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0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六国破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六国论》议论结构果真如此完美吗?细究起来,并不然也。概而言之,似有三点值得商榷之处:
一、有果无因,结论突兀
文章议论结构是采用分论点形式,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分别对分论点加以论证。《六国论》总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其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其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面看来,的确是紧紧围绕着“赂秦”而来的,但细究起来,却大有不是之处。因为作者这两个分论点,着眼的都是一个角度,即“赂秦”的“结果”。
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力亏”,显然是“赂秦”的结果;分论点二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援”,当然也是“赂秦”的结果。文章二、三两段,各自围绕着两个分论点的“力亏”和“失援”两方面分别加以阐述,众人膜拜《六国论》结构,认为其严密之处也正在此。“力亏”和“失援”当然可以证明“赂秦”之弊,这在论证结构上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第四段作者得出的结论,作者在假设性地提出“不赂秦”的反面论证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是原因!是六国(准确来说只是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原因。问题就在这:前面大段大段论证了“力亏”“失援”,都是重在阐述“赂秦”的“结果”,而并不是“赂秦”的“原因”,那凭什么就突兀冒出一个论断――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是因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证据呢?六国为什么会“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秦人“积威”又是怎样“劫”了六国? 这,都没有论述! 缺少铺垫的论断,当然显得突兀。
事实上,《六国论》在前文倒也是提出过割地“赂秦”的原因的。文章说得清楚:“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里给出了两个赂秦的原因,一是“视之不甚惜”、二是“得一夕安寝”。从这个层面的文字来看,赂秦的深层原因是:三国统治者目光短浅,荒唐误国,他们赂秦,是在苟且偷安,贪图片刻享乐。 但这又哪里有文字涉及到“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呢?
所以,文章对“力亏”“失援”两部分的论述,用以论证“赂秦”之失策则可,要得出论断“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至“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则无凭无据,是将结论硬生生地塞给了读者。
二、材料脱节,论证失据
《六国论》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并且以齐、燕、赵三国为例加以论证其灭亡原因――受“赂秦”牵连而“失援”。且不管这六个国家在没有“赂秦”的假设条件下是否就会抱团取暖,别无异心,枪口一致,统一对秦;但就论证结构来看,谈“不赂秦”的三个国家是因“失援”所致,似也有论据脱节之嫌。
先说齐。《六国论》认为齐国是为何而亡的呢?原文如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什么意思?就是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办法幸免了。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不仅是纵虎成患,甚至于以邻为壑,是自毁“合纵”的长城,是自断“强援”的后路。齐国这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是自作自受地招致灭亡,与“失援”何干?可见,叙齐国之失,并不能论证“失援”所引发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再说燕赵两国。《六国论》又是如何分析燕赵两国灭亡原因呢?说燕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赵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文中也说得很清楚,燕国灭亡,是派遣刺客,刺秦不成反招祸患;赵国灭亡,是杀死大将,军事战略有始无终。虽然后文提及“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告诉我们“失援”的结果是“智力孤危”,但在论证“失援”这一分论点上,至少有两大瑕疵:一是文章论述“失援”的国家只是燕赵两国,与齐无关,照应不了文章分论点:三国“不赂者以赂者丧”。二是整个第三自然段,只这一句话论证“失援”的结果,大段文字都游离于“失援”这一论证之外,材料详略分配失当,论证又何谈严谨?
