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过年发朋友圈

过年发朋友圈

时间:2023-05-29 18:01:12

第1篇

(二) 若你爱盛世烟花,我便为你倾尽繁华。若你爱江山如画,我便为你覆尽天下。

(三) 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起,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

(四) 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

(五) 最精彩最好看的莫过于“火球开花”了。

(六) 喜欢这样的假日,简单又美好。

(七) 你说十里红妆,盛世烟花;后来一等经年,为候竹马。

(八) 世界上再美的风景,也不及回家的路。

(九) 哇~好多烟花啊!有降落伞,葫芦娃,小蜜蜂,冲天炮,爆筒,彩球,荷花叶……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

(十) 烟花是绚丽的,但它不是文静的,当它冲出匣子的那一刻,它就是一个诡秘的魔术师,把匣子里的化学成分变成美丽的炮竹,让人们看到它的美,看到它的绚丽。

(十一) 烟花飞腾的时候,火焰掉入大海。遗忘和记得一样,是送给彼此最好的礼物。

(十二) 只见,烟花直冲天空,渐渐地舒展开来,形成了无数朵时而红,时而黄,时而绿的繁花。

(十三) 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

(十四) 人生就像烟花,不可能永远悬挂在天际,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

(十五) 升起的烟花,是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你在看烟花,我在看你。

(十六) 看烟花,多繁华,空萧玉冷竟无家,寒萧索,梦胡沙,犹记春风呓语花。

(十七) 因为有烟花,整个人的心情都变得格外美好。

(十八)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十九) 烟花绽放,徐徐仰望,寂寥无眠,思卿断肠。

(二十) 天空上有两朵像雨伞一样的烟花,有像蘑菇一样的烟花,有像鲜花一样的烟花,还有像太阳一样的烟花……真美丽!

(二十一) 烟花虽然的短暂的,但是在烟花消失的瞬间却留下了永恒的存在。

(二十二) 我们是否曾经约好在某一个烟花夜空下,乘坐一班不知要开到哪里的公车,来一场短暂的私奔呢?

(二十三) 盛世烟火由你而放,他们都在看烟花,无人想起你。

(二十四) 很快,这些美丽的烟花慢慢地变成了一阵流星雨洒落人间。

(二十五) 最爱这节日的烟花了,美不胜收。

(二十六) 爱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就像烟花需要被点燃才能看到辉煌一样。

(二十七) 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星花纵横交错,一时间,照亮了夜空,照亮了我们的笑脸。

(二十八) 漂亮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

第2篇

“不刷朋友圈了,戒了……”

我哈哈大笑,心想:才不信!

给她留言:受啥刺激了?

答曰:看到人家戒掉朋友圈半年看了几十部书,十几部电影……

原来如此!

“戒圈”这种事,我以前也干过,原因有两点:

一是容易曝露自己的隐私和弱点,有时发完“崩溃”、“失眠”之类的状态,心里会后悔:要是领导看见了会不会觉得我精神萎靡,不足“委以重任”?后来虽然懂得了用分组,也仍然会一条状态揣摩好久:这个组是给看还是不给看呢?毕竟,同一个分组里,也还有个“远亲近邻三六九等”啊。

还有一点是担心久刷成依赖,被牵制了太多时间。醒来、吃饭、睡前、车上甚至厕上,不是在看状态就是在发状态,根本停不下来……情绪也容易受到牵动。谁没有过发完状态等点赞等评论的忐忑时刻?谁没有过看到N条回复提示兴冲冲打开却发现只是你点过赞的他人状态下共同熟人的回复?谁没有过因为朋友圈的“那点事”开心过、失落过?

只是那次很快就破了戒,一来觉得想发就发、自然而然就好;二来还是舍不得朋友圈带来的社交便利,虽然它也曾经让我困扰过。

从发第一条状态到如今,算起来自己也在“圈内”混了3年多了,从最初的几十个好友到现在的几百个,从每条状态都有N多点赞和评论,到现在渐渐习惯了悄然沉底,心态也从“求点赞求评论”到现在“你赞或不赞我都在这里”;从“圈内大放送”到“部分可见”分组屏蔽,从“不允许看我的朋友圈”到“不看对方的朋友圈”;再到“删除、拉黑、清理”,圈里的那点事儿也渐渐体验了个遍。我的玻璃心也曾碎过一地又一簸箕,不过碎了就碎了,胶水糊糊就好,糊得多了,就瓷实不怕摔了。对我而言,朋友圈倒是治好了我的玻璃心,至少从重度转为轻度了。说到底,朋友圈那点事儿,能有多大个事儿?

翻看以前的状态,的确有不少情绪化爆发和矫情的文字,不过套用一句老话,“都是这么过来的”。女文青的那点矫情,你不发朋友圈,也总有人知道,发得多了有人提醒了也就懂得收敛了。记得有一次发完状态说自己一大早起来眼镜找不到,翻箱倒柜还是找不到,但是要赶着出门赴约,好崩溃。有朋友就在下面评论:“你发这样的东东出来,是想引起谁关注呢?除了爱你的男人谁在乎呢?”

当时羞愧难当:原来我不经意发泄出来的坏情绪,是会令看到的人不快的;以前只在意自己一时痛快,忘了考虑朋友圈也是一种传播媒介。这位朋友虽然犀利,但也不失善意,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被“崩溃”“累”“失眠”这样的负能量刷屏,你当然也是不那么愉悦的。自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尽量不发负能量的状态――如果实在忍不住,告诉各位一个“偏方”,发状态的时候带上图,发完后悔的话选择“设为私密照片”就好了。个人倒不觉得这就是“玻璃心”了,同理心对于现实社交很重要,对于“虚拟的朋友圈”来说,也同样适用。

如果没有人点赞就闷闷不乐,有人说句不那么中听的话就拉黑删帖,该反省的应该是自己的情商,而不是朋友圈。“玻璃心”这种病,真不是离开朋友圈就能好的。当然,如果能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倒是良善之举。你若是金刚芭比,谁还能把你当瓷娃娃?那时即便重返朋友圈,想必也不会再为其困扰吧。

戒不掉,还因为朋友圈是个很好的记录工具――别的地方当然也可以记录,但是最便利最即时的,非朋友圈莫属,只要手机在手,打开,随时就可以形成图文。记得去年除夕夜,在阵阵鞭炮声中,我翻看着一年来朋友圈发的状态,发现自己竟然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地方,看过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曾经和女儿有过那么多有趣的对话,和闺蜜有过那么多亲密的时光,朝花夕拾春花秋月,历历在目……如果不是朋友圈,我一定想不起这么多,那些倏忽而逝的心思感悟,倘若不曾记录,我也再想不起。

朋友圈也让通讯录里那些名字变得个性栩然。一些生活里很少有机会接触的朋友,因为互相关注了状态,而多了了解和互动,有时甚至“重新”认识那些朋友。如果不刷朋友圈,也许我永远不知道多年前有过一面之交的朋友竟然和自己有着如此相像的趣味和喜好,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印象里“高冷”的班花竟然如此温暖可人,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我的高中好友竟然和我的朋友是大学好友。而这些,何尝不是生命里的惊喜?人总是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这是普遍人性使然,和有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倘若沉迷其间当然是你的不对,和朋友圈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遇到让自己不爽的自拍狂、代购达人、微商甚至不认识的杂货店老板,大大方方屏蔽就是了,如果觉得自己的信息不想被新加的朋友看到,选择“不让对方看自己的朋友圈”就是了,微信发明这些功能,不就是为了“去其糟粕”的吗?

当然,如果真觉得朋友圈让你困扰,真觉得朋友圈的信息毫无价值,狠狠心戒也就戒了,多花点时间读读书充充电,总不坏。

不过“真相”是,当我写完这篇文打开朋友圈,闺蜜已经将早上的那条状态删除――也许只是设为“私密”?

