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亲的经典小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最后,还是以作者的一首诗为结尾吧:
姑妄言之故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给唱诗!
纵观琼瑶的家庭,这一家子的确不乏文人。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母亲的胞妹袁静为作家。就连琼瑶的舅母即是金庸的妹妹。
往上追溯,琼瑶的外祖父袁励衡为银行家,曾执掌交通银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统皇帝之师;她母亲的胞姐袁晓园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暨女税务官。
不仅如此,这一家族的后代也不容小觑,琼瑶的妹妹陈锦春、妹夫陈壮飞,都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后自主创办科技顾问公司,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
在良好的家学氛围中,琼瑶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教育,9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文《可怜的小青》;1949年,随家庭迁居台湾,入台北师范大学附小六年级读书;后入台北第二女子中学;16岁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云影》,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她在高中阶段于各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篇,成为台湾岛内有名的中学生作家;1963年,在平鑫涛主持的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窗外》,一举闻名文坛。
将纯爱进行到底的言情小说女王
琼瑶的文学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题,以生活言情题材取胜,富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精神,描写中国的人生、人情、传统伦理道德,又将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艺术美感融会贯通,和谐统一,打动了亿万读者、观众的心;作品的构思巧妙,文笔淡雅,以情动人,颇受各阶层人们的欣赏,尤其获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喜爱。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各阶段,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最后一个阶段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篇幅较长时代跨度较大,企图从传统礼教角度处理都会变迁中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有更为深刻的精神层面的意义。
琼瑶的言情小说以“纯爱”作为爱情的最高标准,体现这一标准主要以女主角的经历和内心活动为主。在琼瑶塑造的感情世界,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慰藉都市心灵的幕后推手
1970年代末,琼瑶、平鑫涛与盛竹如等人合资成立巨星影业公司,致力于把琼瑶的小说作品翻拍成电影。当时琼瑶固定每年只拍两部电影,放映档期则是农历春节期间与台湾青年节(3月29日),电影歌曲几乎全部交由当时盛极一时的歌后凤飞飞来演唱,歌曲作曲则由大师左宏元操刀。
从1964年开始,先后由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了近50部小说,并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由于琼瑶影视作品与小说相辅相成,许多经典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也得到观众热追。
参演改编自琼瑶小说的影视作品的演员,也都是当时最为出名的帅男靓女:邓光荣、甄珍、秦汉、林青霞、秦祥林、林凤娇……他们字正腔圆的国语、清新纯真的表演风格以及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都带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在泪与笑声中一次次获得爱情的感动,正是这样的情况使得琼瑶爱情片迅速走红。
从七十年代开始之后的二十年间,在港台国语影视作品中,琼瑶剧作都持续热播热卖,被誉为“琼女郎”的女演员们无一不星途坦荡:刘雪华、陈德容、萧蔷、赵薇、林心如、范冰冰等等。
近年琼瑶电视剧又重返荧屏,2007年翻拍《又见一帘幽梦》、2011年推出的《新还珠格格》,每一次剧集的面世都造成一阵轰动,同时也捧红不少因为饰演她笔下的男女主角而成名的演员,拥有“新一代琼女郎”称号的女演员如张嘉倪、秦岚等,又无一例外地大多因出演琼瑶剧走红。
这一批又一批因扮演其剧作中的人物角色而脱颖而出的影视明星,扩大了琼瑶作品的读者和观众群,越发使琼瑶作品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由此产生了长久的社会影响,在华语文坛形成了历时几十年盛而不衰的“琼瑶现象”。
爱情是文化沙漠上的一滴泪水
不看书可能是现代人的悲哀。时光荏苒,言情小说的辉煌渐渐没落,可是不管穿越、悬疑、武侠小说如何风靡,它经历历朝历代依旧存在。琼瑶的小说从来不掩饰爱情,她的影视剧也都充满爱的渴望与表达,因而那些经典的台词被称为“雷声滚滚”。尽管如此, “高调示爱”的琼瑶剧集至今占据着电视剧收视前列。
不管时下流行怎样的剧集,不管有多少可以突破的表现形式,琼瑶坚持唯美的风格,打造出梦幻般的纯爱氛围,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那些男女主角或者饱含泪水、或者声嘶力竭、或者仰头高歌,执着地坚持着爱情理想,倔强地呈现在观众们眼前。的确雷醒了不少都市人麻木的心灵,“爱情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爱情还是存在的,爱情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
城乡一体化造就了无数新城,新城里住了许多不得已埋葬了梦想的年轻人,他们害怕在现实生活与爱情一再错过,更害怕庸庸碌碌一生再没有爱情点缀该是多么悲哀。琼瑶的言情小说恰到好处地点醒对爱懵懂的人们,像是树立了无数个爱情范本给年轻人们以供参考。他们可能一本琼瑶的小说都没有看过,但是并不妨碍憬爱情的年轻人们成为琼瑶这位爱情“奶奶”的忠实观众。
业已进入中年的人们,在学生时代或多或少读过琼瑶的言情小说,那些不知盗版还是正版的小说里除了有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也载满了读者当时青春年少的感情,感谢曾经的文字陪伴过的岁月,中年人没有理由不爱琼瑶阿姨的作品,那是对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一种缅怀。
不论是称她为琼瑶阿姨还是琼瑶奶奶,几十年来,她的作品不免带上了年代的烙印,作为懂得爱情为何物的作者,她珍视言情小说的精髓并坚持发扬光大,值得我们记住,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真的可以从一本本小说中读到活生生的爱情。
历程评述:
她并不是一个写出了惊天动地作品的女作家,她坚持写言情小说,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爱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之道。
临川一中的胡邱钰,以654分,夺得江西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广昌一中的张子琦,以698分,夺得江西省高考理科第一名。
他们的具体成绩为:
胡邱钰:语文135、数学144、英语145、文综230――总分654分。
张子琦:语文140、数学137、英语142、理综279――总分698分。
成绩后,记者们纷纷采访了两位状元,总览各种采访报道,综观状元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发现他们有诸多相似之处。
一、自我管理,自觉学习
两位状元均表现出超强的自我管理和自觉学习能力。
胡邱钰是家中的乖乖女,是母亲邱女士的心头肉,父亲胡定和的小棉袄。看名字就知道,“胡邱钰”――把父母的姓合并,再加上一个“钰”字。为了女儿的学习,母亲邱女士和千万家长一样,放下自己的工作,去陪读。尽管有母亲的专门照料,可学习之余,胡邱钰仍然会做些家务,如洗碗、晾衣等等,特别是在学习上,不需要母亲过问、督促,什么时候该学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自己自觉安排得好好的。班主任刘老师说,胡邱钰非常懂事,学习上很自觉、很主动,从不需要别人催促。
张子琦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他在读学校的英语老师,家庭条件比较好,特别是母亲做老师,更有学习上的便利条件,可是,张子琦出奇地自觉,从不需要父母管理、催促,自己的日常生活、功课学习等,全都自觉安排得井然有序。记者采访时,他说:“我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都得益于母亲从小的教导、训练……是母亲帮我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曾老师也说,张子琦虽然是个男孩子,但他不贪玩,很自觉,总能主动地把学习上的事搞好。
学习一定要靠自觉,如靠别人来监督、来推着走,那就麻烦了,因为家长、老师无法时时刻刻守着你,如果不自觉,监督一放空,就会马放南山,鱼翔浅底,如此还谈什么学习呢?
