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母爱的感人故事,而那一次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
一位怀孕的女人独自开着车前往医院的路。途中,羊水已破。女人一时失手连人带车掉落山崖。此时女人痛苦万分,她意识到自己将要分娩。无意中他发现了急救箱,里面有很多极需用品。然而,天不随人愿,急救箱中就是找不到最重要的麻药。她父亲是医生,女人对这样的手术略知一二。女人一咬牙,决定自己开刀做手术。她明白如果这样耗下去,自己和孩子都有生命危险。
她拿出刀小心翼翼地在自己肚子上划了道口,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她很快找到了胎儿,并用剪刀剪掉了脐带。没有麻药的手术是我们都无法想象的痛苦。女人紧紧咬着纱布,脸上的泪夹着汗水顺着她的头发流了下来,她费力的缝好了口子,用最后一丝力量有衣服把胎儿包裹起来,紧紧抱在怀里,接着便昏厥过去。
急救车的叫声打破了整个山崖的宁静,人们发现了这个女人。大家都十分惊奇:这个白白胖胖的孩子究竟怎么出生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当救护人员抱婴儿时,他发现女人的手僵硬而有力,死死地抱着自己的孩子。救护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婴儿送到了医院。
第二天,报纸、电视、电脑等媒体播放了这伟大的母亲的事迹。
这位母亲为了自己孩子平安的到达这个世界,做出了这样的伟大事迹,包含了无私的母爱。大我写这篇文章时,她再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乳山寨初中初一:高丽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地加入音乐元素,通过多听和多用进行有效整合,营造多样的教学情境,既可为学生作文增添亮点,又可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
关键词:音乐:作文教学:素材:想象
音乐有感染人、打动人、激励人的作用,魅力无穷。中学生又喜欢音乐。怎样才能让音乐为学生作文增添亮点,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举例谈一谈音乐与作文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积—为作文架桥铺路
(一)积累自己喜欢的歌曲音乐是生活和人生的外化。学唱并积累一些歌曲对学生认识生活、感悟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对作文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让学生积累中外歌曲,并把歌曲分类:谈奉献的如《奉献》《爱的奉献》等;歌颂母爱的如《烛光里的妈妈》《懂你》《妈妈的吻》和《人生第一次》等;赞扬老师的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和《米兰》等。这些歌曲在作文时可直接引用,也可以在不同方面加以转化,写进作文。(二)积累与教材相关的歌曲在指导学生学习《秋天》这首诗后,我希望能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作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于是我在作文课上设计了歌唱秋天的环节。我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屏幕上显不歌词,听完之后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改编歌词。几分钟后小组陆陆续续交上歌词。如: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这样的教学情境将音乐和作文教学有效整合,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积累“拿来”的歌曲写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唐诗宋词等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取用不尽的资源。琼瑶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拿来”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还有一些流行歌曲也喜欢“拿来”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词,如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等。我们也可尝试将这些“拿来”的歌曲先积累下来,再在作文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四)积累歌曲背后的故事音乐不仅在于它有动人的旋律,还在于它深刻的内涵,它丰富我们的头脑,荡涤我们的心灵,石氏砺我们的人生。经常看到学生为写作文没有素材而发愁,其实歌曲背后的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素材。如以下几个故事都可以积累:宋祖英亲临大西北,教育的贫困与艰辛,教师的执著与奉献,让她深情地演绎了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大师贝多芬,少年不幸,深受酗酒的父亲的虐待,稍大后母亲又去世,家庭的重担,生活的拮据,特别是双耳失聪,使他的听力世界永远成了空白,但他理想的琴弦仍铿然作响,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创作《命运交响曲》让世人慨叹……这些材料可为我们表现爱、奉献和理想等主题的作文架桥铺路。