第3篇

朋友圈3天可见是微信的一个朋友圈查看权限功能,如果对方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那么除非对方主动修改查看权限,那么别人是无法破解的,而且既然对方设置了朋友圈3天可见,则说明希望朋友圈里的一些动态如过眼烟云,认真活在当下。

具体朋友圈3天可见取消设置教程:1、首先打开手机微信,进入到微信之后切换到“我”的页面,接着打开“设置”选项。

2、打开后继续点击打开“隐私”选项,然后选择“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打开后选择“全部”或者“最近半年”就取消了朋友圈3天可见的设置了。

名词解释:朋友圈,一般指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于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其他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摘要】上线三年来,微信已经由最初只局限于文字、语音的聊天类手机软件,成长为一个集生活服务、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平台。2015 年1 月25 日,首批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上线,迅速引发网络讨论,成为舆论热点。在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的发展背景下,微信想要在保持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朋友圈广告看起来是一步思索良久的险棋。如何审慎地看待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正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微信 朋友圈 信息流广告

一、微信朋友圈与信息流广告

2015 年2 月3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 年12月,我国网民由2013 年底的6.18 亿增长至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 年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 年底增加5672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 年的81.0%提升至85.8% ,远超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其中,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①

Instant Messenger——即时通信,简称IM,是一种终端服务,最初起源于个人电脑,是一种借助通信网络,允许两人或多人即时交互文字讯息、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的软件。最早的即时通信软件是1996年三个以色列青年开发的ICQ 。移动手持设备(主要是手机、平板)的即时通信软件是基于个人电脑客户端软件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和国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致一致,中国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也经历了从百花齐放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曾经的前辈——米聊、盛大Younni 早已式微,姗姗来迟的阿里来往、网易易信也未能出彩,微信从诞生之初便一路势如破竹,直到今天,稳坐国内即时通信软件的头把交椅。

2011 年1 月21 日,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微信——Wechat , 这是一款为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手机下载微信客户端并注册之后,便可以通过微信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的信息发送横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且支持不同运营商的信息通讯网络。在推出短短14 个月之内,微信的用户人数便突破1 亿大关。历经数代版本更迭之后,微信已经成为集网络社交、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终端软件。截至2014 年底,上线3 年多的微信已经发布超过110 个版本,覆盖6 种手机系统,20 种语言版本,覆盖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注册账户数11.2 亿,每月活跃用户4.4 亿。

2012 年4 月19 日,微信4.0 第一次推出朋友圈功能,并在其后发布的更新版本中,逐步完善了朋友圈的互动社交功能。微信朋友圈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文字、图片、小视频来展示自我并与熟人之间进行互动。微信朋友圈集QQ 好友、手机通讯录和“附近的人”三种渠道于一体,拓宽了交友层面,以强连接为主、弱连接为辅,使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相融合。可见,微信本身不仅是网络通讯工具,更是一个全方位社交平台。与微博相比,微信具有更强的用户粘性和沟通感觉,是一个较为私密的纽带。虽然在终端的呈现上,微信是一个交流的工具,但实质上,它提供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人们更喜欢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微信朋友圈,体现了一种新型的虚拟社区。②朋友圈是一个基于微信熟人社交关系链的信息分享与原创发布平台,当前,每天朋友圈内仅分享链接内容次数就已经超过了30 亿次。

中国媒介市场向来有“亿效应”——当用户规模达到1 亿以上,该领域就将迎来发展的临界点。③微信作为一个拥有数亿使用人群的移动手机应用,它在当下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微信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扯到整个行业的神经。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的上线,是微信继公众订阅号推广之后,在盈利战略上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信息流广告,是一种建立在用户数据分析上的广告策略,由Twitter 在2011 年首次运用,随后Facebook,Instagram 也相继推出自己的信息流广告。我国的信息流广告最早由新浪微博在2013 年1 月推出。具体来说,信息流广告是建立在数据库分析基础上,定位目标消费人群,并在用户订阅、分享信息当中所插入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推广形式。区别于新浪微博的媒体属性,微信作为强关系链社交媒体的天然优势,必将会让信息流广告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二、基于强关系链的信息流广告

“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2015 年1 月21 日,在推出四周年之际,微信团队开始在朋友圈测试广告。1 月25日,首批信息流广告——宝马汽车、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正式向用户推送,并迅速成为舆论热点事件。微信朋友圈广告以类似朋友原创内容的形式出现,乍一看,与普通朋友发布的信息并无多大差别,它们有头像、名称,内容也包含文字、图片。不过在信息流广告的右上角,会标示“推广”二字。与朋友圈的其他内容一样,信息流广告也可以点赞或留言,并以朋友圈熟人社交链的传播方式继续发酵。

由于之前媒体报道微信的广告是基于用户消费能力的定向推送,一时间,朋友圈充斥着关于微信广告的炫耀与调侃,有收到“宝马中国”截图炫富的,有收到“VIVO”和“可口可乐”自嘲的,也有被微信广告忽略而暗自神伤的。微信首批广告在朋友圈的营销无疑是成功的,而朋友间的互动更是促成了广告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

朋友圈广告,与国外社交媒体以及新浪微博推出的信息流广告相似却又不同,它需要在立足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打造出契合微信生态圈的全新商业模式。“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并非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④微信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改变了大众之间人际交往的方式,同时从信息的生成与传播过程来看,它又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

研究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不仅要着眼于微信作为平台的生态模式,同时对于微信基于强关系链的社交图谱也必须考虑。从传播源头——传播通道——受众的层面来看,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中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微信朋友圈作为信息流广告的平台特点;第二,微信的注册用户是信息流广告的接受主体即受众;第三,作为传播源头的广告主。

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流广告已经被证明是社交媒体盈利的重要手段。朋友圈广告将会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按照展现次数(CPM)进行付费,首批选择50 个预算不低于1000 万的品牌广告主。微信是移动终端的产物,不仅用户数量庞大,而且用户忠诚度、黏度极高。在日常社交中,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牢牢占据着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作为熟人之间的虚拟社区——朋友圈也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交互方式——76.4%的用户会使用朋友圈来查看朋友动态或进行分享。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广告会以好友新鲜事的方式展示在用户的信息时间轴当中,被点赞之后,用户的好友也可以看到,通过社交链式关系进行传播。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与媒体化的新浪微博不同,强关系链的社交模式使得信息流广告可以拉近产品与受众的距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目前微信的主要用户群集中在20 至39 岁之间,他们是具有丰富社会角色的受众,同时也具有主动搜索和分享意识。朋友圈广告若想长远发展,必须依托于良好的用户口碑。一直以来,朋友圈就因为各种不靠谱代购、销售信息而饱受批评,而这次微信官方的广告营销,也触动了用户脆弱的神经。虽然首批上线的信息流广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各方的调查数据都显示仅有不到两成的用户对此表示认可。这对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微信想要挖掘朋友圈广告这块宝地,就必须小心翼翼的照顾这片社区里住户们的使用感受。在这个受众为王的时代,如果对广告不加监管的放任自流,必然会导致活跃用户的下降,QQ 空间、微博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如果微信想摆脱这一窘境,就必须想办法在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之间做出平衡,至少不能触及用户朋友圈私密性这一底线。

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一个新的事物要想在传播过程中尽快地被人们所接受,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使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从广告营销的角度来看,微信朋友圈恰好符合这一点。面对庞大的社交广告市场,微信不仅具有新浪微博所表现出的所有优势,同时还具备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的人际传播效用。虽然价格昂贵、定向维度尚不成熟,但依然无法阻止大牌广告主排队入主朋友圈的热情,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兼具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正是这背后的行为逻辑。

结语

对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流广告来说,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当中既有来自外在挑战者的压力,也考验着微信对自身发展路径变革的魄力。微信推出信息流广告,是在借鉴国内外社交媒体发展路径基础上,对自身盈利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正是因为首次在朋友圈这样的熟人社区推出信息流广告,微信团队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不同于新浪微博的特色与发展方向,处于强关系链的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必须更加在意用户的使用体验,努力维持朋友圈的私密性与互动性。作为当今中国最引人瞩目的熟人社交工具,微信的一切商业操作必须考虑到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黏度,这就注定了朋友圈广告这块金矿与小企业的天然绝缘,同时对广告内容及展示次数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从单纯的即时通讯,到现在的生活服务、微信支付、公众账号,微信正在逐步构建属于自身的生态平台。凭借着巨大的用户数量,微信介入社交媒体营销浪潮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从长期来看,微信必须不断优化广告推送,实现用户体验、营销效果和自身盈利模式的三赢。

参考文献

①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2015(2)

