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原文

时间:2023-05-29 18:0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拿来主义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目的论;汉英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91-02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它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和汉斯・威米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认为:原文和译文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作者通过源语文本提供信息,译者则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的传递给目的语的接受者。目的论的核心在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译都必须遵循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这是目的论的首要法则。它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是由翻译行为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一项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需要直译、意译或者两者中和。这样就解决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是直译还是意译的争论。二是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三是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指原文和译文中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贾文波,2004:5)

一、目的论三法则与公示语翻译

翻译策略要因为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而作调整。公示语翻译的目的主要在于传达信息给公众。公示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召唤性五种应用功能。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就目的法则而言,原文和译文具有相同的目的。忠实法则是翻译者应首先考虑的。连贯法则是公示语翻译中最难达到的目标,因为它要求原公示语和译入公示语在所起的示意功能上一致,同时也指受众对译入公示语和本国公众对原公示语的反应最大程度一致。例如,“游客止步”的两种翻译:“Tourists don't enter.” 和“Staff Only”。按目的法则,两者都可。按忠实法则判断,似乎前者更可取。若用连贯法则判断,则后者的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语气加温和。

二、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解决对策

功能对等、情境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触景传情是公示语汉英翻译所遵循的原则标准。“功能对等”,指的是静态和动态的功能一对一的对等;“情境相同”是指承认宏观环境差异情况下关照微观环境的趋同特点;“对象一致”是指在宏观语境不同的条件下针对的是同质的受众;“转换对应”是“形式服从功能”,溯本追源,对应相同对象,将汉语公示语实现一对一准确“还原”源语转换;“触景传情”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使受众产生符合逻辑的情感反映。(王颖,吕和发,2007:16)

除了这些基本的原则标准之外,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遵循借译原则。公示语翻译要尽量采取拿来主义。戴宗显认为 “对待交通等国内外一致的标识,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找一些专家到国外把他们的表达用语拿过来使用。” 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翻译、的国家公共标志与标志语提供了广泛应用于道路、旅行、安全、环保、储运等方面的标准汉英翻译规范, 翻译人员可现学现用,严格参照执行。如:有的译者把“请勿疲劳驾驶”误译为 “Don't drive with fatigue.” 或“Don't drive when tired.”;而英美的说法是:“Tiredness kills. Take a break (BrE)” 或 “Stay alert, stay alive.(US)”。所以我们对这些地道的说法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异化的翻译策略就在无形中遵循了目的论三法则。根据汉英公示语的特点,下面总结几种汉语公示语翻译的具体翻译方法:

(1)增词法。增词法就是在忠于原文内容,保持原文风格,体现原文目的和功能的前提下,为译文规范化,表达通顺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词的增补方法。如:杭州西湖西南大慈山下的虎跑泉,为了诠释此泉背后的历史文化,我们用音译加注法,在把它翻译成Hupao Spring然后再加上关于虎跑泉的注释A monk named Xingkong Dreaming of Tigers here.

(2)反译法。反译法就是汉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和句子,英译时要从反面来表达;从而使原文尽量保持其风格。如:无烟车站(Smoke Free Station)、非公莫入(Authorized Personnel Only)、山大威海分校的风雨操场译为“Indoor Playground”。

(3)词类转换法。词类转换法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词类的转换译法。英语公示语和汉语公示语比较起来,英语公示语名词用的比较多,而汉语公示语动词用的比较多。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词性有所转换。如:注意行人(Caution Pedestrians)、停车限时10分钟(10 Min Parking)、暂停服务(Out of Service)。

2.重视文化差异,把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中英文化属于全世界各国文化之间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带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痕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就在词语搭配、句型结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中四言八句风格的公示语如:“注意清洁,谨防故障”译为 “Cleaning! Prevent Breakdown!”;又如江苏苏州的寒山寺被译成了“Cold Mountain Temple”好象是通过意译遵循了目的论三法则中的连贯法则,符合了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但却违背了忠实法则,没有在原文和译文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因为众所周知,寒山寺是唐代僧人寒山而出名,所以在翻译寒山寺时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意译“Han Shan Temple”, 尽量给外国人一种中国文化的熏陶。

3.适当注意修辞。公示语除了简单的提示、警告等功能以外,还应有更多的人文色彩。如 “小草默默含羞笑,过往游客莫打扰”可翻译成 “We are tiny, we are shy. Step on us and we will die.”,这种翻译不仅准确表达要传达给游客的信息,而且把原文包含的神韵也表达了出来,特别是译文注意到了中文的押韵,并在英译时考虑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北竹,单爱民. 谈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5):26-29.

[2]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6)

[3]贾文波. 应用功能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2)

第2篇

语文教学现代文阅读解答技巧现代文阅读试题在各种语文考试试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比重比较大。从历年的各地中高考答卷统计情况看,考生该方面能力普遍偏低,失分率甚至高于作文,出现“读写倒挂”现象,症结何在呢?主要是考生在做此类题时,一方面材料不熟、感悟不深、揣摩不透、不得要领、表达“粗放”,不能“精耕细作”,同时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良好的答题习惯。

一、充分感知阅读材料,深刻理解语段内容

考生常常是朦朦胧胧读材料,迷迷瞪瞪看题目,稀里糊涂做答案,结果虽然题目都做上了而真对的没几个,可谓是“光开花,不结果”。其实做阅读理解题,阅读感知是首要的第一步,要对阅读材料充分整体感知,培养速读能力。读时要带着求知、明道、鉴赏的乐读心态:社科文要带着“好奇”心理、文学语段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去读,达到“入境始与亲”“潜心会本文”的阅读境界,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文本信息。读题顺序是:10秒内扫读题目、正文、出处、写作时间、题干,标出段序号;然后正式阅读,不要在个别生字、新词、难句上纠缠,边读边圈点勾画重要句子、关键词,如中心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尤其注意首尾段,注意“总之”“因此”等关联词,读后自问:文段写了啥内容,能否在心里用简洁几句话概括;阅读第三遍,结合题干有针对性阅读,无关的描写、举例、诠释内容可跳读,选准答题坐标区域,准确对号入座。三遍阅读三要求在5~10分钟左右。

二、细心把握文后题目,认真审清题干要求

要逐字逐句解析题干,准确提取题干的关键词,格外注意修饰限制性词语。万不可草草一看,便去做题。多数考生往往对自已过于自信,似乎一搭眼就全部理解了,“跟着感觉走,常常搭错手”。还有的考生平时语文基本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艺术特色、说明方法、反衬与铺垫、对比渲染烘托、词性及词的感彩等弄混,问东答西,张冠李戴。审清审准题干是“方向性”问题,方向错了,受累不讨好,白搭时间,其实这只是粗心细心的易事,但考试中因此失误失分却不在少数。

三、明确考点知己知彼,选准角度对症下药

社科文语段要明确干扰项,知己知彼,知道出题人怎样干扰“使坏”。干扰方式有:无中生有,即原文没涉及,想当然得出结论,答案是“不明飞行物”;篡改原文,即以偏概全,颠倒黑白,如把设想说成现实,把偶然说成必然,把可能说成一定,把部分说成全部,把过去说成现在或未来等,考生要有“火眼金睛”;偷换概念,即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丢三落四,即故意“舍妻弃子”,造成信息缺失;语法“犯罪”,即故意颠倒语序,偷换主语,改变句意;即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即颠倒因果或强加因果。社科文题目其实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性格”:细心专心精心。记住:“答案在原文中,不在自己头脑中。”——即基本题目都可在原文中找的对应印证答案语句,要强化题干信息与对应区域文本信息的印证意识。

文学语段鉴赏题是难点,而鉴赏角度又是关键:从修辞角度看,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借代;从表达方式角度看,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述语言,如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细节描写等;从结构角度看,有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详略得当等;从表现手法看,有对比映衬、烘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乐写哀、欲扬先抑、铺垫等;从语言角度看,有含蓄隽永、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幽默犀利等。答题模式=表现手法+通用好处表述+结合文本内容的具体效果分析。答文学语段题目时要结合全文内容主旨,重视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反复权衡比较揣摩推敲,以求思考上细、深、全。要慎对“一见钟情”,做题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组织答案时,要抓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核心组织答案。

四、规范答题语言,学会“搬”“拼”“造”

语言应准确严谨、周密规范、字面整洁。从考生实际答卷看,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是语文阅读题丢分的重要因素。答卷应做到书写工整,语言成句,不写错字别字,对于要改的字词句,一律用统一标准修改符号,绝不乱涂乱抹,画“黑蛋蛋”或“乱拉线”。可改可不改绝对不改。