三、正反立论,照应不周
原文一开始就提出作者的观点,亦即文章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或驳斥其他因素,再提出自己观点,有“先破后立”之意。但遗憾的是,作者苏洵似有照应不周之处。
既然是先破后立,破在哪,当然要交代清楚,你说六国破灭,不是“战不善”,有理由吗?作者说,“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这似乎只能说明六国割地赂秦数量多,而无法证实六国的“非兵不利,战不善”。而且,从秦以攻取之外,“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句来看,六国打仗,也是实实在在失利了的,从这看,有一定数量的国土恰恰就是因为“战不善”而被秦人占领了的。这里,苏洵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此外,文章除第三段谈到赵国,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可以看出赵国并非“战不善”外,余处皆无可论证。于齐,作者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那么,齐国“非战不善”体现在哪呢?因为这里作者确实是没有提供有力的论据来证明齐国是能征善战的。
非攻 六国论一句(战不善)
众擎易举 六国论一句(不能独完)
领终身俸 六国论一句(薪不尽)
坚守 六国论一句(固不在战矣)
六国是又 六国论一句(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出卖Israel 六国论一句(举以予人)
奉俸捧棒 六国论一句(奉之弥繁)
战果为.六 六国论一句(二败而三胜)
剩介六国论一句(如弃草芥)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六国论一句(战败而亡)
乃汉书体例不同于史记者 六国论一句(诸侯之所亡)
计分板六国论一句(则胜负之数)
路面施工六国论一句(破灭之道也)
总统放羊而副总统拒绝 六国论一句(李牧而连却之)
刑朿六国论一句(斩荆棘)
斧斤以时入山林六国论一句(薪不尽)
不教胡马度阴山六国论一句(良将犹在)
訾 六国论一句(此言得之)
三人“猎兔”,甲发现兔子,乙扣响扳机,丙得兔而归,但最终获聘者,我以为非乙莫属。因为他能抓住机遇,当机立断。人生在世,往往最需要那临门的一脚,来把握即逝的机遇,扣响关键的扳机。
这个世界并非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更缺少把握机遇的敏捷。古往今来,机遇当头,不知紧握的人数不胜数。清王朝显赫于世,自诩天朝,面对资本主义世界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卓越的机遇之兔,不懂得抓住机遇,扣响扳机,反而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终被列强炮轰国门,蒙受耻辱。“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泰”,更弊在错失时机。战事初期,倘使六国能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趁秦势单力孤之机,大举伐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不懂得抓住机遇,扣响扳机,使发展停滞不前,落后于人,使战机贻误,国家沦亡,悲哉!
机遇面前,人们缘何错失?原因自然很多,依我看,关键的一点,是缺少准备。清王朝不敢扣扳机,就因为缺乏现代科技的知识准备和现代社会的竞争准备;六国走上破灭之道,就因为缺乏“合纵”的政策准备和唇亡齿寒的危机意识准备。有道是,“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门捷列夫从梦中得到建立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这样的机遇来源于十几年奋斗不止的研究;张良在桥上老人处得到兵书,这样的机遇来源于谦虚求知的美德;新加坡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风,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这样的机遇来源于全体国民一如始终的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我们不能抱怨机遇总是不光顾自己,而该反观自身是否做好了迎接机遇的准备。手中端起枪杆的时候,你是否准备了兔子出没的有关知识?你是否准备了雪亮的眼睛、清醒的头脑和沉静的心态?这是最该具备的,否则,当“机遇”的兔子出现在眼前时,手足无措的忙乱将带来绵绵无休的悔恨。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随处可见而又稍纵即逝的机遇:升迁、求学、创业等;而我们,正面临人生中极为关键的一次机遇――高考。诱人的兔子一只又一只,在林中跑过来跑过去,怎样成为成功的猎兔人?很简单,积极准备,完善自我,果断扣动扳机,抓住成功机遇。
让我们把握即逝的机遇,扣响关键的扳机,打好每一场“机遇之战”!