二、多听—为作文插上翅膀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感情的艺术,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和语文一样,充满情感与灵性,都是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听音乐写作文就是让学生随着音乐的高低、快慢来展开想象,进行再创造的整合过程。(一)听旋律—激发学生的想象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心境、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教师播放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沉浸在音乐世界里……优美的旋律会叩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1,一日_与乐曲的情感“牵手”,学生自然进入了“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才有可能有话要写。如学生喜欢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欢快的旋律,美妙的音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由此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什么场景或故事……教室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觉得特别新鲜,在尽情地欣赏音乐之后,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接下来指导学生作文即可水到渠成。(二)听歌词—唤起丰富的联想利用音乐进行作文教学,不仅仅是对乐曲旋律的想象,还应充分利用歌词发散的思维,唤起丰富的联想,使学生作文内容更生动丰富。如:在学习人教版匕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时,我们可以把《我的中国心》与《黄河颂》的歌词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朗读后,反复吟唱歌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慢慢体会歌词意境,在脑海中进行整合:学生联想到爱国科学家邓稼先、杨振宁,航天员杨利伟等,写出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感情充沛的演讲稿。这样的有效整合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初步鉴赏能力,又让学生写出了立意深刻的文章。(三)听主题—丰富学生情感情感是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泡在题海之中,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加之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变得情感淡漠,写出来的作文枯燥乏味,缺乏真情实感。但我们发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周杰伦《听妈妈的话》,可以丰富子女和母亲的情感。
三、多用—为作文锦上添花歌曲
(一)用歌曲扮靓标题为了扮靓学生的作文标题,我让学生学会引用或化用歌曲名。直接引用如:《阳光总在风雨后》《祝你平安》《爱的奉献》;化用的如:《唠叨代表我的心》《成功总在风雨后》。(二)用歌词丰富内容为了丰富作文内容,也可引用歌词。如《读懂父爱》可直接引用歌曲《父亲》:“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还有的学生化用,如我所指导的学生顾亚漩在写“感恩”主题的作文时,模仿《一封家书》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外面打工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请你们放心”。这样的语言练习显然已经超出了语文的范畴,它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激荡着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了语文与音乐的有效整合。除了正文中使用,歌词还可用在开头或结尾,这些都可为他们的作文锦上添花。总之,通过以上途径和方法,音乐可以很好地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为师生双方带来无限的乐趣。当然,我们也深知,音乐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作者:张立风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第八中学
放眼新世纪语文课改的宏观态势,我认为,经过新时期语文教改、80-90年代语文大讨论、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的思想和学科积淀,整合已成为初中语文课改的必然走向。彭莉琼“积累教学”的成功,非常有说服力地揭示出:对已有语文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在整合中创新以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是语文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正确选择。尽管彭莉琼的“积累教学”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但它显示的方向、路径和方法是对头的,具有普适价值,值得向有志于教改的老师们推荐。为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彭氏“积累教学”进行解读,以求教于方家。
“增强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积累教学的现实目标
作为当代管理意识革命的一个概念,“可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保持的过程或状态,即某些相关的量不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不随时间而下降其效用。彭莉琼顺手将它延伸运用于语文教学领域,这与其说是逻辑的力量,不如说是直觉的馈赠。她直奔主题提出“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有如灵光乍现,非但不因缺少中介的过渡而被视为生搬硬套,相反还因产生了“陌生化”效果而为我们欣然接受。这是因为她的灵感并非天外来客,而是在实践中孕育、生成的。问题首先是她从实践中提出的:“初中语文教学究竟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应该获得什么?如何夯实学生的基础,让他们在高中阶段有长足的发展?”那什么是基础呢?她依据实践分析,认定除了常规的硬指标,更要重视“亲近语文,喜欢语文”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种“软实力”。