②聂磊,《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 新闻记者》,2013(5)

③李倩玲:《无界限传播你做主》[M].中信出版社,2011(9)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8

第5篇

父母抱怨,亲人们不理解,顶着种种压力,表妹努力打拼,终于在某城市拥有一席之地。表妹为此感叹,“如果不是朋友们鼓励并帮助,我可能还在小县城里混生活呢,有个靠谱的朋友圈还是很重要的。”

表妹陶醉在成功之中,而我却对她说的那句“靠谱的朋友圈”很感兴趣,细思量颇有道理,人生在世都会有朋友,而朋友也是良莠不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便有什么样的朋友圈。朋友圈左右并影响着你的人生格局,而人生格局决定着你的人生态度,从而影响着你的生活。

曾在一家企业工作,闲暇时,常看到几位大姐们凑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她们凑在一起讲各自的家庭烦恼,有出轨的老公,不听话的儿女,以及种种琐事等等,因为聊得来,她们逐渐形成一个朋友圈,聊到气愤之处,便相约出去喝酒解闷。我在那里工作5年,看着她们的朋友关系如铜墙铁壁,但是5年之中,她们的家庭并没有任何改变,老公依旧出轨,儿女依旧不听话,而她们还是相约以酒浇愁。在她们那个朋友圈里,每个人都只是抱怨吐苦水,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直面人生,以积极态度去解决或改变现状。她们的朋友圈,格局不高且固步自封,注定都是生活的失败者。

网上流传一句话说得好,“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我的一位闺蜜,失去工作后,想做生意没本钱,想打工却不能照顾读书的女儿。无意之中,她在网上结识几位搞写作的朋友。于是,在那几位朋友的帮助下,喜爱文学的她,也开始摸索着写些千字文。初时并不顺利,每次准备放弃时,网上的几位朋友都真诚鼓励她。几年下来,她靠写作不仅养活自己,小家庭也打理得幸福温馨。闺蜜不无感慨地说,朋友圈影响了我的人生,不仅活得有尊严,也学到许多知识。

与智者交朋友,你也会变得理性而善于思考;与庸者成为朋友,你也会变得不思进取,目光短浅且浮躁。

邻居姐姐搞水果批发,生意做得极大,所接触的朋友非富即贵。前段时间,她的婚姻亮红灯,起因就是她忙生意,而老公闲得出了个轨。东窗事发,老公赔礼道歉且真心悔过,邻居姐姐不依不饶。

因为是邻居,我见证了他们一起打拼事业不容易,而且还有7岁的小女儿,没有必要非以离婚来解决事情。于是,我劝她慎重处理此事,给自己和家人留有余地。几天后,她却离婚了。她的朋友们都说“这年头只要有钱,离了谁都能活,人要活得有面子”,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她离掉了婚姻。朋友圈左右了她的人生,只是她没有想过,再找的男人就一定会比原来的好吗?

朋友圈能左右着你的人生态度,提升或降低你的人生格局,而格局决定结局。所以,朋友圈是否靠谱很重要。

第6篇

讯:临近农历新年,当忙碌的的人们正在打包行李、奔波在春运路上时,也许早已忘了回顾这一年,但最新更新的一版微信巧妙地帮用户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微信内点击“搜索-朋友圈”时,微信自动列出了“一年朋友圈回顾”、“一周热门朋友圈”和“朋友分享的音乐”这三个选项。

“一年朋友圈回顾”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中点赞最多的朋友圈,在页面最底端有“猴年,精彩继续”的字样。有人感慨物是人非,有人感慨明明近在眼前的事情已经变成了遥远的回忆,这一年的朋友圈记录着新朋友的过去也有老朋友的现在,一切都起起伏伏地发生着变化。

另外,“一周热门朋友圈”罗列了微信好友在一周内发布的热度较高的朋友圈;“朋友分享的音乐”列举出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中分享过的音乐。

回想微信从进入2016年以来的几次重要的动作,在微信公开课前一晚,推出了“微信公开课PRO版”,这次官方体验活动帮助用户了解了“我和微信的2015”故事,看到微信是哪一天注册的、发送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第一个微信朋友是谁等等。

第二天,不常露面的微信之父张小龙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讲,称微信正在探索公众平台的一个新产品:应用号,它将是微信内部的一个App Store,用户在更换手机后不用再重复安装高频使用的应用,再注册登录,只需要一个微信号就能解决问题。

接着,微信史上“最狠”的红包诞生了:红包照片。用户将照片发送至朋友圈后,好友将看到模糊的照片,只有给照片主人发送红包才能看到清晰完整的照片,红包数额为微信系统随机确定。这一招据说是和支付宝“拉着春晚一起玩”的一次有力回击,除夕当天还会继续。

紧接着,张小龙在饭否的日记曝光了,这个可以当做“产品经理圣经”的东西清晰记录了微信发展的雏形。2011年1月10日,张小龙说:“陌生人组成的社区,虽然冰冷,但是去掉了熟人社区的温情和虚伪,多了规则。”那时候的张小龙还没有想到,自己做出的产品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熟人社交网络,发展到今天,微信虽然保持着陌生人社交的规则,却用多种方式记录着每一个用户在使用它时的温情。2011年8月26日,“做产品,就是跟用户谈一场恋爱,否则只是一场商业交易而已。”张小龙说。(来源:36氪)

第7篇

从2015年5月以来,胡瑜男先后通过微信朋友圈,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进行大范围的“集资”。事后,经警方统计,胡瑜男共计诈骗被害者1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400万。

不计后果,明知道自己没有支付和偿还能力,胡瑜男却并不将自己资金亏损的实情告知他人,反而通过随便胡诌的高利率,继续“拆东墙补西墙”,筹措资金。

2016年1月5日,记者从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韭菜园派出所了解到,最终,在父亲的陪同下,胡瑜男选择自首归案。

“商机”

在偶尔借钱的过程中,她发现了门路

“商机”,是胡瑜男偶尔在借钱过程中发现的。对胡瑜男来说,自己能通过朋友圈一下子筹措到大笔资金,也是因为“他们觉得在我这有利可图”。今年19岁的胡瑜男,就读于长沙市一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名大二学生。和自己的同学相比,在经济问题上,她算是“有头脑、有计划”。据胡瑜男介绍,从高中开始,自己就通过经营微商在朋友圈内卖衣服,并加入了一个微商群。

2015年5月18日开始,胡瑜男陆续找做微商的一帮朋友借钱。最初,她借钱的目的很简单,不是借来自己花掉了,就是将钱再转借出去。据胡瑜男介绍,将钱转借出去后,会收取一定的利息。随后在自己还钱时,除本金和利息之外,还会多还几百元,让借钱的人尝到甜头。日积月累,她“讲信用”的名气,就渐渐地在朋友圈传开了。

随后,有不少人从朋友圈里得知这消息,就开始联系胡瑜男,并商讨“借钱”的事宜。

“馅饼”

为鼓励别人转账,她花十几万购奖品

随着前来添加自己微信账号的“客户”越来越多,胡瑜男做了一份利率表,贴在朋友圈里。在这张利率表里,胡瑜男“承诺”,如果借1万元,一星期会返还1.3万,2000元返还2700元。

比起银行同期的利率来,胡瑜男贴出的这张利率表,要明显高很多。于是,不少陌生人通过添加好友,在微信上找到了胡瑜男,并且表示愿把钱放在她手上。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着自己手里每天到账及转账的次数增多,胡瑜男找到高中同学芳芳(化名),提出每月开2000元工资,让芳芳给自己记账。记账并不难,胡瑜男称,自己会把每一笔转账的情况发给芳芳,让她将具体数目记在电脑和手机备忘录里,每一天,芳芳将当天到期需偿还钱的数目发给自己即可。

为了鼓励其他人将资金放到自己处,胡瑜男想了两个办法:如果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收集资金,并将资金转账来的,每人可从转账的资金里抽取5%-10%的好处费。此外,还可从别人的利息中抽取一部分好处费。而对一次性将大额资金转入的人,她还设立了很多奖项。“一次性转账的越多,奖励也越多”,奖品中有价值万元左右的笔记本电脑,有苹果手机和手表等,“前后花了十几万”。

“大坑”

