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环专业

建环专业

时间:2022-08-09 14:0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环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环专业

第1篇

关键词: 建环专业 燃气课程群 建设思路 改革与实践

一、引言

1998年教育部将“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和“城市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二为一,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山东科技大学建环专业于1999年进行了专业名称调整,并逐步进行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完善,于2005年正式实施新目录对应下的新课程体系,不分专业方向,全部专业课程均开设。而燃气课程在1996年就开设了几门选修课,从2000年开始开设燃气必修课,培养了一大批燃气专业人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力度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燃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每年毕业生回校交流反馈的信息和企事业单位走访中发现,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思路清晰地掌握燃气全部主干课程内容非常重要。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目前燃气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面向国家需求,培养新世纪燃气工程人才。这些年来我校建环专业燃气课程教师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燃气人才创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我们在广泛调研、交流讨论并结合其他高校工科专业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建环专业办学特色,提出“燃气课程群”建设思路,并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二、燃气课程群建设思路

燃气专业内容包括燃气气源―燃气输配―燃气应用三大模块,每个模块至少设置1―2门专业课程才能保证知识体系完整,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可以开设1―2门燃气新技术选修课。2006年之前,我校建环专业开设了《燃气生产与净化》、《燃气输配技术》、《燃气燃烧与应用》三门学位课,以及《燃气供应》和《城市燃气气源》两门选修课。随着燃气技术的发展和课内学时的压缩,必须对原有的燃气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对已经开设的燃气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发现,课程内容存在大量重复,特别是《燃气供应》课程重复率很高;新的技术内容缺失,课程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课堂教学和实验内容不匹配、课程之间内容脱节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将燃气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以便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下统一规划、相互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燃气教学体系。为此,从2008年开始,我们提出并实施了“燃气课程群”建设方案。

(一)燃气课程群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结合我校建环专业办学特色、地域和就业情况等,依据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现实与规划的关系,制定出有竞争力的燃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而且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遵循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之中,突出燃气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此,确定的燃气课程群的基本教学目标为:了解燃气三大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深入掌握燃气有关的基本概念,以概念贯穿基本公式,以工程案例为导向掌握应用技术。了解主要的城市气源和原理,重点掌握天然气处理技术和政策导向的作用;掌握燃气输配技术、方法和管网系统规划思想;掌握燃气燃烧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燃气应用新技术。

(二)课程群建设思路

结合燃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有限课时下将燃气专业主要内容有机地集成于2―3门课程中,既要体现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又要适应时展适当增删。合理地规划好燃气方向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正确定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每门课程的具体章节中。同时,处理好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规划修订教材、教案和实验指导书。

2008年之前,燃气课程课堂授课124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周。学时具体分布为:《燃气输配技术》32学时,课程设计1周;《燃气燃烧与应用》3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城市燃气气源》和《燃气供应》两门课程共32学时。2008年后,燃气课程总学时缩减为104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课程群建设思路,学时调整方案为:《燃气输配技术》增加到48学时,课程设计1周;《燃气燃烧与应用》课时仍为32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考虑到人工煤气使用范围的缩小,决定去掉《燃气生产与净化》课程,但是主要城市气源(管道气、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等)内容放到《燃气输配技术》课程中。选修课整合为一门《燃气工程》24学时,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燃气系统工程。

(三)各课程的定位

《燃气输配技术》是面向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主要气源,系统掌握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理论、城市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与工况分析,了解各种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设备选型依据;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城市燃气管网规划,小区管网规划和城市门站(储配站)工艺流程、规划,以及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燃气燃烧与应用》是面向设备开发和运行维护,使学生掌握有关燃气燃烧理论、燃烧方法和燃烧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够进行民用和工业用燃烧设备的设计、改进和运行管理的能力。《燃气工程》是面向燃气系统工程,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燃气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优化,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大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三、实践与总结

燃气课程群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建环专业2006、2007和2008级本科生,并在每个学期末对教学实践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交流和讨论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总体来看,对燃气课程群的建设,实现了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合理衔接和关联,减少重复;每门课程内容高度集成和浓缩提炼,强化了概念的重要性,学生对概念和相应的公式深刻理解和掌握,避免了“死记公式,忽视概念”的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不少学生考上研究生继续从事燃气专业的深造。自课程群建设以来,我校建环专业就业于燃气行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从原来的7%增加到现在的20%以上。就业的燃气单位从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数个,包括新奥燃气、港华燃气、泰能燃气、绿洲燃气等多家知名燃气公司和一些市政设计院。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我校毕业的燃气专业学生在新奥燃气表现突出,得到了集团公司高度肯定。从2009年开始新奥燃气集团与我校建立全面校企合作并建立教学实践基地,2010年我校建环专业为新奥燃气集团开设工程硕士班。这些成绩不仅标志着我校建环专业燃气方向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而且充分说明燃气课程群建设思路是科学和成功的。当然,由于课程群建设的时间还比较短,加上经验不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开展,特别是亟待编写燃气课程群系列化教材和设计一套综合性燃气实验台。

参考文献:

[1]万臣,谢芳,胡泉.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33-36.

[2]俎云霄,王卫东,张健明,刘丽华,任维政.基于课程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3):34-36.