而实践又证明,只要“学生基础扎实,发展潜质大”,就能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可持续性”就这样不露痕迹地与“基础潜质”发生同构关系。不过这时的“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只是一个简单的抽象,彭莉琼赋予它的内涵还是比较稀薄的。可它一旦被认可,进入语文教育学的语言系统,经过实践熔炉的锻造,沿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马克思),有可能从管理意识革命的概念转换为语文教育意识革命的概念。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彭莉琼有这种理论上的自觉。她的本意是提出和回答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这一现实问题,即自己的教学活动与什么对接,这就够了。她面临两难:与搅得周天寒彻的中考(高考)对接,虽心忧却驾轻就熟;与人人心向往之的素质培养对接,虽心安却举步维艰。她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挑战。为什么不呢?“学生本位”的理念已溶化在她的血液中。当她带着对学生学业和精神成长的深切关怀,把“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已经与应试教育划清了界限,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彭莉琼紧紧围绕“可持续性”现实目标的教学实践,与依恃行政权力曾风行一时的“目标教学”有本质上的不同。后者是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物,抱持知识至上的观念并把知识碎片化、技术化,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缺乏关怀,最终被应试狂潮席卷而去;前者则解构了纯知识的、短视的功利的教学目标,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素质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有底蕴有后劲去迎接学习上的持久挑战。
“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彭莉琼个人内心的自由选择,更重要的是还反映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和需求。
真正的教育不是教学生想什么,而是教他怎样去想。一个老师如果认为他的责任只是要学生像他自己一样去思考,这样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好的教师是肯帮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的教育不是把东西塞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是帮助学生自己从脑袋里把东西提取出来。教育是要建立一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出自班上一个十三岁小姑娘笔下的这段话,对彭莉琼教育价值观的冲击之大是不难想见的。她十分感慨地说,在这样的具有独立人格和意识的学生面前,“不要指望你老师的权威,你会不断地反省,会经常面对激烈的辩论,会由衷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含义。”可以说,彭氏“可持续性”理念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在于它顺应了学生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吁求。当学生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他的人格和意识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你还用担心他们缺少持续的学习动力吗?
“感受·体验—积累—思考·表达”:积累教学的人文建构
彭莉琼搞课改,的确是语文教学的现状逼出来的。她说:回顾、思考语文教育问题,“我认识到必须解决语文学习‘学过无痕’的通病,注重学生的积累。”真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她不忍看着“通病”继续蔓延,费尽心力找到了以积累为核心的预防、救治之道。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积累本是最普通最常见的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都离不开积累。对此,人们大多熟视无睹,不以为意,彭莉琼却视若珍宝,抓住不放。从最一般的矿藏中发现、挖掘出含金量高的矿石,这正是她的可贵和独到之处。新教学系统的建构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以语文学习的积累为抓手,系统地进行课程规划,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落实到语文学习的全程管理之中。
积累在于持之以恒,要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和习惯,才能真正实现从知识数量的叠加到提高语文素养的飞跃。
为了落实到“全程”,真正实现“飞跃”,彭莉琼能想的都想了,能做的都做了。从打破教的旧章,到建立学的新规;从端端正正写字抄书,到个性化阅读写作;从用足教材让梅“重开二度”,到长文短教旧文新教常教常新;从“专题式”教学、单篇课文单元化处理,到单项能力训练、综合实践活动……多元理念、各类课型、多样学习方式、各种教学手段,无论借鉴还是创新,统统拿来擅其长尽其能,在不断的整合中“使课改走进课堂,让课堂推进课改”。这样,经历多年不断反复的实验,从初始的“观察—积累—思考”到现在的“感受·体验—积累—思考·表达”,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在实践中完成了建构。