诈骗1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400万

按时还款,是胡瑜男给自己挖的坑。据她介绍,自己就是通过按时还账来获取他人的信任。据警方介绍,来胡瑜男处投钱的“客户”,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有的是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本金和利息一起返还;有的是继续将本金放在这里,只要求返还利息;还有的会将利息转为本金,继续放。

最初,当大笔金额到手后,胡瑜男用一部分来支付日常开支,如购买苹果手机,以及雅马哈摩托车。随后,她还想用资金投资自己的服装生意。不料,生意还没做起来,一些款项的返还时间却到了。

为了填补上每一个客户的本金和利息,胡瑜男想到的办法是“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在朋友圈内继续张贴高利率表,吸引新客户上钩。再用新客户资金,去返还之前老客户的本金和利息。

直到胡瑜男发现,自己账户里已没有资金可用来归还了。没收到钱的客户,便声称要来长沙找她。思前想后,胡瑜男决定,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投案自首。事后,据警方调查发现,胡瑜男共计诈骗被害者1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400万。目前,胡瑜男已被依法刑拘。

出事后,他才知道骗子的真实姓名

浙江人高阳(化名)是胡瑜男的客户之一。2015年7月12日,高阳发现,有人在朋友圈内贴出高额利率表。随后,高阳通过添加微信,认识了胡瑜男。最初,高阳也质疑过该表的真实性。随后,胡瑜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这份表的确是真的。

据高阳介绍,在7月12日至8月16日期间,自己通过支付宝向胡瑜男转账17万余元。“最初她还是有按时还钱的”。正是因为胡瑜男的举动打消了高阳的疑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他才将钱陆陆续续地放在胡瑜男处。不料,8月16日之后,胡瑜男再也不提还钱的事了。随后,高阳尝试通过微信联系她,但她再也没有回复。

随后,高阳和其他受害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在这群里,他才第一次得知胡瑜男的真实姓名。据高阳介绍,自己转给胡瑜男的款项中,有一部分是自己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同学处筹措来的。对于他的举动,胡瑜男曾经提出要给予奖励,但是他没有接受。随后,胡瑜男则多给了100-200元不等的利息作为奖励。

朋友圈里有朋友也有“圈”

每一个骗局,都是一则现实的启示录。所以,就长沙妹子朋友圈贴高额利率表诱惑他人“投资”报道,真正令我意外的,不是新闻主人公的身份――虽然作为一名大学生,其行为和身份是如此格格不入,而是这一切竟然发生在微信朋友圈。无论是借贷还是投资,原本都应签订正式合同,一切依规而行。然而,就在朋友圈,只是简单的沟通,只是朋友与朋友的介绍,一笔笔资金就流向了新闻主人公手中。没有防备,没有看得见的风险意识。

到底是什么消弭了那些“投资客”们的防备之心?又或者,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一个未曾谋面者如此信任,将大笔资金双手奉上?首先需要被检讨的,自然是基本戒备心的不存。然而此种不存,又与微信朋友圈的载体有着紧密的联系。按照“六度分离”的概念,只要通过五个人,我们就可以与地球上的任何人建立联系。当陌生人在朋友圈里纷纷以“朋友”而出现,这正是骗局得以发生的重要缘由。

“投资”骗局之所以能够得以发生,指向的是朋友圈隐藏着的天然风险。朋友圈名称中虽然包含了朋友二字,但不少时候,它可能仍是一群相对陌生人的集合,而通过朋友间互加建立起来的朋友圈,网友与网友之间更是生疏与隔离。与此同时,就当下的朋友圈应用功能而言,它尚不具备强大的甄别能力。如此之下,出现有人以朋友圈为工具,进而制造出一场受害者众的骗局,实在不足为奇。

朋友圈里的“投资骗局”,是对朋友圈里有朋友也有“圈”的反证。我们从不反对,在一个陌生人的年代,通过微信等手段建立起新的社交模式,彼此慰藉孤独心灵。但所谓微信,从来都只能微微相信,朋友圈里,亦不会全是朋友。关键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需心怀风险意识,不去奢望那种可以迅速增值的“投资”,踏实地来对待我们的寻常生活。真如是,骗局当可避免。

(据《潇湘晨报》)

加阅读

三大微信诈骗

1.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等你付了代购款后,便以“商品被海关扣下”等理由要你加付“关税”,再骗你钱。

2.二维码诈骗

实为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第8篇

朋友圈不是工作圈

今年26岁的小杨在市内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上班,公司每周都会一些微信消息,但一直没有强制要求员工分享。不过前段时间,公司有个新楼开盘后,领导突然要求所有员工把微信头像换成统一的楼盘广告图,说是看起来有一种威武霸气的感觉。“主要是对同学和朋友感到不好意思,别人总看你发工作广告,也会觉得烦吧?”小杨坦言,工作上的事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多了,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朋友圈子。我大学同学有一次就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微信朋友圈都快被你刷屏了,你这是要被屏蔽的节奏呀!”我把情况反映给领导,领导却说,要是因为转发几条信息就把你拉黑,说明他不是你真正的朋友。领导的说法竟让小杨一时无法反驳。

白领小北供职于一家专业的装潢设计公司。前几日,公司人力资源部了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通知,要求每位员工在月底前,发动身边家人朋友关注公司微信公众号,并将成功关注人员的微信ID上报至行政部核对,每人最低指标为35人,上不封顶。通知称,全体员工的推广情况将汇总给领导审阅,并将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计入季度考核指标。小北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转发公司微信公众号“拉粉丝”。“我们的业务专业性非常强,我拉了一堆七大姑姨,其实她们压根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小北说,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本来是很自然的过程,可现在完全变味了,但自己也只能请大家帮忙。等凑够了35人,他立马删除了那条朋友圈,然后告诉亲朋好友,“只要坚

持到我考核结束,取消关注就好了。”

本是私人空间,却成了单位的“业务园地”。这是我的生活圈,凭什么领导可以强制考核,有法律和制度上的依据吗?小北不解。

“不仅要关注公众号,有时还要为领导的讲话赚阅读量。”90后白领小丹供职于一家著名的电子公司,她说,公司领导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条信息,配上文字――“这是某集团领导的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所有职员几乎都会立即转发,“其实我们都没看完,但是都转了,就是告诉领导‘我看了’。”

小丹说,微信朋友圈里还有一条“潜规则”,大家都在“晒”加班,加班也要满世界宣告――加班一定要让领导看见,显得自己很努力。最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是领导高居朋友圈“拉黑榜”榜首。一个2000余人参与的投票调查显示,进黑名单的人中,一半以上都是熟人,其中27%为领导,占比最高。“以前我也是什么都在朋友圈‘秀’,后来有一次开会被领导批评‘不务正业’,回来就把领导单独分组了。”80后吴小亮说,领导可见的朋友圈,只发加班的图片。

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工作带到微信中时,朋友圈开始沦为工作圈、生意圈。专家指出,作为一种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无可厚非,然而如此强加给员工的任务指标,的确有待商榷。社交工具没有义务为企业服务,在这点上,员工有自愿转发微信的自由,企业却没有干涉员工发什么的权力。

老板看中的是你投入的激情

虽然一些员工很反感被要求转发公司的信息,但也有人认为,主动转发单位信息更多的是一种正能量。

小王每天都会转发医院各科室公众号的内容,有的是医学知识,有的是公益活动。“我转发这些都是自发的,领导对此没有任何要求。”小王说,医院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大多与健康有关,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可以让健康知识服务到自己的朋友。

“我在转发关于养生治病的信息时,也不忘经常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拉近与朋友们的距离,这样朋友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整天都在转发医院的事了。有时候医院发微信,是为患者发起募捐,我和朋友们的转发可以串起更多的爱心,这时就会觉得转发这些信息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今年29岁的小白是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审计,经常转发单位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还是会积极推送单位公众号的文章,因为微信的普及率非常高,通过个人的转发,可以推广和宣传单位,提高单位知名度。同时,通过自己的信息筛选和推送,也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职业形象。”“当然,如果过于频繁地推送单位公众号的文章,也有打广告刷屏的嫌疑,所以适度很重要。”小白说。

在一家服装公司任销售主管的李先生说,领导让你转发业务相关内容到朋友圈,其实并不是求那一点宣传效果,他看中的是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激情,相信大部分领导让员工发这些微信,是想让员工首先有一个学习业务的态度,自己都不了解公司的业务内容,怎么对外宣传和服务?