第2篇

关键词 特色专业 建设 关键 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Grasp Crucial Link and Promote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LIU Bohong

(School of Automation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is key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teaching-oriented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prerequisite of forming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running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 development channel of the rea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major; construction; key; rail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和不断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保持传统优势与特色专业方向的同时,加大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

1 特色专业形成的前提

1.1 特色办学的背景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兰州交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铁道信号专业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50多年来,坚持不间断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2008年,成为我校首批的国家特色专业。

1.2 行业发展所需的

2004年《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颁布,明确重点内容为高速铁路、铁路既有线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轨道交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在铁路方面,以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京沪高速等为标志的高速线路已经建设开通,既有线改造不断完善,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km。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国内已有20多个城市开通或正在建设。面对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

1.3 特色办学发展是高校自身发展所必备的

兰州交通大学是具有典型行业背景的大学,在特色办学过程中,依托并支撑行业。在一定意义上,对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专业涵盖面宽,传统优势及铁路特色突出,近年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深受用人单位肯定。

2 特色专业办学的基础条件

2.1 依托政策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教学、科研、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经费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1)学校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统筹规划,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点任务书进行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

(2)重视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学校提供优惠政策,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国内外进修;学校实施的“青蓝人才工程”人才规划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教师,提高其学术水平,为学院师资队伍的稳定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高水平优秀教师为带头人,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

2.2 实现观念创新

(1)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与学术交流,使学校与学院的社会声誉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学院一方面聘请铁道部、设计院信号领域的专家为师生讲授新技术,同时也为铁路局、地铁公司进行铁路信号方面的新技术培训。(2)开设相关讲座。为了提高学生对前沿知识和当前的国家政策的了解,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高其对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形势的认识。以使学生理性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当前社会需求,调整学习结构,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 优化办学条件

(1)加强学科学位和实验室建设。学校、学院加强与相关单位积极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学校、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下,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3年我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就是其中的一个,2006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被列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实验中心建立了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实习基地。(2)支持教学改革研究,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学校通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创新教育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学风建设工程”等5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投入,确保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瞄准专业前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4)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5)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3 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现有铁道信号及控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高速客运专线自动化等三个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开办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院校中专业方向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下面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说明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3.1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撰写系列教材

(1)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2)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体现“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正确办学思路的原则。即拓宽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口径方面,体现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应用型特征。(3)以教材改革为先导,本校教师自编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系列丛书3本,即《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及集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技术》。(4)“去枝强干”,合理使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即注意强调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和重要课程,以及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打破课程间壁垒,对课程进行重组与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系统化程度的原则。(5)拓宽专业方向,增强弹性,以提高学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适应性。

3.2 利用先进技术,结合铁路信号,创新城市轨道交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利用先进技术,强化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3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人才培养新模式

(1)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自身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求,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实行“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培养出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2)改革课程体系,推进教学的现代化。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要求,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能力的同时,把当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并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学科为背景的,集信号、电、管、经于一体的宽口径的柔性培养系统。

3.4 开展教学改革

学校、学院支持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在项目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学校一贯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改研究,大力支持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教改项目的立项,并鼓励编写出版特色专业教材。

3.5 目标效果的评价

(1)在校级教学质量评估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学质量,多年来连续评为优。(2)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由于培养方向明确、行业特色突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校处于领先水平。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普遍评价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愿意吸纳本专业毕业生。

4 结束语

特色专业建设依赖于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学位发展、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更依赖于行业发展、教学改革、政策支持等,它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少彬.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6):144-146.

[2] 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28(4):102-17.

第3篇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兴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实践模块、素质模块等四大模块组成。其中基础模块大约占64.0%,专业、实践和素质教育模块大约占46.0%。实验课是该专业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建立合理的实验模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方面的教学价值是其它课程的实验环节难以比拟的。因此,在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实验课程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作用。

实验课程教学大体分为验证型和研究型:验证型实验教学中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或讲义的要求,使用实验室已规定的仪器设备、实验方法,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型实验教学在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实验,树立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能力明显提高,为进入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使学生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创新欲望。

研究型实验是在掌握基础型实验和具备综合实验知识及能力后,对今后开展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一种教学实验。它意在培养学生依据一定的原理、原则、规律等制定出具体实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方法、步骤、手段、程序、注意事项等,并为此所做的实验。它是一种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具有对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教学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较强的实验技能后,让他们来完成实验课题。研究型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查阅文献、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方面得到全面训练。研究型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形式和阶段,是学生实验能力真正生成的重要标志。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校企联合搭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企业为学生实验教学提供场所,必要的后勤保障,以及运行经费支持。学校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开放专业实验室,为教学平台提供硬件支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的技术难题,研发新产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实验技能,融入企业,接触了解社会。在对扬州大学资源环境科学专业2009届的27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5.2%的同学认为,加入校企联合实验平台学习能够明显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但有利于提高实验技能,而且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接触了解社会需求,提升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同时在对12家与学校共同搭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企业的调查中,有10家认为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11家企业认为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拓展企业专业视野。

二是结合教师科研工作搭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科研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教师结合科研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型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提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野外调查取样、对样品进行室内处理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统计,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通过这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学习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更能符合未来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对12名专业指导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教师都认为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开展专业实验教学,不但有利于科研课题的实施,而且对培养、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形成专业思维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91.7%的教师表示在招录研究生是优先考虑参加过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学习的同学。

三是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教育部等部委在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要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实践平台,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是专业实验教学重要依托,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对方案进行审查,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行设计、开展研究型实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指导学生完成工作总结。帮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专业实验技能。