评点
本文认为应聘用打死兔子的人,假如没有他击中目标,即使第一个人发现了它也是枉然,第三个人便无死兔可捡。事业是靠人干出来的,伟大的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宏伟蓝图,离开了实干,永远只能是一张纸。聘用打死兔子的人,实质上是赞美实干精神。
文章的因果联想运用得相当成功,但怎样才能做好准备却没有议及。如果再深入开掘一下,议一议“想一枪命中兔子”不仅要有敢于拼搏的胆略和气魄,而且要练就持之以恒的执著精神和过硬的本领,效果应该会更好。
关键词:文本 炼字 语言
汉字是文本存在的基本,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使用汉字,会给文本创作带来很好的效用,在运用汉字的多种手法中,汉字的锤炼特别重要,它有利于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还有助于丰富文本的意境,促进文本内涵的发挥,最后还有助于简洁文本的布局,便于情节有效的开展。
一.语言的准确生动
炼字往往借助于事物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有助于展现事物的生机活力,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如我们往往用颜色属性表现植物属性,我们描写太阳用火红,描写花朵用白白的一片,或者是五颜六色等。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堪称炼字的经典,她精心布置,使当时和丫鬟的对话充满了趣味。炼字除了借助事物的属性,风格也往往不同,如语言有繁有简,繁写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简写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以及环境的变化,如《水浒传》中描写林冲夜上山神庙的过程中,描写雪的场景,用了一个“紧”字,就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紧”不仅写出了下雪的形态,也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焦急心态,两者结合起来让当时的环境描写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也为后来发生的悲剧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二.意境的丰富
炼字有助于文本意境的营造与丰富,文本往往因为一个汉字的锤炼,便可营造作者所想创造的意境,并于其中展现人物丰富的性格,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房间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量词,通过这些量词有效地展现了鲁四老爷的性格,如“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一堆”和两个“一部”的使用,既可以展现鲁四老爷生活的单调,而且也表现了鲁四老爷的古板,与前面的新年气象,大骂新党相呼应,还有作者提到和四叔的话总是不投机,当然有的学者也认为“一堆”反映了鲁四老爷只是把《康熙字典》作为装点门面的摆设,甚至他从来没有看读过;通过一部的使用,体现了鲁四老爷对两部科举考试书籍的重视,间接反映了鲁四老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也是他为什么大骂新党的很好的注解。这些词语的锤炼让文本中一些人物的形象得以凸显,另外也让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塑造相称,丰富了文本的意境。
三.布局的简洁
汉字的锤炼有利于文本布局的简洁,有效地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六国论》中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开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特别是“弊”字的使用,然后从“赂”与“不赂”两个角度进行分论,后文并按照作者的思路,有序地展开了文本的叙述与论证。
炼字往往通过对某些字词的重读,隐去一部分不便于直接表达的内容,让人物的性格能够在含糊的语言中得以显现,如鲁迅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本是一个封建礼教思想的忠实护卫者,他对于祥林嫂没有任何的同情心,他在祥林嫂被卫妈和婆婆抓走的时候,他用了两组“可恶……然而……”这两组词语巧妙地将鲁四老爷的内心世界呈现给了读者,第一组可恶是说祥林嫂逃跑是可恶的,然而祥林嫂的婆婆把祥林嫂抓回去又是正确的;第二组可恶是说卫妈,卫妈先是将祥林嫂推荐给鲁家,又亲自参与到了抓祥林嫂的事件中,而且是当着鲁家的人面前做的,让鲁四老爷十分难堪,但是卫妈又亲自过来道歉,并说给推荐新人,然而鲁四老爷想像祥林嫂这样能干肯干的佣人并不很多,作者通过这两组转折性的词语,将鲁四老爷的人物性格巧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具有深刻思想的作文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得好,将目光投向生活,用思考彰显人生的感悟,才能让作文走出空洞苍白的泥潭。
一、慧眼察生活之见微知著
写作者首先必须把心灵的目光投向身边纷繁而多彩的世界,用你的慧眼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发现“一粒沙”“一朵花”的独特而完整的美。可是现实生活中,过于丰富的物质的生活、各种媒体信息的泛滥、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的学生于题海战术的疲惫之外,无暇用心感受生活,更别说思考与感悟生活了。没有思考、感悟,就无从表达,何来的深刻见解呢?所以,培养我们对生活素材的思考意识,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参与和关心自己身边的事,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的不二法门,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从家庭到学校,处处有我们的写作素材。那些生活中的细微场景,从大自然的风霜雨露、花鸟虫鱼,到社会的各种热点,处处可以纳入我们的笔下。对于这些,我们应该有自己饱含情感的认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价值观。
二、慧眼察生活之寄情于物
富有情感永远是评价文学作品不朽的原则。当我们把情感倾注入于思索、叙写、抒情的对象时,这种抒写对象可能是多元化的,如果想要进行有深度的挖掘,选好立足点很关键。归有光把他目光放在了朴素而狭小的项脊轩中,却借以抒写了感人脏腑的深情。郁达夫掠影于江南的冬景,以最散淡却又最诗意的画面,寄寓了自己的美学思考:美,就在我们身边的一花一世界之中。但凡身边之物,只要你用心思考,用心品味,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来。当然,外物的多元化抒写对象能体现我们写作的视野的广度,但要想显示出一种精神层面的深度,可能就有些困难了。这时,就要调动你的慧眼,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我们就要采用寓情于物的方式,即选择某一抒写对象,巧妙构思,进行深度挖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材料的雷同而写出撞车的作文;也惟有如此,才能写出具有独创性的“我”的文章。
三、慧眼察生活之入木三分
就议论文而言,“深刻”往往是因为做到了分析入木三分,见解高瞻远瞩,能见常人所未见,发常人所未发。那么,在写作中该如何透过众多现象做到让自己的分析“思想深刻”,观点具有启发性呢?