朋友圈也有用户

林乔是一家摄影工作室的总经理,他经常会让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推送工作室的促销活动。“对于小公司来说,创业之初,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的品牌推广很重要。”林乔表示,之所以会发动员工在朋友圈做广告,是希望大家能够养成一个“主人意识”,即:我为这家公司工作,我希望它更好。他认为,朋友圈也是有用户的,也许你发的正是别人需要的。“当然,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随便让你发朋友圈,领导懂得把握一个度,员工也应该理解。”

猪八戒网副总裁丁然认为单位领导要求把公司信息推广到每个员工的朋友圈,一般是考虑到微信的推广效果对公司的宣传有好处。其实在领导眼中,员工微信朋友圈里转不转发单位信息,虽然并不能代表员工热不热爱单位,但如果员工每次都积极主动推送公司各种消息,肯定会给领导留下不错的印象,说明这位员工对工作的热爱程度比较高,或者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甚至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等等。

“当你上班时间逛淘宝、上微博、刷微信朋友圈时,你有没有考虑你在浪费工作时间?领导让你转发个朋友圈,手一滑的事,有那么难吗?”一家地产公司的高管孙先生说。

员工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或

许发一个朋友圈就不是广告了,而是企业的品牌推广。另外,很多看似领导强加于员工身上的任务,其实是在帮助其成长,“被逼”的过程往往是进步的过程,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做这项工作。

回归一个纯粹的朋友圈

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你看他们手上拿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口中还在大喊:“亲,给孩子投个票吧……”

浏览段子里的内容,却发现自己或多或少都做过,或者曾经历过。这正是目前大多数人的微信朋友圈所存在的一种状态。

《人民日报》曾剑指以朋友圈为首的网络新媒体的“七种病”:①内容克隆化;②求快不求真;③迷信点击率;④标题玩惊悚;⑤广告硬推销;⑥剽窃成重症;⑦媚俗无底线。

微信朋友圈从最初私密的记录和分享,到现在帮领导点赞、帮单位公众号拉粉丝、帮“萌娃”投票,大家纷纷吐槽:变味的朋友圈。

根据新浪发起的“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86.6%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仅有6.4%表示可以接受。

大部分微友表示不能接受,称看到就会马上删除;也有小部分微友考虑到彼此间的友情而放弃,只能自己忍受这种不断刷屏的节奏,但内心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一些微友表示,不断地刷屏、发图片,实在是太费流量了!网友小v说,朋友圈是自己和家人、朋友互动的亲密空间,而广告的侵入会让自己觉得朋友圈再无私密可言。有网友表示,“代购广告都还没整治完,微信又想推自己的广告。看到就想把它们拉黑。”

一些微友则觉得无所谓。不喜欢的时候指尖一滑就直接忽略了,人家也是为了赚钱生活;还有一些觉得微商的出现也是不错的平台,有时候可能还会购买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商品,并且这些代购、销售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内心会有一种比逛淘宝更踏实的感觉,觉得东西应该不差。

也有不少年轻用户对朋友圈广告表现得较为“开明”,坦言只要形式好,就可以接受。“事实上,目前这样的广告形式不仅不会被讨厌,反而更让我们期待。”

第9篇

朋友哈哈大笑说:“知道吗,这姑娘真人是个大圆脸,每次拍照,都要使劲把头发撸到前面,遮住50%的脸,我就想,如果有天她去见一个只加过微信的男人,当时正好又有一阵风吹起来,你说这是不是天底下最残忍的一刻?”

我不以为然,美图秀秀进化到今天,再蠢的男人都知道,自拍并不等于本人。但是基本可以判定,如果一个女人的朋友圈放满各式各样的自拍照,那她就是在对一个特定的对象展示:你看我那么美,怎么还不来约我?

遥想几十年前,两个异性被介绍对象,女方要是对男方有点想法,一定会发动所有亲友团,去做一个地毯式搜查,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家庭如何,工作如何,有没有过什么不太好的传言;而今天如果你对一个男人有想法,你做的第一件事,会是先去看看他的朋友圈,像一只优质猎犬一般,嗅闻下这块领地是否曾经或者现在依旧有女人出没。

遗憾的是,大部分你看得上的男人,都懒得更新朋友圈。我一个朋友是这么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为很受女人欢迎的男人,他才懒得给你们提供追查线索,所以点开他的朋友圈,第一条一定是几个月前,一则似乎被别人要求转发的广告,还有一些他家狗或者猫的照片。隐隐透露出一个规律,―个受女人欢迎的男人,朋友圈一定是青灯古佛般没一点花头。

但一个长相一般的男人,没准隔三差五就要秀个恩爱,策略性露一下对面女人吃饭的手,拼命想要展露出一个事实:我很受欢迎。好啦,这些男人,一定不够帅也不够有钱,不然怎么会在乎朋友圈无聊地点赞。

但未婚女性们的朋友圈,无疑是她们最精心经营的一个家园,绝对不会像男人一样乱来,这可是别人了解她们的第一途径。

如果这个女人的朋友圈充斥着爱马仕、高级酒店、兰博基尼转让信息,不要害怕也不要私下臭骂,她不过是在用一种高冷的态度告诉你,追我的男人,起码要有着什么样的身家。不管你怎么想,但这招拿来隔绝穷人真的很好用,经济状况平平的男士浏览完此女朋友圈,会将其当作一个只可膜拜,用来激励自己快点发家致富的女神。

如果她的朋友圈时不时发些美食照片,从路边摊宵夜到奢华下午茶,而这里面又罕有男人的影子,那么她一定是在求偶期,此时你拥有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就是告诉她,嘿,有家新开张的粤式餐厅,里面的叉烧包具备米其林水准,要不要去试试?

朋友圈最有用的一点是,即便不去打听,只要看看这姑娘回家,家里准备的饭菜水准,就能马上得知她的家庭背景。端午节小长假里,我仿佛去每个朋友家的餐桌上做了一回客。那些在家里喝香槟的家庭,一定起码是小康之家;而唠叨终于又能吃上老妈做的烧饼的类型,就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仿佛穷了20年的样子,现在都没能带着全家发家致富。

一个女人,只要加上心仪男人的微信,看完对方的朋友圈后,一定会马上把自己发的朋友圈审视一遍,删掉一些,隐藏一些,所以你眼前看到的一切,就是她想给你展示的全部。

第10篇

1月25日开始,微信朋友圈第一波广告开始传播,一时间引发微信朋友圈一片讨论,有不少用户的朋友圈瞬间就被这些广告的截图刷了屏。

没错,微信广告确实来了,还来得很突然,很强势,很随意。不像当年的微博广告那样令人反感,如今的微信广告似乎正在成为用户茶余饭后的话题。腾讯方面也为这一次微信广告的公测下了不少工夫。从用户筛选到推送位置、时间等,都经过了计算和测试。

当然,广告终归是广告,也有大批用户持反感态度。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微信朋友圈广告若想长久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用户至上”原则,了解用户需求、爱好,才是信息流广告的重要核心。

发现

1月21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开始内测。这条由“微信团队”发布的广告,由6张图和一个链接组成,6张图片上的广告语分别为“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而链接点开则显示:“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则推送瞬间让朋友圈炸开了锅,甚至引发了不少同行的效仿。

1月25日,有微信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发布由宝马公众号、可口可乐公众号推送的广告推广。当用户还对这则广告感到好奇时,有微信用户开始在朋友圈讨论各自收到的不同广告。

记者发现,同时推送的广告不止宝马一条,还有可口可乐和vivo手机,当然一个用户只能收到其中一条推广链接。用户以为这样的推广只是一时而为,没想到推广在几天后又来了,OPPO手机和福特汽车的亮相,让用户意识到,微信广告这一次玩真的。

根据宝马中国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25日20点45分广告上线到26日凌晨12点,这条广告总曝光量接近4600万,这一数字是指直接收到广告的用户数,不包括用户转发、点赞以及评论的数量。而在当日,宝马中国的微信公众号新增粉丝20万。

vivo提供的数据则显示,自1月25日20:45其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至1月27日上午9:00,vivo总曝光量接近1.55亿;用户点击“vivo智能手机”LOGO、点赞、评论等行为超过720万次;vivo官方微信增加粉丝22万。

第二波品牌OPPO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首日投放的24小时内,实现2.24亿人次的曝光,参与互动的人次高达1446万,点赞超过50万,用户评论近200万条。

方式

在微信广告成功打入朋友圈之后,用户们开始流传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的微信广告看到的是宝马中国,我看到的却是可口可乐。”

在庞大的微信用户中,大家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广告推送。有人总结,年收入100万以上的用户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 6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广告;连红米都买不起的用户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但更有人疑惑这种说法:“那我这个爱喝可乐,也确实在手机上下载过买车App,并关注过宝马X3的准客户为什么连当‘目标用户’的资格都没有?”