作者:赵海涛单玉华封克钱晓晴王小治单位:扬州大学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程;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作用

1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主要研究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大内容,是以建筑为母体,向室内室外两个空间衍生的多领域的艺术设计,它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它所研究的对象总是围绕着建筑进行,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需要有建筑学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很多高校,由于缺乏建筑学背景,同时又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1设计停留于外观效果

因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源,大多是艺术生,受艺术熏陶较多,思维方式上侧重于视觉效果的表达,加之对艺术效果的表达也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所以做方案时,往往只注重设计方案最终呈现的图面效果好不好看,艺不艺术,潜意识里把它当作了墙上的美术作品,而忽略了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少关注是否解决了具体的问题,以及能否被人很好的使用。对于环境设计方案最终是要投入施工,变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意识薄弱。

1.2功能分区意识及能力较弱

功能分区即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使不同要求的空间得到合理布置的方法。可以说,功能分区是设计的基础,是保证所设计之物能被合理使用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关乎设计的成败。然而由于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来进行这种训练,相关课程的开设对此也没有充足的重视,因此使得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功能分区排布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对项目的主、次、内、外、闹、静等功能进行合理安排。而且环境设计的学生通常在拿到任务书后,只想设计的风格、材料和色彩,很少思虑方案所涉及的功能、分区、排布、整合问题。故很难挖掘出项目所要达到的具体的使用目标,如被谁用,怎样用,多少人用等一系列问题。

1.3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薄弱

空间流线组织是指把若干使用空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的方式。它需要根据各使用空间的特点和功能要求组织空间,以保证室内空间流线的顺畅合理。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流线组织特点。尤其在现代综合性建筑物中,流线组织亦是复杂的。所以设计中必须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建筑空间的方便舒适。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缺乏专门的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常常不能很好的组织规划人流,而造成人流的交叉、干扰。尤其对于复杂点的建筑物,流线组织设计更是陷入混乱,突显空间流线组织能力的欠缺。

1.4建筑结构知识欠缺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筑结构安全、适用、耐久,建筑物才会安全、适用、耐久。因此,建筑结构知识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建筑结构知识极度欠缺,不仅不清楚建筑结构的种类,更不清楚具体结构中,哪些构件承重,哪些构件围护,这就导致了设计中常常随意挪移承重的墙柱,添加超重的设施,任意分隔室内空间,完全不考虑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体系,造成设计方案仅仅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在现实中不可行。

1.5不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目的在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只有掌握和了解这些基本的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不偏离基本的设计原则,也能让设计方案更加实用。然而现在很多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对规范比较冷落,没有切实认识到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对于设计的规范性要求很陌生,致使设计方案不能有效的投入到实际的建设和使用中。

2建筑设计课程的建设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研究建筑物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建筑空间的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功能的合理分区布局,空间流线的组织,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知识;并学习建筑外部空间的尺度和组织方式,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从总体布局到功能细化的合理的设计程序,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课程能从以下方面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

2.1训练学生的功能分区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拿到设计任务书后,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任务项目的内容要求进行功能分区,这是一个熟悉任务书要求,并对任务书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清晰的知道各功能的具体设计要求,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理出大的功能分区,找出附属的功能关系。如果这个步骤不能分析明确,那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必定不堪一用。所以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功能分区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必须经老师把关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设计。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的这个环节,学生们的功能分区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

2.2训练学生的空间流线组织能力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空间流线组织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在功能分区之后,学生们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并在空间组合时以主要空间为核心,安排次要空间;将对外联系的空间靠近交通枢纽,将内部使用的空间放在相对隐蔽的位置,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各空间的联系与隔离。同时根据活动人员流动的特点,在流线组织中使集中有序的人流以最短捷的流线集散;使集中无序的人流减少对安静活动区域的干扰。在这部分的训练中,学生们需要明确各种流线的特点、规律和功能要求,绘制流线分析图,反复推敲,深入研究,使建筑空间舒适、顺畅、高效。

2.3补充建筑结构知识

建筑和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是进行建筑物的设计,为使建筑物设计合理,要对所设计之物进行结构选型。因此,设计者应充分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结构的概念,使建筑功能、造型和结构达到完美的统一。

2.4增强设计规范的了解

建筑设计课程之初,学生需要针对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搜集,其中一项就是查阅与设计任务相关的设计规范,并在设计过程中以规范为准则,严格遵守。尤其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更是不能逾越。因为国家制定的防火规范是各类建筑空间人流疏散组织的依据和法规,关系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学生们在查阅和设计的过程中,对规范的反复思考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设计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2.5熟悉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

通过建筑设计课程对建筑物的一步步具体的设计,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相关规范的学习,学生们对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能有切实的体会,并对建筑设计牵涉的相关知识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从而能很好的熟悉和掌握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

3结语

建筑设计课程通过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增强了学生的功能分区、空间流线组织能力,补充了结构和设计规范的知识,让学生们熟悉了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为其进行室内外空间组织和规划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体系支撑。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课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加大建筑设计课程的课时和比重,是环境设计专业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必要。

参考文献:

[1]江寿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课程的定位与定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S3):38-41.

[2]黄信.浅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增设建筑学课程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9,35(9):36,42.

[3]辛艺峰,黄建军,熊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系列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5-59.