第3篇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实用类文本总共十多篇,主要集中在必修三“文明的对话”和必修五“科学之光”两个专题中,只占总量的9.7%。而其中《拿来主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与《〈物种起源〉绪论》是重点篇目,一直被列入会考范围,2012年的会考篇目中依旧保留了这三篇课文。虽然高考的实用类选文是来自课外的,但是只有平时在课堂上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才有可能准确有效地去解读课外的文章。因而实用类文本的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必须要抓牢。

在这十多篇课文中,《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作品,比较容易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关注,但是另外几篇就没如此待遇了,甚至个别篇目可能直接被越过。因此我想选择《〈物种起源〉绪论》作为例子,来谈谈自己对怎样去上好这类课文的一些想法。

记得刚担任老师工作的时候,有位老教师告诉我,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贯穿这个课堂的灵魂。那《〈物种起源〉绪论》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

读懂文章最基本的方法是理思路。实用类文本是一类在工作与生活中常常被需要的文章,因而会比其它文章说理更清晰,阐释更有条理。也就是说,整理实用类文本的脉络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物种起源〉绪论》文章的脉络层次更清晰,作者的态度更明确。因而在通读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看边画出每段的关键句子。那什么是关键句呢?关键句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内容看,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是关键句;二是从结构看,总起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三是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画出关键句后,再以此为辅助,归纳段意。这种能力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在高中课堂上只需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再加以一定的强化,是可以让学生达到驾轻就熟的境界的。这样,整理文章脉络的过程就会完成得比较顺利。

此后,我们还需要透过结构去寻找文章的灵魂。在每一个段落中,在文章的每一个层次中,都表现了达尔文的个人品质。逐点分析,主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谦逊审慎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态度、亲身实践的精神、尊重事实的态度、毫不动摇的决心。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位个性鲜明的作者。

常常有学生甚至是老师,会觉得整理脉络是很无趣的低水平的阅读方式,其实不然,正是这种基础的技巧方式,帮助我们更有效得读懂文章,看到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阅读过程无疑可以增强学生阅读这类文本的信心。

当然,认识情感世界可以通过想象和冲动,但认知客观世界就需要理性与科学了。因而实用类文本除了读懂文章之外,更要注重词句、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甚至要达到精准的程度。所以在课堂上可以更多一些咬文嚼字的内容。

课堂教学是否真有成效,应该通过课外阅读来考查。现代文阅读是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两类形式。近三年高考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相对稳定,考查的题型是两道客观题加一道主观题,分值是9分,考纲对这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也基本稳定。

有人说“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莱特”,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不要忘记,每一个哈姆莱特都是从《哈姆莱特》中走出来的,也就是说学生见解的提出是有前提的――对文本有深入的研读。这个就需要用到我们课内学到的实用类文本的解读方法――通读文章,理清脉络,看清作者想说什么,观点和态度是什么。唯有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被认可。

例如在2011年绍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是这样的:根据文意,你认为古代书院对中国现代大学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

通读原文,文章逐段讲的是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起,书院的人文精神、结构特征以及其对现代大学的效用。在这样的思路整理中,不难发现最末一层有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从语段中找出关键句,从而归纳出书院精神与书院制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可以为中国现代大学所借鉴。但是文章其它部分是否与这个问题毫无关联呢?这就需要学生依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找到文中其它层次的关键句。这些句子表面的意思是说明古代书院的特征,但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这些是否对现代大学建设也有着重要启示呢?基于作者的观点,学生结合自己对中国现代大学的了解,作出自己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这些启发:汲取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营养,以重建中国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不单纯追求“举业”即应试成绩,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养育和光大;书院办学的独立性、自、自由性,可以为建设大学提供参照等。

第4篇

关键词:鲁迅;林语堂;翻译思想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04-01

一、引言

晚清是中国翻译史初创并迅速繁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所确立的翻译思想及相应的原则和方法,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的中国翻译事业。后来的“”打破了翻译界的固有思维,在此期间,多数翻译者旨在以新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开启民智并进行社会改良。鲁迅和林语堂就是五四中两位很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都做出了各自的杰出的贡献。本文就从比较两人的文化观、翻译目的,以及翻译标准这三个方面,探讨两人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二、迥异的文化观

作为一个严峻的解剖者和批评者,鲁迅对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充满着沉郁的忧患意识和复杂的自省精神。他认为,中国积弱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由国民性造成的。对作为封建统治级工具的正统儒家文化,他从总体上持否定态度。对孔子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鲁迅则与林语堂持完全相左的态度,指出其危害性在于“中之治,理想在不撄”。对道家思想,他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其恶果是“不撄人心”,这正是造成国民弱麻木的根源。(鲁迅,1981:327)

而林语堂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艺术思想的四个支点,即非功利、幽默、性灵与闲适,是由道家文化将它们汇为一体的。比如,庄子的“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之无羁绊”就是他向往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在做文章时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字里行间都会跳跃着作者鲜明的个性。至于道家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把生活艺术化,更是林语堂所追求的美学内涵。

鲁迅对外来文化持推崇和“拿来主义”的态度。他认为,历史的重荷、传统的束缚已窒息了中国人的灵魂和创造力,只有求新声于异邦、构成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参照系,才能唤醒沉睡中的国民,改造中国旧有的文化。因此鲁迅一生在坚守创作的同时,一直坚持热情传播外来文化。他坚持对外国文化进行原质性的追求,而他所用的方式就是直译。鲁迅甚至认为中文文法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要通过翻译进行改造,从外国引进新的表现法,这就是他坚持语法欧化的原因之一。

在西方表现主义美学的影响下,林语堂走上了他随感式的东西美学综合的基本路线。一方面,他将西方的幽默引入中国文化,在他所创办的《论语》杂志上,荟萃了莎士比亚的《人生七记》、尼采的《市场的苍蝇》、法国民间故事《尼姑》等许多英、法、美式的讽刺。另一方面,他又将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献,以通俗化、大众化的策略介绍给了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同西方文化进行交流。

三、翻译目的的差异

早在译《域外小说集》时,鲁迅就有一种“茫然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鲁迅,1981:155)。翻译作为对世界文化的引进,作为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然成为实践这一理想的重要手段。鲁迅通过介绍外国进步文艺为我所用,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翻译在其中承担着破旧、迎新这两项任务,一面引进外国文化的新因素,一面铲除旧有文化的痼疾。鲁迅曾谈起过,他最初从事文学译介的目的“不过要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而已,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华国的艺苑”。(鲁迅,1981:208)。为此,他追求直译,反对归化,反对照顾国人的陈旧思维方式,他要国人张开眼睛看世界。

而谙熟西方文化的林语堂,他的目的是把西方文化介绍给中国人,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人,“不仅在认识功能上填补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情况的知识空白,而且摆出了一副为西方文化人生价值取向的弊端寻找疗效的架势,以东方文明的休闲哲学来批评美国高度工业机械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孟建煌,2003:378)他要把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大至儒道哲学,小至品茶烧饭的生活哲学,带入西方人的大众生活里去,改变他们头脑中对中国歪曲和变形的认识,使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不再限于小脚、辫子之类的东西。

可见鲁迅和林语堂两人的翻译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播,只不过鲁迅是为了引进异域文化从而建立新文化,而林语堂则是为了东西方文化更好的交流。鲁迅要借西方文化米修正中国文化的陈腐性、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林语堂则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努力向西方人宣讲中国文化。

四、翻译标准的不同

鲁迅于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硬译”的概念,在鲁迅的理想中,“逐字译”是当时最好的翻译方法,甚至往往以英文的构词法来规范汉语的使用。他认为译文要保持原作的神韵和表达方式,不能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口味而随意删改或归化,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所谓“洋气”。然而,这种对字字忠实的过分追逐,必然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的境地。鲁迅后来又进一步阐释道,“他主张‘直译’,但并不赞成晦涩和拘泥;而对于‘潜心研究’的‘意译’,他是求之不得的。”(陈福康,2000:290) 鲁迅从文化进步的角度,从中国语言所标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角度来看待白话文的弱点希望给白话文引入“欧化”的成分,从而改革中国语言。