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信广告在选择目标用户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其日常在朋友圈关注的话题、标签、感兴趣的产品等来进行产品推送划分的。比如你平时对汽车公众号感兴趣,就可能收到的是宝马的广告。

而至于那些对朋友圈刷新和操作频次不高的用户来说,就无缘看到这些广告了。“难怪我没收到,我每天就晚上回家看看朋友圈,连更新都很少。”一位微信用户这样感叹道。

市场

试水商业化微信广告潜力巨大

有消息称,微信朋友圈广告第一期只接受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品牌,最低投放门槛为500万元。

在新浪微博试水商业化两年后,微信开始商业化并非偶然。而新浪微博试水商业化的失败,自然也为微信敲响了警钟。

据一份腾讯公司对外发布的《微信广告系统介绍》显示,微信朋友圈广告采取CPM(每千人成本)方式售卖:若定向北京、上海两座核心城市的用户,每千次曝光价格140元;若定向其他一二线重点城市的用户,每千次曝光价格90元;若不定向区域推送,每千次曝光价格为40元;如果广告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定向性别推送广告,价格将上涨10%。

如此换算下来看,相当于用户每看一次有广告的朋友圈,微信至少向广告主收费4分钱。

更有消息指出,微信未来还将按照用户的点击量来收取广告费用,甚至打通广告与微店的连接。

目前,微信拥有超过11亿的注册用户,月活跃人数4.68亿,信息内容分享每天30亿次。如此,有业内人士粗略计算,微信朋友圈有望在2015年为腾讯贡献超过100亿元的营收。未来,潜力巨大的微信商业广告将为腾讯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用户

新鲜之后“不感冒”

记者注意到,在刚刚收到微信广告的时候,用户们的惊奇自然不言而喻,但随着广告出现的频率和次数的增加,用户是否仍然会保持高热度呢?其实不然。

微信官方的数据称,“84%的用户对朋友圈广告持正面态度,只有1%的负面声音”,有趣的是,微信官方自称这1%负面声音来自“对腾讯大数据分析准确性的质疑”。

但是,新浪发起的一项“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却显示:超过88.8%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

而另一项对于2000条网民评论的分析显示,支持者比例为25.6%,反对者为34.1%,持中立态度的40.3%。其中有21.6%的人担忧大数据分析侵犯个人隐私,18.4%的人反感朋友圈广告堆积。

腾讯负责人表示,目前微信仅选择部分用户发布了广告,广告机制还在不断完善中,未来仍会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但无论怎样,随着微信广告功能的上线,都将会对用户使用习惯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用户出现反感等情绪,微信广告推广特意选在了朋友圈第五条的推送位置出现。”该负责人说。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庞亿明认为,微信作为承载着巨大用户规模的应用,其商业化一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游戏、电商等,均是进行商业化的方式。而营销是商业化最直观、最易复制的方式,此前微信已经在尝试订阅号等方式的营销,现在的信息流广告形式,在Facebook、Twitter,包括微博等都验证了成功,而且这是当前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小的广告形式,因此在微信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以营销带动的商业变现是可以操作的。

在谈到微信朋友圈广告的优势时,庞亿明说,微信的优势重点在于与用户匹配度的精准化程度,这是对于用户体验的直接影响。对于营销来讲,用户覆盖与用户转化是最核心的评价指标,前者微信相较其他应用/媒体具有绝对优势。

易观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微信活跃用户数为38317万,在这么庞大的用户活跃度下,微信的营销空间不可限量。在转化率方面,仍是需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实现对用户的匹配。微信订阅号、公众号以及用户主流关注内容,都是对用户兴趣爱好挖掘的依据。

第11篇

主持人撒贝宁问,“今晚有人还没刷微信吗?”结果有人举手,他说,“你赶紧回火星去吧,地球已经不适合你,因为地球已经被微商占领了!”

这是2015年5月19日,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主办的“微商诚信誓师大会”现场。

自从腾讯2011年初微信这款移动社交软件以来,用户数到2014年底已达5亿。在2013年前后开始,“微商”渐渐入侵朋友圈。

微商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化妆品。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会长马娅告诉记者,仅其所在行业就至少有1000万名微商从业者,占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微商的造富神话,更是震惊众人。

最早一批做微商的代表企业广东思埠集团董事长吴召国称,2014年3月到9月,思埠的面膜卖了五到六个亿。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还在2015年1月份收购了一家日化行业的上市公司。吴宣称,下一步的计划是三年内上市。

微商究竟如何兴起?它有怎样的魔力吸引到如此多的人群参与?是哪些人成为了微商的主力?这究竟是怎样一个财富神话?

占领朋友的朋友圈

吴的公司,思埠集团,是行业内公认的较早做微商的企业之一。另一家较早的,则是也卖面膜的“俏十岁”。

2013年,28岁的吴召国已经在化妆品销售行当浸淫了近十年,擅长用各种手法将产品推销到美容院,这份职业让这个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农村小伙子曾经收入可观。

怎么想到用微信做生意?吴自称是因为在2012年感受到传统行业的颓势,美容院的传统客户――60后、70后们都开始网购了,生意越来越难做,因此萌生退意,开始研究淘宝。

但2013年的淘宝,已经不再是草莽创业的阶段,巨大的广告投入门槛并非一个创业者能兜得住。“再加上竞争对手刷单差评”,导致吴和朋友所开的卖丰胸产品的天猫店被关停。

后来,吴也打过微博的主意,但微博已渐渐式微,而微信朋友圈正在兴起。

当时吴还没组建公司,他只是在琢磨面膜,因为面膜技术含量低,又是女性的“刚需”。他找到了生产厂家,借用一个叫欧蒂芙的品牌,做了一款叫“欧蒂芙奇迹”的面膜,并将这款他自称品牌略山寨的面膜推到朋友圈。

此时,另一款面膜俏十岁已经在朋友圈大热――这两款面膜后来被称为微商界的“好基友”,一起创造了微商面膜最初的销售神话。

神话的关键一点是,不仅仅是自己在朋友圈卖,而且要让朋友也在他们的朋友圈一起卖。

“那么多人利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你的产品信息,这是多好的免费推广。”微商从业者,推出了泡芙小姐、炫爱洗护等微商产品的王颖称。

但怎么让别人也在朋友圈卖产品?招,并且让也招,这是命门所在。

吴召国的第一批,来自在淘宝卖丰胸产品时积累的QQ客户群。他建了一个微信群,将这些人拉进来,给他们讲课,教他们怎么营销,怎么发展自己的。第一节课只有7个人听,有人听了没几分钟就退群了,“这些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吴召国说,一直坚持到第三次开课,才有人真的留下来,“他们现在都是千万富翁了”。

2015年1月份,吴召国将年会开到人民大会堂,请来撒贝宁当主持人后,当月数量增加了两万人。再招,这个模式飞速运转起来,造就了那些原本完全没有知名度的面膜的出货奇迹。

但要想让“朋友”成为商品的推广员,真正发挥朋友圈“转发”带来的信息裂变功能,不能只是把朋友发展成买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卖家,成为自己的利益同盟。

自此,朋友圈的生意开始变异成一个“招”的故事,不断扩充队伍,成为微商生态的核心。有组织的队伍的兴起,改变了微商的根本形态。朋友圈的生意模式,也从单纯的卖货,变成以卖货的名义发展下线,售卖一个发财致富的梦想。

谁在做微商

但一款完全不知名的商品,怎么才能吸引们加入其中?