第5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环境工程;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81-02 《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是目前国际普遍认为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至2006年起我国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的,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参照《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做法,开展了面向我国本科教育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

一、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认证历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有利于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解决工程师技术资格国际互认的关键。2007年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制定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补充标准,并于2007年11月对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2008年5月对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6月对武汉大学、2009年5月和10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6月和11月对东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认证。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截止目前,工程专业认证已经在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3个专业领域,设立了75个专业认证试点,涉及院校49所,我国已进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稳步推进阶段。

二、继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资源与能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关键。我国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目标是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系统工程,但在系统工程中环境工程作为污染物排放削减直接相关的专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环境工程专业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卫生工程等学科的综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可以体现出:知识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学科渗透、新兴学科涌现等特点。高校作为孕育优秀工程人才的摇篮,在开展工程教育中,应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广大。

三、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大环境”为导向,围绕培养综合型环境工程人才,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有机整体。

1.基于教育CDIO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CDIO教育模式代表了Conceiving(构思)—Designing(设计)—Implementing(实现)—Operating(运作)[3]。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将应用与课程之间紧密联系的方式学习。环境工程是一门实验和理论并重的专业,在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实践与实验起着重要作用。借鉴CDIO成功的教育经验,环境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第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约学校经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走进企业,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中如何应用;第二是搭建校内的实践平台。实践平台是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阵地,校内通过设立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第三是设立特色实验室。根据专业需求开设特色实验室,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和深度,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实验资源和设备。

2.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然兴起的较早,但是发展至今一直没能走进“象牙塔”,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挂钩。专业认证制度作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必要基础和重要支撑,是从业证书申请发放和登记注册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国际上,专业认证制度完备的国家几乎都将专业认证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接挂钩。目前,笔者对黑龙江、北京、上海三省市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所设置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课程展开调查,发现不同学校虽然课程设置的形式上和名称上略有区别,但大都采用的是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这一模式,并且在学分、学时、比例上也无明显的差异。鉴于国际专业认证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上,可以尝试针对某一执业资格和学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来组织课程,即一年级安排基础课综合培养,二年级以专项课题形式参与实验,三四年级进入模块课程培养。在模块课程设置中引入职业资格培训,一方面为将来的专业认证与职业认证挂钩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保证知识以结构化而不是零散化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可以用模块课程替代原有的学科领域课程,分布合理的课时,搭建新的课程体系。

3.重视科研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我国在环境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技术精湛的工程人才,切实解决行业内技术创新慢、产品升级难的问题。这对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工程教育本身就是创造力养成的教育,学生的兴趣选择对工程能力能否持续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认证背景下,高校的能力培养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以使学生能够在自身个性和兴趣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挥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第一,在本科生教育中可以设立“导师群”人才培养方式,即组织教授“联手”合作培养和授课,在理论课的基础上以“专项课题”的形式进入实验室,大学二年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科研导师的研究,跟随导师去专业的相关企业参观,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工作,接触学科前沿,既增加学生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推出的工程准则对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11条评估标准,总结起来基本是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综合的学习能力、职业素质与责任感。这些能力的形成绝不是某一门课程或某几门课程能够解决的,而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整个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多地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提高专业方向对学生的吸引力,为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养成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培养对环境工程现存问题的敏感度和国际视角,以有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振宏,杨书宏,宋守信,等.国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学学报,2009,19(2):61-66.

[2]贾丛林.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与经验[J].计算机教育,2009,(3):34-39.

第6篇

目标是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使本专业具有明显的地域与行业特色,在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行业产业升级和支柱产业发展重要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基地,为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同类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根据建设目标,提出的建设思路是:以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更新思想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认识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建设,突显专业建设实践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策略与成效

依据建设目标和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

1.学科建设为特色专业提供强大支撑

学科建设和发展是特色专业的重要支撑,决定着师资队伍的水平并进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决定着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一个学科往往有多个研究方向,地方高校很难在众多的学科方向上有所建树并设置相应的专业。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地方发展需求,确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方向,形成特色,并为特色专业建设指明方向。广西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从“十一五”开始被列入广西环境保护头等大事,并在“十二五”上升到国家层面;广西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省份,以及国家实施北部湾开发开放战略等所带来的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广西也是“石漠化”重灾区,环境十分脆弱;桂林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以漓江而闻名,其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因此,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科在“点面结合抓质量,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思想指导下,明确“以‘水’为核心,强化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战略发展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年环境工程学科获得广西首个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广西唯一的环境类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为环境工程专业在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继2010年入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后,2011年又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2.团队建设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团队合作、联合攻关更是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体现“水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为重点,按照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外聘实践指导教师3:5:2的结构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高水平、强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自主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引才引智等方式,构建“进出有序”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与管理机制。每年有计划的派遣1-2名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培训;派遣2-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实习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管理、项目论证、技术改造、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丰富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新上岗教师必须先到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3-6个月的上岗培训,学习专业操作技能,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和技能等级证书。通过强化建设,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2009年以来,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培养、引进团队带头人4名、博士16名、校外特聘教授1名、高级实验人员2名,形成了一支包括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区优秀专家等人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2006年获得“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环境工程创新团队”的基础上,2009年“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2011年“有色金属矿区的环境污染与植物地球化学及修复”获广西基金创新团队称号。

3.课程建设引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根据环境保护产业和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按照“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以新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对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形成了面向环境工程应用领域、互为支撑又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1)调整课程结构,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在不减少通识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教学比例,将生产实习由3周增至8周,实践教学学时学分达到总学时学分的45%。