林语堂在他的《论翻译》里提出了“忠、顺、美”三条标准。其中,忠实有四义:①忠实不是字字对译,是句译,以该句的“总意象”为基准下笔,而非字义。②绝对忠实之不可能。③忠实不仅求达意,还须传神,即忠实原文言外之意。④忠实非说不通中国话之谓,即讲求归化,按照中国人的行文心理翻译。这也就是其“顺”的含义。此外,林语堂认为文字除了声音、意义等质感之美,还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因此,还要追求风格与内容的美,要求译文能引起读者如临其境的审美冲动。

针对鲁迅提出的“逐字译”,林语堂认为,字义是与上下文连贯融合而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如果一味逐字译,必然会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因此译者无字字对译之必要,从根本上否定了字译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他提倡句译:先要将原文全句的总意义体会出来,其次才能去找寻合适的字辞组合完成表达,这是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必然程序。对于鲁迅所说的引进欧化的表达方法,林语堂提出:“欧化之大部分工作在词汇,若语法乃及不易欧化,而且不能句句皆欧化也。”(林语堂,1984:429)他认为,过分注重引进西方的表达方式和句法来改造中国的语言,则会拘泥于原文的心理和句法,使译文洋味十足而遭致华人的阅读兴趣全无。他强调译者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将原文的思想译成有意义的、地道的中国话。

五、结语

鲁迅和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差异反映了新文学阵营内部不同作家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文化抉择。作为中国翻译史上两位大家,他们尽管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各不相同,但在中国的翻译文学方兴未艾之际,都以其各自的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日趋进步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至第四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翻译批评;翻译;分析手段

随着译学的发展,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批评)成为一个各受关注的领域。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多恩》中提出翻译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新形式,批评行为与翻译行为之间具有某种亲缘关系。《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也说:“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近邻和基础,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思路和借鉴。’文学批评为文学翻译批评服务,甚至为草创中的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提供框架性的指导,这是我们翻译研究者的一个“拿来主义”的态度。有意思的是文学研究者,尤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者们也试图从翻译中寻求新的视角。马瑞林.力口蒂斯·罗斯(Mari/ynOaddisRose)的著作《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TranslaitonandLiteraryCriticism--TranslationasAnalysis)就是这样一个思路下的产物。

一、内容简述

《翻译与文学批评》(1997)最初由英国圣·哲罗姆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得到授权影印出版,属于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作者罗斯是纽约州立大学一宾汉姆顿分校的有突出成就的比较文学教授、翻译研究与教学项目主任。

本书主要阐发了翻译和文学批评的关系,从以比较文学为本位的角度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阅读活动、教学活动。通过大量个案的细致分析,作者集中有力地论证了翻译(译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批评和教学起着积极作用。全书共l0l页,分成前言、正文、后语、附录术语表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

前言以作者翻译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小说《未来的夏娃》中的一句献词开始,开章明义地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作品和修辞学著作的阅读活动,并宣扬一种“stereoscopic”(三维的)阅读方式,也就是阅读时一边看原文一边看一种或几种译文。

第一章是文学批评的几个基本假定。第一个假定引入了阈际文本(interliminaltext)这个概念,即处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抽象文本。在简要评述了注重实践、过程、产品和本质的各种翻译理论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第二个假定:自己的理论是重视过程和产品的,并且非常依赖对翻译本质的直观认识。接着作者划分了现代翻译史。

第二章讨论了翻译和文学批评的兼容性。作者认为在这两者中,翻译的作用是引导、伴随和支持文学批评。而翻译和文学批评说到底都是为文学研究服务的,但在严肃的文学研究中三者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澄清了两个误区:第一,创作不是完全自发自觉的行为,翻译也不是只适合二流作家去做的彻底功利性的行为;第二,翻译和文学批评不分高低,它们也不比创作高级。并为翻译帮助进入文学指出了两个方法。

第三章从个案中进行历史回顾。作者认为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翻译研究史是一部对流行文学口味迎奉的历史,所以翻译“理论”不是真正的理论,只是要求译文符合“为大众接受的修辞手法”的建议。作者认为译本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反映了文学史的历时变更,文学翻译史就是一部文学的斡旋史。具体例子有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伯特·加缪的《局外人》,以及两个译本(英国现代主义者斯图亚特·吉尔伯特1945年译本和美国后现代主义者马修·沃德1988年译本)。

第四章谱写了文学史平衡——调整——平衡的循环旋律。作者指出这个三部曲是人类生命运动的轨迹,就像心跳一样。翻译一般随着文学史上各流派的收缩.扩张的交替而存在。反常的翻译行为即为伪译,伪译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尽管译者和编辑容易走保守路线(收缩),新的规范和选择(扩张)一直会出现在循环运动中。通过分析波德莱尔译爱伦·坡的翻译策略,作者指出英国文学停留在扩张期比法国文学更长、英语比法语更具开放性。

第五章主要讲述波德莱尔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的情况。波德莱尔翻译和研究爱伦·坡的作品与他自己的诗歌创作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奇异故事集》的译本出版在1853年,诗歌集《恶之花》是1857年。作者对爱伦·坡的《厄尔大宅的倒塌》(TheFalloftheHouseofUsher)第一段中的几个句子做了具体分析,通过英语原文——法语译文——英语简单回译的比较,得出结论:通过波德莱尔对翻译,坡的故事合理性增加了。而翻译家的经历对波德莱尔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六章重点讨论波德莱尔作为诗人,其作品被翻译的情况。作者认为虽然真正令人满意的英译本尚没有出现,波德莱尔在德国的译介却为翻译理论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沃特·本雅明因此沉淀出关于语言和翻译的思考。通过对《恶之花》中小诗《沉思》的译文对比,作者指出本雅明译本(1923)太过直译所以并不成功;斯坦凡·乔治译本(1891)则是译作超过原作的证明。作者还评价了多元系统论和描述译学,并肯定了阐释学和解构主义的策略对三维阅读的积极作用。.

第七章转向小说的翻译。她选取了三个著名小说作为例子: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1838.40),译者是斯科特·蒙克利夫(1928);福楼拜的《情感教育》(1869),译者是罗伯特·巴尔蒂克(1964);波德莱尔的《拉·芳法罗》(1847、1869),译者是卡门·斯沃夫·皮娜(1996)。作者说,前两部小说的经典地位通过译者高超的译法和敏锐的灵性得以巩固。后一位译者的译文虽从未出版,但女性的译本为理解原作增添了新的视角。

第八章结论部分讨论了原文和译文的平等关系。作者指出,地位的平等并不是强调任何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它与本雅明关于语言和翻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也符合当代文学批评和思辨哲学的发展趋势。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原文和译文中间存在一个有着丰富意义、典故和声响的阈际空间,对译文的理论.分析研究有助于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

后语中作者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在选择例子时刻意避免了下列因素:赞助人、政治不平等和非文学翻译,仅仅少量提到了性别不平等。第二,明确表示自己支持“新直译”(neoliteraltranslation),推崇三维阅读。作者也意识到翻译在丰富文学阅读的同时造成了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因此她提出了两点希望。

教学附录针对教育领域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即年复一年面对相同的教材和方法老师们可能缺乏热情,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提出三点策略。

二、论著的主要特色和贡献

1.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是比较文学方向的教授,全书以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为本体。在此基础上,作者试图从翻译中寻找新的批评手段、新的阅读途径,最终为研究文学作品服务。“文学批评依赖翻译;反之,翻译从文学批评的严谨中获益。”作者指出在所有的阅读活动中,唯有译作的阅读带有最深的时间和人物烙印。文学作品本是二维的阅读,作品两端联系着作者和读者,译者这个维度的加入使阅读行为变成三维阅读:人物和时间都是三维的。同样是英法双语读者,阅读爱伦·坡的原著TheFalloftheHouseofUsher和阅读波德莱尔的译作LaChutedelaMaisonUsher不一样。这种从别的相关学科寻找研究新视角的做法值得我们翻译研究者借鉴,也是翻译研究文库最初引进本书的原因之一。

2.集中紧凑的微观论证

本书的主要论点其实只有一个,即译文(或翻译策略)能为文学阅读、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提供新的途径,使阅读、批评和教学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全书正文共八章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因此全书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论证集中有力。作者的选例是不至于使问题复杂化的纯文学作品,即那些“我在教学和研究经历中接触和熟知的中性西方经典名著”。对一些具体个案的分析细致到了单词的理解和翻译,如司汤达小说《巴马修道院》开篇处出现的词volupt6。