1.追本溯源法
又叫推果求因法,即由某些现象、结果,去推求事件发生的根源,由此揭示现象深层的本质,这样,就能够较有效地避免泛泛而谈。我们来看下面一段学生习作:
西汉王朝之所以有汉武盛世,正是由于汉高祖、文帝、景帝长期休养生息,为盛世积蓄了后劲,才有了封狼居胥的力量。相反,隋炀帝无视后劲的作用,大肆兴土木,征高丽,泛舟东游,穷兵黩武之后,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结局。隋炀帝年号“大业”,他本想创一番大业,但刚愎自用的他将后劲提前预支,其结果只能是后劲不足而亡。于此,后劲之效可见一斑。
这一段文字在列举“汉武盛世”和隋炀帝亡国的现象之后,推求他们盛衰成败的原因,追本溯源,推因求果,前者由于懂得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后者由于不知积蓄力量,提前预支,结果落得个不同的结局,从而得出“积蓄后劲”的重要性的结论。
2.逆向假设论证法
又叫“反面假设论证法”,即用假设的方式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出假设性推断,再与事实进行对比,从而一定的评析与论断。常用的关联词如“假如不……而是……那么就会……”苏洵的《六国论》就是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经典之作。“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提出总论点。然后作者充分地论证两个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行文至此,作者已较为充分地论证了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进行反事实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在文中,作者借客观事实“赂”与假设性推断“不赂”对比,使人们明白“赂”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给读者展示不亡的另一种选择。这种论证方法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反思性。
3.辩证分析法
又叫“一分为二分析法”,即对事物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事物的长处,也看到事物的短处;既要指出其发展,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文章才会有深度、有内涵,充满哲理。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和判断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练习,提高哲学思辩能力。比如,读寓言时,也都可以练习运用。如“守株待兔”,启示我们偶然性不能当作必然性;“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拔苗助长”,忽视事物的发展规律,必然失败;“盲人摸象”,没有看到事物的整体、全部,将导致片面。总之,辩证地看问题,就是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判断问题,这样,观点才不会失之于片面。
(选自《嘉祐集》)
【注释】
①与之:同他们一起。“之”为代词。临:面对。②耻怯:以怯为耻,意动用法。③与:给予。④犹:副词,还,仍然。⑤须臾:片刻,一会儿。⑥顾:回头看。⑦康庄:宽阔平坦的道路。
【译文】
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还有一个是怯懦的人。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并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跨过深谷;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一会儿,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的大道一样跨过了深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只是需要用某种形势驱使他们罢了。
【知识链接】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被列入“唐宋家”。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见当时的文坛宗主、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读了苏洵《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很是赞赏,认为其可与汉代著名文人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有了欧阳修的赞誉,苏洵的文名自然于京师大盛,一时间,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他的文章,文人也竞相模仿其文风。正因如此,他的别集名为《嘉祐集》。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其中,一些论述军事问题的文章尤为精彩。如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对外的屈辱政策,观点十分精辟。
【阅读与思考】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
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
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该句不是判断句,“乃入见”可译为“于是入朝拜见”,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③贱即买,贵即卖。
该句不是判断句,可译为“发现价格低了就买,发现价格高了就卖”,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该句是判断句,可译为“应当立为大王的人是公子扶苏”,其中“乃”表判断,译为“就是”或“是”。
3.有些动词“为”“是”也表判断,但一般不常见。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为”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动词的“为”的区别。例如: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该句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可译为“作为”。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是”是代词,译为“这”。
③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该句是判断句,表判断的词是“为”。
④枯体即是荣体。
该句是判断句,表判断的词是“是”。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忌不自信。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拾视之,非字而画。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此三者,吾遗恨也。
4.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惟兄嫂是依。
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5.下列各句中的“者”表判断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夫水,智者乐也。
C.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D.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6.下列各句中的“乃”表判断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是乃狼也。
C.访之,乃是逸少。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下列各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是是帚慧。
D.是世之所以乱也。
8.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9.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臣未之闻也。
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是以见放。
10.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此人力士。
B.为夫婿所薄。
C.何以能鼓乐也?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1.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此亡秦之续耳。
13.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楚虽大,非吾族也。
B.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4.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方正之不容也。
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D.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15.下列各句中的“为”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A.已后典皆为板本。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项燕为楚将。
16.下列各句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是说也,人常疑之。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17.下列各句中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D.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8.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
B.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19.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非我也,兵也。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惟兄嫂是依。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1.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女侄不幸,为顽童所辱。
D.百姓之不见保。
22.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3.下列各句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
C.秦,虎狼之国。
D.闻周公之被逮。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
1.D(被动句)
2.A(宾语前置句)
3.C(定语后置句)
4.C(宾语前置句)
5.D(A表停顿;B、C两项表“……的人”)
6.D(A竟;B加强语气可译为“就”;C加强语气,“是”表判断)
7.C(A、B、D三项都是代词)
8.B(A、C、D三项都是被动句)
9.C(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10.A(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
11.D(A、B、C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12.C(语意不表判断)