除了利用功效、广告、明星打造出一个全能型产品,更重要的是造梦:讲述一个可以复制的潘磕嫦神话,当然,是通过做微商实现的。

吴召国常常和他的们讲:中国这样的投资环境,仍有三次穷人翻身的机会。第一次是80年代的下海,第二次是90年代初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第三次是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革命。对于前三次都没赶上的人来说,2013年左右,新的机会出现,只要有一部手机和朋友圈,就可以创业,因为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销售者。

耀眼的财富、奢侈的生活,包裹上创业的外衣,散发出金光闪闪的感召力。

在网上,随手搜索“微商”,各种“招”便映入眼帘,句式、用词、允诺的梦想都出奇一致:月入百万不是梦,某某团队带你嗨带你飞。

汹涌加入微商的各级们,在去年下半年渐成势头。

微商界对主力的描述是:大学生、全职妈妈、三四线小明星、模特,或者有一定粉丝资源的网络红人,曾经做淘宝并有一定客户资源的商家。

吴召国现在的助理小陈,曾经就是吴的总代,来自宁波,2013年大一读了半年就退学了。她自己的团队在2013年10月曾达到200人,但她都放弃了,转而当了助理。小陈非常自豪、热情。在思埠,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挂着和她一样的笑容,他们仰视着吴召国,期望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一样成功逆袭。

吴召国称,在他的团队里,能坚持做下来的,“一开始都是穷人”,他们大多来自江苏浙江三四线小城镇。在他看来,那么多人加入微商,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就是,微商的财富故事激发了最底层老百姓的创业欲望,大家普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某种程度上,这正是社会现实的一面。据教育部的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但经济的下滑趋势和失业率的增加,让大学生就业变得艰难起来。国家层面对创业的提倡,更让创业如火如荼。

号称“零门槛”的微商在此时出现,对于全社会来说都称得上正中肯綮。

来自浙江、广东等传统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是微商圈主力人群之一,对他们而言,利用闲暇时间做微商赚点外快也没有什么不好。“最诱人的是门槛低。”陈杨娉称。陈是个90后,留学回来后在父亲的化妆品企业里工作,目前职务是富城国际董事会特助,是个典型的富二代。

对这个群体来说,创业的诱惑比就业大得多。

“有下家的永远不会亏”

在微商的体系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同济大学大三学生June在寒假看到朋友在朋友圈卖面膜,便跟着加入了朋友所在的“宝宝团队”――这些“××团队”,是微商世界的组成单元。

刚加入时,June花了一千多元进了面膜,是最低级别的四级,也就是最底层的所谓“小白”。

不同微商品牌,对自己体系的具体称谓不尽相同,但大致都会有从官方、总代,到省级、市级以及低端几个层次。

不同级别的通关秘籍只有一条――拿货越多,级别越高,单价越低。品牌商通常只对官方发货,高级别还需保证相对固定的出货量,否则将被降级。

以正在朋友圈热招的东田炫爱洗发水为例,其官方需要一次性投入20万。即便是这样,目前官方也已经招满,共有近30个团队。一位负责团队的工作人员称,“现在官方都是老微商了,在2013年就开始做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团队。”

这些官方再继续招。

不同档次的之间,拿货价差别非常大。最低级别的所谓导师,这套洗发水的拿货价是115元每套,至少拿4套,也就是最低只需投入460元。而更上一级(省代)的拿货价则降低到每套85元,但拿货数量的门槛也提高到2箱(48套)。最高级别(总代)的拿货价更是低到每套65元,但门槛也骤升到12箱(288套)。

而这套宣称是李东田以私人名义参与研发,和chanel香水同一个香型,瓶身由阿玛尼品牌设计师参与设计的洗发水,在朋友圈的零售价统一规定为169元。

不管最终卖给谁,拿货越多,进价越低,赚得差价自然越多,上家会这么提醒小白们。

最高级别的,以最低的价格拿货后,便有了不停朋友圈刷屏,不停加人,不停招的动力。每个人发展的下家,都成为自己团队中的一员,但这个下家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团队,上家并不直接管理下家的团队。

只有不停地发展更多的下家,才能更快地将手上的货出掉,赚取差价。微商的扩张模式因此有了驱动力。

一位微商厂家的销售称,“有团队有下家的人就永远不会亏”。

吸人大法、打款图与同盟军

们进入微商的世界,首要的工作之一是进行培训。

不同级别的被放进不同的微信群,几乎每周,至少每月都会有一个培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你怎么加人,以及发朋友圈。

外界以为微商是基于朋友圈的熟人生意,但其实微商界早就不只满足于熟人,如何扩充朋友圈,是进入微商界的必修技能。

来看看这些琳琅满目的加人大法:

问朋友要公司通讯录,挨个加。

到KTV附近摇一摇,搞定一个坐前台的、夜场的。

去各大租房网、中介网微信,说要买房、租房,分分钟有几十个人来加你。

……

发朋友圈也有技巧,首先要把控节奏,每天的早晨十点左右、中午、下午四点左右,晚上七八点,睡觉前,这几个节点必须发一次朋友圈。

一张自己最美半边脸45度角或65度微侧面的头像非常重要;发到朋友圈的照片,要秀自己和产品的合影,有孩子的晒孩子和产品的合影,要轮番使用不下30种美图工具修饰;此外,还要炫、炫收入、炫发货图,传递日进斗金的。

王慧明(化名)就是看到朋友的女朋友天天发朋友圈,不停晒发货图、打款图,真的很赚钱的样子,才开始加入这个游戏,成为朋友女朋友的下家。

自此,只要有空王就得抱着手机,不停地加人,不停地刷朋友圈。但坚持了几个月,她的货几乎没卖出去。但明明没有卖出去,却还得每天发卖货图、产品图、收款图。其实图都是更大的发到群里的,然后大家都去用。

王慧明开始怀疑微商的商业模式里,是不是真的会有最终的买家?究竟谁会在朋友圈买这些没有知名度、无法退换货、交易没有任何担保的产品?

不过,没有人说破这个行业里公开的秘密。

微商是不是救世主

“微商现在到了瓶颈期”,这几乎是整个微商圈的共识。

在行业外部,越来越多的品牌被微商的创富能量震惊,迅速加入其中。

在5月份刚刚结束的上海美博会上,参展商们都感受到了微商的火热。几乎每个品牌、每个展馆都打出了微商的招牌,主办方也特意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微商展馆,召开各种关于微商的论坛。这让每年都来参加这个专业展会的行业内人士很是感慨。

吴召国称,一方面,因为微商门槛很低,很多机会主义者进入行业疯狂圈钱,随便代加工一个品牌就开始全国招,完全不顾及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曾经看不上微商的土豪老板像当年一掷千金成立电商事业部一样,迅速组建了微商事业部,好像微商就是救世主。

但在内部,底层正在慢慢觉醒。

大学生June感觉不对,退出了。王慧明也放弃了,卖不出货,还得夸张地抱着手机宣传产品,不发图上家就来找麻烦,烦透了。

一位为微商生产产品的厂家销售称,“今年以来,微商的订单量在下降,慢慢不好卖,大家就不做了。”

第12篇

事实上,从最初宣扬的私密社交,到如今媒体属性的无意识加强,朋友圈早已不是单纯的联络工具,一时间变成了无所不有的“杂货铺”:信息爆棚,乌烟瘴气,令人被困其中又无所适从。

朋友圈,那个让你先成瘾、后脱敏、被“变异”和“从俗”了的神奇社交工具,是否已被自身乱象“圈”住了?

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

事实即如此。如今,很多人大呼微信朋友圈变了味,圈里充斥着太多的负面能量,既有广告刷屏、海外代购、成功必备、佛经咒符、辣妈潮爸晒娃,也有求点赞送礼、基金投资、转发爱心、心理测试等,而朋友圈内开店杀熟、转发偏方误病、遭遇钱财诈骗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令人厌烦不说,还挤占了人们的大量时间,绑架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微信是一种社交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讲符合当下社会需求。从社会学角度看,朋友圈本身便带有隐性营销模式。人们理应用平常心看待它的纷杂乱象,淡化虚拟社交,回归现实的朋友圈。对于海量的信息,应善于挑拣和屏蔽,这是明辨的能力,也是熟人社会的策略。

圈里圈外:你属于哪种类型?

