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戏的体裁

社戏的体裁

时间:2023-05-29 18:01: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戏的体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其实,“以动衬静”和“以动写静”是描写中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

景物描写中,人们经常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所写之物的静或环境的静。如:“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鲁迅《祝福》)作者通过描写雪花落地的瑟瑟有声来反衬冬夜的寂静,从而揭示了环境的恶劣,烘托了祥林嫂死去的凄惨。

鲁迅小说《药》的结尾也是以动衬静的好例。“他们走不上二三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辣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去了。”

这里,作者精心描写乌鸦的大叫和箭飞,不仅反衬了坟地的寂静,更烘托了人物的畏惧心理,给小说蒙上了一层神密的不祥氛围。

再看下面的描写。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万籁有声”“小鸟时来啄食”这些描写很好地反衬了夜和小屋的安静,同时也写出了作者醉心潜读时怡然自得的心绪。

以动衬静手法最好的例子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描写。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夜深人静,又是在回家路上,暂得的片刻宁静行将化为泡影。这时的蝉声和蛙声不仅反衬了深夜的宁静,更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失意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古典诗词中经常运用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鸟之鸣,更显山之幽。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体裁的作品,以动衬静的手法,就是用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物,从而烘托出一种更加宁静的环境的表现手法。

但是,在不少描写中,还有一种类似于以动衬静手法的描写。作者描写一种景物不是要反衬环境的宁静,而是通过刻画动态的景物来表现静态景物的形象,并使静态的景物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运用一定手法,通过想象主观地把静态之物写活,写动,此来表现对静态之物的或喜或悲之情。这种手法就叫以动写静。

请看下边的描写。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本来是表现景态的景物――小屋在破晓时的景致,作者却用动态的笔法写,写小屋因光线变化给人造成的动态感觉。通过人们的视错觉表现了黑暗渐失中小屋与山的亲密关系。

鲁迅《社戏》中也有一处“以动写静”的描写。

第2篇

一、创设情境,放飞想象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笔者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说:“假如在座同学都是我聘请的‘资深编剧’,皇帝结束游行大典回宫后,剧情又将怎样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利用课堂最后三分钟,想象并交流剧情。”

一时间,合作组内,“编剧们”热烈讨论起来。教室俨然是“剧情交流室”,我这“大导演”则袖手旁听。三分钟过后,我要求学生课后“一编到底”,完成《〈皇帝的新装〉续》。宣布下课后,学生仍兴味盎然,沉醉其中。第二天,翻阅学生“剧本”,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皇帝的新装〉续》与原文衔接自然,情节曲折,人物鲜活。看来,最后的三分钟,非常有效。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明白,语文课堂结尾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以读促写,以说促写。

二、设置疑问,激发思考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利用阅读反思、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在课堂结尾,老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为学生搭建探索平台,让学生处于“思维亢奋”之中,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笔者执教《社戏》,课堂接近尾声时,我问:“其实戏本无味,豆亦普通,但为什么在文末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问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说:“豆不好吃,戏也无味,但偷豆、煮豆、吃豆、看戏的过程好玩”,有学生说:“文中的‘我’在这一过程当中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我顺势又问学生:“回首过去,你有过文中‘我’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学生兴奋地说:“有!”“那请学生课后‘穿越到童年’,明天课上我们分享大家的体验,好吗?”我提议。学生积极回应:“好!”

课后,学生沉浸在课堂的“思维磁场”中,意犹未尽,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我特别期待第二天在课堂上和学生的“美丽约会”。课堂“闭幕”通过精心设问,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提升了思维品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比阅读,提炼总结

在对比中品读,才会有深度。苏教版初中语文有很多体裁一致、题材相近、风格相似的课文。在课堂结尾,由此及彼,启发、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写作特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把握特点,最后提炼总结,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笔者教学《范进中举》,在课堂结尾,指导学生与刚学过的《 孔乙己》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有人说,范进是金榜题名的成功者,孔乙己是名落孙山的失败者,这种说法对吗?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一样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总结:“其实,范进和孔乙己都是深受封建思想和腐朽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前者自卑自贱、圆滑世故、虚伪狡诈;后者清高、迂腐、善良。吴敬梓对范进是‘极力批判、讽刺’;鲁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教师在课尾通过前后勾连,对比阅读,提炼总结,激活了探究意愿,拓展了学习内容,让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厚度。

四、以情激情,以读悟情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品情感态度。”课堂上,教师真挚、深情、感人的话语能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愫,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通过朗读,可以再现作品情景、感悟人物情感。

笔者执教《背影》,课堂结尾,我以深沉缓慢的语调说:“课文‘三写背影,四次落泪’,我们能感受到‘父爱子,子恋父’的浓浓父子情,尤其是父亲艰难地过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感动了无数读者……”待学生情感被唤醒、激发,在轻音乐的优美旋律中,我让学生再次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此时,学生已深深沉醉在“背影”爱的世界里,情到深处泪自流,学生的眼角都泪光闪闪。课堂在学生感情达到中徐徐落幕。

课堂结尾,创设情境,积极渲染,以情激情,以读悟情,便能收到“课尽情未了”的效果。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结尾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第一,有效性原则。语文教学中的一切方法、技巧、策略都是为了实现课堂的有效、高效。所以,课堂结尾策略的选用,其目标指向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我们不能为了“迷人眼”而在课堂结尾呈现“美丽的泡沫”、“虚假的繁华”,这样的课堂听着“热闹”,看着“好玩”,其实学生收获寥寥,这样的课堂结尾不要也罢。

第二,总结性原则。古人云:“记事须提要,纂言必钩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记忆是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课堂结尾要求教师须对所学新内容及时总结,概括提炼,让学生把握规律,深化理解,方能让学生记得牢,想得透,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延展性原则。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语文课程的完结,在语文课堂结尾,既要总结提炼本堂课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承上启下”、“接内引外”,由旧知延伸到新知,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第四,灵活性原则。学生情况不同,每次课的教学内容也不同,所以语文课堂结尾策略的选用应体现“因材施教”、“因文而异”的灵活性原则。比如,与初中一年级学生相比,初中三年级学生,思维已有一定深度、广度,在课堂结尾不妨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注重比较阅读。教的篇目若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诗歌,可以充分“煽情”,在朗读品悟中结课;若是情节跌宕、形象鲜明的小说,则可创设情境,在想象中结课;若是稍嫌枯燥的说明文,可以引导学生当一回“模仿秀”,“课后仿写”,让学生带着任务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