13.D
14.A(“皆”表判断;B、C、D三项都是被动句)
15.C(作为)
16.C(A“皆”表判断;B“也”表判断;C“非”表判断)
17.D(A、B、C三项都是代词)
18.B(A“是”代词;C“为”译为“作为”;D宾语前置句)
19.B(A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20.D(A、B定语后置;C宾语前置)
21.A(B、C、D都是被动句)
13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课:《勾践灭吴》(《国语》)
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第二册)
13课:《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4课:《滕王阁序》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9、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5课:《师说》(韩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课:《阿房宫赋》(杜牧)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课:《六国论》(苏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课:《游褒禅山记》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19课:《伶官传序》(欧阳修)
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可以知之矣。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课:《石钟山记》(苏轼)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1课:《项脊轩志》(归有光)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2课:《五人墓碑记》(张溥)
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3课:《登泰山记》(姚鼐)
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4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1、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2、予购之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一个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这样的句式称为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无标志被动句――语意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所以又称为意念被动句。例如:《段于鄢》中“蔓草犹不可除”一句,“除”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又如:《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理解这一点,两句的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二)有标志被动句
这种句子在谓语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标志。现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一般借助介词“被”来表示,古代汉语的形式被动句相对来说复杂些,主要有以下九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例如: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为……”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é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3.用“为……所……”表示被动,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4.用“……为所……”表示被动,构成“……为所+动词”的格式,“为所”是“为之所”的紧缩形式,可译为“被……”。例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5.用“见……”表示被动,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用“见……于……”表示被动,表被动的助动词“见”不同于“于”和“为”,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出施事者的时候,“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使用,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句式,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7.用“受……”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
有罪受罚。(《左传・哀公六年》)
8.用“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9.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被”作为介词介绍施事者的句式产生于东汉以后,并一直沿用到现代。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C.克伤於矢,流血及。(《左传・成公二年》)
D.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3.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D.为之箪食与肉。(《左传・宣公二年》)
4.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B.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D.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王痍者何?伤乎矢也。(《公羊传・成公十六年》)
B.商鞅用于秦而收魏。(苏洵《六国论》)
C.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两小儿辩日》)
B.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C.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B.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D.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列传》)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B.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袁宏道《满井游记》)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D.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溥《五人墓碑记》)
11.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活板》)
C.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童趣》)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B.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D.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13.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公输》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左传・文公十八年》)
14.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荆轲列传》)
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15.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B.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
16.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被以不慈之伪名。(屈原《楚辞・九章・哀郢》)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C.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7.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B.庄公即位,(姜氏)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
C.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
D.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18.下列各句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B.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C.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被动句》
1.C(“为之所”,双宾语句,给他安排处所;A、B、D三项皆为被动句)
2.A(“见恕”即“恕我”,“见”表指代;B、C、D三项皆为被动句)
3.D(“为之”意为给他,不表被动;A、B、C三项皆为被动句)
4.B(此句为陈述句;A、C、D三项皆为被动句)
5.D(此句为定语后置句;A、B、C三项皆为被动句)
6.C(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项为陈述句;B项为判断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7.D(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B、C三项皆为判断句)
8.A(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B、C、D三项皆为判断句)
9.C(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B、D三项皆为普通句式)
10.B(和例句一样都为被动句;A、C、D三项皆为普通句式)
11.D(此句为一般句式)
12.C(此句虽有“所”字,但为一般句式)
13.A(句中“为”是“给”的意思,并不表被动)
14.D(此句为一般句式)
15.C(以“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
16.B(这是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夺”意为被夺)
关键词:阅读教学;综合素养;情感教育