反心灵鸡汤型

场景扫描:

“要想在网上表明自己高贵、冷艳的身份,只需做三件事:反对中医、支持转基因和唾弃心灵鸡汤。”心灵鸡汤泛滥,很多人对此大呼矫情,带有黑色幽默的反心灵鸡汤变成主流深受网友追捧。心灵鸡汤在朋友圈里被黑来黑去,搞笑至上,好像黑到无节操才过瘾。

专家点评:

心灵鸡汤是社交的有效载体,但一天到晚发“鸡汤”,特别是那种毫无判断力和营养价值的信息,例如“人生幸福的100个忠告”之类,看得多了,便会觉得被拉低智商。反心灵鸡汤不是负能量,反而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自主,凸显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直播现场型

场景扫描:

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时时直播,已成为好多人戒不掉的习惯,微信圈里的“直播秀”蔚然成风。秀美食、秀美瞳、秀旅行、秀恩爱、秀车祸现场,甚至现在发展到连宝宝拉臭臭也要直播一把,让人情何以堪啊,难道不心疼流量吗?

专家点评:

从功能方面说,微信“朋友圈”的设置是鼓励人们发送图片,直播生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其实,分享快乐的背后是自我表现的欲望。适度自恋无可厚非,但对别人来说这些毫无营养的内容就是纯粹的信息垃圾,只能给他人造成无谓烦扰。

广告营销型

场景扫描:

如今的微信圈俨然变成一个“营销江湖”,从海外代购、高仿A货、名牌服装,到基金保险、珠宝钻戒、婚纱定制、美容产品一应俱全;形形的微信营销策略也是满天齐飞,推送广告技巧、营销实践秘笈、微营销月入万元案例等。微信致富很是诱惑人,但各种被坑、被宰、被骗等陷阱要高度警惕。

专家点评:

有句话说得好,圈子决定票子,小微信里隐藏大商机,利用微信圈营销赚钱是高科技背景下的趋势。然而,微信营销应遵循基本规则,以信任为生命线,注重精准度、信任度、影响力、私密性,目光别总盯在钱上,应“无心插柳”,重视朋友转发带来的效应。

情感消遣型

场景扫描:

在微信上吐槽情感成为不少人的嗜好。朋友圈是熟人社会,微信语音聊起来无所顾忌,家长里短、职场八卦、夫妻生活、娱乐搞怪等,揭底、露丑、装可怜,以致毫无底线。此外,微信通信终端也变成情与欲的导航仪。找个人搭讪聊天,也是一大乐趣,既能消遣寂寞,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艳遇。

专家点评:

微信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私密交流平台,也在挑战着两性关系。“摇一摇”天涯变咫尺,很可能找到个情人。而微信里的“性”意义越来越微不足道,不再与婚姻、道德、责任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还常常被拿来作为公共谈资、营销手段。标签、头像、图片、个人简介、地理位置等信息,刺激着我们的欲望世界。

生活现场:微信向左,生活向右?

微信变成我业余爱好的福地

出镜者:海彬,男,46岁,企业经理

我创办了一家餐饮公司,因为近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精神压力很大,整天紧绷一根弦。起初微信圈我也不屑掺和,觉得他们要么是炫富显摆,要么是约着去吃饭、K歌、泡温泉,没有什么正事。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出差途中无聊刷屏,朋友发的一张在荣成烟墩角拍的天鹅的照片一下子捕捉住了我的心。此后我和他们常聊些摄影的话题,仔细留意微信圈,上面很多关于摄影的资讯深深吸引了我。

摄影是我儿时的梦想,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我跟着朋友去咖啡馆参加摄影沙龙,周末出去采风,在圈里交流心得和技巧,好多朋友都是摄影高手,令我钦佩。从今年起,我爱上拍老建筑。朋友圈有个哥们和我一起,一有时间便约着出去采风。回来后上传照片,得到了不少朋友给予的中肯点评,这大大激发了我俩的斗志。今年我们打算出一本摄影集册,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最让我得意的是,在我的带领下,朋友圈的摄影发烧友越来越多。

迷你点评:微信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遵循长尾理论,海量的信息,总不免能够拿出一款适合你。这也是微信让人觉得有趣甚至上瘾的原因之一――让你惊讶于它的无限可能性。微信推送和分享功能能够增强互动,有利于发展共同爱好,这也是为枯燥生活寻找的宽阔出口。

微商已成为我生活一部分

出镜者:凌薇,女,35岁,自由职业者

我开有两家外贸服装店,生完二胎后,我雇人看着服装店,自己想干点别的生意。那段时间,闺蜜在微信上开了个小店推销蚕丝面膜,深受朋友们的热捧,还不耽误上班。她的生意经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有了在微信上开个韩国化妆用品店的想法,我决定尝试一把。

小店开张后迎来开门红,都是朋友圈帮了大忙,很多朋友上来都不问价钱,直接问如何支付,十分仗义。我喜出望外,大家支持我,我更要多让利,保证货源靠谱,而且还要实用、便宜。我还把淘宝店里的特价优惠和新款衣服等随手转发,拉来不少顾客。微信带来的商机使我尝到甜头,可谓养娃、赚钱两不误。我认真琢磨朋友圈的消费定位和生活品位,发现不少女友对国外护肤品感兴趣。我瞅到商机,辗转联系在国外工作的一些老同学,找他们帮忙代购。澳洲同学代购的精油产品,最近卖得很是火爆,供不应求。我在微信上多互动、多转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是可观。

迷你点评:专家认为,微信的创业环境仍处于培育期,熟人圈的创业模式很难长久。但是,朋友圈生意放大了对诚信的需求,微信时代更要守住诚信的品质。

爱也微信圈,恨也微信圈

出镜者:平韬,男,33岁,外企营销

30岁那年,我从国外回国,进入一家外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父母催着我相亲,我对爱情却是持随缘的态度。不久,在微信圈邂逅高中同学一淼,我们无话不说,发展成情侣。一淼性格开朗、聪颖能干,她在朋友圈贴出我们的合影,很快朋友们便知道我恋爱的消息。我不愿张扬,但觉得能有一淼这样的未婚妻也是莫大的福气,得感谢朋友圈。一淼在圈里的发言,我都积极回应,也慢慢习惯秀恩爱,期盼着我们早日结婚。

一天聚餐时,有个朋友拿出手机让我看,是一淼和一个老男人的亲密照片。我打开微信后,发现这张照片被传得沸沸扬扬,朋友说什么的都有。我顿觉尊严扫地、没脸上微信,干脆退出并和一淼分手。离开微信圈,工作联络非常不方便。上司问我怎么不用微信,我只好恢复使用,但我变得异常敏感,圈里什么事都不自觉地扯到自己身上,如履薄冰的样子。

迷你点评:朋友圈拉近彼此距离,但是碍于朋友圈里都是熟人,辟谣也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私密泄露、传播广泛也会变成围城,使人爱恨交加。克制言论、谨慎使用、保护隐私,应成为微信的使用规则。

微信树洞:解析微信的利与弊

微信恶势力VS微信大数据

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管理却存在滞后,这势必导致问题丛生。以朋友圈为例,科普党、养生党、传销党、文艺党等刺耳叫嚣,圈里虚假信息泛滥,父母或领导关注微信圈惹人烦等,这些被称为“恶势力”,令网友避之不及;另一方面,微信带来的大数据,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互联网的模式。据2013年12月数据统计,“腾讯对外披露的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为2.7亿,所盛传的微信朋友圈类型数量达到16种”。可见,微信是个大数据金矿,进一步说,与它带来的大数据相比,微信存在的弊端显得无足轻重。

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加法”

有人将朋友圈的人活动状态分成三种情况:沉默不语的潜水者、坐享其成的传播者、悉心经营的创作者。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在朋友圈里实现关系获益,满足其自我表达、好友互动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做着“传播加法”:既是信息多线程的扩散传播,也是人脉账户的储蓄。此外,朋友圈传播谣言、信息也时有发生,圈子生态环境令人心忧,人们亟须提高防范意识。微信是交流工具,而非靠谱的知识或信息来源。要想逃离由传播加法带来的信息垃圾,还是要远离手机――不是说要抗拒,至少不去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