“感受·体验”处于新教学系统的源头,是积累形成的入口和通道。把“观察”改为“感受·体验”,并非它不重要,更不是可以或缺,而是因为观察一般指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审视,那就排除了阅读,如改为阅读,又有同样的局限,“感受·体验”则把它们都包括进来了;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建构者对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主导地位的明确认同。文学的本质是诗性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以审美方式获得情感、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是从对原典文本的欣赏中得到心灵的感悟,情感的熏陶。培养人的感性是文学教育、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为了培育学生的审美感悟,彭莉琼开设了以中国著名作家为主的“走近名人”的系列专题课,在《怎一个“愁”字了得——走近李清照》专题中,“训练学生感知意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就被列为主要教学目的。学生们在《遥想清照当年》的同题随笔中,各自抒写了读女词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下面随引三例,以见一斑:
潺潺如流水的文字叙说你“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感伤;层层叠词呈现着你 “梧桐更兼细雨”的凄然。我深深感受到你的词中所透露的婉转的忧伤,那般凄美动人。我的心在一瞬间被你泪水般的词句所触动。
当你用生命做箋,用心血为墨,你写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婉约词人平平仄仄的词韵,你更写出了那个朝代的心事,写出了人性最真最纯的相思……当一张薄薄的锦书化为一缕说不清的情愫自远古飘来,我透过那锈迹斑斑的铜镜,看见了你隔空离世我心中永驻的红颜。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你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你承受了。这便是李清照,那个在秋风黄花中美丽的女子,那朵不染的清莲,那个乱世中的美神。
这才叫以审美方式欣赏文学!引导他/她们如此去感受、体验的彭老师,当然不会认同时下流行的被功利、技术、应试绑架的非审美方式的“欣赏宝典”。在坚持“文学是人学”的她眼里,以追逐知识取代心灵感悟,以实用与功利污染阅读心理,既糟蹋了神圣的文学,也是对学生纯洁稚嫩感性的压抑和摧残。
“积累”是新教学系统的核心,重中之重。它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存在。其重要作用正如彭莉琼所言:经过感受,体验筛选和淘洗的“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她规划、实施的积累有三个特点:(1)打破了仅限于知识积累或语言积累的旧格局,把积累的范围扩大到能涵盖语文的全部内涵和处延,使积累的内容具有综合性。“语言—文化—生活”构成了积累的全部内容,原先的简单线性结构转向复杂网状结构,极有利于学生综合品格的形成。(2)打破了唯意识形态的偏狭观念,既以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教材为依托,又宽容凝结了非主流价值观但促进了人类进步的文化,使积累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彭莉琼的教学按新课标的精神进行,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价值引导作用,做到了不逾矩;可她的思想并不封闭,开设蒙学读物专题,向学生推荐有强烈现代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的作品,无不表现了她的从心所欲。(3)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提线,学生表演”的新旧惯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使积累的方式具有自主性。这样的积累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兑现她“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承诺。
“思考·表达”是积累的提炼、升华、外化,新教学系统的出口和展示平台。对教学系统的文字表述虽然几经变化,但“思考”一直稳稳不动,足见彭莉琼对它的器重。她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为突破口,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勇于并善于进行‘问题提出’”,“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她认为课堂本来就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地方”,于是孜孜不倦地力求“环环求新,节节突破”,以“开掘学生的创造灵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将音乐引进课堂,帮助学生在乐曲欣赏中“找到开启想象之门的触发点”;让学生尝试公益广告设计、自我形象设计,激发学生“开掘思维的独特性”的兴趣。至于“表达”,当然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比用“写作”更符合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本义,意在使学生具有既能下笔成文又能出口成章的语言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偏向的一种救正。“思考·表达”是前提与结果的组合,密不可分。一向“关注学生个性”的彭莉琼,在这个环节十分“重视学生的领悟和思考”,特别“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这正是组合的关键所在,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教师的责任是要排除种种陈旧观念和“应试八股”的干扰,构建一个适合初中生自由思考与自由表达的语境,激发和保护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愿望、勇气,培养和提高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我手头有一份教学课例,里面有彭莉琼的学生们阅读《摆渡自己》一文后,在思考与表达如何“为你身边苦恼的人做一次热心的摆渡”时所留下的吉光片语,其中不少像“苦是一种有力度的人生体验,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境界,没有这种体验与境界,日子只会过得平庸,人也轻飘得没有分量”这样有思想含量的文字,在几无独立思考余地的应试语文教学中是看不到的。