3.形象生动的理论比喻

作者对文学作品有着生动的比喻:文学作品是根有弹性的中转轴,对它的阅读是围绕这根轴做水平或垂直运动的圆周。原文的圆周和译文的圆周问存在一个阈际空间(interliminalspace),处于这个空间的文本就是interliminaltext,这个文本是译文贡献给原文读者的礼物、也是翻译理论献给文学批评的礼物。另外,对西方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比喻为心跳(heart-beat)。“整个西欧和北美的文学史都在扩张和收缩之间交替。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属于收缩期。…后现代主义…显然进入了扩张期。”如果说收缩代表着保守和理性、扩张代表着开放和非理性的话,西方的文学史确实有着鲜明的收缩——扩张轨迹。

4.对文学翻译批评的启发

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指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其批评方法经常是静态的)。“文学批评”立足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有文学或作品为物质依托;但现在有的翻译批评活动逐渐脱离具体的文本或文本反映的现实,其批评对象变成了空泛的理论或抽象的整体。《翻译与文学批评》始终立足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论证紧密围绕翻译如何为文学批评提供新视角这个论点展开,是以小见大的扎实研究。这为文学翻译批评敲响了警钟,“翻译批评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评价眼光…只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指向始终是具体的、特殊的对象,而不是指向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我们的文学翻译批评应该立足于具体可感的对象,建立扎实的实证研究基础。

三、不足与遗憾

1.选例的体裁太局限

作者在第一章里说,选例局限于诗歌和小说体裁,因为小品文和演讲虽然可以提供少许例子但与读者的个人喜好、观念有太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太通俗。刻意避开戏剧的原因有三:第一,戏剧翻译可以是从剧本到演出,也可以是从一种文字的剧本到另一种文字的剧本;第二,该问题在一些专著中早以有所论述;第三,作者只关注阅读习惯而非其他。诚然,戏剧较之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情况更为复杂。首先,它是民间、民族特有的;其次,它以表演为主要形式;最后,它突出对话而简略其他叙事语言。但戏剧无论从时间还是艺术形态上说都不次于小说,如果将它文学批评中剔除无疑使得该书的研究范围残缺了一大块。作者避开它的真实原因也许是戏剧这种民族性太强的作品不管在舞台上还是文字上只能通过归化的手段来表现,而作者倡导的“新直译”的翻译策略在这部分无法自圆其说。

2.理论稍显薄弱、与翻译联系不密切

论点的单一或者说集中是该书的优点也是缺点。本书实际上的核心论点只有一个,即翻译可以作为分析手段使比较文学的阅读和教学活动得到丰富和深化。全书用大量的个案分析加上形象生动的理论比喻强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比起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中其他理论性著作来说,该书的理论深度稍嫌不够;比起其他实践性著作来说,该书的主体研究对象不是翻译。当然,这都是从我们翻译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所做的苛求了。

第6篇

一、尊重实际,在选择中体现课外作业的层次性

生命个体的差异性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学生由于智力发展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也就不尽相同。面对几十个不同的生命,如果教师还是采用大一统的作业模式,必然会导致众多学生要么无法在作业中满足自身的认知需要,要么就是消极怠工,胡乱应付。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作业的结构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作业。教师可以将所有的课外作业设置为三个档次:甲档为基础类作业,主要历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历练学生的基础能力;乙档为提升类作业,主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练习的难度稍有提升,旨在历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丙档为选择性作业,旨在引领学生在自主性探究过程中完成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到两项完成。

以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外作业中就为学生设置了逐层升级的作业类型:甲档为背诵课文第二与第十三自然段直接描写园子的语段,积累语段中典型的句式结构;乙档则为推荐阅读人教版课文《祖父的园子》以及《呼兰河传》中的相关原文,找出差异之处进行对比,感知不同的表达方式形成的不同表达效果;丙档模仿课文中萧红对“自由”的描写方法,运用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描述自己周末独自在家的感受,在迁移练笔中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实际能力,自由选择,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取所需,让层次分明的作业契合自身的认知需要。

二、多维并进,在合作中强化课外作业的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并不意味着对学生采取放纵的方式任由其发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少学生缺乏相应的控制能力,总是喜欢漏做或者是故意选择简单的作业去完成,专门钻这种形式的空子,导致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难有真正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做好解释沟通工作,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就会给这一方式的践行带来不少的消极元素,甚至形成不必要的误解。只有取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这种创新式的作业模式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望月》一文时,教师依据课文练习题的要求,布置了自主练习听写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任务,在规定了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对完成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或通过自主听写检查的方式完成,或借助自由背诵的方式完成。检查下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得较好,但有两名学生却认为自己已经会听写,就没有采取任何的方式完成作业,导致最后的听写并不理想。此时,教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与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并取消了其一周自主选择的权利。

至此之后,不仅这两个孩子的作业积极性更高了,其他学生面对自主选择的作业也显得尤为重视。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自主设计作业,从而使课外作业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交融练习,在整合中提升课外作业的综合性

虽然知识由于其内在性质的不同,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生命个体在汲取、悦纳知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则可以贯穿于整个知识领域。教师则可以将课外作业的设置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交叉渗透。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后,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莫高窟”的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将这一要求与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借助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的语文作业提供支援。

另外,教师设计课外作业也应该具备大语文观的视角,关注课堂内外的整合与链接,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发展能力。教师可以在每篇课文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由“篇”向“书”过渡,从而让课外阅读为课堂的教学增加效益。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拓展推荐萧红的原著《呼兰河传》,让学生在深入感知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在整体关照原著的视野中回归课文,从而为全方位地解读文本提供了资源。

第7篇

关键词:《道德经》;文化概念;翻译;译者主体性

《道德经》是西方世界除《圣经》外流传最广的著作。对于道德经英译的历史划分,不同学者的具体年代虽不尽相同,但大致上主要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世纪到一战前,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将《道德经》向基督教的归附。第二个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者对道德经功利性的利用。第三个阶段是自帛书道德经出土后,再一次出现了翻译的热潮。在这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的翻译过于注重从意识层面上对道德经作功利性的传播,尤其是在第一个阶段中,“西方传教士对道德经的翻译宗教化,基督化,偏差与谬误比比皆是。”(章媛,2011)

从以上简单的历时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尽可能地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客观地反映原作者精神。这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了。如今,在解构主义的强烈冲击之下,译者主体性已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然而我们不能在还没有深入领会理论内涵的情况下就运用“拿来主义”,生搬硬套,随意扩展其范围,这样的话,不仅没有领会外来理论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会对我们自己积累下的优秀理论思想产生怀疑,妄加批判。

那我们就来看看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对于道德经 文化概念的翻译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蒋童,2012)介绍了韦氏由一条环环相扣的术语链逐步发展而成的翻译理论。首先是借自于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法“就是要抓住相互对立的问题结构,给被隐藏的言说以生命,并对其进行重构。” (蒋童,2012)也就是说,原文中的某些内容并不是我们“打开书马上就能理解的”。韦氏将这一概念引入翻译领域,从而揭示出归化造成的对译入语文化的''策略性干预''。也就是必须反常地使用本土价值观。这一点在我们分析道德经翻译上面就有帮助,尤其是在一些特有文化概念的翻译上,能让我们看到不同译文的优劣。

当然对于韦氏关于翻译的通顺性问题上,我们也不能不加批判的接受。(孙艺风,2003)就曾反对道,如果不向译语系统作出必要的妥协,“直接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自然难以被译入语文化系统接受。”(孙艺风,2003)这样就不利于我国古代典籍的传播。其实有些地方做出适当的变通也是必要的。

对于意识形态的问题,韦氏的理论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说“存异伦理”,就强调了“在翻译中不应该只考虑那些在本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的利益,而应该考虑到异域文本之所以产生的文化,并且面向本土内不同文化群体”(蒋童,2012)但最后韦氏也意识到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这种''''的复杂性,终于提出了“因地制宜理论”,也就是对于翻译实践显然绝对不能“单单关系到采用哪一种话语策略―是流畅的翻译还是抵抗翻译,它还应包括翻译的意图和效果,也就是通过翻译究竟是否达到了促进文化更新和变化这一根本目的。”(同上)也就是说归化如果能促进某些边缘文化的发展的话,是值得我们肯定的。而另一方面,在附属文化翻译外来作品时,由于过分强调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也可能陷入“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危险境地。这其实对与我们国内学者将中国典籍外译同样也有一定的启示。我们也不能陷入民族中心主义之中,而应客观地对待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阿瑟威力,顾正坤和林语堂三人的译文,主要从文化概念的翻译等方面来对比。