阅读教学一直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训练,但是收效甚微。所以,语文教师教阅读感到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由于某些教师对语文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课堂阅读教学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开始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质,寻找、摸索适合学生的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授之以渔”教阅读,而不是一味地包办和核对答案。那么如何教学生进行阅读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疑:
1.抓住主旨句进行质疑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有明显的主旨句,起到统摄结构、贯穿情感的作用,例如:柳永《雨霖铃》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杜牧《阿房宫赋》的主旨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沁园春·长沙》的主旨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苏洵《六国论》的主旨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如果学生能抓住这些主旨句进行巧妙质疑,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抓住重难点进行质疑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那些简单的且容易归纳答案的问题,不要过多地浪费时间;对于那些学生不容易归纳答案的地方作为重点、难点进行质疑,这样既利于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又能够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时,学生自学完课文以后,即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写作目的?课文中哪个句子是文章的文眼?语句揣摩一定要深入进去。不需每句话都要鉴赏,最好的策略是选择与课文理解有重要关系的语段,拓展内涵与外延,这样阅读就在一个局部获得了拓展。
3.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质疑
文本中有很多的词语能起到概括段意或全文的作用,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即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篇课文的内容也就好理解了。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由以前的主讲者,变为阅读的组织者、引导着、协作者、参与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我们的点拨下,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从中有所发现和获得。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表达,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转变方式,教给学生探究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度、有效地指导,确保学生在探究的能够顺利高效的展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效果。我们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文章先从题目入手,分清文章的体裁(小说、说明文、议论文、散文)
2.多方面、多角度探求文章的内容
例如:文章的主题、人物的塑造方法、语言特色等等。
3.要注意问题的拓展和延伸
遇到问题不要轻易地放过,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备用。
三、利用阅读材料,加强情感教育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把阅读教学这种文本与人物思想和心灵交流的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的问题:(1)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真想念”北平呢?(2)作者将北平和伦敦、巴黎、罗马等历史都城相比较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它们都比不上北平?(3)你们觉得都已38岁的老舍是不是太矫情了?是不是老舍写作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了?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体验作者那种爱国之情,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阅读课的思想教育既要紧扣阅读材料,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体验。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立足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阅读教学真正促进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池莉.阅读和成长[N].中国文化报,2000.
[2]李天英.阅读的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好的语文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课堂。在课前导入语这个细节中,更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环节。魏书生在《谈语文教学》中这样说:“导语设计的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下面我就导语的设计方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由旧课引入的开讲,总是比较顺理成章,贴切自然。联系旧知,引出新知,主要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降低了新知识的坡度,架设了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作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导入的时候可以把旧知识从学生的记忆中唤醒,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例:不知大家看过电影/电视剧《阿房宫》没有?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笔下又是怎样雄伟壮观呢?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他对于六国和秦国破灭原因的分析和贾谊、苏洵有何异同呢?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当然,在具体导课时,要注意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这样会把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吸引到回忆上,而削弱了对新知的兴趣。
(二)设置疑问导入法
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问题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刺激剂。”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及在新课中适时提出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才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疑性导入语运用的好坏,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巧与拙。常见的设疑性导入语方法有教师提问、猜谜、启发、设置悬念、学生提问等几种。
如悬念设计法是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秘术。以悬念作为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出发点,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非要追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比如钱梦龙老师在教《中国石拱桥》就设置了两个悬念:一是课前故意对教学内容“保密”,让学生装着疑问进课堂;二是出示赵州桥的挂图,叫学生说明大拱与四个小拱的位置关系,并按学生所说一一画图,结果无一像挂图所示,在学生“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情况下,才让他们打开课本。
(三)趣味故事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吸铁石”,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学生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其求知欲就会高涨,他们就会开动脑筋思考,紧紧追索问题,直至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能够有效地做好导入环节,把握导入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不但能很好的、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教学,还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在新课教学中就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预言或者传说,来激发他们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行学习。
有一位老师在讲《捕蛇者说》时,引用一个出自《礼记》的典故。钱梦龙老师在教知识短文《词义》时也讲了一个故事。他先讲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问阿訇“眉毛要不要?”“胡子要不要?”这样一个故事,从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名言警句导入法
引用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名言名句如诗句、对联、熟语、哲理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都爱伤春悲秋。同学们能说出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吗?学生可能会说到: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王勃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人笔下的秋天与古人有何异同。
当然,设计导语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叙。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任何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用心的组织导入语言和导入情节,把握好导入的艺术,对抓住(或留住)学生的“心”,在漫漫求知的路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能使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因而,我们要巧妙地利用这个教学的“第一锤”,使这一锤有力量,并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导读课“序幕”设计艺术欣赏[J].复印报刊资料,1988年第10期.