“感受·体验—积累—思考·表达”是一个开放的富于张力的完整的语文教学系统。它以综合自主多元的积累为中心,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主体,以教与学相生相涵相长为动力,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为目的。来自“感受·体验”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流入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名为“积累”的蓄水池,然后形成“思考·表达”的瀑布,源源不断流出,循环往复,生生不已。从现代认识论看,它与“感性—知性—理性”相对应,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符合认识的基本规律;从现代学科论看,它不只是一个认识活动,渗透其中贯串始终的人文精神——情感熏陶、人格修炼、心理调适、价值追问、精神提升带有很强的文学性,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鲜明特征;从现代教学论看,它不仅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战略转型,而且完全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了“小步子,缓坡度,一步一个脚印” ,“不贪多,不求快,不求深,走得扎扎实实”(唐建新先生评语),全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热爱母语,热爱生活”:积累教学的基本原则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以确立和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彭莉琼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了“热爱母语,热爱生活”的基本教学原则。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生活是人类生命之源。以热爱为指向,引导学生寻“根”溯“源”,就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从而在热爱母语和生活中实现自主积累,在自主积累中达到自觉热爱母语和生活。“热爱母语,热爱生活”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原则,它也可以看作是具同质性的两个教学原则的综合。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在彭莉琼拟定的各种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这一条是恒久不变的。把这作为教学原则,当然是基于她对母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她的认识贴近学生,有时代的紧迫感:
处于“读图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学生对平面,静态文字的隔膜已经比较突出,更需要静下心来,学好自己的母语。
显然,她也看到了我们的语言环境并未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得到改善,西方的“强势语言”、流行的“网络语言”、泛滥的“广告语言”、复活的“意识形态八股”,对我们民族的语言形成很大的冲击,民族文化从根上受到损害,现代汉语表达上的僵化、粗俗、失范,对她的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使用形成了误导。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彭莉琼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母语这个根,在课内外的每个环节中坚持母语教育的导向,贯彻热爱母语的教学原则。她的课改为何要“从‘抄’开始”?因为“通过抄写能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字的亲近感,体悟文字美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从键盘、鼠标转移到方块字上。“从‘抄’开始”看似平淡无奇,在当今语境下实则振聋发聩。当学子们屏息静气写下一撇一捺,他们就开始进入摆脱外物之役、重获内心自由之境,与此同时,潜伏在他们心中的对未知的渴求也被呼唤出来,化为强劲的动力把他们推上积累“马拉松”的跑道。为帮助学生感受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彭莉琼结合课文教学将汉字常用造字法知识介绍给学生,取得上佳效果。
尽管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已是常识之论,彭莉琼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因来自生动的实践而仍有其深切之处。她把问题纳入积累的系统,直接从学习动力层面揭示二者的关系:
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感受、生活体验,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教学原则。循此原则,她坚持打通课内外,让“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不动摇,以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坚持“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把节庆、考试、表彰、家长会、运动会、社会实践课、劳技课……统统化为“语文教育的活水”;坚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以“捕捉并蓄积生活中难忘的‘细节’和‘瞬间’”。这些人人皆知的做法本身并无什么特出之处,关键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心”是运用者的创新意识,更是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的持之以恒,不言放弃。