二、重视课内,涉猎课外
两位状元的第二个相似点是,在课堂学习之外,也广泛涉猎一些名著和时文等等。
胡邱钰在课余时间,酷爱读课外书籍。她既会啃那些“大块头”,如长篇名著、论著等等,也会啃那些“小块头”,如科普类图书、经典小说、诗文、时文等等。她觉得,看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可以让自己思考问题更全面,写文章立意更高远。“每次看她写的作文就能够感觉到她的思维很活跃,是一个很有功底、很有想法的学生。”在班主任刘勇老师看来,胡邱钰大量的阅读,给她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张子琦在学习之余,也同样喜欢涉猎课外的知识。张子琦认为,课堂效率很重要,要注重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不断从学习方法中找出不足,加以改进;同时,不要太看重考试成绩,而要注意在做每一道题时有好的思路,计较每一道题的得失。张子琦的班主任曾龙老师介绍,张子琦性格比较活泼,课堂效率特别高,学习方法也很好。他学习时就认真学习,干其他事时就认真干其他事。他还保持了很好的阅读习惯,课外书籍阅读量非常大。
成绩好的同学,往往既重课内,又重课外,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想不优秀也难呢。
三、兴趣广泛,爱好文体
两位状元也不是死读书的学生,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文武”兼具,全面发展。
胡邱钰喜欢练中长跑,并建议同学们在体育锻炼方面多下功夫,这样可以活跃大脑。当记者询问其学习心得时,她表示,学生应在学习方面保持适当的压力,不能整天无所事事,但也不能压力太大,要松弛有度。胡邱钰的父亲胡定和表示,女儿兴趣爱好广泛,运动、看书、折航母等手工艺品,样样都喜欢。母亲邱女士也表示,女儿比较活泼,不死读书,每次从操场上长跑回来,一身臭汗,她怪心疼的。
张子琦爱好也特别广泛,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喜欢游泳、看新闻、做军舰坦克模型等等。父母对于他的这些爱好不但不反对,而且还支持他,他们常常叮嘱他不要熬夜,要劳逸结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学习起来才更有精力。
爱好广泛的人,思维活络。而身体也是学习的本钱,平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业余广泛涉猎一些课外知识,既能增强自身能力,又是一种放松和休息。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保持高效。
四、谦虚低调,助人为乐
一般认为,有才华的人都有傲气,恃才傲物嘛。可是,两位状元却都非常谦虚低调,乐于助人。
成绩一向优异的胡邱钰,从来不显摆,不自我吹嘘。邻居们、亲戚朋友们夸奖她时,她不但不会骄傲,反而会觉得有点难为情。她是个阳光女孩,性格开朗,与班上同学关系很融洽。她也十分乐于助人,同学们有问题问她时,她都会耐心指教,从不感到厌烦,更不会认为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或休息时间,反觉得探讨疑问,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
[关键词] 《宠儿》 电影 黑人女性 觉醒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24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在其后现代小说《宠儿》中塑造了文学视野中的非裔美国人族群,获得了美国小说普利策奖,并一举摘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当今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作家。《宠儿》在1998年被搬上银幕,由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Oprah Winfrey)饰演塞丝。《宠儿》从小说到电影的二次建构,把小说中的人物转变成“镜头中的魅影”,更鲜明的体现出黑人女性意识的复苏和觉醒。
一、电影:小说的二次建构
故事发生在1873年,奴隶制已经被废止,但黑人依然沉浸在过去的创伤阴影中。主人公女黑奴——塞丝,携子女逃出奴隶庄园,却又被奴隶主追到,为了使自己的儿女不再重蹈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杀死了大女儿——宠儿。宠儿的冤魂多年来一直在家里肆虐,导致塞丝的两个儿子离家出走;加速了婆婆贝比·萨格斯的精神崩溃和死亡;使小女儿丹芙养成了幽闭、孤僻的性格,她甚至去诱惑塞丝的情夫保罗·D,将他赶出家门。为了复仇于塞丝,宠儿不择手段的侵占着塞丝全部的爱,塞丝终于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最后成长起来的小女儿——丹芙和黑人民众一起帮助塞丝摆脱了宠儿,重新开始面对新的生活。[1]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但经典小说一直是电影的重要内容来源。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电影对小说完成了二次创作。改编后的影片《宠儿》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和画面意象,尽可能地使用了原著的对白。电影相对于小说的叙事模式有一些改动:小说表现的心理空间经过电影艺术的视像特征再创造,原有的隐喻化的、意识流动的人物心理空间由物化的意象与外部视角情节取代,以新的视像方式诠释主题。[2]改编后的电影《宠儿》通过三代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展示了黑人女性意识觉醒和自我拯救的全过程。
二、贝比·萨格斯:历史的创伤性记忆
贝比·萨格斯被奴隶生活毁了一切,“那些白鬼夺走了我拥有和梦想的一切”,她说,“还扯断了我的心弦。这个世界上除了白人没有别的不幸。”[3](P106)贝比成为自由人之后,意识到了她的身体再也不属于奴隶主了,她终于拥有了完整的、属于自己的身体。她头脑中思绪清晰:“这双手属于我。这是我的手。”[3](P168)这时的贝比·萨格斯已经有了初步的觉醒意识。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才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这将是之后一系列复杂的自我认同过程的第一步。贝比认识到了身体的价值,为了感谢上帝恩赐给她的自由,成为一名“不入教的牧师”,在“林中空地”布道时,她呼吁所有的黑人同胞热爱那被白人蔑视的肉体:“热爱它。强烈的热爱它。”[3](P104)贝比意识到黑人的身体价值,这无疑是其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但是,这初步的自我意识却被扼杀在亲眼目睹儿媳杀死孙女的惨痛一幕,并从此心灵崩溃,逃遁到色彩的世界中。
电影《宠儿》对“林中布道”的创造性改写在叙事语言的客观化和对场景内容的重新组构中都有所体现。在电影中,“林中布道”超越了作为主人公主体回忆的层面,三次有序地重现与修订,推进了主题思想表达的深化与升华。三次对林中布道的镜头闪回都有着同样的构图画面:俄亥俄州的树林,黑皮肤的人群合围歌舞,簇拥着讲演者,即赛丝的婆母贝比。镜头推近到贝比饱经风霜的面部,从她深邃的眼眶和厚厚的嘴唇中缓缓吐出对人们的要求。贝比要求人们“说出心中的感觉”,要求人们跟随她说出具有象征意义三个关键词——“爱”、“尊重”与“团结”。这三个意义递进的关键词构成了三个“林中布道”场景的核心,并暗示了黑人女性在战胜种族歧视、表达自我身份时最重要的推动力。只有团结才能战胜种族歧视与社会不公,电影中将黑人女性从自我觉醒到族群团结、合作的思想层层深入,在片尾达到,成功地体现了视像叙事的优势,成为电影改编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不老泉;永恒;生命意义