每天早上上班时,我都要步行穿过一条长长的街巷,在熟悉的车站等候公车。在公车到来之前的那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生活仿佛暂时有所停顿,成了一个意外的空白。此时我所有期待的实际内容,都没有了预定的目标。于是,不经意间,我可以慢慢品味等待的各种滋味。
等待是什么?等待是人生难得的休憩和调整。在等待中,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们都暂时与我无关了。我可以随意地看一看,想一想,目光停留在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关系,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臂,舒展身心,那是怎样的感觉呢?
我每天在同样的车站等车却见到了不同的候车人,也许那相识的面孔就错落在前后几分钟里。等车的人男女老少都有,穿着各异,神情也各异,我想他们的内心和背后也隐藏着不同的感情和故事吧!
等车的日子里,天气炎热时,我找站牌下的阴凉处躲避;天气寒冷时,我跺跺脚看看人们口中呼出的热气。生活便在这平凡、平静和变化中显出几分自然,透出几分休闲。昨夜所有的噩梦都随风而去,所有起床时的困顿都被朝阳化去,深深吸口气,这等待的时光多么美好!你不用绷紧神经,不用刻意地应酬,只需在安静的氛围中蓄满力量,如同水入大海般的流畅。
等待是什么?我想,等待又是人生难得的阅历和经验。谁可以或者敢说自己一辈子没有等待过呢?从等待一起玩耍的伙伴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成绩单到达的日子,再到等待约会的日子,放学的孩子……等待不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正是在等待中长大的。
而另一方面,等待也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人身上显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带给人的也是各自不同的体验。它可以是满怀希望,也可以是患得患失;可以是漫无目的,也可以是目标明确;可以是称心如意,也可以是梦想破灭……齐秦在一首歌中唱道“你别以为昨日它已走远,你就可以将所有的记忆抛开,你别以为今天它还存在,你就可以永远将它挽留因为你到现在还在等待,因为你现在还在无奈,无奈。”这唱的是在等待中错过良机的警醒和醒悟。
我的一位朋友曾在诗中写道:“一等不来,二等不来,三等不来;你来了,我走了。”这写的是等待中擦肩而过的惆怅和领悟。“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写的是等待时的矛盾心情。“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劝那等待的人要正确把握等待的时机。同样是等待,际遇、情境、经过、结局又是何其的纷繁不同呢?
等待是什么?等待还是人生难得的技巧和境界。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而又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家都把“时间就是生命”“发展才是硬道理”挂在嘴边,吃饭也看着手表,似乎埋头向前冲是天经地义的事。事实上,只知道奋力前冲的人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是否懂得“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镐”的道理呢?是否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必然性呢?弹簧只有在压缩的前提下才有反弹的力量,人则需有向后的准备才会有向前的飞跃。
所以,人生中某些时候的等待不仅是放弃,而且是做更高挑战的必要准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等待后终于灭吴霸越,苏秦以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寒窗苦读,在等待后一人身相六国;梁惠王居王位三年而不作为,实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千年以前的古人先贤们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等待的是人生的时机和运气。儒家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推崇“无为而治”,他们论述的重点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人生的大智慧和高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看似矛盾的抉择也许在等待中才能做出。
逝者如斯,等待终究有到头的时候,人生终究是始终向前进步的。那么,不要因为等待耽搁了行程,也不要因为赶路而忘了歇歇身心,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