1.“玉”的文化含义。

中华民族对于玉的崇尚和喜爱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且一直传承至今。有学者就指出玉文化是先于文字的中国文化“大传统”。玉在《道德经》中也有多处体现,我们以第六十二章和第七十章为例对以上三者的译文进行对比。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

其中“拱壁”的意思是'“拱抱的玉壁”,在三个译本中分别体现为'' disc of jade", "jade disks"和"jade". 都只是翻译''拱壁''表层的意思,而拱壁作为极其重要的礼器这一层意思并没有翻译出来。玉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从考古发掘出的玉琮,玉珏直到各代帝王的玉系中了解到它的重大意义。它是一个国家政权的象征,古代君子所追求的道德标准。在本章中虽然老子强调的是道的重要性,但正是因为与的意义本身已经很重要,两者对比才能显出道的至高地位。所以这里有必要“赋予被隐藏的言说以生命”。

还有在本章中,威力和顾正坤的译文中“立天子”分别译成''Emperor's enthronement" 和"the emperor ascends the throne"。笔者以为要比林译的"on the crowning of an emperor"要好。因为如此以来西方读者会以为中国先秦时代的皇帝即位时也会被加冕以金冠。所以林语堂的译文在处理文化概念时似乎有些迎合西方的价值观。

如果说以上一例还不足以说明玉的重要文化含义,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章中三者对于玉的翻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和而怀玉。(第七

十章)

从三个译文的对比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出,只有顾正坤的译文将玉加了括号解释,强调“玉”就象征这“道”,而威力和林语堂都没有说明。威力对''披褐怀玉''加脚注解释道''to 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 to keep one's knowledge to oneself"意思是“才能不外露”,也就是将“玉”当“才”来解。但笔者以为此处的玉就是“道”的象征,同意顾氏的观点。原文中“披褐怀玉”应被看作是“与'反朴归真','和光同尘'一样的意思”。(许结,2008)那么“玉”就不应该片面地被理解为才能,而应上升为微妙浑成为“道”。陈鼓应也在 《老子注释及评介》一书中指出其实老子在本章中是感叹“世人多惑于燥进,迷于荣利,和这些道理背道而驰。”接着陈鼓应又说虽然这道理用文字表述出来很简单朴实,但却含义丰富,“犹如褐衣粗布里面怀藏着美玉一般。”所以“玉”在此处理解为“道”似比“才能”更恰当些。

2.何谓“玄同”?

许结在 《老子讲读》中列举了各家对于“玄同”的注解,其中“王道 《老子意》谓:'玄同这者,与物大同而又无迹可见也。'此'以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解玄同,即玄妙齐同的道的境界。”陈鼓应也说道:“玄同的境界是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论关系之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待一切人物。”(陈鼓应,2003)那么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三者对这一概念的处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

威力的译文将玄同译成''the mysterious levelling'',顾正坤和林语堂则分别译成''subtle identification''和''the mystic unity''。虽然三者都有''同''的意味,但侧重不同是“与…同一水准”,“与…同样”。''identification''除了有“身份”的意思外还有认同,支持,同情之意。所以威力的译文除了将“同”的意味表达出来,也将“玄同”上升为和“道”同样高的境界。而且还加了注释,说明了这是一种“未受到个别感觉影响的整体感知”。对比之下,顾译和林译则没有表达出这一层含义。

在处理文化概念这类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清楚原文的含义,透过措辞,句法等这些导致“不连续”的表层,深入到原文的本意。本文对于翻译文化该概念的讨论也只是一些初步的个人观点,方法也只涉及添加脚注等方面。“但用脚注说明这种模糊不清的性质是有用的,而且在大多数实例中也证明是正当的。”(奈达,2001)除了加脚注的方法外,也可以考虑用译入语的文化概念替换。

参考文献:

[1]Lao Tzu. Tao Te Ching. Translated by Arthur Wald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2]Nida,E.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详介[M].中华书局,1984.

[4]顾正坤.老子道德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蒋童.术语链:韦努蒂翻译研究生成[J].外国语,2012(1):54-61.

[6]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J].中国翻译,2005(4)16-20.

[7]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3):3-9.

[8]谭静.道德经翻译中的中西思维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81-84.

第8篇

关键词: 鲁迅翻译观直译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翻译家。翻译在鲁迅的文学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活动是以翻译开始又以翻译终结的。他一生译作颇丰,自1903年翻译雨果的随笔《哀尘》开始,到1936年逝世前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为止,共翻译了15个国家110位作家的224部(篇)作品,体裁包括文艺理论、美术、小说、诗歌、童话、杂文等。除大量的翻译实践之外,他还有不少讨论翻译的理论文章。20年代末30年代初,鲁迅对翻译问题作了一系列非常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诸如“直译”、“欧化”、“宁信而不顺”等具有变革性和新颖性的翻译主张。与其他译者相比,鲁迅的翻译思想别具一格,因此曾长期遭到批评和非议,时至今日,仍有人不同程度地附和这些批评和非议。尽管如此,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位置。

袁锦翔把鲁迅的翻译概括为3个时期:从1903年开始翻译到“五四”运动为第一期。在此期间,鲁迅除科幻小说外还译了一些被压迫民族文学的作品。代表作有《月界旅行》与《域外小说集》。从“五四”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为第二期。在这个“上下求索”的时期,鲁迅移译了不少东欧、北欧和日本的作品。代表作有《说幽默》、《苦闷的象征》等。从1927年到1936年逝世是第三期。这是他译事的辉煌时期,翻译是为了战斗。代表作有《思想・山水・人物》、《小彼得》、《毁灭》、《艺术论》(卢氏)、《死魂灵》等。[1](P131)

一、鲁迅翻译观的形成

从意译到直译。鲁迅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1903年。当时,鲁迅受梁启超、林纾等人的影响,走的是“意译”的路线,对翻译没有提出独到见解。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鲁迅的最早的翻译作品是1903年他用文言改写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之后,鲁迅又陆续翻译了几篇小说,像1903年所译雨果的《哀尘》,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稍后则译有美国路易斯・托伦的科幻小说《造人术》,匈牙利籁息的《裴彖飞诗论》。这几篇作品都有明显的晚清痕迹,即翻译手法的意译倾向。鲁迅后来也承认,他早期的几篇译作,“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2]并且还表达了明显的懊悔之情:“年轻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3]1907―1909年,随着《域外小说集》的出版,鲁迅的翻译观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域外小说集》序言写道:《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译也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当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所在。[4]这篇序言阐述了鲁迅的两点翻译思想:一是鲁迅认为,接受外国文学,就要“读其心声”捕捉其精神实质;翻译外国文学,就要“弗失文情”,即忠实于原文进行直译。二是译者要注重翻译的选材和对原著的把握。鲁迅本人对于译介的作品是有明确选择的,《域外小说集》主要收录的是大量受压迫的北欧弱小民族和苏俄等国的作品。鲁迅的翻译意图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得十分明确:“别求新声于异邦。”――借异邦之新声,唤醒今日之中国,为在中国传播“摩罗”精神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鲁迅“直译”翻译原则的形成

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早在《域外小说集》的序言中鲁迅就以“词致朴讷”、“移译亦期弗失文情”[5]155表达了自己直译的思想。后来他多次在相关文章中强调过这一观点。鲁迅的翻译观可以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代佛经翻译和清末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汉魏以来的译经高僧中,玄奘法师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个。鲁迅认为,唐译佛经,很多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一经习得就懂得了。同理,对待外国文字时,由于汉字本身存在表达上的缺欠,也需要生造一些词句。在清末翻译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则是严复。鲁迅强调直译同时赞成兼顾意译的主张与严复“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6]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鲁迅从林纾的翻译中也吸取了很多经验,但他也指出林纾译文中有很多误译,“任情删易,即为不诚”。[7]这些都成为鲁迅翻译原则形成的外界因素。鲁迅不仅继承了旧文学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从外国文学中寻找反封建的武器,这便是他的“拿来主义”。因此,他提倡“直译”以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力量”。鲁迅直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革中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他把文学看作社会改革、民族解放的武器。在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的《序言》中鲁迅便指出,他所以译述这部历史小说,就是因为感受到“斯巴达之魂”的“懔懔有生气”,想借此激励爱国志士“掷笔而起”。同年,他在《月界旅行》的《辨言》中也明确说明是为让读者“获一斑之知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8]把翻译当作反封建、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才是鲁迅“直译”的根源。

集翻译家、文学家、思想家于一身的鲁迅对翻译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也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正如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王瑶所指出的:“由‘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就是由鲁迅以自己的介绍翻译和创作实践来奠定了基础的。”[9](P88)鲁迅的创作与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这份丰厚的遗产有待我们不断地发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熊融.关于《哀尘》《造人术》的说明[J].文学评论,1963,(3):34-36.