彭莉琼实施“热爱生活”的教学原则,当然是把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放在首位,但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非常重视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的生活。教学实践告诉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叛逆期’的顺利过渡,寻找人生坐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生命价值”。那些作品中的人物身处逆境,遭逢厄运,不丧志,不气馁,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超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给学生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中得到了生活和学习的强大动力。有鉴于此,彭莉琼的教学不仅打通课内外,还打通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带领学生在不同形态的生活之间穿越,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深邃的哲理”,“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思考”。热爱生活,积累生活,彭莉琼的学生们从中得到的往往超出了我们这些同道者的想象。
当下语文教学最缺少的是什么?彭莉琼有自己的思考:“初中语文教学现实的需要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静’,平静,耐得寂寞;‘净’,思想,语言的净化。”如何才能做到这两个字呢?“热爱母语,热爱生活”应该是她给出的一个可供参考的选项。一个热爱母语和生活的人,不可能不被语言、文化之美和生活、生命之美强烈吸引,也必定会激发出发现美、欣赏美、积淀美、展示美、保护美的巨大能量。彭莉琼回忆:与学生一道品味《拾馒头的父亲》一文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当讲完“贫穷不是罪过,作为孩子,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现状,我们不要因此而感到自卑,我们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段结束语,“我留意到,很多学生挺直了腰杆,双目熠熠生辉。”这个细节扣人心扉,令人动容。在应试教育高压下,苦苦挣扎的学生们所缺少的,就是这种对语言、文化、生活、生命之美的感受、体验、思考、表达,就是这种使自己站立起来,挺起腰杆,双目熠熠生辉的真善美的力量。台湾著名学者蒋勋先生有一个痛心疾首而又意味深长的提问:“美的力量能让中国安静下来吗?”彭莉琼可能无意于回答蒋先生过于宏大的世纪之问,但从她学生们的口头和笔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正在学会使自己的语言远离粗糙、粗俗、粗鄙、粗鲁,学会尊重人和人的价值,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和思考另一个人的生命,他们确实安静下来了。
“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积累教学的境界追求
叶圣陶先生曾从人的发展的需要出发,阐发了合乎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提出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理念。彭莉琼不一定很熟悉叶老的这一重要思想,但长期的教学实践使她对语文教育的内在功能也有切肤入骨的体认,郑重宣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高考、中考,而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谆谆嘱咐学生“把‘人’字写大,写清楚,写端正”。“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实际上是她在教学上自觉追求的最高境界。
怎样引导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把“人”字写好?彭莉琼的经验可学也不难学。第一,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语文课程的特点与优势的对接。彭莉琼对学生的个性心理有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在她看来,初中生因自我意识觉醒而抗拒居高临下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又容易在憧憬心境中接受生动形象的教育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而语文特别是其中以形象感染为特征的文学,作为“生活的教科书”正符合他们成长中的心灵的迫切需要。她说: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确立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引导和培育学生心智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因此,她摒弃了违反教育规律的“思想灌输”和自欺欺人的“高空作业”,以“拥有公民意识”为做人第一要著,以“学习、尽责、助人、工作皆是享受”为价值观的核心,搭起情感、陶冶的桥梁,使语文教学能顺应并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她喜欢涓涓细流,一切从细节抓起,从ABC抓起,教育学生明白:把字写端正是把“人”字写端正的第一步。无论课内课外,她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向善齐贤”,不心浮气躁,不急于求成,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立人上提供精神滋养和心灵陶冶的特殊功能。她应邀去香港的中学上《我的老师》示范课,就依据学生个性和课文特点确定以“读读、想想、品品”为教学的主线,一步一个台阶,使感恩教育如春雨润物渗入心底,学生在细细咀嚼品味中也悟出些许写作的诀窍。