《真爱无尽》根据美国作家纳塔利・巴比特(Natalie Babbitt)所著的经典小说《不老泉》改编:讲述了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少女温妮(Winne Foster)渴望摆脱母亲严厉的控制,一次她在森林里迷了路,遇到了一个名叫杰西・塔克(Jesse Tuck)的少年,因此结识了“平凡得像盐巴一样”的塔克(Tuck)一家人。杰西与父母和哥哥住在森林里一处隐秘的小屋里,因为他们平常的外表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因为饮用了具有神奇魔力的泉水,生命永远停留在饮水的那一生理年龄,他们全都可以永生不老!但是永生不朽也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折磨,塔克一家东奔西走地躲避着所有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不断迁徙就是要避开常人异样的眼光。而小女孩温妮却不小心成了这个秘密的分享者,但后来,她却必须在汩汩的泉水面前做出生与死的选择……
和其他许多经典名著不同的是,《不老泉》出版后,得到评论家的一致赞扬。虽然本书并未获得过重要的儿童文学奖项,但在美国,《不老泉》是作为9~12岁孩子的必读教材,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生的探索和情感的描述以及对永生不死是幸运还是痛苦的深入思考,一直以来是美国家庭阅读讨论的理想书籍。美国著名编辑安妮塔・西尔维给予此书这样的评价:“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只能带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到荒岛上的话,那应该就是《不老泉》。”
电影《真爱无尽》保留了原著基本的故事框架,只是把主人公温妮的年龄从10岁改为15岁,使以温妮与杰西的情感发展为表现主线的故事看起来更符合逻辑。电影看似淡化了塔克家族的其他人,突出爱情主线,但,正是这美得让人心醉却不得不以悲剧告终的爱情,使得电影的内涵更真实,更具感染力。对于普通人而言,最该去珍惜的,不是未来;最该去守护的,不是过去。而是如同电影告诉我们的那样:生活在你的生命里。我们的每一天,将生命攒起,促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那么,把握住当下才是弥足珍贵的。导演杰・拉塞尔曾因拍出过《云梯》《我的小狗斯齐普》《尼斯湖水怪・深水传说》等影片而被认为擅长挖掘人性和营造气氛。电影透视的关于永恒的话题,同时也组成了人生的意义;如果你不论怎样都能活着,而且活在同一阶段,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永生还是老死?这是个问题。
一、永恒的生命主题
名著改编成电影总会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风险行业,大抵还是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老生常谈确实有其道理。一不小心越过了读者的底线,电影终究会被无尽的口水所淹没。
原著中有关时间和生命意义的讨论深邃而精辟:“生存不易,生活需要努力,然而生命中没有变化……很没有意义……没有死亡也就没有新生……永远不再成长,失去活力,不能称之为活着……”“像路边的石头,永不变化,永不生长,虽生犹死。”“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罗兰巴特曾经说过,在巴黎无论哪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埃菲尔铁塔,他常常坐在埃菲尔铁塔下,因为这是惟一一个可以看不见埃菲尔铁塔的位置。哲学里的辩证法总是可以这样无所不在。爱与恨、得与失、是与非、错与对、好与坏、追逐永生还是追求活过,总是缠绕在一起。改编的电影要怎么拍才能表现出原著中那种思哲的探讨,而且原著精彩的倒叙手法,绝不是单单靠电影的闪回等技巧就能敷衍了事的。电影的切入到位,穿插清晰,叙事不急不缓,该删的删,该凸显的毫不犹豫添加。把《不老泉》这部短篇拍得饱满细致而又荡气回肠。能将文字意象语言精准地还原成电影影像语言,这是一种气度与能力。而最关键的还是导演升华了原著的主题,突出了原著意境的写意,又配以电影的写实与技巧。一言以蔽之,原著小说改编成出色的电影,最关键的在于电影对原著主题的把握与突出、人物的丰满与深刻、意境的传承与营造。在于电影创作者对原著的尊重以及引起共鸣的理解。
电影虽凸显了温妮与杰西的情感,但内涵上秉承了原著的特点,其讨论时间的方式很独特,连同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有一种文艺片的感觉。“可怕的并不是死亡,可怕的是我们活着,但却没有真正活过。”主人公杰西的父亲说的这句话,大概就是对这部电影最精炼的注脚了。《真爱无尽》把眼光放到宏观的角度:人的一生是作为整个时空的一个阶段而存在的。生活,虽然处处充满了无奈和失望,但也并不缺少希望同感动。只要时间仍在继续,只要我们仍在成长,生活乃至生命本身,就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供我们去经历,去体会,最终在这些经历体会中,走向我们充实一生的终点。如果你想超越,那么就去无限度地去接近痛苦,去享受痛苦,去融入痛苦。而当你已经不再惧怕痛苦,那么快乐就已经来到你身边了。死亡是生命轮子的一部分,紧接着的是新生。不能只挑你最喜爱的一部分,活着,就是上帝赐予你的幸福。我们不能只做石头,我们是快乐的,我们不能永远都不成长,失去活力就像路边的石头,没有生命力。
是要长生不老,还是度过有生有死的平凡一生:女主人公温妮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电影的结尾,温妮用象征自己一生的墓碑,挡住了树洞中的泉水――她守护了杰西一家的秘密,也证明了自己有限但却精彩的人生:“永远怀念,亲爱的妻子,亲爱的母亲……”的碑文显示温妮没有选择长生不老,但是她活在这么多人的怀念中,她生前和这么多爱她的人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幸福啊。生活,就是要精彩过活每一天,高兴,难过,幸福,伤心……既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就让我们能享受生命的轮回,珍惜生命,享受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所有馈赠,做一个幸福的人!
二、艺术的表现手法
影片一改原著按时间展开故事的叙事,而是用倒叙的手法:一个身着黑衣的男人骑着摩托车逐渐拉近镜头,以与原著中郊外、森林形成反差的繁华都市为背景,交代了大致的时间地点。接着小角度地仰拍带着头盔的男子的头部,局部的特写引发观众想一睹庐山真面目的好奇心。还是用同样的拍摄技巧平摄逐渐靠近镜头的男子,通过背景的变化、拉长渲染了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当摩托车逐渐停下时,镜头也随着人物的视线转到那座白色房子,接着画面又切回了正在摘下头盔的男子,被特写的主人公英俊帅气的脸及准确到位的面部表情吸引观众的同时又准确无误传达出人物既忧虑又欢喜的复杂的心情,这几个镜头简洁却悬念不断,令人不由得疑惑其原因。
接着采用淡入淡出的效果,将画面转入正躺在草地上遐思的女孩。九十度角的俯拍镜头,展示出女孩在现实中的被压抑、管制的生活环境。接着由近及远出现了森林、天空、山脉、流水、草原、树木等空镜头,再淡入淡化为刻着“T”字的树干,留下“T”或者说这树难道有什么特殊秘密的悬念。至此,故事情节虽未完全展开,但男女主人公以及关键线索“不老泉”还有影片的精髓均在不断变化着的影像中或多或少地传递给了我们,也正是这看似单调却很有吸引力的信息量吸引着我们继续看下去。
镜头接着淡入淡出到梅的马车,影片开头出现的男子的脸再次出现在镜头前,剧情已追溯到了以前,而此时,故事情节才真正拉开了帷幕。情节发展过程中,为了体现深受繁文缛节束缚的温妮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憧憬时,多次以用她家的栅栏、房子作为背景意象,压迫感的布局使得身处形似牢笼的温妮总是在眺望着远方的森林,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的安排观众也能感同身受,明白为什么生于富贵之家的她反而想要摈弃这一切。当杰西带着温妮去见“埃菲尔铁塔”时,通过不同角度的俯拍、仰拍、侧拍等凸显了他们所爬之山的险峻以及他俩爬山心情的愉悦,以及迈尔斯回忆杰西从树上摔下时,九十度角向上仰拍使极速而下的杰西的危险近在眼前,而他的相安无事也让观众初次真切明白了不老泉的功效。在迈尔斯的回忆中,画面多次出现中速移拍让电影内容一闪而逝的闪光效果,使我们感受到迈尔斯在回忆时内心的痛苦与纠结。