[3]鲁迅.致杨霁云[A].鲁迅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5.

[5]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严复.严复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7.

[7]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美剧;字幕翻译;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20-02

近些年,越来越多由美国制作的电视剧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吸引了众多中国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眼球,掀起了一股“美剧热”。这些电视剧作品的特点包括幽默诙谐、悬念重生、想象丰富、变幻莫测等。而美剧的热映也催生了对其字幕翻译的探索。尽管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外国(包括美国)电视剧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现象,但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翻译领域,“影视翻译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李和庆,薄振杰,2005:45),故有必要对美剧字幕的特征进行分析、梳理,进而得出可供借鉴的翻译策略。

一、字幕翻译特点分析

1.整体性。不难理解,影视作品属于一门综合性艺术(钱绍昌,2000:62),是由表演者的对白、表演者的神态动作、背景画面及音响等多个元素构成。而字幕是嵌套在屏幕画面(通常是底部)的符号,其必须要与声音、图像吻合一致才能完整表达剧情信息。因此,观美剧者必须要能够同时完成看画面、听声音和读字幕三项内容。概括而言之,观众要想全方位地欣赏剧情,就必须要做到将剧中的非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感受和领悟到位。

2.制约性。两大因素在制约着字幕翻译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空间和时间。一方面,翻译者及字幕制作者必须要考虑到画面上可承载的字符数量及大小,绝对不能影响到视觉整体效果。所以每张画面上的字幕内容不宜过多,字号不宜过大;诚然,字号也不能过小而难以辨认。另一方面,应尽量保证字幕语言和图像信息的协调一致。尽管字幕不需像配音那样去严格地遵循与发话者时长的吻合,但也不能出现较大“时差”。同时,还要拿捏好每片图像上字幕的停留时间,“一般以2~3秒为宜”(李运兴,2001:39)。

3.即逝性。转瞬即逝是电视剧中有声对白的物理特性。剧中英语这一有声语言的中文翻译也是一闪即过。文学作品的语言通常以印刷体形式展现,读者可以反复品味。但电视剧观众则无法享受这样的奢侈。如一行字幕从出现到消失还没被观剧者看完、看明白,观剧者的心情及思路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观剧效果便大打折扣。

4.易读性。字幕翻译的另一特点是译语语言的通俗易懂,切忌过于生涩。因此,字幕语言从总体上而言应自然明了,决不能高频地让观众感到费解。但不可否认,一些美剧的题材所属某特定专业领域,如《犯罪现场调查》或《实习医生格蕾》,则刑侦术语或医疗术语便成为惯用词汇。

二、异化与归化

1813年,德国哲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提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Schleiermarcher,1992:42)。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作为翻译的两种方法,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归化则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Venuti,1995:20)。概括地说,异化法要求译者向原语作者靠拢,尽可能采用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尽量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递原文的内容。当异化归化作为具体的翻译方法时,常常被用于微观的具有鲜明独特文化内涵的语句(文化特色语句)的转换;作为一种特殊翻译方法,异化为翻译时不顾译入语习惯,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如实搬进译入语,即鲁迅说的“拿来主义”;归化将原文中独特的异域文化内容化归为译入语自身明白流畅的表达,尽量减少译语读者的陌生感(黄艳春,2010:117-118)。

三、归化异化法于美剧字幕翻译之应用

1.归化之适用性。如上所释,“归化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使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现实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张沉香,2006:43),目标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考虑到美剧字幕翻译“整体性、制约性、即逝性、易读性”(尤其是“即逝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美剧中出现的英语文化特色语句常常要以归化法的方式译出,由此以保证字幕译语的易接受性;以此为基础也更易于实现译语观众的感官体验,有利于满足其对美剧情节、声效的审美情趣追求。例如:①Well,if you got such big guns on your side backing you up,what do you need me for?如果你有了靠山,还要什么?(《尼基塔》第一季第01集)②So how is Mark handling all of this?The usual way throwing himself into work.Mark.怎么样?老样子,一心扑在工作上。(《未来闪影》第一季第03集)③I thought...maybe my mind...was playing tricks.我以为……也许我……是在自己吓自己。(《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篇》第七季第15集)显然,以上几例所含的地道英文表达都根据具体的语境被转换成让中国观众倍感亲切、清晰易懂而地道的汉语表达,是归化翻译法的结果。无疑,这一选择可大大降低观众理解字幕的难度,从而腾出余力及时跟踪并更好地欣赏剧情。

2.异化之可行性。如前所析,“异化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张沉香,2006:43),目的是保留异国情调,让译语读者最大限度地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语言传统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尽管字幕翻译会受到苛刻的限制和制约以导致译者没有足够的空间对剧中蕴含特色文化的词句进行详细解释,观众也被剥夺了自由的时间对译语反复揣摩玩味,译者仍应也仍有可能借助异化的手段以保留并传达美语中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例如:④It looks like a cell phone but it is really like a digital black hole―wireless hard drive that swallows up any electronic data within ten feet of it.它看上去像手机,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数码黑洞―无线硬驱,可吞噬任何离它十英尺内的电子数据。(《越狱》第四季第02集)⑤You’re gonna be our golden goose,ok?你要做我们下金蛋的鹅,懂吗?(《反恐24小时》第八季第08集)⑥There is nothing more dangerous than a wounded animal.受伤的野兽最可怕。(《反恐24小时》第八季第22集)可见,以上美语中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都较好地得到了保留及再现,是异化翻译法的结果。这一做法的前提是要保证观众在剧情脉络的帮助下能够迅速理解较生疏的异域表达,不会造成模棱两可、不知所云的尴尬。这一选择之所以合法有效,是因为其有利于传达异域语言及文化,达到跨文化交流的深层次目的。

3.归化异化相交融之必要性。实际上,在各类型文本的翻译实践中,归化法和异化法都有其各自存在的根据、意义及价值;同时两者又具有互补性。“本来归化异化策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在翻译实践中也没有绝对的归化与异化”(朱安博,2010:119)。美剧字幕的翻译实践也同理:没有哪一部美剧的翻译是完完全全以目的语语言文化为归宿,也没有哪一集剧情的译语可以彻头彻尾地再现源语语言文化。很多情况下的翻译都表现为译者在处理源语语言文化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取向,是对归化法和异化法一个“度”的把握。在美剧字幕翻译过程中,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处理好剧中的语言文化因素,在母语中尽可能忠实地再现源语语篇中的词语特征和文化特色,成了美剧字幕翻译中的一大挑战。这必然要求译者对源语进行归化或异化的处理,尽量发挥归化和异化法的优势,尽力避免归化过度所造成的源语风格和文化因素丢失,或异化过度所造成的译语“外国腔”太重而降低译语的可接受性。例如:⑦You’ve announced so loudly your opposition to me.你那么高调地跟我对着干。(《囚徒》第一季第03集)⑧You single-handedly saved three lives. If it was me,I’d be floating on cloud nine right now你单枪匹马救了三条命啊。换了是我,现在已经得意得飘飘欲仙啦。(《英雄》第四季第01集)⑨That’s what stirred up the hornet’s nest.这简直就是捅了马蜂窝。(《反恐24小时》第八季第22集)诚然,译者在以上几例的翻译中对归化异化法把握得还是相当好的,较为巧妙地综合了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既保证了译语的自然流畅与可接受性,又关照到了源语风格和文化因素,实为美剧字幕翻译的范例。

美剧依靠其悬念感、幽默感、生动性和娱乐性而受到我国年轻人的厚爱,剧中语言的翻译问题也逐渐进入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和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在分析梳理了字幕翻译特点、归纳总结了异化归化内涵及关系后,文章通过选取美剧字幕翻译的具体实例来解析归化法及异化法对美剧字幕翻译的借鉴作用,结论如下:译者应在客观受限的情况下结合美剧具体情境灵活有度地运用归化及异化法,以期有效完成美剧字幕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和庆,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2):45.

[2]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2.

[3]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9.

[4]陈小燕.从互文性角度谈美剧字幕翻译[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4.

[5]高彬.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和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8.