(2)优化课程设置,彰显人才培养特色。除了保持“水”特色外,增加了环境地质学、环境遥感学、环境化学等具有学科交叉特性的课程,增加了矿区土壤修复、环境生态学等选修课程,使毕业生在废水处理工程、土壤环境修复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3)更新教学内容,培养适用人才。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重大“水专项”、“863”、土壤植物修复等科研项目,增加“工程实例型”内容,如:电镀废水处理工程、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高排放标准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工程等,将典型的工程案例和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及时引入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环境工程专业最新的知识与技术。

(4)调整教学进程,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同步,使学生能够及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和工程项目之中,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5)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引领课程改革。组建由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与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精品课程建设队伍,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为样板,继续开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构建具有鲜明地域和行业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精品课程群,不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质量和效度。

(6)精选与自编相结合,增强教材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严格选用国家优秀教材的同时,根据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将科研成果、工程实例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近几年来,编写出版了《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水污染控制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指南》、《环境污染控制原理》、《水科学概论》等教程,大大丰富了环境工程专业教材资源。

4.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按照“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将通识教育(综合基础+基本技能)、工程基础教育(技术基础+专业基础)、工程专业教育(工程实践+设计创新)三个教学模块有机整合,并与专业认证紧密结合,按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突出企业实训,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2)变专业课教学以课堂讲授系统知识为主为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重,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知识的发现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贯通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3)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实岗相结合,使全体学生能够系统接受专业技能和工程训练,并能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毕业论文、设计实行紧密结合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调整考试考核方式和考试内容,降低考试对学生的压力,变单一考试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成绩主要由企业教学单位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企业导师)负责考核,对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

5.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性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属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方式,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道路。

(1)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加大区域特色实验项目比例。在立足向学生传授实验技术理论、验证理论知识的“基本型(验证型)”实验基础上,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比例,构建“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型(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紧密结合广西有色金属、制糖、造纸和淀粉等行业环境治理问题,同时,提高型实验课程和项目实现现场教学,并且可以开出小组联合选题研究实验,模拟联合攻关解决环境处理中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协调等能力。

(2)共建特色实践教学平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以服务为先导,依托行业产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实验基地,将团队教师设计建设的北海涠洲岛油田废水处理工程、桂林市雁山污水净化厂、荔浦电镀废水处理厂等实际工程,以及与日本共建的“中日膜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建设成为综合型实习实训场所,构建多种特色实践教学平台,拓展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直观地诠释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3)科教结合,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水平的教学需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育专业特色的内在要求。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行不断线培养。大一阶段,实行导师制,联合班主任,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应用能力培养进行指导和管理;大二大三阶段实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依托教师和团队的力量,将科学研究渗入学生课外专业学习;大四阶段实现学生全面参与指导老师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设立和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特色实验项目,毕业设计(论文)与具地方特色的科研、工程、社会应用项目密切联系,实现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工程应用与科研创新能力。

(4)实岗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桂林理工大学以环境工程专业以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与广西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地方生产单位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特别是与实际工程关系密切的部分转入企业讲授,实行“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教学。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各自的优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和工程实践,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工程设计、运营组织管理和新工艺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及其组织管理能力。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证券期货;实训环境;平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高职高专证券与期货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经纪和投资顾问业务,直接服务于广大投资者。随着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所获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宽泛的与投资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要有将这些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满足证券与期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市场的变化对证券与期货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关于高职高专教育的方针,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实训质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根据高职高专证券与期货专业特点和实训内容,以互联网和校园网为依托,探索一种途径或者方法,将原先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实训项目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并以该平台为基础,建立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一、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现状

通过调查国内几所高等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我们发现各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软硬件实训实施虽然都较为完善,能开展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业务在内的专业实训项目,但普遍存在实训项目系统性整合不足的问题,使得专业实训实施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满足学生对实验实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实训项目分散,缺乏整合,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方面稍显不足。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得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掌握综合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证券与期货专业的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等实训课程彼此独立,各实训项目之间没有建立相关性链接,这些都不利于发挥实训设施整体性效果,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二,开放式、互动式的实训教学模式还没有建立。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实时性,因为我国证券交易或期货交易都是在某个设定的时间段,不在这个时间段学生就无法进行模拟实际交易情景的实训项目。这使得整个专业的实训环境应该是开放式的。此外,投资较大的软件资源并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只能在上实训课时在实训室使用,业余时间无法操作,且缺乏教与学的互动性。

二、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目标

按照培养符合证券与期货市场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如下目标:

(一)实时性

实时性是证券与期货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我国证券和期货交易所每天只能在规定的交易时间内进行交易,瞬息万变的证券与期货市场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实时处置交易的能力,因此,高质量的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能满足学生的实时交易需求,能采用交易所实时的行情和交易信息,并能进行与专业相关的仿真实训项目。

(二)开放性

对于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通过课堂实训还远远不能熟练掌握社会对其所要求的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课后自我实践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为此要求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该具备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实训的形式是开放的,即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登陆实训平台,进行相关的实训项目操作;实训的内容是开放的,即相关实训项目的要求、步骤、所需资料等都公开,便于学生正确操作。

(三)互动性

证券与期货专业大多数同投资有关的实训项目都是实时完成的,学生要根据金融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指导,因此,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实训环境具备良好的互动手段和互动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综合性