在塔克一家为了保住不老泉的秘密而与温妮告别后,镜头逐渐调焦拉远并小角度地俯拍,镜头中的温妮显得越来越伤心无助。影片此处并没有明确交代温妮是否喝了不老泉水,而是将画面又切换到影片开始那个帅气的男子杰西骑摩托车归来时的场景,与开头相呼应。当杰西来到那棵刻着“T”字的不老泉树寻找她时,见到的却是温妮的墓碑,于是温妮的选择已不言而喻了。在不老的爱情和有尽头的生命亲情面前,温妮选择了后者,从而将影片主题从爱情转向揭示生命的意义。
塔克一家缺少了圆轮中的死亡,从饮下不老泉的那一刻,生命的圆轮就停止了,他们很幸运可以免除生老病死,永远长生不老,排除了时间的限定,能一直活着。不过活着就只是一直活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善良的他们被排斥,东躲地守护着不老泉的秘密。温妮厌倦了每天的生活,因为叛逆不想被拘束逃进一栏之隔的森林,那一天生命开始转变。命运让她走进了塔克家,从禁锢的社会走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家庭。安妮的生命圆轮一直在前进,她和杰西一起狂奔,一起游泳,一起爬上高高的岩石谈论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然后一起恋爱。那段日子对于温妮来说,就像进入了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梦里。
“可怕的并不是死亡,可怕的是我们活着,但却没有真正活过。”安格斯与温妮在湖边的谈话已经将生命的真谛传递给了我们。长生不老这看似天大的祝福,实际上却带给塔克一家孤寂而封闭的生命。所以片尾温妮的死亡虽让追求、支持完美结局的我们有些失望,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局,虽然两人最终没有在一起,但他们的爱情就像饮用了不老泉般没有消尽的尽头,这才是影片要表达的内涵:生命是有时间的,但真爱是无尽的。
生命是一个圆轮,从出生开始向前滚动,一路上留下成长的轨迹,直到死亡的终点,化为整圆,然后作为尘土回归大地。
《真爱无尽》以一个看似很老套的电影内容,诠释着世间最深邃的内涵:“You cant have living without dying.So you cant call it living,what we got.We just are,we just be,like rocks beside the road.”电影的结局与原著保持一致:女主角选择了死亡来完成一生该获得的幸福和成长,不是永远停在青春来逃避衰老和死亡。她选择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为生命放弃了永生与爱。什么是爱?永生又意味着什么?探索本身,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剔除下去,发现最里面什么也没有。曾奇峰说:只要把琐碎的日子认真地过起来,那么就无须去烦恼什么生命的意义所在了。活着就是要有喜有悲、有聚有散,要有深刻的感觉!就像安格斯所说的有限而有意义的生命比无限而没有意义的生命值得多!
[参考文献]
[1] 纳塔利・巴比特,肖慧.不老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 安妮塔・西尔维,王林.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一、熙来攘往形单影只
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它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自从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释梦》以来,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里就开始了自己的演变历程,进入二三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进入六十年代以后,拉康、霍兰德等人对之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并在实践中与之创新,精神分析批评呈现了新的多元发展的局面,并在文学艺术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拉康对主体结构的阐释是对“镜像阶段”的三级划分:即现实界、想象界、符号界。现实界是处在主体之外的在心理分析谈话中几乎觉察不到的东西,它处在错觉之外,处在镜子的映像之外,但却会一直存在着o《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在流浪中正处于这种觉察不到的孤寂心态。家是霍尔顿难以脱离之地,也是他产生孤寂心理的源头。出身于中产阶级的霍尔顿除了从父母那里得到肆意挥霍的物质生活之外,几乎得不到精神慰藉。在渴求关爱的心理层面上,他的父母是缺失的。在霍尔顿的心中,父母根本不关心他的内心体验,只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把他送进昂贵的私立学校。一旦有所违拗,父亲几乎会要了他的命。当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他不敢马上回家。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父母形同虚设,他成了精神上的孤儿。他在内心里强烈地渴求母爱:“亲爱的妈妈,这儿的一切怎么都这样黑啊。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吗不把你的手给我呢!”他对妈妈内心的呼唤道出了他难以觉察的内心的孤寂之苦和对亲情的渴望。
小说中。作者还着重描述了两处显示主人公霍尔顿极其孤寂的环境:人群汇聚之地的潘西中学和纽约。从环境之一的潘西中学开始精神流浪,进入另一个环境纽约,实质上是他潜意识中在精神上的继续流离,显示出他在整个社会中难以融入其中的寂寞状态。“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井然有序的世界已不复存在。人处在一个不理解的疯狂世界里,生活在梦魇中。”潘西中学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和平状态是虚假的,现代化的大生产使人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互相隔阂无法沟通。潘西中学正如一个生产机器人的流水线,它按照当时美国的社会规范,推行的教育政策是虚伪的,培养迎合主流社会传统文化规范的理想公民。但二战后冷酷的社会现实使传统文化中那种温情脉脉的东西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以虚伪冷漠,产生了诸如小说中的假模假式:校长嫌贫爱富:老师老朽无能,斯宾塞家中那种混杂着维克斯滴鼻药水的陈腐气味,以及安东里尼先生的同性恋倾向都令他难以忍受:同学之间充满欺诈。损人利己等等。所以有了小说开头的一幕:几乎全校的人都在球场上观看与萨克逊・霍尔中学的橄榄球赛,只有霍尔顿一个人离群索居,高高地站在汤姆孙山顶。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了霍尔顿无法融入潘西中学所代表的主流社会。从学校逃离到纽约后,霍尔顿的孤独寂寞和苦闷达到了极点。他总想和什么人说话,总想打个电话。他虽认为萨丽是天底下最假模假式的女子。但他还是和她进行了交流。他发现这个女孩根本不是他的知音,甚至一点都不理解他。他曾多次打电话,但又都失败了,这也象征性地表明他不能同外界建立正常的联系。在酒吧和夜总会里他邀请不熟悉的喝酒:坐出租车邀请司机一起喝一杯,文中多次出现类似这样的叙述,表现了霍尔顿内心的孤寂及迫切与人沟通的心情,这种交流的困难更加深了他的苦闷和他与社会之间的鸿沟。
学校、纽约市的旅馆、酒吧、戏院、电影院、家等构筑了霍尔顿所生活的50年代的美国社会,但“已不再是梭罗或者亚当斯生活的那个社会,它是一个‘现代’的、复杂的,都市化了的异化社会。人们普遍地处在虚伪、冷漠、卑下、、堕落的包围之中”。因而霍尔顿在整个现实社会环境中处于一种窒息、孤寂的状态,内心又难以名状。他只好寻求精神上的避难所,并在自己精神避难所中去追寻心中的那片至纯至真。
二、寻寻觅觅亦真亦幻
