载着逝去的年华;皱纹,刻印着生活的图画;微笑,凝聚着理想的欢悦;眼神,闪动着智慧的火花。突然间,一股热流欲夺眶而出。"老师!"我失声叫了出来,他就是我的老师,小学一年级的周老师。我使劲地把他从泥坑里扶了起来。他站着,有一丝惊讶。却让我觉得有一种亲切。他俯下身,拾起掉在地上的假牙。这一幕,竟然跟儿时我所看到的多么的相似。"孩子,谢谢你!"他和蔼地说着。我的泪夺眶而出,因为激动,也因为幸福。无法忘记他发给我的第一张奖状,无法忘记那一脸欣慰的笑。望着他那远去模糊的背影,我的内心隐隐地作痛……
岁月雕刻了他蹒跚的步履,也穿透了我们如纸的心扉。假如说,我们从天际飘来,接受了云层给予的雨滴;我们从白云中渗透出,接受了空气赋予的水滴;我们从森林中过,接受了绿叶赐予的露珠……我们接受自然给予我们的那么纯美的东西。社会呢?社会更是给予了我们更宝贵的物质。
一次,美国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钮扣忘了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上衣钮扣系好。当他走到这位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时,却复又解开。
这一幕为前来采访的记者见到了,他很是不解,问:"为什么呢?"卓别林回答:"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纽扣更能体现其辛苦、劳顿"记者更困惑了:"刚才你为何不直接告诉那位观众呢?""不!"卓别林加重了语气,"指出观众的误解有的是时间。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以一颗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善意!"记者肃然。
现在,请大家想想自己,当你遇到类似情况时,是指出别人的误解,还是虔诚地去感谢呢?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鲜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永恒就在那一刹那里收藏!冰心说过,"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而我说,愿你的生命中充满感恩,来创造一个幸福的世界。就让我们凝聚每份爱,点亮颗颗心。
谢谢大家!
【关键词】 谈心;班主任;集体谈心;个体谈心
在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摸爬滚打中,我认识到了谈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下面我就谈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谈几点个人看法。
谈心,就是说心里话,也就是用语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谈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谈心就谈不上班主任工作。谈心的类型,依我看,主要有集体谈心,个体谈心。下面谈谈其具体运用:
1 集体谈心的运用
集体谈心是指面对全班同学用语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由于说的是心里话,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进行心灵沟通,班上什么事都以平等协商的方法解决,给了学生民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班上的主人,做事当然会为班上着想。
1.1 利用谈心机会,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高中生活。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偏僻,加上学生来源范围广,遍布全县各乡镇,对高中生活充满期待的同时又有些害怕,充满希望的同时又有些担忧。人生地不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很陌生,很多同学又初次出远门,想到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没过几天,就有点想家,有很多女同学流着眼泪打电话,我必须给他们“如在家中”的亲切。初次进入教室,我进行了这样的集体谈心,“同船过渡,五百年修就。”既然有缘与大家相识,希望我们珍惜彼此之间的缘份,让它升华成友谊。同时又说:“高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你们过去的好与坏,我不会去想,也不会通过你们的档案、以前的老师、班主任去了解,你们每一位同学在我心中是一片空白,恰如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也可以画最糟的图画,那作者是你自己,我希望每位同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全新的生活,画出最美的图画。”
1.2 利用谈心机会,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学生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学校的许多规矩他们还不懂,我利用集体谈心的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明确学校校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形象标准、文明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学生礼仪常规、卫生打扫要求细则、公寓卫生管理、文明寝室评选办法、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公共财产(物)赔偿要求,让他们明白这些要求,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经常利用集体谈心的机会,加强安全教育,如讲明翻墙上网、打牌赌博、吸烟喝酒、偷洗冷水澡、打架斗殴的危害,特别是讲到打架斗殴时,结合我自己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狗咬人一口,人不会去要咬狗一口”的大度实例,告诉他们“忍一时,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并告诉他们友谊恰如打碎的玻璃杯,即使用最强劲的胶粘补起来,还是有裂痕的道理,告诉他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不要随便破坏,破坏了再去弥补,都是有伤痕的,并告诉他们同学之间的感情最纯真,不会像社会上为名利的酒肉朋友,树倒猢狲散,处理好了,比亲兄弟还亲的道理。
1.3 利用谈心机会,制定班级常规管理规定。每期一开学,选定班干部后,由班长负责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包括纪律卫生、体育、学习、宣传等方面的目标,再由纪检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学习委员、宣传委员制定具体目标,奖惩分制度,按细则实施,一天一小结,一周一大结,一月一总结,一期结束时与思想品德评价相结合,优秀干部评选也由此产生,已取得初步成效,所以班级管理也有条不紊。