课后,该校校长深有感触地评价:“我觉得(这堂课)是一个母亲领着一群孩子在慢慢上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彭莉琼还坚信“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学中力戒越俎代庖,倡导学生在情感陶冶中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翻看她学生的作文,你会看到:一瓶从报亭偷来的汽水,一张没用出去的假钞,一枚放进流浪汉盆里的硬币,一次忘记母亲生日的尴尬……孩子们以诚实纯真生动的笔触,勇敢地把自己人性中的一念之差、瞬间阴云置于亲眼目睹的真善美的阳光之下,那心灵的每一悸动,犹豫、忐忑、刺痛、羞愧,都纤毫毕现地袒露无遗。被知识精英视为稀缺精神资源的自省、忏悔意识,就这样在孩子们心底默默生长,又如此率直、真实地表达出来,其敏感的心灵和解剖自我的勇气,令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这是只有静下心之后才会有的思索与体验。当半儿童、半成人的初中生能感觉自己内心里的“小”,谁还会怀疑他们一定能把“人”字写大呢?这也印证了潘纪平教授在肯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时所说的:“学生的自主性一旦发挥,学生的潜能一旦被挖掘,所能收获的成果将是无限量的。”
第二,努力实现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双重身份的对接。教语文兼班主任,这是一种常态。彭莉琼的与众不同和可贵之处在于,她一身二任而能互补互融,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浑然一体。她说:“作为班主任,关注学生的个性,教会其做人,应为主要任务。”这与她认定的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以语文教师的身份当班主任,以班主任的身份教语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精神上的成长, 很难区分哪得益于她的语文教学,哪得益于她的班主任工作,我看应当是1+1>2的合力。她引入蒙学读物进行专题教学,开始并非出于语文教学的需要,也不是赶“国学热”的时髦,而是刚接手初一的班主任工作时,混乱无序的班级现状使她伤透脑筋引发的。先是尝试给学生灌输人生道理,制订规章制度,早出晚归找学生谈心,挤时间与家长沟通,然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反思,彭莉琼意识到不仅旧的语文教学模式要改革,旧的班主任工作模式也要改革,两条腿一般粗,才能优势互补,稳步前行。这样她才想到了把“做人”放在首位的《三字经》、《弟子规》,决定通过诵读蒙学经典的活动“把(做人的)规矩交给学生”,引导她们“在情趣盎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教学目标时,她把“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并列,学语文和学做人融合为一。有了“读《弟子规》,做文明人”、“走进《三字经》,感受真善美”的引导,学生们在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氛围里感受传统文化,涵泳传统美德,在讨论会上和读后感里诚实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缺点,为只知“索取母爱,叛逆父爱”懊悔不已。有个学生想到平日对母亲的辛劳视而不见,淡然冷漠的情景时,怀着沉重的心情写道:“潜在的鞭子抽打着我,我捧着这份《弟子规》,感到前所未有的灼痛,灼痛了我这颗毫无温暖的心。母亲,对不起!”孩子们自己拟出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和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等七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班风、学风大变。后来开家长会,很多家长欣喜地说:孩子懂事了,会体谅父母,会帮着干家务,很少顶嘴了。家长们的关注点也慢慢从单纯的考分转移到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我并不赞成在中小学开展什么读经活动,并对发起者和推波助澜者抱有警惕,但像彭莉琼这样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适当读一点,还是有益无害的。重要的是,她“要求学生诵读全文”,而不是经某些“好心人”删节的所谓洁本;她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自信,把“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古典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列为教学难点进行攻坚突破,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看待《弟子规》、我给《弟子规》挑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新安中学,初中学生羡慕彭莉琼的班级有如高中学生羡慕吴泓的班级,已不是什么新闻。她带的2006年、2009年两届毕业班中考成绩皆名列全区榜首,其中A+的比例达到了49.5%以上。当然,这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那一角,积累教学带给学生的,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还无法测量。有位毕业生给彭莉琼写了一封公开信,深情回忆:初中的第一堂语文课“您就如一朵悠然的白色用您淡淡的花香感染了我们”。信中有这样一段发自肺腑的话:
中学时代,就如一艘来到了海口的船,转对了就能入海,错了就误入浅滩,不幸搁浅,就会连面对暴风雨乘风破浪的机会也没了。而我幸运地遇上了您。人们说深圳是“快餐城市”,什么都快,都浮躁。而初一时的我正是那种浮躁分子……直到在您的一节节课中,您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我被打动了,被您的文化底蕴,更因您带我走近的中国五千年文化和绚丽怡人的文学世界,如一颗颗融入大海中的盐粒……您告诉我们文学来自生活,语文来自积累,到现在我们都记满了几大点评本,不时翻翻总有收益。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您影响了我们,给了我们面对以后人生的挑战的勇气、信心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此影响之大无法比拟,想一想,我们一人活60岁,那么还有将近50年,再乘以64个人,3200年,您影响了64个人,3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