小说不仅绘就了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堕落和欺骗的叛逆。而且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追寻、探求这一古老永恒的主题。孤寂中的霍尔顿在心灵上对本真的渴求凸显了其在小说中美的因素。霍尔顿所在的客观世界在小说中虽然是真实的,但他在梦幻中的世界却是虚幻的,因而霍尔顿的心灵探寻也是他在“想象界”中的探寻。“‘想象界’,在拉康的术语中就是指幻想逻辑,想象界是在主体的整体历史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整体历史包括家族史、在儿童时期听到的有关远近祖先的故事、童年时生的各种事件、同个体的文化形成一起发生的小故事、母亲教诲的各种特点,总之。就是整个文化环境中使个体形成其特点的一切,它是与符号界难以分开的。”霍尔顿对纯真的探求既有直接对爱的心理渴求和表露,又有对纯真自然之美的向往和神驰:这就是霍尔顿所要寻觅的真谛之所在,也正是胸无大志的他真正的远大志向:永远为纯真而守望。
他对家庭亲情、社会温情充满了本真渴求。诚挚动人。尽管想躲过母亲短暂的歇斯底里。但一看到母亲新买的冰鞋,他也会遏制不住难过和伤心。当他在公园里冻得脑后结冰。幻想自己会得肺病死去时,就为自己的母亲、父亲难过得要命。特别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对弟弟艾里的哀伤都还没过去呢。艾里死去的那天晚上,他光是为了出气,就用拳头把汽车房里的那些玻璃全部打碎了,结果自己的手鲜血淋漓。至于他的妹妹菲蕊,他更是倍加珍爱。想到自己若得肺炎死了,菲蕊一定很难受,他冒险回家想与菲蕊作一次告别。小说结尾当他因不愿破坏菲蕊美好童年而放弃离家去西部的决定后,他在倾盆大雨中看菲蕊在旋转木马转台上一圈圈转。看着妹妹那种童年的纯洁美好和天真愉快,他感到极度快乐,险些忘情地大叫大嚷,尽管这种快乐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映照多少显得有些辛酸和悲凉。
霍尔顿并不能真正地算得上是纯真的化身,因为他自己在亲情的渴望中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憾,但他的确称得上是纯真的 守护天使,他对纷繁世界中的弱者充满同情。在中央火车站他坚持把10元钱捐给两位清贫但并无募捐任务的修女,说是等到将来她们募捐的时候算他捐的。他虽然家庭富裕,但并不势利眼,同情那些因贫穷而有自卑感的同学。为了让有不值钱的手提箱的同学免于自卑感,他就把自己的手提箱塞到床底下。他同情校园暴力的牺牲品,那位遭到欺凌而跳窗自杀的凯瑟尔。他虽语出粗鲁。与多数同龄人一样爱逞强好胜,但他又不甘于在与同学的冲突中做行动的小人,承认自己是胆小鬼。可见,他不但远非野蛮小子,而且他的心慈手软和坦白诚实着实令人觉得可爱,也凸显了霍尔顿这个主人公在社会心理美学层面的意义。
霍尔顿置身于异化的社会中,虽然他横眉冷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有时表现得孤独空虚、行为怪异,但是洞察他的内心,我们可以发现“在他表层的表现之下深藏着对现代社会的忧虑,他渴望着改变那个虚伪的世界,他追求着一种真实而宁静的生活。他向往着充满和谐与慈爱的世界……表与里、明与暗的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霍尔顿的脑海中,推动着他走向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他决定离开潘西中学去老师家告辞,当时他对老师给他不及格的事信口胡扯自己的体会,说着说着,作者笔锋突转,“我住在纽约。当时不知怎的竟然想起中央公园靠南边的那个小湖来了。我在琢磨。到我回家的时候,湖里的水大概已经结冰了。要是结了冰,那些野鸭到哪儿去了呢?”此后,小说中还多次提到霍尔顿关心野鸭的去向。有两次是他向两个出租汽车司机打听,还有一次是他喝得酩酊大醉后,半夜里独自一人乘车到中央公园,为了寻找野鸭,险些掉进湖里。我们可以看出霍尔顿是多么希望野鸭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又多么向往并憧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因而他唯一的心愿便是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象征着精神的庇护所。是纯真和爱的体现:他想象中的守望也就是渴望着能防止自己坠入假模假式的世俗世界中。如此以来,霍尔顿的心灵世界就难以避免地被撕裂,处于内心理想和社会现实这种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的矛盾极限的两端。诚如虚幻仙境,预示了他精神探求的幻灭。
三、梦灭神迷悲兮美兮
霍尔顿是一个反传统的叛逆者。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不肯向世俗妥协,苦闷彷徨。难以觅到自己真正的归属。“拉康认为进入符号界只是一种象征,而并非真实意义上的,他表明个人整体性意识的迷失和对社会规则的接受”。迷失于理想与现实的霍尔顿正是这样一个矛盾复合体。从表面上看。他玩世不恭,抽烟、酗酒、打架,甚至找玩,十足的不良少年:从内心来看,他又有着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尚理想的童心。他对整天谈论酒和性的人充满憎恨之情:对校长的虚伪势利十分鄙夷: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会感到惶惑不安:遇到修女又慷慨解囊。淳朴天真又敏感叛逆的霍尔顿在追求至纯至真的过程中为丑陋的社会面貌所包围。无奈难以破茧而出,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最终无法在现实社会和谐地生存下去。
因而“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攥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攥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就让他们摔下来好了,可别说什么话去拦阻他们。那是不好的”。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他想维护乐园式的世界及希望生活于其中的纯真善良的人永葆童真。他在心理上夸大守望者这个充满其心灵并影响其行为的形象来弥补现实的不足。可悲的是,他既无法融入现实,又无法挣脱现实的桎梏。于是他放弃了这一梦想,想象自己脱离现实社会,去乡村、森林度日。到了那儿,他准备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这样就可以不必和任何人讲废话了:结婚也要找个又聋又哑的姑娘,把小屋建在树林边。有了孩子,可以把孩子藏起来,亲自给他们教书。这种对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一方面是霍尔顿渴望真诚和纯洁的见证,另一方面也是他逃避现实的消极生活态度的表现。他的这种逃避显示了他面对残酷和无情的现实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和迷茫。以及他精神探求的无奈。
关键词:简伯莎女性身体
一、前言
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简在追求爱情、幸福的道路上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征服了曾经羞辱、轻视她的约翰一家、洛伍德孤儿院和罗切斯特(以下简称罗),以至于我们容易忘记简其貌不扬、身材矮小外形“缺点”。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可以发现简刻意追求维多利亚时代的理性思维,她在抵抗男权话语的同时却也不免掉进了这个陷阱,因而局限于高扬理性,贬抑非理性的身心二元对立传统话语,这也是她最终走向罗与婚姻的传统女性角色的深层原因。小说里另一位女性人物 “疯女人”伯莎梅森被塑造成一头被困而绝望、继而疯癫的“野兽”(Monster)形象。“野兽” 一词暗指没有思考和理性意识、凭本能反抗的女性躯体,因而在小说中伯莎仅是一具没有思维的、被剥离了灵魂的生理躯体,只剩下肉体本能的反抗。“野兽”一词在这里实际上是对维多利亚时代非理性女性身体的形象比喻。勃朗特通过对简和伯莎两个女性人物刻画提出女性身体问题,批判了以罗为代表的父权知识、权力对于女性身体的规训和遮蔽。
二、简:身心对立的矛盾体