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包括股票分析与交易技能、期货分析与交易技能、基金分析与交易技能、债券分析与交易技能等。这些技能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本质上是互相关联的,是属于投资技能的一部分。因此,证券与期货专业实训环境应该是综合性的,集成式的,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可以实现所有的核心技能实训,并且在各技能之间建立关联性,便于学生举一反三,掌握综合的投资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训效果。

三、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

根据目前各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已有的实训实施,遵循专业实训环境应达到的目标,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可从以下方面来构建。

(一)网络资源的利用

证券与期货专业在进行模拟交易实训或投资分析实训项目时,需要查阅大量的经济数据、浏览相关的财经网站及投资分析网站。因此,实训平台应能整合网络资源,方便学生查阅及教师实训指导,另一方面实训平台应具备将实训相关的重要数据与信息进行后台备份,这样日积月累逐渐会形成适合专业教学且使用方便的庞大数据信息流,有利于提高实训效率。

(二)现有软硬件资源的整合

要想建立一个综合实训平台,必需对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列出本专业开设的实训项目所对应的软硬件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为了节约成本,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设备,如对于实训软件来说,可以通过开发少量的接口软件就可以将原先的软件资源利用起来。

(三)综合实训环境的建立

将证券与期货专业所有的实训项目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若干个实训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由若干个具体实训项目组成,并利用校园网,将上述任务集成在一个网络界面上,从而实现单界面下可进入所有实训项目。此外,在相关联的实训任务及实训项目之间建立相互链接关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

(四)开放式环境的建立

上述综合实训环境建立后,将所有具体的实训项目的全套资料和实训流程在网上公布,学生可按流程自行操作。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开放式的实训环境,学生无论在实训室还是在课余,都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登陆实训平台进行操作。

(五)互动式实训环境的建立

依托校园网和互联网,学生在实训中可随时请求指导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也可利用实训平台随时了解学生实训情况并进行指导,达到教与学互动的目的,教研室也可利用平台掌握各年级学生整体实训情况来改进教学方法,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证券与期货专业是在我国证券市场大发展的背景下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实践教学是证券与期货专业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的教学对增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体现了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摒除了传统实训模式的弊端,对于改善实训环境,提高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水平,培养适应证券与期货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该平台的主要特色如下:一是改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本研究设计建立的综合实训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资源,将分散的实训项目集成在一起,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实训环境,且在各相关的实训任务及实训项目之间建立了相互链接关系,能有效培养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二是实现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登陆综合实训平台,完成实训操作,并可得到老师的指导,此外教研室、教师及学生都可通过综合实训平台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综合实训平台建成后,一般可容纳专业全部学生同时在线操作,全体专业教师可同时登录平台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待该平台运行成熟后,可以逐步将学校中其他与投资有关的专业的实训项目移植到本平台,形成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赋予专业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形成一个可供全校学生使用的校内投资实训环境。

在此基础上,将该平台对外开放。由于本平全基于互联网建设而成,因此非常便于外界使用,使得实训平台的推广具有可行性,且推广的流程简单、便捷。 完善自身的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全新的理念下做好证券与期货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做好长远发展的准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科技进步”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深化时期,各个专业的课程都在进行改革创新,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从当前这一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来看,还有一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主要就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突出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环境监测与治理;课程改革;体系

一、引言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技能,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当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没有得到合理化,专业面比较窄,课程的结构没有协调呈现,对学生今后所从事环境工程的工作要求得不到满足。理论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未能与行业企业真正对接,课时的分配不够合理。实验实训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验证实验比较多,而对于设计性的以及综合性的实验相对比较少[1]。另外,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限制。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老师准备实验,以及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讲解,学生则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完成了实验的一个部分,没有真正完成整个实验,更没有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实验,这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也会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老师教学的方法手段来看也较为单一化,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没有得到全面的呈现,这些方面的教学问题都需要进行改善和优化。

三、促进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一)改变教学模式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要有清晰的思路,要对高职教改的指导思想深入的领会,要对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进一步明确。对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要能够积极的适应,对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方法以及考核的方法加以探究,从而构建出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要进一步强化,对实践教学内容加以完善等[2]。从具体的改革措施实施上来看要能对教学的模式加以创新,可将全程参与方式的教学模式加以应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分析测定试样的多样性以及技术的复杂性等使得每个环节都比较重要,要对以往提供的实验药品以及试样的方式进行改革,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这一全程参与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学习团队构成,在人数上保持三到四人,从实验准备到结束的全部内容进行全程的参与,这样每个成员就能分工发挥各自的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改善教学体系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要加强改革,这一具体的措施实施过程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体系共同改革来实现。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要对主干课程加以确定,将大气污染控制、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等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然后再对主干课程所形成的能力辅助课程进行填充,可以将分析化学、有机污染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对主干课程进行补充和结合,从而构成一个专业化的知识系统。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养成,开设和专业内容比较相近的其他专业课程。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的改革方面主要是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的体系划分过程中要依照着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可用辅助课程的实践操作课程进行辅助,将教学的规范化得以保障,这样才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以保证[3]。

(三)改动教学方法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推行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由于环境监测的实验项目以及原理等虽不是很复杂,但是大都需要专用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测定,在仪器的操作上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在现场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能够到采样现场实施教学,教师为学生示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待,让学生能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来获得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的本领。最后就是在考核方法方面进行改革,主要是将过程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结合的原则进行实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要能够和实际相结合,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培养学生环境监测的实践技术技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具体措施实施角度进行的分析,希望此次研究对实际教学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剑,崔宝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2014,(04).