[6]Schleiermar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A].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Schulte,R & Biguenet,J.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42.

[7]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8]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23.

[9]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econd Ed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10]郭建中.异化与归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第二版评述[J].中国翻译,2009,(2):36.

[11]黄艳春.异化归化要义[J].外语学刊,2010,(4):117-118.

[12]张沉香.论异化与归化的动态统一[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6,(4):43.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常态课 瓶颈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33-02

作者简介:张林(198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真正决定教学质量的往往不是花团锦簇的公开课,而是与教师日日相伴的常态课。因此,直面常态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化解其中的瓶颈问题,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更趋合理与规范,可以让师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成长。

一、常态课设计的瓶颈问题与对策

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希贵先生曾说,有些教师工作三十年其实相当于工作了一年,因为他只是将一年的教学经验重复了三十遍而已。这一振聋发聩的提醒告诉我们,即使在常态课的教学中,也要高度重视每一次的教学。而教学一定是从教学设计开始的,因此要研究常态课的瓶颈问题,首先就要研究常态课教学设计的瓶颈问题。在笔者看来,常态课的设计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教学思路的守旧上。由于种种客观与主观的原因,运用原有的教学经验去备课,总是成本最低的教学设计方式。因此,这一瓶颈问题可谓是瓶颈中的瓶颈。

来看一个例子:苏教版(下同)小学语文第三册下册有《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笔者曾多次听有关本文的校内教研课,甚至是一些场合的公开课,但都在强调同一个主题,即看待一件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有没有用处。这样的主题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多位教师的解读下只有这唯一的主题,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在教研课或公开课后的评课环节中,听到上课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大抵有这样的一些内容:一是本文教学中关于字段的工具性问题,重在解决三年级学段学生在字与段的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由于认知能力有异,有的学生还需要在字上花功夫,有的学生则可以瞄准段去培养新的能力;二是将小骆驼的情感变化当成教学的一条脉络,通过情感变化来点明文章主题。

如果我们跳出本文来观察这样的教学思路,就可以发现教师缺乏个性化解读,其宣讲的还是教参上观点的重复与变式。这种类似于拿来主义的教法在常态课上是比较多见的,也是亟待改进的。笔者以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并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去引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譬如本文的教学设计,笔者以为可以采用这一对策去衍生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如:小红马为什么瞧不起小骆驼?小骆驼为什么觉得委屈?骆驼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骆驼的?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常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你是骆驼妈妈,你会怎样教育小骆驼?(或者换一种问法:骆驼妈妈没有简单地跟小骆驼说大道理,只是带骆驼到沙漠里走了一趟,你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好吗?)小骆驼最后悟到了道理,但这个道理它并没有说出来,而是“默默地想”,为什么是“默默地想”呢?

无论是对于本文而言,还是对于其他文本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必须抓住一点,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教师要采用引领性的问题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而这些引领性的问题从何而来呢?显然首先来自于教师不拘一格的、开放的教学理念。

二、常态课实施的瓶颈问题与对策

有了良好的设计,其后的关键就是教学实施。教学实施的挑战在于课堂上的生成,因为生成是教师无法把握的,有时还会让教师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有意无意地维护自身的权威,那就有可能屏蔽课堂上的生成。果真如此,那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生成课堂的精彩。因此从课堂实施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在于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材上有一则《争论的故事》,讲的是兄弟俩面对空中飞过的大雁,争论是煮着吃还是蒸着吃,结果争论不休,而大雁早就飞走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成人而言可谓是耳熟能详,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在一次教学共同体的研讨当中,当我们提出以开放的态度来实施本文的教学时,有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其理由是那样教学很容易发生偏移,最终结论还是不开放的好,只有教师牢牢把握文章主题,才能让教学过程不偏离正轨。

应当说这是一个容易得到很多人认同的认识,因而也可以看作是常态课实施中一个确实存在的瓶颈问题。笔者以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在于本着开放的态度,认真对待学生的想法。笔者在教这一课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及时采用了一些引导策略,结果课堂教学进行得依然很顺利。

三、常态课评价的瓶颈问题与对策

上完每一节课后,每个语文老师都会评价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尤其要评价这节课是否能够应对考试,这也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瓶颈!那么,怎样消除这一瓶颈问题呢?笔者以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用发展来驱动评价走向科学。

比如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老师讲完《槐乡五月》后提问:你是从文中哪些词语体会到“到处都是槐花”的呢?学生回答因为山坡上开满了槐花。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槐花是槐乡孩子们的宠物,它饱了孩子们的口福,香了孩子们的村子,甜了孩子们的生活”。这样的评价我们认为是符合教学需要的,但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于是在另一节课上,老师对同样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槐乡五月是孩子的季节,槐乡是我们大家的槐乡,虽然我们并不生活在槐乡,但我们的家乡也有同样的风景。槐乡是美的,我们的家乡也是美的,同学们能否用笔写出自己家乡的美呢?

这样的评价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内化本文的主旨,对触动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之所以能够如此,正是因为评价的着力点不是放在对原文结论的记忆上,而是放在学生感知文本时的认知过程上。

第11篇

[关键词] 浙江外贸人才培养模式

一、浙江省外贸人才的总体需求论证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经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周期,特别是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外贸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外贸人才需求趋旺。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

从智联招聘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贸易人才“仓储”不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开放省份较集中的地区,外贸企业密集,而高层次的国际贸易人才严重缺乏,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浙江省是我国的外贸大省之一,外向型经济发达,仅宁波市的外向型企业的产值就占宁波市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但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仍停留在靠转手订单维持生产阶段,无力自行开拓国际市场,这与以外贸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极不相称,主要原因是紧缺高层次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

二、浙江省外贸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外商投资企业多。我们在浙江省选取有代表性地区的数家外贸外资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特点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次调查所涉及的调查范围,选取了杭州、宁波、温州和义乌四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30份,问卷有效率100%。调查结果分析:

1.人才需求的总量不断上升,人才的层次不断升高

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2006年平均每家外贸企业需要新增外贸专业的人才为2.5人,2007年每家外贸企业预计需要新增外贸专业人才3.5人,比2006年增加40%,到2008年,每家外贸企业预计需要新增外贸专业人才为4.2人,比上年增加20%。由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的结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这带来了外贸专业人才需求数量上的上升,但是增加的速度会逐年降低,趋于平稳。

在调查的30家企业中,2006年一共需要外贸专业的人才为7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5人,占6.6%,本科学历的人才为44人,占需求人才总数的58.6%。2007年,这30家企业预计人才需求量为115人,其中需要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9人,占需求的总数量的8.8%,比上年增加 80% ,本科学历的人才为78人,占需求总数量的74.3%,比上年增加75%。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普遍扩招,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和学生的学历层次在不断地上升,人才市场上有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供给,这使得企业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上升。

2.企业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有实际经验的人才

在对30家企业解决国际贸易人才的方法进行调查时,其中选择依托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的企业为13家,占所调查企业数量的86.6%;选择接受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为5家,占所调查企业数量的30%,通过熟人推荐的企业为2家,仅占企业总数的6.6%,选择自己在工作中培养的企业为8家,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53.3%。由于人才市场的充分发育,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企业更愿意在人才市场上寻找自己满意的人才,选择自己培养人才的企业为53.3%,低于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寻找人才的比例,这说明我省的很多外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去培养自己的人才,更倾向于拿来主义。值得关注的是在这30家外贸企业中,仅有30%的企业愿意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人才,这表明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直接满足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

3.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是外贸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

外贸专业的人才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外贸企业对于精通英语和计算机的外贸人才更是青睐。在对3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中,86%的企业都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外贸人才要精通外语,尤其是口语要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贸企业对于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上年外贸企业对于小语种的人才需求数量只占总人才数量的6.2%,今年上升到15%,比去年增加了1倍多,在众多的小语种中,阿拉伯语、日语、德语排在前三位。这是由于近年来,浙江企业加大了同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往来。小语种人才更受欢迎是外贸地区多元化的表现。

外贸企业对于人才的考虑因素中,计算机方面也是重要的原因。76%的被调查企业都认为外贸人才要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软件,比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更加注重应用软件的学习,调查的30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表示自己所需的人才要能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仅占总企业数量的10%,这表明我们高校在培养外贸人才方面要更加注重计算机实用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浙江省外贸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根据浙江省个体和私营企业发达,外商投资企业多的现状以及现有的办学条件,结合调查数据,我们认为浙江省外贸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模式应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浙江万里学院是国有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试点单位。在西方经济学的视角里,“公共产品尽可能让私人来提供,最近一些年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浙江省悠久的经商历史和全面开放的现状,涵养了学生们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能力。为发挥学生这个特点,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应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围绕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维一体的培养模式,制定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两种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做贸易和解决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松:WTO与中国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滕玉梅: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3](美)亨利・埃兹科维茨夏道源译.(荷)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第12篇