1.躲藏与善辩。故事从寒冬的一天中午开始,简明显感觉天气阴冷,由于“自觉身体不如……心里既难过又惭愧”,于是,就躲到屋子里,“将红色的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加倍把自己隐藏起来”躲在窗帘去读书。当代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文中指出,身体的疾病、不适“表达了一种人们对于事物不满的感觉”。小说虽未正面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但开头这段恶劣天气以及对简看似小孩子因身体孱弱而惭愧、有意躲藏起来看书的对照描写实际是反映了早期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话语对于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剥夺和对其身体的遮盖。笛卡尔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确立了身与心、感性与理性、身体与意识、男性与女性等的二元对立,架空了身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使其成为一具“尸体”,认为灵魂才是“人”的本质,身体成为灵魂的坟墓。实际上,西方整个近代思想都是对身体的遮蔽,身体沦为“尸体”,是一句死的、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行尸走肉”。在基督教禁欲传统内部,“身体被看成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难以把握的危险现象”;因为身体的不可驯服的、无法控制的,身体的“威胁到了这个自我克制的理性世界”。因此,简对身体的羞愧和躲藏的深层原因是维多利亚时性思维对女性身体的厌恶和遮蔽。
另一方面,简一直极爱与人顶嘴和争辩。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就会高喊不公,一番辩论把其舅母弄得哑口无言,甚至是“有些害怕”,慌张、无可适从。话语是一种压迫和排斥的权力形式,它代表一方即意味着必定还有与其对立的另一方,对立的一方必定会受到压制和限定。福柯说:“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力意志的体现”,简的顶嘴和有意争辩实际上是她积极地争夺话语权的表现;简对于书本的迷恋和喜爱实际上是女性要获得知识,分享社会话语权。从维多利亚时代其他女作家文本中可以找到类似的现象,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简一样喜爱读书、有意与男性争辩,而最后她们皆以智慧和话语权的运用征服了男主人公。
2.女性身体与男性思维。简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遇到了与她舅父和孤儿院里的冷酷院长完全不一样的庄园主人罗――一个年轻、英俊的绅士,善良的收养和简一样身世的孤儿阿戴勒,因而简爱上这位“王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费解的是,罗身边有女皇一般美丽、动人的英格拉姆小姐陪伴,为何会要爱上“孤苦无依、相貌平庸、身材矮小”的家庭女教师?通过一些学者对于小说后殖民视角的解读,罗是维多利亚早期的殖民者,通过在牙买加殖民收入而发家,因此,他身上具有早期殖民者的节俭、克制等特征。罗将英格拉姆小姐带在身边让人羡慕不已,实际上她纤细、苗条的身形只是罗向外炫耀成功的展品,这里女性身体典型地被男性物化了。罗调戏了阿戴勒的母亲,因自觉愧疚,同时为了向社会表现他的善意而收养阿戴勒,因此,他对阿戴乐并无真情,而当别人提议他让阿戴勒念寄宿学校时,他毫不考虑的答应了。简与英格拉姆不一样,她的谨慎、克制、节俭都符合早期殖民者积累财富的价值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简在对心爱之人倾吐心声之际也无意识地强调物质与节俭的重要性:“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简强烈的理性思维和话语权意识是她区别于英格拉姆小姐并吸引、征服罗的深层原因,同样也是出于理性的思考,虽深爱着罗,简还是理智地拒绝罗的自私,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去寻找属于她的天地,直到她羽翼丰满,获得了财富和社会地位,她才理直气壮的出现并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简颠倒了传统的男女角色,可以说完全是以男性的姿态活着。然而,她在走向经济独立、思想自主的理性之路的同时也深陷了男权理性思维的陷进:十岁时她就不自觉地为自己弱小身体而自惭形秽,在桑菲尔德庄园她怨恨自己的平庸相貌、矮小身体,简对作为女性的身体始终是报以轻视、遮蔽的态度,这与其丰富的灵魂和理性思维形成强烈的对比,后者巨大的光辉几乎覆盖了前者的暗淡与卑微。由此,可以看出简身上所体现出身体与精神的矛盾冲突,女性身体与男权理性的斗争。
在身心二元对立之中,身体卑微正是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卑微,身体的遭遇同样暗合了女性的不幸遭遇,女性与身体处于被理性规训、遮蔽的状态。简呼喊不公,要求平等,实际是要求具有相同的理性;她追求经济独立,自尊自爱,以其个人魅力打破阶级界限与罗厮守,突破性别局限而像男人一样活着,但她回避了女性的身体问题:身体是女性认识自我的起点,她轻视、遮蔽女性身体而走向了男性话语秩序,不免要跌入父权话语的陷阱。因此,当罗受伤需要人照顾之时,简主动回到了他的身边,成为他的妻子,依旧扮演起了安慰丈夫的角色,走向了婚姻与家庭,依附男性的结局。以女性主义反写童话和神化著称的英国当代小说家安吉拉卡特指出:必须要打破神话, 因为它们纯属谎言, 只能让人们不自由。勃朗特安排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寄托了作者“建构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和乐世界的理想”,然而,神话背后的事实就是,简在获得经济独立、理性话语的同时却女性身体问题,有意的遮蔽、躲藏自己,她本身就是一个身心二元对立的矛盾体。
三、伯莎:被困的“野兽”
早期人们很少关注书中的另一位女性人物伯莎梅森,甚至有人认为这个艺术形象是这本小说的一个败笔;后来来人指出伯莎形象的塑造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而设置,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伯莎丰富和完善了对简爱形象的塑造,而实际上桑德拉和苏珊早于1979年就在其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指出:“这类作品的表层含义模糊或掩盖了更为深层的、更为不易理解的(更不易为社会所接受的)意义层次。”伯莎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增添了作品的哥特式神秘感,推动了情节的发现,而另一方面她是勃朗特在作品里设置的一个伏笔,是作家对女性困境的深思。
1.身困阁楼。伯莎出场之时已被森严监禁在桑菲尔德庄园长达15年之久,白日里我们只能偶尔听到她的一些古怪的笑声,她被关在阁楼上“如一头野兽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抓挠和着”,只能像狗一样的咆哮和。庄园里的人传言伯莎是个“怪物”、“野兽”、“疯女人”, 她没有说话、思考的能力。福柯在《疯狂史》里说:“疯癫和精神病人是被统治意识形态排斥在外的‘异端’话语”。也就是说所谓疯癫实际上是被剥夺了话语权,无法言说自我的一个状态。维多利亚社会是一森严的父权社会,伯莎因威胁到了罗的权威而被剥夺了话语权,只能以笑、怒的方式反抗因而成为常人眼中的疯子。桑塔格指出:“任何形式对社会规范的背离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病态”。伯莎背离了父权制的规范因而成为患病的疯子。