[2]石光辉,刘学方,宋万召,朱泉雯.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05).

第9篇

关键词:高校;环艺设计;师资队伍;专业技能

在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通过对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围绕教学管理中的知识能力构成、学生素质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等为主要模式的创新方式,细化每一个教学安排,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 阐述高校环艺设计专业面对的形式与任务

(1)整体情况概述。当前,人们对环境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注重生态、人格塑造、文化品位,以及资讯便捷等。无论是城区环境、广场改造、街巷更新,建筑还是景观设计都要首先放眼于城市整体的环境框架中,考察它们的现实与发展,力求解决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大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明确,那就是培养环境设计方面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承担什么任务,肩负什么使命,课程设置要以此为目标。笔者认为,未来的城市设计应该是这种模式:首先有城市规划师绘制城市发展蓝图,而后有环境设计师与规划师依据这个蓝图去完成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整体规划详图。环境设计师在这的工作,就是理论上的纽带与桥梁作用。而现在的高校环艺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补充”,去完善城规、建筑、园林等专业的空缺与不足,总是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起到主干专业的作用。

(2)专业设计的整体状况。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就更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形象。譬如将城规、建筑、园林、室内外等设计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构建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发挥各学科交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以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支撑条件,并依托自己的优势专业使培养的学生都能自如地渗透到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之中,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备有统领与协调各专业的特殊能力。

2 分析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1)专业化、“双师型”教师缺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双师型”非常重要,有实际设计经验与施工管理经验的教师无疑会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教学的开展,他们会把丰富的经验带进课堂,使学生受益,领先和把握设计潮流。目前,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但是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教育厅培训获得的“双师”资格,真正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较少。

(2)人员结构不合理。高校环艺专业一线专职教师较少,与国家所要求的“一线教师应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80%”的比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线教师的比例也应进一步提高。随着高职环艺设计类学生人数的猛增,很多学校生师比都达不到教育部的15/1的规定,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多招生,生师比甚至达到了30/1 或40/1。一线教师严重缺乏,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历、职称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成为各高职学校专业教师的主力军,但其中拔尖人才较少。

3 探讨提升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3.2 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3.3 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在制度上要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监管、弱审批,并明确界定各级管理的职责范围,进一步下放权力。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一方面积极推进学分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学习评价制度的创新,树立多元质量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成长与发展,由运用统一标准过渡到多元的质量评价。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绩效评估制度,如:设立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考评、建立绩效诱因机制等,扬长避短,激发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绩效的提高。

3.4 改革现有薪酬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目前国内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比较僵硬,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成绩好差一个样,所以要想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实施薪酬改革,增加奖励制度。首先,将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岗位职称系列分离,设立高校管理人员对应职称,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我国高校长期实行教育级别制度,管理人员职称与教师岗位职称虽然存在一定区别,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总是往教师系列靠,导致管理混乱。所以,必须设立高校管理人员独立对应的职称,管理人员与教师虽然应该有一定的比照,但更应该突出它的职业性,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与教师系列不同的工资标准。在评价考核方面,目前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关系的模糊化导致国内高校在考核管理人员时要看的数量,这与国外及港台地区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考核情况明显不同。其实,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业绩如何应该主要看管理服务工作做得如何,而不是看管理人员发表了几篇论文。发表的论文数量多并不代表工作就做得好,因为教育管理人员不是做研究工作的,的数量与工作质量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国外的方法倒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吸纳服务对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意见,看他们的满意度,以此来确定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而且,要将考核的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同时设立各类奖金。管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好,服务对象满意要在绩效工资和奖金方面有所体现;而对于那些考核成绩差、服务对象不满意的管理人员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但另一方面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服务水平。通过实施薪酬改革,强化考核工作,必然会带来收入的差别化,也会给管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对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教育管理人员缺乏的恰恰是工作压力和工作积极性。

(1)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首先,要加大青年基金的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其次,鼓励青年教师更多地参与项目研究与申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技术性支持与指导。对于各级各类项目、评奖,能够从科研管理者的角度在选题、申请书填写等方面提供实质性帮助。再次,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平台,如;参加学术交流会、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等。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起步,走的更高更远。另外,还可以借鉴美国在科研激励方面的经验,即考虑给青年教师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教师创造与成就的需要。

(2)形成晋升激励机制。对部分高校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发现,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集中由教授、副教授等高校称的科研人员完成,部分高校称的科研人员在完成职称评定后失去了研究的主动性与研究热情,使得职称评审制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效果。而多数的青年教师为了评上高校称,努力的争取科研项目,但是由于职称低、资历浅往往申请不到项目,致使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一次次消退。所以必须实现评聘分开,推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竞争、公开招聘、动态更新”的岗位聘任制度。聘用期内根据被聘人员的绩效状况采取动态管理,依据科研人员承担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获得科研成果、成果获奖等情况严格进行定量考核,对考评合格的可继续聘用岗位,对不合格的不继续聘用原岗位,给青年教师与老教师同等的竞争机会,要形成科研人员能上能下的晋升制度。

4 结语

当今,环境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适应能力与研究型高级环境设计人才,是我们各院校建设该专业所必须面对,也必须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郑金洲.教育通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大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1.