因此,在本篇iOS系统美化攻略中,小编将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来美化一成不变的系统(iPhone需越狱),让初次接触iOS系统的用户也能轻松的美化手机。在美化系统前,预先下载ifunbox与iBeauty For iOS5这两款PC端工具, 接下来的美化操作就得靠它们了。

一键式iOS系统美化

iBeauty算是iOS系统美化工具中,最傻瓜也是操作最简单的应用,不用记住复杂的文件保存路径、文件名,也不需要层层打开各文件夹更改替换,并且带有完善的备份、恢复功能,但是它需要配合WinterBoard使用(进入Cydia下载即可)。

锁屏界面美化

在iBeauty中美化iOS系统最简单,最直接的操作便是美化系统的锁屏界面。在锁屏界面中修改字符阴影、透明滑块以及锁屏相机都不是难事,点击iBeauty主界面左侧的“系统原生界面美化”动作条,在弹出的子菜单中找到“更改锁屏界面”项并点击,便可进入锁屏界面的修改窗口(如图3)。

首先在锁屏相机按钮与锁屏界面透明两栏中点击“透明”按钮,将锁屏界面中的多余元素去掉,让锁屏界面尽可能的变得简洁。然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滑块资源栏中的“下载滑块”按键进入到滑块下载页面,选中符合自己口味的滑块图标,右键点击将其保存到本地电脑,将图标复制三份,分别将其重命名为“bottombarknobgray@2x(对应解锁滑块)”、“bottombarknobgreen@2x(对应接听滑块)”“bottombarknobred@2x(对应关键滑块)”,在更改解锁滑块一栏中一一对应替换后(如图4),点击“上传滑块”,待手机重启后,解锁界面的滑块就修改成功了。

界面透明处理

在系统美化方案中,全透明处理是最能体验美化风格,也是最简单的美化手段。利用iBeauty中的全透明处理操作应该是现阶段最简单的操作了。首先在iBeauty左侧选择更改其他界面,在其他杂项窗格找到Dock背景栏,点击“透明”便能轻松修改(如图5)。然后切换至更改拨号键盘界面,在修改主界面中找到通话界面透明栏,点击“透明”即可完成通话界面透明处理。接下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拨号键盘资源中选择“制作拨号键盘”,系统会自动打开浏览器,这时用户就可自行选择一款字体作为自己的拨号界面,点击等待页面跳转后,系统会提示用户上传拨号界面背景(如图6)。为了实现透明处理,建议用户选择与手机桌面一致的壁纸,上传完毕后,页面会提供半成品给用户预览,点击“下一步”,用户就可手动为拨号字符调色,建议使用色彩反差较大的色调作为字符色(如图7)。最后选择正确的系统版本,确认后便能将制作的拨号主题下载到本地电脑中了,在iBeauty中点击“选择键盘文件夹”,选择下载的拨号界面并上传,就完成透明拨号界面的美化了。

文件夹界面与通知提示条的透明处理,在iBeauty中无法实现,需要用户进入Cydia中分别下载FolderEnhancer与BlurriedNCBbackground插件,再进入手机设置中自定义为透明即可。习惯使用ifunbox的同学可以删除/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SpringBoard文件夹中的BulletinListLinen@2x.pn与/private/var/moblie/Library/Caches中的com.apple.SpringBoard.notificationCenterLinen两个文件后(删除前注意文件的备份,忘记备份的同学可以使用iBeauty恢复),并注销桌面来实现通知中心的透明处理。

细节决定美化成功

锁屏界面与透明处理的美化仅仅是搭建了美化操作的一个大的框架,接下来便是进行系统的细节上的调整,比如运营商图标、充电图标以及程序图标特效的修改。iBeauty针对这一修改给出了一个很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更改运营商图标、更改充电图标以及更改程序图标中有大量的图标资源,利用云端上的图标能轻松的对这些细节作出完整的修改。

iBeauty并没有提供运营商图标,用户可以在各大iOS手机论坛中找到海量的资源,再在更改运营商图标中就能快速修改。在上传修改图标前,选择正确的运营商,依次通过“深色运营商图标”“浅色运营商图标”两个选项选中图标(如图8),最后点击“上传”就能完成修改。

更改程序图标是美化操作中最繁琐的一步,好在iBeauty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供用户使用。在更改程序图标界面中,建议用户去除图标阴影与图标模板,这样能使整个界面变得更加干净,最后再通过“下载图标”项获取需要的图标,用来替换系统程序图标(如图9),在替换与更改图标前建议先将图标一一备份,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不光是系统图标的更改,为了使整体美化风格更加相近,接下来还要进入用户程序窗格,将本机所安装的应用图标也一一修改(如图10),此步骤修改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有一定耐心完成。

充电图标相对于运营商图标修改要容易许多,通过页面的“制作电池图标”按钮就能利用网页上的模板制作独特的图标(如图11),操作也与制作拨号键盘相似,此处就不再赘述。

拿来主义的修改

相对于利用系统原生界面美化一项项的修改,WinterBoard美化则提供了全面而简单的系统美化方式。在iBeauty主界面中点击“WinterBoard美化”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主题安装管理,在管理界面中点击“下载主题”,在JOYiPhone主题主页上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主题元素,并按照主题类型的不同分类列出。比较实用的Widget主题能弥补iOS系统无法在桌面上添加插件的短板,通过主题封包直接替换平淡的默认UI,选择满意的主题下载并解压,便完成了主题元素的获取(如图12)。

接下来,通过“选择主题”项添加成功下载的主题,当界面上出现可安装:“下载主题名”,便说明主题包中所有文件齐全。点击“上传主题”,当弹出“进入WinterBoard选择主题”的提示窗口时,就说明主题已经成功安装(如图13)。

进入手机的设置界面,按下“WinterBoard”进入主题设置界面后,点触“选择主题”,选择安装的主题并注销手机(如图14),即可完成全面的美化操作。

Tips

在WinterBoard,你可以同时选择多个主题元素来组成你的系统美化,同时加载独立的拨号主题、锁屏主题、短信主题、天气主题、电池主题,能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

更加自由的封包与解包

iBeauty的一键化操作固然很简单,但它的能力也非常有限,状态栏的透明化、WiFi图标与电池图标的修改是它无法实现的操作。因此我们需要利用ifunbox、python-2.7 以及PIL-1.1.7.win32-py2.7来提取系统文件,解开系统文件并利用第三方图标替换后,再打包还原。

artwork文件是iPhone美化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集合了状态栏、系统UI效果在内的众多图片,需对其解包后方可进行修改。前文所描述的iOS系统界面美化都只是一般的基础美化,如要进行深层美化必须解包artwork文件。

首先分别下载安装python-2.7和PIL-1.1.7.win32-py2.7,再利用ifunbox工具进入手机中的/System/Library/Frameworks/UIKit.framework/文件夹,将Shared@2x.artwork文件拷贝到本工具所在文件夹(如图15),这时就可运行事先准备好的artwork解包工具。解包操作比较简单,按照文字提示即可完成(如图16),等待封包解封完毕后就会发现存放工具与artwork文件包的目录中内多名为Perfect文件夹。此文件夹中存放的图片元素就是iOS系统UI以及状态栏的图标,通过缩略图与文件名便能识别它们的用途。修改与替换文件夹中的图标时,必须保持文件名绝对一致,并且图标的尺寸也要保持一致,例如原文件为366×186,我们替换或修改的文件也必须为366×186,否则无法完成封包。

封包操作就是对上述过程的逆操作。封包完成后,文件夹中多出的Perfect.artwork文件就是修改后的文件。最后将修改后的文件复制到原文件所在目录/System/Library/Frameworks/UIKit.framework中覆盖原文件即可(覆盖前备份原文件是不可少的操作)。

Tips

字体修改是美化操作中比较简单的操作,用户只需将字体包下载后,利用ifunbox进入系统文件中将原字体替换即可。

文字替换路径/System/Library/Fonts/Cache(如图17)

STHeiti-Light.ttc和STHeiti-Medium.ttc为中文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