女性身体是父权制对女性权力控制的主要空间,父权社会按照男性文化来界定和塑造女性的身体和思维由此激进女权主义者指出女性的身体成为女性受压迫的焦点,但同时又是女性利用与男性之间的差异来富于自己权力的空间。由于身体具有威胁性、难以把握,罗监禁、监控了伯莎,因为她混乱、无序的身体威胁到了他有序、理性生活。身体被视为邪恶的东西而“逐渐与作为一种堕落的或有缺陷的动物的人联系起来”,“身体作为肉体,作为人类从上帝的恩典中堕落和脱离上帝的一个隐喻”,而在现代社会则成为非理性对抗理性的一个重要领地。法国当代学者埃莱娜西苏针对女性书写指出,“她们逃脱鸟笼的控制,喜欢搞乱空间秩序,失去既定方向,使条理有序的家具安排呈现一片混乱,颠倒事物秩序和摧毁原有的价值观念,掏空结构,改变事物物属。”伯莎失去了话语权,不能言说自己,但她夜间出没,纵火复仇,搅乱了罗的生活。从而,伯莎的身体与其内心建立起了一种联系,能够逾越所谓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反抗,更能言说内在自我需求。伯莎曾偷偷毁掉了简的面纱这一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她对简的嫉妒或者是对罗再娶的怨恨。面纱是用来遮住新娘的脸的,是遮蔽女性身体的罩盖,会让女性迷失在婚姻的欺骗之中,诚服于男人而失去判断力和自由。因而伯莎毁掉头纱的行为是要间接地让简正视自己的身体,看清婚姻的牢笼,从而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而随后简选择离开罗不能说与这一行为产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2.火烧疯女人。小说最后交待“疯女人”伯莎火烧桑菲尔德庄园而失足摔下楼身亡,罗因去搭救伯莎而受重伤失明。但是,桑菲尔德庄园里的故事和罗的不幸遭遇都是他片面之词,阿戴乐母亲与伯莎并没有话语权为自己辩护。伯莎夜间纵火、疯癫的形象刻画正是欧洲文学作品里常见的女巫形象。按照欧洲传统,处罚那些威胁到社会权威和统治秩序的“罪恶”女巫及异教徒的方法往往都是活活烧死他们,只有用火刑才能彻底清除她们肮脏的血液和不洁的身体,圣女贞德等就是由于威胁到了男性权威的统治秩序而被活活烧死。由此可以推测,伯莎并非意外跌入火海,而罗可能并没有去救她,事实可能就是是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生活秩序而火烧“疯女人”。伯莎的反抗并未使其获得最终的解救,但罗也因此而失明,女性身体对男性权力的反抗扰乱了父权社会森严秩序,威胁到了男权统治。笛卡尔主义强调身体从属于精神,否定、排斥非理性、巫术与迷信,通过约束和律戒人们的身体,达到对人的控制,而勃朗特把伯莎刻画成午夜纵火、发笑、嗜血、不洁、念咒语的巫婆形象,作家正是以女性话语的身体性来消解男权话语,以无序身体行为打乱了有序的男性话语秩序。
四、结语
福柯指出,从18世纪开始真知就大规模地包围着身体,身体进入了“知识控制和权力干预的领域”,简追求的知识与话语权遮蔽了她的身体,而父权社会的知识与话语权更是把伯莎困于阁楼之上,把她活生生的烧死;美国女性主义学者罗宾•摩根呼吁:“作为女性,我们应该开始重新收回属于自己的土地,最具体的地方首先是我们的肉体。”西苏控诉女性“身体被压制的同时,呼吸和言论也被禁止了”,提出女性书写,书写女性的身体欲望和体会从而冲破男性寓言牢笼的束缚,“女性身体带着一千零一个通向激情的门槛,一旦她粉碎枷锁、摆脱监视,它就会表达出四通八达贯穿全身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因此,作为女性非理性身体存在的伯莎是女作家夏洛蒂对维多利时代女性困境所作的深度思考:简和伯莎的命运的刻画集中反映了父权社会对女性思维和身体的压迫;女性需要取得经济、思想独立但不能掉进男权话语的陷阱从而忽视女性身体问题。如何认识女性的身体以及如何利用女性身体来冲破男权话语的桎梏从而最终实现女性的解放是《简•爱》有必要深挖的一个重要主题。
参考文献:
[1]Charlotte Bront,Jane Ey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Quotations cited parenthetically in the text are from this edition.
[2]Sontag, Susan .Illness as Metaphor [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8:73、56.
[3][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新国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围城》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小说,也是一幅市井百态图。作者通过回国、恋爱、找工作等一系列事件,用辛辣的笔风,一针见血地把人物的灵魂展现在我们面前。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2021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1《围城》如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有它的主角,如果一定要想如今的电视剧一样定出个男女主角,男主角肯定是方鸿渐,女主角我想应该是孙柔嘉了。但于我而言,我却固执地认为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当然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围城》的主角,但出现在他身边的或者说他曾有意无意的关注过的女人,到底哪一位才是他的“女主角”呢?《围城》是以怎样一条线索写成的呢?
我更愿意认为是以方鸿渐的“爱情”为线索写成的,因为爱与情永远是人类的主题。《围城》所描写的是以爱情为线索,爱情为主题,涉及爱情的方方面面,诸如恋爱、“”,“结婚”,“离婚”等写成的当代经典小说。《围城》是一部以方鸿渐的浪漫逸事,他的爱情经历,他的许多“女朋友”、“情人”连成线索写成的。从出场的时间顺序来看,可以给与方鸿渐于“爱情”、“女朋友”、“情人”等词语有关的女人排一下序: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其实以上的排序也不尽正确,如果一定要做个精确的排序,那倒是头疼的事。因为书中的女人——与方鸿渐有关系得女人,虽然不算多,但从时间上来说彼此有交错的地方,所以不好精确地排序。再者,有的女人虽然也出现在书中,虽然也跟方鸿渐沾点边,有点关系,但我觉一时很难记起她们的名字,诸如在他读书时就与之订了婚的点金银行老板的女儿——周小姐、在他教书时应年轻的汪太太介绍的刘东方的妹子——刘小姐。我和方鸿渐一样,对周小姐淑女早夭都表示些同情。但对方鸿渐而言,周小姐简直就是他的恩人,如果没有周小姐——这位因病早夭的未婚妻,他怎么有机会出国留洋、怎么有机会结识以后他的诸位“女主角”、怎么有机会同已为人未婚妻的鲍小姐风流一宿、怎么有机会遇见令他心动的小女子——唐晓芙
《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2读罢《围城》,最爱的自然是唐晓芙,她犹如夏日池塘里的青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社会,她洁身自爱,不攀高比富,也不愿稍稍俯首,屈低自己的爱情。仿佛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举世皆睡而其独醒。
喜欢唐晓芙,那么自然会喜欢她在书中的一句话。她在拒绝方鸿渐时说:“我爱的人,他在遇到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我!”她不能忍受自己去喜欢一个有过去的人,即使她就喜欢着这个人!不喜欢当下很多人宣扬“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会遗憾”;也无法理解那些几个星期换一次男女朋友的人;爱情不该是奢侈品,而应该是必需品。但是这里所说的爱情,绝不会是那些频繁换男女朋友的人所认为的庸俗的爱情,而是绝无仅有的真爱!
从小到大,未曾接触过爱情,并不仅仅是因为父母亲的反对,也是因为从未遇到过一个人,让自己觉得可以一直就这样走下去。我信奉一生一次的爱恋,信奉唐晓芙的从空白开始,信奉那个对的人会在对的时间来到,无需刻意寻找,刻意制造任何机会。而那个人,只要一牵手,你就知道,那是幸福!
方鸿渐自诩深爱着唐晓芙,后来跟其妻结婚时,不也是一样的义无反顾,那算得上什么爱情,唐晓芙爱错了人,幸而并没有屈低自己的爱情!
配得上唐晓芙的,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一定要多英俊,多富有,多有权势,但是他一定必须没有过去,甚至在被拒绝之后,他也应该为其终身不娶;他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一起爱她,甚至愿意为了她放弃一切;他必须保证自己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动摇;他不只应该让她相信自己,更应该让他相信未来!