[5]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第10篇

摘要:文章探讨教师在史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启蒙学生的建筑思想,在意识形态上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促进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成长成材。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课程教学的体会,阐述课程的特色及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以期培养和激发学生在专业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教师应重点分析中外建筑史课程的重点,了解课程教学的主要思路,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重点介绍每个时期、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观点。坚定树立传承历史文化的设计思想,是当前设计师创新构思的前提。通过对建筑史课程的全面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外建筑知识的掌握程度,树立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观念。将培养、渗透美术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文化与建筑,引导创新的原始力量,培养新时代的环境设计师是主要教学目的。

作者:谢迁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设计;组织;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71-0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增强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

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第四周至十六周共14周,成绩总计分。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以“空气制冷”、“供热锅炉”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从冷热源到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步骤

(1)布置设计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内容要求,针对以往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细化设计任务,制定详细的综合课程设计指南及任务书,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对象为某高校办公楼供暖空调系统设计。

(2)授课讲座答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课设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分阶段集中不定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如典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工程案例剖析等。通过专题讲座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能熟练使用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资料。

(3)导师监督考核。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锻炼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分组导师制度,每位教师负责3~4名学生。

(4)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时间安排在第11周以及第17周,分别进行供暖和空调设计答辩,答辩方式为集中答辩,所有教师分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提问,独立给分,最后全体教师汇总给出综合答辩成绩。

(二)课程设计讲座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整个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并且增加对内容的了解,由课程设计负责老师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动员及任务布置,选择两名研究生作为助教,由于他们对本专业内容熟知,并且熟悉课程设计流程以及内容,易于引导学生更快的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设计中,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机制。具体的授课讲座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引论。综述本科生在前三年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常识,让学生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同时介绍在设计中基本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设计失误。

(2)采暖负荷计算及常规设备选型。首先回顾学过的《供热工程》等相关课程,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行业规范,让学生逐步从学习转向设计,讲座教师介绍采暖设计步骤,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采暖中走廊、卫生间、楼梯间等供暖常见问题,避免学生走进误区。

(3)锅炉房设计。结合《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以及锅炉房设计规范,从锅炉容量、循环泵流量、扬程确定、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定压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等各个方面介绍锅炉房设计的步骤。

(4)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结合《空气调节》课程,以及前面关于供暖设计的相关讲座,学生独立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到设计与理论知识的不同,设计中应当结合建筑中各领域的要求,融合到一起,完成设计要求。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为导师考核和集体答辩两个方面,各个设计阶段的考核,由各位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分工负责。集体答辩分为两个部分:供暖设计以及空调设计。组织全学科部教师分组答辩,每次答辩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学生汇报8分钟,教师提问7分钟。最终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学分为分。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有:

(1)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对于工程会犯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管道的设计中,没有考虑阀门的分类和使用。经过锻炼,学生能够很好的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

(2)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书本上的,而实际的项目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规范,与同学探讨等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行业规范的了解,更加加强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教师的沟通能力。得益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的直接指导,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够对整个暖通设计的流程及基本的设计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从平时的答疑、课程设计讲座的提问及答辩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的课程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

(1)设计手册及节能规范的熟知度不够。工程设计手册及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作为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理应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理论教学难以涵盖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需要从这些参考资料中寻求答案。由此看出,面对诸多暖通行业的参考资料,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读与学习很有必要。

(2)系统方案的确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力的依据。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系统形式确定这一环节只懂得选用而不懂得比较。从最终课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方案确定这一环节,不同方案的思考与评比这一内容还有待完善。

(3)水力计算部分有所不足。风系统及水系统合理的水力计算不仅关系到冷热源部分所输出的冷热量能否按需分配到末端用户,更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有效、节能。水力计算的理论学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小系统就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同的系统形式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步骤繁杂,虽然很多同学的水力计算部分能够完成,但其中的步骤并不明晰。如何寻求理论设计与软件辅助设计的平衡变得极为重要。

(4)分类设计理念不强。同一建筑往往有不同形式、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尤其对于综合性建筑,很多房间的使用时间不一,所以,对不同的房间、空间,应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应划分不同的系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看,系统划分单一。另外,对各类型房间的供暖、空调的形式不明确,对特殊类型空间如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门厅的设计知识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又一问题。无论在参考书籍还是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重视供暖、空调的共性而忽视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的个性。所以,此方面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还有待加强。

(5)对系统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无论是空调系统还是供暖系统,都是与冷热源机房相连。所以,冷热源侧与用户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设计应该有整体的理念。但很多同学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锅炉房需要有补水定压装置,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空调系统需要补水定压,只知道用户侧需要水力计算而不会机房侧的管路平衡与确定。多数时候,理论教学教授的是共性的知识,但往往,这种共性没有推广到个性中去,这同样是理论教学有待完善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尤其对于工程知识,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常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认识,指导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与恰当的指导。

(3)课程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由于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多次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进行设计的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老师能够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超,蔺洁,李俊梅,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南(第二版)[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2]谢静超,刁彦华,毕月虹,赵耀华.探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

第12篇

    改革开放也加速了我们专业的发展,从总量来论,我国已是这方面的大国,日益受到世界 同行们的关注。21世纪我们要向成为主导潮流的强国方向努力。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 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 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 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以新技术实现优化运行管理;