1.4 利用谈心,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利用集体谈心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荣誉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班上卫生、纪律、体育、安全等常规管理工作做好,经常利用集体谈心,告诉他们说话做事三思而后行,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如果做了又有什么样的后果?因为每一位同学说话做事不仅代表你自己,而且还代表的是班级。经常利用集体谈心告诉他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告诉他们“一根筷子轻易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一根竹篙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的道理,要大家团结一心去争取荣誉。经常利用集体谈心的机会,告诉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河里涨水小河里满”的道理。
1.5 利用谈心,分阶段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没有目标,就好像在公园里划船,漫无目的,想划快就划快,想划慢就划慢,没有计划,始终在原地打转;没有目标,就好似漫无目的散步,没有目的的要走快就走快,要走慢就走慢。分阶段定目标,逐步激发荣誉感,以赢得更多荣誉。如:我校高一新生进校后要军训,军训完后要会操,我与学生们谈心:“想不想得第一?”学生齐声回答:“想!”“那该怎么办呢?”“齐心协力,刻苦训练,勇夺第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我从旁矫正,一遍做好,休息五分钟,出错一个扣一分钟休息时间,训练时个个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动作整齐大方,有力到位,结果比赛中获得了第一。运动会之前的队列广播操比赛也是这样,结果一样。运动会之前学生报名踊跃,并积极训练。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非运动员呐喊助威,争写广播稿,运动会结束后获得排名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第一的成绩,并获得了精神文明奖。有了这样的荣誉,学生个个为班骄傲,为班自豪,以班为荣。在以后的学习中当然想争更多荣誉,为班争光。所以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一个月,我又开始了集体谈心:“想不想取得好成绩啊?”“想!”学生回答。“怎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呢?”学生说:“中午在教室休息,晚饭后提前40分钟进教室搞学习!”“学生干部值日维持秩序!”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总评第一。元旦文艺汇演期间,学生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元旦文艺排练,结果同样取得优异的成绩,每次都获得一等奖。
1.6 利用集体谈心,让学生集体过节、过生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现在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学生大多留守在家,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到了通过集体过生日,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如在家中的温暖。每逢中秋节,班上同学每人一个月饼、一个水果,每逢端午节,每人4个粽子,这样体现了老师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再通过集体谈心,让学生集体过生日,怎么过呢?让班长登记好每个学生的生日,然后买来生日贺卡,为学生过生日。某个学生生日这天,上第一节课前,学生唱生日歌,班主任说祝福语,让学生在这一天有一个好心情,学生又全部在生日卡上签名,班委会、团委会、班主任再在生日卡上写上祝福语,很有纪念意义,既团结了班上同学,又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 个体谈心的运用
2.1 利用个体谈心,控流保学。这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和高二分科的第一期及每期期末进行,通过个别谈心,了解学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收入来源、性格爱好,真正了解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贴心人。为控流保学做准备,对想缀学的学生及时做好工作。
2.2 利用个体谈心,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利用个体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弱科,帮助指导各科的学习方法。以书本为主,抓基础,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试后,帮助学生找出考试失误的原因。利用个体谈心,给他们指出把基础抓扎实的方法,养成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考试中注重命中率,不能贪多求快。分阶段制定个人期中、期末、会考、月考目标,提高学业成绩。
2.3 利用个体谈心,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潜能生是因年长日久的惰性而不断拉大学习成绩差距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听不懂而觉得上课无兴趣,要么睡觉、讲白话、看小说、吃东西等等,对潜能生绝对不能歧视,更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在谈话时要注意分寸,多捕捉他们的优点、闪光点,找回其自信。对错误指出要有艺术性,“你某某方面表现很好,但要是在某某方面注意一下就更好了,”你批评他,“我恨你,是恨你这块铁不成钢!”要让他感觉你对他的关心。但出现错误决不放过,严格要求他们,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怕麻烦,不辞劳苦,不知疲倦,对待他们采取的不是打骂式的教育,而是说服式的教育,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自尊心,真正做到其言谆谆,其意殷殷。我想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是块顽石也能感化。唯有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4 利用个体谈心,因材施教。利用个体谈心,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时时鞭策,让他们明白天外有天;对中等生时时鼓励,让他们面对困难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对潜能生抓住时机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