围城里还有一段话,甚是喜欢。
拿到一串葡萄,你会从好的开始吃还是从坏的开始吃?按理说,从好的开始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乐观,因为他所吃到的每个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最好的;而从坏的开始吃的人,理所当然应该比较悲观,因为他所吃的每个葡萄都是所有葡萄里面最坏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从坏的开始吃的人,他还有希望;而从好的开始吃的人,只有怀念。
现实正像吃葡萄,往往有其两面性。你所认定的好,或许恰恰就是坏;而你所认定的最糟的境遇,或许就是希望。所以在你身处所谓的幸福时,你要心怀忧患意识;而在你身处险境时,你要学会看到希望。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分清是非好坏!
《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3钱钟书先生于《围城》中说到: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逃离。这句话于我来说感慨颇深。世上每个生命都遵循着这样的成长规律:降世之初,俨然初生牛犊不畏猛虎,临终之际多困于城而留有遗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或是名利场,或是温柔乡,或是拼造化,或是美名扬。这些意识世界里逐渐高大的城墙虽给予我们偏安一方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但在另一方面又使得我们的格局和生命的广度受限。但是人们往往对格局受限不自知,只是固守着前者自鸣得意。那些高大的城墙就像一个拥有可怕吸力的巨大漩涡,慢慢吞噬掉我们的斗志、毅力和对城外世界的好奇心,最终限制我们于围城之内,潦草一生。
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毫无疑问是悲剧的典型,重重城墙之内的他早已没了男人的血性。"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点泥土气,这就是他们的民风,就是发财做官的人,也欠大方",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如周敦颐笔下的盛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少之甚少。在如此小气的环境下成长,便是方鸿渐悲剧人生的第一重城,钱钟书先生在本书之初便交代出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一番伏笔之下,后来主人公的多少荒唐和怯懦也就不那么让人反感而是觉得可悲了。
第二重城。文凭不过白纸一方,却能将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方鸿渐在国外不学无术、不思专攻,临到毕业在父亲和丈人的催促下才慌乱得在毕业证书上造假。人生如棋盘,一步错步步错。既胸无大志,又不敢随性而活,这样的人是极为矛盾的。虽说造假证是当时国内社会对留洋博士过于推崇之下的不得已,但是这一行为终究为他归国之后遭遇的种种歧视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这一重城,是社风世情,是造假证归国之后被无知的乡人盲目吹捧的些许自得,竟幻化成迷境幻影,让方鸿渐难以清醒。
第三重城。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西方自由恋爱的思想在当时中国青年的身上并存,方鸿渐是个矛盾中的典型。一封古文书信回乡想要与周家姑娘解除婚姻,却不敢承认自己真实想法,拿着"两不耽误"的借口与父亲"商量",被父亲痛骂一番立马就收了心思;归国的邮轮上,他既为鲍小姐的大胆举动心神荡漾又觉得不成体统怕人瞧见;归国后他明明心念着唐晓芙,却又不敢对苏文纨挑明心意。如此纠结、不会拒绝的人,如何不会坎坷一生呢?
一个方鸿渐,映射了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迷茫、纠结、既不敢与传统割裂,又不敢真正接受新潮。在这样的人物里,也有当下年轻人的影子。我们也会偶尔迷茫、没有目标、无所适从,可是从这样的人物身上,我们终该明白,所有阻碍我们的城墙并非只是外界造成,没有人可以困扰我们,能够困扰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足够睿智的人,可以看穿世事的因由,不为所惑;一个足够洒脱的人,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率性而活;一个足够强大的人,可以不惧任何磨难,砥砺向前;一个足够坚定的人,终究可以成为想要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在这纷扰的世间,活成一道明丽的光。
《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4何谓围墙,城内城外的人看不见双方,各自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围墙》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坐船回国,还买了个“假博士”学籍,在船上,他认识了善于调情的鲍小姐,与他同船的跟他同班的女博士苏小姐早就看中了方鸿渐的“木纳”。而这一切,方鸿渐尚不可知。回国后,由于得知学历造假事件被苏小姐发现,方鸿渐隔日登门拜访,却遇到了唐小姐,唐小姐大概是整部小说里方鸿渐唯一的真爱了,然而唐小姐的聪明伶俐和方鸿渐的老实没用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后方鸿渐同好友一起要去北方学校当教授,途中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孙小姐和另外两人,孙小姐此番前去任教的很大一个目的,其实是为了找个丈夫,由于家里人对她不管不闻,孙小姐到了适婚年纪,开始为自己做打算,与她同行的和她去到学校之后所遇见的人中,有些人太过精明,有些人太过猥琐,唯有方鸿渐,老实无用而又好骗,两人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却又因为双方家庭思想上的强烈碰撞而导致不合,最终草率离场。
纵观全文,表面上细说婚姻,实则讲的是不同层次的人的人生。主角方鸿渐有条件能接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指导,得到留学机会,可惜什么也没学会,只学会了轻浮,而封建思想里的怯懦和卑微却依旧保留着,留学回来的他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朋友的施舍,结婚之后更是面临着妻子家人的鄙视和自家人的思想压迫,还有失业的无助以及妻子的咄咄逼人,这一切使得方鸿渐逃离不出生活所设定的围墙,他只能兜兜转转,越陷越深。
其实那个时代,围墙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被困在属于自己的围墙里,然后逐渐变得目光短浅,只活在自己被围住的一小番世界里。
《围城》中学生读后感个人收获5初读《围城》,只觉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记录着一个唤作“方鸿渐”的人的故事。有感于钱钟书对人物性格剖析的精细。再读《围城》,有感于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故事,它更像一幅画,画面上的薄纱下掩着看不见的芳华。三读《围城》,有感于活在作者笔下亦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更有感于这些人打造的“围城”。
书中初现“围城”,是借苏文纨的嘴说出来的。“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婚姻的道路上,方鸿渐没有尝试过轰轰烈烈,也没有设想过要细水长流。他在鲍小姐处碰了壁,在于他的无力抗击;他在苏文纨处失败于自己的优柔寡断;他在唐晓芙处不能如意,在于他的不作为。至于最后与他处在一起的孙柔嘉,他们婚后颇具起伏的生活源于方鸿渐的不具判断力与改变力。其中,除了他对唐晓芙的追求中尚能显出他试图征服命运、追寻内心的思想外,他其余的感情经历无一不是他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无力的行为罢了。
而对于自己的事业,孙柔嘉的一句话无疑为方鸿渐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你不可能一辈子都靠着赵辛楣给你介绍工作。方鸿渐自恃出生于富甲之家,后又用手段取了“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又自诩才高,在事业方面总认为会有适合自己的机遇降临。这样的方鸿渐是当今多少人的缩影。在这个竞争激烈、知识大爆炸的世界,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与金钱的渴望使面临工作的大学生步入了一座无形的围城。这座围城是用他们所谓的自尊心和才学建造出来的。人们一旦走入了这座围城,便只能看见头顶上四方的天空飘过功名利禄的浮云。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方鸿渐一样,在围城中越陷越深。聪明的人会给心安上一对翅膀,飞过高墙,看到围城外广阔的天空。
方鸿渐没有这这双翅膀,于是他成了三闾大学中可有可无的副教授,在这座充盈着勾心斗角的围城中不堪重负,最后无奈出走。他选择了认命,选择了抱怨,选择了在内心倾述自己的不满。而机会,恰恰不会关照像他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